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4 12:29: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社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杨洪承,安徽芜湖人,1954年生,中国现当代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社会兼职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等。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专著《王统照评传》是国内学界第一部现代著名作家王统照的学术传记,被同行专家誉为开拓创新之作。2009年主编的《王统照全集》出版,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等单位发起在北京举办了全集首发仪式和创作研讨会,产生了较大学术反响。杨洪承教授对鲁迅、郭沫若、茅盾、闻一多、沈从文、臧克家等十余位现代著名作家及作品均有专题研究。80年代中期,先后发表《文学的历史与历史的文学》、《由历史主义走向历史哲学》、《主体变动多样世界眼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编写的思考》等系列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研究论文,这一组文学史学的论文大部分篇什都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993年出版了专著《文学史的沉思》被同行专家评论在将文学史视为一个多元决定的整体的动态系统,为文学史的描述和诠释的框架、文学史编写的个性化等方面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或具有前沿学科的有效方法与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侧重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多视角多维度寻找文学社团生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社群内部人与事的复杂关系,突破了现有文学史教科书中对一些社团群体既成定论,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1998年出版专著《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建构了一种文学社团流派文化分析的研究范式,并以具体个案解剖实践其理论方法。该著是第一次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提出文学社群文学史概念,把现代中国社团流派研究从方法论、本体论与操作实践上提升到一个新层次,具有学术开创性和学术建构性。新世纪以来,在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整体文学史文化研究和典型社群个案解析上持续用力,先后发表了系列有影响的论文,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还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文学断代史、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如《近20年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评述与思考》、《论五四现代小说结构与传统的关系》等论文分别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或《新华文摘》摘编,在同行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杨洪承教授从上世纪90代中期开始指导研究生。毕业硕士生数十名,指导博士生和博士后三十多名,很多博士生毕业后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有多位学生的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和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
杨洪承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等项目多项。曾获教育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精品课程、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特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课程群、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研究生课程等。多次荣获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先后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江苏省社会科学哲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首届刘勰文艺评论奖等。
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1]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李玉林.农产品区域品牌:内涵、特征和作用[J].企业导报,2010(2):107-108.
[3]朱玉林,康文星.基于农业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需求与供给分析[J].求索,2006(7):35-37.
[4]马清学.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模式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2-144.
[5]胡正明,蒋婷.区域品牌的本质属性探析[J].农村经济,2010(5):89-92.
[6]吴传清,周勇,刘宏伟.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封校规避方略[J].商业时代,2010(4):105-107.
[7]张晓凤,金起文,杜杨,等.绿色农产品的“柠檬效应”及其营销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15918-15919.
[8]别莲蒂.企业品牌伞策略:影响企业名称背书效果之因素探讨[R].国科会专题研究计划,2000-2001.
[9]朱辉煌,卢泰宏,吴水龙.企业品牌策略新命题:企业-区域-产业品牌伞[J].现代管理科学,2009(3):56-58.
[10]别莲蒂,郑秀伦.影响企业品牌伞策略背书效果的因素[J].中山管理评论,2004,12(2):269-305.
[11]曹艳爱.农产品区域产业品牌伞策略探析[J].商业研究,2011(6):168-173.
[12]曹艳爱.论农产品区域品牌伞策略背书效果的影响因素[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46-50.
[13]李洋,肖旭.子品牌策略浅探[J].商业研究,2011(3):72-73.
[14]曹艳爱.农产品区域产业品牌伞策略中“伞品牌”的作用机制——一个概念模型[J].焦作力学学报,2010(4):39-43.
[15]刘丽,周静.基于产业集群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2006(11):52-53.
[16]周云锦.品牌伞的形成路径及研究主题[J].中国流通经济,2011(5):73-77.
[17]熊爱平.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互动关系中的磁场效应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177.
[18]林东升,黄合水.区域产业品牌化战略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134-140.
[19]张挺,苏勇,张焕勇,等.论区域品牌的营销[J].管理现代化,2005(6):35-37.
[20]李敏.国内农产品品牌战略管理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9):165-168.
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1]杨海龙,唐小飞,邓琪.特色农产品企业品牌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3):205-210.
[2]喻文,武宜启.让品牌继续壮大:符离集着力打造烧鸡产业侧记[J].中国食品,2012,10(5):57.
[3]余明阳.“整合营销传播”挑战中国广告业[J].中国广告,2003(7):16-17.
[4]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6]让·诺尔·卡菲勒.战略性品牌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7]杰弗里·兰德尔.品牌管理[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8]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品牌论文参考文献:
[1]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发展研究,2005(3):34-36.
[2]蒋廉雄,朱辉煌,卢泰宏.区域竞争的新战略:基于协同的区域品牌资产构建[J].中国软科学,2005(11):107-116.
[3]张静.贵州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31):53-54.
[4]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EB/OL].[2016-05-09].http://sipo.gov.cn/zcfg/gjty/201509/t20150902_1169651.html.
[5]罗希特·巴尔加瓦.匿名的香蕉为什么不热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陆娟.品牌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农产品品牌发展的启示[J].财贸研究,2003(5):114-116.
[7]张光辉,张蓓.农产品品牌推广策略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6(28):213-214.
[8]尹盛焕.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选择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9]黄胜兵,卢泰宏.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1):4-9.
【关键词】学术规范 《规范》 学术腐败
学术规范在中国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后,对此的研究进入“萌芽阶段”;90年代初期进入“少数先觉者率先倡导”的阶段。这一时期,“先后从不同角度参与讨论的包括梁治平、陈平原、谢泳等著名中青年学者,这些中青年学者来自人文社会科学不同学科,都是我国八九十年代在各自研究领域学有专长、素养深厚、卓有影响、承前启后的跨世纪新一代学人。”①
90年代中后期,愈演愈烈的学术腐败现象、持久的学术讨论和众多媒体的积极关注,使得学术规范讨论从“边缘话题”转向“主流话语”,学术界开始日益关注和重视。
这一时期,主要以1999年3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在北京召开“学术对话与学术规范”学术研讨会以及1999年12月8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在北京召开“重建学术规范 整饬学术道德”专题研讨会为代表,成为继“社会科学规范化”大讨论之后,学术界又一次精神盛宴,以此为核心,学术规范研究的角度、深度、广度、密度等达到了,并在其后开始回落。
一、2000年之后学术规范研究综述
到2001年,反学术腐败的声音达到最激烈的程度。《光明日报》2001年4月28日第一版发表报道《北大全体文科教师郑重表示绝不让学术腐败渗入北大》,这是北京大学全体文科教师在“树立北大文科精品意识”大会上作出的郑重承诺。据北京大学副校长何芳川介绍,这次大会是“”以来北京大学召开的一次最大规模的关于文科学术道德的大会。与会教师表示,在北大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进程中,绝不允许学术腐败渗入学术领域。”②
2001年5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纲要》,同时学术腐败问题引起媒体的密集关注。
《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学术”版等相继刊发了关于学术规范的文章。2002年1月10日,《社会科学报》发表晓声(王晓生)的《北大博导剽窃 叫人如何不失望――王铭铭抄袭哈维兰〈当代人类学〉》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术腐败受关注的风口浪尖,这一事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
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8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会议审议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
2003年4月10日,中央音乐学院等在北京召开“学术道德问题座谈会”;4月28日,《求是内参》第7期发表杨玉圣的《进一步加大学风建设力度,有效遏制学术界的不正之风》;5月7日,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5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学术规范》经该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
2004年2月,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清华大学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清华大学教师学术道德守则(试行)》和《清华大学关于教师校外兼职活动的若干规定(试行)》;5月15-16日,《云梦学刊》编辑部在岳阳主办“学术期刊发展战略研讨会”,并讨论、通过了《岳阳宣言――遵守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发展》;6月22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经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一致讨论通过;10月17日,“首都中青年学者学术规范论坛”在北京举行,讨论和签署了《关于恪守学术规范的十点倡议》;11月3-4日,教育部社政司主办的“全国高校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在杭州成功举办,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作题为《加强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 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的主题报告。
与此相应,体现在这一时期研究成果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见下表:
(注:此表格是在CNKI数据库里,以题名为搜索项得出的论文数量对比结果)
一、关于“学术腐败”和“学术道德”的论文数2000-2002年间有较大增长。这与媒体对学术腐败的报道同步,学术界开始出现明确的呼吁规范的声音。而关于“学术批评”的论文数量自“社会科学规范化大讨论”之后开始下降,可以理解为学者的注意力已经开始转移到了“学术规范”建设上。
二、随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6月22日讨论通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2004年关于“学术规范”的论文数量明显上升,其它方面的关注相应下降。经过一个合理反应期,到2005年,这一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这一年关于“学术规范”的论文数量增加到93篇,而“学术腐败”的论文数量几乎下降为上一年的一半;但在2006年,“学术规范”论文数量下降,“学术腐败”论文数量增加两倍,“学术道德”论文数量相应增长。
作为学术规范研究近20年努力的结果,“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规范》,被称为中国的“学术”,在出台之初确实令整个学术界欢欣鼓舞,但随后论文数量的变化反映学者对《规范》的态度和学术界的“情绪”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学术规范研究的基调和大致走向。
1、《规范》出台 本能反映――高期望
很多期刊、学者的态度乐观,认为《规范》为整肃中国学界种种失范行为提供了依据和解决之道,呼吁学术工作者学习贯彻。
学者王宁在《批评的伦理与学术的规范》中认为,“这部被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规范》以近似立法的形式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明了国际化的努力方向,为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迅速进入国际学术前沿进而发出强有力的声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规范》的意义尤其体现在‘学术引文规范’、 ‘学术成果规范’和‘学术评价规范’所作的一些规定中。”并就引文规范和评价规范中的具体规定,结合文学批评和研究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做了细致的解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④
2、积极响应――恪守学术规范 遏制学术腐败 整饬学术道德
2005年―2006年的大部分论文当中,《规范》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研究内容上,可以看出三方面的明显变化:
一是《规范》通过后,史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除对学术规范的继续强调之外,针对一个专门学科的学术规范的研究陡增,提出该门学科在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该门学科的特殊性,提倡在尊重学科特殊性的基础上,制定适合该门学科的学术规范。
比如档案学、翻译学、艺术设计学、教育学、职业教育学、会计学、红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体育学等等。
二是关于编辑与学术规范的论文增多。这类文章大多是期刊、学报、出版社编辑本人为响应《规范》而写。
三是在《规范》出台背景下,继续讨论学术规范建设与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之间的重要关系,出现了以《规范》为参考,对研究生学术规范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以调查数据说明:高校学生学术规范意识、认知缺失,高校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刻不容缓。
3、希望之后的失望、狂欢之后的反思――“学术”之剑何以悬而不落
这个结论是结合中国学术研究的状况和对“学术规范”研究的把握上,根据论文数目变化推出来的。2005年―2006年,“学术规范”论文数量从93下降为64,而“学术腐败”论文数量从17猛增为53,“学术道德”论文数量从17增至43。
对此唯一的解释是,“为防范学术不端现象而祭起的‘学术’之剑,只是高悬于学界之顶,并不曾见其斩落下来。在其看似锋芒实则被厚厚的剑鞘包裹之下,一些人依旧像蚂蚁搬家般地忙碌着,制造出一个个学术赝品、劣品,并以此获得学术荣誉和经济利益。如此看,调整现行的政策导向,制定可操作的刚性制度,给‘学术’之剑一个落脚点,以整肃目前的状况,已是刻不容缓。”⑤
中国的学术规范问题不是靠《规范》能解决的,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解决的,目前能做的只是反思体制、从个人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强化对准学术工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呼吁学术作品生产者强化自律;学术成果出版者强化职业道德、学术意识。
反映在已出成果上,2007年对学术规范的研究趋冷,数量继续下降、内容集中于讨论“高校”和“期刊”――学术生产过程的两头。这貌似是失望后的无奈选择,但同时说明我们狂欢之后的冷静和反思,经过这样一个阶段,我们对学术规范的建设工作逐渐趋于务实,并很可能走向一个新阶段。■
参考文献
①杨玉圣,《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②余三定,《新时期学术规范讨论历时性评述》,《云梦学刊》,第26卷第1期,2005年1月
③吴志攀、纪宝成等,《2005:学术规范,我们一直在路上》,《科学中国人》,2005年第1期
④王宁,《批评的伦理与学术的规范》,《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6期
⑤《“学术”之剑何以悬而不落?》,《社会科学论坛》,2006.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4799
国内刊号:42-1020/C
邮发代号:38-4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4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心理发展与教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与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制定)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制定)来源期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库研究开发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统计源期刊;《中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领域期刊数据库》(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制定)统计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来源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
投稿须知
1 欢迎能体现重要课题成果的研究报告和论文。
2 研究报告要求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欢迎涉及新观点、新理论、新领域、新方法的稿件,不发表没有理论意图和框架,而只是报告性别或年龄差异的稿件。
3 理论文章要求有自己的实证研究基础或独到的理论以及方法论方面的见解,对于一般的介绍性综述文章不予发表。
4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院内)邮编:100875
论文摘要: 本文从教育学视角讨论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的理据。理工科大学创办与发展文科是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而非国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命的需要。
理工科院校文科的发展,不仅是创办文科专业与设置文科课程的问题,而且是对理工科学生实施人文教育过程的问题。理工科高等学校要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思考文科发展的问题,将自然科学的问题与社会问题相结合,将理工科的自然科学知识与技能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幸福观等相结合,将理工科的科学问题纳入哲学社会科学的视域加以审视与研究。因此,本文将讨论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的教育学视角。
一、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当代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如生态、人口、经济规划、城镇建设等,内在地要求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二者通力合作,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即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理工科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顺应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大趋势,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学习与掌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是高等教育的目的,但不是高等教育的全部目标。我们不仅要传授理工科自然科学与工科知识技能,我们还要从道德品质、工作态度、社会责任、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技术问题只能解决人与自然的问题,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但解决精神层面和社会层面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杨义(2002)认为,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一种“文化工程”,而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这个工程具有以下四个要点:(1)它涉及一个民族的总体科学、道德和精神文化素质;(2)它涉及一个民族对世界、社会和人生的价值共识;(3)它涉及一个民族对全局问题、突发事件和日常现象的理性思维能力;(4)它涉及一个民族的社会管理和社会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学技术赋予社会以物质基础、物质力量和物质形式,而人文社会科学赋予社会以前进方向和精神内容。只有把物质形式和精神内容结合起来的社会,才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物质文明的才能,而且也是精神文明的承载者与践行者。因此,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是社会发展对理工科大学提出的要求。
二、理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需要
对于理工科高校来说,落实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的目标,在于研究与制定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课程的培养计划。70年代以来,我国大多数重点理工科院校相继创办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些工科强势学校,逐渐转变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然而,“综合性大学”浪潮过后,理工科高等教育研究面临着如下问题:理工科应该创办什么样的文科专业?如何创办与发展文科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定位文科课程?确定什么样的文科发展路径?采取什么样的必要的管理与发展措施?
“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教材的心理组织与逻辑组织)之关系的问题,在课程形态上则表现为经验课程和科学课程的关系。课程理论和实践的任何实质性进展都意味着在这个基本问题的探究方面做出突破。”(钟启泉&张华2001:144)我们认为,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还应该包括个体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不管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社会化,还是使人类社会更加人化,教育的目的性是存在的,而这种目的性就是教育活动的方向和推动力,就是选择教育内容的方向和标准。教育的方向性,或受教育者个体经验的方向性,并不是任意选择的结果。
杜威在研究经验课程时历来重视教育的目的性,重视学生经验的教育价值。他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从经验中产生的,强调教育与个人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然而,他认为,经验和教育二者并非等同,并非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地起着教育的作用。他运用“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区分了“有教育价值的经验”和“没有教育价值的经验”。经验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每种经验既从过去经验中采取了某些东西,同时又以某种方式改变未来经验的性质。”“每种经验就是一种推动力。经验的价值只能由它所推动的方向来评断。”因此,教育者的责任就在于判明一种经验的走向。(杜威,1991:259-263)
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代表社会完成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下一代的任务,因此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具备能力,判明理工科大学生经验的走向。理工科大学教育者与教师是社会化的典型产物,因此他们具备社会发展先进思想的素质与品质,能够代表社会与按照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完成教育受教育者的任务。这充分说明,个人发展与教育、学生与教师、教育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相关性。
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目标化过程,必然要受社会需要的制约。因此,课程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包括个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个人应该如何发展,其发展如何促进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是如何影响个人发展的,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王佩华(1998)认为,文理分家,理工脱离,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学习苏联模式的结果。这种模式使得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氛围相对淡薄,文科发展阻力大。然而,文理分家,并不是理工科院校创办文科专业的真正理由,文理融合比较典型的麻省理工学院也并非理工科院校学习的典范。这是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文理分家加强了文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如果具有文科传统与优势的文科高等院校不能繁荣发展哲学社会学,岂有理工科发展文科专业的道理?麻省理工学院的发展有其历史与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大学也有其历史与传统。理工科高等学校要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理工与文科并举的麻省理工学院对于发展文科有什么优势?对于发展理工科有什么优势?假如清华大学具有以往强势的文科,其文科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其理工科又会受到什么影响。
因此,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专业向综合大学发展的真正理由,并不是繁荣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而是通过创办文科专业,让理工科学生享受人文学科滋养。人文学科的滋养通过三个渠道渗透到理工科大学生的经验,影响着其个人发展方向与路径。其一,通过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学生必修与选修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文科课程,获得人文学科的知识滋养,在个体的知识结构上完成文科与理工科的融合,实现知识结构上的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其二,通过师生与生生交往影响学生。理工科院校文理科的融合,不仅仅表现在学生知识结构层面,还表现在文科课堂上文科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往方面。文科教师以其特有的文科气质、文科态度、文科价值取向与文科人格魅力,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在课下,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社会交往,文科学生的言行从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理工科学生。其三,文科专业的创办与文科院系的设立,无论从学校学术氛围与学校学生生活,还是从图书资料与网络资源等方面,都会对理工科学生产生影响。
三、结语
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级人才为己任。理工科院校以其理工专业见长,发展文科专业,发展什么样的文科专业,怎样发展文科专业,都不能离开与脱离教育学理据,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过程,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理工科院校人文学科的发展不可离开其理工科人才的培养。
参 考 文 献
[1]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全国理工科高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综述,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
[2]戴忠信.动态多元课程观:统整课程与教学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1):1-5.
[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北京: 民教育出版社,1991.
[4]王佩华.重点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思路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8(3):59-62.
英文名称: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清华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0062
国内刊号:11-3596/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关键词:成果转化 二元视角 价值定位 路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C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16-02
2011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以教社科20113号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针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计划》提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应用,强化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普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大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全面提升社会服务水平。”①因此,《计划》的出台标志着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机制建设进入到了一个面临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1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元结构分析
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创新实践的基础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本质属性研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具有主体二元结构特征。这种二元结构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若非基础研究成果即应用研究成果。
1.1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受众是社会大众,成果形式主要是著作与论文。基础研究是有关人类科学体系顶层设计的研究,更多的涉及“形而上”学,它不是生产力,却能对生产关系、意识形态产生正效应,是高于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能影响、改变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使认识能够跟上变动不惜的社会变迁过程,为人们创设健康的理性心里家园,为人们提供科学的、先进的价值观和高品质的人文关怀,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②
1.2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价值定位
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的受众是政府、企事业单位,成果形式主要为研究报告与论文。宏观上,应用研究为各级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设计方案,这是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功能体现。微观上,哲学社会科学根据其学科属性渗透于企业日常运营的各个方面,例如:财务管理、投资运营、法律保障等。其社会价值取向定位于:一方面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政策建议,坚持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紧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当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供急需服务。
2 成果转化阻力分析
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占全部科研成果数量的60%以上,其中仅有5%~6%被转化,3%的成果形成产业。③可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面临的阻力系统问题突出。
(1)成果质量不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是决定成果转化效率的基本要素。从总体而言,我国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自身质量水平不高,难以得到社会及实际工作者的认可和接受。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选题和研究方法上,远离实际,缺乏创新。很多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并不是来自于社会调研与实践,针对性不强,往往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甚至只是进行经典的诠释与阐发,内容空泛、缺少创新。二是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了追求个人绩效,一些科研人员在常常将粗制滥造、东拼西凑、质量平平的成果不负责任地抛向社会,而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有很大的实用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还不很多。④
(2)转化意识不强。科研人员以及管理部门缺乏成果转化意识是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观因素。
首先,由于部分高校科研、人事考核机制并不完善,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在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并不关心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问题。这就导致虽然教师的科研成果产出颇多,但是真正做到成果转化的却寥寥无几。其次,管理部门缺乏跟踪管理意识。成果转化要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个双向通道上进行,不但要使广大科研工作者树立转化意识进而影响管理者,还要从管理者本身入手,通过制度建设推进成果转化观念的形成。
(3)中介体系不完善。科研中介体系不完善是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外部因素。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介体系尚未建立像自然科学成果转化中介那样独立的市场化应用部门,仅仅依托高校和科研人员自身完成成果转化任务是远远不够的。
在美国,智库承担了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中介的角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智库是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其职能主要包括:整合人才、思想产出、影响社会。智库通过研究和分析形成新的政策主张,再通过刊物出版、举办各类交流活动、利用媒体宣传等方式,力图使这些主张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决策者的青睐。
在研究美国智库发展和运作过程之后,我们发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必须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思想为基础,这种成果要有明确的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这种服务对象和转化方向是在研究伊始就已经确定的,而非在成果形成之后的硬性转化;在成果形成之后,要借助一定的媒体,特别是刊物、论坛等使成果面向服务对象,包括潜在的服务对象。
3 成果转化机制创新与实践
若要化解成果转化阻力系统、改善现有成果转化现状,就必须对成果转化机制进行管理创新。而这种管理创新的原则与依据就是其特有的二元结构特性。
3.1 基础研究成果转化
2012年5月,教育部社科司首次开展了一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征集工作,宗旨在于通过“学术‘大’家写‘小’书”,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推向社会大众。这次科研普及读物项目资助力度高达15万元,而且由教育部统一出版,为科研人员从事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为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一个信号、一个典范。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项工作中抽象出未来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实践创新的方向。
政府主导。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是实现社会变革的理论先导,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其巨大的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必须依靠政府这个公共服务部门。所以说,在未来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中,政府必须发挥主导、引领的作用,把握成果转化的方向不动摇。
深入浅出。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接受群体是人民大众,在保证成果学术质量的同时要把握深入浅出的基本原则。由于人民的教育程度不同、身份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所以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最容易被接受的方式就是深入浅出,也就是说,从学术前沿热点入手,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人民大众真正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力量,同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也可以切实的服务人民。
重视质量。质量和创新是一切科学研究的生命线。之所以强调的是“学术‘大’家写‘小’书”,就是为了切实保障成果质量,以质量推动成果转化。提升成果质量的核心是改善研究方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深入实践、积极创新,切忌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做调研、认认真真做数据。
3.2 应用研究成果转化
现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存在一种依托“关系型管理框架”的转化路径。简单来说,大部分高水平的应用研究成果都是通过点对点、人对人的方式进行转化的,这种成果转化机制的优点在于成果供需双方相互了解、成果供给方普遍科研水平较高、成果转化过程较为简单;其缺点在于这种转化路径是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大部分科研人员无法进入这种“关系型管理框架”,以至于较多优秀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失去其应有的时效性。而少数人参与的成果转化正是现阶段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所在。根据路径依赖理论,虽然原有路径具有一定的研究惯性,但就当前情况来说,必须就原有路径进行修正,使其进入到更加完善的轨道上来,才能真正的使更多优秀的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得到转化,从而更好地辅助政府决策、切实服务社会。
对于原有路径修正的关键是从关系型管理模式到规则型管理模式的修正,而规则型管理的核心是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平台的具体形式就是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能够使广大科研工作者能够公平、平等的参与到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过程中来,通过中介机构把社会科学成果推向社会,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6]
参考文献
[1] 吴方.基于KANO模型分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满意度产生的切入点[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82-84.
[2] 袁贵.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转移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3] 郝荣峰.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注释
① 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② 郭秀丽.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问题研究,社会发展论坛,2008.
③ 束洪福.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率仅5%[EB/OL].,2010-01-10.
要想提高小学作文水平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下手。本篇例举了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来展示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格式,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靳健;;我国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3]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5]董俊英;;来源于生活流露于自然——浅谈小学作文教学[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6]尚凤英;;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7]杨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习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8]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9]李桂平;;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10]蔡名华;;创设情境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5期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高凤妹;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琪;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闫蒙钢;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张雪峰;陈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国化改革的尝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杨厚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和教学——体育课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7]袁勇;云瑞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性 别: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团员
出生日期: 1985年11月
户 口: 兰州
婚姻状况: 未婚
学 历: 本科
毕业院校: 兰州大学
毕业时间: 2008年07月
所学专业: 社会学
外语水平: 英语 (CET-4)
电脑水平: 熟练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工作类型: 全职
单位性质: 不限
期望行业: 批发、零售(商场、专卖店、百货、超市)、纺织品业(服饰鞋帽、家纺用品、皮具)、市场、广告、公关
期望职位: 业务拓展专员/助理、客户服务专员/助理、市场专员/助理、市场调研与分析、业务跟单
工作地点: 杭州市
期望月薪: 2000-4000 教育经历 [2004年9月至2008年6月] 兰州大学社会政治类社会学专业:培养社会学理论体系、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三大领域有机结合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学原理、社会调查方法、经济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网络社会学等。就业方向:适合在企业从事人事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工作。 培训经历 2008/7--2008/8: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接受人力资源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 工作经验 2008/7---2008/11:在浙江锦阳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上班,先后担任项目部专员职务,熟悉相关业务流程,能独立操作相关业务。 2007/6--2007/9: 毕业实习 | 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
2007/5--2007/6: 市场调研 | 策划并组织了《兰州大学学生收入与消费状况调查》项目
2006/6--2006/8: 暑期实践 |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专业技能 熟悉spss社会统计分析软件的操作
能熟练操作word.wps.ppt等专业办公文件
熟练掌握了office.excel等专业办公软件 工作业绩 2006/6--2006/10 申请策划并具体负责实施了兰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西北乡村家庭中子代夫妻关系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独立完成了该项目的调查报告,获得了学校2000元的资助奖励金,而后撰写的调查论文被收入学院的优秀学术论文集
2007/6--2007/9:组织实施了兰州大学2004级毕业生实习计划社会学专业毕业实习项目《社会学视角下的西北地区高中生家庭陪读现象研究》,独立撰写了实习报告,被评为本学院优秀实习报告毕业论文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能力,能及时完成组织规定的目标任务;
本次学术研讨会围绕近年来灾害人类学发展的新动态,反思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灾害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以及防灾减灾中人类学关怀,为灾害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做出贡献。会议的主题为“灾害人类学与防灾减灾的理论与实践”。
一、大会主旨发言
六位国内外著名人类学家作了主旨发言。
美国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史蒂文・郝瑞教授作了题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集约化脆弱性与灾难”的发言,郝瑞教授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灾害实例,阐述了
人口不断增长,人民生活稳定,人类从自然中提取物质与能源来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过程往往导致生产或产能的集约化、缓冲的消除、恢复能力的损失和脆弱性的增加。他在发言中强调:尽管人们的环境意识在增强,但要减少灾害发生的频率仍然十分困难。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人类学系安东尼・奥尼尔-史密斯教授作了题为“21世纪的风险、脆弱性与灾难:人类学的视角”的发言,他在发言中强调:脆弱性和风险挑战我们去处理那些可识别的社会功能,导致因特殊危害造成的损害和死亡,但它也让我们遭遇到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整个体系的基本矛盾的困境,其中经济体系是最为突出的方面。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狄野昌弘教授作了题为“关于灾害的比较社会学”的发言,他从灾害与社会科学、灾害与社会变动、社会的网络关系与重建、对社会认识的差异、与自然的共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以阪神大地震和东日本大地震为例论述了震后避难趋向及社会认识。
美国原加州大学教授,现为独立研究者苏珊娜・赫夫曼教授作了题为“人类学视野下的灾难与核心文化概念”的发言,赫夫曼教授认为:尽管人民经历了灾难的发生甚至结束,但由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长期积累,环境每况愈下,灾难就在眼前。她坚信:一旦人类的文化被深入理解和充分运用,减灾和恢复重建的能力将会加强。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灾难研究中心李永祥研究员作了题为“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的发言,他从灾害人类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问题、灾害人类学研究中的田野调查、灾害人类学的跨文化比较视角、灾害人类学研究的民族志叙事和灾害人类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五个方面论述了灾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杨正文教授作了题为“巨灾风险分担路径探讨――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为例’”的发言,他强调:“5・12”重灾区在较短时间内不仅能够恢复重建,而且获得显著的跨越式发展,完全得益于“对口援建”的灾害风险和灾害损失的跨区域分担机制效率的发挥。因此,检视和探讨“对口援建”模式,对创新灾害风险管理意义重大。
二、专题研讨交流
大会主旨发言后,与会代表分八个场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专题学术研讨。八个专题分别是“灾害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国外灾害人类学研究”、“少数民族观念与防灾减灾”、“防灾减灾与灾害应对机制研究”、“气候变化与灾害应对”、“灾害风险与政治经济”、“灾后重建与宗教观念”、“灾害史研究”。议题广泛、讨论积极,体现了人类学在灾害问题研究中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灾害问题研究上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撒拉族 音乐 挖掘 继承
撒拉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县一带。撒拉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其中民间音乐较为丰富,尤其是以民歌为主体。撒拉民歌有多种形式,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乐器品种较少,普遍流传的仅口弦一种,未有独立器乐曲。纵观几十年来学者们对撒拉族音乐所做的工作,主要成就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撒拉族主要聚居区的民歌进行了重要的调查和记录,积累了相当数量的曲谱资料,为撒拉族音乐研究工作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960年12月,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中国艺术研究所拟定了有关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草案)》,根据这一精神,青海和甘肃音协组织了音乐家深入撒拉族地区采风。据资料记载,中国音乐学院教师杜亚雄也曾于20世纪60年代前往撒拉族地区采风,发表了一些介绍、研究撒拉族民间音乐的论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河畔红花――介绍撒拉族民间音乐》①。
1979年《中国民歌集成》编纂工作得到恢复后,各省对各民族民歌进行了普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收集撒拉族民歌32首。1994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甘肃卷》中收录了杨鸣键的《撒拉族民歌简介》一文,对撒拉族民歌做了全面介绍,也对撒拉族民歌的特点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共收入撒拉族民歌70首,2000年再次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青海卷》收入撒拉族民歌71首。除此之外还有《青海花儿曲选》(青海群众艺术馆编印,1979年)其中收录撒拉族花儿41首;《青海民间歌曲百首》(1960年编印),其中收集撒拉族花儿11首,宴席曲4首、号子6首、其他4首。《中国曲艺集成》(青海卷)回族撒拉族部分中收录打搅儿曲目1首;《驼泉清清――歌唱循化歌曲选》,由青海本地作曲家及音乐爱好者创作撒拉族歌曲共188首;《青海撒拉族花儿曲选》马正元编,名人出版社,2004年;青海省群众艺术馆编印《青海民间小调》,1978年。关于舞蹈的有《中国少数民族戏剧丛书》(青海卷),1989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由中国戏剧家学会青海分会、青海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其中收录了撒拉族花儿剧《骆驼泉》;《青海民族民间舞蹈集成》1989年,介绍了撒拉族舞蹈概况,收录了民族舞蹈7部,并在其中附有舞蹈图示和乐谱。
二、音乐文化著作中对撒拉族传统音乐的介绍
从中国少数民族大的民族领域研究音乐文化的著作,其中有的篇章涉及了撒拉族传统音乐文化,对撒拉族音乐及其风格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介绍,使撒拉族民间音乐得到不同程度的昭示
综合类主要有:田联韬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上》(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在本书中按艺术体裁将撒拉族民歌进行了分类;袁炳昌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一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其中撒拉族的音乐史分为四个部分;乔建中的《中国经典民歌鉴赏》(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杜亚雄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蔡廷玉为《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554页,1989年)编写了《撒拉族音乐》部分。此外,《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词典》中对“撒拉尔玉尔”“撒拉号子”“撒拉婚俗”“撒拉曲”“撒拉少年”“撒拉戏”条目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对“撒赫稀亚格拉”(哭嫁歌)、“撒拉尔玉尔”“撒拉花儿”等条目均有介绍。
三、对撒拉族音乐及某些专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主要论文:钟子林《撒拉族音乐概况》,中央音乐学院院刊,1959年总89期;张谷密.撒拉族“花儿”调式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3);马忠国.撒拉族民歌概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04);范晓峰.撒拉族民歌研究[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7(01);马盛德,司马力.试谈撒拉族舞蹈[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0(03);王海龙.青海撒拉族民间音乐调式旋律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8(04);张静轩.撒拉族民歌及其音乐特征述略[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02);王海龙.青海撒拉族哭嫁歌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07);张云平.撒拉族哭嫁歌艺术特征研究[J].民族艺术,2009(02);晁元清.撒拉族民歌《阿里玛》遐想[J].音乐创作,2010(03);王玫.浅论青海撒拉族民歌的多元文化特征[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韩建业.开发利用撒拉族说唱艺术[J].青海民族研究,2005(01);王海龙.青海撒拉族民间宴席曲研究[J].民族艺术,2009(03);郭德慧.撒拉族民间音乐文化构成因素初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02);郭晓莹.土族花儿和撒拉族花儿的艺术共性[J].中国土族,2008年夏季号。
除此之外,涉及到音乐艺术方面的论文还有朱刚、李延凯的《撒拉族民间文学简介》,马学义的《撒拉族民进文学简介》,马成俊的《撒拉尔歌谣初探》。
(二)论文集:《百年撒拉族文集》其中收集了21世纪以前撒拉族论文,其中包括了音乐类的有张谷密的《撒拉族花儿调式研究》,马忠国的《撒拉族民歌概述》,马盛德、司马力的《试谈撒拉族舞蹈》等。
(三)专著:苍海平的《撒拉族音乐文化概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0年9月。本书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撒拉族民族民间音乐,参考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方法,对撒拉族现收集到的民间音乐作品进行了分类,并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对收集到的100多首民歌逐一进行了极细致的曲式分析和研究。
在音乐创作方面。创作歌曲《新循化》《阿里玛》等;歌舞音乐《摘花椒》《黄河放排》《驼泉清清》《打墙》等。舞蹈方面有1989年由蔡廷玉、尹崇尧编剧的撒拉族花儿剧《骆驼泉》。
近年来,撒拉族的新型歌剧也有了新的发展。比较优秀的剧目有撒拉族花儿剧《驼泉清》《打麦场上》等。随着时代的前进,撒拉族音乐将获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它将继续不断地激励撒拉族人民在增强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和娱乐作用。
结语
撒拉族音乐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现发表的论文只是简单地将现收集到的撒拉族民歌做了分类和说明,并没有新的挖掘和整理。2.研究的视野还不够扩展,至今也没有涉及到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进行深层次分析研究的著作和论文。3.关于撒拉族音乐的渊源没有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4.撒拉族民间音乐仍需深层次挖掘和整理。5.对撒拉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应加强力度。6.撒拉族音乐研究还处于以个人研究为主、各自为政的状态,现在的研究成果零星散乱,且深度不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