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21:4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广告文本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修辞意识;商业广告语;新修辞框架内的翻译实践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之间互相流通频繁,广告翻译是将本国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有效的通过广告将其商品推进国际市场绝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而是要充分考虑译语受众,并用受众愿意接受的方式建构话语,使其对其话语产生信任,最终达到诱导受众采取行动购买其产品。追溯国内商业广告及其翻译的研究,已有学者从修辞角度对商业广告及其翻译进行研究,但是大多数是对修辞翻译策略和修辞格的探讨。这些研究都是对修辞格在广告中的应用以及对其修辞格翻译的探讨,而基于“新修辞”框架内的修辞意识对商业广告翻译进行分析则较少。本论文基于陈小慰教授新修辞框架下翻译实践的辞修辞意识(2013)对英汉商业广告的翻译进行分析,本论文将侧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英汉广告语翻译进行分析:一是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二是运用得体诉求;三是精心构建话语方式。
二、商业广告翻译中的修辞意识分析
1.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
中英文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差异:一是修辞传统话语的不同;二是话语的建构方式不同。具体表现为西方的修辞话语重客观表述事实和传递具体信息文字,而汉语修辞话语侧重使用均衡对称的并列结构、修饰性词语和渲染烘托性的语言;汉语广告的组篇方式特点多用成语和四、五、六、七字并列结构,而英语广告句法上的特点则大量使用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的口语式的句子。因此,在广告语翻译中,译者要针对这些差异,通过适调,努力使原文信息在译语语境中言之有理,令译文读者信服。例如:喝孔府家酒,做天下文章。译文一:DrinkKongfuSpiritandwriteNo.1article.译文二:ConfuciusFamilyLiquorprovokesyourmind.该广告语使用了工整的五字并列结构。从修辞话语传统方面来说,原文受众看到“喝孔府家酒,做天下文章”会联想到博学的古代圣人孔子,所以带有儒家色彩,是原文才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将该广告语译成“DrinkKongfuSpiritandwriteNo.1article”,对于译语读者来说是会“致使信息变形,缺乏可信度,不易被译文读者所接受。其原因在于它在译语语境中没有提供清晰正确的知识,使译语受众无从明白其真正含义”。该广告语要传达的信息就是喝了孔府家酒就能像孔子一样有智慧,译文二使用了简单句“ConfuciusFamilyLiquorprovokesyourmind”既传达了原文的文本信息,又符合了译语读者的文化心理诉求,使译语受众明白该广告的正真含义,进而达到说服受众的目的,并取得预期效果。
2.得体运用诉求策略
诉求策略就是一种能够激发受众情感,并使其与之产生共鸣的修辞策略。得体运用诉求策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尽量采用激发听众情感的语言策略;二是在翻译中要考虑受众需求和语言文化差异,有效呈现译者欲加以影响的事实,给予一定的明晰化处理。例如:Alliswellthatendswell.越抽越有味。原文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剧名《皆大欢喜》,其含义就是“结局好,一切就好”。而作为香烟广告,则无法传递原广告词的文学意义,如果译为“皆大欢喜”,则无法激发受众的情感。而译成“越抽越有味”既符合中国文化,有能激发受众的情感,该译文能有效地影响受众,符合了中国受众的文化诉求和情感诉求,进而说服受众,实现预期效果。
3.精心构建话语方式
精心建构方式指的是精心设计译文的组篇方式,即语言形式的组织方式。要有效影响受众,必须要以受众熟悉的行文组篇方式来获得受众的认同。例如:ShiningandCaring.─SunLifeFinancial,Inc.关怀周详,一生照亮。─加拿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这是一则保险公司广告,从句法上来看,原文用的是用“and”连接的两个形容词式短语结构,其含义是为了强调该保险公司的业务能够给投保人的未来生活得到保障,进而使消费者办理投保、理财业务的消费行为。为了使在汉语语境中能更好地影响受众,中文译文根据汉语的组篇方式,运用了工整对仗的四字并列结构,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是汉语受众熟悉的组篇方式。
三、结语
在英汉广告语的翻译实践活动中,想要很好的传达这种劝说目的,必须带着修辞意识进行翻译,以确保译文能够被译语受众认同,并且能够准确传达信息,刺激消费者,最终激发其购买欲。这种修辞意识必须以受众为中心,确保译文内容真实可信、运用得体诉求策略、精心构建话语方式,并充分考虑源语和译语的受众在修辞传统,话语建构方式,文化、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以修辞意识为指导,进行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陈小慰.翻译与修辞新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陈小慰.语用与翻译中言语资源的得体利用[J].中国翻译,2008(6):55-59.
[3]陈小慰.新编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李克兴.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孟琳,詹晶辉.英语广告中双关语的运用技巧及翻译[J].中国翻译,2001,22(5):48-51.
[6]彭萍.实用商务文体翻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谭卫国.英汉广告修辞的翻译[J].中国翻译,2003,24(3):62-65.
关键词:微博;明星形象;消费社会
一、导论
凌乱俏皮的短发稍稍遮住眼角,头微仰,明显素颜的脸庞却依然白里透红,微微笑弯的眼睛,嘴上叼着一张白色纸巾,浅黑色的围巾,背景好像是自家饭厅,看起来相当随意自然。这是个年轻女明星的自拍头像,被贴在女明星自己的微博上作为她的微博头像(台湾著名主持人大S于2011年7月5日上传的新浪微博头像)。此图令人惊讶的是,明星微博头像使用完全素颜、家居服饰且叼着不知名白色纸巾的形象作为“销售”明星微博的策略,她邀请受众的注视。这是一个新的明星形象,意昧着一种新的明星制度的建立,而此形象并非零星少数,我们可以看到在最近的3年间,也就是大约从2009年开始,这样的明星形象开始在大众媒介特别是微博媒介的内容中出现,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本论文的研究焦点即集中在微博中所呈现的新明星形象。选择微博作为关注焦点,主要是因为微博是一个在近年急速成长的新媒体,在其内容中充满了各色的明星形象。iResearch推出的网民连续用户行为研究系统iUserTracker数据显示,2012年4月中国微博日均覆盖人数达到4610万人,日均网民到达率高达19.8%;2012年4月微博月度有效浏览时间达24583万小时。据bShare5月的分享数据显示,微博平台还在不断的升温,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微博的排名就达到总分享量的36.41%,这说明有1/3的社会化信息被分享到了微博平台,这一数据也正以阶梯的方式递增,因此微博平台名副其实的成为了社会化分享最大的“终端平台”。(以上数据出自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微博的成长迅速,市场竞争激烈,并且日益渗透大众生活,“成为明星进行自我推广的平台之一,目的同样是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和支持者”。
微博的兴盛亦可从广告营收中窥出端倪,微博用户的迅速增长使大批投资者纷纷涌入微博领域,手机微博广告、自定义页面背景广告、软文广告等广告形式纷纷出现。iResearch推出的网络广告投放监测研究系统iADTracker数据显示,2012年4月热门行业品牌网络投放媒体选择在微博等社区网站投放的预估费用达7183万元。(以上数据出自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为此,明星更是设法诉求在飞速发展的微博新媒体中占领一席之地,以期获得大量的资源或利益。
由此可见,这个以名人明星为主要推销对象,不断实现人与人、平民与明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关注”与“被关注”的微博,已在中国网络中站稳脚步,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如同夏青所说,“明星”是商业主义在文化领域渗透扩张的结果,是20世纪大众文化工业崛起的副产品。现代消费主义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明星文化的繁荣。大众文化成为了群星闪烁的世界。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消费欲望和文化消费心理,明星以及相关明星产业相继诞生并在大众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植根发展。明星利用媒介完成自我宣传,媒介也利用明星带来丰厚的商业回报。
本文主要探讨,在消费文化的框架中,微博与纸媒的明星形象是否具有差异?随着时间的演变又有哪些改变?最后希望能将其差异的意涵有所分析。
二、明星形象的建构
在探讨微博中所呈现的明星形象之前,我们必须对明星形象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解。据说“电影明星”一词最初是由法国魔幻电影大师梅里爱和路罗斯成立电影制片公司时率先使用的,1896年他们对能够获得电影票房价值的电影演员冠以“电影明星”的称呼。 随着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的兴起,“明星”也跨越电影史的意义,不再是电影明星的专利,尤其在当下社会,“明星”一词超越了其原初含义更多被指认为娱乐界的“名人”,本文以微博的视角出发,因此进入研究领域的对象即是明星的发展含义,即明星为娱乐界“名人”,特别是微博粉丝数量庞大的名人。
按照德科尓多瓦的说法,认为明星含义可以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级:明星首先是名人,需要借助新闻事件来维持自己的知名度;其次明星是职业演员,正是在职业的意义上才能成就自己的明星身份;再次明星形象是由其特定的文本建立起来的,尽管有的明星既可以作为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也同时可以作为明星出现,因此有的文本成就的是其作为艺术家的侧面形象,丰富的是其表演实力,而有的文本成就明星的特定形象。保罗?麦克唐纳认为:明星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其次明星是演员,是人格面具,同时还是一种形象,是一种明星特定集合的文化符号,其涵盖并扑捉到了时代精神的价值。“1913至1914年间,人们对电影演员的看法开始出现一种明显的转变,这种转变使电影明星得以产生。明星的出现是大量制造有关演员的种种绯闻的结果,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电影名人的名声原来仅来自人们对他们作为演员的专业活动的了解,出现了明星之后,与演员的专业工作无关的种种活动却成了议论的首要中心,演员们的私生活成为认识和了解他们的真正面目的依据。”这些明星研究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明星至少有两部分组成——演员角色和其本人角色共同建构而成。而且明星形象建构来源于个人生活和角色生活,由银屏空间和非银屏空间二者的交叠化合而成,他们往往体现着时代精神和社会时尚。
本文将设计置于符号学的语境下进行文本价值的探究,试用“整全设计”的思维模式,探究当代设计作为图像学挪揄的可能性,用比较的视野论证艺术史的观看方法对设计文本的价值提出了诸多可能性,也为艺术与生活合谋,艺术与设计边界模糊的当下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阐释空间。
关键词:
当代设计 文本符号 文本价值 设计文本
一、“整全设计”观的四重内涵
艺术理论研究学者支宇在一次关于“文本符号与当代设计”的讲座之中,提出了关于“整全设计”的概念,并意图提供类似图像学的视角解读当代设计,对设计的文本价值的挖掘有一定的意义,但究其是否具备与艺术品相等的文本价值却有待商榷。支宇学者围绕“整全设计”这个词汇拟定了四个核心词组:“双重设计”(主导文本与隐形文本);“关联设计”(内含型隐形文本);“文脉设计”(生产形文本);“整全设计”(设计实践与社会语境的互动),目的在于探究设计被纳入“当代”这个时间轴后的解读,身份是否发生转向,是否具备某种意义上的文本价值。比如,当代设计的文本符号价值是否会成为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当代设计是否如同艺术的其他门类,如架上绘画、装置、雕塑等需要文本的支撑?这样的质疑引发了大众化与精英化的相关讨论,但设计的文本价值的确有待重视。
二、关于“整全设计”的概念挪用
1.“图像学”方法论挪揄的可能性
“整全设计”即指高于整体设计概念之上,涵盖显在与隐含的设计双重关系,放在符号学的范畴,则是从“物”上升到“符号”的某种具体显在的体现,而隐含恰恰体现“空符号”的存在价值。此概念的提出,实际是对图像学方法论的挪用。图像学将我们所熟悉的艺术、绘画作品从眼见的形象追溯到产生的时间、地缘、创作人以及创作人的生平、意识形态等方面,从而拓展了对艺术解读的维度和深度。图像学也将艺术学、社会学、历史考古等汇集诸多文本,为艺术品提供阐释的无限空间。
反观设计,当代与否,都与绘画作品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功能与审美价值,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与设计作品在地位上也无法相提并论。历年刷新对近现代艺术作品的拍卖数字屡屡冲击着人们的视野,这在设计作品中几乎鲜有,尽管也有经典的设计留世,但因其功能性与实用价值往往并不能像传统的架上艺术一样,直击人心,引发共鸣。设计产品,很难可以提供批评家更多的发挥余地,导致文本阐释的局限,并不能用图像学的思维方式对设计进行多维度阐释。因此,图像学的方法论对当代设计并不完全奏效。
2.他者的介入:设计的“甲方”与绘画的“赞助人”
当代设计缺乏创作的独立性,因设计的本质一定有委托方的介入,市场的需求、委托方的审美与需求影响着设计,而作为设计师本身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导向也只是作为部分参与设计活动的建构。设计的委托方有可能来自社会的各阶层、团体,对设计文本的确存在社会学的研究价值,但却容易掉入大众化的语境。
但在上千年的艺术史里,“赞助人”(patron)这个身份也以类似设计“甲方”的角色在西方绘画里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西方艺术史上,赞助人研究是吸收社会学研究方法而衍生出的一个独特的视角,最早源自中世纪教会对艺术家的赞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至15世纪30年代走向巅峰,众所周知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都曾经是当时显赫的美第奇家族的合作艺术家。1902年,艺术史家瓦尔堡在论文《肖像艺术与佛罗伦萨的中产阶级》,就提出了当时的中产阶级的审美趣味与消费需求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另一位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在对美第奇家族的赞助研究后,提供了这样一个其实,“一批对人文主义和艺术充满热爱和有着独到眼光的赞助者与那些杰出的艺术家一起,将文艺复兴推向了顶峰。”大量关于赞助者的研究都旨在说明,这些赞助者并非普通大众,而是当时的权责阶层或者中产阶级,即社会精英分子。有意思的是,赞助人的角色并非贯穿至今,随着这样身份的淡出,西方艺术家也经历了从委托到自由创作的变迁。
回过头来看,设计的“甲方”,反而N贯穿于设计活动之中,唯一不同的是,甲方的群体变迁。中西方的工艺美术设计史都阐述过设计发生过重大转向,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设计对象经历了为权贵精英到普罗大众的转变。在现代设计产生之前,过去为精英阶层打造的设计艺术品(工艺美术设计)仍然保留着较高的审美和收藏价值,精英艺术到大众艺术的转变,也是设计在面对机械化大生产,快速复制和消费的历史洪流下的结果。由此,设计并不是从来就用之于民,讨论设计的价值重要的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来探讨,由此,对图像学的挪用,并不太适用对设计个案的分析,“整全设计”对设计的显在与隐含信息的关注更适合对设计的阶段性分析,设计对象的意识形态生成也只能放在特定的某个时间段解析更为合适。
三、“整全设计”下的设计文本
文本(text)西文原意是“编织品”不仅仅指“文字”,符号文本可以是任何符号编制组成。狭隘的解释是任何文化产品,不管是印刷、写作、编辑出来的文化产品,此定义是语言学向符号学跨进的桥梁。符号学的解读为:一些符号被组织进一个符号链中。实际是一个和一组的关系。文本根据媒介来划分分为视觉文本、听觉文本、文学文本、混合媒介文本,文本若根据按存形式划分则为:主文本(显性文本)和次文本(隐形文本)。文本符号属于图像学的一种研究方式,之所以被广泛运用到新艺术史的研究方法之中,是基于多广度多维度的研究视角。而用这样的方式解读设计究竟会产生什么问题。讲座里给了几个型文本(architext)案例。型文本是指明文本所从属的集群,即文化背景规定的“归类”方式,即体裁。
案例一:《雅各布与天使》(图1、图2、图3)
上述三个版本的《雅各布与天使》,图一来自某当代英国雕塑家的作品,图二为伦勃朗所作;图三为高更的作品。同一圣经体裁,表现出来的画面却截然不同,这在西方美术史上是典型的表现。创作题材来自希腊神话和圣经故事,不同的艺术家有全然不同的艺术体现。《雅各布与天使》,是《圣经・创世纪》中的故事,这一题材,在中世纪常被画家们当作“基督在人间的斗争”或“美德与恶德的较量”的象征来表现。三张不同的风格、构图、色彩、人物形象都加入了艺术家自己的想像,以及无法磨灭的时代痕迹与意识形态。做成雕塑的作品则是两个男性身体相拥,相较传统的表现方式有着极大的讽刺;伦勃朗的作品有着典型的舞台聚光灯效果,与伦勃朗擅长使用光影艺术的表现首发如出一辙;高更的绘画却加入了围观的修女,此时的雅各布与天使成为图中人物的幻象,在构图上缩到了角落,不知是否是高更作为现代派艺术家的缘故,对于传统的训诫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方式。基于此,体裁成为区分不同艺术品针对统一主题表现的重要突破口。体裁是某元文本生成前提下,各种附文本生成的重要母体。
案例二:建筑设计师王澍(图4)
试用建筑设计师王澍作为分析案例,类似图像学的方法解读建筑作品似乎合情合理,审视一个建筑设计师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等同于解读一件经典艺术作品,其共同点在于两者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存在价值的具备恒定性,这是普通设计作品不能比拟的。建筑物不会在时空中消失,反而会因其赋予其更深厚的文本解读空间。建筑的体量、空间感、设计美学、力学等因素,其建筑作品具备的符号性的解会成为建筑作品本身形式语言的审美体现,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更符合文本阐释。因此,王澍作为个案分析,的确符合文本符号的普遍意义,但其行业属性又存在以偏概全的嫌疑。
即便将设计置入“整全”的系统之中,赋予其语境、实践主体、作品本身,都无法规避设计的本质仍然是解决问题,设计无法脱离社会、群体、委托方,从某种意义上看,设计的确只是社会关系的附属,而非像艺术品具备无功利性、相对独立的特质。
语境滋生文本,设计师可以丰富文本,而设计产品的阐释恰恰并非文本中最核心重要的部分,当内容被过度阐释后,设计的功能性有可能遭到遮蔽,设计基于人类各种需求的前提并不是设计者自身可以控制的,这也说明,文本的生成看上去既单一又复杂。鲍德里亚对消费主义的批判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如果要用四组关联词去阐释消费主义下的设计,显得极其苍白无力,特别是在机械化大生产的前提下,绝大部分的设计产品都失去了被阐释的意义。如果非要用“整全设计”的概念去做设计批评,那也应该是经典的、有着明显时代痕迹的设计作品而非任意一件设计个案,毕竟设计不等同于艺术品,何况是在艺术与生活合谋的今天。
结语
“整全设计”是基于符号学视域下,是将设计赋予文本价值的可能性的一种试探,假设设计与纯艺术在符号意义上等同,设计是否具备大致等同的阐释意义,设计是否值得用研究文本思维的方式来审视?文本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携带意义并等待解释。受众在解释文本过程中,很难摆脱各种文化对符号文本的制约。而伴随文本作为文本与广阔文化背景的桥梁,将文本与文化相联系腔制着符号生产与理解,这就为文本构建意义提供了路径同时也为接收者解释文本提供了可能。并非所有的设计都能纳入符号生产的范畴,绝大多数基于实用目的的设计只能成为充当文本的一个辅料,而并不能独立成为文本。广义设计的范围内,有两大类:铸造品牌与艺术边界模糊的设计(如建筑,兼具设计实用与审美目的)可以满足文本的生成与符号的再生产。
品牌被界定的范围分属在营销、市场、广告、设计。品牌的意义,正因其跨门类、跨学科,意味着文本构成形式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品牌意味着伴随文本指向品牌意义的叙述。一批伴随文本的协作一前文本注入、引导意义;元文本标新、塑造意义;副文本论证、沉淀意义;链文本嫁接、强化意义;型文本限定意义解释―才将品牌意义叙述出来。由此,普通意义上的设计并不需要赋予多层次、深入、全面的意义阐释,基于实用、功能及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设计仍然难以逾越其本身的属性。
对于设计语言和数据库类型,语言方面我们选择了基于动态服务脚本ASP(Active Server Page)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编写的程序主页面,数据库则采用微软Microsoft Access建立系统数据库。本论文简要描述了电子词典系统的设计过程。由于能力有限和时间的限制,难免会存在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
关键词:电子词典;ASP;数据库
1 电子词典系统研究概述
1.1 传统电子词典系统的概述
电子词典的起初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与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单版机形式的掌上电脑,其主要功能为学习而设计的词汇翻译查找功能,传统意义上的电子词典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学生用的只具备查词等很简单功能电子字典,一类是商务人士使用的,具备多种功能的PDA掌上电脑。
当个人PC机发展起来以后,诸多程序师便设计出类似于电子词典的程序来,运行在PC机上,程序的运行需要安装特定的电子词典软件,功能也和掌上电脑词典相类似。
1.2 网络电子词典系统的概述
当网络发展起来后,传统的电子词典虽有其的优势所在,单也难免有不可及的缺点,比如必须购买,或者进行安装等等,现在人们利用网络这一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效率高等特点设计出了基于网络运行的新型在线电子词典,所谓在线电子词典就是随时随地,只要能上网,即可通过网络来实现传统电子词典的诸多功能,比如查词、备忘录、等功能。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制作好的电子词典页面与数据库在网上,只需通过WEB页面进行访问,便可以非常直观的进行操作。
2 在线电子词典系统分析与设计
2.1 在线电子词典系统的用户需求简介
用户对于电子词典的功能需求最主要的为语言词汇的查找翻译功能,其次有记事本、电话薄、备忘录、日历等一些附加功能。我们基于用户对于电子词典的需求方面分析,主要设计了其语言词汇的查找互译功能。
对于有此类需求的用户群面也非常的广,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达到9600万人,接近一个亿的庞大用户群,况且网络是不分国界的,国外用户也可通过本系统进行词汇的查找互译。只要具备上网条件的用户均可无时无地的来使用本系统。
2.2 电子词典系统功能描述
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
1)在线进行英汉双语词汇的互译。
2)通过后台管理对词汇进行修改、添加、删除。
2.3 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系统开发环境为Windows XP pro系统下利用记事本进行ASP源程序的编辑,使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数据库程序,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当数据与程序完备后使用Dreamweaver与Photoshop对程序进行美化修改。最后在IIS 5.0 上测试运行。
3 ASP脚本简介
3.1 ASP脚本简介
ASP是微软公司最新推出的WEB应用开发技术,着重于处理动态网页和WEB数据库的开发,编程灵活、简洁,具有较高的性能,是目前访问WEB数据库的最佳选择。
3.2 ASP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ASP是服务器端的脚本执行环境,可用来产生和执行动态的高性能的WEB服务器程序。
当用户使用浏览器请求ASP主页时,WEB服务器响应,调用ASP引擎来执行ASP文件,并解释其中的脚本语言(JScript 或VBScript),通过ODBC连接数据库,由数据库访问组件ADO(ActiveX Data Objects)完成数据库操作,最后ASP生成包含有数据查询结果的HTML主页返回用户端显示。
由于ASP在服务器端运行,运行结果以HTML主页形式返回用户浏览器,因而ASP源程序不会泄密,增加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此外,ASP是面向对象的脚本环境,用户可自行增加ActiveX组件来扩充其功能,拓展应用范围。
3.3 ASP页面的结构
ASP的程序代码简单、通用,文件名由.asp结尾,ASP文件通常由四部分构成:
1)标准的HTML标记:所有的HTML标记均可使用。
2)ASP语法命令:位于标签内的ASP代码。
3)服务器端的include语句:可用#include语句调入其它ASP代码,增强了编程的灵活性。
4)脚本语言:ASP自带JScript和VBScript两种脚本语言,增加了ASP的编程功能,用户也可安装其它脚本语言,如Perl、Rexx等。
3.4 ASP的运行环境
目前ASP可运行在三种环境下:
1)WINDOWS NT server 4.0运行IIS 3.0(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以上。
2)WINDOWS NT workstation 4.0运行Peer Web Server 3.0以上。
3)WINDOWS 95/98运行PWS(Personal Web Server)。
其中以NT server上的IIS功能最强,提供了对ASP的全面支持,是创建高速、稳定的ASP主页的最佳选择。
3.5 ASP的内建对象
1)Ad Rotator组件:用来按指定计划在同一页上自动轮换显示广告,用于WWW上日益重要的广告服务。
2)Browser Capabilities组件:确定访问WEB站点的用户浏览器的功能数据,包括类型、性能、版本等。
3)Database Access组件:提供ADO (ActiveX Data Objects)来访问支持ODBC的数据库。
4)File Access组件:提供对服务器端文件的读写功能。
5)Content Linking组件:生成WEB页内容列表,并将各页顺序连接,用于制作导航条。
ADO组件主要提供了以下七个对象和四个集合来访问数据库:
1)Connection对象:建立与后台数据库的连接。
2)Command对象:执行SQL指令,访问数据库。
3)Parameters对象和Parameters集合:为Command对象提供数据和参数。
4)RecordSet对象:存放访问数据库后的数据信息,是最经常使用的对象。
5)Field对象和Field集合:提供对RecordSet中当前记录的各个字段进行访问的功能。
6)Property对象和Properties集合:提供有关信息,供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Field对象使用。
7)Error对象和Errors集合:提供访问数据库时的错误信息。
4 Access数据库介绍
Access就是关系数据库开发工具,数据库能汇集各种信息以供查询、存储和检索。Access 的优点在于它能使用数据表示图或自定义窗体收集信息。数据表示图提供了一种类似于 Excel 的电子表格,可以使数据库一目了然。另外,Access允许创建自定义报表用于打印或输出数据库中的信息。Access也提供了数据存储库,可以使用桌面数据库文件把数据库文件置于网络文件服务器,与其他网络用户共享数据库。Access是一种关系数据库工具,关系数据库是已开发的最通用的数据库之一。如上所述,Access作为关系数据库开发具备了许多优点,可以在一个数据包中同时拥有桌面数据库的便利和关系数据库的强大功能。
5 结论
基于ASP制作WEB模式的在线电子词典查词系统的实现,无疑会使传统的掌上办公为主的,向网络化、高效化和信息化转变。可以预计,随着人们对词汇信息量的增加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在线电子电子词典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冯能山,等.《轻松学习―ASP网络实用编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门禁社区;边界;家;文化地理视角;广州
中图分类号:K901.8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门禁社区(Gated Community) 是指用围墙或篱笆限制公众进入的居住区形态,小区居民的行为受契约的约束,并具有管理社区的集体责任[1]。它与主题公园、购物中心和少数族群聚居区等一起,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城市的典型空间景观[2]。门禁社区发展至今,已经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Urban Studies, GeoJournal等期刊出专刊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从研究话题来看,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是门禁社区的类型[3、4]、门禁社区的发展机制[5-8]、门禁社区对社会整体的影响[9],以及门禁社区的规划问题[10],相对而言,对门禁社区的文化分析则比较薄弱。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门禁社区的研究非常有限,且多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展开[11-15]。围墙或篱笆作为物质性的边界,它分隔了空间。从新文化地理学的观点看,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那么,它所承载的社会关系和意义是什么?围墙两边的群体又是如何理解、体验和阐释这种方式?本研究将围绕上述问题,从动态的社会过程去理解和阐释门禁社区,为门禁社区的学术争论提供文化的视角。
在已有研究中,有三位海外学者对中国门禁社区进行了解读:Huang认为,围墙之所以在中国社会中长盛不衰,缘于政府长期以来在居住区层面的政治控制,而门禁社区正是这种政治控制的体现。除此之外,围墙和大门表现和维护了集体主义感这一文化传统[16]。Wu 通过考察门禁社区的建筑设计和美学环境,倾向于将门禁社区解读为美好生活和社会地位的象征[17];Pow则通过对上海门禁社区的考察,认为门禁社区体现了我国新兴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身份,并通过这种排斥性的景观凸显了其优越性:门里面的中产阶级是优越的群体,他们具有文明和有文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之相对的是门外不文明的农民和民工,他们通常被边缘化为低等的“他者”(the other)[18]。然而仅仅将门禁社区解读为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无疑是将“文化”看作为固定不变的“事物”,可能陷入“文化决定论”的危险,而忽略了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出现的新情境。“美好生活”论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转型背景下新兴富裕群体的身份焦虑。但是,通过社会排斥来达到身份构建的目的仍值得商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日益加大,大量人口涌入少数几个超大城市,出现了新兴的城市新移民群体。尤其在郊区化过程中建成的大型门禁社区中,城市新移民占据了较大比例。以广州为例,在番禺等区的广州近郊区,数十所大型住宅区成为几十万广州新移民的住处,这些住宅区几乎全部为门禁社区。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门禁社区通用的原广州市郊区的滩涂、沼泽或农业用地,这就形成了与广州市“本地人”毗邻而居的空间格局。在这一背景下,家的建构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认知,从“边界”和“家”这两个不同却又相互交织的理论视角去阐释门禁社区。
2 边界和家的理论进展
人文地理学对“边界”的研究最初集中于国家之间的边界,例如边界冲突问题,这与国家利益和军事战略密切相关,涉及到边界的划分及其合法化问题。二十世纪末,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边界周边的联系[19]。在这类研究中,边界是实体的概念,多局限于国家尺度。近年来,边界理论发生了较大变化。学者开始关注“划界”而非“边界”本身[20]。“划分边界”涉及权力关系和象征性意义,边界也不再局限于国家尺度。这时边界被理解为国家、全球机构和次级行动者之间竞争的象征性的武器,来定义和制度化地方、地区和国家领土。如Sletto就通过分析泰国Nariva Swamp以环境保护名义而进行的边界划分过程,发现这个边界划分的过程与专家、意识形态、制度结合在一起,并改变了当地的权利关系[21]。除了实体性的边界,边界理论还应进一步将社会性的及其他非空间性的边界包括在内。Sibley指出,与种族隔离政策相比,日常生活实践中存在大量“模糊”的边界,造成了对他者的压迫。在西方边界研究的话语中,边界的划分过程或边界的生产过程被认为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通过控制社会空间的设计和使用来制定他们与“他者”(the other)的关系。它隐含了包含(inclusion)和排斥(exclusion)的权力过程[22]。边界的建立与身份认同相关,它划分出“局内人”(insider)和“局外人”(outsider)。这种二元划分表达了身份的生态维度:“局内人”被感知为家人,而“局外人”则被认为是混乱、危险和不纯粹的来源[23]。
另一个与本研究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家”。文化地理学对“家”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家被看作是一个温暖、愉悦和安全的场所,是情感的中心。例如,探讨不同年龄层的美国人对家里各种物品的情感依赖程度[24];老年人或其他弱势群体离开自己的家,搬到制度性住房的失去感和恐惧[25]。其次,家也被认为是人们生产身份最重要的场所,身份的地方产生不仅仅是通过家的归属感定义,更重要的是通过与家园外面更大范围的世界对立而定义,不管是真实的外界还是想象中的外界[26]。家的观念在全球化、移民和散居生活背景之下显得更为重要。大量移民常常感受不到“家”的感觉,不受当地国家的欢迎。例如Duncan & Duncan描述了在纽约生存的危地马拉人,他们存在于纽约,却并不是“真正”生活在那里,他们被当地人制度化为“他者”,缺乏“家”的感觉[27]。如今,学者们对家的理解更多与权力关系联系起来。每个人都致力于家的地方构建实践,并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家”被视为极端的地方构建形式[28]。家的地方构建不仅仅是装饰墙壁和布置家具等单纯行为,更是一个政治议题。纽约下东区的绅士化过程中,美国新兴中产阶级创造了美好“家园”,原地方占据者却面临着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问题。这一绅士化过程遭到了当地居民的反抗,这一过程被认为是对他们生活方式、社区和“家园”的攻击,对曾经是邻里标志的文化多样性的挑战[29]。
门禁社区的重要特征即为物理边界,用来控制公众的进入性。边界的形态既包括围墙和大门,也包括篱笆、铁栅栏和河流等自然软边。那么,在我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去理解这种边界和划界行为?边界和“家”的建构又存在什么关系?本论文将沿着上述“边界”和“家”的理论视角,具体探讨家的概念营销、家的感知以及家的地方竞争。
3 案例地和数据
本文选择广州市丽江花园、顺德碧桂园和旭日雅苑为研究案例地,这三个门禁社区在区位和人口特征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均是近年来广州市居住空间发展中较为典型的案例。丽江花园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南浦岛,是广州市住宅郊区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区域。丽江花园是全国最早一批建成的郊区大型楼盘,吸引了大量“新广州人”落户,在国内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丽江花园虽然不能代表全国所有门禁社区,但是从位于郊区的大型门禁社区来看,不管从小区环境、设施、管理、居住人口等方面均具有这一类社区普遍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顺德碧桂园位于广州和佛山的交界处,也是广州市住宅郊区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大型门禁社区。但与丽江花园相比,碧桂园吸引了大量港澳人士置业,这一类型的小区居民并不是常住居民,而是作为第二居住地,有“缤纷小香港”之称。旭日雅苑位于广州市城区,因此与丽江花园和顺德碧桂园相比,旭日雅苑的尺度较小,小区内公共空间、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多,但是周边市政建设比较成熟,是城区居住空间的典型类型。
本论文的数据获取来自三种方法:一是实地参与式观察。通过实地观测,可以了解到访谈或问卷等技术手段无法获取的社会人文信息,如居民真正的生活情况、邻里互动、对空间的利用和心态等。第二类数据来源是深度访谈。访谈主要是与门禁社区居民,居住在门禁社区周边的居民和门禁社区的管理层进行面对面的交谈,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在进行过程中,虽然设计了访谈提纲,但是访谈的流程主要针对被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进行追问,一般整个访谈涵盖提纲所有话题,但形式和内容并不拘泥于提纲。随着访谈的深入,访谈提纲也会做相应的修改。访谈时间基本控制在45分钟至1.5个小时,对关键人物做多次访谈。访谈人数的确定标准是信息是否已经饱和。第三类数据是图片、网络论坛和媒体。照片等影像资料、各大网络论坛尤其是业主论坛、新闻媒体对相关话题的报导是本论文重要的数据来源。
4 “家”的营销、感知与地方竞争
4.1 营销“家”的概念
为了销售商品房,营销“家”的概念是房地产开发商普遍使用的手段。“家”不仅仅是物质住房,用来遮风避雨或者作为摆放器物的空间,同时它是充满个人或社会意义和情感的地方[30]。房地产公司推销住房的方式,正是通过渲染“家”的情感和社会意义,把门禁社区描绘为舒适、亲密和安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广告图片和文本中,不仅仅是突显个人住房附属的情感和意义,“家”的美好感觉被表达为整个门禁社区,围墙和大门在地理上标识了“家”的情感边界。相对而言,城市郊区的大型门禁社区对“家”的概念营销更为普遍。
丽江花园的广告将丽江花园描绘为一个亲密舒适的地方,居住和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彼此信任,像家人一样。在房地产公司的营销策略中,物质和想象的“家”是商品房营销的核心。然而,“家”的概念运用不仅仅是强调个人与地方的情感依恋,还强化了与外界的对立,为了强化和维护这种身份统一的幻象,围墙外面的人被构建为“他者”,陌生人和“非家人”[32]。在房地产广告图中,小区外面的真实村庄通常被故意隐去或被虚假的“非地方”形象替代。
除了广告,门禁社区的各种节事节庆也参与了理想家园的构建。文化艺术节是丽江花园一年一度的盛事,更是丽江花园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和丽江花园居委会等制度性机构自上而下意识形态的建构。以第十届文化艺术节为例:
在丽江(花园)的生活,有欣喜、有快乐;有争吵也有失望;但更多的是爱和希望……一起走过的日子,是无法割舍的日子,因为在这个家・园里,情浓于水,我们是家・园的一员,有责任,为割舍不断的关系,为家・园明天的美好出一份力……当花开时节,我们已和我们的家・园一起成长,我们正开始思考:如何让我们的生命之花蓬勃绽放,如何让我们的家・园之花蓬勃绽放……
这是丽江花园第十届文化艺术节的宣传文案。开幕式的情景剧《认识你真好》,通过场景演绎,展现了丽江人在家庭、邻里及社区等各种关系的磨合中,对爱和家园的思考。不管是节目主题,还是宣传策划,均在营销“家”的核心概念。碧桂园家喻户晓的广告词“给您一个五星级的家”更是赋予“家”核心的地位。这一广告词获得97港澳国际作品(创意)广告类“国际广告词创意金奖”,也是碧桂园小区大门口醒目的标志。这类节庆事件旨在构建以地方为基础的身份,“划界”则有助于地方强化集体身份。围墙和大门作为边界则是构建“家”以及“家人”这一集体身份的空间策略。“丽江人”的身份被成功构建,它被媒体广泛引用,也深深根植于丽江花园居民的日常生活,下文将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4.2 “家”的感知(sense of home)
由上述分析可知,门禁社区通过广告媒体和节庆节事营销了“家”的概念,这是自上而下的社会构建,那么,作为生活在门禁社区中的居民,是否能够感知和认同“家”的概念?其次,在居民的认知中,围墙和大门与家的关系是什么?位于城区和郊区的门禁社区在上述两个问题方面是否具有差异性?从对门禁社区居民的深度访谈可知,不管是位于城区的旭日小区的居民,还是位于郊区的丽江花园和顺德碧桂园,围墙和大门均被认为是必要的物质空间,它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空间隔离,更重要的是符号意义。
现在每天就过着朝九晚五的工作,而且我在技术部门,就我一个女孩子,当时就觉得有很多东西要重新适应的。但我每次坐车回到丽江的时候,我就觉得里面的空气有一种甜味。因为我很不喜欢噪音,混浊的空气之类的气味,我就觉得这样子盲目的生活是为了什么呢。所以我很喜欢回到丽江。回到这里就像回到世外桃园一样。就是过丽江花园桥的时候,一进来就变得安静,而外面很吵。从丽江花园桥坐两分钟就到站了,哇,就觉得空气就真的很好……就像说一下车就像按了电梯,而一进入康城居就好像敲开了自己的家门。(丽江花园居民,时间:2008.3.8)
到了丽江大门口进了大门口好像到家了……大门推掉就没有标志了,就不是丽江花园,像个大村庄一样,那时就不叫丽江花园了,就该叫什么村了(丽江花园居民,时间:2008.3.9)
对居民而言,看到围墙、大门及门口等标志物,感觉就到家了。边界成为一种符号象征。它成为门禁社区居民的情感依托,在居民心目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住宅”是空间或物质性的,而“家”则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身份和认同等社会文化维度[33]。因此,从象征性意义上阐释,围墙和大门是住房在空间和社会文化心理两个层面的延伸,延伸了“家”的感觉。2010年8月26日,标有“丽江花园”四个大字的霓虹灯牌被城管,引起了丽江花园业主强烈的反响。很多业主纷纷在微博和丽江花园业主论坛――江外江论坛上留言,表达不满和遗憾之情,因为“丽江花园”这四个字不是广告牌,而是他们的门牌。丽江花园业主“何日回穗”开贴称:“丽江花园”已逝,留下的是难看的铁架!”;业主“jxgzzl”发帖抗议说,“霓虹灯牌是丽江花园的门牌,在新光大桥和番禺大桥上都可以看到这四个字,它也是我每天回家的领航灯!”。jlxjd 说,“今天回丽江,看了看,字没了,有些失落”;Arlen说,“拆了都不漂亮了,以前远远地就能看到俺们的家,丽江花园。现在……呜呜……”以上言论体现了物质空间是如何与“家”的情感产生联系,也反应了“家”对丽江花园居民日常生活和地方归属感的意义。
边界具有政治、物理、社会空间、心理和功能的维度[34]。对门禁社区而言,边界建构和强化了“家”的感觉,因此心理维度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显示,丽江花园仅有15%的居民在广州长大,在广州生活不足3年的有21%,绝大多数居民在广州生活了3年~10年的时间。对这类城市新移民而言,家具有特殊的意义,围墙和大门是他们构建新的地方,与本地人共存的方式。
与丽江花园相比,旭日小区居民对“家”的情感依恋较弱,更重视隐私,与外界环境的空间分隔,因为其位于嘈杂的城区。因此,边界的意义在于空间区隔而非象征性意义,正如旭日小区郭女士所言:“如果是一个开阔的空间,我就感觉这个小区不是我的,好像是公共场所一样。如果没有这道门或围墙的话,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我觉得就感觉不到是一个家的感觉”。与丽江花园和旭日雅苑相比,顺德碧桂园居民对符号象征的感知更为强烈,更追求家的感觉,而家则是构建在与外界的对立之上:
碧桂园成功的地方就在这里。你进到大门口就是到了大的家,进到自己家门口就是一个小的家。我老公晚上经常出去散步,他每次出去的时候我都会交代的,一定要碧桂园里面,不要去三桂,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他在外面遇到什么事的话我就感觉好像并不是在我的控制之内的,他也会同样跟我讲,如果带小孩子出去玩的话,尽量在碧桂园,如果去祈福,去广州都要让我知道。所以我们都感觉碧桂园里面这个氛围是安全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外地人来说(顺德碧桂园居民,时间:2007.3.18)
顺德碧桂园的案例更体现了西方学者对“边界”的批判,围墙内的人被感知为家人,而围墙外则是“危险”、“混乱”和“不文明”的他者[22、23]。从社会构成分析,41%的顺德碧桂园居民为香港人,作为第二居所,与围墙外面的世界接触不多,更缺乏地方感,对不熟悉的人或地方往往存在戒备心理。
4.3 “家”的地方竞争
上文分析了“家”的概念营销和门禁社区居民“家”的感知,并探讨了边界和“家”之间的关系。然而地方是不稳定的、多样的,同时也是竞争性的。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城市的公园,不同尺度的地方总是处于竞争,也总是处于变化之中。同理,“家”的地方建构也是竞争性的,围墙和大门作为“家”的象征,首当其冲,成为争夺家的关键地方。新建成的门禁社区占据了大片空间,围墙这时则成为“圈地”的工具。对于本地原居民社区(生活在围墙外面的居民)而言,则意味着地方被剥夺,本地人的“家园”受到外来者的入侵,正如徐女士(生活在旭日雅苑旁边的员村新村,开放型社区)所言:
肯定是不好啦,小区要了我们那么多地……如果小区没有建起围墙,拿了那么多地,我们这个小区(员村新村)不止现在那么小。我们这些弱小市民,也没有说话权力啦,只有眼白白看着他们建起围墙,圈地(旭日雅苑周边居民,时间:2008.7.10)
在旭日雅苑案例中,地方争夺战不仅仅停留在“家园”的失去感。在现实中,周边居民也上演了轰轰烈烈的竞争实践。事件的起因源于周边居民发现旭日雅苑的围墙超越了道路红线建设,因此要求围墙退后,还“地方”于民。在周边市民的抗议之下,围墙被迫拆除,从下面两张照片中(图2、图3),仍然可以看到当年围墙的痕迹。在实地考察中发现,旭日雅苑的违章围墙被开发商分为两段处理:第一段钢筋围墙被彻底拆除,沿员村西街形成一小片公共场所,这片公共区域又成为周边居民的“地方”:大人带着小孩玩耍、老人们聚集在这里谈天说地,尤其是在傍晚分外热闹。没有了围墙,一些小商铺也发展起来,便利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第二段围墙虽然被拆除,但是开发商在原址沿员村西街种植了一圈灌木(图4),这圈灌木虽然低矮,但是也起到围墙的作用。因此,本质上并没有退后道路规划红线。对周边生活的居民而言,灌木丛围住的是旭日雅苑的草坪,跟原来钢筋围墙相比,现今的景观开阔很多,也更加得到大家认同。
它原来是有个铁丝网的围墙围住的,现在叫它拆掉的。草坪那边也打开了,种了一排树。那个树没问题,如果你建个围墙档起来跟种那个树就差很远了嘛。感觉上就是两回事,你看起来走起来就舒服了嘛。你走到哪里都是围墙,你看起来都不舒服。如果你一路走下去都是这个围墙,肯定不舒服啦。现在种上树围起来,草坪也打开了,感觉好很多了。(旭日雅苑周边居民,时间:2008.7.7)
李先生在员村西街开了一家药铺,他的住房正好对着旭日雅苑,他认为灌木丛背后的空间也应当是公共空间,但是既然视野未被灌木丛遮住,默认了灌木丛存在的合理性:
他们原来建围墙的地方明显是公用地来着,现在他们的花园位置(旭日篱笆围墙里面)应该也是公用地来着……对我来说,旭日这个围墙最好是这样(用低矮的树木围成围墙),应该绿化嘛,景观好一点。
从地理尺度分析,“家”的范围可以是一栋房屋,也可以是一个街区,甚至是一个国家。对于本地居民而言,“房子”周边的公共空间也是“家”的一部分。因此,围墙和大门“圈走”了他们的物理、社会和心理空间,围墙和大门也成为围墙外本地人争夺地方的符号。Cresswell指出,创建地方必然涉及对外在事物的界定,并产生了“安适其位”(in place)和“不得其所”(out of place)的区分[35],“不得其所”意味着逾越了不该逾越的界线,这条界线通常是地理界线,也是社会文化的界限。旭日小区的水泥围墙被推倒,又重新建起篱笆墙,虽然本质上并没有带来土地利用的变化,但是这一重新划界的过程具有重要的心理和文化意义。围墙外居民将开放和绿化的景观感知为舒适的地方,而钢铁围墙则意味着冰冷和排斥性的界限,边界的“逾越”意味着“家”的竞争中的胜利。
5 结论
研究运用“边界”和“家”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解读了门禁社区的意义。研究发现,在我国人口快速流动的背景下,城市新移民们致力于使“地方”感觉像“家”一样的实践。在家的构建过程中,边界发挥了重要作用,划界行为不仅仅是一种重要的策略,更成为家的空间表征。因此,门禁社区的围墙和大门不仅仅是物质边界,更是社会和文化建构,它将家的感觉延伸至整个门禁社区。家的概念被房地产公司运用,围墙和大门成为构建“家”的空间策略,也成为围墙外本地人争夺地方的符号。在本文三个案例中,位于城市郊区的大型门禁社区更重视“家”的概念营销,门禁社区居民对“家”的感知也更为强烈,因此,围墙和大门这类物理边界被赋予了更强的情感和符号意义。
家的构建是通过创建边界而实现,边界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意义,以上结论均体现了西方理论中对边界的理解。然而,在复杂的地方争夺中,边界总是处在不稳定和变化之中,并且边界的意义和内涵也会随着社会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也是本研究对“家”和“边界”的理解异于其他案例研究的原因。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对边界持较为批判的态度,认为划界过程是对“他者”或“局外人”的排斥,“他者”和“局外人”往往是贫民和少数族群等弱势群体。这类研究是将门禁社区置于社会极化和种族歧视的社会背景之下,而本研究则着眼于城市新移民视角,以及我国异于西方的社会情境,对“边界”和“家”的构建提出了不同见解。本文选择了广州市三个门禁社区以及周边邻里作为案例研究,这三个社区总体上属于大众型或中端社区,且均属于新来社区,形成与本地老社区毗邻的现象,是我国目前最常见的现象,因此具有典型性的意义。但是,门禁社区从类型看,还包括更高端的门禁社区,这一类型的案例可能产生不同的研究结果,也是未来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R. and S. Blandy. Introductio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new enclavism and the rise of gated communities[J]. Housing Studies, 2005, 20(2): 177-186.
[2] Dear, M. and S. Flusty. Postmodern Urbanism[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98, 88(1): 5072.
[3] Blakely, E. and M. G. Snyder. Fortress America: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ds[M].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7.
[4] Grant, J. and L. Mittelsteadt. Types of gated communities[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 Design, 2004, 31(6): 913-930.
[5] Glasze, G. Segmented governance patterns- fragmented urbanism: the development of guarded housing estates in Lebanon[J]. The Arab world geographer, 2003, 6(2): 79-100.
[6] Low, S. The edge and the centre: gated communities and the discourse of urban fear[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2001, 103(1): 45 - 58.
[7] McKenzie, E. Constructing the Pomerium in Las Vegas: A case study of emerging trends in American gated communities[J]. Housing Studies, 2005, 20(2): 187-203.
[8] Webster, C.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public realm: gates, green belts, and Gemeinschaft[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 Design, 2002, 29(3): 397-412.
[9] Borsdorf, A. and R. Hidalgo. New dimens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Latin America: From gated communities to gated cities, the case of Santiago de Chile[J]. Land Use Policy, 2008, 25(2): 153-160.
[10] Thuillier, G. Gated communities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 of Buenos Aires, Argentina: A challenge for town planning[J]. Housing Studies, 2005, 20(2): 255-271.
[11] 封丹,Breitung. W,朱. 住宅郊区化背景下门禁社区与周边邻里关系―以广州丽江花园为例[J]. 地理研究,2011,30(1):61-70.
[12] 封丹,Wissink. B, Breitung, W. 社会文化制度对门禁社区发展的影响―中国和荷兰的对比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0,19(4):128-137.
[13] 刘晔,李志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封闭社区国内外研究述评[J]. 人文地理,2010,25(3):10-15.
[14] 窦强. 从小区到门禁社区―北京住区形态的演进[J]. 建筑学报,2010(3):7-12.
[15] 余侃华,张沛. 国外门禁社区发展的多视角审视与反思[J]. 规划师,2010,26(1):86-89.
[16] Huang, Y. Collectivism, Political Control, and Gating in Chinese Cities[J]. Urban Geography, 2006, 27(6): 507-525.
[17] Wu, F. Gated and packaged suburbia: Packaging and branding Chinese suburban residential development[J]. Cities, 2010, 27(5): 385-396.
[18] Pow, C. P. Gated communities in China: Class, privilege and the moral politics of the good life[M].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19] Minghi, J. From conflict to harmony in border landscapes[M]. The geography of border landscapes. J. V. Minghi.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1991: 15-30.
[20] Newman and David. Boundaries. A companion to Political Geography. A. J. e. al[M]. Malden: Blackwell, 2002: 123-137.
[21] Sletto, B. Boundary making and regional identities in a globalized environment: rebordering the Nariva Swamp, Trinidad[J].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 2002, 20(2): 183-208.
[22] Sibley, D. Geographies of exclusion: society and difference in the West[M]. London: Routledge, 1995.
[23] Dixon, J. Contact and boundaries: 'Locating'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J]. Theory & Psychology, 2001, 11(5): 587-608.
[24] Csikszentmihalyi, M. and E. Rochberg-Halton. The meaning of things: domestic symbols and the self[M]. 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25] Valentine, G. Social geographies: space and society[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2001.
[26] Clarke, A. J. The aesthetics of social aspiration. Home possessions: material culture behind closed doors. D. Miller[M]. Oxford/ New York: Berg: 2001: 23-46.
[27] Duncan, J. S. and N. Duncan. Landscapes of privilege the politics of the aesthetics in an American suburb[M]. New York/ London: Routledge, 2004.
[28] Manzo, C. Beyond house and haven: Toward a revisioning of emot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plac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03, 23(1): 47-61.
[29] Reid, L. and N. Smith. John Wayne meets Donald Trump: the lower east side as wild wild west Selling places: the city as cultural captial, past and present. G. Kearns and C. Philo[M]. Oxford: Pergamon, 1993: 193-209.
[30] Papastergiadis, N. Dialogues in the Diaspora: Essays and Conversations on Cultural Identity[M]. London: Rivers Oram Press, 1996.
[31] Rybczynski , W. Home: A Short History of an Idea[M]. London: Heinemann, 1988.
[32] Young, M. House and home: feminist variations on a theme, in Intersecting Voices: Dilemmas of Gend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cy[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134164.
[33] Rubenstein, R. Home Matters: Longing and Belonging, Nostalgia and Mourning in Women’s Fiction[M]. New York: Palgrave, 2001.
[34] Breitung, W. Borders and the city Intra-urban boundaries in Guangzhou (China). Quaestiones Geographicae[M]. Poznan: Adam Mickiewicz University Press, 2012.
[35] Cresswell, T. Space and Place. Yi-Fu Tuan. Key texts in human geography. P. Hubbard, R. Kitchin and G. Valentine[M]. London: Sage, 2008: 53-59.
Boundary and the Making of Home: A Cultural Study of The Gated Communities in Guangzhou, China
FENG Dan1, ZHU Hong1, Werner Breitung2
(1. Cultural Industry and Cultural Geography Research Center,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China; 2.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论文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媒介素养教育
[论文摘要]:文章从媒介素养的深刻含义、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沿革现状及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等方面,阐述媒介素养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时代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被形形媒介信息所包围,信息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中学生对媒介的认识、选择与接触,对媒介信息的甄别与判断,以及对媒介的使用等,都直接关系到中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影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广告等媒介所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包括使用宽泛的信息技术来制作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
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即:具备信息时代的新素质—媒介素养;对教育提出了适应时代的新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为中学语文教学适应时代需要指出了新的思路—将媒介素养教育引入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媒介素养对于能力的要求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媒介素养是一种具有综合意义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它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基础上建构了一种融合时代因素、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紧密结合当前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在素质教育指向下语文教育由“纸面文章”走向“实践应用”的重要通道。
今天的语文教育应教给学生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基本的视、听、读、写、说的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从而学会使用社会的一切信息资源以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发展。
二、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实践的国际考察
媒介素养教育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198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视下,学校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目前许多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将媒介素养教育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省份;1999年9月,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全加英语语言文学课程的一部分,成为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整合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语言课的一部分。1995年,英国教育部修订的国家课程框架要求2000年以后的英语教学必须增加动感图像文本的学习内容。目前,美国各州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均含有媒介素养教育的规定。我国港台地区及印度也开始重视媒介素养教育,而我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实践研究尤其缺乏。
鉴于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与其母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母语教育是信息时代世界母语教学的必然趋势。站在国际教育的视角上,我们会发现媒介素养教育融入语文学科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趋势,在语文课程中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佳平台,也是实现“语文素养”教育时代新要求的最佳途径。
三、对我国开展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建议
1.加强语文媒介素养的研究和实践。对研究界来说,不但需要介绍西方先进国家母语媒介素养的历史、现状和标准,还要深入研究语文媒介素养的定义、特征及其发展序列;不但要研究语文媒介素养教材的编写特征和方式,还要探索语文媒介素养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但要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更要做好这些经验的转化工作,使其为中国语文教育事业服务。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探索怎样在高考中增加媒介素养的考试范围,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在推广语文媒介素养时都曾遇到过很大的阻力,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大学入学考试中没有将媒介素养问题纳入考试范围,因而很多教师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冒风险。现在,英国已经很明确地将这一要求体现在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的语言测试中,美国的全国英语教师协会也在1997年通过一个决议案,呼吁各大学入学考试机构将语文媒介素养的要求体现在英语科目的考试要求里,以此推进高中阶段的媒介素养教学活动。如果能在考试研究中取得突破,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广大中小学教师不令自动。
2.慎重第一。语文媒介素养是一个社会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使用和推广不能离开这些基本条件。在教育和教学层面,语文媒介素养或者媒介素养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教育当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加以重视和落实,语文教师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承担起这一艰巨的工作,学生是否愿意进入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以及家长或者社区是否已经做好了接受或者支持的准备等等。所有这些要素都将共同作用,决定语文媒介素养能否取得成功。尝试媒介素养教学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语文媒介素养决不是包治语文教育百病的良药,它甚至是一把双刃剑,条件不成熟,准备不充分,或者运用不得法,都可能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3.需要排除对语文媒介素养的误解。有的人把语文媒介素养理解成信息技术的操作素养,即语文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一种浅薄的陋见。我国对语文媒介素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可提供
参考,但这决不是广大语文教师保守观望甚至拒绝的理由。作为一线教师,要千方百计学习钻研,主动尝试,将成功的实践和事例聚集起来,形成语文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对语文媒介素养的决策和实施。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32-02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体发展趋势
互联网的崛起与普及深刻影响了传媒业的发展,新媒体不但分流了广告与读者,甚至分流了信息源,在新兴媒体的不断冲击下,传统媒体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被消解,新闻传播主要平台和话语渠道的作用日益被侵蚀。随着媒体的宽泛化,传统的媒体形态已经瓦解。媒体形态的未来组合,将由原来的新闻单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媒体与公民自媒体一并构成。
(1)边际宽泛。微博出现之后,人人都已成为记者,每一个组织都是一个媒体。一些网络大腕拥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粉丝(受众)的超级媒体。例如,马云拥有1557万微博粉丝,李开复拥有5000万微博粉丝……有人比喻这些名人在微博上的言论立刻会成为其他媒体关注的焦点,传播力度甚至超过了一个地市级日报的数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扩张,完全改变了信息传递的途径和方式,任何一个自由个体都拓展了媒体的边际。而随着互联网一代的成长,“以数字化阅读为主的阅读模式的形成,以其方便、直观和形象等特点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传统印刷媒介时代纸质阅读的深入性、高度集中化的阅读习惯渐渐被倾向跳跃式、碎片化的、视觉化的数字化阅读习惯所代替”。[1]
(2)专业小众。互联网时代,媒体的内容正变得小众化、专业化,取代了过去大而全的媒体出版物。由于媒介迅速扩张,信息流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在细分的成熟市场,媒体注定是适度和小众化的。例如,2014《新京报》的改革方向就是专业化、细分化,将文化、娱乐、体育合并为一组“文娱体”版。
现在的媒体,已经变得“小而精”――成为了零散化的小众的、专业的行业媒体。基于用户需求信息,这些“专注行业”的小媒体却可以在互联网中演化出更多的服务方式。例如《创业家》杂志组织线上俱乐部,通过线下活动,开创性地提供各类服务……
(3)多元思维。在互联网的冲击下,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产业界讨论的热点。但是,传统媒体如广电、报纸真正在互联网化过程中取得成功者凤毛麟角,绝大多数的做法是单位新建一个网站,然后把报刊、电视上的内容搬到网上。这一做法并没有遵循互联网内容生产和互动传播的规律,没有真正做到用户思维,依然是传统媒体的单向输出,内容的生产没有在用户、网友、粉丝的需求交互中产生。当然,有部分传统媒体开辟的新媒体战场有了相对独立的运作模式,能借助原有影响力,逐渐构筑起了新媒体传播平台,比如钱江晚报的微博、微信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纸媒本身。
媒介的本质核心任务是提供信息,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只是媒介工具的形态。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如果盲目跟风而不注重内容建设,那么传统媒体是很难融入新媒体语境的。在人人都成为媒体的今天,传统媒体应该向互联网式的“内容产品化,产品服务化”方向发展。
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一)传播速度。传统媒体较之于新媒体,最明显的一个劣势就是传播速度。回顾这两年的重要新闻事件,例如马航MH370失联事件,国内最早一条权威消息由新浪微博@微天下于3月8日8:29,之后@央视新闻、@人民网也迅速消息。其实,无论是重大事件,还是在舆论中产生影响力的热点事件,我们发现网络新媒体都是起源地。手机和网络新媒体速度极快、内容更新及时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二)内容生产。新媒体传播中,由于人人都可以生产内容,使得大量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被制造,比如“金庸去世”、“斯诺登爆料美国登月造假”等,显然,这样的虚假信息影响了人们对新媒体的信任度。相反,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从记者到编辑都经过专业的训练,有较为严谨的审核制度,因此内容的真实性和品质远远强于新媒体,所以,传统媒体依然具有权威性,在某些重大事件上仍然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
(三)传播渠道。传播渠道单一是传统媒体的弱点,电视媒体只通过有线电视进行信息的传播。目前,不少传统媒体已开始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如中央电视台的央视网,湖南卫视的金鹰网等,但是应该注意,不是电视台做了网站就是互联网多渠道传播,比如,杭州电视台(杭州文广集团)的网站,仅仅做到了信息展示,没有达到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速度、交互、体验、无限等真正的传播渠道优势。
(4)用户评价。以手机、PAD、PC为主要终端的新媒体,以人性化的用户体验和方便快捷的信息处理,成为人们的身体的衍生。新媒体平台充分实现了瞬时的超文本传输,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融合于一个平台之中,给受众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样的用户体验,是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虽然传统媒体也倡导“内容为王”,但传统媒体以“大众”为目标,提供的是群体化信息服务,新媒体通过技术实现了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两者产生的效果评价当然有了很大的区别。
三、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发展的策略
新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新媒体也有致命的弱点,比如内容生产资源缺失,而传统媒体拥有高质量的生产资源,经过精心制作的电视节目,也是新媒体中粗制乱造的节目无法比拟的。新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的病症在于渠道上的劣势。因此,媒介融合过程中要突出传统媒体的核心内容资源建设,再通过新媒体的渠道优势,为核心内容打造符合新媒体传播的平台。课题从内容资源建设和媒介渠道呈现两方面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利用新媒体的内容包含量,传统媒体如光电系统可开辟类似“电视读网”的板块。网络新媒体内容资源丰富,尤其是网民互动频繁的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平台,带来了大量信息。传统媒体可借助网络新媒体进行再次加工编辑整理,梳理出更为精彩的内容。比如互联网博客节目等正是充分借助了网络媒体资源,开创了新的电视节目内容,为受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比较有名的凤凰卫视的《网罗天下》栏目,节目组每天为观众搜索全球各地的网站、网页和论坛、微博、微信等网络热点话题,经过剪辑、配乐等二次加工,成为了一当全新的栏目,播出之后,再通过互联网二次传播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网友。电视读网节目是利用新媒体的海量资源重新整合的最简便方式,是补充和丰富电视节目的重要手段。
(二)“占地为王”的地方化内容经营。对于杭州这样的地市级传统媒体而言,地方媒体大都限制在一个行政领域内生存,尽管也有到外省(区、市)甚至其他国家采访的机会,但日常的消息来源还是所辖地区。根据信息传播的特点,受众定会比较关心与自己利益相关或地域较近的信息。可以从地方文化特色着手,打造本地市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形态。因此,地市级别的媒体应树立“占地为王”的内容经营理念,塑造文化包围圈,打造地方性的特色节目内容。
(三)利用现有新媒体平台,拓宽传播渠道。传统媒体要积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种粘联性,对节目进行营销推广。现在,已经有一些电视媒体做出了尝试,例如央视2015春晚,第一次利用微信设立互动,吸引到了很多守在年轻人看春晚,并参与微信摇一摇抢微红包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还比如,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第三季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比如QQ音乐、乐库音乐、网易云音乐、百度音乐、UC浏览器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传播,吸引到了众多粉丝的眼球。
(四)构建品牌网站,搭建受众互动平台。传统媒介的传播更大程度上受到时空的限制。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界限与意识形态等障碍。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立体式多维传播渠道。2006年10月18日,凤凰卫视传媒集团旗下之凤凰新媒体推出全新改版的网站,利用全新的方式在互联网、手机媒体、及IPTV上登场。改版后的凤凰新媒体做到了多网融合,把互联网、无线网、和网络电视(IPTV)三大网络的用户进行了整合,将内容资源与技术平台进行了融合,并以辩论、博客、社区等Web2.0互动板块为用户开拓双向及多对多的交流空间,真正实现“报网合一”、“台网互动”。
(五)挖掘历史资源,重新整合传播,使节目的信息达到最大化传播。传统媒体一般都拥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一些优秀的,特别是具有历史价值的节目通常在电视媒体播出一次后,就被放进资料库,而失去了再次传播的机会。比如,1995年,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曾经在一次街头采访中,采访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马云,18年后,马云已经成为了风云人物,成为了受众关注的焦点,显然这样的珍贵视频具有再次被传播的可能。因此,传统媒体可以通过网络媒体重新编排内容,老树发新芽,实现内容的二次多次传播,逐渐扩大自己的受众群体,从而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六)树立全媒体素养,采编播合一的人才理念。新媒体的更新,关键是人才队伍的更新。由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异质性,必须建立起适合新媒体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现有的不少传统媒体也加强了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比如杭州日报的文字记者,现在要带着相机去采访,在完成文字稿的时候,还要求学会摄影、摄像,并且能够在手机等新媒体上进行视频的简单编辑,及时。但是不少改变目前还只在技能层面上,还未触及到真正的传播理念和和方式上,离真正的新媒体“全能记者”还有距离,还应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除此之外,人才机制的建立更应重视全媒体领域在整合、策划传播等方面的运用,既要重视对全媒体技术领域的思考与观察,更要重视新媒体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发掘,这才是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事业发展最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梁希妹.泛媒时代的浅阅读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在网络中的众多查询工具中,搜索引擎是一种新型的被众多网站所推崇的也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网络查询工具。其中既有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提供的搜索引擎,又有专业的搜索引擎网站。如Google等。从某种角度言,搜索引擎的出现确实使广大网民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能够方便、快捷的查找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众所周知,网站访问量的增加,必然可以给网站所有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因此,随着广大网民用户对包含搜索引擎的网站的访问量的激增和人气的增长,于是基于有利可图的商业利益考虑,很多网站便向用户提供了种种便利的搜索引擎服务。然而孰不知这些服务却面临着潜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一、目前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的两种基本搜索模式(一)完全复制型。即将用户所需的信息完全拷贝到网站的服务器上,当用户利用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信息时,可以任意下载。
这种搜索引擎模式按信息提供来源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网站本身即信息来源的提供者,即通常所讲的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第二种是网站本身非信息来源的提供者,其所存储的信息是从其他网站复制、转载而来的,即网站的网页存档服务。而第二种网页存档服务,下文将重点阐述。
(二)临时链接型。即网站中搜索引擎提供者在其服务器上并不生成作品的复制件,也不是作品的直接上传者,只是在本网站(搜索引擎所在网站)与作品所在网站建立了某种链接服务。
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完全复制型的第一种方式,对于网站上传到互联网中的作品这一行为无非存在两种结果。其一,如果网站所有者征得了著作权人许可同意,则不构成侵权。反之,网站则明显存在着著作权的侵权风险。对于完全复制型的第二种方式,网站转载、复制、摘编作品,依照法律规定(1(,只要未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并且向著作权人支付了一定的报酬后,显然就不存在侵权。而对于较为复杂的网页存档、临时链接等搜索模式,则需要从技术层面上考虑,通过对其运作方式等问题的分析,来具体研究其存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二、网页存档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1网页存档服务的工作方式众多网站包括专门的搜索网站,通常会利用具有搜索、归纳等功能的软件,首先自动在互联网中抓取、收集各类别的内容,并复制在其相应的服务器上存储,接着在将这些复制好的内容依某种特定方式,整理、归纳,建立索引。这样,当使用者键入关键字进行查询时,浏览器就会迅速将键入的指令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从而进行对比、选择,再将最后搜索结果呈现到使用者的终端屏幕上。但这种搜索结果不同于以往的超链接技术,并非是直接连接到网页所在的地址上,而是将已存储在网站特定服务器上的网页资料,按着使用者的特定指令直接传送到最终用户的浏览器上。
2网页存档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正如上面对搜索引擎网页存档的技术特性及工作方式的分析,不难发现此项服务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下载网页,二是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将其下载的网页提供给不特定人。
其实,从本质上看,网络上的作品(包括通过上传等方式上载到网上的作品)通常与一般著作权法上的保护并无差别。如果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同意而随意使用(当然指非合理使用),则很明显存在着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风险。首先,此项网页存档服务的第一阶段——将包含他人作品的网页全文资料下载、复制的行为,本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侵权风险。因为这种下载复制行为不但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同意,而且还会对有些著作、作品的图书销售市场造成巨大冲击,从而影响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此项服务的第二阶段——将下载的包含他人作品的网页全文资料提供给不特定人。这种行为则明显存在着侵权的故意。因为假如退一步来讲,第一阶段的行为不构成侵权,属于合理使用的话。那麽,第二阶段的行为明显是超越著作权法规范的合理使用的目的的,而显然有着违反著作权法,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网站所有者在提供网页存档服务时,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显然是该服务的一个行为,那麽则显然存在着侵犯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之可能。
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权利人许可。”(2(探讨此项服务是否存在著作权侵权风险,就必须明确讨论这项服务的各种行为是否违背著作权法合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如果属于合理使用,则显然属于合法行为。否则,则显然存在着侵权风险。新《著作权法》第22条、第23条明确规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围。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准物权”,通常采取的是“法定主义”,即:法律无明文规定的,则无此权。由于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尚未明确将为给他人提供搜索引擎服务而任意下载他人作品全文并随意将其提供给不特定人的行为规定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合理使用方式之一。况且无论是新《著作权法》第10条第(十二)项还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都明确规定了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因此网页存档服务显然存在着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风险。
从判断是否属于合理使用必须考虑的四个标准来看,此项服务也明显构成侵权。(一)使用目的及性质。此项服务虽然名义上是网站为广大网民用户免费提供方便、快捷地网络查询工具,实际上网站运作者则是通过不断激增的网上用户不断点击网上广告及其他方式而获取利润,显然属于商业目的,不符合合理使用的第一个要件;(二)作品的性质。即指作品的创作程度,创作的取得方式等。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会使你很难判定真正的著作权人到底是谁,或者又到底是谁率先将作品上传到网上。因此,作品的性质对是否构成合理使用影响不大。(三)使用作品的质量及其所占比例。因为网页存档服务是下载他人网页或作品之全部。很显然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权风险。(四)使用结果对作品潜在市场的影响。这点不言而喻。试想如果你有机会能够从网上随意免费下载你所需要的东西,你还会去购买它吗?纵上所述,网页存档服务显然一个条件都不符合合理使用的标准和要件。因此,存在着明显的著作权侵权风险。即使从社会整体利益考虑,网页存档服务的第一阶段行为有合理使用的可能,但是从法律分析角度而言,仍存在着潜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三、临时链接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1临时链接服务的工作方式目前很多网站都存在着“友情链接”这一栏目。当你在某一网站浏览尽兴后,想访问其他网站时,只要存在着链接服务,你就可以将鼠标在上面点击一下,浏览器页面马上就会转换到你所想要访问的网站上。这种服务被称之为临时链接。当然网站之间也有达成协议而永久链接的。同样在网站提供的搜索引擎服务中,也存在着该项服务功能,即当你键入所要查询的关键词后,如果浏览器上存在着你所要查找的信息。那麽反映在你的计算机屏幕上面的就是众多信息的简介及其所在的网站。同样,如果你要查看,只需轻轻一点,马上就会连接到你所需的信息所在网站。此时搜索引擎提供的只是一个指向你所需信息所在网站的“路标”。在你点击检索结果后,会自动显示包含上载作品的网站,却并无原网站(搜索引擎所在网站)的任何标记。
2临时链接服务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法律分析通过上面对临时链接服务工作方式的分析,可以发现搜索引擎提供的这种服务,只是在搜索引擎所在网站与上载作品所在网站之间建立某种链接性联系,而在前者网站的服务器上并无任何上载作品或网页等信息,更谈不上说是前者对后者信息的非法复制。因此,从技术特性上考察,并不存在侵犯著作权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看,此时的搜索引擎所在网站其主体地位只不过是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而非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网络内容提供商。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考察,信息传输过程被简单地描述为:信源——信道——信宿。搜索引擎提供者的作用仅仅是连接用户(信宿)与作品(信源)的中介(信道)。因此,它应当属于ISP的范畴。”(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也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而采取移除被控侵权内容等措施,被控侵权人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违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即ISP如果只是被动地提供网页或者是提供信息搜索工具而不知道有具体的侵权行为,只要ISP未从中获利,ISP就可以免责,但是一旦收到权利人的通知或者是通过其他途径知道存在着侵权,ISP就应该立即中断这些链接,以防止进一步发生侵权的可能。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责任,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因此,搜索引擎提供者的侵权归责原则也应采取过错责任原则。(4(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也采取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如美国1998年制定的《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曾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对在其系统或网络中按照用户的指示存储的侵权材料,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并且只承担有限的停止侵权的责任;对因使用信息定位工具(包括名录、索引、引证、指针、超文本链接等)将用户指引或链接到某个包括侵权材料的在线站点,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并且只承担有限的停止侵权的责任。”即安全港(safe harbour)德国《信息与通讯服务规范法》第五条第(二)(三))(四)项的规定也采取了过错责任原则。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于ISP的责任归责,选择采取的也是过错责任原则。
通过以上的法律分析,可以明确的是临时链接服务在我国目前不存在著作权侵权的风险。即:搜索引擎提供者如果仅仅提供的是单纯的连线服务,则不构成侵权。而在实践中,搜索引擎提供者提供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连线服务,而且还会向不特定人提供一定的网页资料。这样常常会使搜索引擎提供者左右为难。因为一方面不及时移除相关内容可能会构成对著作权人的侵权,另一方面轻易删除网上内容又可能侵犯上载者或其他第三人的权利。这时包括搜索引擎提供者在内的ISP将会面临著作权侵权的双重风险。
四、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著作权侵权风险的责任规避作为商家,在经营运作中经历必要的商业风险是很正常的。但是对与能够并且可以规避的侵权风险,商家们在商业运作中还是应该从法律上注意并且减少不必要的责任风险。对于网站搜索引擎提供者面临的著作权侵权风险,正如象有的人分析的“《网洛著作权司法解释》总的来说是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但由于缺乏其他措施相配套,实际上将一些风险不适当地加在ICP和ISP身上。”(5(很显然目前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将责任风险不恰当地加在了网站所有者身上。因此,网站所有者在提供搜索引擎服务中有必要注意、规避研究不必要的著作权侵权风险。
1尽充分必要的注意义务网站所有者应该认真履行管理员的职责,对于可能会引起侵权纠纷的作品或网页,充分注意并及时与相关权利人联系,同时设立必要的审查上传制度,对于重要的可能会引起纠纷的作品或网页,更要重点注意。这样,即使在面临侵权诉讼时,也有利于减少自己的风险与责任。
2积极呼吁、要求国家建立类似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样的法律从目前的现实看,中国的IT业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从整体上依然属于低级阶段,依然需要国家、社会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和社会支持。与此相比,即使IT业发展较为发达的美国,也依然制定了象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样的法律,从而合理分担著作权人和IT商家的风险责任。因此,中国IT业界的有识之士和法律界的相关人士应该联合起来积极呼吁,要求国家建立类似于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CDMA)样的法律,从而减除附加在身上的不必要的风险。
(1(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使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已在报刊上刊登或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著作权人声明或者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的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的以外,网站予以转载、摘编并按有关规定支付报酬、注明出处的,不构成侵权。但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的,应当认定为侵权。”
(2(参见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3(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与法律》2001年第4期。
(4(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与法律》2001年第4期。
(5(参见冯刚,《涉及搜索引擎的侵犯著作权纠纷研究》,《科技与法律》2001年第4期。
作者:郭宝明 单位: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联系地址: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关键词:中小企业、正规化管理、岗位职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不断发展。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中国共有中小企业2930万个,从业人员1.74亿人。从贡献上看,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我国GDP的50.5%,中小企业解决就业占我国城镇总就业量的75%以上,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出口约占我国出口总值的60%,中小企业完成的税收占我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2%。这表明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最为活跃最具有潜力的新经济增长点。
但是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承诺的逐渐落实,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有专家指出,入世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应突出三大优势:本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在WTO“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下,贸易壁垒将逐渐打破,不同的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本土优势所剩无几;形成后发优势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核心能力,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之一汤姆•彼得斯说过,好的制度可以让管理者从常态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更为重要的工作,可见企业正规化管理正是形成中小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利手段之一。
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企业有有大小之别,但都少不了组织结构设计。企业的组织结构,就是把企业全体职工进行分工,明确他们的职务范围、责任、权利,再进行协作,从而形成一个高效运作的结构体系。
在这里我从三个角度分析中小企业正规化管理的创新制度,首先是企业岗位设计及各岗位职责规定;其次是员工的招聘、培训及待遇等;最后是企业内部会议制度及文件管理。
一、企业岗位设计及各岗位职责规定
1、企业岗位设计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分工原则,职权原则,指挥统一原则,合理的管理幅度原则。管理者要根据自己企业的规模大小决定岗位的多少和分工的细化程度。企业越大,岗位分工会越细;企业规模越小,可由一个人兼任多个职务。
企业岗位设计的结构化思维包括:企业由部门与岗位组成,组织结构正是对组织使命、远景和战略的分解,因此,岗位设置必要遵循战略导向的原则,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因事设岗原则,包括客户导向原则、岗位数量最少原则、规范化原则等等。而影响岗位设置的因素除了战略、盈利模式、管控模式,甚至包括信息技术、通讯手段。
根据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这种组织形式使得生产要素的交易内部化,其减少了交易成本,或者说因为提高了效率或专业化,企业才得以存在。而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都围绕着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岗位设置的首要目标便是提高效率。而这种提高效率是以专业化为手段的。然而,公司规模的扩张止于行政管理费用的上升。我们可以将这种行政管理费用分解为两方面。其一,为提高工作效率而产生的内部协调费用;其二,为控制风险而产生管理费用。因此,从提高效率与控制风险两个目标,我们可以提炼出岗位设计要遵循的三个原则:专业分工原则、协调费用最小原则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专业分工原则追求深度知识与市场经验的积累,在此原则下的岗位设置是对组织细分的过程,岗位成为组织中工作内容自成体系、职责独立的最小业务单元。关于组织细分,目前有流程优先与职能优先两种争论。笔者倾向于前者,因为一级流程可以定义为企业的盈利模式。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流程分解或模块化,部门是一级流程分解的结果,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具有一定使命的独立环节,而岗位是对部门,即一级流程分解下某一个模块的再分解。因此,在专业分工原则下,部门岗位设计的第一步骤为工作内容细分,其表现形式为岗位最小化。
协调费用最小原则是为减少不同职位间的协调,降低运作成本。其在岗位设计方面的应用通过工作关系分析和工作定量分析的步骤来实现。进行工作关系分析而非工作定量分析,是为一人多岗做准备,其适用于公司发展较快,岗位工作量及职责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的情况。在这种不确定下,岗位不适宜合并,而可由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岗位兼任。进行工作定量分析,则是在工作量不饱满的情况下,对职能细分或流程被分割的岗位予以合并。其应用结果为撤岗和并岗。
工作关系分析是对最小业务活动之间的工作相关性进行分析,确定适用的优化组合方案。从而通过对工作岗位、部门的相关性分析,使组织发挥系统和平衡的功能,达到分工合理、简洁高效和工作畅顺。而随着公司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结合对各岗位工作的定量分析,可以对于工作量不足于80%的岗位,及时进行撤岗、并岗,保证每一个岗位的负荷,使所有工作尽可能集中,并降低人工成本。
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古埃及时已在记录官、出纳官和监督官之间建立起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是一人不能完全支配账户,另一个人也不能独立地加以控制的制度。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
基于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的岗位设置需要在岗位间进行明确的职责权限划分,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等工作步骤必须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分别实施或执行。
2、企业岗位分为高层管理职位、行政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经营部门和辅助部门
高层管理职位细分为: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行政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销售总监、策划总监、质量总监、生产总监。
行政管理部门细分为:行政部经理、行政助理、办公室主任、培训主管、法律顾问、秘书、翻译、劳动工资员、计算机打字员、资料员、前台。
生产部门细分为:采购部部长、物料主管、采购主管、采购员、制造部经理、总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车间主管。
经营部门细分为:总经济师、成本会计、核算会计、出纳员、审计员、项目经理、营销主管、地区销售经理、销售业务员、信息主管、公关经理、公关员。
辅助部门细分为:内勤、外勤、驾驶员、员工食堂主管、员工食堂服务员、工会主席、工会干事、保安主管、监视员、大门门卫、公司保安员、巡逻保安员。
二、员工的招聘、培训及待遇等
1、招聘原则
⑴、客观公正原则
人事部门及经办人员在人员招聘中,必须克服个人好恶以客观的态度及眼光去甄选人员,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
⑵、德才兼备原则
人才招聘中必须注重应聘人员的品德修养,在此基础上考察应聘者的才能,做到以德为先,德才兼备。
⑶、先内后外原则
人事部门及用人部门在人才招聘中,应先从公司内部选聘合适人才,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外招聘,从而充分运用和整合公司现有人力资源。
⑷、回避原则
德才兼备,唯才是举是公司用人的基本方针,因此对公司现有员工介绍的亲朋,公司将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予以选用,但与之有关联的相关人员在招聘过程中应主动予以回避,同时不能对招聘过程或人员施加压力影响招聘的客观性公正性。
2、人力资源规划
公司人力资源部于每年年初根据本年度的业务量对公司内部所有岗位重新定岗,定编,定员。
3、人力资源部职责
⑴、负责制定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⑵、负责公司定岗定编定员,调整工作岗位及内容等项工作。
⑶、组织实施公司招聘制度,录用政策。
⑷、负责管理新进员工的劳动用工合同和人事档案。
4、招聘途径
⑴、内部招聘
在公司内部进行人才的甄选,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有效流动,从而达到适才适位。
⑵、外部招聘
通过外部途径进行人才招聘,及时补充新鲜“血液”,从而达到“鳗鱼机制”的激活目的。
①、广告招聘:通过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上刊登广告信息,吸引人才前来应聘。
②、人才市场招聘:通过参加各地人事主管部门,学校或其他单位举办的人才招聘(双选)会,甄选具备工作经验及实践能力的成熟人才。
③、高校招聘:通过到各地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甄选具备发展内潜质及专业素质且满足公司需要的人才。
④、网上招聘:通过在因特网上招聘信息,吸引各类人才前来应聘。
⑤、其他招聘:为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充分满足公司用人之需,可采用猎头招聘,介绍等方式进行招聘。
5、招聘流程:
⑴、用人部门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填写《员工招聘申请表》如需笔试,则须同时附上笔试考卷,在招聘前一周送人事部门初核调校并报公司领导审批,经审批同意后由人事部门组织实施。
⑵、人事部门在招聘前需拟订招聘方式及详细周全的招聘计划,经公司领导核准后组织实施。
⑶、人才的引进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由人事部门决定招聘的形式。任何招聘方式,均应要求求职者递交求职信,填写《求职申请表》(见附录2),并提交以下资料:个人简历,照片,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及身份证,学历证等证明求职者身份,受教育程度,能力等的相关证件的复印件。
6、面试
⑴、面试由人事部门会同用人部门进行,面试小组中至少应有一名用人部门员工参加。
⑵、面试流程:
①、由人事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面试时间,并通知面试人员及公司相关人员。
②、面试时向应聘者介绍面试小组成员,并要求应聘人员以普通话作简短的自我介绍。
③、由人事部门介绍公司基本情况,包括公司性质,经营范围,上班时间,报酬福利,用人机制等情况。
④、让应聘人员自由发问,由面试小组相关人员加以解答。
⑤、对应聘人员逐一进行面试,详细了解其基本情况。
⑥、面试结束当日,面试小组应就面试情况进行汇总并形成书面意见。
7、笔试:
⑴、人事部门应在当日根据面试小组的综合意见通知初试合格者于次日来公司参加笔试。
⑵、用人部门应提前一周将专业试题交人事部门审校,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⑶、笔试原则:
①、笔试题须严谨全面,紧扣招聘目的。
②、笔试须严格,严禁作弊。
③、阅卷须认真仔细,,杜绝敷衍现象,保证对公司负责对应聘人员负责。
员工培训,是企业特制度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让员工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目标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员工培训的内容包括两方面: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品质培训。
员工给企业效力,企业给员工报酬,一来一往的交换形式,主要靠薪资来维持,管理者要本着对内公平、对外有竞争力且合乎成本效益的原则规定薪资组成,支付员工薪资,这对保持企业内部的人员稳定意义重大。
一般来说,薪资主要是这样构成的:薪资=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管理者在设计薪资的时候,要遵循下面几个步骤:1、职位分析;2、职位评价;3、薪资调查;4、薪资定位。
三、企业内部会议制度及文件管理
1、会议制度
制订会议程序,首先对本公司的会议体系进行分析,确定公司日常需要召开的各种会议名称、要求,制成例行会议一览表,然后按会议的层次或性质分类,分别确定各类会议的程序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所示:
确立会议议题(领导和部门提出、董事会要求、行政部门收集)安排会议议程(议题顺序、发言顺序、准备有关文件)提前发出会议通知(时间、地点、出席人、议题、议程、编组)会务准备(会场布置、座次安排、会场签到、会议证件、会场设备等)做会议记录和摄像、录音撰写会议纪要、决议上级阅改、签批印发有关部门、人员、归档。
2、文件的管理细则
①、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文书的管理工作,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保密纪律教育,做好文件的管理工作。严禁将秘密文件带往公共场所或家中。文件传递过程中,必须办理登记、签收、注销等手续,并按照收文簿检查归档,以防遗漏。
②、各单位工作中形成的文书,包括文件、会议记录、决议、照片、图表、录音带、录像带等有保存价值的材料,都必须由承办人收集齐全,分类整理,移交文书或有关人员核对整理后,于次年第二季度送交档案室归档,各单位、各经办人不得越期自行留存应该归档的文件。
③、没有存档价值和存查必要的公文,由档案室鉴别、登记后销毁。
3、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二条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第四条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作数据、检测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第五条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六条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第七条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第八条收集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收集积累要求
①、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②、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③、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井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或缩微胶片拷贝件保留。
④、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
⑤、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如果采用非标准压缩算法,则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⑥、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象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压缩算法和软件。
⑦、用音频设备获得的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属性标识和相关软件。
⑧、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的文件,其中包含前面所示的两种以上的信息形式,收集时应注意参数准确、数据完整。
⑨、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软件型号和相关参数。专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必须连同专用软件一并收集。
⑩、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涉及的各类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
第十条收集、积累方法
①、及时按照要求制作电子文件备份。
②、每份电子文件均需在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登记。
③、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的备份一同保存。
④、电子文件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⑤、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第十一条电子文件的整理,应按内容、保管期限、密级等因素相对集中。
第十二条电子文件应按《档案著录规则》著录,并制成机读目录。
第十三条归档电子文件应填写登记表。
第十四条归档范围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的划分,可参照国家关于文件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归档时间逻辑归档应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定期完成。
第十六条检测在进行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按其基本技术条件进行检测。其内容包括:硬件环境的有效性、软件环境有效性及其信息记录格式等。
第十七条归档前的鉴定电子文件的归档鉴定工作,参照国家关于文件的现行有关规定执主,鉴定结果,在电子文件的机读目录上制作相应的标只。
①、有效性和完整性鉴定。归档前应由文件形成单位对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由负责人签署意见。如果文件形成单位采用了某些技术方法保证电子文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则应把其技术方法和相关软件一同移交给接收单位。
②、保管期限的划分。电子文件保管期限的划分,参照国家关于文件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归档要求
①、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制成归档数据集,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至少一式2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必要时,复制第3套,异地保存。对于加密电子文件,则应解密后再完成上述工作,
②、本标准推荐采用的载体按优先顺序分别是:只读光盘、一次写光盘、可擦写光盘、磁带等。禁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牛长期保存的载体。
③、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或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内填写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硬件及软件环境
④、将相应的电子文件机读目录、相关软件、其他说明等一同归档并附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
⑤、需要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应当把归档电子文件与相应的机读目录存在同一载体上如果是自行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应将软件及相关数据存在同一载体上。
⑥、原电子文件数据集载体在完成电子文件归档后,保留时间至少1年。
⑦、在网络中进行了逻辑归档操作的电子文件应按上述归档过程完成物理归档。
第十九条检验
①、档案保管部门应配备相应的处理设备,以保证完成电子档案的检验工作。归档的每套载体均应接受检验,合格率应达到100%。与纸质档案同时保存的电子档案可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样本数不少于总数的20%合格率应达到100%。
②、检验项目。
⑴、载体有划痕,是否清洁。
⑵、有无病毒。
⑶、核实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审核手续。
⑷、核实登记表、软件、说明资料等是否齐全。
③、将检验结果填人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检验有合的,应退回形成单位,重新制作。
第二十条移交手续验收合格后,档案保管部门在电子档案人库登记表上签字盖章。一式2份,一份交电子文件形成单位一份自存。
第二十一条保管要求
电子档案保管除应具备纸质档案一般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归档载体应作防写处理。不得擦、划、触摸记录涂层。载体应直立存放,做到防尘、防变形。
②、环境温度选定范围:14℃—24℃;相对湿度选定范围:45%—60%。
③、存放时应注意远离强磁场,并与有害气本隔离。
④、电子档案在形成单位的保管,也应参照上述条件。
第二十二条存效性保证
①、每满1年,对电子档案涉及的形成单位和档案保管部门的设备更新情况进行一次检查登记。
②、每满2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恢复措施。
③、设备环境更新时应确认库存载体与新设备的兼容性,如不兼容,应进行电子档案的载体转换工作,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3年。
④、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
⑤、定期检验结果应填人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第二十三条利用
①、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
②、利用时使用拷贝件。
③、利用时要遵守保密规定。
④、利用者对电子档案的使用应在权限规定范围之内。
⑤、具有保密要求的电子档案上网时必须符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的规定,要有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
第二十四条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
①、电子档案的销毁鉴定,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②、电子档案的销毁,应在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
③、非保密电子档案可进行逻辑删除。属于保密范围的电子档案被销毁时,如存储在不可擦除载体上,须连同存储载体一起销毁并在网络中彻底清除。
第二十五条统计档案保管部门应及时按年度对电子档案的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
由于编写时间比较仓促,及本人的写作水平的有限,本论文存在疏漏和不足,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