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13:23: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择业就业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资环学院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为了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切实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我院根据学校安排,在招生就业处的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做好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总的来说是成功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XX届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院领导重视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件大事,毕业生就业率也被作为考核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生教育是学校发展的命脉,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曾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虽然学院领导重视此项工作,但由于学院相关鼓励措施尚未出台,导致参与学生就业的教师相对较少。
二、多次举办就业讲座,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对学生的就业动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新生入学期间,重点是目标分解。通过对专业介绍、分析近两年的就业形势,从新生入学起就增强学生的学习紧迫感,同时指明目标和努力方向,将三年的任务分解到每一个学年,实行目标管理,使新生入学后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第二阶段放在二年级,重点是准确定位。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树立高职升学的目标;对于文化课成绩较差的学生,强调加强实践能力和技能的提高,要求他们参加各种活动,争取多拿一些奖证,为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同学们基本上能找准定位。第三阶段的就业动员工作放在三年级上学期,重点是降低学生期望值,合理定位。动员会内容:进行正确自我评价,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介绍上一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联系方式。分析当年市场需求,准确定位就业方向,适度调整期望值。教育学生从实际出发,调整好心态,根据自己的成绩、能力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分析自身的优劣势处发展潜力,合理定位,既不能缺乏自信心也不能期望值过高,以避免求职理想与现实出现的较大的反差,导致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失去所有机会。特别指出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一次择业定终生的误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动员学生到基层工作。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快的、更好的适应目前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和处理在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指导咨询、就业形势报告会等方式,积极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逐步更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观念,避免期望值过高的现象。在对于用人单位的选择上做到不再将目光仅仅放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上,应当考虑实际情况先就业再择业。此外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择业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挫折的时候,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就业,在遇到问题时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心态,建立信心。对学生如何抓住机会、参加面试以及如何签约一一作了具体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过程和抓学风建设的过程,通过对毕业生的教育,促进学风建设。
XX年11月至12月份,学院组织毕业生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教师所做的讲座,从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我院还邀请校外有关专家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院领导结合专业、企业情况跟学生谈就业,学院还举办模拟招聘会,不仅提高学生的求职技巧,同时还教育学生,切实转变择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取向。
三、班主任积极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为更好地做好毕业生的择优推荐工作,班主任定期到本班调查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清楚是否每位毕业生已落实就业单位,未落实的是否有意向单位。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实际困难的每一位毕业生的情况,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学院专门为毕业生建立了资源库,将有需要学院再推荐意向的毕业生的个人资料登记造册,只要有信息,有合适的需求就通知他们,使他们能早日落实就业单位。让毕业生自始至终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支持,愉快地走上社会,正面人生。鼓励学生参加高职升学考试不仅仅可以让学生继续深造,有新的发展空间,也是我们提高就业率、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种途径。
XX年1月份由班主任组织毕业生认真填写推荐表,同时组织毕业生上传求职信息到高校就业网,以便于利用现代化手段为毕业生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4月8号左右组织毕业生参加我校举办的“双向选择洽谈会”,与社会和用人单位广泛联系,推荐毕业生;3—7月份邀请多家单位(如云南斯泰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九河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到学院招聘毕业生,院团委及班主任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以及推荐工作,努力做到用人单位满意。共3页,当前第1页1
四、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长期以来,高校毕业生把就业的目标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或国有大型企业、外企和政府机关,致使这些地方在某些领域人才饱和、供需失衡,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许多人找不到工作。而另一些不被看好的行业和领域却出现人才匮乏。应该说: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人才过剩,只是人才的相对过剩。 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带给就业工作的压力,逐年加重,所以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观念上逐步发生转变,使毕业生接受“先就业后择业”这一理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工作。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就业政策,制定符合我院专业特色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网络机制:
(1)信息网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建立网络平台,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供毕业生基本情况,向毕业生就业信息。
??(2)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需求网络,定期向用人单位了解需求情况,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合作。
??(3)人才网络:建立政府支持体系(如:学校成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积极开辟毕业生就业市场,实现统一管理,把毕业生推向社会,为其创造更广阔的就业天地。
根据历年经验,采取
了实习安排与就业推荐结合的办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参加实习,让实习与就业挂钩,以有利于就业率的提高。要求班主任能掌握每个毕业生的求职动态、意向和签约结果,及时统计学生的意向和签约情况,以便向用人单位推荐时有的放矢。对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学生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帮助他分析形势、正确评价自己,力求学生保持清醒头脑。
在学习中我院非常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次组织学生座谈英语学习心得,各班主任开班会也不厌其烦的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突出优势,增加学生就业机会;在毕业生分配工作上计划好,下手早,工作细,抓落实,讲服务。同时,我院近年重视毕业生取证教育工作,也为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开始实现从凭各种证书求职,向靠岗位证上岗的转变。鼓励毕业生报考硕士研究生;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省级公务员考试,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国家和地方就业项目,如到边远地区支边、执教,响应为西部服务的号召;努力创造条件,使部分学生毕业实习与就业推荐相结合。经过一年的辛勤工作,我校XX年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已基本结束。在本年度的就业工作 中,多方搜集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妥善安排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截至目前,我院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9人,考取公务员4人,签定正式就业协议20人,参加国家、地方就业项目30人,就业率达到70%;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90%。
五、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我院毕业生有一部分回到生源所在地,参加第二次就业分配;还有部分毕业生参加地方公务员考试,这些学生就业情况关系到我院就业率。学院通过团委、在校研究生、班主任与毕业生网上或电话联系,在毕业生中做调查,及时反馈毕业生对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建议以学校牵头编写毕业生文件汇编及就业指导手册,将有关国家就业文件和政策编辑成册,使毕业生人手一册,做到人人知政策,用来更好地指导毕业生的就业。
进一步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前移,开设必要的毕业就业指导课程,并将其纳入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使同学们了解基本就业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和需求及时弥补自身不足。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考取各种必要的资质证书,积极地接触社会,为将来的就业积累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奖证偏少。
2.我校缺乏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3.学生潜意识存在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误区,导致少数同学好高骛远,挑肥捡瘦,不愿到基层工作,不愿到外地工作。
4.个别同学签约不慎重,还有悔约现象。
5.缺乏自主创业的勇气和条件。
6.少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总之,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围绕着“巩固就业率,提高签约率”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以上是我院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我们会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本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力争做好今后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共3页,当前第2页2
????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资源与环境学院XX年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资源与环境学院组建于XX年5月,已经经历了四个年头,四年来学院教职工人数始终保持在30人左右,特点是高学历人数多,科研力量相对雄厚,班主任主要是由年轻老师担任,发展至今已有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人数为84人,三个本科专业12个班级,近630名本科生。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为此,经研究,我院对XX年届毕业生就业制定就业工作计划方案。
一、07届毕业生基本情况
我院XX年年本科毕业生共有154人,其中环境科学96人,农业资源58人,研究生23人。
二、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责任
学院在9月份成立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
组长:段红平
副组长:杨志新 高召华
成员:王吉秀 董艳 秦丽
三、学院就业工作计划
1.继续举办就业讲座,加强学生就业教育,积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2.采取措施,鼓励班主任加强落实各项推荐工作。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培养,拓宽就业途径,缓解就业压力。
4.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
5.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采取措施调动教职工的协助学生就业积极性。
6.研究指派专人联系就业单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建议:在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上,若确实需要车辆,可适当考虑予以安排。
资源与环境学院
XX年9月19日
二、主要工作
1、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
2、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版权所有
3、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职业教育教学培养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四、2007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学院招生就业处、办公室、毕业班班主任和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在省水利厅和云南农业大学及用人单位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院2006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已圆满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院2006届毕业生只有2003级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5人(其中获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有4人),男生30人,女生15人。截止2006年8月25日初次统计,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的有5人,毕业生签约率11.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的有33人,就业意向率73.3%,本人暂不工作,要求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的毕业生有7人,总之,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4.4%。
二、工作总结
一领导重视,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版权所有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时间紧、任务重的工作。既涉及到国家长远利益,又涉及到社会千家万户。切实有效地做好毕业生工作,关系到厅、校联合办学的持续发展。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发展和稳定大事来抓:
①贯彻落实《云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细则(试行)》、《云南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精神,成立了以学院领导挂帅的学院招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进行指导。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签订了以院长为第一负责人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
③学院设置院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服务机构(水校招生就业处),共同为毕业生提供服务。
④建立学院招生分配激励机制。学院教职工招收一名学生或推荐一名学生就业奖励100元。
以上措施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抓就业的新局面。
二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学院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入手,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与毕业生择业观念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认清当前就形势,树立就业信心,面对现实,摆正位置,正确定位就业目标。本着背靠行业,依托系统,面向社会的就业原则,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组织有序,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学院水利系请省水利厅专家、学者到校,先后为毕业生举行“监理工程实例”和“投标文件编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引导毕业生树立行业工作的苦乐观、爱岗敬业,乐与奉献的就业观。
②继续采取生产实习与毕业生就业推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用人单位的规模层次,有目的的选送符合用人单位录用标准的学生去实习,既锻炼了学生,又使用人单位考核了学生,学生通过实习留在用人单位就业。今年我院毕业生人数少出现了用人单位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
③收集用人需求信息和托宽就业渠道和市场。学院建立了“需求信息公告”制度,在信息宣传栏上及时公布招聘信息和通知,真正做到快速、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聘信息。学院组织有关人员到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情况,帮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签订协议。另外在推荐工作中,尽可能地帮助和推销毕业生中就业压力较大的部分女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
④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班主任、专业教师等方面的作用,实行全体教职工“全员参与就业的做法”。在工作中,院长、书记还是普通教职工,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联系用人单位,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汇总到招生就业处统一安排;班主任和一些专业教师关心了解毕业学生就业情况,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初步形成全体教职工关心学生就业,参与学生就业指导的良好局面。
⑤由学院办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农大招生就业处举办的各种就业指导讲座。如《大学生择业心理调适》、《大学生就业相关政策与问题解答》。2006年4月8日组织毕业生参加了在云南农业大学球x场举办的“云南农业大学2006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学生与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感受就业氛围,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定位好自己的就业目标。同时学院还制做了展版宣传学院。
⑥学院党总支把做好毕业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本届毕业生中发展正式党员3人,预备党员3人。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积极主动,带动全体同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⑦积极开展诚信教育工作,针对助学贷款的学生,宣传有关政策,回答学生的疑问,加强诚信教育,按贷款银行要求,指导他们办理还款相关手续。
⑧及时传达落实各级各部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在院领导的带头下,认真做好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岗位与就业机会的咨询和优质服务,努力开拓就业新渠道。
三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创造新型教学培养模式
学院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加强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相结合,提高毕业生实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实行“开放式”推行“多证制”的创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毕业班最后一学期,学院根据毕业生需求为毕业生分别设置了“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从业资格证书考前辅导班。通过考试毕业生中获得省水利厅颁发行业资格证书的有:
质量检测员工程监理员工程施工员工程造价员工程测量工
39人40人29人22人1人
持有多证的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竟争力。
二、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还存在着“有业不就”现象。
一是有的毕业生就业观念没有完全解决,相互攀化,等待观望,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自身的就业定位,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二是部分学生不愿满足于随便找个工作,出现了就业不稳定,频繁换岗的情况。三是部分学生放弃就业机会,自愿回生源地报考公务员,他们的工作处于待定状态,对就业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四是部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应试能力、使用人单位不尽满意。
2、毕业生就业观念还有待提高。学院要继续结合水利水电的行业情况,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从导向上引导毕业生通过行业就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由于水利水电行业的特殊性,用人单位不愿录用女生是造成女生就业率低的直接原因。
四、2006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结合我院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1、基本情况:学院2007年毕业生有三个毕业班级共计130人。期中水利水电工程监理专业42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52人;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36人。
2、在2006年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集管理、教育、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运行机制。
3、认真对2007届毕业生基本信息材料收集、修改和校对,对其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汇总;做好毕业生就业日常服务工作。
4、全方位多渠道的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教职工资源优势,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尽量的为广大毕业生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
5、进一步探索毕业生生产实习、实训与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的有效结合途径,为毕业生择业创造时间和空间。
6、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提高获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的还款率。
7、做好“专升本”学生的报名及服务工作。
8、继续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传下达工作。按要求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材料,做好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推荐,认真组织填写2007届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基本情况登记表、核对2007届毕业生生源信息、离校信息登记表、助学贷款还款相关手续、党员发展、组织关系转接、毕业生就业协议的审核、登记办理毕业生离校前的各项手续,整理和移交毕业生的档案材料等工作。
9、继续做好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统计工作。
纵观协会(前称创业者协会)所走的路程中,有过辉煌:成功举办首届榕城高校实践类社团年度交流会,协会内部成员和谐相处共建协会,经过努力获得校十佳候选资格……但协会也不可避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弊端,这也同样是所有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通病。主要是社团活动没有创新之举内容陈旧,没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负责人个人揽权揽事没有使社团成员得到充分锻炼等问题。
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环境瞬息万变,我们协会工作及任务也总不能局限于前人的经验和曾经取得的成就,创新不可或缺,不仅在协会工作计划上敢于先行,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勇于突破,融入新的理念,将新思路、新策略践行于实践中。
在做好本协会相关工作的同时,与其他校内外企事业单位或是其他协会达成交流与合作是协会工作的重点和协会取得成就的突破口。
以就业创业协会为依托,协会通过内部交流与外部沟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协会组织并举行全校性就业指导、创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和校内招聘会(供需见面会),就业调研以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探讨新形式下高等院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各种前瞻性话题。
协会为推动学校和学生、企业和人才、用人单位和育人单位间的双向交流、降低择业成本、规划美好职业生涯而不懈努力!
协会下设行政部(含财务)、宣传部、人力资源部、对外交流部、信息部。各部门各尽其职、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为福建师范大学就业创业协会的发展而努力。协会实行主要部长负责制,对办事得力、工作成绩突出、为社团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学予以奖励;对办事不力、在其位不谋其事的同学视其情节轻重做出相应处理。
新学期伊始,协会目标很明确,一则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二则服务、贡献于师大同学,扩大协会知名度;三则努力在学年末的校十佳中占有一席。就业创业协会将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纳新阶段新成员的系统培训,让其在协会中以学习带动工作。
2、注重培养和锻炼协会成员就业创业方面的能力,以期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协会相关工作。
3、收集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从中获取其hr部门在招聘时最为看重学生哪方面知识和技能,并与同学们分享此成果。
4、组织并承办各种就业创业方面的讲座及座谈会,来为同学们展示前人的经验和所需的知识、技能储备,让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5、组织联系用人单位,主动与他们搭建信息桥梁,推荐优秀毕业生以期提供满意的工作。
6、与人才市场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并适时地参与组织和承办各类人才招聘会(供需见面会)。
关键词:校友资源;就业指导;新平台
作者简介:李芳(1977-),女,河北定州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助理研究员;张彦军(1972-),男,河北邯郸人,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工程师。(北京10012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7-0129-02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作为学校发展不可忽略的问题,就业问题也一直是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是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在这一就业机制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应该是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在双向选择中,考虑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提高和用人单位对于人才选拔的实际需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友资源的充分利用。建立以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开发毕业生就业服务新模式,有助于提高毕业生个人综合能力,有助于用人单位更好地了解毕业生的情况,有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高效、务实地开展。
一、校友资源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优势特性
校友资源作为高校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就业服务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涉及范围的广泛性
高校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人才进入社会,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分布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在各行各业上创造着自己的成绩。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行业,就使得校友资源具有范围上的广泛性。同时,他们来自高校不同的专业,可以说囊括了高校所有专业的学生,这也使得这一资源具有专业上的广泛性。这两大方面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不管是专业内还是专业外,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思想教育的导向性
校友资源的导向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当前高校学生入学之后,或者说直到面临毕业求职,对就业都不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知。虽然在就业指导课上教师会强调就业择业的重要性以及就业择业的价值观,但是并没有真正实际的例子摆在学生面前,所以他们并不信服。而校友资源恰恰弥补了这样的空缺,校友实实在在的求职经历以及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对于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的认识将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作用。
3.就业信息的专业性
对于毕业之后找到对口专业工作的校友来说,他们提供的就业信息具有专业性。他们不仅可以提供专业的就业信息,还可以提供专业范围内的实践经历、经验。这样,对于本专业内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们可以学到书本以外的、与专业相关的知识。
4.双向选择的诚信性
当前我国就业机制的落脚点是双向选择。双向选择对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诚信问题。校友资源介入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提供,可以有效保证就业单位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由于校友与母校存在特定的“血缘关系”,他们在学弟学妹心中必然具有一定的分量,因此高校应届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就会考虑“到底去不去这家公司,如果违约是不是会给自己的师哥带来麻烦”等问题,这样可以在思想这个层面上保证了毕业生的信誉,实现了双向选择的诚信。
5.就业服务的持续性
校友是高校与社会密切联系与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这一桥梁和纽带具有持久性和永续性的特点。一方面,那些在社会上工作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校友,他们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社会关系,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高校每年都会有新的毕业生进入社会,他们充实了行业领域的空缺,也增加了校友资源库的人力资源,实现了校友就业服务的持续性。
二、校友资源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校友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品牌效应
在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活动中,用人单位能否选用我们的学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用人单位对高校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在每年的招聘高峰季节,都会有很多单位主动打电话到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询问能否推荐应届毕业生。根据近三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其原因90%以上是因为前期到单位的毕业生工作成绩很突出,很受单位欢迎。这其实就是一种校友的品牌效应。从更大的角度说,校友在社会上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对于高校来说是一种宣传,社会就会认可这样的高校培养出的人才。
2.为高校在校学生树立榜样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就业指导课程。在就业指导课上,负责就业指导的教师会对就业形势、就业心理、就业观念等问题给大家作认真地分析,但是缺少了榜样的作用。在一份对于应届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就业指导课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中,选择“成功就业人士的就业经验”这一选项的人数达到了86.35%。这就充分说明高校毕业生最注重的还是成功人士的就业经验。作为校友,那些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的成功就业者,他们在面临毕业时的就业择业观、就业去向的选择、择业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对本行业领域的认知等等,都是高校毕业生所需要的重要经验。因此,校友资源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榜样和标杆的作用,引导着高校毕业生的价值选择、职业选择,帮助他们增长成功经验。
3.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引导作用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重点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上,没有深入到实践环节。很多高校的毕业主管部门的教师在制定本学校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尤其是制定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时候,虽然结合了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但是并没有真正将用人单位的需求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导致就业指导课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素质也没有明显提高。校友资源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建立校友反馈需求机制,定期邀请校友开展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讨论,有助于帮助高校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提高学校的就业水平。
4.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直接的实习和就业岗位
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欠缺的就是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可靠的平台。建立校友参与就业指导的机制有助于实现实习基地的多样化和全覆盖。以校友为纽带,与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通过那些在自己的行业领域有一定成就的校友的帮助,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践平台,并且依托校友平台,学生到了实习单位后,实习单位能够给予实习学生真正实战演练的机会,达到真正锻炼的目的。同时,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校友还能为学校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更好地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探索以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新平台
校友资源在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前各高校并没有充分开发校友这一重要的就业服务资源,因此,探索建立校友资源为支撑的高校就业服务新平台,开发校友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模式,将有效地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
1.建立校友资源信息库
当前,很多高校都设有校友会等校友联系机构。但是校友会的功能仅仅在学校举行大型周年庆祝活动时才能得到体现。然而,校友资源是高校重要的信息资源、财富资源、公共关系资源,与当前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因此建立一套与就业指导密切相关的校友资源信息库,有助于帮助学校了解校友所在的行业和领域,以及他们的一些成就,同时利用网络等先进科技建立网上校友联络信息库,让校友之间也可以相互了解,相互联系。校友资源库的信息要做到及时更新,这样在每年的就业高峰期,学校可以直接联系校友,通过他们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岗位资源。
2.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力打造就业服务实践平台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就是要定期将知名校友请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自己的从业经历;同时要不断将在校学生进行输出,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输送到校友所在用人单位进行实践锻炼。
那些有所成就的知名校友,他们的优秀品质能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他们在自己毕业面临就业与择业问题时,所做出的选择能够引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他们丰富的工作经历和体验能够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将他们请进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就业指导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鲜感,还可以让学生真真实实感受到成功的例子就在身边,就在眼前,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就业意识。
多年的就业指导实践表明:大学生就业实习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广泛地接触社会,形成更为理性的求职态度和职业规划,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及时调整学习重点和弥补不足,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双向交流,大学生能更清晰地找准定位,避免盲目择业。因此,在将校友请进课堂的同时,要积极与校友协商,争取在他们所在领域建立毕业生实习平台,将学生放到校友所在的单位实习,给予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
3.建立校友就业信息管理平台
在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在接到校友的职位信息的同时,也接到了校友的抱怨。很多校友都抱怨说,母校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即使有就业信息和就业岗位也无法传递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们。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专属于校友的就业信息平台,让那些手中有职业岗位又想着为母校的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校友们能够及时将信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科学发展。
4.建立高校校友服务就业工作奖励机制
任何的付出都需要回报。校友作为母校的资源财富,不需要学校给予多少物质层面的奖励。但是作为学校,建立适当的奖励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校友更好地为学校的就业工作作出贡献。在学校层面建立校友参与母校就业工作光荣榜和网络宣传栏,对那些为母校就业工作作出贡献的校友们进行宣传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鼓励,同时也能激励更多的校友为母校作出贡献。
校友资源对学校就业的贡献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对于校友资源的开发程度。在新的形势下,抓住校友这一高校宝贵的资源,建立开发利用的平台和相关的机制,有利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迈出新台阶,更有利于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聂永江.高校校友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江苏高教,2007,(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观念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学生接受到了更高层次的教育,但在现阶段的就业形势下,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具有极大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观现状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也已由皇帝女儿不愁嫁进入总量上供大于求的阶段,必然过渡到大众层面就业。在就业市场化的背景下,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贡献度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力,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高校可从解决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两方面破解该难题。
现在毕业生中同时存在着两种矛盾的现象,一是“无业可就”,二是“有业不就”。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日趋功利,强化个人利益,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与严峻的就业形势背道而驰。就业观和择业观是高校毕业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具体的择业过程的细化体现。“有业不就”现象的出现说明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出现了问题,其实质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功能欠缺。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想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教育的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使毕业生建立应对新的就业形势的思想基础,并以此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表现成为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一块重要敲门砖。这种需求导向说明高校必须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大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学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自觉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将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奠定基础。
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良好就业观
1、净化社会大环境与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大学的小环境不是在真空中,而是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整个社会思想政治状况的影响。可以说,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状况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期,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不平等竞争、贫富差别等社会不公现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社会失信现象,、贪污腐化等社会消极现象,都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从而也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所以,要加紧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作为这个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影响非常大,除了正式的思想政治课之外,校园文化如专题讲座、形势报告、电影、录像和网络等等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很受学生青睐)因此,进一步优化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环境显得非常必要)为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作为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设立就业指导课教研室,保证就业指导经费的充足到位,人员配备要合理,人员的专业类别、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的配置要科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总体部署并负责监督考核)
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立由“两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职院系书记和就业主管人员组成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辅以专业教师、外来专家、学者,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师应该是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主要力量)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表现出的许多思想问题主要是通过“两课”教育给予指导,将“两课”教育与就业指导相结合,既可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又能使就业教育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取得良好的效果)辅导员、班主任、院系专职书记负责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指导学生作好就业准备,及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就业指导辅导员,专门从事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主管部门负责政策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推荐就业,开展招聘活动,为学生择业提供服务)同时加强就业观念、择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教育引导,使毕业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聘请心理专家,教授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心理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自我认识,科学定位,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从更高层次上解决学生的职业心理问题)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就业观和择业观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它的形成也受到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思想问题。要将就业教育的相关内容纳入德育工作计划,从入学教育开始进行直到毕业教育,把相关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到大学培养的全过程中去。重视社会体验,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参观实习机会,增强学生对就业的直观感性认识。
结束语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要不断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的相融合,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促进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观,从而提高就业率,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周卫华 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观的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 2010(09):23
[2] 王改芹 大学生的就业观与思想政治教育[J]职大学报 2010(03):78-79
关键词:就业能力;综合素质;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要具备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就是大学生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为基础,通过学习实践锻炼出能够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工作之中,从而可以保证大学生方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主要包括: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从实践中加以创新超越从前的创新能力;能够利用现有资源用于创业的能力;还有其他一些非智力的基础素质和人格魅力。
由此可见,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它还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人际协调能力等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主要表现
(1)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基础薄弱。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还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评价学生优劣主要还是看分数,不太重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课程学了之后,考试完就丢掉了,学生学到的实用东西太少,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一致,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存在着明显不足。
(2)实践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实践能力是指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主要是毕业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包括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各种能力综合应用的外化体现。当前,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时,特别看重应聘者的实践能力很多单位都希望招聘来的大学毕业生能够很快胜任本职工作。但是目前很多大学生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缺乏,存在着实际操作能力差,综合应用能力差,不能够学以致用。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已经成为阻碍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一个主要因素。
(3)创新能力缺乏,后劲不足。创新能力就是敢于独辟蹊径,能够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新办法,创造出新产品、新技术,开辟出新领域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只有靠不断的创新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而企业的创新取决于它的员工的开拓创新能力。目前,大学教育注重的是知识传授而非方法传授“因循守旧”,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缺乏,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后劲不足,工作缺乏创意而限制了单位和个人发展。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对策建议
(1)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应从入校做起,并根据自己的长期目标,在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行动计划。要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大学生一旦选定自己理想的职业,就会依据职业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并积极准备相关事宜。要正确的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
(2)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在校期间既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广博的社会知识、综合知识并保持开阔的视野。学会建立一个以自己专业为中心的整体知识系统,科学、哲学、艺术等都应该是涉猎的知识。大学生还应适应知识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接受和吸取新知识,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己不断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要着重掌握社会知识。要根据职业目标需求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的社会知识结构,作好就业前的知识储备,提高社会知识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适应社会和未来岗位需求的能力。
半年工作计划
x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做好下半年再就业工作,采取多项措施,力争再就业工作在省排前列,全市上游。
一、建设两个平台。一是建立下岗失业人员登录平台。依托企业主管部门、街道办和各居委会,摸清全县下岗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下岗失业人员个人再就业档案,动态管理再就业数据库,对填写《下岗失业人员认定审批表》的人员,经审核符合条件的,按照程序,免费发放《再就业优惠证》,为他们在再就业期间尽早享受优惠政策提供一个可靠的保证。二是拓展服务平台。今年我局将扩大再就业服务网络,完善基层组织,按照“统一机构、统一名称、统一规格”的要求,在县街道和各乡镇建立劳动保障事务站,每个服务站派驻x名专职工作人员,定岗位、定编制,同时在每个社区居委会聘用x名劳动保障协助员,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更直接、更方便的零距离服务。
二、开展就业培训。按照多元投资,多股运行的方式,与社会上有办学能力的机构进行横向联合,利用他们的场地、设备和师资力量,免费对下岗失业人员中有学历、年纪轻、接受能力强的失业人员开展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投资小、见效快、收益高的新行业、新技术的培训,对年龄偏大,技能水平低的下岗失业人员开展技术系数小、操作简单、收入稳定的保洁、绿化等社区综合项目的培训。下半年将举办x期各类培训班,培训下岗失业人员x人次以上。
三、拓宽就业渠道。一是增加就业岗位。以街道和各乡镇为依托,努力开发一些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岗位,开拓社区服务就业新领域。二是积极扩大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我县劳务输出的优势,培养我县品牌,建立稳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对下岗失业人员免收各项职业介绍费用,鼓励引导下岗失业人员到县外就业,并优先安排他们到条件好、收入高、风险低的单位务工。三是推行以非固定单位、钟点工、临时工等为主的就业方式。
四、加强宣传。在大力开展再就业政策宣传的同时,以典型带动的宣传方式,努力发掘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对下岗失业人员中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成绩突出的人员,做为宣传重点,利用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报道,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树立灵活择业的新观念。
五、重点帮扶。对男x周岁以上、女性x周岁以上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优先安置到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岗位上,对公益性单位安排原属于国有企业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就业的,还从再就业资金中将给予部分社会保险(养老、失业)补贴和岗位补贴;对夫妻双方全部下岗的家庭,最低限度的保证一方实现再就业。
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大劳动监察力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活动,尤其是以各种名义欺诈、侵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严惩不待。实行企业空岗报告制度,对企业空出的工作岗位要优先安排具备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七、加强领导和督导力度。重新调整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再就业工作做为对有关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每年年终进行综合考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财政、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随时解决再就业工作中的问题。对各种优惠政策加强督导,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我认为担任幼师班班主任应做好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同学认清现在社会的形式,帮同学分析升学、就业、择业问题。因为职中是学生步入更高学府、踏入社会的一个跳板,而升学、就业问题,便是对同学们职中生活中所学的知识和能力的考验。所以在校期间必须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和注重培养能力。以下是我20XX年幼师20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一、班级概括
我所带的班级是幼师20班。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和付出,幼师20班的总体状况良好,班内大多数同学学习态度端正,遵守学习的规章制度,取得了一些成就,所做的许多工作都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赞扬。现进入高二下半年,我认为在班级工作上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本学期纪律问题是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我认为在保持多的方面与改进好的方面的同时应狠抓差的方面,使幼师20班的形象更有待提高。
二、班级应举行的一些活动
因为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同学们应该上课学好课堂知识,在自习时班委也应带动大家学习,搞一些活动使大家在乐趣中学习知识,在轻松中感到知识的重要。
1、兴趣小组活动
在学校二课堂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我班本学期继续建立班级兴趣小组,如剪纸小组、组长梁艳云;街舞小组,组长刘燕;十字绣小组,组长杜江涛。丰富的活动带给了同学许多乐趣,而且通过各种办法,途径使同学们轻松掌握了许多生活中必知的小知识,而且还让同学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各小组分别组织活动,班主任监督并鼓励,以周为单位,每周举行两个课时,来活跃班级气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2、礼仪知识
因为职中是学生走入大学、步入社会的一个台阶,所以在这个台阶上同学们必须学会很多知识,而礼仪就是最基本的一项。
在本学期中,学校举行文艺汇演等许多活动,我们都要求同学穿演出服,化妆最基本的色调搭配,舞台妆与职业妆的不同,黑色皮鞋不能与白袜子搭配等,许多生活中基本常识学生都不懂,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不注重这方面的知识。要是学生将来走上职场做一个有素质、有礼貌的人,开展这样的礼仪知识培训班会是十分必要的。
3、心与心的交流班会
迈向大学、踏入社会,社交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在同学们还未进入社会这个复杂的层面时,同学之间应该多交流,多体会彼此的想法,就像本学期所举行的"畅想自己的人生"这种主题班会的效果,在心与心交流的班会是同学们可以任意提问,让大家共同探讨假如进入社会后,我们遇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4、创新活动
进入21世纪社会需要的不仅是学习成绩好学历高的人,也需要有能力,敢于创新,敢于展现自我的人才。所以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要鼓励学生们多参加学校的活动来锻炼自己,并且学会我突破,提高自己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讲出自己的想法。一开学,学生就自发做起了十字绣展、剪纸展、个人作品展等。
5、班级例会
班长带领班委必须每周坚持开展班级例会,并且给班委明确分工,提高班委的管理能力,确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认真学好每门功课,搞好班级的各种活动,并且在班主任开班会之前先对班级做一整顿,一可以提高班长威信,二可以锻炼学生口才。
6、临时会议
班干部要及时开临时会议,要求做到及时传达学生与老师学校的工作要求与安排,并且能够准确把各项工作做到位。
7、节日班会
例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一些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但却受到别过人的争夺,我认为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有必要让学生记住这些节日,开展与其有关的主题班会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学生对我国历史知识和文化遗产的了解。
三、根据这学期的具体工作,我认为下学期的工作计划有:
1、号召学生多参加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通过各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2、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进步,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想法,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要时何其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成长进步。
3、不定期的去宿舍检查,关心学生的住宿情况,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相关规定,杜绝所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4、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
5、了解自己班级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生活状况。多与代课老师沟通,请教其方法并采纳好的意见,更有利的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
6、班级卫生工作计划,督20XX年班主任工作计划促班委做好班级卫生管理,尤其是地段、教室、办公室、琴房、舞蹈室的卫生。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服务水平为要求,积极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效转移,全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09年,××乡夜校试点计划培训务工人员4900人次,力争每户农村家庭有1名劳动力参加培训。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5期1000人次,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发证人数达300人以上;务工引导性培训29期2900人次;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8期500人次;妇女培训8期500人次;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通过务工人员夜校培训,使××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加20%。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一)培训内容。
围绕市场需求,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对试点乡镇年满16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和农村妇女培训。
(二)培训方式。
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实施,县职教中心不能实施的特殊工种培训,可聘请其他具备培训资质的培训机构实施,也可根据培训专业的要求由定向转移企业的专业人员实施培训。务工引导性培训由县职教中心,县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县、乡人力资源办,乡镇司法所共同实施。农村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聘请相关农业经济师、县农业局农艺师、县林业局工程师等担任培训任务;农村妇女培训、刺绣培训聘请专业教师担任,其它可由县妇联、县计生局等部门工作人员担任培训任务。
(三)教材编写。
职业技能培训教材按农民所需的技能要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编写。引导性培训教材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办和县职教中心编写。其它培训教材由聘请的专业教师编写,并请相对应的专业教师授课和指导实践操作。教材编写后,送市、县人力资源办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定稿后进行讲授,力争做到培训人员人手一册培训教材。
(四)课程设置。
1.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开设建筑类、缝纫专业、电焊工、电工、刺绣等专业培训。根据培训技能要求合理安排培训课时,以农民学懂学会为准。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每期不得少于180个学时,其中理论常识占1/3,实践占2/3。经济能人、种养业技能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时,刺绣、缝纫等专业培训达到熟练操作为准。主要满足当地需求及输送到用工单位。培训对象为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形式采取全脱产、半脱产学习,培训时间根据培训专业而定。以技能培训为主,引导性培训为辅,培养具有所属岗位国家职业标准的初级工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适应劳务市场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考核,经鉴定合格后发给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并按定单转移至企业就业,人均月收入达到1200元以上。
2.引导性培训。主要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择业常识等培训,增强农民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以增强就业和创业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城市务工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和择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培训课时每期24个学时,通过笔试或口头测试合格后发给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制作的合格证书。
3.经济能人、农特产业带头人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农特产品加工及流通能力,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农特产品流通及加工培训为主。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培训课时每期为56个课时。
4.农村妇女培训。以提高妇女就业和创业能力,构建和谐平等的劳动关系和和谐家庭为目的。选择16周岁至45周岁的农村妇女进行种养业、刺绣、缝纫、尊老爱幼、家庭理财、计划生育、防艾等知识的培训。培训课时属技能培训的以学员达熟练操作为准,其它为24个课时。
(五)培训专业及时间安排(见附件)。
四、资金来源、使用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乡夜校试点培训共投入资金66万元,其中:整合中央阳光工程、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等省级以上培训项目资金50万元;市政府补助资金10万元;县财政配套补助资金6万元。
(二)资金使用。夜校试点培训经费,属整合省级以上培训资金的部分要按照投资渠道不变、管理办法不变的原则使用。市级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实训设备购置。县财政配套补助部分主要用于工作开展经费支出。
(二)资金管理。夜校试点培训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按计划分期分批拨付资金。教师授课费以一期为单位,需有学员签字、乡村两级证明、县人力资源办检查验收证明书,方可到县财政局报账支付。实训设备采购以乡为单位,专业为单元,实行统一询价采购,由县财政局、人力资源办、××乡人民政府分别抽1人和相关专业教师组成询价采购小组,统一采购,建立夜校培训物资采购表,夜校培训工作结束后,提请县审计局进行审计。
五、组织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的领导,使夜校试点培训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县政府成立××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副组长:*××乡人民政府乡长
成员:*县妇联主席
*县农业局副局长
*县供销社副主任
*县职教中心主任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主任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于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乡务工人员培训夜校校长由*担任,副校长由*、*担任。
(二)部门职责。
××县务工人员夜校试点培训由××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和××乡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县职业教育中心作为主要培训单位,要加强与县直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抓好培训授课工作。县农村人力资源办负责夜校试点培训的项目、时间安排、组织教材编写和培训经费管理等工作。××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学员和学员档案管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由市、县人力资源办按照职业资格鉴定的要求组织考核,颁发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一、工作思路与目标
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以活动为载体,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进取意识,强化组织纪律,巩固《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将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将德育深入到更深更广的层面,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服务。
二、主要任务及措施
1、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开设各科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特长,特别给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表现的机会,让班级、让课堂成为锻炼学生的平台,开阔学生视野,了解历史与人文,从而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升华学生人格。
2、继续加强学生养成教育,将守则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规范学生礼仪,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开展《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竞赛,通过知识问答、情景再现、现场评论等方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行自我对照,《论语》中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不断的检查反思,取长补短,学生的修养和人格、自我教育能力才会更快地提高。
3、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功能,办好家长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访增进家长与科任教师的联系,沟通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以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走出校园,开辟校外德育基地,建立校外活动课,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时事方面的讲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责任意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升学、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乐章,结合“北京奥运”等有利时机,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清明节系列教育活动,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缅怀先烈,感受他们为国人幸福而献身的精神;写文章赞美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树立为正义而献身的远大志向。劳动节,利用板报、手抄报、绘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教育。
5、充分发挥班会的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意志品质教育、心理品质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班会形式力求多样化,说、唱、演、写为一体,德育与能力双丰收。
6、安全教育工作计划长抓不懈。观看安全教育影片,收集相关的图片,认识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放手学生搜集身边的交通事故资料,食品安全工作计划方面的事故,从身边人、身边事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以减少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7、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不容忽视。充分利用板报、广播等对学生广泛宣传法律知识,观看法制纪录片、光碟,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教育学生懂法守法,从而杜绝校园犯罪的发生。
8、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择业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多学知识,武装头脑,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想法,开小范围的学生座谈会,如学困生群体,纪律松懈群体,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问题展开谈话,给学生创设自由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重要位置,在班级荣中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积极进取,为班级荣誉而做出应有的贡献。开全班性的学生座谈会,与班会交叉进行,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打开学生封闭的心灵,促进学健康心理的形成。
9、组织好“迎奥运、树新风”主题活动,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要求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掀起校园新风尚。在奥运之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鼓励学生观看电视,了解奥运信息,关心国事,振奋精神,为中华腾飞而努力学习,练就本领。
10、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与学习,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情,勤奋读书,学会自立。本学期将重点关注金善的学习与生活,她的父母均出国打工,她寄居在亲戚家里,面临毕业的她,在较低的成绩面前,在父母强迫考高中的压力下,她非常苦恼,不知所措。因此,帮助她正确对待升学问题,找到自己的位置,当成为帮扶教育工作的重点。
11、鼓励学生继续读书,积极参加“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教育系列活动,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12、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各类疾病防治和健康知识的宣传,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防毒意识。鼓励学生坚持锻炼身体,配合体育教师做好学生体育加试工作。
13、加强防火、防洪、防电、防交通等方面的知识,强化学生的禁毒意识,安全自救能力。
三、月行事安排
三月:开学初学生安全教育 学雷锋活动,“迎奥运,树新风”主题活动 消防安全演练
四月:祭扫烈士墓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一、深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全面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
1、加强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巩固政风建设年成果,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迎奥运、树新风、争做先进公务员”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促进公务员道德建设。加强督查考核,完善考核体系和考核手段,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能力水平。
2、严格落实公务员管理制度。落实公务员录用、调任、考核、任免、奖励和申诉控告等实施办法。坚持公务员录用凡进必考制度,完善公务员录用考试办法,加强公务员录用面试考官培训工作,完善表彰奖励机制,规范表彰奖励项目,发挥表彰奖励对于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作用。
3、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强化公务员管理政策法规培训工作,确保公务员法配套法规落到实处。继续实施公务员“英语人才库”培训计划;继续开展公务员公共行政管理(MPA)核心课程培训,力争年底前完成95%的培训任务,采取多种方式,抓好公务员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突出提高理论素养、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训。
二、加强工资规范管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4、切实加强公务员工资管理。严格执行公务员工资管理制度,严格工作程序,严肃工资纪律,切实加强工资监督管理,确保分配秩序有序。加强工资政策培训,建立规范工资收入报告制度。开展工资水平调查,落实国家关于级别与待遇挂钩的政策,落实国家有关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和干部工资套改政策。
5、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和做好事业单位核定绩效工资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规范工资管理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落实岗位工资调整工作。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的核定与调整工作。
6、落实离退休政策及休假政策。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落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休假政策。认真开展提高退休费计发比例和延长退休年龄审批工作。
三、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7、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根据*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逐步实现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做好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工作的政策解答和疑难问题的处理。
8、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按照*市统一部署,巩固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成果,指导事业单位解决好聘用合同续聘、解聘等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9、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市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指导各单位人事干部掌握职称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转变思想观念。做好专业技术人员20*年申报职称工作,并按时完成2007年职称备案工作。指导区教委完成20*年中学高级教师系列的评审及检查验收工作。根据*市高等职业学院、成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有关精神,做好我区高校教师的聘任工作。
四、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0、加强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选拔和表彰奖励工作。根据《*区杰出人才奖评选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区杰出人才的评选表彰工作。做好“首都杰出人才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的推荐,进一步扩大选拔范围,创新培养方式,为各类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1、加强区域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区域内人才市场及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严格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定期开展走访和自查,保障区域人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充分发挥金融人才开发服务中心的作用,制定有效措施,完善人才服务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水平
12、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开展专家慰问活动。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促进金融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意见》及《*区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产业发展规定》,为入驻金融街、中关村科技园德胜科技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发挥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政策的导向作用,满足区属、区域企业对高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五、努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安置工作,确保计划落实
13、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根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严格计划调控,合理引进紧缺急需专业非*生源高校毕业生,按照市人事局的统一部署,做好应届毕业生双向选择招聘月等活动,积极开发和挖掘岗位,努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14、认真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计划。按照市安置领导小组的要求,克服困难,挖掘潜力,做好政策宣传和培训工作,落实完成年度安置任务。加强自主择业相关问题研究,做好自主择业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做好企业转业干部解困和维稳工作方式,全力保证*奥运会良好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持我区安置工作稳妥有序的局面。
六、加强人事干部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
关键词:中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我国最重要的人才资源,因此解决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有很大的现实意义。面对日益凸显的就业压力,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成为了时代的要求,因此加大分析影响我国中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探求相应的解决策略,缓解越来越严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变成了全社会都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一、我国中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就业总体状况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近几年来中西部的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每年呈现井喷式数量进行增长,每年庞大的毕业人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变成了异常严峻的一个社会问题。虽然经过国家各方面积极的努力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培育出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很多亟待解决的复杂问题。
就中西部地区而言,就业行业横向比较中,大部分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受到社会各方面不利影响较弱,用人需求相对稳定;而对于一般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受到市场不稳定因素等的影响,对于用人数量的需求常常呈现不稳定的状态,用人需求变动较大。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特点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地区特点。从全国范围内看,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相对比较突出,对于就业地区的选择,大学毕业生往往更倾向于北、上、广等大城市;对于大部分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当地生活条件较为艰苦,发展相对落后,大学毕业生往往不喜欢将其视为首要的就业地点。因此综合来看,北、上、广和东部沿海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严重供大于求,就业形式异常激烈;而中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供需总量矛盾相对平稳,一些地区和中小城市大学毕业生甚至有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同专业的就业特点。我国大学毕业生从就业专业来进行比较,一些社会紧俏专业的就业形式较为稳定和良好,总体上看,可谓供不应求。而对于一些实用性较弱的专业则会出现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对口工作的现象。
三、我国中西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国家政策法规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家的政策法规对于中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有着明显的干预作用,能够对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起到一定的影响。首先,国家在中西部地区高校中推行的各类大学生创业政策,以此来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国家组织相关人员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指导工作等都极大影响着中西部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其次,国家在中西部地区也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支教、支医、支农和扶贫的工作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是指导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的具体切实的行动指南,是改善基层专业型、知识型人才缺乏现状,为乡村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促进城乡统筹的助力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为中西部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再次,国家开展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计划是中央部门实施的四大基层就业项目之一,其目的是促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西部服务,还特别针对边远地区提供艰苦补贴,志愿者服务满后参加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还可以获得适当的加分,这个政策的推行对于缓解中西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拓展学生的整体素质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高校培养角度影响因素分析。纵观我国整个中西部高校,高等教育结构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表现在我国部分中西部高校的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由于受到上世纪高校扩张的影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对于专业的设置开始追求大而全。由于文科专业设置成本较低,因此不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不管是特色高校还是综合性高校逐年开设了数量众多的诸如文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等的文科专业。这样不结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设置必会造成毕业生人才供给过于集中,人才类型单一,超过市场需求的现象发生。由于大学生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进而导致社会的就业结构性矛盾的产生;其次,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出现错位的现象。高校的专业设置没有跟上国家产业调整的步伐,国家紧缺的第二产业急需人才,而第三产业又存在人才过剩,这样的困境是产生中西部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三)社会环境较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环境也是影响中西部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表现在社会资本对于人力资本的影响上。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能够谋求一份好的职业,往往与其家族的财产权利都息息相关,“拼爹”时代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学历高却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或是很好的工作高校毕业生;其次,由于国企和政府机关正逐年进行改革,推行改制与机构精简,相当大一部分的国企和政府机关能够提供的就业数量越来越少,这在客观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四、提高中西部地区高校大学生就业数量的对策
(一)国家逐渐完善中西部大学就业政策指导工作。针对现如今中西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国家应该首先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权利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这样既可以规范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又可以确保大学毕业生之间的良性竞争,帮助用人单位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其次,国家应该逐步规范完善大学生用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政府及时的推出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改革用人制度,落实用人单位用人的自。同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最后,国家应该提高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可操作性,以避免由于激励措施不明确或者不到位而失去政策制定的初衷,并且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对不能落实到位的相关政策制定出明确地处理办法。
(二)注重发挥高校就业指导的主导作用。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应该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适时变化,整合全校的教育资源,加大专业的调整力度,以达到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教学目的。同时,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让不同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动向与就业形势,帮助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念,避免学生在多次择业失败后遭受打击,对就业失去信心。
(三)全社会联动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环境。一方面,全社会着力建设公共服务职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而提供相关的服务;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控制中西部高校的招生规模,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维护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特别对于中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现如今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探索解决就业困难的相应策略,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娜.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教育对策[D].江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