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本土建筑论文

本土建筑论文

时间:2022-09-21 14:4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本土建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本土建筑论文

第1篇

关键字:文化,自然,城市,本土建筑,,文脉,以人为本,建筑的情感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脉主义建筑思想主要来源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活动流派,最早呈现在建筑范畴,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基本,并由建筑范畴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产业设计范畴。文脉主义建筑思想是建筑师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一种批判与改良。建筑师试图使建筑本身富有一种原有的内涵与秩序,是对建筑人文性与历史性的重生。将其拓展到建筑的文化现象是,建筑文化现象在当今现实社会中,由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地区差异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不一,外来建筑文化的引入,传统文化的历史再现,人们观念和时尚变异形成一种新的态势。建筑设计虽作为一种工程活动,但其具有社会活动的某些性质,其需要是人文的引入与提升,这样的建筑才是以人为本的,既符合时展有拥有历史的延续。

随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文化的引入导致建筑附了异域风情,这些必然的新的科技的引入和材料,施工方法的先进,使建筑在物质、精神文化上取得了进步。我们城市面貌正在改观,从城市中心到城市的边缘、从公共建筑到居住建筑,是焕然一新的变化,这对已有的建筑文化是冲突、是融合,是将建筑赋予情感的。

几千年的传统建筑文化,以其保守的、封闭的观念,存在、积淀,由于外来文化的碰撞,一批有识的建筑学家和建筑师,正在探求新的建筑的地方性及建筑文化在地区上的差异。地区建筑文化形象,有形、无形地影响到创造者―――人的素质上来,对建筑的。从理性和感性出发,创作了地方上有形象特征的建筑。南方的、华东的、东北的、西部的不能不看到它们受到地区历史建筑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灵魂上的。人们建筑时尚观念的要求,虽然它们的探索在地区上不怎么显现,却隐藏着深刻的内涵,一种有意识的创作活动,体现了一种地区精神和民族精神。人们看惯了那“方匣子”之后,又重新回顾起对历史建筑的爱好和评价,一种自身精神文化的寄托和价值观,在建筑艺术中寄托这文化与历史哲学观,它是新的现代中建筑形象和艺术形式的化身。一种认识上的精神表现,它呼唤人们的向往,回忆和重新建立新的起点。这种探求是有意义的行为,有意义的创作,虽然表现的内涵和外化上有层次之分,高低之分,在大的浮动中可以窥视出它的探求高文化的精神,我们正需要一种定势、一种再现、一种发扬。那就是新的地方建筑文化的研究,一种人文历史的延续,丰富建筑的内涵。

中国传统自然观讲求“天人合一”,传统建筑的营造思想体现着人与自然相和谐共生的思想,上到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下到平常百姓的民居,都统一于这一哲学上的观点,并收儒家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大地上的建筑活动如同雨后春笋,城市改变了模样,但除了那一口口浓重的方言与舌尖上跃动的没有向人们述说着城市的不同人们很难从建筑上区分出不同的城市,这难道不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么!千城一面往往它表现在城市中出现了偏大的批量化,负责的建筑单体。更可以说,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城市是对不起它的文化的,更可以说,这里的建筑没有继承一个城市真正的灵魂――建筑。建筑师不能把城市中形形的建筑按照单纯的立面改造去重新提升。应该要求我们在建筑创作方案初期引入文化的元素,去提升城市的建筑内涵与意义。

当代建筑有许多优秀的案例作品体现了文化观点对建筑的影响,在这里笔者主要对王澍老师作品与崔恺先生的作品加以简析,一是王澍老师的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设计,二是崔恺先生的苏州火车站进行分析。

中国美术学院新校区专家楼设计――瓦山

瓦山坐落于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内,瓦山的建筑造型独具匠心,融入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作的意境,建筑造型并不是简单的体块堆砌,而更多的考虑的是一种中国古典哲学文化的传承与展现。设计者在其建

筑空间处理上引用了中国古代造园哲学与传统文

化。大量的木构件的使用使得建更具有地域性建

筑的风采,木构看似复杂但其组织结构简单,便

于施工。建筑出挑的大屋顶与素雅灰色的瓦的运

用使得建筑的气质文雅,灰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墙

体(夯土墙),自然本色的木材的色彩搭配使得

瓦山传承者中国文人的文化观,世界观,自然观。

而对于城市,象山位于杭州市郊,以自然界的形

体悠然自得,因此瓦山建筑结合了部分水体,植被减弱了建筑体的生硬,更使得瓦山融入环境。

从建筑文化观点,建筑重新唤起这种几乎快被我们遗忘了的面向自然的乡土营造做法,如何将其纳入现代建造体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为了真正实现传统夯筑技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运用,王澍老师从2001 年在杭州太子湾公园内完成两堵夯土墙开始,一直到2010 年数次赴法国CRAterre生土建造实验室进行技术交流,将近10 年时间里,他一直在进行着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与此同时进行的,另一项工作是对场地现场挖出来的土进行取样,并送到实验室做土性分析。传统的夯筑技艺是一种非常可持续的建造方式,土源就取自于现场,或是平整场地或是开垦坡地的土方,这也是那些先民们面对自然和谐相处时的一种智慧之道。对他们而言,这个土意味着存在的依靠,需要盖房子的时候它们成为了一种适合的建材,而一旦荒废坍塌了之后,这个土还能用来种植庄稼,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苏州火车站新站

苏州火车站位于老城北边,隔护城河与姑苏相望。沪宁之间现代化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使老车站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需要一个大规模、综合性的轨道交通枢纽取而代之。新站的建筑创作核心问题是

如何使庞大的空间体量与苏州特

有的小尺度、细腻、幽雅的文化

氛围相协调,坚持“苏而新”的

本土建筑原则。经过研究分析,

将菱形作为一个符号系统进行发

展,从大跨度的钢结构站房站棚

系统,到门窗檐口和吊顶格棚,

以及室内外地面铺装等不断演绎,再配以白墙黛瓦的苏式淡彩,还有大大小小的苏式庭院以及广场两侧的候车敞廊,使这个庞大的现代化车站能够与古城的环境对话,成为苏州建筑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结语:作为本土建筑的又一典型代表苏州火车站在延续了苏州古城的原有肌理和延续。而且传统园林的营造思想予以体现建筑设计中。新建苏州火车站的设计自始至终坚持了“以人为本,以流为主”的理念。呼应苏州民居中“窗”的建筑意象;两组镶嵌着菱形灯笼的圆柱撑起大跨度的双层菱形网架,栗色的结构杆件呼应着粉墙黛瓦。斜坡顶、灯笼柱映衬在粉墙上,光影浮动、若隐若现。北站房人口处随着高桥飞架,凸显现代建筑品位,向往来旅客展现着千年梦醒,一朝冲天的美好故事……。在设计中对于现代化、大空间的交通建筑在城市尺度、建筑体量方面如何融人到古城苏州的城市环境中,如何延续城市肌理和文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努力探索创造出符合“苏而新”特征的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建筑精品。

第2篇

[关键词] 地域性;建筑设计;建筑理论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关于建筑地域性的认识,笔者认为从四个方面加以把握,首先需要明确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伴随人类历史全过程。然后需要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和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再者,建筑史学界、评论家对建筑的地域性产生思想、流派做了详细和全面的概括与分析,我们要认真学习了解和关注各时期地域性发展的特点,总结和吸收前辈建筑师们在建筑地域性思想与实践方面做出的尝试与探索,用以指导我们的设计工作。

一、地域性是建筑的本质属性

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伴随着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地域属性的自然要素、文化要素、技术要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1.原始生存时期――自然的因素明显

这是指在原始农耕和畜牧业时期人类社会产生的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发源之初,几乎所有地区的建筑类型都属于此例,这里不妨将之称为原生建筑。此时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完全直接得益于自然界的灵感,建筑与大自然密切相关,没有多少人文因素。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所是建筑的主要功能。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还存在着原生类建筑,如印第安人的草屋、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

2.农耕文明时期――自然、文化、技术因素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积累,原生建筑在不断地发展。一方面,在长期对抗自然环境之中的地形、气象、水文和生物等事物的基础上对自然界形成新的界定,衍生出新的定律,如我国的风水观。另一方面,社会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这个时期是不自觉发展的地域主义,该时期的建筑相对于今天不妨称之为传统建筑。如我国现存的故宫、北京四合院民居(图2-2)都属于此种类型。

3.工业进程时期――地域性的丧失与反思

发端于不列颠岛的工业革命或技术革命,是产业文化兴起、商品经济繁荣的发动机,它为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建筑观念:建筑成为可以大量复制的工业化产品,成为居住的机器。在此形势之下,建筑的地域性逐渐丧失原有的存在地位,不论从内在的文化传统到外在的建筑材料,其存在的意义都遭到巨大的冲击。出于对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如赖特、阿尔托等建筑师用传统的、地方的元素来对抗工业化社会的同一、单调和贫乏,期望回归自然,回归传统。

4.信息全球化时期――地域性的理性认识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建筑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美国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批判的地域主义”,可以代表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全球化导致的建筑形式同一化的一种反思。还有学者提出了“广义地域主义”之说,广义地域主义承认各种建筑文化的交流与糅合,承认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地域化使用,以此对地形和气候做出全新的诠释。的确,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但各个区域对于当代先进建筑观念理解的差异,及其与当地地域建筑结合方式的不同,必然会导致新的不同于原地域特点的新的地域主义建筑形制。比如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娱乐性建筑、耀眼的霓虹灯,已成为该城市的象征,各种夸张的手法也正成为该地域的特色。

二、建筑地域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动力

2.1形成原因

1.弱交流下本土建筑自觉性的探索:

如上文所述,在人类原始生存时期,在处于生产力极度低下,基本封闭的状态下,人类在各自不同的生存环境下,为了获得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场,

直接采用当地材料和从大自然中学习到的建筑方式,建造了具有地域差异的,与大自然密切相关的“原生建筑”。

随之人类智慧积累,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发展到了农业社会,此时建筑已经不单纯是遮风避雨、抵御伤害的栖息处了,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政治、文化结构对地域建筑的布局和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建筑”的功能空间在不断衍生。此时人类的交流依然缓慢,但已基本形成东西方两个大的文化阵营,建筑也依此为分为以石头为砌体的西方建筑类型和以木头为框架的东方建筑类型。

2.文化融合过程中的创新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的交流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东西方之间,各国家、各地区之间,都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交流,先不论是强势文化的侵入,还是弱势文化的对外学习,只谈在这种文化的融合中,确实产生出一股创新的动力,若比较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融合,可以发现这些创新可能都是当地对于外来事物加以重新的诠释的结果。

3.强交流下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

西方工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巨大成就,一方面工业产品成为人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极大冲击了地方固有的文化传统等差异,出于对这种工业化的抵触情绪,使得传统地域建筑中包含的各种要素,成为地域主义建筑师捍卫地域传统的有力武器,他们开始自觉地维护并发展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类型。

信息的广泛、快速交流,使世界有趋同的趋势,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普世化”的建筑使得“千城一面”,地域性成了寻求建筑差异性的手段,成为自发的过程。

2.2发展动力

建筑地域性究其本质,笔者觉得是建筑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来自自然气候的差异,来自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条件的差异等。

现如今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对人造环境产生认同上的危机与规划的失落,千城一面的结果造成地域特色消失,人变得没有归属感、彼此更加疏离。

究其原因是世界各地建筑的这种差异性逐渐缩小和不明显:其中自然条件的差异永久存在,没有明显的变化,是个恒定的要素。市场作用下驱使普世化的技术得到普遍的推广,使技术的效益最大化,这使得各地技术条件的差异变得不明显,或者被抹平。另外全球化的进程中,就当今世界大环境下,仍然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西方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仍然在不同程度的抵御这种文化的侵蚀,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建筑文化也同样如此,特别是地方的建筑师群体这种保留地方文化传统的诉求和责任感特别的强烈。

当然作为各地区小范围的比较,自然气候、社会文化、技术水平还是有些差异的。另外,在当代人类社会倡导的节能、环保、低碳、生态理念的大环境下,

建筑地域性所遵从的:建筑与自然气候、社会文化的融合及适宜性技术的采用等原则很好的契合了上述人文大环境。

因此不仅仅是因为出现了全球化才有地域之分,只是全球化的出现,严重威胁着原有地域差异的消失,这才使人们对于地域的探讨越来越多,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也因此当今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得到如此之关注与重视。

综上所述建筑地域性当下存在的发展动力如下:自然气候的差异、社会文化的差异、技术材料的差异、弱势文化抵御强势文化侵蚀的方法、当下全球生态理念的需要。

三、作为建筑史学、评论家的概括与分析

所谓各种主义和流派以及被冠以某个主义或流派的建筑师,是一些研究建筑史学家、评论家所做的概括与分析。地域主义建筑及地域主义建筑师也不例外。

地域主义理论来自西方,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提出了地域主义建筑同时,分析了地域主义思想产生、发展阶段(摆脱通行古典设计的渴望、对国际风格的反叛、批判的地域主义思想),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思想流派(广义的地域主义、狭义的地域主义、批判的地域主义等)。我国建筑史学和评论界有所谓一开始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之后有“地方主义”、“乡土主义”、“风土主义”等,再后来有“场所精神”等的提法。

四、作为一种建筑创作的方法

这种建筑创作的方法是抵抗一切主流文化最有效也是最坚韧的武器,是用来打击与反抗现代主义的国际式样、产生差异性的有效的建筑创作方法。这种方法旨在设计上吸收本地区自然环境、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充分利用本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创造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使用此方法创作出来的建筑作品被大家称为“地域建筑”。

一切有志于抵抗大一统的主流文化以保护地方个性和民间情调的建筑师,必然会把它作为自己的庇护所。它一方面延续地方的文化精髓,另一方面又张扬自我的个性。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地域建筑创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它的表达方式往往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但又极富个性。

五、结语

某种建筑能在一个区域成为主流,无非是这个建筑是最为经济适用的,同时符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传统因素。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改变导致地域建筑的改变是必然的。当代的地域建筑地域性的创作,应该是创新的,或者说是进步了的,应该基本摆脱了地域生存环境对于原生建筑的强限制性,文化习俗对于传统建筑的强束缚性,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是多种自然、文化和技术要素的综合发展过程的结果。

[1] 凯瑟琳・斯莱塞著.彭信苍译《地域风格建筑》.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0.

[2] 袁牧著.《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及评述》.《建筑师》.2005(06).

[3] 沈克宁著.《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10).

[4] 王颖 卢永毅著.《对“批判的地域主义”的批判性阅读》.《建筑师》.2007(05).

[5] 赵星著.《传统乡土建筑的当代“建构”之路》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第3篇

(安徽建筑大学 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本文叙述了学科馆员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工作内容.在分析本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安徽建筑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人员配置与职能配置方案,并考虑了在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泛在知识环境;学科馆员;人员配置;职能配置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192-03

始于1981年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通用的服务模式.国内以1998年清华大学图书馆开始设立“学科馆员小组”为标志,开启了学科服务的先河.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学科馆员”的服务模式在国内高校图书馆遍地开花.有些高校明确提出了实行“学科馆员”服务,有些高校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实行“学科馆员”服务,但是在日常的参考咨询等业务工作中,切实有效地践行了“学科馆员”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

由于历史发展背景不同,国外特别是欧美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和学科馆员的知识服务深度是国内高校不可企及的.学科馆员一方面具有图书情报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研究特长.这样的学科馆员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科馆员,可以真正的融入院系,参与院系学科专家的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对院系学科专家提供非常有实用价值、非常精确的文献信息,有些学科馆员甚至有自己的科研课题.这样的学科馆员在国内高校非常少见.目前在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高学历员工中,有些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不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有些是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但是不知晓图书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并且这种情况还会长久存在.因此,在讨论国内学科馆员的相关问题时,不能拿国际的标准来衡量.基于中国图书馆界的实际情况,把国内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定位于能切实为院系、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资源,能较大程度的满足用户需求是国内对学科馆员工作职责的要求.本文所讨论的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工作模式及配置方式均基于此种要求.

“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1]正式提出于2001年6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举办的主题为“后数字图书馆的未来”研讨会上.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解释为泛在知识环境是指由网络设施、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人等有机组成的新一代科技知识基础结构,是未来知识型社会的一种综合的、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是通过计算、存储以及通信方面的最大便利,使人、数据、信息、工具、设备等资源能够更为完全彻底的发挥作用而构建的一种普遍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处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就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用户周围.学科馆员的功能就是创作、更新这些空气,不断地给用户提供新鲜养料.

1 泛在知识环境简介

1.1 泛在知识环境的起源

“泛在知识环境”缘起名为《Revolutioniz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rough Cyberinfrastructure》的报告.这是由美国密歇根大学Danie Advisory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于2003年1月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提交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总结了美国信息基础设施和数字图书馆近20年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同时提出了建立ACP-Advanced Cyberinfrastructure Program的建议.基于这份报告,同年6月,NSF召开了主题为Wave of the Future :NSF Post Digital Librarary Futures Workshop 的研讨会,并了Knowledge Lost in Information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将数字图书馆的未来发展趋势定位于旨在构建Ubiquitous Knowledge Environment,即“泛在知识环境”.由此,“泛在知识环境”的概念正式提出.

1.2 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工作的特点

“泛在知识环境”强调一个“泛”字,意指知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应该像空气一样时时刻刻围绕在用户周围,使得用户在使用图书馆时能信手拈来.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学科馆员的工作具备以下几个特点[2].①需要获取的信息量更加广泛、更加全面.②信息加工的深度更加深入、更加细化、更加专业化.③提供信息服务的空间范围尺度不断扩展,时间范围尺度不断延伸.④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要求更高.⑤用户获取信息的时效性、便捷性、及时性要求更加苛刻.⑥用户个性化服务要求更强.以上工作特点对学科馆员工作的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科馆员的工作不能再局限于原始的参考咨询,应该在泛在知识环境图书馆建设的要求下,不断创新工作模式.

2 泛在知识环境下我馆学科馆员配置条件分析

2.1 学科馆员制度设置的必要性

2.1.1 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

安徽建筑大学[3]自2013年由学院更名为大学,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10人.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本科高校,2014年起在安徽省整体进入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的提升以及鲜明的办学特色对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角度来说,工科类院校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所以就要求教师授课的知识内容要紧跟工程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前沿,要在传统知识的基础上有拓展性、新颖性、前卫性,尽量避免出现学生一毕业所学知识就陈旧落后的现象.教师要不断的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吸收接纳新的知识,才能在授课中游刃有余.从科研角度来说,学校更名之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近些年来学校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明文规定每年的科研工作量,同时,对教师的科研奖励也逐步提高,以此调动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离不开新知识、新信息的收集和获取.诚然泛在知识环境下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比以往多得多,但是传统的图书馆渠道,由于其自身独特的优势,仍然成为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之一.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一是为了与本校教师的需求相匹配,同时也是与学校更名,教辅部门工作能力提升相呼应.

前已提及,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唯一一所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高校.学校办学特色非常鲜明.图书馆在进行馆藏建设及服务建设时已经注意到按照学校办学特色设置特色馆藏和特色服务.例如在图书馆藏建设中,专门设立了建筑书库借阅室.图书馆还有自建特色数据库,如“学科导航”、“徽派建筑数据库”、“智能建筑数据库”、“节能建筑数据库”等.若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科馆员制度,针对不同的学科或院系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无疑将使图书馆服务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2.1.2 泛在知识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求

数字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泛在知识环境的特点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服务深度进一步加深.泛在知识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纸本图书、纸本期刊所占比例会逐步下降,而e时代的产物—电子书、电子期刊、电子杂志、网上报刊、网络信息等的比例会逐步提高.在信息浩如烟海的电子时代,教会用户如何精准的获取个人所需要的信息、如何精确分辨诸多信息的真伪,学科馆员势必要担当起这个重要角色.

2.1.3 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

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一般偏向于重复性工作,例如期刊、图书的采编,图书的借还、排架,数字图书的加工等.重复性工作容易使员工形成思想上的懈怠情绪,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长此以往,会逐渐消磨员工的上进心,使得个人职业发展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图书馆界目前争议这样一种思潮:图书馆的存亡.有些学者认为,随着泛在知识环境及现代传媒业的高速发展,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会越来越薄弱,最终将走向灭亡.这种论断给图书馆员工敲响了警钟,灭亡与转型必择其一.作为一名信息工作者,从个人职业发展角度来说,学科馆员是督促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前行的一种有效途径.

2.2 学科馆员制度设置的可行性

安徽建筑大学图书馆[3]创建于1986年,是“全国建筑类院校情报网”常务理事馆,安徽省数字图书馆成员馆,安徽省图书馆建筑分馆.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发展,图书馆的硬件条件与软件条件不断改善,现在已完全具备设立学科馆员的条件.

人员配置:图书馆现有在职在编工作人员50名,其中高级职称(副研究馆员)8人,中级职称16人,硕士研究生17人.人员结构比例不断优化.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有明显进步.近五年,我馆职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承担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项.工作人员的科研能力可见一斑.

对外服务:图书馆除传统的馆内阅览、图书外借等服务外,不断扩展服务方式和工作方法.现在已经开展了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读者教育等多种服务.先后开展了七届读书宣传周活动、六届优质服务月活动、三届校园书签设计竞赛,举办电子资源检索竞赛、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教学.力争把图书馆打造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

硬件资源: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其中土建类学科文献资源丰富.可以为学科馆员的工作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持.目前,馆藏图书总量达到280余万册,其中,纸本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余万册.图书馆还有丰富的中外文电子文献资源数据库.其中自购数据库31种,如《CNKI中国知网》(期刊、硕博论文、年鉴等)、《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库》、《台湾科学期刊库》、《全球产品样本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银符数据库》、《ELSEVIER期刊全文数据库》、《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数据库》、《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全文数据库》、《EBSCO人文库》、《Springer-Link外文期刊全文库》等.可共享文献资源数据库7种,如《就业培训数据库》、《博看电子期刊》等.还有图书馆自建数据库6个,如《徽派建筑数据库》、《建筑节能数据库》、《智能建筑数据库》等.

3 我馆学科馆员配置

3.1 配置模式

3.1.1 人员配置

从已经公开出版的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国内学科馆员的配置、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类:集中式和分散式.集中式为所有学科馆员划归一个部室统一管理,分散式为学科馆员分散在图书馆各个部室,凡是符合学科馆员资格的都可以竞聘该职位.集中式管理模式和分散式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从管理调度的有效性和我馆现有的工作模式来考虑,我馆拟采用集中式的学科馆员配置模式,以参考咨询部作为学科馆员的管理和工作机构.

我校现有教学院系13个,分别为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法律与政治学院、体育教学部和研究生部.从大类来说,教学门类涵盖了文、理、工三大类,并以工科为主.参考咨询部现有工作人员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4人,6人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涉及信息管理、档案学、法律、科技、土木、工程管理等.根据院系大类及工作人员专业大类的不同,考虑日常工作量的大小,学科馆员配置见图1.工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3人,专业为科技、土木、工程管理;文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2人,专业为信息管理、法律;理科大类配置学科馆员1人,专业为档案学.

3.1.2 职能配置

参考咨询部现在进入常态化的服务项目有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读者教育等.原有的工作模式为“统一部署、协同作战”,即不委派专人负责特定工作,遇工作量不大的任务时再当场委派,若遇工作量很大的任务,大家统一作战.此种模式保证了工作的高效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譬如工作职能无具体划分,导致馆员的工作泛而不精.

学科馆员的工作模式为“分工与协作”.我们在传统的参考咨询、课题查新、查收查引、文献传递、读者教育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尝试增加信息推送、定题服务、学科前沿导航等服务项目.学科馆员在传统的工作上还是采取协作机制.比如在每年年终对教师的文章进行查收查引工作时,理科大类相对于工科大类来说,文章量是相对较少的,这时理科类学科馆员可以参与工科类学科馆员的工作,协助进行文章的查收查引.对于专业要求较高的信息推送、定题服务、学科前沿导航等工作,则要求学科馆员各尽其责,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主动学习和思考,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的成效.

3.2 遇到的问题

由于我校现在配置的6名学科馆员均有专业背景,并且均从事相关工作多年,所以在基础服务上,工作难度不大.但是随着专业服务的加深和学科馆员制度的明确建立,一些问题逐渐凸显.

3.2.1 学科馆员专业化程度问题

对于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专业化学科服务,要求学科馆员的专业知识一要面广,二要精深,三要更新迅速,要能快速捕捉学科发展动态.所以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激励学科馆员有兴趣、有干劲,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钻研专业知识.

3.2.2 工作业绩的考评问题.

学科馆员的工作业绩无法进行定量评价.由于院系、学科性质不同,师生的信息服务需求存在很大差异,学科馆员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工作,各学科馆员之间无法进行统一管理或指标评价.

3.2.3 用户的接纳程度问题

网络信息时代,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互联网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使之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有资料显示,目前期刊文章所引用的

参考文献中,约有50%-60%来自网络上可免费获得的文献[4].在网络信息服务如此便捷的时代,学科馆员在进行信息推送、定题服务等主动式服务时,能得到多少用户多大程度的接纳与认可,会不会成为用户的负担,成为学科馆员服务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用户的满意度是衡量学科馆员服务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让用户满意、愉快接纳此种服务,学科馆员要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方法上多做思考,多下功夫.

4 小结

本文叙述了学科馆员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特点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工作内容.在分析本校实施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泛在知识环境下安徽建筑大学实行学科馆员制度的人员配置与职能配置方案,并考虑了在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学科馆员制度在图书馆研究领域已经不是热点,高校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也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正是学科馆员制度本土化之后的冷思考时期.我们要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切实结合我国国情和本馆馆情,踏实地进行学科馆员工作,力争在学科馆员的本职工作上实现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维军,李亚坤.泛在知识环境下的图书馆[J].图书馆杂志,2006(9):3-6.

〔2〕赵磊.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与评价[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6):15-19.

第4篇

关键词 :生态建筑 ;研究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效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迅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达成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如何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开始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进行反思,深刻认识到其耗费能源、浪费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弦易辙。“建筑对环境的干涉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本身的生态化愈来愈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关注”于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生态建筑获得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并迅速发展。

1、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是较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运动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和设计。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 “有生命的有机体”,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德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就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1962 年美国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1969年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最早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价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和生态设计的方法。

1987年Brutland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广泛的认同,此后人们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研究。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199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选择了10座本土建筑作为现阶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

为了探求人类更加理想的居住模式,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相继走向行动。1990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的伯克利城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与会12 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召开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大会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方法、技术、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6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召开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生态城市的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的库里蒂巴召开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交流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2002 年在中国的深圳召开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2 我国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 的观点 ,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等)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2.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 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生态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生态建筑的思路与对策

3.1普及生态教育加强生态宣传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限,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比世界发达国家低得很多,特别是生态文明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加大教育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和自我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唤起人们的生态觉醒并转变为行动。

3.2 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尽管我国生态建筑在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自发、朴素状态,国外对于生态建筑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技术虽有介绍,但不全面 ,科研立项较少,国家应该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为我国建筑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加强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

城乡建设在尊重自然特性的基础上,还要保持城乡文脉的延续。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生态建筑方面,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设计经验,加大对节能、节地、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3.4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

生态建筑不仅仅是建筑师一个专业工种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多专业的配合,需要加强各工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知识结构太局限的建筑师难以胜任工作,建筑师要掌握的知识有很多,概念理解非常重要,否则便无法在前期构思时提出具有生态意义的想法,也难以与其他专业人员沟通。

第5篇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芒福德、中国地域建筑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地域主义的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如其他学派那般,经过某个时期的改革或是基于哲学或语言学的基础慢慢顺利成章的发展而来,地域主义的崛起经过了不断的探讨、被遏制,最后崭露头角,被世界所认可。

地域主义的起源

在古代希腊文明中,古希腊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建筑方面,希腊建筑包含诸多形象模型,例如经典的多立克、爱奥尼、科林斯柱式,象征着人的本质。希腊城邦的辉煌历史并没有随着其灭亡而消散,光辉灿烂的文化影响着古罗马人。古罗马的建筑继承了希腊文明中的建筑风格,并且包含着地中海地区的建筑特色。马克·维特鲁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这位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工程师所着的《建筑十书》全面而丰富的叙述了罗马这个时期的建筑学的基本情况内涵和基本原理。他用罗马文详尽的描述了各式各样的“地域”建筑。

地域主义的发展

地域主义之后又经历了如画地域主义、浪漫地域主义的发展。

所谓如画地域主义正如中国的山水画,展现的是一种哲学思想和心理上映射的对风景的美的审视。在这个发展阶段,“英国式”的建筑风格,其忠于那些不被雕饰的自然,他的人民不畏异族势力左右,不附和专制主义。

这种如画地域主义运动仅仅是地域主义的开端,此后,德国继续深化了这个进程并进一步演变成一种运动,一种主义,也就是浪漫主义。也因此地域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之后一度地域主义作为商业宣传的手段,运用共同的对待场所的处理方式、共同的空间序列特征、共同的建筑材料以及装饰细部来描绘那些被包围的领土。

三、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提出

地域主义是指在建筑上吸收本地区民族的、民俗的风格,在建筑中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的设计思潮。而芒福德在他的著作《棍与石——美国的建筑文》(1924年)所提出的批判性地域主义所描绘的是基于特定的地域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并采用适宜当地的技术经济法则所设计的能体现地域建筑价值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更符合全球性的要求。芒福德的这一提法,将地域主义不再受制于商业和沙文主义。

批判地域主义的争论

关于地域主义的争论激化始于刘易斯·芒福德1947年11月10日在《纽约客》杂志“天际线”专栏发表的一片文章,芒福德就这篇文章质问建筑师抛弃现代主义建筑的初衷,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国际风的代言人亨利—罗素·希区柯里的人格主义以及现代主义的理论家西格弗里德·吉迪恩的新纪念主义。最终导致了建筑理论上的一场新争论——圆桌会议。这场论战由阿尔弗雷德·巴尔、MOMA主管和亨利—罗素·希区柯克号召,在短短的三个月中几乎召集了所有当时知名的美国建筑师,这些建筑师聚集一起来讨论这个在芒福德的文章《现代建筑出了什么事?》中提到的问题,并且对地域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评,以此为国际式的现代主义做了辩护。

虽然这场争论极端的反击了地域主义,但是地域主义已经在年轻一代的建筑师心中种下了坚实的种子,他们更能了解芒福德的意图。

此后的五年中,MOMA、CIAM,以及东海岸的建筑师协会仍是建筑界的主干力量,他们对当时的地域主义继续进行着无情的打击,甚至刻意忽略地域主义建筑师的贡献。1951年,希区柯克更是利用纪念他和菲利普·约翰逊的现代建筑国际风格建筑展25周年,举办了名为“20年后的国际风格”的建筑展,借此来再一次批判芒福德。1952年,希区柯克和MOMA建筑展览馆的馆长举办了一次展览,由约翰逊为其作序并出版了展览目录,这次展览题为“美国建筑”,该题目正是1944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有关地域主义建筑的展览会的名称,那次展览由伊利莎白·莫克协助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而1952年的这次“国际式”展览简直就是菲利普·约翰逊在为他自己和希区柯克大唱赞歌,极力的反地域主义。

尽管约翰逊和希区柯克对于自己的国际式的风格进行不停的辩护,但是进展的不尽人意。1952年的那次建筑展的作品目录出版时,建筑师们对其态度已经有了大幅度转变,很多建筑师对国际式持失望的态度,指责它是名不副实的,几乎倒闭的国际式风格。

而芒福德此时正继续为地域主义进行辩护。值得一提的是1949年芒福德在旧金山市政艺术博物馆举办“旧金山海湾区的本土建筑”展览,有力的抨击了当时的国际式风格,他认为国际式只是限制的、空洞的和所谓公式化的模式,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主义。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发展

芒福德对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批判性”不仅是批判现代主义,也是对原有地域主义的批判。是他第一次发现了地域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共存关系,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地域主义不仅局限在本地区更是全球流的通道。芒福德也是第一个对地域主义进行重新辩证思考的理论家,他采取一种融合的概念,而非隔离。

当今的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现状及在中国的发展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保护本地区和民族文化刻不容缓,从批判理论的角度讲,这就需要重视对地域文化培养,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当代建筑师的肩上。

批判的地域主义反对现代主义的国际式风格,反对仅仅关注经济利益,单纯的被视为以消费为目的。要看重的是地域间的不同文化、气候、人文、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并时刻持有批判的态度。

自此,世界各地不断的进行着批判地域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并取得不可忽视的成就。

在中国建筑领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就开始有学者注意该理论介绍到国内,他们用自己的实践诠释中国批判地域主义。虽然在很多方面与西方还有些差距,但是对于建筑的探索还在不断进行。

当代中国的建筑实践诸多,吴良镛设计的北京的菊儿胡同主要是对类四合院建筑形式进行运用,是延续旧城文脉更新的重要案例,对如何在大城市中体现地域性进行了探索;上海的方塔园中的建筑对江南民居的建筑进行了合理的运用和转换,并且将地域性融入其中,体现了全新的现代景观园林概念;北京香山饭店和苏州新博物馆,继承和借鉴传统园林和民居建筑中的庭院以及院落和室内空间的融通性,立面处理上则借鉴江南民居的外墙形式;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转塘校区,这组建筑群就像中国的山水画,有大大的院落,而其中的小塔则保证了山色、天光、人心的和谐等等。这些例子体现了中国建筑师关注建筑同地区自然、文化、社会、技术的关系,努力实现中国地域建筑现代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不断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我们要重新审视这些新老建筑,通过对建筑传统文化的继承,更好的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参考文献:

1.沈克宁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师,2004(5);45-55

2.陈少武、刘兴浅谈对批判地域主义的理解华中建筑2011.05;12-13

第6篇

福斯特设计的北京机场三号航站楼开放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经历了4年的设计和施工后,比预期时间提前开放,并及时为2008年奥运会服务。

这将是参赛运动员进入北京的关口。航站楼的屋顶采用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外形又像是一条巨龙,与飞行这一主题非常贴切。内部的红色、橘色和黄色装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色彩。坐落在东跑道和未来第三跑道之间三号航站楼和地面交通中心覆盖的面积达130万平方米,大部分都处于同一屋檐下。

这是世界上第一座超越百万平方米的大建筑。到2020年,进出三号航站楼的乘客预计将达5000万人次。

Haworth Tompkin把一座工厂改造成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新楼

Wandsworth理事会已经批准了Haworth Tompkins为皇家艺术学院(RCA)设计的新楼。皇家艺术学院位于伦敦南部,锯齿形屋顶的工作室原来是Battersea的一座工厂,改造后成为学院绘画系学生的新家。目前,绘画系分隔在两个地址上。Tompkins是在RIBA组织的设计竞赛中获胜的,提案中将已建建筑的高度增加一倍,预期8月份开工。曾经培育过著名画家David Hockney、Peter Blake和Tracey Emin的绘画系将在2009~2010学年搬进他们的新家。

KITA为英国湖区Elleray预备学校设计可持续性“豆荚”教室

英国坎布里亚郡的KITA事务所在湖区国家公园里设计了一系列可持续性的“豆荚”教室。

这些教室是为Elleray预备学校设置的,已经获得规划许可。教室用可再生的木料建造,采用了太阳能板,实现低能源照明。此外,该项目还利用羊毛绝缘和被动通风(passive ventilation)等技术。

艺术家Olafur Eliasson在纽约制造4条巨型瀑布

2003年,200万参观者涌入泰特现代博物馆,欣赏了丹麦――冰岛裔艺术家Olafur Eliasson设计的巨型太阳展台。

现在,这位艺术家宣布将在纽约海港周围制造4条巨型的独立式瀑布,时间是今年的7月到10月期间。这些巨型瀑布高度达37m,包括一条在布鲁克林大桥下设置的瀑布。这个1500万美元的项目是由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艺术基金会(Public Art Fund)赞助的。

McBains设计英国剑桥郡“绿色”警局

地产和施工咨询公司McBains Cooper和EC Harris一起与剑桥郡警察局签订合同,在Cambourne新镇修建一座警局,日前规划申请刚刚提交。

这个耗资130万英镑的项目将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板、地源取暖、灰水回收、部分绿色屋顶和一座17.5m高的风力涡轮。涡轮能够提供警局所需电能的20%。

高两层、建筑面积500m2的警局呈现出当代设计风格,即采用暗蓝灰色的古旧铜板外墙和类似于中庭的玻璃连接段。

伦敦圣保罗教堂旁边将建1万平方米商业办公楼

圣保罗教堂将有一位新“邻居”――JohnMcAslan+Partners设计的1万平方米的办公楼。这一项目的开发商是StMartins公司,目前已经提交规划申请。2006年6月的最初设计中,8000m2的大楼坐落在Cheapside的西端,靠近克里斯托弗・雷恩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这处商业空间高6层,位于底层2000m2商店的上方,并在北端向外悬垂16m。

世界上最长的拱桥将在阿联酋迪拜建造

纽约建筑公司FXFOWLE被迪拜当局挑选来设计世界上最长的拱桥(arch bridge),这也将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拱桥。

FXFOWLE设计了一座独特的结构,包括一座巨大的拱廊,高205m,有12条车道和两条沿着“绿线”(Green Line)运送迪拜地铁火车的铁路。

大桥最大的主跨度长667m,超过了上海卢浦大桥550m的跨度。目前卢浦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拱桥。这个耗资30亿迪拉姆的项目将花费4年时间建造。迪拜道路和交通部部长Mattar Al Tayer表示:“大桥至少要在2012年年底完成。”大桥工程将分6个阶段完成,每小时可通过2万辆汽车。地铁线路每小时能运送2.3万乘客。

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马德里Caixa Forum文化中心正式开放

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主持了Herzog & de Meuron设计的马德里Caixa Forum文化中心的开幕仪式。

这一重要的文化设施将原来的Mediodia发电站的砖石外壳进行扩展,容纳了一座新的入口大厅、咖啡馆、展厅、餐馆和行政办公室。砖石的正面底部被切割开来,似乎悬垂在地面上。

Herzog & de Meuron的发言人称:“建筑底部被移除,构成了砖石外壳下的带盖广场,砖石部分看上去似乎漂浮在街道上。这个带盖的空间为参观者提供了遮挡,同时也是入口通道。”

在附近的建筑旁边,该事务所种植了一座600m2的绿墙,这是与法国艺术家Patrick Blanc共同构思的。昨天文化中心的第一个大型展览开始上演。

面对气候变化 建造低排放建筑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初步制定出气候变化背景资料、低排放建筑设计工具指南、低排放标准与评价方法指南三文件。

面对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这个全球性问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发起"挑战气候变化"研究项目,此项研究旨在为广大建筑师在设计低排放建筑时提供一套实用的准则与工具,目前已初步完成了三个文件,包括气候变化背景资料、低排放建筑设计工具指南、低排放标准与评价方法指南。其他相关文件与工具也将于2008年内完成。(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省略)。

巴西政府宣布2008年为奥斯卡・尼迈耶年

2007年12月15日是巴西建筑师奥斯卡・尼迈耶(Oscar Niemeyer)的百岁生日,为表彰这位世界著名建筑师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巴西总统卢拉宣布2008年为奥斯卡・尼迈耶年,并将其设计的23个建筑项目命名为“历史纪念建筑”。

Atkins公布在英国布里斯托设计的缆车网络

Atkins公布了为布里斯托设计的缆车交通系统。这套系统能够让乘客观赏到Brunel的Temple Meads车站和克里夫顿悬索桥。计划中的路线还将穿过布里斯托的历史性码头和停泊在Bedminster的SS Great Britain号。Atkins说,这个项目类似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港口缆车,即Transbordador Aeri。该系统每年运输40万人,钢缆高度达315英尺。”Atkins的主管Martin Pease说,这种缆车“不是解决布里斯托交通问题的可行的交通系统,但是可以帮助当地人四处游逛,也给游客一种独特的体验。”

英国查尔斯王子“炮轰”伦敦当代建筑

近日举行的王子基金会会议上,查尔斯王子抨击了当代建筑。这位英国王位继承人在主题为“历史地点的新建筑”的论坛上发言说,“摩登化”是对“我们城市仅有的几处未破坏地区”的极大破坏,并呼吁中止在伦敦“随意规划”高层建筑。查尔斯王子还对“在老地点修建新建筑”提出了5点看法:修建的建筑至少能延续100年,而不是仅有20年;以灵活的态度设计和施工,能够使建筑将来再利用;在建筑的布局、材料和生态上注意与周围脉络保持一致;在保持传统并采用最新技术和资源的情况下建造美丽的建筑;使建筑延续周边环境的层级感,而不是变成单一的目标。

Ken Shuttleworth在诺丁汉大学设计英国最高的自立式雕塑

如果自己的作品被联想成一根巨大的腌黄瓜,可能有些艺术家会恼羞成怒,不过建筑师Ken Shuttleworth却不介意他在伦敦设计的Mary Axe街30号被戏称为腌黄瓜。

最近他在诺丁汉大学的Jubilee校区设计了一座雕塑,官方命名为“Aspire”(立志)。这座红黄色的钢结构雕塑是一位匿名捐赠者的礼物,意图为诺丁汉大学和诺丁汉市树立一座新的标志。诺丁汉大学副校长Colin Campbell爵士说,人们可以从很远的地方看到这座雕塑。尽管捐赠者没有高度要求,但是Shuttleworth的设计很容易满足捐赠者的愿望。Aspire高200英尺,是英国最高的自立式雕塑。

对于这座雕塑,人们已经起了很多外号,包括“搅蛋器”等。

John McAslan公布其设计的伦敦奥林匹克能源中心

ODA公布了为伦敦奥运会提供能源的可持续性能源中心设计图。这座由John McAslan设计的绿色能源中心坐落在奥林匹克公园西部,奥运会前后都能提供能源、热能和冷气。它将采用生物燃料制热并设置了生物燃料锅炉和CCHP工厂来回收发电时产生的热量。

伦敦东部计划修建一座19层带“垂直花园”的大厦

Fat事务所设计的“Belvedere”是一座19层高的多用途木板外墙的大厦。它位于伦敦东部的Mile End公园,有一座垂直花园、一座底层餐厅和27套公寓。它的设计目标是符合可持续性住宅法规的第四级标准。

建筑立面很像是一座巨大花园的格架。Fat事务所的主管Sean Griffiths说,这一设计是想让它与其他高层住宅楼区分开来。他说:“设计的思路来自于经常可在教堂中看到的哥特式标志物”。他表示,可持续性特征包括地源热泵、屋顶太阳能板和能够控制热量不流失的墙体。

卡拉特拉瓦的“芝加哥尖顶大厦”开始施工

芝加哥尖顶大厦(Chicago Spire)已经在2007年7月施工。34座支撑的沉箱钻到地基以下120英尺,为后面的施工打下了基础。早在19世纪末,芝加哥就开始试验沉箱支撑系统,起到前锋带头作用,创造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天际线。6月份开始工作的Case Foundation公司对进度感到满意。这一地下施工过程将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创造从Lake Shore Drive路进出的坡道,目标是满足施工期间场地的需要,并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流和周边地区的影响。预计2011年年初,第一批承租人将进入大厦。

意大利第一个专门的建筑广播频道开始工作

在短暂的试播之后,意大利建筑师、规划师、景观建筑师国家理事会正式启动了“早安建筑”(Good Morning Architecture) 广播频道。这一频道将配合今年6月份在都灵举办的世界建筑师大会活动。它将播出“一系列包括新闻、访谈、建筑业学者对话和世界各地文化界人士的争论等日常节目”。这一频道将全部采用意大利文播出,并能在省略上在线收听。

荷兰阿姆斯特丹花费11亿英镑打造“城下城”

由于缺乏空间和土地价格高昂,阿姆斯特丹将在运河下面设计一个100万平方米的项目,耗资达11亿英镑。工程公司Strukton、建筑事务所Zwart & Jansma和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制定了这一地下项目,提供零售、休闲和停车设施。这一项目已经提交给阿姆斯特丹市政会,但是施工不太可能在2018年之前开始。

根据计划,运河里的水将临时泵压出去,保证在地下表层的施工。Zwarts说:"阿姆斯特丹有一层30m厚的防水土,将和混凝土和砂石一起构建新墙。然后就可以在新墙下进行工作,完成后再把水重新引入。这是一项很简单的技术,不会造成街道上的噪声。进入地下的各个点将在阿姆斯特丹的环路上设置。

Zwart说:“这仍然是一个草案,我们还需要几年时间来进一步研究,找到更好的方案。但是我们知道这个项目是可行的,也是可支付的。”

2007年美国建筑支出下滑2.6%

由于私营公司建造的住宅大幅度下降,2007年美国建筑支出的下滑幅度为创纪录的2.6%。去年12月,建筑支出下降了1.1%,是15个月来的最低值,比预期的0.5%翻了一番。而11月份的下滑幅度是0.4%。私营公司住宅项目的支出下降了2.8%,11月份下降了3%,连续22个月出现下滑。

这样一来,住宅的销售量和价格也很低迷。贷款信用的获取困难致使一些潜在的购买者望而却步,卖不出去的房屋积压严重。建造商不得不减少新的住宅项目来降低库存。他们还不得不提供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客户。

OMA公布在新加坡设计的“垂直住宅村”

雷姆・库哈斯的OMA事务所在新加坡设计了一座大型的住宅开发项目,成叠的空中花园垂直而下,构成了一座垂直的住宅村。这个项目位于新加坡市中心和国立大学之间一块8hm2的土地上,包括1000套公寓,建筑面积17万m2。32层高的住宅楼堆积成六角形,构成了六座大型的可渗透的庭院。相互之间联系的楼体有着成叠下垂的空中花园和私人的屋顶平台,垂直扩张着庭院中的景观。这个项目打破了新加坡住宅项目中的默认形态,即一群孤立的垂直的住宅大厦。

会议・展览・竞赛

住宅建筑研讨国际会议

时间:2008年7月6日-9日

地点:爱尔兰,都柏林

主题:衰落的城市-蔓延的郊区-变化的乡村

内容:有关住宅的政策、福利、法规、设计、建造、管理与市场。

联系:Tel: + 64-9-3725115

省略

第四届CINPAR建筑结构缺陷与修复国际会议

时间:2008年6月25-28日

地点:葡萄牙,阿威罗大学

内容:设计缺陷修复技术、材料与措施,工程项目案例,建筑遗产修缮。

论文:请将摘要提交至:cinpar@civil.ua.pt

联系:cinpar.web.ua.pt/EN/index.htm

莫斯科建筑双年展

时间:2008年5月27日至6月3日

地点:俄国,莫斯科

主题:屋顶之下

内容:由莫斯科城市规划委员会和建筑中心举办的“第十届建筑与室内设计节”。内容包括公共建筑与住宅室内设计优秀作品、最佳室内装璜设计、最佳独立住宅设计。

联系:Tel: +7-495-2503582

info@dom6.ru

dom6.ru/eng

美国建筑师学会2008年年会与设计博览会

时间:2008年5月15-17日

地点:美国,波士顿

主题:我们人民

内容:以人民和社会的名义全面开发建筑师的职业才干,创造可持续建筑和可持续世界。举办一系列的主题研讨会和设计博览会。

联系:省略

省略

德国人工环境与可持续建筑展览

时间:2008年3月14日至4月17日

地点:德国,柏林AEDES 展览馆

内容:德国Zumtobel Group和Aedes联合设立两年一次的“可持续建筑与人工环境奖”,展出2007年度的获奖作品, 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Thom Mayne设计的旧金山联邦大厦等著名建筑。

联系:aedes@baunetz.de

省略

奥地利建筑展览

时间:2008年5月11日前

地点:奥地利,维也纳

内容:展出奥地利本土建筑师1960年代以来的优秀建筑作品,包括建筑模型、草图和表现图。

联系:mak.at

2008泰国国际建筑博览会

时间:2008年4月29日-5月4日

地点:泰国,曼谷

主办:泰国建筑学会

主题:关闭电源

内容:每年一次的建筑展览和建筑师学术大会,今年的主题旨在提醒建筑师和公众创造节能建筑和节能方法,保护并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寻求替代自然资源的方法。博览会内容包括:想象没有电的未来、学习和正确对待历史、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威胁、可持续发展、超越技术的局限。

联系:Tel: +66-23-196555

Fax :+66-23-1965556

office@asa.or.th

asa.or.th

明日之光学生设计国际竞赛

背景:VELUX 照明设备公司两年举行一次国际照明设计大奖赛。2008年该公司与欧洲建筑教育协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联合举办“建筑院校学生照明设计国际竞赛”,所有参赛作品将在2008年6月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23届世界建筑大会上展出。

主题:明日之光――日光作为自然光源和能源,日光在创造舒适的室内生活空间中的作用,日光在可持续建筑中的应用等。

参赛:世界各国建筑院校学生均可参加,不收参赛注册费。作品可以用两张A1图纸或用光盘提交。

第7篇

论文摘要 结合重庆市街绿化的旱灾情况,分析了旱灾发生的相关因素,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市街植物品种选择、种间配置、后期养护管理等相应的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为重庆市街区绿化提供参考。

重庆作为山地城市,有着特殊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和夏季极端高温的特征,每逢入夏,城市街道绿化便面临不同程度的旱情考验。作为展示城市景观面貌和环境质量的城市街区,相应的植物品种选择、种间配置及养护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状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安排,以便最大程度地缓解灾情,切实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彰显地方特色。

1市街绿化的受灾情况

2006年入夏,重庆遭遇了罕见的连晴高温,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让全市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地表接近70℃的高温使得城市街道绿化遭受极大损害,各类小乔木、花灌木、地被草坪诸如珊瑚、桃花、樱花、山茶、杜鹃、八角金盘、六月雪等都出现大面积灼伤、枯萎甚至死亡,部分抗旱表现力较强的大乔木如黄花槐、红叶李等也未能幸免。据相关部门统计,重庆市主城区死亡乔木7.6万株、灌木569万株、地被植物约42万平方米,损失上千万。

2灾情原因分析

2.1客观因素

2.1.1高温干旱致使土壤板结严重。重庆市街园林绿地土壤普遍贫瘠干燥,石多土少,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质量贫乏不堪。2006年罕见的连晴高温天气导致土壤板结极为严重,营养元素失衡,引发地表钙化,空气不流通,水分难以渗入土壤,使得浇灌的水分流失加快,导致植物因缺乏水分而枯萎死亡。

2.1.2植物蒸腾加剧且根系难以吸水。多数植物的根分布在地下40~80cm深范围内,具吸水功能的根系,则分布在20cm深左右的土层内。在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下,大部分绿地地表至土壤下40cm极度缺水,同时,蒸腾作用的不断加剧促使植物耗水量大为增加,而重庆作为山地城市,其地下水位相对较低,植物根系则更难以吸收到地下水。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植物根系逐渐木栓化,根尖丧失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功能,致使植物普遍呈现出枝叶焦黄,生长势直线下降,衰老加速,最后枯萎死亡。

2.2人为因素

2.2.1植物选种不合理。应用于重庆市街园林绿化的植物种类较多,不乏各类高大乔木、观花灌木及地被藤本植物,其原产地、生态特性以及抗旱能力也大为不同。而在当前的市街绿化工作中,缺乏对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及重庆独特地理环境与气候状况的充分考虑,盲目引进异地耐旱性弱的异地树种,忽略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和适度搭配,使得市街绿化整体上呈现出良莠不齐等生态劣势与景观劣势,以致在这场罕见旱灾中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和损失。

2.2.2前期施工回填土肥力不足。由于重庆市市街绿地土壤中砾石含量高,大量的碎石、瓦块、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及废弃污染物严重,土壤出现盐碱化趋势,且透气透水性极差。因此,前期施工回填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部分施工单位为求减轻成本,摒弃外运客土、培土、施用土壤结构剂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以致土层肥力不足,间接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使得植株长期处于营养饥渴状态,正常生长受到相应的抑制。部分植物在高温中的抗旱性未能得到全面发挥,呈现表现力不佳等状态。

2.2.3日常养护管理不当。日常的市街绿化管理工作也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一环。由于当前园林绿化职工的管护水平有限,加之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责任心、进取心,对市街植物疏于管理,缺乏适度的松土、施肥、浇水及修枝,致使树冠不整齐,树形不优美,重叠枝、萌蘖枝、内向枝、徒长枝、病虫枝过多,生长不茂盛,因而在旱灾中呈现出抗旱性不强及生命力普遍减弱等不良状况。

转贴于

3对策及建议

3.1因地制宜地选择植物

城市街道的立地条件远比其他园林绿地的条件要恶劣,各种植物不同的习性,对各个生态因子的要求不一致。 因此,适地适树、因地制宜是成功选择植物的关键。要做到“适地适树”,就要“识地识树”,而针对山城岩石多、土壤瘠薄、干旱、高温、雾重、污染严重的特殊地理生态环境,可以乡土树种结合抗旱树种为主。乔木选择以黄葛树、七叶树、重阳木、香樟、无患子、天竺桂等乡土树种为主,结合抗旱性较好的小叶榕、高山榕、法国梧桐、广玉兰、银杏等引进树种;亚乔木可选择桂花、黄花槐、木槿、木芙蓉、羊蹄甲、紫薇、珊瑚等耐旱品种;灌木可选择山茶、大叶黄杨、女贞、海桐、丝兰、十大功劳、毛叶丁香等在高温中表现较好的品种;地被则可以麦冬、书带草、鸢尾、葱兰等品种为主。

3.2科学合理地配置植物

市街绿化的植物配置也应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充分考虑山城的立地条件和植物的种间关系,为保证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抗旱表现力,建议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草相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结构合理、种间关系协调稳定、能自我良性循环的人工植物群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为今后的市街绿化奠定良好的抗旱基础。

3.3重视施工回填土质量

树木的生态习性虽与农作物有异,但对土壤要求也很高。城市街绿地往往都不是熟地良土,因此更需要进行较彻底地深翻,翻深在40~50cm,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湿的能力。在移栽、栽植树木等土建施工时,尤其应着重注意回填土的质量,并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由于树木生长所需的土层营养状况与土壤质地结构相差很大,因此在覆土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土壤疏松度与肥力状况,并在回填土中适度地加入油饼肥、有机肥等辅料或掺客土,以改善土壤营养状况与化学性质,力求植物能扎根成活,进行正常生长发育,快速形成景观。

3.4引进先进灌溉设施

伴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绿地面积的日益增加,园林用水量也逐年提高。目前,重庆市街园林绿化大多以自来水为水源,且利用率很低,这使城市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缺,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当前的园林绿地灌溉也大多以人工水管式灌溉为主,而喷灌、滴灌乃至地下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应用甚少。据调查,浇灌时水分流失多达20%~30%,而铺设滴灌水管可以通过减少蒸发而保存水分,并使水达到需水的根部,其节水率可达60%以上,且浇灌不如喷灌、滴灌有效,还可能损伤植被。当然,也应充分考虑重庆本地的地域、植物等因素后再进行推广,不能盲目跟风,一味模仿而增加绿化成本。

3.5栽后管理及时到位

俗话说“三分栽、七分管”,栽后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市街绿化管护工作中,对各类植物要及时进行移植、补植、疏伐、修剪,查缺补漏。就重庆市而言,春植苗木因雨水太多,栽后主要考虑排水,夏秋植苗木则因气温较高、气候干燥应以灌水为主。若长期干旱,除要经常穴灌外,还要进行叶面喷水,另外还需缠草绳、搭荫棚,待苗木成活后再进行整形、修剪、中耕除草、治虫、施肥等工作。

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应提倡深耕改土,施肥要达一定深度,诱导根系向下生长,防止根系“上翻”,以提高树木的适应性。同时,在高温天气下,还应及时采取拉遮阳网、疏枝等防护措施,并对土壤和植物进行消毒和输营养液等管护工作,尽力避免高温天气给绿化植物造成损失。

4结语

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今天,街道绿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因地制宜,充分挖掘本地资源,弥补重庆本土市街绿化的不足与缺陷是当前市街绿化工作的一大关键,也是重庆打造生态型园林城市所值得深思的当务之急。

5参考文献

[1] 熊济华.观赏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