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0 11:42: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营销培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营销培训市场做为培训市场中的一块大蛋糕,历来是各家培训机构的“兵家必争之地”。但激列的竞争并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规则,也没有提升行业门槛。感觉就一个字,“乱”。学术派的,实战派的,海归派的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中确实也不乏有真正能给企业解决营销难题的,但更多的是南郭先生。在我过往的职业生涯里,曾有一年时间脱离了销售一线,回公司HR部门做了一年培训经理。其间接触了大量的上门来推销营销课程的培训机构。目睹了不少“怪现象”。
一是“全能型”的培训老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课程涵盖生产,财务,营销,人力。整个一江湖百晓生。但一看课程大纲,大都雷同,鲜见具行业特色的内容。
二是培训老师“神秘化”。和我接触的都是培训机构的客户经理,并一再向我强调他们的老师课程排得很紧,同企业沟通修改课件都由课户经理来完成。对此种老师我一般都持怀疑态度。不同行业的销售技能虽有一定共通性,但更多的是具备行业特色,比如消费品行业和机电行业的销售人员所要掌握的技能就有很大差异,而且即便是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营销短板也是不同的。一个讲师在前期客户沟通中不亲力亲为,很难想象他的课程能真正给企业有所帮助。
三是讲师头衔和曾服务企业“雾里看花”。一次曾参加了一场某培训机构组织的一场公开课,讲师来头很大,前三星手机营销总监。培训间隙我很诚恳的向他请教起三星手机的渠道策略时,这位总监故左而言它,对我提到的三五码机等名词做茫然状。不禁让我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还有一次认识了一位“实战派”培训老师,称其为康师傅提供过全国性的销售培训,让我肃然起敬。我问他“你是给顶益做的还是给顶津做的”。他回答“这两家公司没听说过,是哪个行业的”,我无话可说。
勿庸质疑,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营销短板,借助外部培训机构的力量,确实是一个好的方法。但问题是企业一定要有辩认南郭先生的能力,否则营销培训就真成了给员工发“福利”。
在我的眼中,在营销培训市场上,讲师的名气未必是最重要的,而且这一培训市场是最能检验讲师“成色”的市场,学员在半个小时之内就能辩别讲师的真实功力。
在未来的中国营销咨询培训市场上,感觉两股力量会成为主流,一是以麦肯锡为代表的实力派咨询公司为企业提供的涵盖研发、生产、人力、营销等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营销咨询培训做为一个服务板块。这些公司给客户提供的是从企业整体战略角度出发的营销流程规划及岗位培训服务。二是由各行业职业经理人开创的中小型营销咨询培训机构,针对较小的细分行业提供战术性的营销培训服务,同时因为针对的细分市场明确,往往能够做的较专业,不足之处是营业额难以做大。
个人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营销培训师,讲师本身首先在相关营销领域要有至少8年以上的实战经历,才能够沉淀足够的经验,方才有资格对学员传道授业解惑。在进入这个行业后,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首先定位自己要服务的行业,比如是消费品行业还是工业品行业,最好是和自己的职业背景相关度高的行业。其次要对自己讲授的课程定位,切不可贪大求全,课程的开发最好以自己的实战经历为素材编写,课程中少引用一些虚空的国际案例商战传奇。
一名优秀的营销培训师绝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角色,营销是一门实践的学问,而不是一门理论学问。要为自己的课程“保鲜”,最好的方式就是给自己的营销经验“保鲜”,不要远离市场一线。力所能及的参与一些营销咨询项目,在合适的时侯直接充当客户的“营销雇佣兵”,亲自操盘。毕竟见过猪跑和吃过猪肉是两回事。
营销培训师,面对未来的市场,你准备好了吗?
“狼”型营销培训心得
动物世界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每一种动物都有它的特性,而有一种动物始终吸引着我。它不是凭借体形庞大,也不是凭借力大无穷,更不是凭借狡黠伪装来生存,它有着独特的特性,它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有出色的团队作战能力————它就是狼。狼没有体形的优势也没有力量的优势,比起狐狸、变色龙这些动物它也没有那么擅长狡黠伪装。但它的三大特性已经足以令其笑傲整个动物世界。
三年前,我曾经有机会在广州的一个大型的营销培训活动中听到中国著名营销学专家卞维林的演讲,他的演讲主题就是《狼型营销》。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一堂演讲下来我深深感到获益良多,至今我仍铭记在心。他演讲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要像狼一样做营销。其实自然界有很多种动物,为什么卞老师就唯独以狼作为其学说的形象代表呢?
卞老师认为,狼族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特别是做营销的人去学习。
首先,敏锐的嗅觉是基础。狼对于血腥味有着天生的敏感,就算在很远的地方有动物受伤流血了,它也会很快根据这细微的气味找到猎物。营销人员作为全公司业绩的创造者,当然也必须要像狼一样,用自己的职业敏感嗅到我们的客户到底在哪里。狼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是它能更准确、更迅速地感觉到它的猎物在哪里。当知道客户的所在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转化为销售了?狼的敏锐遇到猎物的时候同样会显现出来,它会用它过人的观察力发现猎物的弱点在哪里,然后想尽办法去进攻。当猎物有好几只的时候,它还会去观察哪只才是关键的,一旦发现,它会集中力量攻击这个关键点。细想一下,这样与我们日常做营销是不是很相似呀?我们同样要用狼一样的敏锐去寻找我们的客户,同样要用狼一样的敏锐去分析客户并了解他们的需求所在,同样要用狼一样的敏锐去发现客户真正能在我们业务范围内做决策的关键人,一旦弄清楚,我们就需要集中资源去做他的工作。
第二,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是狼的灵魂所在。狼是一种有很强个性的动物,它遇到困难或猎物相当难对付时,它能展现出来一种志在必得、视死如归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狠劲。这个特点我觉得就是我们作为营销人员最重要的一种素质,因为我们在面对客户的时候,无数困难与阻挠在不断缠绕着我们,没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是不可能支撑着我们挑战这一切的。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很容易就会退缩、逃避甚至放弃。狼所处的大自然到处都充满了危机与不测,为了生存它们必须要练成一种比其它动物都要狠的性格,为了获得猎物无惧任何困难与危险,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因为退缩、逃避或者放弃意味的不单是没有获得某一个猎物,更有可能意味着失去它的生存机会。我们营销人员在残酷的商战环境中何尝不是充满了竞争与压力,如果选择退缩、逃避甚至放弃,我们一定会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只要我们选择像狼一样的不屈不扰、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那么我们就会有赢的机会。所以,为了生存我们也必须要练成一种比其他职业更加坚强、更加拼的性格,无惧任何阻挠与困难,尽自己最大能力把客户争取过来,这才是具有狼性的营销人员。
第三,出色的团队作战能力是令狼发挥最强战斗力的关键。狼最具特色的个性就是它的群体精神了,它们每次出击都不会是一匹狼的,通常都是一群出动的,我们称为狼群。狼群不会贸然进攻,一旦出击时,每一匹会分工合作,发挥每一匹的优势和最大的能力,所以狼群经常可以捕获体形比它们大的猎物。倘若有一匹受伤了它们也不会抛弃同伴,它们反而会召唤更多的同伴来救援的,这就是为什么狼在自然界没有体形也没有力量的优势却比其他动物更能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我们和狼一样,也不能单独一个人在工作,无论你的能力有多强,你也需要你的同伴的帮助,营销是一个团队在共同运作的。所以,我们如果要在商场上也能像狼一样生存,就要懂得运用团队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现代化生产大分工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岗位,要把一件事做好通常是需要几个人甚至几个部门联合一起操作的。因此团队的作战能力就直接关系到业务成功与否,在团队中我们与其他同事要像狼群一样分工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形成最佳的向心力为实现团队的目标一同努力,当有同事因为某些原因暂时发挥得不理想时,我们不应看不起他或者抛弃他,应该努力去帮助他支持他,令他也能为团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团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团队,才是经得起风浪的团队,才是最有狼群特性的团队。
综上所述,“狼型营销”主题就是——营销人员要令自己具有狼性,有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和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还有有出色的团队作战能力。一群“狼性”十足的营销人员组成的营销团队会得到公司赞赏、让竞争对手惧怕、使客户满意的,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狼群”。
营销咨询与营销培训,工业品企业的口味差异悬殊。营销咨询,是解决营销的根本问题,比如战略、营销体系、运营效率、产品生命力、市场与客户占有率。一些企业明明是遇到了致命的发展问题乃至生存问题,却只当作平常的感冒发烧,于是急吼吼地寻找营销培训这味“退烧散”。叶敦明发现,国内的工业品企业经过了这几年的营销基础教育与熏陶,对工业品营销培训的需求算是持续的、理性的、主动的了。而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就有不同的营销培训需求与口味。
工业品营销培训,若是拿菜作比,可以划分为:满汉全席、生猛海鲜、土菜、小菜一碟。满汉全席,是用于炫耀的,讲师的名气、课题的时髦、气氛的热络,是最紧要的。高层管理者仿佛在跟营销大军说:您瞧,最好的老师,我给你请来了,最好的方法你们也学到了,剩下的就看你们的行动了。
培训成了一种交代,一种教训下属的资本,生活中也有发生。父母亲教育孩子时,总是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孩子依然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期望压根就不是父母的幻想,而是一种不已他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叶敦明觉得:以为自己说了、做了,孩子就可以成材了,拿父母的教育岂不是轻易地被家教、学校或者邻居代替了呢?企业也是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不如设身处地去理解、去引导、去领导。
生猛海鲜式工业品营销培训,偏爱“一剑封喉”的销售高招,大客户营销、行业开发、招投标,则是必点的课题。客户企业希望借培训解决销售难题,营销人员则希望学到真本领。一棵歪脖子树,希望一片沃土成就自己参天大树的奇迹,培训岂不成了大力丸?猴急的培训需求,别忘了欲速不达。可事实上,每当老板一筹莫展的危机关头,营销培训就会充当速效救心丸。猛招用的多了,效果自然递减。企业管理的阴阳搭配,单一手段容易造成思想的单调与活力的困乏。
坚守小而美的创业型或维稳型工业品企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必然,犹如嘴刁、眼尖、心细的食客,专门到深山、僻巷中寻找美味的踪迹。他们追求赢利模式创意的原汁原味,不以规模扩张为唯一目标,甚至以客户占有率为主要考量标准。“土菜”式工业品企业,搭上电子商务真的可以飞腾远吗?叶敦明认为:不少工业品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只是图一时的,战略不彻底、团队不跟进、流程不匹配、资源不协调,空有虚构的梦想,没有是在的理想。
经常出入大饭店的人士,最欢喜的便是回家喝一碗粥、就上一两样小菜,与家人共进难得的晚餐。不在于吃的多好,更在乎吃饭的温情与情调。一些工业品企业,会主动选择“长尾产品与服务”,在一个或一类客户身上获取更多的业务,他们追求的是客户服务的深度与交易黏着度,你也如此吗?走长尾路线的工业品企业,其客户群必须宽广、需求交叉多、持续交易强、边际成本低,若是守着小菜一碟,就需要有老干妈的口碑、乌江榨菜的传播、泡椒凤爪的普及,而这些要素,非毅力坚定者莫能为。
如今国家推广清洁能源并且重点扶持,使得太阳能、天然气等逐渐用于普通家庭,特别是12年之后,光伏发电中的分布式电源广泛应用,传统电能与可替代能源的竞争日益激烈。同时在供用电方面,由传统的单一售电侧结算转变为“余电上网、自发自用”以及“自发自用”等多种形式,将造成原有客户流失、电力负荷重新分配,对电力企业的新市场的开拓及其经济效益造成不利影响。现阶段供电产品单一、电力市场营销受体制影响并且销售手段落后以及产品的设计、策划缺乏新意,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及能源市场的发展要求。
1.1营销组织体系尚有缺陷
电力营销部门在“三集五大”的政策指引下积极推进了“大营销”模式的改革,但是在实践落实中还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存在管理职能定位相互交叉以及界面不清晰的现象。同时还有基层单位管理方法和管理思路没有及时转变,不能很好的适应营销新体制。
1.2营销人员素质不高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来说,在其生产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轻营销、重网架”的现象,电力市场的营销人员不能及时补充、更新,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等问题,因此造成对新技术、新设备接受较慢,进一步降低了电力营销的管理水平。
1.3营销管理信息系统存在漏洞和风险
目前信息管理系统还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因此使得系统不安全漏洞或不稳定因素较多,如电脑黑客或非法用户可轻易入侵系统,电费统计可能出现遗漏或重复等;另外还有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的是操作人员及系统维护无意识的错误造成的。
2电力营销培训内容
2.1完善部门培训的考核制度
拥有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是一支合格的单位部门队伍前提。同时该制度要充分表现出知、责、权相统一的特征,所以对于单位部门的职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与营销知识;此外还需要具备营销策划、执行、管理的能力;在明确各自的岗位时,要阐述相应的营销岗位的作用,同时要求单位部门持证上岗。既要强调业绩考核又要重视工作考核。
2.2转变传统观念
管理者要用市场经营理念代替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理念,同时要注重需求导向以及消费者的因素。要兼顾市场经营中的效益要求及电力生产中销售安全的技术要求。针对普通营销人员,核心是要增加企业的服务意识及客户的主体意识。
2.3对先进的营销理论学以致用
如今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光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学习掌握先进的营销理论并以此指导进行实践运用。首先应该以市场的角度而不是技术的角度去理解电力商品。在技术层面上,电力商品只能反映能源的使用价值,但是在市场层面上,还可以通过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品牌等来提高电力商品的价值,以弥补电力商品单一性、无形性的缺陷。
2.4营销技巧培训
电力营销所需要的技巧包括服务技巧、谈判技巧、促销技巧、电费回收技巧及公关危机处理技巧。对于技巧来说其基础是规律,因此要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另外在该基础上,再针对市场的情况和本部门、本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采取合理的措施。
2.5培养营销队伍的协调能力
营销人员的表现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因此电力营销人员在市场上需要展现一种集合力量和集合形象。因此,要加强营销队伍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性的培训,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模式同时对其进行强化和完善。
3营销培训工作的探讨
伴随我国电力公司对电力营销作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人员培训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电力营销培训工作已成为人力资源计划的组成部分,而目前培训机构在进行电力营销培训时需要依照营销人员的实际情况,从而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电力营销培训体系,系统分析组织安排、培训需求以及确定培训计划,进而满足公司发展的要求。
(1)提高师资队伍力量,增强培训质量培训中心需要进一步实施人才强企的战略,坚持以人才建设为主要核心。建设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力度,积极培养出一支学历层次高、规模适度、综合素质一流、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
(2)对于不同的培训人员,通过“大营销”体系的内容,按照不同业务的岗位职责、业务内容细致制定各自的培训计划。如今在“大营销”体系的背景下,公司依照功能定位变化 前后的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以及业务模式的要求,充分调整各个机构岗位的业务职能。队伍组成相比以往有较大的变化,同时针对其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岗位、不同业务,在掌握其岗位内容、岗位职责和岗位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好培训计划是保证培训结果的关键。另外制定计划之前,还要了解调整后的各岗位人员的业务要求及工作内容,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制定培训内容。
(3)加强技术改造力度与实训室建设促进实训设施的更新升级,完善技术支持系统软件与营销业务应用平台软件的培训应用,在熟悉专业技能培训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研究对于流程业务的协作互动练习、全过程网上流程操作、技能实训实践类的培训。针对“机构扁平化、客户导向型、业务集约化、服务协同化、管理专业化、管控实时化”的“一型五化”的营销方式,营销人员的每一各种步操作都需要经过对应的网上业务流程工单进行推进,这样便于监控系统的全过程营销业务的责任明确和质量监视,但是人员的交叉操作以及流程的繁琐将对员工的业务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电力营销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电力工业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已由生产型、生产经营型转为经营型和具有公用事业性质的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完成电力供应职能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电力企业逐渐把电力市场营销摆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电力营销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电力营销业务培训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中实现“持续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营销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因此结合先进的培训理论建立电力营销培训体系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电力企业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一般都实施了需求调查,却没有对需求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确认,把这项工作看得无足轻重,培训决策缺乏审慎态度。没有认识到深入细致的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只是单方面制定了一个培训计划,在培训的过程中忽略培训所带来的各方面的效果,没有进行有关人力资源的人事调查和系统地收集每个职工的情况和资料,没有收集有关工作职务的各种资料以及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每个职工对培训的需求和期望,从而致使培训收效有限。
2电力营销人员培训的原因
2.1营销模式与市场经济不符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使电力营销人员习惯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电力的销售而且表现出较强的垄断经营的作风。在电力销售过程中,尽管很早就提出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口号,但电力长期的卖方市场使电力企业在电力营销过程中忽视了消费者对市场的主导作用,经营以企业为中心,表现为生产经营形式,在这种经营方式下,企业的员工在市场的行为则体现为电霸作风,对消费者“卡、拿、要”,根本不讲服务。对营销人员来说,计划的观念较多,而市场观念较少。
2.2缺乏营销管理
用电管理强调调度与平衡,其重心在于安全运行与节能,适应生产需求;而营销管理的重心在于开拓市场,满足消费需求。用电管理,是企业内部的技术概念,对内而不对外,企业是主体,客户是客体,客体要适应主体;而营销管理,客户是中心,更多体现出“服务”,并以服务增加电力商品的价值。因而,对于长期从事用电管理的人员要实现由用电管理型向营销管理型的转变,并要明确两者的区别,改变经营观念。
2.3营销上缺乏创新
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按计划办事,因而靠经验就可以完成产品销售的全过程。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营销人员要注重效率,参与竞争,就必须要具有创新的意识。由于电力的生产与销售的技术要求高,因而人们习惯于用标准与程序解决问题。即使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时,也按部就班。对新形势下电力营销人员来说,经验型的习惯式的工作方式要加以改变,相应地要以创新的经营思想去适应市场、开拓市场。
3电力营销人员培训的核心
3.1建立培训制度
营销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规范,例如企业要健全培训审批制度、学时制度、考核制度,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培训计划制定的好坏,对培训效果也有重要的影响。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应将基层科室的培训需求和公司战略相结合,以此决定培训目标和计划。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应提前一个月左右就把培训需求调查表发到各个科室,然后由培训负责人收集汇总,再根据上级部门的培训精神,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集中进行讨论,以使培训计划能最大限度地符合营销公司的培训需求,使培训费用花到实处,真正发挥培训的应有作用。
3.2注重全方位的培训
现代社会对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营销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为使培训水平达到较高的层次,营销公司加强了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培训公司和相关高校的联系,及时掌握营销的新理念、新技术;在企业内部,也经常同技术开发处、安质环处、车间技术人员沟通,及时掌握产品最新的技术发展方向,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独山子石化公司销售公司在近两年共进行了外语、法律、营销知识、国际贸易规则等共类培训,人均培训学时数超过石化公司要求,从专业知识、任职能力方面有效地保证了员工成才,企业发展的需要。销售公司对每次培训都严格要求,内培要求学员认真做笔记、讨论,外培要求学员写总结或取证。
3.3节约培训费用
河北省某电力销售公司总结了前几年的培训经验发现,外聘专家培训费用很高,专家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专家不了解石化行业,所授的营销知识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营销企业具有人员流动性大,工作场所不固定的特点,很难集中所有培训对象进行培训,所以外请专家集中授课的培训效果不理想。为此,近年来内部培训主要侧重于订购VCD光盘和网上学习,学习方式灵活,且费用低,同样达到了很好的培训效果。同时公司还订购了《市场营销》、《销售与市场》、《国际市场》、《现代营销》、《中国塑料》等十余种营销方面的培训书籍和刊物,以供员工随时学习查阅。另外销售公司还充分利用公司人事处、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的外聘专家为公司服务,实现了资源共享。
4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是衡量培训评估体系各层次内容主要尺度,指标体系的合理与否,决定了对各层次评价的准确程度。因此,设计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从客观公正、全面完整、科学合理等方面来考虑指标的选择。
4.1系统优化原则:选取的指标必须要尽可能的覆盖评价的内容,这些指标必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每个指标应尽可能边界分明,避免互相包含,减少对同一内容的重复评价。这些评价指标,构成互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4.2通用可比原则:评价不仅是为了同一个单位的纵向比较,更重要的是为了与不同单位的横向比较。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纵向和横向比较中都具有通用性和可比性。主要办法是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按共同点设计指标体系,同时采用调整权重的办法,照顾不同业务的单位。
4.3可行性原则: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声音/数字
(8)声音 无
(8)数字 无
政策
(9)发改委商务部:及时投放储备蔬菜平抑价格 无
(9)河南商业预付卡发卡企业2月前完成备案 无
(9)商务部首批药品流通行业5项标准 无
商贸要闻
(10)安永报告:2013年ipo活动有望回升 无
(10)科脉御商助力中业爱民提升规模效益 无
无
(11)平安银行产学研合作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无
(11)美国运通《2013全球商务旅行预测报告》 无
商会动态
(12)“2012中国商业经济国际论坛”在京举办 无
(12)2012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宣传工作交流会在京召开 无
封面专题
(15)零售业如何适应新节奏——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变局隐现 颜菊阳
(20)缓行中的传统零售商亟待转型 黄苏萍
(22)点燃零售业再增长的新引擎 郭戈平
企业天地
(25)勇于创新 共谋发展——林德携手海烟物流二十年风雨兼程 吴晓
管理研究
(26)支付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评估研究 徐芳
特别专题
(28)2012全球零售自有品牌产品亚洲展落幕 吴晓
海峡两岸
(30)中国茶之故乡 华刚茶之精粹 姜丽丽
无
(32)弘扬茶人精神给予好茶最美的延续 姜丽丽
华夏旅游
(34)新旅游style迎新春 姜晨
(36)感受农家文化王家第一大院 姜丽丽
(38)石京龙滑雪场 姜丽丽
(40)滑雪的乐趣 姜晨
(42)乔波冰雪世界 姜丽丽
(44)严冬火锅成宠儿 姜丽丽
人物在线
(52)朱天喜:坚守禅武医文化的传承之路 闰方博
书讯
(56)“吃货”天堂——美食梦想地——成都 吴晓
无
(58)善事一生 酒鬼相伴 无
(60)筹措新篇章酒鬼借“危”完美续航 吴晓
(61)天赐琼浆玉液人间“酒鬼”得福 无
(62)后乔布斯时代的苹果 闫方博
(63)闲饮普洱
寒冬 李伟丽
(64)玉雕大师·仵应汶 无
(66)钧瓷大师·阎夫立 无
(68)孙菊生·绘画欣赏 无
(70)单克义·书法欣赏 无
(72)姜金军·绘画欣赏 无
(74)马鸿民·书法欣赏 无
上篇分析了厂商之间的关系实质,得到以下结论:
一、 厂家经销商之间有三重关系。
1、 经销商是厂家进入新市场的入场卷;
2、 厂家实际上是依靠经销商的人、车、货、钱、网络来实现各地市场的销售,经销商是厂家的区域销售经理;
3、 经销商是厂家的商业合作伙伴,两者之间的关系既有统一又有对立;
二、 厂家业代和经销商的关系就像“特派员和地方武装”。
三、 厂家业代管理经销商的终极目的是四个字“协调、牵制”。
本节将进入实战动作培训阶段
实战动作培训:如何选择合适的经销商(上)
解决一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要想日后在经销商管理问题上少出麻烦,首先要学会选择一个好的经销商。
一、经销商选择的思路
思路一:选择经销商就象是选员工,要严进宽出。
厂家选择经销商实际上是因为企业在当地没有销售网络、而直营市场成本又太高,所以寻找经销商,利用经销商的在地网络、人、车、物等资源地成本进入市场、管理市场,从而把经销商的网络纳入企业整体营销网络之中——从这个角度讲,经销商其实就像是企业的员工。
企业招聘员工都有一个“严进宽出”的原则——在招聘阶段要严格把关,做详细的调查取证,一旦聘用要多加培养辅导,用各种激励手段促使员工发挥最大效能。尽量避免招聘时轻率行事,进门后发觉“不合用”又频频解聘的做法(被解聘者的前期培养费用全部无效浪费、市场工作被延误搁置、 过高的解聘率又会造成员工队伍的动荡)。
企业选择经销商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择新经销商时要慎重行事,全面调查,一旦经销商选定之后,要尽可能的通过销售政策、促销支持、厂方人员的具体工作等方式去激励经销商更好的合作。
不少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在产品销路较好的时候“霸气十足”,认为“我们的产品好销,我们市场做的细,终端网络都在厂家手里” 、“经销商只不过是一个拉车送货的司机,随时不听话我随时可以换他”!这种思想主导下企业在前期经销商筛选和后期经销商更换问题上都会草率行事,造成以下危害。
1、 企业对经销商霸气太重,在产品好销时,经销商为了个人利益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 一旦企业市场上遇到障碍,也难逃墙倒众人推的结局。
2、 经销商选择轻率,合作一段时间会发现“不合格”要更换,这时往往伴随着市场已经被做乱、冲货砸价已泛滥、超市已开始将产品清场、通路上已经有较多的即期/破损产品……,而此时更换新经销商重新启动市场要面对诸多遗留问题(即/过期产品退换、超市换供货商的过户手续、通路价格的理顺拉升、冲货治理等等)——你会发现,拯救一个曾经做乱的市场比启动一个新市场都难。
思路二:选择经销商考评要全面
选择经销商如同选销售经理,招聘销售经理要考查他的学历、工作经验、敬业精神,以往的业绩、因何在前工作单位离职等等各项因素。
选经销商同样要全面考查
1、 实力:经销商的人力、运力、资金、知名度(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学历);
2、 行销意识:经销商对做终端市场的意识是否强烈,是否是那种坐在家里等生意上门的老式经销商(坐商)(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敬业精神);
3、 市场能力:经销商是否有足够的网络,他现在的品牌做的怎么样(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在原单位业绩表现);
4、 管理能力:经销商自身经营管理状态如何——(如同招销售经理考查其管理下属的能力);
5、 口碑:同业(其他厂家)、同行(其他批发商)对经销商的评价,是否有带头冲货砸价、截流费用、截流货款等行为(如同招聘销售经理考查他在以往的工作单位中是否有劣迹);
6、 合作意愿:经销商是否对厂家的产品、品牌有强烈的认同,是否对市场前景有信心——没有合作意愿的经销商不会对这个产品积极投入(如同招销售经理考察企业提供的环境是否可以留得住他、是否可以满足他的基本需求进而激发他的积极性);
思路三:选择经销商要与企业市场发展策略匹配
营销是谋定而后动的行为,企业在开发一块新市场选择经销商之前,首先应该思考的是:“我现在会在这块市场上卖什么产品?在哪些渠道销售?我两年内会跟进哪些新产品?下一步是否会延伸扩大该经销商销售区域?”在经销商筛选过程中要考虑以上因素给自己下一步的市场策略做好伏笔。否则,今天选择的合格经销商明天可能会成为障碍。
如:经销商可能卖小包装饮料业绩很好,但对大包装新产品却无能为力,原因是大包装饮料多走超市、酒店渠道。而擅长卖小包装的经销商多走零店、批发渠道(在商超酒店无成熟网络),尤其做超市要求经销商有充足的资金实力(超市压款一般是销售额的三倍)、充足的运力(超市要货是小批量、高频次)、和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增值税发票),专做零店、批发的经销商很难迅速实现渠道转型,担负起大包装饮料市场开拓的任务。
思路四、大小权衡,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经销商选择要回避大客户导向的错误思路,选择经销商不是越大越好,——经销商越大往往越难控制,而且砸价冲货“潜力”也越大、另外大经销商其的品牌多,很难对一个品牌专注投入。
当然,经销商也不能选的太小。思路三中提到专给零店供货的经销商很难转型去做超市渠道,主要就是因为实力问题。
从大小权衡的角度去看,经销商选择就象是结婚照对象,财大气粗的不一定好,没有面包的爱情,也不现实。选择经销商,
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何谓合适?
企业在开发新市场前,首先应明确区域目标/渠道目标,明确自己要让经销商在多大的区域、在哪些渠道做销售。然后,根据目标市场规模,目标渠道的特殊要求(如:网络、资金、运力)考虑经销商必须具备的实力——经销商至少要能够满足及时给这些目标区域和渠道及时供货及时服务。在此前提之下,经销商甚至越小越好,因为经销商越大越“不听话”。
二、经销商选择的标准和具体动作分解
经销商选择思路的培训,只能使员工的概念更加清晰,要想让员工迅速把培训的知识运用于实战中去,还要更进一步把思路变成具体的标准和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一 行销意识
说明:
行销意识是指经销商做市场的思路是否符合厂家终端销售的方针,行销意识是否先进,往往决定经销商的发展前途。
笔者在消费品营销行业里走了十二年,亲眼看到很多经销商(尤其是那些八几年就下海的“老前辈”)现在手里有人、有车、有钱、实力强、但这几年生意越来越差!而另一部分新兴的经销商(九十年代末才进入商业领域,年龄在35岁以下,知识结构相对较新),虽然实力上不是非常充足,但经营手段灵活,生意越做越红火。
前者(以下代的老式经销商)优势占尽却日渐衰落,后者(以下代称新型经销商)初出茅庐,资源严重不足却节节攀升?差别就是行销意识!
老式经销商为什么当年能迅速崛起。
1、 过去厂家都是大商制,一个商垄断几个省的经销权。
2、 当年,老式经销商和同行小户相比,有车、有钱、(下海早,迅速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可以大笔现金提资,又有网络(在各县、市有一些固定的下线大户)——可以迅速将产品分销出去!厂家纷纷找他们产品、给他们特惠政策、于是在诸多厂家扶持之下老式经销商迅速做大。
现在这些老式经销商为什么又江河日下,渐渐衰退呢?
1. 厂家现在多执行密集分销制,经销商已经开到县、乡级,原来老式经销商的下线大户都已经被厂家橇走了,再想靠几个固定下线大户做“腿子”大车倒货已经不可能;
2. 厂家现在都要求终端销售,日益崛起的卖场对传统经销商也形成极大压力,但老式经销商的大多仍然不能认清形势,及时调整经营思想,还在固案以前的“成功经验”(找好销的产品做、降价、等下线客户上门提货),他们不愿给卖场供货(怕卖场压款,手续麻烦),不愿给小店供货(嫌零店单次要货量太小,送货成本太高)。
3. 市场变化导致厂家需求变化,老式的经销商不能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于是被越来越多的厂家放弃,失去厂家政策支持的经销商一定会越做越小。
为什么新型经销商这几年发展迅速?
新型经销商入行较晚,没有当年坐在家里收钱的成功经验做包袱,而且由于年龄、文化层次的关系,接受新事物较快。他们非常了解厂家要求经销商走终端、进卖场、送零店的想法。他们宁愿承担各种风险给卖场供货,是因为他们知道,今天不把卖场抓在手里,明天就会被卖场把自己挤垮,他们不会因为小店单次要货量小所以不送货,他们知道多一个客户就多一个网络,网络建起来可以销售很多种产品产生利润,也可以做为跟厂家讨价还价的重要筹码!——新型经销商的经营风格符合市场变化、符合厂家要求,成为厂家新庞,自然越做越大。
具体动作:
行销意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如上说明会让员工对行销意识的理解更清晰,究竟用哪些动作判定一个经销商有没有行销意识呢——可通过对经销商的三句问话,加两小时实现场观察切实完成。
1、 问经销商现在的各品项的销售情况
话术:
您现在的A产品一个月卖多少?B产品一个月卖多少?A产品在超市渠道一个月能卖多少?C产品在超市渠道卖多少……?
很多经销商会回答“我这里一天大约能卖3万元,一年大约卖1千万元的销售额。去年能净赚六七十万元,今年情况没去年好,可能赚不了这么多。至于具体哪个产品每个月在哪个渠道卖多少?谁有功夫去算那个细帐?”——这就是典型的老式经销商,虽然店铺大、但他连自己的各产品卖多少量都算不清,当月算不出自己是赢利还是亏本。——这种客户属于“神智不清”型,这种客户决不能要。
相反,新型的经销商就会靠诉你我一个月会有多少销量,在各渠道销量占比是多少哪些产品利润薄销量大纯粹是拿来带货的;哪些产品销量不大但价格透明度低是赚利润的、哪些产品是正在准备淘汰的……。
2、问经销商当地市场基本情况
话术:
(求教者的口气)张老板,你好!我是外地人,刚来这里,对这个市场不了解,我想请教您一下这块市场有什么特点?
老式经销商就会告诉你:“有什么特点!这里穷、穷就只能卖便宜货,你多打点广告再降点价我就能帮你卖”。
新型经销商就会告诉你这里人口有多少、哪里穷、哪里富、哪里是三省交界之地适合找大户大车走货、哪里当地企业发达团购潜力大、以及各城市的在地消费习惯等等。
我们并不可能寄望于一个经销商对当地市场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如果他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应该对当地市场基础情况有所了解。
3、问经销商需要哪些支持
话术:
张老板,假如果咱们签协议,我们厂找你做,您希望我们给你做哪些支持。
老式经销商就会要求:“多打广告、多做特价、搭赠、降低价格,提高返利”这些要求说明该客户只会靠低价格卖产品,没有丝毫的终端销售意识,而且可能还是一个冲货、砸价的好手。
新型经销商就会要求:“你们厂出几个人几辆车帮我铺货做市场、给我支持几个导购帮我进超市做专柜……”。这种客户要的是终端促销资源,他们懂得真正的销售是在终端市场实现。
4、在经销商早上开门或晚上关门时现场观察两个小时
在经销商开门/关门时现场观察两个小时,是为了了解经销商的业务人员分工状况。
·有些经销商的业务人员根本不出去,坐在店里等人上门提货,他帮忙搬货。还有些经销商是等人打电话下订单,然后派人送货,这都是最传统的坐商。
·更多经销商时把员工不定期放鸽子一样赶到市场上去卖货拿提成。这种做法稍微好一点,但肯定会造成业务员骗销、压货、销售品项不均衡、产品即期等诸多隐患。
·新型的经销商会给每一个员工有清晰的责任分工,每人负责一块区域,每人每天跑固定的路线,固定的周期重复回访——周期性主动拜访终端客户,上门订/送货、做陈列、处理客诉……。
小节一下,通过三句问话、两个小时的现场观察、四个动作可以迅速而且相对准确的判定经销商的行销意识是否到位。
本篇回顾与下篇预告:
通过上两节的内容,我们学习了经销商选择的思路、标准、和动作。主要内容如下:
经销商选择标准一:实力认证(细分为考察经销商店面规模、仓储规模、运力、网络知名度等系列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二:行销意识认证(细分为对经销商的“三句问话、两小时观察”等系列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三:市场能力认证(细分为了解经销商现经营品牌表现、KA业务、批发阶次等系列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四:口碑调查(细分为了解同行、同业口碑,经销商及其合伙人口碑等系列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五:管理能力(细分为了解经销商人流、物流、资金流管理现状,要求经销商建立基本管
理程序等系列动作)
经销商选择标准六:合作意愿(细分为观察经销商是否热情、是否在合同细节问题讨价还价等动作)
本节将讲述经销商选择、定的其他注意事项 实战动作培训:经销商选择注意事项
一、 经销商选择的六大标准应该如何排序?
如果一定要对六大标准做排序的话,建议遵守以下思路。
合作意愿最重要!不管经销商的实力、行销意识等条件再优秀,如果他表现出对这个品牌不是很有信心和兴趣,那么他就不会对这个品牌的推广投入太多精力和资源。经销商的一切优势都不能为厂家所用。需要注意的是经销商的合作意愿是可控的,厂方完全可以通过某些方法激发经销商的合作意愿(具体方法见下期内容)。
对有合作意愿的经销商候选人,要注意调查其口碑,有砸价、冲货、截流货款恶名者不能录用。与其找一个“劣迹斑斑”的经销商合作,然后再对他严加监控、斗智斗勇,不如趁早不要用他。不要幻想这个客户在和你合作之后其经营理念和风气会自动完善。
在上两条标准都能通过的前提之下,经销商的行销意识、管理能力、市场能力越强要好。
实力不是越大越好,恰恰相反,在经销商的实力能够覆盖厂家给他规划的渠道、网络和区域市场目标前提下,经销商实力越小越好(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超出厂家目标市场的实力并不能为厂家所用,相反太大的经销商往往市场反控力强、砸价冲货“潜力”大,“客大欺厂”的“潜力”大。
二、 注重经销商的选择质量
企业开发市场一定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去选择一个合适的经销商,需知有什么样的经销商就有什么样的市场,在经销商选择问题上草率妥协,会带来无休无止的烦恼和惨重的代价。
如果在某个区域市场经过筛选发现找不到合适的经销商(大多数情况是有合作意愿的经销商不能满足要求,而能满足要求的经销商又没有合作意愿),企业万不可退而求其次。“先找一个经销商临时应急,凑合着用,不行了再换!抱着这种心态往往到想要更换经销商时发现市场已经做乱、价格已经穿底、通路上已有大量的即期/不良品积压、部分超市已经开始将该产品清场……。而这时候企业会发现:拯救一个曾经作乱的市场,比启动十个新市场都难。”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以下两种应对方法;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确找不到各方面符合企业要求同时合作意愿又很强的经销商,说明时机暂不成熟,不妨将这块市场暂时搁置。宁可晚一步开发也不降低标准选择不合适的经销商,埋下“祸根”。
倒着做渠道:经销商合作意愿低无非是怀疑对你的产品能否畅销和有钱赚。厂家真的有决心一定要开发这块市场。不妨先派厂车、业代在该市场直接做终端,选择重点区域进行零店铺货、超市促销、家属区宣传活动等。当然做这些动作的目的决不是要做直营,而是造势——让这些准经销商看到“这个厂家挺有市场运作能力”“这个产品稍做促销销量就可上升”。倒着做渠道可以拉动经销商的合作意愿,变被动为主动。
三、 尤其对新经销商的调整要当机立断,市场不等人
经销商选择思路中讲到,对待经销商要像对员工,严进宽出——选择时要慎重,一旦选进门要力争激励扶持,不要轻易“开除”。这个思路也有例外——员工入职一般都有三个月试用期,试用不合格不再续签合同。对经销商也一样,新经销商刚开始合作对市场影响不是很深入时,一旦发现其在合作意愿、基本实力(资金、网络等)、行销意识等要素上的确不能胜任,要当机立断,考虑马上更换。拖沓、延误、寄望经销商的自我完善大多导致悲剧。
比如:
经销商资金实力不够时,大多会说“请给我时间,几个月内我可以融资”但实际落实的可能性极小。
经销商的行销意识和企业市场要求格格不入,企业想教育经销商转变观念,最后会发现,教育一个经销商从根本上转变和改善所付出的成本远比开发新客户要大的多。
经销商目前欠公司十几万货款,暂时“不敢换”,几个月后会发现欠款更多……。
四、 经销商的产品线长了好还是短了好?
产品线是指经销商的产品多寡。产品线长的经销商必有较大网络实力和资金实力,但注意力分散,很难对单一品牌投入太多关注。相反,产品线太短(甚至专销一个产品)的经销商关注度足够,但难免实力较小、网络不全面。正常情况经销商2---4个品牌最佳。
另一种情况是选择产品线与本品“相容而不违背”的经销商。“相容”是指经销商目前的产品与本品销售渠道吻合,网络可互相借用。“不违背”是指经销商现在的产品中最好不要出现本品的竞品,尤其不要出现优势竞品(品牌及通路利润较本品有优势)。
如:乳品企业可以去找做碳酸饮料的经销商,这种客户零店、超市、家属区、餐饮各渠道网络全面,同时大多看好乳品市场的发展前景,意图在此一展拳脚,一般会对新的乳品品牌投入更多关注。
五、 利用二线客户的欲望
强势竞品的大二批中有不少人不甘心永远做一级经销商的下线客户,憋足了劲要当经销商。
批发商中有些专门卖杂牌产品的客户,虽然赚到了钱,但他们也不敢心老当“杂牌王”也很希望通过产品正规运作提升经营层次。
一些职业经理人在企业里打工作十几年销售,然后辞职干起经销商。他们有丰富的销售经验,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相对先进的营销理念。同时他们做生意的本钱是十几年打工的积蓄来之不易,因此做生意更有头脑、更努力。
以上三种客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他们看中了某个产品会竭尽全力,不计较短期得失,在合作意愿上可以评120分!善用这些客户的热忱,往往可以创造比正规经销商更好的业绩和厂商合作局面。
六、 人力投入较充足的厂家可考虑诱导资金量充足的其他行业经销商进入新行业
例如:
某汽车经销商不满足与现状,决心进入消费品行业,经业务人员诱导,果汁产品,做超市渠道经销商,厂家投入人力支持弥补其对消费品行业经验短缺的弱点。双方合作非常愉快、业绩也不错。一方面超市渠道压款造成较大的资金占用让很多消费品行业经销商望而却步,但对汽车经销商而言简直是小数目。另一方面恰恰由于他对消费品行业一无所知。又很想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对厂家的“策略”言听计从,完全配合,真正做到厂商一条心、共同拓展市场。
大家电(电视、冰箱)经销商的利润越来越薄,而一些精明的小家电企业(炉具、燃气具等)就开始利用小家电行业利润的优势挖大家电经销商。同样道理,对大家电经销商而言,以往给厂家打款都是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现在小家电只需以往投入的十几万就可能有十几、二十个点的回报率,何乐不为?
七、 警惕国营经销商现象
国营体制的经销商大多实力较强,账款信誉较好,但同时因机制问题部分会有以下弊病,阻碍市场发展,建议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选用;
人浮于事,事亦难行,遇到有利可图各部门(销售、财务、储运)都伸手,遇到要担责任(如:给下线客户放赊销)又全都推脱责任,事事有人干涉,事事无人管。
由于人员分配奖罚机制滞后造成员工惰性。
例:5点30分下班,5点拿订单给经销商的员工就不送货了。问其原因:振振有词——虽然现在还没有下班,但我送货回来路上就到下班时间了,后面的时间谁付加班费?!
财务制度非常正规,市场应变需要经销商临时垫支促消费、推广费用几乎不可能。
八:经销商评估表的运用
到此为止,我们学习了厂商关系、经销商选择的思路、标准、动作和7条注意事项,但大多数业务人员了解了这些内容之后,一下市场还是不由自主地按思维定势找一个大户回来,人的思维有惯性,“知不等于行”,要给业务人员进一步指导,引导和约束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按照企业教给的方法去选择经销商——推荐方案:使用经销商评估表,具体步骤如下:
销售经理根据的企业市场投入力度,该区域的市场特点和要推广的产品特点,设计经销商评估表。在表格最左框写明 “在该区域合适的经销商所应该具备的条件,然后针对每个条件写出最佳状态描述、次佳状态描述、最差状态描述(不同状态对应不同分值)。销售人员在经销商选择过程中要针对以上内容对号入座、如实填写并评分(藉此引导约束销售人员的注意力和工作方向,避免他按个人经验惯性做事 )。
某企业某区域经销商评估表示例:
注意:
1、 此表不能由企业统一定制,不仅不同企业会有差别、同一企业不同产品、同一企业统一产品不同地区的经销商选择评分标准细则内容不同(如:同一企业同一产品在开发市场和成熟市场对经销商的实力要求不同)
2、 要告诫业务人员在经销商筛选的过程中不做任何许诺,以免引起将来落选者的愤恨,谈及“如果合作成功,货款如何结算”时要明确表示——现款现货。
3、 此表只能作为培训手段,不能作为管理手段。表中有些栏的资讯采集有一定难度(如经销商资金实力、经销商本产品品类占比),不要强求业务人员必须一一填报(否则只会造成假报表),用意是指明思维方向,告诉业代用此表可帮他更快捷准确的评估经销商,表单填报仅为培训和业务辅助手段,
不作硬性要求。
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做好被批评和挨骂的心理准备,我想这篇文章或许招来一些人或公司的反感,因为在很多人为营销写赞美诗的时候,我却在别人头上泼一头冷水。
不得不说这些年营销领域有着长足的进步,各种先进的营销理念、营销思想、营销策划不断涌现,这些极大丰富了营销人的营销理论,也提高了营销人市场操作能力,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在营销领域也出现了比较离谱的事情,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悄悄蒙上了营销人的眼睛,让不少营销人和企业走了弯路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文以流水帐的形式说一说,与大家冷静探讨。
月亮不会总是外国的圆,这些年在营销界有些许狂躁,充斥着一些形形的国际化,一味地学习外国的所谓先进营销理论、营销手段等,美其名曰跟国际化营销“接轨”,于是不分青红皂白的接纳学习,甚至膜拜,事实上外国的所谓国际化营销真的那么厉害吗?事实并非如此!不少国际化营销根本就不是什么,不少是“炒剩饭”,甚而有些直接是国外营销领域所淘汰的。不用说国内营销人或企业二传手式的进行国际化营销学习,就看那些在中国境内的外国大集团好了,其中不少都是赫赫有名的国际化集团,他们在国际化营销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诸如那些数一数二的超市连锁集团、洗化公司、制药公司、饮料集团等(这些公司太有影响力,我不用点名,大家也能猜得出),有的在国内不也照样倒闭走人?有的不也照样亏损严重?用心想想吧,难道这些国际化公司、高端营销人士自己都搞不明白的国际化营销,你就能够搞得明白?我看还是别玩弄自己的智商了!现实而言,确实有些国际化营销的确做得不错,可以提供国内营销界借鉴和学习,但是我们不否认这些年在营销领域,有着崇洋媚外的风气,这里更多的是对自身营销缺乏自信,另一方面国际化营销被过分炒作了,这里面有的是营销思维简单,有的是被某些所谓大师绑架了“思想”。国际化营销不一定就好用,国内本土化营销不一定不好用,还是兼容并蓄更好,不要去相信外国的月亮一定比中国更圆。国内营销人不缺智慧、勤奋、执着,中国同样不缺适合中国特色市场的营销理论、营销手段等,广大的营销人、企业更应该有营销自信、产品自信、市场自信,在国内、国际营销舞台上展现中国魅力,营销出彩,成就辉煌!
别人成功不代表你也成功,有些企业看到其他企业某个产品市场好,自己企业立即就会跟踪上马,看到其他企业营销人员把市场做得不错,自己企业立即就千方百计去挖人家墙角,这样做营销,自己企业就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是不会轻易成功的,这种做法太急功近利,也有些不太厚道,作为一个企业不用自己的思维认认真真调研、分析市场,不踏踏实实做产品,不好好培养自己的营销人员,靠投机取巧显然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跟风做产品、挖同行营销人员的做法,本身是一种拿来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诚然企业做营销奉行实用主义、拿来主义本来无可厚非,问题是必须立足自身企业现状,同时站在市场调查分析和遵循营销职业道德的前提之下,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了。还有每个企业,面临的企业环境、市场环境并不一样,某个产品在A企业能够畅销并获利丰厚,但在B企业有可能是一招死棋,带来的恐怕是亏损,同理A企业的营销高手被挖到B企业,很可能是弱智营销者,不是别的原因,企业环境、市场环境变了,水土不服了!所以说作为企业不要看到其他企业营销成功就得红眼病,还是认清自我、认清市场、认清对手,选择一条更适合自身营销成功的发展之路吧!、
营销策划不是一劳永逸,时下营销策划,应该算是营销领域高大上的集合体了,老板们、营销人士都推崇备至,照实说营销策划,成就了一批企业,成就了一批老板,也成就了一批营销经理,但是营销策划同样也培养了一批懒汉和投机者,也造成了不少败北者。自从有了营销策划的圣旨指路,有些企业或营销人,便不再动脑筋,让有限的营销智慧生锈或遗失,从此依葫芦画瓢,不做任何变通,结果呢?这些企业、营销人失败了,为什么?他们没弄明白,营销策划绝不是一劳永逸的,市场也绝不会按照营销策划那样,一成不变的等你做营销,因为市场永远不变的规律便是:市场永远在变!除了在营销策划大方略不变的情况之下,在具体营销操作中很多时候需要适度灵活变通,另外营销策划有它本身的局限性,营销大师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的,其中不乏大忽悠类型的,因此企业、营销人应该擦亮慧眼、明辨优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次营销策划,只不过是为企业、营销人在一定时段指引规划了营销方略,过了这一时段就需要重新营销策划的,而不是企业永恒的恪守不变的祖训,企业、营销人是否能够领悟好、运用好、变通好营销策划,这才是营销策划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
不要太迷信广告,广告在营销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企业、营销人过分迷信依赖广告,那就大错特错了。营销人、企业必须明白,广告只是一个传播媒介,营销能否成功,市场能否做好,关键还是取决于企业的产品、营销人,有了市场需求的好产品,有营销人员的营销推广,加上广告的拉动,才会出现事半功倍的营销佳绩。现实营销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企业没有在产品研发、生产、质量上下多少功夫,却把过多精力、资金用到投放广告上,通过各种媒介,铺天盖地的进行广告轰炸,可谓气势夺人,当然也在短期内取得过形势喜人的营销假象,或许在广告投放当时,有不少经销商、合作者纷纷上门考察合作,但是当经销商们看到产品并无什么优势之后,就纷纷都打了退堂鼓,落得鸡飞蛋打。不要轻易去相信,有了广告能把“驴屎蛋”当“金球”卖!这不是营销,这是骗子!当然这种广告忽悠,在今天也很难蒙蔽消费者。但是“哑巴卖刀”营销案例,可是真实有效的,也是历史上经典的营销案例,这充分说明只要有好产品,即使没有广告,照样能做好产品营销。还有一点,如果营销人注意观察、分析的话,有这么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几年广告的营销作用在不断递减,不少消费者厌恶广告,也有些消费者开始不相信广告,现在经常听消费者说“不看广告看疗效”,大致也反映了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也说明了广告的营销作用大不如前,所以,不要太迷信广告,即使要做广告,也一定建立在生产优质产品的基础之上。
培训不是高深莫测,目前的营销界的培训已经司空见惯,相比前些年,营销培训市场火了,同时营销培训市场竞争也白热化了,可是有种情况值得警惕,营销培训出现了高深莫测和无所不能,一些营销培训机构出现了假大空的情况,说假话、大话、空话,罗列中外各种营销理论,瞎扯国内外营销大师的各种营销思想,编造各种时尚的营销概念,无的放矢,云山雾罩,甚至把自己包装成营销培训大师,把个营销培训活生生变了味,弄成了演讲大会、口号大会、作秀大会、游戏大会等,失去了真正营销培训的意义。往往是营销培训大会上激情万丈,到了营销工作中所培训内容毫无所用。甚至有些营销培训就是百家抄、大杂烩,不正确、不系统、不条理,有的培训内容前后矛盾,培训者自己都不明白什么意思,还故意弄些高深莫测的东西,净整些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东西,还要不懂装懂,胡乱定义、胡乱解释,以显示自己的营销权威,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误人子弟!所以这样的营销培训还是不要参加的好!
营销领域还有一些乱象,值得好好去反思和改正,由于时间关系我先谈到这里吧,等有机会再续写。以上所述各种营销批判,可能因人因事因地而产生不一样的见解,这个无可厚非,当然如对本文内容有不同看法,我与大家共同探讨。
总之,学习、继承、发展、创新,永远是营销领域不断前行的动力之源,这个过程中也会伴随着质疑和批判,只有如此才更切合营销领域的时代特点,才能减少误区、少走弯路,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注:凡转载、使用文章者,需完整刊载作者详细介绍及完整内容,否则一律视为侵权盗版)
营销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比较高。目前在营销领域各种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的背景下,客观上要求企业做好营销人员的培训,通过强化培训来让营销人员具有做好这一工作的能力。本文对于企业营销人员培训的内涵、意义、原则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围绕营销人员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为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效果提升提供有益指导。当前企业之间的营销竞争呈现出来了白热化的趋势,构建一支能力突出的营销人员队伍成为了企业做好营销工作的当务之急,而培训毫无疑问是重要且有效的营销队伍建设手段之一。当前不少企业虽然对于营销工作非常重视,但是对于营销人员培训却普遍重视不足,这导致了营销人员出现了能力与岗位要求不相匹配的情况,拖累了企业的营销水平。未来需要企业管理者更全面地认识营销人员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投入必要的资源去开展这一工作,努力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实现营销水平的不断提升。
一、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概述
营销人员培训内涵。营销人员培训是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手段,让营销人员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改善其工作态度的过程;从企业岗位的角度来说,营销人员培训是指传授给营销人员完成本职工作所要求的思维理念、知识、能力的过程。当今知识折旧速度的加快使得营销人员必须通过培训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确保自己的知识、技能等不过时,这凸显了培训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以及作用。营销人员培训意义。营销人员培训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可以实现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能够较好地具备、掌握营销工作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从而游刃有余地去开展营销工作;对于企业来说,营销人员培训可以提升企业营销岗位的绩效,实现企业营销水平的提升,增强企业营销方面的竞争力。营销人员培训原则。营销人员培训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性原则,不同的营销人员所需要培训的内容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尽量减少培训内容方面一刀切情况的出现;二是持续性原则,营销人员培训需要持续推进,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要将营销人员培训作为企业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三是实效性原则,营销人员培训务求实效,避免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方案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实效性。
二、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方面的不足
营销培训内容不够科学。营销人员培训内容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培训工作的效果。不少企业营销人员培训内容设置方面并没有做到按需培训,培训内容没有精心设计,没有投入必要的人力去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工作,对于营销人员工作中知识、能力方面的问题把握不够。随意进行培训内容设置导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培训内容并不是营销人员所急需的,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脱节。对于自己所不需要的培训内容,营销人员提不起学习兴趣,企业培训工作开展中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很难获得预期收益。营销人员培训方法以集中授课为主。当前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方法基本上以集中授课为主,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低成本、大规模地开展人员培训。不过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难以较好地照顾到每一个参加培训的营销人员的需要,培训方法的互动性较差,很难激起营销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少企业营销人员培训中偏爱集中授课这种方法,却没有思考这种方法的缺点,结果使得营销人员的培训很多时候看上去轰轰烈烈,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培训工作流于形式。举例而言,这种培训中,营销人员低头看手机,人员之间窃窃私语等情况并不鲜见,营销人员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较低,从而降低了培训效果。营销培训评估没有到位。培训评估缺位会给营销人员培训工作的开展带来负面影响。目前不少企业营销人员培训工作开展中没有及时进行培训评估,这使得培训效果无从把握,培训工作无法加以改进。培训评估的缺位,使得营销人员培训工作中即使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企业也难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培训工作因此就陷入了一个不能够持续改进的处境之中。举例而言,培训评估缺失的情况下,培训师资方面的问题、培训方案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就还会在下一次培训中出现,依然会成为营销人员培训效果提升的制约因素。
三、提升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效果的策略
增加营销专题培训。在营销人员培训内容设置方面,企业需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掌握当前营销人员工作中存在的知识、能力不足,了解亟需哪些方面的培训,在此基础上进行培训内容的设置,从而提升培训内容的针对性。营销内容优化层面关键就是要增加营销方面的专题培训,结合营销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制定一揽子培训内容,让营销人员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培训方案,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带来培训效果的提升。提升营销培训方法互动性。营销人员培训方法不能够拘泥于简单的集中培训,而是应尽量做到培训方法的多元化,企业要结合培训内容、营销人员偏好等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用。培训方法要尽量采用互动性更强,更能够激发营销人员学习兴趣的方法,举例而言,鉴于营销工作较强的实践性,可以引入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等培训方法,同时结合培训要点来进行培训方法的设计,尊重营销人员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尽量让其主动参与到培训中去,增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跟进营销培训评估。培训评估是营销人员培训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企业要在培训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及时跟进培训评估工作,并确保培训评估兼顾学习、反应、行为等维度,及时发现培训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继而做到有针对性地改进,尽量避免下次营销人员培训工作中出现类似问题。培训评估中要注意倾听营销人员的意见,对于这些意见进行分类汇总,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培训工的不断改善。总而言之,企业发展中需要高度重视营销人员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重点做好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法创新以及培训评估等工作,来实现营销人员培训效果的提升,确保营销人员通过培训在岗位胜任力能够得到改善。
作者:梁传善 单位: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培训在外国已进行多年,但在我国,许多企业界人士还未将管理训练与考绩、升迁、加薪、奖惩等人事决策适当的挂钩,顶多只是将培训当作参考而已。"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在职培训是人力资源最重要的投资。在竞争空前惨烈的情况下,企业唯有提高管理品质作为应变之道。
企业获取高质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部招聘;二是对内部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但是,许多企业往往倾向于外部招聘人才,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员工的培养教育,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从战略高度重视员工培训,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中国,培训成为了一个行业,随着现在培训行业异军突起,在过去的10多年里涌现出很多倍受推崇的知名培训师,他们在和培训机构合作以及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责任和专业度,是我们非常钦佩的;接受过他们培训的企业,也在老师的传授和教诲中获取了很多企业成长所需要的资源和营养,应该说:在中国的企业发展进程中,有这些优秀的咨询师或者是培训师的功劳和奉献。
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人发现这个行业慢慢走向明星产业的趋势,眼红于培训师日进斗金的高额回报,本身素质达不到为人师表和传业解惑的水平,却也极其功利的混入到这个行业里,搞的现在的培训师队伍良莠不齐,甚至也败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说这类培训师是很有自我推销意识的,适宜的炒作有利于促进品牌形象的树立,但讲师的品牌不是炒出来的,更多的是做出来的。讲师的个人品牌不是人为设计的形象,或者绚丽的包装、时髦的口号,或者以虚饰掩盖真实的本质。包装炒作成风的势头目前在培训行业越来越猛,有的讲师年纪轻轻讲过几堂课就自称是某某领域的专家;有的听过一节课,拿到一纸结业证书就号称是×××注册专家,甚至×××国际注册企业教练、参加几次培训办就标榜MBA、EMBA云云。
大肆的包装炒作这一点不但被刚出道的讲师所追捧,就连目前国内很有名气的培训讲师也对此甚为看重,在快速消费品领域培训很有知名度的讲师现在就骤然摇身一变成博士了,上升之快让人惊叹。适宜的包装炒作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过了火,与实际的课程质量偏离的太多,与客户的期望值反差过大,就得不偿失了。
一位卓越的培训导师在某一个方面或者是某一领域有强人之处,要么是理论层面,要么是战略层面,要么是实战层面,这类培训师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于斐先生在应邀前往北京、上海、成都、昆明等地的大型企业为部门经理以上人员进行品牌营销培训时,使人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品牌营销培训导师除了熟悉企业战略品牌塑造与管理的理论框架及企业战略制订流程外,还应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
因为只有拥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对国内外在品牌塑造与管理上典型的成功与失败的企业案例的背景与解决过程有清晰的脉络和解析,使学员对企业大背景、出现某个问题时的小背景,再到思维过程、竞争环境、以及解决之道提炼办法沿着一条清晰的思路去发现和获取过程中的知识,从而从理论和具体案例上发散开来,对学员进行“举一反三”的引导。还有无论是面对中层还是高层学员,授课及演讲风格都应当是轻松、活泼和略带幽默的。这一点非常重要。须知,自从离开课堂后,几乎所有的成年人都在不断的“动”中生存。枯燥的静坐会使得大家非常痛苦和乏味。
作为中国十大杰出营销人,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CEO于斐先生拥有丰富的工作阅历和辉煌业绩,他认为,只有自身本来就具有丰富的营销实战经验,才能使得自己的培训引发大家的共鸣,须知所有参训的学员都是市场先驱。他们需要的是营销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不是培训保险业务人员的方式。
好的营销培训效果应该是能让他们迅速吸收,能尽快运用于实践,让他们明白自己以前为什么错,错在那里,学会以后怎样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少做错事,提高效率。让学员们学到多少就能会用多少,这也就是企业培训的真正意义!
好的培训只有以实战、实用、实效为根本目的,只有实战的经历的培训导师才能告诉你,培训就是传授实战经验,交给你的就要让你会用,培训课程不是娱乐节目,不是讲完后总觉得“讲的挺好,也很对,课堂氛围也很活跃,可是好像没多大用?” 总觉得理论性太强,对业务实战没有指导作用,听课时挺“热闹”,听完课后再翻翻笔记——哎!想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却还是没有结果。应该打破以往众多培训课程空洞说教,照本宣科之陋习。通过实战正反案例,生动剖析,全景展示,让企业品牌打造的每一步,都不只心动更有行动。
讯:在互联网上,什么东西最吸引用户购物欲望?是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还是生动形象的图片呢?其实当我们真正的去了解用户需求,我们应该清楚什么该给给用户。网络营销这个门道很深,研究的东西也很多,今天小编就跟广大的读者分享下用案例来说服用户是最好的营销。
单仁资讯在网络营销培训中,接触了很多的中小企业老板,深知什么最能够打动用户。用案例说话有哪些优势,能够让多少用户为之心动。我们都是有梦想的人,梦想因务实而美丽,所以当一个有需求的用户进入你的网站,他肯定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网站与之产生共鸣,才会有下一步的买单。
一:能够让用户产生共鸣
案例不就是述说那些在之前与自己有同样的困境的人,之后通过什么样的努力和培训让自己走上了成功。这样的案例分享可以激起用户的共鸣,能够让用户产生冲动。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不可以复制,但是我们可以学习他的一些方法和心态。当自己吸收了精华,努力的去完成设定的目标,终究也会有一天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案例。
二:能够很好的成为自己的品牌
好的案例被大量的报道,这样肯定对自己的公司、对自己的产品都是有益。就如在我们今天这样的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也蓬勃发展,想要怎么能够吸引眼球,怎么能够让用户深刻的记住自己。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用自己的案例来说话,用自己的故事来打动每一个用户。当自己这样做了,也就成为很好的一个宣传品牌手段,也就达到了营销效果。
三:结实更多的同道中人
当你的案例被更多的分享和传播,你也会被更多的人拜访或者咨询。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同道中人,也会遇到和自己当初那样的人,看到自己的一个缩影。你也会深深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让自己能够与更多的交流,与更多的同道中人学习。
网络营销不就是这样,目的就是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而营销最大的能耐就是与用户建立深厚的感情,让用户能够在有需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而不是其他人。所以我们用一些自己的案例或者身边人的案例来进行营销,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互联网处处不在营销,是否能够成功就要看是否能够让人产生共鸣并乐意给你传播。单仁一直坚信的就是为中小企业老板提供最系统的网络营销培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各行各业的老板的一些困扰,对于用案例来进行营销,用案例分享来攻破用户心理的防线是个不错的方法。(来源:速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