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0 22:07: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防中队年终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这儿套用这句话谈谈写文章:写什么确定之后,语言表达就是决定的因素。
8月19日,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同志的讲话,对新闻语言表达提出新的要求。应该看到,所有的新闻都是一种宣传,但宣传并不全都是新闻。新闻从属于宣传,新闻报道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既靠新闻事实本身的吸引力,又要靠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
新闻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文学、标语、讲话、公告等其他宣传方式的表达不尽相同。新闻有自己的规律,信息传播的即时性、易懂、真实性等天然要求,都决定了新闻语言必须以简练、通俗、客观、准确为基本特征。但综览一些新闻报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如何使新闻语言更符合新闻规律,成为新形势下新闻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和公文语言保持一定距离
新闻语言离不开公文语言,但必须注意和公文语言保持一定距离。
在日常工作中,新闻采编人员都会接触大量的领导讲话、政府公告、法律法规等公文,这些公文都是新闻富矿,但公文毕竟不是新闻,新闻也不是公文。新闻采编人员可以从公文材料中撷取新闻,但注意不要被公文语言戕害了新闻语言的固有风格。
公文语言的特点,是有一些程式化的语句。仅举一例,2013年10月11日,北京石景山喜隆多商场发生火灾,北京市石景山区公安消防支队司令部参谋长刘洪坤和石景山区消防支队处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刘洪魁在火灾扑救过程中牺牲。刘洪坤是山东滕州人,滕州市委《关于向刘洪坤同志学习的决定》中称:“刘洪坤同志是170万滕州人民的杰出代表,是滕州人民的优秀儿女,其感人事迹,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刘洪魁是山东省曲阜市人,曲阜市委《关于向刘洪魁同志学习的决定》中说:“刘洪魁同志是64万曲阜人民的杰出代表,是曲阜人民的优秀儿女,其感人事迹,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对比一下滕州和曲阜两地市委的学习决定,我们可以发现,除了两位烈士的名字和两地市名与人口数据不同外,其他字词句完全一致。笔者无意批判这种趋同式公文语言格式,两地市委或许因为感到两位烈士死于相同的境况,英雄行为也大体一致,但显然,这种格式化的语言没有动多少脑子。事实上,如今公文语言“撞车”的现象多得很。公告通知撞车,领导讲话撞车,年终总结撞车,写检查还撞车,这些情况在近些年都被网友和媒体披露过。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思维僵化。
新闻的本质要求语言求新求变,但新闻工作离不开公文,在“八股式”公文泛滥的现实情况下,新闻采编人员必须时刻注意提防公文语言的负面效应。新闻记者如果受公文语言影响过深,势必语言老套,难有新意。为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有一分清醒,和公文语言保持一定距离,避免思维和语言表达的僵化。
尊重共性,包容个性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同一件事,不同的人语言表述往往差异很大。
《唐宋家丛话》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某日欧阳修和朋友出游,看见一匹奔马踩死了一条狗,于是大家分别拟句描写。有朋友写道:“劣马正飞奔,黄犬卧通途。马从犬身践,犬死在通衢。”欧阳修说:“字太多,又重复。在二十个字中,有两个‘马’字,三个‘犬’字,通衢、通途也重复了。”另一朋友写的是:“有犬卧通衢,逸马蹄而死之。”欧阳修认为还是太啰嗦,于是提笔在句子前后圈掉了几个字,只存“逸马”二字,然后再加上四个字:“杀犬于道。”
这个故事和我们的新闻工作“正相关”。新闻语言的特点是“简练而达意”,欧阳修的“逸马杀犬于道”简洁而准确地表达了所见所闻,很符合我们今天对新闻语言表达的要求。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因为人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思维差异,语言风格也完全不同,有高下之别。
“一个麦粒一道缝,一个人来一个性。”人们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缘于人们个性上的差异。对于这一点,现代文学巨匠鲁迅有更直接的认识。鲁迅在《革命文学》一文中谈到革命文学时说: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意即: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文章。纵览人类的文章史,凡有美文,必出个性浓烈之人。是故,先有仙风道骨的李白,才有飘逸雄奇的诗仙;先有杜甫的家国情怀,才有沉郁顿挫的诗圣;先有悟澈人世的王维,才有空灵脱俗的诗佛。
新闻报道也是这样,同一件事,不同的记者写出来的报道完全不同:既有角度的不同,又有侧重点的不同;既有看法的不同,又有形式语言的差异。这些不同,背后是记者素质上的差异。记者的水平有高下,写出的文章也高下立判。而且越有才华的记者,一般越有个性;或者说,是个性铸就了才华,才华彰显了个性。应该看到,记者有个性,才有新闻报道的五彩斑斓,最后受益的是读者,是新闻传播事业。一个记者把个性磨平的时候,不可能再写出有特点、有风格的文章。所以,新闻采编业务管理要注重尊重人的不同个性,包容有个性、有才华的记者。
敢于创新,甘于质朴
新闻报道要形成新的话语体系,既要敢于创新,又要甘于质朴。
新闻的新,既表现在新闻事实的新,又表现在语言表达的鲜活生动。新闻语言要善于求新求变,既善于吸收前人的语言,化古为新,又能与时俱进,深接地气,把现实中活的语言应用到新闻报道中。但是,新闻记者要始终记得,自己是客观世界的报道者和描述者,忠于事实,不拔高,不矫情,不臆测,以质朴为底色始终是新闻表达的灵魂。
在新闻报道中,常有记者这样描述:某某喜滋滋地和记者说;某某喜不自禁地和记者说;某某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这样的句子,不用说,都是出于一些对某地发展的“吹捧”稿件。“喜滋滋”、“喜不自禁地”、“掩不住内心的喜悦”,这些话,都是缘于“吹捧”的需要,记者以自己的主观臆想写报道,实际上被采访的人未必有这样的心情和感受。
应该看到,“人为拔高”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不乏其例。笔者有一次随某市领导看望一个先进典型人物,这个典型人物在战争年代身体伤残,复员回乡带领群众致富。应该说,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自有其高于常人之处。不过,这个典型也不是说每件事都做得高风亮节。比如,每次领导去看望他,他都会提各种各样的私人要求。那次我随市领导去看他,他就说女婿上班离县城太远了,希望领导给调动工作。等我们出来,知情的同志说:“每次领导看他,他都提个人要求,如今他家的卫生纸都是公款报销。”但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个典型人物始终保持“高大全”的形象。
把一些人物典型宣传得高大全,事迹不够甚至加以虚构,凡是影响人物形象的事例概不写入,其实是一种不好的文风。这种不好的文风,是对现实的“非忠实报道”,读者常常质疑,得不偿失。
我的朋友岩鹰作编辑工作,同时是位诗人。这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工作,他说:“诗好写,我一会可以写十几首;新闻报道不好写,因为不能胡编乱造。”
文章立篇看文风。新闻不是文学,不能虚构,不能渲染。新闻报道需要创新,但不管怎么创新,“甘于质朴”的底色不能变,尊重客观事实、平实质朴地反映客观世界,更能体现新闻规律。这句话,看似平易,却很难做到。
(作者为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编辑)
链 接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