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读书计划

大学读书计划

时间:2022-04-25 09:0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读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读书计划

第1篇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品质的铸就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向往真、善、美,摈弃假、恶、丑;有助于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一再被压缩,经调查发现41%的大学生看电视电影来消遣自己的空闲时间,其次是课外阅读占18%,相对来说同学们花费在电视剧电影的时间比较长,占据一天的时间也比较多。阅读虽然排在第二,但却是看电视电影的三分之一,可见大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正在一步一步地减弱。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大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欠缺,自制力不强。大学生进入大学时代,在时间自主管理的情况,伴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除此之外,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这让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眼前一亮,不知不觉陶醉其间、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即使读书的人群中读书类型多样,更多的学生选择休闲娱乐性的图书,而很少去阅读中外名著等。

2、就业形势研究,大学生读书目的多于现实。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也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3、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阅读意识薄弱。调查显示,3%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有自己的读书计划并且能够严格执行,另外的30%被调查者虽有读书计划但执行要打折扣,而高达67%的被调查者没有读书计划,他们称遇到什么好书就看。然而,没有任何计划的阅读会使得外界因素的干扰力大大增强,即使遇到了自己觉得还不错的书想去阅读,但恰有另外的事情要占时间,可能这样的读者会在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书而投身到其他事情当中去,等事情忙完后,想去阅读那本书的欲望也就大大减弱了,有的可能已经彻底忘了。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什么书,读多少书,怎样读书,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以及中国历史的陌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书籍很好地记录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变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书籍的阅读是提高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那么如何提高大学生阅读意识,让阅读成为“日常便饭”?

1、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在主观意识上,大学生普遍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然而,在客观行动上,真正能将阅读落到实处的却是少数。绝大多数人主观上想去阅读,甚至于为自己制定读书计划,但在计划的执行上却是大打折扣。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占据了在校生原本可以用以阅读的时间,相较于这些课外娱乐活动,阅读显得有略微无趣,以至于当前在校生的阅读现状日益不乐观。因而,要有效改善在校生的阅读现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在校生的阅读意识着手,让其具有更强的主观阅读意念,从而更好地指引自身的客观行动。

2、学校帮助在校生创造更佳的阅读环境,辅助改善阅读现状。在调查中也发现,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学校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以创造更佳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条件,其中主要包括:(1)在学校范围内开展优秀书籍展览;(2)在教学楼内设立阅览室;(3)加快图书馆内部书籍的更新速率;(4)定期推荐适宜的书籍;(5)开设阅读课程等等。对于绝大多数读者而言,都希望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阅读环境,但是在图书馆日益成为在校生的自习之处后,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在图书馆进行阅读的同学带来了影响,故可以设立仅供阅读使用的教室,为喜好在安静环境下阅读的在校生提供优良的阅读环境。

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书籍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电子书等电子资源来阅读最主要的两个原因是,获取便利和随时随地阅读。有33%被调查者觉得获取便利,50%觉得能随时随地阅读,只有1%认为可以看到绝版或海外书籍,4%觉得比纸质书便宜,还有7%认为节省存储空间。特别是选择随时随地阅读这个原因的人数占了一半,这也反映了电子科技技术所带来的便利。随时随地阅读,既节省时间也不浪费资源,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很多人在各方面都希望节省时间,电子资源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个需求,所以显而易见它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宠儿”。所以也利用电子平台,激发大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意识。当然纸质书以它可被保存下留作纪念,让人觉得充实,更有真实感的特性受到了大学生的喜爱。调查显示,选择纸质书的大学生的原因13%为了保护视力,9%认为有收藏价值,9%认为便于批注,5%觉得电子书满足不了需求。社会总在进步,对于传统,我们需要辨证的对待,就像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它拥有着电子书没有的优点,它依旧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今天你悦读了吗?

第2篇

摘 要 文章在以读书节为契机、构建和谐校园理念视角下探讨了图书馆在构建和谐校园、发挥和调动大学生读书兴趣中的作用以及图书馆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中的举措,同时分析了当前图书馆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中进一步的措施。

关键词 书香校园 图书馆 读书节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87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Vocational College

Library Reading Festival Activities

――Take Library of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Ci

(Library of Nanto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07;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Jiangsu 2100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reading Festival as an opportunity to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 as the perspective to discuss the concept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campus library, and mobiliz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play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reading and in advance of the campus library building initiativ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library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to promote further measures.

Keywords: scholarly campus; library; Reading Festival

1 南通职业大学图书馆举办读书节活动的实践

南通职业大学从2010年开始举办读书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图1),以“读书节”活动为平台,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作为拥有优越学习平台的南通职业大学图书馆,利用丰富的人文馆藏资源和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各种活动、读者座谈会、专题讲座、培训班等,引导人们的精神消费和先进文化宣传,促进人们人格、意志、品格的完善,而且能使人们在阅读与思考中有了一个交流平台。

图1

1.1 首先紧扣主题,制定完备的读书节计划

南通职业大学每年在举办读书节活动之前,图书馆都会事前指派专人负责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依照调研―制定规划―制定方案的步骤合理有序进行。策划人员首先必须针对本校读者的需求和本馆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访谈等形式,并据此提出活动的目标和要求,然后通过分析学校图书馆的人力、财力、物力资源等具体条件,制定出若干具体活动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择优,最后,确定出能够达到目标要求的最适当、最有效的方案。①在明确图书馆活动,尤其是宣传推广活动标准的前提下,设法使活动更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参与性。

1.2 围绕学校教育特点开展读书节活动

南通职业大学近几年的读书节活动始终围绕全校师生的阅读兴趣以及学校高职教育的定位设置活动,具体有:

主题班会与丰富多彩的名家讲座。为使读书节活动覆盖范围更广,做到在校的读者人人参与,在读书节期间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班会,通过各种活动报告、读书心得与体会以及其他成果形式展现出来,同时还邀请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一批著名学者专家走进南通职业大学图书馆及教室,举办专家讲座和读者座谈会活动,与本校师生读者分享他们的读书心得、人生阅历以及学术成果,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另外,每年举办的“图书馆知识讲座”从各方面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如包括“CNKI”系列讲座,帮助读者更加快捷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文献,更好为其科研教学研究工作服务。

各类专题培训。为向读者宣传介绍现代化的学习资料工具,培养读者利用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我校师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水平。举办“读秀学术搜索”、“同方知网CNKI”专题讲座。为广大读者介绍读秀学术搜索平台的功能、资源特色,以及使用方法与技巧,详细介绍了读秀知识库、读秀学术搜索平台、读秀电子图书等数据库、电子图书产品的功能特点、技术优势,以及与本馆藏书、定购数据库的整合,并通过实例演示,介绍了利用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使用读秀电子图书、馆藏图书、电子期刊、文献传递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我校教师与学生的文献知识获取与利用能力,指导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如何能快捷地找到想要的资源。

第3篇

《大学》开章明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言简意赅地道出了大学的办学原则,即是发扬良好的德性,启迪心智,不断进取,把美好的道德由己及人,达到美好的境界而不动摇。卡莱尔也说“:书籍是当代真正的大学。”德伯里说:“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书籍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不开口的老师,完美的学校。

(一)阅读养成教育帮助师范生赢得师范生身份

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课外知识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并逐渐形成一定的教学能力,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课堂知识的有效衔接。师范生作为大学中的一种,需要明确自身的师范身份,以实际行动赢得自己的师范生身份。根据教师所需的知识素养,可以将师范生所需知识分为三个板块: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有效的阅读可以帮助师范生高效的获取相关的知识素养,赢得师范生身份。首先,阅读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拓展知识面。而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广博的知识面能在一定程度上树立教学威信,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其次,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阅读教育类书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教学理论,形成一定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技能。再次,由于社会急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一些师范生在众多书籍之中反而迷失自己,究其原因就是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专业书籍的阅读,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让师范生在广博的基础上也能精专。

(二)阅读养成教育帮助师范生养成阅读习惯

师范生阅读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师范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高师教师应借助于师范生良好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师范生进行长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只有师范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才有可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阅读,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和学生分享阅读的方法等等。

二、师范生阅读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师范生阅读认知的改善

阅读认知是师范生形成和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础。只有师范生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对阅读重要性的宣传,可以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逐步实施。如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可以向学生普及阅读知识,让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师范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不是学校几个大型读书活动就可以养成,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培训体系。一项调查数据显示,78.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最大程度上影师范生的阅读。因此,学校的各个老师,也有责任向学生宣传阅读的重要作用,特别是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师范生阅读情感的培养

师范生阅读情感是指师范生对阅读行为产生的喜好表现。研究表明,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彼此间的喜爱是人际关系稳定发展和亲密的前提。师范生和阅读之间也类似于一种交往关系,只有当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了快乐,即对阅读产生喜欢和满意的情感,才能促成阅读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和长期保持。因此,让学生体验阅读的快乐甚为重要。而师范生阅读情感的培养首先应该从阅读环境的营造做起。大学的环境教宽松,学生有较多自主学习时间,因此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显得尤为重要。谈及大学的阅读氛围,首要想到的就是图书馆。调查显示,文科生和理科生选择读书的地方不同。文科生更喜欢在宿舍或教室看书,理科生喜欢在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硬件和软件建设对培养学生的阅读情感十分重要,但是图书馆之外的阅读环境建设也不可忽视。特别教室和宿舍:优美的环境,整体的读书氛围,是可以愉悦师范生的身心的。因此,在教室和宿舍创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十分重要。

(三)师范生阅读行动计划

师范生的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由外至内的过程。因此,在阅读习惯养成的初期,学校应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阅读规章制度。如,学生每天的阅读量应该是多少,一月的读书量是多少等等。同时,学生相应地也应该制定严格的读书计划。须注意的是必要的监督和奖励机制在学生的阅读养成习惯的培养中是必不可少的。人都是有惰性的,因此,制定的计划需要用一定的监督机制进行监管。如,学校中的班主任和学生的指导教师,应该检查学生每月的阅读计划和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并要行使教师的监管权力,严格要求学生。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梅尔做了一个“习得性无助”的实验,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如果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由于一些原因,在阅读中长期没有体验到阅读的快乐或者成就感,学生就可能对阅读逐渐失去兴趣。因为学生在努力的阅读却没有得到一定的回报,自然对阅读产生不了好感,因此,在学校严格的监督机制实施的同时,还要使用必要的奖励机制,如开展知识竞赛,征集读后随感,以奖项的形式奖励喜欢阅读的学生等等。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习惯;养成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大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对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对学生的阅读方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学中不断传授阅读的方法和重要性,对大学生阅读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图书阅读的现状分析

(一)阅读习惯缺乏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发展变迁。但是在现代大学校园,具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占据比例较少,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读什么书甚至是不知道怎么去读一本书,对读书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长时间不去阅读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降,也逐渐缺少阅读的毅力。部分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在书上涂划,但是其涂画的内容和书籍的阅读内容相关性较少,很少有人使用专门的读书笔记对书中涉及的重要内容进行记录和标明。使用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学生对书中重点内容的记忆,可以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灵感记录下来。根据图书阅读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只是读了图书的前一部分,对于后面的部分没有耐心阅读。从书籍的借阅历史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借阅的书籍数量较多但是读完整个书籍的很少,大多数学生没有热情和毅力投入到书籍的阅读中,没有耐心对书籍中的内容细细品味。

(二)阅读目的不明确

大多数大学生的阅读没有周密的计划,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只是单纯的选择读一些娱乐性的书籍,很少去阅读具有传统气息的经典名著。一些经典书籍作为国家和民族潜意识的表现,可以对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经典书籍潜移默化的影响关系到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长远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人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大学校园中对这种作用的发挥力度相对较小。作为文化传承者的大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书籍进行阅读,例如可以阅读一些关于人生哲理和人物传记等书籍,从而激发他们的奋斗精神。大学生对专业课程书籍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生往往在毕业时才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但是为时已晚,考虑到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的各种压力和面对的各种事情,所以应该在校期间多阅读一些本专业的课程和书籍,加强自身知识的积累,但是在大学校中很少有学生做到全面阅读专业书籍,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只是停留在课堂的吸收上面。

二、培养大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对策

(一)强化图书阅读的地位

在大学教学中,学生看重的是学分,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只是单纯的为获得学分而学,很少有学生对其所学书籍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查阅,其他书籍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说就是浪费更多的时间,大多数学生宁可花费时间在网络游戏上也很少去留出一部分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如此一来,导致他们的阅读能力下降,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书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学校应该通过各个层面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对书籍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和理解,减少学生认为的读书无用论的说法,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和荣耀。建立完整的倡导读书的体制,让学生从体制中感受读书的激情,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使读书成为校园中长盛不衰的时尚元素。也可以通过举行校园书香文化节,设置一些课外知识进行问答比赛,考察学生的阅读涉及范围,对比赛胜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提高学生整体的阅读兴趣。

(二)将图书阅读作为学生的综合考核内容

大学应该进行教学改革,将图书的阅读列入到学生的各项考核指标中,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对学生读书的情况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和统计,采用新型的管理思路对学生读书的相关事宜进行处理。对各年级学生阅读的书籍数量和范围明确的规定,提出具体的措施做出详细的安排,使学生的阅读具有明确的思路和目的。还应该制定相应的图书阅读考察标准,对学生阅读图书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将所有的考察结果和学生的各项奖金评定进行挂钩,也可以将考察结果和学生的学分紧密联系,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虽然实施各种体制是被动的加强学生的阅读情况,但是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随着阅读时间的增长,学生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三)建立图书阅读引导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图书馆阅读引导机制,对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各种困惑进行解决,包括阅读方向和阅读方法的选择等。专业任课教师还应该将学生的阅读列入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和所学课程相关的书籍,增强学生的知识吸收范围,让学生深入的了解所学内容的背景等。老师可以通过疑难问题解答和提问等方法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做到及时指导和监督学生的阅读。为了倡导读书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校学历资深的教师在校园开展各种讲学,将各种学习策略落实到位。为建立图书馆阅读引导机制,学校的各个部门应该做出相应的贡献,例如宣传部可以在校园中宣传读书的各种方法和措施,让学生从内心感受读书的重要性。各个院系之间也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好的平台。

结束语

图书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宝库,通过图书阅读可以了解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积累,还能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第5篇

复旦学院2008-2009学年经典读书计划自2008年10月实施以来,已先后成立了近百个由指导老师指导的读书小组。每个读书小组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已先后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在本学期积极鼓励读书小组的成员能更有效地开展经典读书活动,并对一学年来表现突出的读书小组或个人给予认可,特此制定本评优方案。

评选时间:

2009年5月7日——2009年5月31日

评优原则:

1、鼓励原则。通过评优的形式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读书活动。

2、展示原则。通过评优的形式提供平台,让更多读书小组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能为人所了解。

3、交流原则。通过评优的形式,以《学而》报为平台,将更多学生个人的读书心得进行刊载与宣传以达到相互交流的作用。

评优奖项:

1、优秀个人奖

2、优秀读书心得

3、读书小组风采奖

评优条件:

1、凡经学院认可的参与2008-2009学年复旦学院经典读书活动读书小组的复旦本科生。

2、凡经学院认可的2008-2009学年复旦学院经典读书活动读书小组(A类和B类)。

评优方式:

1、优秀个人奖(见附件一)

(1)由各读书小组进行组内推荐的形式,推选出一名读书小组的积极分子。

(2)指导老师可组织或参与推荐活动,并为推选出的学生撰写推荐理由。

(3)被推荐学生填妥推荐表格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复旦学院有关部门。

(4)学院审核通过后,确定其获奖资格。

(5)获得优秀个人奖的学生将获得学院提供的经典读书的奖品。

2、优秀读书心得

(1)由各读书小组进行内部推荐,推选2—3篇组内优秀的读书心得。

(2)推荐的读书心得需有指导老师的简要推荐理由。

(3)将优秀的读书心得在2009年5月10日前发送至,逾期视作放弃。

(4)学院根据收得的读书心得的具体情况,挑选部分在《学而》报上分期刊载。

(5)入围优秀读书心得的学生可获得学院提供的经典读书奖品,若读书心得在《学而》上刊载,可获得适额稿费。

(6)5月底,学院将汇总本学年优秀读书心得,制作《复旦学院经典读书活动优秀读书心得选集》一书。

3、读书小组风采奖(见附件二)

(1)由各读书小组自主申报,填妥申报表格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学院有关部门。

(2)学院将根据实际收得的申报表,进行初次筛选。

(3)学院在初选的基础上,组织一次风采展示,参与风采展示的读书小组需介绍本小组的特色。

(4)凡参加风采展示的读书小组自动确认获得2008-2009学年读书小组风采奖。

复旦学院学而时习建设中心

2009年2月15日

附件一:

复旦学院2008-2009学年经典读书计划

个人单项奖推荐表

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E-mail

所在读书小组名称

指导老师姓名所在读书小组人数

自我评价(简述参加读书小组活动的表现与收获,总字数不超过500字)

组内成员

推荐意见(2-3位成员意见,总字数不超过300字)

指导老师

推荐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

学院审核

盖章:

附件二:

复旦学院2008-2009学年经典读书计划

读书小组风采奖申报表

所在读书小组名称

指导老师姓名所在读书小组人数

组长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

联系电话E-mail

读书小组简介(简述本读书小组一学年活动情况,字数500字)

特色活动介绍(本读书小组一学年活动中的最具特色的活动情况)

指导老师

推荐意见

指导老师签字:

第6篇

笔者根据本校图书馆流通部提供的图书流通数据统计分析得知,大学生的主流阅读是好的,但从他们文学经典名著阅读的现状看,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和关注。这几年,在图书的流通过程中,考研类、计算机、外语类等书籍倍受青睐,而文学经典名著遭遇冷落,借阅率明显下降。从借阅状况可以看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越来越突出,阅读基本上是走一条“教材+专业书+英语四六级辅导+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图书的读书之路,而文史类、哲学类、社会学类和心理学之类的人文书籍却很少有人问津。在就业压力下,大学生把英语和计算机知识当作找工作的“敲门砖”,认为“多考一个证将来就多一份保障,用人单位也会高看你一眼。”于是纷纷为各种过关证件在拼搏;有的追求流行阅读、快餐式阅读……而留给自己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时间却越来越少了;出现了对文学经典“想说爱你不容易”的现象。校园里弥漫着对读书的迷茫和浮躁,阅读情况令人担忧。那些曾经以自己特有魅力影响了几代读者,辉煌了几个世纪的文学经典名著几乎被现代的大学生冷落。这种状况让人心痛,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

我们知道:经典文学作品体现了文学史上文学艺术的伟大成就,是一个民族、一个语种智慧的结晶。“经典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时代的价值观念、美学观念,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出一定的普适性的文学文本。它体现了文学文本作为历史事件对当下生存主体在美学维度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体现了作为个体的文学文本对历史的穿越。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就是那些在该语境中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同时,“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

在如今读图时代,关注大学生的阅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接班人,如果他们远离经典,数典忘祖,只识微软神话,热衷于流行阅读、时尚阅读,导致平面阅读,这是很可怕的。源远流长的中外文学经典,既是人类文明史、精神史、审美史、奋进史的形象演绎,也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求诚的生动展示。阅读它是与伟大灵魂不朽思想的交流,是与哲人对话、是找回精神的栖息地,可以涵养人文素养、丰富人生经验、充实精神世界,纯净辽阔心灵、饱满人之精神,呵护健康成长,守住经典这棵树。

二、打开的思路:文学经典名著――搭建新的阅读平台

1.高扬“书香校园” 的旗帜,构建理想阅读生态

(1)重塑校园书香环境:校园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的外在因素。构建理想的阅读生态,从校园硬件设施的改善,如建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到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开辟专用文学经典阅览室,让宽敞的大厅,舒适的桌椅,怡人的环境,开放的书架,精美众多的中外文学经典名著,成为学生读书学习的天堂。让书香飘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让学生亲近文学经典,阅读文学经典,读好文学经典。“亮丽”自己的精神世界。

(2)深化校园读书活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文学经典的阅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以校园读书文化节、读书沙龙、诗会、文学经典阅读协会、征文竞赛等形式来推动校园文学经典阅读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多姿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中交流情感、学习互动。

设立“阅读节”、“读书月”、“读书周”、“读书日”。依托中文系、学生处和图书馆等部门,成立“文学经典阅读读者协会”,设立“读书专项基金”,创办制度化精品化的“中外文学经典欣赏系列讲座”、开展“大学生与文学经典”征文、阅读演讲竞赛、阅读座谈会等活动;配合教学定期在读者中开展文学经典阅读计划,组织“文学经典小说联播大赛”、“最美的诗篇”、“读书交流会”、“新书介绍”、“评选经典阅读明星”等活动。点燃大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激情。让书香在校园上空永远飘荡!?

2.点燃莘莘学子的阅读激情,走进阅读文本的美妙世界

(1)文本阅读

阅读文学经典,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以安逸、平和宁静的心态去读书。深度阅读文本。只有饱读诗书,博览群书,精读经典的人,才能在阅读实践中,拓宽文化视野,增加知识底蕴,丰富阅历,提升理解鉴赏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文学经典的阅读要“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 抓住一些细小的地方,深入读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它的乐趣和魅力。阅读能力才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2)媒体阅读

现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为学生开设视频阅读课,看经典名片,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雷雨》、《茶花女》、《阿Q正传》、《威尼斯商人》、《飘》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鉴赏,并能通过比较,体会原著的魅力所在,真正做到让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一次震撼心灵的冲击。

(3)教师导航

阅读经典,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需要教师导航。以文学的方式来把握自己的教学行为;以饱满的情绪来感动人,以生动的典型来震撼人,以动听的故事来充实学生们心中圣洁的草甸。开设经典名著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开展文学经典的研究性学习,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情感,使其在理解、分析、思考等方法论方面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培养踏实的学习作风和忍耐寂寞的毅力,最终获取蕴含智慧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求真、钻研的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可以舒展心灵的翅膀,让目光变得深邃;让生活变得充实。让学生对世界多一份诗意的把握,对生活多一份优雅、多一份温暖的情怀。

3.牵手当下著名作家,展开丰富多彩的对话

与作家建立密切关系,创造条件邀请文学界著名的作家来校做报告,畅谈文学经典,与读者面对面,增强情感的交流,谈阅读,论文学,拉近作家、老师、学生的距离,营造阅读氛围,推进阅读深入。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艺术水准、创作激情等,鼓励学生与作家对话,形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

第7篇

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非常正确的, 在读书学习方面要求和谐是当务之急。因为现在有许多的不和谐之处,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重, 升学压力大, 只啃课本, 严重“偏食”; 大学生课余时间钻进消遣娱乐书堆里, 享受着没有营养的“垃圾食品”, 营养不良; 成年人大多数忙着挣钱没时间读书。这不是危言耸听, 据报道, 2004 年12 月,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国民的读书率持续走低, 2003 年比1999 年下降8. 7% , 仅有5% 的国民有阅读习惯。而我国要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 高素质的人才是支撑, 二者的不和谐让人们呼唤尽快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 我认为全社会要积极努力, 建立全民阅读的载体形式, 共同打造学习型社会的读书平台, 引导和指导国民热爱阅读、科学阅读, 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各级、各类图书馆是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市民的书房、学生的第二课堂, 在打造学习型社会中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当好主力军。

1. 以“家庭藏书、读书、用书展评”为主要内容, 塑造无数学习型家庭, 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家庭平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搞好家庭文化建设, 营造文明、温馨的家庭环境, 能有效地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藏书、读书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家庭读书活动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已经开展, 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功组织家庭读书活动应抓好三个方面问题:1. 1 成立组织机构。“家庭读书”活动由宣传、文化部门牵头, 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部门配合, 以社区为依托, 公共图书馆具体实施, 联合成立一个地区的“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领导读书活动, 发现、造就大批的学习型家庭,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他们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与“文明社区”、“文明家属院”评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是“文明社区”、“文明家属院”评选的重要内容。上海卢湾区从1994 年开始组织“家庭读书”活动至今有50 多次, 参加的家庭有2. 4 万户, 培育、发现了许多的学习型家庭, 10 年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文明。实践证明, 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成立领导机构是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保障。1. 2 注重内容和实效。把藏书、读书、学以致用作为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家庭成员要读书学习, 丰富知识, 提高素质, 首先要有一定数量的图书, 然后才能读书和用书。藏书优劣用数量、品位、特色等标准去评定, 读书和用书效果可以通过读书取得的成就来体现。广东的广州、深圳、揭阳、韶关等地的“藏书家”评选活动侧重于藏书方面的评比, 上海的“家庭读书”活动更侧重于用书。2000 年由《中国文化报》等单位组织的“优秀读书家庭”评选活动和2006 年浙江嘉兴“十大藏书家”评选活动则是二者并重。既重藏, 又重用, 图书才能发挥作用, 人的素质才能提高, 读书活动才有实效, 有生命力, 才能培育出实用的学习型家庭, 孕育出更多的有益于社会的有用人才。1. 3 广泛宣传, 典型示范, 推动全社会读书风气的形成。通过倡导、引导家庭读书, 涌现出一批藏书、读书典型, 这是一地区的宝贵财富, 将他们的事迹广泛宣传, 发挥榜样的力量, 带动全社会崇尚读书, 以藏书、读书为荣, 那么开展此项活动的初衷就达到了。在确定典型示范户时, 注意选择具有不同特点的家庭,比如藏书质量高又与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的; 读书明理、尊老爱幼的; 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人们容易以与自己情况相似的人为参照, 以此可资借鉴。在宣传方式上可采用举行挂牌仪式形式, 也可将他们事迹通过新闻媒体宣传, 图书馆和书店应主动发展他们作名义职工, 为我们改进工作献计献策, 改进和完善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家庭藏书有许多质量高, 专业性强, 稀见书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 主人或后人有可能不再需要这些书, 那么, 图书馆因为掌握着他们的藏书信息, 可以及时地以购买、交换、接受捐赠等形式将宝贵的家庭藏书转变成图书馆藏书, 避免图书的散佚, 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是保存民间文献资料、增加馆藏资料的有效途径, 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 以指导学生读书、开展读书活动为主要内容, 丰富和拓展大中小学生的知识面,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校园平台。求学时期是人一生中唯一的专门读书的宝贵阶段, 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 通过课外阅读, 丰富、拓展知识面, 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意义非常重大。但是,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中小学教育主要是应试教育, 大学教育只注重专业教育, 很少有学生能在这个时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为日后的工作、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近两年, 国家教育部门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 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步得到贯彻, 高考开始注重学生知识面和能力的考察, 大学也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方面发展。多读书、读好书一定会在升学考试和日后的个人发展中显示出厚积薄发的优势。学生的课外阅读仅仅停留在倡导宣传上到头是一场空, 需要学校领导及其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方可凑效。笔者经过调查研究,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 认为大中小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构建老师抓得着、学生看得见的管理载体形式, 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引导学生阅读, 逐步打造和完善学习型社会的校园读书平台。2. 1 成立学校读书协会。由于学生的年龄、学校的教学特点和条件不同, 中小学和大学在读书协会的组织上是不同的。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教师在读书协会的作用由组织、指导向引导转变, 学生则由被动地接受向自己组织转变。中小学读书协会由主管校长负总责, 语文教师和图书馆员组成辅导组, 学生按班级组成读书小组。在大学, 学生在学校宣传部的领导下自己组成读书协会, 采用竞选的方式推选出好读书、会读书、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会长、副会长, 设宣传、组织、后勤等小组, 学校宣传部、团委、图书馆经常给予辅导, 学校院系和网络中心、广播站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共同构建大学生读书学习的管理平台。2. 2 组织学生有计划地阅读各类书籍, 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读书活动。在中小学校, 图书的阅读与语文的学习结合起来, 由语文任课老师提供阅读书目, 要求学生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语文老师象批改作文一样给予批改, 学校定期召开语文教师参加的辅导组成员会议, 交流辅导经验, 完善辅导方法, 提高阅读效果。在大学, 读书协会在广泛征求老师意见的基础上, 确定各专业学生在几年的大学生涯里的阅读书目, 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读书, 并且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 班主任经常查看, 督促学生阅读, 了解学生心理动态。读书协会成员采取交谈、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同学们的阅读趋向、读书效果等信息, 不断改进读书协会的工作。为了检验读书成效, 引导读书方向, 指导读书方法, 读书协会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示、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读书板报比赛、读书报告会、学术报告会、讲座、优秀读书典型评选及事迹展示等。2. 3 学校领导、教师及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组织、指导、引导的作用, 使读书协会工作科学、健康地开展下去。在中小学, 老师自始至终都要参与读书活动。而在大学, 老师在放手让大学生自己组织读书活动的基础上, 要当好后盾和参谋。主要在三个方面: 活动前的指导; 活动中人力、物力的支持;在读书方法上以多种形式给予引导。2. 4 图书馆充分发挥文献中心的作用, 做读书活动的主阵地。图书馆在读书活动中可以在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根据学生的阅读书目保证充足的书源; 二是及时新书通报, 编制专题书目、索引、综述等二、三次文献, 方便学生借阅; 三是开展现场咨询、电话咨询、邮件咨询、虚拟咨询、博客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参考咨询, 帮助学生利用图书馆阅读学习; 四是发挥图书馆的专业优势, 请馆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报告会, 引导学生的读书方向, 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

第8篇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current situation and being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on reading promotion in China, the article points out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and discusses the mode of reading promotion l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in China. The sugges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现状;问题;模式

Key words: university libraries;reading promotion;current situation;problem;mode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8-0158-02

0 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都把阅读推广活动作为提高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必要手段,政府及民间都致力于阅读推广,有些国家元首也亲自参加阅读活动。卓有成效的如,美国国会立法通过成立的国会图书馆阅读中心及该中心发起的“国家阅读推广伙伴”计划,英国的图书信托基金会及其发起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德国促进阅读基金会、日本官民协力启动2010读书年等。[1][2][3]

我国也早在1997年就由、文化部等九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知识工程”,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为知识经济发展作贡献。中国图书馆学会响应中央关于全民阅读的倡议成立了阅读推广专门工作委员会,旗下15个专业委员会,200余位专家学者,策划了诸如“4.23”广场活动、全国少年儿童阅读年、湿地中国行、绿色阅读、建筑图书奖、阅读与健康科普博览会、全民阅读论坛等,取得了很多可贵的经验。[4]

1 我国国民阅读现状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八次。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覆盖了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近三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表明: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从69.7%到72%再到77%,呈持续增长态势。我国2010年人均阅读图书4.25本,读书读报时长增加。这些都得益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政府部门重视阅读推广并把它作为老百姓的实事来抓。一些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和新闻媒体的宣传对全民阅读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另外,数字化阅读明显增长,报纸为传统媒体阅读量之最,0-8岁儿童陪读率上升。但结果也显示:期刊阅读下降;近六成国民自认读书量少,三成以上不满自己读书现状,未成年人的图书阅读量明显高于成年人,“该读书的人不读书、该读书的时间不读书、该读的书不读”现象仍然存在。[5]

2 我国目前阅读推广及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阅读推广活动总体偏少,且受国情影响存在地域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地域上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阅读推广活动相对多,西部地区和农村少;②形式、内容单一,主要以书目、新书推荐、世界读书日活动等为主;内容限于专业书、考试用书、经典文学名著等;③推广范围有限,高校图书馆多限于师生读者,很少参与全民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也多面向城区读者;④模式方面,嘉年华式推广活动多,持续性、培养型推广模式少;⑤研究方面,对活动项目的介绍评议多,也有对单一主题式模式的研究,但是缺乏对可复制推广模式的研究。

3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成为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倡导全民阅读的主要力量,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开展阅读推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3.1 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丰富的馆藏纸版资源,而且还拥有大量的电子资源,这些都为阅读推广奠定了丰厚的资源基础。[6]

远程访问技术的发展为校外读者提供了方便,也大大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为开展阅读活动提供了方便。只要有网络的地方,读者就可以通过远程账号检索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另外,一些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功能的开通,也为边远地区的农村居民提供了条件。

3.2 高校图书馆造就了大量阅读推广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员,高素质的大学生读者和各学科教授专家等人力资源。

图书馆员不仅熟悉本馆的纸版馆藏资源,还能掌握本馆和网上免费的数字资源,可为阅读推广的倡导者,提供并有针对性地组织大量多载体的有用资源,量体裁衣为推广对象提供资源服务,指导阅读活动的实施。大学生的学科齐全,而且年轻有激情,可成为阅读推广的中坚力量,成为有力的组织者和推广者。各学科的教授专家掌握着各自最权威、最前沿的知识和信息,他们可为阅读推广活动提供学科专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

3.3 高等院校的暑期实践活动,及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等条件,给在基层开展阅读推广提供了有利途径。高校图书馆利用大学生的暑期活动和实习基地开展阅读推广,让大学生参与阅读推广活动的宣传和组织,既提升了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也拓展了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实践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知识传播价值。全世界全社会都在日益关注全民阅读水平,而我国国民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机构之一,具有推广阅读的优势条件,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开展阅读推广具有很大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阅读推广模式,并加以推广,对缩小东西部及城乡差距,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 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阅读推广模式探讨

4.1 以高校图书馆为主导的三种阅读推广模式 ①阶段式:即利用大学生每年假期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成为基层阅读推广活动的执行者。高校图书馆员理应担当起培训学生的义务,利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阅读推广的意义,了解推广对象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方法,常见的阅读推广途径和相应的活动,推广活动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推广活动等等。通过让大学生调查掌握推广对象的阅读需求,了解其目前的阅读现状,才能有效开展阅读推广活动。高校图书馆应该把这种阅读推广作为每年的常规性工作来做。②基地式:即依托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基地开展的阅读推广模式;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基地,无疑是开展常规阅读推广的绝好途径,从大学生所在的实习学校的中学生,到中学生的家庭、社区,都可以是阅读推广的对象范围。而且教育基地是相对比较固定,这种阅读推广模式在师范院校具有普遍推广意义。③本土式:即以当地图书馆(室)或文化馆为主体,高校图书馆协助开展的阅读推广模式。这种阅读推广模式是馆际合作、城乡合作、东西合作的新途径,为开展馆际“一对一”帮扶开拓了新思路,对缩小城乡及东西部地区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4.2 实施步骤 ①高校图书馆员需要在即将实习的学生中选择、培训自愿参与阅读推广的大学生,使其充分了解阅读推广的意义,掌握问卷调查和阅读推广的相关方法。②确定调查对象。包括大学生实习基地、暑期实践场所以及大学生家庭所属社区等范围的学生和民众。针对阅读推广地区的特点和受众需求,共同设计合理的阅读现状调查问卷。③由大学生向阅读推广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做好调查问卷的回收工作,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充分了解该地区阅读推广对象的阅读现状和阅读需求。④根据推广对象的需求、现状和特点,设计符合当地现状的阅读推广内容及多姿多彩的活动形式。最后,全程跟踪、监控活动,检验推广成效。通过走访、电话问谈、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检查阅读推广的成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正,以养成受众的阅读习惯、培养受众的阅读能力。并将推广对象阅读推广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5 阅读推广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5.1 基层或郊县居民图书消费能力低,阅读资料匮乏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地域不同,决定着阅读推广对象的文化层次复杂多样。尤其是基层农村的图书资料匮乏,居民阅读水平较低,都是阅读推广的不利因素。高校图书馆员和大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如可将图书馆部分纸版图书短期出借或捐赠给基层单位或社区,尤其是那些大学生读者利用率不高,但适合农民、中小学生阅读的资料;有条件上网的地方,还可以推荐部分免费的网络资源等;还可以倡议大学生或发达地区中学生捐出自己的部分图书资料;或在有利于阅读推广宗旨的情况下为一些出版媒体做宣传,向他们倡议赞助基层;申请当地的政府支持等。[7]

5.2 基层居民相对缺乏阅读习惯、阅读意识,难以组织动员 可以借鉴大连创建文明城市时“小手拉大手”的做法,以中小学、幼儿园学生为中心,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动员中小学生和幼儿,让他们督促其家庭成员参与阅读活动;宣传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意义,通过典型案例,宣传“亲子共读”p“家庭共读”对培养和教育子女的好处,打动家长远离麻将,亲近阅读;还可以利用班会、班级板报、校报等课外活动或刊物,定期举办“亲子读书报告会”,[8]由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渲染读书快乐的氛围;动员离退休教师、爱好阅读的居民骨干或文化程度较高的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以其模范带头作用来影响他人。

5.3 推广对象的阅读能力普遍较低 利用在教育实习基地实习的师范生、假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定期对推广对象特别是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以离退休教师和积极分子为核心组成各种读书会或读书小组,邀请相关专家举办讲座,定期集中讨论交流,相互督促,提升阅读能力;对阅读能力短期难以提高的人群,开展为其读书、听广播或磁带等“听书”活动;培训活动的间歇期仍坚持以多种方式长期跟踪指导,以养成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邀请出版发行界的积极参与,举办一些活动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一切以有利于阅读推广宗旨为目的,力求避免轰轰烈烈开始一哄而散结束的嘉年华式活动,力求避免弱化阅读推广意义的一切物质奖励。

高校图书馆凭借着自身的资源和人力优势,理应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中间力量。三种阅读推广模式的提出,为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对缩小东西部及城乡差距,对提高全民阅读能力,提升全民素质,建立学习型社会、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永娴.英国“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及意义[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1):101-104.

[2]bookstart,.uk.

[3]Kansas center for the book projects.[2008-07-02].skyways.lib.ks.us/orgs/kcfb/.

[4]郑章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研究述略[J].图书馆论坛,2010(12):46-51.

[5]吕梅.馆社合作共促阅读――图书馆与社会合作推动青少年阅读推广[J].图书与情报,2011(1):91-94.

[6]李海英等.论高校图书馆引领大众阅读服务功能的拓展[J].现代情报,2009(5):85-87.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 阅读倾向 浅析

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步入大学校园,学生的阅读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大学时代作为一生成长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将对成就一生的事业产生关键的作用。我们正处于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多种观念相互碰撞,一切都在更新,一切都在重建。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国家建设者,同时也是对当前趋势有着敏锐感知力的群体。因此,了解、?分析当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阅读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传统的阅读以纸质书刊为主。纸质书刊因其精美的设计、淡淡的墨香及殷实的质感让一代又一代人爱不释手,然而随着视觉文本和超文本形态的飞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几乎所有小说、文学名著等娱乐、消遣类的书籍在网上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而一些专业性的书籍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了解相关信息或订阅。网上阅读、读书频道等新型读书途径已经越来越得到当代大学生的青睐。

2.当代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年级差异。(1)我们发现,从年级看,文学作品备受垂青,这与文学自身的特点与优势有关。文学作品是人类文化的历史结晶,文学名著因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永恒的魅力,成为大学生渴求的阅读目标,反映了他们的生活理想和对生活的美好意愿和情感。当然,这是从积极的方向看。如果从相反的方向来看,那么这类书籍中也存在着一些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都流于粗制滥造的产品,其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均乏善可陈。这部分书籍对学生阅读群来说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降低其审美判断力,使其阅读趣味趋向低俗化。(2)随着年级的升高,类与其他类的差距在缩小。一年级的大学生,刚踏人大学校门,各方面都在适应阶段,其阅读心理具有不确定性,阅读需求层次较低,所以阅读比较盲目和随意,阅读大量的文学类图书可以缓减紧张高考带来的压力,阅读倾向于休闲娱乐型。到了二年级,大学生开始适应大学生活,也慢慢进入专业学习,学习任务也慢慢加重,因此阅读重心转移到专业基础学习,I类图书借阅量有所下降,语言类、?计算机类、经济类的图书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他们要应对四、六级英语考试、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试。阅读倾向于实用性、应付型。(3)四年级的大学生(毕业生),借阅最高图书种类为T类,且远超过I类文学类。而且相比于其他年级借阅量是最少的,原因可能是进入毕业阶段,职业意识增强,阅读倾向以自动化和计算机以及专业知识图书为主外,对未来职业工作、研究生考试开始作准备。

3.就业前景对当代大学生阅读的影响。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在我国剧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业就失业”、“先就业再择业”、“毕业生薪酬跳水”甚至“零1二资就业”和“待业啃老”等现象的出现,?都是严峻就业形势的一个侧影。就业的压力迫使当今的大学生要么为继续升造而苦读,要么为多拿一些证书以便就业学习,也就是说,大学生的主要精力投向了考研或就业上,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导致90后大学生阅读倾向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以上说明阅读倾向会受到读者不同学习阶段的影响,阅读倾向以需要为基础的,读者阅读需求自我选择方式和目的明确,是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反映。

二、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阅读特点的服务对策

针对大学生阅读的娱乐化和功利化倾向,促进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文献资源建设上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通过对传统馆藏和电子资源、 网上图书报刊的了解,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根据读者的数量、 需求、 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 易用性、 费用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基础学科以图书为主,应用科学以报刊为主,图书以印刷为主,期刊以电子版或网上索取资源为主。 图书馆特色化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图书馆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馆藏文献资源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纸质文献、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合理配置,从而不断提高馆藏质量,拓展读者的阅读服务功能。

1.吸收不同年级段的大学生参与新书采访活动,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导读辅导,做好书目推荐。

2.加强对大学生的阅读指导。建议高等院校、青年团组织、大学生社团和新闻出版界应当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的指导和引导,积极推荐优秀书籍,开展读书活动,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到健康的轨道上来。(1)构建推荐书目,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面对大量的馆藏文献,如何有选择地阅读,直接影响着阅读效果,让大学生首先认识到读书本身是一种责任,一种思考。大学生作为传统与时代的传承者,对知识的涉猎、文化的熏陶,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面对时代。但丰厚的文化积淀是前提,广泛涉猎多领域的知识,阅读古今中外的书籍;建立比较的平台,特别是对经典名著的阅读最为重要。同时读书要有系统性、计划性。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03-23.

第10篇

一、本学期工作小结(一)读书月特色活动1. “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学生和家长的阅读,促进书香家庭的建设,带动周边阅读,我校在4月份开展了“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此项活动一经开展,得到了广大学生们的喜爱和家长朋友们的大力支持。班级阅读群和朋友圈里孩子们阅读的身影、稚嫩的读书声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2. “一周一首古诗词”的诵读活动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我校开展了“一周一首古诗词”的诵读活动,每周由教导处下发诵读内容,各班同学利用晨诵或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诵读,通过诵读,学生对古诗词、对经典国学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纷纷加入到学习经典的行列中来。这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我校将继续秉承良好的传统,并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用中华的经典传统文化去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在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

3. “美文朗诵大赛”

    为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爱语文的思想情感,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开展了首届“美文朗诵大赛”。通过比赛,老师和学生们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相信,朗诵大赛必将激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4.“红领巾跳蚤书市”活动

    “红领巾跳蚤书市”活动是我校传统读书活动,通过活动,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美丽无穷的大千世界,感受着阅读的魅力,共同营造温馨和爱的阅读氛围。

5.“硬笔书法大赛”

    为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检验学生练字的效果,我校组织开展了硬笔书法比赛。旨在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进一步培养、激发了同学们练字的兴趣,使同学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比赛的情况来看,我们今后还需加强对学生写字的指导。

(二)教学常规工作

1.落实课程计划,安排课程表和日常替代课工作。

2.组织语文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工作,深入课堂听课,指导青年教师备听评课。

3.定期检查教案、习题演练、作业批改、工作计划总结等。

4.日常值周工作。

5.配合各部门开展其他工作。

二、下学期工作计划

(一)将已经开展并行之有效的读书活动形成传统,保持下去。

第11篇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开展“走进名篇”、“欣赏名篇”的阅读活动。通过活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为目标,在阅读欣赏课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1. 朗诵古诗文;

2. 诵读中华经典名言;

3. 走进《红楼梦》、欣赏名著;

4. 阅读《少儿科技》,了解相关科技知识;

5. 阅读《现代诗文》、《小读者》,欣赏优秀诗歌和散文。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含教师自修计划、教研活动、课外专题活动等)

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经常范读,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延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从而激发学生自愿地去阅读。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每天中午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列出自读提纲。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开展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优秀读后感评选、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7、有计划地安排作好读书笔记。

单元

课题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措施及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安排

课时分配

周次

起讫时间

第一单元

古诗文

背诵、理解70首古诗。

名诗、名句欣赏

1. 诗歌朗诵竞赛;

2. 诗歌知识竞赛。

第二单元

《少儿科技》

了解一定的科技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陶冶。

科学精英的介绍。

开故事会

第三单元

《补充阅读》

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

做手抄报

第四单元

《小读者》

阅读散文,欣赏语言,受到思想陶冶。

欣赏优秀的片段。

读书笔记展览;

第五单元

《现代诗文》

欣赏现代诗文,品味语言及其独特的思想内涵。

通过欣赏语言体会其表现的思想。

1. 朗诵竞赛;

2. 优秀篇章推荐。

第六单元

《红楼梦》

了解众多人物形象及其个性特征,品味独特的语言魅力,受到思想熏陶。

第12篇

关键词:读百本好书;书目;数量;方法;效果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开展的“读百本好书”活动,是一项拓展大学生成功素质的重要的实践性举措。目的在于训练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成功素质,以厚积而待薄发,为学子们将来迈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要求重在落实,重在促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且都能有所得、有所获。作为大学生知识拓展的有效手段,“读百本好书”活动包含着四个方面的要求:阅读书目的选择、阅读数量的把握、阅读方法的运用和阅读效果的评价。这四者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不同的书籍要求有不同的读法,而不同的读法会对阅读的速度、数量产生影响,并且书目选择和阅读方法的不同会带来阅读效果上的差异。书目的选择、数量的把握、方法的运用及效果的评价是读书活动中的四个重要问题,是体现读书质量、实现读书目的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阅读的书目、数量、方法、效果评价进行科学的指导并提出合理的要求。本文试就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关于阅读书目的选择

古今书籍浩如烟海,大学生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课外书来读,的确是个难点,是个最费思量的问题。目前社会上推出的“好书”书单各种各样,让人目不暇接。这些书单所列书籍虽然确有价值,但大多是人文类的,有些又专业性太强,并非适合所有人,且有些书籍很难激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在大学阶段,我们对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目该怎样进行指导和要求呢?首先,阅读书目的选择必须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国内曾有人对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做过调查,一种是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对象为安徽省5所本专科院校的26个系、37个专业的学生[1];一种是用大学生在图书馆借阅书籍的类型及数量作为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客观指标,调查对象为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2]。两项调查均表明,文学类作品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在所有课外读物中高居榜首,比例达40%,而专业辅导类、科技类读物则少人问津,两类加起来所占比例不足10%。虽然大学生们偏爱于娱乐性和消遣性的文学作品,对满足大学生课外业余活动和闲暇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大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和自身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途径,但对所学专业与文学关联不大的学生来说,毕竟缺少实用性。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说过,读书“不加选择,那就是浪费时间”。中国现代学者夏尊在他的《阅读什么和怎样阅读》一文中,将阅读的范围分为三个,一是关于职务的,二是参考的,三是关于趣味或修养的。其关于职务的和参考的解释,对学生而言是指功课和与功课相关的参考书。先生在谈到读书时曾言:“理想中的学者,既能精深,又能博大……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两位学者都一致强调了专业类书籍在读书中的核心地位。今天,我们以塑造成功素质为目标而读书,不妨将课外书籍分为以下几类:专业素质类,包括专业书籍及与专业相关的书籍;非专业素质类,指与专业关联不大甚至无关联但能提高观念、品格、能力等成功素质修养的书籍;娱乐消遣类,指那些与专业毫无关联,纯粹拿来怡情、休闲的书籍。这里,专业素质类应是我们课外书籍阅读的首选,当然,并不是说要将其它两类排斥在外,但绝不能本末倒置。这三类,在大学生阅读书目单上的比例,可以考虑为631,在此基础上可视情况进行调整。其次,书目的选择还应考虑大学生的年级、知识基础、个性修养、爱好兴趣等因素。在对安徽5所本专科院校学生的调查中还发现,低年级大学生与高年级大学生、专科生与本科生,甚至女生与男生,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都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出不同的爱好和习惯。例如,低年级大学生比较喜欢娱乐性、消遣性的课外读物,而高年级大学生则比较喜欢知识性、专业性的课外读物;专科生课外阅读的数量不仅低于本科生,且偏好于消遣性读物。因此,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比方说,对低年级或专科生,课外阅读的书目中,专业类书籍的比例可适当放低,深浅难度上的标准可适当降一降。最后,在书目方面有几点需要说明:(1)书目的选择上应采取教师推荐与学生自选相结合的方式,有的书必读,有的学生可自选。其中专业素质类书籍由专业老师负责推荐,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要有素导、专业老师和有关的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国学大师先生就曾应清华大学学生之请,为初学者开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今天,大学的专业分类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而且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除课本之外与专业相关的书籍是数不胜数,而非专业素质类书籍则有如恒河沙数,由谁去挑选呢?这项工作只有相关研究机构、专业老师、素导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2)我们选择书目不要将眼光仅仅盯在纸质书籍上,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像电子书籍以至影视作品等等都应是我们选择的对象。

二、关于阅读数量的把握

我们说读百本好书,并不是刻意要求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读满一百本。书籍的字数有多寡之分,阅读的速度有快慢之别,再加上大学生的学制有长有短等等因素,对大学生课外阅读书籍的数量也就不宜作过于硬性的规定,但这并不等于说完全不作要求。一般情况下,一本约两厘米厚薄的书字数在三十万上下,如一部分上中下三册的《红楼梦》,每册就是三十多万字。按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使是带研究性的精读而不是一般性的泛览,对一本三十万字的书,每天用约两个小时的课外时间,相信一周左右是可以读完的。因此,开展“读百本好书”活动中,要求大学生每学期(含寒假或暑假)读10本书是可行的,这应是最低标准。这样,到大学毕业,专科生认真读完60本课外好书,本科生读完80本,那将对大学生的学业、对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塑造,其作用不可估量。

三、关于阅读方法的运用

读书是一门艺术,读书方法直接影响着读书的效率与效果。清代文人袁枚曾把读书比作“吃饭”,说:“善吃者长精神”。因此,读书活动中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古往今来,中外很多成功者曾在读书方面有过经验之谈,给我们总结出了许多极有学习、借鉴价值的读书方法,如背记式、复述式、评注式、重复式、博览式、计划式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参考。读书活动中,每位学生都应寻求到最适合自己、最有效的读书方法,否则,有耕耘却收获甚微;或者,只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书橱”,这都是读书的悲哀。在读书方法上有两点要重视:(1)要善于把握精读与泛览,特别须注意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那些与专业、与塑造成功素质无关的消遣性书籍上。(2)要勤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是采用心得体会式,或是摘录式、评注式,都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手段。写读书笔记可以说是读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

四、关于阅读效果的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读书活动落实情况的量化检查,是对学生在知识拓展方面所获素质学分的考核手段。评价过程涉及三个方面:

(一)评价的组织机构。因为即使是大学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很高的学习自觉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对读书活动加强领导并设立组织机构是十分必要的。在组织机构上,可以将每个班级确定为一个读书活动组,素导、班导为顾问,设组长一名,由班级素导助理或者学习委员担任;每组又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8人左右,学生自由组合或者指定安排,设小组长一名。机构的领导成员不仅要负责对读书活动的宣传、指导,积极筹划与组织诸如读书比赛、经验交流、学术研讨等等班级活动的开展,同时要负责对学生在读书活动中的表现和读书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二)评价的量化。这里的量化也就是将“读百本好书”活动与素质学分挂钩。考虑到知识拓展在整个非专业素质拓展中的重要性,读书活动在非专业素质学分的权重分布中应该有所偏重,总学分不应低于5分,按专科5学期,本科7学期平均分布,并将每学期分值划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三)评价的方式。评价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检查读书笔记。要求每位同学在读完一本书后写出读书笔记,形式不限,评论、体会均可,然后由素导依据每位同学所写笔记的数量与质量按等级进行评分。(2)组织考试。采用笔试方式,根据教师推荐的全班学生以至同一年级、同一专业学生在学期内全都必须阅读的书目(共须书目),由素质导师、班级导师根据书籍内容给学生设计题目,每个学期末安排一次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等级评分。(3)考查平时表现。平时表现是指学生平时对待“读百本好书”活动的态度,以及参与学校或班级组织的有关读书活动的情况。考查由素导、班导、组长和小组长共同负责,同时,考查平时表现与检查读书笔记或者与组织考试结合起来,可按46或55的比例分配素质学分。

要使“读百本好书”活动能够更好地开展,除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如大学生读书兴趣的激发,专业教师、素导、图书馆三者的协同,读书活动与其它成功素质拓展活动的统一,等等,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思考、去探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