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学硕士论文

金融学硕士论文

时间:2022-06-12 09:39: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学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学硕士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行为财务;股利支付;行为分析

一、行为财务学的研究体系及核心理论

(一)认知偏差――对理性经济人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损失厌恶和后悔厌恶是投资者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许多投资者为了避免后悔,行为常表现为非理性。当股价下跌时,在损失确定与走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厌恶后悔的心理发生作用,促使投资者拒绝立即兑现从而避免出现亏损;当股价上扬,为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后悔,损失厌恶心理促使投资者过早抛售股票以规避风险。

(二)决策科学――对财务假设前提的挑战

行为财务理论认为,投资者存在“心理账户”,在“心理账户”中,既有收入也有成本。投资者对自己的三类收入有着不同的态度,如不愿意花掉未来收入,对与薪金收入却比较乐意提前花掉,即使二者都是课确定收到的。

(三)社会心理学―对人类共性与个性的挑战

认知的系统偏差、信息瀑布、羊群行为的存在促使投资个人盲目从众,失去理性。股市中,股民盲目跟庄促使庄家炒作、坑害小股民的现象成为可能。模仿他人行为有时是无意识的,但处在群体中的人们相互影响模仿,从众让人们感到自己行为的安全感,却失去行为的理性。

二、我国股利分配现状

(一)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表1 200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情况表

据有关资料显示,1996―2000年间,连续四年分配红利的公司仅为上市公司总数的4.5%;在此期间,仅有7.44%的上市公司能够连续三年分配红利。在这仅有的7.44%的企业中,派现数额在各年度间的波动性也较大。在近三年(2008至2010)中未分配股利的公司比率呈上升趋势。诚然,这与全球金融危机密切相关,但综合来看,股利分配的波动性较大,缺乏连续性。

(二)股利分配行为规范性差

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法律正处于完善时期,对中小股东的保护还很不够,股民只好用脚投票。一股独大的中国企业制度下,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中小股东面对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通常束手无策。发不发股利、怎样发股利多有控股股东说了算。因此上市圈钱的现象屡禁不止,刚上市就发现金股利置中小股民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于不顾的情况也很常见。

三、行为财务理论对股利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偏好现金股利的行为分析

(1)大股东的利他行为

很多公司上市之初都进行资产重组,大股东将优质资产单独拿出来包装上市,而大股东自己却承担了其他不良资产和其带来的损失,大股东这样的行为并不是人性善良,而是大股东想从上市公司未来收益中分红,以获取收益。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大股东发现要实现利己目标必须以实现部分利他目标为条件,从而产生利他动机。

(2)无效重复利用投资者的投资

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股,国家委托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管理国家财产。但作为一个机构而非个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缺乏足够的动力监管国有股的管理层。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这些管理层拿着股民、国家的资金无效投资、特别是在绩效考核指标不够科学的情况下,这种现象更是严重。并且我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促使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短期行为严重。短线投资股民当然更希望是发放现金股利,因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现金股利多多益善。

(二)上市公司偏好股票股利的行为分析

由于国有股股东和控股公司存在的多重委托关系,使得股东对公司的监管控制能力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发放股票股利既能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又可以避免现金的流出企业。现金股利发放后,企业经营者为投资必须举债,在这种情况下债权人为规避风险会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股票股利却不存在这种情况,拥有较多可支配的资金,经营者可以依据自己意愿投资;发行股票股利可以稀释每股盈余,调整股东权益内部结构,谋取私利。

四、解决路径探析

(一)投资者避免从众心理,理性审慎投资

在科学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投资者形成自己的观点,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尽量避免受到周围人群的心理和气氛的影响。投资者应该正确认识投资回报,克服投机投资、一夜暴富的心理。

(二)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完善政策机制,鼓励机构投资者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散户所占比重较大,他们大都缺乏专业知识,在做投资选择时比较盲目,容易受到噪音交易者的影响,普遍具有从众心理和投机心态,这无疑为市场非理性发展铺平了道路,所以发展理性机构投资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走向理性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管理者树立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适度分配现金股利

股东拿出优质资产创立上市公司的目的是财富的增加,管理者在股利政策制定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原则,上市公司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促进市场理性发展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给投资者以回报,这样才能避免炒作,股利长线持有。公司持续稳定的发放现金股利,说明公司有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好的盈利能力,纠正投资者的投机心态,引导投资者从投机投资走向价值投资,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作者单位:辽河油田财务处;辽宁;盘锦;124008)

参考文献

[1] 姬海华,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在公司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 付磊,陈杰.基于行为金融学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财会之友.2005.

[3] 闵志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基于股利行为理论分析.华东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4] 许.基于行为财务理论基础上的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5] 朱媛.基于行为股利理论的股利政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

[6] 黄永波.行为财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 .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系列案例;金融风险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152-02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金融学专业教育在中国有了蓬勃的发展。目前已经完成了规模扩张的阶段,进入了追求质量深化内涵的新阶段,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中国金融市场迅速成长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本文拟从提高金融专业教育课堂效果的角度出发,以金融学专业的重要课程“金融风险管理”为例,探讨一下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在本课程运用的可行性分析

20世纪20年代初,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创,它是一种适合于管理专业教学特点独特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在金融学专业的相关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宗旨是让学生站在金融业从业人员的角度,扮演金融机构管理者的角色,面对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环境,学会审时度势,进而作出合理的金融投资决策。

案例教学法虽然已经在国外大学的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并不一定意味着适合这些门类的所有课程。因为这些学科课程往往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该领域的知识框架和原理,案例教学法不太适合采用。更为关键的是金融风险管理在国内外高校中开设时间相对短暂,故很有必要根据《金融风险管理》课程的内在特质,来分析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国内学者陆春(2009)认为,考察某门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可以从十个方面的标准进行权衡考量,(1)学院自身建设,(2)教师数量,(3)案例教学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4)教师的知识结构,(5)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知程度,(6)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7)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状况,(8)课程的性质目的,(9)理论知识占全部教学内容的比例,(10)教师的教学经验。邢小军等根据金融学专业的另外一门重要课程《国际投资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并结合实践教学法的特点,采用DELPHI法对陆春设计的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充实,形成了更加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判断此门课程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我们认为,可以借鉴邢小军的指标体系,来判断金融风险管理这门课程是否适用案例教学法。因为这两门课都属于金融学的专业方向课,相对其他金融类课程来说,课程产生的时间都不长。具体的指标标准分述如下:

(1)课程的教学目的。如果学生是科学型硕士或者更注重理论研究的话,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法的适用性较弱;如果是本科学生或者MBA学生,那么案例分析的适用性就较强。

(2)建立案例库的难易程度。如果课程无法建立数量充足的案例库,那么教师即使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案例教学法也只能勉强维持。

(3)课程教学内容中理论知识的比例。理论适合循循善诱地讲解,不适合案例讨论和实践模拟;故理论知识的比例越少,课程越有利于案例分析法的采用。

(4)教师的知识结构。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拥有更加广阔的知识储备,案例大多涉及金融管理决策问题,要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往往需要将金融学的各种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综合。另外,案例分析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经验,要求教师拥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突况的处理能力。

(5)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学生肯定不能是一张白纸,学生必须事先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拥有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才能够完全融入课堂讨论的氛围之中。

(6)教学工具的完备程度。电脑、投影仪等常规工具是最起码的要求,可能还需要有案例讨论室、网络链接、交互式教学工具等,否则案例分析的教学效果将很难体现出来。

(7)学校的政策支持程度。由于案例教学法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故高校的绩效考核政策倾斜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虽然在课堂上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讲解工作量的确有很大程度的下降,但是在课前的准备设计的工作量将会成倍地上升,因而在工作量的计算方式上需要作出一定的倾斜。

(8)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偏好程度(喜好或厌恶的程度)。学生是教学的受众,所以学生的态度将会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学生喜欢、至少不厌恶抵制的前提下,才可能得到学生们最大程度的配合支持。

(9)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态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教师对新教学方法的了解程度及秉持的基本态度,会显著影响其采用的积极性与具体的使用效果。

(10)案例的真实性。真实性对教学效果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学中应该尽量选用真实的案例,这样不仅使得案例具有更高的吸引力,而且使其具有更高的说服力。

风险管理这个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以来,受到了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前些年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以及欧债危机,都对世界各国的金融从业人员乃至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愈来愈多的高校开设了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让金融专业的学生近距离地感受金融风险,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处置各种金融风险。通过这门课的名称不难看出,尽管它有风险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但它最大部分内容还是属于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这是该课程适用案例教学法最根本的原因所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金融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率市场化汇率浮动化,各类经济主体都即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各种风险事件以及微观、中观和宏观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所有这些都给该课程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为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层次选择相对适合的案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态度将是新的教学方法能否成功运用的关键因素。目前高等学校的教学对象都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赶上了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获取可以轻松方便地从网上获取,他们最缺乏的是分析问题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因而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比较厌倦,除了少部分想继续深造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渴望通过课堂学习直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便毕业后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案例教学法恰好能满足学生对技能培训的需求。让他们身临其境,自己寻找各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被动地吸收知识接受灌输。

二、系列案例教学法的初步探索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在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教学中,从采用单一的案例教学法起步,到目前主要采用了系列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稳步上升。

目前商学院一般课程教学中,往往在讲授一章内容时比较习惯地采用单一的案例,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课堂教学更容易组织,讲授的内容重点比较突出。我们认为采用系列案例教学法由浅入深,更符合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避免一开始就面临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学生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我们在进行每章内容教学时,往往同时提供三个案例,构成一个完整的案例系列,由导入案例、讲解案例和思考案例组成。

导入案例的主要作用。导入本章所要讲授的主题,一般要求短小精干,对时效性要求稍高,最好是选择近期发生的金融风险事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案例深入了解的兴趣和热情。在整个案例系列中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讲解案例在系列案例中居于核心地位,一般要求案例情节交代完整,与本章讨论的主题紧密相关,不一定是最新的但一定是最经典的。通过该案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比较深刻理解某种决策方法如何运用的精髓。思考案例主要供学生课后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和技能,一般要求难度比讲解案例稍低,案例设计中尽量避免设计过多的陷阱,这样将保证大多数学生经过一番独立思考后都能找到答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定的成功感。思考案例在整个案例系列会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

我们在讲授债券市场风险管理这一章时,选取了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案例。导入案例选择的是欧洲债券危机事件,属于宏观层面的债券市场风险。选择这个案例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该事件是近几年国际金融市场的重大事件,虽然欧债危机的最黑暗时期已经过去,但导致危机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仍然有关注研究的价值。二是它主要涉及到债券的信用风险问题,这是最常见的风险,在未来的金融实践中学生还会大量地面临此种风险,因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搞清楚相关各方究竟如何来化解信用风险。讲解案例选择的是武汉钢铁集团2002年公司债券案例,属于微观层面的债券风险案例,主要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发行主体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其避险措施的选择,结合当时的市场环境充分揭示公司债券面临的各种风险,充分理解债券条款设计的合理性。思考案例同样选择的是微观层面案例,超日太阳公司2014年债券价格急剧下跌,投资者损失惨重。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学生深刻理解除了债务人直接违约外,由于债券发行人信用等级下降,也会给债券投资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结论

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我们认为金融风险管理课程完全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丰富的国内外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实践提供了大量生动典型的案例;高等教育的教学对象也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大学生,21世纪的学子更喜欢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环节。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成功与否,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以为,采取系列案例教学模式既遵循了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势。我们期待案例教学法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中被更多地运用,结合其他先进教学法的采用,为实实在在地提高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陆春.我院课程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9.

第3篇

本文作者:曹利娜 单位:郑州金融学校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国家就把工伤保险的立足点放在预防上面,通过法律、规章制度等强化预防工作,强调把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甚至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强调康复和重返工作岗位。到20世纪末,工伤社会保险不仅从人道主义出发,而且以保障公民人权为原则,形成了包括工伤预防、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三大环节在内的职业伤害社会保险体系。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西方国家早就形成了一套极为健全并且执行得很好的工伤保险制度,无论从立法原则、具体内容与精神理念上还是执法力度、管理细节与技术措施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有益之处。

在工伤保险立法上,曾经长期存在有制度而没有法制的时代,大量的行政性红头文件取代了法律法规。从工伤保险法规本身来说,2003年4月7日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里面没有关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预防的规定,存在着制度漏洞。我们很多人还习惯上把“工伤”理解为工作中的人身伤害这种不规范、不准确的片面看法,缺乏工伤保险方面的常识性知识。这些法规对当今涉及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威胁与生存危机问题避重就轻,因为工伤不但是一种职业伤害,而且还是一种负外部效应极强的社会风险和社会问题。回避现实生活中民众的生存问题,从长远来看这种现象并不是学术界的福音。

学术论文关于工伤保险研究的国际比较

我国目前对国外工伤保险的情况介绍与研究,从数量上看极为稀少,从地域与国别分布上看,涉及的国家与地区极为有限与集中,主要限于欧美等极少数几个国家,其中德国相对突出一些。对这几个国家以外的其他100多个国家工伤保险介绍完全是空白。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关于国外情况的介绍与分析比较起来,工伤保险的国外情况介绍与研究是最薄弱的、最落后、最为忽略的。这种极为落后的状况反映了对工伤保险在西方国家的发展史以及先进经验的极端漠视,而且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经验的漠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当今矿难频发及其引起的严重社会问题也许可以从这里窥见一些社会思想与文化矛盾根源。

从时间上看,我国对工伤保险的探讨起步非常晚,从实质上说,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的,并且有明显的时间分界点,特别是2003年是工伤保险研究的一个突出分水岭,即在2003年以前研究从文献数量上都非常稀少,在2003年以后有较为显著的增加。从内容上看,2003年以前在研究质量上处于极为低级的初始状态,在研究范围上比较狭窄,根本无系统性、整体性可言,这种状况在2003年以后有比较明显的改观。从时间变化过程来看,2003年以前变化不明显,或者说简直没什么变化,在2003年以后变化显著,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很可能还会延续下去。从学位论文方面来看,博士论文很少。在硕士论文方面,在数量上几乎没什么差别,数量都很少。从时间上看,都是2003年以后的毕业学位论文,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时间非常晚。从内容上看,关于工伤保险法律制度、赔偿等方面的内容稍多,探讨的范围都很狭窄,研究水平基本上处于较低层次,缺乏系统性与理论深度。从专业分布角度看,法学、社会保障专业稍多一点。在学校分布上,都比较零散,这方面研究没有非常突出的高校,其中武汉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稍多一点。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工伤保险研究的落后状况。

从文献主要内容来看,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内容占据的比例太大,而研究性、理论性方面的内容太少。在这部分文献数量比较少的制度性、理论性研究方面,没有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研究那样具体明显的不平衡性特点,没有特别突出的方面,即没有出现畸轻畸重的现象。对国外工伤保险情况的介绍与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对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对于他们注重工伤事故预防,强调把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康复相结合等目前为我国极为缺失的方面介绍得极为不够。对于本国的工伤保险研究处于边缘化状态,特别是对于事故受害者的权益维护、储备金问题、风险防范、意识培育等基础性、迫切性问题几乎没有述及,不管这种现状是研究者的一种主观上的故意回避还是思想意识上的原初缺失,这种现状与工伤事故成为当前中国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亟待解决的迫切要求极不相称,远远落后于当今的社会现实,更谈不上为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先导性思想指导了。

今后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关于工伤保险研究,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有几点也许应该特别予以关注或强调:从历史对比来看,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中,为什么西方国家最早建立的是工伤保险制度,而且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出现的,并且是当今发展最为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而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立法层次的工伤保险制度,工伤保险的制度性与法制性建设长期迟滞最根本的阻碍因素是什么?中国工伤保险制度建立与完善的人性假设基础与政治哲学基础应该是什么?人权理论、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工伤保险制度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实现它们之间关系的良性互动?为什么计划经济时代在职能上接近“全能政府”这种形式却没有专门性和独立性的工伤保险法规?对于当今的官员参股,政府的责任与边界如何确定?当今我们提出政府改革和建立服务型政府,那么在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过程中政府实现服务型政府理念对于工伤保险来说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以达到这种新的执政理念的实现?在具有可行性以及操作性层面上,工伤保险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制度性建设?《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中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确立以48小时为界的理由是什么?在第50小时死亡者为什么就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当前中国学界对西方工伤保险的介绍与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当今学界对“国学”的热炒与对工伤保险的忽视,是否有某些思想文化上的根源,如果有,那么其深层思想文化根源是什么?对于见义勇为而受伤和死亡者,是否应该享受工伤保险?过劳死是否应该纳入工伤保险的范围,其基本理由是什么?对于国外信息的引进,在中国学界存在一个“资中筠困惑”,这种困惑在当前工伤保险研究别突出,在工伤保险制度建设与管理方面应该如何解除这种困惑?在一些发达国家,临时工、钟点工、家庭教师和保姆都享受工伤保险,在工伤保险的扩面问题上,这些人员与兼职者是否也应该纳入中国工伤保险的范围?

对比国外对工伤保险方面的立法,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确实有待加强,希望我国的立法部门能够立足于我国的实际问题,把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逐步修正,真正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基础会计学是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阐明了关于会计知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一方面,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是提高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企业已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面对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经管类学生毕业后即将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内容是对学生基本的要求,它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具备运用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是优化财经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会计学和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基础会计学具有普遍适用性,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进行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能够使学生本身的专业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此更符合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策略

(一)领悟和贯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明确指出,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学要求学生“懂会计”,会计专业学生突出“如何做会计”。由此可以看出两者的教学目标侧重点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具体来说,非会计专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熟悉会计信息是如何产生的,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及财务分析,学生在将来能熟练利用财务信息为经济管理活动服务。因此,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既要重视会计学知识教学,又要注重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提高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1]。在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目标基础上,还要让学生充分领悟这门课程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不是只有做会计才需要学会计,从前途和发展的角度激励学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融洽。

(二)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高校教师有一个共识,同一课程同一个教案,不同的教师去讲,教学效果不一样,因为教案是“死”的,要靠人将其讲“活”。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方式。所以,在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比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时教师可以设定与基础会计教学的情境现场,请学生上讲台演示模拟,最后提出问题引出课程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专业,设定与专业相关的情境模式,如对市场营销学生讲会计凭证时可模拟销售人员报销业务招待费等情境,通过情境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关注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也能使课堂教学气氛编的活跃。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如何将该方法应用到基础会计教学中,需要经过教师收集准备案例、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和得出结论几个阶段。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学的做法,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在接收到案例后先消化,然后查阅需要的资料,通过自己动手的过程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另外对于知识点不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通过案例将相关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起到融会贯通的作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三)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操能力

基础会计学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必须重视实践教育,重点是会计基本技能实训、会计计算方法实训、会计核算方法实训。将企业会计环境搬到实训课堂,让学生在手工模拟实训过程中增强会计核算实操能力,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填制、审核各类原始凭证,学会编制记账凭证,生成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系统地完成整个会计循环。在实训中,教师还可以模拟会计职场,设立不同会计岗位,如出纳、会计、审核、主管、财务总监等,明确学生各自的职责分工,并定期轮岗,全面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协调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会计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

(四)全面实施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模式

笔者所在学校教务处文件规定,每门课程的考核方案由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制定,并上报学院教务处审核备案。过去传统的考核指标包括两项: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由此造成了大多数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死记硬背、只重视考试要点内容而轻实际应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顾全大局,教务处及时对旧考核办法进行了调整,突出学生平时表现、课堂发言、模拟实训,为此制定了多元化考核模式,把实操纳入考核范畴,比重高达40%,以此全面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笔者所在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考核模式具体如下: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占40%,实训占40%。其中实训权重如下:凭证处理40%,包括记账凭证填制、原始凭证的粘贴、凭证装订等。账簿登记30%,主要有科目汇总表编制、总账登记、明细账登记、日记账登记等;报表处理30%,重点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以此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

三、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培养高素质复合人才的摇篮。因此,高校里的教师应在教学上多钻研、因材施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设计高质量课件,全面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业余时间应重视学习社会上最新的财务处理做法,时刻关注会计发展,不断接受继续再教育,拓宽知识面和阅历以完善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

【会计学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吕晨,刘红宇.会计语言论:会计学原理方法的创新[J].新会计,2014(1):25-32.

[2]余与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8):168-169

以上就是今日为您带来的会计学论文,可供的参考素材。

第5篇

关键词:网络外部性;电商;合作

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网络外部性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义是,一项产品的效用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则该项产品的消费存在着网络外部性。其中外部性的含义是没有直接参加到某个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中却从中获得了收益或支付了成本,其中获得收益是正的外部性,而支付成本是负的外部性。网络外部性单纯的是指正的外部性,它与环境污染带来的负的外部性是不相同的,这种正的外部性往往是会随着使用者的增加而增加。只要某个厂商的某项产品一开始就吸引了足够多的消费者,就会引起良性循环,使该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它本身价值也随之增加。

二、网络外部性下的电商合作

1.网络外部性在电商中的表现形式。由于电商平台是面对广大消费者的,它们的盈利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因素,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只有当一家电商拥有广大的消费圈,具有庞大的网络外部性,他才可能在市场中处于优势。电商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尤其在今天这个互联网崛起的年代,电商的发展势不可挡,将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竞争者进入这个市场。

在电商的长期盈利模式中,它们的最终经济利润将为零,但事实上只要电商预期能找到使其产品差异化的方法,它们将持续盈利。因为价值不仅体现在更低的价格上,也体现在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差异化形式。在产品的差异化上后进的电商做的十分到位,例如聚美的美妆、蜜芽的母婴、唯品会的女装等等,这是后进电商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式。只要让产品体现出符合消费者偏好的差异化,它就能吸引客户群体,从而形成自身的网络外部性。那么为什么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电商即使不让产品过于差异化也能牢牢掌控优势呢?因为它们原来就拥有强大的网络外部性,它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产品上与价格上,更是体现在客户本身上。

网络外部性在电商中的表现,往往在于它拥有强大的客户群体与使用群体,它必定是率先进入这个市场吸引客户群体的先驱者,抑或是后进入行业但完美实行产品差异化策略的跟进者。

2.网络外部性与电商合作。网络外部性是电商发展的总体特征,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垄断竞争的市场当中,边际收益曲线往往位于需求曲线的下方,因为它们需要降低价格来提高销量。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效率与配置效率往往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为了不被市场淘汰,同时为了消费者偏好更好的体现,电商往往会采取兼并与合作的方式来扩大网络外部性。由于网络经济中的兼并要冒着巨大失败风险,同时也存在限制竞争的可能性,早在2008年我国的《反垄断法》就对互联网经济进行了规制,因此对于电商来说,合作是更好的选择方式。

电商的合作往往是基于互补优势,而在这些互补优势当中,最重要的是网络外部性的优势。例如京东和腾讯的联手,京东作为一个产品全面化发展的电商平台,他在同淘宝的竞争中缺乏的是更多的顾客群体,而腾讯从社交软件开始发展电商,它拥有强大的网络外部性优势却没能做大,在这种情况下腾讯与京东的合作能够让他们实现共赢,当然在里面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腾讯的网络外部性优势。那么对比一下苏宁与淘宝的合作,苏宁之所以与淘宝合作也是为了淘宝的网络外部性优势,那么淘宝之所以和苏宁合作则是与配送链和线下服务等其他因素有关。不管怎么说,电商基于网络外部性的合作都给他们带来了共赢。

在电商合作促进竞争带来共赢的同时,消费者也享受到了更高的效用。因为他们原来所处的只是单一的网络,而在电商的合作当中他们进入了链接的更加完美的网络,这样就能减少消费者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降低消费者被锁定的风险,他们就有机会进行更合理的选择,他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反映他们的偏好。这样消费者最终可以享受到更大的网络效应。

三、要提倡在竞争中合作,扩大网络外部性

在垄断竞争的市场当中,要想在长期经营的过程中保持盈利,就必须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寻自己的发展方式,不管是差异化自己的产品来提高产品的吸引力,还是寻求通力合作把对方的优势转化为自己的优势。在市场当中,有需求才会有供给,而需求来自于消费者的偏好。

正的外部性导致在互联网市场当中,优势的企业更加优势,弱势的企业更加弱势,最后可能会演变成强者通吃的局面。因此网络经济的特点使得沐浴在其中个所有企业更需要与他人合作,从而建立一个更大的兼容网络。再这样的情况下,不仅竞争对手可以实现共赢,电商与消费者也能实现共赢。

参考文献:

[1]R.Glenn Hubbard哥伦比亚大学,Anthony Patrick O'Brien 利哈伊大学:经济学(微观)[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

第6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客户;对策

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理论概述

1.1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内涵

个人理财业务最初起源于二战后的美国,随后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个人理财业务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没有达成共识。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笔者认为,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从业者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为其提供专业的投资建议,实现其个人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最终满足不同客户对投资回报的要求。而银行在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商业银在营业实践中,为更好地规划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通常将其分为结算类业务、咨询类业务、个人贷款业务、代客理财业务等不同的类别。[1]这些内容从本质上来看,不同于银行现有的零售业务,具有信托类产品的特点,其业务受理的关键不仅仅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注重对资产的管理,提高客户的生活质量,规避金融风险。

1.2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较为短暂,起步较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从个人理财业务首先出现的1995年至今,各个商业银行都推出了不同的个人理财产品。2008年共有39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余款个人理财产品,同比增加108%。2010年,商业银行共发行理财产品8000多款,发行规模超过7.1万亿元。到了2012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28239款,较2011年上涨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24.71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45.44%,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已经达到了历史新高。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呈现出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不断扩大、理财品种日益丰富、产品期限呈现短期化趋势的特点。

尽管个人理财业务正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但个人理财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发展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如何有效开展个人理财业务,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与研究。

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2.1 对个人理财业务的管理不系统、不完善

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涉及到银行内部多个部分共同管理的一项综合业务。本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它的顺利开展必须依赖前后台业务的整合。但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分别是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割裂开来,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使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成为虚设。因此,需要商业银行建立满足多种客户需求的管理体系,优化内部组合,对个人理财业务真正实现系统化的管理。[2]

2.2 个人理财产品总量大、品种少、同质化严重

国内各家银行推出了众多的理财产品,对其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这些产品实质上大同小异,互相效仿,没有本质上的差别,缺乏具有竞争力的、有独创性的理财产品。例如银行开办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有保管业务、个人外汇买卖、个人消费贷款、电子银行服务、理财咨询、基金买卖、黄金产品买卖等,产品缺少创新,缺乏按照中国市场客户需求特点设计的个人金融品牌,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多数没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理财服务实质性内容少,产品的区分度较低,整体技术含量较低,导致各商业银行在同质化产品中恶性竞争。

2.3个人理财产品潜在风险较大,对客户风险揭示不足

个人理财业务现已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获得利润的核心环节。一些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充分考虑自身的收益率,而忽略了客户的利益,尤其是对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风险承受能力缺乏认真的评估,缺乏市场风险识别、监测、控制体系,导致了个人理财产品在设计上的欠缺。同时,商业银行在推销理财产品的时候依旧过分强调产品的预期收益,对产品的潜在风险揭示不足,没有醒目的、明确的告知客户其风险性。[3]而基于种种原因,对客户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了解不深,导致客户购买了并不适合的理财产品,造成了客户的损失。

2.4 个人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缺乏针对性,服务门槛设置较高

目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对所有客户实行一刀切的进门制度,没有对客户进行群体划分,例如,这些客户包括企业业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职员等不同社会层次,而他们可供投资理财的资金数量的不同,其预期达到的理财收益与目的也是不一样的。在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市场细分下为客户提供无差别的、无个性化的大众理财产品,必然会影响理财产品的推出与出售。

有些商业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设置了申购的附加条件,以10万、20万或更高的服务底限作为个人理财服务的起点,VIP客户的限制条件则更高,而商业银行却忽略了一点,往往符合高级门槛的客户,也许并不需要银行帮助其理财,他们都有自己的经营方法和盈利手段。而真正需要理财的是那些持款额度较低的中小客户没有自己的增值渠道,对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抱有极大希望。[4]商业银行高门槛的设立恰恰是将这部分顾客拒之门外。

此外,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中还存在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技术手段较为落后,对理财产品的营销宣传力度不够、社会的理财文化欠缺等问题。

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加快理财产品创新

商业银行要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是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推动力。要不断开发出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多样的、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在理财产品创新中,可以借鉴国外理财产品,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理财产品的技术含量与质量。加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丰富理财内容,力求在的理财服务中可以涵盖更多的金融产品,提升理财服务的深度。同时,要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目标顾客群设计不同的产品,针对客户不同生命阶段对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程度达到最高,这也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关键环节。

3.2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为实现个人理财产品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的银行制度进行梳理,进一步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构建科学的基础管理平台,发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科技手段的作用。实现管理科学化,提升风险控制能力,运用标准化的方法来解决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问题。明确理财人员职责,将理财人员个人职责、工作成绩与考核奖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将理财业务纳入经营绩效考核,提高理财产品计价比重,逐步向全面产品计价过渡等考核方法的改进,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5]

3.3 提高信息技术,促进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金融行业已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体系和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国金融管理系统,但其与发达国家相距很远。为更好地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必须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金融电子化系统、完善银行内部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进一步将经营模式转变为客户主导型,通过个性化服务,特别是定制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此外,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实现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通过对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保持有持久的兴趣,将新客户转为老客户,将老客户持久留住,从而实现客户与银行的利益共赢。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商业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也需要更加个性化、人情化的管理模式来实现。

3.4 培养具备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

商业银行要组建一支专业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理财人员,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理财、咨询服务。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懂得营销技巧、通晓客户心理、独立进行业务操作、全面掌握各类投资知识、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丹.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07.

[2]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02.

[3]吴莉云.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与对策[J].现代物业,2010,10:62-63.

[4]张琳娜,赵剑锋.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策略[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105.

[5]孙喜禄,陈豪.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及发展对策[J].海南金融,2010,09:65-69.

第7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引言

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行业对其界定的标准不尽相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动态变化。各国一般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定义,质的指标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融资方式及所处行业地位等;量的指标则主要包括雇员人数、实收资本、资产总值等。

中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目前,中小企业户数占整个市场企业户数的99%以上;在GDP中中小企业的贡献约占60%,在税收收入中占近50%;在进出口总额中占约50%;对就业的贡献度约为75%。与此相比,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量仅占全部公司客户贷款总额的40%左右,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相比明显滞后,发展空间巨大①。

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现状

(一)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存在明显不足

根据《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调查统计,认为融资环境较以前有明显好转的中小企业不足7%,稍有好转的也仅为13.93%,而将近80%的企业认为企业的融资环境没有变化或趋于恶化,其中认为融资环境与前几年相比没有变化的企业为59.02%,同时认为融资环境恶化的企业竟超过了20%,这一比例与认为融资环境好转的企业的比例基本相当。在对现有融资方式满意程度这一问题上,感到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企业分别为19.84%和15.87%,而较满意的为19.84%,非常满意的为3.17%②。另外根据2005年7月的《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了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状况:自我融资比例90%;银行贷款仅为4%;非金融机构为3%;其他渠道为2.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主要以自我融资为主,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融资比例相当低,加之中小企业资本金较少,规模较小,其内源融资规模相当有限,迫切需要债务等外源融资,因此,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直接影响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较高的门槛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GDP的贡献率已超过60%,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超过70%,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全部银行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所占的比率不足10%。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贷款准入条件、贷款流程、贷款政策并没有给予中小企业特殊的优惠政策。企业的规模越小,其贷款要求被拒绝的比率往往越高。据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资料显示调查,60.5%的中小企业没有1—3年的中长期贷款,即使能够获得,仅16%满足需要,52.7%部分满足需要,31.3%不能满足需要,贷款难的程度“可见一斑”。而根据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的调查,在我国,中型、小型企业贷款申请失败概率分别为22.13%和23%,而大企业失败概率仅为12%①。

2005年以来,随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重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己在稳步增长。从绝对数量来说,2009年全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中长期贷款累计新增7.1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43.5%,比2008年末加快23.4个百分点。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含票据贴现)累计新增3.4万亿元;年末余额同比增长30.1%,比年初高16.6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1.4%,比年初高34.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新增企业贷款5.7万亿元,其中大、中、小企业新增贷款占比分别是40.9%、34.3%和24.8%。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发展较好、信用担保机构较多的省份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因无法落实担保而被拒贷的比例为23.8%,再加上32.3%因不能落实抵押而被拒贷的,拒贷率仍然很高,达到了56.1%②。当前中小企业大部分依赖间接融资,尤其是利用银行信贷进行融资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成为目标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企业的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支出和相关筹资费用。与大中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借款方面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大中型企业借款更多的浮动利息。同时,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多采取抵押或担保方式,不仅手续繁杂,而且为寻求担保或抵押等,中小企业还要付出诸如担保费、抵押资产评估等相关费用。正规融资渠道的狭窄和阻塞使许多中小企业为求发展不得不从民间高利借贷,所有这些都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不足的因素分析

(一)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融资意识淡薄

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等级低,这是其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资金缺乏、信用水平低、没有完整的企业规划、倒闭率高、贷款偿还违约率高。中小企业一般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创立,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产权结构不明晰,企业经营效率不高,开拓新的市场难,不能有效地避免市场风险,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造成了其履约能力的下降。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然而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使得银行难以遵守安全性和收益性原则,导致银行不愿放贷。中小企业对金融系统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嗅觉不灵敏,主动出击意识不强,而且缺乏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对金融市场和融资工具生疏和不懂得树立和宣传自身金融形象,从而束缚自身开拓融资渠道的可能性[1]。

(二)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单位成本较高

从银行业务的角度来讲,对大企业的贷款相当于批发业务,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只相当于零售业务。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贷款批发业务和零售业务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上还没有分开,对大额和小额贷款审查程序基本一样。于是对任何一笔贷款,不管金额多少,银行都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放款和监控等完整的授信流程,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金额少、笔数多、手续复杂,这就使得中小企业授信业务的单位成本远高于大型企业。过高的成本自然使得银行不愿意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三)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有限,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为严重,对于贷款项目的潜在收益和风险,作为贷款者的银行通常比作为借款者的企业了解的要少。现代货币金融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由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不仅会导致金融市场难以有效运作,形成资金配置的低效率,而且会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从国际经验来看,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低,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使得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经营业务、经济效益、投资风险、还款能力的了解比较困难,加大了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寻成本乃至整个融资成本,提高了银行系统面临风险的概率。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还有一个特殊的成因。即相对于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中小企业多是“新生代”,或是商业银行的新客户,二者之间业务往来数量少、时间短。

(四)商业银行自我风险约束加强,坚持审慎的低风险信贷政策

银行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在风险管理上是“在政策规定的利差范围内,开展适度风险的信贷业务,并且要求担保”,而中小企业客观上具有分布面广、管理分散,不利于银行对其行业、领域及交叉风险进行有效预警,风险管理成本较高;又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可靠的担保,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畏惧”心理。中小企业的天然弱点和银行追求“低风险,高效益”的经营目标之间的矛盾制约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开展[2]。

四、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信贷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的联系,建立服务中中小企业的机制

统筹商业银行总分行之间关系,采取分工协作,共同推动的模式。要加强总分行联系,总行要充分发挥行际间的传递作用,牵头组织管理全国的小型企业业务人才培训,在全国推广已经成形的模式经验和产品,以推动全行小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分支机构要确立“宁缺毋滥”的原则,主要营销那些产权清晰、管理已具一定层次、自身经营积累相对较好、成长性好、销售资金回笼正常、业主商誉度高、无不良记录、有培育潜力的中小企业。

(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有效信用信息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强企业和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在做好对企业和个人信息采集的基础上,还要配合工商、税务、公安、电信、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做好信用信息整合,建立一个分级开放的信用信息数据库,形成一个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评级机构和企业多方协作、相互监督的信息共享平台。二是改进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制度,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应改变目前按大中企业的标准评估中小企业资信的做法,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内部资金评级制度,应尽快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制度,尽快制定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标准,客观评定中小企业等级,合理确定对中小企业信用授信额度。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信用信息公开制度。要统一行业标准,规范信息渠道、分析计算、信用评价等各个环节和操作流程,促进信用评级健康发展。

(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分散信贷风险

中小企业贷款难,主要是中小企业缺乏有效的资产质押和担保,因此,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有效分散银行信贷风险,促进中小企业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加快市县两级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对已组建的市县两级信用担保公司增加注资,落实财政担保基金对中小企业担保补偿机制,提高其担保实力;未组建担保公司的县(市)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组建。二是鼓励和支持发展社会商业性担保机构。鼓励有能力的大企业和行业协会与中小企业联合组建商业性担保公司,通过收取适当费用,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三是鼓励支持成立中小企业互助的会员制担保机构。借助行业协会或商会等组织牵头行业内中小企业成立担保公司,通过联保、互保或收费等形式,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提供服务。四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规定,探索建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机制。调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积极性,发挥公共财政的政策导向激励作用[3]。

(四)商业银行应构建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核算机制

重点推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单独核算的试点,逐步建立相对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对小企业贷款业务进行独立的成本和利润核算,以评价小企业客户的优劣和利润贡献度的高低,考察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经营管理业绩。在银行内部要做到分账,加强能够衡量账户业绩和盈利能力和利润报告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同时,还要加强和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建设,以便能够正确衡量不同机构、不同部门、不同个人(产品经理、关系经理)对发展小企业客户的利润贡献。建立经营人员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落实岗位,分解任务,将客户经理、风险岗位人员的负责度、经营业绩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对客户经理在贷款定价中的超额定价能力和存款、中间业务等方面的组织营销能力要给予特别奖励。要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办法,明确经营人员尽职内容和环节,既要防范个人道德风险,又较好地改变基层行对发展中小企业业务积极性不高、缺乏动力、怕承担责任的情况,鼓励客户经理营销,提高中小企业客户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兰.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