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

时间:2022-06-27 04:19: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理初中知识点小结

第1篇

【关键词】地理高中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4-0241-01

1地理课上,地理老师要多讲学生们喜欢的地理知识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当今热点,学生们也一定关注。老师要多和结合实际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如一年四季的交替更换,地球上陆地和海域变迁,自然灾害(火山喷发、泥石流、地震等)突如其来的发生等。在学习知识同时又增加了学习积极性。高中的地理学习,能为我们将来在参与经济方面的建设和其它多方面工作中获取大量的、终身受用的知识技能。高中这门地理学课中,因地差异合理利用环境自然、改造环境自然,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护和改造环境方面的许多知识,是从事于资源行业、农业中的生产、工业上的布局、城乡一体的规划、交通运输建设、商业市场活动等多项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高中的地理学习,有助于正确的观念与意识的塑造。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关与生态的失衡、资源的逐渐枯竭、粮资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日益恶化等关乎全球战略性问题中的实质,有助于塑造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强化和培养全球性意识、忧患性意识、未来性意识、开放性意识、开发性意识与创新创造意识。地理学中学习的内容既丰富又生动。地理上的知识、技能用途又如此之广、价值如此之高,这些都成为要在新的世纪中大展宏图的每一个高中生形成深厚的学习积极性的巨大吸引力。学生们兴趣来了,上课的时效性还会低吗?

2地理老师要穿插丰富的知识点,吸引学生们去主动探索

丰富多彩的知识课堂,谁都会喜欢。高中课程中,地理学与其它各门学科比较,其中一个最突出特就是要文理兼融。它既具有理科上的逻辑与严密性,同时又兼容文科中生动形象的灵活性。在高中地理课中,其主要部分是自然地理,它包含宇宙、陆地、大气、海洋等,主要内容偏属理科。特别是关于地球的运动和时间上的计算、太阳的高度角计算、以及各种的日照图、洋流、气候、各种的等值图线等内容,其理科特征极其鲜明,需要具有较强逻辑推理能力。学习时,老师应强调理解的重要性,以会运用为目标,侧重对地理中的原理、地理的规律加以理解与运用,联系现状分析问题加以解决。老师要让学生们日常还需多做些练习,要重视答题的思路,特别是要多画一些图,以增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和理解。在高中所学地理中,人文地理(主要体现在必修二与必修三)主要归属文科范涛,因此学习时要在以理解为前提以此来增强强记忆是很必要的。叫学生们学习的时候要认真看书,熟悉掌握要点知识;要会看书,对教材的主观思想和脉络要有有一定的把握;还要善于思考、时常总结,形成个人的想法。人文地理的学习侧重在观点和方法的使用,结合一定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和评价。学生们接受老师的任务多了,基础自然就会打牢,教师的上课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3 地理教师讲课要做到图文并茂,思路清晰

教师的对地图的灵活运用能力,直接影响学生们学习积极性。地图是学好地理这门课的重要载体和工具,在记忆地理中的许多知识时,最有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助于地图进行记忆。地理中的大部分内容很繁杂,但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相关图的相关位置上。因此,要求学生们学习的时候要学会看书的同时,一定要看图,把其结合起来学习,把文字知识在相关图上逐一查找并落实熟记;平时也要多看些地图(或是自己做一些绘图填图),把地图深记于脑海中,并且可以使知识再现在图上。这样,我们在解决地理问题的时候,脑海中就可以浮现出来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地图:“地球的运动”、“分层的大气”、“洋流的流向”、“山河的分布”、“国家的地域位置”、“铁路公路干线”,“工农业中心位置”......于是,学生们就能从中有效并且准确的提取相关的知识信息,从容应对。因此地理这门课的学习就是要学会看图。

4 地理老师讲课要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老师,我认为高中的地理是以初中地理为基础的,在初中的地理学科中,区域的位置,河流和气候等的环境要素,是高中人文地理地基础。所以,在老师再教高中的地理时,要对初中的地理知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涉及提示,主要是重新讲地球方面地图方面的知识、各大洲各大洋的地理分布、一些重要国家与地区的本土情况,以深化这些知识在学生们脑海中的印象,同时要老师注意与高中知识间的重要联系,把系统的地理学知识具体落实到相关区域之中去,来解决教学的问题,使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先融会后贯通。

小结:在地理这门课的教学之中,教师既要引导其学生去了解知识,更要使他们明白原因,揭示、掌握规律,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深度发展,并可以将知识做一定程度上的引伸与变迁,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闫忠浩,谭著名《高中地理课程》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9

第2篇

随着各地课改实验区的逐步普及和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2010年的中考改革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回顾近年来中考改革的历程,2010年中考命题改革将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1.注重对初中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应结合实际背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为此,2010年的中考仍趋向于:注重在运用中考查双基;通过创设新的情境来考查“三基”;利用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语言来考查双基等。在考查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查,注重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查。试题背景更具有现实性,应来自于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所具有的数学现实和其他学科现实,关注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2.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

数学学习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要重视“实验”的作用,要改变以往数学学习过分依赖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在“实验操作”中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并富有个性的过程。2009年不少省、市的中考试题都在实验操作上增强了考查的力度,这样做的目的不但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生养成实验探索的习惯。2010年的中考命题对这方面的考查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3.关注对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考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相关问题,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课程标准指出: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发展应用意识和能力。为此,学生能否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问题,能否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否解释结果的合理性,能否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等,都将会受到命题者的关注。同时,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命题者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的首选素材。预计2010年考查应用能力试题,将会继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如金融危机)来设计,突出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也会创设一些新的情境,体现对分析问题能力的要求,但不会人为地将问题复杂化;将会关注决策性应用题的考查,这类试题体现了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情境会更新,问题会更灵活,但在技巧、方法的要求上不会过高,而把重心放在如何分析上。

4.强化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这就意味着探究性学习已列入考试评价的内容,其实这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已在新教材中得到充分体现。探究型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它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动手能力、探索发现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二、对数学中考总复习的建议

针对今年中考试题的基本特点和2010年中考数学命题的走向,特向备战2010年中考的老师们、同学们提出复习与应试的几点建议。

1.全面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

扎实的数学基础是成功解题的关键。针对中考数学强调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我们在总复习的第一阶段就要紧扣课本,夯实基础,全面、系统地复习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正确掌握定理、法则、公式等,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2.科学确立复习目标,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从科学复习观的角度上来看,每一复习阶段必须科学地制订复习目标和复习计划,以及合理的复习时间。那种在复习中不按复习计划进行,“今天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显然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违反学习规律的。

为了避免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效率,必须认真研究本地区教育部门制定的《中考数学考试说明》,要非常清楚《中考数学考试说明》中的考试性质、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等,同时要注意《考试说明》中对具体考试内容的特别说明,上述问题弄清楚了,复习的方向也就明确了,复习的针对性就强了。

3.强化训练过程,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

中考复习必然要做大量的练习,在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明确练习的目的,各章(节)练习涉及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有哪些具体的内容,自己是否掌握,通过练习发现自己知识的盲区、思维的误区、方法的弱区。

要注意练习后的反思。每次练习后适当地回味与反思,可以进一步体会这些练习的题目中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方法。复习中要淡化特殊的方法与技巧,要对一些通性、通法进行不断总结和提炼,并提升为自己的解题能力。

4.注意实际应用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际应用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考查仍是重点。注意深入分析和研究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情景应用性问题、开放探索性问题、猜想归纳性问题和阅读理解性问题。学会从材料的情景、问题中去联系理论。

三、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建议

1.重视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对比研究

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学习新课标,尤其是毕业年级教师,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考点,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方向明确,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2.抓好三基,夯实基础

数学的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数学学业考试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来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师生重视基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绝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进一步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系统,使得在记忆系统中储存一个数学的认识结构。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进行体会、感悟、梳理、总结。

3.认真研究教材,上有“数学味”的课,“效率高”的课

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做到:

(1)及时构筑知识网络。

(2)深入挖掘教材的导言、小结、重要例习题和课题学习。

(3)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

4.认真研究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考试题总有新题、好题出现。但不管考题如何新颖别致,也并非神来天降,它总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源头”。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从以下几个途径需要我们关注:

(1)教材拓展

教材是中考命题的蓝本,同时也是中考命题的天然素材,应该是考题的主发源地,主要是进行变式,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改换背景等方法重组。

(2)中考试题衍用

往年的中考试题是命题的丰富资料库,有些有创意、有思维价值的题目,通过适当的处理可继续承担考任,跨省市的出现较多。

(3)高中题下移

有些高中内容,立足初中知识,有很好的衔接点,可借助初中已拥有的知识,并以此为生长点在一定条件下能自主获取,主要以阅读理解题的形式出现。

(4)竞赛题转化

第3篇

但是,总的说来,我国的物理学史和物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与国外同类研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广大物理学史和物理教育工作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物理学史的教育价值,大都赞同物理学史与物理教学相结合,但是理论研究基础薄弱,许多看法来源于经验体会,缺乏广泛的调查分析和理论上的论证.关于物理学史的引入大多还停留在“渗透”的阶段,对物理学史引入中学物理教学的作用缺乏具体实证性研究.

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多数教师在物理学史教学方面采取简化处理的方式.简化处理会使科学探究过程消失,仅剩下物理学家的名字、事迹以及相关理论.笔者曾经对太原市一所中学“原子核结构模型”教学的实施状况做过考察,发现尽管教材中科学探究过程描述得非常详细,但教师的教学处理非常简单.有的教师把这些内容全部让学生阅读,只讲几位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有的教师只是在讲解知识的基础上在一个表格里列出物理学家的名字、理论提出的年代和主要观点让学生对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理解,至于物理学家提出理论的背景、过程和方法都不在课堂上展开.被调查的教师都认为这一节知识点少,依靠学生阅读就可以,没有一个教师按照教材中知识的呈现顺序将物理学史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线索展开教学.这说明由于长期受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教材中大量融入物理学史的做法并不理解,他们在教学时简化的往往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使得物理学史的文化内涵大大减弱.

通过这样的调查,笔者发现,虽然教师普遍对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有很大程度的忽视,但由于种种原因,物理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物理学史的文化教育价值.在太原市另一所中学的一节物理学史拓展课“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上,笔者找到了答案,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学史教学的魅力.以下是这节课的课堂实录和笔者的思考.

1课堂实录及点评

[用PPT展示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家]大家看照片,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介绍的主人公,世界上不知道这三个人的人恐怕很少,因为他们对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他们的情况.现在请大家说说自己对亚里士多德的印象.

学生:他的观点是错的.

我们来看看伽利略是如何评价亚里士多德的.伽利略曾说:“老实说,我赞成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并精心进行研究,我只是责备那些把自己完全沦为亚里士多德奴隶的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评价呢?

学生:赞成看他的著作.

伽利略并没有鄙视亚里士多德,反而赞成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据历史记载,伽利略有段时间曾在大学里教书,讲授的正是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内容,伽利略用“精心”形容自己的研究.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有没有体验过伽利略的精心之处呢?

学生:自由落体研究,亚里士多德太主观,伽利略利用实验研究,数学推理……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记载着这样一个结论:有力才有运动,力撤去运动就停止.(PPT展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伽利略又展开一次“精心”的研究,等会儿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眼睛来观察伽利略究竟“精心”在哪里?

亚里士多德真的错了吗?我们不妨来演示一下生活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手表(有金属表链的手表)原来静止在桌面上,手一推,手表运动起来.(教师用手扶着,边推手表边解释.手一放开,手表慢慢停止运动.老师演示的时候,力稍微大些,让手表运动一段再停,用手在桌边接住!)

手表原来静止,当我用力推时,手表运动;手松开后,手表停止运动;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没错呀,手表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撤去力后手表静止.(PPT展示一些生活现象)生活中类似于刚才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很多,长期以来,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或拉.推拉停止,物体也就停止运动.距今2000多年以前,亚里士多德观察到生活中这些现象时,他凭直觉就得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意思就是:有力才有运动,撤去力运动即停止;从刚才的演示我们也看到似乎有力才有运动,撤去力运动随即也就停止了.(PPT展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

学生:手表运动了一段时间才静止的.

观察得很仔细.(跟当年的伽利略一样观察得很细致),手松开后,手表没有马上停下来.当初伽利略恰恰注意到了“那一段”,他认为如果撤去力,物体就停止运动,那么为什么有些物体会运动一段时间才停下来呢?他最早悟出了地球上物体运动时,都不可避免要受到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他认为,物体之所以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停下来恰恰是因为力的作用,所以力不是用于维持运动,恰恰相反,这里的摩擦力却是物体产生减速的原因.

伽利略的精心研究表现在:观察认真.细微,微小变化的现象也观察到了.(PPT展示伽利略得出的一半结论)

到此,伽利略已经找到,导致物体运动停止的原因是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但他没有停留在这里,而是继续想象,如果没有摩擦力,那么物体会怎么运动呢?

学生: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学情分析很多高一的学生看不起亚里士多德,甚至鄙视他.这位老师的设计意图:借着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评价与学生对亚里士多德评价的冲突引出本节课讨论的范围;通过简单的演示实验引出本节课要讨论的确切问题,开始伽利略精心设计的研究过程.澄清学生对亚里士多德的误会,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对待前人及其研究结论.

这个结论我们已经学过,但当年他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

学生:斜面,对接斜面.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大家初中学过的伽利略理想实验――对接斜面(展示Flash),伽利略是怎样推理的?

(1)让一个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顶端滚下,紧接着又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同一个斜面,打磨得越光滑,小球上升的高度越接近原来的高度;故设想如果没有摩擦力,这个小球将达到跟原来同样的高度;摩擦力F=0的实验没有条件做,伽利略依据事实基础,进行了合理的外推.

(2)如果减小对接斜面的倾角,小球仍会达到统一高度,通过的路程呢?(需要经过更长的路程.)

(3)同理,如果再减小对接斜面的倾斜度,小球经过的路程就会越来越长.

(4)如果把对接斜面变成水平面,小球无法达到原来的高度,只能以原速度一直运动下去(无加速也无减速原因).(3和4利用合理外推思想)

(板书,提炼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伽利略利用这个斜面实验成功地得到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了已经被人们接受了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我们知道伽利略这个实验是个理想实验,并非真实的实验(因为在地球上不能达到完全没有摩擦的条件),这是伽利略用自己的大脑想象出来的,(语气加强,转话锋)任何想象都离不开现实,绝不能凭空想象,那么大家知道伽利略当时依据的是什么现实呢?

学生:……

伽利略17岁那年,当时他还在医学院读书时,有一次在教堂做礼拜,风吹进教堂,导致教堂内的吊灯摆动,他回去就立即做了个实验,(演示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这是一个简单的摆球,一端固定,将摆球拉向一边,由静止释放小球,摆球会摆动到另一边,用水平尺子标记其高度.大家知道伽利略从这个实验得到多个结论,那就是摆球运动到右边时,能达到同高度的位置吗?(演示:摆球拉到左边,与尺子同高度的地方,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右边等高的地方吗?(摆动两次后,教师顺手抓住小球.)

接着,伽利略在悬挂小球悬点的正下方,固定一根针,当球往右边摆动时,碰到针,他还会摆到相同的高度吗?(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并回答)

当时伽利略用一根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重复实验.在当时的测量条件下,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演示过程与学生共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实验观察与归纳能力.)

下面我们用Flash慢放展示一下刚才的实验,在一定点O悬挂一单摆,在O的正下方O1用钉子改变单摆的运动路线,将摆球拉到离竖直位置一定距离的左侧A点,释放小球,小球将摆到竖直位置的右侧与A点等高的B点;保持释放点A的位置不变,提高针的位置至O2,小球运动到右边等高的C点,针位置继续升高,至O点,小球运动到右边D点.A、B、C、D四点等高,除了这个结论外,大家比较这三次运动,还看出什么规律?

学生:针的位置越高,摆球运动轨迹越长,运动越远.

认真观察,摆球的运动轨迹AB、AC、AD,对大家有什么启发?这个轨迹跟哪个实验类似呢?

学生:哦,那个斜面实验.(PPT展示斜面实验示意图与摆球轨迹的比较),伽利略的想象实验灵感来源于此.

他将这个现象与斜面运动联系在一起.伽利略指出,对于斜面会得出同样的结论.(PPT展示伽利略的结论)

伽利略设计的实验虽是想象中的,但却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把研究的事物理想化,就可以更加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化繁为简,易于认识其规律.理想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以事实为依据,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统一.伽利略的这一自然科学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他因此被誉为是“经典物理学的奠基人”.

理想化模型对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把伽利略的结论推广到没有重力、没有摩擦力、没有空气阻力的更理想的情况,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指出: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PPT展示笛卡尔图片及其结论)

学情分析学生早已熟悉伽利略的理想斜面,但对于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过程不清楚.设计意图:借着研究历史的重演,带着学生与科学家进行对话,重点体验伽利略的研究过程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感悟其研究方法.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做不好的话,就变成很无味的陈述,需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归物理学发展历史,亲自参与整个过程的研究.

1.1牛顿第一定律

依据伽利略和笛卡尔的研究结果,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两位科学家的结论吗?(使学生感受到很难用简单的语言概括,此时引入牛顿的结论)

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之后,由牛顿用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总结出该定律.

(PPT展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物体所受外力为零,那么原来静止的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将一直匀速运动下去,直到加入外力;另一方面,外力加进来后,就改变了原来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牛顿的结论是否比前人更深刻、更丰富呢?(PPT展示“意义”)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后半句指出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重述前人的结论,同时也指出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补充说明一下,完全不受力的物体在地球上存在吗?不存在,所以不受力指的是所受合外力为零.回过来,前半句: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指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性质――惯性.(PPT展示惯性,教师解释惯性的概念)惯性:是物体抵制运动状态改变的固有倾向,就是不想改变原来的状态,故与人的惰性是非常类似的.也就是说,若原来静止的,就不想动;原来若以某一个速度运动,就趋于保持这一速度运动.

仔细分析前后两句话,点出了两个概念――力和惯性,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

惯性:总企图保持原来运动状态;力:一参与就要改变运动状态.二者是对立的,但又统一在牛顿第一定律里面,对立统一关系.

学情预设估计此时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体会不深刻,所以借着解读牛顿第一定律所包含的两个概念,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定律的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欣赏牛顿的高明之处.

1.2惯性

让我们来完整地认识一下惯性.惯性,解释为惯性或惰性.惯性是物体抵制运动状态改变的固有倾向.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对我们来说是利还是弊呢?(分别展示相扑运动员与小孩的照片,要求学生想象这个小孩冲向相扑运动员,后果会是如何?学生回答后,把大家的想象模拟一下――展示小孩撞一个胖人的影片.).胖人原来是静止的,后来还是,他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小孩原来向前运动,后来向后摔倒,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胖人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意味着什么呢?

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本领大,也就是惯性大;所以不同物体惯性大小是不一样的.那么惯性大小究竟由什么因素决定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看一组图片.(PPT展示体操运动员与相扑运动员.)

当你看到体操队员时,要求你用几个词来形容她,你会用什么词?相扑运动员呢?

学生:苗条,灵活……

依你们判断,体操运动员的身躯能否当相扑运动员?

学生: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

学生:太苗条,不够重……

为何相扑运动员都需要很胖?这其中有什么物理道理呢?

学生:……

相扑运动员如果苗条的话容易被搬倒,也就是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被改变(由静变动),即物体惯性小.相扑运动员需要有很大的惯性,运动状态才不容易被改变.那么惯性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学生:重量,质量……

(用月球上的例子排除重量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结论)惯性大小用质量来度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所以体操运动员为了能够有灵活的动作表现,质量就要小,需要苗条;而相扑运动员则不希望被别人摔倒,质量就要大……

1.3惯性的应用与防止

首先请同学们讲一些关于惯性印象深刻的经历.下面给大家播放一段刹车模拟录像,大家看的同时思考影片中包含了哪些物理现象?刹车时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并提出你的意见来防止这些隐患.

学生观看并提问.(教师边引导边播放相应的PPT)

安全带:当汽车急剧减速时,前座安全带将人紧紧限制在座位上,不至于发生危险.

头靠:避免撞车时的鞭打效应(颈部的剧烈运动).

气囊:车辆发生碰撞,人会前倾;气囊在碰撞时释放并充气,减小对人的冲击力.

1.4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跟大家一起回忆牛顿第一定律研究的历史,读历史的目的是使人明智,从中看到经验,我们共同经历了伽利略的“观察-实际实验-理想实验-合理外推”的研究方法;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惯性(惰性),质量是惯性的量度,惯性的应用及其防止.

2对物理学史教育的思考

2.1物理学史中有丰富的物理文化教育资源,物理学家就是物理文化的代表

从整节课堂进程来看,以伽利略的科学探究过程为线索,向学生展示伽利略在质疑-实验设计-理想实验-合理外推中的艰难与曲折,对学生进行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教育,揭示了科学研究中求真、理性、怀疑、实证、精确、继承、合作、求善臻美等特征,促进了学生对物理学本质和物理文化的理解,并且自然地与价值观教育融合在一起,这是一节成功的物理学史拓展课,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物理学史的文化内涵.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一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研究过程就是对物理文化的生动阐释,学生通过对物理学家的了解,能够充分感受到物理学家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性,因此,物理学家就成为学生的文化榜样.

2.2要理解物理文化必须让学生真正进入物理历史场域

笔者也曾听过几节设计物理学史内容的课,但感觉不到这种震撼,也没有这节课中热烈的互动,教师虽然也在展示科学历史过程,但大多数学生只是作为一个旁听者听着有趣的故事.正像问卷调查显示的那样,物理历史内容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物理学史的文化建构功能远没得到发挥.而这一节课学生不仅是物理学历史过程中的听众,而且是作为一个思考者真正“进入”到物理学家的研究过程中,进入了物理历史场域.通过听这节课,笔者深深感到:只有学生真正“进入”到物理历史场域,才能与科学家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才能设身处地理解物理学家的所想、所做,物理历史场域中的特定价值追求、规范和思维与行为方式才能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

从这节课的组织过程看,科学探究背景、物理学家实验设计、科学研究详细过程的介绍,以及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的教学方式、精彩的多媒体手段都是帮助学生进入历史场域的有效手段.介绍科学研究的背景,能帮助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出发历史地看待物理学家的研究,实验设施的展示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而展示科学研究的详细过程(包括科学家的想法、感受、遇到的关键事件)使学生能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物理学家的存在.在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想,形成互动,则是提供了学生和“历史上的物理学家”、“同伴”对话的机会.以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技术运用更是把历史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为学生进入物理历史场域创造了很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