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9 19:25: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覆盖全体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其教学方法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逐步增加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迁移,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信息化;Blackboard平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68-03
一、前言
2011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各高校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制订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其内容必须包含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1]在传统的案例教学实践中,不仅教师讲述案例费时费力,学生接受程度也相当有限,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的大环境中,借助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改革,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又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良性迁移。
二、信息化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
信息化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有其广泛和深刻的理论依据:
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建构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核心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建构的过程,也是活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所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全过程中,教师遵循“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教学环节注重“知识情境”、“协作学习”和“辨析讨论”,知识传授是学生与外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景及社会生活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一定的信息化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是整个课程中知识与信息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任课教师是学习过程中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和灌输者。
从知识获取的角度,认知主义是信息化案例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感觉、知觉得到的,是由人脑主体的主观组织作用而实现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Treicher的著名实验显示,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视听兼收即既看到又听到内容的50%,而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占70%。[3]信息化案例教学注重调动学生的感官,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或教学情境的创设,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大脑主体的知识获取。另外,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实现学生的“发现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直觉思维对发现学习活动极为重要,即映象或图像性质的材料更有助于发现学习。[4]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提供的案例把心理健康知识转换成一种适应大学生的形式,学生自己挖掘或编制的案例提供给学生边做边学的机会,信息化的手段或技术则使这些案例更具直观性,帮助大学生认知的成长。
三、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信息化案例教学实践
Blackboard教学管理平台(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TM)是一套专门用于加强网络教学、辅助课堂教学并提供互动、交流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包括三大功能模块:(1)教学。涉及课程制作、编辑、和管理,同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交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通过该模块的异步交流和同步交流,确保学习和项目分工高效顺利地进行;(3)评价。该模块是教与学成果检验最全面直接的方式,教师通过创建测验试题和作业工具,进行评分统计,生成成绩报告,学生则可以通过平台直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5]这些功能模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设了便捷的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分享自主、开放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1.教学设计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辅助教学手段,笔者以Blackboard平台功能模块为基础,对课程进行了以下构建(如图1)。
(1)课程通知:该课程开课信息、作业、课外活动、讨论、测试等课程动向。
(2)课程概况:介绍该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条件和方法等。
(3)教学师资:介绍该课程教师的相关信息,如教师个人基本情况、研究方向、联系方式、师资结构等。
(4)课堂教学:包括教学文档、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电子教材等。
(5)案例教学:设置了不同途径或来源的教学案例,主要包括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朋辈心理咨询案例、学生自拍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引自媒体的案例,还链接了讨论版块中的“案例分享讨论”区。
(6)扩展学习:为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在该模块设置了心灵书单、心理漫画、从心解闻等专栏,为学生提供书籍、论文、课题、漫画、网站等资源。
(7)课程作业:提供该课程作业要求、复习思考题及历年精品作业展示。
(8)课程考核:包括考试大纲、历年考题、考核体系、参考资料等。
(9)班级分享:发挥毕博平台“小组页面”的功能,提供各自然班级交流的平台。
(10)互动交流:为所有该课程的师生提供交流平台,设置了案例分享、测评专区、团体活动、专题讲座、社会热点等讨论区。
(11)朋辈心理咨询:包括校内朋辈心理咨询的基本信息及咨询个案。
(12)学生心理协会:包括心理协会介绍、各类活动情况、心理读物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在该课程中的具体教学组织形式如图2。
(1)课堂讲授
第一周开课前,任课教师完成学生名单注册,通过“课程通知”信息,要求学生了解“课程概况”和“教学师资”的内容。正式授课中,按照“课堂教学”模块中的“教学课件”和“教学文档”进行讲授。
(2)案例分析
课堂授课中讲授理论知识,更注重案例分析。围绕Blackboard平台中“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书籍的案例”、“个体心理咨询实例”和“朋辈心理咨询案例”,教师详细阐述心理健康知识。
(3)小组实践
课后布置小组作业,仍然是案例教学的信息化延伸。要求学生围绕本章节内容搜索或制作心理健康案例,并将作品分别上传至“案例教学”模块的“引自媒体的案例”、“引自电影的案例”和“学生自拍的案例”。
(4)案例展示
课程中所有授课案例、小组实践案例在毕博平台中展示,师生互动交流,并结合案例完成每一章的课程作业。
(5)课外扩展
学生根据自我需求,通过“扩展学习”、“朋辈心理咨询”、“学生心理协会”模块中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巩固课程内容。
(6)考核反馈
学生完成学习后,可以通过“课程考核”进行自我评估,并通过“互动交流”,提出课程建议和意见,优化课程建设效果。
2.实践效果
该课程自应用Blackboard平台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传统案例教学普遍采用集中讨论的方式,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并从不同角度对案例展开分析。而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在网络上进行案例教学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由讨论,并将讨论内容保留在网络上,供学生反复观摩,对案例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深入探究。
(2)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信息化网络案例教学可以扩大学生规模。传统的案例教学,最大规模通常在40-50个学生之间。然而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用大班制授课,很多班级甚至达到200-300人,传统的案例教学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而借助信息化的案例教学,可以突破学生规模的限制,将课堂讲授教学中不能有效完成的案例教学内容放到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3)构建了新型的教学关系。信息化案例教学遵循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凸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在教学各环节的“导学、助学、促学”作用。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可以突破跨校区跨地域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充分交流。教师不仅可以回答每位学生的问题,而且能得到学生对案例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关系有利于课程知识的积极迁移。
3.问题对策
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用中的优势得以体现,其共享性与开放性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赋予该课程教学以直观形象和灵活多样性。但是随着平台应用的深入,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
首先是学生使用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方式,学生对于Blackboard平台的使用主要来自任课老师的要求,功能模块上也主要局限于上传下载的简易功能,缺乏对平台主动积极的利用。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加强Blackboard平台的教学培训,每个班级培养1-2名学生助教,全面掌握平台的各项功能模块。其次是教师操作方面。作为Blackboard平台教学资源管理的主体,任课教师的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网络教学效果。而当前高校任课教师由于教学科研等任务繁重,往往不愿意花时间自己摸索平台的操作技巧。所以学校可以适时组织教师培训,帮助任课教师掌握平台操作;同时,平台的后台管理部门可以为每个学院或几个学院配备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平台管理员,遇到困难或问题时,任课教师可以直接联系管理员,协助该课程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最后是网络及设备运行方面。校园网络及设备的不稳定,是影响Blackboard平台运行效果的基础因素,也是学生对平台使用率低的重要原因。特别是本课程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过程中,因校园网速慢,导致许多学生课余时间对案例的学习迟缓。学校要积极投入资金,保证网络设备充足有序,满足学生使用Blackboard平台的时间和空间需求。
四、结束语
依托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中实施信息化案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与案例教学载体有机结合,并增加了实践性案例教学环节,可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内课外并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但是由于网络平台使用的主客体因素带来的问题,需要学校给予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为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良性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2011.
[2]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编,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徐继凯.多媒体网络环境有利于创新教学[J].教育导刊.2000(Z2).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64—03
随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由最初的公选课改革发展为全校的公共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应对挫折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作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临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者咨询活动,“甚至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健康属于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矫正等,长期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和人格完善目标等高层次的目标。”[2]
(二)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对着PPT照本宣科,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参与性也很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知识的单向传递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带来单调的课堂氛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自然不甚理想,更谈不上课堂的趣味性、新颖性和科学性。”[3]
(三)教师的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不丰富
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仍然欠缺心理学方面的专业老师,缺乏专业心理学老师来讲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是把辅导员等其他的学科的老师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第一线,这些老师一方面对“心理学的学术前沿及信息动态没有太多关注,不能及时捕捉新颖的专业理论,没有坚持更新和充实自身的知识,致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始终停滞不前。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片面,仅仅关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与课堂教学相关性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积淀。”[3]另一方面,由于有其他工作的牵制,无法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中来,“除了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任务之外,还得按照学校工作的需要参与各种行政事务,导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只能忙于完成各种繁琐的事务。”[3]
(四)教材选取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校选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偏重于知识性、理论性的陈述,侧重于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的介绍,更像是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4]
(五)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认知障碍,兴趣度不高
很多学生不清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机不足,只是被动的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做其他事情,听讲极不认真,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的课堂气氛总是不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很差。
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从课程教学中受益,是很多高校正在思考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目标应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理论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理论知识教学与团体心理训练相结合的课程,具有互动性、体验性、实践性、自等特点,因此其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也是逐层推进的,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大学期间的心理发展特征以及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异常情况,“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1]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我发现、心理自我判别与调试等通过技能,“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1]
(三)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心理健康观,具备乐观、积极、诚信、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奉献、协作、感恩等意识。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点,对自己有客观的认知,“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1]
三、教学内容应涵盖全面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课程的设计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介、以经验为起点、以活动为核心、以过程为重心、以合作主线”[5]的原则。丰富、全面、有趣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分为四个情境设计:
(一)情境一,走进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等。
(二)情景二,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自我意识的评估、人格概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等。
(三)情境三,自我调整与自我适应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概念、影响因素、原则与技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相关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生命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预防与干预等。
(四)情境四,自我管理与自我规划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认识不良情绪的表现,掌握合适的调适方法,并培养良好的情绪,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根据自身的能力与发展目标制定大学期间的生涯规划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上,也可以进行专题教学,但专题必须涵盖把握人生、认识自我、发掘潜能、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爱情教育、挫折教育、情绪管理、网络心理、感恩教育、生涯规划等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应厚此薄彼、顾此失彼,应当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当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现象出发,有理有据、充分调查研究来合理科学安排,这样才能最大效果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习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
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能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心理,以趣促学,以情促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跳出“粉笔+黑板+PPT”的教学模式,抛弃“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讲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情感体验法、团体辅导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心理测验法等,在给学生讲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和互动性,让学生在讨论中学,在情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比如列出某个典型案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提高对某类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学生讨论结束后,由老师进行汇总和点评。再如,播放电影视频,进行电影案例分析,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情景剧表演,进行情景案例分析等,加深学生对影视中、现实中的心理问题的体验和感受。“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4]
(二)情感体验法
情感体验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4]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以学生的亲身体验活动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讨论与分享为主体,以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训练为目标,让学生先体验、后分享,先感性、后理性,大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更好的达到体验式的教学效果。
(三)团体辅导法
团体辅导法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4]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团体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热爱生活、善待自我、悦纳他人,也让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有助于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应科学合理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不仅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监督,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业的考核。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督导机构,发挥其教学督导作用,有效监管和评估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在评价内容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应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评估重点。在评估方式方面,可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估。对于知识可以采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6]
全面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高校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科学确立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对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对建设成课程体系完备、学生欢迎的优质课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Z].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2]周文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庄洪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8).
[4]王兰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12,(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5-02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 教学目标要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可以表述为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心理危机、适应现实环境、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基础性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预防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危机,纠正一般偏差行为,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自我评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中级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通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设定与自己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大学生活计划和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最高目标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和谐个性的发展,提升其价值感与心理力量,提升积极生活理念与幸福感,促进内在潜质、潜能的开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努力,最大程度地接近这一目标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追求。
二、 教学内容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知识的传授,不能只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与学习。目前,不少公修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知识性的陈述,更多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沿革,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1]。
目前,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随意,教学内容因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主观经验和知识取向而不同。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心理类公选课程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生涯规划学”、“生命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共七门课程。不少大学生本来喜欢学习心理学课程,选课时抱着“一定要选修一门心理学”的期待,结果因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相协调,不少学生感到失望,也导致教师缺少对该课程教学的满足感与价值感。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基础,从而适应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基础性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与定位应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为实现基础性教学目标,在学习内容上应着重安排以下内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观念的认知;了解心理异常的一般心理与行为表现;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能够初步评估自我状态,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合中级教学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课程内容也应服务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置。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索、自我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以及大学生学习心理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
3.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教学最高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课程内容设置应安排以下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培养与提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确立在大学期间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时间管理,建设性地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获得自我提升与成长。
三、 教学方法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方法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粉笔+黑板+PPT”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以灌输方式讲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其参与性较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达到“领悟”,进而能够“自省”,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自助”。
1.把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团体心理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首先,团体中的每位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有着或者有过相似的烦恼和困惑,团体能够为成员提供理解和支持的团体氛围,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同龄人之间也更容易习得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团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增进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达到调整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
2.把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拓展训练也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强调体能的素质拓展训练,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场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安排到室外场地即可进行,既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认识自身心理潜能,增强自信,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心理咨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供的案例必须有现实性,案例事件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以学生生活现实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兴趣。其次,案例当事人不能为目前的在校生,也不能通过嫁接事件进行讨论,而应当对人物和空间都进行加工,即人物和地点都不能透露真实信息,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第三,案例讨论要注重对学生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倾向是多元的、多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避免案例可能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4.把心理测验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验是心理量表测试。专业的心理量表科学性强,信度和效度高,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使用心理量表测验要配合当时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人际关系章节时,进行人际关系的测试,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教学中过多使用心理测验,导致课堂气氛冷淡;还要注意量表的选择,要选择专业的、信度和效度可靠的量表;测试结束,要给学生以科学客观的解释,有常模的要给出常模以便比较。
四、 教学理念要以解决问题为依归
受大众化观念的影响,有些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个人观念中的心理健康即为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即为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层面,忽略了个体和谐发展的潜在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的开发和提升。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具有明显的问题化和疾理化倾向,与促进个体和谐发展、促进潜能开发、提升个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显著差异。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个人。对于个体而言,积极品质的提升也同时预示着相对应的消极品质的下降和消失,如当一个人自信上升时,自卑感自然就降低或消失了。
其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倡导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成长观、教学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的积极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软环境,唤起和引导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参与行为,鼓励、启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机。同时,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自主判断、学会选择,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些锻炼,促使学生提升能力,提升自信,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应用技术
应用技术大学是以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为办学宗旨的大学。笔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了探究,旨在为培养应用技术类人才贡献一分力量。何为教学有效性?姚利民教授认为:有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性质定位不清,教学方法僵化,考核形式单一,考试内容死板等。这些问题将导致课堂教学成效不突出,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的效用。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研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有效性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充分的备课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前提条件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一堂课有效的保证,充分的备课可以让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好课堂时间。充分备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备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个规定明确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注重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因此,要想提高该课程的有效性,教学就就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展开。
2.备学生喜爱的课堂形式和内容
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观察力、思考力、创造性都有很大的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广博性、自主性、专业性、创新性等特征。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活泼多样的课堂,他们喜欢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体验活动,在参与体验过程中促进心理的成长,对于传统的“填鸭式”的讲授则表示没有兴趣。对于该课程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有关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经营、恋爱心理、压力管理、生涯规划等与他们现阶段特点密切相关的内容。
3.备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决定该门课程与其他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本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试、体验活动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节时,导入课堂环节可以采用2015年苏州大学“学霸宿舍”与某大学“投毒案”正反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何不同的人际关系状况会引发不一样的人生,从而激起学生重视人际交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戴高帽”体验活动,让学生体会被他人赞美时的内心感受。在讲授大学生人格这一章节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质类型测试,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二、较高的教学素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根本保证
1.授课要热情饱满
姚利民教授认为,饱满的热情表现为对教学内容真正的兴趣,教学时流利、兴高采烈的言语表达,炯炯有神、动人的眼神,惊讶、兴奋的面部表情等。积极的情绪对有效的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饱满的热情能够让课堂充满张力与感染力,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放下压力,全心全意投入课堂的学习。
此外,教师授课的语言要抑扬顿挫,要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采取不同的语音语调,用语言的魅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在课堂提问艺术上,教师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提问,才会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综合运用“全班集体提问”“小组提问然后派代表回答”“同学个别提问”“小组提问,请同学个别回答”等提问方式。对学生评价要尽量正面,对于正确的回答要给予表扬;当学生回答不尽如人意时,教师要采取鼓励的语言,增加学生的勇气和自信,使他们(下转第170页) (上接第160页)继续发表自己的见解;当学生的回答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评价,而是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建议,引导其再次思考。有研究表明,教师多对学生肯定而非否定,对于学生行为的改变具有较大的影响。教师较高的教学素养可以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恰当的课后作业与考核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效性的有力保障
课后作业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课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恰当的课后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的素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怎样的课后作业才是恰当的?笔者认为,恰当的课后作业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大学生人际交往”这一章的课后作业,可以采取“请你分析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成功与不足,并对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的作业类型。总之,该课程布置的作业要起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作用。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认为考核的目的是以考促学。当今,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上,有的高校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没有彰显应用作用。考试题目偏易,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轻视学习过程。考核试题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难度应适中,应更多采用应用型的题目,如采用案例分析考核题型,让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上。再者,单一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大学生学以致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更有助于大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从最后期末考核中检验,应该由多部分组成,如“综合成绩=课堂上的平时表现30%+课后作业20%+期末考核50%”。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要达到有效性,教师就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使自己教学过程中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与技能,课后要有恰当的作业与考核等。当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具备以上几个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含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5):10-13.
[2]周玲,刘佛军.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
[3]姚利民. 论有效教学的特征[J].当代教育论坛,2004(11):23-26.
[4]廖湘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初探[J].教育探索,2001(8).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式教学(Experiential Teaching),是指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通过设定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亲历的情境过程中构建并理解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形式。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实施途径
针对传统心理健康教学模式重视以往的心理知识的传授,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体验等问题,通过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由课堂的老师为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由师生间传统的单向交流变为多向交流,通过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和演练体验式教学,从而达到“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由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专业教师及学生辅导员兼任,由于受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体验式教学培训,对体验式教学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对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体验式教学,转变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构建体验式教学教师的帮扶教育机制。派遣部分教师走出校门通过学习相关的体验式教学的先进理念,然后进一步把学习的已有的先进的体验式教学理念传送到在校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中,通过构建教师的体验式教学的帮扶教育机制,让高职院校教师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体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着眼于大学生的能力需要,立足于课程的实效性目标。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推进体验式教学改革,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进一步促进课堂的教学效果。
2.由“我讲你听”转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心理健康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我讲你听”转为“你做我听”,引入互动体验式教学,教与学形成一种积极地互动,通过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和统一。(1)案例互动法。通过教师根据课前设定好的教学案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鼓励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互动,让学生在思考、学习、报告、分析、讨论及总结的过程中,通过案例互动法来学习心理知识,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同学们面对问题时用心理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例如,在讲授“大学生恋爱”这一章节内容,教师可插入学生因恋爱而导致自杀的极端案例,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自杀的原因和如何规避恋爱自杀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培养爱与被爱的能力,学会如何处理恋爱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情感问题。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对各类案例的深入思考现实的各种问题,从而教会学生乐观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挫折,克服消极行为所引发的消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活动互动法。在关于第七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这一环节内容学习中,让学生通过“同舟共济”“心有千千结”“相亲相爱一家人”等体验式活动互动法,通过互动、尝试改变、探寻自我、学习成长,学生们逐渐产生了情绪性和认知性的理解,这些活动中的切身体验,对学生深入理解人际关系中集体、团结的力量和作用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由“我讲你听”转为“你演我看”,引入演练体验式教学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由“我讲你听”转为“你演我看”,引入演练体验式教学。演练体验式教学即教师通过联系现实问题创设一定的情境或仿真情境,让学生扮演情境中的相应的角色,并和其中的人或事进行演练。通过自己的角色扮演和演练,获得心理体验,并总结分享体验,分析角色行为,纠正大学生自身现有的错误,以形成特定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在角色扮演中,大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可以显露当事人个性上的弱点与矛盾,给当事人宣泄压抑的情绪提供了机会,让大学生能够理解角色的处境,消除不必要的误会和猜疑,学会换位思考,使其从中学会合理而有效的行为方式。而作为观众的学生虽不扮演角色,也可能对扮演者发生认同和自检作用。例如在讲授第五章大学生的情绪调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ABC合理情绪疗法”,了解到不合理信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访者”“咨询师”,进行不合理信念的咨询对话,体会案例中“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来自何方,通过扮演双方的角色纠正认知过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举一反三地认识合理情绪疗法,即通过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通过由“我讲你听”转为“你演我看”,引入演练体验式教学,促进课堂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楚永娟.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2,(1):29-31.
[2]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3):64-68.
[3]仲稳山.基于体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时空,2010,(10):103-105.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近些年,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诱发的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2002年初发生的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2004年,马加爵在云南大学宿舍连杀四个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2013年复旦大学生林森浩饮水机投毒致舍友死亡。这些极端的案例已经将社会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推向了顶点。调查表明,1/3以上的大学生存在孤立、抑郁、敌对、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他们今后职场道路的顺利发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抗挫折能力差,面对压力常常无所适从
大学生活完全脱离父母,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独立生活。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面对学习、生活、环境的改变,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感。这种不适应,往往容易引发学生郁闷、焦虑、烦躁、自卑等心理。
1.2 情感脆弱,在恋爱上易走向极向极端
大学的开放性和社会观念的改变使大学生的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恋爱成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恋爱引发的问题日趋明显,极端的案例不胜枚举。
1.3 性格存在缺陷,人际关系紧张
当代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上普遍存在自我,自私,偏执,冲动的缺点。而每个学生的生活、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形成的个性和价值观各不相同,当大家生活学习在一起时,如果彼此缺乏宽容、忍让时,自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
1.4 家庭条件的差异易导致心理落差,贫困生群体心理问题明显
由于中国的体制、社会因素,目前我国社会分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贫富差距较大。家庭困难的学生,与衣食无忧的同学相比,对学费和生活过度忧虑,心理上易自卑、价值观动摇,甚至会产生仇富、对立心理。家庭困难学生在自信心、未来感、自由感等方面更易遭受打击。
2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师资配给不足,专业程度不高
2005年初,教育部明确规定:“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根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校平均每10000名学生才配有1名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专职教师的数量较少,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目前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有:心理辅导教师、辅导员、医务工作者和其他管理人员,且多数是兼职人员。他们大多没有经过心理辅导的专业训练,对心理学知识了解不多,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已经不能胜任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专业性,既懂理论,又会操作。教师的专业化是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缺乏连贯系统的心理教育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常常起着“消防员”的作用,哪有火灾,就去哪里灭火。无论是一线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员,还是高校的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往往处于治疗心理疾病的层面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少数心理确实存在问题的学生的辅导、咨询、治疗上,而忽视了整个学生群体的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定位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3 方法、模式单一
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长期游离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之外。主要表现在学校和相关教师主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并努力发现障碍和心理疾病学生,只有发现问题,学生才能成为心理教育的真正对象。导致这种模式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曲解,心中存在逆反情绪,持排斥心理。二是高校目前的教育体制将心理健康教育边缘化,从业人员待遇低,职称评聘无保障。
3 大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3.1 建设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笔者认为,要切实加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要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充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养骨干教师,成就部分专家式人物,以辅导员为主力,实行专兼职教师相配合。加强人员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实行资格认定制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加强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举办心理专题研讨会,促进教师间相互借鉴和学习。
3.2 心理教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化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从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以帮助他们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危机和困难,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优化个性心理品质为着手,以促进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首先应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设立必修或选修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了解心理问题或者心理障碍产生的机制;开展心理咨询,包括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活动,在高校成立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工作者,应是接受心理学专门学习和培训的人员,扩大咨询途径,除了面谈咨询,还应接受网络、电话、信件等咨询方式;对在校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评估并建立学生档案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群体的交往心理、恋爱心理、网络心理等重点心理状态,同时,通过评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介入;积极开展心理课程、讲座之类的教育活动;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并组织活动;建立心理学知识和辅导网站;组织心理辅导人员的培训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活动。
3.3 发挥学生本人在心理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当有大学生自身的参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一是,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导。通过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关键。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及自身角色,做到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应对其生存环境。二是,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作用。通过学生社团主办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开展同学间心理互助交流。同龄人更容易相互理解,向同龄人倾诉,有利于提高心理咨询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武汉某高校大二和大三学生,共182人,收到有效问卷178份。其中,文科72人,理工科106人;大三94人,大二84人。(在所选学校的学生中,部分大三学生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大二学生全部上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本研究选取了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的大三学生和已经上过课的大二学生进行对照分析)。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态度及需求调查表》,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根据重要性、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形式的理解,进行单项选择,统计各选项人数百分比;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根据需求程度进行五级评分。问卷集体测试,当场回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讨论
1.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态度。调查发现,根据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性、受欢迎程度进行五级评分,结果所得均分都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认同度普遍较高。这与刘海燕等人(2010年)的研究是一致的。按照不同年级分类,结果发现大二学生在“课程有效性”和“课程受欢迎程度”上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三学生是没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可见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对其有着更高的认可和喜爱。按照不同专业分类,结果发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一结果显示,不同的专业背景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态度并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2.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形式的理解。①课程开设方式。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以何种方式开设较为合适”进行单项选择。结果显示,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开设,其中37.4%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16.4%的人认为应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40%的人认为应该以“必修课+选修课”的形式开设。②开课年级。根据调查结果发现,34.8%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12.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二开设,10.3%的支持在大三开设,希望各个年级都开设者占39%。这说明学生也意识到每个年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所以每个阶段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③开课人数。根据调查结果发现,26.7%的学生希望心理健康课程的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45.6%的人希望控制在30~60人之间,21.5%的人希望在60~90人之间,仅有6.2%的人希望在90人以上,可见学生多数倾向于小班教学。④开课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发现,73.4%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应该以传统讲授、团体活动、案例分析、心理测试、多媒体辅助等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需求。从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调节心态”和“探索自我”是大学生认为心理健康课程需要完成的首要目标。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大三学生在选修心理健康课程时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前来的,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更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解决自身的一些疑惑;而大二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了解到心理健康课程不仅仅对他们当下的学习起作用,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能够起到指引性的作用,所以他们更愿意将“健全人格”和“适应社会”这类长远性的作用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目标。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目标,差异具有显著性,而在其他的目标上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从对教学内容的需求来分析,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内容前四位分别是“认识自我”、“恋爱指导”、“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这可能是由于大二学生已经上过心理健康课程,普遍认可教师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内容的讲解,也认同这一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而大三学生对“学习能力”这一版块的内容更多的是出于自身的理解和猜测,认为可能很枯燥或者很理论化。文科生和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认识自我”和“生涯规划”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理工科生和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知识”和“学习能力”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差异具有显著性。可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研究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对此也深有体会。从对教学方法的需求来分析,结果见表4,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的教学方法前四位分别是“心理测试”、“视听教学”“、案例分析”和“团体辅导”。大三学生与大二学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心理测试;大二学生与大三学生相比,更倾向于团体辅导,差异具有显著性。这说明,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切身体会,学生对于团体辅导的教学方法比较认可。而没上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生出于自身的好奇,更希望通过心理测试这样直接的方式来了解和帮助自己。文科生与理工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角色扮演、团体辅导和情境体验,而理工科生与文科生相比,更倾向于选择案例分析和心理测试。这可能是由于文科生更喜欢探索和体验的缘故,这也说明,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需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三、结论
通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及需求调查分析发现:①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要性、有效性持肯定态度;②大多数学生希望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程及选修课,希望以小班教学的方式在大一至大四全面开设;③上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及方法有着更清晰的认识;④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内容及方法应有所不同;⑤如何将新颖的教学方法更好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程。
作者:李素梅杨静孙姣英林燕玲单位:文华学院
关键词 发展性咨询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4.084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implementation mode i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 we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forms of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s assisted by "developmental counseling", according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nothe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construct a kind of implementation mode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s, suitable for the actual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bring the reforms of the mode, function, content and the philosophy of the mental health courses in colleges.
Key words developmental counseling;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0 引言
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对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我们仍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在课程实施模式上存在一定问题,教学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欠缺,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因此,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所处的外部环境,重新设计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模式势在必行。而“发展性咨询”理念给心理健康课程改革带来了很多启示。
1 “发展性咨询”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启示
发展性咨询是指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为重要目标的一种咨询活动。①从“发展性咨询”的视野来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潜能,如果能够有效激发这种潜能,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从而妥善地解决自身问题,最终达到促进其人格完善的目的。因此,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1.1 增进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主体的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己的态度的统一。②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密切。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已接近现实,他们不断地思考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类问题,开始树立自我理想,考虑未来的生活道路。然而,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渴望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心理的闭锁性与寻求理解的矛盾、性成熟和性心理的矛盾以及情绪上的矛盾。③由于内心世界存在着种种矛盾冲突,有的大学生可能会出现自我意识混乱,自我定位不准的现象,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因此,在心理健康课程设计时就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引导大学生按照自我方向度过人生的各个阶段,有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1.2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
人格反映着个体心理与行为的稳定性和整合性,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态度、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整合。④人格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A 型性格容易产生更多的心理压力,罹患紧张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⑤情绪不稳定者(高神经质)的症状检出率较高,且神经质可直接预测心理压力水平。⑥而且,大学生的人格还与其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高度相关,⑦甚至可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⑧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如能有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则不但能够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幸福感,提高他们在学业等方面的表现。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承受挫折和考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
1.3 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及扑面而来的各种压力,有的学生因内心比较脆弱,充满无助感,导致情绪失控,甚至走向极端。这是因为在现实压力下,人们往往过于关注所面临的问题,而忽视了自身应对困境的潜力。心理韧性是面对逆境时能调整自己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它可以在不利环境下对个体的良好适应起到保护作用,可以抵消或对抗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甚至对个体自杀行为也可以起到缓冲作用。然而就像只有少部分人天生就具有音乐或绘画的才能一样,这种灵活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复原能力也只是少部分人的“天赋”,其余大多数人则是具有这种复原的潜能,是有待被发现、挖掘的。如果大学生能学会发掘并利用这种潜能,他们在大学四年乃至整个一生就能不畏艰辛,有所收获。在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中注重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增强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在面临学业、经济困难、人际交往、就业等压力的时候能够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甚至将逆境转化为机会,这对大学生的毕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发展性咨询”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构想
在“发展性咨询”理念的基础上,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建构一种更有效的心理健康课程实施模式。这就要求一方面要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运用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原理,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着重激发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帮助其渡过“自我同一性”危机。另一方面要改进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能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1 教学目标从笼统到具有操作性
目前心理健康课程设定的教学目标往往不具备可衡量性和操作性,如“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进自我意识,提升心理韧性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等等。这样的教学目标看上去比较明确,但却很难得知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可以将上述教学目标调整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增进大学生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且能坦然地谈论自己的优缺点,同时接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对未来发展进行规划。(2)提升大学生心理韧性水平――使学生了解自身内在的资源,发掘自身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掌握ABC理论,使其在面对困境时能习惯性地从积极角度思考,改变认知偏差。
为了检验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还可利用心理量表对该领域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他评。
2.2 教学内容从重理论到重实践
目前很多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对象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这些学生本身不可能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并不是把他们培养成心理学专业人才,而是使他们能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解世界,养成积极心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纯粹照本宣科,那么理论化和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要结合发展心理学领域中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一是要使大学生了解大学阶段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惑,使他们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并接纳自我。二是在此基础上,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如角色转换和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求职与择业问题等等。应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以这些常见心理困扰为重点进行案例分析讲解,使学生认识自身问题,达到改变自我的目的。
2.3 教学模式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的教育,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我国新课程改革提出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发展性咨询”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新课改的要求相契合。在“发展性咨询”视野下,除了传统的课程讲授,教师还可运用如下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学习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一些技巧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形成一种态度,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方式贴近大学生活,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挑选的案例要发人深省,具有教育意义,同时还要蕴含一定的心理学原理。案例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或名人事例中选取,也可以从经典的电影、电视剧等视频中截取。比如,在讲授学生情绪管理课程时,可选择大学生人际交往受挫的现实案例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验案例主人公的情绪感受和想法,探讨案例主人公对事件看法的不合理之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改善这种不良认知,调节消极情绪。随后引申到现实生活中,若自己遇到类似挫折事件的时候,如何调节我们的心态。再比如,通过观看电影《美丽心灵》片段了解心理异常的表现,进一步说明有了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这些问题,并做出积极的改变。
(2)课堂体验式活动。课堂上使学生亲身体验某种心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并进一步整合和内化所学的知识。体验式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积极感受,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这种“做中学”的过程会令学生印象深刻。比如,在讲授赞美在人际沟通中的重要作用时,让学生三人一组进行“戴高帽”活动,即让每个学生说出另外两名组员的三个优点,并说明理由。学生通过挖掘别人优点和自身优点,体验到被人赞美是幸福的。同时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体会到别人获得赞美的时候也会产生同样的感受。亲身感悟赞美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使学生领悟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同样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3)情景模拟法。模拟一定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使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类似情境的可能结局,改变学生对某些事情的看法。比如,在讲授大学生恋爱心理时,针对目前某些大学生把恋爱视为大学生活的必修课,盲目恋爱而忽视学习的现象,现场进行“爱情配对活动”。让学生身带不同筹码,进行一场挑选与被挑选的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因筹码大的同学往往成为大家竞相追逐的对象,筹码小的同学则被人“嫌弃”,使同学们意识到爱情也是讲究“门当户对”的。当你平台高,筹码大,可供选择的机会就更多,接触的对象层次也更高。进而教育学生应努力使自己变得优秀,从而提高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竞争“筹码”。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亲身领悟到学业才是大学生活中真正的主修课,爱情只是大学的选修课。
(4)小组讨论法。以小组为单位,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集思广益,目的在于打破“惯性思维”和“群体思维”,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思维,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在讲授个体思维差异的时候,给学生呈现16幅图,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16幅图两两配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每一位成员将自己的配对结果与其他组员分享,并谈谈理由。因个体看待问题角度的差异,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现,每个人的配对结果可能都不一样。然后让各小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再让小组派代表谈谈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而说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提示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多角度看问题,多角度欣赏他人,多听听他人的见解,多站在对方的立场来理解对方。
3 结语
学生在课堂上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印象更为深刻。通过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要比单纯地听老师讲课所学的知识记忆更好。这意味着,采用寓教于乐的互动教学模式效果更好。研究还发现“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与原有填鸭式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在课程价值、教学方式和实际助益上都得到了学生更强烈的认可,教学效果有了显著提升。⑨这说明,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是有效的,并可以为今后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充分发挥心理教师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和创造力,根据“发展性咨询”的原理,完善现有心理健康课程的实施模式,更好地完成高校的教育目标,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心理健康、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强的大学生。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编号:QJY 1251505);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大学生对网络负面新闻情绪反应的实证研究”(编号:Hnky2016-2);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hdjy1642)
注释
① 马建青.发展性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的基本模式[J].当代青年研究,1998.5:7-11.
② 杨治良等.简明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153.
③ 赵迪.发展性心理咨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拓展[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4.
④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
⑤ 孙菲,王生,吴咏今,余善法.人格特质与职业紧张及工人健康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36-438.
⑥ 黄敏儿,吴钟琦,唐淦琦.服务行业员工的人格特质、情绪劳动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0.42(12):1175?1189.
⑦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98-103.
(1)模型基本分析。从表1中,模型拟合信息,包括仅截距项的情况和最终的模型情况,其中P值为0.006,所以模型比较显著,整体性较好。表2中反映了三个伪回归系数的值,这些值较为一般。但是引入自变量后,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变量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水平,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在5%的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影响。其他如年级、性别以及网络对学习的帮助效应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显著性影响。
(2)模型参数分析。表4给出了多项分类logistic模型的参数、假设检验结果以及优势比置信区间等信息。经过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情况的数据进行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如下结果:G1=LOG[P(利用网络查找解决方法)/P(放弃)]=14.980-0.500*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0.031*性别:女-15.581*大学一年级-14.016*大学二年级-14.62*大学三年级+3.035*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2.850*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2.531*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2=LOG[P(求助他人)/P(放弃)]=15.331-0.307*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1.639*性别:女-16.551*大学一年级-15.236*大学二年级-16.435*大学三年级+3.196*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3.982*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19.606*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3=LOG[P(听音乐、看电影等)/P(放弃)]=16.031-0.082*查找教学资源的途径+1.240*性别:女-16.150*大学一年级-15.517*大学二年级-15.68*大学三年级+3.352*网络对学习有很大帮助+4.142*网络对学习比较有帮助+19.923*网络对学习没有帮助G4=0由这个模型估计结果,可以估算出某个大学生心情不好时的处理情况,如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G1=LOG[P(利用网络查找解决方法)/P(放弃)]=14.980-0.500+0.031-15.581+3.035=1.965G2=LOG[P(求助他人)/P(放弃)]=15.331-0.307+1.639-16.551+3.196=3.308G3=LOG[P(听音乐、看电影等)/P(放弃)]=16.031-0.082+1.240-16.150+3.352=4.391G4=0根据多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的原理可以继续求得:P(Y1)=e1.965/e3.308+e4.391+e0=0.07P(Y2)=e3.308/e1.965+e4.391+e0=0.31P(Y3)=e4.391/e1.965+e3.308+e0=2.28P(Y4)=e4.391/e1.965+e3.308+e0烅烄烆=0.01因此,对于一个认为网络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并且查找教学资源的主要用途是供自学学习使用的大学一年级的女生而言,大都会选择听音乐、看电影、旅游、睡觉等方式来解决心理问题;利用网络方式解决的概率仅为7%,反映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而传统的排解心理困扰的方法,如求助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的使用概率也不高,仅为31%;但要引起注意的是,仍然有1%的概率会放弃。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利用网络解决心理问题的效果日趋显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建设对策
1.建立师生网络互动平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交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育理念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心理健康课程必须借助网络平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利用网络,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网络教学互动。部分高校在此方面已经做了积极的探索。如:打开广西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的主页(http://mcxsy.gxu.edu/cn)后,可以看到里面设置了课程特色、课程建设、教学录像、网络课堂、心理咨询、学术交流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资源的内容。广西大学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精品课程网络建设,实现网上教学互动,有效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教育工作的新途径。第二,通过网络QQ、微信、微博的即时聊天和E-mail(电子信箱)发送电子邮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师生互动。这样,学生心理问题和所需知识通过网络可以非常及时、便捷地得到解决。
2.把握学生需求,增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
根据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调查的数据,我们需要建立的网络学习资源主要有如下几种:(1)建电子文档,以网络文字、符号和图像为主的HTML形式的学习资源。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特点来看,有关定义、概念,心理测验量表等辅导型的学习资源和有关课外心理健康知识等资料型的学习资源都可以使用Web形式来编写。(2)建立名师课程视频、音频教学资源。可在资源库中加入大量的名师网络直播课堂、名师讲座网络视频、音频点播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源和信息。(3)建立案例库,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浏览和阅读,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进行更好的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合作化学习,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学习,从而调解和化解自己的心理问题。这在时空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需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4)建立交流群,以QQ、微信、微博、线上老师咨询和BBS论坛方式为平台的信息交流资源。对不同专业、不同爱好的学生还可以在线答疑和课程指导性的信息,对全体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控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5)建立电子图书、心理电影沙龙、动漫、心理游戏等各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精品,并且力所能及地创作、推广符合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特点、服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大学生文化产品供应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发挥校园网络文化优势,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和用好校园网络载体,是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根据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上建立BBS信息、利用E-mail交流信息、整合信息;创办电子刊物,传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心理疏导技巧,例如我院创办的《心露》(电子刊)心理杂志和举行各种网络文化知识竞赛活动,将图文声并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深得学生的喜欢。校园网络文化以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觉悟、陶冶情操、构筑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目的,要注重把艺术、时尚、情感元素与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吸引和引导大学生的注意力。
4.精心建设网站,开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天地。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网络资源库是一个动态的工程,必须要做到:第一,要精心制作网站。制作网站包含很多的内容,整体内容的把握、具体页面的设计与制作、图片的筛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动画以及视频录像的创建等等。但要坚持进入该网站操作量较少、方便、快捷的原则,要使新的教学课件、新的电子书籍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资源一点就可以查到。第二,要及时更新学习资源。对于不适合再使用的资源要及时删除与更新,以便提高网站的使用效率。第三,服务器要定期备份,做好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完善工作。网络技术有更新快、时效性强的特点,整个数据库的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不仅仅是财务方面,还有人员的配备和数据库的持续稳定与更新,做好这些相关工作,访问者才可以实时迅速地获得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5.加强高校相互交流合作,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学习资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12-0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旨在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以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走出心理阴影,顺利完成学业。
一、当代大学生主要的心理问题
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问题。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因素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例如在孤儿、单亲或是离异家庭生活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另外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不少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引起自卑,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沉默寡言、孤僻和不合群的性格,其中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心理问题占有相当比重,有的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到了很严重的程度。
2、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在大学里,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缺乏学习兴趣的例子并不少见。深入了解发现,这种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①在报考大学志愿时,对各专业情况不了解,因此盲目报考;②志愿服从调剂,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读下去,因而感到很迷茫;③受各方面的影响,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发展前途,因而缺乏学习热情;④对本专业学习的艰苦性估计不足,遇到困难就失去了信心。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3、适应能力差,不能较快地融入大学生活。这种现象集中体现在刚入学的新生当中,他们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感到很难适应,不能及时地融入到新的集体当中,从而产生情绪波动。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便会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4、学习压力大,不能较快地适应大学节奏。许多学生昔日可能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大家都很优秀,个人感觉失去了往日的自豪感和优势,所以学习压力就会变大,这样始终使自己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时间一长,可能会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5、交际能力差,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来自全国各地,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习惯和行为养成也不同,因而交往也相对比较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使气氛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压力,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6、就业压力大,不能准确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进入大学后,学生们对前途的憧憬转为现实。目前,就业竞争激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社会人才的需求,实际的工作情况,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等,都会引起他们各方面的思考和权衡,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7、情感问题也成为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现象。情感问题是大学生活常见的问题之一,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压抑、抑郁等情绪。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众多案例表明,情感危机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1、努力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一方面,进一步利用好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例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相关讲座等,向大学生系统介绍和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掌握一些基本心理调节方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利用校园网心理健康教育主页、心理热线、QQ等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它的匿名性和无约束性能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发挥其时间具有灵活性、信息反馈迅速的优点,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首先要通过完善相关制度,设置专项资金,培养和引进一支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社团成立心理健康协会,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社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自主组织、自主开展活动,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大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只有美丽的心灵 才能感受生命的美丽。只有拥有阳关心灵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阳光,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广泛开展阳光心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用爱与科学知识塑造健康美丽的心灵,让内心世界洒满爱和阳光。积极引导大学生多读好书,多听好歌,多与人交流,让大学生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灵,提高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感动,从而对生命充满信心和敬意。
4、加强恋爱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或迟或早会对异性产生倾慕、爱恋之情,这是身心发展的必然所致,是无可厚非的。但如何处理好恋爱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否则就会陷入种种困惑,甚至无法自拔。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恋爱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人生观和道德观。一个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理智地对待爱情和婚姻大事,正确地对待恋爱中的各种矛盾,使爱情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其次要教育学生摆正爱情与成才位置。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理智地处理好爱情与成才的关系,在有限的青春里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智慧,龙跃,齐立强.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5).
[2] 陈海波,韩天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及实施途径[J].人才培育,2010.
[3] 温永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辅导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有很好的适应性,在人际交往中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坚持学习,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
根据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心理及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可以概括为:正常的智力;乐观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完整的人格;明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三、现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患心理疾病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大学生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分子,必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其中适应性问题、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1.适应性问题: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基本都是住家的,只有很少比例读的住宿学校,住家时父母成天在后面管着,进了大学后就要过集体生活,没有父母在一旁“唠叨”,会出现对大学校园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似成熟但是还没有真正成熟的年龄段,感情和理智容易混淆在一起,引起情感方面的问题。另外因为毕业后就要踏入社会,所以面临职业发展和择业问题。
2.心理障碍: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但其属性和成年人不同,所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般性中包含特殊性。一般性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网络成瘾;特殊性心理障碍包括强迫症、饮食障碍、神经衰弱。
3.精神疾病:大学生群体中有一定比例已经发展成为精神疾病,比较常见的有分裂症、抑郁症及躁狂症。
案例一:张同学平时在老师面前是一个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的学生。大二开学时,通过查课和查晚宿舍发现张同学不在学校,手机关机,班级同学也不知道他在哪里。通过和张同学母亲联系,了解到张同学已经用掉了银行卡里的学费,家长也联系不到他,而且从张同学母亲那里知道张同学平时在老师面前的样子都是表象。一个多星期后张同学回到学校,通过交谈发现张同学这些日子一直在网吧,张同学的父母已离异。
分析:张同学的家庭原因是造成他心理矛盾的重要原因,由于父母离异、家庭不健全,造成极其复杂的心理问题。自卑感使他想通过做一个好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孤僻感使他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有事时没有同学知道他的动向和想法;被遗弃感使他迷上网络虚拟世界;怨恨感使他和父母的关系不亲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
在现实生活中,离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离婚而造成的子女在心理、道德上的问题不能忽视。随着日益上升的离婚率,父母离婚后,能否为孩子创造适合生长的环境值得每一个人思考。
通过这个案例认识到辅导员不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想法,而且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辅导员不仅是老师,而且要做学生的好朋友,使学生愿意和你亲近、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和想法说出来。辅导员要时常与他谈心,倾听他内心的想法,给予一定的指引;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人际关系,学会和同学相处;鼓励他多看励志的书籍,通过他人的经历领悟生活的态度。同时让其他同学多与他交流,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张同学实实切切地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四、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社会竞争、家庭条件的贫富差距、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人际关系的复杂等,都可能成为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心理健康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没有健康的心理状态便无法完成学业,更无法承担建设社会主义的重担,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保证。在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形势下,高校德育有了新的衍伸,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政治品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密不可分,两者应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
五、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辅导员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因此,辅导员应多渠道、多方法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状态有积极的作用。
1.加强辅导员心理知识培训,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辅导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同时经常接受职业培训,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并且,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辅导员在学生面前要时刻保持健康向上的形象,不能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更不能转移到学生身上。
2.组织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营造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氛围。辅导员在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娱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活动,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高校辅导员需要管理几百个学生,因此建立信息网络,可以弥补辅导员一个人管理多个学生的缺陷。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或者出于私密性等其他原因,不愿当面和辅导员交流,这时就可以通过网络向辅导员咨询,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个别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