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

时间:2022-04-08 08:52: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射频消融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射频消融术(RFCA)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非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1]。由于其因整个手术过程病人是清醒的,全程心电监护,因此,风险相对较小,安全性相对较高。该手术经济,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伤口愈合快,病人易接受等已成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

临床资料

2008年-2011年共收治234例,男性143例,女性91例;平均年龄(44.+ 10)岁.病程3个月-20年,平均15.5年。共有器质性心脏病40例,其中冠心病23例肺心病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0例,先天性血管畸形6例,原发性高血压14例。

临床护理

1 术前护理

1.1 首先患者进入病区后护士因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和紧张的心理,以解除思想顾虑,使患者很快进入病人的角色,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1.2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在此基础上与病友之间的交流相互交流,介绍手术的过程及亲生体会,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3]。通过健康教育,让病人了解到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平和的态度对待手术,增强对手术的信心。

1.3 做好术前的常规检查,包括血、尿、便、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常规心电图、胸片和超声心动图的检查。

1.4 术前根据需要行双侧腹股沟及会、上肢,锁骨下静脉穿刺部备皮。

1.5 术前行碘过敏试验,根据使用抗菌素的种类做过敏试验。

1.6 术前训练患者床上排便的习惯。

1.7 术前不需禁食,术前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进食不可过饱;不可进食牛奶及油腻食物,以免出现腹胀及腹泻。

1.8 术前更换病员服,以贴身穿着为宜。

1.9 常规留置静脉留置针。

2 术中护理:

2.1 导管室护士应有全面护理知识和心脏介入专业知识,术中能准确地观察到有价值的临床信息,确保手术安全。

2.2 心电监护,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率、心律的变化。因整个手术过程病人是清醒的如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或心包填塞,可使病人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休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以保证手术安全。

2.3 维持静脉通路,0.9%NS500ml静脉滴入。

2.4 备齐抢救药物及抢救器材,以备急需。

2.5 陪伴患者身边,多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和焦虑感。

3 术后护理

3.1 卧床休息,穿刺侧肢体制动10-12h,6h后协助病人健侧卧位,以防止肢体麻木,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3.2 静脉穿刺以1kg砂袋压迫伤口4-6好h;动脉穿刺者压迫止血后进行加压包扎以1kg砂袋压迫伤口6h,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出血,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及足部的温度、颜色、感觉与运动功能。

3.4 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心率失常、心脏璧穿孔等并发症的出现。

3.5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减少栓塞的发生和促进造影剂的排除[2]。

3.6 常规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3.7 术后服用抗凝血药物,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

健康指导

术后24h可下床活动,但72h避免下肢负重、跑步等剧烈活动,以后逐渐恢复正常活动。按时服用抗凝药,如阿斯匹林观察有无副作用如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大便的颜色,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心电图,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 杨秀梅,杨东辉 射频消融术后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南方护理学报2004,11(2):32 33

[2] 吴学勤,特发行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2006,07(2)45

第2篇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室性早搏; 治疗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s of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treated by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Method: 60 patients who suffered from the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and who accept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April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he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were treated with the propafenone, 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the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were treat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n,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s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ignificant effective rate of these patients was 56.7%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73.3%. Howev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ignificant effective of these patients was 93.3%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Thus, the differences were evident 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 Treatment

室性早搏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症,在正常的健康人和各类心脏病的患者中都有可能发生[1]。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使用射频消融术对室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为室性早搏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3]。本文对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所得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室性早搏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19~65岁,平均(40.4±2.4)岁,病程为2~11年;研究组中男1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18~67岁,平均(41.3±2.3)岁,病程为1~12年。研究组术前均曾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或由于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而拒绝长期的服用药物,且均可进行射频消融术。所有患者经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患有室性早搏,患者发生室性早搏的次数均高于10 000次/24 h,为单源性的室性早搏,合并联律性的室性早搏或者短阵室速。所有患者根据以往病史、常规检查、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已排除患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均伴有严重的发作性心悸、气短、胸闷、先兆性晕厥等临床症状[4]。

1.2 方法 对照组室性早搏患者口服心律平100 mg/次,3次/d;研究组室性早搏患者在进行局部麻醉后使用血管穿刺的方法在X线的透视下将介入导管,推送到心脏的特定部位,经过一系列的严密心腔内电生理性检查,确定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机制和维持心动过速的关键性部位,然后使用电极导管将射频电能引入患者心脏的病变部位,通过定量的能量释放消融患者的病灶,手术完成后将导管拔除并进行压迫方式止血。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心律失常疗效标准制定,分为无效、好转、显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5]。无效:心悸、气短、胸闷、先兆性晕厥等临床症状无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无明显改变;好转: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室早总数减少50%;显效:心悸、气短、胸闷、先兆性晕厥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室早总数减少90%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室性早搏患者的显效率为56.7%,总有效率为73.3%,研究组室性早搏患者的显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经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出现的室早二联律、三联律及室早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出现的二联律、三联律均为0、室早总数(168±86)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室性早搏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异位心律失常状况,一般是因希氏束分支以下的异位起搏点提前产生心室激动,其发生的人群比较广泛,在心肌炎、心肌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患者中经常出现,而健康人也有可能发生,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6]。过去对室性早搏患者常使用药物进行相关的治疗,然而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时多存在疗程长、药物的不良反应多、效果不可靠、复发率高等缺点,治疗效果不佳。射频消融术以往一直作为一种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7-8]。有研究报道在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室早患者中,导管射频消融术均取得良好效果,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能显著改善其生活质量[9]。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应用射频消融术于室性早搏的治疗中,其射频的电流频率高,不刺激患者的肌肉和神经,消融放电时患者仅感受到温热的感觉,没有疼痛感,手术过程较快,患者处于清醒的状态即可[10]。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射频消融术时要对患者病症部位的靶点进行精确的标测和定位,提高消融成功率,可对不能使用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进行治疗,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0-13]。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的显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使用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56.7%和总有效率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相应症状,成功率较高,复发率较低,并发症比较少,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宏,刘欣,闻成艳,等.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室性早搏30例临床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5):540.

[2]梁锦军,黄从新,杨波,等.射频导管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评价[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2(5):337-340.

[3]赵东晖,郭成军,张英川,等.希氏束旁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7,11(2):129-131.

[4]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4-207.

[5]国家药品监督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73.

[6]彭超,王朝富,田应英,等.基层医院开展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21例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125-126.

[7]成益,王卫明,杨琳,等.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19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3):136-137.

[8]叶赞凯,马坚,张澍,等.83例小儿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6):133-135.

[9]庄晓华,桂燕萍,牛晓萍,等.射频消融治疗频发室性早搏对左室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2,33(4):395-398.

[10]陈岗,刘少稳.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的消融治疗[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1,16(11):221-223.

[11]张雪莲,张广成,王鑫,等.特发性室性早搏的射频消融治疗[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8):358-359.

[12]曹江,秦永文,胡建强,等.难治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J].上海医学,2011,26(9),660-662.

[13]张浩,丁平,陈良金,等.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的体会[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8):688-689.

[14]张薇薇,袁龙,陈宏,等.射频消融治疗室性早搏[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177-179.

[15]图尔荪古丽・斯提瓦力地.射频消融对室性早搏的疗效评价[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174-176.

第3篇

【关键词】射频消融技术 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63-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死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为25%左右,[1-2],射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再发率高,子宫全切除术是防止复发最有效的方法。但当前子宫肌瘤患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此患者往往要求采用保留子宫机能的射频手术治疗方式[3],故对于美观、微创及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也日渐明显。射频是一种高频振荡电流,使组织产生生物热效应,对组织没有电解作用,不会引起肌肉收缩。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面已日渐被认可和推广,它使不宜和不愿手术的患者亦能获得治疗机会。本文收集2005年3月~2008年1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疏浚的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病例36例,对其病变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2008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36例,单发肌瘤15例,多发肌瘤21例(不超过4枚),最大肌瘤直径<5cm,浆膜下肌瘤除外,年龄(40.6±11.9)岁,体重(59.1±10.4)kg,无严重心肺疾病,近3月内未采取其它治疗措施。

1.2 方法

1.2.1 仪器

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BT-RF-B型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550±50)kHz,发生器功率0~60W,治疗子宫肌瘤的功率参数预置为25W,治疗电极锐刀具,远端0.5~1.2cm,其余部分均被绝缘材料包裹。

1.2.2 操作方法

治疗前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治疗前10min肌注安定10mg,或莨菪碱0.3mg,度冷丁100mg,取膀胱截石位,电极板放置于腰骶部与皮肤接触,射频治疗仪工作率设为25W。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查清子宫位置,扩宫器扩张宫颈至6号,B超横纵观察监视下将治疗电极也头插入肌瘤中心,确定位置正确后按压开关开始凝固肌瘤治疗直到自动报警,退出自凝刀刀头,若为多发肌瘤则继续在B起指引下凝固其它部位。

1.2.3 术后处理

常规口服米非司酮3月,口服抗生素5d,禁性生活2月,术后1、3、6个月分别随访。

1.3 疗效评价

治愈:B超观察肌瘤完全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有效:B超观察术中肌瘤由低回声变为强回声光团,复查肌瘤直径缩小20%,临床症状好转。好转:B超观察术中肌瘤由低回声变为强回声光团,复查肌瘤直径缩小未达20%,临床症状好转。无效:术中肌瘤回声无变化,肌瘤无缩小,临床症状无好转。

2 结果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36例子宫肌瘤的总有效率93.1%,治愈率76.4%,好转率12.8%,无效率3.9%。36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一次完成射频消融,平均治疗时间(8.23±4.2)min,术中仅感到轻度的灼热和下坠感,出血很少,无子宫穿孔,宫腔粘连,周围脏器损伤和感染等开发症发生。术后可能有少许阴道排液不影响日常生活。

3 讨论

3.1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为宫体宫颈的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直径≤5cm。禁忌症包括严重的心肺疾病、贫血和感染,患有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带蒂浆膜下肌瘤。

3.2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穿刺要点

穿刺时,适当牵拉宫颈便于推插自凝刀头,肌瘤直径≤3cm时,穿刺点选择在肌瘤的中间,肌瘤直径≥3cm时,穿刺点应选在1/2或1/3的中心,先穿肌瘤一侧或一极,再穿另一极,碰到5cm大的肌瘤,应穿刺治疗2次,行穿中间,再穿两头,中间治疗3cm,两头各余1cm的肌瘤组织再各穿一次,避免反复穿刺3次以上。穿入到1/3浓度时要横切观察确定刀头位置是否合适。

3.3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有学者从病理学角度揭示:射频治疗后子宫肌瘤局部组织细胞核基膜不完整,胞质内肌丝、线粒体变性消失、核固缩、核膜消失、核碎裂,最终发生凝固性坏死[4],组织逐渐机化吸收,子宫肌瘤缩小或消失。由于细胞的基因和功能变异,血管存在一定的生理调节缺陷,肌瘤组织对热的耐受力明显较正常组织差,子宫肌瘤的包膜也限制了热的传导,所以治疗时周围正常肌组织细胞开头结构完整,不易损伤。本组口才中出血少,不良反应少,术后无明显不适和并发症,说明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是比较安全的。

3.4 射频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可靠性

本资料中36例子宫肌瘤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总有效率93.1%,治愈率76.4%,好转率12.8%,无效率3.9%、充分说明该技术治疗子宫肌瘤有与手术一样的可靠性。

总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微创、安全、有效,对于具备适应症的患者,其临床疗效并不亚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雷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2):38-39.

[2]郑玉凤,金黎,彭秀慈,4386例妇女科普查子宫肌瘤发病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5):542-544.

第4篇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在超声全程动态观察下对3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消融术。患者年龄40~55岁,术前均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宫腔诊刮,排除子宫颈以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小于70天妊娠大小。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8 min,无一例子宫穿孔、感染及宫腔粘连,治愈率84.2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血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微创,疗效满意,患者易于接受。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围绝经期功血主要由卵巢功能衰退引起。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刮宫+药物治疗,无效时行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除术。近年来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应用。而我院自2005年6月以来采用B超监视下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3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确诊并自愿接受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8例,其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1]。患者年龄40~55岁,平均47.2岁。曾接受长期药物治疗(孕激素、雄激素、米非司酮及中药治疗等)者10例,诊刮+药物治疗1~3个疗程者21例,未治疗者7例。合并轻中度贫血24例,重度贫血2例。术前均排除妇科急性炎症及全身器质性病变,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及宫腔诊刮,排除子宫颈以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子宫小于70天妊娠大小。

1.2 器械 采用武汉半边天医疗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的BBT妇科多功能治疗仪(BBT-RF-B型),工作频率550 KHz,输出功率范围15~50 W,普通黑白超声。

1.3 方法 选择月经干净3~5天,如宫腔连续出血不止,可先行诊刮并抗生素防感染治疗3天,待病检回报为子宫良性病变后可实施手术治疗。无阴道出血者术前1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以软化宫颈,便于操作。8例术前10 min肌注安定10 mg和度冷丁50 mg后施术,30例选用丙泊酚静脉麻醉。适当充盈膀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电极板置于患者腰骶部,碘伏棉球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宫颈,钳夹固定宫颈。将治疗功能参数预置在40~50 W,超声全程动态监视。探针探测宫腔深度及宽度和方向,5号或6号刮匙刮宫腔1周,清除较厚的功能层子宫内膜,并再次送病检。将BBTME2刮匙样(相当于6号刮匙)刮凝器送达宫底部,启动手柄开关,由前壁开始依次刮凝宫腔2~3周,刮凝速度为蜂鸣器鸣2次移动0.5 cm为宜。一般前后壁消融4次,两侧壁各消融1次,注意强化宫角及宫底部消融。超声纵观观察:腔内有一条7 mm宽强反光带,横切观察呈“一”字形,厚7 mm。子宫缩小,子宫壁变硬,宫颈口无鲜红色血液流出,有咖啡样液体呈泡沫样溢出,刮凝器粘有黑色或黑褐色痂状物,术者有子宫夹刮凝器感觉即为治疗满意,手术完成。

1.4 术后处理 术后预防感染治疗3~5天,术后当天给予缩宫素肌注以帮助子宫收缩排出坏死脱落的子宫内膜,禁性生活2个月。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必须随诊。随诊方式采用电话咨询和门诊就诊两种方式,并做记录。

1.5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后1~6个月闭经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停止为治愈;有周期性少量阴道流血(少量月经)为明显有效;有间断性少量流血为有效;症状同前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明显有效率和有效率的总和[2]。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术前探宫腔9~11 cm有14例,

2.2 术后情况 术后留观12~24 h,20例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及腰骶部坠胀痛,其中疼痛难忍2例,予肌注度冷丁50 mg后好转;5例疼痛可忍,予口服氨酚待因片后缓解;13例轻度腹痛未做任何处理。术后7~10天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均在术后20~40天左右完全干净,阴道血性排液均少于月经量。术后1个月内无一例感染。32例术后永久性闭经治愈,4例有少量周期性阴道流血明显有效,2例点滴样不规则流血有效,治愈率84.21%,总有效率100%。本组病例术后无宫腔感染,无宫颈管粘连。

3 讨论

BBT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属自凝刀微创系统,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对组织具有生物热效应。治疗时在超声动态观察引导下,将射频电流通过治疗刀经女性自然腔道介入到宫腔,仪器自动精确地控制治疗功率、时间和温度,在病变部位局部产生60 ℃~85 ℃高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基底层及浅肌层均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及脱落,最后逐渐被机体肉芽组织吸收或排出,破坏子宫内膜,导致子宫永久性闭经,或残留少许子宫内膜而出现少量的月经。由于破坏子宫内膜,该技术仅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妇女。我院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38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84.21%(32/38)永久性闭经,15.79%(6/38)术后出现少量月经,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与尹格平[3]、李志英[4]报道的总有效率94.1%和96.84%相近。

本组射频消融治疗功血手术时间短,平均8 min。超声动态观察下对患者创伤小,未发生子宫穿孔、肠管及膀胱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安全性高,方法简单,熟练诊刮和人工流产术的医生便可操作。术后恢复快,不影响卵巢功能,并发症少,且治疗效果可与宫内膜电切术(有效率95.6%)相媲美[5]。该技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而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组患者出血时间长者术前均抗感染治疗3天,所有患者术前行阴道冲洗或抹洗(阴道出血者),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继续给予抗生素治疗3~5天,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有效地预防了感染及宫腔粘连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0.

2 尹格平,陈铭,邵旭,等.射频热凝固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初步研究.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3):200-203.

3 尹格平.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进展.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8:642-643.

第5篇

资料与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3月我院对3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施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包括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20~71岁之间;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间歇性预激12例,心房扑动2例,左室特发性室速1例。2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左侧房室旁道11例,右侧旁道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0例。

[3]治疗结果:本组消融术手术治疗成功人数36例,有2例行第2次手术。成功率94.7%,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性静脉炎1例。

消融手术方法:手术中,在右锁骨下或右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并放置标测电极,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经一定的电流刺激,诱发心动过速发作及终止,找到消融病灶部位,同时针对病灶部位经大头导管释放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道时,大头导管经股动脉逆行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道或改良房室结时,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通过X线透视,心腔内心电图、希氏束电图和冠状窦电图等来判定导管顶端电极所在位置。确定电极到位后,释放适合的电流进行消融。消融后再次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同样条件下,未诱发出心动过速则射频消融手术成功。

护理体会

良好的医护配合: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带有创伤性质的心脏疾病治疗手段,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懂得护理知识,又能协助医生紧急处理各种并发症,同时还要具备心脏电生理基本知识,在术中能及时观察各种监测仪器,读取有价值的数据并提供给医生,以保证手术圆满成功。

术前准备:包括消融导管、各种导管电极、急救药物和急救设备的准备。保证多导生理仪、除颤器、心电图机、吸引器等性能完好,处于应急备用状态。

术前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以往病史等信息,以便于在手术前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术前3天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晨禁饮食;术前告诉病人麻醉的方式及麻醉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常规的手术准备,包括右侧颈部及下颌部、双侧腹股沟、会的备皮和青霉素试敏等;以使患者能够以最佳的心理、生理状态积极配合手术的进行。

术中护理: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立即测量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之后协助患者仰卧于血管造影机的透视台上,建立静脉通路;接好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安装好各种导线,并将导电膏均匀抹在电极板上并准确安放到患者腰骶水平背部正中处。手术中,医生发出电极到位的指示后,应准确地将电极尾端接插于多导电生理记录仪的连接转换器中,同时严密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生理记录仪的电压、电流、阻抗等参数。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术中病人一旦有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如出现严重并发症,必须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术后护理:手术完毕拔管后局部按压10~20分钟后,然后加压包扎压迫止血,对于动脉穿刺部位须砂袋压迫6小时;患者安返病房后,应立即接上监护仪,心电血压监护24小时,以便能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和休克症状;患者术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一般静脉穿刺患者是6~8小时,动脉穿刺患者是12小时,且患侧肢体须保持伸直位,局部关节可做伸曲运动;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及周围动脉的搏动以及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等,注意监护仪显示的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从而能及时发现心包填塞、气胸、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鼓励病人多饮水;主动询问患者的感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迅速处理;明确告知患者,术后72 小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护理关键有以下几点:①只有大力宣传射频治疗知识,作好心理指导,消除紧张恐惧心理,才能让病人积极配合治疗。②必须有良好的医护配合,高素质的护理人员,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知识。术中积极配合,操作精细、动作轻巧、准确,以取得病人的配合。③术中、术后严密观察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黄永麟.射频电流导管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3-48

第6篇

【关键词】 射频消融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超声检 彩色多谱勒显像

0 引言

目前,临床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仍为手术切除,但只有少数患者可以实施手术,在肝癌的非手术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疗效已得到充分的肯定。近几年来,射频消融术已成为临床上一项新技术[1]。我科从2002年4月~2003年3月,对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患者15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男130例(其中治疗组70例,对照组60例),女20例(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10例),年龄30~72岁(中位年龄52岁),全部行肝穿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3~10cm之间,其中小肝癌30例(直径0.05)。

1.2 仪器和方法

射频治疗仪采用美国达隆公司RF 2000型,功率10~100W,频率50kHZ。引导及动态观察采用Acuson及HP 1000型彩色超声诊断仪。

射频治疗前彩超常规检测并定位引导射频针准确插入肿瘤内,治疗全过程由电脑控制,B超动态观察治疗过程。根据肿瘤大小,采用多针、多点、多层面重叠治疗,直至将肿瘤完全毁损,术后护肝、对症处理,1周后,治疗组再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常规采用Seldnger技术,将导管超选至肝固有动脉,注入表柔比星40~50mg,羟基喜树碱30~50mg,顺铂50~60mg,进口碘化油乳剂10~20ml栓塞,以后每月行一次彩超复查,主要观察肿瘤大小,血供变化及临床疗效。同时,定期复查肝功能、AFP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有关数据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治疗后肿瘤血供变化 治疗组治疗后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60例,达75%(60/80);16例瘤周及瘤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4例肿瘤血供无变化。消失和减少率达95%(76/80),对照组治疗后肿瘤内血流完全消失30例,15例明显减少,10例3个月后出现新生肿瘤血管,病灶体段增大,但第二次射频消融术后1个月复查彩超,4例肿瘤内血流信号完全消失,肿瘤血供消失和减少率为70%(49/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2.2 治疗后肿瘤声像图变化 治疗3个月后复查彩超,治疗组中72例病灶体检缩小25%以上,其中10例直径

2.3 AFP水平和生存期 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56例AFP增高者,30例降至正常,有所下降18例,8例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有效率85.7%(48/56),对照组48例AFP增高者,20例降至正常,有所下降15例,13例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有效率72.9%(35/48),所有患者全部进行随访。治疗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97.5%(78/80)、62.5%(50/80)、42.5%(34/80)。对照组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94.7%(66/70)、50.0%(35/70)、30.0%(21/70)。

2.4 不良反应 射频消融术不良反应主要为低热、肝区疼痛,转氨酶升高,一般较轻,经护肝及对症处理一周左右均可恢复正常。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主要不良反应为发热、肝区疼痛,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经护肝、护胃、GCSF升血象及对症处理、10天左右均可恢复正常。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肝癌切除率仅10%~30%[2],TACE治疗近期缓解率高,其远期疗效仍不理想,3年生存期不足20%[3],RFA术治疗肝癌是近几年国内开展的新疗法。近6年来,国内部分医院开展先行TACE术后再行RFA术治疗肝癌的较多,而先行RFA后再行TACE术的较少,此种方法国内应用较少、报道少见。

RFA术治疗肝癌是目前公认的杀伤肿瘤较多而损害机体较轻的治疗方法,射频波一次可使组织凝固,坏死范围达5cm×5.5cm×6cm[4]但由于对射频的多电极下热场还缺乏具体研究,在三维上可能出现漏空现象造成凝固不完全[5],特别是直径>5cm的肝癌,体积大、生长不规则,治疗时各分区间不能完全排除留有残余癌组织,因此,仍有原位复发和转移的可能,而肝动脉化疗及栓塞治疗,既可以杀死残余癌细胞,又具有堵塞残余肿瘤血管的作用,使残余癌细胞因血供中断,营养供给中断而死亡,从而达到增强疗效的作用。

在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其血流变化对评价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彩超显示肿瘤内的血供状态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本组80例中,治疗后肿瘤血供完全消失60例,其肿瘤体积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对照组肿瘤血供完全消失的少、有些出现新生的肿瘤血管、其肿瘤体积逐渐增大,临床症状也加重。其次,观察肿瘤血供变化比观察肿瘤体积变化更准确,肿瘤坏死后、瘤体在短时间内B超检查仍表现为占位,部分肿瘤体积显示缩小不明显或较治疗前略有增大、但治疗组肿瘤血供明显减少,肿瘤形态学和声像图发生明显变化,AFP值下降至正常,故治疗组血供消失和减少率、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之,采用射频消融术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是提高射频消融术疗效的有效办法。是目前临床非手术治疗肝癌的理想选择,彩超为观察肿瘤血供状态及疗效评价提供重要依据,在指导治疗和预测疗效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Cascinu S,Catalano V,Baldelli AM, et al, Locoregional treatments of unresectable liver metastases from colorectal Cancer[J]. Cancer Treatment Reviews, 1998, 24(1):35.

[2] 李华,潘承因,刘青光,等. 肝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1):5558.

[3] 张天泽, 徐光炜. 肿瘤学[M]. 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1602.

第7篇

【关键词】 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术; 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目前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最有效的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2010年7月为71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实施了射频消融术,经精心护理后,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护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71例,其中男41例,女30例,年龄14~69岁,平均42.9岁,均有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史,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其中伴原发性高血压病2例,冠心病1例,风心病1例,1型糖尿病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以上。

1.2 方法 首先行心脏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择射频消融导管引入射频电流,确定电极到位后,能量15~30 W,放电10~120 s。重复电生理检查,反复刺激,若不再诱发心动过速即消融成功,拔除导管,压迫包扎穿刺点。

2 结果

69例患者治疗成功,占97%,2例未成功患者中1例为多旁道,1例因电生理检查示房扑、房速未行射频消融术。发生并发症1例,占1%,为左侧气胸,对症处理后自愈。2例两年内复发,占2%,均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后成功,无1例死亡。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及家属对射频消融术缺乏了解,部分患者担心费用、复发等问题[1],所以焦虑、紧张、心理负担重,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多与患者沟通。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程度可利用图片、宣传手册等手段向患者耐心细致地讲解该手术的目的、意义、简单经过,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必要性、安全性及注意事项等[2]。

3.1.2 术前准备 (1)完善相关全身和心脏常规检查。(2)术前1天洗澡,做好备皮及药敏试验。(3)术前4 h禁食水,术前30 min肌注安定10 mg或苯巴比妥100 mg,并在右侧肢体建立静脉通路。(4)术前排空大小便并练习床上排便[3]。

3.2 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平卧于导管床上,贴好监护仪电极片及背部电极,连接好心电监护仪、心电生理监护仪、射频仪。备好药物,协助医生进行消毒、铺巾、动静脉穿刺、心电生理检查、标测定位及射频消融,详细记录电生理检查结果和放电次数、时间、功率、阻抗值。严密心电监护和观察患者面色、脉搏、呼吸、血压等情况,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及时解决不适症状,注意患者有无心脏穿孔、心脏压塞、气胸等并发症。同时注意保暖,青少年患者还应做好射线的防护工作。

3.3 术后护理

3.3.1 穿刺点护理 术后拔除鞘管时护士应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防止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若出现心率减慢、胸闷、出汗、恶心、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通知医生,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 mg,同时氧气吸入。穿刺动脉者采用弹力自粘绷带“8”字法压迫包扎穿刺点,1 kg沙袋压迫4~6 h,保持术侧肢体伸直,制动8~12 h,平卧12~24 h,预防伤口出血[4]。

3.3.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1)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48 h,严密观察心率、心律,注意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2)测体温4次/d,连续3 d,预防心内膜及局部感染。(3)若患者出现胸痛、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应予拍胸片,如确诊为气胸,应予半卧位,持续中流量吸氧,立即协助医生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4)测血压1次/h,密切观察病情,重视患者主诉,若出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出冷汗、烦躁、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音低钝等症提示并发心脏压塞,它是射频消融术后一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应及时报告,迅速准备心包穿刺用物,积极配合医生,为抢救赢得时间。

3.3.3 预防出血和感染 术后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3 d,换药1次/d,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颜色、肢体温度和感觉及伤口渗血情况。指导患者24 h后下床活动,1周内避免抬举重物及特殊劳动,预防出血。

3.3.4 饮食护理 术后给予清淡易消化软食,多食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产气食物,如牛奶、红薯、豆类等,预防或减轻腹胀、腹痛等胃肠不适。食物宜热食,忌寒凉性食品。术后多饮水,6~8 h可饮水1000~2000 ml,以稀释血液减少血栓的形成,防止尿路感染,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3.3.5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可能有胸部不适,阵发性心悸感,担心手术未做彻底和复发,所以仍恐惧、焦虑。可经心电图、心超检查,若无特殊异常,告之患者不适症状会逐渐消失。至于复发问题,应加强随诊,如出现术前相关症状应及时来院复查。

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方法,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手术者精湛的技术,也和护理人员精心细致的护理密切相关[5]。

参 考 文 献

[1] Deisenhofer I, Zrenner B. Cryoablation versus radiofrequency energy for the abl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the cyrano study): Results from a large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Circulation,2010,122:2239-2245.

[2] Goldberg AS, Bathina MN. Long-term outcomes on quality-of-life and health care costs in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medical therapy). Am J Cardiol,2002,89:1120-1123.

[3] 赵瑞芳,边巍.舒适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66-67.

[4] 祝金平,胡玉霞.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30-40.

第8篇

【关键词】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内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常困扰患者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以往常采用下鼻甲部分切除、微波、激光及电凝等治疗缩小下鼻甲,改善鼻腔通气。等离子射频消融是近年来比较新的技术,微创、高效、安全、手术操作简单、术中不易出血、对黏膜损伤小、痛苦小。随着对鼻腔生理功能的逐步认识和重视,下鼻甲手术应向着“保护下鼻甲功能的同时将其缩小到最佳体积”的目标[1],等离子射频消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报告我院在鼻内窥镜下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386例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所有病人经门诊确诊为慢性肥厚性鼻炎,并排除鼻窦炎、鼻息肉、鼻腔内肿瘤、腺样体肥大患者;合并鼻中隔偏曲同期性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诊断标准为:持续鼻塞半年以上,鼻腔通气差,下鼻甲肥大,对1%麻黄碱不敏感,下鼻甲与鼻中隔有不同程度的贴合。本组病例取自2007年至今我科行双下鼻甲射频消融术患者供368例,其中男206例,女162例;年龄15~63岁,平均28岁,均经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

1.2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在鼻内镜直视下,用1%丁卡因+1‰麻黄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三次,每次约3分钟。用1%利多卡因注射于手术侧下鼻甲粘骨膜下浸润麻醉,量约1~3 ml。使用等离子手术系统设定主机能量为6级。探头从下鼻甲前端刺入, 沿粘膜下(勿过深触及骨质或过浅损伤粘膜表面)将针尖插到预定部位,沿下鼻甲长轴黏膜下缓慢刺入到后端,作用时间10~15 s, 使该处组织凝固收缩,颜色发白,每侧鼻甲打孔减容3次。术中尤其注意下鼻甲后端要作用到位,下鼻甲后端显著肥大者,间隔一定距离斜行插入消融[2]。术后给予呋麻滴鼻剂滴鼻,口服或静点抗生素3~7天, 2~3天后及时清理鼻腔内分泌物及伪膜,以后2~3天清理一次,7~10天后下鼻甲粘膜肿胀逐渐消退,每1~2周复诊1次。

1.3疗效评价标准显效:鼻腔通气好,下鼻甲与鼻中隔距离大于5 mm;有效:鼻腔通气较好,下鼻甲与鼻中隔距离3~5 mm;无效:鼻腔通气差,下鼻甲与鼻中隔距离小于3 mm。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过程,所有病例均术后定期复查1年, 显效327例,有效4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7.15%。所有病例均未见鼻腔粘连及鼻黏膜萎缩、鼻干等并发症。所有病例随访1年无复发。

3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为耳鼻喉科常见疾病,保守治疗效果较差。由于下鼻甲具有加温、加湿功能,所以治疗下鼻甲肥大的理想方法是在保证下鼻甲粘膜完整的前提下缩小下鼻甲的体积,恢复正常的鼻腔气道而不破坏下鼻甲的生理功能[3]。目前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黏膜下组织切除术、下鼻甲微波及激光烧灼术等。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及下鼻甲黏膜下组织切除术,手术损伤大,术中出血多,其次手术损伤了黏膜纤毛传输功能,影响鼻腔的生理通气功能;并难以掌握切除范围,切除过多,术后出现干燥、甚至萎缩性鼻炎;切除不足,鼻塞无改善。微波及激光治疗过多损伤下鼻甲黏膜,易后遗萎缩性鼻炎。

射频消融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微创技术, 有研究表明, 在鼻甲黏膜下消融,减少鼻甲体积改善鼻塞,最大限度保护了鼻甲黏膜的完整性 。其原理是:当等离子刀电极插入肿大的下鼻甲黏膜时,带电粒子所带能量打开鼻甲黏膜下组织细胞的分子链,使其脱落,同时该系统能将温度精确控制在40℃~70℃,使胶原蛋白分子螺旋结构收缩,形成组织体积减容效果,不损伤表面黏膜,细胞仍保持活力,并在4~6周后出现最佳的组织收缩效果 。鼻内镜下射频手术治疗下鼻甲肥厚与常规手术方式比较,其优点是: (1)温度低,作用范围有限, 有明显的减容效果, 对正常组织损伤极少,从而使鼻腔表面粘膜组织的功能及对正常组织结构得到保护;(2)可以重复治疗,一般间隔3~4周即可进行;(3)术野清晰,治疗病变的范围更准确,减少盲目操作和并发症的发生;(4)患者痛苦小,反应轻,见效快,操作简便, 每例治疗时间仅需10~20 min,短期内即可康复;(5)可根据下鼻甲肥大部位及程度选择治疗点及治疗时间,可分部位多点进针,对肥厚重的部位治疗时间可稍延长,对肥厚不重者,可缩短治疗时间。尤其对下鼻甲后端肥大者,能保证治疗效果;(6)止血效果好,在鼻内窥镜下退针时,将下鼻甲前端的针孔周围组织短时间的凝固止血,即可达到良好止血。

射频消融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勿过深触及骨质或过浅损伤粘膜表面;(2) 此治疗不适用于下鼻甲骨性肥大者,合并鼻甲骨肥大者可行“功能性”鼻手术;(3)术中如一味追求实时消融的效果,而延长消融的时间,术后易造成鼻腔干燥,鼻甲萎缩;(4)术后需合理应用抗生素和滴鼻剂,减轻组织水肿,预防感染及鼻腔粘连。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射频消融是治疗慢性肥厚行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其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开展。

参考文献

[1]许庚,杨钦泰,徐睿,等.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10(4): 197 -198.

第9篇

【关键词】 欧普乐喉罩; 腹腔镜; 肝癌; 射频消融; 全麻

腹腔镜手术一般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以方便进行气道管理。但气管插管对咽喉和声门的刺激可引起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及拔管呛咳、咽喉疼痛等并发症。喉罩是临床麻醉气道管理上的突破,在盲探下插入、不需喉镜显露声门,使用较方便、优点较多。欧普乐喉罩(OPLAC-LMA)是根据东方人短而窄的咽喉结构特点而设计的无气囊新型喉罩,本研究通过与传统的气管内插管方法比较,评估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的可行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0月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40例,年龄47~71岁,体重49~76 kg,ASA Ⅱ~Ⅲ级,肝功能A~B级,无严重系统性疾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欧普乐喉罩组(A组)和气管内插管组(B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禁食12 h、禁饮4 h,长托宁0.5 mg麻醉前30 min肌注。入手术室后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监测心电图、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建立静脉通路,常规输注乳酸钠林格液。两组患者采用同一种麻醉诱导方案,面罩吸氧去氮3 min后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 μg/kg,异丙酚1.5 mg/kg和顺阿曲库铵0.15 mg/kg,3 min后睫毛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由同一麻醉医师经口分别盲探置入喉罩或喉镜明视插入气管导管,A组采用4号欧普乐喉罩,B组采用ID7.5 mm气管导管。用听诊器确定喉罩或导管位置,连接欧美达cexcel 210全能麻醉机行间歇正压通气。

术中设定自动气腹机压力为12 mm Hg。调整设置麻醉机呼吸参数:潮气量8~10 mL/kg,呼吸频率12~18次/min,吸呼比1:2,吸入氧浓度100%,氧流量1 L/min,监测并维持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 mm Hg。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5 mg/(kg・h)、瑞芬太尼6~12 μg/(kg・h)及顺阿曲库铵60~120 μg/(kg・h)持续静脉泵注。手术时间50~120 min,手术结束时停用全麻药。待患者吞咽反射恢复、呼吸节律和幅度正常,呼之睁眼神志转清醒后,停用呼吸机并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

1.3 喉罩置入方法 欧普乐喉罩由台湾旭邦工业有限公司提供,将喉罩硅胶帽以生理盐水浸湿后待用。患者仰卧头轻度后仰张口,由助手轻托患者下颌成反咬合状态。将整个硅胶帽凹面朝前置入口腔,然后将喉罩管末端右侧扭转15°~30°,持续加压下推向咽喉部,当阻力突然消失时,喉罩即滑入咽喉部,助手则停止托下颌动作。到位后给予正压通气,胸廓出现起伏,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手控呼吸1 min后,CO2波形正常,鼻无气体漏出,气道峰压小于30 cm H2O,提示插入成功[1]。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2)、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后5 min(T3)、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后即刻(T4),5个时间点的SBP、DBP、HR及SpO2,并观察记录呛咳、苏醒期躁动、喉痉挛、咽分泌物多及术后咽痛等麻醉相关并发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T0时HR、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4时SBP、DBP、HR均较T0时升高,且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点两组SBP、DB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时点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

2.2 两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比较 A组术后并发症例数均少于B组,其中呛咳、苏醒期躁动,咽分泌物及术后咽痛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经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可以在术中直视下消融肿瘤及探查止血,同时防止周围脏器损伤,是肝癌局部微创治疗中重要手段。腹腔镜手术建立人工气腹时腹腔因充入CO2而压力升高,使膈肌上移,胸肺顺应性下降30%~50%[2]。选择射频消融的肝癌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合并肝硬化,心肺储备和代偿功能降低,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较差。本研究结果显示,气管内插管组插入和拔除气管导管后即刻,咽喉部受刺激引发的BP和HR均较插管前升高,而欧普乐喉罩组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过程中,与气管插管比较,欧普乐喉罩具有置入与拔除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的优点。

气管内插管是全麻中最强烈的刺激,喉镜窥视对会厌、声带和气管黏膜感受器的刺激,气管内插管和拔管常引起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临床表现为应激性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3-5]。Choyce等[6]证实,气管插管后血压增加30%,心率增快20%;而置入喉罩后只分别增加4%和增快3%。喉罩较柔软,作为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工具,是通过封闭声门及周围组织,完成对气道的控制,不需使用咽喉镜显露和接触声门进入气管内,对声带损伤更小,术后呼吸道并发症明显减少[7]。在置入喉罩时,应激反应明显低于气管内插管,大大降低了对交感迷走神经的兴奋作用,心血管反应明显减轻[8-10]。插入喉罩时,只是对声门上部咽腔的刺激,较气管内插管的刺激强度相对弱,这可能是喉罩较气管插管更易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机制,在全麻中对于心脑血管高危患者可有效预防血压升高和心率增快[11]。对于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选择喉罩控制通气的全身麻醉,可减少气管插管带来的心血管方面的严重并发症,有效地降低全麻诱导期及苏醒期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

喉罩是无创麻醉通气模式,操作简单、使用容易,首次插入操作成功率为67%~99%[12]。本研究采用欧普乐喉罩系无充气改良型,比普通充气喉罩密闭性好、无损伤、软硬度适中、更容易插入[13]。该型喉罩是专为东方人设计的喉罩,罩体短而窄,形状更圆,适合东方人短而窄,茶杯状的咽喉结构。喉罩头的硅胶帽在正压机械通气时呈自动膨胀,呼气时呈自动萎缩,与咽喉黏膜能很好的贴合,间歇膨胀、间歇压迫黏膜,对口咽黏膜的伤害减到最低[14]。这种变化正适合麻醉通气要求,气道压力在12~30 cm H2O范围时,气道压越高密闭性越好。在腹腔镜手术麻醉过程中,患者对于欧普乐喉罩较易耐受,且能得到满意的通气,安全可靠[15]。欧普乐喉罩不会对声带和气管造成机械损伤,不影响气管黏膜及纤毛运动,利于术后排痰,能维持气道的自洁功能[16]。与气管插管组比较,喉罩组术毕多数患者较安静,呼吸和神志恢复较快,无明显呛咳,且苏醒期躁动及术后咽喉痛并发症少。但由于喉罩与呼吸道相对连接,不能完全隔离呼吸道和食道,可能引起胃胀,有并发反流和误吸的可能,故在喉罩全麻期间应注意呼吸监测与管理,密切观察潮气量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气道峰压应控制在30 cm H2O以下,潮气量应以8~10 mL/kg为宜,且注意选择喉罩通气的患者手术时间应短于2 h。

综上所述,欧普乐喉罩通气在腹腔镜肝癌射频消融术全麻中应用,与气管内插管相比较,在围术期插管及拔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拔管时呛咳、躁动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明显降低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较少的麻醉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段宏军,时胜男,左明章.SLIPA喉罩用于妇科手术全麻气道管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67-168.

[2]刘明远,李爱民,张瑞芹,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SLIPA喉罩、普通喉罩与气管导管临床应用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8):823-824.

[3]陈永权,金孝炬,张鹏,等.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2):1034-1036.

[4]盛卓人,王俊科.实用临床麻醉学[M].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34-335.

[5]夏乐强,王瑛,陈文亚,等.喉罩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3):97-99.

[6] Choyce A,Avidan M S,Harvey A,et a1.Th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 to insertion of the intubating laryngeal mask airway[J].Anaesthesia,2002,57(4):330-333.

[7] Zimmert M,Zwirmer P,Kruse E.Effect on vocal function and incidence of laryngeal disorder when using a laryngeal mask in comparison with an endoutracheal tube[J].Eur J Anaesth,1999,16(8):511-515.

[8]张加强,孟凡民,候艳花,等.欧普乐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对胃胀气程度及通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1):70-71.

[9]郑颖,连文杰,王春英,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288-290.

[10]杨晓明,黄俊梅,薛晓东,等.喉罩通气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对应激反应和通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3):220-222.

[11]胡珍敏,李元健,徐忘宏.喉罩通气在高血压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2):334-335.

[12]杭燕南.庄心良,蒋壕,等.当代麻醉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51.

[13]杨丛忠,邓燕,张梅,等.欧普乐喉罩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2):125-126.

[14]赵熙,李成辉,贾乃光.喉罩在临床上的应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8):508-509.

[15]冯洁华,李朝阳.欧普乐喉罩在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341-342.

第10篇

【摘要】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医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3例经临床相关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并行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之一治疗的病例。纳入标准为,患者年龄35岁-56岁、符合相应术式的适应症、临床病历资料完整。其中射频消融术43例,子宫动脉栓塞术40例。将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反应及随访的B超结果作比较。 结果手术时间:射频消融组(56±13)min,子宫动脉栓塞组(123±19)min,射频消融组低于子宫动脉栓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子宫动脉栓塞组(7.2士0.3)d,消融组患者不住院。治疗效果: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后,射频消融组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了43.27%、71.56%和86.23%;子宫动脉栓塞组分别缩小了32.11%、56.27%和68.57%。射频消融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37%、6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射频消融术能保留子宫肌瘤患者的子宫,对控制症状、缩小肌瘤体积有显著的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技术。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1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130-02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数子宫肌瘤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等[1]。如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疼痛。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逐年增多,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2]。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能保留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超声导引下的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利用超声波聚焦在肿瘤特定靶区,可以对子宫肌瘤进行适性消融[3]。治疗过程完全无创伤、不需麻醉,真正实现从体外杀灭体内的肿瘤组织。本文欲通过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从而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客观精确的量化数据,为进一步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医院2006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83例经临床相关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并行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之一治疗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①射频消融术:年龄35~56岁;肌瘤类型为浆膜下、肌壁间和黏膜下肌瘤,肌瘤体积最大5.3×5.2×4.6cm3,最小3.2×3.0×2.8cm3。②子宫动脉栓塞术:年龄35~56岁;肌瘤无钙化、坏死等;无恶变等;传统的非手术治疗失败而拒绝手术或不适宜手术治疗者;手术治疗有高风险的患者;肌瘤增长稍快但尚未达到子宫肌瘤切除指征者。

经UAE治疗的患者共40例,经消融术治疗的患者43例,经筛检得到符合上述纳入标准且临床资料。选择的8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腹痛,尿急尿频、流产及不孕等。83例研究对象术前均行相应临床检查以排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及子宫肉瘤等。83例研究对象均无心、肝、肾及其它器官严重疾病史,盆腔检查均未发现肿块,术前及术后均未曾使用过激素类药物。治疗方式的选择初步由医生根据病情提出,然后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射频消融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方法:射频消融术:使用日本东芝产240A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MHz)及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BT-972A妇科射频治疗仪”。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巾,将电极板置腰骶部,功率参数预置25~30W。充分暴露宫颈后,在B超监视下,将自凝刀缓慢送入宫腔,并插入肌瘤中心,将刀柄接在机器上,B超确认自凝刀在肌瘤内的位置后,打开自凝刀开关,直至自动报警为止,将刀退出,用同样方法凝固肌瘤其他部位,至整个肌瘤完全凝固为止,B超图象由低回声变为强回声光团。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术: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成功后,将5F Cobra或子宫动脉导管分别插入双侧髂内动脉用碘海醇造影,观察子宫动脉起始位置及肌瘤供血情况;超选择性插入子宫动脉进行造影,用PVA颗粒(500~700 μm)混合造影剂在透视下缓慢进行栓塞,直至子宫动脉远端血流阻断为止。

治疗效果判定:①治愈:瘤体消失,无任何临床症状。②好转:瘤体缩小,临床症状好转,但未完全消失。③无效:术后6个月检查发现瘤体未缩小或反而增大,密度无变化,临床症状无好转。

2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2.0和SA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定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2检验。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其中的两两比较用SNK法;肌瘤体积的变化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其有效率的比较用确切概率法,疗效的分析用多组有序变量的秩和检验;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标准。

3 结果

3.1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56±13)min,术后无需住院。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时间为(123±19)min,术后(7.2士0.3)d出院。两组之间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P<0.01 与射频消融组比较。

3.2 子宫肌瘤治疗前后肌瘤体积改变:83例患者在治疗前肌瘤平均体积为(127.38±11.63)cm3。射频消融组1、6、12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63.24±6.73)cm3、(45.76±3.57)cm3、(9.48±1.23)cm3,肌瘤分别缩小了43.27%、71.56%和86.23%。子宫动脉栓塞组1、6、12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76.35±8.26)cm3、(58.64±6.38)cm3、(28.92±4.65)cm3,肌瘤分别缩小了32.11%、56.27%和68.5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6.65%和43.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表2 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cm3)

* P<0.01 与射频消融组比较。

3.3 两组治愈率比较:消融组12个月后有3例患者复发,栓塞组9例患者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有1例B超发现新的肌瘤。消融组及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3

表3 两组手术治愈率比较

* P<0.01 与射频消融组比较。

4 讨论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其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5]:①月经改变;②腹块;③白带增多;④疼痛;⑤压迫症状;⑥不孕;⑦继发性贫血;⑧低糖血症。根据肌瘤所在子宫的不同部位,可分为以下几类[6]:①肌壁间肌瘤;②浆膜下肌瘤;③粘膜下肌瘤;④子宫颈肌瘤。由于子宫肌瘤生长较快,当供血不良时,可以发生不同变性[7]:①玻璃样变;②囊性变;③坏死;④感染;⑤脂肪变性;⑥红色样变;⑦钙化等,肌瘤愈大,缺血愈严重,则继发变性愈多。0.5~1%的子宫肌瘤可恶变为肉瘤,多见于中老年患者,肌瘤较大且生长快者,特别是绝经后肌瘤增长迅速或绝经后再出现的肌瘤患者[8]。近年来子宫肌瘤发病逐年增多,且发病年龄也日趋年轻化。因此,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疗效确切,既可达到治疗目的,又能保留器官功能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射频消融术是在超声导引下将射频装置置入子宫肌瘤内,将电能转换成热能,并将能量聚集到足够的强度,以达到瞬间高温,从而使病变组织直接凝固坏死,从而达到破坏病变之目的,而病变区域外的组织则没有损伤[9]。由于子宫肌瘤缺乏散热功能,经过射频消融后,子宫肌瘤会缓慢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最终使瘤体缩小或消失[10]。子宫的血供93%来自子宫动脉,因此阻断子宫动脉即可阻断肌瘤的血供,使肌瘤缺血缺氧,导致其变性坏死[11]。但子宫动脉栓塞术所需的手术时间长;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部分患者术后出现栓塞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腹痛、低热、疲乏、恶心等一系列的综合症状[12]。因此,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本研究83例患者在治疗前肌瘤平均体积为(127.38±11.63)cm3。射频消融组1、6、12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63.24±6.73)cm3、(45.76±3.57)cm3、(9.48±1.23)cm3,肌瘤分别缩小了43.27%、71.56%和86.23%。子宫动脉栓塞组1、6、12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76.35±8.26)cm3、(58.64±6.38)cm3、(28.92±4.65)cm3,肌瘤分别缩小了32.11%、56.27%和68.5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手术时间(56±13)min,术后无需住院。子宫动脉栓塞术组手术时间为(123±19)min,术后(7.2士0.3)d出院。两组之间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频消融组和子宫动脉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6.65%和43.2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融组12个月后有3例患者复发,栓塞组9例患者肌瘤引起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其中有1例B超发现新的肌瘤。消融组及栓塞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8.3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研究表明,射频消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技术,以其治疗方法安全简单、治疗时间短、疗效好、费用低、可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等有点,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

参考文献

[1] 杜丽. 米非司酮治疗130例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70-71.

[2] Voogt MJ,DeVries J,Fonteijn W,et al. Sexualfunetioning and Psyehological well-being After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in women with symptomatic uterine fibroids[J].Fertility and Sterility,2009,92(2):756-761.

[3] 刘花玉,张红英,陶光实. B超引导下自凝刀射频治疗86例子宫肌瘤疗效报告[J].实用预防医学,2008,15(3):820-821.

[4] 王蔼明,尹善德. 子宫肌瘤治疗方式的争议与挑战[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14-15.

[5] 黄浩梁,曹丽蓉,孟红娟,等.宫腔镜电切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8,14(8):864-866.

[6] 张守娥,曾小红,熊艳英. 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5):88-90.

[7]罗新,宋雯霞,洪莉,等. 射频自凝刀靶点治疗子宫肌瘤的急性临床病理学试验.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77.

[8]杜香兰.在超声引导下用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3):63

[9] Linda D,Bradley MD. Uterine fibroid embolization:a viable alternative to hystereetomy[J].Anl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9,201(2):127-135

[10]ClarksonJ,HanSK,LiuX,et al. Neurobiological mechanisms undeilying kissPePtin aetivation of gonadotropin-releasingnhormone(GnRH) neurons at puberty[J]. Mol Cell Endoerinol,2010,74(35):1-6.

第11篇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射频消融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23例,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无生育要求并自愿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者,年龄40~56岁,平均47.2岁;其中,合并继发性重度贫血6例,中度贫血4例,轻度贫血3例,血红蛋白4.0~10g/L,平均7.2g/L,其中18例经过刮宫、性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治疗前常规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宫腔内膜诊刮病理学检查,排除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同时不合并其他妇科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等手术禁忌症。

方法:采用BBT-RF-C型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治疗频率为550Hz,治疗刀具为BBTME2自凝刀,监视采用Nemio30型彩色多普勒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z。术前15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0.1g,哌替胺75mg,适度充盈膀胱。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将弥散电板置于患者腰骶部,打开电源,将功率参数预置为50W,连接射频电源与BBTME2自凝刀,常规消毒阴道、外阴,在B超监视下,用金属探针测量宫腔,用6号刮头刮宫腔1周,清除宫内膜,再次送病检,以射频为治疗源,将BBTME2自凝刀送至宫腔底部与宫内膜接触面为3mm×10mm,按压自凝刀手柄开关,由宫腔左侧壁开始,依次刮宫腔2~3周,移动速度为每5秒1cm,使子宫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均产生生物高热效应,发生凝固、变性、坏死,B超监视下可见内膜线变为强回声,使内膜呈现一规则椭圆形,子宫内膜射频消融结束。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5~7天,出血时间长,重度贫血患者,适当延长抗生素治疗时间;肌注缩宫素3天,以助子宫收缩排出坏死脱落的宫肉膜;补充铁剂治疗贫血。术后2个月禁性生活,用消毒液清洗外阴,保持外清洁。术后1、2、3、6、12个月随访,如有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随时就诊。

疗效评定标准: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后,2~12个月中,无异常子宫出血,永久性闭经或少量月经,贫血症状改善,血红蛋白≥110g/L,为临床治愈。无异常子宫出血,少量月经,血红蛋白≥9g/L,为有效。子宫异常出血,症状与术前无明显改善,血红蛋白

结 果

患者在射频消融术中14例略感下腹坠胀痛,6例有明显腹痛但能忍受,均在术后自行缓解直至消失,另有3例术后腹痛难忍,用止痛剂治疗后缓解。

术前探查宫腔9~11.5cm者8例,术后宫腔

所有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阴道血性水样分泌物在手术后2个月内完全停止,术后无感染、宫腔积血及宫颈粘连。闭经17例,滴点样月经4例,少量月经2例;血红蛋白≥110g/L者21例,血红蛋白≥9g/L者2例。随访显示,治愈2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讨 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传统的治疗方法是以缓解症状为主的刮宫和性激素等药物保守治疗,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合并继发性贫血者,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出血、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疗效确切而满意,可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但由于本组病例少,随访时间短,还需要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扩大样本,长期随访,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第12篇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肝脏肿瘤;射频消融:局部麻醉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4-0108-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by 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anesthesia

WAN Zhengzuo QUE Bin LIANG Zhipeng ZHOU Rong ZHANG Weiqing

Department of Anethesiology, Hangzhou Hospital of TCM, Hangzhou 31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 anesthesia f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ho were given liver tum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Hangzhou Hospital of TCM from July 2013 to August 2014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assigned to th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group(group G) and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combined with paravertebral block group(group GP),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Propofol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was applied in both group G and group GP, and OAA/S score was up to 3. group GP was further given TPVB anesthesia. Intraoperative target-controlled infusion of remifentanil wa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pain.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SpO2), bispectral index (BIS), OAA/S score and patient compliance score were recorded before operation (T0), 5 mi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1), 10 mi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nd at the end of operation (T3); the total amount of propofol and remifentanil used in group G and group GP was recorded. Results SpO2, BIS, OAA/S score and patient compliance score at each time poi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 G and group GP, and those in group G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G.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

[3] 羊丽丽,纪建松,吴炜,等.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经皮肝癌射频消融术中临床观察[J]. 中华医学杂志,2013, 93(45):3623-3625.

[4] 张培林. 神经解剖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 Karmakar MK. 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J]. Anesthe-siology,2001,95(3):771-780.

[6] Gazzera C,Fonio P,Faletti R,et al. Role of paravertebral block anaesthesia during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thermoablation[J]. Radiol Med,2014,119(8):549-557.

[7] Cheung Ning M,Karmakar MK. Right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aesthesia for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tumours[J]. Br J Radiol,2011,84(1005):785-789.

[8] Piccioni F,Fumagalli L,Garbagnati F,et al.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esthesia for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hepatic tumors[J]. J Clin Anesth,2014,26(4):271-275.

[9] 薛昀,切旅.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对术前病人异丙酚镇静作用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10):729-732.

[10]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经皮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操作规范专家共识[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46(7):581-585.

[11] 刘晓艳,王海燕,孙莉,等.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麻醉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2):3383-3385.

[12] 孙文兵,丁雪梅,高君,等. 提升肝细胞癌射频消融疗效的技术性措施:外科视角[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1, 17(7):534-538.

[13] 周蓉,严敏,万政佐,等. 神经刺激器引导胸椎旁间隙阻滞的麻醉效果分析[J]. 浙江医学,2012,34(3):211-212.

[14] Baidya Dk,Khanna P,Maitra S. Analgesic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oracic paravertebral and epidural analgesia for thoracic surger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14,18(5):625-635.

[15] Akcaboy EY,Akcoboy ZN,Gogus N. Comparison of paravertebral block versus fast-track general anesthesia vialarygeal mask airway in outpatient inguinal herniorrhaphy[J]. J Anesth,2010,24(5):687-693.

[16] Pipanmekaporn T,Saeteng S. The use of continuous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under direct vision for postoperative pain management in thoracic surgery[J]. J Med Assoc Thai,2012,95(2):191-197.

[17] 周蓉,万政佐,张蔚青,等. 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手术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16):95-98.

[18] 何旭秀. 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高原地区老年开胸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5,44(22):3121-3123.

[19] 徐益萍,吴东进,吴蔚宇,等. 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