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2 07:4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有狐》;无衣;征夫
“《有狐》的主旨颇为难解”[1]。由此一语即可想见,对于这首诗,古今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聚讼不休。本诗仅三章十二句,录之如下: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
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
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2]。
一、对《有狐》主旨的探究
撇开经学家们对《有狐》的各种解说,就诗篇而言,是以一个女子的口吻表达了她对心爱之人的思念与忧虑。本诗抒写忧念,为一唱三叹的重章结构,其忧思哀婉感人。这本是一首清新自然的情诗,风致婉约,真挚感人。然而,这种理解却不合乎经学家们的风化诗教原则,于是,他们就给《有狐》描上了种种关乎风化的粉墨,弄得这样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迷雾重重,令人不知所云了。
《诗序》认为:“《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3]顺着《诗序》定下的调子,《郑笺》、《孔疏》越走越远,说这首诗是:“皆陈丧其妃耦不得匹行,思为夫妇之辞。”又解释说:“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裳之配衣,犹女之配男,故假言之子无裳,己欲与为作裳以喻己欲与之为室家。”[4]朱熹是主张“去序言诗”的,他曾批评《诗序》说:
《诗序》实不足信。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间言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始亦疑之。后来,仔细看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5]。
然而,对于这首诗,他却完全接受承传了《诗序》、《郑笺》、《孔疏》的观点,朱熹也认为《有狐》是说:“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讬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6]仔细揣摩从《诗序》到《诗集传》这一派对《有狐》的解说,尽管存在着《诗序》以此诗三章皆为“兴”而《诗集传》认为三章都是“比”的不同,但它们在以下的两点上是一致的:第一,认为“有狐绥绥”喻指男子无家室者;第二,认为“无裳”、“无带”、“无服”喻指男子无室家,即男子没有配偶。
诗作为经学而被讲授、传承,经学家们难免只知有经,而不知有诗。《诗序》说这首诗“刺时”、“男女无夫家”,以后的传经者便明指《有狐》为“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再回到诗句看看,何以见得?“寡妇”、“鳏夫”之谈全为穿凿,无从说起。牟应震就曾针锋相对地指出:“《集传》‘见鳏夫而欲嫁之’,说本于《序》。曰:于经文不见此义!鳏而无衣,或不欲嫁之矣。”[7]又指出:“为此说者,以齐诗有‘雄狐绥绥’一语,故解‘绥绥’为‘独行求匹’而一误再误也。”[8]《毛诗质疑》的反驳可谓有力,而且牟应震对“绥绥”的分析也给我们以启示。而孙作云先生也对《有狐》作了尝试性的解说,他认为:“这首歌是女子所唱,她把她想亲近的那位男子比作狐狸。她说:‘小狐狸儿,你在淇水岸上徘徊什么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人给你缝衣裳呢!’言外之意,我能给你缝衣裳呢!一种忸怩作态之状,宛如在目。”[9]从中不难看出,孙作云把《有狐》理解成“恋歌”,似乎没能体味诗中的深深忧虑,且对本诗主旨的把握仍不脱“欲嫁”说之窠臼。
除此之外,对这首诗的不同理解还有:闻一多《风诗类钞》认为是未嫁女子思念情人。金启华《国风今译》认为是写妻子忧念丈夫久役无衣。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认为是写不得志者的忧愁。而张桂萍认为它是“古代大臣忧国之作”[10]。其中,金启华的说法本自方玉润《诗经原始》,较为合理。以此为基础,笔者进一步揣摩玩味,仔细寻求《诗经》内证以成其说。毫无疑问,对“有狐”和“无裳(带、服)”所指为何的理解是解读本诗的关键。而实际上,本诗所触及的不仅仅是“有狐”和“无衣”两个问题点,而是这两个问题簇。“有狐”涉及《诗经》中写到“狐”的诗歌九篇;而无衣的问题牵扯到至少两篇诗歌。而后者正是《有狐》抒情主人公所忧虑的内容,显得格外重要。
二、无衣指向战争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体察此女子的情怀,进而推情入理,分析其忧虑的原因,这无疑就是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无带、无服)”果真是指该女子所忧虑的是男子无室家吗?认为女子见到男子没有衣裳就想到他没有配偶,就继而想到要嫁给他,这不能不说是太机械的猜想。其实,无论是忧其“无裳”、“无带”还是“无服”,总起来说,就是忧心挂念他没有衣服穿。也即:心之忧矣,之子“无衣”。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在《诗经》中,“无衣”与战争、行役紧密相连,关系是很明确的。
《秦风·无衣》唱道: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里,歌者所表达的是对“岂曰无衣”的回答,要“与子同袍(同泽、同裳)”。于是,表面上看,“子”无衣的难题好像是解决了,但实质上,“子”仍然无衣,只是与别人“同”衣而已。从这个意义出发,甚至可以说,无衣是战争的必然。关于这一点,《豳风·东山》也给出了一个极好的《诗经》内证。其第一章写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诗中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一语道破天机!《东山》是写长期的征战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家时的所见、所思、所感。此时,“我”终于可以不再“行枚”作战了,而要做的是“制彼裳衣”。反过来推想,征战之时,则是不能“制彼裳衣”的,也就是说,战时的士兵处于“无衣”的状态。细想一下,征战之时,枕戈待旦,生死尚且难以料定,自然无暇以衣服为念。至于战时所穿,曹操《蒿里行》有“铠甲生虮虱”之句,算是露其端倪吧。
在西周、春秋时代,从军征战,衣物乃至于武器都需要自备。《木兰诗》写花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之语,虽非必为写实,但南北朝时民歌尚如此叙说,西周、春秋时征战的士兵更当是如此了。上举《秦风·无衣》就是明证:无衣怎么办?与子“同袍(泽、裳)”;武器怎么准备?“修我戈矛(矛戟、甲兵)”。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而言,当时不具备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由国家统一为成千上万的征战士兵供给衣物是不能想象的。
故而,《有狐》中“无裳”、“无带”、“无服”的“之子”正是长年征战在外而不知归期的从军者。《有狐》正如同《王风·君子于役》,也是写妻子对远方的丈夫的思念与牵挂。不同的是,《君子于役》挂念夫君“苟无饥渴”,而《有狐》则忧其无衣。征人在外,衣食难安,尤令其家人牵肠挂肚。从这个意义上说,忧念征夫衣与食的《有狐》与《君子于役》可称得上是《诗经》中难得的姊妹篇。
三、“有狐”喻指征夫
有了这种对本诗主旨的把握,再回过头来看看“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到底何指。《齐风·南山》有“南山崔崔,雄狐绥绥”之句,而《诗序》说《南山》一诗是刺齐襄公行的。据此,《诗集传》以为:“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11]然而,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狐的认识并非如此。《礼记·檀弓上》说:“古之人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12]《白虎通义》则说:“狐死首丘,不忘本也,明安不忘危也。”[13]据此,认为《诗经》中的狐为“妖媚之兽”显然站不住脚,是以后人之见而约束前人。而据牟应震的理解,“绥,像两胫有所蹑也”[14],那么,“绥绥”应该是指狐行走的样子,而无求偶的含义。李炳海认为:“在《诗经》产生的历史阶段,狐作为男性配偶的象征,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习惯,狐形象的此种内涵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来说是不言而喻的。”[15]这一看法无疑是正确的,这就从文化、兴象的角度和深度揭示了“有狐”的象征意义。
而进一步追问,此狐绥绥而行,在彼淇梁、淇厉、淇侧又表明了什么呢?俞樾说:“首言‘淇梁’,明易涉也;次言‘淇厉’,则涉之稍难矣;卒言‘淇侧’,则徘徊于水崖,不得涉矣,所以忧之弥甚也。”[16]很显然,这种说法可能是过分推理了,诗中并未明言狐涉淇水。而至于其他一些认为本诗写狐本为山兽而行水边的,也大致与此相类。从全诗来看,“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两句是起兴之语,而且兴中带比,但全诗的主旨在于忧念“之子”无衣。而联系无衣所指,有狐绥绥而行彼淇梁、淇厉、淇侧正是在兴言战争、远役。《邶风·北风》和《小雅·何草不黄》即为有力的证据。《邶风·北风》有诗句曰: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据翟相君考证,这首诗所写是关乎征战的[17],这里正是以赤狐和黑乌为兴象来喻指征夫的。而邶、鄘、卫三风均是卫地的风诗,《邶风》中的《北风》和《卫风》中的《有狐》均以狐喻指征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小雅·何草不黄》的证明更为直接。《何草不黄》全诗如下: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方玉润说:“《何草不黄》,征夫泪也!”[18]十分确切。毫无疑问,诗中的狐和兕、虎一样,是“征夫”形象的兴象,所喻指的正是征夫。
除了上述分析的三首以及《有狐》,《诗经》中其它写到“狐”的诗歌还有《桧风·羔裘》、《邶风·旄丘》、《秦风·终南》、《豳风·七月》、《小雅·都人士》等五首,但这五首诗均是直接写到狐裘或是写猎狐制裘的,并非以狐的形象起兴。所以,统观《诗经》中写到狐形象的诗歌,狐喻指征夫是可信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齐风·南山》虽然没有写到战争、行役,以“雄狐绥绥”起兴的该诗却浓彩重墨地描绘“齐子”远嫁鲁国,也是远行离家。
四、结论和余论
明确了“有狐绥绥”是男子征战在外的兴象和喻指,将无衣与战争、行役相关联起来,自然就能正确理解《有狐》为征妇怀远之诗。上文曾将它与《王风·君子于役》相比,而从写法上看,《君子于役》先写“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不日不月)”,继而写“鸡栖于埘(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来(括)”,这种傍晚时动人的景象愈发衬托出妇人的思念与牵挂,真是“如之何勿思”;《有狐》则以“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厉、侧)”起兴之后下笔便写“心之忧矣,之子无裳(带、服)”,似嫌突兀。那么,为什么《有狐》中的征妇如此为丈夫的“无衣”而担忧,并再三地表达深深的忧虑呢?对于这个问题,《豳风·七月》一诗给出了答案。《七月》的首、次两章均有“九月授衣”之句,《毛传》解为“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19]。当然,认为古代妇女九月开始裁制冬衣是固定的制度难免有些过分,但那是自然形成的习俗完全是有可能的。由此可以推想,《有狐》所写也是在授衣之九月,妇人因裁制冬衣而愈发忧念行役在外的丈夫,担心丈夫“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因而不免为他忧心忡忡,一唱三叹,难以平静。
或许上述推情入理会被视为另一种推理过度,但无庸置疑的是,“征夫无衣,征妇送衣”这一母题却一再被摹写。传说中哭倒了八百里长城的孟姜女就是为了给丈夫送寒衣而到了长城边的;甚至孙犁的《荷花淀》里也有水生嫂她们那伙妇女给参加队伍的丈夫们送衣物的情节。当然,孙犁创作《荷花淀》写到这一内容未必是从《有狐》得到灵感,但两相对照,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同样的妇女对征战在外的丈夫的真切关怀与真挚情爱。所不同的是,水生嫂她们是现代的女性,敢爱敢恨,敢想敢干,在战斗的烽火中绽放成绚烂的荷花;而《有狐》的抒情女主人公却只是忧心忡忡,一唱三叹,以她独有的韵致展示着她那丰富、细腻、纯洁而又哀婉的内心情感世界。
[参考文献]
[1]聂石樵.诗经新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0. p137.
[2][3][4][19][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卷三)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p59.
[5][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八十)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11][宋]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 p40~41.
[7][8][14][清]牟应震.毛诗质疑[M].济南:齐鲁书社,1991. p56.
[9]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p306~307.
[10]张桂萍.《诗经·卫风·有狐》一解[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p50~51.
[12][清]阮元.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七) [M].北京:中华书局,1979. p53.
[13][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下)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5]李炳海.部族文化与先秦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p102.
[16][清]俞樾.群经平议(卷八) [M].转引自刘毓庆等.诗经百家别解考(国风)[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p713.
有一种东西伴随文化而生,在文化传承的千年来,它是唯一守恒的,它。便是韵!
我们无时不刻在受“韵”的熏陶。
蹒跚学步之时,已然在听老人们常叹: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这是白发们经历的感慨,这也是我最早听的韵律。
稍微长大些,懂得了少许诗,便也不时地摇头晃脑,装着深沉的样子,慢慢说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完后便会一扫不悦,为这悠然美哉的韵律陶醉上一会儿。
已然懂了些事理,便不再那么随意,只是在一些时候,随心发表,在乐或伤的韵律中徘徊。乐时高颂:以天下之美尽在己。伤时低吟:衡阳雁去无留意。。以“韵”显情,以“韵”显人。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虽然学习紧张,但闲暇之时,仍不忘念一句轻松的韵律缓解压力。
“韵”是千古守恒的,不会改变。
“韵”伴随我一生的精神伙伴。
韵,让我陶醉……
河南宏力学校初中部初三:刘辉
关键词:田园农事;黄昏情节;出世与入世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08-02
首先,这两首诗在以下两个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
一、诗歌题材
两首诗都是截取了一个日常生活的片段:日暮田园。都将着眼点放在了黄昏时的田园活动:残阳斜照,牛羊归来,田夫荷锄返,柴扉紧闭,其中的一些意象是类似的,比如“牛羊”,“柴门”与“荆扉”,也是靠着这些意象构建起诗歌的大体的框架。
二、情感抒发方式
这两首诗虽然内容有差异,但情感的抒发方式却是一致的:“由景及情”:景物摄取由远及近,循序有秩。虽然取景的色调差异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但却都为接下来的抒情做了很好的铺垫。
但是,这两首诗在以下方面却有明显不同之处。
(一)诗歌体裁
杜诗是一首五言诗,在音律方面极为讲究,如其所言“晚节渐于诗律细”。“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一联,“自”本该用平声,此处却用了去声,“非”此处本用仄声,但是却用了平声,“一拗一救,显得起伏有致,曲折委婉地表达了浓重的思乡愁怀。”不止如此,“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本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方是,但是此处却在顺序上做了调整,以求押韵,使得音律又极为和谐。王诗为五言古风。古风与律绝不同,如袁枚在《随园诗话》里说的那样“作古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构;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何也?盖古体地位宽余,可使才气卷轴;而近体之妙,便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力不来,人力亦无如何。”古风一般是不对仗的,但是王诗中“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却是用了对仗的,其实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但是唐宋之后的人受近体诗影响较深,潜意识里掺杂着近体诗的平仄、对仗或语法”所以写出来的古风,有些只是“形似”。
(二)艺术手法
这两首诗艺术手法上最大的差异在于杜诗以“哀景写哀情”,王诗以“乐景写哀情”。先看杜诗,暮色降临,牛羊归栏,但是放眼望去却是“各已闭柴门”数度漂泊的游子忽入他乡,黄昏之际却只见家家户户柴门紧闭,独剩一人暗自伤怀,只一句,朴实无华,却达到了“淡语隽永,游子不堪多读”的效果,不止如此,诗人旋即来了这么一句:“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风月本无罪,诗人却归罪于他:不解风情,兀自清灵。江山已变,再非故园,漂泊无依之情顿现,“其意极悲而不着色相”,诗人的眼光也变得冷清了,“暗泉”“石壁”“秋露”“草根”这些意象的选取给人一种极凉的感觉。“至结语尤悲,意在济时而伤于白头,反怪花烬之繁也,与‘待尔嗔乌鹊’同妙”。整首诗读下来,没有一点暖暖的感觉,生冷凄凉,可见诗人身世之叹何其悲凉,哀情寓于哀景,浑然一体。王维的诗却大有不同。“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同样是斜阳照牛羊,但是一个“归”字统摄全篇:野老倚杖念牧童,野鸡互相鸣叫着,田夫荷锄归,相见语依依,景象温暖亲切。这也是诗人内心构筑的理想的画面,但是他人皆有归,独诗人内心没有归属,只好“怅然吟式微”,前面的景致与最终的抒情在这里发生了不小的冲突,最是拨动人的内心:进退维谷,虽然内心很是羡慕田园闲适安逸的生活,但是士人的入世思想又在冲击着隐去的想法。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诗人“反衬”手法运用的巧妙。
其次,人物在诗歌中参与程度不同。两首诗展现的是不同的画面:一种是孤寂清冷的画面,诗人站在画面的一角,点与面对比突出;一种则是浑然一体的画面,诗人融入画中没有被孤立出来。人物在杜诗中缺席,诗人主要借助景物描写来传情达意;王诗则不然,人物乃至动物都参与到了诗歌中,营造了一种温馨亲切的氛围,人与物化一。但人有归属而己无归属对比更加强烈。
再者,王诗主要是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不事雕琢,自然朴实,杜诗因为是律诗,所以声律、对仗、平仄等较考究。
这两首诗选取的季节是不一样的:杜诗选择的是深秋季节,王诗选择的则是初夏,但是有一个时间是相同的:黄昏。这样相似的选择却不是巧合:古代文人大多都有一种“黄昏情节”。而杜甫和王维在这里也是受了《诗经》的影响,在这两首诗里可以看到《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的影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日薄西山,牛羊下来,鸡栖于埘于桀,闺妇思君归来,何以单单选在了黄昏?日落而息,黄昏归家与家人团聚是快意的,这时候人可以找到一种归属感。日暮相思也便在这里影响了这两位大诗人。时令的变化是最能被思绪敏感的诗人所捕捉的,于黄昏而言,所思者,不外是离愁别绪、缱绻情意,但是最能挑战诗人意志的却是进退的艰难。“黄昏意象展现着中国诗人们天涯漂泊踽踽独行的心灵疲惫”。暮者,日之末,往往容易催发诗人韶光易逝、怀才不遇的慨叹。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已如残烛,可依然漂泊天涯,备受辗转流离之苦,故土难归,这已经是十分苦楚的事情了,可是这位悲天悯人的诗人还被自己的理想所折磨着!王维写这首诗的时候可是很好地映照了“心灵的疲惫”。内心归属感的丧失导致了两位诗人选择了在黄昏里浅吟低唱,或抒情思,或叹身世,不胜唏嘘。
“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芳芬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其实景色不是诗人情感迸发的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须得有一种“芳芬悱恻之怀”,而这种情怀是由其在当时环境下的身份所决定的:受儒家思想浸润的士人,难以摆脱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倡导。但是这两个人在这方面还是有些不同的,这两首诗也是一种反应。
首先是笃行其道的杜甫。“他的家庭有两个特点:一是奉儒守官,二是立功立言,这种家风对杜甫有很深的影响。”事实证明,这种影响是一辈子的,即使是再坎坷,他也始终抱着自己的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其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至死不渝。写《日暮》之时,已是发白身老之人,却还挂念江山故园,末句尤耐人寻味“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青灯白丝,暮年衰弛,却见烛花繁,似有喜事,本应欣喜才是,但是诗人却说“何须”,看似嗔怪,其实不然。那火花,不过是暮年蹦出来的一个希望。
王维就有些不一样了,《渭川田家》末说“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他有归隐的想法,却是出于无奈,而非渴望。“从28岁到41岁,陶渊明几度入仕,且经历了晋宋之际政治风云的洗礼,最后才归田园,其实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可以说,在古代中国知识分子中很难找到一个一生心甘情愿隐居不士的人。”其身份决定了王维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就归隐田园。“732年,张九龄受排挤,谪为荆州长史,王维十分沮丧,曾做《寄荆州张丞相》诗,抒发自己黯然思退的情绪。同年,王维奉命出使凉州,并在河西节度使幕中任职。二十六年(738)复返长安,官监察御史。二十八年(740),迁殿中侍御史。是年冬知南先,赴岭南。二十九年春,自岭南北归,辞官隐于终南。”王维也是在碰的满鼻子灰之后才不得已归隐的。末句“怅然”表明他虽然羡慕田园生活,却又不是心甘情愿的,尽是两难和无奈。
虽然这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尽然相同,但是他们的来源都是一样的:士的身份。
杜甫与王维同是生活在唐朝,一个经历了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一个则生活在盛唐,因此会有不同的生命体验,但是他们在大环境下的身份是一样的,因而其“芳芬悱恻之怀”的来源也是大致相同的,因此也就造成了这两首诗歌有同,有异。
参考文献:
[1]杜甫集[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2]袁枚.随园诗话[M].湖北:崇文书局,2007.
[3](清)杨伦注.杜诗镜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王嗣.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5]诗经原始[M].上海:中华书局,1986.
一、《诗经》中的男性称谓
《诗经》共305篇,主要收集的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来源十分之广,作者也多不可考。农耕社会的生产力低下,劳动工具简单,人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形成了对男子高大身材的审美观。而普通百姓对上层管理者的期待也是可以轻徭薄赋,仁德治天下的明主。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促成了《诗经》男性称谓语对“温厚勇壮”的推崇。
(一)君子
《论语》中曾有“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的论述。“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术语,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君子?概括来说,它是与“小人”对举的一个概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儒区别于小人儒”。“行仁”是君子最主要的特征,不管是在为人还是处事方面,都普遍具有小人无可企及的高尚品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都是例证。
实际上,“君子”一词在造字之初便具有褒义色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认为“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其本义就是指能够发号施令的上层统治者。《诗经》中“君子”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对所指对象出身、地位、容貌、品德全面的肯定与赞赏。如《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在《诗经》众多的诗篇中,君子被塑造为“德貌统一”的完美形象。他不仅衣饰华美、威加海内,而且是温文尔雅、受人爱戴。正因为如此成为女子每每思之念之的心上人,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已经见到了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女子丝毫不隐藏自己对道德高尚男子的爱慕之情,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欢喜之情。“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乐胥,万邦之屏”,君子的秉性温良,得天庇护,可以作为百姓的依靠,邦国的屏护。这样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不使人心生向往、颂扬标榜?
鉴于殷商覆亡的深刻教训,周人十分注重礼乐文化的熏陶作用,统治者也普遍具有“敬天重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诗经》中所颂扬的“君子”大都具有鲜明的道德自觉性,寄托了时人对于时事发展的相似看法。如果我们评价一个人指道德素养高,“正人君子”是很容易联想的词语。从这样一脉相承的称谓使用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语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真善美品质的追求却是亘古不变的。
(二)良人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时,女性的地位变得卑微无助。虽然《诗经》笔下的众多年轻女子不乏热烈追求爱情的主动和大胆,但一进入婚姻她们的结局却大都不那么美好如意,令人唏嘘不已。翻看《诗经》,从那些涉及男女日常婚姻生活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女人,要么是终日操持家务、内心苦不堪言的思妇;要么就是疲惫不堪、满腹悔恨和怨恨的弃妇。如《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她们的丈夫或是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或是朝三暮四、用情不专,她们对情感的热忱得不到回应,只能终日陷入悲苦忧愁的境地,就算能勇敢地与这种品行不好的男子决裂,但等待她的又会是一个个艰难的考验。所以“良人”的性别称谓便在这种现实之下催生出来,符合当时绝大多数女子心目中理想对象的标准,马瑞辰《毛传诗笺通释》云“良人,即善人也”,他不仅诚实笃厚,而且懂得珍惜身边人。
如《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先秦时期结婚仪式都在黄昏或者傍晚举行,这四句意思是今夜是什么好日子啊,可以看到这么好的新郎官?新娘子啊新娘子,你要拿他怎么办啊?“良人”在这里是对丈夫的称呼,它有着与“君子”相似的内涵。这说明在场的嘉宾们一致认为男子十分牢靠,值得托付终身,是女子理想的婚配对象。
(三)狂且、狡童
《郑风·山有扶苏》和《郑风·狡童》都是写女子戏谑男子的诗篇。如《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女子用嘲笑的语气把这个男子比作狂徒、狡童,毫不客气地指出他和子都、子充的云泥之别。子都,即公孙子都,周朝末年人,本姓为姬,与周王同宗,是郑国的贵族。被称为春秋第一美男,不仅相貌英俊潇洒,而且武艺高强。子充亦是郑国有名的美男子,都是代表美好的对象。而诗中的“狂且”、“狡童”则是粗狂轻浮之人,只能引起女子的反感。
它们都是带有贬义的性别称谓语,从侧面也反映了周人对不守礼法之人的蔑视。周人普遍具有浓厚的宗法伦理观念,“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诗经》中还有像“叔、伯、子、武夫”等称谓,总的来说,周人对男性的审美观是以德为主,勇武兼备的。
二、《诗经》中的女性称谓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开文化而存在。”以周朝为例,是一个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男性在使用工具以及占有社会资源方面有较多优势,男尊女卑的文化已经形成。对于女子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参与丰富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机会,社会对她的期待也就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工,妇容”。《诗经》中有众多此类的女性性别称谓,如“淑女”、“伊人”、“硕人”、“静女”等,反映出那个时代侧重对女子容貌、身形、德行等的重视和推崇。
(一)淑女
《周南·关雎》为《诗经》开篇,它以雎鸠相向和鸣发端,兴起君子对心灵美好、容貌娴静女子的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淑”,本意为“清湛”,引申为“善”。淑女即是具有美好品德的女子,是君子朝思暮想,辗转反侧的思慕对象,贤良淑德的女子是男子心中理想的结婚对象。
“淑女”是具有鲜明性别标记的称谓语,有着对其道德品质的审美追求。除《诗经》以外,后世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淑女一词,如汉乐府“有艳淑女在此方”,唐代诗人王维有“淑女诗常在,夫人法尚存”,陆游有“妾惭非淑女,父命嫁洪儒”等。古代选皇后的标准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德貌兼备,母仪天下。
(二)伊人
“伊人”一词出现在《诗经·秦风·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深秋的河边,芦苇迎风飘动,“伊人”就是指那个人,她是诗人心中倾慕、思念、向往的对象,带有可望不可即的距离感和神秘感。后来引申为意中人或美好事物的象征,如柳永《蝶恋花》中就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词句。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伊人”一词带有朦胧的美感,融入了诗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无穷想象。
(三)硕人
硕人,即身材高大修长的人。《诗经·卫风》中有“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是一首描写庄姜出嫁的诗,高度赞美了她的高贵显赫的家世以及脱俗惊世的美貌,被后世称为“千古颂美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全诗用回环复沓的形式,为读者描绘出一位美艳动人、天生丽质、举止端庄、大方得体的美女形象。但如今在提到美女时,我们较少使用这个词语,这也说明时代的发展对于女子身材体形的审美要求也有着变化。就像楚王爱细腰,宫女们为了博君主青睐都趋之若鹜地瘦身;唐朝贵丰腴,像杨玉环这样的宠妃,能使“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本领之下绝对不是瘦弱的体形。
而“硕人”能够在《诗经》中被吟咏称赞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战争又使人口急速减少,一个民族或部落若想发展强大,就得有相当数量的男丁,身材较为丰满的女子在他们的观念中无疑代表着有更强的生殖繁育能力,所以更受推崇。
总之,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对社会的镜像反映,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個民族纷繁多彩的传统文化均依赖于语言而得以成型、积累、发展和继承。语言中的称谓语更不是孤立的存在,总是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社会对男女身份、地位等方面的不同期望,都会反映在称谓语的使用中,如周代以男权为中心的文化倾向,就会导致某些性别称谓语在数量上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如“君子”一词自古就是专属男性,“言念君子,温润如玉”。一方面,周代是实行宗法血缘制的农耕社会,所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称谓语都表现出注重道德修养,崇尚身体健壮的特点。具体来说,体格魁梧修长的人,个头高、力气大,在采集农作、奔跑田猎、抵御侵犯、生殖繁育中都有明显优势。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姿态,之“子”于归,宜家宜室。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又是缓慢的,虽然不断有新词新语的出现丰富称谓语集团,但是传统总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神奇作用,把一些审美观念植入到我们的内心,影响着我们对于“美”的感悟与理解。
参考文献:
[1]刁生虎,罗文荟.《诗经》性别称谓与周人的审美倾向[J].广州大学学报,2013,10,第12卷(10).
由于许多观念的干扰,我们的答题经常走进误区,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期几篇文章,从新进入高考考点的文言文断句误区、常考常新的古诗鉴赏的答题规范、小说人物形象解读的限制、散文阅读的开放尺度和语言运用答题的隐含条件等角度,呈现了我们平时答题误区的多个种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希望同学们仔细阅读,认真体会。
(本期栏目特约编辑:青山区教研室钱金涛老师)
文言文断句题在考试中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用斜线(/)给没有标点的文言文段断句,二是选择用斜线(/)给文言断句中的正确一项。我们在做此题型时,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错误。
头绪不清 传记类文段中常常写几个人、几件事,如果不能做到对号入座,就会头绪不清,走入句意混乱的误区。看下面的断句: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这样断,其意思就变成了:丞相弘谒见皇上时有时不戴帽子,而汲黯却躲在后帐了。正确的理解是:丞相弘谒见时,皇上有时不戴帽子,而皇上未戴帽子的时候看见了汲黯,皇上就躲在后帐了。
由于人物关系不明,事件没理顺,头绪未理清,难免犯张冠李戴的毛病。因此正确的答案是:
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帷中/使人可其奏
点断失衡 断句时不按照古文诵读的规律行事,强行点断,节奏失衡,导致失误。看下面的文段: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说林上》)
这样,完全凭感觉判断,不考虑基本的诵读规律,自然读来拗口,不知所云。要正确断此文段,就要依据对称句式的语脉,以及一些句尾语气词(“也”)和对话标志词“曰”来定夺,切莫点断古文的“声”“气”,导致诵读的节奏紊乱。正确断句为: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虚词不明 虚词是断句的依据之一,如果对虚词的用法不甚了解,错断的情况就时有发生。看下面的文段:
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此段文言中,“但”“且”“岂”“逮(通‘殆’)”这些虚词,是断句的标志词。“之”则不是,因为“文帝之远贤”“贾生之不用”中的“之”是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其主要作用是连接主语和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正确断法是:
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语法不通 如果不懂古文语法,浏览马虎,不按规范,匆匆断来,就容易使完整句子支离破碎。看下面的文段: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宥过”是宽恕别人的过失的意思。“宥过无大刑”好像可以断,但“故无小”一说没有着落。可见“刑故”之间不能断,这应该和“宥过”一样是动宾短语,可以理解为“惩处故意犯法的行为”,因此应在“刑”前断开。“以佚道使”什么?显然后面要接宾语“人”,那么“虽劳不怨”一句就应该是承前省主语“人”。“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也存在与前面分析相似的毛病。正确答案为: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句式不晓 对文言文句式的组合关系没有掌握,更没有理解,最容易断错。看下面的文段: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柳河东集》)
文中“绝湘水”“中济”是两个具有顺承关系的短句,由于不明句式的组合关系,生硬地把“绝湘水中”独立断开,就误解了文意。“不应(回应)”“摇其首”也是两个顺承关系的短句,“不应摇其首”,则标成了一个否定句,与作者的本意大相径庭。
断句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本意,可是我们在做题时却往往不懂语句的意思。这时,我们首先得通读材料,找出关键词语,能大略知道句子所表现的主题,然后再依据断句的一般方法去断。这些断句的有效对策主要有:
找谓语 完整的一句话,一般都有主谓宾。但文言句子又常有省略,只有谓语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要善于抓谓语,根据谓语前后的词语关系,就能推知相应的语法成分,就能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如:“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一句的断句,就一定要找谓语。“修”“随”“尽”“完”“期”“存”“发”“中”这些动词或形容词谓语是断句的关键所在。“随”所带的宾语是“之”,“尽”与“完”是由“而”连接的并列谓语,“期”带宾语“中(击中目标)”,“存”带宾语“鹄”,“发”“中(击中)”是表承接关系的谓语,据此很容易断句为: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看标志 虚词是语气转换的标志:句首语气助词“夫、盖、今夫、若夫”等,这些词的前面要断句;句末语气助词“者、也、矣、哉、乎、耳、耶、欤”等,这些词的后面要断句;关联词“遂、苟、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然则、是以、所以”等,这些词的前面要断句。对话提示语是引述话语的标志:“曰、云、谓、言”等表“说”的词语,提示后面的对话语,在其后要停顿断开。
查句式 文言文中的句式,往往有一定的固定特征,如判断句用“……者……也”式,被动句用“为……所……”式,疑问句用“奈……何”式,感叹句用“直……耳”,等等。类似的固定结构,有的中间要断开,有的不能断开,要根据表意的需要判断。
辨修辞 文言的修辞相当丰富,但只有部分修辞能帮助我们断句。如顶针的上下衔接词间、排比的几个分句间、对偶和对比的前后分句间、反复的词语间等要断句。
察总分 文言语段的构成也有一定特征,其中最常见的是总分语段,在总说之前一定要断开。
关键词:导语 设疑 兴趣
一、巧设导语,创设浓厚的氛围
我在《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的两部分之间又相互独立,所以这篇课文我就分两课时完成,每课时各设计一个导语。第一部分写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我就用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导入。"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到处流浪以说书为生,尽管生活很苦,但老瞎子却活得很起劲,因为他师傅在琴槽里封着一个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把封在琴弦里的秘方拿出来,按方抓药,治好他的眼病,……然而当他终于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后,从琴槽里拿出来的'秘方'竟是白纸一张。老瞎子万念俱灰,失望至极,然而他终于悟到,他先前之所以活得那么起劲,只为了琴槽里的这张"秘方"。生命只有有了目标,人活着才有劲头,哪怕这目标是并不存在的。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又把这张白纸封进了他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出琴槽里的秘方,治好他的眼病。故事到这儿嘎然而止,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瞎子充满激情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看史铁生有着怎样的生命感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先让一位字体写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了满文军的歌词《懂你》,然后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词的哪些语句最令他们感动,说说他们的感受。诸如"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都纳入了学生的视线,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播放这支歌,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于是课堂上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理解挚爱的歌颂和母亲不能分享儿子成功的伤感。
实践证明,这些创设情景简洁自然的导语都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二、善于设疑,激发思考的激情
问题设计巧妙,必然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如我在教郑愁予的《错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①"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简要概括。②这首小诗隐含着一个怎样的故事?③这首诗出场的有两个人物——"我"、"你",这两个人背后还有另外两个人,你能说出他们是谁吗?④"你"的丈夫抑或是情人为何让"你"独守空房,备受寂寞之苦?⑤"你"的丈夫或情人不归的原因除了大家所说的"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的负心薄幸,"悔叫夫婿觅封侯"的前程设计,"可怜五定河边骨,犹是春闻梦里人"的残酷战争外,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其实男人都有一颗云游四海,闯荡江湖的不羁之魂。试想在灵魂深处,恐怕没有一个男人甘愿足不出户,老死户牖,骨子里都希望自己如一只雄鹰搏击天宇。只有当他们倦了,折翅了,才想到归巢,不然,从古到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思妇闺妇那么多的羁旅之思呢?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到"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从"望尽千帆皆不是,肠断白苹洲"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到"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再到"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部爱情史简直就是一部柔肠百断悲伤史。)
三、寻幽探微,拨动敏锐的触角
课文中的一些精妙之处,教师若不注意探究发掘,也很可能被学生忽视,一旦这些地方被挖掘出来,必然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余秋雨《道士塔》)。针对上面这段文字,我提了一个问题:四个"惨白"的意思是否相同,这深含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结果学生从中悟出了作者深沉的痛苦悲哀和有恨不知向谁发泄的愤懑以及在那个情境中不知该怎样保护珍贵遗产的无耐等复杂的感情。
四、捕捉灵魂,点燃智慧的火花
课文上随着教材内容的深入探讨和教师对情景的巧妙创设,学生的思想会时时闪出智慧的火花,当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教师切不可为了完成"预定目标"匆匆而过,而应停下脚步,把这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点燃。
五、鼓励创见,激发创新的热望
有时,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与教参和老师的认识明显不同。那教师该怎么办呢?首先对学生独创性的见解持鼓励赞许的态度。其次要倾听学生的见解,切不可轻易打断他。学生陈述完之后,可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果学生已取得了一致并且比较正确的结论,教师就不必解答,只需做出肯定大加赞扬即可。如果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或者见解有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让各方不同的意见和证据说完。针对明显的错误,教师就应当把错误点指出来,并且用确凿有力的证据说服学生,不强求学生放弃自己的想法,可让他和老师课后进一步研究。如此学生的思维将更活跃,学习地兴趣将更高,将更富有创造性。
论文关键词:韩非子,寓言,孔子形象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构建起了完整的法家思想体系。在《韩非子》中,寓言成为其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论据。先秦散文特别是诸子散文中,保存下来为数不少的寓言故事,其中又以《韩非子》一书为最多。《韩非子》的寓言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在先秦寓言中很具代表性的。不同于《庄子》寓言的“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天下》),《韩非子》的寓言多具有现实主义色彩,多把改造后的历史故事和谐地纳入他的思想体系之中,为其所用。
《韩非子》寓言中出现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圣者有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贤臣有伊尹、周公、管仲、子产,士则有孔子、墨子、商鞅、吴起,霸主有齐桓、晋文,奸邪有费仲、竖刁、易牙,等等。他们都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人物,经过韩非不同程度的改造,成为了寄寓韩非主体意志的变形人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历史人物中,韩非对儒家的批判最为激烈,尽管如此,孔子在《韩非子》中出现的频率还是相当高,有四十五处之多。其中涉及孔子的寓言集中保存在《说林》、《储说》、《难》中。韩非出于阐述政治、哲学思想的需要对关于孔子的史实和言论进行了不成程度的改造或虚构,故使孔子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
一、《韩非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
《韩非子》五十五篇中,含有寓言故事的篇目有十八篇文学艺术论文,而其中包含有关涉孔子的寓言的有十二篇之多。因为孔子与韩非的政治主张不同,孔子总是被作为批驳的对象,但因为孔子在战国时期有极大的影响力,因而韩非在寓言中还要借助他来说理或者阐述某些观点,所以在寓言篇章中,对于涉及孔子的历史事件和相关言论,韩非“重其义而轻其事”[1](P20),对它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加工和虚构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使孔子形象具有了多面性和复杂性。总的说来,《韩非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站在法家对立面,受法家批驳的孔子
这类形象是《韩非子》中最简单的孔子形象。在这类寓言中,孔子的言论较多地保留了历史的真实,具有浓重的儒家色彩,但这些言论是与法家的观点相抵牾的,往往成为韩非批驳的对象。
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仲尼叹曰:“耕、渔与陶,非舜官也,而舜往为之者,所以救败也。舜其信仁乎!乃躬藉处苦而民从之。故曰:圣人之德化乎!”(《难一》)
在这则寓言中,孔子充分肯定了舜的“仁”和“德化”,这也是儒家孔子的政治主张的体现。陈奇猷先生在案语中指出“此条疑韩非引自别本《论语》”[2](P846),“韩非曾见别本《论语》。后文‘仲尼’云云各条同此”[2](P842)。然而韩非对孔子的评价给予了激烈的反驳,他通过“贤舜则去尧之明察,圣尧则去舜之德化,不可两得也”(《难一》)的辩难,提出“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难一》)的问题,最终申明自己的法治主张“以身为苦而后化民者,尧、舜之所难也;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将治天下,释庸主之所易,道尧、舜之所难,未可与为政也”(《难一》)。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文学艺术论文,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难三》)
在这则寓言中,孔子对三位国君提出的相同问题给以不同的回答,但是这些回答都是符合孔子“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和“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的为政标准的。然而,韩非却贬斥孔子的观点,他从法家的观点出发,认为仁爱是法制败坏的根源,要达到目的三位国君只需要凭借权势做到“知下”即可:“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公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难三》)
其他诸如孔子称赞晋文公“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难一》),称赞襄子“善赏哉!襄子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矣”(《难一》),称赞文王“仁哉文王!轻千里之国而请解炮烙之刑。智哉文王!出千里之地而得天下之心” (《难二》)等等。这些观点都成为韩非批驳的对象。韩非正是通过批驳孔子的儒家思想,从而使自己的法家思想“名正言顺”地得到树立。因而,在这样的寓言中,孔子被塑造为“仲尼不知善赏”(《难一》),“仲尼以文王为智也,不亦过乎?”(《难二》)的法家驳斥的对象。
(二)既有儒家性格,又大力宣扬法家思想的孔子
这类形象是《韩非子》中较具特色的孔子形象。因韩非在选取事实时“但取其足以明义”[1](P20),因而“书中所记事实,乖谬者十有七八”[1](P20)。在这类寓言中,孔子形象产生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巧妙变形,孔子的言行表面上看似符合儒家的规范,但实际上是在宣扬法家思想。
孔子御坐于鲁哀公,哀公赐之桃与黍。哀公曰:“请用。”仲尼先饭黍而后啖桃,左右皆揜口而笑。哀公曰:“黍者,非饭之也,以雪桃也。”仲尼对曰:“丘知之矣。夫黍者,五谷之长也,祭先王为上盛。果蓏有六,而桃为下,祭先王不得入庙。丘之闻也文学艺术论文,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今以五谷之长雪果蓏之下,是从上雪下也。丘以为妨义,故不敢以先于宗庙之盛也。“(《外储说左下》)
在这则寓言中,孔子违背常理先吃了擦拭桃子的黍子,然后才吃了桃子。这一举动表面看来是符合儒家维护等级制度的思想的,符合孔子主张的“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但实际上,韩非是通过孔子严格维护黍和桃在五谷和果蓏的等级这类小事来宣传自己“君子以贱雪贵,不闻以贵雪贱”的极端的等级观念,认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该丧失贵贱、上下之间的等级观念。
孔子曰:“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外储说左下》)
这一段话初看来,极像在表达儒家的观点,他符合孔子所提倡的“仁”和“公平”。但仔细品味这些话又似是而非。虽然儒家主张礼治,但是这种礼治的特征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它赋予贵族以特权而刑罚主要是针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可见,儒家的礼治根本就不存在刑罚的真正公平。这里的“德”、“概”其实是“法”的代名词。“以度量衡之平喻法,是法家共同的作法。法家认为既然法是由国家制订的,因而就成了人人必须遵守的准则,就应当是客观的、公平的论文参考文献格式。”[3]
另如,“子路私食役夫”条(《外储说右上》),通过孔子阻止子路“以由之秩粟而餐民”的寓言,表面上是宣传儒家的“仁义”和“礼”,而实际上是要表达韩非极端的君臣等级观念和“善持势者早绝其奸萌”的政治观点。“夔一足”条(《外储说左下》),它符合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但韩非借孔子将神话历史化来表达臣下“虽有驳行,必得所利”的观点,要求“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
(三)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的孔子
这类形象是《韩非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孔子形象。在这类寓言中,孔子已经完全摆脱了儒者的形象,他的言行是一个彻底的法家人物的言行。在这里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彻底的异化,他直接以法家面目出现,代法家立言。刘凯在评论这类孔子形象时说:“为推行法家鸣锣开道,表面上像是肯定孔子,而究其实质,却是一种变形的精妙的幽默讽刺。”[4]
殷之法,刑弃灰于街者。子贡以为重,问之仲尼。仲尼曰:“知治之道也。夫弃灰于街必掩人,掩人,人必怒,怒则斗文学艺术论文,斗必三族相残也。此残三族之道也,虽刑之可也。且夫重罚者,人之所恶也;而无弃灰,人之所易也。使人行之所易,而无离所恶,此治之道。”(《内储说上》)
在这则寓言中,孔子完全脱去了儒家所宣扬的“仁”,他认为法宽则人易犯,法严则无敢犯。因而,他不认为“刑弃灰于街者”是重刑,反而认为严刑重法是“治之道”。这里的孔子已经完全成为韩非思想的代言者。
鲁人烧积泽,天北风,火南倚,恐烧国,哀公惧,自将众趣救火。左右无人,尽逐兽而火不救。乃召问仲尼。仲尼曰:“夫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此火之所以无救也。”哀公曰:“善。”仲尼曰:“事急,不及以赏,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哀公曰:“善。”于是仲尼乃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内储说上》)
在这则故事中,孔子认为无人救火的原因在于“逐兽者乐而无罚,救火者苦而无赏”,孔子认为重罚可以治事,因而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从而将孔子刻画成一个崇尚刑罚并且思维敏捷的法家人物。
类似的寓言还有“鲁哀公问于仲尼”条(《内储说上》),从孔子“此言可以杀而不杀也。夫宜杀而不杀,桃李冬实。天失道,草木犹犯干之,而况于人君乎?”的回答中不难看出:这里的孔子已成为一个维护君主绝对权威的法家人物。“管仲相齐”条(《外储说左下》),孔子批评管仲“泰侈偪上”,这里的孔子是站在法家的立场上评价管仲,他绝对维护君主与臣下严格的等级制度,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臣主之理”。在这类寓言中,孔子被塑造成为法家思想的传声筒。
二、《韩非子》寓言外的孔子形象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最著名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显学”之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为他(指孔子——引者)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门弟子很多,他的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5]可见在战国时期,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韩非子》书中对这一形象也有客观的记载:有直接肯定其贤者圣人形象的,如“儒之所至,孔丘也”(《显学》),“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五蠹》)文学艺术论文,《内储说下》载“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也有侧面肯定其贤者圣人形象的,如《说林上》“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条,通过“子圉恐孔子贵于君也,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的描写,从孔子与商太宰的对比中和子圉的嫉妒中肯定了孔子的贤者圣人形象。这是接近历史真实的孔子的面貌的。然而《韩非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与这种贤者圣人形象有很大的出入,“韩非子的寓言人物都是为了证明作者的法治思想的正确性和必要性而存在的”[6]。在《韩非子》寓言中,孔子已经被异化为韩非法家思想的承载物,是一个假托的虚拟性历史人物。韩非之所以选择孔子作为异化对象,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弘扬法学的需要
战国时代是一个社会制度急剧变革、战乱频发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思想文化领域,诸子横议,著书立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各学派之间相互论战辩难,都想要使自己的学说显于当时,为统治者所采用并付诸实践。韩非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是将申不害的重术思想、商鞅的重法思想和慎到的重势思想融合在一起,创立了以法为主术、势结合的比较系统的法治理论体系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大的影响力——“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7],“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显学》)恩格斯指出:“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陈旧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8]韩非要弘扬法学就不得不批判和异化孔子形象,只有这样,韩非才可以获得贬儒扬法的目的。清代学者章学诚就指出:“韩非治刑名之说,则儒墨者皆在所摈矣。墨者之言少,而儒则《诗》、《书》六艺,皆为儒者所称述,故其历诋尧、舜、文、周之行事,必藉儒者之言以辩之。故诸《难》之篇,多标儒者,以为习射之的焉。此则在彼不得不然也,君子之所不屑校也。”[9]章说可谓深切韩非借变异孔子形象弘扬法学的要旨。
(二)“救时之弊”的政治追求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横议,各学派虽纷纷著书立说,但都有其明确的目的性——“救时之弊”。先生曾指出“吾意以为诸子自老聃、孔丘并于韩非,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生。”[10]儒家虽然屡遭韩非的批判,但是韩非的思想与儒家还是有一定的联系。郭沫若在《韩非子的批判》中就曾指出:“韩非在先秦诸子中为最后起,他的思想中摄收有各家的成分,无论是作为亲人而坦怀地顺受,或作为敌人而无情地逆击。……对于儒家的态度便是两样,那主要的是无情的逆击,而只走私般地顺受了一些。”[11]儒家主张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被韩非吸收并从法治的角度夸大了越职侵官之害;儒家道德上要求的“主忠信”(《论语·学而》)观念被韩非极度地夸大、发挥和改造而成为法家要求赏罚分明文学艺术论文,以法为准的“信”;韩非也吸收了荀子“性恶论”的观念,他认为人性是恶的、是自私的,这成为他法治观念产生的基础。儒法最大的相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有“救时之弊”的政治追求。孔子希望建立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社会秩序,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为政》)希望通过经他改造后的“礼”可以使东周社会复兴,使春秋末期混乱的社会秩序变得更加合理与稳定。然而,他认为儒家的人治难免存在“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弊病。他认为法治是罪可靠的,所以力言法治的重要:“释法术而心治,尧不能正一国。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使中主守法术,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用人》)韩非和孔子都主张维护等级制度,但是他摒弃了孔子的“仁”而代之以“法”,将尊君、维护等级制度极端化,主张建立的政治秩序应该“明法制,去私恩。令必行,禁必止”(《饰邪》)。
吕思勉先生在《论读子之法》中曾指出“诸子中之记事,十之七八为寓言;即或实有其事,人名地名及年代等,亦多不可据;彼其意,固亦当作寓言用也。”[1](P21)《韩非子》寓言中异化的孔子只是韩非借以弘扬法家学说和政治表达需要而虚构的假托人物,是韩非宣扬法家思想和政治追求的承载物。
参考文献:
[1]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20,20,21.
[2][战国]韩非著,陈奇猷校注.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846,842.
[3]杨绍溥.关于孔子两条资料的辩伪[J].孔子研究,1994(1):113-114.
[4]郑凯.先秦幽默文学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2:164.
[5]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35.
[6]白本松主编.先秦寓言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276.
[7][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938.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
[9][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408.
[10]姜义华主编.文存(卷2)[M].北京:中华书局.1991:596.
描述甲骨卜辞、铭文隐含叙事歌形态,从《易经》爻辞保存的古歌和《诗经》《楚辞》及其逸诗提供的叙事诗中分析其基本状况及叙事形态多样化特点。基于叙事文学渊源的探讨,本文对先秦叙事诗基本情况及相关研究进行考察。
一
根据人类文化学与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人类早期维系生存的狩猎和巫术融为一体,是重大的社会活动①。保存在《吴越春秋》的《勾践阴谋外传》中的《弹歌》被认为是原始猎歌②,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诗歌。《弹歌》是两字歌,全是无主动宾词组,歌中“做…什么”表达的十分明确,突出了对动作性质的关注和区分,以及对目的性的强调。这种表达方式也见于《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中的《候人歌》。《候人歌》虽仅有两实字,但表达语义完整,反映出对动作及其性质关注和区别的思维方式。在《弹歌》里“做”和“什么”捆绑在一起,动宾词组构成最小的叙事单位,其序列构成开端一继续一实施一结果接续的表达方式,表现了关注实现方式和过程的民族叙事特点。
《弹歌》简洁表达方式,与我国早期书面语言记录材料、记录方式及其限制有关。如甲骨卜辞:
王占曰:有崇。八日庚戍,有各云自东,宦母。昃,亦有出虹自北,饮于河。③
甲骨文因刻写限制(包括铭鼎铸字)要求叙事简洁,但简洁的卜辞把时间、地点、原由、引发的现象、结果陈述的十分清楚。若把上述卜辞的个别连
词和副词去掉,顺序排列:
八日庚戍,
有云自东,自北出虹,
(龙)饮于河。
即为歌。这段卜辞含韵,“庚”“云”“东”“虹”“饮”分别为耕部、文部、东部、蒸部,为阳声合韵,谐声主要在句尾。占卜活动伴有巫术歌舞,甲骨卜辞有吸收叙事歌谣的可能,一些卜辞隐含诗歌形式,存在比《弹歌》复杂的叙事形态。甲骨卜辞多以设问方式陈述,叙事形式上属问答式。有的甲骨卜辞采用重复形式,如据李圃《甲骨文选注》三十四释文:
戊午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戊辰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壬午卜,贞:
王其田,往来亡灾?
有的以不同方位组合,据上书四:
东方曰析风曰协,南方曰因风曰凯,西方曰丰风曰夷,北方曰勹风曰冽。
尚有众所周知的如王宇信《甲骨文精萃》释文: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相对稳定的语言组织形态,透露出当期的叙事歌存在问答式、方位式和重复组合式叙事特点。
商周时期国家礼祭活动和宗庙祭祀告示的铭文,是继甲骨文后的文字材料。西周早期武王大丰簋铭文中已出现韵语,西周后期虢季子白盘铭文中明确使用了音韵。后者采用了重复形式:
王曰伯父,孔显有光。王锡乘马,是用佐王。锡用弓,彤矢其央。锡用钺,用征蛮方。子子孙孙,万年无疆。④
在形态上表明同样与叙事歌存在一定联系。
协韵是歌唱的自然现象和必然要求,歌唱为韵文的形成提供了广泛的社会来源。西大的礼乐文化促使书面语言吸收歌唱的形式,促进了韵文的定型⑤。事伯硕父鼎铭的“万寿无疆”、吴王光鉴铭的“惟王五月,既字白期,吉日初庚”、“用享用孝,眉寿无疆”句都不宜作散文看待,有吸收歌谣表述的可能。由前述铭文反推,殷商存在不分章的叙事诗歌,详细情况有待研究。周铭文的同期的叙事歌已见记录于《诗经》的《周颂》里。从《周颂》叙事歌如《昊天有成命》,及以《烈文》用语“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於乎!前王不忘”,与吴王光鉴铭“用享用孝,眉寿无疆。往已!叔姬虔敬,乃后孙勿忘”,及事伯硕父鼎铭“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宝用”用语的比较,表明铭文时期存在叙事诗歌现象。这类叙事诗歌内容多与历史相联系。
二
占卜是先民重大的社会活动,卜辞是观察早期叙事文学重要文献。《易经》出现的时代,晚周人已经不能确言,概成书于周初,其中又有后来的补订纂入书中。书中的一些故事,最晚当在文、武之世⑥。据高亨考,《易经》的卦辞、爻辞先秦人皆称之曰“繇”,又称为“颂”,《周礼?大卜》郑注:颂为繇也。颂与歌唱相关。《易经》中保留了上古歌谣,其中的短歌是《诗经》民歌的前驱⑦。《易经》古歌,黄玉顺《易经古歌考》辑出68首,笔者采用保守方法辑出42首,有些古歌是文学史著常引用的如:
屯,六二:吞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
媾。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羊无血。
贲,: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蔻婚媾。
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疲,或泣或歌。
有的爻辞明显地与歌曲有关,如:渐,鸿渐于干;六二,鸿渐于磐;九三,鸿渐于陆:,鸿渐于木;九五,鸿渐于陵。渐卦里的五篇均显示来自同一类诗歌⑧。
有的古歌类似《诗经》的篇章,如: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糜之。这与《诗经》里的《伐木》、《鹿鸣》相近。根据高亨《周易筮辞分类表》统计,《周易》卦辞爻辞450条,记事之辞98条,得以验证为前代故事的占21.6%;取象之辞191条,占42.4%;说事之辞142条,占31.5%。取象之辞与说事之辞仅两条重叠,及记事之辞与取象之辞和说事之辞有11条在统计比例上有重叠外,三项爻辞叙事因素占到95%,古歌主要集中在取象之辞。由此,《易经》中的古歌基本上属于叙事歌。
《易经》中吸收的古歌,从叙事方式看分别有:
1、完全采用序列方式,如前述屯,六二、归妹,上六、贲,、离,九四、中孚,六三。有的古歌序列性很强,如离,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2、隐含上古故事方式,如旅卦,旅即次;九三,旅焚其次;九四,旅于处;六五,射雉一矢之;上九,鸟焚其巢,都和殷王亥的故事有关。借故事来指示休咎,属于故事叙事。
3、采用象征方式,八卦象征天、地、火、水、风、雷、山、泽⑨。
4、取事物征象方式,如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知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5、用寓言,如履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人。井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⑩。
6、采用直叙,如中孚六三、离九四,“直说人之行事指示休咎”,古歌多用直叙。
7、采用比喻,如大过九二、九五用“枯杨生梯”“枯杨生华”来比喻年老得福11。上述表明凡用韵的地方,筮辞内容往往是属于叙事,是一些具体生动的形象,采用类似民歌如排比,反复等的手法。凡不用韵的地方,是关于吉凶祸福的断语,使用大致相同的术语。在用韵方面有一爻是不谐韵的,全卦却是音韵和谐的现象,表明《易经》把一首诗歌在一卦中拆开使用。换言之,一卦的各爻辞和起来是一首古歌12。爻辞借用了周初甚至更早时期叙事古歌。
在《易经》古歌研究史上,顾颉刚提出采用古代故事说,高亨提出卦爻辞称繇之说,李镜池提出比与兴两种诗体,都认为卦、爻辞中有散体筮辞和韵文诗歌的两种文字体制13。高亨把《易经》“短歌”分为四类,提出由《易经》中的短歌到《诗经》民歌,显示出《周易》时代到《诗经》时代的诗歌演变。黄玉顺提出打破卦辞与爻辞、爻辞与爻辞之间的界线,从音韵角度区别象辞与占辞,认为象辞为殷周歌谣,《易经》六十四卦无不征引古歌,三百八十四爻辞绝大部分都有古歌14。这些都是有创建性的观点。
《易经古歌考释》为考察《诗经》前的歌曲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如从未济卦里辑出的《狐狸之歌》。辑出类“颂”的祭礼歌曲,如《东邻》、《归妹》、《升》、《决》、《离》、《比》、《师》、《讼》,类“雅”的古歌,如《中孚》、《节》、《艮》、《鼎》、《革》、《井》、《萃》《损益》(益卦)、《解罕》、《蹇》、《明夷》、《晋》、《恒》、《颐》、《观》、《临》、《蛊》、《随》、《同人》、《履》、《即鹿》(屯卦)。
《易经》中的古歌,有二言句式,如《坤》:“履霜,坚冰。直方,含章”,有三言句式,如《需》:“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致寇至”,有四言句式,如《中孚》九二:“鸣鹤在阴,其子知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三、四言句式在《易经》中较多。可以说《易经》古歌涵盖了《诗经》前多种诗歌形式。
句法上采用重复和叠音方式,如《渐》中“鸿渐于干”“鸿渐于陆”“鸿渐于木”“鸿渐于陵”“鸿渐于阿”。古歌中“谦谦,鸣谦,劳谦,谦”,“鸣豫,盱豫,由豫,冥豫”,“干父之蛊,干母之蛊,干父之蛊,裕父之盅”,“咸临,威临,甘临,至临,知临,敦临”的前或后的叠音,促使诗歌走向规整化。
存在叠句叠字现象,如“同人于野,同人于门,同人于宗”、“笑言哑哑”、“长子帅帅”、“履道坦坦”、“束帛戋戋”、“憧憧往来”、“家人(he),妇子嘻嘻”、“震苏苏,视矍矍”,这些运用增强了歌唱性,促进了创作中字声音韵的自觉的使用。《小过》“飞鸟遗之音,翰音登于天”,表明对音乐叙事功能有了相当的认识。
《易经》中《艮》有“艮有辅,言有序”的说法。按“序”,《周礼?春官宗伯?职丧》:“序其事”,同书《乐师》:“掌其序事”,唐代贾公彦疏为“叙事”,刘知几《史通》提出“国史之美者,以叙事为工”的说法15。由此表明《易经》有明确的叙事观念。古歌涌现出多种叙事形态:
接续式叙事,如《蒙》:“发蒙,包蒙,困蒙,击蒙”。这一形式类乎《弹歌》,用跳跃的行动点接续叙事,实现了叙事的诗化。
线性叙事,如《解》:“田获三狐,得黄矢。负且乘,致寇至。解其拇,朋至斯。”记述了事件的全过程。
场景式叙事,《屯》:“屯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求婚媾,吞其膏。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归妹》:“女承筐无实,士到羊无血。”场景式叙事,不关注时间的连续性,强调场景中多方面情况,视觉性强,运用视点移动的方式。
分述叙事,如乾:“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与通常叙事手法的“有的…有的…”相类,写出了态势,产生了很好的叙事效果。
陈述行动的去向和环境来叙事,如坤:“履霜,坚冰。直方,含章。括囊,黄裳”,写出了由南方到北方,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和紧束行装的负役人16。通过外部情势反映心理来叙事,《需》:“需于郊,需于沙,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写出了期盼、担心、焦虑和惊讶的心情17。
有些古歌叙事要素比较完整,如《讼》:
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不克讼,复即命。带或赐之,终朝三褫之。
诗中人物,事件、情节具备。这一类型的诗尚有《同人》《习坎》《涣》《旅》。通观《易经》古歌,叙事因素占据了很大比重,诗歌中的叙事和抒情的分野尚不明显。
三
中国诗歌,至《诗经》成为四言诗的时代。学者就《尚书》和《周颂》的早期篇章考察,推断四言是上古书面语共用句式18,四言诗的形成与当时的官方文件用四言有关。其深层有多方面原因,其中之一是歌唱的原因。《尚书?舜典》提及的八音中的石、革、金较为古老。《周颂?有瞽》的“有瞽有瞽,在周之庭”,“应田县鼓,磐圉”,宫廷演奏所悬大型乐器,除庄严肃穆的要求外,乐器操作缓慢。由此,歌曲字数不能过多,过多字数行经换气,实际还是短辞,表达上适于四言句式。《小雅?四月》“君子作歌”和《小雅?巷伯》的“寺人”的记述,表明音乐整理过程对四言句式的选择。四言句式的重叠建构源于民歌上下句对答式,由此构成方整结构,满足语义群的表达。
《诗经》的“赋”是重要的叙事手法,比、兴源于歌唱的修辞。有学者认为“比”含隐喻叙事19,“兴”利用相似性拉动叙事序列。“卫风”中的《氓》是典型的线性叙事。《诗经》叙事诗的分章叙事,构成从不同侧面叙事的类型,如《长发》。“大雅”“小雅”“国风”中有许多篇是叙事诗,已为学者指出了。
楚辞中有许多是叙事诗。《离骚》是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湘君》和《湘夫人》是叙事的,隐含着故事性。《国殇》写了战斗过程,诗中采用第二人称“子魂魄兮为鬼雄”,拉近对象间的距离,增进了亲切感。《卜居》《渔父》是叙事的。《九辩》《招魂》《大招》也包含着叙事因素。楚辞所以感人是因其所具有的事情感人,而不在咏叹。
《诗经》、楚辞外的叙事诗,清杜文澜《古谣谚》涉及上古16种书目,辑先秦谣谚86首,叙事诗为18首20。逯钦立纂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涉及上古26种书目,辑先秦诗77首中叙事诗14首21。163首诗歌中叙事诗共32首。杜文澜《古谣谚》“凡例”对谣、谚、讴、吟、诵、噪、词(辞)、赋的概念作了考索界定,训谣为徒歌。《汉书?艺文志》训作“不歌而诵谓之赋”,是汉代人的看法。
杜文澜据《左传》僖公五年和《史记?晋世家》“赋作歌”,及《左传》隐公元年“公如而赋”“姜出而赋”,训赋为亦有歌义,赋诗、歌诗可以通用。讴有徒歌之训。吟本训歌,与讴谣之义相近。诵亦可训歌。噪有罐呼之训,呼亦歌之声,并与讴谣之义相近。故谣可借讴称之,又可借吟唱诵噪以称之。词有歌义。
楚国受到的中原文化影响,仅在于社会上层的少数人。据《说苑?善说》所记楚大夫庄辛过而说之,鄂君子皙曰: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说明当时方言各异。因之,《说苑?善说》所记《越人歌》、《战国策?燕策》三所记《荆轲歌》、《古文苑》一所记《讽赋歌》、《孔丛子?记问》所记《楚聘歌》、《吴越春秋》所记《渔父歌》《河上歌》《穷劫歌》《乌鹊歌》《采葛妇歌》《别离相去辞》《河梁歌》,反映了《楚辞》之外楚越地区的诗歌情况。对此观之,楚歌句中助词多用“兮”“之”“乎”外,尚喜用叠词。叠词使用与《荀子?成相》有共同特点。如《河梁歌》:
渡河梁兮渡河梁,举兵所伐攻秦王。孟冬十月多雪霜,隆寒道路诚难当。《穷劫歌》:
王耶王耶何乖劣,不顾宗庙听谗孽。任用无忌多所杀,诛夷白氏族几灭。
研究者认为《成相》采用民歌形式22,保留了一定口语歌唱的形态,语言上大量运用了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作譬喻,形象化,通俗和说理性强。
早期叙事诗许多未被记录下来,《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记皋陶作歌颂大禹的《夏龠》九成,以昭其功。《尚书?大禹谟》舜时以舞征苗,舞干羽于两阶,七旬。《周礼?大司乐》记黄帝时乐舞《云门》,乐六变;尧时乐舞《咸池》。《尚书?益稷》和《山海经?大荒西经》及郭璞注《韶》的乐舞有九变,据《离骚》夏启时用于宫廷,据《周礼?大司乐》周朝仍用这个乐舞。《周礼?大司乐》记教国子的乐舞还有《大卷》《大磬》《大漫》《大武》。《大武》规模庞大乐舞六成,乐舞素材来源与叙事歌紧密相联23。这说明上古存在着大型史诗。
先秦叙事诗类型中线性叙事、多侧面叙事、场景叙事成为主要叙事类型,奠定了中国叙事诗的特色。中国叙事诗的叙事不以情节取胜,常常在叙事中抒情,形成跳进推进式的叙事形态。先秦叙事歌呈现经由狩猎歌、宗教祭祀歌、历史和民间故事歌及关注国家命运歌的演进轮廓。
注释:
①朱狄《艺术的起源》第143、14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②22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第17页、7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③释文据李圃《甲骨文选注》第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④谭家健《先秦韵文初探》,《文学遗产》1995年第1期。
⑤周锡《〈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4期。
⑥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第12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周锡《〈易经〉的语言形式与著作年代》认为写定时间为西周晚期。
⑦高亨《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见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4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⑧⑩11高亨《周易古经今注》第11、48、49页。⑨高亨《周易琐语》云此种象征起于何时,当时有何用途,亦莫能明也。《周易古经今注》第7页。12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第9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13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之故事》、《周易筮辞考》,高亨《周易古经今注》16、17页。
14黄玉顺《易经古歌考释》2至6页。仍存在需要讨论的问题,见另文。
15见杨义《中国叙事学》第10、11页,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从黄玉顺说,《易经古歌考释》第16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17从黄玉顺说,《易经古歌考释》第34页,巴蜀书社1995年版。
18葛晓音《四言诗的形成及其与辞赋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19见傅延修《先秦叙事研究》第127页,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20分别是《帝舜歌》、《皋陶赓歌》(《尚书》),《帝载歌》、《夏人歌》、《麦秀歌》(《尚书大传》),《孔子述河上人歌》、《夏桀群臣歌二则》(《韩诗内传》),《雒谣》(《诗纬》),《曳杖歌》、《成人歌》(《礼记?檀弓》下),《卜偃引童谣》(《左传》僖公五年),《宋城者讴》(《左传》宣公二年),《声伯梦歌》(《左传》成十七年),《鲁国人诵》(《左传》襄公四年),《南蒯乡人歌》(《左传》昭卜二年),《齐人歌》(《左传》哀公十三年),《五老游河歌》、《孔子述洞庭童谣》(《论语纬》),共十八首。
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读书,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见自身的启迪。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这三个古国文明早已衰落并消失,只有古中国文明保留了下来,并得到了发展,在经过长期历史积后淀形成了今天中华文化,因此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这无边中华文化大海中,有一颗金子之重在闪闪发光,不曾黯淡,那就是——《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现存《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都春秋中叶共500余年名歌和朝庙乐章,传统上分为风、雅、颂三类。西周到春秋中叶民风较为开放,人们一般都用诗歌直白表达自己最真实情感,因此从《诗经》中可以窥得当时民风民情。其中最为人们所喜欢是他爱情诗。
《关雎》是为人们所主旨一首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女子是青年好妻子,为此青年“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结果“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这首是描述了一个男子为追求心爱美好女子使劲浑身解数,表达了男女之间最为纯洁爱情。类似表达纯洁爱情诗歌还有《静女》、《木瓜》等,当然爱情不都是美好,因此也有《氓》这类怨妇诗。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几句诗出自《采薇》。男子很早就去戍边守关,边关军旅生活是艰苦,性命没有保障、生活条件差这些都是其次,更为难过是无边无际孤独,在边关没人慰问、没人关心、没有家人消息,心是空!等到终于可以回家时,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自己也不再年轻,心情是沉重,开头几句试形容就是他心情。这首诗写出了广大将士戍边辛酸。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几句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们都出自《鹿鸣》。《鹿鸣》是一首燕飨诗,带有一定政治色彩,主人向嘉宾或君主表达自己热情和谢意,以及向人示好,暗示自己忠诚。因此诗也是一种政治工具。
《诗经》中还有其他主题,在此就比一一举例列举。《诗经》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历史、社会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是中华文化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因此教育部门应该把,《诗经》中更多诗歌以各种形式编入教材,让学生们从小学习,让他们充分了解其中深刻思想性,提高学生们思想深度。
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二
五百年诗词之沉淀,三千年历史之光阴,传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嚣世间,如一弯清泉,净姝心之空灵。
两千年前的爱情在田园牧歌里生根发芽。不妨当个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千顷沃野,弯下腰,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生活的每一个片段,不加修饰,都能吟出动人的乐章。没有直白的文字,对不起《诗经》原初的情感冲动,没有含蓄的表达,难以让《诗经》的爱情委婉动人。本书以清新的笔调优游于《诗经》的田野中,采撷两千年前田园牧歌里的快乐与甜美,那里有纯真无邪的爱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诗经》,找回自然的和美与生活的快乐。
初夏的清晨,阳光明亮而柔丽地从树叶间轻盈落下,碎碎地铺满翻开的《诗经》书页里,异常美好。这种美好于心底滋长蔓延,缠绕到窗外耸立的梧桐树上。在这个夏天,梧桐这种《诗经》中就有的远古植物,在和风中落下清凉的树荫。
年少时候,觉得《诗经》就是一部爱情的诗歌,汉、溱、洧、淇之水,透彻清凉,我欲淌之;蕙、兰、芷、蘅之花,招展美丽,我欲采之。在优美繁密的诗句中穿梭,遥望先古河流两岸的男女,他们的欢笑与泪水,幸福与怨恨的爱情故事,让人动容。
《诗经》中那么多的爱情真挚而生活化,没有呼喊着伟大与高远,但那些朴实无华的句子,让人回味无穷。《关雎》中君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汉广》中男子对游女的盼望与留恋;《击鼓》里流传千载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还有《木瓜》里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都是凡人真实的恋情,字里行间,朴素之美尽现。
爱情之外,还有那个时代的劳作与智慧。伴随坠落的星辰,先民们耕种、狩猎、祭祀、园艺、婚嫁等,这是人类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诗经》就是那个时代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的言辞是一幅幅质朴淡雅的国画中最美的注脚。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弥漫芳香的田园,或是那丛丛纤尘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朴的意蕴。《诗经》的艺术形象,清纯简约,没有任何粉饰,却深深烙印在人的心里。
应该感谢《诗经》这部诗歌总集。在高楼大厦灯火通明的现代社会中,当我们开卷深读《诗经》,一下子就回到了星点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过三千年的漫长时光,我们依然可以感触到先秦诸民的生活。阡陌尽头的那个古朴小村,有鸡鸣狗吠,也有男女谈情说爱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墙的“仲子”,贻我彤管的“静女”。战事来了,便有了建功立业的豪情与驰骋沙场的雄姿,绵长的黑夜给思妇留下望穿秋水的悲凉,那一个个翘首盼望君归的故事在遥远的年代成为梦中的期许。
《诗经》中的男女是幸运的,他们生活在最朴素的地方。推门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与河流让人心旷神怡。这片广阔的精神天地弥漫着清香,和风习习,人们采摘着植物,采摘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忧伤与希望。生活的每一个片段都能够唱出歌来,成为歌谣,也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诗歌,不加修饰,却吟出最纯粹的旋律。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间,步行于美妙的大自然,聆听纯美的歌声,执笔飞速记下每一个音符。
《诗经》这部记载着周朝到春秋时期长达五百多年岁月的诗歌总集,在历史的长河中流淌而至,满载着远古意蕴,袅袅娜娜地走来。远古的和风拂过心灵,感受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风景,在喧嚣的世界里,涤荡出清澈的乐感。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诗词总是以其独特的力量打动着我们心灵深处最感人的琴弦。而诗词最永恒的生命力不是那些华美的辞藻、绚烂的景致,而是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如果时间的跨度也要征税,那么诗经乐府中“清养的纯爱”,唐诗宋词里“公然的感情”,魏晋骈文中的人生心事,渗透古卷,扑面而来时,我们首先要交出大把大把的“心税”,才能换回诗词中最真挚的生命感悟。“阅读大中国”系列从内到外,莫不“蓄意征服”当下小资和都市白领的心思。柔美的文风,个性化的情感解读,清新优雅的封面,时尚的版式,精致的彩插无不俘获着读者们亢奋的阅读欲望。笔锋所及,王侯将相达官显贵的私人生活,百姓市井才子佳人的情感纠葛,一一融化在字里行间。这里,关乎他年风月、关乎人生风流,关乎幸福的过去式。悠游于最美的诗词,在诗词中开释心灵,静享当下的愉悦。
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三
品读诗经,除了其诗歌字面上关乎体裁言语的一种欣赏,还有的就是对于其所要表达的含义的思考。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本不朽的著作,我很难能够以学者专家的高度去评判它,毕竟对于这部传世的经典之作,那些所谓文人骚客的研究也已经够多也够完善的,而我只能以一位普通读者的眼光去看待,去讲述它所吸引我的地方,毕竟从一开始选择这一部书便是缘于自身对于古代文学的一种喜欢。
就是古代诗歌,也正因为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才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诗歌的美感除了字面上的欣赏及意境的感受,很大部分都要通过喉咙来表达,欣赏也需要一种探索和实践。
因为诗经一书本身就摘录了当时不同地区的民间歌谣,固有“十五国风”之称。也许各地方言的不同及文化的差异及其古今文化的改变,,有的诗歌读起来并没有那么流畅,甚至于有些绕口,一些陌生的字词难以理解或是表达。但这在思想内容的含义上却是不可忽视的,毕竟这反应了一个社会在那个时代形形的思想文化内涵。因此除了来自于民间各个地区“风”,还有作为当时王畿之乐,亦为典范的音乐的“雅”与表现当时特殊文化背景下一些关于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我们称之为“颂”。正是这三种文化的合流,融汇成这一部记载了当时社会风土民生的“史书”。
众所周知,《诗经》有“六义”,除了展示诗歌内容的“风雅颂”之外,“赋、比、兴”便是常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本意的手法。正是这三种手法塑造了诗经的灵魂,同时也深深影响了两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它就如一位窈窕淑女,引得千百年来文人骚客之好逑,寤寐思服。
有对于“关关之鸠,在河之洲”迷人景色的描写,也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中人物景致的刻画,甚至于“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窈窕淑女,在水一方”般深情直白的告白,简单的话语透露着古朴真挚的情感。
被誉为中国招隐诗之祖的“鹤鸣”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民对君王隐晦的讽喻进谏,对于国家的忧思,对于贤才的渴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用灿烂盛开的桃花表达对新娘的美好祝愿。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便是在不论用哪种方式都能表达出心中的那份情感。但从诗经中除了这份直白,尽管不变的是真挚而动人的情感,更多的却是一份克制,平和与淡淡的抒情。《诗经》也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传统为主的发展方向。
总而言之,《诗经》是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一个光辉的起点。它从多方面表现了那个时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反映了各个阶层人们的喜怒哀乐,语言大胆而清丽,以其清醒的现实性,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早期诗歌,开辟了中国诗歌的独特道路。虽然,由于特殊的社会生存条件,《诗经》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化的开端,虽然缺乏浪漫的幻想,缺乏飞扬的个性自由精神,但在那个古老的时代,它是无愧于人类文明的,值得我们骄傲的。诗经蕴藏了当时社会的多少悲欢离合,沉沦与得志,批判社会的黑暗与赞美生活的美好。诗经亦是“思经”,用诗意的话语来表达对于生活的思考。
诗经,读得太过仓促,只读得一点皮毛,闲时多多品味几遍不定能寻得些许相同的感触,毕竟之于情感是千年不变的。
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四
诗词歌赋中,最迷恋的是《诗经》。这两个字就好,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探求,透着沁人心脾的诗意。
虽然古人都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我觉得,好的诗,也是硕果仅存。吟诗对赋的成百上千,但我却钟爱《诗经》,它如同彼岸花,一直存活于心。
但是,遗憾的是,在这个繁华的新世纪,却没有几个人记得它。其实它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只是,在历史的鸿沟中,被我们无声地遗落在另一个时代。当我们返身去找时,它已经投入历史的洪流之中。于是,我们渐渐习惯唱着“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而不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但我尤其偏爱《诗经》。
——也许《诗经》更暗合了尘喧中隐逸着的青青翠色。
《诗经》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
你以为寥寥几言便能铸就《诗经》吗?世间的诗甚多,或因发泄太尽而流于刻薄;或因随波逐流而流于浅俗。《诗经》是心,一颗古色古香又温润如春的少女心,明媚,带着烟花绽放的绚烂,很迷人,很美好;是雨过天晴时的彩虹,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雪白的花;《诗经》出自忧伤,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
在某种意义上,《诗经》就是心的追求与寄托,是一种哲学意味上的诗意与缠绵,是大爱无声的震撼与感伤!
《诗经》就是为绝美存在而诠释的言语,就像《诗经_周南》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试问能与之媲美的能有几何?只是读起头一句,已教人心头荡起涟漪,迷乱朦胧中分辨不清,这艳得难舍难收的是桃花,还是那艳若桃花的女子。
最迷恋的一句,当属《诗经_郑风》中的那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四个叠字有声有色,情真意切,像一抹春光泻下树梢般明亮生机,仿佛把思念拉至海角天涯穿成情思,寄挂在他身上,绵绵无绝期。
他一袭青衣,将她的思念也莹然染成了青色。思念之情在澄澈溪水上久久缭绕不散,青青的树缀下几点荫蔽。思念如水涣涣,女心似影悠悠。这是怎样艳羡的绝美,尤其是“悠悠”二字,道尽的,是思念若汩汩清泉流淌心上,源源不断,让后来的人无不心有戚戚。因为世间星星点点诱惑太多,我们很难对一个人保持如此心无厌倦而思念至诚,所以,这二字恰好圆满了抽象情感的形象,也圆满了人心的憧憬——希冀着与有缘人缘定三生,在三生石上留下一个完美的笑容,那样诱惑,又那样甜蜜。
像这样驻入心房的'诗,《诗经》中若瀑布一样一泻千里,洋洋洒洒,很多。我几乎就是在它的熏陶下长大。我像初睡乍醒的人儿,一伸手就捉到床头新鲜得能泛出清香的阳光——读到《诗经》,这样心意甜美,却不是韶光一现,仿佛千年古莲盛开在心田,时时有清香缱倦缭绕,这种感觉,很平淡,但很幸福。虽然这是忧伤的诗,字字句句如同伸展着花刺的忧伤就像大风里的玫瑰,一不小心就刺伤人。可它也是脆弱艳丽的诗,就像大风里的芍药花,脆弱与艳丽散落一地,却留下永恒的芬芳。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并不是迷恋《诗经》,而是迷恋在《诗经》中漫漾的一种女子特有的情调。天气寒了,白霜已降,蒹葭黄了,秋水已瘦,而思念,日夕不收……这种翩翩气质,只属于《诗经》中的女子,只属于那些“在水一方”伊人的灵魂。
初中生诗经阅读心得汇总五
倾听来自三千年前的远古呼唤,如同曼珠沙华,纵然无法摘取,诗经也一直存活于心。
——题记
踏上文化寻根之路,淌过三千年滚滚东逝的历史长河,溯流而上,用深邃的目光洞穿所有书页,屏气凝神,你听,那一声声一唤唤,古朴无邪,透过千年的尘烟,悠扬冗长,那是来自远古的呼唤,发自中华文化的最初源头——《诗经》
孔子编纂《诗经》时曾感叹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语道出了它的精髓。《诗经》语言温柔敦厚、含蓄真诚堪称中华文化之祖。它见证着中华民族孩童时咿呀学语,质朴真诚、天真无邪的美好时代。寻觅《诗经》的心灵动感,聆听数千年的深情歌唱,诗中一木一草都是先古人民的友好伴侣,歌中一词一句都唱出了人们最美好的向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定律。诗经中坚贞不移的爱情凝固了守望爱情永恒的姿态——等待。它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忽视了时间空间的界限,开遍了每一个芳草萋萋的角落。我清晰的记得那日你拉着我的手说“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今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但这又怎能拆散我们,千山万水外,我候,为你归来。纵然等到白发萧然,我也不会改变翘首的姿态,期盼着你的凯旋,践行你当初的誓言。
《诗经》以古朴的文字表达着人本初最真挚的感情。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先秦人民对爱的姿态让人震撼。爱,就一个字。原来竟然可以爱得这样决绝。反观当下爱情泛滥、欲望靡乱,分手离婚有如家常便饭。不知是否我们该适当放慢高速的生活节奏,静静感悟诗经中爱的真谛,守候人心本初的那份最无邪的感情,回到最初的美好。
爱,就不离不弃,静静等候,你的归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打开诗经的首页,那雎鸠关关的鸣蹄就迎面扑来。让人心神荡漾,顿时陷入飘杳朦胧含蓄的情感意境。河水悠悠流动,荇菜浮动摇曳,雎鸠关关,歌声婉转,悠哉悠哉,令人转辗反侧。“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诗经中的表白含蓄委婉,从来不做作。但绝不是怯懦,面对真爱他们哪怕是用一片沙洲,一把水草,或是一弯清泉都要传达出内心最真实的感情。字字含蓄却句句真实的感情流露感动着你我在每一个怀梦的青葱岁月,原来爱人可以如此洒脱,被人爱可以如此真切。没有珠宝万千,广厦千万,只有这悠悠河水,纤纤水草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可是这已经足够。爱你,只是一种感觉,当我爱上这种觉的时候,一切外在的光环都已经无所谓了。我无法拒绝你伸过来的手,因为你已经越过了我的额心河。
逝去的岁月带不走缱绻的情怀,望着河水悠悠,渐行渐远。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面对内心的呼唤和所爱的人长相厮守,又有多少人被爱上是因为纯爱情本身的驱使,而不是对物欲的追逐。当爱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贴上价格标签的时候,爱情还是爱情么?同样是千年前的“桃之夭夭”,千年后却是不一样的“灼灼其华”。
是幸福抛弃了我们,还是我们离弃了幸福。
之所以要文化寻根,弘扬社会主义文化,我想是因为我们怀念了。或许忙碌过后的一瞬间,那份曾被遗忘的美好会倏然浮上心头。我们会怀念诗中那一片月光,那一个人,怀念那一份纯纯因感动而生的思念。先秦的人民竟然可以用简单得近乎粗陋的只言片语风雅出感人至深的情怀和那洞彻世事的哲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释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感伤;“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睿智。透过千年的'烟尘,歌关雎,唱蒹葭,出东门,上垄丘;一切无不令人心神向往。
古人可以用飞鸟游鱼、芦苇野花、潮涨潮落、月盈月亏吟出真切的生活,表达出最本真的感情。原来爱情也可以如此纯真无邪,生活也可以这样恬静和谐,人与自然可以这样完美的和谐共生。而今身处钢筋水的丛林,灯红酒绿的喧嚣,如同机器一样忙于朝九晚五的奔波。欲望太多的现代人,到头来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怀念古人,不知是因为他们太真诚,还是因为我们太复杂。
对于《诗经》,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把它奉为经典而束之高阁,阅读《诗经》最本质的意义或许还是教会人们感悟古人之于生活那份简单而真诚的向往,用孩童般清纯无邪的心灵看待周遭一切,学习古人对追逐人性本初那份美好的执着不屈的精神吧。
毕竟,离久了,易思念。
《诗经》的吟唱渐行渐远,带走了时光深处的期盼流连。远远回望,透过冰冷的繁华《诗经》就像一座里程碑,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放射出永恒的美好。踏着淙淙流水,听着那一声声来自远古的呼唤,似乎又回到了那些逝去的古老岁月: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古人造字时,“信”字从“人”从“言”,就是说话算数。大略说来,可以包括政治上的信、经济上的信、日常生活上的信等多个方面。本文所探讨的欠债还钱问题,就是经济上的“信”问题。而经济上的“信”问题,正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古代的两个典型故事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
在北宋李编辑的著名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有一个马偿债的故事。无独有偶,在清初蒲松龄的著名小说《聊斋志异》中,有一个蹇(即驴)偿债的故事。讲的都是讲究信用、欠债还钱之事。生不能偿还,死后做驴做马也要偿还。我们不相信生死轮回,不可能这样偿还,但还债是理所当然的。针对当今社会的信用缺失、赖账不还等现象,这无疑是一个绝妙的教材。
一、故事基本情节
马偿债之事,见于太平广记的《吴宗嗣》,其大意是:
军使吴宗嗣,曾有某府吏向其借钱二十万,按月计算利息。期限一年。但到期后,该府吏不愿意偿还。吴求索不可得,很生气,把他召来责怪说:我前世欠你的钱,现在已经还了。你欠我的钱,应当做驴马来还我。接着将借据烧毁,欠在那里。又过了一年,宗嗣独坐厅里办公事,忽见府吏穿着白衣而至,说,某来还债!宗嗣回答说,已经将借据烧毁,为什么还来还?吏不回答,径自入马厩中。一会儿厩人报告说马生白驹。吴宗嗣到吏舍打听府吏的下落,得到的答复是:(去厅的)次日已死了。(奇怪的是)等到马驹长大卖掉,和府吏所欠之钱恰好相等。
驴偿债之事,见于聊斋志异的《蹇偿债》,故事情节与此十分相似,其大意是:
李公名著明,慷慨好施。其乡人王卓,在李公家为佣而居。该人少时游玩懒惰,不能操持农务,所以家庭多次出现贫困。然而他小有技能,常为役务,每次李公都给他丰厚的报酬。有时无米下锅,向李公悲哀地乞讨,公总是以几升或几斗赠与。一日王卓对李公说:“小人每日接受丰厚的抚恤,以致三四口人侥幸没有饿死,但如此下去如何能够长久?乞求主人借我绿豆一石作为资本。”李公听后,欣然借给他。王卓运回后,过了一年多,丝毫也没有偿还。当问及原因时,才知道拟做资本的绿豆已经荡然无存。李公可怜其贫穷,也就将此债务放在一边不予索取。
后三年多,李公在外忽然梦见王卓前来说:“小人欠主人豆钱,现在请求偿还。”李公安慰他说:“如果要你偿还,那么平日所负欠的,哪能够计算其数?”卓愀然曰:“确实。凡是人少有所为而接受别人的千金报酬,还可以不报。但如果无故受人资助,升斗都不容含糊,必须归还,何况这么多啊!”说完就走。公更加疑惑。过一会儿家人报告说:“夜里牝驴生产一个小驹,并且长得很大。”公忽然明白,说:“莫非这个驴驹就是王卓吗?”过数日回家,见到驴驹,戏呼王卓,驴驹奔跑而来,好像与公相识。从此就以王卓为名。后李公乘驹到青州,有人看到驴驹很喜欢,提出以高价买它,价格未及确定。正值公有家务,急不可待,就回家了。又过了一年,驴驹与雄马同槽,被咬折胫骨,无法治疗。有一给牛治病的兽医到了李公家,见到驴驹,就对公说:“请将驴驹让我带回吧,我朝夕疗养,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万一能够治愈,得钱与您平分。”公答应了兽医的要求。后数月,牛医将驴治愈卖而得钱一千八百,就将一半献给李公。公接钱后如梦初醒,因其数正好与豆价相符。
二、故事对今天的借鉴
这两个故事,既有共性,也有个性。
其共性是都涉及借债和偿债,借债都是拟作资本。区别只在于借债形式不同。前者府吏向吴宗嗣借的是钱(二十万),后者王卓向李著明借的是物(绿豆一石)。
(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我们不相信生死轮回,也不主张死后做驴做马偿还,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冤各有头,债各有主。见死不救非君子,欠债不还是小人。父债子还。古有明训,这些格言、谚语,都在强调还债的必要性,不还债的耻辱。
作为资本的负债更应偿还,更应如期归还。因为作为资本的目的是生利发财,这有别于毫无偿还能力的生活举债。用人家的钱经营赚了钱,却不想还人家钱,或不想按时还人家钱,于情于理都是无法解释的,是根本说不通的。即使是经营失败,也不能作为不还债的托词。
然而目前的突出问题是,我国信用缺失,不少企业欠账严重,到期不给,赖账不还,“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以至社会上流传着一句笑话:“站着借钱,跪着讨债”。究其原因是在其思想深处,潜藏着赖账有理的思想。如果任凭这种现象发展,人们还有什么信用可言。谁还敢贷钱,谁还敢赊账?
其实,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在古今中外的法律中,皆有明确的规定,严厉的处罚。
在我国第一部法典――《法经》的杂法・负债违契,对负债违契不还,有明确规定:诸负债违契不偿,一匹以上,违二十日笞二十。二十日加一等罪,止杖六十。三十匹加二等,百匹又加三等,各令备偿。这就是说,不仅要偿还,还要受刑罚。
古罗马法第三表《执行》中规定: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申请执行;如仍不清偿,又无人为之担保,则债权人可将其押至家中拘留,拴以皮带或脚镣。债权人可拘禁60天。期间内,双方可谋求和解。如不获和解,应连续在3个集市将债务人牵至广场,宣布判定的金额。如最后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可以将债务人卖出国外或杀死。
《拿破伦法典》的各章中也有许多债务清偿的规定,最后还专设一章:对于债务人不动产的强制执行及债权人间受分配的顺位。
在我国现行的《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务人同意或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还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第三十四条规定: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这既说明我国现行法律与古代法律和外国法律一脉相承,也说明偿债的责任是无限的。即使暂时无力偿还,也无非是延期偿还或分期偿还而已;即使本人不能偿还,则其继承财产的继承人也要偿还。
如果这样认识问题,则小说中的马偿债与驴偿债就谈不上是过分之举了。
(二)看清对象,提供信用
这两个事例,尽管在偿债时间上遇到障碍,但最后都得以清偿。欠债的两个人,生前未能偿还,死后做马做驴也要偿还,说明这两个人还是讲信用的。品行是没有问题的。按照西方提出的提供信用的五C(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环境――conllateral)原则,品德是第一位的,但仅有品德条件,还是不够的。对于品德不好的提供信用,如果不讲信用怎么办?对于其它条件不够而提供信用的,不能偿还怎么办?
这就必须看清对象,不仅要看一个人的本质,而且要看其他的若干方面,这样才能避免损失。上述两个债权人未能及时收回债权,其实对对象的选择还存在问题。现在我国已经对赖账者采取法律手段进行处理,这对于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三)复利计息,理所当然
如前所述,这两个故事的借债,都是拟作资本,前者借钱二十万,不是个小数目,不应是生活所需,说明是作为资本,否则不应举借这么多,同时恐怕也无力承受如此沉重的利息负担。后者借绿豆一石,书中明确交待就是作为资本。
既然作为资本,就属于投资,就应该复利计息。而期限是一年,按月计息本身,说明是复利计息。据专家考证,早在巴比伦时代,复利就为人们所认识。报酬率的使用,也为时很久。复利表最初为简 特兰彻特(里昂,1558年),之后为西蒙 斯蒂芬(安特卫普,1582年)所发表。在西方就出现了复利表。其实复利计息的思想,应该与生物繁殖规律有关。在中国,复利思想可以从《列子-愚公移山》中初见端倪。愚公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为复利计息作注解: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如果借钱作资本是为了投资,则投资生利规律就是利滚利。既然生利是利滚利,则《聊斋志异 蹇偿债》中的复利计息,就是理所当然。按复利计算的本利和偿还债务,就是理所当然。
如果聊斋志异中复利计息的推断成立,则我国复利计息的实践至少已经300余年。今天复利计息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如长期债券的计息,在我国还采取单利办法,与国际惯例不协调。而住房贷款却采取复利,又与长期筹资的计息方式不对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为时不远。
(四)济困扶危,重义轻利
上述两个故事中,在债务人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一个焚券,一个不予索取,其实都是放弃了债权。
[关键词] 脾胃病;胃气;胃气不足;益气建中;内伤服药;邪实
[中图分类号] 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4(a)-005-03
中医脾胃病有虚证也有实证,更多的是虚中夹实;很多慢性消化系统病,有脾虚、胃气虚弱表现,而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肠炎、夏季热、甲亢、干燥综合征、癌症手术后、复发性口腔溃疡、糖尿病
等,尚可兼有脾胃阴虚。因此,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病及相应其他疾病,务必重视调治脾胃、保护胃气。
1 正常饮食营养,保证人体健康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有资助生命的功能,是以进食(纳谷)为基础的。通过饮食来满足身体每天的基本需求,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肌肉运动和大脑思维,从而能正常健康地生活和工作。张元素说:“仲景云‘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故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荣卫乃行,常有天命”,“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荣散,谷消则卫亡,荣散卫亡,神无所居”[1]。喻嘉言[2]也说“荣卫之气,出入脏腑,流布经络,本生于谷,复消磨其谷,是荣卫非谷不充,谷非荣卫不化”,“荣卫之气不行,则水浆不入,形体不仁,荣卫之气泣除,则精气弛坏,神去而不可复收”。可见正常饮食营养,对人体的健康和荣卫气血的运行是必不可少的。荣卫气血,由水谷化生而成,又助脾胃腐熟运化水谷,化生精微。科学研究表明,用全谷物、健康油脂(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水果、新鲜蔬菜和良好来源的蛋白质经合理烹调的食物,加上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保证我们的健康。
2 脾胃为后天之本,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
张元素[1]说“脾者,消磨水谷,养于四旁”,“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也”。说明脾胃纳水谷而运精微,在滋养五脏六腑中,起重要作用。李东垣[3]《脾胃论》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气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这就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及“后天养先天”的论点,进而导出“养生当实元气”,实元气当调脾胃的著名论点。《脾胃论》说“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3]。提出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脾胃功能的盛衰、强弱直接影响荣卫气血的化生甚至生命的安危。六所伤,水谷寒热、饥饱劳逸及悲恐喜怒、想慕忧结等七情内伤,均可损伤脾胃,可导致心下痞、胃脘痛、腹痛、肠鸣、腹胀、消渴、虚损、怠惰嗜卧、肢体沉重等脾胃病症。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脾胃虚弱是溃疡病、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的基本病理,很多其他疾病也有脾胃虚弱的表现[4]。
3 人以胃气为本
《・五味篇》说:“胃者五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六腑皆气于胃……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5]是说“水谷之气入于胃,胃得谷气而化为精微之气,上注于肺,而营养五脏六腑”。中医十分重视胃气,认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在人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胃气
《内外伤辨惑论》说:“胃气者,营气也,卫气也,谷气也,清气也,资少阳生发之气也。”[3]《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藏气者,不能自致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5]《・决气篇》说“六气者,各有部主……,然五谷与胃为大海也”[5],是说人的精气津液血脉(六气),为气之所化,又各有所主,六气的生成都以胃为水谷之海为化源。喻嘉言[2]也说“人天真之气,全在于胃,津液之多寡,即关真气之盛衰,而胃复赖脾以运行其津液……所以胃不至于过湿,脾不至于过燥”。
从以上论述,可见胃气既概指脾胃包括大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即胃的受纳腐熟、小肠的泌别清浊以及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又是人体赖以为生的脾胃元气(包括胃中津液),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体的抗病能力。
胃气强,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的功能强,水谷精微充盛,则五脏得养,功能强盛,气血生化有源;胃气弱,胃受纳食物腐熟水谷的功能弱,水谷精微亏虚,则脏腑失养,功能减弱,气血生化乏源。《脾胃论》说“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食而不饥”[3]。
此外,胃气也指脉的胃气,脉来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徐不急,节律一致为有胃气之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5]脉中是否有胃气及其强弱,可反映正气的强弱和推断疾病的进退。
3.2 胃气受伤之由
朱丹溪[6]说:“胃气为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若谋虑神劳,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外感六、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劳倦所伤、情志失调,均可损伤胃气。“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六气……皆能为病,唯寒毒最重”,“寒气客于五藏,厥逆上气……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3],热伤气,“暑邪干卫”,“暑伤胃气”,太阴脾土,喜燥恶湿,阳明胃土,喜湿恶燥,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外受燥邪,或热伤胃阴而燥。可见寒、暑、湿、热、燥,都可损伤胃气。为避暑热,纳凉于深堂大厦得之(静而得之)者为中暑,是大厦之阴寒所逼,阳气不得伸越;若人于日中劳役得之(动而得之)者为中热,乃为天热外伤肺气。当今之世,高楼林立,入冬则楼间过道,寒风刺骨,生活工作在空调环境者,宛如置身于深堂大厦,难免终年感受风寒。寒温不适,也伤脾胃,故衣着也要寒温适中。
人以胃气为本,受水谷之气以生。《阴阳应象大论》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5],饥寒交逼,损人健康至深,所谓“人受气于水谷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饮食要有节制,无贪于多,以颐养中和之气。修善长斋之人,素食主义者,过分减肥者,忍饥不食,损伤胃气。饮食本为养生,若恣意暴饮暴食,吃得过多过饱,或进食生冷、油腻、黏滑、辛辣及不洁或难消化食物,或时饥时饱,均可损伤脾胃,引起消化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正如《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5]吃太多不适宜的食物,还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中风、癌症等的几率。
过分劳动,动作形苦,嗜欲无节,竭力及思虑过度,谋虑神劳,悲恐喜怒、想慕忧结、志意不快等七情内伤,均可大伤胃气。用药不当,药饵违法,吐泻日久或久病失养,更是胃气受伤的常见原因。《伤寒论》中呕吐等脾胃病证多因失治误治(汗吐下)引起,汗、吐、下不当,伤阳则中焦虚冷引起呕吐,伤阴则肠胃燥热,津伤热盛而烦悸[7]。吐、下两法用于邪实而正气不虚的胃肠实证,胃中食积可吐,肠中燥矢可下,但脾胃虚不可妄吐,如临床十分常见的脾胃不足、浊气在上,则生嗔胀、膈咽不通、上支两胁的胃、食管病证,当振脾阳,补胃虚而降其浊气,岂可妄用吐法。
4 临证要保护胃气
4.1 胃气不足,宜益气建中
《诸病源候论・胃病候》[8]指出:“胃气不足,则饥而不受水谷,飧泄,呕逆,是为胃气虚也。”《医学启源》说“胃不足则多饥,不消食”,“虚极则……短气,谷不化,中满”[1]。气属阳,气虚则气短、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饱满,阳虚尚可见形寒肢冷、畏寒等症,治宜益气建中,选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等方,若兼胃中津液不足,则知饥少纳,可酌加麦冬、石斛、桑叶。
《伤寒论》除有治外感病之方外,还有大量治疗脾胃病的方药,如养胃生津之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治阳明热盛伤津及消渴;承气汤治阳明腑实、宿食内仃、胃实胀满;麻子仁丸治脾约;诸泻心汤治“心下痞”;更有理中温脾、建中益胃。理中丸为太阴病主方,主治中焦虚寒之呕吐、下利、腹满痛。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之腹中急痛。大建中汤主治中虚寒甚之腹痛、呕逆、不能食。这些方药,目前仍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4.2 内伤用药,贵服之强人胃气
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脾胃,保护胃气。仲景对病当汗解,但尺脉涩者,先与黄芪建中汤,然后再汗。东垣补中益气汤为脾胃虚,心火亢,肺气为火热所伤者而设,以黄芪、人参、甘草补元气,甘草泻火热,白术补气、除胃中湿热,升麻、柴胡引胃气上升,也引芪、参、甘草之气味上升,生发阳气,以滋春气之和,陈皮理胸中气,散胃中滞气,有利阳气生发,以当归和血,合黄芪以补气生血[3]。
洁古[1]、东垣[3]提出“内伤用药……贵服之强人胃气,令胃气益厚,虽猛食多食重食而不伤”,对内伤饮食尤为重视,胃为水谷之海,喜谷而恶药,药之所入,不若谷气之先达。故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若内伤饮食,胃气先伤,谷气不行,元气亏损,此时如所用消导药能的对其所伤之物,则胃气仍能复健。如脾胃虚弱而有食积,“不可用峻利食药”,因为“峻利药必有情性,病去之后,脾胃安得不损”?应以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白术为枳实克伐药一倍,用之“先补脾胃之弱”,枳实“化其所伤”,用荷叶引胃气上升,烧饭助白术滋养谷气,补令胃气强实不复伤[3]。对饮食过饱,填塞胸中,胸中有食,滞塞太阴肺气者,用吐法,但应先用洁净鹅羽或手指探吐,不可径用瓜蒂散,恐损元气,令人胃气不复。若探之无效,用瓜蒂散吐去食物,泻出太阴之塞,以舒畅升发气机。瓜蒂散为涌吐方之代表,近来有用瓜蒂过量,引起中毒的报告,尤应予以注意[9]。
用药后如何保养胃气,在升阳益胃汤方解中有介绍:“若药后喜食,一二日不可饱食,恐胃再伤,以药力尚少,胃气不得转运升发,须薄味之食,或美食,助其药力,益升浮之气而滋其胃气,慎不可淡食以损药力,……可以小役形体,使胃与药得转运升发,慎勿太劳役,使气复伤……,若胃气稍强,少食果以助谷药之力。”[3]
4.3 滋阴降火,也要保护胃气
丹溪创“阳有余、阴不足”论,其滋阴降火之补损方,主药是黄柏与龟板、生地、熟地、白芍、知母等,药性苦寒,损人胃气。丹溪也注意顾护胃气,如在大补丸(黄柏一味)的主治证中,提出:“气虚以补气药下,血虚以补血药下,并不单用。”在三补丸(黄柏、黄连、黄芩、龟板)方后亦指出:冬加干姜,夏加砂仁五味子,或者白术、香附煎汤下[6]。洁古认为生地黄大寒,宜斟酌用之,对寒药加以炮制,如大黄酒浸煨熟,黄柏、知母酒浸曝干。至于石膏“能伤胃气,令人不食,胃弱者不可服,非腹有极热者,不宜轻用”。白虎汤本有甘草、粳米、防石膏、知母之大寒伤胃,可再加人参少许同煎,竹叶石膏汤入粳米百余粒,以助谷气之力[1]。
4.4 病邪实,胃气伤,不可径用攻下
对病邪实,胃气伤者,不径用攻击药,必先补胃气之伤,再行攻伐。血虚者,往往“胃气自弱,好血亦少”,用“四物汤加白术,陈皮”,补血同时补胃气。治疟疾若用“速效,劫病之药,胃气重伤……”,用参、术、陈皮、芍药等,辅以本经之药,先补胃而取汗。滞下本是可下之证,但患者平时食过饱伤胃气,也用参、术、陈皮、芍药等,补足胃气后再下之。攻击之药,有病则病受之,病邪轻而药力重,则胃气受伤,故攻击之法,“必其人充实,禀质本壮,乃可行”,否则邪虽去而正伤[6]。胃虚而秘,纳食减少、小便清长、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者,用厚朴汤,重用白术,佐姜、枣以健脾养胃,以厚朴、枳实、半夏、陈皮降气行滞,补虚通便[1]。
4.5 中病即止,不可攻伐太过,非攻下药,也不可长期服用
前人用药,注意中病即止,往往“一剂知,三剂已”。《伤寒论》攻下法中病即止,如桂枝汤后有“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助胃气、益津液。注意事项中有“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顾护胃气。栀子汤苦寒,在栀子豉汤类方后指出“得吐后,止后服”,不要过吐损胃气;“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予栀子汤”以免伤阳气。逐水峻剂十枣汤后有“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中病后,胃气被损,当糜粥以养胃气。大陷胸汤后“得快利,止后服”,小承气汤后“若更衣者,勿服之”,大承气汤后“得下,余勿服”[7],可见攻下不可太过。当下,慢性病患者多,用药时间较长,有求得一方而自行购药长期服用者,这不仅不符合辨证论施治原则,所用药与当时的病情已不相符,而且对某些(含汞或含马兜铃酸)中药,有发生毒性作用的可能。因此即使不是攻下药,也不宜长期服用。
4.6 保护胃气的常用药
常用人参、黄芪、甘草、升麻、柴胡、白术、苍术、当归、白芍、陈皮、扁豆、藿香、砂仁、生姜、干姜、大枣等,其中炙甘草、生姜、大枣尤为常用。炙甘草“养血、补胃”,“用纯寒纯热药,必用甘草,以缓其力也,寒热相杂,亦用甘草,调和其性也……,中满者禁用”[1],治中寒证的附子、干姜,必加甘草以制姜、附之猛。《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中均有养胃之甘草和大枣[7]。甘草偏于益气,大枣偏于养血益气、滋营生津,两者性味甘平,皆入脾胃二经,有补益脾胃顾护胃气,和缓药性之作用,用于表证以扶正驱邪,用于里证以甘缓和中,用于虚证以健脾益气,用于实证以防攻法伤正,用于寒热以调和药性。生姜辛以和肺卫,大枣甘以养心营,姜枣同用,益脾胃元气,兼调和营卫。
5 小结
脾胃对人体十分重要,人以胃气为本,胃气既概指脾胃,包括大肠、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又是人体赖以为生的脾胃元气,包括胃中津液,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体的抗病能力。饮食失宜,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谋虑神劳,皆能致伤。临证时,用药不当,药饵违法,吐泻日久或久病失养,更是胃气受伤的常见原因,因此,历代医家都把顾护胃气作为重要治则之一,故认为胃气应作为脾胃病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胃气和顾护胃气有关的若干问题,作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与同道们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2]喻嘉言.医门法律[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3]李东垣.东垣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赵荣莱,王立,仲相英,等.慢性胃炎与中医脾虚证关系的初步探讨[J].北京中医,1985,(3):24-26.
[5]程士德,孟景春.内经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6]朱震亨.丹溪医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7]李培生.伤寒论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9]赵风玉.瓜蒂中毒的抢救及药用探讨――(附一例报告)[J].中国急救医药,1988,(2):19.
(收稿日期:2010-03-08)
一名好的教师能带领学生更好的学习文化知识,一名骨干教师就能带动一所学校的学习气氛,那么如何成为一名骨干教师,怎样让自己做到更好呢,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一
__年暑假,我很荣幸来到职业学院进行山东省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这期培训中很多资深知名教授专家通过讲座、软件实训操作讲解、实地考察学习等形式讲授知识,20天的学习,让我每天都有所收获、有所体会,自己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另外,本次学习汇集了全国各地兄弟职院的优良骨干教师,其中多半是副高以上职称教师,这也让自己的更多的机会去向他们学习并吸取经验,通过和他们交流,更多的了解了现在职院的改革动向与方向,也使自己的更透彻的理解了课程改革的意义。
本次培训我们主要参加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建筑项目管理实操、建筑前沿新技术应用和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学习,分别学习了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推进教学改革、高职MOOC开发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和申报、教学相长——专业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法探讨、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认识、质量管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优秀传统文化与家风建设、建筑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程、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新型建筑绘图软件应用、绿色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新技术应用、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等课程,并实地考察学习了潍坊市城市规划馆、潍坊市滨海新区重点工程、虞河生活城项目部企业实践考察学习等。
现就培训学习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培训机构简介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坐落于世界风筝都潍坊市,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建院30多年来,学院形成了“产学研一体,育人职场化,教产园区化”办学特色,已建成与专业相关的2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1个研究所和3个省级技术中心,形成了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与生产、科研与技术服务相协调的互动机制和办学格局。近五年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社会服务销售收入10亿多元,上缴税金8000余万元,__年教师承担合作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300余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培训内容精心设计,培训效果较好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根据本院和学员的具体情况,精心设置了教学课程,在为期20天的培训中,始终结合着实操实训和理实一体教学,为提升学员提供建筑实践技能,重点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项目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能力;培养老师的建筑项目管理实操能力和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能力;培训广大教师掌握最前沿的建筑施工新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应用与现场管理能力等实际技能;锻炼老师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力,着力提升专业教师“双师”能力。从培训班学院手册中我们可以看到学院的这次培训力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培训课程,精选培训内容,开发培训资源,使学员培训后能够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改进教法推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了解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内容和申报要求,认识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具备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能力、建筑项目管理沙盘操作能力、工程招投标综合模拟能力、20_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解读能力、专业建设与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及实施能力,新型建筑绘图软件应用能力、掌握绿色施工技术(建筑节能),提升专业教师服务社会能力。
(一)明确职业教育建设目标和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助理丁文利副教授讲授的“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通过讲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概要、转型升级要略、转型探索实践等三方面,结合习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使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办学职能等有了更深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目标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真的是受益匪浅。
山东科技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主任王剑平教授讲授“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几点认识”,高职教育如今呈现蓬勃发展的场景,得益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投入,有政策方面的,人力资源方面的、经费物质方面的等等。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就必须走出一条深化改革、建设内涵之路。如何做好改革,国家层面来说改职业教育体系、改职业教育架构、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对于我们职业教育人来说,改的就是专业、课程、教师队伍,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迎刃而上,敢做时代的先锋,就需要我们职业教育人大胆探索、用于改革,同时在改革阶段中,注重内涵建设,让职业教育不是空有其表,要培养一大批上的去,下的来,有知识,有能力的高职毕业生,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二)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提高教学、业务水平
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内容涉及专业领域内的新方法、新技术、新观点、新视点,为我们打开了专业发展、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新视窗,帮助我们总结经验,认清自身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差距,为今后的教学中能够结合专业的最新发展,指出一条创新之路。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员了解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和研究,做好教学改革,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张桂云教授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为例,提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张教授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施工员、监理员、质检员、造价员等)的特点,对“基于工作过程”模式的课程按照本专业的逻辑主线为工程施工流程进行介绍:承接建筑工程任务——签订工程合同——施工准备——编制资源计划与施工方案——基础工程施工——主体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施工成本管理——竣工验收与移交。张教授对课程建设的主要原则,如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也进行了详细讲解。
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赵军、楚仲国两位老师对我们进行广联达建筑项目管理沙盘模拟课程和BIM技术应用课程的实操培训,使我们基本掌握了这些比较先进的教学软件,这种模拟角色和比较直观、真实的教学软件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模拟游戏中更容易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流程、管理方法,不知不觉中,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能已经学会。举一反三,也使我们思考、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做好教育教学改革。山东建筑大学何文晶博士主讲的《绿色施工技术》课程,分别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绿色建筑评价及标识认
证”、“绿色建筑工作方案”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以众多的“绿色建筑案例”贯穿始终,使我们增长了见识,简单易懂而又理解深刻。潍坊学院的王丰教授讲授的《新型建筑绘图软件应用》,简单易学,应用性强,易于推广,为没有高深理论基础的高职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打开了一条建筑绘图的简单捷径。青岛理工大学的曲成平博士所讲的《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众多的实际工程案例,分别阐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下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地上大悬挑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三个方面,使我们很好地了解到现代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前沿科技,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施工影响和质量处理等方面,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开眼界。山东科技大学的刘冰教授,则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浅显易懂的诗词,为我们讲述了《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的王元华博士则让我们了解了产业房产的新概念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三、培训思考和今后的目标
这次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使我们每一个参训学员都受益良多,通过先进的、有代表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学习,为我们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建筑项目管理和施工新技术、新方法上开拓了视野,让我们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上得到提升。虽然只有20天,但我们夯实了理论基础,提高了专业技能,还与各兄弟院校交流,分享了教学经验,真是受益匪浅。这段时间的学习、实践,使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学无止境。只有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不断的提高和更新知识,才能更好的适应教学的需要,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会将这段时间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消化吸收,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把先进的教学实践方法、新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并结合我校实际,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我会更加努力学习同行们的学习态度,求知精神,协作能力,及时进行自我充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一定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教学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二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当一名教师容易,但是要当一名好幼儿教师却是不易的,通过这次培训,我有几点体会 :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与创新思想。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统一,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创新教师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包括:转变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传统教育观,形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的新教育观;改变严守纪律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营造主动探索、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要敢于打破常规,激发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欲望;尊重学生个性,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潜能;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以宽容、保护、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实践,打破封闭式教学。传统教育中之所以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就是教师思想上重知识轻实践造成的。
一个大学物理教师不会修简单的收音机就是一例。要把教学活动延伸到相关联的现实生活中去,改变封闭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受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从而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
要实施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种业务素质:
(1)有丰富的知识结构,这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基本保证。
(2)有较高的管理艺术。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班级的整体管理,二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
(3)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热情洋溢的赞赏以及在与学生接触时的仪态、表情和举止所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随时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教 ,变苦学为乐学,单纯的知识传授变成了双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乐、学者亦乐。
三、教师要有敬业精神。
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在于有无敬业精神,是否喈叹这项职业。要有 捧着一颗心来,不代办根草去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从一个人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境界。我们每个人都有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心理层次,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弘扬好的风气,鼓励教师为神圣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会使每个人通过自我的修养,约束本我的不正当欲念,达到超我的境界。
倘若不抓住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就可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培养出良好的教师敬业精神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因此,欲兴事,先兴人,铸造爱岗敬业的高尚形象,并努力提供一切所必需的条件,使每个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了这个基础,教师的教育观、质量关、人生观等就比较容易调整到位,跟上时代的步伐,他们才会自觉地站到素质教育的前列,成为合格教师。
四、力求成功教育。
成功教育认为,教育面向的是人,培养的是社会需要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激发其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学习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从额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做好基础素质的准备。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断更新,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我们乡镇中心幼儿园教师之路该如何走?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做?面对这场深刻而全方位的教育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与创新,这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生命力所在。
面对21世纪飞速发展的教育,要使自己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对我的启发很深。的确,面对不断更新的教育观念,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孩子,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三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手段,而如何运用网络开展教研,这是很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所困惑的地方,所以怎样做好网络集体备课作为网络教研的一特例便成为这次暑期培训的主要议题,特就此次培训的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网络教研能促进教研的高效
1、教研活动的现状
从以往的学校教研活动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教研活动不能够非常流利的完成,整个教研活动成了教研员的一言堂,气氛不高,教师不能够积极的投入,教研活动效率低下。我们从中看出有以下问题:
(1)缺少交流碰撞,很难有所提高。
(2)缺少主动交流的意识,不能实现自主发展。
(3)没有积极主动地反思。所以改变教研现状便成了我们迫切的要求。
2、构建教研平台,打造高效网络集体备课
(1)网络集体备课能使我们达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丰富了教学内容,每位教师通过网络平台都可共同享用英语全册的优秀教案,这样既节省了老师们撰写教案的时间,又可以把大量时间用在对教案的整理上,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对主备人教案进行调整,及时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形成自己对教研活动的理性认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网络集体备课能扬长避短,从而发挥自己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一次集体备课通过教师们的共同讨论,能够集思广益,达到共同提高,在讨论中,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能够借助网络平台,从而较快较好的解决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以非常感谢县教研室能够给教师们构建相互交流的教研平台,我们相信,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教师们在业务素质,思想境界和教学理论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二、课件制作为高效课堂的眼睛
(1)、课堂上课件的呈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都深有体会,通过课件呈现教学内容时,所有的学生都很有兴趣的观看屏幕,认真的听讲,课堂效率会非常高。
(2)、课件的运用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呈现。
通过课堂呈现教学内容,不但使学生从听觉方面掌握知识,更给了学生们一个视觉的冲击,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时间,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但对于课件有很多教师不会制作,所以这一直都是大多数教师所渴望的技巧,在中午,龙宝乾老师就如何制作英语PPT为我们做了详尽的解说,让我们对此有了大体的理解,以利今后的教学;县教研室李老师也不吝赐教,对图片的剪切与应用,录音的制作等给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受益很大。
今后我将继续以这次培训为契机,认真总结学习成果,努力钻研,形成自己的特色教研风格。
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四
今天,听了临高县关工委领导刘春华和波莲中学校长王东伟两位老师做了关于家长学校工作理论知识以及经验介绍,我觉得我们学校的家长学校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但还有改善的空间。对于家教方法,有很多观念我很受启发。
一、心为物役,道所不载。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现在我们身边有太多的诱惑,电脑、手机、网络,孩子爱玩,大人也爱玩。如何控制这些诱惑,我们大人要做孩子的榜样。想让孩子怎样,我们应该先怎样。陪她学习、读书,陪她游戏,陪她娱乐。做孩子的伙伴,而不是监工!
二、正心、正行、正思、正能量
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要将正确的思想注入他们的心田,并让正直在他们心里生长、生根、发芽。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即已经被取代的思想品德课本,虽然都是以灌输为主的内容,但那时候从里面知道了好多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所谓德行的教育真的应该是德育为首。我们应该用多赞美的方式,相信孩子们的潜力,唤醒孩子心中的正能量。我们班的纪律有些松散,所以这学期,我比较严厉。好多孩子有转变,比如王丽妹同学,在课上能够少接话了;王小波同学,据说一向不交作业,这学期几乎没有一天交作业。可是,有的时候就把握不好度了,微笑、赞美少了点,谢谢两位老师这个时候提醒了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注意夸奖和激励孩子们。
三、关注孩子的终身发展,追求卓越的精神
我一直认为我们做教师的要关注孩子们的终身发展,不看眼前的1分2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习惯比考试成绩要重要的多。王老师所讲的“追求卓越精神”我想就应该是做最好的自己吧。其实,我一向知道女儿不追求卓越,凡事不争第一,差不多就行了。我也没觉得是不对的,但现在想想该追求的还是要拼搏。
最后,用两位老师的话自勉: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福不唐捐!
有关骨干教师培训心得总结五
7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我,有幸参加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联合举办的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是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在本次培训中我们听到了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独到的见解,对生活、对工作、对事业、对学生独特的感悟.史老师的有效提问,也从多方面给我们讲解了提问的艺术.主要是通过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我们教学中的难题.并结合课例组织设计提问,引导讨论其有效性,了解设计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有效提问的策略.再就是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孟凡军老师给我们讲的“对当
前课堂教学出现问题的思考”,孟老师主要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当前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三个方面谈了他的思考,最后设半个小时互动时间,各位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者困惑,和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解决,在共同探讨中,每位在做的骨干教师,都积极发言,参加讨论,这也是我求之不得的课堂氛围,孟老师的思考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从他们身上,我学到的远不只是专业的知识和做学问的方法,的是他们执著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严谨勤奋、潜心钻研、尽心尽责的那种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这些,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转变了观念,促使我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以前的工作,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去走。在这里就从培训学习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