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06:4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竞争对手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需求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产品销售对象的数量与构成,消费者家庭收入水平,实际购买力,潜在需求量及其购买意向,如消费者收入增加额度、需求层次变化情况,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程度的变化、消费心理等。
市场供给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资源总量及构成,商品生产厂家有关情况,产品更新换代情况,不同商品市场生命周期的阶段,商品供给前景等。
商品销售渠道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渠道种类与各渠道销售商品的数量、潜力,商品流转环节、路线、仓储情况等。
商品价格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成本、税金、市场价格变动情况,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情况的反映等。
市场竞争情况调查报告
主要内容包括竞争对手情况,竞争手段,竞争产品质量、性能、价格等。
写法和要求
1。标题。一般来说,市场调查报告的标题没有严格的格式。它要求与文章的内容溶为一体.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用精练简洁的文字去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市场调查的标题有:在标题里直接写明市场调查的地区、调查的项目和“市场调查”这一文种;在标题里直接提出某一种商品在市场上的问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如《×牌冰箱被冷落》;用主标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再用副标题说明市场调查的项目、地区和文种;用大标题点明市场调查的项目、范围、内容和情况,用小标题说明全文的主要内容。
2。前言。前言部分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调查报告撰写的依据,报告的研究目的或主旨,调查的范围、时间、地点及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方式。
1企业自身
通过对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可为企业运作提供丰富的情报。在一个企业中技术中心(研究院)、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生产、采购、设备部、计划部等部门掌握着企业研究开发、市场营销、财务、人事、生产运营、人财务、产供销等信息。以从企业内部建立的信息网络中获取这些信息。企业允许每位员工把自己搜集到的情报上传到企业竞争情报系统。2企业竞争对手的情况竞争对手是竞争用户最为关注的对象,竞争对手相关信息数量庞大,内容繁杂,这其中包括需要确定谁是自己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产品/服务、财务、技术、营销、人员、组织结构、生产运营等方面的信息。
2.1公司名录
确定谁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了解对手的背景和基本信息,最基本的需求是获得公司名录信息。工商、税务、黄页、竞争对手网站、企业名录出版物和数据库是最常用的名录信息源。如托马斯美国制造商名录、康帕斯全球企业名录、盈科黄页服务等。竞争对手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地址、电话、成立时间、性质、法人代表、行业类型、经营范围、雇员人数、企业规模、机构设置、进出口权等。这些信息一般可通过企业注册表获得。
2.2经营状况
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包括地理位置、设备办公条件、工作或生产是否活跃、员工的知识水平、领导者的风格、主要“客户”情况、所处竞争环境、对新产品的开发计划、生产的秩序效率、原材料采购地域及支付方式、主要原料供应商名称及联络方式、主要产品及品牌、产品销售地域、销售方法及收款方式、开户银行、经营场所、人员情况等。竞争对手的这些经营状况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考察、访问等多种途径获取。
2.3产品/服务
有关产品/服务的竞争情报需求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对产品/服务种类、特征、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项目情报四种类型[2]。种类情报主要通过查阅公司名录、产品名录、公司主页、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参加展览会;联系相关行业协会等途径获得。特征情报主要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员工;开展反求工程;查阅产品样本和手册;订阅剪报;检索数据库和询问经销商等途径获得。新产品开报主要通过订阅专业报刊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参加行业会议和展览会;走访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专家以及直接联系竞争对手等途径。产品项目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产品样本和手册;检索数据库;询问经销商和直接联系对手等途径获得。
2.4财务和资信
如竞争对手为上市公司,其年度报告是极为有用的竞争情报信息源,几乎包括了所用作为商业秘密的工业普查资料上的企业财务信息。其财务信息可通过查阅其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告;订阅各类机构和证劵分析师的分析报告;联系竞争对手的前雇员和退休员工获得。非上市公司的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订阅综合性商业出版物、行业出版物;检索资信数据库;联系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委托信用调查机构开展调查等途径获得。
2.5市场营销
有关竞争对手市场营销方面的情报需求,占据着竞争情报需求的优势地位。如能有效获取,将是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关键。竞争对手的市场营销情报包括对手的营销组织、营销策略、营销渠道、市场占有率、销售价格、广告预算、广告效果、售后服务、客户忠诚度等诸多种类。
(1)营销组织情报:通过订阅产业研究报告、报刊和专业杂志、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2)营销策略情报:包括销售制度、广告宣传、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和网络营销案等系一系列方法。主要通过监测并分析销售活动;阅产品样本和手册;互联网搜索;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经销商和竞争对手;委托行业或市场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营销渠道情报:包括销售渠道的形成、销售渠道的实力及国际销售策略。主要通过竞争对手的产品展览会、发放的宣传材料、广告的投放情况、连锁店或者分销商等获得。
(4)市场占有率情报:通过查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多外公开的档案、政府出版物;委托行业或商业调查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5)销售价格情报:通过访谈一线销售人员、竞争对手、经销商、客户;访问主管价格的政府部门的网站;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检索数据库和电子商务网站;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6)广告预算情报:通过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竞争对手的财务报告;访谈竞争对手、广告商、媒体广告部员工;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7)广告效果情报:通过访谈客户、经销商和一线销售人员;订阅报刊和专业杂志、产业研究报告;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8)售后服务情报:通过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客户、经销商、竞争对手等途径获得。
(9)客户忠诚度情报:通过访谈经销商、客户;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6公司人员
竞争对手的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状况对于了解对手公司的管理风格,人才优势有着重要的意义。竞争对手管理人员的信息主要通过阅读公开出版社或公司网站上的传记资料;观看对管理人员的访谈;聆听管理人员的讲话;访谈竞争对手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状况可通过阅读企业招聘企业,信用调查报告、与竞争对手有关的庭审记录;访谈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门等途径获得。
2.7组织结构
了解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可以判断出各个业务部门在对手公司中的地位、某一决策问题的决策点和关键决策者。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可能预示着公司的战略调整。竞争对手的组织结构信息主要通过订阅公司网站上的组织结构图、企业名录和资信类数据库;访谈竞争对手的员工和资深业内人士等途径获得。
2.8生产运营
竞争对手的生产运营情报:包括对手的生产、产能以及工程和研发状况,涉及公司内部的核心经营数据、直接竞争对手处获取有一定难度,但可以通过与公司的生产运营活动相联系的第三方接洽获得一部分信息。
(1)生产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协会出版物、产业研究报告。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设计施工单位;查阅规划委、建委、质监局、法院、卫生防疫站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2)产能情报:主要通过订阅行业研究报告、行业协会出版物。访谈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供应商、运输部门、客户;查阅环保局、消防局等政府主管部门公开的档案文件并从中推断;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工程和研报:主要通过查阅专业期刊、会议论文、科技报告、专利;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访谈行业协会、科技主管机构、技术专家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员工等途径获得。
3竞争环境
从社会环境获取竞争情报是指在企业内部和企业对手之外搜集相关情报,获取的情报主要有行业情报、市场情报、消费者情报、客户信息情报、宏观环境情报。
(1)行业情报:行业情报内容包括行业类别、行业基本信息、行业生命周期、行业技术水平、行业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等。主要通过查阅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或市场调查报告、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等途径获得。
(2)市场情报:市场情报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可分为市场结构、市场规模、商业网点分布、市场发展前景等几类。可通过查阅统计年鉴等工具书、调查问卷、模型分析、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
(3)消费者情报:消费者情报是企业正确制定产品开发策略和市场销售策略的基本前提,其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动机、消费行为、品牌知名度和消费满意度等。可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回访、专业的媒体调查机构提供的数据等途径获取。
(4)客户信息情报:客户信息情报是企业的利润来源,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根源。其内容包括客户基本信息、客户组织信息、客户经营效益、客户信用评价等。主要通过实地访问等途径获取。
(5)宏观环境情报:所有行业都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企业能做的是监测这些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和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和战略定位。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等。①政治环境信息。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发生重大国际事件、政府变革、权利转移以及一些具体的立法和规章制度的变化。政治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阅读时政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订阅网络新闻、加入论坛、博客等、听广播、看电视、检索新闻和法律法规数据库、通过驻外使馆、新闻记者等进行搜集;与政府主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等途径获得;②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的变化包括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方式的变化、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以及经济对供应商和特定用户群的影响等。经济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财经类报刊和专业杂志、政府出版物、访问国内外的财经类网站、浏览知名经济学家的博客、搜索财经类数据库、与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亲自调查获得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③社会环境信息。社会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社会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交通环境、通信变化、人口构成、人们的品味、习惯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等。社会环境信息主要通过阅读报刊和专业杂志、检索人口统计数据库、亲自调查获取一手信息、委托专业调查咨询机构代为搜集等途径获得;④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上的变化包括技术变革对产品、工艺、分销渠道的影响等。技术环境信息主要可通过检索技术类出版物,如期刊、会议论文、专利、技术标准、技术报告等、检索科技类数据库、订购行业协会出版物、咨询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等途径获得。
发展地位
竞争情报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很快被许多国家认可接受。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进了竞争情报概念,但直到网络普及的近期才被企业所广泛接受。目前许多大型企业如宝钢、海尔集团、一汽集团、网通公司等都将竞争情报纳入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国外著名制药企业对竞争情报非常重视,世界许多著名的医药企业都设有竞争情报系统,如默克公司、葛兰素卫康公司、阿斯特拉公司等都设有专职部门,其竞争情报部门也都是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CIP的积极促进实施者,有多人还担任过SCIP的主席。企业内部设有专门的医药情报机构,负责对药品从研制、生产到销售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以保证企业在新产品研制、市场开发中能够借鉴他人经验,把握国内外同类药物研制的进展状况,使自己的研究尽可能走在同类研究的前列,避免重复投资或者发生专利侵权行为。同时,对竞争对手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状况进行估量与分析,并据此制定出本企业的竞争策略。除了研究竞争对手外,同时还要对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如产业政策、产业上下游资源进行分析。外部的竞争情报工作与内部知识管理结合起来,充分整合自身的信息资源,为制订企业战略服务(见图1)。
竞争情报方法和相关工具是企业应对竞争的强有力的武器,竞争情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正确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所以有人把竞争情报系统(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I)比喻为企业反应的神经。在财富500强企业中,据统计有72%的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市场竞争中都采用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来应对竞争对手,监测竞争环境,对风险做出预警分析,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据《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教授统计,美国企业经营利润中约有35%是由竞争情报工作创造的。
医药企业竞争情报部门一般设置在企业赢得核心优势的部门,如研发部门或者营销部门。从技术竞争情报而言,除基础性研究外,一般药品的研发信息不会以文献的形式公布,而是以其他所谓的灰色文献形式。因此除了医药基础文献和某些研发药物进度的商业数据库,专利研究对于医药竞争至关重要,专利药的保护代表着重磅炸弹的诞生,而到了保护期则意味着特权的消失,因此医药企业对于竞争产品进行专利的跟踪,从研发期的新药筛选、临床试验直到通过审批,对新药的成分、剂型、给药方式进行分析。该系列专利研究将能够帮助了解竞争对手的核心技术,从而制定自己的研发策略,最大限度减低资金投入的风险,提高研发的成功机率,或者采取与相关公司进行研发联合,避免两虎相争俱伤的局面发生。
获取渠道
市场竞争情报的获取渠道则比较广泛,在对公开和半公开报道进行系统收集和动态监测的同时,利用广泛的人际网络获取信息,有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常使用的竞争情报资源(见表1)。
表1:竞争情报源
A.公开的信息源
B、非公开的信息源
(1)医药报刊和专业杂志;
(2)医药行业协会出版物;
(3)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4)各政府部门对外公开的档案;
(5)政府出版物;
(6)专利或文献数据库与互联网;
(7)企业名录;
(8)产品宣传资料;
(9)公开的各种调查报告;
(10)各种招聘广告;
(11)企业内部员工;
(12)经销商;
(13)供货商;
(14)行业会议;
(15)行业主管部门;
(16)展览展销会;
(17)企业客户;
(18)竞争对手;
(19)反求工程;
(20)调查咨询公司;
定期对竞争情报进行分析,制定竞争情报简报(见表2)档案,能够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尽早识别市场机会和威胁,洞察竞争态势,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竞争战略制定,在竞争中获得和保持优势地位。另外,在获取竞争情报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违反竞争情报者的道德。同时也要制定本公司的反竞争情报策略,减轻竞争风险。
在SCIP2001年营销竞争情报年会上,默克公司战略部副主席克利福德先生,(前SCIP的主席,同时负责CI部的管理。)介绍了默克公司的一个案例。默克公司曾经花30个月的时间收集竞争对手的新产品相关情报,制定公司的应对策略,在这次产品竞争中有预见的处于领先地位。他们采取的方法有:
通过参与会议与公开信息收集竞争对手产品信息与临床实验数据
建立竞争对手预期产品档案的假设标记
确定对于竞争对手监测最有价值的资源
设想竞争对手最可能使用的销售策略
将上述策略转换为销售目标
将上述销售目标在消费者中进行市场调查
根据《中国高科技领域垄断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包括互联网、中国电信、网通、移动通讯、软件、IT等在内的中国高科技领域正在缓缓调整。尤其是在以后的战略发展上更是处于对反垄断法的威慑而显的小心翼翼。
垄断程度与危害并非成正比
“我们花费两年时间,对包括互联网、计算机及外设、通信、传媒、数码电子、半导体、软件、IT等主要涵盖高科技领域中十六个细分市场和156家著名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中国垄断企业的垄断形势不容乐观”。互联网实验室执行总裁刘兴亮说道。
经过互联网实验室,从市场份额、市场控制力、企业实力、行业稳定性四个方面对中国及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划分的五个级别(这五个级别依次为绝对垄断、高度垄断、中度垄断、轻度垄断和初步垄断,对应的星级依次为五星、四星、三星、两星、和一星)来看,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央视、高通以及外资的微软、英特尔、索尼等在中国都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当然也是处于垄断的危险区。而腾讯、淘宝、分众、甲骨文以及Adobe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垄断,属于高危害区。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刚刚露出垄断端倪的网易、盛大、巨人、以及外资的爱普生、佳能、三星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危害也开始显现,并处于垄断危害的警惕区。
当然,对这些垄断企业对于产业、消费者、国家和竞争对手的损害程度也从初步垄断到绝对垄断依次递增。这其中根据不同评价阶段呈现出的经营者垄断程度的增减趋势,可以判定该经营者的垄断发展趋势。刘兴亮分析说。
互联网实验室认为,由于垄断程度高,并不一定造成较强的垄断危害。同理,垄断程度低,垄断危害程度不一定低。这在百度、阿里巴巴、支付宝、携程、思科方面表现明显。刘兴亮说他们的垄断程度都是处于中度垄断,而对市场的垄断危害程度又各不相同。
不管怎么说,像央视、中国电信等这样的高科技行业垄断的形成是行政性的垄断,而对于市场形成的垄断则有着巨大的调节空间。
垄断企业“回调”
“中国反垄断法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网络实验室执行总裁刘兴亮说道。
“反垄断法出台,使中国的企业尤其是涉嫌垄断的高新企业必须做到有法可依。而反观中国的高科技领域,垄断的行为很多。但垄断到什么级别没有一个量的分析,这次《中国高科技领域垄断状况调查报告》就是为了在学术上给市场一个参考。
刘兴亮说:“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生活在种种戴着高技术光环的垄断之下,处于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由于年深日久缺少垄断监管,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了一些垄断行为,对产业和社会利益形成了极大的侵害。”
以最近吵的沸沸扬扬的“质检总局强制推广成被告”为例。本来只是属于中信国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一个网站,在质检总局介入并拥有股权后就发生了变化。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在电子监管网成立后,质检总局就要求生产企业对所生产的产品要赋码交费加入电子监管网,由该网站向消费者提供查询服务并收费。2007年12月,质检总局又发出通知,要求家用电器、人造板、农资、食品、化妆品等9类69种重点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入电子监管网,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统一标识的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
对此,恒信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郭胜说,这个“强行措施”损害了中国防伪企业的利益。在郭胜看来,企业业务出现大幅下滑,是从2005年4月开始,当时,国家质检总局不断推广“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强制要求企业对产品赋码交费加入电子监管网。
因此,提讼的4家防伪企业认为,该公司同国家质检总局存在利益关系,涉嫌垄断行为。根据该案件的律师周泽称,质检总局是在利用行政力量强制客户购买一家公司的业务,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目前,上海、深圳也各有两家企业委托他以同样理由状告国家质检总局。
对此质检总局信息中心很快做出回应:在今年4月份宣布将退出其在中信国检的股权。
关键词 市场调研:产品策划;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F0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8421(2012)01-110-01
市场调研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供求和资源的各种情报,信息和资料。把握供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营销策略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正确依据的信息管理活动。是市场调查与市场研究的统称,它是个人或组织根据特定的决策问题而系统地设计、搜集、记录、整理、分析及研究市场各类信息资料、报告调研结果的工作过程.市场调研是市场预测和经营决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分类中,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零售研究、媒介和广告研究、商业和工业研究、对少数民族和特殊群体的研究、民意调查以及桌面研究等。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市场研究往往借助专业在线调查、我要调查网收集信息,处理数据。
一个医药保健品的成功,不仅是一个概念的成功、一个策划的成功,更重要的是前期市场调研的成功。有很多的企业或者个人在策划新产品上市之前,大都委托专业的市场调研公司进行调查。当然,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产品的上市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只有调研的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给你的产品更加准确的定位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式。市场调研是重中之重,但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也是这里,最后导致整个策划案的失败,所以市场调研这一着棋走错,产品的策划、推广就会满盘皆输。市场调研是策划的基础,只有真正的了解、掌握了对手的情况,才能制定出能够打败对手的妙计。策划一个产品首先要了解消费者,这就要做好前期的市场调研。笔者将前期的市场调研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1 不要轻信市场调研公司
不止一家企业吃过这方面的亏,资金花出去了,换回来的却是一堆垃圾,最后却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看似详实的数据实则伪造的有之;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有之;调查表由自己人胡乱填写的有之;更有甚者,有的市调公司连调查都不调查仅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就能拿出一份调查报告来.依托于这样的调查报告做出的策划案必定是失败。所以,不要过分依赖市场调研公司,应尽量用自己人做市场调研。
2 市场调研要针对目标消费群体
有的市场调研公司非常卖力的去做调研,但最终的数据分析、最终所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人意。其实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调查的方法、方向有误:不能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如调查了100人,而实际上其中只有20人是可能消费该产品的人,而这20人当中,能够产生购买的只有5个人,这样算下来,真正的目标消费群体只有20%,而实际消费者则只有5%,但是市调公司在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的时候却要把另外的80%非目标消费群算在里面,这就导致结论中的“水分”加大。产品的销路与前期成功的市场调研密不可分。曾亲自守候在各大药店门口,向已购买过同类保健品的人询问其为什么会购买该产品,是价格、产品本身、广告还是别的原因,进而从中发现问题,找到竞争对手的弱点,针对对手的弱点制定出最适合消费者需求的策略。也就是靠这前期准确的市场调查,才有了后期的策划方案能够直击对手的软肋。
3 “脑白金”的市场调研
有人说脑白金没有做过市场调研就上市了。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的。其实在脑白金上市前期做了非常详细的市场调研,史玉柱先生曾亲自去无锡的公园与晨练的老人们闲聊,询问困扰老人们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经过2个月的调查,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的老年人肠道和睡眠不好,基于这个市场调查的结果才有了后期的脑白金的功能主诉及策划方案。从脑白金的成功也可以看出其市场调研的成功,直接针对目标消费群体去进行调查,得出的结论才真实有效。所以,要想策划成功一个产品,必须要了解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当你比消费者还了解消费者,你的产品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能够让他们满意,那么说明你的策划方案已经成功了,你的产品推广也就成功了。
4 市场调研的方法
(一)众筹与股权众筹
众筹是指创新项目发起人基于网络平台项目并设置融资目标金额,利用社交网络面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的融资模式。众筹最早起源于美国,2009 年金融危机后,Perry Chen创办了kickstarter 以帮助创业者为他们的活动目标筹集资金,随后众筹市场迅速发展,2014年全球众筹融资总额已达162亿美元。众筹在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四种模式:捐赠型众筹,预售型、奖励型众筹(支持者预先把资金支付给融资者,来获得优先得到产品的权利),债务型众筹(P2P 网络借贷)以及股权型众筹。股权型众筹是指募资者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其创业企业或项目信息以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 并以企业或项目股权作为投资者回报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起步较晚,直到2011 年第一家股权众筹平台Crowdcube 才宣告上线,但由于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危机背景下企业融资难的困境,2014 年股权众筹融资总额已迅速增长至38 亿美元,约占当年众筹融资总额的1/4。
(二)股权众筹的主要模式
个人直接股东模式:出资者通过浏览平台提供的融资项目自行判断并进行投资,众筹成功后通过一系列法律程序后直接成为融资企业的股东,并对公司决策具有投票权。个人直接股东模式的代表是英国股权众筹平台Crowdcube。
基金间接股东模式:股权众筹平台通过一系列审查后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合格投资者投资的资金不经过平台而是直接进入一家风投基金,再由风投基金将资金注入初创公司,投资者是项目公司的间接股东。美国的Foundersclub 是基金间接股东模式的创立者。
“领投﹢跟投”模式:又称集合直接股东模式。这种模式下由众筹平台认定的具有行业经验和资源的人作为领投人,其他投资者跟随投资项目,领投人并不必须是项目的第一个投资人。领投人通常需要负责项目分析、尽职调查、项目估值议价、投后管理等事宜,而跟投人虽然也是被投企业的直接股东,但一般不参与项目方的直接交涉和运营管理。
二、中国股权众筹发展概况
(一)行业发展
自2011 年第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上线以后,我国的股权众筹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根据盈灿咨询数据显示,2015年由于政策鼓励等因素,行业规模增长明显,全年成功融资额约为50 亿~ 55 亿元,2016年上半年成功融资额已达35亿~ 40 亿元, 平台数达144家,约占所有众筹平台数量的40%。从模式上来说,“领投-跟投” 模式是我国采用最为广泛的股权众筹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在我国投资者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降低投资风险。
(二)“领投-跟投”模式的操作机制
大部分众筹平台采取的审核方式为线上材料审核,审核内容集中于审核项目商业计划书,只有少数几家平台会在线上初审后安排平台投资团队人员与项目方约谈并进行实地考察。(见图1)
对于合格投资者认定方面,跟投人通常认定要求较低,具有一定个人资产和风险投资意识的成年投资者均可以参与成为跟投人。而领投人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较大,因此认定相对严格。目前股权众筹平台对于领投人资格认定的条件包括: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资产或年收入达到一定金额,有成功投资经验等。
领投人在确定领投意向后,需要进行项目分析、尽职调查、项目估值议价,协助项目方落实跟投、完成融资,领投人在项目中的投资额度依照各平台的不同有5% ~ 30% 的最低额度限制,领投人在项目成功后能够优先收到占总体投资收益一定比例的额外管理收益。
在项目是否融资成功的认定方面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一是截至筹资最终时间,认筹额达到融资额的一定百分比后由领投人决定是否追加筹资以补足筹资目标完成项目筹资。二是当认筹额未达到最低额度时,项目方和领投方进行协商选择延长募集时间直到募集满额后下线或者直接宣告失败。
当项目融资成功后,“领投-跟投”模式下股东对于项目的管理形式对于领投人投后管理是否尽责的依赖度很高。最为常见的模式是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对项目进行投资,其中领投人担任普通合伙人(GP),跟投人作为有限合伙人(LP)参与有限合伙企业。领投人作为代表人进行投后管理,跟投人定期通过领投人披露的信息了解项目运营的情况,较少参与具体的运营管理环节。
三、“领投——跟投”模式下的尽职调查
(一)尽职调查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投资者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且不完全的,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其决策和行为面临对巨大不确定性。根据逆向选择理论,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价格扭曲会导致劣质品驱逐优质品,使得市场交易品总体质量下降; 从委托- 的角度出发,道德风险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人)出于机会主义采取另一方(委托人)所无法观测和监督的隐藏性行动或不行动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会对市场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甚至最终导致市场的萎缩和消亡,因此投资者必须进行信息搜寻以消除信息不确定性,从而做出最优决策,而尽职调查的本质就是信息搜寻,通过实施恰当有效的尽职调查有助于消除股权投资的信息差异问题。
(二)当前“领投——跟投”模式下尽职调查的实施
由于投资者自主从股权众筹平台获取信息能力的有限性,“领投-跟投”模式下对于前期信息获取的补充主要来源于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的撰写者在“领投-跟投”模式下通常为领投人,在对筹资企业一切与本次投资有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后出具尽职调查报告上传至项目页面供跟投人查阅,部分众筹平台提供尽职调查报告模版供领投人填写。跟投人通常不参与到具体调查中,所有相关信息均来源于领投人的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需要受到平台方和项目方的审核。
领投人尽职调查报告通常包括的内容主要有:项目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公司名称、注册地址、注册资本、最新股权结构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创业团队成员背景调查(学习经历、职业经历、信用状况),项目财务数据(包括原有股东投资款实际到账、各项开支),项目运营数据(以运营指标体现)和各方承诺及保证。其中,股权结构信息来源于工商注册数据,实际出资来源于公司基本账户银行流水数据,创始人学历由教育部学历认证网站核实,创业经历的调查方式包括通过原单位人力资源部门确认、通过行业人脉资源确认和通过查看本人提供的书面合同或文件确认, 信用记录由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确认,公司开支数据由相关合同及发票核实。
(三)“领投——跟投”模式下尽职调查存在的问题
1. 尽职调查报告粗放,欠缺有效信息
目前股权众筹中投资者在参与众筹前期所能接触到的信息来源十分有限,领投人提交的尽职调查报告趋于流程化、简单化。缺乏对投资项目所在行业的分析;部分财务指标缺乏相关凭证;运营指标的确定缺乏依据、同类项目之间不统一,确认实现的指标项目没有在报告中提供相关证明;人事调查过于简略。
尽职调查报告粗放出现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项目方经验不足,提供信息有限。传统线下融资中,被投资项目通常已经度过前期天使投资、风险投资阶段且已经运营相当一段时间并有所盈利,创业者也已具备一定的运营管理经验,而目前一些线上股权众筹项目仍处于寻求天使投资的阶段,营业额较低、没有或仅有较少盈利,创业者缺乏足够的经验,没有具有专业资质的财务人员管理收支、编制报表,致使相关材料缺失严重。
领投人能力的局限性。与传统融资方式中创司成立项目小组并广泛借助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不同,线上股权众筹由于筹资规模较小,尽职调查主要由领投人独立完成。尽管有成功投资的经验,领投人也很难具有对项目从法律、财务、技术层面深入判断的能力。出于成本-收益考虑,在没有强制规定的情况下领投人也没有动机主动寻求第三方机构或专家帮助以完善尽职调查报告。
2. 委托关系复杂,缺乏对领投人的有效监督
领投人与项目方、跟投人和众筹平台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委托关系。由于领投人与项目方及平台之间存在潜在的利益关系、领投人相对于跟投人的信息优势,使得领投人在股权众筹中权力巨大,实施对领投人是否切实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的监督也较为困难。
具体表现为:
领投人与项目方之间:在股权众筹中,相当于GP 的领投人在投资项目中出资比例巨大,对项目方能否融资成功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项目方具有向领投人提供经济利益以使领投人在尽职调查报告中隐瞒或编造项目信息的动机。
领投人与跟投人之间:线上股权众筹普遍融资额度较小,每个跟投人出资的金额通常在几万元以内,各跟投人的搭便车心理使得其很难对领投人和项目方实行有效的监督,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风险,也为获取真实可靠的尽职调查报告带来挑战。
领投人与众筹平台之间:由于领投人的参与程度与众筹项目的成功息息相关,由此间接承担了部分众筹平台运营的责任,众筹平台为提高项目成功率存在动机减弱对领投人是否履行尽职调查义务的监督。因此目前一些股权众筹尽职调查中由领投人和平台经理共同保证也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尽职调查报告的质量。
四、“领投——跟投”模式下尽职调查建议
(一)扩大尽职调查范围,细化尽职调查内容
为解决线上股权众筹“领投-跟投”模式下尽职调查报告粗放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 完善尽职调查框架
尽管由于领投人和项目方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对网络股权众筹采取与传统融资中尽职调查相同的标准,但建立更为完善的尽职调查框架对于股权众筹行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从范围上来说,尽职调查报告应当包括对项目所属行业状况的分析。作为资金提供者的投资者往往缺乏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而每个投资者自行搜寻信息的成本较高,因此由领投人在尽职调查报告中阐述项目公司所处的行业环境、所处生命周期、主要竞争对手等背景情况能够大大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目前企业管理理论中已经有较为成熟的评估方法, 如PEST 分析、SWOT 分析等都能够较为系统且明了地向投资者展示项目公司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此外,众筹项目的尽职调查报告中还应当拓宽法律尽职调查的范围,在确保项目公司依法成立并拥有经营业务的营业执照以外,对于创新型众筹项目还应当着重调查知识产权相关领域。
从调查深度来说,一是尽职调查报告中创业团队的信息披露程度应当更加详细:对于处于成长初期的创业项目来说,创业者的个人水平对项目未来能否顺利开展有重大影响。因此领投人还应当调查创业者曾经任职公司的情况、离职原因、外界评价等。在了解每个团队成员个人情况之后,还应当考察创业团队的凝聚力,包括曾经合作的经验、是否有过失败经历等。二是项目运营数据方面,领投人应当在考察项目方提供选取特定运营指标合理性的说明报告的基础上,准确地在尽职调查报告中反映项目目前发展的情况。对于重要合同和财务开支数据,领投人应留存书面证明材料,在投资人要求时提供。
2. 提高项目准入门槛,降低尽职调查难度
股权众筹平台对于项目准入要求较低、最小化自身调查责任的操作方式使得进入平台的项目良莠不齐,领投人往往在已经确认领投并实施了部分尽职调查过程后才发现发票、合同缺失,为后续尽职调查造成很多不便。要求股权众筹平台对每个项目的各项证明的真实性一一考察缺乏可行性,但平台在项目上线前应当对尽职调查中可能涉及的主要材料的存在性做出要求, 而非仅仅对商业策划书进行审查。通过提高项目准入要求能够促使经验不足的创业者完善项目,提高行业整体项目水平,消除由项目方材料缺失导致领投人客观上无法详细尽职调查的问题。
3. 引入项目分级制度,分担领投人尽职调查压力
对于筹资额度较小、处于传统行业、投资风险较小的股权众筹项目,要求领投人咨询专家以及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详尽分析以出具全面尽职调查报告是不经济的;而对于筹资额度大、领域新的高风险项目,投资人以实施调查存在困难而减少必要的调查程序也会导致巨大的投资风险。
因此按照一定标准对所有上线项目进行分级,对高风险级别的项目要求具有专业机构调查报告并增加领投人数要求以分担尽职调查压力。如果采取领投人和项目方共同承担相关费用的方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项目方筹资额度远大于必要金额以获取额外收益的行为。
2012 年美国出台的JOBS法案中有关股权众筹的法规就体现了这种分级思想:筹资额超过50 万美元的项目需要提供经审计的财务报表,筹资额在10 万至50 万美元之间的项目需要由符合SEC 要求的独立专家调查核实财务数据,筹资额在10 万美元以下的项目仅需提供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单即可。
(二) 强化领投人信息披露,建立领投人声誉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课程;课程重构;仿真重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80-03
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同的能力不仅来自不同知识,而且来自不同知识结构,要培养职业能力,就必须把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起来,从工作结构中获得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工作知识与学科知识的存在形式完全不同,工作知识是在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它们的产生完全出于工作任务达成的需要,附着于工作过程是其存在的基本形态。因此,要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就要构建工作结构的职业课程。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再片面强调建立在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而是着眼于隐含在动态行动体系之中的、整合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工作过程知识的生成与构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导向工作体系,而不是学术体系。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职业实践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
高职院校在课程结构上应摒弃学科结构系统化的原则,以整体的职业分析为基础,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确立“工作过程系统化” 项目课程模式,对传统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
因此,本研究以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课程为例,对这门课程进行项目教学改革,彻底地分解原来的知识体系,打破思维定势,把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知识重新构建成四个项目,使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此外,本研究对项目教学的任务设置、有效实施和考核也进行了探讨。
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课程项目的构建
国际贸易市场营销课程项目的构建,首先应明确课程实现的岗位能力目标,同时突出本门课程的实践延伸性。本门课程是对以前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也是对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的一个大检阅和全面应用。实践最好的方法还是到企业顶岗实训,但对于大专学生,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尤其是英语水平存在明显不足,大规模地到企业中实训,操作起来有很大难度,于是我们就思考如何在课堂模拟和重现企业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实际操作。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成交,而且其成交成本也较低,因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交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例如,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交易平台的阿里巴巴等网站。我们把本门课程实训的平台从校外的企业移植到电子商务上,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课堂上重现企业的工作过程,让学生完全处于一个实操状态。
我们对本课程进行了大胆的重新构建,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原则,突出本专业在这门课程要实现的岗位能力任务目标,将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知识大胆地重新构建为四个教学项目,并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将实际的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作过程进行重现。通过这四个项目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的操作,实现本门课程的岗位能力任务(如图1所示)。
明确产品 从最基本的元素开始,即产品,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所有活动都从产品开始。既然是国际营销,那么,面对的就是国际市场,研究产品就要从国际市场的角度来研究。对于产品应该研究什么内容,我们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如表1所示)。
国际市场调查 明确了产品知识后,就要明确产品的国际市场情况,需要进行国际市场调查,如何通过网络实现呢?很多有用的市场调查报告是由一些专门的市场报告公司来提供,价格很贵。为了实践这一环节,我们主要采用查询全球贸易数据库(http:///db/dqBasicQuery.aspx)的方法来实现。通过海关编码,利用全球贸易数据库进行查询,可以知道这个产品在世界每个国家进出口的容量和流向,并且通过对数据库的设置和数据的分析,可以知道该产品世界市场分布情况和主要竞争国家。此外,通过国贸资讯网可以了解国内主要的出口商和制造商,让学生对国内的市场情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如表2所示)。
创新是当今全球CEO们思考的头等大事,在中国从政府机构、公共事业部门到跨国、国有、民营各类企业,都在大谈特谈创新。在这种创新的大环境下,IBM商业价值研究院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球CEO调研,并针对国内市场情况,走访了来自15个行业,多种体制企业的100位中国的CEO。并于近日正式了名为《创新无国界――中国企业的创新之旅》的中国CEO调查报告。其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中国CEO们对创新的最新见解,走向创新道路的具体议程,支持创新的战略措施,比较中外CEO在创新理念和创新策略方面的异同,以及中国CEO在创新方面所面临的特殊挑战和解决之道。
中外CEO的“道”与“策”
调查显示,创新是通向价值与增长的路径,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中国CEO的普遍认同,中国CEO们对创新之“道”的理解与国际同仁相当一致,他们对产品、服务、业务模式和企业运营的创新都很重视。中国企业正试图通过创新举措,提升自己在价值链中的地位,而适当的创新组合可以使中国企业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由于所处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外企业的创新之“策”有所不同。
中国企业的CEO们更重视通过产品、服务创新来寻求增长机会;中国企业更注重组织结构变革,而较少对主要战略合作伙伴采取创新措施;技术系统与业务战略、业务模式之间缺乏联系,成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由内而外的协作创新中,中国企业更倾向于从业务伙伴和竞争对手处获得创新灵感;人才短缺和不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成为中国CEO面对的两个最大的内部挑战。分析有助于清晰地认识中国企业在创新路途上的特殊位置,在走向国际,实现全球化的道路上制订切实可行的中国企业创新战略。
创新突破寻找“密钥”
调查显示,中国CEO有着极强的创新意识,但从总体上看,创新依然是一个重大而严峻的课题。当“中国制造”渐渐与低廉的价格、微薄的利润划上等号时,中国企业必须考虑走创新之路,提供附加值更高的、自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逐步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升级,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CEO的创新之路依旧漫长而曲折。中国企业不能等到万事俱备时,才开始创新。
中国CEO们所面临的许多创新挑战和问题与全球CEO们是相似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CEO们开展创新的途径。六条创新路径,可用来帮助中国企业在不断自我突破的过程中,寻找出创新的“密钥”:一是拓展创新思路,把注意力从产品、服务创新延伸到运营和业务模式创新上来,设计并实施一种区别于竞争对手的独有的创新组合;二是设计与众不同的业务模式,探寻能够创造最大价值的方式和领域,以创造战略性价值;三是融合业务和技术,激发创新,确定技术投入与相关业务运营和产品/服务的对应关系,并调整业务战略,使之适应技术对市场的影响;四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协同创新,不仅从企业内部推动价值创造,而且推动众多的业务合作伙伴一起创造价值;五是积极培养创新的团队文化,创新文化的关键要素包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异议并纠正错误的意愿、探索新想法的自由以及与他人协作的愿望等;六是建立创新的绩效管理机制,明确并持续对团队及个人的创新实践予以评估和奖励。
创新途径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它们从整体上为中国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如何获得创新动力,提供了具有突破性的解决之道。帮助企业拓展创新思路,找到适合自身创新发展的始点和路径,让人们从整体上看到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投标方须知
1、AA公司XX项目的开发单位为XX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进行本项服务的合作招标,将与中标方签署销售策划合作合同。
2、投标单位应认真研究全部的招标文件。如果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不能符合招标的要求,责任由投标单位自负。
注明:实质上不响应招标文件的投标文件将被XX有限公司拒绝。
3、此招标文件是投标单位编制投标书的重要依据,投标书及投标说明会议纪要是日后签订合同的重要依据。与中标单位的中标通知书同为合同附件,与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望投标单位予以重视。
4、投标单位在参加本服务招标活动中,必须由本企业的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委托人参加,不得委派其他人员参加,若有发现均按中途退标处理。
5、投标单位应按招标文件规定的日程安排,准时参加本项目的招标各项活动,并在投标时递交应验的法人代表或法人代表委托人的证明书、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如证件不符、不全者即取消投标资格,如缺席按中途退标处理。
6、投标单位对所获资料、信息的正确性负全部责任。一旦中标,投标单位不得以任何藉口提出额外补偿和服务内容减少等要求,若提出要求,招标单位不做任何考虑。
7、投标单位同意招标单位不一定要接受最低投标价的投标文件或收到的任何投标文件,也不会解释选择或否决任何投标的原因与理由。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X公司XX项目
2.项目概况:
包括项目位置、项目简介、项目用地情况等资料
三、应标书要求: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请在熟悉理解所提供项目背景资料基础上,结合市场的宏观、微观情况与深入的市场调查,并根据项目特点,为项目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及相对应执行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1.1对项目的区域总体情况、区域市场特点、竞争市场作详细分析,建议以下内容:
1.1.1 项目区域总体分析
1.1.2 区域市场分析
1.1.3 竞争市场分析
1.2根据市场现时的供需状况分析、未来的市场预测、本项目开发进度等因素,建议以下内容:
1.2.1 整体均价及整体销售周期及支持条件
1.2.2 整体销售分期方案及相应各期价格方案
1.2.3 最佳入市时机、最佳入市价格、最佳入市销售形式
1.3项目细分市场发动方案,整体市场推广方案,该方案应对各个销售阶段作策略性划分,并能对市场铺垫阶段及入市阶段之推广方案进行深化。
1.4根据所拟定之市场策略,在对项目现在的设计方案、工程进度等内容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工作配合建议。
1.5就项目商业配套策划、销售计划经营(商圈及消费群分析、市场定位及业态规划、招商及销售方案、销售价格及目标商家、启动时间等),以及会所经营方式提出相应建议。
2 撰写相应之市场调查报告,根据项目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调查方案,包括:
2.1支持在“第1点”所提出观点的调查报告。
2.2对项目现在及未来竞争对手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之跟踪调查工作制度。
2.3根据项目特点及分期销售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工作计划(广告效果评估、已购房业主置业动机调查等专题性调查)。
3 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完善的销售组织及管理方案,包括:
3.1介绍市场上相似规模项目或曾过类似的楼盘的销售现场组织管理经验。
3.2根据项目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定位制定(或选择)销售现场日常管理方案,包括:销售队伍的建议、销售现场人事架构及相应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各项现场工作记录、销售流程组织等。
3.3制定与发展商的沟通方式,包括:日常工作汇报制度、资料管理及交接制度、销售效果监测及评测制度。
3.4结合建议之项目开售方案,制定项目开售当日的销售现场组织管理方案。
4 请把贵司近期和将要服务之房地产项目按区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5 请介绍贵司负责项目主要工作人之工作经历。
6 请介绍贵司就本项目所考虑的合作方式及相应收费标准。
7 其他贵司认为需要在本份应标书中说明的事项。
四、应标书形式:
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1.请提供回标方案(A4图册)4册及电子文档一份;
2.请提供POWER POINT电子文档一份。
五、时间安排及要求:
本次招标时间定为 个日历日,具体安排如下:
1.发标时间: 年月日
2.情况熟悉: 年月日
3.发标会: 年月日
3.1“发标会”将邀请所有的竞标单位同时出席。
3.2“发标会”将由发展商介绍项目背景、建设理念、开发构思等项目基本情况。
3.3请各竞标单位自行安排时间到各项目现场进行参观。
4.工作: 年月日- 年月日
5.回标: 年月日
所有回标文件须按上述“第四条”要求于 年月日17:00前送抵广州市AA公司房地产有限公司二沙岛办公室,逾期按弃权处理。
6、 竞标提案会: 年月日
我司将应各竞标单位要求分别组织各竞标单位亲临我司进行专题提案。
7、 评标: 年月日- 年月日
8、 开标: 年月日
9、 所有投标资料不论中标与否概不退回,各竞标单位须对我司所提供的一切资料保密。
六、招标文件:
1、《邀请函》
2、《确认书》
3、《项目销售策划招标文件》
4、《项目简介》
七、联系方法:
本招标文件未提及或不详之处请直接与我司联系。
联系人:办公电话:
手机: email:
有限公司
年月 日
附:参考范例:
A、B、C、D项目
销售策划招标文件
A项目是由“AB公司”(AA公司地产与BB地产联合组建)开发的住宅项目,B、C、D、是由“AA公司房地产有限公司”(AA公司地产集团下属公司)独立开发的住宅项目,为配合该4个项目的发展及销售,特此邀请贵公司参与该项目的市场策划和销售竞标。
现将有关具体要求说明如下:
一、项目名称:
1.A
2.B
3.C
4.D
二、项目概况:
项目
AB公司•A
项目位置
项目简介
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
AA公司•B
项目位置
项目简介
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
AA公司•C
项目位置
项目简介
项目用地情况
项目
AA公司•D
项目位置
项目简介
项目用地情况
三、应标书要求:
1.A项目为必选项目,其他三项目贵司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B与C捆绑销售统一考虑,D可以独立考虑)投标,也可以统一综合投标。
2.请在熟悉理解我司所提供项目背景资料基础上,结合市场的宏观、微观情况与深入的市场调查,并根据项目特点,为项目首期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策略及相对应执行方案,包括如下内容(带“*”内容为可选内容):
2.1 对项目的区域总体情况、区域市场特点、竞争市场作详细分析,建议以下内容:
2.1.1项目区域总体分析
2.1.2区域市场分析
2.1.3竞争市场分析
2.2根据市场现时的供需状况分析、未来的市场预测、本项目开发进度等因素,建议以下内容:
2.2.1整体均价及整体销售周期,并提出可支撑此售价及速度的各项条件;
2.2.2整体销售分期方案及相应各分期价格方案;
2.2.3最佳入市时机、最佳入市价格、最佳入市销售形式。
2.3在项目既定目标市场基础上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之细分市场发动方案,同时请制定整体市场推广方案,该方案应对各个销售阶段作策略性划分,并能对市场铺垫阶段及入市阶段之推广方案进行深化。
2.4请根据贵司所拟定之市场策略,在对项目现在的设计方案、工程进度等内容了解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工作配合建议。
*3.撰写相应之市场调查报告,根据项目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市场调查方案,包括:
3.1支持贵司在“第2点”所提出观点的调查报告。
3.2对项目现在及未来的竞争对手进行划分,并制定相应之跟踪调查工作制度。
3.3根据项目特点及分期销售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查工作计划(广告效果评估、已购房业主置业动机调查等专题性调查)。
*4.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完善的销售组织及管理方案,包括:
4.1介绍市场上相似规模项目或曾过类似的楼盘的销售现场组织管理经验。
4.2根据项目市场定位、目标客户群定位制定(或选择)销售现场日常管理方案,包括:销售队伍的建议、销售现场人事架构及相应岗位职责、工作制度、各项现场工作记录、销售流程组织等。
*4.3制定与发展商的沟通方式,包括:日常工作汇报制度、资料管理及交接制度、销售效果监测及评测制度。
*4.4结合贵司建议之项目开售方案,制定项目开售当日的销售现场组织管理方案。
5.请把贵司近期和将要服务之房地产项目按区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6.请介绍贵司负责项目主要工作人之工作经历。
7.请介绍贵司就本项目所考虑的合作方式及相应收费标准。
8.其他贵司认为需要在本份应标书中说明的事项。
9.应标书形式:
9.1请提供回标方案(A4图册)4册及电子文档一份;
9.2请提供POWER POINT电子文档一份。
四、时间安排及要求:
本次招标时间定为10个日历日,具体安排如下:
1.发标时间:2007年4月10日
2.情况熟悉:4月10日
3.发标会:4月10日14:30-17:00
3.1“发标会”将邀请所有的竞标单位同时出席。
3.2“发标会”将由发展商介绍项目背景、建设理念、开发构思等项目基本情况。
3.3请各竞标单位自行安排时间到各项目现场进行参观。
4.工作:4月10日-4月19日
5.回标:4月19日
所有回标文件须按上述“第10点”要求于2007年4月19日17:00前送抵AA房地产有限公司XX办公室,逾期按弃权处理。
10、竞标提案会:4月20日
我司将应各竞标单位要求分别组织各竞标单位亲临我司进行专题提案。
11、评标:4月20日至4月24日
12、开标:4月24日
13、所有投标资料不论中标与否概不退回,各竞标单位须对我司所提供的一切资料保密。
五、招标文件:
1、《A、B、C、D项目销售策划招标文件》
2、《A项目简介》
3、《B项目简介》
4、《C、D项目简介》
六、联系方法:
本招标文件未提及或不详之处请直接与我司联系。
联系人:营销客服部 公司电话:
手机: email: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企业以主体身份参与国际化运营,到海外开展投资、兼并、收购境外企业已经成为一个潮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投资界、研究机构、媒体呼吁中国企业应大胆走出国门,到海外购买去泡沫化资产,实现抄底的呼声更是一波高过一波。但在此种热潮面前,作为海外并购主角的中国企业们却显得格外慎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实操中并不顺利。从早年首钢在秘鲁的铁矿山投资遭遇“罢工门”坎坷不断,到前几年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最终宣布失败,再到2009年中铝并购力拓折翼,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可谓是阻碍重重。
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一则由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上经验不足;更重要的是并购活动,特别是跨国并购本就是一个风险重重的领域。按照投资界业内人士的观点――跨国并购活动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活动,并购方面临着政治、法律、市场、技术、管理层道德风险在内的多重风险,在一些热点敏感地区,并购方的设施与人员还面临着安全方面的风险。
对于希望参与国际化运营的中国企业而言,在这诸多风险之中,对项目本身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并购方对被并购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管理层人员背景与风格、利益关联方可能作出的反应等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它包括但不限于:对并购对象的实际运营状况缺乏全面深入了解;对并购对象的各类经营、合规风险缺乏了解;对并购对象股东与高管层的职业操守、行事风格;对并购企业员工针对并购的抵触心理及其可能反应;对并购所在地法律化的政治风险;对并购方竞争对手、行业协会等利益关联方的反应;对并购所在地环保、劳工等NGO组织可能的抵触等。
对于企业而言,要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对这些现实或潜在的风险作出全面深入的研判,难度是非常之大的。从国际的经验看,通过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并购尽职调查”是对并购过程开展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尽职调查:国际通行的并购风险管理手段
所谓尽职调查,就是在企业股票上市和企业收购过程中,基于监管方或并购方的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运用专业手段与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历史数据和文档、管理人员的背景、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做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审核活动。
在一个正式大型并购活动中,尽职调查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被并购公司的组织和产权结构、被并购公司的资产情况、被并购公司的债务和义务、最近三年的经营情况、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税务状况、管理层和雇员情况、相关的法律纠纷情况、保险情况、知识产权相关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相关问题。
传统上,并购尽职调查作为一种由“法律审查”与“财务估值”为主派生出的调研框架工具,主要由投资团队、会计师、律师三方组成,其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收集研究备类档案文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政府公报、公司章程、公司注册登记档案、信用报告和财务报表等等;
第二,在被并购方的许可下对被并购企业财务、营运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询问;
第三,在被并购方的许可下,对被并购企业的办公场所、生产工厂进行实地考查;
第四,访问行业专家、同业协会,以对被并购企业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前景进行专业的分析与评述。
对于一项大型的涉及多家潜在买方的并购活动来说,公开的尽职调查通常需经历以下程序:首先,由潜在买方指定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尽职调查小组(通常包括律师、会计师和并购方的投资项目团队)。接着,由潜在买方和其聘请的专家顾问与卖方签署“保密协议”,并由潜在买方准备一份尽职调查清单。与此同时,目标公司在卖方(通常是母公司)的指导下,按照尽职调查清单把所有相关资料收集在一起并准备资料索引,并指定一间用来放置相关资料的房间(又称为“数据室”或“尽职调查室”),潜在买方按照一定程序可以阅读复印数据室中可以披露之文件。
另外,在并购信息披露协议的框架下,潜在买方还将针对并购对象的管理人员、市场人员、财务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访问座谈。最后,由潜在买方聘请的顾问(包括律师、会计师)作出尽职调查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的核心是根据调查中获得的信息对并购对象的价值与风险进行分析和针对_生的建议。最终,在尽职调查报告的基础上,由买方提供并购合同的草稿以供谈判和修改。
应该说,国内企业现有的绝大多数并购尽职调查的范围、内容与流程方法基本是按照以上模式开展的。国内投资机构与企业在并购活动中,受到国际投资界操作惯例的影响,也较多地借助尽职调查这一工具。但由于国内大型并购经验意识上的欠缺,并购关联咨询服务产业的落后,在尽职调查的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在复杂多变、博弈性极强的跨国并购中,效果更是远非理想。
国内传统尽职调查存在许多问题与局限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企业与投资机构在并购中,虽然也使用了尽职调查的流程和方法,但实际效果经常大打折扣。究其原因,首先部分并购企业自身对尽职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靠专业机构开展尽职调查的习惯尚未真正形成。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的案例。
2005年,在国内通讯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且拥有强大生产能力的TCL公司,为了进一步提升自身研发能力和渠道优势,经过一番考察后选择了以研发和销售体系见长的阿尔卡特手机业务事业部作为并购对象。由于对并购后整合的难度与风险估计不足,同时也是为了节省成本,TCL在并购启动前既没有聘请专业的咨询机构为整个并购活动进行规划,而且连常规尽职调查都未委托专业机构操作,而是依赖企业内部组建的一个小组,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只作了很基本的了解,导致TCL对于并购完成后的双方管理整合、业务流程重组、企业文化的差异等领域的问题缺乏起码的了解与规划,整个并购项目以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核心人才全部流失、全面亏损而告惨败。
另一个严重问题是国内传统并购尽职调查主要依赖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所谓的“四大”),而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并购尽职调查获取资料、数据主要依赖于被并购方提供的公开披露信息和能通过公开手段收集的数据库、档案信息,对于被并购方实态性的信息缺乏更深入的了解渠道,这对于全面客观评估被并购方的真实价值和风险显然是不利的。
而且考虑到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特点与专业能力,它们的尽职调查主要局限于法律与财务领域,单单依靠并购方本身的项目团队要对被并购企业的行业与市场风险、高管道德风
险作出专业的评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除此之外,由于市场环境、法律体系的差异,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环保、劳工等NG0团体干扰的几率更大,单单从法律权属、财务分析等范畴开展的传统尽职调查主要局限于被并购企业本身,侧重于法律权属、财务分析等范畴,针对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关联方意图与可能干扰的评估基本是空白。
目前多数中国企业理解的尽职调查,或者说有能力开展的尽职调查都受限于被并购方的正式允许,启动于并购活动正式开始前或操作过程中。这使得并购方很难在并购真正开始前,就对潜在被并购对象的实际运营状况与风险因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在多个候选目标中筛选出更符合己方战略构想和风险管理要求的并购对象。一旦并购活动正式启动后再发现重大风险因素或受到利益关联方的干扰,并购方不但会浪费宝贵的时间,而且在投行、律所、会计师事务所这块也将承担高昂的前期费用成本。
最后,中国商业环境的某些阶段性特点使得常规尽职调查难以有效开展。以国内创投市场为例,随着大量民间资金涌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一时间出现了天量的本土创投机构,这些投资机构大多对尚处在早期孵化或发展期的企业不感兴趣,而直接把投资目标锁定在已经接近上市的企业,这样一来创投机构之间的竞争自然极度激烈,侃价实力大减,要获得被投资方认可的所谓全面尽职调查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在创业早期都有迅速把握机遇、孤注一掷地全力一博从而完成原始积累的经历,在这种思维定势下,当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后有时仍会延续“博的就是机会”,而忽视风险、忽视系统化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惯性。跨国并购应引入第三方调研机构
基于国内目前并购尽职调查服务存在的缺失,结合国际并购业界的经验,我们认为通过引入专业调研机构并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提供基于并购项目层面的综合风险评估是提升国内并购尽职调查效能、加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风险管理的关键一环。
首先,就调研范围而言,目前国内传统并购尽职调查主要局限在法律和财务两个领域,而第三方调研的调研项目则更加广泛,一般可以设定为目标公司运营层面、目标公司决策管理层、所在地政治、投资与安全环境、竞争对手和利益关联方的可能干扰四个层面。这四大层面的调研项目基本覆盖了被并购企业的实态运营状况、高管可能的道德风险、竞争对手及其他利益关联方的可能反应乃至宏观的政治与安全风险。这就大大弥补了目前国内并购尽职调查的不足,对于影响国内企业海外并购成败更直接的一些风险因素,如被并购企业实际资信状况、环保问题、劳资纠纷、利益关联方可能的抵制等将会起到前瞻性的预测,从而提前预见和化解可能的风险。
其次,就调研方法而言,第三方调研更具有深度、多向度的印证与现场感。目前国内传统并购尽职调查擅长的方法一般只是对公开文献进行研究、以当地语言检索互联网信息、查询数据库等。第三方调研机构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实地调查能力、长期建立的情报网络以及专业的分析框架。在这些领域,第三方调研机构通过对目标企业工厂、办公场所、所在社区的实地调查,以及对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深入而审慎访问(提供给政府的财务数据有可能造假,但来自被并购对象三家最主要的供应商、三家最主要客户的评价一般是准确的,也无从造假),挖掘被并购企业公开数据与文件后边的“行为逻辑”,勾勒出一个个更直观立体的“商业故事”,从而有助于并购方对被收购方运营历史脉络、现实处境、对并购的真实态度有更真切的认识。
就调研活动的合法性而言,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与商业惯例对信息披露规定的程度不一,理解不同,使用以上调研手段获得信息的难度与深度会有差异。但总的说来,以上这些调研手段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健全的国家都是可以合法使用的。对于法律体系不透明、排外情绪比较明显的特定国家,如果对于某些调研手段不确定,也可以通过寻找在当地的市场调研机构、咨询公司甚至私人侦探,以调研需求整体分解、分块外包的方式予以解决。
第三,从调查启动时间与启动方式的灵活性上看,传统尽职调查一般启动于并购活动正式开始前或操作过程中。第三方尽职调查则完全由并购方指定,既可以在并购活动正式启动前操作,也可以启动于并购对象的筛选过程中,方式也更加灵活。通过对特定行业符合初步并购要求的企业进行全面筛选,可以让潜在的买家对并购对象的价值与风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且不会惊动被并购对象和其他利益关联方。由此,既可以起到前期保密、隐蔽意图的作用,又有更多的时间与回旋余地,从而制订更符合实际、更节约的并购计划。
第四,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专项分析工具将给并购活动的成功提供关键性的支持。在重大谈判过程中,如能对谈判对手的现实处境与谈判方案有切实地事先了解,无疑能在谈判过程中获得针对对手的信息单向透明,主导谈判的主动权。专业的第三方调研机构一方面可以深入收集被并购企业当前的运营实际状况、现金流水平与各种风险点(与公开资料相印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预先收集被并购方主要高管、谈判组成员的个人背景、性格特点、之前谈判记录(风格)方面的资料,建立关键目标人员档案,在谈判前结合对谈判对手现实处境的分析,就可以预测出对方谈判组的几个可能谈判方案及其底线。如能引入行为科学模式分析,甚至有可能对谈判组成员的具体谈判策略与战术也作出较精确的推断。
国内企业现有的绝大多数并购尽职调查的范围、内容与流程方法基本是按照以上模式开展的。但由于国内大型并购经验意识上的欠缺,并购关联咨询服务产业的落后,在尽职调查的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很明显的问题,在复杂多变、博弈性极强的跨国并购中,效果更是远非理想。
除此之外,第三方机构还可以监测被并购方企业员工、竞争对手和其他利益关联方的态度变化,对可能的危机提供预警。在并购活动开始、进行以及收购协议刚刚签订一段时间内,被并购方企业员工、竞争对手、所在国政治团体、国际和所在国主流媒体、环保、劳工NG0组织等任何一方的敌意都有可能对并购本身乃至并购后的有效整合带来程度不同的风险,甚至有可能直接搅黄整个并购。第三方调研一方面在事先就将被并购方本身、竞争对手及其利益关联方针对并购活动的态度、动向纳入调研范围,通过专业分析预测判断其可能的反应,帮助并购项目组预先准备相应的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各种利益关联方的态度、行为酝酿变化在所在国的各类媒体、网络论坛、交流群组中或多或少地会有所体现,建立在综合风险控制框架下第三方机构可以通过舆情监测软件和专业的分析人员,对正在酝酿的各种敌意、抵制行为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并划分威胁级别。对于真实可信的抵制
威胁,将结合线下调查力量深度了解其发起人与主要成员的背景、决心与能力、当地过往类似事件的处置经过,为并购方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一手的参考依据。
最后,第三方尽职调查就其调查的侧重点与分析角度而言,既关注风险,也关注机遇,因此更加符合现阶段中国企业家的决策思维习惯。
民族风险控制产业面临发展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政治与经济形势复杂而严峻。从整体趋势而言,对于中国的大中型企业来说,是危,更是机。海外大量去泡沫化的优质实体资产、矿产资源和拥有大批先进专利技术的科技公司,对于拥有良好外汇储备支持,制造加工能力强大,但缺乏高端研发能力和资源储备的国内大型国有民营企业而言,这是极为难得的抄底机会。
但是中国企业要走向世界,要进行跨国并购,首先面临的就是风险控制的问题――这里的风险既包括宏观的国家政治风险,也包括微观的法律风险、市场风险、当地合作伙伴的道德风险,甚至是海外员工与设施的安全风险。在坐到谈判桌之前,中国的企业家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所谓“只有错买的,没有错卖的”。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要“实事求是地做调查研究”,但在巨大的社会文化,法律体系、商业环境、语言的差异背景下,单单由企业自己去做调查,其难度、成本和效率可想而知,中国的企业家们需要专业的团队来提供帮助,因此这也就为包括中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第三方调研公司在内的专业机构们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
这些工作主要包括:
1、深入销售第一线,在销售现场了解客户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客户的心理动态,找出客户最关心的问题。
xx园xx庭,xx阁开盘期间的现场跟进。
xx村2、6底层商铺销售期间的现场跟进。
xxx花园ii-9,iv-3,iv-4开盘的现场跟进。
2、收集其他楼盘的宣传资料和报纸广告,掌握竞争楼盘的动向,了解其他楼盘的促销手段和销售措施。
收集了七月份至今各楼盘的报纸广告并整理分类。
3、学习和观摩其他楼盘的促销活动,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以便为将来搞好公司的促销策划活动多做贡献。
参观了xx广场,xx花城,xx新城的开盘促销以及房展会的各楼盘促销。
4、与策划公司对接,对其提交的策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供领导参考,同时把销售部的意见与策划公司沟通,力图将宣传推广工作做得更加切合公司的销售部署,更加实际,更加有效。
5、参加公司的各种促销活动,组织销售人员在促销现场开展宣传工作,协调和沟通销售部和策划公司的分工合作。
参加了九月份的“房展会”,“xx园国庆看房专线车”,xx节期间的“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展览等促销活动。
6、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问题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尽最大能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方案给领导参考,做好营销人员的参谋策划工作。
7、参加每周销售部主管例会,将周销售情况整理好,发送给领导,让领导及时了解销售现场的动态。
从七月份进入公司开始,每周汇总各点周销售情况上报领导
8、指导各销售点做好每个月的互访报告和每季度的市场调查报告,让各点人员都熟悉公司其他各点的相关情况,了解市场上竞争对手的情况和动向。收集整理各点交来的互访报告和市调报告,以备领导查阅。
9、学习销售部综合点人员应该了解的基本的房地产销售知识和工作程序,工作方法。
协助其他同事接待办理产权证的客户等。
参考薪酬报告构建合理薪酬体系
据任仕达(中国)华南区分公司高级经理李晓燕女士介绍,薪酬调查报告核心内容包括行业整体薪酬分析、部门薪酬分析和岗位薪酬分析,薪酬调查报告一般分为底薪、奖金、福利、员工保留计划、股权计划等等。企业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对企业的作用,比如从激励来说,企业看重的就是奖金和福利。薪酬水平会对员工吸引和保留产生相当大的作用,薪酬结构的合理也会对员工的流动率和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大的影响。李晓燕女士介绍,薪酬报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企业根据行业的薪酬报告进行必要的调薪,以达到与市场薪酬水平相平衡;
通过参考薪酬报告中的行业市场薪酬整体定位改善建立薪酬架构,做好职能匹配与市场定位;
为企业薪酬结构设计和调整提供依据,运用更好的薪酬体系去招聘及保留员工;
了解行业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估算对手的劳动力成本等,对于企业发展也很重要。
快消行业薪酬水平分布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讲,快速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化妆品、日化、烟草等等,有别于家电等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行业是目前竞争激烈市场中相对利润率丰厚、销售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一个行业。为了更高的抢夺市场,吸引人才,快消行业的薪酬水平也在不断上升。人才的竞争很激烈,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吸引保留人才至关重要,快消行业的薪酬也是人才争夺战的关键因素。从任仕达的2012快消行业薪酬报告显示,在快消行业里面,个人护理化妆品行业多为外资企业为主,他们的薪酬水平相对较高;烟草行业属于高利润行业,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也很高;而增长最快的是酒类行业,高端白酒行业薪酬水平竞争优势大,啤酒和葡萄酒相对要比白酒行业低;饮料和食品行业薪酬水平相对于其他快消行业来说有一定的差距。快消行业的薪酬报告跟当前的经济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一些业绩比较好的企业,比如说奶粉企业薪酬就呈现上升趋势。快消行业薪酬水平的高低要看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结合。
因为快消行业存在很强的消费导向特点,所以销售以及与销售相干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至关重要,企业在此方面的人才竞争非常剧烈,在薪酬上面,销售人员的收入显著高于其他部门。快消行业对于销售人才的需求也大于其他岗位,李晓燕女士称,根据任仕达2011薪酬调查报告显示,在2012年内,中国大陆对销售人才的招聘活动会持续活跃,这种持续性将在未来两年继续升温。尽管展望全球市场仍具有不稳定性,但中国大多数公司在经过强势的增长后,仍旧保持乐观的心态并计划增加销售人员。随着销售工作机会不断增加,如何保留住出色员工成了许多公司担心的问题。除了薪资,许多公司会给员工提供激励方案,如旅游机会和更明确的职业发展道路来挽留住这些人才。
快消行业关键性职能序列对比分析
伴随着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与销售的日益成熟、完善,各大公司的市场营销部门和品牌部门需要大量营销专业人才;另一方面,由于其他行业对市场和品牌日益重视,快速消费品行业成了品牌和市场类人才的“培养基地”,近年来其他行业纷纷从快速消费品企业挖人才,大量快速消费品业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入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却并不多,进一步加大了营销市场类专业人才的缺口,因此市场销售部门的薪酬数据体现了强有力的竞争力,同样是市场、营销类人员,不同行业的消费品企业如食品、日化、服装等,因营销模式不同,需求有所侧重。目前三大职位是快消品企业重点需求对象。
某行业领先快消领域食品集团招聘:
职位一:全国大客户(KA)高级经理
岗位职责:
1.制定KA发展策略及目标;2.参与全国性市场策略、销售政策、销售计划、年度目标等指标的决策;3.根据集团年度战略目标制定区域KA年度分战略及销售目标;4.客户管理:制定KA客户销售目标,进行年度合同谈判,新品买入,价格维护,负责区域大客户;5.客户的信用制度的评估和管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管理,规避资金风险;6.促销管理:协同各事业部市场部针对全国KA终端促销活动方案进行设计与谈判,对促销费用实施管控。7.市场信息管理:竞争品市场动态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行动方案;8.团队管理:提高区域组织的运转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和营运模式,制定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组织实施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提升销售人员整体素质和KA客户专业运作能力。
任职资格:
1.本科学历以上,市场营销相关经验;2.八年以上销售经验,五年以上FMCG(快速消费品)销售管理经验;3.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国际KA营销技能训练,对KA销售系统的各阶段建设具有一定的经验;4.性格积极乐观向上,具备开拓精神,乐于接受挑战,具有较强的压力下进取的精神;5.语言表达能力强,熟练操作电脑;具备较强的责任使命感,领导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较好的谈判说服能力。
薪酬范围:
30~40万人民币(如经验出色者可面议)
职位二:销售总监
岗位职责:
1.全面制定,统筹并执行全省及区域/渠道,产品总体市场业务发展战略以及市场业务发展目标;2.负责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对市场,客户状况进行客观,实际,深入的了解及分析;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研究和对新产品市场进行预测,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有效的市场分析及结论以及相关市场资料;3.负责全省销售团队领导及管理职能,制定营销、产品、促销、形象等线上,线下整合行销方案并执行,达到公司的业务策略及目标;4.就产品,区域,渠道进行细分,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业务拓展的业务行销策略,把握公司在行业中的发展方向,完成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定位,并及时提供市场反馈;5.建立,领导,管理各级销售及市场团队,替各个团队设立有效的KPI重要指标及目标,作为整个大团队的领导,领导整个大团队完成各项目标; 6.有效制定,管理及监控公司市场费用使用、控制工作,确保资源使用的效果及效率。
任职资格:
1.6年以上消费品行业工作经验,4年以上中大型公司华南区域营销经理岗位的工作经验,熟悉广东市场,有丰富的网络销售渠道资源;2.具备市场管理,计划及执行经验。除有以上销售管理经验外,有担任2年以上中大型快速消费品公司区域市场经理岗位的优先。具备通路市场行销及消费者行销尤佳;3.有新品牌业务运作,成功运作的经验优先考虑;4.有较强的市场感知,分析及统筹能力、拥有敏锐地把握市场动态、市场方向的能力;5.具备很强的产品,渠道开拓和管理经验;具备大型活动策划和现场管理能力;6.具备很好的沟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强;7.强烈的责任强,非常好的专业的工作态度及精神。有事业心,有使命感,富有激情;8.优秀的团队建设能力、组织开拓能力、培训能力。善于激励团队有效达到个人及团队目标。
薪酬范围:
年薪50~150万人民币(如经验出色者可面议)
职位三:TPM经理
岗位职责:
1.主导工厂TPM活动,培训及训练员工进行TPM培训;2.对各生产线TPM执行情况定期考核;3.编制每月设备保养计划及备品计划并作及时更新;4.负责培训员工进行生产设备的日常点检及操作;5.负责TPM看板的有效利用,收集鉴定设备方面的合理化建议,并推动实施;6.持续改善生产治具、工具,优化生产现场布局,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确保作业人员及机台的安全。
任职资格:
1.本科以上学历,男性;2.5年以上TPM主导推行经验;3.熟悉掌握TPM/5S理论体系,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4.熟悉IE七大改善方法,了解精益生产相关知识;5.良好的组织协调及沟通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6.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7.机械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优先、具有大型外资企业工厂推行经验者优先、第三方TPM培训咨询公司顾问讲师优先,英文良好者优先。
薪酬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