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时间:2022-09-11 23:31: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工作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第1篇

1、组织动员阶段(11月上旬)

为了确保把此次活动高质量地完成,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并制定出活动方案。同时,召开学校教研组长工作会议,组织动员一线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分管教学的领导及教务、教研部门,要深入各教研组全程参与活动,对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总结。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__

副组长:__

主要成员:__

2、积极准备阶段(11月中、下旬,12月上旬)

(1)、全体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形成有效教学经验总结,重点在教法、学法上,突出其有效性,做好教学经验交流的基础材料准备。

(2)、评选教师优秀教学经验总结,结合教师实际教学工作表现,推选大会教学经验交流人选。

3、活动阶段(12月中、下旬——20日、27日)

首先,对本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准备情况的回顾与反馈。全体教师都要参加交流会,认真倾听,取长补短,发挥交流的最佳效果。

其次,教师进行大会交流发言。经验交流内容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体现新课程的要求,不求道理高深,只要是教学中切实可行的,都可以和大家共同分享。针对授课及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在其有效性上进行总结交流,在教法与学法上进行探讨,指出课堂教学的优点或闪光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或不足。

第三、领导进行活动总结。

第2篇

时间如水,岁月如梭,这一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工作,我在工作方面业务更加熟练,和同学们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为了今后更好的进行教学工作,我将这学期的工作经验总结起来,这样好使自己迅速成长,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我现将这一学年工作情况总结

一、加强师德修养

我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把“师德”放在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它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个道理古今皆然。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做一个有崇高师德的人。我希望从我这走出去的都是合格的学生,都是一个个大写的“人”。为了给自己的学生一个好的表率,同时也加强自身修养,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断提高自己水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师德方面的修养,力争在这一方面有更大的提高。

二、教学工作严格要求,虚心求教

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加强自身业务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无疑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岁月的流逝,伴着我教学天数的增加,我越来越感到我知识的匮乏,经验的缺少。面对讲台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每次上课我都感到自己责任之重大。为了尽快充实自己,使自己教学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了强化。

首先是从教学理论和教学知识上。我不但自己订阅了三四种中学语文教学杂志进行教学参考,而且还借阅大量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书籍,对于里面各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尽量做到博采众家之长为己所用。在让先进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同时,我也在一次次的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和发展这种理论。

其次是从教学经验上。由于自己教学经验不足,有时还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不知如何处理。因而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力争从他们那里尽快增加一些宝贵的教学经验。我个人应付和处理课堂各式各样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

最后是做到虚心求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生也是老师的“教师”。由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快,接受信息多,因此我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亦能丰富我的教学知识。

我第一年带高三毕业班,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同学的希望,我决心尽我最大所能去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高三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完善自身知识体系,打牢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老教师学习,抽出业余时间向杨远大老、王喜刚、曹秋菊等具有丰富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学习。对待课程,虚心听取他们意见备好每一节课;仔细听课,认真学习他们上课的安排和技巧。这一年来,通过认真学习教学理论,刻苦钻研教学,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我自己感到我比前两年的我在教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我教的班级在历次语文考试当中都取的了较好的成绩,名次一般保持在年级前三四名。接手这两个外语实验班的教学,我更是一点不敢放松,每备一节课我都向老教师年轻教师虚心的求教力争尽善尽美。一学期的工夫没有白费,这两个班语文成绩都比较优异。

第3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是幼师实习心得体会模板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来到了xx幼儿园,随着时间飞逝,实习生活的结束,让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师的不易,幼师实习心得体会。这次实习也让我收益颇丰、受益匪浅。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进园实习初期,我感到了很大困难,毫无工作经验的我,面对新工作,面对性格各异的孩子,的确很难。我觉得毫无头绪,不知道到底该从哪里下手,看着师姐们轻轻松松的带着宝宝开展各种活动,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看着孩子们一张张兴奋、热情高涨的小脸,我深深地被感染着,我努力地去学习,尝试独立带孩子,经过几次之后,我的紧张心理才逐步退去,慢慢的融入这个小集体当中。

在实习过程中,让我懂得了要因人施教,面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差异,有自己独立的内心小世界,而作为他们老师,要想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小世界,不用心去了解去发现捕捉他们的闪光点是不行的,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可爱之处以及不足之处,要想帮助他们改正缺点,不仅要关心和照顾幼儿,和幼儿家长的沟通也非常的重要,在实习期间我试着与家长打交道,与他们交流幼儿在园以及在家的各种表现,实习让我获得了很宝贵的东西。

在教工幼儿园的每个教室都有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间表及主班配班老师的工作分工,在实习期间我严格按照时间表,配合所在班老师认真做好一日生活常规工作。

最初,保教工作时,我虚心请教老教师和师姐们,积极配合他们工作。户外活动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热时:提醒幼儿减衣服,喝水时不拥挤,不说话,以免被水呛到。吃饭时小心被烫,安静进餐,不挑食。洗手时用肥皂,消毒杀菌,睡觉时要盖好被子,我们都要检查一下幼儿是否盖好被子,以免受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顾好每一个幼儿。细心、耐心的帮助每一个幼儿并教给他们一些简单的生活小常识、小窍门,帮助幼儿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让每个幼儿真正爱上幼儿园,喜欢幼儿园。充满爱心与童趣的氛围,在玩乐中找到真正乐趣、不断的增长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共的幼儿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教学经验外,最重要的是随机应变幼儿各种怪异的提问,我吸取周围教师的先进经验,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能对此疏忽!知识和经验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不断的吸取、提高!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完全交给你。完全信赖于你。充分信任你。并且做到不怕苦,不怕脏,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经过这次实习,三个月里:让我真正的了解幼儿老师是那么的不容易。真是:哎,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曾经以为带幼儿是什么人都能上任的。 可做起来是如此之难!回顾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孩子们一起的喜怒哀乐,想想要分开。实习也落幕尾声。

幼教工作是一个繁琐而又辛苦的事情,需要幼教工作者耐心、细心、爱心、责任心并重,缺一不可,总之,教师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要当一名好幼教不容易啊~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我自己不足之处,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我愿意用我的所有热情与爱心,换取孩子们的开心以及家长的诚心,实习间:让我增长了见识,做老师难,做个幼儿老师难上加难,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未来的幼儿教育事业。这就是我这几个月的实习过曾,想要当一名好教师不容易。总之为了以后——努力吧!!加油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河南大学护理学院2002级和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该院自2003级护理本科改为四年制,因此两个年级同时学习《社区护理学》),两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比性。选择2003级162名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2002级65名为对照组。

1.2方法

将162名学生分为16组,分别和开封市疾病控制中心、开封梁苑社区卫生服务站、河南大学校医院、河南大学附属中学医务室、河南大学幼儿园、开封市高级中学医务室、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开封市SOS儿童村、五福养老院等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分别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档案建立等工作。比较两组期末考试总分、理论知识部分、工作实践部分平均成绩。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

2结果(见表1)

3讨论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成绩总分以及理论知识部分和工作实践部分的成绩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见社区实践可有效影响《社区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注重社区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可对学生的社区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产生明显的影响,同时也能提高其学习社区护理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虽然理论知识部分和工作实践部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理论知识部分两组成绩的均数之差远小于工作实践部分的均数之差,说明社区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作用更为明显。学生在社区中能承担的工作虽然有限,如健康教育宣传、问卷调查、协助建立家庭健康档案、资料整理等基本工作,但通过和居民的接触,使其积累了一定的社区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协调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大大提高。因受课时和社区实践环境所限,让每个学生都进行各种社区工作实践显然不可能,实践效果也难以保证。采取每个组固定实践地点、固定工作的方法可使学生对社区工作的认识较深。在无法进行社区实践活动时,通过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一些社区工作技巧和方法。

第5篇

一、培养科研骨干、提高科研能力

从个人发展目标看,学校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素质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战略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善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教师队伍,使学校走上持续发展之路。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做到“点” 、“面”结合。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是有区别的: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教科研讲座,印发有关科研资料,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教科研的意义,掌握一些科研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课题组长,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教科研工作的“点”。既然是“点”,那当然是学校教科研工作之“重心”,重就重在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指导,突出的是选题的反复论证;重在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测试、检查;重在不惜代价组织有关人员到科研先进学校学习取经;重在总结时的分析研讨。这样,科研骨干队伍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

二、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习成功,生命才会成功。” 学校领导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中的学习气氛。首先,制定科研理论学习制度,要求教师定额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其次建立对话交流制度,进行信息的有效沟通,优势的互补,经验的共享,每学期进行科研工作经验交流,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学习的重要,交流的价值,校园内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

三、在科研小组带动下、使科研教研紧密结合。

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

1、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

以校为本的教研,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

每学期确立一个“科研活动月”。每次活动设立一个重点研究内容,如本学期活动:同一年级上同一课题,青年教师做课题究课,全体教师交流评议,通过活动,教师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科研讨论,促进了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

各教研组结合自己组的实际情况,还开展集体研讨、阶段总结、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研究活动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通过研究活动使全体教师接受了新的科研理念,为新课程的全面推行打下了基础。、

2、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规律

教师如何成为具有自觉改进意识与自我提高能力的专业人员?专家认为,当前,最需要做的是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的性质。因此,我们鼓励教师把自己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点点滴滴的做法积累下来,进行归纳、提炼,形成规律,即进行经验总结。

我了给教师开辟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创刊了科研校报,为教师提供展示的机会。每二月出一份报纸,每期结合教师研究的课题设计一个专题。报纸的主要内容一方面来自有关的报刊、文摘,另一方面来自教师的稿件。教师都热心为小报投稿。把自己工作中感触最深的地方记录下来,使这份报纸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目前,有多篇教师的文章在科研报上发表。在教师中,特别是青年教师中掀起了学习气氛。教师能积极读书,阅读范围由专业书、与课题有关的理论书到杂志报刊,拓宽了思路,并能用先进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能积极参与科研论文的撰写。

四、工作存在的问题:

1、科研方法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老师产生了畏难心理;

2、宣传的力度不够,老师们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形势缺乏足够的了解;

五、应对问题采取的对策:

1、学校要创造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

学校必须建立能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评价机制。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要促进教育科研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硬件条件的支撑,以解决科研所需的设备、材料及其他相关经费等问题。

2、教师要对教育科研有正确的定位。

3、进一步确立教师在科研中的主体地位,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4、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第6篇

关键词:班主任 提高素质 举措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连接学生与老师的桥梁,是连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纽带。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笔者所在学校对提高班主任素质采取了以下举措。

1、规范管理、竞争上岗

班主任队伍建设的专业化趋势决定了不是任何教师都可以承担班主任这一特殊工作的。选拔、任用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为了将最优秀的老师选拔到班主任这一特殊岗位上来,我校规定了担任班主任的基本条件、工作方法、工作纪律、权利和职责。同时,实施班主任竞争上岗制度,开学前通过自己申请,政教处审核,校长任命的程序,把那些热爱班主任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选配到班主任队伍之中。为了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我校出台了《合格班主任十条标准》、《班主任工作管理细则》、《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十佳班主任评选办法 》、《优秀(先进)班集体、班主任评比细则》等,促进了班主任队伍的发展。

2、理论导航、反思提高

选拔、任用只是组建班主任队伍的基础工作,而要使现任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班主任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反思。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第一、政教处制定并出版了《德育工作指南》和《学生指南》,分发给全体班主任和全校学生学习贯彻,这对班主任尽快掌握学校德育管理制度和内容,提高班主任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学校先后为班主任征订了《班主任》、《班主任之友》、《青少年与法》、《德育报》等报刊杂志,做到人手一份。要求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提高德育工作的自觉性。第三、政教处自编了《政教之窗》印发给班主任。把一些蕴含先进教育理念的优秀文章、德育论文、经验总结、个案分析,周记评语、教育法律法规等及时登载发表,在班主任中宣传推广。第四、心理咨询室的专职老师在校园网上创刊了心理健康栏目,定期刊登有关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辅导、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对班主任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第五、班主任及时总结反思,不断积累班主任工作经验。政教处每学期都要求班主任撰写工作体会和经验文章,学校每学年进行一次德育论文评比,收编装订成《德育科技论文选集》。近年来,学校有50多名班主任撰写的德育科技论文获市、县一、二等奖。

3、岗前锤炼、师徒结对

近年来,由于我校规模不断扩大,年轻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日益增加,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在带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了帮助年轻班主任早日成熟,我认为学校可设立副班主任岗位,加强岗前培训和实践锻练,实行师徒结对带教制度。副班主任是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军,也是现任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建立班主任带教制度,有利于班主任队伍建设,有利于加强班级管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通过同行教师开展互帮互学活动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做法是:第一,每期组织召开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大会。近年来,政教处组织全校班主任观看了全国优秀班主任先进经验VCD光碟;听取了龚文才、张宜署、成宏、阳帮云、陶更生、闫琳蓉、吴玲等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使班主任学有榜样,干有方向,尤其是一些年轻班主任,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教益。第二,在评选优秀(先进)班集体、班主任的基础上,将优秀(先进)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获奖德育论文、主题班会课件及教案设计等资料在校园网上、校刊中发表。第三,每学年举行一次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不断促进班主任工作技能的提高,促进了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第四,开展了班级主题班会公开课。多年来,政教处组织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起到了示范、启发、引导作用,提高了其他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的水平、能力和实效。

5、过程督导、检查反馈

一是开展民主测评工作。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班风测评和班主任工作测评。民主测评的方式是将测评表发给班上学生,学生根据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和自己班级的班风状况,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填写,学校将测评结果进行汇总后写成反馈意见,以便班主任改进工作方法,加强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二是抓过程督导。学校建立了有效的德育工作督导评估奖惩激励机制。政教处加强了班主任工作“八到堂”的督查,定期坚持“班主任工作记录”和“学生思品记录簿”的检查,坚持班主任工作过程一月一公布,考核逗硬,奖惩兑现。管理中突出一个“严”字,注意一个“实”字,坚持一个“恒”字,做到制度到位,宣传到位,措施到位,考评到位,奖惩到位,落实到位。三是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对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促进班主任不断反思、调整工作策略。

6、量化考核、激励表彰

第7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体育科研、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4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多搞一些体育教学的经验交流等学术活动。多组织省一级各种体育比赛,4.5 既促进交流,4.6 又是课余训练的动力。同4.7 时还是体育教师的大盛会,4.8 可以进行学术讨论,4.9 经验交流,4.10 一举多得。

第8篇

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

为了使教研组成员搭配合理,形成最佳组织结构,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研组的整体功能,我校采取了“结合――互补――竞争”的组合方式,即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合,骨干教师与非骨干教师结合;他们的性格、脾气、作风能互补,在教学上能展开讨论,在事业上能相互竞争。这样组合起来的教研组,老教师、骨干教师有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青年教师有练武之地,可及时得到具体指导。另外,组内教师心情舒畅,精力用在教研上:组长有依靠的对象、帮助的目标,便于打开工作局面。

教学管理的人本原理认为,人是管理中起决定作用的作用。教研组长是教研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是教研组工作的带头人,是教导处和学校工作的中心纽带,为此我校选出了有良好职业道德勇于开拓进取,教育理念新、责任心强、服务意识强的老师来担任教研组长。同时做好教研组长的培训工作。

首先,规定组长学习制度。每月固定教研组长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丛书、先进经验、优秀论文、各科大纲、组长岗位职责及先进教研组条件等。通过学习,组长们明确了教学指导思想、学科重难点、教学研究的方向、组织专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及组长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为组长们提供提高与展示的舞台。学校尽可能创设机会让他们在区开展教研活动时做专题讲座,参加市区教科研工作培训,在市区上观摩课或研究课。总之,为他们争取各种各样的提高机会,借助外部力量,使这些组长开阔眼界,及时吸收教改信息,不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再次,指导组长开展工作。学校的每一位行政都被安排到各教研组指导教研组活动,他们经常向组长全面分析学校的教学状况,引导他们既看到教学上的优势,又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同时经常询问教研组的情况,碰到问题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亲自参加组内活动;还帮助各组总结教改经验,巩固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竞争。

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组长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而且满足他们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教研组长们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校对教师在业务方面的管理就建立了畅通的组织指挥系统。

二、加强对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教研组的活动内容,决定其活动的质量。安排教研组活动内容,决不是组长一个人的事,我校十分重视宏观调控、微观指导,使各组的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层次性、实效性。

1.明确研究的专题。确定好专题,教研内容才有指向性,便于在一段时间内,集中集体的智慧,解决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专题研究,大致分为五个步骤:一是确定专题,制订方案。二是学习理论,借鉴经验。三是集体研究,人人实践。四是相互交流,形成观点。五是撰写论文,巩固成果。

2.以科研带动教研。我校成立了科研领导小组,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研组为研究基地,所选的科研课题紧紧围绕教研活动中碰到的问题,与教研专题形成从属关系。科研组通过对科研课题的实验与论证,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教研专题的认识,从而提高教师搞好专题研究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3.上研究课制度化。为了扩大专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研究质量,把教学研究工作与日常教学任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校开展了年段上课评课和教学交流日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安排下,各组的上课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评课议课蔚然成风。这种经常化、制度化的做课,教师们负担不重,思想压力也小。通过大家的切磋,密切了人际关系,增强了凝聚力,使专题研究超越了教研组活动形式的时空,深深植根于日常教学的沃土中。

4.承担起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

我校要求教研组必须“五做到 ”:帮助青年教师认真备课,深钻教材;认真辅导及修改教案;听试讲及时纠正问题;公正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一位教研组长和中老年教师把青年教师上课看成是自己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牺牲很多休息时间帮助他们。几年来,青年教师在这种氛围中,起点高,进步快;教研组通过指导帮助青年教师,不仅完成了专题研究任务,还使老教师及骨干教师增长了才干。

5、严格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①大胆进行备课改革。我校要求各教研组按照学校规定的备课要求认真规范地操作。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统一布置,进行分工,而后进行第一次备课,做到“集体议分工备互相评”。重视第二次备课,对他人所备的教案进行“课前议课中改课后评”。“课中改”强调突出教师的个性,体现个人的独创性。特别注重“课后评”,要求教师写好“教后反思”(每堂课都要写),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各教研组对组内各人所备教案进行交叉检查评议。教导处定期对各教研组所备教案进行抽查评定,并纳入教研组考评和教师考评之中。

②注重作业的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科学地布置作业,实行“分层作业”的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巩固和发展。要求及时批改和反馈,做好学困生作业订正前的辅导工作。避免抄袭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起到作业的巩固和发展。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建立“记录反思”制度,每位教师在“作业批改记录本”上以单元或章节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由教研组长统一审阅,将结果及时上报教导处。

三、加强教研组的考评

第9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素养;践行

一、引言

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孟子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以下三种:其一是天伦之乐;其二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其三是聚天下贤才以教之。圣人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的。可见,孔子、孟子都认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教书育人。教师,是快乐而且高尚的职业,然而成为一名合格的好老师,对于每一位青年教师而言任重而道远。

二、大学青年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

高校老师必须不断提高个人素质、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符合现代教育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所在,教师只有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内化为一种正直的作风、高尚的品格、优秀的品质,才能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发挥出极大的热情,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意义、更加精彩,如何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为学生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一位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了解学生,深深的理解学生,并且理性的感知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课堂的需求,是做好一名老师的根本,也是教师的基本素养。

三、学生管理工作的若干实践经验总结

1.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若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懂得尊重他人。这条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协调和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个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关系的老师,是一个不合格的老师;一个不能得到学生尊重与关心的老师,是一个不成功的老师。如何建立与学生之间良好、和谐的关系,是每一个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尊重学生,并且关心学生的老师,同样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关心。然而,客观地讲,如果一个老师、没有作到自己的本分,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关心和爱护学生,没有关注学生的成长,没有用真诚的心去爱和尊重学生,就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与支持,就不是一位好老师。

2.重视班集体建设,培养班集体凝聚力。学生进入大学,班集体就是学生的基本组织,也是学生的大家庭。一个学生是否能度过有意义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否能拥有一个精彩的、值得回忆的大学生活,与这个学生是否有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有密切的关系。而一个班集体,是由班干部组织和管理的,因此选好一个班集体的班干部是管理好、组织好一个优秀班集体的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如何组建一支品德高尚,公平、公正,且有奉献精神的领导班子,是学生管理工作者应该思考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的问题。另外积极思考并与学生沟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是培养班级凝聚力,增进学生间、师生间友谊的良好途径。

3.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高校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品德高尚、专业素质过硬的有用人才。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对国情的认识和社会经验较学生而言要丰富得多。因此,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为学生灌输以下几点意识。首先是危机意识,大学生一入学就应该意识到,如果在大学期间,不努力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等到毕业时专业不过硬,综合素质不够强,就很难找到自己创造价值的位置;第二是职业规划与人生的定位问题。很多人在人的一生中后悔,叹息运气不好,就是由于对自己的职业没有科学的规划,对自己的生活定位不明确。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共同体,而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个体,正所谓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个体如何在共同体中找到位置,个体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结合共同体的需求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学生时时刻刻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搞不透,那么学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就很容易走弯路,或者碰壁;第三是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树立健康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思想风貌。老师如果能够尽早地培养学生形成以上三方面的意识形态,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会克勤克俭,积极向上,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10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体育 结合型教学模式

为了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的基本目标,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融入到技工院校体育教学中,笔者根据在学校内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实际的教学案例,对在技工院校内推行结合型教育模式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结合型教学模式的含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即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根据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制订出一些有效的课外学习计划,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结合型教学模式是将传统三步骤学习法转换成六步骤学习法,即转变为提出问题―学生探索联系―回答问题―示范讲解答疑―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等五个阶段,以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结合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1.提出问题阶段

教师要对学生提问:一些关键的篮球技术要领,如篮球的关键技术是什么?此时,学生通过思考得出的答案可能比较多,如:配合、传球、运球等。或者让学生思考投篮的方式,以及如何进行投篮更容易得分等问题。

2.学生探索联系阶段

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练习,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对于篮球运动而言,需要找出最佳的投篮时间与投篮点。而后,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验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也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友谊不断增加。

3.回答问题阶段

教师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在篮球运动中,学生出现的错误主要有:对罚球线、篮圈正面以及45?角的认识。对于女生,需要将手举到胸前投篮,而男生则是将球举过肩投篮。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示范讲解答疑阶段

教师需对整个投篮过程进行讲解,将每个动作进行示范,以便让学生完全明白动作要领,从而使运动技能不断提高。

5.纠正错误、巩固提高阶段

教师提供平台,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清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错误,并且在练习巩固中提高运动技能。比如,老师应该让学生了解投篮的方法、关键性动作、如何进行投篮以及投篮角度等,让学生进行比对,然后在运动中纠正自己的错误,从而巩固提高投篮命中率。

三、结合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总结

笔者将结合型教学模式应用于2013届技校学生,经过实践后,对于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及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全校学生进行期末短跑测试中,整体合格率较上几届学生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男生千米跑步的及格率得到提升。二是在出勤率方面,与往届学生相比,体育课出勤率明显提高。三是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课堂气氛更为活跃,结合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实施结合型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教师根据课程改革的主题内容,用新颖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代替这部分传统的、通俗化的问题,使学生整体思维更为活跃。教师根据实际特点对教学内容做出调整,使整个教学过程丰富,也可以将一些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问题渗入其中。

二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套完整的篮球动作。对于篮球,学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动作技巧是做好篮球运动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实际的动作对整个运动过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兴趣小游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选出一些典型案例,向全班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展开交流。由于每个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方式与得出问题的答案都不相同,所以,教师可以选出几种典型的答案,在全班进行展示。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使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这样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

第11篇

xx年,根据公司“两项建设”工作要求,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参加了公司组织的集中学习,进行了个人自学活动,现将个人学习情况与收获,总结

一、xx年度学习概况

主要学习内容。一是根据公司学习“两本书”的要求,利用自学时间学习了《工作重在尽职》、《领导者的高效执行力》两本书;二是利用在北京参加建安公司史志审稿的时间,购买学习了《******在上海讲话实录》一书;三是利用办公室订阅的《施工企业管理》杂志、公司分发的《中煤集团报》进行了学习。

学习方式。一是参加公司组织的周五集中学习;二是个人自学书籍与杂志;三是根据公司及部门安排到大观园项目部生产施工管理一线参加实践锻炼学习。

学习安排。利用工作暇余时间学习、利用节假日时间到项目一线学习,通过学习笔记、季度总结,记录学习内容,撰写学习收获,通过参与部门主题活动组织、参加项目管事务理把学习和实践相连,学以致用。

二、学习收获

一是学习让人静下心来,洗去铅华,稳实工作。 生活本身是平凡的,工作不只让生活了生存的依靠,更应能体现人生的收获,而学习就是让工作中收获人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学习让人在工作的繁锁中静下心,在文字的阅读中思考创新、提升、突破,在事例中收获提升新环境下工作的执行能力,在先前行走的人的经验中,提高后来者做事执业的效果。

二是学习是执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从教师到教育管理再企业员工的角色过度,人说“隔行如隔山”,但学习恰恰拯救了这一遗憾。特别是在项目一线的学习中,从党务工作到安全管理,到现场生产施工组织、再到技术管理,在专业性的提升的确不可能突然提升,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一线的现场参与,恰恰让人体会到管理的相通与相融之处,也将个人管理思想与生产工作实际拉得更近了,也提升了管理在执行中的效果。

三是专业素养的夯实。从办公室工作本身来看,办文、办差、办会、办事主项工作必须要实现效果。对在企业管理机关,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来说,文字表达的不能是艺术,应该是工作,是指导,文字必须服务生产、服务于企业。汇报材料、领导讲话、工作经验总结,源于实践,高于实践,也必将回归到指导实践。通过学习和部门负责人的指导、现场交流的收获,让我收获到,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必须在专业上、写作上走群众路线,文字必须让人看得懂、想得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必须记住专业素养的另一个层级就是“真、实”,而非“假、空”,方能服务企业,助力企业。

三、关于学习的思考

一是不能“忙于事务,疏于学习”。一定程度上,由于受时间因素,工作量、工作强度过大,工作节奏过快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成了“短、平、快”。真学习,就是放下思想上的花架子、假秀才想象,不能因为时间而不学,不能因为为了学而学。所以在下一个年度,个人学习的执行目标性要明确,以取证为契机,检验专业学习效果,以参与一线管理的组织、设计、考核为契机,检测学习管理能力。

第12篇

   (一)课题的明确表述

    课题的名称必须明确表述所要研究的问题。目前教育科研中,在课题名称的表述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明确;第二,课题名称外延太大,研究对象的表述含混不清;第三,课题名称表述中研究的范围不清楚。

有的学者建议,研究者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初一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初一代数教学的自学辅导程序教学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

    (二)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背景

    1.研究目的、意义的论述

    首先要阐述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述此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即为什么要研究,研究的价值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2.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本课题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阐述这部分内容,要认真、仔细地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做过哪些研究及其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研究成果作为自己的研究起点,并从中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确认自己的创意,从而确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这样,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可以使自己开阔眼界,受到启发,拓展思路。

   (三)研究范围和内容

    1.研究范围的限定

    任何科研课题,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范围。否则,课题研究就无法进行。

   (1)对研究对象的界定

    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研究对象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其二是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这既关系到研究对象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①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例如研究青年教师的素质,以经济发达地区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和以欠发达地区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总体所得到的结论就可能会不一样。因此,对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进行界定就非常重要。

    ②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有不少课题中研究对象的概念模糊,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这都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因此,必须给予界定,以确定研究对象总体的范围,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的样本。一般来说,对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

   (2)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

    对研究课题中的一些关键概念必须下比较明确的定义。这一方面可以使该课题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使课题思路明确清晰,具有可操作性,使研究成为一个有确切涵义的问题,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别人按照研究者规定的范围来理解研究结果和评价该研究的合理性。因为在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许多概念说法不一,观点各异,所以不下明确定义就无法显示研究目标。

    例如:“化学教学中课堂实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这一课题研究,对“思维能力”要给以明确定义,对“课堂实验”也要有一个限定:是指教师演示实验还是指学生动手实验。对一些关键概念给以界定,也称为“给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对变量的内涵做出明确说明。在的实际研究中,通常用确定变量的结构指标的方式来给变量下抽象定义,即分析一个变量的内容性质、范围角度结构,也就是说从哪些方面或哪些角度对变量进行研究。如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从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对学习的情感、学习的行为意向入手。研究学生的生活态度,可从学生的生活目标、学习态度、劳动态度、消费态度、娱乐态度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要使课题研究具备可操作性,还要通过给变量下操作定义,确定其操作指标。如学生学习态度中的学习行为意向,其操作指标是:学生到校率、迟到和早退的次数与时数、上课时认真听讲的情况、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等。给关键概念下定义,包括对所有关键概念下定义。如“在培训工作中提高校长政治素质的研究”中,不仅要对“政治素质”这一概念下定义(即政治理论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工作作风素质),还要指出“政治素质提高”的研究范围,即只涉及培训工作中校长政治素质的提高。

    给变量下抽象定义,确定其结构指标,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教育大纲、教材等对变量概念的科学定义,或参照国家教委及有关上级领导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守则、职责要求等。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在研究之前要进行学习,要查阅资料,要对所研究的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2.研究的内容

    研究范围限定以后,就要着手考虑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课题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一项科研课题,如果提不出具体的研究内容,就无从研究。研究内容的多少与课题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如果研究课题很大,那么研究的内容必定很多;如果研究课题较小,那么研究的内容也就比较少。研究内容必须准确体现研究课题。目前,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

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就可以依据研究内容设计更为具体的    研究方案。如“班主任德育素质对中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研究”这个课题,属因果研究的范畴,在考虑具体研究内容时至少要包括三个部分,即:第一,研究并提出“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基本内容;第二,对选为被试的班主任进行“德育素质评价”,分析当前班主任德育素质的基本情况;第三,研究、分析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与班主任的德育素质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出研究成果。

    比较简单的研究课题也要考虑具体的研究内容。又如“职业高中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第一,分析几年来自费生的报名情况,从招生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二,对几年来自费生与公费生的教育质量进行比较,从培养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三,对几年来自费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从分配角度研究招收自费生的可行性;第四,如有必要,对有关职业高中办学模式与收费政策进行可行性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教育科研的每一项题目一定要有相对应的教育科研方法。例如,对青年教师的素质现状进行研究,必然离不开调查法;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一般总要用到经验总结法;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否优于原有的教学方法,则宜采用实验法。

    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不大容易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例如,我们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时,当然主要采用实验法,但也要使用测量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进行测验).也可以用调查法对实验效果进行比较(如了解学生的反映)。再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研究方法”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要“做些什么”和“怎样做”。除了要叙述清楚使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之外,还要尽可能写得细致一些。如用调查法,可写明调查方式是问卷还是访谈。如果用问卷调查,最好能将设计好的问卷附上。如果是访谈调查,尽可能附上访谈提纲。若采用实验法,最好将实验方案附上。若采用经验总结法,可以把预计总结经验的内容项目、实践方案及用何方式积累材料、预计积累哪些资料写出。

    当前在教育科研方法中,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大多数使用的仅仅是工作经验总结;第二,对调查法的重视很不够;第三,在实验法的使用上有滥用的情况,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随便在研究中冠以“实验”二字;第四,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有的虽然用了定量分析,但由于对统计方法不熟悉、不了解,因此分析方法不当,所得结论不科学。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是必须解决的。

    (五)研究对象

    在研究计划中,还需要充分考虑课题对被试代表性和典型性提出的要求,选定具体研究的被试,以保证研究结果可以说明一个地区、某一类情景或某一类对象的一般规律性,以使研究的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确定研究对象的方式方法有总体研究和抽样研究。如果是总体研究,对总体范围要有具体说明;如果是抽样研究,则要说明抽样方法和样本容量。这部分内容可写在研究计划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写在研究方案中。

    (六)研究程序

    设计研究程序,就是设计研究实施步骤、时间规划。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这样,研究者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自我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者也可依据此研究程序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与管理。

   (七)成果形式

    在研究计划中,还要设计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科研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教材、手册等。比较小的课题写成最终成果形式即可;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并发展成最终成果。或者将比较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分别有各子课题的成果形式和总课题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向这方面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从课题研究的管理者角度来说,可以据此进行检查验收。

    (八)研究组成员

    在研究计划中,将课题研究组负责人、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写出,目的是为了增强课题研究组成员的责任感,以利于计划的落实。

    (九)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

    任何科研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研究用品,教育科研也不例外。例如,研究中查阅文献资料,不论研究资料是购买、租借还是复印,都需要一定的资料费。进行调查,就需要一定的调查费。印制问卷需要纸张和印刷费用,访谈调查有时还需要录音设备。进行实验要有实验设备和器材,要有实验费。最后的研究数据需要计算器和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需要有计算器或统计上机费。有些较大的科研项目,还要开会研讨,这就需要会议费。进行经费预算,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认真计划,不仅要有具体数目,还要写清用途。从课题管理角度来说,对此要审批,还要监督使用情况,如果发现有使用不当的情况,或者科研任务因研究者主观原因未能完成,要有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