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法律实践论文

法律实践论文

时间:2022-05-27 04:40: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法律实践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法律实践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法律论证 三段论 司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 DF052 文献标识码:A

一、导论

法律论证是一个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古时候人们多用对话或者论辩的方式来进行论证,到现在的文明社会开始有了对法律裁决进行论证。 法律论证理论为何会兴起?这是有着多种原因的,传统司法体系中,裁判者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机械的演绎来得出裁决,而没有自由裁量权的。立法者订立的法律是神圣而完美的,没有任何缺陷,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不可能所有的事实都是与法律设定的完全一致,裁判者们所需要处理的不仅仅是案件表面所呈现出来的法律问题,还会涉及到一些列复杂的、内在的法律问题,这就要求法律论证的出现,到了二十世纪,人们开始认识到,裁判者不能只是一个机械演绎者,还必须要进行自我的价值判断,所谓的自我的价值判断,就是要在尊重法律规则的前提下对法律规则进行解释和选择,但是这样的解释和选择也不能使恣意的,不能危害到民众的权利和利益,所以在进行个案裁判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为自己的裁决找到合法、正当的理由。法律论证因此有了自己的舞台。

对于法律论证,有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律论证是包括立法论证和司法论证的。而所谓的立法论证是指在立法过程中对将要制定的法律条文进行的论证;司法论证是指在司法过程中根据法律条文判定案件或事实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的论证,它既包含诉讼过程的法律论证,又包含了作为法律咨询服务的法律论证。 而狭义的法律论证是在司法过程中,法律解释的共同体用一定的根据和理由,确认作为案件判决结果存在的个案规范命题的可接受性的思维过程。而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在司法中的法律论证问题,即狭义的法律论证。

二、传统的法律推理的缺陷

司法三段论理论是具有重要的影响力的理论,它是通过演绎推理将大小前提和结论相联系,通过对大小前提的推定,由裁判者运用机械的演绎方法得出结论。这种理论固然有其好处,它能保障法律的确定性和权威性,因为此种理论的前提就是,首先法律规定必须明确清晰,不能随意变更,是权威性的,裁判者在运用法律时,是毫无顾忌的。

其次是在裁判的过程中,裁判必须是完全的中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二十世纪,人们逐渐认识到,裁判者作出的不仅仅是一个法律的判断,而且几乎往往涉及正义或者道德方面的所谓价值判断。 传统的法律推理形式对于立法的要求就大大提高,这要求立法者在立法的时候能够考虑到一切情况,能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包含在制定的法律当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案件具有复杂性,而法律规范只能是一种一般性的规范,这两种本身之间就是具有矛盾的。事实上,立法者在立法时候是不能够预见到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和社会以后发生的新变化,所以其只能选择在法律中作一般性和原则性的陈述,而未做清晰而明确的规定。虽然“一些法律条款的含义从字面上就一目了然,人们对其含义不会发生误解和争议,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法律条款由于出现含混不清的字眼,其含义变得模棱两可、捉摸不定,令人颇费踌躇。” 这样就会导致裁判者在裁判过程中寻找大前提出现问题,因为大小前提必须是相适应的,如果按照传统的司法三段论来说,大前提要完美的和小前提契合,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是与预先设定好的大前提十分吻合的,这对于裁判者来说,寻找出大前提就十分的艰难。裁判者必须对案件作出裁决,而又无法从现有法律中找出能够直接适用的法律规则,或者机械套用法律规则后可能导致裁判结果的不公,这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机械的使用三段论,而必须赋予裁判者在处理具体案件时解释和选择法律规范的权力,有着自己判决的价值评价和对基本价值衡量与选择,但是在赋予裁判者这些权力的同时,我们要必须保证裁判结果的公正性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那么裁判者就必须对其作出此种裁判作出说明理由,说明此种裁判是合乎法律并且适应案件需要的,这就需要法律论证的出现。

三、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论证理论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司法理论的否定,其不仅强调法律的权威,认为人们必须遵守法律,按照法律办事,但另一方面也承认普遍性的法律与案件产生矛盾后,裁判者究竟该选择哪一个规则是可以争论的,或者说法律规则在具体化为判决的同时,裁判者必须能够通过解释论证加以确定,这就承认法官用于判案的法律不是现成的法律,而是经过法律人面对个案进行论证后的规范,已有的法律仅仅是论证的依据,它要求应用于个案的法律命题不仅应是合法的还必须是合理的。阿列克西说:“证立的要求以及与此相联系的正确性要求,至少就法官判决而言,可以超越此点而通过实在法加以证立。……这就使法官基于实在法的判决被置于正确性的要求范围之类。” 法律论证,其理论基础是普遍实践证成的。其是阿列克西为了解决关于规范性命题的证立问题,在讨论了有关实践论辩的若干有代表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阿列克西说:“立法程序中所创制的法律规范解决不了所有的难题。问题很清楚,它们不能够对司法判决完全加以确定。” 之所以需要普遍实践证成,不是说对每一个规则都得进行证成,而是意味着任何规则都可能是证成的对象,这就意味着,无论什么样的规范性命题和规则都可以加以证成,都得进行证成。但是这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无穷的论证,为了证立一个命题,我们找寻另一个命题来支持,而为了证立另一个命题,我们又找来另一个命题来证立,会无穷尽地循环下去,阿列克西认为:“要能够避免无穷的递归,看起来惟有通过下面的方法:在某一个地方中断证立过程,并通过某种不再需要论点的决断取而代之。” 所以我们必须从某点中断,使得某一个命题是不需要证立的。法律论证主要是确认最终判决在现行法律体系中式可接受的,所以只要我们其中的一个命题在现行法律体系中找到成立的依据即可使证立终止,不需要继续下去。

法律论证的目的是为了确认个案法律规范命题的可接受性,其并不是要求确定判决的真或假,而是为了确认判决的可接受性,亦是合法性和正当性。裁判者在判决中,不能随便拿出现成的法律径行判决,其必须为自己的裁判找到正当理由,哪怕是最简单的案件,也要清楚知道为什么运用这个条文,说服自己,说服他人。

四、法律论证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法律论证可以排除司法专断,首先,在疑难案件中,很可能对法律出现多种解释,或者几个法律之间出现矛盾,或者并没有法规规定,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三段论理论就遇到了麻烦。法律论证理论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它既承认法律的权威性,成了传统法律教义学的作用,同时又承认了法官判案的创造性,认为法官判案必须说明理由,而这种理由又是能被证立的理论。 法官判案不能跟着感觉走,必须是一种理性的判决,能够为其的判决找到支持的理论依据,要经得起普遍实践论证的检验。

目前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法官对于法律判决的证成,过于简单,说理相当不充分,甚至于是一种走形式而已。这些判决书有时候缺乏逻辑性和针对性,它们总是以传统的三段论形式出现,大前提法律规定,小前提案件事实,和结论,许多的法官都是以一种机械的推理来判定案情,这种裁判方式假设了一个不现实的前提,即一个案件裁判的合法性结论是唯一的,而事实并非如此,适用于同一事实的法律原则、规范可以多样,法官分析论证之后的法律内涵才是案件适用的“真正法律”。

另外,根据阿列克西的普遍实践理论的第二组理性规则,实践论辩即是对有关规范性命题的主张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寻求合理性的根据。 这就要求必须打破法官一个人的专断局面,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参加辩论,提出主张和质疑且不受强迫。这也是法律论证所应遵循的规则,保证每个诉讼参与者的论证权利,而这正是我国所欠缺的,特别是在一些刑事案件中,剥夺了被告人的辩论权利,而由法官或者社会舆论来主导案件的结果。

五、结语

法律论证理论是可以弥补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的不足,防止司法的专断和混乱,而且其可以提高判决的可接受性,能够减少社会的不安定性,裁判者在案件中的处理与法律论证息息相关,当今我国的法治还不发达,司法程序经常混论,判决结果经常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法律论证理论对司法实践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有利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发展。

(作者:南京大学法学院2010级法律硕士)

注释:

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97页。

熊明辉.论证及其评价.第一届全国非形式论及与法律逻辑研讨会论文集.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2004年9月,第175页.

焦宝乾.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及其思想背景.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王洪.司法判决与法律推理.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1版,第13页.

【德】阿列克西,舒国滢译.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第263页.

【德】阿列克西,舒国滢译.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第266页.

【德】阿列克西,舒国滢译.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第354页.

第2篇

论文摘要 事实劳动关系是我国市场转型时期特有的过渡性概念,自其提出以来,不论是其外延还是内涵都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界定的困难。探讨口头劳务合同与事实劳务关系确认之圭臬,在当今社会具有十分现实的研究与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 口头劳动合同 事实劳动关系 确认之圭臬

一、事实劳动关系的产生与形式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关系的主要表现,都是以劳动合同关系为基础。但事实上,在实践中在出于各种因素:如一些用人单位为规避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定义务,如五险一金的缴纳,特殊人员的福利等等,事实上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依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应采用书面形式地的情形下,此时合同未采用法定形式将产生何种法律效力?亦或合同订立却因违法而无效,此时已付出劳动的劳动者权力应不应该保护?如何保护?对此,我国《劳动法》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但这种状态目前却是较为普遍的存在,由此“事实劳动关系”概念的界定和再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国在立法中第一次使用事实劳动关系这一概念,是在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第十七条中,按照该条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事实劳动关系实际上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力使用关系。 但是,显然这一规定并不符合《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的建立劳动关系所必须具备的形式要件。当时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本身就处于十分复杂的转型期,而且同时期的相关法律理论也十分不成熟,“事实劳动关系”这个概念在那种大背景下的提出,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后天又缺乏理论支持和实践论证。事实上,没有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只是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规章中有明确规定,参照前文可知,连“事实劳动关系”这个概念也是首先提出来的。而之后很久以来对事实劳动关系的调整几乎都是附带式的将其纳入劳动合同关系体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实践中我们往往把解除劳动关系和解除劳动合同完全等同起来,这一点体现了我国现有劳动法律对于劳动合同局限的调整模式,仍然是以劳动合同调整为主心。而考虑到劳动法本身的重要立法目的——保护劳动者利益,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把没有劳动合同之实却有劳动事实的缺乏保障的非劳动合同关系纳入到保护范围之内。此时厘清“事实劳动关系”之概念、确定事实劳动关系之圭臬,固然是本领域理论研究之需求,也是对于劳动者保护与司法实践所必需。

台湾学者黄越钦认为,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劳动契约或无有效值劳动契约,而为劳动之给付。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界主流观点是,事实劳动关系是指因履行无效的合同或因无书面劳动合同而存在劳动关系的一种事实状态。而在现实社会中,事实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甚至很难与其他概念的内涵进行区分和辨别,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探讨事实劳动关系本来就是劳动合同范畴之外的问题,这其中笔者认为口头劳动合同与之联系最为密切;其内容和效果也颇具探讨价值。

二、口头劳动合同与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合同调整方式是指劳动关系应由劳动合同来调整,因此劳动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由劳动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等决定。理论依据是劳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债的关系,所以理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决定。其主要特征是劳动合同决定劳动关系。又,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可知《劳动合同法》坚持订立劳动合同的唯一合法形式是书面合同,同时还以支付双工资的处罚方式(第82条)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亦即,书面合同的签订是劳动合同的形式合法性要件。然而在这种方式下,劳动事实本身只是劳动合同履行的结果;而不是劳动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法律保护这种事实劳动关系,可以说仅仅是基于对劳动者的利益保护的考虑,所以在保护力度上,与对劳动法律关系的保护相比当然还是有所区别的。

但是事实是无论相关的劳动法律如何强调劳动合同订立的书面形式要求,在劳动实践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劳动生活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口头劳动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这不是我们愿不愿意看到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签订的书面合同固然存在,也当然反映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契约关系。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很多情况下即使是不采取书面的方式,同样也能反映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当劳动者事实上以用人单位雇员身份从事劳动,并因自己的劳动从该单位获得相应报酬,且主体适格——除非该劳动者是被强制或者因其他因素被迫劳动——我们理应认为该劳动者实际上已经和用人单位形成合意,因为正是双方达成的合意才导至了这种事实结果的存在。只不过这里的合意并没有写在纸上,而是诉诸了口头或是以默示的方式表达,因此这种事实劳动关系本质上就是一种口头或默示劳动合同关系。

而对照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劳动立法,可知他们大多对于通过口头形式建立的劳动关系都是认可的,其中法国劳动法严格限制签订定期劳动合同,规定只有临时性、季节性的工作者暂时的替代工作才能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且要求书面合同的形式;在德国,私法自治是德国民法基本原则,而劳动合同作为私法上的合同,当然适用这一原则;因此德国劳动法原则上不对劳动合同的形式作任何限制;而在日本和韩国同样也没有限制劳动合同的形式。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关系日益复杂,书面劳动合同的调整功能在不断弱化,且书面劳动合同也并非劳动关系的唯一证明。而符合劳动合同生效的所有要件,但是唯独欠缺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效力应该如何确定呢?

当今中国在实践中,按照一些学者的观点,事实劳动关系与口头劳动合同关系是两个概念,只是边界较为模糊,不宜辨别,二者都存在劳动关系,前者存在并能够证明口头约定,后者不存在或者不能证明口头约定。也就是说口头约定可以成就劳动合同关系,其依据是我国《劳动合同法》第10条第11条。该规定更是确立了口头劳动合同的有效性。

但是笔者认为,在当下的立法氛围之下,事实劳动关系作为我国社会过渡期特有的产物,其外延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建立劳动关系或变更原劳动关系时,没有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或者没有订立有效的劳动契约的法律规定的形式,但事实上劳动者付出了劳动的法律关系。而口头劳动合同下的劳动关系显然还是无法超越劳动事实关系的外延。也就是说现在在我国,由于没有相应的法律根据,我们虽然保护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却没有承认口头合同的效力,所以我们对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是可能承认口头劳动合同效力的动力,而不是相反。硬要说《劳动合同法》中对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救济条款是对口头合同效力的承认未免牵强。我们借用王利明教授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王利明教授认为:“从我国法律用语看,法律采取‘应当’的表述方法,并不完全意味着该规定是一种强制性规范”。根据法律规定的“应当”或“不得”被认为包括五种类型:(1)训示规定;(2)效力规定;(3)取缔规定;(4)证据规定;(5)转换规定。依照这五种规定类型,违反法律中的“应当”条款,其实并不“应当”必然导致合同的无效。笔者认为《劳动合同法》对书面形式的规定,应同时视为效力规定与转换规定,亦即事实劳动关系可以由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产生的劳动关系转换得来。也就是说在中国劳动法之下,口头劳务合同的效力虽然没有法律明令否决,也没有被法律所承认与规制,在实际的救济中可视为无劳动合同。也就是说现有的劳动法规对因口头合同事实劳动关系的保护力度还是仅限于事实劳动保护之范畴,其圭臬在于现有的劳动部门法律。

如此追溯下去,若我们假定订立书面合同是生效前提。那么口头合同就等同于无效合同,依此类推,无书面形式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合同,当今劳动法领域很多人把事实劳务关系分为无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和无效的劳动合同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其中存在着种种的悖论和矛盾也是事实劳动关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缩小劳动事实关系的内涵或是扩大劳动合同关系的外延,似乎才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所在。

三、小结

第3篇

关键词 文化 文化演变 知识创造过程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无疑是由先进的文化所引导带来制度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引领中国日益现代化的过程。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旧有的思想及相应行为若隐若现影响着新的社会制度的运行、阻碍新的社会格局的产生,例如封建特权思想、圈子文化、山头主义等。对于未曾全盘西化的当今中国而言,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与国情,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发展环境,也不可能像当初西方列强一样靠对外侵略扩张而发展,其全面复兴必然需要全新的文化来支撑,这意味着它必须充分发挥历史传统的优越性同时又必须摆脱历史的包袱,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同时又必须剔除其糟粕,因而必然需要围绕全新的建设与发展任务实现全面的文化创新,尤其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这样,理解掌握文化创新的过程实质,就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1文化的基本单位即文化基因是一种认知模式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A・L・克罗伯和K・科拉克洪在考察100多种文化定义后,曾给出一个广为接受的综合定义: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

文化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1)精神要素,即精神文化,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

(2)语言和符号;

(3)规范体系:是人们行为的准则,有约定俗成的如风俗等,也有明文规定的如法律条文、群体组织的规章制度等,它们共同调整着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

(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其中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

(5)物质产品: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由人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是文化的有形部分。

文化有其基本的构成单元――文化基因(meme)。文化基因的概念,最早是来源于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他认为文化基因或觅母(Meme)是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音乐调子、概念、妙句、时装、制锅或建造拱廊的方式等,都是觅母。这一概念解释只提到一些具体表象,没有区分文化的内在遗传信息和外在表现形式,也没有注意到前述文化内容的结构体系。

P・DiMaggio在综合评述文化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的相互影响后认为,将认知的模式即schema作为文化分析的基本单元是极有意义的。它代表着各种对象、事件以及它们的特征、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各种假设,多是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形成的;同时它也是人们的信息处理方式,展示文化的运行过程。这一分析突出了文化基本单元的内在信息属性,与生物学的“基因”概念内涵更具一致性。

比较上述两种概念分析,文化基因,应是特定人群对某种对象及其相关特征、关系的认知模式,是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被内化吸收的基本理念,本质上是一种知识;这种理念决定着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如音乐或时装的风格、建筑的方式等;人们在传播、模仿这些具体形式时,实际上也隐含地传播者这种内在的理念或知识。

2文化演变的核心是文化基因的知识创造过程

Gabora提出一种文化演化框架――公共交流(communal exchange),认为是公共交流使得人们对不和谐、挫折或误解做出回应: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调整理念以适应环境,因而减少熵、重建和谐完整的概念系统。使得复杂的、可积累的、开放的文化得以演化的是一种递归性反思能力:一种思想触发另一种思想,后者再触发另一种,如此持续进而形成一条联系链。换句话说,文化演变的核心是概念、理念的发展变化,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产生新的认识的过程;它通过这种自我修正过程产生可传播的创新,因而必然地是一种新知识产生的过程。对比文化基因的概念,这种调适后的新理念、新概念,实质上是一种新的认知模式,即新的文化基因;递归性反思能力形成的思想联系链即是文化基因链。

这一演化框架理论强调的是新理念的产生,但并没有解释新理念转化为新现实的过程;如前述文化概念与组成,文化演变还应包含新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规范、新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组织以致新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对于由新知识产生至新产品或新现实得到实现的知识创造完整过程的探索,最经典、最透彻的分析仍然是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的知识创造三要素统一模型。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知识创造的SECI模型、场及知识资产。

(1)知识创造的SECI过程,是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知识转换过程,包括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联接化(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社会化意味着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换,是分享体验并由此创造心智模式和技能之类隐性知识的过程;外部化将隐性知识转为显性知识,是利用比喻、类比、概念、假设或模型等形式将隐性知识明示化的过程,是知识创造过程的精髓所在,通常由对话或集体反思所触发;联接化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得转换过程,将各种概念综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它通过对显性知识的整理、增添、结合和分类等方式,重新构造既有信息,进而催生新知识;内部化是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得转换,主要通过干中学以共有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的形式内化到个体的隐性知识基础内。经历了这样的相互作用,一项创新便涌现出来。模型认为组织知识创造始于被调动的个体隐性知识,通过知识转换的四种模式在组织层次上放大,并在较高层级上固定下来,并会随着互动社群的扩大,超越团组、部门、事业部、组织的边界而不断往前推进,形成知识螺旋。

(2)场,是知识得以分享、创造和应用的共同环境,它为个体的知识转换以及知识螺旋的展开提供能量、质量和场所,存在形式可能是物理空间如办公室、虚拟空间如电子邮件或网络,和精神空间如共同的理想或文化等,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是场形成或存在的关键。与上述四种知识转换过程相对应,场也有四种类型:起始场、对话场、系统化场和实践场;

(3)知识资产,是知识创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调节因子。知识资产可分为四类:经验性知识资产、概念性知识资产、系统性知识资产和惯例性知识资产,是上述四个知识转换过程的必然结果。

所有的三个元素统一为一个整体。简而言之,是组织应用既有的知识资产,通过SECI过程创造新知识;而SECI过程发生在相应的场中,创造的新知识也成为组织知识资产的一部分,成为新的知识创造过程的输入。这一模型强调从隐形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包括了新构思或新思想的形成到形成新现实的完整过程,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创新实践分析得到的模型。

将这一模型扩展应用到文化演化过程中,则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拓展和历史事实上的探索验证。另外,这一分析模型一个显然的局限是没有说明知识创造的动力源泉。

3实践中的矛盾启动新文化基因的知识创造并促进新基因链的形成

将的《实践论》、《矛盾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感性与理性阶段、矛盾的普遍性等原理与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知识创造三要素模型相结合,我们可以得到:是实践的需要触发了知识创造的过程;直接的推动力正是各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就是矛盾;而知识创造的目的或结果,则是为实践中的矛盾提供解决方案。事实上,野中郁次郎等人的知识创造过程模型,也蕴含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不同阶段:社会化、外部化阶段,以感性知识交流为主,开始向理性知识例如概念转化;联接化阶段则是理性知识的相互组合;内部化则是系统理性知识的实际应用,“由认识到实践”必然经历的过程。

作为特定矛盾的解决方案的新认知或新思想,就可能成为新的文化基因;而现实世界中矛盾的不断发展变化,则为新的文化基因的出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成为“思想联系链”形成的现实基础;而新的“思想联系链”,即相互联系着的新的文化基因,成为人类推进相关现实世界变化的认知基础。

例如始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过程中的知识创造过程。面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求,佛罗伦萨的人们需要探索理解人与神、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当时的实践环境构成了新理念产生的起始场;各种学校及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内全新的探求新知(表现为追崇古典)的自由氛围,承担了对话场的角色;加上外部知识即古希腊文化成就的输入,人文主义的基本观念即对人性的尊崇,得以孕育形成,形成了对人与神、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全新认知;上述对话场也触发了这种新的文化基因的外部化,即各种艺术创作实践,各种文艺及美术作品,便是这种外部表达的具体形式;同时或随后,探究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的规律、探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需求进一步产生,相应的自然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建筑学;和社会科学如政治学得以产生,并形成了相应的知识体系以及相应的科学与社会实践,进而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按照新的知识处理人与自然界、及人与人的关系,而不再唯神命是从;相应地,科学与民主的思想作为新的文化基因也得以形成。形成新的科学或社会实践、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就是上述的知识内部化过程,相关的新的实践活动,就是实现内部化的实践场。古希腊文化成就是这一知识创造过程的知识资产的输入,人文主义理念、科学与民主思想等新的文化基因及各科新的知识体系则是这一过程输出的知识资产。与野中郁次郎等人的分析模型不同的是:人文主义观念传播到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时,随即开启了新的SECI过程,而不同具体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则这种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内部化的具体表现。

由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而导致自然科学成果的积累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政治学领域进一步深化拓展为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一批代表人物在吸收既有科技成果、体验现实群众生活、考察国内外实际的基础上,对理想的国家制度的各侧面及整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论述。如英国的哲学家洛克和科学家牛顿,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就人民、国家功能、政府职责与权力范围、法治的必要性与内容、宪法的地位等相继做了透彻的分析,进而进行了国家制度的设计,如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等保障个人权利的国家制度及其运行机制;随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各具特色的资本主义体系,包括法国、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显然,吸收科技新成果、考察实际社会生活的过程,就是社会化的过程,就国家制度各侧面的分析论述及相关成果的出版则是新的政治观念的外部化表达过程,而国家制度的整体设计则是一个相关政治观念系统化整合的过程,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完全实现资本主义制度,则是国家制度在社会现实中的内化过程。

上述过程中文化基因链的形成过程是:人与神之间矛盾的解决导致基本人文主义基本理念,即尊崇人性这一文化基因的产生;而人与客观世界的矛盾是人与神的矛盾解决后必然面临的新问题,它进一步分解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分解后各领域的知识创造过程中,针对各自的新矛盾的解决又产生了新的文化基因,例如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科学方法和科学实验的重视,贯穿于所有自然科学领域;例如西方政治学领域中的民主相关的观念体系:自由、平等、法制、民权等等。这样,不同文化基因的创造、演进就渐次形成一个树形图谱。当然,并非所有新的知识成果都能成为新的文化基因,唯有影响广泛、长期传承的理念,才成为文化基因。从根源看,文化基因所以能长期传承、影响深远,原因在于它对于现实中某类共性的矛盾的解决仍然有意义。而当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出现时,新的知识成果或新的文化基因的出现,就成为必然。这正与Gabora提及的递归反思能力所形成的思想联系链相对应。

这种文化基因链的形成过程可为我们新文化的建设提供借鉴。

4新文化的建设要注重各种实践中相关场的建设以及与相关文化基因的关联

由文化的概念所决定,文化创新或新文化的建设,必然地包括捕捉提炼新的理念,设计完善新的制度和政策,完善相关机构的新功能,新的理念的传播,新的实践惯例的扩散等;而由文化演变的知识创造过程及实践动力所决定,关注新的实践中对新文化基因的需要以及相关的各种场的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

例如上海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需要产业界、研究机构、相关政府部门、服务机构等通过开放式创新、整个区域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以形成创新生态链和以知识创造、流通及应用为基础的创新型经济,并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地包含着相关文化的创新与不断完善。只有区域范围内的新的创新文化,才能凝聚各方资源与力量、促成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新的文化基因的创造过程,其起始场与最初隐性知识的形成,往往与新的实践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文化建设进程中,企业家俱乐部、企业界与学研界以及政府部门的界内或跨界的论坛、协会的活动等形式,属于实现社会化的起始场或实现外部化的对话场;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以及研究机构与实践部门的互动、结合,则是实现相关知识组合化及完成制度或政策设计所必须依赖的系统化场,实地培训、相关宣传资料的编辑出版发行,新闻媒体对新文化内容的传播,“干中学”及实践中的交流等则是实现内部化的实践场必不可少的内容。

起始场、对话场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与新实践相关人员的交流、借鉴外部相关知识、对新的实践进行理论探索与总结等,进而实现作为新的文化基因中新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需要注意的是,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为相关主体之间的关联、对话提供了诸多便利,起始场、对话场的建立有了更多的可能途径;但隐性知识的交流和传播依靠信息化、网络化的手段依然是远远不够的。

新的文化基因的内部化过程,即实践场的作用,有的靠实践中榜样的力量以及相应的实践体系可潜移默化地传播实现,有的则要注意利用制度的强制力量以及系统的教育体系来实现新的文化基因的植入。例如现实中反腐所要求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的建设。腐败的大面积发生,无疑与长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遗留有关,如官本位、封建特权、圈子文化等,不仅仅存在于很多官员自身思想深处,也存在于整个社会的思想意识里;同时,也与我国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的过程中忽视相关制度建设有关,如权力设计及运行模式、监督机制以致公务员的薪酬制度等。“不能腐”意味着健全的制度形成了对官员行为的有效制约,这有赖于新的制度设计在实践中的有效内化;而“不想腐”,则意味着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新制度相对应一整套观念体系通过教育已深入到官员的思想深处。

新文化建设还需要密切关注相关的文化基因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有时需要相关基因的变化才能实现特定基因的演变,这是由其内在矛盾的相互关联特性所决定。例如反腐的新制度及其理念基础,可能与其他相关制度、理念的改变密切关联。

中国的建设实践必然需要衍生出新的文明,而新的文化则是这种新文明的内在基础;把握文化创新与建设的一般规律,探索营造恰当的氛围与措施,结合各项建设实践完成文化的创造,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曾得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shucx080158)和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博士论文专项基金(20090610)资助。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4):409-410.

[2] 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M].卢允中,张岱云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12):267-273.

[3] P・DiMaggio.Culture And Cognition[J].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7(23):263-287.

[4] L・Gabora.The Cultural Evolution of Socially Situated Cognition[J].Cognitive Systems Research.2008(9):104-114.

[5] L・Gabora.An Evolutionary Framework for Cultural Change: Selectionism Versus Communal Exchange[J].Physics of Life Reviews.2013(10):117-145.

[6] K.Nonaka,R.Toyama and N.Konno.SECI,Ba and Leadership:A Unit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1):5-34.

[7] 刘明翰,朱龙华,李长林.欧洲文艺复兴史・总论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1).

[8] .实践论[C].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7):259-273.

第4篇

维也纳学派究竟从维特根斯坦那里得到了什么?江怡 (8)

论三类科学的划分及其人文内涵王鸿生 (16)

意向性观念的祛魅与重构高新民 殷筱 (22)

科学革命与近代早期形而上学的转型李红 韩东晖 (27)

试论哈金的实体实在论成素梅 (32)

系统生物学范式:中西医结合路径探讨叶立国 (37)

克里普克语义学及其指称关联赵军 刘伟伟 (43)

从数学到科学研究——关于拉卡托斯与皮克林的一个比较研究郑玮 (48)

哲学视野下主客体关系的嬗变贺天平 (53)

第十四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47)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界的一次盛会——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召开李全喜 (108)

“利益、风险与工程伦理”——全国第二届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学术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110)

解读新卢德主义对新时代的技术特征分析陈红兵 (57)

安德瑞·高兹的“后马克思”技术观——资本主义技术和分工批判汤建龙 张之沧 (61)

环境伦理内涵指向王妍 刘猷桓 (66)

宋代易学“气化”理念研究——简析丁超五的易学自然观辛翀 (70)

“秋石方”药性考孙毅霖 (77)

波粒互补性与等价性之争——哥本哈根学派关于波粒二象性的历史争论周富国 (84)

继承与超越:科恩的科学史研究特征苏玉娟 魏屹东 (89)

略论无缝之网王汉林 (95)

大科学与小科学的争论评述申丹娜 (101)

ABSTRACTS (1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三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F000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网上投稿须知及稿件编排规范 (F0003)

论情境化潜意识表征——评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能理论魏屹东 裴利芳 (1)

心身问题与物质观变革维之 (8)

会话分析: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于国栋 李枫 (14)

时间之矢问题及其某些科学与哲学的回应梁栋 (18)

《工程研究》创刊 (22)

当代人工智能表征的分解方法及其问题殷杰 董佳蓉 (23)

科学解释的语境相关重建闫坤如 桂起权 (29)

“洞问题”与当代时空实在论程瑞 郭贵春 (34)

论迪昂论点与奎因论点的差别王阳 (39)

牛顿科学研究方法的修辞学意义朱丽君 (43)

论技术使用者的三重角色陈凡 陈多闻 (49)

诺伯格-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述评邓波 罗丽 杨宁 (54)

技术文化的“意义危机”及其拯救曾鹰 (60)

古希腊哲学中的复杂性思想邬焜 (65)

科学与自然哲学辨析钱兆华 徐玄 (70)

郭嵩焘科技观初探杨小明 甄跃辉 (75)

近代知识分子对公理性质和来源的解读过程及其影响林振武 (80)

两型社会与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易显飞 (86)

工程共同体的社会功能张秀华 (90)

理工学科与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不解之缘——探寻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物理学背景与经济学的关系张朋 高策 (96)

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优秀论文选登

意向性与因果性——基于干预主义因果论进路的意向因果性的研究李珍 (101)

灵石旌介青铜器铸造工艺分析韩炳华 (106)

ABSTRACTS (111)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8年版)入选通知 (F0002)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网上投稿须知及稿件编排规范 (F0003)

霍根的“语境语义学”思想分析及其意义郭贵春 刘伟伟 (1)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数学哲学研究概述黄秦安 (8)

现象与知识的增长沈顺福 (14)

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数学哲学——大卫·布鲁尔的数学社会建构论研究陈群 万小龙 (22)

康德第三类比的拓扑结构意义袁建新 成业兴 (27)

理论不能靠术语的多重定义来取胜——G.A.柯亨的分析哲学方法管窥李华荣 (31)

范·弗拉森的科学说明观孙林叶 成素梅 (36)

物理学中的三个“妖精”及其简单性和复杂性思想意蕴王有腔 (43)

人的空间性存在的技术维理解尚东涛 (47)

论芒福德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管晓刚 (53)

威廉斯“文本”与“解码”的传播技术思想研究许继红 (58)

西方技术认知的发展历程:从边缘走向中心盛国荣 (64)

为什么要对大自然和遥远的后代负责——汉斯·约纳斯的价值论解释方秋明 (71)

留学生与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研究张培富 (77)

黎曼的几何思想及其对相对论的影响阎晨光 邓明立 (82)

抗战时期晋陕边区的自然科学研究杨常伟 杨小明 (86)

走向科学的实践研究——后SSK的自然主义选择阎莉 刘美玲 (91)

日本的PUS及其相关概念研究江洋 刘兵 (97)

唐娜·哈拉维的女性主义技科学思想探析杨艳 蔡仲 (102)

科技奥运的思考陈安平 王冕 (107)

ABSTRACTS (1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网上投稿须知及稿件编排规范 (F0003)

人的发展困境与实践智慧陈俊 (1)

实践理性范式下科学精神的人文复归廖清胜 (6)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科技理性批判何小勇 (9)

论普列汉诺夫的有关自然科学唯物主义思想邹绍清 任国华 (13)

理论物理学前沿中的哲学问题——从规范场论到弦论贺天平 高策 (18)

行为理性:互惠利他理论的前提预设及局限郭菁 (24)

西蒙的科学发现模拟工作是重新“发现”吗?——对几个主要质疑的剖析王小红 (28)

参照系与科学理论的建构和创新蒙爱军 吴媛姣 (34)

评克里普克论规则遵循郭贵春 赵晓聃 (38)

文化关系和文化过程:认识活动在语境中的语言一符号确定性韩彩英 (44)

谈谈范式的认知功能——从基于规则的推理到基于范例的推理何兵 (50)

科学研究:在认知导向与组织制约之间刘小玲 曾国屏 (54)

生态女性主义的科学观李鹭 殷杰 (60)

人的技术化之合理性辩护李美凤 李艺 (66)

从自主的技术到自由的伦理——埃吕尔的技术伦理思想初探梅其君 陆劲松 (71)

芬伯格人道主义技术思想探析朱凤青 (76)

系统视野下的工程伦理李润珍 武杰 程守华 (81)

试论口述科技史的客观性李涛 (87)

墨家科学兴衰对于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影响童恒萍 (91)

略论纳米技术双刃性及对策张邦维 (98)

自主创新之根——本土资源连冬花 (105)

ABSTRACTS (11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九届编委名单 (F0004)

走出人类中心与非中心主义之争的困境万长松 (1)

从人的“对象性”到环境伦理学的“合法性”孙道进 (6)

科学主义反思与构建和谐社会李丽 (11)

科学乌托邦主义的历史合理性解读邬晓燕 纪磊 (15)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生态性拓展杨英姿 (20)

试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规律孔庆新 孔宪毅 (25)

有限论:解决归纳问题的一种社会学尝试——从冥王星降级事件谈起常春兰 (32)

量子测量理论的认识论发展及新趋向——从多心解释到退相干解释与量子统计的结盟李宏芳 贺天平 (36)

波普尔的理解理论与证伪主义方法论艾战胜 (41)

意义不是实体吗荣立武 (45)

评杜威的实用主义科学观赵丽 王良滨 (51)

理解技术知识赵乐静 (55)

现代技术形成、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李宏伟 (62)

网络的技术意蕴、特性与网络伦理张运松 (66)

技术系统的结构——休斯的技术系统观评析郑雨 (71)

论技术法律控制的现实困境及根源苏建 陈凡 (76)

夏平科学编史学思想的两个来源刘海霞 (81)

梁武帝的盖天说模型袁敏 曲安京 (85)

科学学与科学管理

科协组织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俞国女 (90)

科学中的规范与反规范——默顿学派对默顿科学规范论的丰富和发展徐梦秋 欧阳锋 (97)

科学建制的不同类型及其知识产权样态牛俊美 (101)

基于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杨忠泰 (105)

ABSTRACTS (111)

量子力学中的隐喻思维郭贵春 王凯宁 (1)

论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发展的实践论视域贾向桐 (7)

论自然科学的诠释学特征杜建国 (12)

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哈贝马斯对自然科学及其认识兴趣的反思铁省林 王维先 (17)

实证主义与社会科学米俊绒 殷杰 (21)

文化的视域和结构——关于西方的哲学-科学理性的历史反思韩彩英 (26)

马克思技术思想的特点与研究路径王伯鲁 (33)

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陈凡 陈玉林 (39)

人的时间性存在与技术尚东涛 (46)

从技术设计视角看当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重构张秀武 刘晓东 (51)

技术可能世界的哲学解读巨乃岐 邢润川 王志远 (55)

对称性破缺创造了现象世界——自然界演化发展的一条基本原理武杰 李润珍 程守华 (62)

生态学视野中的经典历史唯物主义吴苑华 (68)

知识生态标准语境下的伦理决策实践陈翔 陈爱华 (75)

从张量概念到张量分析黄勇 魏屹东 (80)

晚清时期中日科技传播模式比较分析高建明 李斌 (84)

纸币防伪技术与山西票号业的发展成艳萍 (90)

产业哲学视野中全球生产方式的演化及其特征——从福特制、丰田制到温特制王蒲生 杨君游 李平 张宇 (96)

法律视野中的“大科学”肖芳 胡新和 (102)

区域科技核心竞争力:概念与理论框架张克军 (107)

第5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伦理;主体性;价值主体性

论文摘要:反观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只有站在人的价值主体性维度考察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厘清经济与伦理逻择关系和内在矛盾,并且以此来观照我们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作出合理性评利,正确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从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内涵丰富,源远流长,对我们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伦理的建设,深人研究探索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了解其深刻的伦理内涵及社会作用,批判地吸收其精华,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经济与伦理的关系论述不少,历史上也有不少相关论述。如中国古代儒墨之间的义利之辩就是对这一关系的讨论。若按照经济与伦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将经济与伦理间关系的思想分成四种形态,分别是经济中心论、道德中心论、经济内生论及外在经济论。不论哪种向度,都各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其片面之处。本文试想从价值主体之维度对经济与伦理关系做一些探讨。

纵观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主要是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容纳了法家、道家、兵家诸家治国治人之道,用以指导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规范和评价人们经济思想和行为的伦理思想体系。其中,在春秋末期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形成的德性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主张伦理重于经济或理性重于利益,伦理是经济目的,经济是伦理的手段,甚至认为利益可以为理性而失;以先秦墨家、法家和道家学说为代表形成的功利主义经济伦理思想,主张经济重于伦理,利益重于或等于道义;利是社会伦理的基础,道义的前提是利或利人;“交相利”乃是“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以许行(与孟子同时代人)为代表的农家学派的经济伦理思想则主张君民并耕同劳共食,平等交换,反对剥削欺诈;主要身亲耕,妻亲织,直接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极力维护广大小农群众的利益。表面上看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中不乏有关于“人事”的论述。但它研究的只是人的行为规范,是以社会本位为基础的,体现的是一种人对群体的依赖关系,人在这种依赖关系之中自然不可能成为独立主体和确证作为人的主体性,更谈不上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创造性的主体精神。经济伦理学的着眼点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伦理问题,既在经济中隐含而又凸现出人的价值和伦理关系问题。经济伦理学对经济的关注是为了对人的关注。如果从经济伦理学角度讲,不是要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处理好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仅仅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正好相反,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水平,并不是目的本身,至少也不过是目的性手段,而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即人的主体性得到复活。只有这样的经济,才是真正“为人”的经济,才是真正具有伦理精神的经济,才是真正“为人”的经济。

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这种地位决定了在人与万物的关系中,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而经济伦理学探寻在伦理建立完善经济活动中经济主体行为价值取向和人生价值善恶判断系统,以主体性的人格赋予经济的意义和终极价值目标,即赋予经济以精神、气质等品格;最终实现人的直觉与自由的本质学问,自然要从作为主体的性质出发,来认识人与世界的关系。然而,随着人类经济实践的进一步扩大,一体化的复杂性,特别是经济发展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物的矛盾关系凸现,经济伦理学倒偏重和专注于物与物的关系即经济效率,较少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以及什么东西能够培养“人的美德”或者“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等诸类问题,在客观规律面前,人这一经济的主体被忽视了。现实的经济研究中,人们往往注重对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问题的研究,甚至经济发展被视为最终目标,人被简单地视为劳动者和消费者,追求物质被认识是人的根本,以为解决物质和财富的增长是人的唯一需要。经济活动若只围绕着财富增长而展开,即囿于客体,囿于人之外的物质层面,失却对人的关注,忽视人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目的,则必然导致经济与伦理的分离和紧张关系。

经济与伦理的冲突,首先体现在人类个体理性与整体理性的冲突上。就形式而言,经济活动与伦理活动都是人类的理性活动,虽然经济和伦理都体现着人类的理性,但经济学却有着自己比较特殊的理性观念。经济学的理性是以个体理性为基础的。在经济学家看来,如果一个商人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达到目标,他就是理性的。有效地利用资源来达到目标,这就是经济学理性的根本内涵。具体来说,经济学理性有以下三个方面涵义:第一个涵义是“人的自利性”假设。在经济学家看来,人是理性的存在物,其行为必然受到自我利益的驱使,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经济行为的出发点。这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核心思想。第二个涵义是“极大化原则”。它坚持功利主义原则,认为个体对最大幸福的追求,或等价地追求最小化“痛苦”,是人的理性的必然选择。第三个涵义是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事实上,人的经济行为的动机和对经济成就的判断都渗透着伦理的因素,都受到人类整体理性的影响。经济学对人类行为动机的设定过于简单、狭隘和武断,它对经济成就的判断也缺乏“人类最终目的是什么”和“怎样的经济活动使人幸福”这样的伦理考虑。

其次,经济与伦理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冲突上。人类是经济的主体,经济就是为人类服务的。在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中,经济发展只是手段,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却存在着严重的冲突。经济的高速发展固然给人类带来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造成了当代的各种全球性危机,这些危机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不仅如此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还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社会关系的物化。商品经济把人纳入到它的普遍的价值体系之中,使人成为一种可使用、可交换的商品,在经济中发挥作用。于是,人作为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得到重视,而他的人格价值却被吞没了,人的价值仅仅表现为物化的值和交换价值,即作为手段的效用价值,而不是主体性价值。结果便是人被物所支配,被他自己的产品所支配。个人无限占有物质财富的贪欲所带来的只能是摒弃价值理想,忘却终极关怀,使人成为物质巨人和精神侏儒。总之,这种单向度物质价值取向导致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严重冲突。

再次,经济与伦理的冲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冲突上。通常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侧重“如何发展”,却忽视了关于经济发展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为何发展”这一价值论、目的论问题。而后一方面正是前一个方面的理论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对“为何发展”做出合理回答,我们的发展就会因失去价值论基础而发生意义危机。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博士所说:当前“唯一最严重的危机主要是工业社会意义上的危机。我们在解决‘如何’一类的问题方面相当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对‘如何’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糊涂起来,越来越多的意识到谁都不知道什么是值得做的。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这涉及的实质上是哲学和伦理学中争论不休的“是”与“应当”的关系问题。这里的“是”,是一个存在论、本体论的概念,指事物存在的客观“事实”,事实固有的存在属性及其客观规律性。这里的“应当”则是一个价值论、目的论、实践论、伦理的概念,指立足于人类自身尺度所形成的价值评价、行为选择和伦理规范。在传统哲学看来,现实的就是合规律的,合规律的就是合理的、有价值的。合规律成了决定人类行为的唯一尺度。因此,对必然性的尊重就成了最高的善,人也只能做规律自我实现的有意识的工具。实际上,休漠以来,有许多思想家意识到,从“是”中推导不出“应当”,从事实判断中推导不出价值判断,从合规律性中推导不出合目的性。现实经济实践中“我们能够做的,是否是应当做的?”“能够做”和“应当做”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人类经济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之间的冲突。 通过对经济与伦理关系的考察,可以知道就经济本身而言,经济活动的确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有着与伦理价值不同的价值。但经济活动无疑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当我们把经济活动放到整个人类实践活动来考察时,的确需要有一个伦理维度。因此对经济发展规律的确定并不能代替对现实的经济发展道路的价值论的评价和社会批判;合规律的经济发展仍然需要以人为中心的尺度和伦理原则的评价和规范。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我们必须把人作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尺度,不仅要有效率的尺度,而且更要有人道的尺度,这里的人道的尺度,主要是指人的价值主体性维度。要讲人的价值主体性维度,首先必先理解科学的人性观。

经济伦理学主要是道德层面的哲学,道德是人的道德,离开了对人性问题的研究,道德就会缺乏主体基础,伦理学作为关注人性改造与完善的人文学科,如果不研究人性问题,也就缺乏了其应有的逻辑起点。根据经典著作的论述认为:人性是以社会实践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是能动与爱动的统一。人同动植物一样,在自然界面前也有爱动的一面,有对生存和发展的外在条件的依赖,即人的需要,但只要是人的需要,不管是哪种需要,本质上都是社会性质的需要。因此,人没有纯粹的自然性,而是人化的自然性。承认人性中包含着自然性,但同时认为这种自然性不能归结为人与动物相同的那种自然属性即纯粹的生物和生理本性,而是社会化的自然性。“吃、唱、性行为等等··…是真正人的机能。”但是,只有满足这些需要之后,才能“使人的感成为人的”,才能“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其次,关于人的类特性,马克思说:“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不仅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主体,而且也是认识和改造人本身的主体。人的这种主体性,是人同其他动物最后的和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换一种说法,就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的特性。人的主体性概括起来讲就是人作为对象世界的主体所具有的不同于自然和动物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历史上的一切非的学者离开社会实践而谈人的理性,这自然是抽象的,认为人的理性、主体性、自觉能动性,人的精神生活都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性不仅包括人同自然界相同的性质,甚至还包括人的类特征,但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关于人性的社会性的规定,把它与历史上一切抽象的人性论区分开来,是人性论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不仅仅认识到构成了人的本质的上述要素,而且使之建立、统一于实践的坚实基础之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或社会实践的最主要形式是生产劳动,正是劳动把人从自己的动物祖先中提升出来,正是在社会实践中使人的自然属性变成了人化

的自然;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总是以社会的形式进行的,因而直接产生了人性的社会性。人在劳动中表现自我,劳动是他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表现。在这一真正活动过程中,人使自己得到发展,人成为人自身。人只有通过劳动及其劳动产品,才能实现和确证着自己的本质,体验和认识到自己的本质。并且,人在劳动实践中还完善、发展了自己的本质。

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经济活动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是事实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活动,只有从价值主体性之维度来观照,我们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才能更好地对经济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目的、过程、手段、结果所体现的复杂关系作合理性评判,正确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和价值取向,正确引导经济政策和与经济政策相关的政策法律的制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人们将生活的目的从对外在物质条件的关注转向对自身全面发展的追求上来,使人真正以人的方式存在意义世界之中。转贴于

第6篇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项目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59-02

一、项目教学法

为达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不断地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尝试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改革。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从德国引进的“项目化教学”法正广泛地运用于我国的高职教育中。项目化教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可以真正融入到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便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重新构建所学的知识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课堂教学由以往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材由以往的理论化课本为主转变为以“项目”方案为主,教授内容由以理论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由于课程教学法的改变,“项目”从原来作为练习附属于理论知识转变成了现在课堂教学的中心。

二、教学项目设计的重要性

项目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完成某一具体的行业任务传授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与锻炼学生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生产或方案设计。项目教学通过承载一定的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或把项目分解成的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进行学习。“项目”一般由企业实际设计、生产引进而来,教师根据课程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使项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团队合作、组织计划、主动学习的机会,并学习处理在具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协作的方式,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探索,直到完成整个项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按照“项目选取、项目实施、项目验收和评价、项目总结”4个阶段进行。[1]

项目化教学模式中,作为课程中心的项目,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如果实际项目并不针对教学,生搬硬套的结果只会导致项目设计不科学,有的项目选择覆盖面不够,有的项目案例与专业课程知识相脱节,造成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由于各专业实际情况各异,有的专业项目选择设计难度较大,有的专业工作型项目覆盖面相对较窄,对硬件的要求较高,教学组织比较困难,许多项目无法进行实践论证,难以实施。[2]

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选取项目的时候一般都能注意到选择企业实际设计、生产中典型案例作为教学项目。但作为牵引学生学习的教学载体,应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恰当的设计实例、生产项目等,才能更好的适应教学需求。并且在挑选后要对实际项目进行适当的处理,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及教学特点改进,使其更加适合教学中课程的特征,这一过程即项目的教学化处理。项目的教学化处理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工作能力,是项目化教学改革高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三、项目的教学化处理

教学项目的处理必须根据整个专业培养计划与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时与学情进行。教学项目选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难易适度,考虑学生的先修课程和专业基础。如果项目过于简单,则难以完成教学目标;而太复杂,也将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会降低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项目设计应便于分组,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也是较大项目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再次,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有创造头脑风暴、发挥自我创意的可能。另外,项目还需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化教学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自学的教学方法。兴趣是项目化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项目选取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所选项目的内容是否为学生感兴趣的。在实际项目的甄选中,如果能够由富有项目教学经验的教师与专业学生代表共同挑选,最终确定一个实施教学的项目为佳。除基本原则外,项目选择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性质的分析。在项目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许多教师认为无论什么课程,项目化教学中的项目越贴近实际项目越好,项目越完整越好,其实则不然。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三大类。专业基础课顾名思义,学习的是专业基础,学习的是完成实际项目的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在项目选择时,更适宜选择典型项目的部分前期工作任务作为项目化教学的任务基础。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项目选择要步步递进,专业课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专业实践课就完全根据实际项目的背景、要求、工作过程、角色分配等完成。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的项目就选择实际项目中电脑制图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教学项目。住宅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空间设计作为课程教学项目。工作室、毕业设计等专业实践课程应直接选取实际工作项目,完全按照实际项目的操作步骤、工作要求完成,作为学生最终与实际工作岗位的衔接。

2.理论知识的分解及其与能力锻炼的结合。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学生技能的掌握,都是通过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项目操作来实现的。在项目的实践操作之前,要完成对专业理论相关知识的认知;在项目的实践操作过程中,要通过操作项目来实现知识理论化到实践化的转换。因此要将理论和实践内容分解到一个个项目和任务之中,强化技能的训练和强调知识的获取同等重要,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中进行。要解决好项目的实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问题,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知识按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分析归类并提取知识要点;二是根据知识要点合理地选择针对性项目,项目包含的知识要尽量避免过于离散;三是要根据选定的项目重构知识的系统性。[3]

职业学校培养的应是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素养的技术人才,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下功夫,才能使课程改革具有实效性。同时还要明白,项目化课程改革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才能呈现动态的发展,取得好的教育效果。[4]

3.注重项目的开放性。项目教学法将“项目”从原来作为练习附属于理论知识转变成了现在课堂教学的中心,课堂教学也由以往的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在传统的教学中,“项目”一般作为案例进入课堂,教师通过完整的项目案例讲授来告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运用时的情况。从项目的整体设计到具体操作,从项目涉及专业知识的整理到这些知识的具体运用,教师都毫不保留地讲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这显然违背了项目教学法积极开发学生自学能力,发挥学生创意的思想。将项目如案例一般直接、完整的搬入课堂显然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保证项目具有开放性,即不完整性。具有开放性的项目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项目的基本情况告知学生,学生自己分析、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最终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会有各种变数,每个团队通过自己的理解形成不同答案,发挥各自的特长。学校不是生产标准产品的工厂,利用项目的开放性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向中住宅空间设计课程的项目设计,教师只提供住宅原平面、户主基本信息等内容。具体空间的调整、各功能空间的排布、室内设计风格的把握等内容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分析客户需求等学习过程逐渐完成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激情与能动力是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身临其境获得感受后被激发出来的,而教学项目的开放性正是保证学生有足够实践机会与专业感受的前提。注重教学的开放性也是满足教学活动体验的第一步。

4.强调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我国的项目教学法是由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德国引进的,在德国职业(专业)教学计划中,十分注重非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如设计师的培训计划中除专业范围的技能要求外,还十分强调行动领域的组织领导与交流能力、跨职业的遵守法律与环境保护和数据安全、企业经济管理和信息交流与计划制订、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要求。[5]

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与完成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除了联系各科专业知识、锻炼操作技能,同时还学习了自我管理、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信息处理等职业核心能力。这是学生进入职场、适应社会生活的必备条件。设计项目在企业中的操作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包含设计、制图、效果表达、施工管理等不同角色。这是环艺专业性质决定的,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优势,必须加以利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

四、结语

项目设计是决定项目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实训项目的设计计划中,必须按照各门课程的教学需求,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专业知识体系规律,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按照先掌握基础,再理解专业理论,最后到综合运用规律设计实训项目,并按照专业知识点的关联性分解整体项目变成教学单元任务。通过完成一系列的单元任务,整体掌握项目所包含的知识体系,锻炼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项目化教学中,需要探索、总结、完善的内容很多,随着项目化教学方法的普遍使用,积累的经验也会大量增加,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总之,要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燕.项目化教学在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0,(7).

[2]高玉萍.项目化教学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研究,2009,(9).

[3]徐峰.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4]范凤萍,李俊伟,陈红琴.项目化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收获[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5]薛叙明.浅谈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第7篇

[关键词]钱学森;复杂系统;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08-06

导言

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人类自身,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数据的产生,人类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复杂性进军。虽然理性认识已高度普及,科学理论还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突出的挑战是:如何应对复杂性?

当前,科学界普遍面临着三大复杂性难题的挑战:如何整合大量数据和知识,以形成对事物的深入系统的认识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如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如何综合人类的知识体系,构建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科学图景?传统的还原论观点难以解决这些难题。

社会虽然高度发展,但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尤其在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现象,催化对医疗体系的深度思考,正在呼唤着以保障健康为目标、重在全民参与的新医疗体系。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呼唤新的教育理论,对杰出人才的需求将催生以开发人体心智潜能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人体还原论基础上的医学模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基于学科分类的知识结构理论,也对知识的整合、教育模式的更新设置了障碍。人们迫切需要对“人”和社会形成系统的认识,并从根本上加深对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理解,形成从认识到实践、到荐认识持续循环的科学认识过程。

正是在上述科学、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需求背景下,产生了复杂系统科学,特别是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是20世纪末我国系统学研究之辉煌成果。有“大成智慧”之誉。将复杂系统研究运用于国计民生是力学泰斗钱学森教授几十年来的深切愿望。“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衔接,“专家研讨厅”体系将精确逻辑思维和开放直觉思维有效集成,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进一步为研究脑与思维、人与社会等复杂系统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模型,为面对社会系统开展认识、实践、再认识的科学思维活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里,钱学森以力学家特有的气魄,引导人们在新世纪各种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进行严谨的科学思考,作出智慧的判断决策。他表示:“我在余生中就想促进这件事情: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并运用它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一、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钱学森在长达数十年的探索过程中,与他周围的专家学者,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以解决重大科学和社会实践问题为目标,创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等若干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这一学术体系正在发展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成智慧。

其中,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钱学森还提出创建一系列新学科的构想。例如,把人脑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思维科学”;把地球表层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地理科学”;把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人体科学”等。这些学术构想,为新时期的学科创新指出了方向。

在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中,哲学观具有核心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影响科学发展的哲学观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四大层面。在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中,这四个层面的相互影响更为突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本体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即认识论),影响着学者对系统的观测和建模(即基础科学),最终影响人们对系统实施干预的目的和方法(即技术和工程)。因此,钱学森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应该贯穿哲学观、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实践四大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二、复杂系统本体论

1.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论

复杂系统复杂在何处?为什么传统的科学方法论难以处理?钱学森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提炼出一些复杂系统的本质性特征。他从开放性、子系统特征、相互作用特征等几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人脑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都是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些系统的复杂性特点表现在:(1)系统与环境之间有丰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开放性);(2)系统存在多层次的子系统(层次性);(3)子系统数量巨大,种类多样,定性模型各异(多样性);(4)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复杂性);(5)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永久的进化过程中(进化性)。对于这样的系统,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钱学森指出,对这类系统的研究,需要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不适于简单地走自下而上的路线。与简单系统不同,对复杂系统的观测必然产生大量的、多层次、多层面、甚至相互对立的丰富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并形成理论模型的途径是不唯一的,不同理论模型拥有不同的自洽度。事实证明,依靠传统的简单模型的思路来收集数据,通过自下而上的整合信息来获取对复杂系统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为困难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任何具体的复杂系统的有效认识,必须首先有一个原始的复杂系统论的模型作为出发点,再结合具体系统的知识(数据),形成具体的模型和认识。这样获得的认识一定是初步的,有待深入完善的,必须在应用于实践,然后收集实践效果的真实资料,来重新认识。这样形成的一个迭代检验、修正认识的完整途径,在复杂系统研究中占据一个远比简单系统研究中更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最原始的复杂系统模型从哪里来呢?应该从对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中来!对系统本质特征的严密论述,就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因此复杂系统研究的突破,在最根本的层次上取决于哲学本体论的突破。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发展复杂系统的

本体论。

2.复杂系统的本体论

东西方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关于本体论的阐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希腊哲学,到康德、黑格尔、柏格森和罗素的近代西方哲学,从孔子、释迦摩尼和老子的古代东方儒释道朴素的哲学思想,到当代运用、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践所产生的思想等,对事物本质的阐述(本体论探索)始终占据核心的位置。

我们在深入梳理上述学术思想的同时,在继承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自然科学原理,探索建立一个集古今东西方哲学、科学成果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哲学观。由此,我们提出如下的存在论命题:宇宙中普遍存在“形体一元二面多维多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系统,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其一般表达形式。

特定的复杂系统和宇宙(自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元。整体一元性的科学依据是系统的自组织性,而开放性是系统在一元性下支撑其存在的条件。开放的复杂系统的运动遵循两大科学原理,即物理宇宙的能量守恒原理和生命世界的达尔文进化原理,其运动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形体二面复杂多层次性。其中,显现的一面是体,隐现的一面是形。体以结构为表现形式,形以功能为表现形式,数学上表现为场,或形态,与体结构相伴而同时存在。形体二面的存在性源于量子物理的观点,证明如下:如果确认波函数是对宇宙的精确描述,则复杂生命系统同时存在宏观的振幅密度分布和相位梯度场,前者可以直接观察,后者可以通过前者的运动来推知。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和推动白云运动的气流,云为体,气(流)为形,气流与云的运动是一个整体。多维,即指多自由度,指系统包括大量的子系统。也只有当子系统数目巨大时,才能产生所谓的“涌现”,形成新的层次和维度。跨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一般处于不同的维度,它们之间的联系常常难以建立,甚至难以理解。正因为多层次性,才构成复杂系统。多层次性是复杂的自组织性的体现,层次的数目刻画了系统的复杂性。

以人体生命系统为例。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属于多层次的体系统结构,形成丰富的体世界,同样,人体形系统也存在对等的多层次结构。与体系统的结构性相对立,形系统的数学形态是场,通常的运动形式是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和互补。思想、观念、认识、意识等都是个人的形世界中的子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和演化,就是社会变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上述内容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复杂系统的哲学本体论,虽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它已经可以指导我们来研究复杂系统。那么,从这一哲学本体论出发,研究复杂系统的思路是什么呢?那就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复杂系统,我们首先问,系统的一元性、二面性、多维性、多层次性体现在何处?应该用什么方式(文字,数学)来刻画?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构成了对特定对象的复杂系统论模型。

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是人类的认识系统,它的运动规律就是人类的思维规律。对思维本质规律的阐述,就是认识论。对具体思维过程的阐述,就是思维科学的内容。我们运用上述复杂系统的本体论开展对人类面对复杂系统时开展思维活动和规律的探索,形成复杂系统的认识论,以及描写思维活动的普适数学模型,发展思维模型,同时,从宏观上指导人们开展高效率的复杂系统思维。这是钱学森对发展思维科学所寄予的厚望。

三、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思维模型

1.钱学森论复杂性思维

钱学森指出,认识复杂系统的主体不应该是抽象的个人,而应该是一个由具备多方面知识和经验的群体。这是因为,用来认识和优化复杂系统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不但包括成文的知识,而且包括专家直觉和经验,后者在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复杂系统的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干预,必须将先前的认识(直觉和经验)和当前认识结论(决策)将要产生的效应(实践效果)综合起来考虑。这是复杂性思维的特色,是研究思维创新的关键。科学发展遭遇到瓶颈,正暴露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以物理学为例,爱因斯坦曾指出,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刻,如果科学家“不去批判地考查一个更加困难的多的问题,即分析日常思维的本性问题,他就不能前进一步”。对思维本性的认识就是哲学认识论。爱因斯坦指出,“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2.复杂系统的认识论原理

在学习、继承钱学森复杂性思维的基础上,以及在上述的复杂系统本体论的指导下,我们提炼了复杂系统认识论的三条原理,即认识主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认识的时空相对性原理以及理性知识的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

认识主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是指,高级复杂系统拥有更大的复杂度,才能概括和表达低级复杂系统的特点。科学哲学家雷舍尔指出,“认识论最基础性的原则之一就是,较低智商必定被更高智商所迷惑”。从更积极角度看待这个规律,就是要充分提高认识主体的复杂度,运用高复杂度的认知系统来概括低级复杂系统的特点。由此产生的一个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命题是,为了研究一个复杂系统,首先必须界定问题的性质和其复杂度,然后,选择适当的研究工具,包括研究主体。钱学森“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认识论基础就在此。

认识的时空相对性原理。我们将稳定的公共的认识,称为真理。真理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形世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涌现)的公共的稳定的认知结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恒定不变的认知结构,真理具有相对性。复杂系统本体论指出,形体世界具有一元两面的特性,它们的密切相互作用是推动“真理”这个认知结构产生演化(观念进化)的动力。传统的真理观只注重真理的时间相对性,这里倡导的认识时空相对性原理同时还注重“空间”的相对性,即不同的人群可以拥有其相对稳定的、内容独特的认知结构。生命世界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必然带来认识的多样性,这是复杂系统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真理观的挑战,值得深入探讨。这一原理对未来世界大同、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图景有重要意义。

理性知识的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理性知识是人类的一类特殊的认知结构。古代,哲学是表达理性知识的形式。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理性知识体系,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是,随着技术的先进,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获得见解和知识――由于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知识和见解之间存在冲突,这是复杂性的来源。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的正命题是说:存在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将互相冲突的知识安置在合适的层次和层面。我们将这一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形象性地表述为“知识宝塔”。知识宝塔的存在是基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性:无论系统如何复杂,它在

现实世界中依靠自组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宝塔是与这个现实的整体最贴近的表述。相互冲突的见解,如果它们在客观上是合理的,就是对事物的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的性质的反映。发现知识宝塔,就是找到了综合这些合理见解的途径,也就解决了冲突――在更高层次上统一了相互冲突的知识。

上述认识论原理对于认识复杂系统的现象,集成观察数据,开展科学建模,以及指导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具体地,也可以指导研究思维本身的具体的和微观层次的规律,这就是思维科学的内容。

3.思维科学与思维网络动力学模型

钱学森一直高度重视对思维规律的探索。他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依照复杂度和应用特征,将思维分为四个层次――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和社会集体思维,并且提出了若干课题和猜想。钱学森有关思维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点:首先,思维具有多层次性,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到灵感思维,以及更多的层次;其次,思维是开放的系统。钱学森有关思维的猜想虽然不具体,但更具有科学模型的特征,对中国思维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过去几年,我们在系统梳理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尝试将康德的有机体概念落实到思维模型的构建中,形成与康德和黑格尔哲学思辨相呼应的思维和知识模型,并结合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具体地将知识结构与网络回路联系起来,将思维过程与网络通道的激发和回路竞争动力学联系在一起,形成能够统一理解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甚至更广泛的复杂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这就是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

在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中,知识是一个存储在网络中的、具有多层次性及开放性特点的复杂系统,网络是对这个有机整体结构的描述,思维活动可以表述为是网络中存在的各类激发。具体地说,人在思维时,在大脑中形成一系列的网络通路激发,这些激发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组织和调控过程。思维活动所形成的理性知识。是在诸多激发中形成的稳定回路结构,它们是一种亚宏观涌现,我们称之为知识回路。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若干证据出发,我们猜想,知识回路展现出非线性多尺度动力学行为和网络状可变拓扑结构。这些认识形成了如下的知识回路模型:以概念形成思维网络的元节点,将命题表述为概念元之间的连接通道,将知识表述为多个命题通道形成的网络回路。

多层次、多连通的知识网络是对复杂系统多层次和多层面性质表述的需要,也是辩证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辩证逻辑不要求命题之间无矛盾,它本身就是在处理有矛盾的命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我们提出的知识网络系统中,包含康德所提出的双向因果,它体现为由多个命题回路形成的自反馈超回路;随着概念元和连接数量的增加,网络层次可以多方位拓展,超越层次的回路结构可以形成,为完成黑格尔的辩证法思维提供保障。在形式逻辑层面上相互矛盾的命题,在更广泛的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中可以存在。

4.复杂概念网络与新一代专家系统

上述的思维网络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以网络回路之间的竞争动力学来实现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的理论新框架,这为新一代专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为我们解读实际的复杂思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以中医临床医疗的辨证论治复杂思维为例,我们构建了基于复杂概念网络的中医思维动力学模型和模拟方法:(1)用概念网络的有序激活模拟推理;(2)用回路输出模拟医疗推理的结论和深层解释;(3)用多层次概念的逐层激活模拟推理的方向;(4)用多回路激活与竞争动力学模拟中医辨证论治;(5)用“多次迭代、逐级逼近”实现思维收敛并提高准确性。

中医的思维动力学模型,可以运用于中医典籍和临床医案的解读,进而构建中医复杂概念网络知识库和设计推理运算。2009年,我们初步构建了中医《伤寒论》的概念子网络,进行了中医诊断思维的初步模拟试验,获得与医案记载一致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始研制智能中医知识网络原型。这一研究,有望为新一代中医专家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现代化和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基础。

四、复杂系统方法论

1.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1990年,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是对复杂系统本质认识的运用。综合集成法把专家集体的知识和存储在计算机里的丰富系统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模拟和分析。这一方法的运用,把人的思维成果、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加以综合集成,从整体的模糊的定性认识细化到局部的精确的定量认识。综合集成法的运用分为三个步骤:(1)集成多方面专家意见形成假设;(2)形成多参数定量模型;(3)形成预言并开展模型检验(实践)。上述三个步骤构成一个持续迭代的循环,促进对复杂系统认识的不断优化。2006年,于景元将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概括为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

上述复杂系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为综合集成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对于复杂度高的系统,例如人体和社会系统,必须依靠一个专家群体,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才能构建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理解,形成有价值的模型和较为全面的行动方案。

综合集成法凝聚了钱学森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的经验,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钱学森指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本质上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需要在充分运用以后,“才能再升华出理论,现在还只是方法而已”。人们普遍关注,如何运用综合集成法?多学科的知识如何集成?从理论上来说,首要的科学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宏观思维来确定复杂系统的维度(广度)和层次度(深度),对系统形成合适的知识宝塔,这是有效集成多学科知识的前提。其次,对局部的精确建模也十分重要,这就涉及到复杂系统具体建模的方法论。

2.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论策略

在多年从事复杂力学系统建模的基础上,我们提炼了如下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论策略。

首先,复杂系统建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问题。因为复杂系统包含着巨大数量的要素,而且还具有永恒的动态性,因此通常表现为数据众多而理论不足,在数据与目标、问题之间显现出巨大的鸿沟。所以,首先要对系统的问题目标展开理性的思辨和优化确定。明确阶段性认识目标,合理地规划对数据的分析,是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从本体论原理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复杂性共性实现对系统的“触类旁通”,并以此为基础鉴别所观察的信息和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这就是“知识宝塔”的重要性,信息都应该在知识宝塔上有正确的定位,其重要性取决于它与系统研究目标和所解答的问题的

相关度。

其次,充分理解复杂系统的多层次结构性和动态性,不能期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其认识论依据是理性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为此,对复杂系统要梳理出多层次的目标和问题,明确分阶段的优化目标以及相关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迫切程度,开展多层次和迭代重复的表述。每一次表述都不是终极的,它为下一次表述做准备。

在上述原理指导下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方法论策略为:“多层表述,逐级定量,多次迭代,逐步近似”。下面,我们介绍将这一策略应用于湍流世纪难题攻关的一些情况。

3.湍流世纪难题的攻关

湍流世纪难题始于1883年流体力学家雷诺的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探讨着,如何定量精确地预测湍流平均流动的性质,形成了湍流世纪难题。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普兰特发展了边界层理论,被誉为上一世纪流体力学、应用数学领域最重要的十大成果之一。这一理论是当今航空航天计算设计的核心基础。但是,理论局限在简单边界和低速下,对高速飞行器的设计形成极大的制约。湍流世纪难题的重要性再次成为航空航天界的热点课题。

在对湍流研究百年来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后,我们认为:“要实现湍流世纪难题的突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上有所创新。必须对传统的还原论进行改造,既要重视理性的力学基本原理,又要充分考虑来自边界和复杂介质的信息,后者通常以经验的形式出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对宏观湍流的精确刻画。”于是,我们提出了湍流“结构系综”的新思想。

所谓结构系综,是对湍流脉动结构的宏观功能开展统计的、定量的和系统的描述。首先通过引进序函数、统计相关结构等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从数值模拟的经验知识中提取湍流结构统计效应的研究平台。2008年,以该思想为核心申报的科技部973项目“飞行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成功立项。2010年,运用这一平台,我们成功地从大规模数值模拟数据中总结出边界层的多层结构理论,该理论定量推广了普兰特的边界层理论,正在用于指导设计新型的航空航天湍流计算模型。最近,多层结构理论又在理论上取得极有意义的进展,一个基于多层李群对称性的湍流边界层理论正在诞生。该理论旨在延续统计物理平均场理论的传统,将朗道创立的序参数理论、威尔森创新的临界现象的重整化群理论推广到湍流平均场,为解决经典物理的最后一个难题带来新的希望。

湍流这一硬科学的难题,其最终突破将是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和严谨的数理逻辑推理的共同产物。复杂系统思想应用于具体实践,终究要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创新。

五、复杂人体系统科学原理的提炼

1.钱学森论人体复杂系统

钱学森指出,“要建立开放复杂巨系统的一般理论,必须从一个一个具体的开放复杂巨系统人手。”我们这里以复杂人体系统为例,发展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科学飞速发展的20世纪,众多思想家在不同的背景下指出,应该加强对人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但在众多学者中,钱学森是提出建立系统人体模型的第一人,是提出建立以人体系统模型为核心的专门学科――即人体科学的第一人,是探讨创立这门学科的方法论的第一人,更是认识到这门学问的重大价值,极力倡导发展这门学科的第一人。

钱学森指出:“人体是一个巨系统,不断地与环境、与宇宙交往联系,其内部结构也必然形成许多层次,层次各有其特征,层次又有互相的交往,有反馈调节控制。人体科学的任务就是理解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2.应用于运动训练的人体复杂系统模型

在负责组织奥运竞技体育项目――皮划艇激流回旋――科技攻关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研究运动员人体系统,并在实践中总结并发展复杂人体系统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原理。在这场特殊的、跨领域的攻关实践中,我们以复杂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以开发优化人体系统(培养冠军运动员)的技术和促进人体系统工程实践(创新高效的运动训练系统)为目标,以当代生命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前沿知识为基础,提炼了人体复杂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

首先,从复杂系统多层性特征的本体论出发,我们提出人体系统的多层次耦合作用原理,目标在于建立从分子细胞到人体行为的多层次关联。我们特别提出,显意识、潜意识与下意识与人体不同层次的神经系统功能有对应,意识的调控对应着神经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体功能。这一理论打破了心理、体能、技术训练之间的隔阂,为综合性心身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从复杂系统的开放性出发,我们提出了人体意识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和心理能量模型。个人的认知、情绪、思维以及心理动力的变化,只有在心理开放性原理下才能得到理解,并为心理能量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心理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

再次。从复杂系统的网络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我们提出人体行为控制的网络作用模型。人体系统不是机械的演化,而是拥有“期望”和“行为控制”方式的进化能力。人的理性自主活动可以概括为如下动态循环过程:愿望产生――设定目标――产生计划――执行计划――效果反馈。上述诸要素及相关子系统构成行为调控网络,该网络的建立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上述原理在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中医学、系统科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碰撞下,进一步形成一系列运动训练方法。例如,“技术认知训练方法”、“心理能量训练方法”、“意志力训练方法”、“科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激流训练特殊的“表象训练三部曲”方法,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激流训练新体系。

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提出了新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课题,同时促进了对人体系统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这些原理和训练方法,对中国激流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已经起了显著的作用,被竞技体育专家李少丹教授认为“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学构成了有力的冲击”。

六、复杂系统实践论与大成智慧工程

1.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与“大成智慧工程”思想

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他领导并组织实施的两弹一星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经验的结晶。本质上这是一套理性的运用众人之力、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探索复杂系统规律的实践方法。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旨在把下列成功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汇总起来,并升华:①国际学术讨论会(seminar)的经验;②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③军事作战模拟;④情报信息技术;⑤人工智能;⑥灵境技术(Virtual reality);⑦人一机结合的智能系统;⑧系统学;⑨“第五次产业革命”中的其他各种信

息技术等。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目标是集“大成智慧”来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钱学森指出,“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钱学森把运用综合集成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他希望将之建设成国家进行长远规划、解决各种复杂系统问题的决策咨询和参谋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法律、从科技到文艺……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系统,都可以设立自己的总体设计部。并指出,总体设计部作为领导部门的决策咨询机构,应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总体设计师及各行各业具有团结、务实、创新精神的科技专家组成。

总体设计部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它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道路才能够得到解答。

2.科技奥运中“大成智慧工程”的成功实践

理论探索和实践之间形成快速迭代,是成功开展复杂系统研究的必要条件。这一条件必须由社会系统来提供,这是复杂系统研究取得社会性成果和效益的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具有目标清晰化和组织结构准军事化两大特征,是一个可以提供保障的社会系统。前者以竞技成绩为标志,使得理论成果能够得到快速而鲜明的检验;后者则提供专家研讨厅的组织保障。因此竞技体育系统是实践钱学森“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和“总体设计部”的难得的实验平台。

从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在举国支持的科技奥运攻关活动中,我们在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在激流回旋国家队主持了创新型、学习型、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建设,该团队包括“中外科”(中方教练+外籍教练+科研人员)三方面的人员。在钱学森综合集成法与专家研讨厅思想的指导下,这支团队快速集成国际先进激流知识,并根据中国运动员特点创新中西结合的新型训练方法。这是一个由系统论主导的过程,既充满了东方思维特色,又合理运用了西方科学的精确思维特点。三支力量有机凝聚,集中发挥了“1+1+1>3”的特殊系统功能。

运动员人体是复杂的,运动训练是复杂的;竞技比赛充满不确定性和艺术性,更为复杂。通常,这些复杂性是由教练员这个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承担的,它受到教练员个体认识的局限。由专家学者来主导运作教练团队,将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是钱学森大成智慧工程的特色。但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着跨领域探索的巨大挑战,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正是这些困难,为实践和检验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思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我们在科技奥运的这一实践活动中,对“专家研讨厅”的运作规律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提出了如下认识:专家研讨厅的成功运作,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有目标、有方案、有标准和定期研讨,这也是“专家研讨厅”高于常规的“开会”之处。一个持续的、多轮迭代的运行是成功的关键,为此,还需要有三点保障:(1)人心需要安稳;(2)组织需有结构;(3)目标需要崇高。实现这些条件的关键是人才和组织支撑,人才的关键在于专家研讨厅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目标、胸襟、才干、方法以及人生积累,是集体智慧能够不断集成的关键要素;组织支撑是团队高效率和可持续性运行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

上述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给中国国家激流队带来了新气象。复合教练团队实现了经验、知识和智慧的快速集成,迅速掌握了这个项目的系统规律,带来了中国国家激流队竞技水平的快速提升。2005年以前,中国选手从未打人世界大赛的前10名。2007年,在复合教练团队指导下,中国队获得首枚男子双划世界杯铜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际划联专门致电祝贺。从那时起,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已经近20次打进决赛,并取得1金3银3铜的成绩,令国际激流界瞩目。

2006年8月,原先从未进入前六名的年仅18岁的国家队女子皮艇运动员李彤被选为科技奥运“试验田的种子选手”,开始接受北大团队在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的系统训练。2006年下半年,李彤就在国内和亚洲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2007年7月,在德国奥格斯堡经典的激流赛道,第一次接触这个赛道、第一年参加世界杯比赛的李彤就成功打进决赛圈(前十名),创造了激流史上的一项纪录。国际划联官方网站的成绩记录表明,李彤是该年度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女子皮艇运动员。2008年3月,在大洋洲锦标赛暨奥运资格选拔赛上,李彤获得银牌,创下了与2004、2008年两奥运金牌选手卡琳斯卡仅差0.6秒的佳绩,赢得了中国女皮国际大赛历史最高荣誉!

七、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学术意义和展望

1.对国际复杂系统研究的意义

钱学森开创复杂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相关的科学探索还处于萌芽状态,如今复杂系统研究经历了从关注现象到关注方法、进而探索原理的过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199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组标题为“复杂系统”(ComplexSystem)的专辑文章,这些文章就化学生物学、神经学、动物学、自然地理、气候学、经济学中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论述;2001年,英国“Nature”杂志,也就复杂性的某些共通的侧面,例如“噪声与秩序”、“复杂网络”等展开讨论。2009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复杂系统与网络”的专辑文章,进一步关注刻画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工具,即“复杂网络”。2008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一次题为“物理科学和工程中的复杂系统研究基础”的工作会议。美国工程、数学和物理科学理事会委托给会议专家的任务是:确认在复杂系统研究道路上的“障碍”和“突破口”。与会学者们提出了复杂系统研究别突出的4大类问题,即:研究复杂系统的最好模型是什么?复杂系统的结构是如何约束它的涌现行为的?复杂系统演化和适应的结果是什么?如何校正复杂系统并且预见它们的行为?

上述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提炼复杂系统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优化复杂系统。而本文所述的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及其最新发展,为系统地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复杂系统研究应该更紧密地依赖哲学本体论,将刻画整体结构的概念网络与刻画局部变化过程的传统数学进行有机对接,并反复迭代。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大力发展复杂网络这一数学工具,来回答上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针对后两个问题,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倡导有机地运用人(专家)的思维,甚至专家群体的思维,将经验和直觉与计算机(精确数学模型运算)进行有机对接。客观地说,这些思想超出了西方学者的视野,走在国际复杂系统

研究的前沿。如果能够有效地落实,对发展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针对人和社会的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社会矛盾正在集中爆发。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社会繁荣和稳定问题,都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一直以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各级政府与各个社会机构,依赖于德才皆备的各级领导。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随着社会的民主化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需要政府处理复杂性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说正是未雨绸缪,因这样的需要而产生的。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对社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说,社会是人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以此为准则,以充分发挥人体潜能为目标,对社会活动开展复杂系统工程设计,使参与活动的人群在活动中体会生活、体会生命、体会人生价值,这将从深层次上重新评估现有的政治、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和医疗活动。社会实践以提升人体素质为目标,就不是个别理论和个别技术所能处理和解决的。社会科学应该是生命群体的系统科学,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是生命群体的系统工程,即社会系统工程。如果这些思想能够得以付诸实践,必将对中医现代化工程、教育体制改革、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社会健康保障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3][4][10][11]钱学森,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9-100、138-147.108-118.108-118.103.126.

[2][5][6]爱因斯坦文集(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19.341.480

[7]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32

[8]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于景元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M],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

[12]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36

[13]倪志勇运动人体与医学思维的复杂系统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

[14]钱学敏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5]钱学敏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85

第8篇

会计事务所审计实习报告范文精选一

实习环境及岗位情况

xx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是经广东省财政厅批准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公司主要业务是企业设立验资、变更、增资;各类企业年度审计、工商年检审计;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出具查账报告;资产评估(含房地产);企业跨区、歇业清税查账;财税顾问、培训、设立会计制度;税务、记帐、会计咨询、投资分析及海外公司注册(离岸公司)等。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0多名,其中:注册会计师15名、注册税务师8名、注册评估师5名、高级会计师1名、其它专业人员11名,并聘请了多名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与各类经济管理专家、学者担任常年顾问。拥有自己的客户服务标准和内部操作规范以及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能确保我们的服务切合客户的需求,公司有完善的服务标准和信息沟通系统,能够保持与客户的双向沟通和信息反馈,有利于服务质量的保证。

实习内容

实习期间按照要求和公司安排主要完成以下实习工作任务:

了解会计师事物所机构组成,人员职责,基本业务。

分别熟悉事物所各种会计业务的操作流程,行业规范,协助会计师完成各类业务。

配合工作人员完成各种办公室日常工作。

现按照时间进度将实习内容报告如下:

第一周,我就跟着会计师到一间物流公司查账做审计报告和所得税汇算清缴了,虽然自己什么都还没清楚要做什么,但会计师很有耐心的讲解给我听怎么做,第一次就负责了检查他们公司的帐目有没有白条,而会计师就在做审计工作。

这些都是在事务所里协助老师做的比较零散的工作,但是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有时自己都会遇到麻烦,在此解决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第二周开始,我跟着注册会计师出外勤,完成年度审计业务和所得税清缴,客户有科技园、惠普电子有限公司、柏盛堂医药有限公司等。

之后的时间我们在事务所协助完成昨天现场工作的后续工作,整理完成工作底稿,完成审计报告的编写,并装订成册,直到送到客户手中,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因为那里面包含着自己的工作,包含着自己的努力,也包含着自己的成就感。

这样,我在广州德公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番禺业务部为期8周的实习就结束了,时间虽短,但内容丰富,让我受益很深。

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使我在即将毕业前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课本上没有而工作以后又必须具备的东西。

明白事务所工作的主要职责范围,机构构成,学到了一些必备的办公室事物处理,了解了最近的会计政策法规,并逐渐熟悉了审计业务的流程以及关键步骤。

体会到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审计职责的重要性,无论从社会发展还是企业生存,完善的财务制度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会计师事务所,肩负着外部审计这一重任.而作为事务所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应具备较好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很好的适应并胜任这一重要的工作。

同时,作为事务所的实习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看到了很多的账本账册,也体会到了作为企业或者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会计其实更讲究的是它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都要根据其原始凭证,一一登记入记账凭证,明细账,日记账, 三栏式账,多栏式账,总账等等可能连通起来的账户.这为其一.会计的每一笔账务都有依有据,而且是逐一按时间顺序登记下来的,极具逻辑性,这为其二.在会计的实践中,漏账,错账的更正,都不允许随意添改,不容弄虚作假.每一个程序,步骤都得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体现了会计的规范性.对于登账:首先要根据业务的发生,取得原始凭证,将其登记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其明细账.期末,填写科目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最后才把它登记入总账.结转其成本后,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损益表等等年度报表.这就是会计操作的一般顺序和基本流程。

另外,财务,审计本身就是比较烦琐的工作,面对那么多的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时常会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错漏百出,而愈错愈烦,愈烦愈错.必须调整好心态,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

其实在实习之前我就给这个实习定了一个目标:感受审计工作。我不刻意要求能学到很多的审计知识,能独立的完成审计的业务,这些对于一个实习生来说也不现实。我只希望能感受审计人的生活,体会事务所工作的氛围,了解我理想的行业是否真的适合我。而结果是我得到远远超过了我开始的要求。其中最珍贵的不是加深了对审计这个行业的理解,而是实习带给我的成就感,让一直带点自卑情结的我明白到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以后在参加的活动中我都扮演着一个 teammate的角色。而实习中虽然没有定位职位,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实习生里的leader 的角色,从教导工作,分配任务到调解矛盾,一步步走来我都能把它们完成到位。上司和实习生们对我的信任让我更认真细致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也增添了我的一份自信。真的,自信和出色是相得益彰的,而这些也是快乐的源泉。实习期间和大家一起工作,一起成长我感到由衷的喜悦。

对于这次实习,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实习时间短,两周时间不足以对事务所所有业务都有一完整的了解,对于审计业务也是浅尝辄止,没能接触到更多业务类型;第二,参与审计的都是业务较为简单的诸如行业协会等,没有涉及规模较大,业务繁杂的大中型企业;第三,对于课本学习内容有所遗忘,以至于在实践过程中时常不知如何解决。

对于以上问题,还需要在今后有机会的实习过程或者工作过程中注意改进和解决。

会计事务所审计实习报告范文精选二

实习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思前想后还是得总结一下打工生活滴~反正开学得交实践论文,那 就不妨一石二鸟啦,身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同时又对审计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我选择到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尝试去感受审计工作的甜酸苦辣。

这个假期,我进入了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这是一家小会计师事务所,包括所长在内有10名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主要为年报审计、改制审计、破产审计、记账、资产评估等业务。

为了能够在实习过程中学到更多东西,就得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因为我本来学的是会计,对于审计知识还是有些陌生。在去参加实习之前,我学习了审计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一些基本的审计程序,各个业务循环的一些知识,还有关于风险导向审计,关于一些重点会计科目的审计要点。之前的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对我后来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那段期间,我主要从事写工作底稿、抽查凭证、复算利率等工作。从第一天进会计师事务所学习他们做的工作底稿,学习怎么抽查凭证,理解怎么复算利率开始,随着参加的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着对审计业务的熟悉,我开始喜欢上了事务所的工作。每一天,我都按时去上班,改掉了我睡懒觉的习惯。每一天,我都勤勤肯肯地做事情。每一天,我都会解决一些审计实务方面的问题,让我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的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理论与实务的一些区别。

实习的前几天,我没有参加任何项目,而是先学习他们以前审计时留下的工作底稿。以前学习审计工作底稿那一章的时候觉得很难记住审计工作底稿中应包括哪些内容。但是在看了他们做的底稿之后,一下子就把内容记住了。到现在,我总算是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能产生的巨大的正效应。审计工作底稿,首先是要有一个关于底稿中的符号说明,还有索引号之类的。接着就是要有审计业务约定书、管理层声明书、审计后出具的报告以及审计过后的财务报表。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营业执照、纳税登记表、基本情况说明一类的也应该整理于审计工作底稿中。如果被审计单位属于特殊行业,还应该提供相关的文件。最后就是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工作底稿、各会计科目审定表和一些凭证抽查记录。实施了盘点程序的,还要有相应的盘点表。实施了函证程序的,函证也应该包括在其中。大概看懂了一点审计工作底稿后,我就开始整理工作底稿的工作了。其实这是一个重复性很强的工作,但由于每间公司的业务不同,底稿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我就趁着这个机会努力吸取知识,找出不懂的地方抓紧时间请教上司。毕竟理论与实践是有着差别的,有时候甚至存在鸿沟。而实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感受这些鸿沟并对此作出应有的思考。

抽查凭证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每一年企业都会把去年的报表拿到事务所审计,由事务所审计后出审计报告。所以,抽查凭证是必不可少。既然是抽查凭证肯定就不是每一笔业务都要过目,要抓住每个科目的重大发生额,这不仅仅是要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前几次都是由事务所的老师引导我们,教会我们怎样去判断是否抽查这笔金额。在经过反复几次的实践后,我渐渐地可以自己独立的抽查凭证,但有时候还是不能准确把握要抽查的金额,可能是缺乏一些经验吧。

在审计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计算,比如贷款利息,存款利息等。这些我们要根据企业提供的银行原始凭证进行复算,再对照企业做的帐。检查企业是否按照实际的利率计提利息。很多事情看似简单,但是一旦上手有时就挺复杂的。或许这就是实践与理论的差别。

我实习的第一个感悟是实习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自身的积极性。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有太多太多的事情你没有能力把握了。比如是否可以碰到一个主动教导你并且放手让你做业务,再指出你的错误帮助你进步的上司。能遇到这样的上司实属难能可贵,一般情况下前辈们都只顾着自己的工作,交代你做些基本的业务,做好了他看到有错误的地方就自己改掉了,也不会特地的去向你指出。因此到最后自己做的工作到底规范与否根本无从知道。这时候解决的办法就只有碰到疑惑的问题时抓住时机去发问,把握自己可以把握到的尽量让实习更具价值。所以不但是一个提高动手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的时机。与办公室里的上司前辈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让你尽快的熟知公司的情况,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能够及时的得到帮助。很高兴的是我做到了和公司的前辈以及实习生相处融洽的这一点,让我在实习期间心境愉快并得到意外的收获。

第二个感悟是实践与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我们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我们实践的基础,有许多知识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我们掌握非常熟练后加以应用。而且书本的知识都只是概论,至于细节,具体的方法还是要我们在实践中去理解,去总结。这应该是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吧

实习第三个感悟是在不断的挖掘与发问中我渐渐了解到内资会计师事务所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的生存困境。为了尽可能的降低营业成本,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吸引客户,留住客户,内资所的一些工作程序存在着不太规范的情况。比如信函的发放上,规范的做法是会计师事务所直接把信函送到被函证的单位的,但内资所为了节约成本会让被审计单位自己完成函证。在事务所林立的情况下,一方面事务所要创造利润,另一方面要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当两者产生矛盾的时候,特别是发生尖锐的矛盾,关系到事务所生存发展的情况下,很多时候事务所会以折衷的方法,降低审计工作质量来谋求生存。

通过这次会计师事务所的实习,使我在学校外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课本上没有而工作中又必须具备的东西,明白事务所的主要职责范围,机构组成,学会了怎么样更好的去对人对事,进一步了解会计的相关法规,并逐渐熟悉了审计的业务流程以及关键步骤。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个人素质,应该具备的业务能力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样一项重要的工作。同时作为事务所的实习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看到了很多账本账册,也同样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对每一笔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每一笔帐的记录都要有依据,而且按时间顺序排列下来,每一个程序都要以会计制度为前提,为基础。

会计事务所审计实习报告范文精选三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是一项实践性的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让财会专业的学生亲身体验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操作,让大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技能,培养处理财务实际业务的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财务职业道德,养成敏锐洞察财务改革并迅速做出相应工作调整的好习惯。通过实习,可以检验出学生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实际动手能力等,让大学生学到许多在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知识,为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从事财务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

XX年3月5日至20XX年5月5日

三、实习单位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四、实习单位简介

广东天禾注册资本为1.25亿元,计划在两年内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达到3亿元,并通过五年努力,把广东天禾打造成为年销售额100亿元的大型农资流通龙头企业,成为 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三农服务商 ,并力争成为公众公司。目前广东天禾已发展区域配送公司31家、核心门店4000多家,销售网络遍布全省,并在湖南、海南、广西、河南、山东等地建立了农资经营分支机构。

五、实习内容

刚到实习单位时,公司的一位实习老师就耐心的向我介绍了公司的基本业务、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各类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之后又向我讲解了作为会计人员上岗所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要领,对我多提出的疑难困惑,她都有问必答,尤其是一些会计的基本操作,她都给予细心地指导。

初到实习公司,实习老师首先让我浏览了公司以前所制的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本着新鲜、好奇的心情,我认真翻阅了那些会计凭证和账簿。我用了一周的时间看完公司以前的会计账簿后,实习老师开始让我尝试着填制凭证。起初我觉得填制会计凭证应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按照以前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填制凭证就可以熟料掌握了。但是,事实上填制凭证却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十分地细心。由于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 会计分录,所以我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熟透。凭证填制好后,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为之后的记账做好准备。

制单后就需要记账。记账看上去像是小学生都能做好的事情,可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旦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擦涂了就算了的,每一个步骤的会计指导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可以作废。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平时我们写字总觉得应该要写正中间好看,可是摘要不行,一定要靠左写起不能空格,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摘要栏被人任意篡改。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账的借贷就不能截屏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后扣分就可以解决的,而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账的整个过程就是我在实习期间所要掌握和熟悉的环节,刚开始接触会计工作时,总认为这项工作很复杂,但是一个多月的实习后,也开始对会计工作产生兴趣,但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才可以做好会计。

六、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真的是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才知其中滋味。经过这次实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可我学到的却是大学四年中都难以学到的东西。就像是如何与同事们相处来说,相信人际关系是现今不少大学生刚踏入社会遇到的一大难题,所以在实习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观察前辈们是如何与同事以及上级相处的,而自己则从中学习,虚心请教。在工作中,要想搞好人际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本部门,还要和别的部门的同事相处好,这样工作起来的效率才会更高。此外,在工作中常常与前辈聊天不仅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而且可以学到不少工作以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