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应届毕业生个人总结

应届毕业生个人总结

时间:2022-11-16 21:5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应届毕业生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应届毕业生个人总结

第1篇

导语:简历,顾名思义,就是对个人学历、经历、特长、爱好及其它有关情况所作的简明扼要的书面介绍。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本科应届生个人简历,欢迎阅读。

姓 名:

性 别: 男

年 龄: 25岁

最高学历: 大专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政治面貌: 团员

现居城市: 广东

籍 贯: 河南

婚姻状况: 未婚

联系电话: ***********

求职意向工作类型: 全职

期望薪资: 面议

技能总结 英 语 水 平:能熟练的进行听、说、读、写。并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尤其擅长撰写和回复英文商业信函,熟练运用网络查阅相关英文资料并能及时予以翻译。

计 算 机 水 平: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熟悉网络和电子商务。精通办公自动化,熟练操作windows98/2k。能独立操作并及时高效的完成日常办公文档的编辑工作。

主 修 课 程:高等数学、运筹学、预测与决测、市场营销、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推销与谈判、计算机销售管理、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2006年8月到天津晓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

2005年11月-2006年1月到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见习

2005年8月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新兴社区社会实践活动

获 奖 情 况:三次校二等奖学金

一次校单项奖学金

第2篇

制作出一份优秀的求职简历表格能为毕业生个人求职者创造机会。现在请欣赏小编带来的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吧!

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展示 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一) 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二) 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三) 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四) 制作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的小技巧一、简历亮点之简而有力

简历简约而不简单,看似简单的简历其实句句是浓缩句句是精华,抛弃无用的复杂的格式。通常HR能接受的简历长度为A4纸的2页,最简单的标题加粗提亮,逻辑清楚的分段,这足以让HR快速抓取到她想要的内容和字段。

我们要摆脱有简历背景和简历封面的误区,也不要在简历中附带没有意义的附件,通常公司邮箱不能接收超过3M的附件,你的简历会被直接弹回。同时,附件字节越大,HR打开它所需的时间也会越久,HR针对每份简历的时间有限,你在考验HR的耐心吗?

同样,如果不是特别要求,最好不要直接附上照片,这并不会提高你的面试的概率。你上传的照片,如果招聘能给你的简历加分,请尽量保持照片清晰,其结果往往是加重HR的邮箱负担,她还会有心情打开你的这份简历吗?

二、简历亮点之巧写实习经验

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递增,然而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如何体现?实习经历往往成了大多数同学体现能力的筹码。

但是我们写实习经历也不能盲目罗列,应当针对应聘的岗位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关的实习经历。我们可以研究招聘内容,嵌入一些关键字,来突出匹配的能力、技能。如果有在大型公司实习的经历,我们可以着重突出公司名称,这样会给面试官带来高大上的感觉。例如:在中国电信有实习经历,通常我们看到的描述是:在前程无忧实习三个月,主要工作参与完成市场调查和后期的数据整理。

其次一定要突出个人业绩和成就,我们也可以这样写:曾在中国电信担任XXX职位的实习生,完成了一项二级城市的个人求职意向调查,搜集样本数为3000多份,涉及全国20多个城市,整个调查历时一个月。调查结束后,我撰写宣传文章约1万字,有三篇发在平媒上。稿件网上的点击量达到了日均5000次,被其他网站或是相关媒体转载300条。

最后在每段实习经历末尾写上个人的总结。实习经验之所以成为经验而不是经历,关键在于个人是否能做出总结与分析,个人是否有收获。

上面的小结可以是:通过三个月的实习工作,我了解与熟悉了整个市场调查的流程,学会如何撰写市场推广文章。

三、简历亮点之紧扣招聘要求

如何抓住HR的眼球,研究招聘广告内容很重要。学会分析这些招聘广告,将丰富个人简历中的内容。

举例来说,“能承受工作压力”代表可能该职位的工作量会很大,会有经常加班的情况,如果你能在简历中表述出能接受加班来完成工作的心态,将会在HR心目中有加分。再比如,当看到“具备基本的英语书面和口语交流的能力”时,请快补上你的口语证书或是相关语言认证,这将使你的简历排在HR考虑的前几位。还有,当出现“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及文字推广策划运作能力”这句话时,你就需要在简历的附件中加上个人的原创文章和推广策划书。

总之,如果简历中描述的内容与企业招聘广告中的要求吻合度越高越有可能获得面试。

当一份简历修改完成之后,你还需要一些旁观者的意见,做一个360度的评估,因为旁观者清。求职者可以向自己的同学、老师或是家人展示简历,并向他们提问:简历是否吸引他们一口气看完?是否清楚表达了你的优势(与招聘广告要求的是否一致)?简历是否突出重点?简历是否打上了你个人的特性标签?是否有多余的东西需要删除?

看过“2021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模板”的人还看了:1.个人简历表格免费模板

2.2021应届毕业生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3.个人简历表格免费模板

4.个人简历表格填写模板

5.2021个人简历表格模板

第3篇

关键词:财会专业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国分类号】F23

近几年,为适应社会需求,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外部环境,许多高等学校财会专业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努力增加实践环节,加强了学生在动手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训,收到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使得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这两年财会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情况看,笔者认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使财会专业学生达到毕业就能直接独立工作的目的,仍然有许多学生对经济业务的会计操作十分陌生,企业对于招聘进来的应届毕业生也颇感头疼,造成了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双方的困惑,因此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仍需继续加大力度进行。对此,笔者以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为例,进行了思考。

1.树立以 " 学生为中心 " 的新型教学理念

过去的那种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可以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与教师缺乏互动沟通,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得不到培养。教师的这种单向性的知识传播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要求, 会计教学理念必须改变。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理念,这其实也是西安欧亚学院一直秉持的宗旨。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因,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学习。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2.加强实践性教学

财会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胜任以后的会计、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财会专业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 建立手工模拟实验室,加大手工实验环节力度。要真正培养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手工模拟实验室必不可少。因为会计工作性质要求会计实验应在整个学生学习阶段不间断的进行,而且在手工模拟实验室中进行的效果要比随堂实验效果好得多。学生的实验要在各门专业课中进行,经过不断的会计实验,模拟实际的会计工作,使学生能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程序。如从基础会计的简单的实践业务中巩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规范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简单报表;从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不断复杂的经济业务中使学生掌握胜任繁杂实际工作的能力;毕业之前的综合实验、提高学生对所做业务进行财务分析、提出管理建议的能力。其次,建立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作账的能力。建立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会计实训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学生在实习室内的计算机上模拟联系会计实务。通过计算机给出实际的会计课题,让学生以人机对话的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帮助学生进行会计工作实际能力的模拟演练,为以后真正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这一方面,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一直在进行,在为学生设置的专业课程当中,有专门的实训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也专门设置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机房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演练,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基地建设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招聘进来的应届毕业生上手慢,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人力资源进行手把手的培训,这样既增加了企业工作人员的额外工作量,又加大了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的心理压力。针对这一问题,在财会专业教学当中,可以积极进行实习基地建设,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实习来解决,学生通过外出实习,更好的提前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掌握会计实务操作,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能够更快的上手,适应工作。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学院为更好的给学生提供外出实习机会,联系了多家实习单位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涵盖了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制造型企业、银行等多类型的单位,通过校企合作,企方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根据学生个人兴趣,鼓励学生外出参加实习,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同时又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节约企业资源。

4.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第一,充分考虑多样性,即信息媒体的多维化,多重感官刺激,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第二,集成性,能把各种各样不同信息集成, 即能把数据、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声音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并将结果综合表现出来;第三,交互性,实现传播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相互间信息的实时交换。对于这一方面,西安欧亚学院会计分院从本学期开始进行了大力的改进和完善,授课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且在分院网站开设了BB系统,加大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简称BB系统,立足于教学系统,定位在网络辅助教学工具,并围绕教学中必需的业务系统展开相关功能。功能包括内容资源管理、教学、交流工具、考试测验、统计分析、系统管理、教学OA等功能。)在BB系统上,教师可以把作业上传到系统当中,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下载下来进行练习,做好之后再提交到系统当中,教师就能通过网络即时看到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同时增加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交流。

总结:在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发展中,做任何事都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更要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财会专业教学要努力完善教学模式,对其积极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同时我们更要清楚的是,财会专业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要根据不断变幻的形势,提出更适合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刘云丽,浅谈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11期

第4篇

从管理的职能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经营和决策的能力,良好的决策又取决于管理者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另外,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于下级员工、上级领导、供应商、投资商等人打交道,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也就是沟通和协调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是协调的基本功夫,因此,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口同表达及书面表达能力。要掌握熟练的与人交流的交际技巧。

随着管理者层次的提升,管理的艺术主要表现为管理者应对复杂演变的市场环境的识别与反应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形态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机会的把握能力和危机的防范能力,因此管理者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要有洞察能力,要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变革企业的组织结构、政策、技术和方法等,要有变革和创新精神,另外,当企业面临危机时要有处变不惊、化危机为契机的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包括如何有效的决策,如何计划,如何进行技术操作,还包括如何处理部门之间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是个考验,也是这些应届毕业生在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在校园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实践操作的能力。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方案

优化课程设置体系。公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和实践课构成。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偏高,实践课所占比例很少,且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民办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照搬公立学校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强调应用性、灵活性和实践性。完善理论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对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是通才型,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除了设置必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之外,要灵活的加大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投入力度。专业选修课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可以增强学生择业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公共选修课亦可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要加强外语、计算机操作、社会心理学、体育等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知识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实施个性化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未来的工作岗位是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所以应当在强调学生综合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个体在某个专项职能管理上的优势。这要求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实行“个体兴趣模块”的方式。为此,我们可以结合目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考虑设置“项目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经营分析”“、投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对这类专项人才需求较大,而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较少;另外,要在大学的大三以后每学期分别开设两至三门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立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教师指导,采取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理论学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倒“T”型的知识结构。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除了必要的理论教学外,要适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实践教学环节可由课程实训、综合实训、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拓展训练、以及通过各种证书的考核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民办学校的学生入学时成绩较低,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比较被动。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着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的被动情绪,使其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中,并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身上,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参与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管理、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分析、判断、总结最终得出结论,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很多高校积极探索的一种通过生产、教学、科研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在整个人才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方式,将学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提供毕业就可以上手的第一线培养实际操作人才。

建设优质的教学团队。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限,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教学氛围不浓。因此应逐步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学术影响力,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先对于专职教师而言,他们是民办高校教师的主要组成成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历,因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培养其双师型素质。

本文作者:王玲玲 钟桂娟 单位:哈尔滨广厦学院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就业与择业 指导工作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现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和百姓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就业难”、就业矛盾的突出使得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人才的高校不得不将就业工作纳入到关系学校生存和发展同等重要的大事中来,因此,毕业生的就业与择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一、帮助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了解自己

大学生通过2年的专科学习或3年的本科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能力及其他综合性知识能力,但在思考将来自己想要从事何种职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却很迷茫,原因是,他们并不能全面而准确地了解自己,即所谓的“当局者迷”。因此确定职业目标,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成为高校首先要做的工作。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里的“预”指计划、目标。一个明确且正确的职业目标就宛如人生的指示灯,这个职业目标就是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而追求的理想职业,在良好心态的推动下,人的工作状态是非常高亢而愉快的,在这样的状态下干工作不仅能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还能促使自己不断上进,通过良好的工作业绩,谋求更大的发展、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职业目标具有明确性、可实现性和个人喜好性,在指导过程中,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

1.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个很重要的中长期规划,是进一步明确职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建立人际关系的一个较为系统、全面、集中的以培训、提高为主的职业发展规划。近年来,国家及一些科研机构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各种类别的测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比如测试经营和社交、艺术和研究、现实和常规能力等,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得分的结果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所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2.“全面了解自己”的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由自我总结和他人评价两部分组成。开展“自省意识”活动,即是自我总结,就是深入地了解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知道自己的优势、劣势和潜力,总结经验教训与收获。时常自省有助于提高思想意识。他人评价即是通过教师、同学、朋友、亲人等人对自己的评价,全方位地了解自己,所谓“旁观者清”。人是社会的人,人的言行举止会对他人和社会带来影响,会起一定的作用。但是也要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通过这些信息,学会正视自己,作出适当调整,使自己不断进步。

二、帮助学生用资源来包装自己

作为处在信息时代的大学生,拥有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将会为就业的成功助一臂之力。

1.求职前的准备工作。求职前首先要了解自己现在的状况,如了解当下的就业形势,知道就业信息收集的渠道,能够正确地处理就业信息,清楚自己的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求职态度。

2.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学习和锻炼来增强自己的素质。学校的就业工作机构健全、考虑周全、保障齐全。学校不仅成立了领导组织机构,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各种讲座、培训,并提供就业招聘平台,还有专职人员的指导,心理社团和就业服务社团的协助。我们要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善于学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3.利用简历、自荐书来宣传自己。不要小看简历、自荐书的作用,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简历、自荐书是留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是就业的敲门砖。这是因为,简历、自荐书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把个人的基本情况、求职目标、学习经历、工作经历、特长优势、求职意向清晰表达的说明材料,其制作水映了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如审美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及其他能力。制作时要注意外表要醒目,内容要真实,突出强项,形式要彰显个人风采。通过简历、自荐书的包装起到“外塑形象”的作用。但要注意简历内容是根本,创新只是一种形式,切不可本末倒置。简历的目标就是获得面试,能实现简历目标就是最好的简历。

三、帮助学生用行动来塑造自己

行动具体是指学生的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所谓的求职礼仪并非另有一套专门的礼仪,而是个人礼仪在求职过程中礼节礼貌方面的具体体现。礼仪体现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交际交往习惯、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体现在我们生活中最细微的举手投足之间,招聘者总是于最细微处观察和认定我们的礼仪层次,进而推断我们的修养。因此必须从平时做起,注意一言一行,长期的修养积淀能使我们在关键时刻所表现的每一个细节都是自然流露。面试技巧是求职者在面试过程中,应答时要注意的事项和运用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技巧。

1.要加强学生的求职礼仪培训。求职礼仪包括语言礼仪、听与说的艺术、电话礼仪、服饰礼仪和举止。语言礼仪体现求职者说话形式与内容的品位,要求说话者吐词清楚、语速适中、内容简洁准确、表达自然。听与说的艺术,在听的过程中展示礼仪,要善于听,认真倾听,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在说的过程中展示个人修养,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话礼仪和服饰礼仪在应聘过程中会起到加分的作用。通话过程中要注意礼貌用语,言辞要恰当,面试时的着装要干净整洁、大方得体。举止在面试时会起到关键作用。表情自信,行为优雅将有助于应届毕业生缩小与有工作经验者的差距。

2.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面试技巧。面试是用人单位通过面对面地与求职者以交谈形式进行考核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够考核应试者的学识,了解应试者的基本情况,而且可以面对面地观察应试者的口才、风度和应变能力等。面试过程的形式是有章可循的,内容是可归纳总结的。面试技巧的提高离不开积累、归纳和总结,做一个生活的有心者,与同学、朋友分享面试经验,有助于共同进步、成长。

四、帮助学生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

社会既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又是一个理想的天地,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社会的浪潮中要求得生存与发展就要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即必须用法律知识来武装自己。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懂法和不懂法的人生截然不同。作为即将成为一名新的工作人员的大学毕业生,只有将自己的个人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因此必须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成为一个懂法、知法的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应该具有前瞻性,要明确法律知识的指导对学生个人成长、学校规范办学的重要性。

1.要重视法律知识教育。学校要了解毕业生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渴望。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处于政治思想活跃,富有创造精神和学习精神的时期。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更加成熟、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社会责任感逐步增强。他们渴望了解作为公民有哪些权利,以及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渴望清楚地认识到法律与自己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有时法律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盾”,还是反击违法侵权行为的“矛”。因此要对法律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引导学生关注就业和择业时的时事、政策及法律法规,使学校成为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发挥毕业生指导的中心作用。

2.要提高教育内容时效性和教育方式的科学性。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如《就业促进法》、《劳动法》及涉及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在毕业生的指导中要充分利用课堂、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和作用,并穿插直观、生动的教育互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从社会方面讲,关系到教育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学生个体方面讲,关系到自身将来的发展、成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从培养人才的高校角度来讲,就业率联系着生源,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毕业生就业与择业指导工作必须在全员关心、全员参与、共同努力下做到工作到位、工作有新思路、工作有成效,以此来促进学校的发展,教育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张文勇,马树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李仁山.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就业指导.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外贸专业;单证技能竞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11-0153-03

[作者简介]潘旭双(1980-),女,浙江乐清人,国际商务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我国加入WTO给中小企业也带来了走向世界的机遇,推动我国外贸获得了长足发展。据海关总署统计,截至2013年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35176亿美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增长85%。外贸飞速发展对优秀的外贸人才产生巨大需求。

为了满足学校的发展需要,各大中职学校纷纷设立了国际贸易专业,仅温州市区的3所市直属学校每年就有300多名外贸毕业生。但据调查发现,近年来外贸专业毕业生就业时大都无法找到对口岗位。由于外贸岗位较多,适合中职学生就业定位的主要是单证员。因此,以“单证技能竞赛”促进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该平台的培养,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并适应岗位要求,做到岗位零适应期,这也是本文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外贸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各大中小企业外贸单证员紧缺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国际商务单证员处于紧缺状态,广东省国际商务单证员的需求量达20余万人,浙江省缺口达15万人,上海市缺口超过15万人,江苏省单证员需求量达17万人。

以温州地区为例,近五年来,中职外贸毕业生数量达3000人之多,但很多企业仍然无法找到合适的单证员。究其原因,是外贸专业应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如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理论与实际操作有差距,而企业需要的是掌握高新技术、操作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并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而目前大部分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二)中职外贸毕业生被迫转行

据近几年对学生就业去向的调查发现,外贸专业毕业生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除升入大专院校继续深造外,大量毕业生改行做内贸或者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如在亲属工厂里担任出纳,在当地超市担任营业员,在大型商场担任服装导购员等,有些毕业生甚至无法就业。大概只有不到5%的学生从事与外贸略微相关的工作。

虽然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复杂,有结构性矛盾,也有供求偏好矛盾,但排除毕业生个人的择业意向转移等主观因素外,造成这一局面的核心矛盾是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英语基础薄弱,难以胜任单证员岗位。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中考落榜生,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而单证课程采用的是英语教学,单证员制单的依据是由英语构成的信用证或中英文合同。

2专业知识不扎实,业务流程不熟悉。中职毕业生不熟悉具体交货流程,缺乏对各业务环节的连贯操作实践。

3不能准确缮制结汇单据,给企业收汇安全带来隐患。制单必须遵循“单证一致、单单一致”的原则,在外贸实务中,经常会遇到信用证软条款之类的陷阱,单证员处理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企业的收汇安全。据统计,中国涉外银行对出口企业结汇单据一次退单率为80%左右,这表明单证员处理单证水平亟待提高。

4在校期间缺乏实践技能操作环境。中职生对工作缺乏感性认识,在偏重理论培养的教学设计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难以融会贯通。

因此,单证员的供需矛盾归根结底在于学生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毫无疑问,这既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也浪费了教育资源。要有效地提高外贸毕业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关键是提高其缮制单证的技能。

二、以“单证技能竞赛”为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

单证技能竞赛是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途径。通过竞赛可以促使学生从多方面去理解和熟悉相关实务,有效地缩短中职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差距。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技能,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单证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和综合应用能力。

(一)竞赛机制的理论依据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学习者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知识,而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即获取知识的过程以及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竞赛过程中,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权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这样的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机械的。以此理论为根据,实行以单证技能竞赛来提高学生核心技能是可行的。

(二)单证技能竞赛应遵循的原则

1以企业为载体的原则。单证员工作范围包括收证、审证、制单、审单、交单、归档等一系列业务活动,所以,比赛的过程必须有企业参与,比赛采用的信用证必须来自一线真实业务。竞赛要本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应着重选取本地区的企业。

2以专业知识系统性为原则。单证技能竞赛的内容,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把进出口贸易实务与进出口单证实务两门课程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使之形成一个科学的教学系统。

3以实用性为原则。本着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宗旨,选取信用证和考核内容要考虑其实用性,选择涵盖适用面较广的典型的信用证,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尽快提高职业技能。

4以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的信用证实例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努力能完成得较好,使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有成就感。

(三)竞赛的具体方案

第一阶段:教师整合信息,准备前期工作

该阶段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整合的内容包括进出口业务中常用的单据和证书。教师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还应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项目设计与指导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高技能。

第二阶段:宣布技能竞赛信息,学生备战

技能竞赛不是为了追求结果,更应注重过程的分享。首先,在班级内部通过初赛、复赛和总决赛进行选拔。在班级内部小范围试点,再扩大到同专业、相近专业,再扩大到兄弟学校。具体的竞赛信息应包括竞赛对象、竞赛时间、竞赛方式、竞赛内容、竞赛的奖励措施等。

竞赛对象应该是双语国际贸易班级、国际贸易(3+2)班级、国际贸易(3+1)班级等。竞赛时间至少应该提前5个月公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准备过程其实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收获技能的过程。最理想的比赛方式:笔试+上机。在比赛初期,可以采用手工制单,条件成熟的学校可以采用软件制单,比如商业发票和装箱单就采用WORD、EXCEL等软件制单,而原产地证书采用九城单证等专业软件制单。参赛内容应包括国际贸易学科的所有专业理论知识,也应涵盖当今外贸前沿最实用的实践技能。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理想的考试比例为理论与实践比例为3:7。预赛试题应该有基础理论知识考核,而实践的考核内容中信用证全部来自企业一线,并就信用证回答相关问题,审核信用证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存在软条款等,最后根据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全套结汇单据。

确定了比赛的各项信息和规则,学生进行积极的应战,在备战的过程中,分组讨论、协作,最终通过不断的自主学习,实现实践技能的提升。

第三阶段:教师跟踪指导

在学生进行独立完成项目之前,由教师首先介绍一个跟学项目。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有关企业、收集整理信用证和单据等资料、分析任务目标、任务路径,并制定实施计划,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真实业务背景下的各个独立项目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由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讲评,并给出成绩。

第四阶段:学校软硬件设备支撑

学生在备战过程中,不但需要教师的指导,更需要学校软硬件设备的支撑。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把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理解知识,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内安排单证实务操作实验室,向学生演示直观、立体的进出口业务的处理。以出口企业为例,一笔业务的结汇单据,涉及到海关、商检局、外汇管理局、贸促会、银行等相关部门,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系统、连贯地在电脑中仿真模拟。从实际的教学效果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第五阶段:引入企业参与竞赛活动

引入企业专业人员参与,按照岗位基本要求设置比赛项目。邀请企业外贸专业人员担任裁判,使得竞赛机制更为公开、公平、公正;引入企业软件制单,使得企业与学校教育零距离接触;参赛企业冠名,使得企业在此活动中获益;引入企业奖励机制,获胜者最高奖励是毕业后到该企业工作。

三、开展单证技能竞赛的意义

开展技能竞赛有助于形成教学激励机制,对实践教学改革具有很强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由于大赛要求真实的结果与数据,教师必须真干实做,并通过指导技能大赛找到实践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同时,竞争性比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表1是对开展单证技能竞赛前后,分别从学生、教师和企业三个主体之间培养模式、职业素养和就业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四、总结

总之,在外贸单证教学中实施单证技能比赛,推动了教学革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检验了教学成效,激励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同时,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为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皮亚杰著皮亚杰的认知和情感发展理论[M]徐梦秋,沈明译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

[2]周友秀职业技术教育问题新探索[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姚大伟,顾晓滨国际商务单证竞赛与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融合[J]时代经贸,2008(3)

第7篇

【关键词】就业难 大学生 原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以来,招生人数在短短几年内增加了几倍,随之,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高速增长。从2004年的280万,到2008年的559万,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人。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事关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1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引发的新问题

1.1“零工资”就业现象

所谓“零工资就业”,就是指大学生毕业时先到自己向往的用人单位去工作,不领取任何劳动报酬,等工作一段时间通过用人单位的考验后,双方再商谈报酬工资,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据统计,目前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就业。有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1.2“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却引发了一些地区“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一边是上大学高收费,家庭特别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为了孩子上大学倾尽了所有人力、精力和财力,而另一边却是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家庭付出的财力和学生付出的精力与“产出”不成比例,甚至反差很大。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不均

经济因素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出现的影响,用人单位提供职位数减少,与之相对比,高校扩招和应届毕业生却逐年增多,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从而导致各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均,出现了地区性就业矛盾。

2.2 高校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

社会在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社会需要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依然没有走出传统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各高校专业设置单一、类同,课程设置、教材与社会需要脱节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这与社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造成矛盾,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2.3 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滞后于社会发展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起步晚,水平偏低,经验欠缺,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改进,这主要表现在:对就业指导投入不够大;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完善;就业指导过于注重学生求职时遇到的具体问题和毕业就业程序上,职业生涯规划没能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对职业道德教育还不够重视。

2.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原因是就业难的直接原因。首先,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尚不成熟,就业观念滞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其次,学生本身就业动机不强,目标缺失,没有职业规划。此外,缺乏社会信息;自卑等造成的成长性阻障等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就业。

2.5 用人单位的原因

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或多或少的存在误区,过分注重文凭。只是片面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考评选拔人才重学历甚至唯学历,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进而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3 关于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

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标所向,变重成绩为重综合素质,变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变课堂式教育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分阶段,分对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既要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又要抓好专业教育;既要抓好理论教育又要抓好实践教育;既要引导学生会思考又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各个教育环节都统一到为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上来[6]。此外,专业知识是一个知识结构的主干,是知识体系的主体,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适用范围。高校的专业设置要密切关注市场未来的“动向”, 建立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开展毕业生就业率的收集与反馈、专家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把握、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与数量的预测等,然后通过学科的进化、专业的调整和课程的整合来实现,平衡各类专业人才结构。

3.2 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学校特色

培养目标事关高校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层各类人才,只能根据学校的现实条件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层次。因此,学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要根据学校的特色,不要盲目地参考别人,忽视了自身的办学条件。特色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所以确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应因校而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要有所不同,同一层次的高校培养目标应各有特点,同一高校同一专业不同的学生培养目标也应有所不同。

3.3 加强学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优良的学风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高校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加深对职业、人生、未来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他们找准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合理规划的大学的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和理想目标的缺失是挫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结合各年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

3.4 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从应届毕业生扩展到全体在校学生,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的大学学习始终。同时,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还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而有所侧重,努力做到大众化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形式上,采取多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此外,高校还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成功的职业规划对大学生的发展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制订培训计划,促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综合素质。从低年级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计指导程,有利于及早消除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误区;有利于使刚入校的新生及早转换角色,作出长远规划,使他们积极适应大学生活,今后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实现积极的人生价值。高校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做到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针对各专业特点,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就业范围、职业发展趋势等,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了解就业环境,确立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力。

2)引导学生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制定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及实施步骤和措施方法,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

3)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是用人单位择用人才的依据。

3.5 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毕业生如何把自己“嫁”出去,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是关键。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之外,还要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非专业能力,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5]。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不仅限于专业能力,而是能体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综合能力。很多用人组织的择才标准还显示,品格已成为社会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品格的核心是道德,道德的核心是诚信,中外合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把道德和诚信作为选择人才的核心标准。一个人的专业能力再强,如果品格不好,用人单位是不会录用的。良好品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遵守道德规范。

3.6 积极开发就业市场,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开发新的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是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高校要积极转变观念,主动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4 总结

总之,解决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紧密配合,主要是作为人才供应方的高校、作为人才消费方的用人单位和作为宏观调控方的政府这三个方面要与时俱进,深化改革,毕业生个人也要加强自我完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既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又要有预见性、前瞻性地积极采取措施,以使高校毕业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晖.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3:18-19.

[2] 莫军成,陈默.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实现途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2:32-35.

[3] 黄海涛.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新特点及对策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7:7-9.

[4] 张治理.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的创新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7:15-22.

第8篇

财务工作个人总结一

xx年来,自觉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由于财会工作繁事、杂事多,其工作都具有事务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因此结合具体情况,全年的财务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xx年顺利完成的工作1、以认真的态度积极参加西安市财政局集中所得税培训,做好财务软件记账及系统的维护。

2、及时准确的完成各月记账、结账和账务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填报市各类月度、季度、年终统计报表,按时向各部门报送。完成了税务申报与缴纳,以及往来银行间的业务和各种日常费用的缴纳。

3、对各类财务会计档案,进行了分类、装订、归档。

xx年学习方面和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1、认真学习财经方面的各项规定,自觉按照国家的财经政策和程序办事。

2、通过报纸杂志、电脑网络和电视新闻等媒体,加强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

3、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4、努力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的培训,始终把增强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

xx年中仍然存在的不足尽管我们圆满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但必须看到工作存在的不足1、只干工作,不善于总结,所以有些工作费力气大,但与收效不成比例,事倍功半的现象时有发生,今后要逐步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善总结、勤思考,逐步达到事半功倍的的效果。

2、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多,深入探讨、思考、认认真真的研究条件及财务管理办法、工作制度少,工作有广度,没深度。

3、理论水平不高,当前社会财务会计知识和业务更新换代比较快,缺乏对新的业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系统学习,导致了财务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缺乏,影响来工作水平的提高。

xx年严格履行财务会计岗位职责,扎实做好本职工作1、善于总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不断提高单位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总结经验,建立健全良好的工作机制。

2、不断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完善自我,跟上时展的步伐。

财务工作个人总结二

光阴如梭,半年的工作转瞬又将成为历史,今天站在这个发言席上,我多想骄傲自豪地说一声:“一份耕坛一份收获,我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然而,近阶段的工 作检查与仓库管理员的理论考试的结果,让我切切实实看到了财务管理的许多薄弱之处,作为财务部的主要责任领导,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务实、求实、抓落 实”,对照公司的精益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唯有先调整自己的理念,彻底转变观念,从全新的角度审视和重整自身工作,才能让各项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下面本人 查找问题

其一、年初至今,财务部整个条线人员一直没有得到过稳定,大事小事,压在身上,往往重视了这头却忽视了那头,有点头轻脚重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管理;

其二、人员的不够稳定使工作进入疲劳状态,恶性循环,导致工作思路不清晰,忽略了管理员的业务培训。

其三、主观上思想有过动摇,未给自己加压,没有真正进入角色;

其四、忽略了团队管理,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其五、工作思路上没有创新意识,比如目标管理思路上不清晰,绩效管理上力度不够,出现问题后处理力度不够; 以上几点是我部门与个人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根源,财务部门作为公司的一个主要职能监督部门,“当好家、理好财,更好地服务企业”是我财务部门应尽的职 责。在公司加强管理、规范经济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等等方面我们负有很大的义务与责任。只有不断的反省与总结,管理工作才能得到提高!。

“查找不足赶先进,立足根本争先进”,时值润发集团提出“树标兵、学先进、促发展、争效益”活动、润发机械又一度成为整个集团的标兵企业,“鑫宏企业与本公司 进行对口红旗竞赛”的今天,作为个人我们要实现体现自已的人身价值,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荣辱,作为财务管理部门,为公司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要添砖 加瓦,学习润机的六种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拓展市场精神、精益管理精神、永不满足精神、顾全大局精神。我们要把这六种精神贯穿于具体的工作 中中去,下半年工作作为财务部的主要责任领导,对于“如何提高自我,服务于企业”这门必修课,我将不断地加强学习,完善自我,把“学习先进、赶超先进、争 当先进”融入到工作中去,重点将放在加强仓库管理与财务分析这二块,下面就工作计划与思路向大会作一汇报一、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部门责任领导明确分工的职责,加强责任考核;

内部管理制度通过将近一年多来的实施,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使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趋于完善,财务部将结合集团管理的要求,与有关部门进行修正。

部门责任领导之间明确分工职责, 按照年初签定的责任合同,组织落实强化到位,领导之间相互信任,遇事不推诿, 搞好通力协助,对分管内容加强责任考核力度,做到奖罚分明;

二、针对此次突击检查与仓库管理员的业务理论考试,合理调整组合人力资源,继续加强培训力度与仓库管理检查监督力度;

今年以来,人事方面至今一直未得到稳定,财务部门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通过近期突击检查工作与仓库管理员的突击考试,我们将根据库房各位管理人员的特点,一 方面将对人员重新组合搭配, 进行高效有序的组织,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培训,让每一位仓库管理人员都要做到对各库的业务熟悉,真正做到驾熟就轻,文化素质与业务管理水平都要有质的提高, 今年3月电脑真正联网,管理员的电脑操作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将在这方面加强培训,使每一位管理人员都能熟悉电脑、掌握电脑操作,扎扎实实提高每 个管理员的业务管理水平,会议之后我们将严格对仓库管理员实施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确定目标,达成目标,加强考核监督力度,与工资挂勾,真正做到奖罚分 明。

三、加强团队建设,充分发挥财务职能部门的作用作为财务部的责任领导,既是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组织者,要有严谨、廉洁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对条线人员要积极引导,做到上行下效,帮助条线人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在条线中展开竞赛活动,发挥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我们坚持“三个满意二 个放心”,三个满意是“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各部门主管领导满意”,二个放心是“让集团公司领导放心,让公司的老总与各级领导放心”;

四、加大各项费用控制力度,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与监督职能;

今年是精益管理年、效益满意年、科技创新年,我们将继续加强各项费用的控制,行使财务监督职能,审核控制好各项开支,在财务核算工作中尽心尽职,认真处理审核每一笔业务;

五、搞好财务分析,为领导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我 知道合理高效的财务分析思路与方法,是企业管理和决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并将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在企业成本分析上向沈科学习、向车间的老师傅学习、 向书本学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做好保本点与规模效益、销售定价分析等等,量化分析具体的财务数据,并结合企业总体战略,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的 财务信息支持;

六、加强应收款催收管理力度,控制好库存材料与产品,提高资金的运行质量,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公司发展至今,生产资金的筹集,一直是个头痛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资金就跟人体的血液一样重要,我们公司的主要特点是物资采购量大、生产批量大、销售批量大, 筹集资金是财务的一个主要职能,良好的银企关系,是企业融资的一根纽带,目前我们只能在应收款管理与库存管理上进行控制,压缩库存,合理生产,控制资金的 流向,使库存原辅材料在保证生产的同时控制到最底线,在资金尤为紧张的情况下,财务部将从采购材料与产成品这一块有效地跟踪好资金的运作;

七、继续做好各部门工资奖金的核算工作今年公司对各部门都签订了责任合同,我财务部将继续严谨细致而认真地按照责任合同严格审核结算工资,并组织资金确保工资的发放;

第9篇

关键词: 民办高校;就业指导;思考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1-0306-02

随着我国高校近12年来的扩招,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同时,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国家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毕业生能否充分就业是高校就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体现;但近些年来,由于中国经济萧条的影响,社会上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而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给予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不少的压力;民办高校作为高校的新生体,在新的形势下,探索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建立一套有效、专业化就业指导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民办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展时期的产物,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要助推器,但民办高校需要发展却面临着来自社会的各种考验,首先,民办高校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来自由政府筹办的公办院校的挑战;其次,社会用人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滞后的用人观念;再次,民办高校由于自身资源的短缺的原因,局限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如果要使民办高校能够杀出一条血路,其中,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忽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量如何,是直接反映了高校对学生教育的投入以及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甚至我们可以认为它直接的影响到决定民办高校能否继续办学的重要因素―-- 生源的问题,所以,探索建立一套有效,专业化就业指导体系,为举办高校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配备不科学,教学设施短缺

民办高校与公办院校不同,“民办学院”顾名思义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为民办高校,政府甚少拨款资助,反而需要定期向政府上交一定的费用;另外,民办高校就业工作受到学院领导体制、办学形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各项工作的资源分配上或多或少因董事会对各项工作的特有认识进行资源配备。笔者走访了目前广东省多所民办高校了解到,民办高校就业课程多数由政治辅导员担任教学任务,甚至有些学校让辅导员所担任的就业工作教学课程不止一门;从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目前我省普遍民办高校存在工作一线上,出现的师生比例失调,教学设施短缺,缺少专业人员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象。

(二)民办高校就业工作定位不明确,未能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有效教育

笔者走访了广东省内的民办高校了解到,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的存在,个别民办高校对于其就业工作职能部门的要求的确只是停留在为毕业生寻找单位,甚至有些民办高校干脆把招生和就业工作合并一起,设置招生就业工作部门,很明显,这样的做法显得有些急功近利。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社会原因所导致的:从社会的角度上看,民办高校的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数量扩展时期的产物,但这一产物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及肯定,需要一定的过程;在我国长久单一的办学形式下,使得民办高校教育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背景下,作为民办高校就业职能部门唯有作出相应措施――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的工作,争取获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但这一举措却使民办高校就业工作职能部门忽略了其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重要于为大学生简单的找到就业单位当中的意义,大学就业指导工作她不能像我国中等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不能简单的理解成读大学就为简单的找到一份相应的工作即可,民办高校的就业工作应该是形成持续有效地、系统地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可以打开视野,学会如果思考未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及人生。

(三)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社会对大学生认同感下降

我们从高校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阶段进行分析,目前在校大学生属80-90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多在家中是独生子女,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式更趋于市场化;但由于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在父母的溺爱下,学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思考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甚至有学生认为,这些问题应该是父母考虑的问题。据有关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高校计划招生599万人,而2008年全国考生人数为1050万人,录取比例高达57%。相比于1998年全国计划招生108万人,其增幅高达443.6%。但高校的扩招直接导致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很多中学阶段应该可以完成的教育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延续到了大学,在目前社会上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已经降到了恢复高考三十年来的最低点。这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当中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化与毕业生滞后的就业观之间的冲突,也反映了大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学生滞后的就业观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受教育时的重视度。这对目前高校这种现状,民办高校在对学生就业观引导、管理、教育等课题已成为我省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研究工作。

(四)普遍高校对毕业实习工作认识不足,工作指导不到位

笔者在调查访谈中了解到,目前我省民办高校在制定大学生教学大纲时都能按照教育部门有关的规定:学生在接受完理论学习后,必须修读一定学分的毕业实习教育课程;但由于民办高校在受到学院领导体制、办学形式及条件的影响下,对毕业生实习指导工作认识不足,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明显。笔者了解到,民办高校在开展学生毕业实习教育工作中,大多数民办高校却采取“放羊式”的做法,让学生自行到社会上寻找实习单位进行所谓的“实习”,毕业实习是应届毕业生学习理论知识能否应用在实践当中的一次大检验。民办高校在就业指导中的毕业实习工作上采用了“放任自流”的做法,不能系统的引导应届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反馈、总结、就业等工作,最终使学生的职业发展受到限定。

三、加强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对策

(一)民办高校应找准定位,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整个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做好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首先作为民办高校应找准自己的定位,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个行业对适应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尽相同,这种环境下,有利于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但前提必须是民办高校自行找准定位,在设置学生专业教学计划时应彻底了解改专业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从事行业的领域等; 同时,要正确的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多数学生应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培养其对自己今后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正确的认识并朝着次方向向前发展;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大学的四年,使学生提前认知、提前准备、增强就业竞争力,让学生毕业时尽快适应职场。

(二)以所学专业知识为方向做指导,注重创新指导方法

目前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容乐观,政策环境不健全、社会用人观念滞后的前提下,如何让民办高校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直接体现出学生的价值,这也是毕业生最强有力的就业资本;目前很多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停留在面试技巧指导、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讲等内容上的就业指导方式,然而其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是不强的;这种方式的指导对于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只能给予笼统的、共性的回答,针对性不强,个别指导不够;我们应该在就业指导方式上有所创新,如从形式上,可以开展除批量式指导外,一对一指导模式、社会导师指导就业工作模式等,解决学生个体在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内容上,应开展如就业心理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大学生创业渠道引导等等。

(三)以灵活教学模式及社团活动为载体促进就业工作在学生群体中更好、更有效的开展。

1、依托用人单位,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大学以课堂学习、书本学习为主,可单位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该如何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学到更加适合于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作为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实现走向社会;无论是专业知识、技能,职业意识上都应该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所需,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方法有很多,学校可以实行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组织带领学生走出去,到企业参观学习、见习、实习等形式让学生接触专业工作最前线,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使学生对专业理论更深入地理解,从而更好的掌握专业技能。

同时,学校也可以请进来,通过邀请企业家进入校园进行工作技能培训、授课、讲座等形式,使学生提前接触“老板”、认识“老板”;另外可以让学生在校内能够了解到目前社会职场对专业的要求,掌握业内的第一手资讯,让学生萌发学习兴趣及学习的方向及目标。

2、以开展社团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系统性工程,见效在大四,工作则要贯穿于大学四年,也就是说从低年级起即要将就业准备工作渗透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特别是可以通过社团活动为载体,创造给予学生更多地实践机会,如:”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通过此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通过努力去弥补不足,同时可以让学生掌握到简历制作,面试等技巧。

(四)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队伍,创造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局面

根据教育部[2002]18 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推动整个就业指导工作迈向新台阶的关键点。民办高校想在竞争与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投入及建设,规范教学秩序,将就业指导工作形成系统工程;同时,通过继续教育形式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水平,并对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国家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任务,其首要的工作是民办高校应培养、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指导队伍,培养出专业过硬、就业能力强、社会认可度高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只有创造有利于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局面,才有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J].中国市场,2008,26.

第10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 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持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迅猛增长,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30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需求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供给仍然是相对比较丰富。面对供求比例失衡的毕业生,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也由实行多年的“统包统分”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与富足,部分毕业生开始认为,家里可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所以宁愿先不就业,也要等挑到一个好的单位才工作。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上最早出现于1980年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联合发表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应看作一个长期的全面的系统工程。在这系统内,包括学校、学生和企业三大主要要素,使三者达到互利共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平衡状态,最终实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系统、专业

目前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是注重帮助应届毕业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而忽略了对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社会人才需求趋势以及择业心态和原则的指导;其二是就业指导的方式比较笼统、指导的内容不够系统,采用传统课堂集中授课的教学模式,同时对大部分学生进行笼统的浅层的指导,而缺乏纵向的有针对性的深层次指导。

2.学生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应聘能力不强

企业对招聘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普遍希望能找到一些动手能力强,有实践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扎实,能吃苦耐劳,能长期稳定工作的毕业生。但是,从目前的面试情况看来,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薄弱,专业知识学习还不够扎实,主要是学生没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理解、完善与归纳总结,最终转变为自己的经验积累。

3.毕业生自我定位过高,过度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职业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生活的保障和富足,开始出现部分毕业生宁愿多挑选比较几个单位,也不着急落实工作单位的现象。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能正确评估、定位自己,在选择单位时往往脱离客观实际,片面单一地理解择业观,只注重考虑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地点等眼前物质利益因素,贪图享受,不愿到基层一线或需要到外地出差的单位工作,不懂得从长期的职业发展角度看待就业问题。

4.中小型私(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完善,普遍低估人力资本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型私(民)营企业工作,大部分企业缺乏长期的、系统的、完善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人才招聘开发方面缺乏前瞻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很多中小型私(民)营企业都是在有了新项目、新业务或者有员工离职之后,发现人手不够时,才急急忙忙地到学校招聘毕业生,很多时候会因处于毕业生不在校的“真空期”,而无法招聘到满意的毕业生。另外目前大多数中小型私(民)营企业在考虑招聘毕业生的薪酬福利时,过度注重眼前利润或学历,从而低估了毕业生的人力资本价值,因此,出现招聘的毕业生上岗后工作稳定性不够,流动性大。

5.大型校园招聘会面试效率相对偏低

大型校园招聘会每年都耗费了各大高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而且近年来,校园招聘会规模逐年扩大,甚至出现过度追求规模、注重场面的问题。参会企业的动机也逐年发生微妙的变化,近年来,部分企业存在借招聘会之名,做产品、企业广告宣传的现象。

从学生参加大型校园招聘会后反馈的信息发现,大多数都觉得大型招聘会效率不高,首先是参会企业数量过多,学生未能短时间内对企业进行有效地筛选。其次,参加招聘会学生人数过多,浪费在排队的时间过长。同时,场地过大、企业摊位过多,学生如同逛集市一样,跟着人流游荡,容易出现“羊群效应”――跟随现象,看到哪个熟悉的知名企业摊位或者某些企业摊位前门庭若市,学生就一拥而上,排上几个小时队等候也要去应聘;当看到一些企业摊位前冷冷淡淡、门可罗雀的,就不屑一顾。

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改进建议

1.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深化就业指导层次,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面对每年变化的经济与就业形势,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不断地发展,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优化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首先,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以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为出发点,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当前就业形势发展、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等等,优化更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支撑体系。学校应培养一支稳定性强,既有实际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功底的职业化、专业化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并长期对该队伍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更好地为学生提供高层次系统的就业指导服务。

最后,优化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性化服务。大学生是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的群体,因此,了解大学生的就业个性化需求,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发展,发挥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潜能显得尤其重要。在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共性的、宏观的就业指导基础上,对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细致的、系统的全过程的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应聘能力

学校应将实践教学、校内外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校的实践教学要贴近社会现实,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就业发展的形势不断优化更新,注重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作为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实践。借助社会实践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亲身了解,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正确地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知识水平、业务技能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此外,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可以提高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感受了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提前与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双向选择,最终实现通过单位考核后直接就业。

3.加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树立学生市场竞争、主动就业的意识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法律常识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根据学校自身优势和名牌专业的特点,打造涵盖倡导主动就业、诚信就业、到基层就业、艰苦奋斗、创业意识等因素的就业文化。在这样的就业文化氛围中,消除学生被动、依赖的就业心理,增强学生就业竞争意识,树立自主择业、创业,积极竞争就业的新观念,引导毕业生在正确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和就业形势后,准确找到自我定位,确立适当的职业目标,实现个性与职业之间的最佳匹配。

4.企业应树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消费观,构建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企业应科学配置人力资源,根据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岗位需求来选定人才,在文凭与技能之间寻求平衡点,使招聘进来的高校毕业生能人尽其才。同时,企业加强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沟通合作,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及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预测未来的组织服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满足这些要求而所需要提供的人力资源,结合毕业生的教学与实习就业时间安排制定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此外,还要加大对新入职大学毕业生的培训与关怀,重视对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的绩效考评与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合理地运用激励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率。

5.优化校园招聘会,实现从单场、综合大型招聘会向多场、针对性强的小型招聘会转变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招聘会应转变贪大求全的办会思路,更多地组织多场针对各系、各专业的企业专场招聘会。作为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要注意相关信息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及时、准确、完整传达。毕业生的资源信息要提前告知用人单位,让企业做好针对性的招聘准备;同时,企业的相关招聘信息要及时传达给毕业生,让毕业生对企业的背景概况、企业文化以及岗位需求等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应聘准备。在面试前让企业与毕业生相互充分了解,从而节约面试成本与时间,提高面试应聘的成功率。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使系统中的学校、学生和企业三大主要要素达到互利共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张敏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刘晓华.大学校园招聘会亟须“洗心革面”[J].教育与职业,2010,02.81.

第11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就业质量;跟踪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与挑战。要想彻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推动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扶助,更关键的是要从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出发,只有大学生具备了够硬的专业素质,才能在这社会激流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在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掌握了专业知识的人才,还需要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种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时代需求,使得培养具有丰富基础知识、熟练操作能力、独特创新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目前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各高校纷纷举办了各式各样的学科竞赛,让学生们了解到参加学科竞赛是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了实际了解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本课题小组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收回189份,提出无效问卷19份,共有效回收170份;涉及对象为江苏理工学院2013届毕业生;通过计量分析拟对常州地区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联度进行实证校验。本研究地域限定在常州,该地域处于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信息交流便捷、人才需求量大的金融贸易繁华区。从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就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研究便于深入,研究对比度大。

一、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现状分析

所谓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或新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完成竞赛任务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研究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系列化活动。以下是本课题小组在调查问卷的数据基础上所进行的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现状,问卷调查的每个因素从低到高分布在1到3范围内。

(一)大学生参赛水平及一般特点

通过对样本大学生总体参赛水平的平均得分和标准差的计算可知,大学生参赛水平的平均得分为1.7,水平中等偏低。在参赛水平的3个纬度中,参赛频率、获奖情况、参赛收获的分值分别是:1.67、1.69、1.73。

在参赛水平的3个纬度中,得分相差不大,其中参赛频率最低,参赛收获得分最高,可见大学生在总体上说更看重参与竞赛的过程而非结果,即使没有荣誉,也能在竞赛过程中充实自我,但对于学科竞赛的关注度、参与度较低,这跟学生学习为主的传统思想有关,也考验了竞赛举办方的宣传力度。

(二)大学生参赛情况的文理科差异

因调查所涉及专业众多,我们将样本分为文理两科,以观察不同专业对参赛水平的影响,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样本数据方差不齐且组间比较的sig.=0.874>0.05,所以文理科大学生参赛水平无显著性差异。其均值分别为1.7059、1.6902,可见理工类专业大学生参赛综合水平略低于文史类,鉴于文科学生在经验总结和沟通能力上略高于理科学生,理科生在动手能力等方面略胜于文科生,所以不能推论到整体。

(三)大学生参赛情况的男女差异

在对样本数据中性别差异对大学生参赛水平的影响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中,因F=0.406,sig=0.525>0.05,可以认为两者方差具备齐性。则假设方差相等,此时sig值为0.025

(四)参加学科竞赛的原因分析

在对样本大学生参赛原因分布的分析中,42.01%的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是期望积累经验,提高综合素质,只有23.67%的学生是为了兴趣爱好参加竞赛,值得注意的是,34.32%的学生参加竞赛是为了获得学分和实习机会,诚然学分和实习机会的奖励在初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竞赛,但长此以往就为学科竞赛蒙上了功利化色彩,使得大学生过分看重结果而忽视了竞赛过程中对自我能力的评估与锻炼,挫折承受力减弱。

(五)参加学科竞赛类别分析

通过对样本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类别分布的分析可以看出,43.31%的学生参加过英语类竞赛,34.65%的学生参加过创新类竞赛,而对于最能锻炼大学生实践技能,积累社会经验的实践类竞赛只有8.66%的大学生参与,可见大学生对不同类别竞赛的参与程度差异很大。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调查分析

由于本次研究着重于对2013届江苏理工学院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因此我们在初次调查后针对已就业的样本毕业生于3个月后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并对各阶段毕业生就业质量特点进行规律探析。

(一)就业质量的一般描述

就业质量的量化主要从客观指标和主观满意度来衡量,对调查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的方法。其中,我们将客观指标按照社会所一般认可进行细分并按等级赋值,主要由工作与专业的对口度、月薪、工作环境、发展空间、保险购置这五个方面组成。等级的安排则是按照弱则少、强则多的原则,程度最弱则等级最低,记为1分,依次递增。再有研究主观满意度,非常满意为4分,依次递减。

调查结果显示,对口度的平均分为2.82,月薪的平均分为2.17,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的平均分都为2.87,保险购置的平均分为3.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样本毕业大学生大体的就业情况。从计算数据得知,总的就业质量均值为2.77,其他各项得分也超过了所在项的中位,说明就业的工作质量总体平均超过社会认可的平均水平。

在关于就业质量的评定中,个人的主观满意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把满意度细分到每一个指标上。在对样本就业质量的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对单位的满意度均值为2.43,对薪水的满意度均值为2.06,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均值为2.69,计算得出整体主观满意度均值为2.39。我们可以看出对单位、对薪水、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都超过了中分点(2分),其中对薪水的满意度最低,说明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薪酬的期望值相对其他条件显得更高。

(二)就业质量的量化统计

我们将对客观质量和主观满意度两方面的调查结合起来对样本就业质量进行统计描述,其中客观和主观的均值分别为2.77和2.39,计算得出就业质量均值为2.58。从样本的整体就业质量来看,分数超过了中位点,说明无论是从客观评价还是主观满意度来看,样本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总体来说中等偏上。

(三)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和专业差异

考虑到实际就业过程中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就性别和专业两个不同因素对就业质量主客观方面引起的差异进行讨论。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性别差异对就业质量、客观质量和主观满意度的t值分别为0.021、-0.371、0.347,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由此我们可知,性别差异对就业质量及其主客观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专业差异所对应的t值分别为1.426、1.816、0.81,但只有对就业的客观质量影响显著性达到0.075,可见用人单位在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上有一定差异,但整体来说,专业差异对就业质量引起的差异影响并不显著。

(四)就业质量跟踪结果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参赛情况与就业质量的关系,我们对毕业时已就业的54名大学生于2013年9月进行了第二次调查,并进行量化统计得到以下结果:没有参加过竞赛的毕业生的客观质量、主观满意度、就业质量的均值分别为2.94、2.28、2.61,参加过竞赛的毕业生的对应类别的均值分别为3.19、3.15、3.17。我们可以看出,有过参赛经历的样本大学生在三个月的工作后就业质量在主客观方面均有大幅提高,而没参加过竞赛的样本较毕业时在客观方面有小幅提高,主观满意度上有所下降。将所有不论在校期间有没有参加过学科竞赛的毕业生作为一个整体来说,三个月后的就业质量均值为2.9846,可见其就业水平仍是处于中等偏上。

三、相关分析

(一)参赛水平与毕业时就业质量的关系

表8是对参赛水平与毕业时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为了研究的深入性,将就业质量分为客观质量与主观满意度,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参赛水平与客观质量、主观满意度和整体就业质量的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1、0.008、-0.051,相关系数的显著性分别为0.431、0.954、0.712,均大于0.01,说明参赛水平与就业质量在主观客观两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再看客观质量与主观满意度,两者相关系数为0.574,显著性指数为0.00

(二)专业与参赛水平和毕业时就业质量

表9是专业与参赛水平和毕业时就业质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的分析。由表可知专业与参赛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8、-0.206,但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可见专业与参赛水平与就业质量没有相关性关系。

(三)性别与参赛水平和毕业时就业质量

表10是性别与参赛水平和毕业时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由表可知性别与参赛水平和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3、-0.004,可知性别与参赛水平显著相关,而性别与就业质量的sig.=0.979>0.05,所以两者不存在相关性。

(四)参赛情况和就业质量的跟踪结果

表11是样本大学生参赛情况和其就业质量跟踪结果的相关分析,由表可知参赛情况与样本毕业三个月后的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656,并达到显著性水平,且样本毕业三个月后就业与其三个月后主观满意度的相关系数0.935高于与其客观质量的相关系数0.828,说明主观满意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更大,与上文结论相符。

四、结果说明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情况与就业质量的基本情况和其他变量的关系及影响情况。其结果如下:

(一)样本大学生参赛水平中等偏低,且参与类别差异大

从学生参赛水平分布图来看,样本大学生参赛水平均值仅1.7,且参赛频率与获奖情况的得分都未超过均值,说明样本大学生的参赛水平中等偏低。考虑到样本基数不大,不能推论到全江苏大学生参赛水平。从我校来看,该结论还是合理的。我校为常州地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在对学科竞赛的重视程度和生源水平上都有所欠缺。但仍然可以看出,在对参赛收获的总结上,样本均分是高于1.7的,可以说相比获奖,样本大学生对参赛过程中的收获是更重视的。从参赛类别来看,样本对于比赛类型的选择差异很大,英语类公共基础课程的竞赛所占比例很高,而相对更能考验学生能力的专业类竞赛却所占无几。这和高校的课程安排不无关系,专业课程通常在大三大四扎堆出现,而此时学生往往忙于毕业论文、考研或实习单位的寻找,参加学科竞赛自然不是上选。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有关学术和前途的事业上不能轻言失败,放手一搏也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

(二)性别差异对参赛水平影响颇大,对就业质量无显著影响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性别对参赛水平有显著影响,男生的参赛水平均值高达1.81,高于样本整体参赛水平,而女生只有1.59,尚未达到中等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女生参赛水平明显低于男生,但在参赛收获与各自参赛频率和获奖情况的对比中,女生参赛收获的均值高于后者,而男生却与之相反,说明女生总结和省视参赛过程的能力高于男生。因为女性逻辑思维能力较男性差,但直觉能力却明显优于男性,且女性思维总是从经验、印象出发,因而作出分析判断的速度较快,准确度也较高。从就业质量来看,男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传统观念中不同的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无疑是女性就业上的“拦路虎”,而近年来,男女平等这一话题正不断得到关注,事实也证明,女性在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思维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上比男性更具优势,所以这样的结论是合理的。

(三)文理科专业差异对参赛水平和就业质量的影响不大

从样本数据的均值差异来看,理工科学生在参赛水平和就业质量上都略低于文科学生,但两者sig.值均超过0.05,专业差异对参赛水平和就业质量的影响不显著,不能推论到整体。在参赛水平中,文科在参赛频率和获奖情况上均高于理科,在参赛收获上略低于理科。从就业质量来看,文科整体质量也优于理科。一方面,面向理科的竞赛往往针对性较强、难度大,相对于文科,参与的门槛也更高;另一方面,理科学生更多研究的是物,较之文科生,他们在管理能力、社交能力等软实力上比较薄弱;而文科类专业的可替代性也为其就业增添了筹码。当然,针对不同院校,调研结果也可能有所不同,且因为样本容量限制,结论不具备普遍性。

(四)从主观和客观角度衡量就业质量,样本毕业时就业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同时,“就业质量”也成为了衡量大学生个人价值和高校办学水平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标准。5从客观角度说,衡量指标包括起薪、工作环境、单位福利等;从主观来看,则有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等。根据样本数据统计结果,大学生就业的客观质量均分为2.77,主观满意度均分为2.39,总就业质量的均分为2.58,整体水平中等偏上,且主观满意度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系数为0.907,相关性高于客观质量,可见主观满意度更能影响就业质量。说明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方面能找到较称心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能正确自我定位,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今年“最难就业季”的浪潮中,国家、政府,社会对就业政策的不断改善,学校对就业指导力度的加强也与之密不可分。当然,由于样本容量受限,以上结论只能说明我校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五)大学生参赛水平与其毕业时就业质量相关度不大

在对样本参赛水平和毕业时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相关系数为-0.051,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在就业初期用人单位无法从单纯的参赛情况看出大学生能力的高低,在用人单位的立场上,一些竞赛的知名度、含金量不高,无法得到重视;从应届毕业生的角度上说,准确的自我定位和良好的心态更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得到招聘人员的赏识,得到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不能因为看似光彩的获奖经历就自诩不凡,眼高手低。这也启示举办方和赞助者对社会和企业要加强竞赛宣传力度,不要让高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与赞同。

(六)参赛经历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发展影响很大

从参赛情况和跟踪结果的相关分析来看,参赛经历的有无和样本就业发展显著相关。根据跟踪结果的量化统计显示,有参赛经历的样本大学生在参加工作三个月后就业质量均分从2.55上升到3.17,其中主观满意度的上升幅度最大。究其原因,在就业初期,样本大学生可能因为其参赛经历并未取得相应就业优势而造成心理落差,但经过三个月的工作,由其参赛经历带来的竞争力在工作过程中逐渐体现,使其客观就业质量得到提升,之前的心理落差也转而变成主观满意度的提升。而没有参赛经历的样本,由于客观质量的提高没有达到其心理预计,造成了主观满意度的下降。可见参赛经历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发展影响很大。如今,专业知识面窄、实践技能缺乏、沟通能力不强已成为当前制约本科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每项学科竞赛都能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大学生因各种原因成了当前形势下的微妙群体,而学科竞赛作为一种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与大学生就业质量发展的关系更成了现今应给予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国内外分析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论文屡见不鲜,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学科竞赛情况的实证分析来窥测以及论证其对日后就业质量的影响。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水平与其后来的就业质量是有一定关联的,参赛经历对大学生工作的获得和发展都有百利而无一害。这不仅证明了本文的科学性,也为当代大学生找到了一个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的筹码,更为广大学者们日后相关的研究工作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张亚利.关于大学生情商水平与就业质量的相关研究.

[2]孟大虎,苏丽峰,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03).

[3]骆建建.略论现代高校就业制度,以常州信息学院跟踪调查为例.

[4]朱斌.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升工科大学生工程素质.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07).

[5]樊月珍.提高学科竞赛水平的途径分析.中国林业教育,2009(06).

[6]查贵勇.浅析学科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市场周刊,2012(04).

[7]陈永刚.依托阶梯式学科竞赛模式培养GIS专业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河南农业·综合版,2010(14).

第1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84-02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课。一方面由于近几年中职学生素质不断下降,学生理解接受能力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理论性较强的政治思想类的课不感兴趣;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其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职业发展中出现不少新问题。因此,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显得特别重要。对此,可考虑应用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种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的优势如下。

(一)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互动能力。由于传统职业生涯课的教学模式生硬,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对一些理论知识难于记忆和理解掌握,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案例教学法能把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具体生动的事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学习和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注意力得到及时调节。

(二)案例教学法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占主导地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养成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不动手的习惯,无法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最多是在15分钟至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不是思想开小差就是搞小动作,教师计划授课内容无法有效地完成,造成教学效果差。而案例教学是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发言,能促使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思考,同时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变被迫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能学以致用。由于中职学生素质下降以及社会、网络信息化的影响,导致大部分中职生极为依赖网络,缺少现实中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懒动脑、不动手,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然而案例教学一方面通过集体讨论和相互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要求每个学生参与,独立完成一定的角色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分析案例法的应用。分析案例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道理,并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一般选取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方面的案例为主,此类案例的应用重在引起学生对于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讲授第四单元第一课第二节的“就业形势与择业”时,分别用两个案例来说明面对就业和择业应如何正确对待的问题,并设计几个问题进行讲授分析。例如,讲授就业形势时采用的案例是:小王,男,23岁,学历本科,北京某重点大学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同学对他的评价是勤奋好学,积极上进,性格坚强,成绩优秀。个人职业目标是高级职业经理。面临的问题是收到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同时收到国内著名rr企业阿里巴巴公司的录用通知,小王必须作出选择留学还是就业?在这个案例中设计如下问题:(1)根据当前就业形势,如果你是小王选择留学还是就业?(2)如果选择留学,理由是什么?(3)如果选择就业,理由又是什么?(4)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应该怎样正确选择?本次讲授分为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入案例;第二阶段提出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案例;第四阶段解决疑问;第五阶段归纳总结,得出本课所要阐述的内容。

(二)列举案例法的应用。列举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讲述某一理论、某一内容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以上案例进行示例性解说的教学方法。列举案例法的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说明问题。例如:在讲第一单元第一课的“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定位,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通过列举案例进行讲授。案例一:陈红和李静是研究生同班同学,陈红认真、冷静、做事有计划,李静灵活、圆滑、办事有冲劲。毕业后两个人同时到了南方的同一所高校任教,并且还在同一个系。在迎新教师的座谈会上,院长殷切地希望年轻人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奋斗。会后,俩人开玩笑说,咱俩比试看谁先能当上院长。5年后,李静当上了系副主任,陈红仍是普通老师。15年后,果然有一人当上了院长,你们猜:谁当上了院长?结果是陈红当上了院长,李静却仍然是一名副主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陈红自立下目标便制定了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付诸实际。前3年专心教学,第4-7年准备考博士并就读博士,第8-12年潜心做研究,成为知名学者,从第13年起,不仅教学、科研成绩突出,还注重加强各方面人际关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第15年老院长退休,陈红不负众望当上院长。而李静一开始关注仕途,3年就当上系副主任。但后来由于不甘大学清贫,下海经商。先后开过咨询公司、美容院、服装厂,可干一个亏一个,4年后才发现自己不适合经商。等到重新回到教学、科研上来,已经过去10年了,与陈红已拉开了差距。分析本案例,得出的结论:陈红与李静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有着一致的目标,但最终结果相距甚远,根本原因在于有没有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案例二:讲述课本案例。主要讲述小陈由于家庭原因选择报读中职学校,在校期间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学生,毕业后是怎样从一名普通员工当上一名项目经理的。分析本案例得出的结论:小陈之所以能当上一名项目经理,是因为在入学初期就制定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步,在校期间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中职毕业生;第二步,毕业后争取进入某一家大型企业工作,尽快熟悉业务;第三步,努力钻研业务,争取成为技术能手和部门主管,最终实现职业目标。

(三)讨论案例法的应用。讨论案例法是对教师对某一课程的某一主要章节进行全面讲授后,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或者由教师先准备好案例,并设计好问题由学生讨论,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给出参考答案并说明理由。例如,讲授第四单元第三课的“创业是就业的重要形式”中,先讲完本章节内容,然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引用名人创业故事“富豪李嘉诚的创业史”,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设计出几个问题:(1)李嘉诚是如何依靠智慧与努力主动改变命运的?(2)李嘉诚为什么能在创业的道路上成功?(3)从李嘉诚发展的职业生涯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将案例讲授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选出小组负责人。分析案例时,先由学生个人分析发言,然后小组讨论、总结,最后由每小组负责的学生发表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辅导。最后由教师结合学生的的发言,将本案例中各个问题结合本课内容逐个分析,加深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巩固,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四)现场报告案例法的应用。现场报告案例法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成功企业人士、能工巧匠或本校毕业具有一定经验或成就的学生,给学生上一堂他们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的案例课。选用此方法时教师需注意的是一定要清晰告诉对方,他们来做什么,目的是什么。如果需要他们参与或独立设计案例用于教学,那么教师还需告诉他们包括教学目的在内的所有相关问题。通过他们自己或身边的案例,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例如,在讲第四单元第二课第三节的“掌握求职的基本方法”时,就邀请了毕业出去应试成功并有一定成就的学生回来讲述他们求职的一些经历。这时作为教师要先和他们设计好相关问题并围绕相关的问题进行讲述,例如:(1)他们在求职碰到的各种问题有哪些?(2)求职前需做好哪些准备?(3)需要掌握哪些技巧?(4)求职过程中要具备什么心态?通过他们的近距离现身说法增强说服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一)精选案例。选编案例时,第一,要有典型性和科学性,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切忌泛滥。采用的案例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子不在多,而在精典型,从教学角度选择最佳案例,起到举一反三、开拓思路、融会贯通的作用。第二,要有新颖性,即尽可能选择最新的案例,以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通过案例讨论了解提出的新问题。第三,要有层次性。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由浅至深,合理有效地进行。第四要有多样性既要选择正面的范例,也要选择反面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