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

时间:2022-06-06 19:4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过程控制系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过程控制系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学位论文;控制体系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逐渐代替工业经济,社会各界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教育培养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若干问题,如学位论文质量下降、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等。随着社会各界对研究生教育的质疑不断增多,提高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校学习和科研工作的结晶,不仅可以反映研究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现行的学位论文管理体系亟待优化。

目前,国内已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杨同毅(1999)将质量保障概念引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认为学位论文质量应由国家、社会和学校三方共同保障。张意湘(2003)、溥纯芝(2005)和严江(2012)指出了当前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如选题不合理、缺乏创新性、开题把关不严、导师指导不力以及答辩流于形式等,并提出从研究生生源质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善。陈勇和王道红(2006)认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除了要重视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还要积极采取措施保证规章制度落实,如对研究生院的工作进行检查与监督,对研究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另外,王科(2011)认为研究生自身也应当注重提高学术水平,培养阅读经典原著的意识,恪守“原典为王”、学以致用、质量本位的理念,充分汲取经典原著的营养,切实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知,绝大多数相关研究仍徘徊在现象描述,忽略了对管理体系背后理论基础的思考。因此,本文将基于控制论视角,探讨如何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从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生的教育水平。

基于控制论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控制论是现代科学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1948年,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专著《控制论》出版标志着控制论理论的形成。控制论对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显示出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对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研究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哲学和社会现象的研究也有很大意义(童天湘, 1979)。控制论认为任何系统、过程与运动都可以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控制是一个十分广泛而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控制是在有组织的系统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克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使系统稳定地保持或者达到某种特定状态,或者使系统按某种规律变化的一种过程(刁在祥, 王少君 & 张军波, 1998)。控制论把系统的功能作为其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不论这个系统是动物还是机器,控制论只考虑它们的功能,而不考虑它们的其他特征(张峰, 2008)。根据控制论的基本思维方式,要先确定控制想要达成的预期目标,根据确定的预期目标来选择可行性的工具与手段,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使受控对象达到之前的预期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保证控制的有效性,可以进行信息反馈。根据控制论的观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管理也是一个可控的过程。我们以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从开始到论文完成,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对各个阶段进行控制,从而达到最终目的。为了体现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本研究将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划分为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阶段。

1.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指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前所需要进行的控制,这主要表现为对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控制。生源质量是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前提因素,经验表明:生源质量的高低会对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是优秀学位论文的基础,研究生生源质量下滑,不仅会降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引发外界对高校办学质量下降的思考,还会对高校的品牌知名度造成长远影响。反之,这些不良影响也给研究生招生带来不便,导致高校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因此,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竭力保证研究生生源质量。

第一,完善研究生推免制度

推免生一般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参与推免的学生一般都是各学校根据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考核成绩择优确定推免资格的,相对于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的考生来说,推免生具有更好的专业能力(李彩丽 & 缪园, 2009)。因此,各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保证推免各个环节的公开、公平和公正,采取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的本科毕业生。例如:高校可以开展假期夏令营活动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通过活动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之后的招生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另外,高校应当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的力度,到优质生源地进行宣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对于能力优秀、表现良好的本科毕业生,给予其推免生的资格。同时,对推免生的初试和复试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坚持客观公正,保证推免生的招生质量。

第二,加强研究生全国统考制度改革

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加大了对研究生统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将原来的“3+2”考试制度改革为“3+1+1”考试制度,正式将复试列入了考试录取环节中,从而扩大了高校的招生录取自,为高校选拔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张意湘, 2003)。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病。但我们也应当注意到,部分高校在复试环节中缺乏细致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导致复试过程流于形式。因此,为了确保生源质量,目前迫切需要对研究生复试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要确保复试流程的公开、公平以及规范性,复试的具体内容要科学合理,全面考察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次,对复试小组成员进行资质审查,明确成员的具体权责;最后,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研究生招生复试监督小组,对研究生复试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复试流程的透明度。

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指在学位论文生产过程之中所需要进行的监控,这主要体现在研究生培养制度设计、导师指导和开题报告审核上。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和综合素质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期间培养制度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导师的必要指导也是保证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李艳明, 2004),为了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加强研究生导师管理也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设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途径,在论文撰写之初就要严格把关,确保过程控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第一,改革创新研究生培养制度

首先,及时修订培养方案,改善陈旧的课程设置,保证课程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提高授课质量。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知识更新十分迅速,社会对研究生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培养最基本的质量标准(常宝英, 2008),但有些高校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不能与时俱进、课程设置落后,导致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这些都会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学校应该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结合实际需求,对研究生课程进行合理的改革,合理设置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方法课程的比例,使三者协调,既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同时,鼓励授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创新,引入丰富灵活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学校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加强研究生的基础文献学习。基础文献学习对研究生培养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巩固,丰富其知识结构,并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础文献学习可以接触到学科发展的最新前沿领域,增进对交叉学科的了解,引导研究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研究开展提供更多的启发。基础文献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要加强对国外经典文献的学习,通过阅读外文文献,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知识面,从而掌握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外文文献的利用能力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外文文献的利用状况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重要标志(张意湘, 2003)。因此,高校应当有导向地加强研究生基础文献学习的力度,建立正式的文献分享机制,鼓励研究生进行文献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

最后,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创新性是衡量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还要注重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创新平台、设置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这些创新实践活动能够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的了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其科研水平。高校应当大力推进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鼓励研究生深度参与,通过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其科研兴趣。另外,高校还应定期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学术探讨,从而为学位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建立合理的导师指导机制

一是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导师自身水平,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制度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导师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姜晶玲, 2005),研究生导师的思维方式、学术作风在日常的学术辅导过程中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保证优质的导师素质,高校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机制,及时将道德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青年教师引入到导师队伍中来,促进导师队伍年龄结构的优化。再则,高校应为研究生导师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鼓励导师参与进修学习,指导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然后,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对导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有明确的规定,导师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要给予建设性的建议,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把关。

二是注重导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指导。学位论文选题对于学位论文质量来讲至关重要,好的选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选题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它需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查阅文献,科学的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路和方法(文道贵 & 潘建红, 2008)。好的选题往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和推敲,要对研究相关领域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选题作为一项复杂且重要的工作,需要导师的必要指导和帮助。导师应当指导研究生通过资料查找和信息搜集,了解研究问题的最新进展,启发研究生的创作思维,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另外,导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自身的能力和特点,为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提供参考。

第三,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对学位论文选题阶段的工作总结,也是学位论文写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作为学位论文撰写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要加强对开题报告管理,建立规范的开题报告审核制度。高校可以举办相关专题讲座,为研究生传授开题经验和写作技巧,避免开题中存在失误。可以根据专业的特点,对开题报告的格式进行统一规范,如开题报告的内容可以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内容、预期达到的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等。责成学院组成开题报告专家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检查和评价,并给出具体的意见。对于审核合格的开题报告予以通过,对于审核不合格的也要给予意见,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3.终结控制

终结控制是指对学位论文质量的成果检验,它主要表现在成果审核、答辩程序和激励机制上。学位论文的撰写是学位论文完成的必要步骤,高校通过对学位论文撰写结果进行控制,了解研究生论文的写作进展和工作质量,对撰写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进行控制,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第一,建立严格的学位论文审核制度

研究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需要由评审专家小组进行审核,对研究生的论文成果进行评价。高校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选取合适的指标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评估,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评价制度上,建议采取导师和专家组共同评议的机制,先由研究生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价,再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交予专家组进行评价。“双盲评审”是指研究生在送审的学位论文中要求隐去研究生本人及其指导教师的个人信息,而论文评审专家也对研究生及其导师保密(刘之葵 & 周, 2007)。在综合导师和专家组的共同意见后,得出最终的评审结果,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第二,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程序

论文答辩是对研究生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现场考验,是研究生获得答辩专家小组对论文成果的审核、认定或否决的过程(刘敏, 2007)。为此,学校要制定严格规范的论文答辩程序,答辩专家小组的成员选择要保证客观性和公平性,答辩过程不是走过场,专家小组要严格按照答辩流程,通过提问了解研究生的基础知识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掌握程度,对研究生是否能够通过答辩予以判断。

第三,建立合理有效的奖励机制

对于优秀的学位论文可以设立奖励来进行鼓励。一方面,这是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后续的研究生加强对学位论文的重视,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督促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制度,但是从执行力度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再就是重精神激励的同时也要加强物质激励,鼓励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对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管理,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本研究从控制论视角出发,优化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结控制三个过程来对学位论文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学位论文既能体现研究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反映研究生从事科研的能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主要依据。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鼓励研究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最后的成果检验,为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和优化。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B20141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YB3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级实验教学项目(SY201429)成果

参考文献:

[1]常宝英. 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 2008, 24(18): 47-49.

[2]陈勇, 王道红. 浅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制度的落实[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6, 29(3): 51-53.

[3]刁在祥, 王少君, 张军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学管理[J]. 管理信息系统, 1998, 22(S1): 110-112.

[4]姜晶玲.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证措施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05, 41(22): 37-38.

[5]李彩丽, 缪园. 硕士生生源质量与学位论文成绩的相关性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6(9): 8-11.

[6]刘敏. 问题与对策: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审思[J]. 湘潮(理论), 2007, 3(1): 66-68.

[7]溥纯芝.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保障制度研究[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5, 12(6): 57-60.

[8]刘之葵, 周. 工学类硕士研究生学术水平评估标准的探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7, 30(12):182-184.

[9]李艳明. 试论影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两个因素[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 21(11): 58-61.

[10]童天湘. 控制论的发展和应用[J]. 哲学研究, 1979, 25(3): 75-80.

[11]陶涛, 陈虹, 阳小华. 风险控制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中的应用[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21(4): 34-37.

[12]文道贵, 潘建红.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监控体系研究[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8, 24(4): 86-91.

[13]王科. 强化经典原著阅读意识,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6): 131-132.

[14]王颖, 徐雷.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评、控治理模式研究[J]. 国际商务, 2012, 26(4): 113-120.

[15]严江. 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4(4): 8-10.

[16]杨同毅. 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有关理论问题的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9, 16(3):52-56.

[17]张峰. 控制论的科学思维方法[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08, 22(1): 114-116.

第2篇

一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在教学资源满足教学要求的条件下,选择和使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涉及对两个方面问题的反思。一是对学生先修课程基本情况的全面了解。二是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体系的深刻认识。本文从第二个问题出发,探讨最佳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众所周知,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关于自动控制规律的技术基础课程。其知识体系由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信息传递规律、控制规律及其这些规律的实现技术所构成。其核心任务可表述为给定一个被控对象或过程后,按工程或其它需要给定一组性能指标要求,然后再依据实际上的限制与约束,设计控制器来控制这个被控对象或过程以满足这组性能指标要求。从方法论上讲,自动控制原理要回答的问题正是针对上述要求下控制器是否存在、如果存在能不能做、如何做、做得怎样等这样几个问题。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此而形成的这样一个知识体系,其特点既是经验的、又是逻辑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相对的;既是复杂的,又是开放的。而从方法论基础上看,该知识体系又是模型论、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等相关内容的产物。实践证明,在素质教育理念与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同于传统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有效迁移这样一个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说明、解释、示范、重复和协同五大方法。这些方法互为独立,又互为补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活”的整体。其内涵主要由自动控制原理所固有的知识特点以及课程所贯穿的教育理念与情境共同来决定。

1说明方法

说明是利用已有知识揭示事物本质及其内外部联系的一种认识过程。多以实验、假说、经验归纳、数理演绎等形式出现。如果说要在逻辑学上给说明下个定义,则说明就是从说明项推出被说明项。由于人与知识的关系是一种单向关系,不能沟通和互动,在此情况下,要想让学生理解,教师只能使用说明方法来实现。通过说明所获得的理解,其效果的好坏与人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当时师生所处的教学情境有关。换言之,教师说明水平的高低与其认知基础、认知能力与表达能力有关;学生所能达到的理解水平的高低则与其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有关。例如,如何判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用到说明而不是解释。对于较为复杂的概念,我们还可以使用隐喻的方法加以说明。例如,什么是控制系统的自由运动模态?

2解释方法

基于认识论意义上的定义,解释就是消除困惑和误解;解释就是变不知为已知;解释就是揭示含义、阐述原因,陈述理由。多以直观、猜测、思辨等形式出现[1]。例如,什么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需要用到解释而不是说明。换言之,在自动控制原理中,当有关定律、定理中的符号、意义及其应用不能由其他定律或定理来说明时,就只能依靠解释。当教师面对学生时,解释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解释的水平与理解的质量既与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认知基础、认知能力有关,也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在某种程度上也与教学情境对学生的激发状态有关。从方法论角度看,使用解释方法最多的场合是对那些本体概念与终极结果的阐释,即对原因的原因、结果的结果的阐释。

3示范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中的相关仪器设备的学习使用,主要是依靠示范方法来完成的。示范常用于对那些具有规范性、程序性、演示性知识的处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控制步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系统调试过程的演示等。

4重复方法

重复即反复说或反复做的意思。内容与形式的变换本质上也可视为一种重复。在教学或认知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强化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遇有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都可以通过重复方式加以强调,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有重复性说明、重复性解释,重复性示范三种教学方式。以上是基于方法划分的。如果从内容上划分,重复有全部重复与部分重复之分;如果从结构上划分,有提纲挈领性重复与细节性重复。重复的认知效果由人的认知基础与认知能力决定。而重复的语境效果,还与教师的表达能力有关。无论哪一门课程,都有必要进行适度的重复,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从第一章绪论到第五章控制系统的校正,设计了这样一条提纲挈领性全程重复主线:即在绪论一章中提出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稳定性、快速性和精确性。在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中,将这三个基本要求与控制系统模型的结构参数一一对应起来:即结构参数决定稳定性,结构参数决定快速性,结构参数(与外加输入信号一起)决定精确性。在第三章时域分析一章中,一方面将系统的动态时域行为与系统的闭环零极点(即系统的结构参数)一一对应起来,系统的闭环零极点变化,系统的动态时域行为随之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又通过量化方式将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转化为一组表征控制系统品质的时域性能指标。在第四章根轨迹一章中,将闭环系统的根分布情况(即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一一对应起来。根分布发生变化,系统的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在第五章频率特性法一章中,一方面打通频率特性与系统结构参数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打通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与频率特性的一一对应关系,一方面打通时域性能指标与频域性能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转换关系),最后通过对比重述各章中所提及的一一对应关系,最终可将这些对应关系简化为一个:即结构参数与三个基本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一来,就可轻松地抓住控制系统校正设计的本质:只是设法改变系统的结构参数以此来改变系统的性能,进而满足对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控制系统校正设计这一教学难点和重点,我们从第一章绪论开始,就依次在每一章中为此打下伏笔,当课程进行到第五章时,在处理校正设计这一教学难点时,就能帮助同学们顺利闯关,收到水到渠成之教学功效。

5协同方法

所谓的协同教学,就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教学资源,在打破教学资源之间的壁垒的条件下,在深层次上进行整合,主次分明、协调一致地共同完成某一教学目标的过程。协同教学追求的是“协同教学效应”,即“1+1>2”的整体教学效果。协同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单向性或双向性。或具有单向的拉动作用,或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或具有双向的推拉作用。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引入的协同教学内容是哲学。引入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缘自于自动控制原理的方法论色彩十分浓重,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协同整合顺理成章;二是为了在更高的层次上解读自动控制原理相关理论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思想,从而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哲学视野,同时也为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事物提供了机会;三是有助于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这是因为哲学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最好的“衔接剂”。自动控制原理所在学科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开展了多年的试点工作,已取得了多项教学研究成果。其中协同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提出,便是其中的一项教学研究成果。从跨学科人才培养上来看,开展协同教学方法的研究,对学科自身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限于篇幅,有关协同教学方法的具体介绍请参见文[2]。

二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考试方法改革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由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结果引起的。教育改革使得教育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和精英教育,这种教育转向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评价体系为之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当教育目标发生根本性改变后,旧的教育评价体系必须要做出及时的调整以适应服务教学的新要求。由此,作为教学评价体系组成内容的考试方法也不得不随之改变。这就是考试方法改革的由来。

1考试方法的基本内涵

从逻辑学功用定义角度出发,可以给所谓的考试方法下个定义:考试方法就是那些能提供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证明功能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其外延就是现有的那些传统考试方法,诸如绝对方法与相对方法、形成性方法与总结性方法、开卷方法与闭卷方法、笔试方法与口试方法、主观方法与客观方法、一元化方法与多元化方法、累加方法与非累加方法等,也包括那些划分不太准确和对称的诸如大作业、课程设计等。伴随着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教育理念的转变,这些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主流考试方法的内涵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2考试方法的基本问题

从教育史上看,所有关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运动,抛开政治等其他因素,其核心问题就一直没有变化过,那就是考试方法的信度与效度问题。所谓信度是指考试结果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为真与假的判断),即两者的差距;所谓效度是指考试结果与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或教学构想(教学假设)的一致性(为适用性判断),即考试结果覆盖后者的程度。在教育理论上,一个设计良好的考试方法主要是指能在信度和效度这两个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的方法。但在教育实践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予以高度关注,这就是考试方法的复杂度问题。如具体操作时的难易度、使用时产生的各种成本费用 等,而这已是管理学的问题了。因此,应考虑在教育学和管理学这两个维度上对信度、效度和复杂度进行相应的折中,即一定要把管理学方面的问题考虑进来。换言之,即在教育学维度里应分析和研究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各种不利因素及其消除方法,在管理学维度里应认真考量考试方法操作的难易度及其使用的成本与代价。教育史表明,对于这样一个二维问题,以往的考试方法设计很少考虑到管理学维度里的问题,从而导致在信度和效度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一些考试方法由于缺少管理学维度方面的考虑,而遭到淘汰或弃用。这类方法的缺点主要表现在操作起来程序烦琐、计分繁杂、时间成本大等方面。事实上,影响信度与效度的因素非常多,可以说会涉及一个教学系统的方方面面,教师的、学生的、设施的,甚至是环境的等等。因此,在设计或选择考试方法时,应设法把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3累加考试的基本内容

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已完成了由传统的闭卷考试方法向累加考试方法的转变。其基本内容构成为:(1)计分方法(满分为100分):1)平时成绩占10分;2)作业成绩占5分;3)实验成绩占15分;4)两次平时测验成绩占10分;5)期中考试成绩占20分;6)期末考试成绩占40分。(2)考场安排与试卷印刷:1)主讲教师自行与学校教务处联系安排考场事宜;2)主讲教师自行去学校印刷厂印刷试卷。其中,两次平时测验取成绩高的一次,自从第一次测试之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明显提高;实验成绩由三个实验的单项成绩累加构成,每个实验的单项成绩满分为5分。仅从内容构成上来看,累加考试的复杂度就已非常明显了。对此应当给出其合理性辩护。

4关于累加考试的合理性

在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中引入累加考试方法,而不被认为是一种瞎折腾,就需要对其合理性提供有效的辩护,以维护有关考试方法改革主张的正确性。其合理性辩护的基础是对如下问题的教育学反思与教育哲学反思[3]。

关于考试方法。狭义地讲,考试是判断与评价学生知识迁移与技能掌握情况的手段之一;广义地讲,考试是判断与评价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情况的手段之一。如果一种考试方法的使用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高效率的、准确无误的有效判断与评价,那么这种方法就是有效的,否则就是无效的。这是管理学之外的常识性认识。那么这种单纯的教育学评价方法是什么?是累加考试?还是非累加考试?还是两者的有机结合?甚或还是其他?

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原则。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原则是什么?从表面上看,其教育学上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应是科学性、公正性、合理性、规范性、有效性、高效性、简单性和实用性。而实际上这是任何一种考试方法设计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和追求的目标。那么,累加考试如何才能实现这一原则和目标?

考试方法作为教育学的一个范畴,其有意义的可实际操作的内容并不多,由于学科专业的差别性,其共性或一般性特征并不多。如此,这会对具有普遍意义的累加考试方法的设计带来怎样的困难?

一切累加考试的共同特征是加权性。那么传统累加考试与新的累加考试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何异同?有何本质区别?新的累加考试能否取代传统的累加考试?取代的结果如何?按照库恩有关科学范式的理论[4],当考试方法在其本体论、方法论以及所贯穿的价值观中,仅有各自的内容发生非本质变化时,这种取代就不会是根本性的、全局性的。那么这种改革有何意义?这种改革会不会被认为是一种改革的伪命题?为改革而改革?

进一步的问题是:区别于传统的累加考试,新的累加考试的内容、形式及其意义是什么?其设计依据如何确定?其实质性、针对性又如何体现?

从教育实践上来看,每一种评价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由于累加考试主要体现的是过程性评价。那么传统中的结果性评价如何在累加考试中体现?

教育实践结果表明,传统考试方法在总体上来说不能说是失败的,那么新的累加考试如何保证其成功性?

教育史上曾出现过名目繁多的累加考试,但大多数都由于评价效率不高而被弃用,能够延续至今的也只有所谓的二八开、三七开之类的简单加权的累加考试。我们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历史局限性而实现对传统考试方法的超越?而不被认为这种改革仅仅是一种考试方法的简单化或复杂化?

最好的评价方法应是历史评价与现实评价的统一、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统一,因此评价方法应体现出一定的辩证法思想。因为在很多时候,对学生的主观评价往往更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而且这种评价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这一辩证思想如何在累加考试中体现?又以什么方式体现?

总之,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关乎对为什么改革、如何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以及改革的代价如何等几个重要问题的回答,值得认真思考。有关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的改革,其可行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教学与考试实践基础之上的理论反思。这样考察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问题的好处是:一不脱离实际,能有效避免纸上谈兵。二是针对性强,能有效减少主观随意性。三是全面性强,能有效减少改革的漏洞。

参考文献

[1]陈其荣,曹志平.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理解与解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24-30.

[2]宁永臣,沈毅.哲学视野下的自动控制原理课协同教学研究[J].教书育人,2012(10):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