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时间:2022-05-12 10:02: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交际翻译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交际翻译理论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着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论文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商贾翻译;商贸翻译标准;商务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着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第2篇

关键词:功能派翻译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0-0066-01

在语言技能的培养中,《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虽然辽宁省英语高考题型中没有纯粹的翻译试题,但是翻译的重要性早已贯穿于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始终。《课标》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七级和九级的“写”中提到“能做简单的书面翻译”和“能作非专业性的笔头翻译”,足以显示出翻译是在听、说、读、写技能之上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中西译界备受关注的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

一、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探究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兴起的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标志着翻译研究已经从纯语言类型学转向对文化的思考,从功能和交际的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与翻译策略论、贾斯特・霍斯・曼特的翻译行动论、弗米尔的目的论,以及诺德的翻译为本语篇分析理论。

二、功能派翻译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探究

高考英语阅读常见的文体类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阅读理解时要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考虑不同的目标文化取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在功能和交际上达到原文与译文的统一。

1. 提高语言基础知识,强化中英文功底

如果说一门语言是一座高楼,那么词汇就是砖瓦,而语法就是钢筋构架。词汇可以让语言更丰富,积句成章,而语法则让语言更富有逻辑性,是组词成句、连句成篇的纽带。高考考纲规定考生要掌握3500词汇,而中考考纲要求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这就需要学生在高中阶段扩大词汇量,而扩大词汇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广泛阅读。在长难句的分析中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的解读能力,划分句子成分,提炼出句子主干。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母语的水平会制约外语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文理解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相互促进。

2.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培养跨文化意识

《标准》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材中每一模块的“文化角”(Cultural Corner)部分也向学生逐步渗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龙”的文化意义在中西方差异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与皇室紧密相连,古代帝王要穿“龙袍”,龙是高贵、勇敢、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而中国人也自誉为是“龙的传人”。而在西方,受到《圣经》及英国古代史诗《贝奥武甫》中龙的形象的影响,龙在西方代表着邪恶和恶魔,是混乱、无信仰或原始兽性的象征。又如,在讲到Module 6文化角中“The Universal Dragon”一文时,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篇之后,可让学生用英语复述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及其文化意义的差异。这样,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3.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加强古通今翻译

翻译法一直以来是强化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而高中生的中文水平远远超过他们的英文水平。教师发现,当讲到Module 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一课时,学生能够迅速运用凝练的古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句子,如Man is born good(人之初,性本善),All human beings are equal(众生平等),Treat others in the way you want to be treate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People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rulers(民贵君轻)等相关的耳熟能详的古汉语。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情的古诗、文言文,让他们将其翻译成英文,使他们在汉译英的练习中加深对中英文的理解。这样,在加深学生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而在目的语中弘扬中国文化,为阅读理解中构建文化和交际的理解平台。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学生需要依据不同的文章体裁选择恰当有效的翻译方法,在头脑中进行深层加工,从功能和交际角度理解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在目的语文化的背景下思考原文所表达的核心思想。这样,学生对原文的理解不再是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目的预期的实现程度。而在阅读训练中,加强中英双语的语言功底,能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第3篇

    [论文摘 要] 阐释了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的内容与特点,分别探讨了文学翻译中文本规约、忠诚理论和语义及交际翻译策略的体现,提出了功能理论对文学翻译也具有一定适用度的观点。 

    1、引言 

    翻译研究中的功能途径起源于功能语言理论,受到弗斯(J.Firth)和韩礼德 (M. Halliday)等人的功能语言学和海姆斯 (D.Hymes)的交际能力论学说的影响。当前,从功能角度研究翻译,可分为微观和宏观两类(张美芳2005)。前者指以英国学者为主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及语用学为基础的语篇分析学角度入手,用较固定的框架研究语篇功能;后者则是以德国学者为主,从赖斯(K.Reiss)的文本类型学、弗米尔(H.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C.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入手,强调译文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及依据不同语篇功能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文学文本用形象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邃的历史和浩瀚的社会现实,让读者从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翻译则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则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国内部分学者研究认为功能派适用于文学翻译。如陈刚和胡维佳(2004)从功能派角度比较了《红楼梦》中咏蟹诗的两译本;文军、高晓鹰(2003)运用功能理论来阐释了文学翻译批评理念;吴南松(2003)、王小凤(2004)分别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适用性。这些研究都表明功能翻译理论同样适用于文学翻译。吕凤仪、何庆机(2009)则从功能派指向性、目的论和功能文本类型学等角度指出功能理论不适合于文学翻译。本文尝试从文学翻译实例出发,分析功能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的适用度,探讨其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 

    2、理论源流与特点 

    2.1 功能翻译理论内容与要点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是指以“侧重功能或文本功能”的视角,研究翻译的各种理论(Nord,2001)。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弗美尔、赖斯和曼特瑞(J. Manttari)为代表,分别提出了目的论、文本功能类型学和翻译行为理论;第二阶段核心人物为诺德,提出了功能翻译类型学和忠诚原则。第二阶段中霍恩比(M. Hornby)、霍尼(H. Honig)、库斯摩尔(P. Kussmaul)和阿曼(M. Ammann)等也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 

    2.2 文学翻译内容与主要特点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等类型。各类型文学文本又具有其自身文体特征。在翻译时,不仅要译出原文的意义,更要译出其中的感情和韵味,译文语言应该形象、生动、抒情,具有象征性和韵律感等,给人以启迪、陶冶和美感。意境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小说、散文、诗歌中。散文的意境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使人产生敬仰、喜爱、感动或憎恨、讨厌之情,从而突出意义,产生意境。诗歌的意境产生有多种因素----讲究节奏、韵脚,讲究用词、句式,要有形象。翻译诗歌时要反映出这些特点,要求译文高度真实,否则便难以传达原诗的新鲜和气势。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文学文本是“创造性作品”,属于表情型文本,作者或发送者地位显着,传递信息的形式特别,语言具有美学特点。文学文本的语言具有审美的特点,文本侧重形式,译文的目的在于表现其形式,可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Munday 2001)。 

    3、功能理论与文学翻译例析 

    3.1 文本类型学与文学翻译 

    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是功能翻译基础理论之一。按其观点,语言文本类型理论可帮助译者确定特定翻译目的所需的合适的对等程度。如上文所述,赖斯认为文学文本属表情型,应采用仿效、忠实原作者的翻译方法。散文《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早期作品。先生在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表现出了对时光消失的感叹和无奈,字里行间流露出当时青年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忧伤情绪。本文选用张培基教授(译A)与张梦井教授(译B)的译文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文本规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 

    例1. 标题:“匆匆” 

    译A:The Transient Days 

    译B: Days gone by 

    “transient” 内涵为“暂短的,转瞬即逝的” 而“go by” 为“逝去,过去” 。“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感到无奈,作标题使用,透出一股文学语言的美感。译A中“transient” 与文中主题意义相符,表达出对短暂的无奈;而译B 中的“go by”体现出的是“时间在逝去”,还有“追悔失去的美好日子”之意,并未体现出作者想表达的“短暂,快”。从译文对比看,由于对原文词义的把握差异,译B的措辞未能表现出表情型文本“审美”的语言特点,所表达的情感不如译A;从翻译方法看,也未能完全“仿效、忠实原作者”,语义产生了偏差。下文再举一例: 

    例2.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译A: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am entitled to altogether, but my quota of them is undoubtedly wearing away译B: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I have been given, but the in my hands are becoming numbered. 

    译A中“wear away”表达了“消逝,衰退”之意,是一种形象化的翻译,吻合原文中的“渐渐”二字;而译B的“numbered”表示“时日无多”,用于此有点牵强,作者写此文时年仅二三十岁,用“时日无多”来形容似有不妥,也失去了原文“渐渐”一词的意味。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从文本规约考虑应注重其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从词义上再现原作情感,体现出其“审美的”语言特点。 

    3.2 功能加忠诚与文学翻译 

    功能加忠诚理论的核心为“翻译纲要、原文分析及对翻译问题的分类”(张美芳2005)。“翻译纲要”指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理想的翻译纲要含有译文的预期功能、读者、传播媒介、出版时间和地点等。原文分析为译者提供决定依据:1)翻译任务是否可行,2)原文中的信息哪些与译文功能相关,3)采用何种翻译策略。翻译问题主要为语用、文化、语言和文本方面的问题,处理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翻译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始终是考虑的焦点(诺德2001)。 

    3.3 翻译策略与文学翻译 

    纽马克(P. Newmark)是英国翻译界元老,其特别钟情于德国功能语言学家卡尔.布勒的语言功能“工具论模式”,提出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也是根据语言的功能、文本的目的制定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的目的在于解读原作者的思想过程,强调译文的信息型,交际翻译旨在解读原作者的意图,注重译文的效果性。在文学翻译中时常面临“直译/意译”、“归化/异化”这样的两难,从功能角度入手,考虑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则可避免生硬的“两分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功能翻译理论不仅在应用翻译领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也能够解释文学翻译中出现特定问题。不可否认,文学翻译具有复杂性,其翻译策略具有多重考虑,功能理论的规定性研究方法和分类有时难以全面而有力地解释复杂的文学翻译现象,但功能理论的出现为文学翻译提供了一条途径,其对文学翻译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适用度。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庆机. 国内功能派翻译理论研究述评[J].上海翻译,2007(4):16-20. 

    [4]吕凤仪,何庆机.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适用性的学理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3):471-474. 

第4篇

关键词:气象科技 关联理论 最佳关联 语境效果

一、引言

近年来,气候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需要世界各国及时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气象信息,携手应对气象灾害。然而在科技翻译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多从功能理论、目的论等角度展开研究,很少运用关联理论探讨气象科技论文翻译。赵彦春曾指出:“关联理论不是翻译理论,但可以有效地解释翻译活动,指导翻译活动,奠定翻译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基础”(赵彦春,1999:276)。

二、让中国气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进西方先进的气象科技时,我们也要让中国的气象科技“走出去”。气象科技论文作为学术研究与信息传播的载体,在科技合作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气象论文英译的需求日益突出。

气象科技论文是科技文献的一种,用以“陈述地球大气圈、气象科技领域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特点、规律、过程等,能有效记录大气科学和气象科技界的动态”(寿邵文,姚永红,2008:178),具有专业性、客观性、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特点。本文的研究案例――《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是典型的气象科技论文,具有代表性。

在汉语中,由动词构成的动核结构是句子在语义平面上的结构。一个动核结构体现着一个事件或一个命题。因为气象科技汉语描述的主体是从事研究、分析和观测的研究者或设备,而客体往往是客观的事物、自然现象、观测的过程或实验结果,所以在客观描述气象研究内容时,气象科技汉语注重功能和意义,多用主动句,大量使用含动核结构的简单句或分句描述逻辑事理。

三、关联理论与翻译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关交际与认知的关联理论,在中西认知语用学领域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他们认为,“交际是一个涉及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过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将关联理论运用于翻译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译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是与大脑机制密切联系的推理过程”(Gutt,2004:107)。为了实现原语作者与译语读者之间的最佳交际,译者在处理作者要传递的信息意图时,要作出最佳语境假设,以寻求信息的关联,然后再根据关联度进行推理,取得最大语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达到最佳关联。气象科技论文属于信息文本,以传播气象科技信息为主。本质上讲,气象科技翻译可视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际活动,译者不仅要将原语作者的信息意图推理出来,还要将此信息意图展现给译语读者。

四、关联理论指导下的气象英译

气象科技论文英译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准确地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关联理论指导下,为了满足读者的心理期待,译者要准确分析原语逻辑关系,合理调整语序和划分意群,灵活采用顺译法、倒译法、合译法及转译法等翻译策略。下面从关联理论角度,列举几个典型案例来研究气象科技论文中句子的英译。

(一)顺译法

气象科技汉语中的句子较为简单,句子间逻辑关系比较独立。作者与读者的认知语境虽有差别,但也存在共性。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再现原语语境,可以采用顺译法,即按照汉语原句的语序进行翻译。句与句之间的简单对应必然不会对读者的推理过程产生阻碍。但有一点不同,为了准确描述客观规律,英语句子偏长,结构复杂,常常采用各种从句。

案例1:原文:YSU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进版本,次网格尺度扰动通量(w′c′)与平均量(C:u,v,θ,q)的关系为

(二)倒译法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不能单纯地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而是要准确推测原文的深层次语义,把握原文所要传递的信息意图及最佳关联。在描述一些气象定义或实验过程时,气象科技汉语通常先叙述方法后呈现结果,而英语则先结果后方法。所以,为了准确传递作者的信息意图,给读者提供最大的语境效果,常采用倒译法,根据译文读者的语境表达习惯,将内容忠实、规范地表达出来。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过改变边界层参数化方案进行多组试验②,评估③该模式对美国北部森林地区边界层结构的模拟能力,同时比较④五种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得出的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

译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个气象实验过程,采用动核结构,分句较多,如果顺着翻译,译文将生硬难懂。根据关联理论,可以采用倒译法。将“结果”译成“目的”并置前,将中文动核结构译成非谓语动词结构,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动汉语分句整合为含有一个主谓结构的被动英语长句,描述“方法”。这样句子结构严谨,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最佳关联,准确清晰地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传递给读者。

(三)合译法及转译法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翻译不仅要把握原语语义,还要考虑译入语的逻辑表达习惯,实现话语语境的最佳关联。比如,气象科技文献在解释研究原理时,往往采用表示逻辑连词“因为……所以”、“于是”等。但英语中,有些动词(如cause)或动词短语(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关系。此外,汉语习惯采用不同词语(多为形容词)表达同一个意思,若逐一翻译,则显得重复嗦。在描述气象现象时,论文大量使用动核结构,含有多个主谓结构,这跟英语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这时,为了更清晰地表达原文逻辑,实现更大的交际效果,通常采用合译法和转移法,将重复的表达简单化,并灵活转换词性,多使用名词化结构。

案例3:原文:这主要是因为③太阳辐射不断增强①,地表热量也不断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产生的湍流动能不断增加④,边界层内强的湍流混合能发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译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依据关联理论,采用合译法和转译法,将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动词转换为形容词,使信息明确。③中的连词翻译为动词词组“result in”,准确地体现了逻辑关系。同时④和⑤合译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词结构。这两种译法的巧妙结合实现了最佳关联,为读者提供了最大语境效果。

四、结语

和传统的翻译理论相比,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观突破语义层面,更侧重翻译活动的认知与交际属性,将作者的信息意图与读者的心理期待联系起来,以实现最佳关联为目的。这对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气象科技论文翻译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依据关联理论,为了准确传递气象科技论文的信息意图,译者应以最佳关联原则为翻译准则,使译语读者在推理过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处理努力,实现理想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文妍,范新勇,等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边界层热力和动力结构特征影响的比较[J].北京:地球物理学报,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3] Sperber,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Second Ed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50.

第5篇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关联性 翻译

一、关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原是有较大影响力的认知语用学理论,由法国学者斯坡伯(Dan Sperb)和英国学者威尔逊(Deirdre Wilson)1986年在其合著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他们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把语用学的重点转移到认知理论上来,为研究人类信息交流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从交际和认知的角度为语用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Sperber和Wilson对语言交际模式进行了重新认定,认为语言交际过程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而编码―解码的过程是从属的。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行为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话人用明白无误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图,而听话人根据话语信息和语境从说话人明示的信息中推断说话人暗含的意图。比如:

A: Do you like Kongfu?

B: I’m a Chinese.

B明示的话语没有直接回答A的提问,但为A提供了一个推理的认知语境。A从自己的认知语境确认中国人喜爱功夫这一语境假设,于是分析出B的暗含前提为:

Chinese like Kongfu.

I am a Chinese.

最终获得B喜爱功夫这个语境效果。

与传统的交际观不同,关联理论认为交际传达的是意图(intention),而不是意义(meaning)。“说话人在说话时,不仅要表明他有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更要向对方表明其有传递这种信息的意图。”交际者明示行为的真正目的在于引发受体对信息意图背后交际意图的思考。而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主要是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即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意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不一定在任何场合下对话语所表达的全部意义都能理解,他只用一个单一的、普通的标准去理解话语,这个标准足以使听话人认定一种唯一可行的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关联性。

与关联性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处理努力(processing effort)和语境效果(contextual effect)。处理努力是指在认知与推理话语信息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提供的信息与语境假设的关联性强,则受体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小一些;而关联性弱的信息,则需要付出的处理努力就大一些。人们希望花费在理解上所付出的努力能够以某种方式改进他们用于交际的语境假设,即产生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有三种形式:推导出语境暗含意;加强或证实已有的假设;消除矛盾的假设。只有当新出现的信息在某一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取得语境效果时,才说明该信息与该语境假设取得关联,取得的语境效果越大,表明该信息与该语境假设的关联性越强。

关联理论的重要原则是最佳关联原则。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取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adequate effects for no unjustifiable effort)。人类的行为都是寻求经济省力的,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会产生一个最佳关联的期待,体现在受体一方,即受体期望通过最小的努力得到足够的语境效果。只有在说话者为其话语提供了最佳关联时,听话者才能比较轻松地对话语有一个正确理解。接受者要确定交际者的交际意图,就必须在交际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找到对方话语和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推理推断出语境的暗含意义,从而获取语境效果,达到交际目的。

二、关联理论的翻译学转向

通过对关联理论主要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该理论天生就具有解释并指导翻译活动的能力。关联理论进入翻译学转向的关键人物是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作为Deirdre Wilson的学生,E.A.Gutt在1991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格特根据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翻译是交际的一部分,也遵循着交际的一般原则即关联原则。其他翻译原则都是关联原则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运用。它足以用来解释已有的各种翻译理论及各种看似矛盾的翻译现象,根本没有必要去创立一种新的翻译理论。

Gutt指出关联原则制约着翻译的内容和方法。如果要问译者要使译文在哪些方面与原文相似,回答是在与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有足够关联的方面相似,即在能产生足够语境效果的方面相似。如果要问译文怎样表达,回答是:所使用的表达方式能使译文读者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而无需付出不必要的努力。也就是说,译者所追求的是最佳关联性。

具体来看,翻译既是一种交际行为,它也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但由于翻译不仅涉及到两种语言和文化,还牵涉到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因此,翻译成为一种十分复杂的交际活动,它包括两轮这样的明示―推理活动。第一轮交际活动发生在原文作者与作为原文读者的译者之间。在这一轮交际活动中,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对原文作者的话语进行推理获得最佳关联。第二轮交际活动发生在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在该过程中,译者的主要任务则是在关联原则的制约下,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及对他们的语境来源和认知能力的估计,将原文作者的意图用恰当的形式传达给译文读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追求最佳关联的传递。翻译的第一步是正确理解原语,译者必须研究原文的语言与认知环境。关联理论所指的认知语境,“并不仅仅局限于交际双方直接的外部环境、语段的上下文、还包括对未来的期待、科学假说、、对各种逸闻趣事的记忆,对文化的种种假定,对说话人思维状态的各种推测”,等等(Sperber&Wilson,1986)。自然语言中的每一个话语都可以有多种理解,译者要认定一种理解而排除其他的理解,关键在于寻找最佳关联。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从原文字句和认知环境中体会原文作者的意图。原文作者和译者认知环境的差异不可避免地会给译者正确理解原文造成困难。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对原语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充分了解原语与译语在词汇、句法、语篇上的差异,还要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了解原文作者的认知环境,正确理解原文。

仅寻找最佳关联是不够的,在充分理解了原文之后,译者要根据译文读者的期待把自己对原文的认知与理解用适当的方式和恰当的语句以最佳关联的形式将原文的意义用译语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了解译文读者的认知环境,即译者应从译文读者的潜在语境中调出原文作者欲传达给读者的语境假设,进而明示交际意图。根据关联理论,翻译的过程就是对原语进行语际阐释的过程。格特指出:“认为一个信息可以不管接受者的认知环境而传达给他的观点是绝对荒谬的。那些认为翻译理所当然的是传递信息,认为问题的实质是为信息寻找恰当的语言形式的观点,其根本错误即在于此。”交际要成功的一般要求之一是让信息发出者的意图为接受者认识。当译者找到最佳关联,以各种方式进行语言选择,满足译文读者的关联期待和认知能力时,译者的工作才真正完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信息的中转者,为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促进两者之间交际的成功。

总之,关联理论翻译观一改传统翻译理论孤立静止看语言的方法,它对翻译问题的解释是动态的、辩证的:语境是变量,而关联性是常量,话语理解与翻译都是在寻找一种最佳关联,它能以关联性抓住翻译问题的本质特征,对指导翻译实践有着积极的意义。并且在关联理论的关照下,译者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即译者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只要能传达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译文读者找到译文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就是一种合理的方法。关联翻译理论的提出表明翻译实践又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进行,即可以通过在语境中寻找关联来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Gutt把关联理论的核心观点移植到翻译研究中来,可以说是对翻译研究的一大贡献。关联翻译理论出现后受到了国内一些学者的关注,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国内学术界,以关联翻译理论为理论框架来研究英汉翻译方面的问题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这也说明该理论在翻译研究方面是有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perb D&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6.

[2]Gutt Em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M].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91.

[3]王斌.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0,(4).

第6篇

重任,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对汉语言文化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对翻译课程的讲授,绝非仅通英文的泛泛之辈所能胜任。

21世纪培养翻译人才,绝不能只是单纯重“器”,而忽视“学、识”。翻译专业的学生起码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和相当的思辨能力,这就需要有一定的翻译理论来武装他们。而培养具有能力的翻译人才的任务在于翻译专业师资的强化。

4.改变翻译范本为主导的课堂。翻译范本在翻译课堂上往往成为参照与赏析而已,而绝不是标准。但在实践翻译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模式是给学生几个句子或篇章进行翻译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后,翻译教师会把准备的范本拿给学生,或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或让学生自己对照自己的翻译,找差距,把范本抄写下来。这样的做法首先在认识上便是错误的,与科学相悖,语言能力并非翻译能力,语言教学绝不能代替翻译理论教学。翻译技能的训练不是翻译技巧所能代替的。技能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对翻译理性认识的提高,不是课堂上几个篇章能够解决问题的。优秀的翻译者需要长期对翻译认知规律的思考与大量的实践。技能指标的达标,起码应该具有10 - 15万字(外译中8 - 10万,中译外5。8万汉字)。

5.传统翻译教学转向任务型立体化翻译教学。“任务型”教学具有结构性特点,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的差异在于前者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而且活动量大。英语翻译课堂教学应具有交互活动的优点,即配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在教学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正由于任务型教学模式具有上述性质和特点,在英语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选择和运用任务型教学以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统教学中有许多活动不是来自真实生活,因此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真实任务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显然,真实生活任务的关键在于任务要有真实生活的特征。运用在翻译教学中,例如给学生提供适当难度的莎士比亚原剧本,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戏剧的感性认知,进行情境融人性薇译并把翻译文本声情并茂地读给大家听,还可进行即情即景表演。另外还可以对已有的莎士比亚多个汉语文本进行评价,从而引导部分学生系统研读莎士比亚戏剧的目标。

6.改变翻译课时不足的现状。承前所述,翻译课程课时的不足也成为导致课堂练习材料单一,以文学文本的翻译为主导的原因之一。这种翻译范本为主导的课堂还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造成了很大影响,例如以翻译方面为主题的论文,基本上是以翻译实例填充论文,不符合论文基本的要求。这样的结果证明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没有被充分认识或是翻译教学中教师忽视了翻译理论的渗透,这是翻译范本教学的后遗症。因此增加翻译课时已经成为一种必须解决的事实,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现状还未改变。

7.改变测试文本中心。任何一类测试对学习者都具有导向作用,英语翻译课程考试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学习者翻译观的形成带来一定影响。长期以来,英语翻译课程的考试以文本为中心,造成学习者对翻译有某种偏见,认为英语翻译的学习与实践仅有文本而已,无规则可言,只要记住词汇,有几本词典,就可做好翻译工作。这样一来,翻译理论在课堂上的讲授不能引起学习者的重视。要打破这种对英语翻译理论的成见,必须让翻译理论的学习复归它应有的地位,即在英语翻译测试中增加翻译理论这一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发现,对英语本科翻译测试采取灵活多变的形式,以不同的侧重加强对学生翻译理论认知的考查均有良好成效。另外,在考试完结后的下一个学期开始,与学生进行交流,谈谈对翻译理论的认识,学生大多表示能理解翻译理论课在翻译教学中的重要性,要重视翻译理论的学习。

四、结论

理论知识是对事物本质的揭示。科学的翻译理论有助于学习者对翻译本质的掌握,从而从理性与宏观上指导翻译实践活动。对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进行翻译理论教学,其主要目标旨在提高学生对翻译本质的把握以及对翻译实践的理性认识,这将是对意识的培养。翻译理论教学中的这种信息意识有助于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操控翻译行为的宏观层面上,使学习获得更加接近翻译实践的能力。因此,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一定要注重理论教学,积极倡导“任务型”立体化翻译教学模式,为学生以后的翻译实践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7篇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 翻译方法

一、引言

体育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是社会文化生活必不可分的一部分。尤其是竞技体育,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体育新闻几乎占了新闻报刊四分之一的版面。因此,对于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关注。目前,新闻标题翻译一般以功能对等理论为支撑(刘让强,2008),它强调译文与原文保持形式与内容的对等。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及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功能对等理论在体育新闻标题中很难实现,它已经满足不了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理论要求。

功能翻译理论摆脱了“功能对等”的束缚,更适合体育新闻标题这种实用类文本的翻译,目前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的研究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结合一些翻译实例,策略性地使用一些翻译方法,力求能在翻译实践中起一定作用。

二、相关研究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逐渐兴起,推崇该理论的几乎全是以凯瑟琳娜斯为首的德国人,被统称为“德国学派”。他们认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1978年,弗米尔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一书中首次提出“目的论”,成为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第一,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达到的目的而决定。第二,原文本只有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应该重新审视翻译过程,根据交际环境和为了适应目标读者,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交流跨越文化语言障碍而顺利进行。第三,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指译文的交际目的。

之后,诺德在目的论(目的原则)基础之上,丰富了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语篇分析》一书中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张美芳,2005),即忠诚原则。这里的“忠诚”不是功能对等中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而是指当翻译发起人、译语接受者以及原文作者三方利益发生冲突时,译者必须介入协调,寻求三方共识。此外,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应该遵循连贯性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语内连贯,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

功能翻译理论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翻译进行了诠释,并对如何翻译进行了指导。它是一种以“翻译目的为核心”,同时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的的理论(张雪珠,2005)。它不再在对等理论基础之上,对直译和意译进行无休止的争辩,而是从功能和目的出发,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即不同的翻译目的对应不同的翻译方法,如音译、零翻译等不符合传统的翻译方法也可以使用。这些非传统的翻译方法恰好适用于体育新闻标题翻译这种功能明确、特点鲜明的实用性翻译。功能翻译理论避免了翻译的盲目性,对体育新闻标题翻译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三、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

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的研究是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抓住新闻扼要的基石,也使对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策略的总结变得可能。

(一)词汇

体育新闻标题经常会使用动词,因为动词显得有活力且富有动感,这和体育运动相得益彰。所以,动词出现在体育新闻标题中的频率比其他词性高得多。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动词通常以主动语态的形式出现。动词的主动语态形式可以打造出一个充满能量的动态标题,透过这个标题,人们可以感受到竞技体育的魅力。

体育新闻标题也常常使用外来词。如:在标题China duo reaches 2nd round at US Open(中国女双进入美网第二轮)中,duo是意大利语,表示“双,双人”。

另外,名词在英语新闻标题中也占主导性地位,联合名词正越来越频繁的运用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如An African Adventure(非洲大冒险),Beck’s warning from McClaren(麦克拉伦警告小贝)。

由于标题空间的局限性,“小词”也时常出现在标题中。这些词虽然简短却可以表达丰富的意思,如“win”可以用来代替“succeed,triumph,prevail,beat,defeat,conquer”等词;“bid”可以用来代替“try,attempt,endeavor,manage”等词。再如:IOC(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等缩略词也经常出现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新造词在体育新闻标题中也频繁出现,如:“Roonaldo”,其实它是由Rooney和Ronaldo两个足球明星组成的新造词,以此表示鲁尼在球场上拥有和罗纳尔多相当的能力,有潜力成为下一个罗纳尔多。

(二)时态

新闻报道的内容都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按照语法规则,谓语动词应使用一般过去时。但是体育新闻为了保持真实感,给人现场感,多采用一般现在时。如:Sharapova rolls into Sony Ericsson final with ease(莎拉波娃击败对手轻松闯入决赛);Heart attacks increase during the World Cup(世界杯期间心脏病发病率上升)。标题中的事件虽然已经发生,但新闻标题依然使用现在时,保持了新闻的热度。标题中出现的过去式往往让读者觉得该新闻已经过时了,自然就没有读下去的欲望。新闻中使用的现在时就如同文学创作中的“历史现在时”一样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即“报刊现在时”。

(三)句子结构

为节省空间,体育新闻标题通常是简单句,在许多情况下省略功能词(如系动词)。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会省略名词、冠词等。此外,用标点代替某些功能词也是体育新闻标题节省空间的常见方法。

1.标题中的短语类句子

体育新闻最显著的特点是简洁。这种简洁不仅仅通过使用“小词”,或者通过直接使用单个词作为标题表达意思,短语类句子的使用也可以使标题表意清晰流畅,紧凑简洁,例如:Playtime(欢乐时光),Massacre(大屠杀)。

2.标题中的现在分词

该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现在分词(doing)”的结构,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系动词“be”,表示正在或即将发生的事件,如:Gibson Backing for Boss(吉布森归队在即),省略了“is”。Olympics Athletes turning science to stay cool(奥运会期间,运动员科学降温),省略了“are”。

3.标题中的过去分词

另一类新闻标题的构式为“主语+过去分词(done)”,表示被动语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省略的是系动词“be”,而非助动词“have”,如:Ronaldinho named World player of the year again(罗纳尔迪尼奥再次当选世界足球先生)标题中省略了“is”。Athletes banned from social activities(全力备战奥运会,运动员禁止参加社会活动)标题省略了“are”。

4.标题中的省略

体育新闻标题为了节省空间,除了会使用短词外还会省略一些词。如:English shun Portugal as holiday resort(英国球迷伤透心,度假不去葡萄牙),此标题省略了名词“fans”。Germany Wins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的原句应为Germany Wins the 2014 World Cup Championship,省略了定冠词“the”。Nadal,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原句应为Nadal and Federer in same group for World Tour,用逗号代替了连词“and”。另外,标题中的“say”和“be”还可以用冒号代替,如: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alia’s flag:Cook的原句为Time for a woman to carry Austrilia’s flag says Cook。

四、功能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文化转换”(cultural transfer)、“交际互动”(communicative interaction)、“跨文化活动”(cross-culture event),是一种涉及到原文作者、译者、目标读者的复杂行为。体育新闻标题的翻译除了其本身的信息传递功能之外,还是信息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所以,对体育新闻汉译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译文交际功能和读者期盼,以功能翻译理论的三大基本原则为翻译标准,根据体育新闻标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一)音译

音译主要指用发音近似的汉语将外来语翻译过来,通过音译的汉字不再有原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音译法可以解决部分体育新闻标题的词汇翻译问题,如一些新兴运动项目的翻译。在标题Parkour ready to woo Beijing中,“parkour”一词源于法语,是一种正在兴起的极限运动。译者并不能从该词中解读出该项运动到底是什么,所以此处翻译成“跑酷”是为了译文的传达目的而采用的特殊功能性翻译方法。采用音译法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胜枚举,如:bungee(蹦极)、yoga(瑜伽)。如果一些运动项目刚刚兴起,很难从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词,那么最好的翻译方法就是音译法。

音译法也广泛的应用于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但是有些运动员名字的翻译不仅仅是音译,而是为了突出交际等目的。如:NBA球星Shaquille O’Neil经常被翻译成“大鲨鱼奥尼尔”,而不是“沙奎尔・奥尼尔”。第二个翻译是正常音译,但并不能凸显奥尼尔的个人特点,而把“Shaquille”译成“大鲨鱼”,从语音上“sha”和“鲨”相近,语义上更能凸显他高大强壮的身体、凶悍的球风,使得标题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二)零翻译

“零翻译”指译者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这里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源语中的词汇故意不译;第二层意思是指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英译汉时会省略有些名词或代词,这就是第一种“故意不译”的情况,这可以帮助读者系统地解决由于语种差别而存在的语言结构问题。另外,缩略词的使用也是英语体育新闻标题显著的词汇特征,这时我们往往直接使用源文本中的缩略词来翻译源语中的词语。例如:NBA,F1,ATP,WTA。标题Former NBA Star Drowns in Aruba(前NBA明星朗菲尔德溺水身亡)在翻译时直接使用NBA,不作任何改变。“NBA”是“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的缩写,若从功能对等原理出发,追求与原文本形式及内容的统一,译本应为“美国及加拿大职业篮球联盟”。但这样不仅显得标题头重脚轻,且不符合新闻标题要求简洁的特点。我们对“NBA”采取零翻译是因为“NBA”在中国已是约定俗成的篮球联赛代名词,并不会成为理解障碍。零翻译不仅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也符合功能翻译理论的语内连贯性原则。

(三)直译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也可理解为逐字逐词的翻译。马克・沙特尔沃思和莫伊拉・考伊所著的《翻译研究词典》一书中指出,“直译”一直是数世纪以来翻译领域争论的核心,一直饱受着那些“意译”拥护者的驳斥和攻击。

对于英语体育新闻言语精简、结构清晰的特点,直译是所有翻译方法的第一选择。因为它不仅可以最忠实地传达原文本的信息,也可以保持原文本意义和风格统一。最重要的是,直译也是迎合中国读者阅读口味和阅读习惯的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用来指导简单句或者短语类标题的翻译。例如:England do not deserve to be in finals(英格兰不配进决赛),该标题中没有专业术语,也没有特殊结构,过渡地强加译者的思想会扭曲原标题意思。直译该标题既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也体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忠诚原则。

直译也可解决体育新闻标题翻译的时态问题。如Mickelson blows big lead,wins in playoff(米克尔森遥遥领先,赢得季后赛)。译文对动词“blow”和“win”采取直译,无须考虑其标记词“s”。英语通过动词形式表现时间先后,汉语的动词则无时间标记,所以翻译时只需直译动词词意即可。

(四)意译

意译,即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文可能和译文接受者所处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根据译文目的,在不改变大意的情况下原文某些成分可以删减、改写。

在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修辞,而翻译这些修辞时很难从汉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来达到同样的修辞效果,如双关、暗喻、押韵等。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舍弃原有的文本形式,对源文本标题进行再创造,如:标题Yao outscores Yi to power Rockets and Bucks。因为火箭和雄鹿两队比赛的主角是两位中国球员姚明和易建联,所以译文“姚明得分超过易建联帮助火箭胜雄鹿”虽可接受,但缺少创新,难吸引读者。基于功能理论翻译中交际目的原则,译者应该结合源语信息语境的同时,充分考虑文本预期目的。所以译文“中国德比姚明胜出助推火箭越过雄鹿”可以清晰地表现出该则新闻的新闻点“中国德比”,以提高该新闻对中国读者的吸引力。

标题Daniel Agger nearing Livepool return若直译,可译为“阿格尔接近回归利物浦”,但该译文对中国读者来说表达有些突兀,没有达到译文的语内连贯。功能翻译要求遵循连贯性原则,译文必须对具有目的语交际环境和知识背景的接受者是可理解的。所以,将标题译为“利物浦球员阿格尔回归在即”更符合汉语表达。

(五)增译

增译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词、短句或句子,以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意义。在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中,增译主要指背景信息的添加。

英汉两种语言由于词义范围不同,句子功能不同,各自根植的文化背景不同,因此传递的信息也不一样(钱叶萍,2006)。英语新闻标题一般不含背景知识,译成中文时为了特定的目的就需要添加必要的背景。如果翻译只是追求字面的对等,那么译本难以取得和英语原文本同样的传播效果。只有通过添加背景知识,读者才能更好地了解标题内容。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这被视为“不忠”。在功能翻译理论追求“功能加原则”及翻译的文化转向影响下,这一翻译方法完全是合理的。如标题Rockets gain Lin’s skill and international fans。“international”原义为“国际的,世界的”。若将标题直译应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世界球迷”。但是林书豪是亚裔球员,而且由于姚明的原因,火箭队在亚洲拥有强大的粉丝基础。所以,此处“international”译为“亚洲的”更加合适。英语标题中的“林”指代林书豪,这显然不符合汉语标题的表达习惯,翻译成汉语应还原成“林书豪”。所以该标题翻译为“林书豪转会火箭,既添球技又增加亚洲球迷”更为精确,既迎合了中国读者的预期,又达到了语内连贯。

五、结语

一个好的体育新闻标题不仅能传递它本身的信息,也是读者了解新闻梗概的窗口。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使“对等”和“忠诚”很难同时实现。翻译英语体育新闻标题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要求译者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出发,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甚至在同时采用几种翻译方法使目标文本和源文本大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让体育新闻标题翻译本身的目的性、交际性和跨文化特性显现出来。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2013年科研课题[项目编号:Y201326932]、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YGH016]、宁波大学科研基金(学科)[项目编号:JDW15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Reiss,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蔡峰涛.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对策[D].上海:上海外

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曹丽娟.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时代文学,2008,(14):

50-51.

[5]曹乔卉.漫谈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翻译[J].南方论刊,2008,

(6):61-62.

[6]段自力.翻译目的论评价[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2):81-83.

[7]郝勤.体育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8]黄顺红.功能翻译理论与变译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5,(4):57-59.

[9]黄伟新,Livesey.英语文体与修辞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

版社,1998.

[10]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11]贾文波.功能翻译理论对应用翻译的启示[J].上海翻译,

2007,(2):9-14.

[12]李振国.析体育新闻标题翻译-以功能翻译理论为视角[D].贵

阳: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刘让强.新闻标题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邵阳学院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8,(6):101-103.

[14]罗文敏.功能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体育新闻翻译研究[D].长

沙: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5]钱叶萍,王银泉.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软新闻的汉译英[J].北京

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6):11-14.

[16]王振平,夏琴.功能对等论与目的论之比较[J].哈尔滨学院学

报,2012,(12):62-63.

[17]张美芳.功能加忠诚――介评克里丝汀・诺德的功能翻译理论

[J].外国语,2005,(1):60-65.

[18]张茜茜.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汉译[D].上

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9]张秀芳.谈网络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J].开封大学学

报,2009,(4):63-65.

[20]张雪珠.从功能翻译论角度看新闻翻译的信息转换[D].合肥:

第8篇

论文关键词: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即将举行的背景下,中国与国际问的友好往来及经济合作日益增多, 对外联系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对外宣传材料不断译为各国语言。各大城市也加快脚步与世界接轨,一个突出的表现为在城市面貌上,公示语逐渐采用中英双语来表示。公示语是城市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示语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告示、指示、提示、警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也就是说,公示语是以公众为对象,以文字或图形的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服务。随着这一语言文体的出现,也出现了另外一些隶属于公示语的文体,包括标示语、标识语、警示语等。作为城市面孔的公示语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名片。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译代表一个城市的面貌,其目的是要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

但在这些双语公示语中, 有很多英译不规范甚至有明显语用错误的现象, 这不仅未能达到使用双语公示语的最初目的,同时还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作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部分,研究公示语翻译意义是极其重大的。目的既然是为了实现跨语言文化的交际实现原作意图英语论文题目,译者应根据具体译文,抓住原作意图,灵活选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提出的两种翻译策略。语义翻译重视原文的形式和原作者的原意,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完整再现语言的表达功能论文范文。交际翻译的关键则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贺学耘,2006)。交际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冯国华、吴群定义忠实为对应“原文的内容意旨和风格效果,而不是原文语言表达形态”(冯国华,2001),也是这一理论的延伸。倪传斌和刘治曾提出在公示语翻译中应遵循“简洁、明了、语气得当、规范化和适度诙谐”五原则 (倪传斌,1998) 。吕和发也提出公示语的语言风格了解公示语的功能特点和信息状态,翻译人员便容易判定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词汇词性选择。例如可以用名词、动词、动名词、词组、短语、缩略语、现在时态、祈使句等形式来表达。但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吕和发,2004)。有时也可配以图文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公示语所传达的意义。

但目前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跨文化意识,使得外国人不能很好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等。有些翻译错误的出现问题是由于从事汉英翻译的译员语言功底不过硬所致。刘利音指出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有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刘利音,2007)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系统、语言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而且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也往往受文化因素的制约。我们在使用中英双语的标识语时,有时会因文化差异而导致交际困难,甚至闹出笑话。赵湘提出了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例如文化差异导致文化误读、文化差异误导文化信息的获得、文化差异导致语义不对应。(赵湘,2006)史航在分析标识牌中英语使用不规范案例总结出“中国式英语”、用词不当、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汉语拼音混用以及谐音等造成翻译不正确(史航,2009)。

公示语的翻译是—个复杂的过程英语论文题目,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文化习惯、场合等,对于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比比皆是的错误现象,在翻译过程中要引起足够重视。公示语的翻译究竟应该遵循何种原则、追求怎样的译文呢?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异的见解。纽马克(Newmark)按照布勒(Buhler)的语言功能理论将所有文本划分为: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和号召型文本(vocativetext)。表达型文本主要强调原作者的权威地位,较少考虑读者的反应,如文学作品、权威性言论和私人信件等。信息型文本强调的是真实性和语言的外部现实,如教科书、学术论文、报纸杂志和文章等。而号召型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号召读者按照作者意图做出反应,如通知、说明书和宣传广告等。翻译方法应该依文本类型而定。纽马克主张,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号召功能为主的文本,宜主要采用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的方法,翻译的重点是根据目的语的语言、文化和语用方式传递信息,而不是尽量忠实地复制原文的文字。(Newmark,1988)黄友义提出“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黄友义,2004)罗选民在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上作了《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的主旨发言,指出公示语是社会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十分清晰的基本特征:公众性、功利性、多元性、创新性和简明性。(罗选民,2006)吕和发认为,由于公示语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准性和沿袭性,进行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吕和发,2004)童祉颖指出公示语的翻译要尽量遵循借译原则,采用国际通用表达方式;把握英汉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适当的注意修辞知识,(童祉颖,2007)力求所翻译出来的公示语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公示语的双语效果主要是为了能给那些在中国却只懂一点点中文或不懂中文的外国人提供一些方便,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感受到方便和舒心。因此英语论文题目,双语公示语的最前提的作用就是要达到语言清晰明了,意思表达清楚,没有歧义,即达到原是语言的功能对等效果。并且功能对等也是最基本的翻译要求论文范文。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师从几位著名的结构主义语言大师,本身也是有重要地位的语言学家,曾任美国语言学会主席。但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偏偏远离学术重镇,默默地在美国圣经协会供职半个多世纪。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 , P67) 。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事实上,在汉语中很难找到一个完全与英文对等的句型来表达同样的内涵。于是,译者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即用目的语中相应的词汇直接说明、解释原文的内涵,以使译文读者更易接受译作。根据奈达的翻译理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源语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联的。只有当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精神时,译作才能被称作是优秀的作品。

第9篇

论文摘要 在后殖民语境下,作为翻译研究的根本理论对等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多层次对等理论在全面关照语言本体层面对等的基础上,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翻译学的研究视野,倡导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文化功能的等值,反映了后殖民理论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差异,主张平等对话的思想,对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均有着深远的意义,是翻译研究的深化。中国译学从中可以得到极好的启示,即加强汉外翻译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进一步提升译者身份和译学地位。

一、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发展脉络

对等(equivalence)是翻译理论研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翻译学发展过程中争论最多的话题,也是随着翻译学的发展,不断深化、日臻完善的课题。

国内外翻译理论界对对等理论的研究有着悠久的传统。从中国传统译论代表“信达雅”到现代译论“神似”、“化境”说,直至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和谐说”等等,对翻译中语言、风格直至整体美学效果的不同层面的对等进行了阐述。但是,传统翻译研究基本上由“忠实”、“准确”等概念所主导,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局限于静态语言转换机制。

国外对等译论以奈达(Nida)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formal correspondence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影响最大,后有波波维奇(Popovic)、巴斯奈特(Bassnett)以及莫奈·贝克(Mona Bak-er)的分层次对等理论,跨越了形式与内容二元对立的局限,使对等理论研究出现“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在阐释学、接受美学、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理论文化政治批判的策略引导下,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对等理论研究必然将从语言内部层面走向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语境,从而给予翻译以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启示。

奈达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dynamic correspondence)突出内容为主,形式为次的思想,引发了很多批判和误解。后来,他将功能对等中的“信息”作了引申,指出信息不仅包括思想内容,而且也包括语言形式。他认为,形式也表达意义,在功能对等的翻译中,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90年代中期,奈达放弃句子转换生成的观点,将社会文化因素引入对等理论。对动态对等或者说功能对等作了进一步的阐释。认为“最贴近的自然对等”看来是不够的,没有一种译文可以称得上与原文是完美的对等,虽然可以认为它们达到了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因此,他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翻译对等概念——“最高层次的对等”和“最低层次的对等”。所谓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所谓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他认为,在最高与最低之间,可有各种不同层次的对等。可见,经过多年的探索,奈达逐渐将对等的范围从语言内部向读者反应扩展。

波波维奇将等值从词法、句法、篇章及文体等语言层面分为:

(1)语言对等(1inguistic equivalence):原语与目的语在词法和句法等语言层面构成共质,有时可以采用字对字的翻译;

(2)词形对等(纵聚合关系的对等)(paradig—matic 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纵聚合语言表达轴上各要素之间具有对等关系;

(3)文体对等(stylistic 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各个要素在功能上的对等,旨在表达同一、恒定的意义;

(4)语篇对等(横向组合关系对等)(textual/syntagmatic equivalence):原语与译语在篇章结构形式上的对等。

可见,波波维奇对翻译等值的探讨,停留在语言内部,但是他将对等按照语言结构层次进行划分,对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

巴斯奈特认为,翻译中的等值不是同一(sameness),或者数学意义上的等值,而是多层次的对等。她援引诺伊贝特和皮尔斯语篇理论的观点,认为翻译等值属于符号学的范畴,由句法、语法和语用三方面的对等构成。而且这三方面的对等构成一定的层次关系:语义对等优先于句法对等,而语用对等以前两种对等为前提和补充。巴斯奈特强调,等值问题的研究应该把对等放在文化及时空的背景来看待。巴斯奈特在其与列夫维尔(Lefevere)两人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对“功能对等”又作出如下解释:等值即指目的语文本在目的语文化中承担其功能的方式与原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曾经发挥或承担的功能方式一致。显然,这里的等值内涵已远远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等值概念。在这个定义的理论框架下,译者为了获得功能上的对等,除了语言层次的润饰,还需文化上的整合,从而满足文化价值系统下等值的全新标准,也明确了多层次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莫奈·贝克将对等层次进一步细化为5个层次:

(1)词层对等;

(2)词组对等,包括搭配、习语和成语的翻译:

(3)语法对等,对照原语与目的语语法范畴的多样性;

(4)语篇对等,涉及主题、信息结构和连贯性的对等;

(5)语用对等,照顾到内涵的传承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翻译是一项交际活动,译文不是一个静止的文本,而是原文作者意愿的载体,译者的任务是如何在目的语文化中将这一意愿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另一个读者群。这里,对等理论不仅在语言内部得到了进一步的细化,而且从语用的视角再次将社会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视野,追求文化层面的语用对等。

二、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后殖民语境

综合上述,文化转向的对等理论,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尤其是在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影响下,翻译理论研究“文化转向”的必然结果。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大潮的冲击下,翻译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后殖民批评消解霸权,弘扬弱势文化,承认文化的差异,主张不同文化的平等。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将翻译看作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中不平等对话的产物。随着殖民体系的瓦解,殖民地人民在获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之后,更增强了解除、摆脱宗主国的精神控制的要求,这当然是一个比体制变革更艰难的文化政治工程。不少后殖民学者认识到要重塑民族身份,抵抗霸权文化的侵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来说,虽然殖民主义早已结束,但殖民主义作为维持不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力的代名词仍然以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形式在经济、科技领域进行着垄断,在社会、文化上进行不遗余力的“渗透”,以西方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取向弱化甚至瓦解殖民地、弱势文化的本土文化。

对于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而言,直到今天,许多领域仍然承受着这种“不在场”的殖民影响。在中医领域,本土化问题和中国意识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中医现状面临的根本性、全局性的关键问题是“西化”,即向西方医学的异化。哲学领域,中国哲学面临的尴尬局面是:我们加以诠释的概念,是从中国文化中生长出来的,而我们现在用以诠释的概念,是些移植的外文词。中国人文化认同的危机可能比通常所想的还要深重。现代中国哲学的身份令人置疑。而作为跨文化交际重要渠道的翻译实践领域,中西方存在着严重“逆差”。20世纪,中国翻译了西方大约106800余册著作,而西方翻译中国著作仅仅近千册。翻译实践主体的文学交流,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现象。中国对西方文学的引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西方文学名著,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了广泛和系统的翻译,而西方似乎更重视中国古典文学,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则缺乏热情。这一现象似乎与上述中国学的发展相互矛盾,但可能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如果中国学者不做出努力,西方中国学研究是否会停留在赛义德(Said)《东方主义》(Orientalism)里所论述的情景中?即他们的研究根本不是建立在对东方客观全面的了解基础之上,而是用被扭曲、被肢解的“海市蜃楼”或“想象性东方”,以此作为验证西方自身的“他者”,并将虚构的东方反过来强加于东方,将东方纳入西方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实现文化殖民和语言殖民。所以,如果我们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只是被动地等待西方的汉学家来发现我们中国文化和文学的优秀作品,显然就会存在一种滞后性,造成中国文化的失语状态。更为堪忧的是,我们正面临着西方不遗余力的渗透和西化的巨大威胁。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使者,中国译者必须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促进中国与西方的相互了解和共同繁荣。

三、对等理论文化转向对中国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意义

(一)理论建构意义

对等理论作为翻译研究的中心理论,从传统侧重语言形式对等的规范性研究逐渐转向涉及社会、历史、文化、政治、权力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描述性研究。多层次对等理论突破传统译论二元对立、一个对等标准,将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因素纳入对等理论的视野。在巴斯奈特和莫奈·贝克的对等理论中,语用对等将翻译置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交际情景之下,消解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殖民统治的影响,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和谐互动。

吕俊对目前翻译文化转向做了较为全面透彻的反思,认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只是一次研究重点的转移,是目前多元视角中的一个视角,当然也是一次研究深化的过程。但是他担心,文化研究对翻译研究的剥夺,否定对语言问题的本体研究,导致翻译研究的终结,使翻译研究消解在历史研究、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之中,从而丧失其作为独立学科的本体地位。

多层次对等理论文化转向的研究不仅是理论的深入,进一步扩大了译学研究领域,将文化学、人类学、政治学、意识形态学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使这门跨学科研究的新兴学科有了更为宽广的发展平台,而且,对等理论的文化转向将文化因素置于多层次对等体系之下,与语言内部因素相辅相成。在这里,翻译的语言本体研究在诸多外部因素的关照下,将更为全面、科学、有效,必然推动翻译学的发展趋于成熟。对等理论从影响翻译的内部因素向影响翻译的外部因素拓展,关照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将翻译研究引向探求影响翻译的诸多因素更高层次的对等,诸如作者与译者地位的对等,即主体间性的转向,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中价值的对等,并以此来反观翻译语言内部层面的对等策略,有着深远的实践指导意义。对目前译界的热点如翻译主体间性的转向、弱势文化民族身份的重塑等方面的研究,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二)翻译学科地位的提升

后殖民语境下翻译的文化转向,对原文在原语文化与译文在译语文化中价值对等的研究,必然提升译者以及翻译学科的地位。 文化价值的对等,使译者与作者在跨文化交际中享有同等的话语权,译者地位从“隐形”、“女性”的阴影下解放出来,与作者一起共同推动不同文化的平等对话与和谐互动,使人类文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巴斯奈特和勒菲维尔提出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translation turn)便是有力的佐证。德里达(Derrida)甚至将哲学问题的研究最终归结到翻译研究上。他认为,哲学的中心问题是翻译的概念问题,哲学的起源是翻译,或者是意义传译的可译性这一基本命题。试图通过对翻译问题的探讨,阐明哲学思想,尤其是关于语言本质和意义的观点。

在中国,翻译学学科地位刚刚确立,学科的发展、地位的提升任重而道远。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为中国译学界提供了很好的理论背景和发展契机。

第10篇

关键词:翻译 大学英语教学 地位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in Collage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listening”,“saying”,“reading” and“writing”have been put to comparatively important status in collage English teaching nowadays,while,“Translating”,which has its significance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mpetence,has been ignored.According to this,the paper appeals that the efficient ways should be adopted to reinstate the important status of translating in collage English teaching,for being not only it is indispensable during the English teaching,but it is important approach to educate talented persons of synthetically type who are good at translation as well.

Key words:translation;collage English teaching;status

西方翻译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翻译教学, 并指出: “翻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翻译教学区别于纯正意义的语言教学, 翻译教学需要进行专门的翻译训练。” (让・德利尔,1988),而中国在1999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才首次将“译”的能力列入大学英语的教学大纲,强调: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不难看出,“译”被大纲列在最次要的地位,大纲对翻译提出的具体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将与课文难度相当的文章译成汉语。但是,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对翻译的需求。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时期,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度上看,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然而,仅从英语专业角度培养专业翻译人才远远跟不上目前对人才需要的增长,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公外的教学活动中,加大对翻译的教学力度,从而培养更多既精通本专业,又能从事相应翻译的人才。

目前公共外语采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大多数都没有系统全面介绍翻译知识、翻译技巧的独立单元。只是在课后练习中有一些零星穿插的英译汉练习,可见无论教学大纲还是教材安排,都没有足够重视翻译在教学中的地位,这也自然而然地导致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造成学生翻译能力较弱。近年来,已有不少高校教师著文提倡在大学英语中增加翻译内容。从1997年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英译汉等若干项主观题型,采取积极措施来弥补这一缺陷,纠正应试教学的不当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用英语能力,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授课中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复翻译在英语教学中应有的地位。

一、适当讲授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在整体素质教育中应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因为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事翻译教学不能没有理论指导。翻译理论的指导性在于减少实践的盲目性、因循性,而提高科学性、功效性(刘宓庆,1987)。实际上,翻译理论教学与翻译实务相结合,是科学的辩证统一,是符合并体现整体素质教学观。

高等院校里有关专业开设翻译课程已经有许多年的历史,但是翻译教学界对于公共英语教学中应否包括理论内容,以及翻译理论在公共英语教学中应该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似乎还没有很确定的认识。目前,一些翻译专业课中尚存在一定轻视理论教学的现象,就更不用说其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了。如果说成熟的职业翻译工作者可以不关心或者较少关心翻译理论问题的话,作为一名教师却不能不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他们的工作不纯粹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会直接或者潜在地影响到许多学生对翻译问题的态度,并且进而影响到他们整个英语水平的提升。翻译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活动,但是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其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更糟――那就是使学习者在学习阶段就养成某些错误有害的习惯。粗略说来,翻译研究可分成理论和技巧两方面。技巧本身多种多样,也无所谓高下之分。在具体的上下文里究竟采用哪一种技巧,这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对理论的深层次理解所决定的;也就是说,技巧只有在一定的理论框架中才能够得到证明。没有理论根基的技巧是支离破碎的技巧,无助于学习者举一反三,系统地掌握处理翻译难题的能力。因此在各种严肃认真、有相当水准的翻译教学中,都应该包含有中肯而切要的翻译理论内容,而且这些内容应该有机地融汇在翻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作为它们的统率和指南。

诚然翻译理论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要求学生全盘掌握,那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老师在讲授翻译理论时,既要考虑教学目的,又要照顾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其讲授主要只能涉及一些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进行选择。

二、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

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教学的方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翻译教学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从70年代之前的传统法,80年代后的篇章法,90年代后的交际法,到目前普遍认同的传播学法,翻译的教学方法正日臻完善。教师应跟上这些发展的脚步,及时调整自己的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需求。

在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解太多,学生实践机会太少。即使讲评课也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不多。教师的动机固然是好的,力图讲明道理,但客观上却忽视了翻译活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翻译教学必须变满堂灌为精讲多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此,“传播学法”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因为其教学方法是综合以上几种方法,尤其突出交际功能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翻译视作传播的一种,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它充分吸收、借鉴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教育学以及现有的翻译教学法的成果,对翻译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客体、载体、渠道、发言人、收信人等各种因素进行多方位综合性的动态分析,最大限度地实现等值翻译。具体方法:

1.将任务型教学法运用于翻译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基于社会建构理论及语言习得理论提出的,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目前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英语课堂改进翻译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指的是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材料的选择,一直到课堂教学,作业评估等环节都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任务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运用一系列具有明显目标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与实践。教师在教学中只要做到1)每项任务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2)任务应该具备可行性,并且难易适中;3)任务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及学习兴趣等因素,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与翻译教学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以文化教育来促进教学

文化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是一个文化交融、渗透和影响的过程。翻译作为体现这一过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绝不仅仅是词对词的简单转化。它是一项及其复杂的社会文化交际行为。文本性质,社会文化语境,语言差异等文化因素都会对翻译产生制约,也因此对翻译教学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

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学生自己意识到翻译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的接触中,逐渐改变先前不那么有效的翻译认知行为,纠正学生对翻译在认识上的偏见。比如,要求学生分析一段具体的翻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评价自己的思维进程:脑海中是否迅速反应出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论策略等,并且在不同的翻译策略中能否快速的作出选择,校正自己的思路,能否判断一段翻译的难度从而很好的分配时间等。另外,还应通过一定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能时常对自己的翻译行为及结果作出反思,不断地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提问、自我评价等。通过以上的训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翻译过程中的内在思维,从而能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纠正自己的错误,有效改善翻译实践。

综上所述,将翻译教学有机地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真正使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翻译教学在培养翻译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塑造一大批既懂外语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让・德利尔.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孙慧双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2. 刘庆.论翻译者的技能意识[J].中国翻译,2003(5).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2005(1).

第11篇

关键词:翻译模因理论;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翻译理论教学;翻译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43-03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专门的应用型人才的需要,2005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高等学校设置翻译本科专业。2007年,为了进一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批准在高校开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即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目前,已有158所高等学校获准招收MTI研究生,翻译学科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各路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对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教学纷纷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笔者在下文中将以翻译模因理论为切入点加以探讨。

一、翻译模因理论

模因(meme)起源于生物学词汇基因(gene),是1976年由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提出来的。模因是文化传播或模仿的单位。模因能够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进行传播。模因分共生模因(mutualist memes)和寄生模因(parasitic memes)。共生模因与寄主互为生存、共同发展,而寄生模因将杀死其寄主而自行消亡。在同一种文化中,模因是通过模仿来传播的,尤其是通过语言来进行传播的。而在不同的文化之中,模因则需要通过翻译进行跨文化传播。

最早将模因与翻译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是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Andrew Chesterman)。他把翻译研究看作模因理论的一个分支,试图用模因理论来解释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切斯特曼把有关翻译、翻译理论的概念或观点统称为翻译模因(translation memes)。他发现在翻译理论的进化过程中,有些翻译模因由于不能被普遍接受而消亡,为寄生模因;而有些翻译模因则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得以生存和发展,属共生模因。他还发现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一种翻译模因处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翻译模因则处于次要地位。因此,他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划分为八个阶段:一是词语阶段(Words),即翻译中词与词之间的转换阶段;二是神谕阶段(The Word of God),此阶段主要强调语法形式和直译;三是修辞学阶段(Rhet-oric),此阶段的翻译重心已由原语转向译入语,要求译文自然流畅;四是逻各斯阶段(Logos),要求尽量保留原语的风格和特色,主要强调语言的创造力和文学翻译;五是语言学阶段(Linguistic Sci-ence),主要强调语言学知识的重要性;六是交际阶段(Communication),重视翻译过程中各个参与者的作用;七是目标语阶段(Target),以目标语为重心,优先考虑目标语及其文化的相关因素;八是认知阶段(Cognition),强调翻译是思考,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各种模因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面貌,不断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以求得生存和发展。每一种模因既是对以前模因的复制和继承,又存在一定的“突变”(mutation),模因在变异中得以发展。模因之间的复制是增值的。因此,模因的传播是动态的,而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

二、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实践教学

翻译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翻译实践。高校的翻译教学包括翻译实践教学和翻译理论教学。无论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研究生阶段,翻译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在正确的翻译理论指导下进行大量的翻译实践,并从实践中掌握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同时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那么,在教学中,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呢?从时间和内容上来说,翻译理论部分应该占20%-30%,翻译实践部分应该占70%-80%,这样的比例对本科的翻译教学比较适合。给本科生开设的翻译课程,只能算作翻译实践课。

对于如何在高校进行翻译实践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控制论专家弗朗西斯・海拉恩(Francis Heylighen)的模因复制四阶段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认为,模因的复制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同化(Assimilation):指的是模因被注意、理解和接受的阶段,也就是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提出的翻译过程中分析和传译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拓宽翻译题材,不仅要选择文学类作品,还要涉及一些非文学类的翻译题材,这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便于学生接受。另外,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应该传授给学生翻译的基本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在大脑中对这些方法和策略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概念,以便提高他们对原文的理解水平,成功地完成对原文的解码过程。二是记忆(Retention):当一个模因引起了受体的关注,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接受并且被纳入认知体系后,需要在记忆中存留。存留的时间越长,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式。讲授翻译理论和技巧的重点,为学生配备大量的实践练习,从词句到篇章,从文学翻译到非文学翻译,涉及语言的不同层次和方面。这样就会让学生将翻译的理论、方法和策略牢牢地留存在记忆中,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三是表达(Expression):指的是模因必须由记忆模式转化为受体能够接受的模式。这个阶段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学生的通顺表达上,而这是需要建立在大量的阅读、翻译实践和目标语写作的基础之上的。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多读好的译作,多比较,多分析,取长补短。四是传播(Transmission):模因表达需要有形的载体或媒介。人类是模因赖以生存的载体。模因可以通过翻译来进行传播。翻译活动就是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传播,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一些目标语的仿写练习,对语法、句法、风格等进行模仿。为了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师还要通过课堂介绍、媒体播放等方式让学生对目标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多加了解。

在翻译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例,反复讲授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让学生不断地接触这些原则和方法,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然后再把这些原则和方法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从而掌握它们,让自己能够流畅通顺地进行表达,实现模因的跨文化传播。这完全符合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

三、翻译模因理论与高校翻译理论教学

翻译理论课是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它的设置应在翻译实践课之后。但是在本科阶段学生也应该接受基础理论训练,这是因为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就是盲目的实践,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摸索来积累经验。切斯特曼认为翻译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翻译过程中思维和决策的基本工具,没有理论的翻译是盲目的翻译(To translate without a the-ory is to translate blind.)。

为了说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切斯特曼把奥地利的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的“三个世界”的理论引入到他的翻译模因理论当中,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波普尔把世界划分为三个世界:第一个世界是物质世界,指的是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客体及各种现象,包括人体及其大脑;第二个世界是精神世界,即个人思想、情感的主观世界,也就是主观精神活动,它对第一个世界,尤其是对人和动物的躯体起支配作用;第三个世界为人类精神产物的世界,如思维观念、语言、文字、科学等一切抽象和具体的精神产物。这三个世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第三个世界是第一个世界和第二个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反过来又影响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第一个世界。观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物质世界,而物质世界反过来又会产生新的观念。

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即翻译理论或翻译观念,存在于第三个世界,它是促进翻译技能发展的关键因素。个人翻译技能的发展来自于以前的翻译实践和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历史的学习。翻译模因影响了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即第二个世界),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翻译行为(即第一个世界)。尽管翻译理论不能直接解决翻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但是翻译理论可以通过译者个人的主观世界间接地影响他们的翻译行为。因此,根据波普尔的理论,翻译模因是翻译实践中概念工具的直接来源,必然会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行为。所以,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该重视翻译理论的教学。翻译理论作为概念工具是翻译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翻译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在宏观上决定组织译文的思路。学生一旦掌握了翻译理论,他们就能够全面认识翻译过程和结果,从而对他们的翻译实践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四、翻译模因理论与翻译史教学

翻译史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翻译模因进化的历史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翻译理论。正如上文所述,切斯特曼把西方翻译理论史分为八个阶段,即词语阶段、神谕阶段、修辞学阶段、逻各斯阶段、语言学阶段、交际阶段、目标语阶段和认知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代表着学生个体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翻译教学应该遵循每一个阶段的发展规律。

在词语阶段,教师应围绕着词汇进行翻译教学,可以为学生介绍词义的选择和引申、词量的增减、词类的转换、词序的调整等有关词语的翻译方法,培养学生的词汇翻译能力。神谕阶段强调的是直译。直译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之一,要求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要忠实于原文的形式。也就是说,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按照字面进行翻译。大学生往往处于这个阶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指出直译强调的是对原文的忠实,不是死译、硬译,不要束手束脚,拘泥字面。这种翻译方法比较适用于哲学、法律、科技等文本的翻译。修辞学阶段主要强调的是译文的流畅表达。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双语驾驭能力上,可以对学生进行目标语的写作训练,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于母语的语言功底的锤炼。逻各斯阶段强调的是文学翻译,“杂合翻译”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霍米・巴巴(Homi K.Bhabha)是当代著名的后殖民理论家,他提出了“杂合”翻译策略,认为翻译过程必然会涉及语言和文化这两种形式,其对译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两种语言文化成分的保留使译文本身也具备了“杂合”性。因此,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原文可以在译文中有所体现,译文或多或少要带有一些外来色彩。语言学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语言学知识,包括符号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为学生选择译文提供依据。交际阶段强调的是译文如何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应为交际理论,如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s)、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斯波伯和威尔逊(Sperber & Wilson)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等。目标语阶段主要侧重于目标语的文化层面。这一阶段涉及的翻译理论知识有翻译的文化转向、文化学派等方面的内容。认知阶段是最后阶段,主要探索译者的决策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可以把翻译教学与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结合起来。在这个阶段应该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

五、结语

翻译模因理论无疑是将模因理论引入到翻译研究的一种崭新的尝试。海拉恩的模因复制的阶段理论让我们了解了高校翻译实践教学的方法;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论证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们对高校翻译理论教学的重视;切斯特曼对西方翻译理论史的阶段划分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按照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律进行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

[3]谢朝群,何自然.语言模因说略[J].现代外语,2007,(1).

[4]陈琳霞,何自然.语言模因现象探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

[5]马萧.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6]郭建中.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J].中国科技翻译,1997,(2).

[7]王斌.觅母与翻译[J].外语研究,2004,(3).

[8]杨自俭.关于翻译教学的几个问题[J].上海翻译,2006,(3).

[9]王树槐.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思考[J].中国翻译,2001,(5).

第12篇

    2006年春,教育部批准在部分高校试点设立本科翻译专业。2007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翻译学科体系的健全与发展,不仅是翻译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深化,经济科学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1翻译专业设置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任何新专业的设置,都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应用”特色。也就是说,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社会急需的是高层次口笔译实践人才,翻译专业毕业生特别受欢迎,就业率非常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说: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该方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正是秉承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将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国外翻译人才的培养基本上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课程设置、教学要求、教师资格、评价标准等方面,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重点。世界卜大约有270多所高校设有翻译教学与研究项目,从02世纪07年代开始培养专门的口笔译实践人员和翻译理论研究人员,授予翻译硕士或翻译博士学位。我国港台地区翻译专业教学也办得有声有色。香港8所政府拨款的大学中有7所都设有翻译系或翻译课程,培养翻译学本科、硕士和博士生。各校办学特色鲜明,针对性强,分别侧重传媒翻译、法律翻译、科技翻译、机辅翻译、文学翻译等方向。台湾的一些大学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面向市场,课程设置强调日、笔译实践,并邀请部分职业译员和高级编审授课。上述国家和地区翻译人才的培养都具有鲜明的职业导向,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很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

    2翻译人才培养必须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翻译作为一种职业,无论是兼职还是全职,其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应用性和操作性都很强。从业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中文幕础和至少通晓一门外语,还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学、翻译学和百科知识以及翻译操作技能。翻译职业特殊的技能要求,是现行的外语专业教学体制所无法完成的,有必要引人翻译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翻译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翻译专业课程设置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然而,目前我国翻译方向硕士生课程设置大都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这是因为翻译方向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高校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其培养模式偏重于学术性,在人学考试、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和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是按照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忽视翻译操作枝能的培养,就会导致翻译实践能力偏低,不利于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的培养。某大学有一位翻译方向硕士毕业的年轻教师,曾经以自己不擅长于翻译实践为由拒绝承担学校的资料翻译任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翻译理论研究对翻译科学建设无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仅仅懂得翻译理论而不会翻译实践,就无法满足社会对翻译实践人才的需求。在这方面北京外国语大学做得比较好。2010年,笔者曾在北外英语学院访学,跟翻译方向硕上生听课。他们开设了一门“翻译理论与实践”课,还有一门“翻译实践”课。当然,北外翻译方向硕士生也参与一些翻译项目,比如在我访学期间,他们正跟老师一起翻译一本英文词典,还承担了中央电视台某些节目的娜革工作。

    3传统外语专业不能等同于翻译专业

    人们往往把外语专业等同于翻译专业,认为凡是学外语的人都会搞翻译,忽视了翻译人才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其实,这两个专业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根本的差异。

    从教学目标来说,传统外语专业主要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在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技能中,“译”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手段。翻译专业教学则把翻译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从职业需求出发,培养学生在双语交际能力基础上的翻译技能。

    从教学内容来说,传统外语专业主要学习语音、语法、词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用单一的语言(即外语)去进行听说和表达,基本上不涉及双语转换机制。翻译专业则主要学习如何借助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翻译职业技能来对原语信息进行分析理解,并用译入语将所理解的信急表达出来。双语转换机制还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认知学、信息论、跨文化等多种学科,教学中应适当补充相关的内容。

    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说,传统外语专业教学需要一个良好的外语交际环境,以利用各种手段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翻译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则是双语交际环境,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训练学生用一种语言来理解信息,而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相同的信息。翻译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