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音乐生活论文

音乐生活论文

时间:2022-08-05 23:1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音乐生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音乐生活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现状;对策

一、近年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回望

笔者通过资料检索发现,市场上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十余本,教材出版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颁布《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背景下,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出版拉开序幕。从数量上看,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类教材中远远少于其他课程教材。从事音乐类论文写作的人群主要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以及在校学生和音乐科研需求者两大群体。三个层次的在校生对音乐论文的篇幅、深度、创新性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两大群体的论文写作定位、要求各有不同。既为教材出版,首先要清楚读者对象。表1所列教材的读者对象主要为在校音乐类本科生,部分教材兼顾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和音乐科研需求者的论文写作,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音乐类博士论文写作的教材出版。

二、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的内容剖析

依据分析可以得出,现有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呈现两个块面的内容:学术性论文写作、常规音乐论文写作。1.学术性论文写作学术性论文写作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论文的专业性、学术性有较高要求。居其宏先生将音乐学专业的学术性文体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的结合,高效适应了当下社会音乐文化发展的需求。他的两本教材(见表1)在特别强调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基础上,首次在公开出版物中提出“三个第一性”“论题相关性”原则和“逻辑关系论”,具有鲜明的创新性,代表了作者对音乐学文论写作的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论文写作的实践过程细化、分解为11个环节,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地对每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写作技巧进行深入、翔实的分析,并配以正反文论实例的解析、点评,构建了极具特色的音乐学文论写作理论体系。韩锺恩先生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论文写作指导一对一的教学传统积淀和个人持续多年的教学积累为基础,“用音乐学写作概念替换原来课程命名音乐论文写作概念”,以专业音乐院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为目的,跳出原有教材的“普适性内容”,力求对音乐学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专门的论述。如教材《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中,关于音乐学写作的选题:作者另辟蹊径,从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和问题意识出发,系统论述了学术积累、问题意识对音乐学写作的意义所在;提出从理论知识、资料文献、技能方法三个方面建立音乐学写作的学术积累;强调问题的产生是在问题意识的牵引下,在实践现实与认识期望的矛盾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不足,提出问题,最终顺利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又如范文导读,作者分篇幅、难度精选22篇范文,用导读的形式对范文写作思路深入剖析,犹如显微镜下的解剖,呈现音乐学写作的全过程。范文和导读的结合,清晰呈现了音乐学写作基础理论中的诸多问题,实现了“以实践的方法巩固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对其写作实践进行具体的指导”。在此基础上,《音乐学写作》呈现了作者站在学科体系建立的高度上对音乐学写作的学术性和专业特点的深刻思考。居其宏、韩锺恩两位学者以坚实的学术功底、严谨的学术规范、持续的教学积累推动了音乐学专业论文写作教材朝着规范化、专业化、学术化的方向不断推进。2.常规音乐论文写作无论何种专业的论文写作,作为知识传授所需要的概论性内容和实践操作步骤均包括选题、搜集资料、确立选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修改与定稿。此外,学位论文写作中还涉及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答辩环节。本文所选择的12本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中,7本教材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依据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环节进行统计,7本教材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如表2所示,横向对比:7本教材中有6本教材未涉及文献综述,5本教材未涉及确立选题,7本教材未涉及开题;纵向对比:没有一本教材内容涵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所有操作环节。除此之外,教材的主体内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在所有专业论文写作通用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模式下,音乐类专业论文写作的特殊性和各专业论文写作的差异性并未突出呈现,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较弱,教材虽名为“音乐论文写作”,却有一般论文写作之嫌。

三、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的出版,在音乐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从无到有,音乐论文写作从无序到逐步规范的特定阶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当下音乐学科发展和专业课程建设的现实情况出发,理性看待音乐类论文写作教材,笔者认为,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存在以下问题。1.读者对象不明确通过仔细阅读教材,笔者发现,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内容的7本教材,读者对象表述较为模糊,如“各音乐专业大学生”“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学专业学生”“音乐院校的学生(除音乐学或有关理论专业外)”,作者并未对读者对象的专业做细致、明确的限定,读者对象的专业指向性普遍较弱。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艺术学”门类“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类中的音乐专业有“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读者对象的不明确,导致三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差异性在教材中未能鲜明呈现,进而带来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不适应。在看似涵盖了所有音乐专业这个庞大的读者对象的假象下,失去了教材对象的指向性和教材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2.缺乏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流程的完整性表2的信息统计清晰呈现教材中普遍未涉及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文献综述是学生阅读了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整理、分析、评价而形成的一种文体,其目的是在全面介绍和评价某一研究主题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研究趋势。确立选题是学士学位论文构思过程中历经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反复思考,多次提炼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写作意图。开题是在开放式的师生交流和逻辑推理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确定选题的可行性。它们是学士学位论文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和质量保障。上述三个环节在教材中的普遍缺失,导致教材内容客观上存在对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陈述的不完整,也侧面反映了在教材编写观念上,对论文写作操作流程重视不足。3.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受到教材作者专业方向、研究领域的影响,加之音乐学专业领域已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以常规音乐论文写作为主体的7本教材所用范例多为音乐学专业领域中具有影响力、创新性的学术性论文。音乐学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作为范例引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对于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而言具有较强适应性,但对其他音乐专业,尤其是地方高校专业音乐教育的主力军——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而言,具有相当程度的不适应性。范例与读者对象专业的不一致性背离了教材围绕读者、需为读者服务的宗旨。

四、对未来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出版的思考

笔者认为,要解决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确定教材的读者对象和读者对象的现实需求,以此为准则,整体布局,合理规划,才能解决教材出版中存在的问题。1.正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音乐表演、音乐教育、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学生是音乐论文教材的重要读者对象,其现实需求是完成规范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在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他们既需要相同的理论知识,又需要面对各自专业论文写作操作过程的特殊性,直观掌握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因此,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主体内容应包含理论知识和操作过程,且理论知识为操作过程服务,操作过程如何呈现是教材的重中之重。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所需的理论知识在现有教材中已经有较为系统的陈述,但体现专业特殊性的操作过程却较少完整呈现。要实现教材内容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必须尊重和重视读者对象专业的多样性,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呈现音乐不同专业论文写作的操作过程。2.完整呈现学士学位论文操作流程完整的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包括:选题—搜集资料—文献综述—确立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论文写作与指导—论文答辩—论文修改与定稿。从读者需求角度分析,操作流程存在的现实意义是引导读者通过环环相扣的实际操作,明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知晓操作流程的前后关联,在写作意图的梳理中进一步明确论文构思,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完成论文写作。基于此,音乐论文教材编写者应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材体例与论文操作流程的合理构建,为读者和课程教学提供最大便捷。笔者认为,音乐论文写作教材编写中对操作流程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补齐上述教材中被普遍忽视的文献综述、确立选题、开题三个环节的知识内容,明确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连续性,建立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完整理论体系;第二,陈述每一步操作流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三,突出问题意识、师生合作意识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引导读者大胆地将构思付诸实践;第四,充分考虑和突出“第三人”在论文写作操作流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3.范例的选择应多元化范例在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的存在意义是引导、示范作用,其目的是在正反实例的呈现中引导读者清晰、准确理解论文写作每一步操作流程的要求和应达到的规范。音乐论文写作教材中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表现在:第一,范例涵盖专业的多元化,改变上述教材中范例选择单一的现象,大幅度增加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论文写作的范例,实现教材与读者对象专业的适应性。尤其是充分考虑适应当下社会现实需求的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发展趋势,社会音乐生活与研究中的热点,并切实考虑范例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的契合,努力实现范例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的借鉴作用。第二,范例对应论文写作操作流程的多元化。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操作流程所包含的九个环节缺一不可,哪些操作步骤的阶段性成果适合用文字形式、图表形式的范例进行呈现,哪些操作环节需要教材编写者为师生提供具有专业包容性的其他形式的范例展示,进而引导师生高效完成课程教学,是实现范例选择多元化的重要因素。第三,范例选择的多元化还表现在重视反例的作用。应对学生写作经验的缺乏,发挥反面实例的警示作用,引导学生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在正反实例的结合中,在一管到底的完整范例中为读者清晰展现学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操作流程,切实发挥范例在音乐学士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导向作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世纪的中国音乐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何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音乐专业学生的写作功底,音乐论文写作教材和教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邱国明.试论音乐学论文写作——读韩锺恩《音乐学写作与范文导读》心得[J].艺术教育,2015(10).

[2]兰晓薇.提高音乐院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实用指南——读《音乐论文写作基础》有感[J].人民音乐,2009(12).

第2篇

主办单位:《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音乐传播》

面向国家社会音乐文化建设和音乐传播学科及学术发展的现实,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本届活动以“音心相印,乐至道存”为宗旨,以激发更多的音乐传播学术思想和追求,呼吁音乐传播研究的价值理性,倡导音乐传播的积极社会效应和人文精神价值,顺应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律、文化自强的时代潮流。

一、征文对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及在校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科研院所的青年科研人员,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媒体等领域的音乐传播从业人士等。

二、参考选题:下列为本届征文的参考选题方向,投稿者也可以此为提示,围绕活动精神自拟论题方向。

音乐传播理论研究 理论建设与学科建设;学术史与学术群体;传统文化思想与音乐传播等。

社会音乐文化建设 大众(社区、社会群体等)音乐文化生活调查研究;音乐文化产品创作品格、品位的社会导向;音乐文化特色城市/乡镇/社区建设等。

传媒音乐教育 音乐传播相关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传媒与音乐研究 各类音乐传播媒介(报纸、广播、影视、网络、演出等)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各类媒介音乐产品(如影视剧音乐、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的生产、传播。

传统音乐文化传播研究 各民族民间音乐和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当代传媒音乐产品中的传统音乐元素等。

音乐文化产业研究 音乐文化产品创意;音乐文化产业链及各要素;音乐商品及市场的历史与现状等。

中国(高校)校园音乐文化建设 高校音乐类社团建设;特色音乐类公共选修课;校园歌手和音乐比赛;音乐演出进校园等文化活动与现象的调查与解读。

音乐期刊研究 音乐期刊编辑;音乐期刊的历史与现状、社会活动;期刊评估等。

流行音乐传播研究 流行音乐的生产、批评、接受(尤其是青少年)等方面的实证与文化研究等。

三、稿件要求:必须为首发原作,否则取消获奖资格。字数原则上不超过15000。来稿务必齐、清、定。

1.请使用Word文档标准格式(扩展名doc或docx,推荐存为doc格式),文件名须包含作者姓名和论文标题。

2.首页首行请写“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论文标题写在第二行(黑体三号),第三行起写作者简介(宋体四号,包括姓名、性别、单位、专业、研究方向、电话、E-Mail、地址和邮编等,在职人员须写明职务或职称,在读人员须写明当前学习阶段和入学年份)。

3.论文摘要:100—300字,楷体五号;关键词:3—7个,楷体五号,用空格分开;正文:宋体五号;文内若有各级小标题,酌情使用其他字体和稍大字号以示区分。

4.文内注释:一律使用当页脚注,宋体小五号,每页另起编号(注释序号使用圆圈数字,如①②③等)。

5.参考文献著录:须包括主要责任者(作者、主编等)、文献题名及版本、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或刊期等(报纸文献须有版面号),外文文献和互联网文献著录可参考MLA规范。

6.按A4幅面排版,页面下方居中插入页码。论文若含照片、图表、谱例、附录,请分别按类编号以便指称。

四、投稿方式与截止时间:应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投稿,方为有效。打印稿请寄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70号信箱(邮编100024)。另请在信封正面写明“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论文征集”字样。此稿恕不退还。电子稿请发往本活动专用邮箱。邮件的“主题”中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标题。联系人:韦杰、魏晓凡;电话:(010)657837102.投稿截止日期:2013年10月31日

五、征文评奖与使用: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15—25名; 2.获奖者可获得主办单位等机构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等奖励;3.主办单位享有所有参加征文作品的出版权、使用权,可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或公开出版;4.经专家组评审后,组委会将于2013年12月公布获奖名单,并以电话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获奖者。

第3篇

暑期里,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带领自己12个研究生前往泰国曼谷参加第6届亚洲太平洋地区音乐教育研讨会(6th APSMER)。研讨会于7月25日―27日在泰国曼谷的Chulalongkorn大学教育学院举办,谢教授一行13人此次向大会提交论文6篇,全部入选,并先后在会议上用英文进行宣读,其内容涉及基础音乐教育教材中乡土音乐教材的研究、孔子《论语》中乐教思想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理念的比较、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运用、专业院校音乐教育研究生自组织课堂教学模式等。师生的演讲取得很好效果,引起了国外专家浓厚的兴趣,每篇论文演讲后,都会引起会场的积极讨论与交流,师生的表现得到了国际音乐教育学者们的一致称赞。

学生能够第一次在国际交流中取得这样好的效果,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深知这与谢老师认真、耐心指导是分不开的。早在参加会议的半年前,谢教授就认真指导学生选题、写作,到出国的前几天更是天天都跟学生在一起,不断修改论文,为让同学们能够在演讲中发挥得更出色做最充分的准备,谢教授不辞辛苦,甚至到了曼谷,他还和每一位发言的同学一起商讨至深夜。谢教授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很苦很累,他把这种苦和累当作生活的乐趣,并称之为:我和孩儿们的幸福生活。谢教授在学术上的认真态度与精神感动着我们每一个学生,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曼谷,学生的安全也是老师时刻牵挂的。可以这么说,从我们踏上去往曼谷飞机的那一刻起,谢教授就一直在为我们操心,从生活上到学术交流上,对学生真挚的情感流露在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

从2003年开始,这是谢教授第五次带领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香港、英国、西班牙、美国、马来西亚和曼谷,……,谢教授团队的足迹已经延伸到世界许多地方,在国际音乐教育界已享有声誉。音乐学术的相互交流以研究生团队的形式走向国际,谢教授带了一个好头,这需要勇气、学识,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教师节到了,学生只能通过苍白但却真切的语言表达我们对您的感谢和祝福,我们想说的是:老师,您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第4篇

一、评奖活动

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奖”和“人音社杯”书评奖与中国音乐评论学会同根并蒂产生,一直以来都是学会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人音社杯”书评奖共有28篇获奖文章,分别为本科组一、二等奖各7名。“学会奖”共15篇文章,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4名。

戴嘉枋代表评委会进行点评来稿问题:1.文章多为书评,对鲜活的音乐生活关注度不够。其症结在于“听音乐太少”,他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来形容此类文章,倡导关注社会音乐生活才是音乐评论得以发展的长久之计;2.获奖文章集中在几所院校中,~方面反映出这些院校的参与带有明显组织性,应该鼓励和提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章内容雷同”的缺陷,尤其是“书评”类文章多以几个专家的某几本书为主。对此他建议“书评的写作要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在书目范围上更丰富,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学术视野开拓。”3.文风、结构太相似,在立意和文风上缺乏新意,究其原因是“学院式”教育模式的结果。他指出“评论写作是在对评论对象有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对其优、劣有所见地的评价,不是说套话”。笔者认为,指导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多反省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他呼吁“音乐批评的从业者们应投身到社会音乐生活中去”。明言结合往届“学会奖”的情况指出:本届评奖文章在以下几点有所提高:1.研究深度有所深入、文化视野有所开阔;2.涉及音乐活动更为广泛;3.作者来源广泛。虽然仍以高校为主,但也有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参加。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两个问题:1.评论文章以出版物学术评论为主,书目选择过于狭窄;2.文章内容对社会音乐生活关注度还不够全面。两位老师的点评集中了评委会的意见:“音乐批评应该全面地关注社会音乐生活、反映社会音乐生活,真正成为社会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音乐批评对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

二、学术研讨

学会研讨主要围绕着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问题展开。

学会会长王次熠发言认为:一、音乐评论写作要加强学术自觉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题自觉性;2.评论态度自觉性;3.评价内容自觉性。他以《纽约时报>中音乐评论的例子作为范本,指出音乐评论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或者挖苦讽刺,而是能够发现音乐生活中的硬伤,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其在学术高度上有所提升。二、呼吁音乐评论关注社会音乐生活。这一点与评奖环节的呼吁一致,他认为“长期以来集中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的音乐评论,习惯以一种学院式(“四大件”技术模式)的眼光来评价音乐,显然这对于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来说是单一的。”解决此问题的第一要务,是吸收社会乐评人,“用多种眼光去评价音乐”。另外他还提出“专业音乐评论的意义是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促进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真正推动社会音乐生活发展。”三,强调批评意识在各个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他说:“所有的音乐研究领域都应该重视批评意识,它是使研究取得学术提升,推动其深入的重要因素。”他还倡导音乐评论界要成为学术民主的领地,老一辈的专家学者不以“学霸”、“权威”的姿态对待莘莘学子,年轻学生更不能妄自尊大、一味批评前辈思想僵化,而是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术问题。最后他对学会寄语:“多产生高质量的音乐评论,使音乐评论真正地推动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王次熠的讲话触及到了音乐评论写作、社会作用、学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三个学术自觉性论题”对音乐评论写作具有启示意义,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的提议开阔了音乐批评活动视野,强调批评意识建立和对学术民主的呼吁更是体现了音乐批评对社会文化所承担的职责。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以《论音乐评论写作的文字表述>为题发言。作为活跃在当代的专业乐评人,数十年来他不仅积极投身评论写作,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文章,还对音乐评论写作的方法论和教学有深入研究。他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大家:音乐评论的写作首先要好看、耐读,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读者是谁,这是音乐评论文风的核心问题。对于文风问题他提出两个反对:警惕学院“八股”和避免业余“八卦”。一语中的直指当下音乐评论的通病,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他讲到音乐评论的最佳状态是文字表达与技术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由于音乐无主题性、情感文字一般性以及评论出版篇幅限制等原因,写作中很难达到这种状态。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答案是:“首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次应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随后他开列了三个方法:1.借鉴相关发达学科评论文章(如台湾文学评论家王德威);2.学习同行业优秀乐评家的范文,如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科恩(Edward T.Cone)等人。3.不牺牲音乐本质技术分析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字的修辞功底(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笔者在奋笔疾书做笔记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依靠文字与音乐本体说话的音乐评论中,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倾听无疑是开启评论者写作灵感的不二法宝。

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发言《描写、表述与评价一兼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教学与实践》。他认为:1.“学院式”批评教育应以艺术音乐为主要对象,尤其是正在上演的音乐会。音乐会评论写作要善于从作品入手去把握演出,作品整体结构、历史背景、文化历史价值等都是考量演出的标准;2.音乐批评的两种极端文风(纯粹感性语言描述或干冷技术分析)与音乐批评学科没有建立自己的学科语言有直接的关系。音乐评论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语言,这种语言应该以音乐批评对象为基础,在描写时切中其特点,在表述时凸显个人语言风格,在评价时深入到文化价值高度;3.关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专业学生的培养,他谈到前不久学校举办的音乐评论评奖活动及与《文汇报》合作的音乐评论活动,提出音乐评论人才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术有专攻去培养,凸显个人特色;4.音乐批评学科建设,音乐批评意识应该逐渐渗透到各个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批评音乐学”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对音乐批评教育和学科建设所做的思考表现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超前的学科意识,对音乐批评的教育者们具有启示意义,对学科发展更具有指向作用。

《人民音乐》原主编张弦老师发言《热爱音乐、尊重音乐、解读音乐——关于音乐评论学风、文风的一些感触》。她指出当前一些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好看或者比较干涩,主要原因是评论者写作时对评论对象没有付出热情,应付工作和出于功利目的写作都是不可取的。她认为,评论者首先要对对象付出热情,这是保证文章有血有肉、有生命气息的基础;其次要尊重批评对象,这体现着乐评人的职业操守。另外,她还谈到音乐评论中一味充斥溢美之词的现象,认为这是牵涉多方面利益的结果,也是音乐评论面临的一个雷区。呼吁乐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音乐艺术的品质为准则衡量作品,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是社会赋予批评家的责任。张弦的发言切实反应了读者的心声,指出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真正热爱音乐、尊重音乐、理解音乐的乐评人?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高拂晓发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审稿谈音乐学论文写作问题》。来自学报的大量的投稿是他发言的材料基础,他把审阅稿件分为综述、作品分析、学位论文、音乐表演评论、书评几大类,就这些论文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并结合个人经验一一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提出文章写作者应注重培养“道德、问题、语言、自省”四种意识。他的发言直面每一个投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期刊、出版社等平面媒体对文章的投稿要求,对写作和投稿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性。

甘肃音协彭根发老师发言《音乐评论要求真务实——谈音乐评论的文风问题》。他提出:音乐评论应该是音乐文化的“出入口”和“传播平台”,我们如何将这个平台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取决于音乐评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这两种力来源于评论文风的求真务实。“求真务实”现在看来似乎有些过时,但恰是音乐评论文风问题的根源所在。我们碍于各种原因不敢“说真话”、“说实话”,实则是对“求真”思想的亵渎。试想:如果所有的演出和作品都被叫好包围,音乐评论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呢?天津师范大学孙光军教授以《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问题我见》为题发言。他从师范院校中科研评价体系与艺术学科规律的矛盾出发展开批评,认为:一方面艺术学科教师在学科专业上术有专攻,另一方面不同专业的教师在授课安排上有所不同,但管理者对他们的科研活动评价标准却毫无区别。这种矛盾引发了科研文章写作质量、可信度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与不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有直接关系。与此同时笔者还认为:这也反映出一些表演专业教师文字功底薄弱的现实,身为艺术文化的传播者,各个专业的教师都需要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只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师文字水平提高双管齐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这些问题。

第5篇

关键词:武汉音乐学院;周畅;方妙英;孟文涛;恩师;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J60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3.04.037

作者简介:田可文(1955~),男,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武汉 430060)。

收稿日期:2013-09-19

1984年的秋季,我作为安徽艺术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在上海音乐学院参加了好像是名为“全国中国音乐史教学会议”的会议。

忘记了我在会议上发了些什么“谬论”,会后,周畅教授特意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报考他的研究生。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在准备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夏野教授的研究生,故而便去征询夏先生的意见。夏先生表示周畅教授是其好友,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既然他看重你,今年就报考他的学生,如不行的话,明年再回来考“上音”。这是我与周畅教授的第一次邂逅。

就在那年的冬季,我第一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武汉。时过境迁,整个考研过程已记不大清了,只是感受到周先生热情公正地对待着每位考生。关于那场考试的试题什么的,完全没有了印象,只是对面试过程有深刻的印象:作为安徽艺校中提琴教师的我,考试演奏的是古琴。由于没有专门的琴桌,琴放在课桌上,桌高而椅子矮,无法演奏,于是,周畅教授热心地摘下其围巾,拿来让我坐在上面演奏。他的举动使我倍受感动,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浓浓的关爱之情。

然而,进校读书的过程却不顺利:当我拿到入学通知书后,周畅教授给我去信,说他已调厦门大学工作,问我愿否前行。作为他的研究生,理所应当随他去“厦大”学习。当时,武汉音乐学院要求我暂时不报到,等与“厦大”关系办好再去那里学习。在经历一个多月的焦急等待之后,最终因学籍跨省无法转移,周畅老师非常体谅地主动提出让我留“武音”读书。最终,没有能随周畅教授完成学业,但周先生的热心帮助至今铭刻在心。我始终认为,我是周先生的第一位研究生。

与方妙英教授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在1984年冬季的那场考研之中。面试中她提问了我多少问题,也不记得了,懵懵懂懂地依稀觉得在我弹了两首古琴曲之后,方先生让我再弹一曲,于是我唱奏了琴歌《秋风辞》,再之后,她又要求我演奏钢琴,把我吓了一大跳,说实在的,我的钢琴水平只能用“无地自容”来形容。这时,方先生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弹一个音阶吧。我战战兢兢地弹了C大调音阶,不料,竟得到方先生的赞许。在她的鼓励下,我又弹了《加沃特舞曲》。方先生这种行为使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激励教育”的重要意义,也使我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学习并多使用她的这种工作方式与方法。

与方先生的第二次接触,是在1996年我们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建系十周年的庆典之际。那时,我担任音乐学系主任,自然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方先生作为特邀嘉宾特意自费赠送给“系办”一个挂钟,她一再强调这是一台“计时器”,以促使音乐学系师生永远记住时间的重要性,继续将音乐学系办得红红火火。方先生的这些举动与话语,使我再次感受到方先生的热情和对音乐学系的深情厚意。她的话语与神情,至今历历在目。

而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每次与方先生通电话,她总是亲热地称呼我“可文”,这话语使我感到母亲般的亲切。

她就是这么个热心、热情与和蔼的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学院决定我留在“武音”读研时,院领导任命孟文涛教授①担任我的导师。时任音乐研究所②主持工作的副所长汪申申老师带我去见孟文涛教授。孟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是位谦谦学者、气度非凡。不记得当时他具体对我谈了些什么,只记得大意是说研究生要有充分的自学能力,要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绝不要盲从。他的这种观点深深地植根于我的脑海,对我一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我把这种观点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的学生们。

在随孟文涛教授学习期间,似乎并没有正经八百地坐下来进行说教似地上课,而多是坐在那里互相谈论对一些学术问题的看法,有时甚至是海阔天空地瞎聊。在我的记忆中,更多的时候是在孟老师家吃饭时谈到的许多治学方法的问题:由于那时学校食堂的饭菜极其地差,而师母做的菜又特别地好吃,而且,孟老师与师母经常热情地邀我去他们家里吃饭。我每每对那些饭菜抱有殷切地盼望,也就对席间所论及的学术事情特别愿意接受,且记忆犹新。

我的学习不仅在孟文涛教授那里得到很好的启迪,而且孟老师还在1986年主动地与他的好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郭乃安研究员联系,推荐我去北京师从郭先生学习,体现出一位学者博大的胸怀。

当年,为了准备报考周畅教授的研究生,我特意找到部分周先生的论文来学习。由于当时不如现在“中国知网”上搜寻学者的论文这般容易,周教授特意赠送了我他的部分著作与论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感到周先生在中国音乐史学术领域视野非常广阔。在后来的学习生涯中,我又陆续学习了他的部分著作和论文,从而认识到其知识的广博、其对音乐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刻:

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写出一部比较完备、比较全面的音乐史是需要的,它可以包括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理论、音乐教育、社会的音乐生活、音乐交流等方面。我们也需要专史,写作家和作品史、音乐表演艺术史、音乐理论史、音乐教育史、音乐出版史、音乐期刊史、音乐交流史等等[1]。

此外,他还阐述到:

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最重要的是作家与作品。因此,如果有人写音乐史,只写作家与作品,想集中精力把这方面的问题谈得深一些、透一些,我觉得应该允许和鼓励 [2]。

周先生认为:“从史学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要广些、深些、精些”[3]。

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深刻认识,他撰写的著作《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4],是以全新的视野和角度,作多层次的历史考察,以达到全方位地观察历史和分析历史,还原作曲家与作品的历史面目。这部著作可说是周畅先生研究中国近代、当代音乐家的集大成者,其特征是从个体的作曲家及创作,透视整个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发展历程,这些人物从我们熟知的萧友梅、赵元任、聂耳、冼星海、施光南,到不大为人熟知的周淑安、杜失甲、张昊、章枚、王义平等等人物,为我们认识这些重要音乐家的作品及其对中国音乐的贡献,有着重要的指南作用。同时,周先生也从这些作曲家创作的不同类型的作品——各种风格的歌曲、各种类型的器乐曲、歌剧等等,为我国近现代这些音乐体裁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从音乐史以至艺术史的角度,对我国近现代、当代音乐作品作比较完整的展示,而且还使用音乐史学与音乐美学的学科交叉的手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音乐史画卷。

除了对以上现代与当代作曲家与作品的研究外,周畅教授的研究还涉足于古代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批评、音乐教育等等领域。在我平时学习周先生的这些研究成果后,受益匪浅,也使自己的学术眼光随着周先生的视野而动。

我与方妙英先生的研究领域不同,她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民族学家,而我主要从事音乐史学的学习。然而,由于担任《黄钟》副主编工作的原因,促使我对音乐的各个领域要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于是,在学习国内音乐民族学家的研究论文时,自然也包括方妙英先生的论著,从中也感受到方先生学术视野的广阔。

20世纪50年代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她,在武汉音乐学院(湖北艺术学院)执教30年,出于对湖北民间音乐的热爱,她潜心研究了湖北的民歌,尤其是对湖北民歌的曲体结构、湖北民歌的三声腔、土家族的哭嫁歌有深刻的研究,并取得重要的成就。

湖北民歌中有特色的是“五句子”、“赶句子”、“穿号子”,方先生在深入民间采风的基础上,对这些民歌的结构进行深入地探讨,写出《楚声赶句子音乐结构》[5]、《华夏楚声穿号子结构艺术》[6]等一系列论文,从而找到这些民歌体裁的结构变化特征、调式转换、演唱方法等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典型特征。

湖北民歌“三声腔”理论是由杨匡民教授提出,方先生则按此理论,深入进行个案与共性特征的深入研究,将湖北民歌归为楚宫、楚徵、楚羽三种体系,曾发表《论楚宫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7]、《论楚徵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8]、《论楚羽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9]等。她的这些研究使人们对湖北民歌的调式体系有了本质上的认识,也从形态的研究中支持着“三声腔”的理论构架。

土家族的哭嫁歌是全国较独特的生活风俗和音乐形式,方先生对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音乐形式异常重视,从音乐形态、民族属性、社会风俗等方面进行研究,撰写出《论鄂西土家族哭嫁歌》[10]等文章,对这一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重要研究成果。

除了以上对湖北民间音乐的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外,她的研究还涉足音乐民族学的其他领域,涉足音乐评论、音乐教育以及她的老本行——音乐创作。在我学习方妙英教授的这些论文与音乐作品时,感到先生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音乐教育经验,以及突出的作曲才能,她的这些成果不仅对我的音乐史研究有巨大的帮助,更为我主持《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时,在把握学术成果时有潜移默化的理论支撑作用。

我在1985至1988年师从孟文涛教授学习期间,曾读过他的一些文章和译著,原本以为对他的音乐理论研究是很熟悉的,但当我仔细阅读了在2001年面世的他的《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11],尤其是最近两天看了不久前出版的《成败集(续集)——孟文涛音乐文选》[12]之后,才猛然发觉,其实我对先生知之甚少。

《成败集》可谓是孟教授一生音乐理论研究的缩影,它容纳了孟先生主要的思想观点。按孟教授自嘲的说法,其从业音乐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故而其文集取名为《成败集》。其中的文章体现出他“成”之一面,然而,我感觉其最大的学术成就还是体现在“败”(与他人进行学术商榷)字上。他对学术问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严肃态度,导致他难容学术研究中的疏忽大意、浮夸虚言。不管是哪位权威,不管来自何方,无分国内国外,只要有所感触,凡认为有可商榷、可探讨,甚至有所谬误的问题时,他必为文畅述自己的见解。

《成败集》中有很多有分量、充满着对理论执着求真态度的作曲技术理论的文章,大多数皆是由“败”中所得以之“成”,例如《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末乐章的形式与内容新探——间评克列姆辽夫的分析文》及《关于(合唱交响曲)末乐章分析上的几个问题》。以上两文,前者对回旋曲式建立了明确的图式;后者对《欢乐颂》之前的整个器乐部分解释为是合唱前的大型引子类型之音乐,且对该大段器乐曲作有关形象及内容所作的具体分析与理论解释。此类文章,在《成败集》集中颇不少见。

不仅在作曲理论方面,在音乐学其他领域的文章中同样贯穿着孟教授“成、败”的原则,如《一个被研究者忽视了的迹象——也辩“郑声”》文,孟老师创新地提出孔子在《论语》中只有两处提及“郑声”,实应合为前后呼应,“合二为一”作统一论解;在《以今鉴古,慎待史料》一文,对琵琶(枇杷)按古人刘熙所言,通解为“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认为是《释名》的作者这一古人不知有“外来语音译”概念,确具有一定说服力;《读书记感四题》中之一的《乐理教科书中一个普见的逻辑失误》一文,在人们习以为常,从未发现有何欠妥处时,经孟先生提出后,对基本乐理教学也不无意义,并有其思维启发作用。

针对音乐界学术风气、音乐家的行为风格诸类问题,孟教授也提出中肯意见与匡正建议:《要提倡批评中的实事求是之风》、《“怪胎”及其他——读刊随录有感兼与赵沨同志商榷》、《一首为通俗音乐做说客的“引子与随想曲”——听通俗演唱会》、《给“西部民歌之王”准确定位》、《民歌岂容出卖——社会关注“王洛宾公案”》、《王洛宾卖的是谁的歌》、《再为作曲家鸣不平》等等这些杂文,对音乐界的理论研究及对音乐社会现象中的关注,都反映了他认真、求实的严肃态度。孟文涛教授大多的文论写作是不写则以,写则必然为深有所感、不吐不快。

读孟文涛教授的学术文章,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其为严肃的学术论说,但其文笔之通雅,令人读来感到酣畅淋漓的愉悦。

周畅教授、方妙英教授和孟文涛教授都是我的恩师。虽然由于学籍的原因,最终没能亲从周畅教授、方妙英教授面命授听,但是,在后来的每次学术会议、生活交往中与两位先生有很多的接触,接受周畅教授、方妙英教授的很多教诲。孟文涛教授则直接给了我学习上很多的教诲。在师从他学习的时候,我更多地在学术思想与学术方法上得到了启迪,从他的言传身教中得到启发,也在学习老师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非常多的收益。

回顾与三位先生接触与学习的时光,不仅使我在学术上受益,而且,在接触中深深感触到三位先生的人格魅力。三位先生大大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增进了我的学术研究能力,使我自1988年在武汉音乐学院从教,以及自2002年以来从事学报《黄钟》副编辑的工作中,受用多多。可以说,他(她)们是我毕生应该感激的恩师 ,他(她)们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

注释:

①孟文涛(1921-2005 ) ,男,江西萍乡人。1942年以前在湖南大学工学院读书。1942年就读于重庆国立音乐院,1947年毕业于南京,习理论作曲。1947年起,先后在南京国立礼乐馆乐典组(杨荫浏主持)、台湾师院附中、香港中华音乐院、广州军管会、四野部队艺术学院、中南音专、武汉音乐学院工作。1955—57年曾任中南音专作曲系代系主任、副系主任。20世纪80年代,曾任湖北省翻译家协会理事、美学学会理事、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卷编委及器乐分支学科主编、武汉音乐学院教授。50年代初起编辑出版有《管乐及其应用》(上海文光书店)、《民间音乐研究》(上海万叶书店)、《复对位与卡龙》及《管弦乐法教程》(上下册,皆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等书。1937年起有散文、杂文及小说数十篇在上海《大公报》及《湖南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写有专业论文数十篇,散见于各种音乐杂志及其报刊,多数收入《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200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建国前后出版发表有歌曲10余首。近年来又发表有《〈大地之歌〉疑云未尽散》、《一本必须批判的外国曲式学》、《江(定仙)先生和他二位师兄的音乐风格比议》等论文(以上自武汉音乐学院网站“历任教授”)。他曾是2004年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②1985年“武音”尚未成立音乐学系,我属于音乐研究所的研究生。

[参 考 文 献]

[1]周畅.不拘一格,广些、深些、精些[J].音乐研究,1982(1).

[2]同上.

[3]同上.

[4]周畅.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方妙英.楚声赶句子音乐结构[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4).

[6]方妙英.华夏楚声穿号子结构艺术[C].亚太地区民族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1999(4).

[7]方妙英.论楚宫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J].中国音乐,1982年增刊.

[8]方妙英.论楚徵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M].民族音乐学论文选,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88年.

[9]方妙英.论楚羽体系民歌的音乐思维[J].黄钟,2007(2).

[10] 方妙英.论鄂西土家族哭嫁歌[J].黄钟,1987(4).

[11]孟文涛.成败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12]孟文涛.成败集(续集)——孟文涛音乐文选[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My Initial Three Teachers in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TIAN Ke-wen

第6篇

关键词:音乐作品,中西文化,音乐体系

 

1. 中西方对音乐本质之定义的比较分析

1.1 音乐本质与社会政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渊源,是人类文化历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讲究人格,把自然理解为生命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审美方式和追求重人的心理体验,强调悟性,这都是传统文化所推崇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和音乐美学思想生长在中国独有的政治、经济、伦理土壤之上。作为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及其本质、特征、形态和功能都与中国传统政治、经济、伦理息息相关。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标准中,政治需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儒家把音乐看做一种完善道德规范的途径,一种获得灵魂内省的把握,一种对社会大众教化的工具,认为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所以其美学思想的出发点是音乐服务于政治、礼法等。①如孔子认为音乐家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受到节制,不应该超越中庸之道的论理准则。强调形式与内容要统一“推崇”了“乐而不,哀而不伤”的雅乐,不喜热情奔放或具有反抗精神的民间俗乐“郑卫之声”,“恶郑声之乱雅也”,带有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偏见。免费论文参考网。这种对音乐本质的认定,充分肯定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的作用。荀子也认为音乐可以鼓舞前方将士勇敢征战,而在和平环境中又能合人们温良礼让等。免费论文参考网。而我国重要的音乐美学文献《乐记》代表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论述了音乐的本源:“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音乐是由音组成,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动,“物动心态”,是原始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但同时《乐记》也提出了音乐艺术相关的许多问题。如:音乐的成因和特征、音乐与国家政治的关系、音乐与现实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教育作用、音乐的社会功能等。这种音乐美学思想,有的内容和审美标准到今天仍还是适用的,如《乐记》写道:“是故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后。”。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技艺是次要的,.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事情的完成是次要的。一方面,在音乐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批评标准上,内容的“善”、“和”放在第一位,而艺术形式的美,则放在第二位。中国传统的音乐审美以“和”为中心,对我国的音乐发展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1.2 音乐与自然科学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8—约公元前500年,把“数”当做音乐的本原;认为音乐的基本法则是“数”的关系;提出音乐的美与和谐只能到“数”的关系去寻找。毕达哥拉斯有着敏锐的音乐耳朵,对于铁匠打铁的声音,人们都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它们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但他却听出了差别。毕达哥拉斯最先是在路过一家铁匠铺,听到铁锤打击铁砧的声音,辨认出了四度、五度和八度三种和谐音,猜想是由于铁锤重量的不同导致了声音的不同,并通过称量不同铁锤的重量确认了其间的关系,随后,又用不同长度的弦的振动实验发现了弦长与和谐音的关系。他还发现谐声是由长度成整数比的同样绷紧的弦发出的—事实上被拨弦的每一和谐组合可表示成整数比,按整数比增加弦的长度,能产生整个音阶。例如,从产生音符C的弦开始,C的16/15长度给出B, C的6/5长度给出A, C的4/3长度给出G, C的3/2长度给出F, C的8/5长度给出E, C的16/9长度给出D, C的2/1长度给出低音C。他天才地用数学观点研究音乐,并阐明了单弦的乐音与弦长的关系,从而为现代音乐理论奠定了基础。他关于旋律、节奏、调的演说和对音响学的论证对音乐科学地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一位研究者所指出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不仅仅关心数字和音乐与宇宙的和谐一致,他们将它们认同。音乐是数字而宇宙是音乐。而且,毕达哥拉斯在他的哲学中区别开三种音乐:用后代的术语来说,器乐——通过拨过琴弦,吹响簧管等创造的平常的音乐;musicahumana(人的音乐)-一由每个人的器官,特别是心灵和身体之间的和谐(或者不和谐)的回响所创造的连续但听不见的音乐:和musica mundane(世界音乐)-一宇宙自身所创造的音乐,被人们称做天体的音乐。免费论文参考网。

2. 中西方音乐创作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音乐,单声部居多,即使有些多声部的,也仅属于支声性(heterophony)或原始性的多声部,这与西方近几百年来高度发展了的多声部音乐大相径庭。西方音乐的最大特征是多声而非单声,但从顺序上,两方的专业音乐却可以说是以单声音乐作为出发点,单声是多声的基础,单声音乐的形式构建原则完全影响到多声音乐,多声音乐的出发点可以推演到严格的平行奥尔加农。严格平行奥尔加农在纵向结合上的“均等”特征,使其表现出单调、缺乏变化,但它的这一特征却是后来复音音乐发展的结构基础。正像圣咏中的装饰风格是通过引入非结构因素而获得变化和丰富一样,多声部音乐也是由非结构因素的插入而突破了严格平行奥尔加农的枯燥和乏味。14世纪以来,西方艺术便沿着中心结构原则发展,无论是建筑中的大厅楼梯还是绘画中的焦点,或是音乐中的终止式,都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西方以主音上方三和弦的大小区划调式色彩,是大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大调性色彩,是小三和弦的一类调式称小调性色彩,形成了经纬分明的调式色彩体系。从音乐的织体的差异看,西方音乐体系在处理多声部关系时,倾向于纵向的立体思维,即特别注意主调旋律与其它声部的和声关系。音乐的织体思维主要是以纵向和声为主的网状立体织体思维。复调音乐是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几个旋律结合为乐曲,旋律伴有定量节奏,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代的西方音乐呈现这种特点。在西方音乐中,.主调音乐体系也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说来,它只有一个曲调具有主旋律的意义。

3. 结论

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音乐更注重旋律美,旋律处于主宰一切的地位,并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各种旋律都讲究线条,这些旋律线的神韵可以与书法、绘画、舞蹈、戏曲、园林、建筑等其它艺术形式比美。有的延绵起伏,有的跳动剧烈,有的明显地呈现抛物线型,有的音符密集,有的音符稀疏。旋律中大量的运用“带腔的音”(又称音腔)旋律技巧,有效却不着痕迹的手法把一个不断重复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不使人觉得沉闷乏味,或把几个不同来源的乐段连接起来而使全曲具整体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创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组织思维方式,是构成中国音乐及其美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大鹏. “中西合璧”在于补短扬长[J]国际音乐交流, 2001,(04) .

[2] 周薇. 俯而弹,仰而思—学习《西方钢琴艺术史》[J]钢琴艺术, 1997,(01) .

[3] 张凌飞. 中西合璧 古今融会—析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J]钢琴艺术, 2005,(04) .

第7篇

关键词:奏鸣曲,风格,结构分析

 

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创作数量惊人,题材广泛,超过他的前辈和同时代作曲家。歌剧是他最主要的创作体裁,共二十二部。交响乐是他器乐创作中一个重要方面,共四十九部。此外还有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钢琴奏鸣曲,室内乐以及未完成的声乐套曲《安魂曲》等。

莫扎特在18世纪70年代紧紧追随海顿,创造了区别于巴洛克风格的音乐,在钢琴奏鸣曲的写作风格上,着眼于取悦公众和使之易于理解,在大众化与通俗化上勤于思索,顺从了社会的形势。他的风格是前后一贯,比较稳定的,基本上是一种风格模式,主要表现如下:

1.在自然状态中构成了他的音乐。他的内心世界十分丰富,音乐出神入化,乐思敏捷,人文主义的音乐内容取代了宗教性的内容。对信仰、正义、道德的颂扬,对“人”的尊严主题有很深的内心体验,善于表现深刻的人性。

2.作品极富旋律性,形式结构清晰,严谨,织体细致,音乐语言平易近人,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比较深广,富于诗意。

3.主调音乐代替复调音乐,以“旋律与和声背景”为主体的主调音乐占据主要地位。在主调音乐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复调展开模型性因素。

4.由“Ⅰ-Ⅳ-Ⅴ-Ⅰ”建立起来的功能和声及其调性关系体系成为音乐结构的骨架,大胆采用了调内离调和转调的手法,和声语言富于动力,烘托出旋律形象的表现力和美感,丰富了调式并发挥了多种表现力。

5.奏鸣曲式代替了古组曲、二部性古奏鸣曲、托卡塔等曲式。变奏曲的形式和技巧被广泛运用,为古典的装饰变奏形式引申。主题的构成在技术上富于动机的展开,容易在发展部自由的发挥。

莫扎特以极其热爱音乐的职业态度,创作了标新立异、智慧与自然紧密结合的钢琴奏鸣曲,这使他悠然自得的神情、气质贯穿在轻盈和柔美的旋律中,溶解在崇高的音符中。其精巧独创性,给人以一种在表情上更富于变化的魅力。在他身上,灵感不是经过苦思冥想而来,而是经过智力和意志同大自然的斗争后才在头脑中显现的;不是在过分的激情和狂热的状态中表现出来的,正相反,他似乎处于通常的环境下,平衡的状态中,酷似宁静的泉水涓涓不绝,无穷无尽。莫扎特的天才正是懂得吸收音乐艺术中的一切精华而弃其糟粕,以那颗敏感而善良的心不断的求索和探寻,并善于综合各地不同风格于一体,形成他独特的表现生活真情实感的风格。

这首a小调奏鸣曲作于1778年莫扎特母亲客死巴黎以后。1778年是莫扎特一生中喜怒哀乐,情绪波动起伏较热烈的一年;1778年在莫扎特一生中是个转折点的年份,是“我在恋爱中有苦有乐”,是“我的母亲过了世——我再也没有了妈妈”的困惑年;1778年也是莫扎特呼唤上帝最热烈、最虔诚的一段时间。7月3日,他从巴黎给朋友写信:“……我是在深夜2点给你写信。论文参考,结构分析。。——我得告诉你,我的母亲,我最亲爱的母亲,已经走了!上帝把她招了回去。他收容了她,我心里很明白这一层意思。——我只有顺从上帝的意愿。他把母亲赐给了我,这回也是他的力量把母亲从我身边招回去。……她走时就像一盏灯灭了。……这是上帝的意愿”。论文参考,结构分析。。这段自白也道出了莫扎特对死亡的看法,它是那样坦然、达观和心平气和的对待一个“死”字。1778年莫扎特强烈感受到自身存在的偶然,自己地位的卑微和孤立无助,他只好跑到音乐创作中去寻找抗拒命运的力量。1778年也是莫扎特生平第一次真正坠入情网的一年,这年他爱上了15岁的阿露西娅,强烈的爱情冲垮了他创作歌剧的欲望,他为她创作了几首非常优美的咏叹调,还写了小提琴奏鸣曲,倾注了对她的感情。莫扎特说她的歌喉很甜美、很纯,而且弹得一手好钢琴。他爱上了她,除了她,他就不愿再为别人写歌曲。爱情生活完全打乱了莫扎特在曼海姆的计划,他甚至想带着阿露西娅去意大利旅行。这一切最终遭到他父亲的反对。加上他和母亲的旅费差不多已在曼海姆耗尽,莫扎特不得不含泪告别自己的情人,去巴黎寻找新的机会。盼望和思念、伤心和失望,莫扎特用奏鸣曲中的音符写成了一封封情书,展示出这样一种纯真的、感官的美,因为他实在是友谊、爱情、亲情和对音乐艺术的热情,点点滴滴凝聚结晶而成。

之后莫扎特身在巴黎,但日子过得并不愉快,他再也无法找到一个像神童时期一样肯帮助他的人了,前景黯淡,巴黎复杂的社会生活及激烈的文艺论战以及自由和广阔的思想观点是德国和奥地利那种闭塞的生活所不能比的,面对着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加上自己经济窘困,这些苦恼、痛心、悲伤以及他力图从中解脱的挣扎,在曲中是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论文参考,结构分析。。因此这首奏鸣曲又称为《巴黎奏鸣曲》。他的悲伤在写给父亲的信上可以看到:“请您像我一样悲痛吧!从心底里痛苦吧!请上天保佑!请您也照我这样做吧!”这首奏鸣曲的背后有隐痛,有纤悲,它好像反映了当时莫扎特的紧张心情,也预示了丧母这一意外变故而充满紧张感。作品在结构上、内容上,都比在此以前他所做的所有钢琴奏鸣曲更充实、更完美、更雄伟,甚至有哀伤黯淡的悲剧情绪。这里主要对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及弹奏特点进行分析。

第一乐章曲式结构分析如下:

在情绪上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开头小节就是“绝望”的音符在敲门,情绪激昂而带有进行曲的影子,荒凉空寂的主要主题一直由反复重复的音型支撑着。主要主题的情绪始终主导着乐章的情绪,这种主导作用不仅通过主题的反复,而且通过变化音符的节奏动机牢固的建立起这个乐章的结构,此时钢琴的技巧性形态显得特别明显,生动的节奏型不停的向前推进。论文参考,结构分析。。同时第一乐章被强烈的小调特性充溢着,一开始从留音产生不协和和弦给人一种压迫感,令人怦然心动,乐音之间充满了灰暗的张力,它表现了低沉的、狂热的思念,压抑的畏惧,悲哀的梦境和一种诱人的美:

这里没有真正的副主题,而是以一种模进音型的结构来代替,十六分音符地进行一直贯彻到呈式部的结尾:

展开部中由于留音又产生了不协和和弦,主要主题的节奏随着转调和强弱的变化,表现得十分多彩。在展开部的处,产生了非常大胆而锐利的不协和音,用ff与pp的相对方式,以人以新颖、深刻的印象:

接着下一段落以左右手轮流弹出片段的旋律,利用半音阶上行直接进入再现部,这种半音阶上行至再现部的手法,很明显地表现了莫扎特独有的处理方式。再现部的开头与呈式部相同,但主要主题改由左手出现,紧凑的旋律充满着一股内在的力量,那种情绪的紧张度更能激起内心的颤动感。在此虽然不出现明显的副主题,但仍以它应答的音型,做出了一些丰富的和声变化。在以十六分音符向结尾进行时,插入了分解快速的拿波里六和弦及减七分解和弦,这种效果很可能导致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最后尾声Coda的应用:

莫扎特用鲜明的色调与简练朴素的笔法,生动地描绘了那如泣如诉的音调,使人为之动情。

第二乐章是一个“充满表情如歌似的行板”。莫扎特以非常细腻的手法,机敏地注意到了各个节奏上的细节,加入了许多装饰,给人新鲜而奇妙的感觉,音乐好象山间清泉,潺潺流出,从而准确地揭示出独有的“悲怆性”性格特征与色彩。从音乐角度来看,它具有深入肌理的明晰和透亮,像是一种清晰的声音和可爱的语言,精心的描绘是他在此乐章最可宝贵的美质所在。A部分分为三大段,开始A1、A2以F大调进行在庄严的气氛中,仿佛郁积着深深的忧虑,听起来更有内在的坚实感。在进入了A3时调性转入了C大调,在此段有非常清新、开朗的奏法,在右手颤音之下,用左手弹出两条同时进行的旋律,极为细致与富于柔性。论文参考,结构分析。。B部分以第一乐章展开部的同样方式开始,在B2部分进入g小调时,在表面的平静之下蕴含着更惶惑、悲哀的意境,十分近似幻想性的韵味,以不协和音及f与p的对比,使乐章达到。这种悲怆的效果,对音乐结构超凡的领悟力,取得了惊人的深刻。音乐再回到A部分时,则完全与前段的A部分相同,很从容、很稳定,在优美的旋律中暗怀着隐隐的伤感的酸楚。情绪上第二乐章虽有慰籍的效果,却夹杂着极不安的感觉。歌唱般的开端似乎标志着情绪从第一乐章哀伤和悲观的气氛中解脱出来,随后他却向狂暴的、接连敲打的、焦虑的音型发展,以其自己的方式向第一乐章绝望的情绪靠拢。

在最后的第三乐章中,第一乐章的紧张情调又加以复活了,回旋曲主题A部分一直以附点音符的节奏来推进,好像是梦幻在敲门,进入B部分时也仍然继续进行着,其中由a小调→C大调→d小调再转入e小调时,由左手以八分音符及三度音程,奏出此乐章开始时独特的附点节奏。当调性转回原来的a小调时,又出现了A部分的动机,在进入C部分时调性也转入A大调,音乐温柔,线条纤细入微,轻柔而有流动感。此曲的B部分中的题材大部分取之于A部分,因此整个乐章都有被A部分取代的感觉,特别是那生动的附点节奏,给人有深刻的印象。像这种以单一主题为基础的乐曲结构,是莫扎特中、晚期已臻圆熟之境的一种独特的作风。在情绪上此乐章的性格有由紧张与松弛间造成的统一性与调和感,但不失轻巧与流畅,结构亦是精心构筑,可圈可点,每个音都十分有想法,洋溢着一种明朗、平和与开朗的情绪,也更富于幻想情趣。但它以一个令人窒息的走向开始和收尾,在效果上它几乎是疯狂的,散发着无奈和孤清的冷意,阴暗的情绪也得到了强化。

这首奏鸣曲是忧郁而热情的奏鸣曲,与莫扎特其他的奏鸣曲相比,可以说是属于一种不同的世界,在表现方法上,这部作品倾向于力度的多元性,由以往局限于p、f扩大至pp、ff,并频繁使用dim、cresc。全曲非常凄楚动人,带有青年遭难的悲怆情调,这部作品富有感伤的激情和英雄般的悲观,显得高雅卓越。在数百部器乐中,莫扎特是极少使用小调写作的(另外一部是著名的《c小调奏鸣曲》K457),这两部钢琴奏鸣曲都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和痛苦,是莫扎特首次以正式严谨的形式来表达他个人热烈激动的情感,多少超越他的时代,而倾向于进入贝多芬的世界。论文参考,结构分析。。有人认为是“悲剧性的”、“绝望的”、“忧郁而热情的”。如此强烈的绝望和哀伤在当时明朗的莫扎特的天地里,这无疑是一片令人一惊的乌云。

在弹奏这部作品时我感觉到莫扎特的音乐表面上是纯洁的、美好的,但里面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宽容,在逆境中抵御不幸,是笑声中的哭声。莫扎特的音乐是爱神对受伤心灵的抚慰,而且这抚慰是极精神化的。这给了人们很大的震撼和启发,更加感受到了莫扎特音乐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著,《莫扎特钢琴奏鸣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2.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7月出版。

3.张巍主编,吴晓娜、王健编著,《钢琴音乐教程》(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4.张大胜著,《钢琴音乐研究》(第六版),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81年出版。

第8篇

关键词:流行音乐;《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077-01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备受指责、边缘化状态逐渐地被社会认同,并从文化的边缘逐步走向文化中心地带,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音乐生活中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文化样式 ”。一代又一代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流行音乐的伴随下成长,王思琦学者也不例外。正是凭借着对流行音乐的切身体验与浓厚兴趣,使得王思琦开始了对流行音乐研究与思考,而《中国当代城市流行音乐》(以下简称《流行音乐》)一书是其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笔者认为此书的价值和特征可总结如下:

一、“厚重”的史料价值

所谓“厚重”,一方面是因为《流行音乐》一书仅正文就达282页之多,再加上序言、后记等已接近300页,拿在手中分量确实不轻。其次,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也非一般,“由于论文写作中参考的文献数量极大,参考文献的目录有70多页。……因此不再将参考文献尽数列出”。除此之外,编者在前期资料搜集和整理的工作过程中可谓是下足了功夫,“在硕士论文写作阶段,他已经搜集了约七百万字的资料。在博士论文写作阶段……重点查阅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重镇北京、上海、广州三市晚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刊载的所有流行音乐活动资料。……这些晚报叠加起来可相当于十几层楼高”。

另一方面,《流行音乐》一书系统介绍了1978-2003三十年间中国城市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与历史演变,全书共七章可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第一章至第五章;(二)、第六章至第七章。在第一部分的五个章节中,编者以时间为线索,将流行音乐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5年),第一个期(1986-1988年),调整期(1989-1992年),第二个期(1993-1996年),新的发展期(1997-2003年)。将散落在各处的纷繁杂乱的纸张碎片串联成一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的长卷,在客观呈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阶段流行音乐的发展特点进行概况和总结,为后人研究和了解流行音乐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和大量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

二、“严谨”的治学态度

关于治学的态度问题,曾有过这样一句浅显而又深刻的话语,即“做学问之前,要先学会如何做人”。然而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因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学术界的不正之风越加猖狂。即使是公然在网络数据库中出现的文章,雷同之事也是屡见不鲜。

在《流行音乐》一书中,编者引用了大量与流行音乐相关的多种样式的文献资料,尤其是在前五章的论述中,某些页面上近2/3的篇幅都为引文内容。但是,几乎每页页脚下都附有引文注释,多则十几条,少则三五条,所有引文一律严格标明出处。相对于报刊杂志而言,有关流行音乐研究方面的论著可谓是屈指可数。因此,要想完成对当代流行音乐不同时期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就需要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大量散乱的报刊信息的查阅之上。正如编者在后记中提到的那样“只有在“描述”与“归纳”基础上产生的“解释”与“演绎”才是具有说服力的!”“书如其人”,从这本书中不难发现,编者在治学过程中的严谨,而这种治学态度的严谨很是值得我们推崇与学习。

三、“独特”的研究视角

第9篇

关键词 钢琴演奏 钢琴艺术 钢琴产业

钢琴自其诞生之日起,已历时三百年。钢琴历史三百年,就是人类文化所经历的三百年。钢琴几乎无处不在,哪里有音乐,哪里就需要钢琴。当谈论钢琴时,我们也许不只是谈论一件乐器,而是在谈论与之有关的千头万绪。它涉及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质的和精神的,世俗的和宗教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具体的和抽象的,以及个别的和一般的。

从古钢琴到钢琴的发明,钢琴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到风靡全球。钢琴的诞生,给人类的音乐和生活带来了无与伦比的精神享受。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与之有关的时代精神与流行元素。它曾经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从而在东方社会成为了西方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琴如今已经不只是乐器,它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商品,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产业。与之有关的钢琴厂,琴行在市场上不断地得到需求,进而增多和发展,专职钢琴教师的出现和与日俱增的学生人数,成为一个新型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者。加上行政因素,官方考级等使钢琴市场的含金量日益剧增。而与此同时,钢琴琴谱和教材及钢琴唱片的大量使用也使得出版商分得了一杯羹。钢琴俨然成为了一个超级的百变明星活跃在现代化社会的流行文化之中。

一、钢琴的演变

通常人们认为钢琴有近300年的历史,即1709年由意大利制琴大师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所创制的现代钢琴为前身。在以后的200年,又不断改进完善,方成为我们看到的现代钢琴。

然而,事实上,钢琴的整个演变过程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即现代钢琴出现之前,毕业论文钢琴已存在了300多年,我们称这一阶段的钢琴为古钢琴。现代钢琴的前身只是1709年古钢琴的发展与飞跃。若没有古钢琴发展的“量”的积累,也就不会产生1709年古钢琴“质”的飞跃。

钢琴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埃及与古希腊的弦什,将弦什的琴弦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多弦乐器,进而多弦乐器又演变成两种演奏形式的乐器。一是以手指拨动琴弦发音的多弦乐器,后与键盘结合成为拨弦古钢琴。另一种是以手指拨动琴键,装置于键尾的小缒击弦发音的钢琴。这两种乐器都是现代化钢琴的鼻祖,故统称为古钢琴。

随着现代化钢琴的不断完善,社会生活的快节奏而出现的爵士乐,摇滚乐的需要,古钢琴一似柔弱纤细而又羞涩的贵妇人——也只能归隐于现代社会舞台的大幕之后了。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洛伦萨美第奇家庭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了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钢琴的英文名字叫做piano,piano是意大利文,原义为“弱”,与之相对的是forte,也是意大利文,意为“强”。“可以演奏强弱的新发明的羽管琴键”(arpicembalo dinuova invention,chela piano eil forte)这个长长的名字后来缩写为“pianoforte”,一直过了大约有一个世纪,才完全简化为今天的钢琴(piano)。克利斯托福里在钢琴上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拨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或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德国管风琴师,制作师戈特弗里德希尔伯曼,在1730年根据一份绘制极不准确的意大利钢琴草图,借鉴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制造出德国第一架钢琴。接着,在英国也制造了钢琴。后人对克里斯托福里的钢琴进行了一些改进。1783年,也就是在第一架钢琴诞生83年后,英国人布罗德·伍德发明了踏板获得了专利权。

钢琴在它诞生的头一个世纪中经历了多次改良。虽然开始被形容为锅炉工制造出的粗糙机械,但随着音乐由巴罗克风格向古典主义演变,音响丰富,细腻,洪亮的钢琴在19世纪已经登上了“乐器之王”的宝座。

1732年,在佛罗伦萨,洛多维克·朱斯蒂尼发表了第一首钢琴作品《奏鸣曲》,钢琴已经传播到了一些国家,专门为钢琴而作的音乐已经出现。十八世纪60年代以后,钢琴的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钢琴走出了私家音乐沙龙,进入了大众音乐厅,许多作曲家开始投人钢琴曲的制作。

从十九世纪末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除了对现代钢琴的音质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外,并未对乐器本身做出重大的改革。20世纪初曾风靡一时的自动钢琴也很快被唱机、录音机所淘汰。

二、钢琴艺术的发展

“世无钢琴,我们也就没有莫扎特的几十部钢琴协奏曲了,也就没有贝多芬的奏鸣曲了,硕士论文 没有肖邦的钢琴诗了,没有德彪西的钢琴画了,也就不能得而赏之了。”

钢琴之所以成为乐器家族中的王者,是人类精神文明及科技文明的发展赋予它的。钢琴作为乐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求,钢琴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类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状态。

(一)巴洛克时期的钢琴音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宫廷、教堂内的音乐活动之外,社会上的活动也很普遍,还有很多专业和业余的音乐家组成的各类音乐团体,广泛开展音乐活动。在这一时期,在器乐领域获得重大发展的就包括古钢琴音乐,故钢琴音乐所用的主要题材就是变奏曲和组曲。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构思巨大,结构严谨,感情表现单一而强烈,具有震撼的效力。巴赫是巴洛克时期钢琴的奠基人,他的钢琴音乐可分为五类:舞曲、前奏曲、赋格、即兴曲、协奏曲。

转贴于 (二)18世纪下半叶的古典音乐

18世纪下半叶,在歌剧艺术发展的同时,也确立了古典交响乐和奏鸣曲的体裁,把音乐推向高峰的是维也纳的古典音乐派,其中也包括钢琴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钢琴乐是明朗的、乐观的,充满诗意和温暖的情调,其代表人物是海顿和莫扎特。

(三)19世纪上半叶的浪漫主义音乐

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优雅,手法上追求和谐与均衡,音乐色彩细腻,趣味高雅,富有幽默感,代表人物是肖邦。

钢琴的创造者不愧是万物之灵!演奏家们也是值得人们倾倒的。钢筋铁骨的一架五生命的机器,在他们的指尖下一金色的声音歌唱了。我们赞美钢琴,是因为这架机器样的物件能够用各种曲调、风格表达以及传达人们的心声,这才是钢琴文化的起始和终结。钢琴是为了钢琴音乐,也因为有了钢琴音乐而存在的。

20世纪下半叶,钢琴遇到了键盘乐器的劲敌——电子琴,电子琴开阔了广阔的音乐空间,职称论文但这一切都是由机器装置操纵人,而不是由演奏者的指触来变化。虽然演奏者的劳动被大大解放,但乐器和人类处于最间接的状态下,人类难以直接通过电子琴直接表达内心的情感。电子琴的出现如同变异了的钢琴文化的怪胎,就向现代社会的快餐文化,简单却乏味。对于真正音乐耳朵而言,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钢琴音乐,那里没有心灵、感情、人气。而钢琴依旧以其“音乐之王”的高姿态站在钢琴文化的前端,带给我们钢琴音乐的盛宴。

无论哪一时期,那种风格的钢琴音乐,都让人们享受了钢琴文化的内涵,且与其所在的时代紧密相连,具有一定民族色彩和时代精神。钢琴音乐的发展史也可看作是一个世界时代的变迁过程。爱因斯坦曾说;“现实世界只有一个,想象力可以创造千百个世界。”钢琴音乐可以创造千百种音乐I 界。这种暗示性的色彩指引人们进入一个音乐更高层次的境界。

三、钢琴产业

钢琴在18世纪还只是手工业的产品,工匠们尽力在那里发挥他们对音乐的想象力,在那里体现他们对手工艺作品的完美化。可到了十九世纪,钢琴已经成为大工业和大商业了。1827年,巴黎的普莱耶尔雇用了30名工人,生产100架钢琴,有过了几年,生产量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百。也就是说,十九世纪中叶,钢琴制造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行为,从而这一行业也出现了激烈的竞争。

十九世纪70年代,钢琴市场不断扩展,尤其是在美国,购买钢琴的人几乎像汹涌的洪水滚滚而来。威伯钢琴的销售量如同税收的增长率,以百分之三百六十八的速度递增。钢琴成为巨大的工业后,各类钢琴制造厂风起云涌。当时著名的钢琴品牌包括:Baldwin、Bechstein、Bosendorfer、Brodwood、Chickering等,这些品牌商家和市场上的其他行业一样,为争取更多的买者而相互竞争。而其制造的钢琴也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从钢琴的产生到1 850年之问,钢琴还只是高档奢侈品,那时的产量并不大,但利润却不小,那时的价格,一个熟练的工人需要付出相当于他一年的所得,才买得起。而到十九世纪中叶后。钢琴产量大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市场的需求,1894年,琴价只抵1850年的一半。那时,便是西方钢琴消费的黄金时期,同时期的产量也在很高的一个点上(如图2)而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自动钢琴留声机的冲击,钢琴的占粮一落干丈。从1927年到1932年之间,美国从年产二十五万台跌到了两万五千,英国此时也减产了三分之二。但此时的钢琴厂商不会闲着,“乡村女人弹奏钢琴”成为刺激美国钢琴生产的一个动力,如同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广告一样来做产品销售。而这样,我们也可以将李斯特等钢琴大师看作是“钢琴促销员”。

钢琴制造业在市场浪潮中蓬勃发展,其间伴有价格与产量的涨涨落落,但在当今社会其依旧“欣欣向荣”。而伴随着钢琴制造,钢琴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与之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发展比如出版商,由于越来越多的学琴者和大量的钢琴教材的出现,一批批的钢琴教学书籍的出版,而这样又必然带动劳动印刷产业的发展,钢琴教师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也包括钢琴调音师的出现。

如今社会中演奏钢琴,从根本上说是娱乐(指大众概念中的钢琴活动),英语论文它是一种集教育投资、社会风尚及经济价值的复杂现象。

虽然在这样的活动中非常缺乏智慧,想象和个性,但它的确成为了巨大的产业和市场,一个具有强烈娱乐性的活动是“双钢琴之战”,最早的“双钢琴之战”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1836年,李斯特和塔尔贝格的“对抗赛”,二者都想通过“竞赛”来获得自己欧洲最强的钢琴手称号。现代社会的钢琴考级和各种钢琴比赛也是这种形式的帆板和延续,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下表是2006上半年国际钢琴比赛的赛事。

这仅是2006上半年的国际性钢琴比赛,而在全国各地国内的钢琴比赛更是多如牛毛。

钢琴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再是纯粹古典的形象。在流动文化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好莱坞导演将钢琴作为浪漫的道具。留学生论文在大量的现代电影中,钢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许多浪漫爱情场面中导演都安置了钢琴作为必要的道具。钢琴也曾担任过西方文明东征的使者,正如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乒乓一样。

钢琴及其钢琴音乐带给人类一个不一样的音乐世界,带给人类一个色彩缤纷的精神享受。钢琴就像个超级明星一样,一直活跃在人类社会的舞台上彰显其华丽的绚烂!

参考文献:

[1]钢琴艺术(合订本下半期)[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辛丰年,钢琴文化三百年[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人类的音乐[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第10篇

[摘要]学生的音乐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音乐鉴赏审美想象创造性思维

音乐鉴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和其他辅助手段来充分体验和领悟音乐的审美活动。音乐鉴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学生想象力、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任何教育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音乐存在着不具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因此,音乐鉴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形象是通过音响来表现作曲家的艺术构思,塑造艺术形象,从而使欣赏者产生联想的。在鉴赏教学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所播放乐曲强、弱、快、慢以及音乐的喜、怒、哀、乐,并能够想象出音乐表现的情景。若再经过教师的讲解,就更能够正确的体会与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绪、意境。例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首先向学生讲述了这个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中的凄美爱情故事,并充分运用大量的图片资料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情节充满好奇,之后欣赏了大型交响乐现场演奏版《梁山伯与祝英台》c小提琴优美的声音时而深情,时而欢快,时而激烈,时而如泣如诉,引人入胜。我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动画《梁山伯与祝英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情节的影片片段,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所感染,有的随着音乐小声哼起了化蝶的主旋律,有的轻声吹着口哨随着音乐走,有的同学做拉提琴状……充分了解了作品表达的内容后,通过对直观的音乐形象的感受再引导到对乐曲的感受上,能带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感受,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想象,同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由于每个人的着眼点与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区别,联想出的内容也不会相同,加之想象本身又是一种再创造,对音乐的感受就会千变万化。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正确鼓励和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来进行创造,利用直观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鉴赏中的灵感思维是丰富的,有时通过聆听音乐还会萌发和获得超越音乐范畴的灵感,给审美主体带来顿悟。

二、采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的方法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古曲《春江花月夜》的鉴赏中,我首先让学生聆听了古诗《春江花月夜》的配乐诗朗诵。大屏幕上出现的是中国古典的山水画面,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之前先感受到了一种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聆听乐曲,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能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并能用最大的激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变静态的音乐吸收活动为情感动态的音乐表现行为,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知、理解音乐,从而实现音乐教学的情境审美化。

格里格的《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是充分运用配器手法描绘地中海岸的自然风光的。在欣赏之前我做了个尝试,选择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大管、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乐器色彩及形象,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最后小组讨论汇报:小号——金黄色——嘹亮又有贵族气质或英雄形象:双簧管——幽雅甜美的淑女形象:大提琴——深沉醇厚的绅士形象:长笛——淡兰色轻柔透明的:单簧管——清澈轻盈。从而知道不同乐器的音色所塑造出的不同音乐形象。既从理性方面认识了乐器,又从感性方面丰富了对音乐形象的想象。

三、结合艺术实践的形式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和开辟适合于教学内容的参与途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参与的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同时又把教学目标巧妙地融入其中,采用必要的手段启发和帮助学生顺利打开求知的通道,为学生的实践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使学生产生实践参与的冲动,并能全身心、全方位地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在声乐作品的鉴赏教学中,应重视对作品的演唱实践。声乐作品的表现是通过词曲作者谱曲,再由歌唱者投入情感演唱再创造的过程。对作品的理解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歌唱是一种创造,因为每个人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特的。尤其是在合唱作品的练习中,要达到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给他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感受声音的和谐之美。例如在合唱作品《黄河大合唱》的鉴赏中,选取学生最熟悉的《黄水谣》、《保卫黄河》等乐章实践演唱,并根据学生情况分声部练习,待两个声部基本唱会后,选个别音乐基础好的学生担任领唱或学唱第三个声部,使学生陶醉在自己营造的艺术氛围里,他们的心在他们自己创造的美中滋养、散步、飞扬。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必然融入自己的想象,注入自己的情感,这使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进入了创造性的精神状态,对作品的整体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进一步的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学生的音乐鉴赏活动是积极参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给学生以积极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听懂了音乐后,他们会自觉地在音乐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画面,从而真正使音乐鉴赏活动成为创造性思维运动的过程。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鉴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解过程,也是一个以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依靠学生主动的听、主动的想象来实现。让学生在鉴赏中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引导他们准确的体验音乐情感。

四、通过即兴创编和表演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音乐鉴赏中,可以让学生采用节奏、律动、线条、色彩、绘画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通过自填歌词、创编故事、自勾画面、自编律动等丰富多采的创造实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进行创造性尝试。即兴创作和表演是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缺一不可,不能偏废。即兴创作和表演的好处在于:首先不必依照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减少技术负担:其次即兴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情感:再者即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由于即兴活动属于即时临场发挥,因此即兴创作的成果显得粗糙。但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音乐训练可赋予我们一种积极想象与创造的方式,提高我们的创造能力。所以课堂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即兴创作与表演能力是创造性教学的新举措。例如在《影视音乐》的鉴赏中,我给学生准备了几部影视中的场景:1、激烈的战斗场面,2、和谐温馨的生活场面。3、幽默滑稽的动画场面,4、热烈欢腾的节日场面。让学生从提供的十个音乐片段中为他们选择合适的音乐。学生们努力用音乐来烘托情绪,塑造形象。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每个场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小柯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的,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论文,以下是正文。景会因学生的想象、联想和个性化认知的不同,对艺术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不同而产生多种结果,为学生今后的创造发展奠定基础。

尝试音乐创作是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是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的过程和手段。即兴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为熟悉的歌词新编节奏和旋律,音乐常识的选择、连线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降低了创作的难度,也提高了音乐鉴赏课的时效。在教学中以此发掘学生创造潜能,浸透创作音乐的意识,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创作特点,享受创作的过程,品尝成功的甜蜜。在为熟悉的旋律填新词的练习中,有的学生为《茉莉花》填新词,有的为《明天会更好》填新词,有的为《吉祥三宝》填新词,还有的为《北风吹》、《台》、《东方红》、《欢乐颂》、《心愿》、《隐形的翅膀》、《栀子花开》……太多了!学生在临时的“音乐会”上演唱自己的作品,并简单讲述创作过程。演唱结束后教师简单点评。他们专注的表情,热烈的掌声,以及各具特色的演唱情景相信一定会深深地扎根在同学们的记忆土壤里并且会生根发芽。

五、运用学科整合的优势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它虽然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它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音乐与科学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是浪漫的形象思维,一个是严谨的逻辑思维,但它们的思维过程是相通的,全都离不开想象。音乐的想象能使科学的幻想插上翅膀,使科学家得以发挥聪明才智,把幻想变成现实。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酷爱音乐并受到了启发,发表了著名的相对论,创造出世界的奇迹。

第11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学界对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为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综述,为今后对该地区白族音乐的研究方向理清思路。

一、研究现状

大理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白族传统音乐种类最为繁多,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归纳为白族民歌、白族曲艺音乐、白族戏曲音乐、白族器乐音乐、白族歌舞音乐、宗教音乐等六大类。①下面笔者分别对这六类音乐艺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白族民歌

有关大理白族民歌的作品集、论文等,成果丰富、异彩纷呈。主要有:专着《大理白族民歌概述》②、《白族音乐志》③等,论文《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④、《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⑤等,这些专着或学术论文⑥的出版及发表,对于白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白族曲艺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曲艺音乐是大本曲。关于白族大本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成果: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收集、整理、编写的《大本曲音乐》(禾雨编)、《白族大本曲音乐》⑦、《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⑧等⑨。另外,有关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⑩的课题正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将密切关注其阶段性的富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3.白族戏曲音乐

白族古典戏曲名为吹吹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吹吹腔改称白剧。白剧是在白族吹吹腔、大本曲两种声腔系统基础上综合发展而成的地方戏剧。在学术界的研究颇有成果,据笔者目前所见资料,有《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11}、《白族吹吹腔唱腔初探》{12}、《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13}、《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14}等文{15}可见。

4.白族器乐音乐

白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当数龙头三弦和唢呐。对于白族代表乐器的研究,目前成果还是比较丰富的,如:《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16}、《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17}、《白族八角鼓的演变》{18}等{19},这些论文的发表,使学界对于白族乐器及器乐的了解更加深入。

5.白族歌舞音乐

对于白族歌舞音乐的保护与传承,在学术界的关注主要有:《简论白族霸王鞭舞》{20}、《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21}、《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22}等{23}。

6.宗教音乐

过去大多数白族人信仰佛教,同时也奉祀“本主”(即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英雄)。与佛教(包括道教、儒教)活动有关的音乐有“洞经音乐”,在本主节活动中主要是邀请白族民间曲艺艺人弹唱大本曲。

对于大理“洞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主要有《大理洞经音乐》{24}、《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25}、《剑川洞经音乐调查》{26}、《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27}等{28}。其它关于白族宗教音乐研究的成果还有:《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29}、《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30}等{31}。这些研究对于大理白族的宗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成果综述

纵观上述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存在如下特点:

1.对于白族传统音乐本体研究的成果不足

所谓音乐本体,即指音乐的旋律、曲调、和声、曲式等。在现有研究成果中,这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较多的研究满足于对白族传统音乐中某类音乐或某地区的音乐作泛泛的介绍或基础性的资料梳理工作,没有典型曲例,更没有音乐分析。如果我们对于一些正在面临消失的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始终深入不到音乐本身,不研究音乐,只介绍大概情况,只满足于音乐形态的最表层描述,那么对于该种音乐文化被保护和传承的价值及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2.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史料发掘及研究的成果不足

黄翔鹏先生说过:“传统是一条河流。”历史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在早些年就已经有了不少学术交叉后取得的丰硕成果。但是目前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对于其历史发展问题关注得非常少,或者说,有关其历史发展的情况多数人云亦云,真正下功夫花时间研究史料的人少之又少。当然,民族音乐学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及特点,但是,如果能意识到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更完善,相信会对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带来新的思路。

3.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田野调查的“体验性”和“叙事性”研究的成果缺失

目前的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调查的理解,早已不再满足于把“田野”仅仅当作资料收集的场所,而更多的是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作业中对于“共时”现状描述的“平面史叙述模式”的反省,即追求一种跨文化的理解,希望田野调查后的研究具有更多“体验性”和“叙事性”的表述。这种新的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或称观念,在目前的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中显然还没有体现出来,这就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

4.对于白族传统音乐目前的发展现状研究的成果不足

白族传统音乐和其他的民族音乐一样,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正在经历着从音乐思维方式、传承方式、表达方式和音乐制度、活动场合、传播要求等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文化方式的改变。那么,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发生这些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些改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甚至还可以由此引申出,我们在当地的中小学及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对白族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做了哪些具体工作,又有哪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以上种种,都应该纳入到我们的研究视野中来。

三、结语

结合白族音乐研究这二十多年的回顾来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白族音乐的探索期,八十年代为白族音乐研究的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是白族音乐研究走向成熟的阶段,二十一世纪以来则是白族音乐研究方法多元化的阶段。这一学术研究上的特征也是与整个现代民族音乐学在中国所经历的发展阶段是一致的”。{32}二十多年来,正是有了我们许许多多前辈学者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云南大理地区白族传统音乐的挖掘、抢救及理论建设、含辛茹苦、忘我耕耘,才奠定了今日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当我们为目前已取得的成果而兴高采烈时,也应关注到这样的现状:不少珍贵的音乐遗产正随着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的改变和一些老艺人的逝去而佚失,因此,我们对民族音乐包括白族音乐的考察、采集、整理、保护等工作远未结束。笔者深信,在扎实的田野工作的基础上,白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工作会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一样,将迎来硕果累累的明天。

注释:

①杨秀,赵全胜。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引入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的思考——以大理白族民间音乐引入高校课堂为例[J].人民音乐,2008.

②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③伍国栋.白族音乐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

④赵全胜.白族民间叙事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2006,3.

⑤冯洋.从文化人类学视野看白族民歌[J].2008年人文社会科学专辑,第34卷.

⑥关于大理白族民歌的研究成果还有:

李晴海.大理白族民歌概述[J].民族音乐,1987,4.

段寿桃.白族打歌及其他[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张文,陈瑞鸿主编.石宝山传统白曲集锦[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赵宽仁.白族的音乐[J].人民音乐,1961,11.

李晴海.西山白族风情与“西山白族调”[J].音乐初探,1985,2.

饶峻妮,饶峻姝.略论大理白族情歌中的白由超越性[J].大理学院学报,2009,5.

赵怀仁.论白族民歌曲调的忧伤色彩[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

杨秀.大理白族原生态民歌的音乐特性[J].民族音乐,2008,3.

⑦大理市文联等编.白族大本曲音乐[M].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4.

⑧董秀团.学术史视界中的白族大本曲[J].思想战线,2004,4.

⑨此类成果还包括有:杨亮才.谈白族大本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伊铨.论大本曲之“三腔”白族传统曲艺大本曲的三腔介绍[J].民族音乐,1987.

李晴海.白族民间大本曲概述[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6,4.

丁慧.云南白族大本曲的音乐特征[J].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09,1.

杨红斌.大理白族民间音乐的类型及表现形式[J].民族音乐,2008,3.

⑩张涛.省级在研课题.白族大本曲的保护和传承.

{11}张绍奎.白族吹吹腔音乐概述[J].民族音乐,1987,2.

{12}寇邦平.白族吹吹腔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1988,5.

{13}李晴海.白剧音乐的回顾与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1989,5.

{14}傅媛蕾.论白族白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5}其他还有:蒋菁.白剧望夫云的音乐成就[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2.

尹铨.白剧音乐发展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1988,3.

杨晓凡,马永康主编.白剧风采[M].内部资料,2006.

丁慧.云南白剧“吹吹腔”夕与高腔、昆曲的渊源关系[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7,1.

{16}李洋.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民间器乐概述[J].民族艺术研究,2000,3.

{17}赵全胜.白族唢呐与白族民俗活动[J].大理学院学报,2009,1.

{18}杨红斌.白族八角鼓的演变[J].民族音乐,2008,3.

{19}此类研究还包括:杨育民.大理、洱源地区白族民间唢呐乐曲调式初探.民族音乐,1984,5.

马建强.云龙白族唢呐及其音乐形态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1,6.

黄锦华.白族唢呐锣鼓乐浅探[J].民族艺术研究,1999,4.

徐傲丹,吴永贵.白族吹打乐探究[J].民族音乐,2008,4.

{20}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21}潘晓敏,山雨彤.云南白族“霸王鞭舞”传承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2}孙淼.白族霸王鞭舞的文化透析[J].中华文化画报.

{23}此类成果还包括有:石裕祖.简论白族霸王鞭舞[J].民族艺术研究,1989,6.

羊雪芳.剑川白族民间舞蹈艺术与生活的关系[J].民族艺术研究,1999,5.

聂乾先.关于白族舞蹈——从大型白族歌舞《玉洱银苍》说开去[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聂乾先.“白族打歌《考略》与《质疑》”之我见[J].民族艺术研究,2001,1.

{24}大理市下关文化馆.大理洞经音乐[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

{25}何显耀.古乐遗韵——云南大理洞经音乐文化揭秘[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6}羊雪芳.剑川洞经音乐调查[J].云岭歌声,2003,4.

{27}张文.略谈白族洞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探索,2003,1.

{28}还有:罗明辉.关于洞经音乐问题的探讨[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4.

{29}杨明高.白族本主祭祀活动中的音乐文化[J].艺术探索,1997,S1.

{30}周凯模.民间仪式中的女性角色、音乐行为及其象征意义——以中国白族“祭本主”仪式音乐为例[J].音乐艺术,2005,1.

{31}此类成果还有:石裕祖.大理地区白族佛教乐舞纵横考[M].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所编.云南民族舞蹈论集.1990.

张逾.白族阿吒力佛教乐舞[J]民族艺术,1998,1.

石裕祖.白族巫舞及其流变[J].民族艺术研究,1998,3.

{32}杨曦帆.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白族音乐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09,2.

参考文献

[1]吴学源编着.滇音荟谈——云南民族音乐[M].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2]田联韬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晴海.“白族音乐”——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4]萧梅.田野萍踪[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第12篇

1.从“音乐听赏”到“音乐与听众关系”的音乐社会学类型论

2.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

4.音乐社会学在中国——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20年述评

5.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

6.论音乐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范型

7.音乐社会学应用价值研究——对音乐社会学学科理论、方法、功能的一些思考

8.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音乐内社会关系的研究 

9.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

10.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浅谈中国音乐商品化的发展趋向

11.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

12.音乐的生产与传播举隅——以音乐社会学视域分析  

13.紧跟时代步伐的音乐社会学著作——研读曾遂今先生不同时期两部相关著作有感

14.音乐社会学说略 

15.从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导论》看其对室内乐的批判 

16.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17.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的自律与他律的共生关系

18.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之我见 

19.贝泽勒“交往音乐”“表演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概念

20.试论裕固族民间音乐的音乐社会学价值及其文化传播

21.十年心血之结晶 开创性成果之总结——《音乐社会学》读后

22.音乐的生产与传播举隅——以音乐社会学视域分析

23.音乐社会学视野下音乐剧接受体系建构之探究 

24.音乐社会学在音乐学体系中的特点与价值

25.从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史学的渗透性研究谈学科的融合性发展

26.试论音乐社会学学科发展及学科结构的历史演变

27.如何认识作为社会现象的音乐——伊沃·苏皮契奇的《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刍议

28.他山之石——音乐社会学视阈下的声乐教学

29.中国音乐社会学领域继承与开拓的一大步——评《音乐社会学教程》

30.孔巴略的音乐社会学思想浅释

31.开山之作 理性之光——读韦伯《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

32.卡登和他主编的《音乐社会学丛书》

33.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分析清商乐于汉末魏晋时期流行的原因

34.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

35.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

36.社会学对于音乐史学的几个切入点——以18世纪维也纳音乐生活并莫扎特为例

37.阿多诺音乐社会学观批判 

38.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

39.音乐社会学视阈中的龙州民间歌谣

40.音乐社会学问答

41.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未来走向试估

42.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43.简论阿多尔诺音乐社会学的否定精神——从阿多尔诺对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评论谈起

44.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几点思考

45.思想的交锋:荀子与墨子在音乐社会学方面的分歧

46.音乐社会学视阈中的二人台的发展

4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仪式及其音乐——以西林白苗烧灵仪式为例

48.音乐社会学视域下当代高校校园歌曲发展探析

49.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50.音乐社会学——浅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51.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群众音乐社会学研究之二 

52.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53.延安“鲁艺”音乐的社会学特征 

54.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对象

55.民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讨论  

56.对奥运会经典主题曲主题音乐的社会学分析  

57.联系实际谈谈对我国听众分类的思考——结合《音乐社会学》中的分类进行讨论

58.《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评

59.捷克和斯洛伐克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概要

60.从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看其对音乐本体意识形态化的批判

61.克奈夫的音乐社会学对象观

62.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文化建设

63.《声无哀乐论》的典型命题及其音乐社会学意义  

64.基于音乐社会学课程的“Presentation”教学法研究

65.对音乐社会学学科的认识

66.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

67.加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

68.对校歌歌词的几点音乐社会学观察  

69.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看歌剧《骆驼祥子》

70.音乐社会学与民族音乐学

71.卡尔布西茨基谈音乐社会学

72.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央苏区红歌生产  

73.当代中国古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思考

74.音乐社会学研究

75.九十年代的音乐与社会学:一个评论界的变化的前景

76.音乐社会学在音乐学体系中的特点与价值 

7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电影《刘天华》的音乐叙事及传播效应 

78.音乐社会学教程

79.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音乐社会学实践思考笔记五

80.探索音乐社会运动 开拓崭新研究领域──《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读后

81.交响乐演奏中“指挥”角色探析——以《音乐社会学导论》中“指挥”理论为例

82.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情况与动向

83.音乐社会学的渊源和流派

84.克罗地亚的《国际音乐美学与音乐社会学评论》 

85.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社会学视野

86.作为群体行为的音乐——彼得·马丁音乐社会学思想撷菁

87.新世纪的音乐社会学

88.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

89.武昌平湖门地区戏曲演出的音乐社会学审视 

90.一本新颖独特的音乐学著作 《音乐社会学概念——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读后

91.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汉代乐府民歌产生与流行

92.时空的重构——当代蒙古族创作音乐的社会学分析 

93.关于中国古代大众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思考 

9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社会学专业简介

95.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几点思考——以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歌曲创作为例

96.论《吕氏春秋》的音乐社会学观点

9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干部教育

98.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

99.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音乐与日常生活  

100.浅谈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之音乐艺术  

101.音乐的经验社会学要解决什么问题?

102.节庆群众合唱活动的音乐社会学思考

103.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与融合——原生态音乐流行性的探讨

104.《岁月如歌》 一部关于音乐社会学的经典影像 

105.呼唤音乐社会学

106.音乐社会学——论社会音乐商品 

107.音乐流行考析——音乐社会学实践思考笔记

108.社会学调查方法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

109.评析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之音乐接受者类型化 

110.新学科 新视野 新建设——《音乐社会学》评介

111.“体裁”概念在音乐社会学中的意义 

112.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的前期理论思考

113.当代中国音乐的借鉴与发展——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思想的思考 

114.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社会学释读 

115.山东民歌的音乐社会学视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为例 

116.社会学视野下的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

117.中国民间音乐阶层分析对音乐形态划分的影响

118.当代流行爱情歌曲歌词研究述评

119.解析迷幻文化:一个音乐社会学的视角

120.学校音乐教育的社会学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