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储备货币论文

储备货币论文

时间:2022-11-15 06:0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储备货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储备货币论文

第1篇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的交易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这3种功能全部或部分从中国国内扩展到国外。中国自2008年底拉开人民币国际化的序幕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正一步步向前迈进。人民币正在国际范围内作为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使用。

1.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现状

我国于2009年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目前有206个国家与地区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2010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为5063亿元,2013年达到4.63万亿元,3年间增长了814%。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的70%左右是跨境货物贸易,30%是跨境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交易。跨境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同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例从2011年的6.60%,上升到2013年的11.69%。香港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自2009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一季度,大约80%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通过香港进行。有专家预计,到2015年之前,中国和新兴经济体贸易总额的50%,或者是中国全部对外贸易总额的30%将用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将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结算货币。此外,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2013年12月3日的报告显示,从2013年10月份开始,人民币已取代欧元,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常用国际贸易融资货币。根据SWIFT的数据,在传统贸易融资工具———信用证和托收的使用中,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及结算货币的比率,已由2012年1月的1.89%,增至2013年10月的8.66%,市场占有率排行第二。美元排第一位,占81.08%的绝对多数,而欧元的市场占有率则从2012年1月的7.87%降至2014年10月的6.64%,排名第三位。

2.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现状

自2010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以来,该业务发展迅速。2012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规模为2840.2亿元人民币,是2011年的2.56倍,2013年达5337.4亿元人民币,是2012年的1.88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占80%以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人民币结算的比重不足20%。FDI人民币结算额占FDI总额的比重从2011年12%升至2012年的36%,增长速度很快;ODI人民币结算额占ODI总额的比重从2011年的5%升至2012年的6%,份额较小。香港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业务发展迅速。香港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包括人民币存款、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股权类产品和人民币基金类产品。2009年之后,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快速,经营人民币业务的认可机构数目也快速增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金融机构从2011年6月的900多家增加至2012年8月的1万多家。自2007年7月香港发行第一支人民币债券以来,其离岸人民币债券发展速度较快。从2010年到2013年,人民币债券发行额增长了224%。香港债券市场的发行币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港币债券比重迅速下降,人民币债券比重直线上升。2009年10月前,香港债券市场98%为港币债券,到了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港币债券比重降至35%,人民币债券比重高达52%。除了香港地区作为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之外,主要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还包括伦敦、新加坡、中国澳门和台湾地区等市场。2011年9月,英国财政大臣GeorgeOsborne和中国副总理共同宣布,伦敦将和北京共同协力发展人民币业务。是年年底,伦敦市场上的人民币交易量已经占到除中国内地和香港之外的全球离岸人民币交易量的46%。中国以外的第一支人民币债券是汇丰银行于2012年4月在伦敦发行的,目前已有10余支人民币债券在纽交所上市。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取决于中国货币当局人民币流动性的提供。通过和其他国家(地区)货币当局签订双边本币互换协议,除了维护金融稳定之外,中国货币当局还可以为境外人民币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2008年12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签署了第一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800亿元人民币,期限是3年。截止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共和24个国家(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30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金额达25932亿元人民币。

3.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

当前,人民币的储备职能尚处于萌芽时期。尽管如此,基于中国经济几十年强劲的增长势头以及人民币的良好声誉,一些国家如菲律宾、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蒙古、智利、委内瑞拉、柬埔寨、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南非、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等国选择将人民币资产作为该国的储备资产。外国央行主要通过如下3个路径来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一是外国央行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购买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投资协议;二是外国央行通过人民币离岸债券市场投资人民币资产;三是通过QFII渠道进行人民币储备投资。另一方面,中国也正在努力让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IMF最近一次修订SDR比重是在2010年,在2010~2015年间,SDR定价篮子货币由美元(41.9%)、欧元(37.4%)、英镑(11.3%)和日元(9.4%)组成。该货币篮子并没有真实反映当前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格局的变化。主席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要改革SDR货币篮子组成,使之更加公平公正。IMF的前总裁卡恩和现任总裁拉加德都欢迎人民币加入SDR。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在2010年就指出,人民币在SDR一篮子货币中应占10%的比重。除此之外,美国政府、俄罗斯、巴西和法国都支持人民币加入SDR。鉴于此,为了减轻人民币加入SDR的负担,IMF专门制定了一套相对较易满足的“储备资产标准”,希望可以在下一次修订时将人民币纳入SDR。尽管人民币尚不是SDR篮子货币,人民币外汇储备量微不足道。但重要的是,人民币已经是一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了。有实证研究显示,一国经济总量(按实际汇率衡量)占全球的比重每上升1%,该国货币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份额将上升0.55%。假设在10年之内,中国GDP全球份额上升10%(将人民币可能的升值因素也考虑进去),那么人民币在全球央行所持外汇储备的比重将至少提高5.5%。所以,只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球水平,其他国家央行势必会增加人民币资产的比重,最终人民币将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二、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改革

当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是美元主导的体系,也被称为“美元本位制”,该体系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和不稳定性,亟待改革。其不公平性主要体现在美国等储备货币发行国凭借储备货币的地位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作为非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则更多地担负着该体系的巨大成本。其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储备货币彻底信用化之后,全球货币供应量失去了任何约束,美联储成为世界主流经济体系物价水平的决定者,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货膨胀机器。对于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来说,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国际储备货币的多元化,意味着美元的“过分的特权”有了一定的外部约束,意味着当人们对于美元作为价值储存失去信心时,可以有其他外汇货币的选择。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1.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缓解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不公平性

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一个很大的缺陷是其具有显著的不公平性。表现之一是,对于外汇储备的需求迫使发展中国家积累巨额外汇储备,这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以极低的利率(现在几乎为零)向发达国家提供巨额贷款(2007年为2.7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积累外汇储备,是基于3个因素的考量。第一,出口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对外汇储备的预防性需求。第二,一国面临国际收支危机时,缺乏有效的“集体保险”机制(collectiveinsurance)。虽然IMF的紧急融资(emergencyfinancing)是唯一可用的“集体保险”,但是它的较高条件限制了很多国家申请使用该项贷款比例。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外汇储备以求自我保险。第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强烈的顺周期资本流动的压力,在面临着国际收支危机时,国内资本加速外流,加剧危机,所以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积累外汇储备来对付危机。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外汇储备达11.86万亿美元,在已公开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占比分别为60.9%、24.5%、3.9%、4.0%。截止201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额达3.82万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7300%。从横向比较来看,2013年中国外汇储备额是日本同期(全球第二)的3倍。2013年底,俄罗斯、韩国、中国香港、印度持有的外汇储备额排名分别是第六、第八、第九和第十。中国持有的巨额外汇储备大部分投资于低收益的美国国债,并且深深地陷入了“美元陷阱”(dollartrap)。即在美元持续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则有价值缩水之虞;如果抛售美国国债,美国国债价格将大幅下跌,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也将大幅缩水。而与此同时,美国投资者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的利率较高。也就是说,中国以很低的利率把资金借给美国,同时又以很高的利率从美国借款,两者之间的利率差其实就相当于将资源向美国转让。可见,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补贴着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这体现了当前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巨大的不公平性。这种不公平性和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是分不开的。当前,由于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而美元是主导性的国际储备货币,所以中国大部分对外贸易和金融活动不得不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同时,除了2012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168亿美元之外,中国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多年来保持金额巨大的双顺差,致使中国积累越来越多的美元储备,导致中国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而一旦人民币国际化,情况就会有所改观。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就有一部分用人民币来计价和结算。例如在进出口贸易中,用人民币来计价结算,当贸易盈余时,中国贸易商手中持有人民币,而非美元,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在国际投资中,一部分中国对外投资和外国来华投资以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同样的,当外国来华投资大于中国对外投资时,进入中国的是人民币,而非美元,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美元储备积累的减缓将有助于减轻中国补贴美国这个不公平的现实状况。此外,中国与东亚、东南亚各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并且中国为本地区提供最终商品消费市场的能力越来越强,在中国与本地区较多国家间的贸易收支关系中,中国属于逆差国。随着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中国进口商将越来越多地用人民币从本地区各国进口商品和劳务,从而本地区各国通过与中国的贸易盈余,将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民币储备,相应地减缓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这些东亚、东南亚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将在一定程度上用人民币储备来替代美元储备的积累,从而也可减缓这些国家或地区补贴美国的不公平的现状。

2.人民币国际化将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从历史上来看,国际交易是以占主导地位的债权国家货币的使用为基础的。由债务国,特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来主导国际货币体系是史无前例的。然而,当前美国这个最大债务国的货币———美元,却恰恰就主导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这样的体系是不可持续的,国际储备体系将不可避免地进入多元化时代。当前这个体系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自1980年起就成为常态,而且金额持续扩大。并且,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连续实施了四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些导致了美元在中长期内趋于贬值。在美元贬值的预期之下,私人机构开始抛售美元资产,但是由于害怕美元贬值导致其所持的美元资产即刻缩水,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买入了私人抛售的美元资产。即使是这样,越来越多的观察家担心,美国净债务的积累会使得甚至连中央银行也不愿意继续积累美元资产,原因是担心遭致美元贬值的损失。另一方面,在面临着资本的顺周期流动压力、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性、缺乏“集团保险”机制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又不得不持有越来越多的外汇储备以加强自我保险。由于持有较多外汇储备的国家在危机中所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少,2008年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强化了各国持有更多外汇储备的行为。如果要满足发展中国家对外汇储备的巨额需求,美国不得不靠保持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来应对。但是,正如上一段所述,这是不可持续的,因为美国长期巨额的贸易收支逆差已经致使美元贬值,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投资者将不再愿意继续持有美元,从而,这个美元本位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不牢固的,也是极其不稳定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对于外汇储备的巨大预防性需求与外汇储备的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从而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第一,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中国就可以用本币进行各种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尤其是,中国可以用本币进行国际借贷,摆脱了“原罪”(theOriginalSin)问题。那么,中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将大为减少,中国就从最大的储备货币需求方转变成了供给方,有利于协调储备货币的供求矛盾,从而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第二,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和中国经济、贸易、金融联系密切的国家在选择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时,就可以将人民币作为其选项之一。而且,随着中国更深地融入经济、金融全球化中,人民币作为其他国家的储备货币的比重也会越来越大。从而,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美元储备供求之间的矛盾,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第三,人民币一旦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将打破当前美元和欧元的双寡头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增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作为全球的主导货币,享有垄断地位,既不受国际制度的约束,也不受其他国际货币的制衡,美元享有“超级特权”得以对其他国家进行财富“掠夺”和政治“胁迫”。欧元启动后,欧元成为第二大货币,对美元构成了竞争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制衡了美元霸权,而日元和英镑不论是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还是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都很小,所以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事实上是一个“双元寡头”的体系。但是,美元和欧元的地位又是不对称的,美元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可以从两种货币在全球已公开的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反映出来。截止2014年第一季度,美元和欧元的这一比例分别为60.9%和24.5%,可见,欧元对美元的制衡作用仍不足够约束美元的过分特权。而一旦人民币国际化了,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就有可能进入了对称的三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时代。这种体系的优点包括:其一,它为世界各国提供了3种可供选择的清偿工具,缓解了用一种货币充当国际货币而导致的“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还避免了两极货币格局容易产生的“跷跷板效应”;其二,对称的三元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为各国的外汇储备提供了分散汇率风险的机制,使第三种货币成为另外两种货币波动的平衡力量;其三,对称的三元寡头垄断的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相互制衡,既竞争、又合作,有利于降低相互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成本,也有利于维持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正如本杰明•科恩(BenjaminJ.Cohen)所说的,在多元的储备货币体系下,美国将不能再滥用其“过分的特权”。一旦美元的主导地位被其他货币挑战了,美国将不得不减少其对外国储蓄的需求,从而减少将来发生危机的风险。

三、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国际收支调节;现行货币制度;“双顺差”结构

一、国际收支平衡概念及其调节机制。

1、国际收支概念及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由于贸易、非贸易及资本往来而引起的国际间货币收付。各国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都在寻求用各种手段调节国际收支以达到收支均衡,即进口和出口相对持平。但是,各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努力却往往由于多种原因而付之阙如,较为典型的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有:结构性原因、货币性原因和收入性原因等。总之,引发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样的,相应的调解国际收支的方式也必须多样。

2、进行有效国际收支调节的先决条件

那么,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调节中怎样兼顾本国利益和世界整体利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货币制度问题。一个完善的国际货币制度所应达到的目标是,第一,能够促进世界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使所有国家的收入都有增长。第二,能够使世界经济得到稳定。第三,应该是一个有弹性的机体,能够承受住可能发生的外来冲击,减少冲击给各国带来的影响,并且,也要从根本上阻止各国输出其内部的不稳定性因素。第四,必须保证各国的相对独立性,以不妨碍它国和整个体系的方式达到自立的政策目标。达到了以上目标,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各国货币关系都是有序的。

国际储备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它确定一定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储备和提供国际流动性,并且为国际收支逆差融资提供物质基础。国际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汇率制度的选择对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影响是:汇率是否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对国际经济的稳定性和货币体系本身的弹性有影响;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表现形式和调节方式有影响。

二、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节

严格意义上来说,当前的国际社会并没有在“布雷顿”体系之后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制度。金本位制的自动调节或稳定机制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牙买加协议”为标识的多元汇兑本位制国际货币制度。欧元的诞生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日元凭借战后经济的发展也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近年来,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一极。但是应该说,没有统一的国际货币、各大货币之间汇率变动频繁、国际收支调节严重不对称,国际货币制度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收支平衡仍是国家货币制度急需解决的问题。

1、美元一强独大,为国际收支失衡埋下隐患。

虽然依“牙买加协议”,黄金非货币化,即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但是由于特别提款权作用有限,欧元危机,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由于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经济实力,各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及国际贸易计价结算都需要美元,因此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不会丧失。但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国际储备货币的发行不受黄金约束,却受困于美国国内经济的需求。近年来,美元大量超额供给,因而制造了美国及世界此起彼伏的以经济过剩和资产价格暴涨为特征的信用泡沫。美联储在决定美元供给时,并不考虑储备货币与世界经济的平衡关系,其货币政策的实施结果经常会对其他国家,尤其是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监管有缺失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稳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近20年内世界金融危机连续不断,国际收支失衡,美元的发行就难脱干系。

2,汇率安排多样化后,浮动汇率制对国际收支的消极影响巨大。

按“牙买加协议”,各国可以选择固定汇率制或浮动汇率制。目前,整个汇率体系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区域集团内实行稳定的汇率制,如欧盟及实行“盯住汇率制”国家的汇率制度;二是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巨幅波动。一般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推行本国政策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可以不受外部约束。汇率的波动还能防止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使一些国家较为顺利地克服国内的通货膨胀。但经验表明,完全自由的汇率浮动也带来不少问题:一是汇率波动幅度过大增加了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使之风险陡然增大;二是各国经常项目收支对汇率变动的反应迟缓,因而它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不大;三是汇率过度波动,使国际基金组织对国际储备的控制削弱,主要硬通货国家的膨胀政策可以肆意继续下去,而无国际收支问题之虑。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样、自由化,未能根本性地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

在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国际收支调节可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IMF的干预及贷款、国际金融市场及商业银行的活动综合进行。但IMF资金的不足、权威虚,使长期以来全球范围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不能根除。

三、我国未来国际收支调节的路径选择

目前,我国不断加剧的“双顺差”国际收支结构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其国际收支结构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不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二阶段为成熟债务国阶段;第三阶段为不成熟债权国阶段;第四阶段为成熟债权国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处于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的过渡期间,因此,我国未来的国际收支平衡目标调节路径将向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过渡。

我国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我国经济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日益提高;二是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率的经济结构将延续,由此决定贸易项目顺差长期化、常态化。我们应该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注重从扩大国内消费这一源头出发,保持合理的经常项目和贸易顺差。从国际经验看,加大资本项目调节力度是必然选择。我国可以扩大对外投资的渠道,大量使用外汇资产,减缓外汇储备大量积累和流动性过剩,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较大的压力;同时,合理引导人民币升值预期,抑制短期热钱流入;加强对短期外债管理,减缓短期间接资本流入,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减少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直至使其转变为一定幅度的逆差。未来国际收支调节逐步转变到经常项目顺差以及资本项目逆差,是一条可行的路径,符合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

参考文献:

[1]戴维.里维里恩,《国际货币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年.

[2]方文,《国际收支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卜永祥、秦宛顺,《人民币内外均衡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方文:《美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及其启示》,载《中国外汇管理》,1999年第11期.

[5]王立荣、刘力:《国际货币制度演化与货币危机机理探》,载《当年经济研究》,2009年第06期.

[6]刘伟:《货币危机:内外失衡、汇率失调与国际货币体系》,华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7]陈岷:《国际货币制度的困境与我国的应对》,载《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第34期.

[8]焦武:《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第3篇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 进程 启示

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来看,作为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符合本国利益而且自己所能控制的货币体系,而诉求自己货币地位的提高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目前中国也正面临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这一问题。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人民币国际化成为我国克服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走出经济失衡的必要途径。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英镑等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进行分析得到启示是十分必要的。

一、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英镑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英镑是第一个成为国际货币的货币,英镑取得世界货币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实力的增强。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取得了在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经常项目持续顺差,同时保持资本净输出,这为英镑汇率稳定性的保持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英国的经济实力越强,国际收支顺差特别是贸易顺差越稳定,英镑的汇率越坚挺,英镑作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越能够得到保证。

(二)美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一战之后,经济的强盛促使美国开始诉求并取得了美元国际地位的提升。战后初期美国的单独拥有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1/2,出口贸易的1/3和黄金外汇储备的2/3,都占第一位,其对外直接投资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美元代替英镑成为中心货币,这一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两国经济力量的对比。以美国为母国的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以及美国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美元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更多的经济主体愿意或被迫持有美元,这对美元地位的保持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日元国际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当局通过一系列官方文件和决议,推动日元国际化的步伐。日元地位提供的基础是日本经济的恢复和经济实力的增强。1967年日本对美国开始出现贸易顺差,1980年日本GDP接近美国的一半,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在此基础上,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口元的国际化初见成效。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8.0%,大大超过了英镑3.0%,仅次于美元和西德马克。

(四)欧元国际化的进程分析

欧元是区域货币一体化的典型实践,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在欧元诞生后与美元抗衡的过程中,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币值稳定和坚挺对于欧元国际地位的取得和巩固提高尤其重要。稳定的币值背后是欧元区稳定增长的经济,事实上欧元区的经济总量已可与美国抗衡,GDP与美国相近,国际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20%,欧元区银行资产已经超过美国,金融总资产与美国接近,特别是欧元区还有着美国所没有的大规模贸易顺差,这些都是欧元的国际地位能够得到巩固和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

二、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英镑被美元代替

一战结束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国民财富损失严重,国际收支状况恶化,特别是贸易收支方面,从战前的债权国变为战后的债务国。反观美国,一战后其工业产量、出口贸易和黄金储备均居全球第一位,可以说经济实力的哀弱,特别是贸易逆差的增加和债务地位的转变,是英镑强势地位被美元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二)美元地位的哀落

一战结束后初期,美国的对外对内经济政策导致则政赤字增加、黄金和美元外流,这使得国际社会对美元的信心受到严重的影响。在数次贬值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美元失去了原有的国际地位。目前,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从一战后的一半以上降至不足1/3,失去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在全球的领先地位。历史在轮回,又是贸易逆差、对外债务、货币贬值以及综合经济实力,导致了美元国际地位的下滑。

(三)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

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停滞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政府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于1987年接受"广场协议",被迫放任日元升值。日元的过度升值不仅使得产品国际竞争力减弱、贸易顺差缩小,更严重的是导致国际资本对日元的贬值预期,终于引发大规模的日元抛售和资本外逃,泡沫经济破灭。此后的十余年间,日本经济陷入平均经济增长率为1%的低迷停滞阶段,日元国际化也因此搁浅。

(四)欧元国际化进程的延迟

欧元在其诞生过程中曾经历数次波折,最严重的一次波折是在1992年。在大规模的外汇市场投机活动当中,欧洲货币体系两次调整汇率,英镑和里拉退出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最终欧共体实行了事实上的汇率自由浮动。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在于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而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欧洲汇率机制自身的缺陷。根据"三元悖论",在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各国不可能根据自身的经济情况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会对汇率机制的实施形成内在的阻碍,产生不均衡。

三、主要货币国际化进程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一)实体经济强大是基础

无论是金本位制度下的英镑和美元,还是信用货币制度下的日元和欧元,走向国际化的基础都是经济实力,特别是实体经济的强大。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国际收支持续恶化,对于美元国际地位的降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在90年代美国的实体经济重新强大起来的时候,美元的地位又有很大的巩固和提高。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只有在实体经济强大的基础上,保持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日的顺差、充足的外汇和黄金储备,才会为币值稳定提供保障,推进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

(二)国际市场需求是关键

主要货币国际化的历程不尽相同。例如美元和欧元,在国际化的历程当中有政府间协议作为制度保障,但从总体上来看,一国货币要走向国际化,特别是能成为储备货币,它的关键在于其它国家对于这种货币的接受意愿有多高,也就是这种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有没有很高的需求。这是由它的币值是否稳定,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公众对此货币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所决定的。因此,对于人民币来说,促进国际市场需求是重中之重。

(三)外部冲击问题需防范

作为储备货币发行国,获得利益的同时也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因为当一国货币取得储备货币的地位后,需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放松资本流动的限制,这会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还会使国内经济受到较大的外部影响和冲击。例如为了货币国际化的顺利进行,货币当局需要保持本币币值的稳定,在这一过程中,易发生本币高估和过度升值的现象,故极易遭到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在资本项目不断开放的情况下,热钱流动日益频繁,在与国际投机资本抗衡的过程当中,一旦失手,就容易对汇率和汇率制度造成重大打击,日元国际化的失败和欧元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阻碍都曾经受到了美国的阻挠和来自国际投机资本冲击,这也是走向国际化的人民币需要防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裴平.国际金融学[M].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

[2]姜波克,张青龙.货币国际化:条件与影响的研究综述[J].新金融,2005(8)

[3]孙健,魏修华,唐爱朋.从三大货币发展历程看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路径选择[J].亚太经济,2005(2)

第4篇

【关键词】MATLAB BP 神经网络 汇率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所谓汇率(又称外汇利率,外汇汇率或外汇行市),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同时也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汇率与一国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出入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因为利率、通货膨胀、国家的政治和每个国家的经济等原因而变动。根据国际货币制度的演变,汇率可以划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在Bretton Woods system崩溃后,世界上汇率制度渐渐变成以浮动汇率制度为主,汇率变动更是显现出动态化和复杂化的特征。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汇率,自然地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往来的桥梁。然而,各国的外汇管理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了汇率的变化的严重干扰。在此背景下,探寻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化特征以及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对汇率进行准确的预测就有了诸多现实意义。

对汇率预测方法的研究主要有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以基本分析方法为基础的汇率预测应用非常之广,其中包括很多很经典的方法理论,比如,以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率平价理论、资产市场组合模型为代表的传统的汇率理论及模型,以基于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汇率理论、混沌分析理论、基于检验外汇市场有效性的汇率理论等为代表的新近发展起来的汇率理论。技术分析经历了参数到非参数,线性到非线性的发展过程,其中,参数方法主要包括随机游走模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自我激励阀值自回归模型、指数平滑过渡自回归模型等。非参数方法主要包括小波分析、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等。

近年来,非参数方法中的神经网络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汇率预测中的样本拟合度。其中,按误差逆传播算法训练的多层前馈网络――BP神经网络,更加能够直接生动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因此它更适合对具有非线性的、动态的特征的汇率系统进行预测。

二、实证研究

理论上,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就能够以任意的精度逼近连续函数,也就能满足实证建模的需要。尽管欧元等其他主要货币的比重也在逐渐上升,但是中国的储备货币目前仍然是以美元为主,因此,若是能够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准确地预测,货币当局就能更好的把握人民币和主要储备货币之间复杂的变动关系,进而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对储备货币的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做好外汇风险的防范工作。在本文中,将采用单步预测法对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进行预测,这不仅有助于我国汇率政策、利率政策等的制定和调整,也有助于企业进行科学的国际贸易决策。

(一)数据选择

本文实证研究将选择2010年01月04日起至2012年10月25日为止央行公布的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一共680个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http:///)。 之所以取2010年至2012年近700个数据,原因如下:

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是一组时间序列数据,对于它的预测工作,当然是时间上越近的数据越有代表性,预测结果更有说服力;

另一方面,Kang在利用神经网络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测的研究中就指出了,要想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并不一定必须要具备很大的数据样本。再后来,Walczak以不同规模的数据样本,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汇率序列进行预测后,通过比较结果,得出在多数情况下两年的数据样本就足以使神经网络模型产生合适的预测精度这一结论。

(二)构造训练样本

把前679天的数据按顺序输入,作为网络的一个输入数据(即把样本数据从第1个取到第679个,作为p),然后将后面的679个数据输入,作为网络输出即目标数据(即从第2个取到第680个,作为t),按这个方式进行滚动式的排列,就形成了神经网络的训练样本。

(三)选用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

理论上,一个三层的神经网络就能够以任意的精度逼近连续函数。由于其具有操作性强、计算量小等优点,目前仍是多层式网络训练的首选网络结构之一,并且已经被人们推广应用于各种各样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因此,我将在本论文中采用三层网络建立模型进行汇率预测。

输入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数主要由输入变量决定,这些将直接影响网络的学习效果和泛化能力。对时间序列预测问题,输入层节点数等于所开窗口大小,在本例中输入层节点数即为679,加之本文只限于一维时间序列,所以预测值只需要用一个输出层节点来表示,本例中输出层节点数为1。隐藏神经元主要应用于学习数据的内部规律,试凑法是确定最佳隐藏层节点数的一个常用方法,即先用较少的隐层节点数进行训练,然后逐渐增加隐藏层节点数,用同一样本集进行训练,从上述训练结果中选出网络误差最小的一组确定为隐藏层节点数。在用试凑法的时候,也可以用一些经验公式来确定隐藏层节点数。用这些公式计算出来的隐层节点数的粗略估计值,可以作为确定隐层神经元数目初始值的大致参考。

在本次实证研究中我将用经验公式来确定隐藏层节点数,其中为隐藏层节点数,为输入层节点数,为输出层节点数,为1一10之间的常数。

即隐藏层节点数为28―37中的一个整数。

在MATLAB中进行训练,得到训练结果如下,见表1:

网络误差最小所对应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28,因此,本例中即为28。

(四)预测过程的具体实现

建立一个新的前向神经网络,%设置网络隐单元的神经元数、输出层节点数及训练函数net=newff(minmax(p),[28,1],{‘tansig’,’purelin’},’traingdm’);%当前输入层权值和阈值inputWeights=net.IW{1,1},inputbias=net.b{1};%当前网络层权值和阈值layerWeights=net.LW{2,1},layerbias=net.b{2};%设置训练参数net.trainParam.show=50,%每50步显示一次误差,net.trainParam.lr=0.05,%训练步长,net.trainParam.mc=0.9,%Sigmoid参数0.9,net.trainParam.epochs=10000,%最大训练次数,net.trainParam.goal=1e-3,%设定的期望误差,一般为0.001;%调用TRAINSCG算法训练BP网络[net,tr]=train(net,p,t); %对BP网络进行仿真p_TEST=6.3047,A=sim(net,p_TEST);%计算仿真误差E=t -A,MSE=mse(E)。

按上述过程在MATLAB中进行操作后,得到误差趋势图如图1所示:

当前输入层权值和阈值、当前网络层权值和阈值部分结果(因版面问题未能全部列示)如表2所示:

2012年10月26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10,与预测值相差0.0241,误差率为0.38%,明显地,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差并不是很大,说明用MATLAB进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汇率预测效果不错,具有可行性。

经过上述的探索操作,我们根据2010年01月04日起至2012年10月25日为止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共680个数据样本预测出了下一日的汇率中间价,预测过程合理规范,并最终达到了实证目的。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滚动预测法预测以后更多的汇率,操作思想同上,不再赘述。

尽管BP神经网络对汇率预测效果不错,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神经网络模型只利用了汇率的历史数据来进行预测,并没有考虑影响汇率变动的经济、政治等因素,也没有将其量化入模型中,故只能在外部环境较为稳定的前提下进行短期预测。此外,BP神经网络本身也在算法上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它的收敛速度较慢慢、容易导致局部最小、训练结果不稳定等。

参考文献

[1]丁辉,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人民币汇率预测研究,2008.

[2]王莎.BP神经网络在股票预测中的应用研究,2008.4.

[3]赵振勇.基于遗传BP神经网络的股市预测,2007.5.

[4]孟生旺.神经网络模型与车险索赔频率预测.统计研究,2012(03):22-26.

第5篇

关键词:人民币贬值;贬值预期;央行

1人民币汇率现状分析

1.1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我国央行从2005年开始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通过调整货币篮子中各类货币所占得权重进而调节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变化。我国注重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国内外市场供求为基础,与货币汇率篮子有机结合,严格控制人民币币值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更加重视人民币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在2010至2014年的时间里,我国先后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数次调整,增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使人民币汇率制度逐渐向市场化方向靠拢,加强汇率制度的动态管理[1]。

1.2人民币汇率近期贬值

自2014年年末以来,人民币币值就出现了持续走低的现象,即便是到了2012年,这种现象业并没有得到缓解,央行认为人民币汇率变化与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密切相关,对贬值现象表示默认态度。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的声明》,这一声明的很快引起了巨大反响,新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使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跌再跌,三天内的贬值额度高达4.7%,这种贬值额度带来了全球商品市场的波动。

2人民币加快贬值的原因分析

2.1中间价以及美元升值预期

近期,人民币中间价急剧不稳定,走低趋势明显,不过从即期汇率的角度来看,中间价的走低并不明显。当时,美联储利率决议推行的鹰派立场造成了美元币值的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的上升给人民币造成了很大压力,尽管人民币汇率受一篮子货币的控制,但美元依然是影响人民币币值稳定的重要因素。2015年2月,美国经济获得了强势复苏,美元指数持续走高并突破了一百点,这无疑更加剧了人民币的贬值进程。

2.2央行的主动性干预

在2014年之前,人民币币值一直呈现出升值的态势,同时。美联储退出QE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动荡,在这种经济不稳定的前提下,更是有新兴市场可能会扩大人民币外汇储备的传闻出现,这一系列情况都造成了人民币币值的大幅上升,面对这种情况,央行采取了增大外汇储备的手法,通过购买大量的外汇从而在货币市场上投放大量的人民币,增加货币市场中的人民币数量,进而引导人民币币值的降低。同时,央行在2014至2015两年的时间里先后进行了两次降息,降息政策使一些国外投资者担心降息之后的投资回报有所下降,国际热钱流出中国,国际市场上人民币的需求大幅下降,造成更进一步的人民币贬值[2]。

2.3市场预期的作用

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广泛受到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的影响,他们认为人们为了获取更有利的结果,往往会收集大量有效信息,作出理性正确决定,在金融市场上,市场参与者通过大量的信息分析与研究,做出了人民币贬值预期,那么,他们就会坚定地相信他们的预测是准确的,而大量市场参与者将会根据这一预测进行盲目地跟进,这种力量是非常惊人的,它会造成真的人民币贬值的出现,也就是预期成为了现实。

2.4经济增速趋缓作用

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低迷,我国推出的“四万亿”刺激经济政策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我国国民经济需求降低产能过剩,我国经济进入到了发展趋缓的时期,我国致力于转变经济増长模式,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由工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模式。这种经济増长模式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效益,我国的经济发展也由快速发展转变为平稳的可持续发展,国民收入与商品价格有所下降,相应的人民币币值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3]。

3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

3.1汇率机制市场化具备充足的条件

在人民币升值阶段,金融市场上盛行关于人民币的投机活动,许多国际金融机构以外汇换取人民币进行贷款与投资,造成了人民币币值的飙升和房地产市场的动荡。人民币的贬值打破了金融机构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一些利用人民币升值进行操控投机活动的金融机构遭受了重大损失,人民币的币值处于不稳定状态,人民币升值投资者不得不谨慎来应对人民币的变动,针对人民币的投机活动的减少给人民币汇率市场创造了一个稳定、安全、有序的环境。

3.2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人民币在升值情况下,居民会更有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如果人民币币值水平下降,居民这种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就会下降。人民币贬值使得出国旅游和海外留学的人们需要用更多的人民币来换取外汇,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他们旅游与求学的成本,所以人们出国旅游和上学的欲望将会降低。在居民日常生活方面,购买进口食品物品已经成为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人民币贬值提高了进口食品物品的价格,就拿进口石油来说,人民币贬值会造成石油价格的上涨,进而造成运输成本的增加,最后导致整个商品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3.3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

从人民币跨境结算的角度分析,人民币的贬值对其存在着不利影响。人民币的贬值使国外持有人民币的金融机构不断抛售出手中的人民币,在跨境交易中尽可能的减少人民币的使用,缩小了人民币的进口结算规模。从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角度分析,人民币在2015年12月1日宣布加入SDR,这标志着人民币的世界影响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币的贬值使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遭受经济损失,使得别国的人民币储备量降低。从中国经济的控制力角度来说,中国经济的控制力表现在国外机构的投资方面,本国货币贬值,以外国货币进行计价的生产成本将会降低,外国投资者的利润相应的增加,这会加大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热情,从而增大了中国的经济控制力。

4对人民币贬值的看法

过去的一段时间中,尽管人民币在贬值,但是这种贬值依然在合理的范围内,与国家的正常预期相差不大。人民币的贬值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于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有关,央行对于人民币的贬值状况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干预,但消费者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往往会对冲掉央行的干预政策,所以民众保持持有人民币的自信心,保持理性的头脑十分重要。

作者:靳雅婧 单位: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肖耿.人民币升值会带来外汇储备的泡沫[J].财经研究,2010,(3).

第6篇

论文摘要:我们应该优化外汇资产结构,通过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大矿产资源投资和股权投资,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未来美元贬值的风险很大。而通过美元贬值以缓解美国的国内危机,是美方惯用的手段。

我们应该优化外汇资产结构,通过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大矿产资源投资和股权投资,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不仅可为我国运用外汇储备投资提供一种新路径,而且能更好地平衡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多重目标要求。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2.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在巨额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有较大比重。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增加。过去10年美国国债增加了1倍,目前规模超过了13万亿美元,占GDP的90%,未来美元贬值的风险很大。而通过美元贬值以缓解国内危机,是美国政府惯用的手段,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压迫日元升值就是典型的例证。

一、世界各国美元外汇资产多元化运用现状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美投资活跃,不仅投资规模持续扩大,由2005年的不到2万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9年的4万亿美元,年均增幅超过18%;而且在各国对美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由2005年的25.5%上升到2009年的35.2%。各国政府对美投资体现出了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投资期限和发行主体选择上日趋多元化。投资期限多元化是指各国政府在外汇资产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体现在对美国中长期债券、短期债券和企业股票的资产配置上。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2009年,它们的比重平均为76.4%、14.5%以及9.1%;发行主体选择多元化是指各国政府在外汇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体现在对美国联邦政府、各级政府机构以及企业的投资结构上。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05-2009年,它们的比重平均为60.1%、25.5%以及14.5%。

第二,财富基金成了各国政府管理外汇资产的重要平台。据美国财富基金研究所统计,截至2010年3月,全球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高达3.8万亿美元,其中一些财富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甚至远远超过该国名义外汇储备规模,比如阿联酋阿布扎比投资局管理的资产规模约为该国外汇储备的13.9倍,挪威养老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也达到该国外汇储备的8.8倍。

另外,相对于外汇储备管理当局,财富基金的投资范围更广,担当着本国外汇资产多元化管理的重要责任。据估计,整体上财富基金的资产配置大约保持在债权25%、股权45%以及其他资产30%的水平。比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就达到40%左右,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的股权投资比例甚至达到了60%。

第三,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调整币种结构分散外汇储备投资。考虑到集中投资美国资产的潜在风险,各国政府已经开始逐渐调整外汇资产币种结构,降低美元资产的比重。虽然美元仍是世界各国官方外汇资产的主要货币,但是2001年以来美元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由超过70%下降到60%左右,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2008年仅为59.8%)。

另外,随着欧元的崛起,各国政府外汇资产币种结构中欧元的比例迅速上升,从全球平均水平看,该比例由17.9%上升到26.5%,在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上升更高,由19.4%上升到31.1%。

二、我国外汇资产的构成和使用概况

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持续扩大,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自1996年以来显著上升。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4万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速超过27.2%。我国外汇储备的最大特点,就是美元资产比重较高。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09年6月,我国共持有美国证券类资产超过1.46万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美元外汇资产运用体现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在投资期限结构上倾向于中长期债券。中长期债券类投资的规模最大,为1.23万亿美元,占我国美元外汇资产的82.55%;而短期资产投资规模为1815亿美元,占比为12.22%;股权类投资规模则更小,为777亿美元,占比为5.23%。这和世界各国政府在美投资结构(分别为76%、16%以及9%)形成了较大差距。

第二,在投资发行主体选择上倾向于美国联邦政府证券。我国持有的美国联邦政府发行的证券的规模为9157亿美元,占比为61.63%;各级政府机构发行的证券的规模为4543亿美元,占比为30.58%;企业发行的证券(包括企业债、股票等)为940亿美元,占比7.78%。这和世界各国官方在美投资结构(分别为60%、25%以及15%)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财富基金稳步发展,但多元化程度不深。据美国财富基金研究局统计,目前我国财富基金主要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等三支,分别管理约3471亿美元、2888亿美元以及1465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分别占我国全部外汇储备的14%、12%以及6%。

这些财富基金在美投资主要集中在现金、政府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安全性较高的金融工具上,股权投资仍然有限。以中司为例,据美国证交会披露,截至2009年末,中司持有美国股票价值96.3亿美元,相对于其持有的2888亿的外汇资产规模而言,股权投资比例仅为3.2%左右。

第四,美元资产结构不尽合理,具有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根据我们的观察,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远低于投资于股票指数或直接投资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1925-1995年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10.5%,2000-2005年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14%)。

此外,在目前的汇率制度下,我国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而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冲击国内基础货币,央行通常通过发行央票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如果持有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低于相同期限央票的收益率,央行会面临亏损。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一问题特别突出。在2008年全年以及2009年下半年至今的两个时期内,央票收益率分别处于3%-4%以及1%-2%的区间内,均高于相同期限美国国债收益率区间1%-2%以及不到1%,这意味着央行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实际亏损。

三、实现我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建议

基于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的具体情况,外管局近日提出了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应坚持“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我们认为,在具体战略安排层面,除央行保留大部分外汇储备、满足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以外,相关部门应考虑将富余的外汇储备转换成其他投资形式,通过降低美元储备比例、加大矿产资源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实现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一)降低美元外汇储备比例,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多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上升,美国的国际货币地位逐步削弱。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虽仍占主导地位,但已不具备绝对优势。从战后初期至今,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份额由50%多下降至近年来的25%左右,对外贸易份额从超过60%下降到近年来的15%左右。

我们建议,渐进地降低外汇资产中美元的比重、提高欧元以及其他主要货币的比重,并根据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经济、金融状况(包括经济金融实力、货币供应量、国际收支动态以及经济发展趋势)实行动态管理。目前我们已经开始扩大对日元金融产品的投资。

今年1至4月份,已累计净买入541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另外,2004年以后欧盟取代美国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9年中欧双边贸易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16.5%。从长期战略投资角度看,虽然目前欧元面临着暂时性的危机,但是现在和未来,欧元区仍然是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的投资市场之一。

(二)加大矿产资源投资,实现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列世界第53位。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量剧增,使国内矿产资源供需形势日趋严峻,矿产资源紧缺矛盾日益显现。

从长远看,缺口将进一步加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矿石消费量将超过13亿吨,精炼铜730-760万吨,铝1300-1400万吨。如不加强勘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届时在我国45种主要矿产中,将有19种矿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其中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矿产,比如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将达到40%左右,铜和钾的对外依存度也仍将保持在70%左右。

可见,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储备体系的建立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在此过程中,我们可考虑将一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对矿产资源的投资。具体看,可由国家职能部门发出指引,以外汇储备出资,通过企业具体操作,用于购买资源开采权和实物产品。

矿产资源储备按照用途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建立类似于美国的战略资源储备,以备应急使用;二是依托国有矿产资源公司以及民间企业,通过补贴、租赁存储设施等形式建立普通资源储备,这部分储备只能通过拍卖进入市场,且只能低买高卖,以保证这部分资源储备基金的保值增值。

(三)加大股权投资,实现金融储备资产结构的多元化

扩大股权投资,是促进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管理、提高外汇储备收益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截至2009年3月,新加坡的外汇储备多元化平台淡马锡控股以政府投资公司的长期股东总回报率分别稳定在16%以及7%左右;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公司盈利6130亿克朗,收益率高达25.6%。可见,这一模式已经在世界各国有所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扩大中司的规模以及经营范围。虽然我国的基金规模巨大,2009年中国华安投资公司、中国投资公司以及全国社保基金都跻身世界十大财富基金之列,总规模超过7800亿美元,但是相对于我国2.4万亿的外汇储备而言,仅占32%,和同期全球财富基金平均占外汇储备47%相比较,我国财富基金的规模仍然存在扩大的空间。

另外,我国财富基金过分重视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没有很好地实现多元化管理国家外汇资产的初衷,比如中司2008年的资产配置中现金类资产占87.4%、固定收益证券占9%、股权投资仅占3.2%,与全球财富基金平均资产配置水平债权25%、股权45%以及其他资产30%存在较大差异。

我们建议分阶段稳步的扩大中国投资公司的资产规模,使其切实担当起多元化我国外汇储备的责任。也就是说,一方面,放松对财富基金的投资范围的行政性约束,让其成为真正的以赢利为目标、市场化经营的主体;另一方面,完善基金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有效设计约束激励机制促使其切实实现资本增值的经营目标。

第7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国际贷币

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但时间漫长

就目前的态势来看,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但是由于受到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要完全复苏所需的时间将会是十分漫长的。首先,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其自身流动资金短缺或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而另一方面,由于在本次金融危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剥离了大量的呆账、坏账等不良资产,因此急需重新注入大量的资金以弥补其亏空。其次,全球经济的复苏还会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例如美元的贬值、经济的失衡及失业率的攀升等等;美元的贬值极有可能造成在实体经济或金融市场中出现新的泡沫,严重影响了经济或市场的稳定性;而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经济失衡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速度,其要达到再平衡的态势又需经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失业率的攀升、就业压力的增大等非经济因素则会从另一角度制约和干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

除去上述所提到的不利因素,诸多有利的因素将从正面推动全球经济的复苏,而且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其形势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针对于日益严重的金融危机,各国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及措施,这对刺激经济的不断增长、恢复当前的市场信心、扭转经济的下滑态势、促进经济的快速复苏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国为了应对本次金融危机,刺激本国经济的增长,从国家财政上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了巨额的投资,并对其他领域也加大了其投入的力度,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政策或措施都将大大的推进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其次,科技的创新、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将从很大程度上促进全球经济加快复苏,在长期内会决定全球经济增长的总趋势。因此可见,在上述有利因素的作用下,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仍将会在整体上实现复苏,但需经过一个非常漫长的时期。

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转移加速

从另一角度来说,本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实质上是对早先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一次强制性的调整,其调整的原因是该模式无法维持全球经济的持续曾长;经过这次强制性的调整,可以使全球经济重新回到再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但其调整的成本却是极其高昂的,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一次重大衰退。

为此,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出发,必须对早先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进行一次根本性的调整,例如发达国家必须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遏制超前和过度消费,减少自身的资产负债率,执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等等;而发展中国家则需重新调整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扩大内需,刺激?肖费,以实现从内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或拉动,防止因外部不稳定性所导致的经济增长乏力。

经过本次金融危机,全球产业将加快向具有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实现对产业的转型或升级,以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全球经济的早日复苏以及进一步的发展。首先,新能源和环保节能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在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其在新能源和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人力度,努力推动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引领全球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使其拉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增长。其次,作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载体,西方发达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领先地位,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法律、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并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优势。由此可见,全球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横向与纵向相互交融,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全球产业格局。

三、国际贸易投资加速,但受保护主义制约

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走向复苏,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投资将会再次活跃,并从很大程度上推动全球经济加快复苏。首先,全球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从而大大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拉动了全球范围内相关服务业的增长,创造出了愈来愈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国际贸易投资的加速还会对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内其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的流动会更加便捷,其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最后,新能源、环保节能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也会带动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从而创造出对绿色产品、环保节能技术及设备的更多需求,拉动全球经济和市场的复苏。

但是,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各国由于大多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为加快本国经济的复苏,将采取一些对本国经济或市场的保护主义政策及措施,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首先,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保持经济的平衡,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超前消费、扩大国内需求、降低进口需求,因此这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尤为不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贸易投资的发展。其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增大的现象,也将会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一定的冲击,其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恢复就业市场,降低失业率。最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企业破产率的增加,各国必然会采取相关保护主义措施,通过设置相关障碍防止过多的本国企业被兼并或控制,尽力降低其投资或兼并活动给本国经济所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从而弱化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限制了国际性投资活动的发展。

四、国际货币体系出现新变化。但仍将以美元为主

第8篇

【摘要】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和一定程度上的滥发,中国率先提出了建立超货币的构想。事实上,该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我国目前的外汇状况而提出的。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深入分析我国高外汇储备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并就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外汇储备提出建议。

【关键词】外汇;高增长;高储备;升值;国际收支

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古老而悬而未决的问题: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本次金融危机表明,这一问题不仅远未解决,而且由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固有缺陷反而愈发突出。本文认为,本轮危机爆发的本质是美国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增长无法共存。也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美国只有靠输出美元,长期贸易赤字,才能保证全球货币需求,而长期下去必然带来美元信任危机、美元或美元资产贬值;如果美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那又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因此,由于美元一币独大,中国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在某种程度上说被美国国债“绑架”。这对拥有7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的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考验。克鲁格曼曾指出,中国一不留神,就积攒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人民共和国变成了“T-bills共和国”。虽然克鲁格曼没有提到美国未来可能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美国的持续经常项目逆差、美国的巨额外债、美国货币供给的急剧增加、美国的巨额赤字,所有这些长期因素都预示着:美元贬值和美国通货膨胀。而中国所持资产都以美元标价,一旦美元贬值,中国的外汇储备就会遭受巨大资本损失。

中国如何避免进一步深陷美元陷阱,并尽量减少已有外汇存量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因此,中国提出“超货币”这一构想,试图打破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一是人民币将不必再面对各方施加的汇率调整压力。人民币一视同仁按照市场供求对所有货币定价,是真正的市场化汇率。二是中国不会再大量持有美国国债,而是分散化投资到各种资产上,大大提高安全性。从维护中国的外汇稳定和中国金融稳定的角度看,“超货币”构想意义重大。

鉴于此,深入研究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状况、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利用与化解,不仅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更具有长远的理论意义。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我国每年外汇储备增加额均在千亿美元以上,2003年、2004年和2005年外汇储备分别增加1168.44亿美元、2066.81亿美元和2090亿美元。截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8536亿美元,取代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到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约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余额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1月13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7.34%。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将会继续增加,上半年将突破20000亿美元大关。

我国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从哪里来?从历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可以得出,我国外汇的来源主要是国际进出口贸易形成的顺差、资本项目下的净流入、海外工程和华侨汇款、外商的资本投资、国外借债、境外流入的流动性过剩(包括一些热钱)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外汇储备既不是企业利润的上缴,也不是财政收入的剩余,绝大多数是中国人民银行用基础货币买来的。而基础货币主要由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金融机构备付金存款、货币流通量和非金融机构存款以及现金发行等构成。虽然基础货币具有强大的效果,但由此可能会产生相关的问题: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准备金、备付金以及其他存款属于央行的对外负债,是不能随意支配运用的;现金发行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如此高的外汇储备实际上是动用巨大数额的人民币换来的,而这笔巨大数额的人民币到底从哪里来?是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备付金,是非金融机构的存款,还是货币的增量发行?如果是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就有个归还存款的货币来源问题;如果是货币的增量发行,又会面临着一个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所以,我国现有的高外汇储备事实上已经是一种对外部的负债,是一种负担。

二、形成原因研究

综上所述,我国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和不合理的结构,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外汇储备?

(一)全球收支失衡

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资本转向新兴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在资本转移的过程中,伴随着国际经济旧秩序向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转轨,国际收支不但没有得到合理的化解和配置,反而表现出更大的全球收支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经常项目持续逆差,致使他们成为全球最大债务人。同时在这个新兴经济崛起地区,比如中国和东南亚,经常项目却出现了惊人的顺差!因为西方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历史和地理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这些发达地区消费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居民储蓄很低,同时国内为了保持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必须保持一定比例的对固定资产和公共工程等设施的投资,这样一来,国内的储蓄就小于国内的投资需求;然而,新兴的发展地区却是刚刚相反的局面,特别是东亚、东南亚。众所周知,亚洲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居民一直有谨慎的消费习惯。当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新兴地区存在很多的不稳定性,导致资本投资渠道不畅,大量的储蓄不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国内的投资,大量的储备却掌握在政府的手中。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新兴发展地区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最大债权人。比如中国,政府手中就握有大量的美国政府债权等外汇。进而,从全球收支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只不过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在中国的影子。

(二)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双挂钩”体制宣告结束。但是,在实际的国际收支中,美元仍然是事实上的本位货币,或者说是硬通货,包括中国、日本在内的东亚国家和其他新兴发展国家,都没有摆脱美元的控制。实际上,多数的新兴国家或地区都以美元作为自己的外汇储备。这样的国际收支状况或者说国际计价货币(外汇储备)对我国的高外汇造成了深远影响。当代金融发展理论奠基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麦金农曾说:“任何无法以本币提供信贷的国际债权国都将出现货币错配问题,产生“高储蓄两难”。而所谓“高储蓄两难”,简单地说就是:一方面,持有美元的国家会逐渐意识到它对本币的替代作用,迫使本币升值;另一方面,美元的发行国却一直认为是美元以外的货币被低估值,要求美元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其有贸易往来,且对方处于顺差状态)升值。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国家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让本币(人民币)成为国际硬货币,因此,巨大的外汇就只能够滞留在国内。随着积累的外汇越多,这种“高储蓄两难”问题就表现得更为明显,进而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反过来,伴随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又会导致更多的硬货币(美元)流入。这样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升值和外汇增加的螺旋结构,从而使中国的外汇储备滚雪球,越滚越大。

(三)外汇管理政策不完善

外汇政策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外汇管理体制;一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1994年,我国施行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该政策实施不久,就遭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此次危机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的贬值压力。为了维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政府必须买入外汇,进而形成变相的“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紧接着又遭受世界经济的衰退、通货紧缩等一系列问题的考验。所以,1994年的外汇改革在经历了这些经济问题的考验过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改革目标,偏离了改革的初衷。因为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因此,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资本收支的逆差(顺差)。在“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这样一种非弹性汇率制度下,为维持特定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入大量的外汇供给,其结果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基本上会变成为外汇储备。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扭曲主要表现为: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与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外汇储备的形成与积累存在着“双层强制性转移机制”:第一层是企业对外汇专业银行的强制结售汇,即不管企业是否情愿,企业通过外贸得来的超出外汇账户限额以上的外汇收入,都必须卖给银行;第二层是外汇专业银行对央行的外汇资金转移,不管银行是否情愿,超出银行结售汇周转限额以上的外汇,都必须卖给央行。这样的“双层机制”使得外汇储备人为增加,而且为政府增加,也就是第一原因里面提到的为什么我国是政府占有绝对数量的外汇储备。

(四)外资的大量直接投资

这里,外资的大量流入主要是指外商的直接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优惠的政策和税收等政策,特别是对外资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政府做出了很大努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崛起,中国一步步地和国际接轨,转变市场机制,减少政府干预,再加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吸引了全球的投资者。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认真履行WTO的承诺,以及开放FDI,都为外商在中国创造了黄金般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可以看到,在中国高速增长的同时,发达国家却显得有些疲软。这种状况导致了外资疯狂进入我国。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优惠政策建立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东莞等地爆发的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倒闭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表2中不难看出:2008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继续增长,与同期GDP之比达到1.315:1,比2007年下降0.5个百分点。同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经常项目顺差与同期GDP之比为0.104:1,比2007年下降0.9个百分点。当前,影响我国国际收支运行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消费需求降低,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演变、恶化,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房地产市场风险增加。

三、高外汇储备下的利弊

(一)正面影响

多数情况下,一提到外汇,就会想到风险,想到对我国不利的方面。事实上,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还有其正面影响: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声誉。大量的外汇储备,标志着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实力的增强,为我国举借外债以及债务的还本付息提供了可靠保证,对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信誉、吸引外资、争取国际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足的外汇储备表明了我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人民币汇率的能力不断增强,化解突发事件、应对金融危机更为有效;良好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改革、调整国内产业机构、引进先进的设备和关键技术。

(二)负面影响

1.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随着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国家越来越担心美元贬值和本币升值,担心对国家出口不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元的贬值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缩水,同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也在不断加剧。在此情况下,美国愈发难以扭转贸易逆差和减少经常项目赤字,美元的贬值压力和人民币升值日趋加大。因此,国家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将导致经济结构失衡,最终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

近两年来,不仅日本、美国等国家正在极力地鼓吹人民币升值,而且过去从我国外逃的资金也有回流的迹象,特别是在本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甚至还有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从理论上说,假如人民币自然升值,或者说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而相匹配的升值是有利的,也是中国人民所希望看到的。因为人民币的升值是由于国力的强大而产生的匹配效应,该状况下,人民币的国际信任度越高,硬通货能力就越强。然而,目前我国所出现的过高过快的外汇储备,进而致使人民币不断的升值,并不是和我国经济发展所健康匹配的,呈现出一种外部的强制性和内部的不可消化性。而且由于外汇储备和升值的螺旋效应,使得我国在国际贸易方面非常的不利,在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许多外向型产业举步维艰。

3.贸易摩擦不断

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过多增加,表明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和人民币需求大幅度增加。外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外汇汇率下跌,对人民币需求的增加促使人民币汇率上升。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愈来愈大,进而助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被美、日等国视为人民币被低估的具体体现。一旦人民币汇率升值,就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及经济增长产生严重不利的影响。一方面将削弱我国纺织、服装、化工、钢铁等主要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造成出口下降,进口增加;另一方面将对我国弱势产业如农业、汽车等造成严重冲击。其结果可能是,贸易收支顺差减少,国内失业增加,进而导致国民经济增速下降。另外,外汇储备的激增将会引起国际上对我国贸易状况的高度关注,容易引发争端,造成更多的贸易摩擦,引起反倾销、反补贴等一系列问题。

4.储备资产管理难度和风险与日俱增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国际资本迅速大规模的流动,金融市场的利率与汇率波动十分激烈。作为一国财富的外汇储备,它的规模过大也会使国家财富处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高额的外汇储备给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管理带来了难度。因为我国外汇储备中多数都是美元资产,美元汇率的持续走低,使较大比例持有美元的我国外汇储备缩水不可避免,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四、化解及防范

(一)积极推行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

在外汇储备快速高速、相对过剩的情况下,要提高我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关键技术,如环保、冶金、计算机、精密机床制造等方向的技术,切实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同时,政府应该逐步放宽资本项目的管制,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努力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所谓的“放松资本项目的管制”主要是指调整“宽进严出”的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减少对资本流出的限制,以鼓励更多的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跨国公司一旦走出国门,则可以使企业绕过国际贸易壁垒,减少市场进入障碍;可以利用投资国现有的销售渠道、品牌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获得包括品牌、技术、人才等在内的各种战略性资源,在短时间内产生并购的协同与规模效应。

(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我国现行的银行结售汇的强制性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封闭性是造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缺陷的重要因素。随着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以及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结售汇制度将由现行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过渡到未来的比例结汇或意愿结汇。

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采取如下措施:扩大外汇交易市场主体的数量和范围;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自营交易比例;增加外汇交易的币种和品种;扩大外汇市场的交易规模;放宽对出国旅游等外汇兑换限制以及个人合法资产对外转移的限制;允许有外汇收入的国内企业购买外国债券;扩大居民、企业的用汇范围。

在完善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区间,减少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可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调控人民币的汇率水平。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式的变化,人民币汇率制度可由盯住单一美元转向一揽子国际货币,以分散国际货币汇率变动的风险,确保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

放宽资本金融项目的管制,改善国际收支的大量顺差以及缓和过快增长的外汇储备,推进资本金融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的进程,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增值。

(三)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离岸金融业务在国际上已经很成熟,然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顺利发展。1989年,招商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率先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其后,深发展等四家银行陆续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当时,选择在深圳试点此项业务,对于吸引跨国公司投资、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形成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家主要是引进外资,还没有建立严格的监管体制,此项业务在我国的开展并不理想。东南亚金融风暴后,面对国际炒家,国家怕引起资金外流,停止了离岸金融业务。而目前随着外汇的增加和金融监管的逐步健全,中国可以有条件地放开离岸金融业务。这样既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也可为外汇储备寻找出路。

在离岸业务开展过程中,可以实行“内外分离,两头在外”的经营管理原则,主要采取“内外分离型”经营的模式。在地域分布上,各行离岸客户群主要分布在港澳地区。在业务种类上,主要以传统的存、贷、结算等初级零售业务为主,缺少同业拆借等批发业务。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的条件下,两头在外的离岸金融业务是人民币走向国际的重要通道。

(四)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除了要控制外汇储备规模,更重要的是要管理好外汇储备,利用好外汇储备。

1.应该注重对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要求外汇管理当局在外汇储备管理过程中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应当包括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披露制度等。

第9篇

[关键词] 全球化 金融安全 监管

一、全球化背景:全球化伴随经济自由化发展而盛行

我们对“全球化”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强势观念,揭示了西方媒体的宣传造势力量。布什指出,“全球化”这个词是取代“现代化”一词在美国被炒热起来。

历史上,都是强者向弱者,或强国向弱国宣传、推销“自由贸易”和“世界主义”的。西方强国今天向全世界宣传“全球化”,也是出于同样的历史逻辑――将强者的游戏规则和有利于强者的模式强加给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制造出一个统一而规范的模式,从而是以美国为首的价值观的盛行。

新自由主义发源地是资本主义老牌英国和美国。本来在西方,就数“自由”传统源远流长的英国和美国“国家”意识最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的撒切尔首相和美国的里根总统,推行“国师”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大西洋两岸打起“以市场代替福利国家”、“私有化”的旗帜。这两人当政后,“美英两过的贫富差别越来越大”。而美国经历了克林顿新经济时代及布什执政以后,这个自由主义国度的社会两极分化仍然触目惊心。目前的“金砖四国”和发展中国家也在跟随美英后尘拉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金融全球化已经把世界各国的资金都向美国等发达国家流入,支撑了全球化的美国新经济模式,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近期持有美国国债已近8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在海外最大的债权国。

当今世界的国际资本市场,是以汇率、股市、证券等形式的金融投机为主要特征。无硝烟的“金融战争”,越来越成为西方掠夺其他国家财富快捷而有效的手段。有人称始于1997年由西方金融炒客挑起的亚洲金融危机,是一场新型的特殊战争,吸干了泰国、印尼、韩国等过的外汇储备,使当地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中国,幸亏尚没有“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幸亏人民币尚不是完全可兑换的国际性货币,有幸躲过了这次金融风暴的袭击。危机后十年,当东亚区域国家刚刚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之时,又遭遇本次美国为首的引自金融机构“次贷”引发的流动性危机。本次美国引发的金融风暴,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救市“法则仍旧是向市场输入”流动性“这将加快美元的贬值,引发进一步的通货膨胀以其在未来几年通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效应而传播、扩散出去。这不仅是以往历史做法,也是当今以美国为主的“主流”国家对于经济危机的态度与圣经式的“救赎”方式。

所以,我们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应该站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展开:

首先,金融体系尚不成熟,金融调控机制尚未健全,金融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使我国金融安全在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下承受着巨大压力;

其次,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危机爆发频繁,使我国现行的宏观金融监管面临挑战。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利益市场化和国际化将使金融监管部面临更加复杂。金融全球化使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流速大大加快,资本的非法流动严重威胁我国的金融安全。

再次,参照发展中国家普遍于上世纪展开的在不同程度采用开放资本项目的自由化进程做法,我国要慎之又慎地有序地开放资本项目。

二、中国金融安全体系现状及系统风险特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联度不断加深,金融稳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经济金融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参与国际生产、贸易和资金循环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大,与全球化收益相伴而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在相应增加。目前运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美英等国在国际金融的游戏规则的“话语权”过大,而且是上世纪政治经济力量博弈的结果,这与中国经济在近20年的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四强的现实严重不符。2009年G20会议上我国就呼吁国际社会就建立跨国家的国际储备货币展开改革。

中国经济正转向相对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但贫富差距、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都依然在扩大。如同金融市场顽疾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和中国经济增长如影随形,从2001年~2007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年平均增长20%以上,在过去6年半时间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大约是美国上个世纪20年代酝酿金融危机的4倍之多,加上热钱涌入与居高不下的信贷数据,更是很容易让人得出经济过热、应该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的结论。

正如一些经济学家预言,如果中国经济过热,会促使不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动荡的几率加大,进而影响中国的社会政治环境的稳定。金融体系这种风险累积过程也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我们要客观而全面看待形成我国金融体系风险的各种因素。

1.金融体系风险特征及其成因

根据中国银行业体系风险特征,可将金融风险定义为经济主体在从事资金融通过程中遭受资产或收入损失的可能性。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数理金融的角度来研究,我们定义系统金融风险包括:(1)利率风险,指由于市场利率变动导致银行资产和负债利率变动不一致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2)货币风险,是因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引起货币贬值而带来的风险;(3)政策风险,是指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中,由于国家政策变化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4)国际收支风险,是由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汇率变动而出现的风险;(5)国际化风险,国际化过程可能出现本币被囤积过度升值等。

从金融业经营主体的微观角度,可将中国银行业风险分类为:(1)信用风险。客户风险一方面表现在中国银行业贷款中不良资产比例甚高;另一方面表现在银行国际业务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企业,这类企业自有资金率很低;(2)干预风险,指因政策性因素、政府行为、法律因素和司法行为等因素的变化而可能直接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政策性因素导致的风险主要是银行发放政策贷款和行业性政策亏损;(3)管理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运作的过程中因账务设置不合理、组织分工不当、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严谨及操作手段落后等内部管理原因而可能给银行带来的损失;(4)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如利率下调时银行利差收入增加,利率上调时银行利差收入减少。人民币外汇汇率波动可能带来银行的损失;(5)流动性风险。这类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不匹配;二是资本充足率不高;三是资产流动性较差,实际变现能力不强。大量流动资金被企业占用不能周转,持有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受交易条件限制不能担负起二级储备的作用;(6)金融诈骗风险。国内金融诈骗主要集中在票据业务和银行结算方面。如国际结算业务的远期信用证诈骗等。

在整体的金融风险中,金融安全体系中由中国银行业涉足的金融风险占据较大比重。这一体系风险产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但其结构性而言根源是在中国经济转型中被转嫁的 。具体理由是(1)经济转型中被转嫁的风险: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风险曾向金融领域转移,银行承担财政职能等,银行业资本金不足问题很突出;(2)银行业自身体制性原因如直接融资比例小、企业长期过于依赖银行业融资;(3)我国经济周期性较常出现宏观经济过热、资本非对称流入等也是成因之一。

2.提高我国金融体系安全立法意思

应对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冲击,我们应理性分析外部条件与我们自身的问题症结。在苦练内功中努力增强国内金融实力,尤其是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谨慎、稳妥地逐渐开放国内金融市场,做到趋利避害,未雨绸缪,为有效地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提供保证。

具体来说,我们要充分认识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之一。尤其是金融市场有自身的运动规律。进一步完善金融立法,强化金融执法与监管力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金融安全体系。

金融法规是实施金融监管,保障金融安全制度保障。我国目前金融立法应针对我国已开始运行的证券、期货、信托业,填补金融业业务立法在这些重要领域的空白,使之与我国的金融改革和保障金融安全的要求相适应。我国应按《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实行以建立科学严密的自我约束机制为目标资产负债比例,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提高抵御金融风的能力。

三、金融安全体系服务于经济增长方式的结构调整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经济增长长期以来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储蓄率和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这种高消耗、高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一方面使得能源、资源供给瓶颈依然突出,与以提高增长质量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方式相比,更易导致经济剧烈波动。这种外延式的增长模式始终要为内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所代替。

1.利率、汇率制度深度制度、资本项目逐步开放是制度设计主线

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在原来成功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基础上,要进一步建设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现行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带来外汇储备规模的持续快速增长,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外汇占款增多,以及容易导致货币过量发行引发通货膨胀。

随着政府要求直接融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发债”也提到各级政府日程上来。包括由政府提供担保可能带来类似“准国债”风险。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社会保障基金缺口风险、银行经营与国企经营风险等都有可能向财政转移风险。虽然目前财政赤字不是很高,但财政综合负债数额较大,特别是社会保障资金不足,若地方政府债务大增累积金融支付风险将影响未来金融稳定。

2.加快金融市场结构调整

我国金融结构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融资结构上:第一,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总体滞后,企业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融资高度依赖于银行体系,银行承担了过多的风险;第二,人民币存贷款期限错配问题比较突出,贷款投向过于集中,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比例过高而潜伏的流动性风险;第三,在直接融资中,债券市场发展缓慢,债券品种结构不合理,国家财政债券比重高,企业债券比重偏低等。在金融安全体系监控中要对金融机构的盲目扩张和恶意经营行为展开监管。在风险处置中如何既维护金融稳定又防范道德风险,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稳定金融体系、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我们可以定义“国家金融行为”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利用本国资源,求得储蓄与投资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是金融体系支持经济发展,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

“国家金融行为”是贯彻国家金融战略的实施手段与步骤,以国家金融运行免受国际非对称性冲击为目标,达到稳定金融,抵御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目的,有效阻拦来自外部国家金融机构出于某种非善意目的(以市场套利套汇等牟利及政治企图扰乱中国金融市场正常秩序行为)达到监管宏微观金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国家金融行为在概念上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在一定时期如未来中国50年,规划强国金融发展战略为社会中远期转型人民币国际化制定长远战略做出规划;第二,为形成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设计与国际接轨的制度体系;第三,构建国家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实施对金融市场的安全监控,并具有自身免疫体系,能组织实施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如国家大型结算体系);第四,组织国家级力量开展研发,培育在未来金融工程的定价模式等领先领域具备影响国际金融市场行为模式能力的精英体系。

我们相信我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随着金融体制不断创新,我们能利用自身条件尽快建立起适应全球化需求的、具有自身安全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我们翘首以待。

参考文献:

[1]杨子健: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成因及治理对策.城市金融论坛,1998(1)

[2]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1月

[3]吴晓灵:中国外汇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11月

[4]夏 斌:中国:货币供给理论与实证研究.金融体制改革,1990年第5期

[5]夏 斌: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3月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走势 内需 产业升级

[中图分类号]F039;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7-0091-06

一、引言

2008年8月前,由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次贷危机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统一的认识。不少乐观人士认为中国将幸免于难,更有甚者放言全球危机下中国的经济形势将“风景这边独好”。很多人仍将危机定位于局限于金融领域的危机。然而时至今日,随着危机向实体经济的延伸,经济形势的急剧恶化,这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明显升级到一场全球性经济动荡和衰退的世界经济危机。

随着事态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激烈的经济刺激和拯救计划。我国政策当局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108个基点的利率下调、引导汇率适度贬值、增加出口退税以及研议中的税制改革,这些政策“组合拳”的密集推出,几乎囊括了政府可动用的所有政策手段,而且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但这些拯救措施是否得力有效?世界经济前景如何?中国能否率先走出危机阴影?这些无疑是当前最重要的经济问题。

国内外著名的经济学者和权威的研究机构相继发表了悲观的评价和预测,其中具有指标性意义的格林斯潘就曾断言:本轮经济危机将是百年来最严重的危机。格林斯潘表态的一反常态,相信他一定已经有了充分的理据。其实具有经济学洞察力和经济史观的学者经过认真思考和深入分析都会发现,目前的宏观形势真正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阶段。下面我们就此提出几个判断、一些对策以及几点评论,并给出基于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的符合学理的分析。

二、全球经济危机的根源

席卷全球的此次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它极大地伤害了一直以来被视作世界经济发展火车头的美国的经济,从其最近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耐用品订单数、失业人数、房地产成交量等主要宏观指标已经达到了十多年来最差的数字,而这还只是开始。难以计数的金融机构坏账已经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金融机构倒闭、大幅度裁员已初露端倪。虚拟经济泡沫的破灭将进一步地影响实体经济,使得已经疲弱的消费与投资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此恶性循环,危机将日益显示它的破坏力。从已获得及预估的经济增长数据来看(见图1),世界主要经济体无一幸免于这场灾难,因而这场危机理应被定位为全球性危机。 br>

剥离那些显而易见的表象,索洛(Solow)增长模型则为我们探寻危机的根源提供了的线索。增长理论告诉我们,实际产出在长期而言唯一的增长根源就在于(广义的)技术进步,即:在经济达到稳态(steady state)时,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

回顾1992年以来全球的经济景气,无非有如下几点原因:首先,计算机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其次,发达国家资本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劳动力相结合,利用了剩余生产要素,深化了全球的分工体系。而后者又以网络IT技术为承载平台。最后,美、日长期以来的低利率政策(尤以为拯救网络泡沫破灭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最为直接)和宽松的金融监管政策,客观上助长了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和金融领域的过度活跃,从而形成了经济的双重泡沫。必须认识到,新技术自1998年以来已经没有飞跃的进展,而其它经济增长要素也基本上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于是,在全球没有出现新的增长点以前,无法想象会有一轮新的经济景气。虚拟经济的泡沫也在预期逆转的情况下,瞬间破灭,并对实体经济进一步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据此概括出十几年来这样的一幅世界经济全景:

“在计算机技术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出现十余年的持续增长。持续的经济景气使得人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演化为盲目乐观。盲目乐观在低利率和宽松监管环境下使得大家更乐于接受和炒作金融市场上的高风险创新,这进一步推进了经济的表面繁荣,引发了泡沫。

当增长源泉逐渐枯竭时,没有实体部门支撑的虚拟经济泡沫迟早必然破灭;并且经济景气时间越长,人们越乐观,泡沫的积累就越大,泡沫破灭的爆发就越猛烈,危害就越强。于是金融危机进而经济危机出现。”

我们可以证明,由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旧有经济增长源泉的枯竭,因此,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必然。那么,各国应对危机自救的经济刺激计划或政策,是否会迅速见效使得经济走出低谷呢?答案是否定的。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危机可以视为经济周期中低谷的一种极端爆发形式;如果襞平经济周期的政策真的能够迅速、彻底地解决问题,那么就不会再存在经济周期了。而现实刚好相反。再考虑到增长源泉枯竭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找到新的足以支撑世界经济的增长点以前,本轮危机很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世界经济不大可能在短期走出低谷。

三、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种认识是,这场次贷风暴直接影响美国、其次是日本、再次是欧洲,而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这种看法未免太乐观了。次贷对我们的影响使得我们持有的大量美元资产大幅缩水,从已有的数据来源上看,目前中国外汇储备的构成是――3700多亿美元美国两房债券,7400亿美元美国国债,2000亿美元中投控制,3000多亿美元短期债务,2000多亿美元次级债,1000多亿美元现金或欧元资产,共计1.9万多亿美元。现在去掉2000多亿美元美国次级债与很难保证的3700多亿两房债券,中国外汇储备以未平仓价格计算只有1.4万亿美元左右。加之美元不断贬值,它代表的实际财富价值更是在不断流失。

间接的影响有两个方面。(1)由于美国和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每况愈下,美元不断贬值,出口需求日益疲弱。这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是致命打击,已经有相当的中小型出口企业的日常经营出现了困难。这对主要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我国沿海省份的影响尤其显著,并直接导致了大量农民工的下岗失业,潜伏了大量的社会隐患。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停滞甚至萎缩,对所有其他外向型经济体的影响是一致的,中国不可能是例外。(2)逐渐显现的全球流动性紧张会加剧中国资本市场的困难,减少可获得的FDI。已有一些外资机构开始变卖、减持在华资产。这方面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随着危机的深入,中国经济受外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严重。那种希望中国经济可以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论调,只会是美好

的愿望。

四、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困局:外因与内因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顾2008年中国经济的走势,从年初开始中国经济就已经显示出后继乏力的态势。2月份GPI创出8.7%的涨幅新高以后,通货膨胀成为了首要矛盾。在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和非市场的措施以后,5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出现了CPI的回落,直至8月份令人意外地达到了4.9%。然而PPI却一路走高,8月份已经达到了10.1%。创出了12年来的新高,展现出与CPI倒挂的态势(图2所展示的消费物价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对比关系可以基本反映上述状况)。从理论上来说,PPI的上涨必然会传导到CPI上来,然而之所以会出现二者倒挂的情况,一方面是政府的价格干预使得定价机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另一方面国内绝大多数商品供过于求的形势也限制了PPI对CPI的推动。PPI与CPI不断加大的差距直接蚕食企业利润,许多中小型企业因高企的成本而陷入严重的困难,倒闭破产也越来越多。

从表1、表2的数据可以说明我们通货膨胀和经济困难的外部原因:次贷危机导致预期美元贬值,热钱流入并内生地增加了我国货币供给;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表1和表2提供了更加详实的证据。

以上只是外部原因。笔者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1)在次贷危机和成本推动的通胀的经济环境中,中国出口为导向的、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维系。(2)以投资和出口拉动的高增长神话在目前的大环境下也不再会出现。(3)于是,内部结构性矛盾爆发出来:在人力、资本优势逐渐丧失,而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不能及时出现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减缓。形成上述判断的一个有力佐证是:用各种技术估算的中国各行业TFP指标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就持续回落。作为推动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TFP的下降预示着经济增长的态势不可能长期维持。因此经济增长受到阻滞是或早或晚的事,只是这种必然在次贷危机背景下出现是大家始料未及的。

五、危机下中国经济的走势

近代较严重的经济危机,都严重摧毁了生产力。上世纪20-3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关联。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使其一蹶不振,被称为是“失去的10年”。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东南亚国家多年苦心积累的财富,被席卷一空,多年之后才逐渐恢复。此外,俄罗斯经济危机、网络科技泡沫的破裂给投资者的伤害,相信很多人还记忆犹新。图2和图3中,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持续了10年的时间;期间表现较好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高达25%的失业率。

应该认识到,历史上的一些危机解决模式已经不再有出现的可能,例如我们不能想象再出现一场战争。因此如何尽快从危机走向复苏,在我们人力、资本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只取决于我们能否及时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电子、网络科技带来的这一轮经济繁荣已经走到了尽头,现有的经济增长点已经基本耗尽其潜力。从国内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要从根本上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但是产业调整决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也许是痛苦的过程。因此有理由认为我国经济将经历较长的一段困难时期。这还是基于我们能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的前提上,如果我们的政策措施处理不当,则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陷入更长时期的经济萧条。

六、危机的应对策略

中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场危机,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也很可能是痛苦的。然而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仍然可以有所作为来减轻这种痛苦,这可以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阶段来指定相应对策。从短期来看,理论上我们可以合理采用一些逆经济周期的政策来减少或者平均化危机过程中不良影响,从而避免一系列问题集中爆发而产生剧烈的经济震荡。在这里我们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因为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经济政策从来就没有熨平经济周期,相反还存在有激化矛盾的可能。同时在中长期,我们应该明确,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改善,而宏观调控政策是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此时,产业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战略的彻底转变才是我们走出危机的根本途径。

基于上面的判断,我们在这里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措施来减少(而不是解决)我们即将要面临的痛苦。

1 短期对策。

短期而言,危机中的市场动荡不可避免,这种动荡既是经济下行的要求也是非理的后果。此时,我们可以选择合理的货币、财政、汇率政策或者政策搭配来缓解这种冲击。

(1)积极的财政刺激计划应该平衡短期目标和长远影响,并具有前瞻性。应做好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准备。支出方向上应对症下药,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长远发展动力的培育留足准备。应对弱势群体有更多的政策倾斜,以确保危机下的社会安定与和谐。此外,应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对体制改革的冲击。

(2)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掌握好分寸,并重视监管。确保放大的贷款真正流向实体经济领域,而不是吹大资产泡沫。

(3)汇率和贸易政策应以稳定局面为重,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帮助出口企业度过目前的难关。

(4)此外,稳定经济其他措施,例如工资指数化、保值储蓄等都值得研究。

2 中期对策。

如前所述,要在中期内尽快走出危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1)刺激内需的政策要以消费需求为重点。上文我们已经论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旧增长模式不可能再在危机环境中持续下去的,那么为了保持经济有一定的增长以缓解其它社会问题的手段只剩下了刺激内需。从最近的数据上看,2007年消费占GDP的比重还不足40%,这十分畸形,但也提供了刺激消费的政策空间。中国的市场容量是其它经济体难以企及的,这也是我们重振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但它也是老大难问题。如果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提高消费只能是理论上的可能。

(2)完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机制和调控机制,预防泡沫的产生。

(3)汲取巨额外汇储备损失的教训,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通过资本帐户开放和汇率自由化,使得人民币成为一种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样不仅可以争取到国际货币体系中“铸币税”的特权,也可以为我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争取到更多的话事权。

(4)充分利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通过区域性的经济合作,重新获得一些组织意义上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以获得新的增长点。

(5)要改变单纯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的旧增长模式,科学地、逐步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我们的产品竞争力,通过加大使用成本,逐步将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淘汰出去,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广东省的“双转移”政策已在此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其战略是正确的。

3 长期对策。

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科技的进步。然而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的研发耗费巨大,政府在推动

技术创新的运动中应起重要的引导作用。此外,制度层面的优化和改革,风险创投机制的完善也是有益的补充。基础性研究对经济的影响也许在超长期才能显现,但是着眼于长远利益,加大对其投人依然是值得而且必要的。这些项目的推动,依然需要政府引导、立足制度改革和完善。

七、对当前经济学界流行观点的质疑

上述内容是笔者对此次经济危机和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态势的一些基本看法。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结合当前形势对中国经济转型的重新思考,下面笔者对当前一些流行观点提出质疑。

首先,在赞赏改革开放3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改革付出的代价。这种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法”改革,必然会给经济发展带来震荡,是否可以有逐渐“规范化”的改革模式来取代现有模式呢?这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显得更有现实意义。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含义及其批评》一文中,笔者已经证明,“摸着石头过河”具有预期的静态性、行为的短期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的特征,这种改革方式本身急需改革。

其次,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在于新生产技术的应用,因此,笔者有这样一个观点,尽管目前美国遭受的危机影响最大,但是凭借其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储备、领先优势和优越的创新机制仍然有可能先于其它国家走上复兴的道路,继续充当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因此,那些对此次危机可能改变世界格局的论调似乎不切实际。

最后,我们已经论证,我国以高投资拉动的粗放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将不可维系。因此,目前国家和地方以投资拉动内需的政策值得商榷。也许出于社会稳定等非经济目的的需要,这种做法尚可以讨论。但从经济学上看,在目前我国投资占GDP比重已经超过40%的情况下,高投资的长期效应一定不尽人意。具体说来,从近期出台的4万亿财政刺激方案来看,资金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对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吸纳就业会起到不错的效果,但是对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应该有所防备。按照经验来看,政府投资的大量上马,必然会对社会私人投资带来挤出效应,并且在权责不明、监管缺位的情势下,很可能会重演盲目、一窝蜂、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寻租问题。而4万亿的投资支出可能还不足以确保“保八”任务的完成。据估算,地方财政还将配套3万亿左右投资,而这个数字只有一成至三成的来源有保障。其余还要依靠银行贷款。如果投资的效益、质量得不到保障,可以预计的是我们财政辛苦挣来的家底必将不保,而且银行系统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就为我们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此外,我们遗憾地发现,与民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医疗、教育、住房改革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没有在这次方案中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却是中国经济转型、扩大内需这些中、长期发展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因此,在这个刺激方案的操作上,财政政策依然显得“短视”,市场经济方向的理念甚至可能有所倒退。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指出的今年经济工作的五大重点和我们的一些建议和批评是不谋而合的,但我们还应更加重视长期增长因素及其相关制度建设。过分担忧和恐慌是没有必要的,踏实和前瞻性的科学决策、合理的政策方案设计才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应有态度。

[参考文献]

[1]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This Time is Different:A panoramic View 0f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Crises[Working Paper][Z],NBER working paper 13882,2008

[2]Carmen M,Reinhart,Kenneth S,Rogoff,The Aftermath 0f Financial Crises[Working Paper][Z],NBER working pa―per 14656,2009

[3]郑京海等,中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J],经济学季刊,2008,(3)

第11篇

关键词:比较政治学;大国崛起;对外战略;和平崛起;马歇尔计划

比较政治学是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政治学学科分支之一,从其学科化的历程来看,其发展与兴盛得益于国家地位的提升以及国家“外向化”程度的增长,受现实政治需求的影响较大。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但现阶段,中国崛起成了不可否认地事实,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刻都更加迫切地需要从全球比较的视野来审视自己的国家。伴随着这一需要的同时,比较政治学也将开创学科发展的新时代,从而为中国对外战略的实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比较政治学的现实意义

比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源于简单的观察,是人类意识形态生活中最早的形态之一,之后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不断发展,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奴隶制社会之后封建社会,到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存的现状,当人类开始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社会组织形式的时候,就产生了比较政治学这门学科。

比较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意识形态研究学科,有三点核心的要素作和其他学科的区分概念,第一,顾名思义,比较的研究方法必须始终贯穿每一项研究工作,在进行研究工作的时候,使用比较方法进行时,必须在理论上有合理科学的理论依据,以使得该项研究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所以比较方法是一种可以包容其他学科原理和理论的研究方法,可以依据现代社会所新发现的任何具有科学性的理论概念和事实。作为比较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具有实际意义的独立的政治实体,现今社会形势下的比较政治学可以概括为“对民族国家的比较”。只有跨国的政治比较才属于比较政治学,这是其学科边界。在这一理论意义下我们可以理解为研究对象是民族国家,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是以上述对象为唯一。在研究的事实上,所有的在同一个民族国家框架和情境下的每一个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第三,作为一门以比较方法贯穿始终的研究学科,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这是一门经验科学,每一项研究都不能在推断中寻找理论依据而是必须以已经发生的事实为依据,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才是唯一的可取之道,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描述和研究来陈述比较政治现象,是本门学科的第三个要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到丰富发展的过程。日益提升的国家地位,对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二、中美崛起对外战略比较

大国崛起的概念是二战以后兴起的研究现象,通过对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兴衰史进行总结研究,意图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进行总结。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上升,西方社会开始流传“中国”的声调,在此情况下,我国国内研究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大国崛起的研究领域。大国崛起一般指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等九个资本主义大国兴衰的历史过程。

美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从殖民地迅速崛起,并在后崛起阶段持续走强。纵观美国崛起历史,地理位置的天然优势使其占据了有利地缘政治条件,除了这一主要原因之外,在制定国家对外发展战略方面,美国审时度势,也做出了正确的决策。比如,建国初期,处理与霸主英国的关系,冷战后对苏联的遏制、对欧州的援助关系。中国崛起的历史情况远比美国的复杂。但比较幸运的是,中国有一个比较良好的崛起环境,除了获益于冷战结束之后总体向好的国际和区域安全与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要归结于对外政策的转变(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对周边和西方国家的威胁降低,也使中国对它们更具经济吸引力。

中美在崛起的过程中都需要处理与霸权国、与其他大国和与周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也都有与之相应的对外战略的提出。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提出背景、目的、方式分析比较后发现,两者有着本质差异。

(一)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方案”。通过捐赠、贷款、有条件补贴等形式对二战后的欧洲进行直接的经济、物资援助,但和西欧相关接受援助的国家签订美援的相关协定,这些条件对美国当时国内大量的过剩产能提供了出路,由于,美国在二战中大量的军事工业产品可以随时转成民用工业和产品,面对西欧二战后的一片残破,这些产能对西欧来说正是他们缺少的,双方一拍即合,这一计划既能为西欧在战后的重建提供急需的物资和财政支持,又能让美国在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后劲更足,在此基础上,西欧避免了向东欧和俄国那样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和发生,保护了西欧的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维护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二)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因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称之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基于国际战略的考虑,中国一再反对在两者之间划等号――马歇尔计划的成功实施,确立了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而中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环境不同于二战结束以后,中国是当前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参与者而不是挑战者。

(三)两者的比较

“一带一路”略与马歇尔计划之间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这种相似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层面,在政治及其他层面,两者是不同的。

1、经济层面的相似性

都是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中提出的战略构思,主要体现在海外存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等方面。

(1)大规模的国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在二战中,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遭到大规模的破坏,但是自身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外来资金的援助。当前的亚洲,中亚、西亚和南亚等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广大亚洲发展中国家迫切的需要改善本国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

(2)本国拥有充足的资金、过剩的商品和闲置的生产能力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大障碍被清除,第二次工业革命随后大规模开展,以制造业为首的美国经济全面工业化开启,十九世纪末,美国一举超越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由于美国远隔重洋,虽然以主要参战国的性质进行了两次世界大战,但是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本土,美国本土工业因此大发战争横财,随着两次战争后德国、英国、法国的彻底衰落,美国成为全球资本主义世界全面的霸主,战争结束后,没有了巨大的消耗来源,巨大的工业产能使得美国本土市场急剧饱和,美国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市场来化解国内的过剩工业产能。

目前,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尽管中国国内市场巨大,但是中国地方政府高企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支持下持续的工业产能,无法完全被消耗,制造业产能扩展过速,国内过剩的产能难以被化解。

(3)积极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

美国在实行马歇尔计划时首次正式提出“欧洲一体化”的观念,为欧洲的复兴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带一路”特别强调沿线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标准、技术的对接,逐步建立起欧亚非互联互通的网络。

2、两者的不同性

(1)运行机制强调平等互利

马歇尔计划将欧洲整体纳入其主导的自由经济政策秩序之下,维护了美国的经济霸权,确立了美元的霸权地位。作为一项政治和安全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苏围绕战后欧洲形成的政治真空进行争夺,所以制定之初就将苏联排除在外,具有明显的谋求势力范围的特征。

相较之下,当今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一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各国只有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长远发展。基于此,“一带一路”战略首先强调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任何有合作意愿的沿线国家都可以参与,是一项完全开放的合作倡议。

(2)合作内容更加丰富

中国政府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时,认为应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方式,其实已经基本指明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合作内容。

(3)开创经济合作新模式

“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国家大部分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如何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合作,作为南南合作的伟大构想,既是对理论界的挑战,也对实际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马歇尔计划只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支持欧洲经济恢复。

三、马歇尔计划对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启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在很多方面与“马歇尔计划”存在差异,但两者都是在产能过剩背景下促进出口增长和就业增加,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的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实践提出有效的策略。

(一)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

客观准确定位自己,审慎地处理好与世界霸主美国的关系。受各种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一带一路”战略面临重重困难。而目前的中国只是具备了资金和产业实力,军事和政治影响力还比较低。因此,如此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国内,需要成立强有力的机构。在国际上需要成立一个跨国家的区域性协调机构,处理诸如国际铁路、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事宜,以及其他需要协调的事项。

(二)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

从国际分工看,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为主,与“一带一路”区域的很多国家大多是直接竞争关系。中国想要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使其他国家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益,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对外直接投资顺利的保证。

(三)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

目前,“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由政府积极推动,但是,再好的规划也需要企业的配合,市场才是战略实施的主体。在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在政府推动之下,大量的企业以市场化方式参与其中,使大量的过剩产能和美元流向西欧国家。当前,中国企业在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输出中国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与所在国民众的沟通等方面,可以肩负较大的责任。另外,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提高自身决策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处理好与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探索逐步解决。

(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当美国将自己包装成一个捐助者的形象,以一种近乎馈赠的方式,使大量的美元注入欧洲的同时,马歇尔计划大大促进了美国对西欧的商品和资本输出,更为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打下了基础,因而显示了“美元换盟友”的效果。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基础设施建设将是重中之重,而基础设施建设最关键的是资金问题。当前,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投资领域以及储备货币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都非常小,还需要在贸易等方面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

四、结论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一直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国家战略的外向性并不明显。这一背景下的中国比较政治学成为我国的政治学学科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与西方国家不同,中国比较政治学对于他国政治的研究不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制度,而是为本国的建设提供经验和借鉴。不仅可以有效避免西方国家曲解和误读中国,而且中国的现实国情,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也创造了条件。

国家地位日益提升的基础上,对外战略的提出也为中国比较政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直接的动力:它不仅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而且也为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议题。

本文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为例,通过比较政治视角对其加以客观剖析,两者在解决资本过剩和产能过剩上有共同点,但之间有着本质差异。中国应该在借鉴马歇尔计划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根据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制订有效的策略:重视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成立国际层面的协调机构;国内率先完成产业升级,构建“利益共同体”;构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组合,政府和市场齐头并进;促进金融服务业的支持,加大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比较政治学:理论、案例与方法》,宁骚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2] 郝诗楠,《“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新机遇与新议题》,探索,2015.5。

[3] 林跃勤,美国大国崛起及其对金砖四国的启示,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10.10。

[4] 史长虹,《美国崛起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科技信息。

[5] Odd Arne Westad,Restless Empire: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London:The BodleyHead,2012)。

[6] 巴里・布赞迈克尔・考克斯,《中美两国“和平崛起”之比较》,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2014.03。

[7] 李昀,《美英史学界关于马歇尔计划的研究》,世界历史,2010 年第4期。

[8] 孟琪,《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的比较与借鉴》,阅江学刊,2015.8。

[9] 李莉,《马歇尔计划与早期欧洲一体化进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0] 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学术前沿,2015.05上。

[11] 王义桅,《一带一路:机遇与风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序论。

[12] 张洁,《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1。

[13] 金玲,《“一带一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1期。

[14] 何维达、辛宇非,《“马歇尔计划”的成功经验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学术论坛,2015.8。

[15] 崔斌,《美国崛起过程中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策略》,2009.9。

[16] 孟祺,《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演变――基于贸易附加值的视角》[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4.6。

[17] 欧阳潇潇,《美国:从美元到世界――浅析“马歇尔计划”》,中国商界,2008.8。

[18] 潘维,《比较政治学及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研究,2013(1)。

[19] 李辉、熊易寒、唐世平,《中国的比较政治学研究:缺憾和可能的突破》,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3.第1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