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局域网实训总结

局域网实训总结

时间:2023-01-05 02:2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局域网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局域网实训总结

第1篇

摘要:本文对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改革的背景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对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总结教学改革的成绩。

关键词: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成绩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1、课程达到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矛盾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习其他网络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必修课程之一,本课程将为其他网络类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课程设置总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局域网相关的原理、概念的理解,加深对网络设备的了解,掌握对网络命令的使用,熟悉对网络软硬件的配置方法,实现局域网的组建和维护。但现在学校采取的还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明显与本门课所达到的目标相矛盾。

2、内容不足之处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这门课程内容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部分理论的有点空乏,实训操作内容不够,有些实操内容的章节介绍得比较笼统,操作步骤几乎都是用文字描述,少有图片,学生对这些内容不好掌握。还有对局域网布线,如何布线,布线需要的材料,基本没有提到。对一些重要的网络命令解释不够详细。这与社会培养中职生有强的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相矛盾。

二、课程改革方案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本门课程内容比较重理论,所以要多增加实操内容。课本里几乎没有局域网的综合布线内容,要增加这部分内容,并且作为重点内容。特别是综合布线基本技能训练,网线制作,打线训练,安装信息插座,安装数据配线架,安装110语音配线架等内容要详细讲解和演示。对布线好的位置要出图纸,因此 要增加VISIO软件的学习,专业绘制布线图纸的软件,一个完整的组网过程都要有图纸布线和跟踪。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上采用边理论边操作的方法。在专用的网络电脑室上课,老师边操作边演示,对难点还要制作出相关的课件演示,改变以前先理论后实验的教学方法,要理论和操作一起上。操作时要让学生分组,组员最好不超过5人,以组为单位实验操作。遇到问题老师先不回答,要求学生自己上网查找答案,实在不明白,老师就引导他们去解决问题。每组同学要分工,每次上完课还要学生写实验报告,报告要详细写清楚每同学的在本次实验中所做过的工作,分析那个同学做得好,那个没有做好。通过这样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局域网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一定的组建方法。但是仅仅对于实验室几台电脑的组建和维护还不行。于是在开设本门课的下半学期,要求学生对某个电脑室和整个校园网的组建分析,写布线图,对出现的故障分析和想办法解决。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大多数学生都会对校园网的组建和维护有了深入的了解,能分析故障和解决一部分问题。

三、课程内容改革取得的成绩

根据学校的课改指导方针,对《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从自身授课和学生接受知识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从教师方面看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后,老师为了更好的适应课堂,适应学生。务必要对怎样上好课,有很充分的准备。

1)扩展知识面。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全面的认识本门课,所以要求老师对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有深刻的认识,要广览这方面的书,这样大大扩展老师的视野。并且从一个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扩展到整个网络的组建和维护,通过学生对局域网提出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因为接触网络比较多,提出的问题往往有难度,为了解决他们的问题务必要求教师有渊博广泛的知识。上实训课时因为要求学生分组操作,而且实训的内容很多,那就要求老师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要全面,各种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使用到网络故障的分析都要老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要完成上面的种种,这就不是要老师有一桶水就可以的了,而是要有多桶水,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才不能的随着社会的要求增补课程内容。

2)提高老师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通过会出现好多问题,有些问题老师平时的操作不一定会出现,如何帮学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呢?这就要求有很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要解决这些,也就要要求老师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创新,而且还要不断发现课程内容的不足,补充新的课程内容。

3)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和钻研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专业知识的肯定,加深了对老师的尊重,老师在实训的过程和学生始终保持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为局域网的组建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出现的问题需要细心才能发现,所以有时学生也是自己的老师。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师生的关系比较融洽。

2、从学生学习的角度

本门课课改后,更符合以后工作的需要,实操内容的加大,而且整个学校的校园网络的维护都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从专业知识、兴趣、动手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实现局域网组建和维护。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学生上课兴趣浓郁。课程内容大大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生通过网络对以后出去就业的方向也有一定的了解,修改了课程内容更符合以后工作的要求,学生兴趣明显加大。

2)学生动手能力加强。根据课程内容实训部分相当多,几乎每个星期上该门课,学生都有实训内容,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加强。特别是局域网综合布线内容的增加,这部分知识要求学生从购买材料的分析到图纸的绘制,都要分析动手。上完这部分内容后,很明显发现学生制作的网线,信息模块的制作,都有很大的提高。

3)提高学生的相互合作能力。实训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合作的过程,一个实验的完成不是一个人是去,而是大家一起合作,每人一部分,所以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相互合作。

这是本人对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当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我们的设施还不够完善,我们对于课程教学改革也是在探索中,所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今后,我们还要紧跟形势,与时俱进,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争取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Open Edu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aching Methods Study

Yan Yuehai

(Yancheng Campus Yanche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5,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puter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combined with their years of vocational teaching experience,in-depth discussion summarizes some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mputer networks;Capacity building;Teaching methods

一、《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一)应用广泛,实用性强,适用专业众多。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与信息化,其基础是功能强大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今计算机学科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之一,也是计算机应用中最活跃的领域;已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计算机网络》不但已经成为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而且还是电子类、信息类、电子商务类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从事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和技能。

(二)概念众多,理论复杂,抽象不易理解。作为一门交叉学科,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互相渗透、密切结合而形成,所涉及的概念既有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也有通信技术方面的,因此理论比较复杂。计算机网络又是一门实用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问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介绍当前的主流技术和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实践性强,应用环境复杂,技能不易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实用技术,尤其是组网技术、安全管理技术等必须通过实地观摩考察、亲自动手实训才能掌握。必须让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同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一)讲清讲透重点概念。《计算机网络》中的概念众多,其中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同步机制无疑是两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计算机网络原理主要讲述的就是各层的功能及其协议和服务。最主要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OSI/RM和TCP/IP参考模型。

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结构严密,理论性强,学术价值高,对推动网络协议标准化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TCP/IP参考模更为简单,实用性强,Internet的广泛应用使TCP/IP参考模型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作为实用技术,应重点讲解已经成为主流的TCP/IP四层网络体系结构。此外,IEEE802标准是局域网的体系标准,学习局域网必须重点掌握该标准。

此外,分组交换、突发、面向连接服务(虚电路服务)、无连接服务(数据报服务)等也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牢牢掌握实用技术。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技术主要有局域网及其组网技术、广域网及其接入技术和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等。

局域网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以太网采用CSMA/CD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虚拟局域网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虚拟专用网VPN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局域网组网技术。此外,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与配置也应是必须掌握的一门实用技术。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防护与网络攻击之间的斗争也将更加激烈,这就对网络安全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用技术。

(三)重视实践能力培养。面对不断更新变化的网络技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继续学习的能力,从而形成较强的职业能力。教学实践中,把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还可以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地操作,与岗位对接,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以岗位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层次化分阶段实施,与理论教学体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教学手段

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综合使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构筑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现代教学模式,具体包括:

(一)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组织课堂教学,配以必要的课堂板书。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比较好地把抽象、复杂的协议、工作原理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充分运用网络手段学习网络知识。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而且广泛应用的技术,为了说明网络中的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实时展示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所有网络课程中的授课和实训中都接入Internet,并把有关教学资料(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资料、教学课件、录像等)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下载或在线学习,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资料、进入论坛探讨等方式完成网上作业,教师也通过网络提供指导和答疑,引导学生切身体会网络的功能与应用。这样学生们便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实践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过程中,积极辅助多种实践手段,包括案例讲解、实地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示范教学、实物演示、技能训练、课程设计等。

在讲解服务器结构时,将服务器拿到教室拆开来讲解;讲授网络拓扑结构时,将学生带到校园网或其它现场进行教学;讲授光纤熔接技术时,教师做示范教学;讲授网络设备和综合布线时,到网络中心机房参观考察。

加强创新和开放实训,引导学生从实训案例开始,快速入门与提高,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动手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技能。

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第3篇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

由于课程定位、教师教学理念、实训设备等因素的影响,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在中职技能大赛举办之前无论从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学生学习就业情况等方面来看都开展地不好。但自从有了中职技能大赛,我校全方面地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下从在中职技能大赛举办前后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况进行阐述,来说明中职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重要作用。

一、中职技能比赛举办前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情况

(一)课程定位

在中职技能比赛前,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定位成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较清晰全面、系统的了解,以及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的方法、懂得基本网络与病毒防治技术等。学生培养目标只是日常使用操作网络的能力及网络基本维护能力。

(二)课程内容

在中职技能比赛前,由于受实训条件和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的制约,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理论讲授为主,实训操作为辅。学生只是掌握一些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以及如何上网、网络病毒防治等一些基础计算机网络知识。教学内容较枯燥、单调,没有和社会需求接轨。

(三)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只能以讲授式教学法为主,展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为辅。教学方法的滞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也导致了教师的教学动力不强,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课程考核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所以对学生的考核方法只能是以出试卷理论考为主、日常作业和平时表现为辅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法没有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没有体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五)实训环境

由于该门课程被定位成一门专业基础课,学校领导、老师都不是很重视,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实训设备主要就是机房和多媒体教室,这些实训设备没有达到学生操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的要求。

(六)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情况

由于上课的内容以理论为主,而且实训环境没有达到操作的要求,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学到的就业操作技能不够,所以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就业很困难,几乎没有对口就业的学生。

二、中职技能比赛举办后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情况

(一)课程定位的改革

在中职技能比赛后,我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被重新定位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拥有局域网搭建与管理的综合能力,可以完成各种中小型企业局域网的方案设计、网络设备选择与配置、网络设备选择与配置、网络服务器的架设、管理与维护工作,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各类中小企业与计算机公司、网络公司担任网络工程师、网络技术人员或网络管理员等,从事计算机网络安装、测试、计算机系统和通信网络的维护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工作。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改革

从2008年至今,《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都在计算机竞赛项目里面,而且每年竞赛的内容都不断更新,本人也在2009年参加了中职骨干教师《网络技术》国家级培训。围绕着比赛考核内容和本人参加培训学习到的新知识和理念,《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的更新,教学内容如下:

1.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局域网技术。内容主要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逻辑结构、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局域网传输介质、局域网连接设备、网络的连接方法和各类网络连接线的制作。

2.掌握二层、三层交换机设备配置。内容主要有掌握VLAN的基本概念及配置方法,掌握TRUNK协议的作用及配置方法,能够实现二层、三层交换间相同VLAN、不同VLAN之间相互通信,掌握生成树协议STP、快速生成树协议RSTP、多生成树协议MSTP的配置方法,掌握三层交换机的DHCP服务和VRRP配置,掌握交换机设置安全配置,掌握IP访问列表配置。

3.掌握路由器设备配置。内容主要有掌握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掌握路由器设备的安全配置,掌握实现QOS的配置,掌握PPP、HDLC协议的配置,掌握广域网与NAT技术,掌握三层交换机路由能力的配置,掌握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相互通信的配置。

4.掌握防火墙设备的配置。内容主要有了解防火墙的技术特点,掌握防DDOS攻击,掌握PPTP配置,掌握流量控制、VPN远程安全接入等配置方法。

5.掌握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配置。内容主要有无线局域网的FATAP、FITAP,无线控制器、WEP、WPA加密,设置无线AP。

6.服务器的配置。内容主要有WINDOWS2003、2008和Linux服务器的安装,域名服务DNS、动态IP分配服务DHCP、IIS服务的配置及应用,WWW服务器、文件传输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SAMBA服务器的配置及搭建,掌握网络打印机的安装和使用,掌握创建安全策略和防火墙设置,掌握组策略的管理。

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实训操作难度更高,为了学生能够更好、更扎实地掌握这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经我校计算机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讨论,该门课程的教学时数由原来的一个学期变成两个学期。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不同,必定教学方法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进行改革后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并非之前的主要培养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本门课程,根据多年技能比赛辅导以及实践教学的经验,总结出以下的教学方法:

1.分组教学法:按照现有网络实训设备,把学生分组,并每组选定一名组长。组长具体协助教师完成学习内容的组织和实施,如果小组在实训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组长带着问题与任课教师沟通,并把解决方法传授给小组其他成员。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比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没有任何顾忌,所以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又可以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训为主理论为辅教学法:改变传统的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全部在网络实训室授课,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二十几个技能实训案例。学生通过每节课操作实训达到掌握课程要求技能的目的。

3.探究讨论教学法:教师在某些课程的教学上,课前先把本节课的实训任务布置下去,让每个小组先讨论并进行操作,边操作边发现问题并通过老师最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项目教学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根据大赛的出题形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并根据实训场地的条件,把“企业网搭建”这个总项目分成“用户需求分析”、“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硬件设备安装与配置”、“服务器系统的搭建及配置”等分项目。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项目,达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掌握课程所教学的技能。

(四)课程考核的改革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中职技能大赛接轨,对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也必然要和中职技能大赛接轨。因此,本课程不能采用传统理论考核方法,而要采用我校提出的“133技能考核方法”。也就是平时技能练习占百分之二十,平时技能考核占百分之二十,期末技能考核占百分之六十。这种考核方法更能体现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更能激发学生动手实训的兴趣和动力。

(五)实训环境的改变

为了能够实施《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学校投入45万建设网络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的构建参照中职技能比赛的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将更快接受老师教学的内容,也更快掌握实训技能。

(六)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情况

课程教学的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课程内容,并在学生顶岗实习时能够学有所成,顺利就业。本课程通过近5年改革,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内容的兴趣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变得很好。在这5年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对口就业上,每年都有一批学生到中国移动公司钦州分公司或者钦北防一些中、大型的电脑公司从事网络安装与调试的工作。为了能够实现“传帮带”,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和学习的目标,每年新生开学的时候,作者会安排上一年在中国移动公司钦州分公司就业的学长到学校向新入学的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传授在校学习和出去就业好的经验。通过这种“传帮带”,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结束语

中职技能大赛很好的导向了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定位,更新了教学内容,创新了教学方法,改革了教学考核方法,优化了教学环境,最终实现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就业双提高。可以说,在中职学校教育发展史上,中职技能大赛对课程教学改革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淑芝,兰红,李书新.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信息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02).

第4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实操教学在航海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总结分析了航海类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现状,并以网络教学模式在“雷达定位”实操教学中的实施为例,对网络教学在高职航海实操教学中的收效进行了初步阐述。

一、引言

高职航海教育作为航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及输送航运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地提高高职航海教育的含金量,才能培养出更符合航运业快速发展需求所要求的新型应用型航运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提高高职航海教育的教学成效是摆在航海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实操教学在航海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比重

在大学期间,航海类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专科航海技术专业学生为例,他们要学习现代海洋船舶驾驶、船舶运输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接受识别和运用各种海图、导航设备和通信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指挥和组织船舶航行的初步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参加各种实验室的实际操作和培训、海事局的各种培训和评估、实习活动等锻炼来提高专业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1]同时,在航海类学生培养计划中,我们也能看出实操教学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以我院08级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培养计划为例,其中包含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实践技能课、限定选修课、专业任选课、公选课6个模块。专业必修课和实践技能课模块在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中占重要地位,其中理论教学共计1171课时、实操教学共计848课时,实操教学占总课时比率的42%。

三、目前网络教学在高职航海教学中的现状

(一)理论教学注重局域网络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

随着局域网络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中,大量航海院校纷纷热衷关注本校各类课程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员建设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推进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然而,很多院校在建设和应用上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即在注重建设的同时忽略了广泛的应用性。这使很多从事精品课程建设的人员陷入了困惑之中:如果只建设不运用,就势必造成大量资金与人力的浪费;如果广泛地开放,又怕自己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所以很多院校在精品课程建设上重建设轻实践,这样就不利于网络教学的开展。但在校园内部局域网内却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个新的学习途径。

(二)实操教学注重局域网络实训模拟器的开发与应用。

航海教育具有投入大的特点,大量资金被用于构建符合发展要求实验实训教学体系。但是许多建设由于资金不足,导致许多实验实训设备已不适应当前需要,但仍处于教学使用中,从而导致学生技能训练达不到现行要求。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各高校纷纷研制以局域网络为主的实训模拟器,用于扩充实训设备,达到投入少收效高的目标。这使应用网络技术开发实训模拟器的研究成为很多航海院校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种局域网络连接的实验模拟器受到地域和开放时间的限制,不能充分满足学员随时随地训练的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目前的实训教学的情况。

四、以“雷达定位”实操为例介绍网络教学模式在实操教学中的实施

“雷达定位”是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国家海事局对参加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考试实操评估的项目之一。单项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使用前检查准备、正确开关机、定位物标的识别选取和采用适合当时情况的定位方法定位四个方面的内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逐步在实操教学过程中实施网络互动教学,使实操教学效果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增强。现以“雷达定位”实操教学为例介绍网络互动教学在航海实操教学中的实施环节。

(一)情境导入,点拨指导。

人的认识过程总是从外部感官到抽象概念化形成,因而创设情境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开展“雷达定位”单项训练正常教学之前,我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登录课程教学网站,观看雷达定位及使用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首先在外部形状和基本功能上对雷达有所理解,从而增强学习兴趣。然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对观看视频后的看法进行课堂交流,同时结合教师以实物为例的讲解过程,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达到增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自主探索,鼓励创新。

教师在教学进度安排过程中应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本项教学内容基本操作要求对项目实际操作,自行摸索;在大体掌握基本操作的基础上,利用教师在课程网站上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达到补弱固强的学习目的。这样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达到巩固学习的目的,为学生顺利完成自主探索学习过程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样学生就能围绕学习目标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有效地避免在学习过程中迷失方向,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三)组织交流,协作学习。

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是促进学习的一个过程,也是取得显著教学效果的一条途径。学生在教师组织和引导下,建立一个共同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在这个群体中,学生通过课程网站提供的BBS讨论区、在线交流、留言提问等形式随时随地可与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学习动态和思维动向,更好地进行协作化学习。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学生能补充、修正、巩固对问题的理解。同时网站内容不断更新,会使学生所学知识不断得到更新,更好地适应航运企业的需要。

(四)典型示范,树立榜样。

从实际工作出发,仅掌握“雷达定位”的方法及步骤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定的速度和精度,因此练习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目前的日常教学中,各高校所能提供教学用雷达的数量远远达不到学员日常练习的需要。因此,合理利用网络技术,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练习平台是解决目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矛盾的很好的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以集体为单位的技能比赛,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协作配合、团结拼搏的精神,更好地树立榜样的作用。

五、采用网络教学对高职航海实操教学的作用

(一)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知识的传递者和信息源的角色主要由多媒体教学网络来担任,而教师则把主要精力放到学生身上,教师要能熟练使用并能正确指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在网上获得有用信息,能根据教学需要制作优秀的多媒体教材,能恰当指导学生设计学习进度并检查每个学生的进步情况,从而形成一支教学过硬、科研能力强、锐意改革的优秀师资队伍。

(二)为学生的创新活动设置舞台,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

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呼之欲出的各种知识内容,生动活泼的友好界面,更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有利于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培养。采用网络教学组织形式,可加强师生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处于协助者和合作者的地位,帮助学生行使学习主体的权利,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学生有了信心,就能深入分析思考,不断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对于航海类专业来说,增强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以及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增强就业适应性,是航海教育突出实践技能培养的表现。高职航海教育是实践技能要求高的一种职业教育。目前,由于教育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实验及实践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因此某些高校教学设备的老化程度相当严重,有些甚至已不适应实践技能培养的需求。先进网络技术的运用,促进了局域网络实操模拟器的研究,用较少的资金即可解决实训教学中设备落后、数量不足的现状,让学生不再局限于只有在实践课程中才能进行实践锻炼,给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保障,更适应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六、结语

网络教学不仅以传播知识为主,而且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在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创造新的学习方式,注入新的教育观念。航海高技能人才是推进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必要因素,把网络教学模式引入高职航海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我国高职航海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推动了高职航海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了高素质的航运优秀人才,加速了我国航运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指导教程[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世远.航海雷达与ARPA.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0.

[3]赵希.中国航海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7,(2):8-10.

第5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课程 项目化教学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引 言

行动导向课程是通过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引导的课程,是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高度统一的课程。

行动导向课程的特点是:先提出引导问题,并以此来学习相关知识,采用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归纳式和发展式的学习方法对复杂的课程内容(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理解,并通过互动式的、交流式的分组学习,达到对学习内容的全面掌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引导与辅导,并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工具资料和技术参考资料。[1]

行动导向课程的层次有:实验导向性课程、问题导向性课程和项目导向性课程,其中项目导向型课程是工作导向最为突出的行动导向课程,也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行动导向课程项目化设计方法

⒈项目化设计方法

第一步:首先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即课程、学习领域内容)并进行完整描述,明确学习目标、工作与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学生评价方式,完成课程标准/大纲制订;第二步:进行学习/工作情境设计,确定学习项目及项目前的学习任务;第三步:课程实施设计,即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达到学习项目的学习要求;第四步: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验证教学效果,总结并提高(图1)。

⒉项目设计标准

⑴具有轮廓清晰的学习/工作任务,具有明确的成果展示。

⑵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

⑶能将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效地结合起来。

⑷与商业活动或企业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⑸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自行组织与安排学习行为。

⑹学生自己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问题。

⑺问题要有一定难度,这不仅是对学生过去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来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⑻在学生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及工作和学习方法。[2]

⒊学习/工作任务层次

⑴封闭性学习/工作任务:给出详细指导和提示,答案唯一。

⑵开放性学习/工作任务:给出概要的指导性提示,答案多个。

⑶设计导向性学习/工作任务:用引导问题引导完整的工作过程,答案不确定。

从封闭性到开放性到设计导向性学习/工作任务对教师和学生的学习/工作要求依次提高(表1)

⒈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⑴计算机安装调试员:负责计算机组装、调试与售后服务。任务是熟练地使用各种组装与测试工具,将计算机各部件有机地组装起来并安装好操作系统及各类应用软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计算机应用平台,对出现“问题”的计算,“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⑵计算机导购员:负责计算机销售。任务是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最优的性能价格比的计算机配置策略,并运用熟练的销售技巧使客户得到最大限度的心里上满足。

⑶网络施工员:负责局域网组建。任务是根据客户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组网工具完成家庭宽带上网及局域网的组建任务。[3]

⒉课程学习目标

⑴能够独立完成计算机选配、安装、调试、维护及局域网组建工作。

⑵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计算机组装与售后服务所使用的各种软、硬件工具。

⑶能够按照典型工作过程的工作流程、劳动组织关系及工作要求进行工作。

⑷能够正确评价学习/工作成果,通过评价、总结、反馈,提高学习/工作能力。

⑸能够完成对工作任务的记录并自觉保持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⒊课程的工作与学习内容(表2)

4.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

采用实践与理论一体化任务驱动式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分层次展开教学,提出问题并以案例辅助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小组负责人负责小组人员管理、组织分工、工具管理与分配、实训环境保持等工作内容的实施。[4]

⒌学生评价方式

⑴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评价。

⑵加强平时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和对每个课业的考核。

⑶根据小组完成任务情况与个人在任务中的角色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⑷倡导评价的多主体性,学生要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可进行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师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⑸课业知识点考核以教师评价为主。

第6篇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Linux网络操作系统;职业教育

The Design and Teaching of the Linux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Based on Work Process

ZHENG Yan-ling

(Jiangmen Polytenic, Jiangmen 529000, China)

Abstract: Linux operating system, with its stable, safe, reliable and advantages, has become recognized as the best operating system, enterpris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Linux-based teaching system of the work process into a vocational education need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work-process-oriented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Linux" teaching the desig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ocess, course take full advantage of virtual machine technology, simulation network administrators the real work environment; the use of corporate network administrators real-real simulation projects job content, organic way to work and learn together.

Key words: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Linux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vocational education

1 概述

以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为指导,根据16号文件关于“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要求,以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神,本文以所讲授的课程“网络操作系统――Linux”为例,探讨如何对课程进行调整使其满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注重“全程化”的工学结合改革,突出能力本位的设计思想,从而使课程更加贴近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也更加符合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律。

2 围绕社会和岗位需求确定课程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壮大,信息化逐步进入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操作系统平台,Linux被公认为一种高性能、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凭借其稳定、安全、可靠的优势得到业界的认可,已经成为公认的企业信息化的最佳操作系统平台。目前,在电信、银行、IT服务、各行业等大中型企业中已经全面普及应用Linux。

随着Linux日益的普及和其强劲的发展趋势,Linux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但,目前社会上Linux人才不足,不仅仅表现在数量上,还表现在缺乏工作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因此,根据行业发展形式,结合毕业生就业情况,将“Linux操作系统”课程定位于培养网络管理员岗位所需的高技能专业人才,既是行业发展需要,也是学生就业需要。

3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步骤一般是职业分析(专家研讨、市场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开发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开发分析学习情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3.1 与行业企业合作

“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第一项要完成的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要通过企业调研,组织行业专家和教师共同讨论确定。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家组成,应该包括网络设备厂商工程师,网络产品经销商工程师,系统集成商总经理、项目经理等多人,最好能够邀请政府和事业单位信息中心工程师、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商以及技能鉴定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专家组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的典型工作进行分析,阐述在岗位上做哪些工作,怎么做这些工作,跟岗位还有那些与之有关的拓展知识。了解各项工作的重要程度、难易程度以及相互关联程度。

因此,要使本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需要与Linux业界企业共同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需求,将专业教学融入企业的生产链,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例如,除了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教学内容的研讨与选取外,还需要邀请企业的工程师参与职业素质实训项目的指导,为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和就业做好准备。

3.2 课程设计

通过市场分析、社会需求调研以及专家研讨,得到本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网络管理员, 进而根据对企业、毕业生的跟踪调研总结出安装系统平台、配置系统环境、排除系统故障、排除网络故障等14个典型工作任务,再由这些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归纳得到行动领域,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升华,总结出学习领域为“网络操作系统――Linux”课程所对应的内容,如图1所示。得到学习领域后,我们进行统一范畴、选择载体,获得学习情境设计,最后学生进行企业项目实战,获取实际工作经验。

在“学习情境设计环节”中,本着知识够用适用的原则,从企业实际项目出发,与Linux业界共同研讨,将业界的实际案例进行重新整合,针对中小企业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的典型任务,对于“Linux系统管理与维护”和“Linux网络管理与维护”这2个学习领域提炼设计了一个学习情境――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第7篇

关键词: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实训条件

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经济建设需要大量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劳动者。但是,纵观近几年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生源不断萎缩,而且很多学生不愿意读计算机专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技工学校计算机教育没有完全认识到自身在整个社会化大生产中的正确位置,导致技校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用脱节,不好就业。究其主要原因为:专业方向分类不细,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专业技能不精,与社会需求和市场严重脱节。笔者亲身经历,2008年给一个计算机应用班授课,课程设置没有进行专业方向分类,教学内容过于笼统,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甚至无法继续进一步学习。在2010年毕业的18人中,仅有1人从事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很多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际动手能力不足,鉴此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为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工,这也正是技工学校计算机教育在社会工作中的正确位置,我们应该把计算机应用专业进行分类与细化,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删掉不必要的部分理论课程,将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专业操作技能学习上,并且要与企业积极合作,努力为学生找寻更多的实践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使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后回归理论又作用于实践,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及企业的需求。

一、细化专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

专业设置是一种选择、组织及安排教育、教学内容的方法或措施,其目的在于使教育、教学内容形成一定的结构或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突出专业特色,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保证专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学生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要有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基础,为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和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根据技校教育在市场中的位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技工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可以如下设置:

第一学年安排320―340节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中英文录入、办公软件应用、Internet应用、常用工具软件和微机的安装与简单维护。

第二学年则按照学生自愿、教师根据学生特长和性格等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的原则给予引导选择专业方向,进行分方向学习,根据目前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就业需求,目前比较适合计算机专业培养方向的有:网站建设与管理、高级办公应用、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维护维修等几个专业方向,具体的学习内容如下:

1.网站建设与管理方向: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局域网的加高方法,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掌握Windows NT局域网的安装、高度、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了解局域网互联技术与Internet基础知识,掌握网站建设方法,掌握网页的设计与技术。

2.高级办公应用方向:此方向应以Office系列软件相应知识为主,可以开设速录、Word软件的文字处理相关功能,表格处理相关功能,图片处理相关功能,Word软件的高级功能使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技巧,公式和函数使用,数据处理功能,PowerPoint软件基本功能,母版应用,幻灯片版式、设计、幻灯片插入、删除、动画方案设计、播放方式设计、计算机维护、图像软件使用等实用课程,包括各种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简单维护。

3.图形图像处理方向:在计算机方向应以Photoshop、AutoCAD等平面设计软件、图像处理、声音处理软件等课程为主,另外,学生的审美、美术、美工等基础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还应增加《美术》、《艺术欣赏》等课程,以增强学生设计方面的美观效果。

4、计算机维护维修方向: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内的硬件、板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的安装;驱动程序问题解决办法和驱动精灵的应用;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操作系统的备份与恢复、注册表的优化、计算机系统性能的调优);计算机系统硬件的检测(相关规程、方法、常见故障定位和排除);常用维护相关软件的应用;计算机外设的安装与维护(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等);计算机联网的设置(网卡IP地址的配置,基于实名制的网络客户端的安装,局域网中的计算机联网、家庭计算机通过宽带PPPoE的联网,无线网络的网络连接、新一代3G网络的联网、网络连接的基本测试方法)。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适应技工学校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讲授接受型”教学模式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或者以教师演示学生跟着练习为主,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师讲授而学生不接受局面,课堂上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听,甚至只有几个学生听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师的积极性都会受到严重挫伤,所以必须使用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变此现状,以适应技工学校教育的特点。

根据专业课程改革,采取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的特点,专业教学模式广泛采取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教学内容采用真实的项目任务,实现以“一体化、开放式”,“行动导向”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获得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能力,进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计算机教学中的理想模式,符合计算机的课程特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行动导向”型教学改革策略是关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最佳选择,使课堂由教学行为向学习行为转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以行动为导向的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点倡导“要我学”改为“我要学”的学习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创建真实的企业情境,强调探究性学习、互动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策略,充分利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小组协作学习,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践行“做中学”,教学过程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例如:项目教学法案例――“局域网连接”子项目中“网络介质的认识和选购”,当学生在完成项目时需要网线,他就会迫切的想知道与网络介质有关的知识,老师要引导学生按照制订的项目计划,根据具体的项目要求,怎么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哪些相应的知识,如何获取相应的知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实时的鼓励。为学生对项目执行提供必要的条件,对学生碰到的问题及时地提供相关的帮助。在执行计划过程中,督促各小组应定期总结各阶段的学习情况,提交初步的阶段成果及所遇到的问题。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把握项目开发的方向,使项目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三、以服务为宗旨,走学用结合的路子,营造良好的实训条件

实际的职业活动是培养学习者胜任实际工作任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质量意识、环境意识、安全意识、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工作过程和经历是成为技能型人才的必要途径。技工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走学用结合的路子,努力为学生找寻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完善理论,为学生的成才和就业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此外,鉴于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现状,积极进行校内实体的建设、工作室的建设,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切实落实,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对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一个积极的补充。

只有这样三管齐下,技工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为企业所用,学生的就业才有保障,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才会对技工学校教育有信心。综上所述,技工学校教育只有贴近市场,尊重市场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才能发展自身,才能在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文平. 浅谈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1).

第8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 高校 生产性 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7(c)-0183-02

1 高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及启示

在2014年4月25日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中,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强调:希望行业企业能发挥好积极能动作用。行业企业是高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评价转型成效的主体,由行业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参与课程改革。鼓励企业全面参与到学校治理、管理、运行的全过程。支持企业参与办学、定制专业、探索双元制培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交换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科研及共建技术中心、培训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真实的产品或提供专业的服务,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例如: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服装设计专业,引厂入校的形式与公司合作,建成“纺联才工厂”和“职教集团服装设计中心”。纺织品设计专业建成了“工作室+教学工厂+设计中心”特色基地,通过校企共建的形式,建设了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企业驻校研发中心。笔者也曾参观过某市唯一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整个实训基地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投资达到12亿,每个专业都有超过三个的模拟真实企业环境的实训室,并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教学。

校企合作,建设全功能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进行日常生产经营,学生参与生产,企业人员和教师参与管理,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它真正实现了企业、学生与学校的三赢。学生足不出校门就可以体验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获得企业的岗位专业技能,培养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也能获取一些报酬,对企业运作、人才需求及市场交易提前有了真实的感受和认识。

这些校中厂功能完善,规模较大,投资也较大,除了学校自身投入外,大部分有政府财政支持。事实上,由于职业教育的公益性,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并不是所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和专业都有如此财力来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另外,实体产品生产性实训基地,例如:服装设计等有具体的产品,和实训对接相对容易,其它专业,例如:财经类的电子商务专业,如何建设实训基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在现有条件下,以有限的投资,以有限的设施,应该如何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我们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进行了一些研究。

2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调研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主要有以下项目。

第一类是校内网络营销项目。主要是与企业例如百度和百捷合作,建设一个电话呼叫中心以及结合网络营销,开展百度竞价服务。

第二类是网店客服类项目。很多网店由于季节性或临时性原因,客服需求经常变化较大,但又想控制成本,不想过多招聘员工,于是把部分客户服务外包,目前这类服务需求日益旺盛。对于供需双方来说,客服外包方式经营合作没有风险而且方式灵活,所以发展潜力很大。

第三类是生产性项目。在校内开办工作室,进行生产。承接企业业务,教师通过专业协会组成项目团队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式生产教学,这类目前高校开展较少,值得长期关注和进行探索。

3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选择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选择和多方面因素有关。首先每个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重点不同,有些学校偏向商务,有些学校偏向技术,有些两者持平。其次,每个学校的校内实训条件不同,实训条件差一些的可能只有一间专业实训室,实训条件好一些的,可能有多间实训室。另外,各个学校对生产性实训政策支持力度不同,有些极重视,而且能得到多方财力物力支持,有些虽然重视,但短期内没有条件对实训条件做大的改善。综上所述,校内生产性基地项目选择并不容易,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师资、企业、实训条件、政策等多个方面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建设项目的选择,才能提高建设成功的可能性,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应该是高职专业建设的一个长期战略,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需要我们长远规划、分阶段实施。基地建成后要长期运行、科学管理,在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后,就会形成招生和就业的良性循环,这样合作企业和学校也会形成良性互动,生产性实训基地才会越办越好,才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以考虑如下方面来进行电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1)如果校内基础设施一般,只能满足基本的网络需求,我认为,网络营销中心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网络营销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速度和办公条件求不高,安装电话等投资也不大。

(2)如果校内网络速度很快,计算机配置较高,我认为可以开展网店客户服务业务。毕竟网络营销虽然硬件要求较低,但更偏重于营销,对学生营销技能要求较高。

(3)如果网络环境好,设备也比较完善,经营场所能满足要求,特别是自己有独特资源、客户或优势货源,我认为可以开展网店经营业务。

(4)如果学校计算机网络硬件较好,而且有多间实训室,师资力量也比较强,我认为可除了以上项目外,可以考虑如下项目。

①成立电子商务网站(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室。由专业老师带队,组成项目团队,承担企业网站建设或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项目运行承接业务后,不仅有一定收入,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②网络美工工作室,老师组建团队,可以设计网络广告,平面设计,并可以为网站建设提供美工支持。

4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实施方案

建立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包括网站建设工作室、网络美工工作室、网络营销工作室、网店经营工作室。

4.1 工作室运行制度

(1)建立教师工作业绩评介机制和学生工作表现评介机制。

(2)定期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原因,共同改进,并撰写工作报告。

(3)每个工作室限制学生人数(例如24人),择优录取。

(4)不定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工作绩效进行专业方向调整。

4.2 网站建设工作室

(1)功能:①承接网站设计及制作业务。②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业务。③数据库设计管理培训。

(2)设施:①硬件:服务器一台、电脑24台。②软件:平台、PHP平台、SQL数据库、网页设计三剑客、Photoshop。③网络:局域网及因特网。

(3)项目团队:①教师负责业务承接,系统分析、设计。②学生24名,承担部分设计及制作任务。

(4)运行原则:①项目成员由选择网站设计方向的学生组成。②指导教师由擅长网站及信息系统的老师担任。③教师推荐学生就业,学生就业主要以此方向。

4.3 网络美工工作室

(1)功能:①承接平面设计业务。②承接网络广告业务。③负担网页设计的美工部分。

(2)设施:①硬件:图形工作站24台、摄影机、数码照相机、其它摄影辅助器材。②软件: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网页设计三剑客等。③网络:局域网及因特网。

(3)项目团队:①教师一名,学生不超过24名。②教师承接项目,领导团队。

(4)运行原则:①教师为团队负责,并承接业务,推荐就业。②项目成员上美工方向的学生组成。③教师推荐学生就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网络美工、平面设计。

4.4 网店经营工作室

(1)功能:①网店经营。②网店客服。

(2)设施:①硬件:服务器一台、电脑24台。②软件:阿里旺旺、QQ、浏览器、网站后台。③网络:局域网及因特网。

(3)项目团队:①教师一名,学生不超过24名。②教师承接项目,领导团队。

(4)运行原则:①项目成员由网店经营方向的学生组成。②教师负责网店服务外包业务,代销网店经营,并负责就业推荐。③教师推荐学生就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网店经营,及客服方向。

4.5 网络营销工作室

(1)功能①百度竞价服务。②企业品牌、产品及网站推广。

(2)设施:①硬件:电话24部、电脑24台。②网络:局域网及因特网。

(3)项目团队:①教师一名,学生不超过24名。②教师承接项目,领导团队。

(4)运行原则:①教师为专业网络营销老师。②学生由选择了网络营销方向的学生组成。③教师推荐学生就业,学生主要就业方向为网络营销。

5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实施

学院成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小组,成员分别为教学管理副院长,电商教研室主任,合作电商企业负责人,教务秘书。负责指导电子商务校内生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拟建设网店经营工作室、网络美工工作室、网站建设工作室、网络营销工作室。四个工作室共同组建一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四个工作室地理位置相近。建设方案有如下选择。

(1)新建:完全进行全新建设。

(2)扩建及改建:在资金及场地不足时采用这方案,在原有机房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目前由于场地限制,先组建网店经营工作室,等场地问题解决后,再建设其它工作室。同时,先期建设的网店经营工作室,已经有一定基础,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一直在进行同企业合作的校企合作网店运营专才的培训,对实体运营有一定经验。以后,其它工作室,可以吸取前期网店经营工作室建设及运作的经验教训,可以建设得更完善。

目前我,电子商务专业网店经营工作室已经运行一年多,主要代销“良品铺子”产品,目前正的筹建其它工作室,方案已经设计好,只等场地问题解决就可以开始建设。

6 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总结

电子商务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一年多来,总体状态良好。自从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后,教师不再为教而教,学生也不再为学而学,师生参与基地运行积极性较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也有了较大提高,实训基地使学生真正能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明显超过以前单纯的理论或实践教学,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通过与客户打交道,熟练了专业技能,提高了职业素质,体会到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开始了解社会并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教师通过和企业合作,开拓了视野,获得了企业经营的经验,学生从以前盲目就业到思考结合自己爱好特长就业,基本实现了对口就业,并有了自己的初步的职业规划。

目前是,基地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规模较小,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够进行生产实训;其次是没有细分专业方向,这样就难以充分发挥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让他们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这些问题在以后要加以解决。

7 近期设想及远景规划

7.1 近期设想

在网店经营工作室的基础上进行扩充,承接网店客服外包服务,建设网络美工工作室,承接内外部业务,建设网络营销工作室,并同百度和百捷合作,承接网络营销外包业务。

7.2 远景规划

未来生产性实训基地,打算引入电商品牌企业化管理经营模式,设立相应负责人,建立月度、季度、年度业绩目标,在电子商务创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合作企业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整合各电商企业优势资源:提供稳定且有品质保证的货源、网店运营一键式服务、物流、客服、售后退换货服务等方面建设电子商务创业经营平台,搭建“电子商务创业人才孵化基地”理实一体化环境。

“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完全采用企业标准进行设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O2O运营模式,样品展示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实物体验等方面的需求,电子商务平台满足网络交易需求。通过此模式便于团队学习和运营,打造一个多元化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实用型、创新型、专业化电子商务的创业基地。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224-02

目前,我国正在加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办出高职教育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教学内容,是目前各高职院校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办校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较强专业技术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1 体现高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使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和传播不再相互分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信息的存储和加工涉及计算机技术,而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则涉及通信技术。那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上应如何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呢?共有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1.1 在培养目标上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应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目前,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社会急需大量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及维护人员。因此,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动手能力强的网络建设者和维护者。

1.2 教学内容上要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高职教育中的“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课程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因此,在选取《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内容时,应以基础理论“必需和够用”为前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

1.3 培养方式上 应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技能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就必须改革旧有的学历教育所惯用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2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探讨

根据高职学生关心将来就业的需要,我总是在课程的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讲明,希望同学们通过本学期的《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在该学期末的全国计算机水平考试中通过四级考试,获取证书。并宣布只要是通过四级考试,就可以代替该课程的学期总成绩,以鼓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们为了能给就业增加筹码,这样就确定了学习目标。因此,我深深地体会到整个一学期的教学效果极其良好。

当然,最终可以获取证书的学生能有一半就不错了,在这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其他学习成绩偏差的同学放弃掉,对这部分同学首先应告诉他们平时成绩很重要,一定让他们保证能坚持上课,所以我几乎每次上课都尽量点名以作为主要的平时成绩,课后多与他们交流和沟通,经常鼓励他们学习,并对期中或期末考试严格要求,明确告诉他们要想取得合格成绩,只有通过学习才有可能。但对少数基础较差的同学也不能给予太大的压力,只要其努力了,就应肯定其成绩。我们要正确估计每个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给他制定的目标最好要符合维里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控制在“跳一跳,摘到桃”。欲达目标控制在可接受并能合理发展的程度内。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如何使学生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需求,实践教学的内容选取至关重要。所选内容应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我们采用的教材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谭浩强主编的《计算机网络教程》,教材上对Windows NT 4.0的安装、工作站与服务器的互联及系统管理介绍的较为详细,但在上机实习时考虑到现在普遍使用Windows 2000作为网络操作系统,所以操作上以Windows 2000为主。“调制解调器的安装”与“入网设置”作为家庭上网方式被大量使用,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作为课堂讲解的主要内容之一。

3 为保证教学效果而改进课程教学的设想

由于目前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室条件有限,实践课还是以中心机房上机为主,一些必要的基本网络接入实验无法开设,只能将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及应用等内容通过上机进行教学。这样,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首先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同时,要根据教师的知识水平、现有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教材的知识特点、学生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组织教材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既有较深的理论性和系统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比起计算机方面的其他课程,它涉及的面更广、更深。因此,我们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大多数学生对网络的理解很狭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网络应用上,他们上网做的最多的事是QQ聊天、www浏览、网络游戏等,对网络原理、网络功能没有概念,为此,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是教学取得成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关键。

针对上网对学生的吸引,在上课的初期,可以将计算机联上因特网,让学生亲眼目睹网络中的世界、网上通信、国际互联、资源共享……在学生兴趣正浓时,以几个网络应用的例子,引导学生进入网络的天地,概括出网络的定义。紧跟其后给同学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QQ聊天的原理是什么,WWW浏览是如何实现的,E-mail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有待我们去探讨、去学习。

在以后的授课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进行生动有趣的教学。可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各种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或制作相应的课件,充分利用投影机、多媒体电脑演示,进行视听教学;可通过实物讲解、实验操作等方式,对那些网络连接介质及设备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紧紧与实际相联系。

上好理论课,打好基础,要从基本概念入手,而基本概念是抽象的,讲课时应从关联内容展开讲解,思路要清晰,内容要步步深入,对相类似的内容最好要区别讲解,并列表格总结,让学生学得容易,记得牢固。例如,可从网络概念引出通信线路、计算机互联及互联中的通信协议,从通信线路引出各种网络连接介质、设备,从协议引出OSI/RM、IPX、SPX、TCP/IP等各种不同网络的协议及网络拓扑结构等。在讲解网络连接介质及设备时,注意结合实物讲解,并让学生区别各类设备的特点、性能及同类设备的异同,并列出表格总结归纳。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安排实验操作课,保证打好理论基础,强化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在讲授各种网络组成、工作原理的时候,可从粗讲到细讲,粗讲是要学生区别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与对等网的不同,细讲即是要注意讲清各种网络本身的工作原理。例如:局域网是服务器控制下的网络,所有信息的存取是依靠服务器工作的,服务器被破坏,整个网络不能正常工作;对等网则不同,网络中各台计算机地位是平等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只是互取资源,达到资源共享,任何一台计算机的损坏都不影响其他计算机的正常工作;而广域网在地域连接、信息存取上与局域网不同。如此讲解,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种网络的不同点。

我们建议将《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课与实训课安排在同一学期内开设,在上基础理论课的同时,注意安排好网络实训课程的实验操作课,强化操作训练。实验操作主要从网络安装、网络管理的维护及网络故障这几个方面着手,可根据不同网络中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方法,分别讲解,或结合起来一起讲授,或穿插讲授,总之,教师要掌握一个原则:各个网络的内容要连贯、完整,实验要有计划、有目的,实验结束后,要有实验报告及实验后的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及上机操作总是要受制于课本、课时、实验设备等因素。社会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创新,要使学生能够立足于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创新。我们可以在该课程的末期,安排适当的课时,参观我院的网络中心,了解我院校园网系统,认识并了解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HUB、网卡、网线、水晶头等各种组网设备。再有目的地联系各电脑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在毕业前,让学生到各电脑公司去实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在实际操作中深化理论,巩固所学的知识,补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新知识及新技术,实习回校后,写实习报告及体会,使学

生真正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 结束语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必须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重点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与维护的最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以TCP/IP协议族为主的网络协议结构,初步培养在 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网络新技术的发展。该课程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需要实际应用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实验环节,以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现状;管理;维护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高校的计算机实训室在以现代教育为基础的教学中发挥了较强的辅助作用,并为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奠定了基础Ⅲ。由此可见,为了确保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的正常运转,开展好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与维护工作尤为关键。

1 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维护现状

(1)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硬件管理维护现状。长时间以来,众多高校计算机实训室设备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受长期高强度使用影响,大部分计算机设备十分陈旧,很大一部分设备均为10多年前购置,老化情况严重,再加上为了满足实训室教学要求,这些计算机被安装了各式各样的软件,设备运行速度十分缓慢,极大程度地制约了上机效果,甚至仅能够满足于网络浏览功能。此外,计算机实训室通常全天候向教师、学生开放,计算机设备长时间运行,超负荷运行情况下时常会出现故障,加大了计算机实训室硬件管理维护难度。

(2)高校计算机实训室软件管理维护现状。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漏洞更新层出不穷,这使得计算机软件务必要频繁更新,否则会对教学成效带来不利影响。举例而言,2014年微软公司全面停止了对Windows XP系统的更新,换言之,XP系统将不受保护,在此情况下,如果高校继续沿用XP系统,计算机一旦启动势必面临来自多种不同病毒的攻击,进而使得计算机难以正常运行。

2 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管理工作

2.1 安全管理

计算机实训室安全管理主要为用电安全管理及财产安全管理,具体而言:(1)用电安全管理。计算机实训室线路错综复杂,任何不良操作均可能造成难以估量的安全隐患,甚至引发火灾,对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鉴于此,务必要开展好实训室用电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规范教师、学生操作行为;外部暴露的电源、连接线,应当标识好警示标语,尽可能将实训室用电安全隐患降至最低。(2)财产安全管理。计算机实训室内各项设备价值不菲,高校计算机实训室设备被盗现象时有发生,为高校带来极大的损失。鉴于此,务必要开展好实训室财产安全管理工作,在实训室各个重要区域安装监控装置,可有效防止不法分子盗窃、损坏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不良行为。

2.2 故障管理

(1)硬件故障管理。硬件故障指的是计算机系统部件损坏或功能失常所形成的故障,就好比制作工艺造成的机械故障、器件故障等。计算机硬件故障主要发生于计算机启动后进入windows界面前,针对硬件故障,较常使用的处理方法包括观察法、逐步排除法、拔插法等。以“观察法”为例,其是指通过管理人员对计算机设备的观察,来评定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通过观察电阻引脚触碰与否、芯片表面开裂与否、主板铜箔烧断与否等,以达成对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故障排除;通过对计算机机箱异味的闻取,来辨别故障引发区域;通过对设备启动过程风扇、硬盘驱动器电机等运行声音正常与否进行监听,以达成对电路故障的排除。(2)软件故障管理。软件故障指的是操作人员对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使用不规范或者软件错误使得计算机难以正常运行形成“死机”的故障。软件故障引发原因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即操作人员不当操作、病毒入侵以及CMOS参数设置不当。判定计算机故障为软件故障与否,应当自计算机启动环节开展分析,倘若计算机启动自检运行正常,而运行操作系统、软件存在异常,则表示计算机存在软件故障。针对软件故障可采取的方法有:倘若操作系统文件被修改或者误删,一般情况可对C盘操作系统进行修复,必要时可开展系统重装操作;倘若操作系统正常,应用软件无法正常使用,则可对该应用软件开展修复或者重装。

2.3 网络管理

各个计算机实训室均应确保局域网畅通,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多为学与练的过程,经由教师的教授将各项知识内容传输给学生,学生则通过各节课程教学案例对自身所学知识内容进行接收、巩固。教授期间是经由教师实际操作来达成的,然而面对教师投影设备的教授,学生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况,亦或在教师教授期间学生在自己计算机上开展其他操作,一旦面临实际案例便束手无策,从而对教学造成一定不利影响。鉴于此,应当开展好计算机实训室网络管理工作,通过安装相关软件而借助局域网对学生计算机开展管控,作用于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认识教师的操作,强化对计算机知识内容的掌握。与此同时,教师可利用局域网开展课题作业布置、接收工作,有效缩减对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强化实训室使用安全性,促进教学有序进行。此外,应当确保实训室在必要时可与外网开展连接,每一学期均应当安排网络课堂,教师应当对上网相关基本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实训室通过与外网的有效接连,强化学生对真实网络世界的认识程度,开展好相应的学习任务。

3 高校计算机实训室维护工作

3.1 硬件维护

就计算机实训室硬件维护而言,主要为全面实训室计算机的使用环境、故障排查,硬件维护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计算机的使用周期。硬件维护具体包括:

(1)电源维护。计算机实训室整体规划期间,应对其容量展开全面权衡。现阶段,计算机内部电源通常含有一定的稳压功能,电源稳定性不足会对计算机使用周期构成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实训室中有着大量的计算机,由此对连接计算机通信线路对应的电压、电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倘若电压、电流稳定性不足,极易引发众多计算机故障,甚至导致反复死机、难以正常使用,进而造成巨大的损失。鉴于此,务必要对电流负荷等一系列因素展开综合考虑,引入高功率的交流稳压电源,强化电压、电流稳定性。(2)温度维护。计算机机箱中大部分硬件均有着对应的温度要求,倘若温度不达标,则会引发不良操作、反复死机及硬件损坏等情况。鉴于此,应当结合实训室空间实际情况添加相应数量的空调装置,用于对实训室温度进行有效调节,进而促进实训室计算机的有序运行。(3)清洁维护。计算机长时间使用期间,排风扇部位极易把外界灰尘吸入计算机机箱内部,长此以往,不论是计算机外部,还是计算机内部相关硬件都将满是灰尘。鉴于此,实训室管理人员需确保实训室环境卫生,定期对全面计算机内外部开展灰尘清理,有效防止由于灰尘过多而导致的硬件设备损坏。

3.2 软件维护

就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人员而言,计算机软件维护同样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软件维护主要包括系统安装、系统保护以及教学软件更新等,具体而言:(1)系统安装。计算机实训室管理人员应按照计算机实训室设备各自的购入时间、硬件配置,各台计算机配备有3~6个操作系统,不同操作系统有着不同的功能,且需要配备相关的应用软件,具体安装何种应用软件则要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明确任课教师对应用软件的需求,防止出现软件不符的情况。适用的软件安装完毕后,对其可正常运行与否开展检测,并做好备份工作。一台计算机系统安装完毕后可将其称作母盘,再利用网络克隆技术把母盘数据传输至实训室其他计算机中。(2)系统保护。实训室教学期间,要想有效避免教师、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期间由于有意或者不慎操作而引发的计算机难以正常运行或计算机病毒等情况,应当对系统开展好保护工作,就好比对硬盘安装硬件保护卡或者硬盘保护软件等。如此只要引发了上述情况,仅需借助硬件保护卡对计算机系统开展修复,便可使这一情况得到有效解决。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计算机软件的迅速发展,一系列应用软件推陈出新,为了对实训室教师的不同需求予以满足,应当对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进行及时更新。同时,在对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进行更新过程中,只需对母盘进行更新,再通过硬件保护卡把数据传输至其他计算机即可。(3)教学软件更新。为了给教师开展教学提供有效便利,可于每一计算机实训室配备电子教室,教师可利用电子教室相关功能达成对学生机的实时监管,包括广播、屏幕录制回放及监控等操作,作用于辅导学生完成计算机专业学习,改善教学成效。

第1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对于职校学生来说通过数控实训,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使数控实训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谈我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采用项目式教学,培育创新加工技术数控实训实操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指令的学习及操作练习,则学生很难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了。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项目式教学,把一个相对独立的典型零件加工任务交予学生,让他们读图、选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编程与加工,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如在学习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循环加工等的指令时,我都会采用相应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操加工训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加工过程的重点难点,在学习中对比,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培育创新思维。

二、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创新编程在数控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编程知识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如轴类零件加工编程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知名企业生产的轴,或生活中常见的轴类零件,如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的转轴等,让学生以这此例子进行模拟编程加工生产;又如,可以列举与本校合作的企业情况,如与我校合作的徐州某加工企业,专门生产压缩机曲轴及轴承,在编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按厂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编程加工生产。通过生活事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应用等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的思维境界。

三、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控实训数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加工的机床,并且一台机床配置一台计算机。职业学校学生在进行过基础工种的实训之后,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为进行数控实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绘图、安排加工工艺和模拟加工,然后练习编程,基本掌握这两个环节之后,教师可给出某一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自行创新设计,包括产品的外形、加工工艺等,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编程工作,编好的程序再通过局域网传输到数控机床外接的计算机上,再由这台计算机传输到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直到零件完成。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局域网的有关知识,又通过创新设计和制作更加系统地了解了一个零件的完整加工过程,既增加了数控加工的概念,也增加了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现代工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时机,挖掘创新的元素,训练职校生的创新思维,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元素,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

1、利用编程的灵活性,培养发散思维数控实训操作中,编程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进行编程,如简单的一个轴类零件项目的编程加工,编程时可以一刀一刀切削,也可以利用循环切削,也可以采用复合循环切削,另外,还可以进行慢速及快速切削,编程灵活多样,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及要求,引导学生对应进行编程加工。利用编程的灵活性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方法,通过不同的程序,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条件分析思考加工的情况。实训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编程中各种指令的运用,使编程思路开阔,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程序分析比较,培养收敛思维

学生在数控实训学习中,一些综合式的零件加工训练,如带螺纹的轴类零件加工、带圆弧过渡的轴类零件加工、外圆与内孔的加工、配合件的加工等,往往因各人加工的习惯、对编程指令的理解及运用会不同,因此,编写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应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存在的问题与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在各种编程加工中总结出最佳的加工工序与程式,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3、进行竞赛活动,推动灵感思维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如果只按照教材的安排去进行,学生学习动力会慢慢降低,创新意识不够,为了推动学生的灵感,教学中时常组织学生进行数控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编程、自行选材、自行加工的创作竞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增强探索技术创新的思考,推动灵感思维。

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加工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一线的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中职学校正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在数控实训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加工生产要求、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伟.枯燥的数控实训也能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职业技术, 2012(11).

第1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博客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信息学科专业课程。由于现在的网络课大多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再加上这门课程本身设备不足、原理抽象,所以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让学生深入地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外,还建立了教学博客。我们采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网上学习资源,提供网上交流和指导,辅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博客是一个具有比较丰富的网络交互组件的多媒体网络系统平台。博客交互性强,它整合了网络的通讯功能、资源功能和交流功能,具有个性化、开放共享、实时性等优势,它为教学虚拟社区的创建、应用、管理提供了有力武器。教学博客是一个优秀的虚拟学习和研究环境,师生借助于这个平台可以频繁地交换思想、沟通信息、开展研究和学习。

一、教学博客设计

博客应用于教学的典型模式包括:链接网站或文献从而为教学提供学习资源;呈现学习内容,记录学习过程;提供协作交流的一个虚拟社区;提供学习资源;讲义和作业,学生也可以在线完成作业。根据这些模块我们设计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博客。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博客主要包括下列模块:分类、网站链接、评论、留言板等。

分类模块包括课程简介、数据通信基础、网络体系结构与TCP/IP协议、局域网技术、网络配置与管理、应用服务器配置、Internet技术及应用、网络建设与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与病毒防治和实验实训。设计时,我们除了考虑教学的主题,还尽可能利用多媒体的声、色、动效果提高教学的活泼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网站链接模块是指链接到与计算机网络教学相关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如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网站、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中关村在线、IT世界等。

评论模块提供学生自己见解,老师对学生的评论应及时进行浏览和回应,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动,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留言板模块可以让学生向教师留言或提问,教师通过留言板查看学生的留言或提问后作出相应的回复,使老师与学生之间及时交流与沟通,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教学博客应用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度、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教学博客上展开相应的章节目录,阅读相应的博客文章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自测练习。

由于学时、教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教师往往只能针对学生的平均水平设计教学方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喜好,这样就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要求。例如,教师在讲授“配置单机用户、局域网用户通过ADSL宽带上网”时。由于有些学生自己家里就是用ADSL宽带上网,对ADSL宽带上网有所了解,再加上本身知识面广,接受能力较强,所以这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轻松,他们希望教师在教学时更深入。对这部分学生,他们可以通过教学博客提供的优秀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获得更深层的知识。而另外一些学生由于周围生活环境的限制,很少用计算机,从来没有听说过ADSL,对计算机网络十分陌生,所以他们在接受“局域网、ADSL”等知识点时就比较慢,更谈不上如何来配置上网,对于这些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教学博客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们自主学习,理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心中的疑惑。

2.实现教学互动

博客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例如,有一间办公室,有4台计算机和一台打印机,现在要求把它们连接成对等网以实现文件共享和打印机共享。教师把需要讨论的问题在教学博客上提出来,如采用何种拓扑结构?需要哪些网络设备?如何进行相关设置?如何连接等。学生可以通过博客就这些问题进行相关讨论,学生还可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到教师博客中。最后由老师依据同学们讨论的情况,进行总结,使学生真正掌握在对等网中如何实现资源共享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借助博客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效地整合起来,实现基于博客的课堂教学互动。

3.收集教学信息

教师可通过发表博客文章,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程度如何,希望教师采用何种方式教学,你的家里是用何种方式上网,等等,然后设置若干个选项,让学生选择。调查结果以数字的形式实时显示在博客文章中。这样,教师就能够及时了解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进行调整,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4.强化互联网应用技能

通过教学博客的学习和使用,使学生网络应用技能得到较大提高:学会了在互联网上注册和开通博客、设计博客主页和发表博客文章;掌握了浏览器的操作技巧;学会了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和下载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5.提供教师备课平台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博客应用于教师的备课活动。学生课前可以通过访问教学博客了解下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可以将自己搜索到的相关资源贴在教师的教学博客上,以丰富博客的教学内容,减少教师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博客及时地记录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还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教师的备课方案来反思自己备课的不足;将学习到的网络新技术、碰到的科研问题和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其他问题在博客上,充分利用博客的交互性,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讨论,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将教学博客运用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网络应用技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互动,达到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博客为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式与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