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主管护师聘任书

主管护师聘任书

时间:2022-11-17 22:4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主管护师聘任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主管护师聘任书

第1篇

我叫***,女,19**年*月出生,19**年*月参加工作,大专文化程度,现任*******医院**科护士长。19**年*月获得主管护师资格,19**年*月聘任为主管护师。任现职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以良好的医德医风,熟练的操作技能,全面的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

我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能够认真对待医院组织的每一次业务考试、考核,而且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好成绩,在20**年市卫生局组织的《护士长相关理论》考试中荣获二等奖。充分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做好本科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几年来,本科各项护理工作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认真学习了防治“非典”的有关知识,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通过学习提高了安全意识,增强了责任感。在工作中既注意了把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又注意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不断升华自己的理论水平,任现职以来共撰写论文5篇,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另外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发明了一项预防、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和制备方法,20**年被科技局评为“十大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并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20**年*月国家专利局颁发了专利证书。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勤奋扎实工作。时刻牢记“以人为本,诚信服务”,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维护病人权益,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积极投入一线工作,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全面无缝隙护理,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打造护理名牌,时刻牢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神圣使命。在工作中做到了服务热情、周到细致,关心病人、体贴病人。为了更好地给病人服务,减轻病人的痛苦,苦练基本功,对操作技术精益求精。在工作中磨炼了遇事沉稳的性格,具备了快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处理各种矛盾,做好各项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医院一系列有关卫生改革的文件精神,以改革求发展。工作中以身作则,服从领导、团结同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每项工作都能够善始善终、高标准地完成,从整体上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护理水平。能够解决本科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组织本科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对护师的业务给予具体指导,不断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指导的实际效果,认真做好带教工作,20**年担任****卫校《外科学及护理》的授课教师。每月组织本科的护理质量和差错事故分析讨论,并制定防范措施,

能够熟练掌握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掌握常用的急救药品的药理作用、副作用,掌握常用急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常用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各种插管及抢救等。机关门诊每年都有流感大流行季节,针对病人多、任务重,尤其是儿科病人多、输液穿刺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带领护理队伍加班加点、从容应对。通过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顺利完成了繁重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湛的护理技术吸引了大批的儿科患者,赢得了病人的赞扬以及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护士、病人最满意的护士等称号。为自己,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荣誉。

****年*月

第2篇

护士长职责

技术能力要求

资质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在领导的业务指导下,根据科内工作计划,制定本病区具体护理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

(2).负责检查本病区的护理工作,参加并指导危重、大手术及抢救病人的护理。督促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岗位职责的落实和医嘱执行情况,加强医护配合,严防差错及事故发生。对本病区发生的护理事故、差错,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查明原因,吸取教训,妥善处理。

(3).随同科主任和主治医师查房,参加科内会诊,大手术或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以及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4).组织本病区护理查房和业务查房,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护理科研工作。

(5).组织领导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及考核。

(6).负责病区护理人员的分工和派班工作,合理安排人力,做好病房管理。

(7).计划请领本病区的药品、器材、被服和办公用品等,加强对麻剧限药及急救物品的管理,保证完备实用。并分别指定专人负责领取、保管和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8).指定护师或有经验、有教学能力的护士担任实习、进修人员的带教工作,并负责指导、督促。

(9).督促检查卫生员、配膳员做好清洁卫生、消毒隔离及配餐工作。

(10).加强病房管理,使病房达到安静、整齐、清洁、有序、安全。定期召开公休人员座谈会,听取意见,研究改进措施。

(11).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按时完成月计划,周重点。有总结分析工作,安要求认真收集,积累有关资料。

(12).完成护理部交给的其他任务。

1具备护理专业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2.掌握护理基础理论,及有关医学基础知识和本病区常见疾病诊疗护理原则;了解常用的临床检验及本病区特殊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3.了解与本病区工作有关的国内外护理技术发展情况;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能解决病区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有组织指导本病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教学、科研工作能力。

4能写出较有水平的护理总结。

主任(副主任)护师

护士职称

1、无病房管理意识扣2分。

2、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不规范扣5分。

3、与医师配合抢救不协调扣1分。

4、未应用先进的护理技术扣0.5分,不能指导下级护士撰写论文扣0.5分。

5、对本科护理差错、事故,不关心扣5分,未提出意见和建议扣2分。

6、

担任教学指导工作不到位扣1分。

7、

不能协助好护士长完成下级护士的考核、聘任工作的扣3分。

8、

对本科室护理科研、技术革新计划不关心扣2分。

9、

组织本科护理学讲座和护理病案讨论不及时扣3分。

10、对下级护理人员的培训未完成,或不及时扣3分。

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资质、技术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

主管护师岗位职责

技术能力要求

资质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在本科室护士长领导和上级护师的领导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2、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配合医师做好疑难、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指导本科各病房的护理查房,参加护理会诊,对护理业务给予具体指导。

4、负责对本科发生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鉴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5、做好临床护理教学工作,完成进修生、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指导本科室护师、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工作。

6、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开展护理科研及新技术的应用工作,指导下级护士撰写论文。

1、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2、有病房管理意识。

3、护理技术操作熟练、规范。

4、参与、配合疑难、重危病人抢救。

5、主持护理查房,参与护理会诊。

6、指导护师、护士业务学习的能力。

7、指导临床带教和讲座的能力。

8、有护理新技术革新的意识。

主管护师职称

1、病房管理意识不强扣2分。

2、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及操作不规范扣5分。

3、与医师配合抢救不协调扣1分。

4、对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护理业务给予指导不到位扣2分。

5、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不彻底,无防范措施扣3分。

6、临床护理教学、讲座不及时,培训工作不负责扣2分。

7、不积极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及新技术的应用工作扣3分。

8、对本科室护理科研意识差,不关心扣3分。

9、指导下级护士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的能力。

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资质、技术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

护师岗位职责

技术能力要求

资质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在病房护士长领导和本科上级主管护师指导下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工作。

2、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配合医师做好疑难、重危患者的抢救工作。参加本科组织的护理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

4、做好护理临床教学,开展护理业务知识讲座,完成进修护士的培训工作。

5、加强护理理论学习,参加有关的护理科研、新技术的应用工作,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6、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进行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1、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2、有病房管理意识。

3、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规范。

4、参与疑难、重危病人抢救的能力。

5、主持护理查房的能力。

6、指导护士、临床实习生业务学习。

7、参加临床带教和讲座的能力。

护师职称

1、协助护士长做病房管理工作不到位扣1分。

2、违反卫生法律法规,护理操作不规范扣2分。

3、未正确执行医嘱,发现问题未及时处理扣2分。

4、与医师配合抢救不协调扣1分。

5、对本科室新业务、新技术完成不到位扣2分。

6、护理临床教学及护理业务知识讲座完成不完善扣2分。

7、对护生护理业务知识讲座讲解不到位扣2分。

8、对病房出现的护理差错、事故未进行分析,不能提出防范措施扣1分。

9、未协助护士长制定本病房的科研、技术革新计划及组织实施不到位扣3分。

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资质、技术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

护士岗位职责

技术能力要求

资质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在护士长的领导和上级护师的指导下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

2、认真执行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积极配合医师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工作,负责采集各种化验标本。

4、认真完成护理教学,指导护理员、护生、卫生员的工作。

5、向病员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住院规则,征求病员意见,改进护理工作。

1、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2、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规范。

3、配合医师做好疑难、重危病人抢救。

4、指导护生工作的能力

5、参与护理查房。

执业护士资格证

1、患者基础护理、心理护理不到位扣2分

2、不认真执行医嘱,出现护理差错,根据情节轻重,按《差错管理制度》处罚。

3、配合医师完成各种诊疗工作不积极扣2分,未正确采集标本扣1分。

4、指导护理员、护生、卫生员的工作不到位扣1分。

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住院规则不细致扣1分

6、做好病人的出、入院指导,负责办理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等手续,做好有关护理文件的书写和登记工作。

7、协助护士长做好病房管理、消毒隔离、终末处理和物资、药品、仪器的领取、保管、维修、报销工作。

6、入院、出院指不全面扣2分。

7、护理文书书写不认真扣2分。

8、对病房管理工作无意识扣2分。

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资质、技术能力要求及工作标准

临床带教老师岗位职责

资质要求

技术能力要求

评价标准(满分100分)

1、在护士长领导下负责科室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的管理和实施。

2、负责制定和实施本科室内各类学生的实习计划。

3、组织并参加病房的小讲座、操作示范、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学生的临床带教,出科考核、评价等教育活动。

4、及时发现实习中的问题并反馈相关部门。

5、负责病房带教护士的培训,与护士长一起定期对带教护士进行考核。

执业护士资格

临床工作3—5年

临床经验丰富

思维缜密

语言表达能力强

组织、协调能力强

1、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2、有病房管理意识。

3、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规范。

4、参与重危病人抢救的能力。

5、主持护理查房,组织病房的小讲座、操作示范、病例讨论的能力。

6、指导护士、临床实习生业务学习

1、对临床护理教学工作管理不到位扣2分。

2、制定本科室内各类学生的实习计划不完善扣3分。

3、未组织及参加病房教育活动扣2分。

4、发现实习中的问题未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扣3分。

5、未参与病房带教护士的培训扣2分。

第3篇

关键词:结构化教育;疼痛管理;护士培训;疼痛程度;护理管理

疼痛属于病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各类疾病导致的疼痛给病人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导致病人消极情绪的产生等[2],故加强病人的疼痛管理对病人疾病健康的转归至关重要。护士是多学科疼痛管理中的重要成员,护士的疼痛管理能力和知识直接影响护理实践,并最终影响护理质量[3]。同时,有研究表明强化对护理人员的疼痛管理能力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对病人的疼痛管理,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4]。我院为提高病床使用率,现实行一床式管理,即本专科的床位收满病人后,若有需入院的病人,可经由床位管理中心进行协调,疼痛专科的病人能跨科收治到内外科的空床位,如腹壁疝外科,乳腺外科,风湿免疫内科,呼吸内科等,故对相关科室护士疼痛管理能力进行规范化与同质化培训迫在眉睫,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质量。结构化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强调通过循证依据,对其实施计划性、系统性及阶段性的干预[5]。目前结构化教育作为健康教育方式已在慢性病自我管理、肿瘤护理中取得较为良好的干预效果[6]。因而,本研究基于评估我院护士疼痛管理现存的问题制定结构化教育方案,以期提高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疼痛管理能力,降低病人的疼痛程度。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以跨科收治疼痛专科病人的内外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③专科及以上学历;④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在本科室轮岗、进修、实习的护士;②拒绝参与本研究者。共纳入研究对象106名,其中男4名,女102名,年龄(31.13±5.34)岁;学历:本科81名,专科25名;工作1~5年护士或1~3年护师36名,工作5年以上护士或3年以上护师28名,聘任主管护师且工作5年以上31名,聘任副主任护师及以上11名。

1.2方法

结构化教育:通过评估临床护士的学习与培训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内容,开展有计划的护士疼痛管理能力培训。干预地点:病区示教室。干预形式:将研究对象分为8组,每组采用投票制的方式选出组长,并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参与培训,通过PPT、视频、情景模拟、头脑风暴等方式对护士进行结构化培训。评估护士现存的疼痛管理方面的问题,具体包括:疼痛评估的方法及常见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疼痛评估知识掌握情况;处理常见疼痛的护理措施;常用镇痛装置的操作。干预内容根据评估制定相关课程进行干预,时间为6周。具体内容见表1。

1.3观察指标

1.3.1护士疼痛管理相关知识采用护士疼痛认知情况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由2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一般情况,第2部分为疼痛知识与态度的测试题目。该问卷包括疼痛知识、疼痛评估、疼痛药物、疼痛干预4个维度共40个条目。1.3.2护士疼痛管理能力采用疼痛管理效能问卷,该问卷共3个维度,包括疼痛评估的能力、疼痛干预的能力、配合医生为病人减轻疼痛的合作能力,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1=不自信,2=有点自信,3=一般自信,4=较为自信,5=非常自信),得分越高,表明疼痛管理能力越好。1.3.3病人疼痛程度采用直观模拟疼痛标度表(VAS)进行测评:以10cm的直线为标准,直线一端定为无疼痛,另一端定为超出忍耐范围的剧烈疼痛,嘱病人将自觉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记出来,然后测量标记点距离直线起点的长度,长度即为疼痛的强度。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其中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士疼痛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得分比较

本研究中,干预后护士疼痛认知情况调查问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护士疼痛管理能力与病人疼痛改善程度比较

本研究中,干预后护士疼痛管理能力与病人疼痛改善程度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结构化教育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

疼痛管理是临床护士对疼痛控制的全过程进行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以达到疼痛治疗的最佳效率和效果。护士开展疼痛管理,根据病人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疼痛治疗、疼痛安全教育,是疼痛专科护士直接临床实践能力的主要特征[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护士疼痛知识问卷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结构化教育可以促进护士掌握疼痛管理知识,究其原因可能是结构化教育,在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施讲授法结合小组讨论法,有利于护士相互学习,可以在小组内部取长补短,克服片面,实现1+1>2的效果[8-9]。结构化教育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教育背景和具体情况而进行的有目的、个体化、分阶段全面灵活的健康教育,适用于不同知识水平的个体[10]。同时,结构化教育学习方式多样,护士不仅可以在组内进行知识共享,还可以实现组间的协作、交流[11]。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加深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

3.2结构化教育改善病人疼痛程度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院为二级乙等医院。设立普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儿科、普外科、泌尿科、骨科、妇科、产科、手术室10个护理科室。拥有护理人员78人。其中大专学历占80%,本科学历占8%,中专学历占12%;职称分布,主管护师占22%,护师占35%,护士占43%。

方法:①准备:成立病区整体医疗护理责任领导小组,组织动员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护理人员认识到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制的意义及责任制管理变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实施方法:根据《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制》的指导思想和管理目标,通过科护士长会议、护士长会议及OA网,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有重点进行系统宣教,充分领会精神,达到人人知晓、全员参与的目的。公开护理组长的条件、职责和考核聘任的方法。③制定方案:护理责任组长准入条件为热爱本职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大专以上学历和护师以上职称;在临床上从事护理工作5年以上;具有临床教育及实习带教能力;具有开展护理科研及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的能力;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及本科的专业护理技能;具有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护理知识掌握率>90%。自愿报名,符合条件的护士由科护士长组成考核小组进行理论笔试、现场技能考核和现场答辩,综合排序。根据考核结果按实际聘用人数1:2建立护理责任组长后备人才库。由科护士长按各病区医疗组拟定配置的护理组长名单,征求科主任意见后报护理部审核确定。滚动式管理,原则上聘用周期2年,2年内实行6个月~1年轮值制,由科护士长安排护理责任组长后备人才库人员进行轮值。④竞聘上岗:护理部定期对护理责任组长进行抽查考试。护理责任组长量化考核表包括护理责任组工作和个人素质。其中护理责任组工作包含工作实绩、护理安全和科教能力。对于考核的内容,其中工作实绩的四方面包括组内护理质量、组内护理工作量、组内病人满意度和组内护理人员三基培训情况;护理安全的四方面有重大护理差错及事故、护理不良事件、褥疮和服务投诉;科教能力的四方面有论文、新技术及新项目获奖、护理科研立项和教学质量。个人素质的考核内容包括制度规范责任执行、奖励情况、个人违规、个人承担教育程度、能力测评、三基理论及专科理论考试、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个人出勤率八方面。对发生重大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及患者不满意的护理责任组长,取消护理责任组长聘用资格。设立护理责任组长岗位系数,由所在科室或医疗组确定系数值并报护理部备案。对考核优秀的护理责任组长,列入院部护理管理人才后备库,根据情况优先提拔。每年度评选“十佳护理责任组长”。

结果

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工作变得明确,集中。病区护理人员分两组,责任组长对所负责的患者进行“一条龙”服务。从患者入院,实施入院宣教,护理评估,参与医生查房,制订护理措施,对手术,危重患者及做特殊检查的患者做好解释告知工作,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直至患者出院做好出院指导。责任组长同时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把关,及时纠正书写错误和发现存在缺陷。患者在接受入院宣教开始就知道自己的责任护士,若护理、治疗、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及时告知,责任护士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解决,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落到实处,强化了服务意识。责任组长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满意度,是医院与患者之间重要的沟通桥梁。患者满意度是医院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评价内容[1]。在今年年初医院护理质量考核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5%超过了医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92%,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在2009年一季度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情况中,检查内容基础护理合格率,特护、Ⅰ级护理合格率。检查结果中基础护理抽查例数,42个护理单元,128例患者,平均分99.12分,合格率为100%。特护、Ⅰ级护理抽查例数,42个护理单元,110例患者,平均分98.81分,合格率为100%,这些成绩比2008年都有所提高,并且随着该管理模式的日渐成熟,相信会有更大的提高。

激活了用人机制:我院先后在内科、外科、妇儿科及急诊4个科室展开竞聘,在护理部的备案名单中明确标有聘用职数,1:2的后备人数,前4名的名次排序,经科室和护理部的审定。新的工作模式了以往按资排辈的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岗位竞争意识,培养了护理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老资历护士的能力,其他护士都朝该目标努力,激发进取心,在科室内形成良性循环,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同时责任组长角色的赋予,使其有了更高的自我认同感,责任感,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使其成为科室的护理骨干和护士长工作的好帮手,为护理部选拔护士长做好人才储备[2]。

保障了护理安全:督促本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是责任组长的职责。责任组长临床经验丰富,应变能力强在工作中能预先发现问题,并告知同组其他人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加强巡视。责任组长从事一线工作时间长,能有效处理护患矛盾,帮助护士长积极参与科室护理的安全工作。

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新措施树立了良好的岗位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责任组长随同本组的主诊医生查房,参加科内会诊和疑难死亡病例的讨论,开拓了知识领域,提高了知识理论水平。改变了盲目执行医嘱的局面,积极参与患者的诊疗。责任组长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组织计划能力,敏锐的分析判断能力,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出色的护理操作能力,能积极引导组内低年资护士向其学习,有利于加快科室人才的培养,有利于护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讨论

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制,这种新的工作模式,为高学历、职称、高年资护士提供了使用平台,是我院在探索护理管理新模式,努力构建和谐护患关系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我院将继续推进护士长领导下的护理责任组长制的建设工作,在工作中及时查漏补缺,推出新的配套制度与措施,加快新模式的成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人民。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基本情况

(一)护理人员情况

全院护理人员总数15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49人,合同护士8人,护理员1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137人,注册护士132人。归属护理部业务管理的护理人员129人,占全院卫技人员38%。分布在临床一线126人,其他护理岗20人,非护理岗11人。学历结构:大专39人,占24%,中专113人,无学历5人,大专在读13人,本科在读3人。职称结构:主管护师73人,护师51人,护士33人。年龄结构:全院护士平均年龄36.75岁,临床一线护士平均年龄34.06岁。按计划床位数295计算,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为1:0.32。聘请临时护士18人。×

(二)护理工作量表1

从以上两组数字来看,我院护理队伍结构老龄化现象与去年相比有所缓解,但梯队不够合理,影响护理人力的合理使用。护理人员短缺凸显,护士床位比较低,医护比例明显失调,现有护理人员配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安全的需要,存在着安全隐患,也制约护理质量的深层次提高。

二、加强了护理管理,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一)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今年二月份,护理部组织举办了一期院内护理管理培训班,培训内容主要是护士长管理理念的更新,管理技巧及护理服务的人本精神的塑造、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同时,安排了半天的讨论,护士长们在回顾上一年工作的同时,展开了新年如何深化人性化服务的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理解了”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内涵,达成了共识。

(二)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月、年终考评,明确了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评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护士长日三见面三查房制度,护士询意见制度,有效的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了病人的投诉率。

(三)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今年新增护理单元二个,护理部除积极协助组建护理单元的建设外,对新上任护士长采取跟班、指导与交流等形式,帮助新上任护士长尽快转换角色,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

(四)加强了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1.强化护理安全超前意识,重视危险信息反馈,今年,建立了三级护理安全监控网,即护理部—护士长—安全监控护士,逐级收集护理危险因素,每月组织护理安全讨论会1-2次,就现存的及潜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今年共查摆护理安全隐患63条,提出安全措施12条。制定出制度、流程改进措施3条。有效的防范了严重护理差错的发生。

2.加强了对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的归因分析:建立内部如实登记报告制度,对故意隐瞒不报者追究当事人及护士长的责任。护理部对每起护理缺陷及投诉,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责任其深刻认识,限期整改。科室护理问题与科室护士长月、年终考核挂钩。

3.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法律意识,证据意识,强化护理人员遵章守规,今年组织了护理规章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考试,并及时向全院护理人员传递有关护理差错事故的案例警示,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制定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防范住院病人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全院护理人员有章可循,确保了护理安全。

三、加强护理质量控制,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一)建立了护理质量检查与考核制度,护理部人员不定期的深入科室检查、督促、考评,每季度组织全院护士长交叉大检查,促进了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取长补短,有效的促进了全院护理质量的统一和提高。

(二)健全护理质控体系网,注重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各科室明确了护理质控小组的职责及工作方法,各质控小组每月进行信息交流,而且质控员都有各自的质控点。此举措较好的促进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意识,激励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对抓好环节质量控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进一步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了对每份护理病历采取质控员—护士长—护理部的三级考评制度,每月组织进行护理记录讲评1次,确保不合格的病历不归档。在年终护理文书检查评比中,获得质量前三名的科室是:五官科、儿科、感染性疾病科。

(四)针对“创满”建设活动及“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今年继续抓好等级护理及健康教育的考评工作,并将这二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在每月的护理质量考评中,强化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意识,实行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制。健康教育覆盖率100%,但病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够理想。

(五)护理质量已达标

1、基础护理合格率97.7%;2、一级护理合格率98%;

3、护士长管理考核合格率96.8%;4、夜间护理质量检查98.8分;

5、抢救物品管理合格率98.5%;6、消毒隔离合格率98.7%;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2%;8、护理工作满意度94.9%

9、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合格率95%;10、护理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20*年度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11、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2、一人一针一管一灭执行率100%;

13、护理事故发生率0;14、年褥疮发生率0。

四、采取多渠道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制定了护士教育培训制度,护士考核制度,配套完善了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定周期,定培训计划,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力度,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周期内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规范化培训合格证后方可进入继续教育阶段。

(二)引进了广州总医院护理教育学分管理软件,试行护理教育培训与护士工作考核信息化管理,将护士考核、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等以学分的形式进行管理,作为护士晋升、聘任、再次注册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了“三基”及专科技能的培训,今年护理部为培养实用型的护士,改变了以往考与做分离的做法,考试更加贴近临床,采取现场考核与现场点评,实物示教与规范演示相结合,组织岗位练兵,在“5.12”护士节期间举行了护理操作比赛,全年共组织理论考试3次,合格率100%,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合格率95%。但由于部分护士思想上不够重视,基础较薄弱,培训未达到预期目标。

(四)加强了护士的在职教育,护理部组织安排了全院性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新理论、新技术及实用性知识讲座,同时,护理部充分发挥院内局域网的资源优势,及时上传护理讲座演示文稿,丰富了护士的学习内容,深受护士的欢迎。

(五)外出参加短训班及学术交流9人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6次。但年初的培训计划未完成。

五、教学、科研工作

(一)今年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护士4人,接受省、市卫校实习生共24人,并认真做好岗前培训及安排好临床带教工作,各科能组织对护生的出科理论及操作考核。在召开的多次实习生座谈会上,学生反映大部分带教老师关爱学生,责任感强,带教质量较高,根据实习生意见反馈表结果,反映带教氛围较好的的科室有外一科、内科、外二科、妇产科。通过发放带教教师评价表,学生认为较好的带教教师是:×××(二)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立足创新,今年医院护理自选项目×××《通过了市科技成果验收,填补了县内无护理科研的空白,儿科开展了新技术项目二项:×××,大大提高了救治重症患儿的水平。全院撰写护理论文10篇,发表省级10篇。

六、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人性化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一)首先护理部就如何在护理服务上体现“人性化”展开了深入的调查,广泛听取门诊病人的意见,尤其是注重倾听曾到外院就医患者的意见及与住院病人交谈,发放住院病人征求意见表、阅读回访信等途径获取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信息,找出存在的差距,制定相应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规范。

(二)其次开展服务理念教育,强化一个转变,即服务理念的转变,倡导多主动换位思考,从病人的衣、食、住、行、治方面提供舒适与安全的照顾。如产科病房为方便产妇哺乳提供靠背凳;责任护士做病人的贴心人,每天利用为病人做治疗后的空闲时间亲切的与病人交谈,为他们传授疾病康复知识,送去亲人般的安慰。护士又如腈雨表,晨间问候时及时告知病人天气冷暖,提醒增减衣服,每逢新年、教师节、建军节、老人节、儿童节,护士都不忘问候病人,有的送贺卡,有的科护士还亲手为病人折叠千纸鹤,表达美好的祝愿。儿科护士在治疗之余,还为小患者讲故事,辅导作业等等,家长深受感动,内科还为出院病人发放连心卡,将亲情服务延伸。正是护士亲切、贴心的话语、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到家的温馨,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许多病人在征询意见表上留下了发自肺腑的赞誉,急诊科一病人还在护士节期间为全科护士送上一束花表达他对护士的敬意。今年收到表扬护士的表扬信4封,根据民意测验结果统计,被点名表扬的最满意护士达50多人次。经统计病人最满意的科室前三名是:中医科、五官科、妇产科、感染性疾病科(并列)。最满意的护士前十名是:×××(三)爱岗敬业,热心帮助患者,为病人做好事:今年外三科收治了贡江镇敬老院一位孤寡老人因车祸入院,入院时满身污秽,头发蓬乱,生活起居无人照顾,外三科护士长带领护士们为病人擦尽身上的污秽,为病人理发、剃胡须,从家里拿来衣服为病人换上。送水、买饭、喂饭,全成了科室护士们的事。后病人转至外二科,帮助老人的工作又得到了延续,外二科的护士们共为老人捐衣服10多件,关心老人的温饱,照料老人的生活,演绎了感人的爱心之歌。朴实的老人无语落泪,只有竖起大拇指表达对护士的感激之情。

七积极配合医院做好其他工作

(一)协助做好外三科、内一科的组建工作,从科室建设到组建后的工作指导,建章立制以及护士群体的调适,使两个新成立的科室能在短时间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确保工作有序、有效、安全的进行。

(二)做好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的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

八存在的不足

(一)护生带教存在安全隐患,发生一起护生打错针的差错,暴露出实习生带教中老师安全责任不够明确,护生操作时放单飞现象。“20*年度医院护理工作总结”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二)午间、傍晚、凌晨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在安全管理上有顾此失彼的隐患。

(三)护士沟通交流能力有待提高。

(四)相关部门协调不够,临床护士跑外勤削减了护士有限的直接护理时间。

第6篇

1.1儿科护理的建设与发展

1.1.1儿科护理模式转变与工作内涵延伸

我省儿科护理从上世纪50、60年代开始建设,经历80、90年代的发展,儿科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整体护理,护士以患儿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按系统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进入21世纪,儿科护理有了质的飞跃,在新的医学模式指导下,护士的角色特点从院内疾病照护者向全程健康促进者、专科疾病管理者等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护士承担的不仅是对患儿的照顾,还要兼顾对患儿整个家庭的支持。让家庭参与对患儿的照顾,促使患儿获得生理与情感的最大满足,如设立母婴病房、家化病房,成立儿童哮喘病夏令营,早产儿延续护理、新生儿抚触、开展社区护理义诊服务等。

1.1.2儿科护理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应用

医学的发展对护士专业照顾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以安全舒适为目标,落实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措施、提供专科抢救、正确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术,并能真实、客观、及时地书写护理记录。与此同时,儿科临床护理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早产儿微量持续喂养技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桡动脉穿刺、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新生儿抚触在早产儿中的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护理技术、小儿肠造瘘全程管理规范、儿童皮肤伤口护理技术等,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技术(PICC)在新生儿、血液病、肿瘤等推广应用大大推动儿科临床专科技能的发展,促进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

1.1.3PICU与NICU的建设与成果辐射

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建立促使重症护理管理架构建立,特别2009年省卫生厅提出《福建省儿童救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全省共建立县级以上儿童救治中心定点医院51家,新生儿救治定点医院45家,进一步健全儿科120院前急救,完善急救流程和转送措施,形成重症、疑难危重患儿转诊收治网络,提高抢救水平。全省重症监护培养体系已初具规模,并不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开展医疗下乡帮扶、护理技术会诊,每年定期开展全省小儿急危重症护理进展学习班、儿童PICC的临床应用与护理进展班等,充分满足基层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基层儿科护士对儿童救治知识、儿童保健和急救知识的掌握,为培养基层儿科优秀护理人才,促进专科护理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1.1.4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儿童造成的损害

近年多起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让我们充分认识医学救援的重要,而医院是医学救援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队伍中,护理人员占医疗队伍近一半比例,是参与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之一。“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儿童手足口病暴发、甲型H1N1流感暴发,儿童成为这些突发事件的主要受害者。为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对儿童造成的损害,我省儿科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里积极战斗在一线,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配合医疗团队,合理安排抢救护理程序,做好预防处置工作。同时接受省卫生厅派遣任务,积极抽调儿科护理人员远赴安徽抚阳参加救援,得到当地政府部门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1.2儿科护理队伍与人才梯队建设

1.2.1儿科护理队伍结构的优化

护理队伍不断壮大,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省从事儿科护理队伍人数达3034人,特别近几年,从事儿科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由单一的中专教育逐步发展为多学历层次并存,目前拥有研究生学历及本科学历526人,占儿科护理队伍的16%,大专学历占40%,拥有中级以上职称护理人员799人,占26%。

1.2.2儿科护理队伍的培养

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及梯队建设与医疗机构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内护理学科发展大环境也影响着儿科护理队伍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上世纪50、60年代,医院对儿科护士的培养以合格的临床儿科护士为目标,80、90年代以提升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层次为目标;随着护理各专业建设步伐加快,对先进的专业人才趋之若鹜,90年代中后期,儿科护理人员也有机会通过医院及省市护理学会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走出地区、走出国门进行先进护理管理理念的学习、专科进修和专项培训等,特别近年对建立以专科、专项培训为目标的护理人才培养及应用体系更是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让专科护士在临床护理中发挥骨干作用,从而有力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管理水平的提升。近年累计有数十名儿科护理人员前往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进行参观与学习,她们为医院护理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

1.2.3儿科护理临床教师队伍的壮大

注重对临床教学人才培养,全省23所二级以上医院实现与省市专科院校协作,40多名临床专业人才走上讲台,其中教授1名,硕士生导师1名,承担大中专院校儿科专业授课任务,使得院校学生能更好地将儿科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为儿科护理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临床儿科护士的基础理论水平。

1.3开展儿科优质护理

结合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方案”要求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趋势,将儿科护理模式由“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家庭为中心”拓展。在全省三级医院儿科试点病房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科优质护理共赢协作模式。在儿科护士角色行为中,不仅充当直接护理者角色,明确儿童住院只是很短一段时间,儿童护理范畴应由医院延伸至社会家庭,涵盖0~18岁年龄阶段健康与非健康所有人群的护理工作。因此,儿科护士在充当患儿与家长的教育者、康复与预防指导者、合作与协调者角色等方面也能实施到位。如:加强住院期间对家长照护能力的提升,是新模式下儿科护士工作的一个新内容,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深入住院患儿家庭中,对患儿护理问题及家长护理行为进行诊断、纠正患儿家长的错误理念和方法,通过宣教、儿科入院指导、制作疾病相关健康教育手册,指导家长参与关于患儿安全护理要点、监护、用药、营养、心理护理、卫生活动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及时了解患儿及家属的意见和感受,及时进行评价和再指导,帮助家长掌握必要的照顾知识与技能,有效且持续地参与患儿的护理;让家长有能力在出院后持续性照顾儿童,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好的健康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发挥护士各自的能力与角色作用,使护患双方相互理解,产生良好互动、和谐沟通、角色互补、价值认同,提升家长疾病照护和预防能力,满足父母及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满意度,同时也体现护士专业成就感与社会价值。

1.4循证护理在儿科的应用

推广儿科循证护理,伴随着儿童急重症监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儿科急重症护理工作中还需要将新的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工作相结合,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儿治疗与护理结局。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压力性胃黏膜疾病、儿童疼痛与镇静、儿童营养摄取,儿童皮肤护理、非计划性拔管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儿童监护室中关健性的医护实践质量指标,为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儿科护士们探索执行以循证为依据的集束护理干预,如定时的儿童口腔护理,抬高床头30度,气道护理无菌操作的规范等,特别强调定时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保护性因素。

1.5儿科护理信息化建设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医院临床科室,儿科护理信息管理已是一种护理管理新方向及保障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已有3家三级医院儿科使用移动护理查房系统、采用电子条码扫描进行患儿身份识别、对手术或医疗处置的患者身份与手术部位在执行处置前的再确认、患儿用药、跌倒的预防等,通过信息化数据管理,保障患儿安全、实现临床护理管理科学化、工作流程人性化,进一步提升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管理水平。

1.6儿科护理临床研究与适宜技术临床应用的拓展

我省儿科护理科研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近5年取得较快发展,在新生儿护理、儿童急重症护理、儿童康复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及预防保健护理领域逐渐形成儿科特色护理研究领域。近5年共承担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及地市级课题9项,科研获奖3项、获得专利3项、小发明小创造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三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组织拍摄的儿科护理操作视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儿科护理实验教学辅助教材,并作为儿科护理专科技术操作教学的培训教材之一。适宜技术临床应用不断拓展。从最初一次性密闭静脉输液技术代替开放式静脉输液;从钢针静脉穿刺到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新生儿大腿外侧肌肉注射;蓝光治疗护理技术规范;简易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新生儿黄疸换血护理技术;PICC穿刺及维护;新生儿院前转运;高频机械通气技术;外周动脉穿刺及置管技术等,大大提高危重患儿救治成功率。

1.7儿科护理学术交流与科普活动

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举办多场国家级的儿科及新生儿重症提高班,各地报名参加人员近1000人。结合“世界儿童日”和“六一”儿童节,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护理部组织开展深入社区及慈善机构的“世界儿童日”护理义诊与献爱心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期间,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都会组织一场医院内护理义诊活动,传授儿童家庭护理知识及儿童家庭护理急救技术等,深受家长的好评;每年定期开展儿科护理管理者联谊活动,有力促进了儿科护理管理者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借鉴。

2福建省儿科护理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与国际、国内先进省市儿科护理发展相比,虽然我省儿科护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与差距。为深入了解我省儿科护理存在的不足,由福建省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向全省二级以上医院护理部发放问卷,进行儿科护理工作现状调查。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12份,收回问卷101份,回收率90.1%。三级以上医院占34%(其中三甲医院占18%,三乙医院占12%,专科医院占4%),二级医院占62%(二甲医院占43%,二乙医院占19%);儿科床位设置:30家三级医院拥有儿科床位共2237张,占全省儿科总床位的50%,67家二级及以下医院拥有儿科床位总数占总床位的50%,说明二级以下基层医院儿科建设还未完善。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1儿科护理队伍不稳定,人才梯队不合理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儿科护士3056人,编外护士1856人,占儿科护士总数的60.7%。编外护士多造成护理队伍不稳定,护士流失率高,增加医院人力成本支出,同时也不利于医院护理队伍人才的培养和人才梯队的规划,造成护理人才的断层。职称聘任方面,全省儿科护理高级职称111人,占护士比例3%,护理高级人才比例小,主任护师占0.5%,副主任护师占2.2%,主管护师占15.8%,护师占27.2%,护士占54.3%,与医疗人员相比有较大差距。高级职称配比少,造成护理职业生涯的瓶颈及护理研究人才短缺、护理科研能力薄弱,同时也影响儿科护理学科的发展。单一繁重的护理工作量让新护士甚至不愿意到儿科病房工作,给儿科护理工作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2.2儿科护理新理论与新技术应用不平衡

相对三级医院,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开展较全面,而对于二级以下医院,由于医院本身规模限制及对儿科投入不足,且儿科产生经济效益少,基本只作为医院的二级分科。专科的不细化造成专科护理的很多新技术不开展或应用少,达不到提升儿科专科护理能力要求。从社会到家庭,普遍认为护理就是给小孩打打针、换换屎尿裤,是保姆式工作,没有发展前途。

2.3家庭社会需求与儿科护理存在差距

儿童作为特殊的人群,其生理、心理各方面发育还未成熟,不同于成人,不是成人的缩影,受疾病影响,小儿对家长、家庭依赖及心理影响更大,而家庭也因儿童住院这负面性生活事件受到影响,家长感到压力与负担。据相关机构调查及文献报道,住院家长的压力主要是对患儿疾病担忧、疾病知识的缺乏、疾病的影响及家庭护理照顾能力的不足等。目前医院儿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配置不足,护士常无暇兼顾家长及儿童的心理需要及家庭变化,忽略了家长的参与,造成家庭信息沟通的不通畅,难以满足家长的需求。

2.4循证护理在儿科应用还不完善

儿科护理人员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护士专业技能不熟练,提供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应用于临床患者的护理实践不完善、缺乏科研意识。

3今后五年工作规划

3.1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方面

(1)保障编外护士同工同酬,2014年~2015年完成实施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

(2)按福建省护理“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2015年三级医院儿科护理人力配比病房床护比达1:0.6。

(3)建立和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发展专科护士、培养护理骨干人才梯队。2015年完成儿科专科护士人才库建设,为儿科护理队伍建设贮备护理人才。

(4)开展护理帮扶互助。每年不定期组织儿科护理管理专家和专科护士下乡,采用专题讲座、现场指导及接收基层医院进修等方式促进基层儿科护理队伍人才培养。

3.2专科建设方面

3.2.1建立儿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15年完成申请并组织建立新生儿专科护士、儿童急救专科护士、儿童重症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3.2.2建立福建省儿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性指标。

2015年前完成“护理敏感性指标”,如跌倒率、静脉外渗率、压疮发生率、给药正确率、院内感染发生率、护士离职率、护士工作满意度等。通过这些指标把关护理管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及管理评价目标,从而促进儿科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3.2.3建立省级儿科护理网络信息互动平台。

利用网络共享儿科护理新理论、新技术及疑难护理病例探讨。2014年~2015年开展分层次继续医学教育和儿科岗位技能培训,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联谊活动,扩大与兄弟省市的学术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开阔视野及思路,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及专科护理水平。

3.3护理服务方面

重视家长、家庭对患儿疾病康复的影响,满足家长护理需求。以“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抓手,推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2014年~2015年在三级医院试点推广;2015年~2016年在二级医院推广;至2017年全面推广“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让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庭之间建立起合作、尊重和支持的互利伙伴关系。通过加强儿科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促进家庭维护儿童健康的积极作用,达到全面、全程、连续、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目标,让患儿及家庭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3.4社会责任方面

积极拓展护理延伸服务,加强社会责任承担,以专业委员会为主体,借助媒体,联合社会力量积极开展预防儿童伤害的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与社区、学校配合,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社区提高儿童自护、自救的意识和能力。提高灾害和紧急事件中对儿童的保护意识和能力,为受灾儿童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和心理康复等服务;关注儿童保健服务及慢性病管理。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养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4政策支持与建议

首先,重视对儿科建设专项资金的投入,满足儿科发展需求,减少儿科护理人才流失,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第二,加快城镇儿童医保及新农合保险覆盖,减轻家庭负担,同时也让基层儿科护理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