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19:5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成绩质量分析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检查中,学校让每位教师对以往的成绩分析进行了细致的补充。在和老师们交流中发现,大家上交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往往是对成绩做简单的统计,忽略了隐藏在试卷深又写罅坑屑壑档男畔。且有的老师分析的不完善、不科学,这种流于形式的试卷分析显而易见不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帮助了。因此我认为检验自己的教学质量就应该注重试卷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及分析报告的撰写,把它当作课堂教学的延续。在这里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质量分析的:
一、对试题的分析
很多老师分析试题是逐一进行的,甚至是笼统的。我觉得应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取得较好效果的题目、反映教师教学经验判断与测试结果相差较大的题目、反映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问题的题目三个角度对典型题目进行必要的分析。通过某题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试题的难度,再比较各题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试卷中难易题目所占的比例,以便日后注意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另一方面,通过各题得分情况,还可以看出学生哪些知识掌握得较好,哪些知识掌握的不佳,同时也能了解到学生应用知识解题能力的程度。我在每次组织班级考试后都会对试卷进行细致的分析并记录下来,如:考得好的题与教学的相关性采取过什么措施;考得不好的题,在教学上有什么疏忽;哪些题是教学未注意或未重视的。有时候还会对于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举例深析。这样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答题情况分析
有的老师以为,考试实施之后,得到了可供使用的考试成绩,一次考试也就结束了。这实际上仅仅把考试当成获取成绩数据的手段,不做答题情况分析;也有不少老师以为所谓的答题情况分析,就是进行分数段之类的简单统计比较,了解谁优谁劣,这实际上是应付了事,并没有真正发挥它考查、验收、反思的作用。每次期末,学校都会下发一份表格,让我们进行简单的试卷分析。主要写明得分情况,如:年级、班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最高分,最低分。这些显而易见的数据可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对我们老师来说要抓合格率、优秀率。抓合格率其实就是抓差生转化的同义词,有一个学生不及格,我们就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是我觉得除此之外,还要统计出各个层次考生的得分态势分布情况,各试题得分率。另外还有失分情况,如:失分在哪些题上;失分的主要答题原因;失分题的共同率的统计。既要纵向比还要横向比较,特别要抓住优秀率、及格率两个分数段的情况,观察其变化趋势,才能得出明晰的质量印象,才会明晰自己所教的班级和平行班级比较,成绩处在什么位置上,也就明确了自己和学生们的奋斗目标。
三、对学情的分析
主要有:考前预测和考试结果的相关性如何;有哪些问题是事先未想到的;有哪些问题与预先估计相符。要从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环境等方面分析,不能简单地看分数。通过对考试质量的分析,我们教师能对前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作深入的了解。对于成绩下降的学生可以从其学习动机、目的、态度等剖析,必要时深入其家庭了解有关情况,通过家访等形式要求家长督促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等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帮助其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克服困难,避免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一蹶不振。邻近学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帮助、交流和监督,达到共同进步。家校多联系配合,不让学生沉迷电视、网吧、游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级虽然不考试,但阶段性小的作业检查时我会检查学生的错题本,看是否对自己的不足进行了订正。升入四五年级,在每次考试之后,我也要求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分析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的能力。学生进行试卷分析侧重从个体方面总结取得的成绩和分析卷面存在问题。对于成绩上升或一直优秀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学习改进计划或自我提高的措施,扬长避短,争取更上一层楼。
四、对教情的分析
我们通过对学生考试分数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从平均分看,如果考生平均分低于正常值,或比平行的对比班级有较大差距,我们就应反思是自己课堂教学水平问题(如抓不住重点、表达不清、方法没有最优化等)还是教学管理(如课堂纪律、辅导、作业布置收交批改等)不到位。再如:从差异系数可以看出所教班级学生的分化情况。如果差异系数明显偏大,我就要注意反思自己是否对差生关注不够,是否差生辅导工作没有做好。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考试信度 考试效度
考试是检查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式。考试信度和效度,会直接影响考试质量。农业高职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类型,如何充分发挥考试功能,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充分就业,以寻求自身不断发展,是当今乃至今后需持久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农业高职教育考试存在的问题
农业高职教育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在教学改革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自身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考试改革方面却远落后于其它改革,虽然各农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考试,但实际的考试质量却不高,导致考试信度和效度出现异常。经调查分析,在考试的组织实施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考试功能和考试目标单一。
考试具有检测、鉴定、评价、教育、教学、选拔等多种功能,但从实施考试的动机和出发点来看,偏重于考试的检测、鉴定与选拔功能,而对考试的教育、评价功能发挥甚少,只测不评的情形特别多。这种情况在过程考试中表现更加明显,致使考试结果所蕴含的大量信息丢失。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考试与教学在目的上是一致的。因此,考试的依据就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果的客观质量标准。根据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教学目标一般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三个方面。认知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应该掌握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学生的领会、转换、表述、分析、综合、概括、评价和判断等方面的能力;情感态度主要包括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兴趣、情感、志向、价值观、性格等品质;动作技能主要指对模仿动作的理解、组合、协调等。农业高职教育面向农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教学目标和考试目标同样应该包括和针对知识、技能与素质三方面。但目前农业高职教育考试存在考试目标比较单一、僵化的现象。在上世纪90年代高职教育的发展初期,考试存在偏重知识、兼顾技能、忽视素质的倾向,在知识维度考核上,目标的实现过多停留在识别或记忆这些低水平的要求上,而少有较高水平的理解、分析等目标达成的考试;形式上重视技能维度的考试,但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测试很少涉及,至于素质方面考核几乎没有要求。目前高职教育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考试偏重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实践性、高等性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个别院校的考试出现了重技能、素质,轻知识的倾向。这种情况在过程考核中表现更加突出。上述两种倾向都会导致考试效度低。
(二)考试类型不清,应用混乱。
目前考试类型很多,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其类型各异。由于对考试理论知识的匮乏,课任教师在实施考试时,往往混淆考试类型,随意选用,导致考试目标产生偏差。这种情况在青年教师身上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1.诊断性考试与形成性考试相混淆。根据考试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形成性考试、诊断性考试、鉴定性考试和评价性考试。评价性考试在教育过程中进行,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非智力素质;鉴定性考试一般在教学结束后进行,用于测评学生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形成性考试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用于检测学生对新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以便诊断并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它的编制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要考核;诊断性考试主要用于学前或课前预习效果或学习基础的考查,以便后续课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有时在教学中应用,目的是了解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原因所在及如何补救。这种考试是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编制大量的测题,测题之间差距较小,以鉴别具体学习困难的原因。事实上在高职教育加强过程考核的要求下,一些教师设计的大量考试偏重于此,结果与形成性考试类型相混淆,客观上加重了学生负担。
2.教师自行设计考试,考试质量缺乏保证。根据考试的标准化程度或水平,分为标准化考试、准标准化考试和教师自行设计考试。标准化考试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科学命题,并制定评分细则和记分标准,在生源质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进行考试,考试信度和效度一般较高。教师自行设计考试是根据经验设计的未经标准化的成果测试,缺乏可行的质量保证,在实施中常常出现考试太难或过易,而且没有用常模来解释分数,使得分数的相对意义无法表现出来,但这种考试与高职教学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用得较多。准标准化考试是高职教师最熟悉、教学评价中使用最多的一种考试类型,其标准化程度低于标准化考试,高于传统的教师自行设计的考试。实践中教师采用这种考试类型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3.教师解读考试结果有误。依据考试结果的解释不同,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标准(或目标)参照性考试。前者是以学生在“常模团体中的相对等第”来解释结果的考试,即以常模为参照点的考试。它能鉴别学生的个别差异,却不能确定学生达到了何种目标,而且要控制考试结果的常态分布;后者是指考生的考试成绩不与他人比较,用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以标准或目标为参照点的考试。部分教师只偏重标准参照性测验,而在对分数的解释上又把学生置于团体之中,排出学生的相对等第。实际上是混用了两类考试的结果。
4.考试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强。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是今后农业高职考试改革的方向,这是由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及考核内容的多样化所决定的。但是,目前的农业高职院校普遍存在考试形式单一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七多七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口试或其他方式少;理论知识考查多,能力和素质考查少;记忆多,运用少;终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评价性、鉴定性考试多,诊断性、形成性考试少;集中性考试多,分散性考试少。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普适性、趋同性强,针对性差,不能准确反映教学质量,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考试与高职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也没有充分体现农业高职的特色,在客观上还会助长学生学习的惰性。推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一些高职院校出现“重能力和素质考核,轻理论知识考核”也是需要矫正和纠偏的。
(三)命题不科学,缺乏严密性。
一套高水准的试题,除应符合命题的基本要求外,从考试目的来看还应具有一定的难度,以便测出学生实现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与水平,同时应能测出每个学生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命题随意,偏重客观题型多,试题的难度、区分度起伏大,信度和效度不高或高信度低效度,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不但学生不能适应,而且考试目标也无法达到。造成命题不科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命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农业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入的理解,导致考试目的不明确,在选择考试类型和考试形式、确定试题的覆盖面和难度分布,以及对考试分数的解释上出现偏差,有时还会造成人为隔裂考试与教学的必要联系。②命题教师的考试理论知识匮乏,也没有很好掌握高职教育规律和农业生产特点,特别是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考试观念陈旧,沿袭结构主义题型,以己好恶或认知水平作为考试内容取舍的依据,这也反映出在命题上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③受到连年扩招所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生涯结构复杂、教师任课负担加重的影响,以及保证合理的及格率、考试成绩常态分布的需要,导致客观题型成为首选,虽然试题信度高,效度却低。
(四)监考外紧内松。
虽然许多高校加强教务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某种程度上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考试氛围,但部分监考教师责任心不强或为了避免一旦抓到作弊学生后就要接受调查、进行鉴证的麻烦,监考不严格,客观上造成监考的外紧内松。此外,“大队人马”巡视等干扰因素造成考生过于紧张、疲劳等,就会导致考试信度的下降。
(五)阅卷质量不高。
由于扩招带来的在校生激增,生师比居高不下,有时一名教师一学期要承担多门课程或多个班级的课程,而且在规定期限内必须上交、录入考试成绩,教师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加之在师资短缺,很难实行教考分离的背景下,这种自己命题、自己阅卷、自我总结分析考试质量的一条龙式阅卷方式与管理,以及人情分、受到大面积不及格对命题责任追究的心理压力影响,等等,最终的阅卷质量就不言自明了。这种状况对考试质量影响非常大。
(六)考试质量分析不到位,对考试反馈重视不足。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而考试是检验、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考试后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和反思总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考试质量分析主要是针对试卷进行分析,考试试卷含有丰富的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量,答题过程所留下来的文字表达,是学生思想和思考的轨迹见证,是学生学习个性的集中表现,也是老师教学策略产生效果的真实反映。认真作好考试质量分析,是全面发挥考试功能、进行考试结果有效反馈的重要前提。通过几年的观察与调查发现,部分高校考试质量分析单制定不规范、不科学、指标不全面;个别教师随便一写,应付了事,特别是有些青年教师不会分析总结,连基本的“考试四度”概念都不清;终结性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末,即使写完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也只是上交就OK,新学期又换新班上课,考试结果反馈几乎为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①有政策制度上的漏洞,教学监管不到位;②在师资培养上,存在重实践能力培养,轻考试能力培养的倾向,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考试理论培训缺乏重视和投入;③职能部门对考试质量分析缺乏应有的重视;④教学管理干部青黄不接。
二、提高农业高职教育考试信度和效度的途径与方法
(一)加强教师的考试能力培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农业高职教育要确保高质量,同样离不开教师对高职教育教学进行持久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所有的改革、建设、实施、效果评价与质量监控,说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因此,高职教师不但要有教学能力、教改能力,而且要有评价和监控能力,能教会改,能评善控,综合能力强,很难说那种只教不会考、只测不会评的老师执教能力强。从这个角度上说,农业高职教师必须提升考试能力,使考试真正发挥教学指挥棒的作用。提高教师的考试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培养教师树立以“人”本身出发的“能力本位”现代高职考试观,具有教学与考试一体化的全局意识;二是积极开展与考试相关的理论培训,使教师(特别是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掌握常用的考试方法手段与考试质量分析评价指标;三是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鼓励以老带新,在团队中营造团结和谐、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四是建立制度,加强监管,使考试工作纳入常态管理,考试工作质量成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科学命题,多样化考试。
考试命题的科学化是考试制度改革的中心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科学命题是实行高质量考试的前提。要做到科学命题,除了命题教师对高职教育理念和课程内容体系、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能力要求有着比较清楚的了解之外,还要坚持以下原则。
1.试题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性。考试目的是测量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和促进教与学,所以试题内容应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符,能有效测量目标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坚持以应用能力考核为主,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考核。
2.试题覆盖面与重点相结合。命题时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试题内容对课程目标具有充分的覆盖面,且各部分内容的比例要适当。
3.试题独立性与试卷整体性相结合,突出针对性、实用性。试题内容具有代表性,在强调试卷整体性的同时,从全局角度把握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注重试题的相对独立性和代表性,做到主观题与客观题相结合、重点教学内容重点考核。此外,命题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特点、能力形成规律和职业岗位要求,做到题型立意多样,与教学内容、考试类型有效衔接和适应。
4.确保试题的效度、信度和适宜的难度与区分度。所谓信度就是指考试的可靠性,考试结果的可信程度。考试的信度对教师和学生都很重要,因为它涉及考试的公平合理。影响试题信度的因素主要是试题难度和题量大小。试题难度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分数分布范围缩小,从而降低考试的信度;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因为题目数量增多,尤其是同质题目增多,在每道题目上的随机误差将会互相抵消。虽然考试受到内容和时间的限制,题数不能太多,但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数,以提高信度;题目用语不标准,也会给学生带来误导,导致信度下降。
效度是对既定目标实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质量指标。它反映考试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的程度。实际工作中,对效度的检验可从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三方面来检验。内容效度是指从需要测验的教学内容中抽取样本的适当程度,是考试题所考核的目标和内容在整个课程内的代表性,就是指所设计的测试题目能否真正代表课程目标要求;结构效度是指一份试卷考试内容的组成结构和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符合程度;预测效度是表示考试成绩能够预测将来学习与课程相关后续课程的学习程度,预测的程度高,则考试效度便高,反之,预测效度就低。
难度是表示试题难易程度的指标。难度值用通过率表示。对选择题的难度值用答对的人数除以考试总人数来计算;对非选择题难度值用该题应考者的平均得分数除以该题规定的满分数来计算。难度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指数最好掌握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太合适。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对不同水平被测学生进行区分的特征,是区分学习者对试题回答程度的数量指标。区分度高的试题,学习好的学生得高分,学习差的学生得低分。中等难度的试题不仅对中等水平的考生区分度高,而且能区分出高、中、低三级水平。一份较好的试卷,特别是选拔性考试的试题,应使题目的难度分布广一些,梯度多一些,这样就可以全面区分出不同学业水平的考生。常用两端分组法计算试题的区分度,一般认为0.7―0.5为区分度较好。
在考试类型选择上,教师要清楚课程性质、特点和考试类型的特点与应用目的,按照有利、有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过程考试时注意与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适应。终结性、鉴定性考试一般用于期中、期末考试;形成性考试用于过程考试;诊断性考试用于期初或教学过程中;评价性考试主要用于素质测评。理论考试一般选择试卷笔答和口试、论文答辩形式;技能考试一般选择现场操作或与口试相结合的形式。无论哪种考试类型或形式,都要注意与命题相互适应。
(三)加强考务管理。
加强教育引导和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考试文化氛围;不断完善考试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命题、制卷、监考、阅卷、评价等工作环节的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好教务、学生、教学系部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严肃考风考纪,突出考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共同开发课程题库,实行教考分离,杜绝命题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鼓励教师联合命题,构建教学与考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互动机制,以利于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保证命题质量和教学质量;合理安排考试的时间与次数,减轻学生负担,突出考试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四)保证阅卷质量,严把考试质量分析与信息反馈关。
通过采取制定阅卷规范、严格阅卷标准和阅卷纪律;统一阅卷、集体阅卷且流水作业,2人以上复核等措施,从而保证阅卷质量。阅卷结束后要求教师、相关部门全面、认真做好考试质量分析,撰写分析报告,作为考试结果信息反馈的依据。具体可从考试的教育测量学质量特性分析考试的效度、信度和试题的难度与鉴别度;从考试结果的教育统计学角度分析考试成绩的分布状态和对群体差异进行研究;从考试结果的教育学角度分类比较研究与个别化评价,特别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试卷进行诊断,并作教学诊断分析。这是有利于今后因材施教和改革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
考试质量分析结果要从教务部门、系、教师、学生不同层面进行反馈,奖优罚劣,加强监管,责令相关部门、任课教师依照分析报告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并在新学期伊始面向学生专题反馈,使教育引导学生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饶庆七.高校英语教学测试的走向与偏误[J].旅游学刊,2006,(1).
[2]余会莲.高中地理校内考试的主要问题及影响[EB/OL](2005-09-06)[2008-10-14].省略/gzdl/jszx/gkzl/gkzl/200509/t20050906_224087.htm
“如果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东西,肯定会有一种深深的遗憾。教育是我选择的,我一直在为之努力,在这个过程里,我在长大,在成熟,在实现着自己心中不停闪烁的理想!我不想留下遗憾!”
“实践是检验真实唯一标准”,教育不是说的,而是必须要来做的,用行动说话是教师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
“敢问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
回首来时路,这几段话可以说是我们中学部全体同志思想和行动的真实写照,也揭示出我们能克服困难,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原因。
本学期我们中学部在学校正确领导下,在全校各部室的配合下,在中学研训部全体研训教师的通力合作下,我们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继续深化全县素质教育工作进程,同时在强化研训教师个人素质、争做学者型教师等方面做了积极的努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期初教学工作检查
3月1日2日两天,中学部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对全县初中进行了期初工作督导检查,通过听汇报、看学校计划、听课、查教案、调查校本培训等形式,了解各校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根据以往的经验,每位研训教师深入到乡下学校的时候,都要带着相应的表格,逐项进行详细的检查,然后认真填写检查表格,汇总检查意见而后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将检查情况报告给县教育局,反馈给基层校,促进了各学校教学及管理尽快步入正常的轨道。
二、以课改推进为重点,扎扎实实开展研训工作。
1、出色地完成学期初新教材集中性培训工作。
本学期是我县初一年级实施新课程的第二个学期,总结第一学期课改经验,搞好七年级下学期的教材培训,是新课程顺利推进的有效保障。为此各科教研员利用寒假的休息时间为此次培训做了充分的准备,于开学初学生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对基层教师进行了不同内容的相关培训。
开学初,从2月26日至29,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地理生物美术音乐等学科共有400多名教师受训。培训采用讲座、看录象光盘、研讨,答疑、互动交流等形式,会后广大教师反映这次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都很强。
在集中培训中,除了我们亲自开展的培训活动,还配合着市教师进修学院安排的全市性的北师大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几个出版社的教材培训工作。我县的相关教师也参加了上述的培训活动。
2、召开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
3月 10 日,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在首山镇二中召开。有300左右教师参加。县教育局韩局长、教师学校李校长参加了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然后会议分学科进行,由学科教研员主持。教研员通过对上学期期末成绩的研究,分析了取得的成绩和从教学成绩折射出的问题,并根据平时下乡调研了解到的新课程实施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学质量分析报告会既是对前段时期成绩的肯定,又及时地对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进行了矫正和解答,开得很及时。
3、组织市、县两级送教下乡活动
(1) 迎接辽阳市新课程送教下乡工作
3月27 日,在首山二中五楼电教室,语文、英语两科观摩课依次进行。从会议议程的设定、课程的调动、到听课人员的组织等方面都安排得很有条理。会后市教育学院刘文起院长、中学部的刘云英主任都对我们的组织工作很满意。
(2) 新课程理论巡回讲演。从开学初开始,应基层学校的邀请,以栗主任为主讲的巡回讲演先后到了首山镇一中、二中、乡中、三新学校、甜水中学等 所学校,听课教师有500多人次。讲演内容中既有新课程的理论阐述,又有生动的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每次2、3个小时的报告,秩序井然,只有教师手中的笔在疾驰……
由于时间关系,很多学校的邀请,这学期没能成行。
(3) 语文学科的中考前辅导
语文学科的中考前辅导应该说是含金量很高的一项工作。教研员到乡下学校现场做课,教高的个人素质博得了基层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赞誉。在唐马中学,我亲耳听到了王自强和刘红明讲的内容,很精彩。
(4) 语文学科在河栏中学召开教研会
河栏片五所学校的20多名语文教师到会,内容有两项:
首先,由张小霞、韩纪永两位老师做了两节七年级语文课,大家课后做了研讨、交流。
其次,由教研员对今年的中考进行考前预测。
4、优秀课评选工作
此次优秀课评选也即是市级优秀课的预选。全县教师积极参加此次活动,共有76名教师申报。此项工作由高冲和孟令娟两名同志负责。两同志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工作中,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们采取了以下程序和措施:
(1) 认真制定《优秀课评选细则》和《优秀课说课标准》 。
(2) 严格优秀课评审程序。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工作经验,我们采取了基层推荐——报名审核——现场抽课的程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以评促训,通过这样至下而上的评选活动加强了岗位练兵,真正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3) 学科教研员分成文理两个小组为教师的上课评分,避免了不公正的现象。
(4) 加试新课程理论。这是我们把继承传统与积极创新相结合的一个亮点。这一举措反响很大,进一步加深了基层教师对学习新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
此次活动共评选出优质课35节,报送辽阳市参加下学期市级优秀课的评选。
5、骨干教师培训
(1) 我们在7月17日在首山镇二中召开了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会议的内容有两项:一是集中听栗主任的报告,二是分学科安排的培训内容。这次培训进一步明确了对骨干教师的要求,规范了骨干教师的管理,提升了骨干教师的理论水平。
(2) 语文学科组织部分骨干教师赴丹东考察学习。
时 间:4月22至25日
参加人员:部分学校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
主要内容:到省农村实验中学听语文科,听校长冯振飞的经验介绍;到凤成市东方红小学听作文课
效 果:冰心说过,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就显得小了。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走出去,才知道天地有多大。
6、教学质量跟踪监控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工作永恒的主题。本学期我们搞了5次质量跟踪测试,其中初三是3次模拟,初一初二是期中期末测试各1次。这牵扯了我们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但应该说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大的。我们通过对调卷成绩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基层学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新动态,以便能随时调整我们的研训策略。同时,我们教研员的威信也在这些工作中树立起来了。每次出题都是教研员花费心血最多的时候,大家平时广泛收集材料和信息,很多同志自费买了很多资料,以充实自己。可喜的是大家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基层学校对我们的试题非常满意,河栏中学、唐马中学、甜水中学等中学的语文老师曾主动向我们表示了这一态度。中考结束后,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的模拟试题中的很多题型和问法也与中考试题一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用一句古语来表达就是:“功夫在诗外”。
7、学科特色教研活动
(1) 语文学科举行了辽阳县第二届“叶圣陶”杯师生作文比赛
(2) 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组织参加全国竞赛————取得佳绩
物理:国家一等奖1人,国二等2人,国三等4人。
化学:国家级2人,省级一等9人,省二等4人。
(3) 英语学科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
国一等7个,国二等22个,国三等25人。
(4) 英语学科召开初三复习策略研讨会
初三复习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为搞好复习,英语学科在首山一中开会,针对初三英语复习的内容 重点设计了四节课,听课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内容来听,并写下了自己的听课反思。这个会议对初三英语的复习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对与会教师的启发相当大。
8、计算机培训
两年来此工作一直由路旭同志分管。所有关于计算机培训的动员、通知、沟通、编班、管理、准考证合格证的发放等都由他负责。为此耽误了个人的休息时间,花费了很多电话费而毫无怨言,其精神可见一斑。
三、继续教育工作
迎接省市继续教育检查是我们这学期的一项重点工作。此工作由刘红明和王力学两同志负责。“十五”以来,我们做了大量的研训工作,使我县教师整体素质较“九五”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认为“十五”末期继续教育验收是展示我们工作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能进一步规范继续教育管理,为“十一”五继续教育打好基础,所以我们把它当成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召开部内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检查的有关文件,讨论并制订迎检方案,确定自检自查细则,明确责任分工。
其次,专门召集教务主任开会,布置迎检工作,教育局王股长,教师学校李校长也到会强调其重要性。要求各学校自检自查。
第三,中学部同志到基层学校初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栗主任、王力学、刘红明对重点单位复检。
通过我们的努力,接受市检查的首山二中和隆昌中学顺利过关。
四、加强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做研究型、学者型教师。
加强业务学习,一直是本部的优秀传统,这个学期在业务方面,要求每人听课达到40节,每周写笔记500字。 所有同志都达到了这个目标。刘红明的学习笔记达三万字。华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费到北京开会学习。还有许多同志自费买杂志资料学习。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积累,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技术;毕业设计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1-0125-05
Abstract: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is nowadays the most cutting-edge computer technology, through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can provide business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managers. In this paper, the work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Guidi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s graduate design works,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of previous graduate design works quality analysis and research, and presents the final analysis results.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g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analysi
1 毕业设计工作现状分析
1.1 什么是毕业设计工作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所学知识全面的总结以及系统的运用,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
毕业设计的难度要大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因为通常毕业设计设计的知识面很广,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1.2 毕业设计工作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工作对于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设计可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中医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的教学中,毕业设计是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在离开校园之前,要对其最后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综合训练,同时,学生综合素质也要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毕业设计对提高毕业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科研水平也有很大的帮助。
(2)毕业设计是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前的演练
毕业设计可以看做是对即将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的最后演练,在校教育的最后一年,学生面临多种选择,就业、创业等。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四个转变:从经济不独立到经济即将独立的个人转变;从同龄人活动群体到非同龄人活动群体转变;从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工作项独立的学习、工作转变;从学习为主到工作为主的生活节奏的转变。
为了学生可以顺利的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毕业设计成为重要的过渡阶段,在这一环节,可以迅速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项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毕业设计可以成为衡量专业教育水平的标准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所学专业的教育水平和总体的教学质量。毕业设计是高校专业教育最后的一个环节,可以对教学的质量进行综合性的检验,是衡量高校专业教学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准。
1.3 当前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分析
在以往每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工作中,都只是简简单单的教师指导,学生主导执行,然后到最后的毕业设计答辩,得到最终的结果,以往的毕业设计工作到这就结束了,缺乏最终的总结分析,通过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分析,毕业生才能更清楚明白的了解本次毕业设计自己毕业设计作品结果。
(2)对于存在的问题不清晰
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将会有许多的问题或矛盾出现,以往的毕业设计工作没有将这些问题很好的呈现,更没有发现这些问题的实质所在,也就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矛盾,所以毕业设计工作也就没有体现出最重要的意义。
(3)学生评价不准确
在当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而进行答辩时,各专业也都将会为每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给予相应的分数,人们往往会通过这个分数去衡量一个毕业生,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可能是由于在做毕业设计作品期间,学生忙于找工作等原因,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所以说以分数衡量学生是不准确的。
(4)对教学的指导意义不明确
毕业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对学生的培训和实践,也是衡量高校专业教学水平的一个很好的教学标准,但是目前许多专业中的毕业设计工作对各专业没有推动作用,毕业设计工作反馈回来的结果对教学改革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2 大数据分析技术
2.1 什么是大数据分析技术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俗地讲,是在多样或巨量数据中快速收集和分析数据,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和能力,主要包括数据采集、存储、 管理、分析挖掘、可视化等技术及其集成。
当前,大数据不仅指数据量的巨大,更重要的是要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只有通过分析才能获取更多智能、深入、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之所以具备战略意义,之所以能够有效提升竞争能力,不在于掌握了何等巨量的数据,而在于其有能力对这些有价值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用。没有高性能的分析工具,大数据的意义与价值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洞察和释放。因此,解决大数据问题的核心,是大数据分析技术, 它是最终决定信息是否具有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而言, 大数据分析主要涵括预测性分析能力 (Predictive Analytic Capabilities)、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 (Data Quality and Master Data Management)、可视化分析( Analytic Visualizations)、 语义引擎( Semantic Engines)、数据挖掘算法(Data MiningAlgorithms)等五个基本方面。
具体的大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多,但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采集;导入和预处理;统计和分析;挖掘。不同于传统的数据处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其基本理念可以凝炼为: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从具体操作的层面来看,大数据处理可能用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包括:数据采集、基础架构、数据存取、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处理、模型预测、结果呈现等。
2.2 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意义与价值
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毕业设计分析工作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具体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大数据分析技术保障毕业设计分析工作顺利开展。当面对7届(从2005届到2011届)毕业生,854件毕业设计作品时,没有一个良好的技术手段,是无法对如何庞大的工作进行整理和汇总。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解决数量大的问题,所以说大数据分析技术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大数据分析技术保障毕业设计分析工作顺利进行。在面对如此多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时,将会遇到许多无用或错误的数据(俗称“脏数据”),这些“脏数据”对毕业设计分析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面对着这些“脏数据”,选择删掉,从而保障了毕业设计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3)大数据分析技术保障毕业设计分析工作顺利完成。当完整对数据的整理和汇总后,这样的工作其实仅仅完后了一部分,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这才是本次工作的重点。大数据分析技术是对有关联的数据进行再一次的整理和分析,并将分析的结果以某种形式呈现,从而可以更直观的表现出某种观点,从而实现分析的最终目的。
3 毕业设计分析工作的目标与流程
3.1 毕业设计分析工作预期实现的最终目标
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主要为了解决上述中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有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整理分析历届毕业设计工作内容。本次毕业设计数据分析统计的数据概况如下:
3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升本
7届毕业生:从2005届到2011届7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作品。
41位指导教师:统计7届毕业生的所有指导教师信息。
854件毕业作品:统计7届毕业设计中所有毕业设计作品的全部信息。
(2)客观的评价学生。在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中,分析了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通过时间的长短可以较为客观的评价学生的能力。
(3)将存在问题呈现,直面问题。将毕业设计质量分析的结果以绘图的方式呈现,直观的看出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促进问题与矛盾的解决,从而使毕业设计工作在以后的开展过程中更加有力、有序的进行。
(3)以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推动教学改革。通过对毕业设计作品质量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查看出学生总体的学习范围,并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改变,推动教学体系的前进。
3.2 毕业设计分析工作的阶段和流程
本次毕业设计工作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集成、数据分析以及数据解释,具体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目标详见表1所述。
4 毕业设计分析数据模型设计
(1)相关分析模型
相关分析是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并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其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的关系。例如,在本次的毕业设计质量分析中,以X和Y分别记一个毕业设计作品质量和该作品毕业生的性别,或分别记毕业设计作品质量与指导教师的指导时间,则X与Y显然有关系,而又没有确切到可由其中的一个去精确地决定另一个的程度,这就是相关关系分析。
相关关系分析模型也是本次大数据分析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的分析依据模型。
(2)对应分析模型
对应分析也称关联分析,通过分析由定性变量构成的交互汇总表来揭示变量间的联系。可以揭示同一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变量的各个类别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联列表的行和列中各元素的比例结构以点的形式在较低维的空间中表示出来。在本次毕业设计质量分析中,使用对应分析模型主要是为了以点的形式形成趋势,从而可以在趋势中看到数据波动变化。
(3)对比分析模型
对比分析是按照同一个参考依据,将同一类别的不同变量放在一起形成对比,通过不同变量的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变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
根据上述的分析模型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收集以及整理过程,如整理毕业设计成果形式数据分析时的内容如图2所示。
5 毕业设计分析工作指标设计
在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过程中,整理的大量指标及其数据,具体的指标有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数量、毕业设计成果形式、科研项目衍生课题数量、参加二次答辩分析、不同软件开发技术的毕业设计作品、不同数据库技术的毕业设计作品、不同作品成果形式的毕业设计作品数量、作品扩展形式等众多分析指标,分析指标的具体内容详见表2所述。
6 毕业设计工作分析结果
6.1 分析报告结果形态
笔者与团队经过长时间的整理,最终将如此多的数据整理汇总,并对毕业设计作品的质量进行分析,本次分析的结果改变了以往纸质分析报告的常规,本次的毕业设计质量分析结果以Web化的形式呈现,网站地址为:http://,如图3所示。
本次的分析结果以网站的形式呈现,这样这设计的主要目的及意义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方便快捷。本次主要使用的是ECharts画图的方式,运用ECharts多种绘图的方式,将数据导入到ECharts画图代码中,可直接生成图像,也可对图像进行形状改变,从而方便快捷。
(2)修改整理方便。当在分析的过程中,可能发现某些数值或字段是缺失或错误的,可在源数据中进行准确查找,并可将查找后的结果直接写在代码中,这将会自动从新绘制新的图形,从而可以在修改、查错的过程提供方便。
(3)分析结果直观、效果强。以网站形式将分析的结果呈现,可以直观、方便地看到毕业设计质量分析的结果,同时也可根据每个分析指标结果的色彩不同,从而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示出各个字段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使分析的结果更具有可视化。
6.2 分析结果呈现
(1)历届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作品成绩层次汇总分析
首先对历届教师指导毕业设计数量进行统计,具体统计结果如图4所示。
然后对历届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作品成绩进行统计,并对其成绩层次比例进行汇总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从图4中可以看出,历届教师人均指导毕业设计的数量成逐步上升趋势,从图5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质量来看,所有的毕业设计中,优秀比率在30%以上的教师有9人(22%),优秀比率在30%以下的教师有32人(78%),从而充分的说明了,教师指导的力度不够,从而促使毕业设计的优秀率偏低。
(2)指导教师初评成绩分析
对历届指导教师初评平均成绩与毕业设计参加一次答辩时的平均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如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指导教师给自己所指导的毕业设计的打分(平均值),普遍高于一次答辩时评委组给相应毕业设计的打分(平均值)。
充分的体现出指导教师对自己所指导的毕业设计作品的存在一定的“私心”,指导教师没有进行严格把关,展现出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问题。
(3)毕业设计所用软件开发技术分析
对历届毕业设计作品中所使用的软件开发技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在本次分析的过程中,也根据性别进行统计,统计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
通过两个分析结果,可以看出HTML/CSS和JS/Jquery是毕业设计中用的最多的技术;.NET、C#的比例也较高,但从趋势来看,C#的比例有下降趋势;JAVA、JSP和C/C++呈上升趋势;PHP的比例相对稳定;ASP技术明显呈下降趋势。结合性别分析发现,男生中,使用C#与使用JAVA的人数基本持平,约为1.3:1,而女生中,这一比例达到2.8:1,说明女生更倾向于使用C#。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为本专业类教学内容体系的改变提供重要的依据,学院可以根据学生使用的比率而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7 毕业设计分析工作存在的不足与改进
7.1 存在的不足
(1)指标点少。由于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是第一次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分析,所以在设计和整理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指标点都较少,所以造成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内容有待升华。
(2)关联性低。在进行关联数据分析时,对收集到的数据关联分析较低,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每一个字段的价值,同时,在本次毕业设计质量分析中,关联分析力度不足,如没有对毕业生的在校职位与毕业设计最终成绩分析、指导教师的年龄与指导毕业设计作品成绩分析等,这都是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中的所欠缺的。
(3)数据清洗度不高。虽然在前期对数据进行清洗处理,但是处理的力度不够,所以在分析过程中,仍能发现存在许多错误的数据,这样给毕业设计分析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7.2 下一步计划
根据本次毕业设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分析工作中,将加大对指标点的统计整理,如学生的籍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奖项、教师的工龄、教师的性别等等,同时也将增加每个指标点之间的关联分析,从而使每个指标点数据更加有意义。
8 结束语
随着国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分析也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为每个项目的发展和前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也结合了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毕业设计作品进行质量分析,从分析结果中得到许多的结论,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从而也推动了整个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技术研究综述.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2014-06.
[2]任长春.浅谈高职教育中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35).
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县教体局统一组织试题,试题难度总体中等,质量较高,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兼顾,尊重个性,强调能力、注重运用、联系生活、试题灵活,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导向作用鲜明,是这次四年级数学试题的总体特征。
本张试卷满分100分,分为 七个板块
(一)填空题。21分
(二)判断题。5分
(三)选择题。5分
(四)计算题。26分
(五、六)动手操作题18分
(七)解决问题。25分
二、学生成绩分析
年级: 四年级 科目:数学
全乡参测人数
平
均
分
80分及以上
60分及以上
40分及以下
人数
优秀率
人数
及格率
人数
后进面
249
54.9
54
22%
109
44%
73
29%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填空题。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全面,如读数、写数都出现错误,单位不写等很多问题,需加强基础知识掌握训练。
(二)判断题、选择题。从卷面上看,很多学生偷懒不去认真审题、不认真分析计算,乱选。
(三)计算题。总体看学生书写都不认真,卷面脏乱。计算不认真,出现数字写错,格式杂乱无章。需加强计算题的书写格式,规范作业格式。
(四)解决问题。这个题只有22%的学生能做的出来,从试卷上看学生很缺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存在的问题
1、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还不够灵活。
2、部分学生计算的精确性不高,在应用题中能列队式子,却不能正确计算计算结果。
3,部分学生的答题习惯不好,粗心大意,不能审题,基本上没有检验的习惯。
五、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今后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具的使用来加强学生的掌握理解。
2、计算能力是数学的基础,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强化计算,简算以及学会用多种方法来检验。
3、加强对应用题的强化训练,主要是加强学生的审题能力,应用方法以及计算,检验等能力。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本学期我校在校长李宝良、主管校长刘希富两位同志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校本学期教学质量分析如下:
一、本次考试试题特点
1、 知识的覆盖面较广,既加大了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考察,又注意突出了对重点内容的考察,没有偏题和怪题。
2、 试题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考察,尤其是注意了对阅读理解能力、听力、作文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
3、 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二、本次考试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考试中,从学校的总体情况来看,除个别学科外,平均分均在60左右。从年级情况来看,七九年级好于八年级。从学科来看,主科语文好于其他学科,小科中思品成绩比较突出。
下面结合我校期末检测评价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七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4.09
66.67%
16.00%
数学
56.49
50.67%
14.67%
英语
66.83
73.33%
25.33%
思想品德
70.23
96.00%
12.00%
历 史
37.52
7.00%
0.00%
地理
67.28
73.00%
21.00%
生物
35.41
21.00%
1.00%
总分
397.85
八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63.60
64.44%
14.44%
数学
52.80
48.89%
13.33%
英语
42.98
33.33%
3.33%
物理
58.60
51.11%
22.22%
思想品德
54.42
56.41%
1.28%
历 史
38.46
25.64%
0.00%
地理
61.71
64.10%
12.82%
生物
46.80
43.59%
14.10%
总分
419.37
九年级成绩统计表
学校
白台子初中
科目
笔试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语文
70.77
84.15%
21.95%
数学
45.77
34.15%
3.66%
英语
37.35
24.39%
2.44%
物理
52.38
39.02%
9.76%
化学
57.06
42.68%
32.93%
思想品德
59.60
58.90%
5.48%
历 史
50.28
42.47%
10.96%
总分
373.21
1、从统计的数据观察,学生整体历史、生物成绩偏低,思品好于其它学科,七年地理成绩保持优异;语文的及格率有所提升,平均成绩均在60分以上,八九年级英语成绩较低,英语学科教学上是需进一步加强的。
2、从统计结果显示,语文及格率七年级有所提高,数学及格率也是七年级高一些,说明数学学科从七年级开始就应该得到重视。
3、从优秀率情况看,七、八年级的优秀率各有优劣,如九年语文、七年级的思品、七八年的地理都很不错。
从整体来看,语文质量较上个学年提高明显。
三、存在的不足:
1、存在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淡化技能目标的倾向。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对课标把握不准确,对学科性质把握出现了偏差,片面追求开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部分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内容却没引起重视,造成学生动手实际操作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
2、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外积累环节非常薄弱。语文方面,我校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而对学生思维训练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各年级的检测题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学生思维要求是越来越高,全凭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要求我们要重视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然,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语文教学中的课外积累环节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们远远没有达到,作为学校,作为教师,这都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班级与班级、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发展还不均衡。
4、教学工作不够扎实,作业批改不够及时。在对各教师们的教案、作业等工作进行检查的时候,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工作还不扎实,过程简单,没有按照教育局教研室的要求进行备课。也很少考虑班级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地指导教学。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教师作业批改不够及时,表现在有些没改,作文评语简单,针对性不强。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辅导,造成优生不优,差生很差的现象。
5、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之风不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形式,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大家共同研究提高,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也是目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学校研讨之风不浓,教师们还停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空时间更多浪费在吹牛上。
四、今后工作的打算
1、加强教师敬业爱岗教育,加强管理,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扎实落实教学五认真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只有扎实了教学工作,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的教育,加强管理。学校教导处在下学年应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督导检查工作。扎扎实实的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管理和指导,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学习,特别是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各科课程标准是国家的教育思想在该学科的具体体现,是教学的依据。学校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让每一位教师准确把握学科性质,理解课标理念。
3、继续加强随堂课的抽查,提高随堂课的教学效益。随堂课教学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教学水平,只有随堂课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才会提高。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特别是教导处应多深入教学第一线,与教师们一起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特别是对年轻教师,业务素质不太高的教师,更应加强指导。
4、大力提倡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课程考核;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职业能力的形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许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然而,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程考核的研究却相对较少。课程考核是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课程考核是否科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及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职业教育课程考核现状分析
1.开始重视对课程的考核,课程考核形式有了一定的变化
多数职业院校均认识到了进行课程考核形式改革的重要性。许多院校对课程考核形式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如对于核心技术课程,要求采用过程式考核,对于专业限选课程采用平时成绩+课业成绩+期中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其中每项的比例可以由任课教师自定。对于一些公共课则采用较传统的方式,如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期末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这种变化,对于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考核、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课程考核的管理细节上还不到位
大部分学校只做到了在形式上进行改革,对于其内涵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但还未真正建立起通过对课程考核的检查、管理或指导来提高课程授课质量的相关制度。
例如,很多院校每学期会进行阶段性的教学检查。就课程考核而言,仅限于从大面上对课程考核的形式、作业布置的次数(根据教师的教学记录来考核)、教师是否批改作业(根据教师提交的部分学生的作业来考核)、教师对课程考核的分析等,但对于教师所布置的课后作业的数量、质量、与学生的沟通反馈等方面并没有实质性的检查或约束,检查一个教学质量很高的教师和一个很一般的教师的课程考核资料,可能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许多学院现行的课程考核评价形式是教师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自行完成教学质量分析表和试卷分析报告,在成绩入册的同时,教学质量分析表和试卷分析报告也束之高阁,其是否科学、合理,并未做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或进行一些指导,严重削弱了课程考核的功效。
3.提高课程考核管理水平,在思想观念上还需进一步改变,在具体的管理政策方面,还需进一步引导
从观念上来说,几乎所有的院校都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但对于课程考核显然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在管理上深入得不够。在教学检查时,对于督导听课、检查教师的授课计划、教案等更重视一些,对于课程考核,更多的是注重各种形式的东西,关注点较少聚焦到学生身上,而课程考核恰恰是聚焦在学生身上的。因此,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把焦点只放在教师身上,更重要的是要向学生倾斜,将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
从具体的政策方面来看,对于教师授课质量的优劣,许多院校都有让学生参于评价的环节,只不过学生评价所占的比例不同,这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来说是一种比较客观、有效的方法。但在问卷设计中,多数学校对于课程考核的方面设计得较笼统,不能全面地反映出真实的状况,而且有许多学校不是全部学生参与,或者在学生评价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简便、保证客观的设计,降低了评价的客观性,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从学校督导所做的工作来看,更多的是对教师进行听课,提出建议,对于如何向学生进行反馈和沟通、如何设计课业(或课后作业)、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考核等关注非常少。督导所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
从不同部门的分工来看,一些院校的教学系承担了非常多的责任,但人员配置不到位,在与其他部门的分工上也未理清,不能做到责权分明,成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对于教学质量的内部管理有时力不从心。
4.教师在课程考核实施过程中,考核目的不明确,对于过程性考核重视不够;期中期末考试,考核内容不合理,有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考核目的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对过程性考核重视不够,过分夸大了考试评价学生学习业绩的功能,导致了考前“点重点、划范围”的现象普遍存在,舞弊现象较为严重。平时作业布置、批改的量较少,批改后对学生进行反馈不及时或不反馈,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教师每学期的任课量较多,从时间上也难以保证其将过程式考核做细做深入。
期中期末考核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由教学单位自行组织,任课教师自主命题,对教材依赖性较大。考试内容记忆性成分较多,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技能考核偏少,课程对专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另外,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来进行课程的授课和考核。有时,教学大纲的编制并没有经过充分地讨论,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使教师按大纲考核起来困难重重,只能在其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考核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三、注重课程考核,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虽然职业院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倡工学结合,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授课方式,但总体来看,学生大部分的受教育时间还是在学校。课堂(包括校内实训)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对于课程考核,应该:
1.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
明确课程考核的目的看起来似乎不需讨论,但在实际操作中,恰恰是被忽略的问题。课程考核的目的,首先是让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均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对知识点或技能的掌握情况),据此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必须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其次才是全面、客观地评定学生的课程成绩。在很多时候,教师或学校可能更注重的是第二点。
2.明确课程考核的性质
课程考核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通过几次测验就能完成的事。课程考核的性质在于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加强师生间的信息沟通,督促学生不断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
3.加强对课程考核的细节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首先要理顺相关部门的关系。提高课程考核的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相关部门对教师进行考核和监督(称为外部管理),二是教师本身对学生进行的考核(称为内部管理)。做好外部管理就需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教务、督导联动,设计合理的考核指标对教师的课程考核进行考核、管理和指导,如在教学检查中制定合理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在评价教师课程考核质量时通过学生的全面反馈进行了解,采取考教分离的考试规定等。内部管理则体现在任课教师要重视课程考核,以课程考核为载体,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反馈,关注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和问题,及时指导;教学系要编制考试大纲,组建考试题库等。
4.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营造课程考核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
要使课程考核达到理想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以前粗放型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改变。即每个班的学生人数可以少一些,教师的基本工作量要求可以少一些,但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要求、课程考核的要求等可以提高一些,做到更多地关注学生、因材施教。目前,许多院校对于教师科研要求较高,这样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但要考虑教师做科研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因为科研而忽视教学。所以,在教师的配备上,最好能有一些余地,使教师既能高质量地完成授课任务,同时又能通过科研提高自身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新祥.高职院校课程考核的反思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2009,12:138~139
【关键词】高职院校
系级
教学档案
管理
问题与对策
一、基本概念内涵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是指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材料。它是高职院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是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其中系级教学档案是学校教学档案的基础,因此,加强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对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实践活动,是各教学环节的协调互动,因此,教学档案的记录和管理也极为复杂,主要表现为其内容的庞杂和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总的来说,系级教学档案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教学材料档案它主要是反映教学活动的教学材料档案
包括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单、拟任课及师资配备表、教学进度表、教学任务单课程表、教学工作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考试安排表、学生成绩单、试卷分析、命审题说明书、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各专业使用教材情况、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方面的材料等。
(二)实践教学档案主要是反映实践教学环节的一些材料档案
包括实践计划、实践课表、学生实践报告等、顶岗实践及专业见习计划、实纲、实习教案、实习指导书、实结以及调查报告等。
(三)教师业务档案主要是针对教师群体而言的
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进修证书;学术兼职及行政荣誉证书;行业企业经历情况;外语、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科研论文;专著;科研项目成果等。
(四)学生学习档案
主要是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主要包括新生注册登记表、学生学籍卡、在校学生名册、学生人数统计表、学生学籍变更情况表、学生学籍处理及奖惩证明材料;考试考查材料 (包括考试考查安排、考试命题及评分标准、考卷及质量分析等);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
三、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意识淡薄
教学档案的管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并非靠某一个人和某一部门就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目前高职院校系级档案员通常是由教学干事担任,但教学档案主要来源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因为很多教师对教学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并不是十分配合相关人员的收集统计工作,一定程度上还有些抵触。另一方面,教学干事的档案意识淡薄,并大多缺乏必要的档案专业基础知识,只是对相关资料进行一下简单整理和装订,并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档案管理工作。
(二)没有相应的系级教学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起步也较晚,因此制度还不够健全,统一的、可执行性的标准也未确立。所以在实际的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三)缺少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支撑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实行院系二级管理后,并没有设立档案管理的专项资金,因此,导致设备缺乏,不能满足大规模教学档案的存放与保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档案管理的正常开展,此外,大多数高职院的教学档案都还停留在纸质档案,主要靠传统的手工处理,不仅工作效率极低,也不符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在这种状态下,教学档案的利用价值并不能充分发挥,加之相关人员长期的认识局限,形成了重管轻用的思想。
四、加强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档案管理和服务意识
高职院校各系级领导者应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并积极支持与监督系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系级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并同步做好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落实教学档案管理责任制,力争广大教学和科研人员的理解和支持,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不是简单地整理和装订,它也需要专业的业务素养和业务能力,因此各系应高度重视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经常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和有关政策条例,为他们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二)建立和健全系统有序的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需靠一定的管理体制来保障,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系级“专人、专权、专管”的档案管理制度,实行岗位负责制,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加强其管理的专业性和专门性。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重视度和认知度,普及科学管理的知识,提高管理能力。明确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遵循立卷归档的原则、严格执行立卷归档的程序。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引导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增加管理经费和现代设施
随着高职院校发展规模的扩大,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量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传统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方式已不能满足现有教学档案管理的需要,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档案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相关管理人员应转变以往的工作观念,积极树立服务意识,增加一定的经费,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
开展学生床上用品集团采购质量监控的具体做法
安徽省在学生床上用品集团采购领域采取的是由省纤检局提供技术标准依据、进行投标样品检验确定入围企业、省高校后勤中心组织统一招标确定中标企业、各高校在中标企业名目范围内选择供货企业、省纤检局负责全流程质量把关的运作模式。根据这一模式,已连续17年开展集团采购产品的质量监控工作,与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在招标技术要求起草、投标样品委托检验、中标企业产品质量控制、批量产品出厂抽验、到校产品监督检查、违法案件查处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合作。通过此项制度的实施,统一招标的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监控产品数量逐年增加。
(一)依据地方标准开展投标样品的质量检验。每年4月份,安徽省高校后勤中心组织学生床上用品的统一招标采购,投标样品由省高校后勤中心审核编号后统一委托安徽省纤检局进行质量检验。省纤检局依据当年的学生公寓用品统一招标采购技术要求和地方标准在10天内完成全部投标样品的质量检验工作,并及时撰写招标样品检验质量分析报告,通报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投标样品经检验合格的企业,才具备投标资格。
(二)召开中标企业质量分析会明确产品质量要求。每年5月份,由安徽省纤检局牵头邀请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各中标企业共同参加,召开中标企业质量分析会。一是向企业宣贯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地方标准、通报历年学生床上用品的检测情况,剖析检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梳理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二是进一步强调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企业作出质量承诺,明确“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三)严格中标企业批量产品出厂抽验。批量产品出厂抽验是保证产品出厂质量的核心环节,中标企业产品出厂前必须申请批检抽验,安徽省纤检局接到申请后,按企业申请检验产品的1%比例进行现场抽样检验,5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合格的产品由省纤检局在每件产品外包装上加贴“安徽省纤维检验局承检”的合格标志,作为货物交接的技术依据。2014年度省纤检局对24家学生床上用品中标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了批量检验,涉及110所学校,累计出具检验报告859份,检验产品195.2万件,占全省高校床上用品配备量的90%以上,综合合格率99.1%。对于不合格产品,省纤检局都要求生产企业降级或返工处理,严防不合格产品被送往学校。
(四)全面部署学生床上用品专项执法检查。一是在中标企业生产加工期间,安徽省纤检局针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生产过程开展不定期巡查,重点对絮用纤维制品的原料标识、配棉、待销棉胎标识、纺织产品标识、生产工艺、生产流程进行检查,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制售伪劣产品的情况。二是在新生开学期间,根据安徽省质监局的委托授权,省纤检局组织开展絮用纤维制品专项打假行动,对各校集团采购产品、新生自购自带产品进行检查,对违反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发现加工黑窝点坚决予以铲除。三是在检查过程中积极开展絮用纤维制品质量消费警示,张贴、发放各类宣传材料,广泛宣传纤维质量知识、絮用纤维制品选购常识及“黑心棉”等劣质絮用纤维制品的危害,提高社会公众对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的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四是积极协调工商、城管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加强对校园周边销售絮棉制品、床上用品的商店、摊点的质量巡查和监督检查。
(五)做好交流总结工作。每年10月份,安徽省纤检局认真总结当年度的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控工作,形成《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用品检验情况总结》、《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用品监督检查情况总结》,邀请或走访安徽省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总结通报当年的质量监控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彼此交换意见,共同谋划下年度工作,形成来年工作的初步设想。
开展学生床上用品集团采购质量监控的主要体会
(一)完善的地方标准体系是基础。安徽省学生公寓床上用品采取统一招标、集团购买的方式,其质量控制指标和技术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关主要技术指标如单位面积重量、纱线线密度、织物组织、棉胎颜色级等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并没有给予规定,制定符合安徽省学生公寓用品生产、采购、质量验收实际的学生公寓用纺织产品地方标准极有必要。自1999年以来,安徽省纤检局先后主持制修订了《学生公寓用梳棉胎》、《学生公寓用纺织品》等安徽省地方标准,2014年又对系列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编排,统一了学生公寓用纺织产品标准,合理设置了相关检验项目和控制指标,基本形成了安徽省学生公寓用床上用品的标准体系,为实现统一招标采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全面的执法监管是保障。对生产加工企业的不定期巡查和入校床上用品质量的执法检查是省纤检局开展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控的规定动作,是对批量产品出厂抽验的重要补充,可以有效防止不法企业在批量检验合格后,用不合格产品偷梁换柱送往学校。同时对尚未参与全省学生公寓用品统一招标采购的学校进行重点检查,推进质量监控制度在高校的全面实施,把游离于统一招标之外的学校自行采购的床上用品也纳入了整体的质量监控之中,提升了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控的覆盖面,最大范围地保障学生健康安全。
(三)良好的沟通协调是关键。17年来,安徽省纤检局和省教育厅所属的省高校后勤中心不断加强联系、密切合作,双方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定期会议通报制度,研究制定有关工作方案和措施,及时解决落实集团采购质量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执法工作情况。省纤检局认为,保障学生床上用品质量是质监部门和教育部门的共同责任,双方良好的沟通协调是统一招标采购质量监控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在学生公寓用品监管领域存在的问题
2017年已经结束,我校已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验收,学校在办学条件改善、规范办学行为、教学教研、德育、安全、教师管理、义保经费管理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整体工作在提升。
一、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工作
1.新建运动场、围墙、厕所竣工并投入使用,改善了办学条件。
2.教学楼已经竣工,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
3.新建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各一座。
4.配置了14台教师计算机。
5.对班班通设备进行了维修、保养,保证了信息技术设备的正常使用。
6.营养课间餐工作扎实细致,程序规范,资料齐全。
7.义保经费管理。严格执行预算管理,按照各级义保经费管理办法,民主理财,合理开支,无违规违纪使用义保经费现象。
二、德育、养成教育工作
1、以养成教育为抓手,每月确立教育主题队学生开展经常性教育。二月份为养成教育活动;三月份是学雷锋、树新风和缅怀革命先烈教育活动;四月份为爱国主义教育,诚信礼仪教育;五月份是环境保护教育、卫生健康教育;六月份是少先队教育活动。九月份是入学养成教育;十月份是爱国主义教育;十一月份是法制教育;十二月份是禁毒教育。
2、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表扬先进,鼓励后进,效果很好。
3、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图书室(角)等宣传阵地的教育功能。广播站每周播音一次,结合教育专题对学生进行教育。黑板报共六期,有检查,有评比。
4、开展了“清明经典诵读会”“国庆诗歌朗诵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六一”“迎新年”系列活动。
5、开展了各类评比活动:校园雷锋评比,文明标兵评比,三好学生、优秀学干、优秀少先队员评比,评比活动善始善终,共评选出校级校园雷锋16名,校级文明标兵10人,培养了学生争先进位意识,效果良好。
6、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制定了班主任考核细则,班级管理细则,进行了四次文明班级评比。
三、安全工作
1、明确责任,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
2、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班队会课、晨会、国旗下讲话、学校集会、展板、条幅、致家长一封信等等,安全教育全天候、全覆盖。
3、坚持领导带班、教师、学生值日,形成安全监管网络全校园,不留死角,及时排查和处理安全隐患、苗头。《安全工作日志》记录详细。
4、开展了5.12、9.18等安全疏散演练。
全年我校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四、教学教研工作
(一)教学方面
1、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表,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2、完善学生学籍,基本做到人籍一致。学籍系统上班主任对学生学业和综合评价完成良好。
3、狠抓教学常规不放松。通过六次教学检查督促了老师备教批辅测教学常规全过程,对差缺的责令整改并回头查。所以,我校教学业务规范,教风扎实。
6、认真组织期中、期末和专项检测,做好质量分析报告。评选出23名学习标兵,予以表彰奖励。
7、积极参加学区管委会组织的二、四、六年级质量监测,取得了良好成绩,较往年有较大提高,我校青年教师骨干作用和教学质量提升效应初步显现。
(二)教研方面
教研工作开展扎实有效是我校工作的特色和亮点。
1、立足校本教研,不摆花架子。扎实开展专题业务学习6次,专题研讨4次,集体备课4次,旨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开展“打造有效课堂磨课”活动,共5位年轻教师参加了10人次做课磨课活动。方案制定、过程管理、课堂展示、课后反思及评议扎实认真,不走过场,磨练了教师,对年轻教师的专业提升效果很大,并推出语数精品课堂各一节。
五、特色教育工作
1、教研工作有特色,青年教师成长快。以后在发挥青年教师特色上下功夫,力争培养出县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名师。
2、图书室工作突出,在郭明萍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每周一至周五图书室开放,学生图书借阅积极性高,借阅率很高。郭明萍热心、积极做阅读推广工作,长期与“六合公益”阅读推广合作,接受阅读培训和捐赠图书,开展课外阅读学生书信互动活动,学生很活跃,效果很好。
其实,一生与茧丝为伴的,不仅是这些蚕宝宝,还有湖州纤检所的“工匠们”,他们专注茧丝质量检验几十年,终究让这个规模不大的纤检所破茧成蝶,成为茧丝质量检验行业的领头羊。
成绩赢得同行赞
3月底,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非棉纤维公证检验工作会议上,参会代表有关茧丝公检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像湖州纤检所那样成为行业标杆,让公检数据得到行业普遍认可并被用于交易结价。
湖州纤检所新任所长汪小东在会上介绍:2016年,湖州生丝公检检验量约占全国检验量的40%以上,涉及企业百余家。公检1121批,同比增长22.78%,检验业务覆盖浙江、江苏、广西、四川、山东等茧丝主产省区。2016年干茧仅淳安茧丝绸总公司依据公检数据指导生产工艺设计,企业做小缫折产生的经济效益达到248万元(根据企业提供数据,淳安干茧平均缫折相差3.5公斤茧/百公斤丝,以40万/吨生丝计算)。生丝两家主要公检企业新宇丝织有限公司和永昌丝织有限公司仅回潮率一项,为企业挽回经济效益2015年 88.83万元;2016年 89.56万元。根据企业提供的结算数据,公量=净重*(100+公定回潮率)/(100+公检回潮率);为企业把好生产原料质量关,新宇丝织有限公司一家因等级不符,两者差价产生的效益2015年为63.2万元,2016年为26.96万元。
“无论人员、设备、生丝检验量,还是科研项目,湖州所都处于茧丝质量检验行业的前列。”这是中国纤维检验局公检二处副处长毕海忠的评价。
“开完会,我一定要去湖州纤检所,一是看看湖州所的实验室,希望对我们设备的改进有所启发;二是仔细向他们讨教一下经验。”泰安纤检所所长高明辉如是说。不少代表与高所长的想法一样,前往湖州纤检所参观学习。
业内普遍认为,我国茧丝检验设备落后陈旧、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然而参观湖州纤检所的国家茧丝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却让人打破成见,有耳目一新之感。
一台台蚕茧检验台整齐排列,经过改良而变得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检验效率大大提高;轻简化小型智能烘茧机自动运转,是为适应企业提高养蚕收益,能适应产茧量规模大小变化和不同蚕茧组织方式而研发;互联网生丝纤度检测仪更是醒目陈列,能够实现生丝纤度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相应管理,代替了人工数据录入和处理,提高检测效率300%。
近10年来,湖州纤检所主攻业务之一就是检测设备的研发,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一直致力于茧丝检验装备的转型升级,目的是服务产业、满足企业需求,同时推动茧丝检验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减少检验结果中的人为干扰因素,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数据。目前我们有10多项科研项目成果得到转化推广,在全国公检实验室和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湖州纤检所副所长邢秋明解释道。
一同参观的泰安所技术人员对这些新设备很有感触,不断拍照并询问仪器使用原理和效果,同时针对山东当地情况提出了很多有关设备改进方面的疑问和设想,邢秋明一一解答或传授相关经验。
数据权威市场认
茧丝质量公证检验是专业纤检机构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茧丝质量、重量进行公证检验并出具检验证书的活动,是国家对大宗农产品所采取的一种特殊监控方式。公检是否有效有用,完全是市场说了算,关键看市场交易主体是否信赖检验数据并以此作为结价的依据。
湖州纤检所去年的成绩单上满满写着市场的认可度。该所2016年服务的12家公检受检企业调查表统计显示:2016年仅生丝公检回潮率一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93.8万元。2016年干茧公证检验受检企业依据公证检验结果,核定重量、等级差产生的经济额达到726.28万元,生丝为56.02万元。干茧受检企业依据公检结果改进生产工艺后,提高的经济额达到363.52万元,生丝是48.04万元。
对此,汪小东解释说:“从以上数据看,我们在充分发挥公证检验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帮助受检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规避了潜在风险,提高了公检证书对市场发挥的有效监管作用。”
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全国茧丝绸产品专业交易市场。该市场交易形成的茧丝价格直接影响到国际和国内市场,成为国际茧丝价格的风向标。湖州纤检所一直是该交易市场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报告直接用于其公开交易拍卖。交易市场和交易方对公证检验数据一致认可;对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时效性赞赏有加;对公证检验后检验样品的退换和整理良好更是赞不绝口。
此外,淳安茧丝绸总公司、丝绸之路控股集团、湖州新宇丝制有限公司等高端丝绸生产企业,都是湖州所公检服务的主要对象。“虽然我们已经占用了全国生丝公证检验计划量的一半以上,但仍然无法满足企业检验的需求,2016年企业委托检验数量和公检检验量几乎持平。”汪小东说。
该所检验中心经常接到丝绸厂确认随料检验报告真实性的电话。经双方核实,确定报告出自湖州w检所,丝绸厂家就会直接依据公检数据进行交易结算,并用此数据指导生产工艺;如果随原料的检验报告不是出自湖州纤检所,则丝绸厂往往会重新送检原料。
“企业对公检数据的依赖不仅体现在交易结价方面,随着近年来织机的改机,工艺上往往对生丝抱合力、强力、切断等指标的要求提高,我们恰恰弥补了企业没有这方面的检验能力的空白。”湖州纤检所检验一室主任姚芳解释。
最近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即将供给湖州当地企业生丝原料的广西供应商主动上门,委托湖州纤检所为自己的产品出具检验证书,并要求丝绸厂以此作为结价依据。而原来大多是湖州当地丝绸企业购进原料后“落地检”,可谓是买方市场,卖方比较被动地接受检验结果。但这家企业却直接要求按公检结果结价,可见市场主体对湖州纤检所的认可度。这件事让汪小东和邢秋明很兴奋,因为更验证了湖州所作为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广西是我国茧丝原料主产区之一,但当地企业对生丝公z了解不清楚,所以需求也不高。“生丝公检能够为生丝原料企业节约检验成本,同时能够让原料供应商按品质对产品分类管理,满足采购商的需求,避免客户采购错误,有利于供应商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姚芳说。
鉴于此,2016年,姚芳带队湖州所技术人员亲赴广西,在广西所的配合下,逐个走访当地企业并介绍公检相关政策和检验流程。以提高企业内部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为突破口,对企业的检验环境、仪器设备、人员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指导,得到了企业的一致好评,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检验技术人员到纤检机构实验室现场参观,打消了当地企业对公证检验技术能力的疑虑,为在当地顺利开展公检奠定了基础。“我们协助广西纤检所对6家生丝公检受检企业实施公证检验,共检验生丝产品净重49.2吨,经济总值1400余万元。检验证书结果得到交易双方的一致认可,无一批复检和投诉,公检证书100%用来交易结算。”姚芳介绍。
场场硬仗励斗志
湖州纤检所发展到今天,有先天优势,更是后天的不懈努力。当地有100多家丝绸厂,且以做高端丝绸为主,全国每年大概三分之一的优质生丝原料都要供给湖州企业使用。如何帮助企业把好原料关,对该所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该所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踏实的作风迎难而上,十几年如一日,最终在行业内外树立了良好的公信力。
好口碑自然不是一天形成的。2013年,湖州新宇丝制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荣新接受本刊采访时就谈道:“我合作的都是国外高端客户,对品质要求非常高,使得原料把关成为重中之重,依托湖州纤检所的生丝公检,我做到了所有原料都符合生产要求。”湖州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已经多次呼吁同行统一实行公检,认为生丝公证检验能够促进生丝质量提升,实现优质优价,刺激上游提供高品质的纤维原料。
随着东桑西移产业政策,湖州当地生丝原料主要靠广西、四川等地的供应。让当地企业认可已是不易,更别说让外地生丝原料企业认可。你的检验数据是否不偏不倚?会不会有保护当地企业利益的嫌疑?一个个问号背后,都是对湖州纤检所检验能力和公信力的考验。
“原料供应商一开始都是在寄送样品的同时专门派检验技术人员到我们实验室,现场盯着我们做,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任何问题,等级也没错,这样慢慢才对我们放心了。从最初有顾虑到最终认可,我们也是一场场硬仗打下来的。”姚芳说。
姚芳讲述了他们为获得市场认可而打过的一场场硬仗。“一旦我们公检数据跟企业厂检数据不一样,企业就会提出质疑。我们主动邀请企业主管和技术人员到实验室,将原来的样品拿来,双方现场重新检验并比对结果。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技术战,最终让企业对我们心服口服,最终也承认是自己检验能力不足或抽样方法有缺陷。”
他们多次遇到这样的事:有企业将公检过的同一批生丝样品重新包装并寄送,委托湖州所做二次检验。湖州所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该批产品出具了检验证书。最终拿到两份一模一样的检验报告后,企业才信服地打电话说明了缘由。
“反而是那些曾经质疑过的企业更加信任我们,纤度粗细的变化在企业自检中很难发现,通过公检证书发现了企业工艺上的问题。”姚芳说。
如今,企业经常主动给他们打电话寻求技术帮助,反映公检数据在指导企业调整生产工艺,进行内部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企业还经常邀请湖州所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生产,这让姚芳和同事们每天多了不少事情,但忙得不亦乐乎。
不忘服务初始心
公检主要有三个层次的目的:第一层次是“结价依据”;第二层次是引导市场“优质优价”;第三个层次是服务于产业链上下游,引导前端品种的改良、优化乃至养蚕技术的规范和标准化,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蚕茧。
很显然,湖州纤检所基本实现了第一层次的目的,而要实现第二层次的“优质优价”,则还需要更大范畴的市场规律与国家宏观政策的综合作用。“我们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尽量全面、客观地向政府提供茧丝质量数据,为政府产业决策提供依据。”汪小东解释。
为了更好地反映产业整体情况,他们每年都依据公检数据撰写茧丝质量分析报告。因此选择原料采集品种丰富的厂家作为公检服务对象,以掌握茧丝原料的整体情况。为了茧丝品种改良,引导前端养殖优质化,湖州所参与了浙江农科院的蚕茧品种科研项目,一直免费为新研发品种做质量分析报告。
“前不久的茧丝质量检验分析会上,许多企业都表示非常期盼公检能够在茧丝进出口中发挥更多作用,并希望公检数据能够涉及到茧丝原料生态、环保方面的内容,来自企业的这些声音将是我们下一步研发相关检测设备所要考虑的。”邢秋明说。
汪小东说:“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这是我们脑子里时刻绷紧的一根弦。”为了挖掘出桑蚕丝天然蛋白的属性,借助科技力量让中国传统产业发扬光大,所领导参与了浙江大学关于蚕丝蛋白开发应用的多个课题研究,所领导多次参与了湖州“丝绸小镇”的研讨会项目并建言献策;在重拾历史记忆、回归凌绢等丝绸文物民间组织中,也经常有所领导的身影。
【关键词】 采供血;关键点;控制
输血是临床急救、治疗的重要手段。血液质量不仅是血站质量的生命线, 而且关系到患者生命。因此, 质量管理是血液安全的核心。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标准, 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于2001年12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采供血全过程均处于质量体系控制状态, 且对采供血过程的关键要件或关键过程, 设立关键控制点。通过对这些关键点的监视和测量, 纠正偏离, 达到对过程的有效控制, 确保血液产品的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此, 结合本站工作, 对采供血过程中关键点的建立和控制作以下探讨。
1 质量管理组织的确定
有效执行血站质量控制, 必须制定严格、缜密的质量管理体系, 并且需要制定严格的监督控制程序, 建立认真负责的质量管理监管组织, 本着客观、公正、公平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履行监管职责。质量管理组织受站长直接领导, 各科室、各重要环节设定关键控制点, 明确岗位质量监督员, 及时发现、纠正偏差, 并予以记录、报告。
2 主要监管措施
2. 1 内部审核 通过认真策划, 按照内部审核管理程序如期开展质量体系内审工作, 系统的对采供血过程进行质量检查, 尤其是每个被确定的关键控制点, 并对质量管理体系予以补充、更正。
2. 2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 评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发现存在问题, 明确改进方向。
2. 3 监督评审 通过第三方的监督审核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质量控制。
2. 4 目标考核 根据质量体系要求, 重点结合关键控制点, 确定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 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评估各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成效, 奖优罚劣。
2. 5 过程监控 由质控管理部门对全站采供血过程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质量抽检和现场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或隐患, 予以纠正或改进。
2. 6 数据分析 由质控管理部门对血液制品、关键原辅材料、试剂、质控结果、工艺卫生、关键设备运行情况和关键控制点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编制质量分析报告, 并反馈和监督纠正改进。
3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及《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通过日常考核监视、内部审核或过程监控分析, 筛查对采供血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不利影响的因素, 根据具体过程, 对这些因素确定一个能够有效对其控制的环节, 以达到彻底消除缺陷的目的。关键控制点分为两级。一级控制点由质量体系测量控制部门监控, 二级控制点由各科室负责人测量监控。采供血全过程, 即“从血管到血管”贯穿采血到临床输血的各个环节, 由血站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根据监管结果确定各工作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指标和纠正偏差的措施。
4 制定关键点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分析各关键控制点可能对产生过程或产品产生的不利因素, 写出质量体系文件, 为每一个关键控制点确定预防措施, 并确定控制限值。当检测值偏离控制限值时, 及时反馈相关科室, 分析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 并由质管部门进行跟踪验证。偏离得到纠正可关闭验证跟踪项, 未得到纠正时, 需调整纠正措施进一步纠正偏离和验证。
5 关键控制点的监测
制定关键点测量分析制度, 定期对二级关键控制点进行测量、汇总, 提取各关键点监测数据, 并由质量管理部门组织各科室进行讨论分析。当监测显示关键控制点数据发生偏离限值要求时, 对于偏离控制限值的控制点, 由质量管理部门下达纠正预防措施, 以确保在符合采供血质量要求控制限值范围内进行采供血活动, 最终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实现血液安全目标。
6 统计分析
统计及数据分析存在于采供血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其反映的不只是事件的表象, 而是反映一般不为人们所感知的、深层的, 并且已经存在的或已经形成结果的事件。统计分析能够切切实实反映工作实际, 是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它帮助管理者准确分析事件, 及时总结经验, 对影响血液质量安全的潜在因素, 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 避免影响采供血生产过程及血液质量的事件产生。
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人、机、料、法、环, 以及信息六个方面, 统计分析指标的设置也应建立在这六个方面, 并确定关键点测量指标, 形成一套完整的、围绕采供血工作的质量管理数据链条。
关键控制点都应作为统计分析工作的重点, 实际测量值与关键控制点指标对比说明一个单位时间内该关键控制点的运行或操作是否发生了偏离。
统计分析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综合分析 定期对采供血质量管理关键控制点数据进行测量, 综合分析、评价, 并建立统计分析信息台账。通过纵向、横向数据对比, 反映各项质量指标、各关键控制点, 乃至整体工作的成绩和问题, 及时反馈到科室, 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改进。
目标测量 按照目标所规定的期限测量工作目标和血液质量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规定了若干血液质量管理目标, 其中重要环节都建立了关键控制点, 目标的完成情况如何、采供血过程是否遵循质量管理规定、血液临床应用是否规范、科学、统计人员按照目标管理进程, 定期测量, 督促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专题分析 针对统计分析工作中发现偏离标准值的异常现象, 统计人员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通报, 并提交数据分析报告, 为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7 跟踪验证
跟踪验证关键点控制的效果是PDCA循环中尤为重要的一环, 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质量控制部门要针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持续的跟踪验证, 以确保纠正措施得到有效实施。从而实现血液质量控制和保证, 实现质量过程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8 改进和提高
只有统计人员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没有问题的讨论和解决办法, 不能使工作落到实处,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极有可能被棚架或搁浅, 会对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讨论各监测点数据分析结果, 理解数据对采供血工作表达的实际意义, 使各科室工作得到真实的反馈, 从而指导相关工作得到保持或改进。这是统计工作的延伸, 也是统计工作的最终目标。
持续改进和提高是质量体系的目的, 也是维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日常工作中, 依据质量体系对各要素进行充分控制, 同时, 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要求、不同类型差错事故率、新工作、新方法、新技术的开展等情况, 对质量体系不断修正和完善, 调整限值标准, 并确定新的关键控制点, 以满足产品特性要求。
9 建立独立的关键控制点监测记录
对于生产控制过程中所实施的管理、技术控制和检查情况进行记录, 为后续的改进和提高提供科学的依据。如过程控制检查记录、血液检测记录、交接记录、过程控制检查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