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10:5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考试卷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得了进步奖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心想:爸爸妈妈答应我,考95分以上,要给我买滑冰鞋、肯德基,这次究竟能考多少分呢?
到了看成绩的日子,我匆忙赶到学校,想着穿上滑冰鞋飞跑的样子,想着肯德基诱人的香味,我的心里像怀着小兔子一样砰砰直跳,这次我能得奖吗?
数学考试卷发下来了,我得了93.5分,我有点失望,心想语文考得好一点也行。待语文考试卷发下来,天哪!89分!心想这下可完了,鸡飞蛋打,啥也得不到了!还要挨批评。真是伤心极了!
后来,老师宣布进步奖:“第一名,韩涛”,啊!我心里总算得到一点安慰。回想上一学期我数学87分,语文78分,我确实比上一学期进步多了。
回到家里,我闷闷不乐地向家长汇报了情况。爸爸妈妈听了,并没有训我,只是让我想一想,这次为什么没考好?为什么得了进步奖?我考虑了一下,说:做错题大部分还是因为马虎造成的,进步了主要是因为平时上课认真听讲了,不再和别人说话了,不再玩东西了,作业也能认真完成了。
爸爸妈妈高兴地说:总结得好!并要求我继续努力。我想:这次虽然有了进步,但还不够好。今后我还要继续努力,认真认真再认真,取得更好的成绩,拿到更多的奖品!
关键词:语文复习
初中语文总复习,是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提高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那么,如何进行初中语文的复习呢?下面就这个问题和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能力
重视对学生的研究,进行因材施教,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初三语文复习要认真研究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等,那么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教师才能有所侧重地发出准确的信息,让学生读书、思考,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信息加以处理,及时调整教学,再形成复习信息,传递给学生,以实现教学目标。我想中考总复习仍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任何高超的老师都无法代替学生复习,复习的过程我想应该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缺补漏和巩固提高的过程。学生的练习题、作业、试卷量的多少,取决于学生的学习状态,而老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热情。我认为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对平时的练习、作文、考试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发现一些普遍存在问题,在以后的全面复习中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可使学生强化正确知识,纠正错误认识,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二、处理好三种关系
1、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生活中时时、处处可以学语文、用语文,复习阶段也是一样,不能把复习内容只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一方面,同学们应当多读读课外书、报纸,多看看电视新闻,多写写观察日记,多关注人生百态,多说说生活见闻,多议议社会热点、焦点;另一方面,注重拓展延伸,要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处理好打好基础与巩固提高的关系。
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因此,语文复习必须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展开拉网式的回顾及全面又突出重点的系统复习,并凭借拼音、字、词、句、段、篇进行听、说、读、写的系统训练。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存储与提取、重组与整合、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最终,促进自己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处理好自主复习与老师指导的关系。
复习时要在老师的指引下,尽可能多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给予自主复习的机会,坚决摈弃越俎代庖的做法,努力让知识成为自己的思考结果。在复习过程中,可让自己确定最需要复习什么,自己梳理知识和题目呈现形式,自己总结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同桌互相出题目考查等。重点是寻找知识规律,归纳复习方法。
三、初中语文的复习策略
1、立足教材,精通考点
首先,应该明确教材在总复习中的地位。
随着初中课改的实施、深化,有的老师就认为课内的基本上不考了,就轻易地丢掉课本,而一头扎进“题海”。其实这种“战术”是拆屋围墙、舍本逐末。各地中考语方学科课内知识不但必考,而且分值很大。所以,课内并不能放弃,更何况试卷上的所谓课外内容所涉及到的知识都源于课内。初一到初三的六册语文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正所谓“墙外开花,根在墙内”,教材是我们复习的起跑线,也是终点站。
其次,研究考试内容,熟悉中考试卷,精通考点。
中考前复习什么呢?考什么我们就复习什么。所以考点就是我们复习的要点。一份中考试卷的结构,形式,题型,考查的知识点,课内外分布情况,考卷评分标准,包括近几中考试卷的发展变化我们都必须了然于胸。
2、根据题型,授之以渔
现在的中考题型,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语言积累运用部分,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复习中,必须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重新进行整理归类,找出规律。而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可用归类比较法。
阅读部分的复习可分为文言文和现代文两部分,贯穿复习的每个阶段。这一阶段文言文阅读部分的复习要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的总结。比如,现代文阅读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局部揣摩,研究规律。采用程序阅读法(即按照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带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的阅读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复习效果,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总结做题思路和方法。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是靠语言的积累,二是靠作文形式的创新。语言的积累不能靠死记硬背,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如熟读好文章、熟读诗词名句等。关于作文的创新,要让我们的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中的热点,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四步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B-0025-03
试卷讲评课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考试完成之后,教师根据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答题规范、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或不足进行矫正,从而弥补常规教学的一种课型。抓住了试卷讲评课这个环节,就抓住了高考复习工作的节骨眼。在新课改强调课堂高效的背景下,教师应注重依据课型特征构建语文试卷讲评课型模式,打磨教学细节,充分发挥试卷讲评的激励、诊断、强化、示范功能,实现试卷讲评课的优质高效。
一、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功能及设计要求
(一)试卷讲评课的基本功能
1.反馈评价。试卷讲评课的主要作用在“评”,即评价。一是评价教师命题,二是评价学生答题。通过展示学生的优秀答卷,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树立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诊断反馈,使师生双方都能明确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教学调整策略,改进教法学法,为提高复习质量提供借鉴。
2.讲析矫正。试卷讲评课是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有效的试卷讲评课,重点在于讲解剖析学生试卷反映出来的薄弱环节和典型错误,通过再现和暴露学生解题失误的过程,寻求错误归因,及时予以矫正与补救;通过讲析解题策略、点拨答题思路、总结解题技巧,达到巩固内化知识之目的。
3.举一反三。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序讲评试卷,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总结答题方法与技巧,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小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按知识点归类、按解题方法归类、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归类。
(二)试卷讲评课的设计要求
1.统筹分析,把握考情,避免无的放矢。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因此,知晓学情考情是基础。教师必须充分把握学情和考情,讲评时要有重点和针对性,讲评前要做到“两统计两诊断”。一是认真统计学生解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对错误率高的题要认真分析,诊断学生错误类型与失分症结;二是把试卷发给学生,让科代表统计学生有疑问或需要教师讲评的试题,教师认真研究这些题,诊断学生思维的盲点与答题时的纰漏点。教师通过“两统计两诊断”准确把握不同病症,确定讲评的知识重点和板块重点,做到有的放矢。
2.抓住重点,相机点拨,总结规律和方法。讲评要有侧重,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环节。
一要确定重点。一份试卷中或有全班出错率较高、迷惑性较大的题目,或有体现本阶段专题教学重点的题目,或有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题目,或有以往多次出现、多次矫正而学生仍未掌握的难点,或有关系到后续学习的重点知识和重点技能的题目,这些都是讲评的重点,教师要重锤敲打,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二要讲思路和方法。对于疑难问题,教师要点拨思路;对学生易疏忽的问题,教师要点拨方法。在讲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题型特点与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试题考查哪些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答题突破口在哪、用什么方法解题最好,引导学生抓住试题本质,联系相关知识,快速组织语言,写出较完整的答案。
三要讲规律和规范。讲评课的核心是总结方法,对同一类题目的答题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出相对固定的答题规律,形成答题范式,规范答题模式。
四要延伸拓展。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要善于“借题发挥”,类比延伸,理清和拓展相关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完成相应考点及思维方法的归类,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师生互动,反思探究,避免以教代学。赞可夫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地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试卷讲评课本身就是一种反思性教学活动,假若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就收不到好的讲评效果。语文试卷讲评课同样要坚持“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切忌包办、“满堂灌”,避免以教代学,要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教学过程接纳所有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分析错因、制定矫正措施,将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自行讨论分析、自行纠错、自行归纳总结、自行解决问题的主线贯穿讲评课的始终,形成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能力的提高。
4.落实反思,补偿练习,拓展延伸固新知。试卷讲评后续的反思矫正与补偿练习,是保证讲评效果的必要补充。学生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每次讲评后,教师一定要督促学生对错题进行订正,做好记录,建立错题档案,做好考试小结,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有所侧重,强化巩固。还要针对学生出错或失分较多的问题和知识点,通过变换角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巩固练习,或有意识地在下一次考试中,增加知识点的再现率,以便弥补缺漏,巩固讲评效果。对于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因时间所限在课堂上难以关注的,可通过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弄清、弄懂。教师还应该分析试卷中由于自己教学方面的原因而导致学生出错的题目,反思自己在教学上还需要做哪些改进。
二、试卷讲评课“四步法”课型模式的建构及课例简析
依据课型特征和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设计了“四步法”讲评课型模式,即“成绩统计,考情解读――剖析错题,自主纠错――分类讲解,总结归纳――迁移练习,深化所学”。其中,第二步是主要环节。
(一)成绩统计,考情解读
教师活动:①简要介绍总体成绩及其分布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情况,正确评价自己,重在激励;②解说命题意图,对试题作准确、客观的分析,对考查的知识点、题型、难度等加以说明,对学生的答题和得分情况作简要评价,引导学生找准失分点及失分原因,调整心态和学法。
学生活动:①依据成绩档次,找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②根据教师的分析,检查订正,找准自己的失分点和失分原因。
(二)剖析错题,自主纠错
教师活动:指导纠错,排解疑难。①立足于典型题目,针对共同性、典型性、关键性错误,指导学生反思出错原因,重构解题思路和方法;②巡视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发现共性的问题;③指导学生解决自主纠错中没能解决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纠错,发现问题。①针对自己试卷中的问题,总结出错的原因,及时对照知识点纠正错误;②就自己纠错有困难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其他同学;③让答得好的学生讲解部分题目的答题思路,其他学生进行提问和反驳,通过共同辨析和讨论,明确答题思路和规范。
(三)分类讲解,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分别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解题方法概括和思路点拨。比如:①关于基础知识积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先自己研究错题,通过查工具书解决,接着与同学共同研究讨论,深入理解、掌握问题,最后在解决的基础上对难题进行拓展延伸;②关于语言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审准题干及要求,然后联系学过的相关知识,模仿例句的构思,组织语言,规范答题;③关于回答短文阅读题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写作思路和中心内容进行理解,再结合上下文分析问题,然后选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
学生活动:反思领悟,消化提升。①领悟教师点拨的思路,针对自己试卷上通过自主纠错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剖析错误原因,明确解题思路及方法;②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回答教师在典型例题分析中提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与教师、同学的讨论交流,完善解题思路,规范答题过程。
(四)迁移练习,深化所学
教师活动:依据课前的统计分析对重难点和学生易错的题准备几道同式或变式练习进行“联类比照式”迁移训练,作为讲评后的矫正练习。有意让学生易错易混淆的问题多次在练习中出现,使学生巩固深化、掌握规律、触类旁通,在后续的学习中尽量减少“同错再犯”的现象。
学生活动:主动迁移,完善认识,深化所学。①认真完成教师设计的补偿和拓展练习,以此诊断自己对所出差错的认识和理解;②主动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为教师的迁移教学提供信息;③针对自己的错误,自觉接受教师的迁移教学,完善所学知识。
下面以讲评模拟考试卷中的赏析古诗词的典型意象题为例,简述试卷讲评课型模式的操作。
[操作程序]
[过程概述]
1.成绩统计,考情解读
基于对模拟考试卷中诗歌鉴赏题目的差错分析,明确学生答题中的三个主要问题:答非所问,概念不清,答题不规范。
2.剖析错题,自主纠错
教师展示题目:阅读《绝句》二首其《迟日江山丽》(杜甫),回答如下问题: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教师展示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学生自主将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对比,找出自身在诗歌鉴赏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自主纠错;标记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自己纠错有困难的问题请教老师或同学。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纠错有困难的学生,了解纠错速度,发现共性问题。可就共性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深入透析问题,让学生真正了解问题症结。
3.分类讲解,总结归纳
教师针对赏析典型意象题型,通过相关实例,进行总结归纳。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塞上听吹笛》(高适)、《从军行(其二)》(王昌龄),然后回答:两首诗都写到了哪两个意象?诗人借此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学生当堂练习。教师从学生的答案入手,对学生的答案要点逐一点评,然后师生共同概括出鉴赏诗歌的步骤:①仔细审题,就问而答;②明确概念“意象”“意境”“物象”――“意象”是浸透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物象”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③规范答题(要点齐备),语言优美(信、达、雅)。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参考答案,总结答题要点和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3)明确变式提问: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4.迁移练习,深化所学
学生根据第3步骤总结和归纳的答题方法进行迁移练习,实际操练答题思路,深化所学知识。
《东栏梨花》(苏轼)最后两句,化用了唐代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的诗意。试比较两诗在抒发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待学生练习后,教师展示参考答案:苏诗感慨要比杜诗深沉,杜诗抒发的是物是人非之感,明年砌下梨花,梨花依旧而凭栏欣赏的人恐怕已不是自己了;苏诗由梨花的盛开想到人生的短促,充满了“人生如寄”之感(或答由梨花盛开引发出人生有限、不能久赏的淡淡哀愁)。
让学生按照答题格式调整自己的答案,然后交流。再次小结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型评价]
古诗鉴赏训练是高三备考中的难点,从近年各地高考试卷的诗歌鉴赏题来看,有的题目难度并不大,但学生却屡屡出现答题失误,得分的情况很不理想。原因有许多,其中根本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概念不明;二是答题缺乏思路;三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合理的语言进行评说。本讲评课型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设计,抓住难点及典型题目,讲清要害,师生共同概括出解答这一类试题的规律,再辅之以练习巩固,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规律,建立相对完整鉴赏诗歌意象的知识框架。
优质高效的语文试卷讲评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需要语文教师着力于讲评课课型本质特征及操作模式的研究,重视统计分析与思路点拨,通过师生互动与拓展提升,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谭照华.初中语文试卷讲评课程序初探[J].语文在线.2011(6).
[2]俞惠红.构建有效试卷讲评课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2).
[3]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高频考点”,你抓住了吗?
《考试大纲》所列考点,有的必考,有的常考,有的少考,有的不考。就拿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来说,包括选考内容在内,共有52个考点,但并非每一个考点都有直接命题,进行显性考查。就全国新课标卷试题来说,字音、字形、标点都没有直接命题。有些考点虽直接命题考查,但有所侧重,如词语运用,侧重成语;辨析并修改病句,只考辨析,不考修改;文言词语,考查文言实词,很少涉及文言虚词;九种修辞,重在比喻、拟人……即便是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也多考散文、小说,实用类文本多考传记、访谈。作文大多限制诗歌,但历年没有一份试卷限制记叙文、议论文。当然,现在的高考试卷,所考考点、命题形式不尽相同,备考时,若对每一个考点都顾及,看似全面,实则收效甚微。高考不是只考语文一科,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分配给语文的时间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使效益最大化,就要找准拿高分、多增分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是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所涉及的题目占的比重一般为80%,抓住了主干知识,就抓住了关键。因此各地考生要因地制宜,找准所在考区的高频考点,切中肯綮,查漏补缺,保长增优。
“扩展”“压缩”“仿写”,你重视了吗?
对于语文备考而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仿写是非常重要的考点,不仅每套试卷中都直接命题考查,而且经常出现经典题型或创新题型,更重要的是不少语文试题的作答离不开这“一扩”“一压”。扩展语句较为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其功能相当于“小作文”;压缩语段主要考查学生的提炼筛选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准确表达能力,这实质上是《考试大纲》现代文阅读中“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与“归纳内容要点”两个阅读考点在语言表达题中的应用。“现代文阅读”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古代诗文阅读”中的“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哪一个能离开“一扩”“一压”这两项技能?高考材料作文独占鳌头,对所给材料的阅读理解、对材料主旨的把握,离开压缩语段这一技能行吗?还有仿写,是高考常考题,对不少试卷来说是必考题,不仅直接得分,而且对作文的立意、表达也大有裨益。特别是排比型仿写,练多了,练精了,积累了材料,拓展了思维,运用于作文写作,尤其是运用于散文写作,深刻哲理共灵性语言,丰富内容伴精巧形式,可旨丰语妙,令人叹服。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仿写,不仅对语文备考非常重要,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说语文是工具,那么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和仿写便是常用工具、重要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语文,答好试卷,必须会用、用好语文这几把“金刚钻”“金钥匙”。
“标点符号”,你忽略了吗?
标点符号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由于近几年来高考很少、甚至没有直接命题进行显性考查(2011年高考只有江西卷、重庆卷以客观题形式直接考查),似乎成了被师生遗忘的角落。但是,没有直接命题显性考查不等于没有考查,文章的阅读、作文的行文、试题的作答,都离不开标点符号。压缩语段是高考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压缩语段的第一步便是“关注句号,将语段内的句与句进行比较,筛选并把握重要的语句”。语句衔接题是语言知识及其运用的一个常考题型,考生做题时,除“首句锁定,尾句锁定,固定搭配锁定”外,关注句中标点,根据标点推定也是捷径之一。再如,《考试大纲》“写作”之“基础等级”就有一明确要求“标点正确”,有的考生不知“每行第一格不能用点号”这一书写常识,作文、做题第一格有点号,非常刺眼,特别是作文,影响得分,在所难免;就高考阅卷实际操作来说,标点使用失误等同错别字扣分,有些文质华美的文章不能判为满分,标点运用错误便是因素之一。
这一次月考语文是最差的一科,全班平均分58.8,只有28人语文及格,全级最高分83分,本人语文81。
初中语文考试和小学语文考试真是天壤之别:小学语文考试经常出一些按原文填空之类的需要去记背的东西;而初中语文考试阅读三篇,仅是作文就有40分,由于在阅读上花的时间较多,导致后来的作文差点没时间结尾,写完作文刚好就收卷,因此没有时间检查,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所以必须在阅读这方面多下苦工,必须透彻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月考前没有复习语文,以为语文没有什么值得复习的东西,可看到月考试卷才知道语文是最值得复习的一科,所以复习工作同样也很重要。
二、数学
说到数学就一肚子气,因为漏了一个“解”字导致被扣一分,99分。
此类情况在小学是常事,我经常会犯些不是人犯的错误,诸如2加3等于6之类的。对于数学我没有检查的习惯,因此“粗心大意”这个词小学六年来一直缠附在我身上,现在被带进了中学。
数学考试的前一天,我特地放下了其它科目来复习数学,从晚上6点到12点都在做奥数卷,边练边想象着:试卷是如何的恐怖,同学们的试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负数”,只有我一个人全对!这样想来奥数卷上便多了滴口水。
没想到的是,全都是基础题,没一道难的,还好我是最高分得主。可这事怎么想都觉得不值,六个钟头啊!早知道不出难题我就去复习其它科目好了,可哥哥告诉我说现在练难题将来做简单的就快很多,如果一直都练简单的那来了难题肯定不会,要把目光放长远一些,不要为了一次考试而学习,要真正将知识变成一种能力。这与数学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讲的一模一样。
三、英语
英语是我的拿手好戏,曾获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第一名,况且上了初中英语都是从ABC学起的,所以英语就更没有复习的份了。
开学第一节课英语,因为本人在用英语自我介绍时附上了一首李阳的英语小诗,就给英语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说了一些诸如“小小年纪,大有作为”之类的话,同学们也投来羡慕的目光,这让我多少觉得有些荒诞的成分在里面。
英语月考的听力播放速度竟然有人说太快了没听到,我晕!像他这样一个一个单词读的速度竟然还说快,真不知他们是怎样进入啸仙的,不过记得考啸仙的时候英语没有听力题吧?难怪。我并不想炫耀什么,只是我觉得河源对英语教育的重视程度真是太不够了,哪像广州深圳那些城市?!英语在河源小学的主科程度实在不稳定。
关于英语听力,哥给我提了些建议,而我自己在实践的过程中也领悟到了:听英语时不要在心里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再来意识,要在听的同时直接意识,就像别人用中文跟你谈话的那种感觉。
还有就是背单词,千万不要一个一个地去背,要把单词放到句子中去背,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不仅单词记住了,还能记住整一个句子,有助于对单词的理解和英文写作。
可惜,英语和数学一样又是两个9,原因是作文要求我们不得少于五句话,我写了很多,其中有一句是“中文式英语”,被扣了一分。我哥很是担心,因为一旦染上中文式英语就很难摆脱,叫我多看《新概念英语》,可是上了初中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那些?老师们经常要求写作文、总结什么的,语文老师布置作文的次数还没其它科老师的次数多,这年代啊,天地都换位喽……
四、历史
听完历史老师评讲试卷后,我心里只有四个字:死记硬背。没办法,咱中国就是“贝多芬教育”——“贝多芬”,背了就多分。难怪今年的诺贝尔奖中国又是没份,至今没有一个中国人获诺奖,我们这些本应获诺奖的人啊,就是受了“贝多芬教育”。
五、地理
地理老师实在是太仁慈了,先前发下来的练习题和月考的试题一模一样。我在想,如果地理老师教语、数、英其中的一科,真不知会残害多少祖国花朵。所以对于地理,我总结的教训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老师发下来的“练习题”!
六、生物
七科之中我对生物这科情有独钟,什么“细胞膜”、“氟利昂”这些老师都能讲得十分生动,再加上幻灯片,学生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所以要想提高某一科的成绩,就必须对它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除外。
七、政治
政治的成绩是十分不理想,老师讲过的题竟然忘了!我发誓:不管死多少细胞,生多少耳茧,都要把老师念的经全部装进去!
宇宙人都知道,这誓言绝对有效! 今后目标:
老师说每个人都要设定一个适合自己现在状况的目标,比如说超过谁谁谁的,那我的目标就是不让谁谁谁超过! 各科成绩单:
语文:81
数学:99
英语:99
历史:91
地理:105(有附加题)
生物:90
到了毕业年级,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讲复习课,所以如何上好复习课就显得尤为关键。
好的复习课,总呈现出这样一个面貌:老师用三言两语就将复习的问题讲得很明白,尤其是把重点讲得很清楚,更关键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学得很明白。学生不仅熟知了命题特点和考查规律,而且自己明白了应该怎样复习和怎样巩固复习所得。这样的复习效果谁不想追求呢?然而,在我们的课堂上,却经常见到,老师把学生讲得云里雾里的,以其昏昏,使人昏昏,最后学生做起题来,当然也就是竞猜游戏了――这样的复习课是谈不上有什么效果的。
我听过这样一节复习课,讲词语识记,也就是汉字识记课,考试中经常考到――考“错别字”。按说是很枯燥的内容,但讲课的老师却不仅讲得很明白,而且使学生还学得很轻松,效果十分好。仔细想一想,发现有些地方或许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第一,站在学生立场上设计教学。有些老师设计教学,往往从自己出发,“教”的内容想得多,学生“学”的问题想得少,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怎么配合老师了。比如总是在想:我这节课应该怎样怎样讲,应该怎样怎样引导,至于最后学生学得怎样,或许就管得少了――甚至还反过来说,这些学生太差了!一句话,就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这位老师上课就不是这样的。他一上课,首先就问学生,你知道高考考多少道题?第Ι卷第3小题是什么题吗?这一问,还真把学生给问住了。学生平时只知做题,哪想到老师问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答得五花八门。这说明,学生对高考试卷缺乏最起码的认识。如果学生对自己马上要参加考试的这一张试卷都不是太清楚,很难设想,他能考得很好。这样的教学设计,老师就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的。
我猜想,准备教学之前,他一定在思考:学生对高考试卷熟悉吗?怎样能够让他们熟悉这一张试卷?后面,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汉字字形的命题特点和规律时,也不是自己主讲,也是试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道题的命题规律。这位老师也一定在思考:我知道汉字字形这道题的命题特点不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让我的学生自己明白这道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是主动的,积极的。这节课事实上就是这样呈现出来的,学生在老师轻松、有趣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了汉字识记这道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而且还总结得十分详尽。
第二,教学过程设计得简单、有效。记得有一位语文专家说过,一节课的过程设计和方法指导不能搞得过于繁琐,环节太多,就会不流畅;方法过于复杂,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茫然。所以,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就是,过程清楚明了,方法一看就会。这节课的过程设计就十分简单,其基本程序就是两个:第一步,分析高考题目,总结命题规律;第二步,依据实际材料,模仿高考命题。老师在两个教学环节中,似乎并没有刻意追求什么方法指导,一切点拨都是在自自然然的内容推进中,随意点化完成的。然而,效果却十分好,看得出来,老师是做了精心的准备的。就因为教学环节设计简单,所以,学生始终是在一种清醒、明白而且兴趣盎然的状态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的。比如,在模仿命题这个环节里,学生不仅深刻领会了上一个环节中的命题思想,而且学以致用,马上从老师所给出的实际材料中,命制出了高质量的符合汉字考查特点的汉字字形考查题。许多题目的选项,都十分有高考味,这说明学生对高考这道题的命题精髓是熟知于心了。
第三,良好的教学功底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这节课里,我特别欣赏这位老师的随意点化,有时甚至是一个不经意的玩笑,就让学生彻底醒悟了,我以为这是要比较深厚的教学功底的。这一点特别值得年轻老师学习。举个例子来说吧。比如,学生在“挖墙脚”上设误,写成“挖墙角”,学生说是“音同,还有义近”,老师及时肯定,并加以点拨。老师说:对,“挖墙角”和“挖墙脚”都是蹲那儿挖,但一个是挖人家的墙的一角,一个是挖人家墙的根部。而我们要的是挖人家的墙的根部,所以应该是“挖墙脚”。这样的点拨不仅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且言简意赅,诙谐幽默。相信学生是会牢牢记住的。
上高考的复习课是这样,上中考的复习课也应该这样,都有错别字考查,这个老师的好做法都值得借鉴。如果复习课能做到站在学生立场上来考虑问题,教学过程设计简单有效,清楚明了,再加上课堂上随意的巧妙点化,复习课又怎么可能上不好呢?
王晓霞,现供职于湖北浠水县教育局审计科。
【关键词】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困惑与迷茫;录像剪辑与反思;总结与建议
一、现状与困惑
现在全国语文高考试卷结构重点为阅读。现代文论述类文章阅读是语文试卷重头戏,它主要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这类文章由于内容覆盖面宽、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这个题目在高考中安排为第一道题,学生情绪紧张,或急于求成,往往粗心大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
面对学生失分严重的现状,语文老师自然更慌张,怎么办呢?我一脸迷茫与困惑,目前课堂阅读教学到底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老师反复讲过的问题收不到实效?我们的高三课堂该何去何从?课堂阅读教学老师应该把学生引向何方?如何引导?面对这一系列困惑现用实例加以说明。
二、课例与反思
『课例镜头一剪辑
教学设计1.了解近五年高考命题特点
特点一:选用材料新近、新颖。高考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或是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评价和看法,淡化文章背景,内容有积极意义,有一定文化底蕴,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特点二:设置选项误导、迷惑。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对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到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误导、迷惑性,进行多种干扰。
教学设计2.知识点讲授
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常见的干扰点有:
偷换概念、篡改原文、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以偏概全、强加因果、答非所问、断章取义、过于绝对、混淆时态。
『反思一凸显了解命题趋势,兼顾命题特点,目标是总结解题方法。但这些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阅读到底有多大作用?学生只是研究方法,缺乏阅读的敏感性,有可能不能快速找准找全包含答题信息的语句,不能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必要信息。
『课例镜头二剪辑
教学过程设计首先真题试做:学生做复习资料2015年全国一卷摘自王芳《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10分钟后,以第一题为例分析,老师归纳做题方法,1.仔细审题,明确要求。题目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2.用比对法判断正误。
ACD项通过仔细比对准确,B项各类新型纸质工具最初是由宋行的。原文:第三段中写道“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和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出现了新型纸质工具。”仔细比对,不符合原文意思,篡改原文,除了官府还有民间力量。
老师讲得很精彩,学生学得似乎也很快乐。继续做市一模练习,文章为张轶发表在2014年10月《光明日报》上的《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结果一塌糊涂,以第1题为例,学生普遍觉得每个题目都有问题,因为选择肢和原文表述有区别。学生甲是这样解释的:A.融合了不同时期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情趣的前提有“一般来说”,这里没有,是过于绝对。
B.中国传统服饰标示成为我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根基。原文是“形神兼备与情景交融的美学思想一直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和最珍贵品质。”比对起来还是有区别,篡改原文。
C.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思想强调“美”和“善”的统一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原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追求以中庸平和为美。”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说成“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美学”。张冠李戴。
『反思二听完学生的分析,我不禁问学生你们:是不是情绪紧张,或急于求成,往往粗心大意,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而失分。我还不禁想问自己,教给学生做题的方法到底起了一个什么作用。我教学本意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谁知道,“鱼”有时候可能更加重要,没有鱼又怎么有能力去“渔”呢?是不是上课时老师过于强调做题的方法,而忽略了阅读的整体性?
『课例镜头三剪辑
面对学生具体情况,我急中生智,改变已经安排好的教学设计,临时强调几项注意,提示学生做题目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过早地阅读题肢,极容易把头脑搞乱,给自己招来了更多的干扰因素。2.从整体着眼,不要只盯着局部去找答案。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审题或者阅读不严谨,必然缺少文章整体感,就将犯“文不对题”的错误。
『反思三虽然老师一再强调三大注意,可是学生该错的还会错下去,我掩卷沉思:给学生这样指导论述类阅读是不是本身不符合阅读规律?平时课堂阅读教学效率不高,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缓慢?学生做题时过于咬文嚼字,导致面对新的能力评估测试缺乏应有的迁移能力。
1.研读《考试大纲》,有的放矢
《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研读《考试大纲》,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外,更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通过研究《考试大纲》我们不仅可以对高考试卷的题量以及题型的大致比例有所了解,也可以对高考试题的命题走向有所把握。近几年来高考《考试大纲》有几点引人注目的变化,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比如说在写作的基础等级中增加了一点要求,即每错1个字扣1分,重复不计,这就提醒考生要彻底消灭错别字;《考试大纲》中字音、字形部分删去了“常用”限制,这意味着考生的识字量将有所加大,虽然不会考繁、难、偏、怪字,但考查难度肯定会增加,因此考生要加大对字音、字形专题的复习力度;表达应用部分,在“简明、连贯、得体”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述,这说明在高考中强调了审题的准确性,强化了理解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开阔视野,在语言运用题及写作中注意引入时代鲜明的素材,这一点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全一致。
2.回归课本,提升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思想一直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点系统地整理出来。回归教材,是冲刺阶段复习要做的重要事情。重点文言词语、古诗文、名句名篇等是同学们应该浏览的重点,因为高考要默写的名句名篇、高考文言文试题中的重点字词等都在课本里面。
应对语文考试,唯有夯实基础,方可稳操胜券。语文基础部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标点符号、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文言实词虚词、语言运用等。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中,要静下心来再认真梳理一遍,温故知新,切实把基础夯实,以不变应万变。积累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途径,在冲刺阶段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多动手写一写,以巩固记忆,防止眼高手低。
3.查找漏洞,总结规律
在冲刺阶段,要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对薄弱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要强化训练。仔细对照《考试大纲》,逐一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检查。凡是有漏洞的,应集中精力赶快弥补。可以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知识、古诗文阅读、现代文(包括社科文和文学作品)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考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题目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经过半年多的复习,冲刺阶段该是总结规律、掌握技巧的时候了。同学们要把老师讲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自己的做题经验加以总结,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用来指导自己的实战训练。这样,同学们的实战就会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精选套题,调整状态
精选套题进行训练是冲刺阶段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套题可以是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2013年各省市的优秀模拟试卷等。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同学们积累实战经验,帮助同学们模拟实战状态。当然,各种试卷也有好坏优劣之别,这就需要老师们来帮大家挑选。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掌握答题技巧,合理分配各部分题目的用时,发现并强化知识能力弱点,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逐步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
5.活用素材,突破作文
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如何解决写作素材少的问题,是语文备考的一大难点。面对作文,很多同学常常发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叹,其实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最好的写作素材库,只要充分挖掘利用,使之成为“源头活水”,不愁写不好作文。要加强训练,在写中提高审题能力,提高运用生活素材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要关注当前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积累写作材料。着力从审题、立意、表达、结构和卷面这几个方面认真备考。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立意的高低决定文章的等级。语言表达力求做到准确、鲜明、生动,适当引用一些格言警句、诗词名句,增加文学底蕴,恰切使用排比、比喻、反问等修辞方法,使语言生动活泼一些。结构要井然,分段要清楚,切忌老三段。卷面要做到工整、干净、美观,让阅卷人赏心悦目。
如何才能在作文时扬长避短,写出自己的特色?
要有意识地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1)训练活用素材的能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的文章,力求在任何题目下都能写出自己的亮点。(2)研究几篇近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最好能把一些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根据自己的情况,吸取其长处。(3)培养快速审题能力。高考作文题目越开放,同学们越要仔细地审题,对题目了解得透彻,写出的文章才更切题、更有分量。
6.浏览报刊,厚积薄发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越来越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这样的命题趋势下,同学们在紧张的复习备考中抽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是十分必要的。《考试大纲》语言表达应用条目中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要求,作文题目也越来越带有时代色彩,这都要求同学们多关注生活,而报纸杂志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所以每天要抽出一定时间进行阅读。对阅读的内容,同学们应该有所选择。比较适合阅读的报纸杂志有《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读者》《青年文摘》《半月谈》等。经常阅读报刊,了解时事新闻,是同学们厚积薄发的重要途径。
[摘 要]学生在一天天地学习,知识在一天天增长,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学生的功夫用在了平时,我们的教师评价也应用在平时。为了做到科学全而细致地评价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小学生,我们的语文评价应以日常学习过程为主,考试为辅。如果学生从小就养成这种主动识字注重积累的好习惯,会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大有益处的。
[关键词]语文评价体系激励表扬
去年期末考试后,有几位学生家长找到我寻问孩子在班中的成绩排名,当看到孩子未名列前茅时,他们的话另人吃惊的相似:这孩子就是太浮躁太让人担心了,平时家里总是教呀教的,我觉得他还可以呀,怎么一考试就不行了呢?请教师多费费心,该督促时多督促,该批评时就别客气,对他得管严点… …
每当我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很不是个滋味,他们所说的“不行”是指没拿到前几名。做为孩子的教师,我对他们付出的爱不比他们的父母少,甚至可以说我对孩子们的认识比他们的父母还要全面还要深刻,我深知这些名次不靠前的孩子们并不是比第一名、第二名的同学差多少,因为成绩拉不开档,加上并列名次很多,所以有时会因为一分之差而落后七八名,分数不低而名次不高的现象就很普遍了。而有些同学平时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热情讨论,无论是在写字、读书,还是在口语交际作业等方面都表现出众,偏偏就在考试那天没发挥好,导致象征着一学期成绩的期末考试卷上留下让人惋惜的缺陷,而这份试卷是对学生半年学习生活的评价,只要这份试卷在,平时的表现会被大打折扣甚至被全部抹煞掉。遗憾之余,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评价体系早就该改革了,尤其是对处于低年级的那些积级、乐观、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来说,改变这种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我认为学生在一天天地学习,知识在一天天增长,这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学生的功夫用在了平时,我们的教师评价也应用在平时。为了做到科学全而细致地评价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小学生,我们的语文评价应以日常学习过程为主,考试为辅。
下面我就把我们班平时语文教学评价某些方面的具体操作办法向大家做一下介绍,仅供大家商榷:
在识字教学方面,我非常注重平时积累。通过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学生己初步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和技巧,他们大都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的强烈愿望,因此,我鼓励学生随身携带笔记本,随时把自己在大街广告牌上、宣传标语上、电视上、图书上等发现的生字记录下来, 然后或请教他人或查字典认识这些生字。为鼓励学生坚持这样做法,我将本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周举行一次识字大比赛,获胜组集体记1 分。表现出色的个人还将获得一枚小红星。到期末时,我总结各小组各位同学的表现,为优胜集体或个人颁发奖状和奖品,有了竞争意识的激励,学生识字的热情高涨,我相信,如果学生从小就养成这种主动识字注重积累的好习惯,会对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大有益处的。
二、在写字方面,《 课程标准》 针对低年级制订的目标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为了使我的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采用了很多办法。在写字姿势方面;我给同学们规定每周每人满分为10 分,不管是谁每犯一次错就以总分扣除0 . 5 分,期末把每个人每周的得分加起来为这位同学本学期的写字姿势分数,优胜者可以得到奖状和奖品。另外,我们班的同学每.人一本写字作业本,每星期末我都会让他们听写本周内学过的字词,其作品分为四等:完全正确又规范、端正、整洁、有美感的作品为一等;完全正确但美感稍差的为二等,有个别错误但美感较好的为三等,错误较多美感较差的为四等,获得一等的作品会得到小笑脸,并贴在优秀作业展栏里展出一周,到了期末;谁得的小笑脸最多,谁就会从我这里得到奖状和奖品。
三、在阅读方面,我的评价方法分为课内和课外
在课内,我大多时候会采用语言评价或肢体评价,有时候我还会制作一些小红花、小奖牌、小卡通等作为奖品,谁能做到正确、流利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就会奖励他一个小奖品。在课外,我鼓励学生多搜集积累一些词语、古诗、格言警句等,我会以月为单位.阅览学生的笔记本,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
因此,低年级语文评价应以日常学习为主。
关键词:趣味性;人文性;整合性;自主性;实践性
传统的考试,主要是考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单纯的解题技巧,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需要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解题训练。今天仍用这种评价方法势必会成为课程改革的阻力。那么在语文命题时,我们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呢?
一、试题体现趣味性
在网上看到几个台湾中文考试题,感到和我们的试题有很大的不同。同样的知识,但考起来很有意思。
例如,晋宏所做的动作里,哪一个没有“拍”的意思?
(A)打球 (B)打寒噤 (C)打人 (D)打蚊子
答案:B,虽然有时A和C也不用拍。
例如,为了帮学生复习期末考试,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生难字词要大家齐声朗读,请问下列哪个词语让不太会发卷舌音的思源感到困扰?
(A)滑稽 (B)佝偻 (C)强聒 (D)容赦
答案:D,试试看,真的很难念。
看了上面的题目,你是不是也跃跃欲试呢?像这样有趣的题目在我们的语文考试卷上很难看到吧?其实仔细分析上述的题目,你会发现题目除了表述得很有趣,不是呆板的知识记忆外,还注意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检测。的确,语文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让学生记住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方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一认知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当考试变得如此有吸引力,学生还会害怕考试吗?
二、方式体现人文性
我们可以设计卷首语、卷尾提示语,还可以设计“五彩缤纷”的试卷版本。
题例1:(设计卷首语):亲爱的同学,相信你能写下自己最满意的答案,留下最令人欣赏的字迹!
题例2:(选字填空)这些小蝴蝶找不到家了,你能帮它们找到家吗?
题例1采用第二人称,以启发、鼓励的口气,满怀期待,饱含激励,使学生倍感亲切。
题例2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这能有效地减轻学生紧张、焦虑的心境所产生的副作用,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答题氛围,使学生正常或超常发挥。
三、项目体现整合性
语文综合性的特点启发我们应拓宽命题的思维,贯通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尽可能使有限的试卷融合听、说、读、写的内容,全面、综合地考查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例如,《三味书屋》中有许多表示方位的词语,如,“朝西”“门南面”,请再找出其中的四个,用“——”画出来,然后将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在示意图中。
■ ■
(1)圆洞门 (2)一幅画 (3)先生的座位 (4)鲁迅用过的书桌
本题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完成此题,首先要读懂短文,明确要求,然后要知道在平面涂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最后才能分析这四个词语的位置,根据方位填写序号,是一道多功能考查题。
四、解答体现自主性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可是,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总会想方设法让学生回答的问题能够和教参中的答案一致,更有甚者,将问题答案抄给学生背诵。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究其原因,是阅卷时,教师难以割舍一个标准答案情结,导致很多个性化的答案被扣分。如何摆脱考试时这种刻板的、单一的标准,根本上是要转变观念,真正走进学生心中,关注他们的情感,尊重他们的感受,成就学生充满个性的真实表达。所以,在答题上也应放宽要求,体现灵活性、自主性、开放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题例1:蒲公英种子的不同命运给我们的启示是: 。
题例2:《水浒传》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除《林冲棒打洪教头》外,你还知道哪些故事,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 。
题例1可以说要听从长辈的意见,毕竟他们的经验要比我们孩子丰富多了,也可以说要有分辨能力,不要被外表好看的事物所迷惑……题例2主要考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收获。这两道题,允许学生自主根据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收获来答题,凸显了个性。
五、选材体现实践性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活中培养和提高。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提出“语文课程是生活”,很明显杨教授认为语文学习应是生活的,这就决定了语文评价也应倾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语文考试命题既要有“语文味儿”,又要有“生活味儿”。
题例1:
如果你的朋友喜欢空想而不付诸行动,你准备送他格言:
。
如果你的朋友缺乏理想,你准备送他警句:
。
如果你的朋友理想太多,朝三暮四,你准备送他警句:
。
题例2:上下楼梯怎样才能安全有序呢?请你动动脑筋,设计一条宣传用语贴在楼道里提醒同学们。
题例1旨在让学生把语文的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既考查了他们知识的积累,又考查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题例2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现象,找出问题并解决,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宣传标语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设计出了许多精彩的宣传用语,如,“走路要学小花猫,上下楼梯静悄悄”“把欢笑带去操场,把安静留给楼梯”“一步一个台阶”“轻声慢步靠右行”等。
名言警句的积累对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高考试卷中,尤其是在写作这一块,积累的多少或能否学以致用,都足以显示出考生文学功底的深浅。而作为高考必考题之一的名言警句默写,也再次凸显其重要性。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往往会将此题列为分数志在必得的题目之列,可结果却不容乐观,他们会出现许多无谓的丢分,究其原因,还是背得不熟练,练得不到家。所以,想要攻下默写这一难关,关键在于日积月累,多读勤练。
首先,学生主动学习,打好基础。对于那些必背篇目或未要求背诵但应用很广的名篇,须在学习过程中,趁热打铁,及时强化背诵。尤其是那些出现频率较高的名句,读熟,背熟,写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争取将“底子”打牢,为以后的运用和复习做好准备。
其次,教师配合指导,强调重点。学生的学习是“全面撒网”,教师应引导他们“重点捕鱼”。在结束一个单元或一本书的学习时,教师应对背诵篇目进行梳理,将考点较多的句、篇,如,李密的《陈情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等;出现错误频率高的句、篇,如,屈原的《离骚》、苏轼的《赤壁赋》等;学生易混淆的句、篇,如,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等;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和杜牧的《阿房宫赋》等,将这些重要内容整理出来,或印发,或强调。总之,通过这一次次小总结,学生能够在心中更加明了学习的“点”在哪里,也能更准确地有的放矢了。
最后,师生齐参与,练检来复习。名言警句默写最突出的一个特点便是点太多、面太广,所以,重复复习,反复检测,必须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在整个高中阶段,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来强化学生的背诵和默写。例如,“课前五分钟”,在每节课的前五分钟,可指定两名学生或由学生主动上台听写,比比“今天谁最能”,这样一种教师领着“走”的方式,足以让学生积极自愿地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又如,“课下小默写”,由老师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自由地两两结合或三三组合,再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来彼此出题,做题,改题,每天三个小题,长期坚持下去,那些不曾出现的错误可能会一一呈现于学生眼前,为准确牢固地掌握知识打下基础。再如,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教师将事先挑选并整理成块的语句,分成板块印发给学生,即练即改,如此一来,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名句的印象,最终也能更从容地来应对高考。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勤动手,便能巧攻关”。若想稳稳拿下高考语文默写六分,须在平时花足够多的精力,用足够多的方法,读、背、写、练,环环相扣,步步不可少,多归纳总结,勤用脑动手,考场上的“难题”便迎刃而解。
关键词:构词法;转化;派生;合成;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3-125-01
一、构词法的重要性
构词法就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原有词形进行变化而产生意义相关的新词的方法。
牛津版英语教材最大的难点就是词汇教学,而构词法能帮助学生降低词汇记忆的难度,有效地扩充词汇量。
由于语文教学轻语法,初中学生对于词性往往一知半解甚至一窍不通。在学了派生词的相关知识后,他们对词性就能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因为,后缀能明显表达出词性,这样学生在做词汇题时,就可根据需要的词性填入相应的词。
构词法对于学生猜词义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作用。阅读理解对初中生来说是个难点,因为他们对生词束手无策,其实有很多词都可用构词法的规则来猜测词义。如:2008年盐城市中考试卷中有这样一个词“restlessly”,这个词学生没有学过,但在学习构词法的知识后就可以进行大胆的猜测,“rest”,休息,后缀“-less”的意思是“缺乏的”,那么推测“restless” 可以解释为“无法安宁的”,“restlessly”则是对应的副词。
二、常见的构词法
初中英语中最常见的构词法有三种:转化法、派生法、合成法。
1、转化法
转化法就是将一个词类转化成另一个词类,词形一般不变,词义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还有一些名词和动词的转化是通过重音的变化来实现的。如:import['imp?:t] 名词,进口;import[im'p?:t]动词,进口。此外还有形容词和动词的转化,形容词和名词的转化等。
2、派生法
派生词都是由词根添加前缀或后缀构成的,由同一个词根派生出来的词叫同根词,不同的前、后缀代表不同的词义和词性。(1)名词后缀(2)形容词前缀和后缀(3)数词和副词的后缀
3、合成法
合成法也是构词法中很重要的一种,在现代英语中有很多新词语都是借助原有的词合成的。合成词的词义和读音通常是由合成它的词决定的。在这套教材中还提到过一种构词法,即缩写法,这种方法多数情况下只适用于专有名词。
三、有效的复习步骤
1、总结规律,够建系统
虽然构词法是一种有规律的创造新词语的方法,但由于中学生学英语的时间较短,无法对其形成整体的认知。而且教材在编排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采用了化整为零的做法,也就是将较大的知识板块分成若干小的知识点,学生学了以后就会产生雾里看花的感觉,有的学生甚至会张冠李戴,胡乱造词,这些都是对构词法理解不透彻的表现。
针对这一现象,复习的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理清思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从词性上归类,哪些方法适用于名词,哪些适用于动词、形容词等。其次,进行小范围的总结。我们可以根据含义来区分几个名词的后缀,根据开头字母确定形容词的前缀。
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汉语和英语中词的构成方法进行比较记忆。英语当中名词和动词的转化,在文言文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合成词也和汉语中合成词的构成方法类似,即语音和词义的合成。如:kind-hearted,好心的。
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是下面两个步骤的基础。
2、实战演练,强化提高
中考题中常会出现对于构词法的考核,而且词汇题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所以在复习时应该做一些适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
第一层次的练习是识记型的。采用游戏或比赛的形式按要求快速地对词形进行变化,或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词形和规律的记忆。第二层次的练习是提高型的。学生互相出题,要求学生首先根据题目确定需要的词性,再对所给词进行适当变化来完成。
3、举一反三,扩大外延
在较好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再将所学规律在未知的领域进行推广应用,从而达到扩充词汇量的目的,进而掌握一种学习英语的有效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最有效的两个途径就是构词和猜词。构词就是提供一些生词,要求学生根据规律构造出新的词语,如:great 名词 greatness。
猜词就是由已知的词来猜测未知的词义或词性。这在阅读理解中是一中常见题型。
构词法一方面影响学生现在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其熟练掌握是中考复习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教育学会考试专业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编写 《2008江苏十三大市中考试卷汇编?英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