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0 06:21: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职工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我校从以下五个方面向社会作出整改承诺:
一、进一步强化学习,狠抓提高教职工素质
1、以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勇于创新、敢争一流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自主研修、走出去、引进来等途径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力争更多层面和人次的老师,特别是边远村小的教师,能够有机会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培训,接触新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2、结合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学校长远的改革发展,每年制定详实具体的学习计划,充实教职工学习内容,采取灵活多样方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系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
3、建立健全教职工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制度,继续实施领导成员专题学习辅导制度和外出学习人员返校后书面汇报和专题讲座(讲课)制度;
二、进一步转变作风,竭力为基层和群众服好务
4、提升办学思想,明确发展规划,修订完善教职工年度考核方案、##市##第二小学规程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提高,确保学校快速稳步发展;
5、增强教职工服务意识,大力推进校务公开、班务公开,推行教学文明用语,认真接待群众、家长来信来电来访,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6、强化实施领导班子成员下村小蹲点、定点联系教研组年级组制度,深入课堂一线,关心教职工学习工作和生活,加强调查研究,加强与社会、家长、社区的协调,切实解决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三、进一步加强村小建设,突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7、以活力校园活动为载体,切实开展村小学校德育活动,加强村小学生德育教育。坚持组织好村小一校一品“活力校园”展示活动,力争第四届活动能在三个偏远校点成功举办。扩大我校村小一校一品“活力校园”展示活动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偏远薄弱村小建设,促进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形成健康活泼富有生气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艺术和水平;
8、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全校深入开展向汤群芳、何昌淑、胡博等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
9、努力促成栋梁村小、杜家坪村小合并新建,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等的关心帮助下,对村小办学资源进行有效优化组合,积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尽快在##一中和实验中学之间新建一所规模12-18个班的具有“航空特色”的希望小学,并随着杜家坪新区的发展而逐步扩展;
四、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0、在边远村小启动和实施“新起跑线”活动,即在校点中开展创建“一类村小”,教师中开展以“上好一堂研究课、走访好学生家庭、搞好一次班队活动、做一回教学反思、确立一个新目标、为学校发展提一个建议或做一件事”“六个一”,学生中开展“二小光荣我光荣,我为二小争光荣”“评选光荣之星”为内容的“新起跑线”活动,进一步激励教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立足现实条件,克服各种困难,发扬“团结协作,苦练内功,艰苦创业,奋力争先”的“二小精神”,力争在更新更高的奋斗目标上创造佳绩;
11、加强杜家坪村小常规管理,由于属租借##一中教室,在日常工作、教学常规上配合##一中,高要求做好课间活动管理、实施好育人值周制度、学生路队制度、国旗下讲话制度,营造浓厚的教育教学氛围;
12、强化艺体教师教育、管理和培养,认真落实艺体教师教学六认真指导和督促,加强课堂教学艺术研讨,进一步增强艺体教师工作危机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我校艺体工作上台阶。
13、巩固交通安全办学特色,加强警校共育建设;
14、巩固省绿色学校创建成果,更好地开展“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推进课题研究进程,充分发挥地球村阵地的教育功能、实践功能和社会功能;
五、进一步深化治理,着实巩固行风建设成果
15、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党规党纪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6、巩固和深化治理教育乱收费成果,继续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落实乱收费责任追究制,努力维护良好的收费秩序;
17、深化校务公开工作,进一上步发挥班务公开特色工作,扎实开展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加强学校工作效能监察和举报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18、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加强教师“廉洁从教”和学生“崇廉尚洁”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是一所经省教育厅确定的“512”工程合格学校和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占地19998平方米,建筑面积8549平方米。现有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22人,双师型教师11人。学校现有计算机120多台、语音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实验室6个、校外实训场所4个、图书4万册,建有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和校园网,学校固定资产达到870万元。
按照市县教育局的安排布署,今春开学时间定于2月27日(农历正月初十)。26日,学校召开了班子会,对新学期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学校《200年工作要点》。27日全天,学校全体教职工按时到岗,学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具体安排了新学期各项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堰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组织开展了“新形势下,学校何去何从”的讨论,并对教师进行了师德教育、安全培训活动。28日,全体教师正式开始坐班,学生正式报到。30日,学校正式上课,开始步入正规。
一、学生到校情况
上学期,学校常规班学生670人。截止3月5日,学校实到588人。未到学生82人。之后,学校专门召开教师会,加大了对学生的回收力度。截止目前,学校收回学生63人。本学期,学校共有学生学员651人,加上中专实习生203人、联合办学708人,实有在籍学生1581人,本学期流失19人。
二、教学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制定了新学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排好了课程总表。开学初,学校教务处就将课程表下发到教师手中。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师结合所任学科特点,制定了个人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
二是确定了2007年高职高考任务目标,制定完善了2007年高考奖惩方案。
三是组建了专班,到兄弟县市中职学校学习取经,加快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认真执行上级规定课程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适当对相关课程进行了调整。
四是实行了校领导联系年级制度,加强了对年级教学等各方面的管理。
五是积极推行分块管理,学校分设综合高中部、中专部、短训部,积极探索用人制度、分配制度改革,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是认真做好学生学籍信息化管理工作。学校完成了2006级学生的信息收集及注册工作。
七是认真开展联合办学。学校起草了《关于做好联合中专班现阶段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2006年秋联合办学的708名学生加强了教学管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分流方案。即在5月收回本部240人,校校联办100人,顶岗实习368人。
三、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打造平安和谐校园,确保师生人身与财产安全,开学初,我校就学生的安全教育进行重点布置安排,具体工作如下:
一是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学准备阶段,学校组织专班对学校安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排查。特别是对住宿设施、食堂卫生、生活用水等进行了周密检查,对仪器室、实验室的消防器材逐一进行了检测,对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及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保证了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校政教处将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印发给各班主任。各班主任利用政训、黑板报、安全教育课等在班级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2月29日又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法制教育。
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职责任务。
四是加强门卫管理。实行半封闭管理,更换了学生出入证,严格执行凭证出入和出入登记制度。
五是加强对住校生的安全管理。学校对学生宿舍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床位出现的松动和脱节现象进行及时修理。寝室管理员加强了住校生的查铺次数,对个别办理退宿搬出学校居住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要求搬出学生写出退宿申请并由家长到校亲自办理方可。
六是加强交通安全管理。要求住校生周末回家或返校应乘座安全车辆,切勿乘座无牌照和超载车辆。
四、学校收费情况
一、领导重视,指导有力,保证了普法工作正常顺利开展
四五普法工作刚一启动,我院领导就认真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四五普法工作的文件,自觉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四五普法工作思路,充分认识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学院整体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学院成立了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党委书记李洪天任组长,副院长刘亚、党委副书记郑勇以及党委宣传部负责人任副组长,组员包括保卫处、教务处、工会、团委、两课中心等部门的负责人,其办事机构设在党委宣传部。各学系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为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工作联络员,建立和施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责任制。领导小组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普法工作。党委宣传部根据法制工作领导小组的意见,四五普法规划,及时调整普法内容,特别是一些新的法律法规颁布以及重要法律修正后,能及时订购学习材料,组织学习,使普法内容适应新的形势。为保证法律宣传教育经常开展,学院划拨普法教育和法制工作专项经费,提供经费保障,用于订购普法宣传材料、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加强法制工作硬件建设。今年订购的报刊杂志有:《法制日报》、《法律基础知识简明读本》、《法制教育学习资料》、《民主与法制》、《法学天地》等几十种,还订购了多套法制教育图片和音像资料,为宣传、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去年我院已投入余万元,主要用于校园内重点部位安装报警探头及办公楼消防器材,努力加强法制工作的硬件建设。
二、抓住重点,带动一般,全面推动普法进程
在四五普法启动阶段,我们结合学院实际情况,提出了抓两头,带中间的法制宣传教育方案,加强对领导干部、青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以领导干部率先学法用法、青年学生知法守法来推动一般教职工的学法积极性。
领导干部是我院普法对象中的重中之重。为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教育工作,我院将法律法规作为院、系两级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党委宣传部已为全体中层以上干部购置了《四五普法群众读本》(城市版),并拟定了学习计划。我院还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学习党纪政纪条规,观看《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录像,增强反腐倡廉意识。组织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党纪政纪条规知识考试,参考率达。我院还要求每位中层以上干部坚持写学理论、学法笔记,并在适当场合进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
在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青年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同时,对广大教职工的普法教育也常抓不懈。除利用教职工平常的政治学习日学习法律法规外,我们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在学法用法方面的带头作用,激励教职工学法用法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通过自己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学透一些,在本单位、本部门教职工的法制教育中起到了传帮带作用。青年学生通过各种法律宣传活动,营造了学习法律的良好氛围,吸引广大教职工参与观摩,提高了他们学法的兴趣。
三、拓宽思路,形式多样,不断增强普法效果
我院在一年的普法实践中,不断拓宽思路,探索新方法,努力提高普法教育的实效性。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法律知识学习与开展各种活动、讲座相结合。上半年,我院在全院四个校区广泛深入开展了校园拒绝宣传教育活动,各系分别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院团委组织万名学子签名活动、宣传部和各校区党委共推出四期宣传专栏,帮助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的本质;我院学生法制协会还专门邀请派出所所长、看守所所长和我院保卫处的领导为学生作法制教育报告;我院党委宣传部和保卫处联合组织近两千名学生参加淮安市青少年法律知识考试;组织三千余名学生观看淮海戏《粉祸》,充分认识吸毒的危害,开展校园拒绝活动;组织学生旁听公审,到体育馆参加淮安市严打整治宣判大会,接受法律教育;开展模拟法庭、文艺汇演等活动,把法制教育寓教于乐;为更好地学习贯彻落实《消防法》,我院还专门举行·消防知识讲座和消防演习活动;去年×月×日,是全国普法教育宣传教育日,淮安市人大等部门计余位领导专门在我院召开法制教育工作座谈会,大家共同研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普法工作,对我们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去年×月×日,省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工作检查小组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我们抓住这一契机,既营造了校园普法氛围,又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的普法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此外,我院还选派有关同志参加市普法骨干培训;为发挥我院人才的优势,选派法学硕士、副教授蒋大平参加淮安市普法教育巡回宣讲团,在淮安城乡传播法律知识。
四、建章立制,依法管理,积极推进依法治校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依法治校已
一、假期工作有条不紊
1、加强了暑假值班。暑假期间,学校每天都安排了一人值班,一位学校行政领导带班。所有值班人员均能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如实填写值班记录,确保了学校财产安全。
2加强学习培训。7月28日至8月1日,由教育副校长带领上学期评选出来的10位优秀班主任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组织的班主任培训,通过为期五天有培训,使10位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有了重新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心。
3、外国语学校推荐考试顺利。放假前,学校就召集毕业班的班主任、数学、英语教师对在校247名毕业进行了全面分析,根据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由语文、数学、英语三位老师结合本班的实际,依次排序推选四名学生参加外国语学校的推荐考试。今年我校魏哲元学生考取第一外国语学校,吕若凡、宋世华两名学生考取第二外国语学校。
4、精心编印校本教材。在学校已有的四本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假期我校语文老师根据“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又精心编制出了第五本校本教材。
5、改善了办公条件。为教师更换了办公椅子;改建学校多媒体设施;更换、维修了学生的桌椅板凳。
6、美化了校园环境。粉刷了校园墙壁;清理了学校杂草、擦洗了学校窗户,使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7、在学生中开展了看*、谈*、系*、表决心活动。
8、组织教师参加了*市语委办组织的汉字能力运用网上答题活动,有21名教师获得优秀,9月6日由我校5位老师代表*区参加了在杏花岭区新建路小学的笔试考试。
9、组织六年级毕业学生参加“我为*添光彩”网上签名活动。
二、开学工作井然有序
1、开学前工作起步早。按照区教育局的安排布署,今秋开学时间定于8月29日。8月20日,学校召开了班子会,对新学期工作进行研究,讨论学校《20*—200年学校年工作计划》;21日召开行政会,研究本学年人事安排;22日商量学校新的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量化考核》、《教师教学事故认定》等;26日与工作有变化的教师进行分头谈话,保证了开学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2、会议精神贯彻实。29日,56名教师全部按时到岗,学校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会上,具体安排了新学期各项工作,组织全体教职员工学习了《*区20*至200年工作计划》和《*市中小学教师五条禁令》。
3、学生报到情况好。30日,一年级197名新生报到,进行学前培训。31日二至六年级学生除11名学生转出外,1285名学生全部生报到,9月1日学校正式上课,开始步入正规。
4、课本配套到位快。8月26日我校去区新华书店拉书,第一次书基本上到位,为了保证九月一日学生用到新书,我校后勤人员在随后的几天每天往教材公司打多次电话,只要有教材到位,就马上去取,因此,在九月一日正常上课时,我校学生基本上都拿到了崭新的教材。
5、教师备课创新活。开学前一周,我校教导处就对本学期教师上课情况做了细致安排,29日教师报到后,对教师备课情况进行了安排,要求备出一周的课,并与31日上午进行了检查。
6、课程安排程序顺。根据*市课程安排规定,我校教导处人员8月26至28日加班加点安排新学期课程,保证开足开全所有课程,并在师生报到时,把“三表”贴到教室的墙上,发到任课教师手中。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师结合所任学科特点,制定了个人教学计划和学习计划。
7、师德教育人心齐。为了保证学校教师一报到就能马上进入角色,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本学期一开学,学校就下发了美文共品心灵互动的文章《做好自己的事》,告诫老师们“没有丹心,琢不出美玉;没有细雨,润不了嘉禾;没有智慧,收获不了成功。”做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平常心,有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宁静淡泊。做好自己的事,是它最真切的注脚。洗去浮华气躁,固守简朴平和。
三、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1、是加强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开学准备阶段,学校组织专人对学校安全情况进行了全方位排查。特别是校舍建设、设施设备,用水用电,教学用房等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对仪器室、实验室的消防器材逐一进行了检测,对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及全校的用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检修,保证了开学后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2、是加强安全教育。在本学年第一次升旗仪式及开学典礼上,校长在讲话中强调了学校安全,为学生上一堂行动的安全教育课,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开学第一天,组织学生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演播的《开学第一课》,并将《守护生命十大黄金法则》发放到班主任手中,通过板报进行宣传。并对法则的理解背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要求两周时间内全校学生全部能背诵。
3、加强门卫管理。实行封闭管理,更换了学生出入证,严格执行凭证出入和出入登记制度。
4、落实安全责任。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了职责任务。
5、开学第一天,我校就正常了导护工作,导护人员及时到各路口引领学生,各班主任、辅导员护送路队前进,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四、学年工作条理清楚
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战略思想,以三个代表为重要指针,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本思想,推行素质教育,创特色,创品牌,创示范学校,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办人民满意学校,塑造全新的教育形象。
工作目标:德育为先,抓好规范。质量为本,抓好教研。服务为上,抓好后勤。品牌为重,抓好管理。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工业化历史比较长的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都比较久远,这些国家大都已经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与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并且在管理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在此,对若干主要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作一些分析,以便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一、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技术教育在各类教育中是起步比较晚的一种,有了真正的职业教育机构才谈得上管理。也就是说,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是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的产生而慢慢出现的。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完善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制度,形成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特点。
(一)管理手段的多样化
1.法律手段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根本手段,它决定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各方面的权限与职责、体制的运行以及经费、师资等有关发展的重要事项。尽管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以及复杂性,使得通过立法手段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都为各国所重视。美国、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法规、法案。美国的教育立法相对比较完善,联邦法典第31章就是《教育总则法》。有关职业教育的立法,主要有《乔治·巴顿法案》(1946)、《职业教育法》(1963)等。《职业教育法》还在1968年、1972年及1976年作过修正,1982年本想再作修正,经过反复讨论酝酿,终于在1984年10月通过了新的《卡尔·帕金斯职业教育法案》,法案要求联邦政府拨款协助各州改善和发展职业教育,为条件不利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减少失业,发展经济。为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法案规定设置州职业教育董事会和州职业教育顾问委员会。可见,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也是建立在比较完善的立法的基础上的。
2.经济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与社会经济各领域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要有充分的物质经济条件。因此,经济手段是各国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经济手段进行管理主要是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保证和调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因此,经济手段是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保证手段、调节手段和控制手段。具体实施有以下两种:
(1)通过国家财政预算、投资或规定经费来源进行管理。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极其重视,政府通过经济手段主要对实施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保障措施。例如,瑞士政府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给职业技术教育拨款12亿瑞郎,占职业学校经费的1/3,其余2/3由州或市镇政府承担。而工厂和企业的培训费用则由企业和职业联合会承担,这部分经费占双元制教育全部费用的4/5。瑞士每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共计180亿瑞郎,按全国人口平均为人均2000美元。
(2)通过规定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和优化,提高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日本规定职业学校教师工资额比其他学校的同级教师高出10%;德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平均工资比资历相近的工人的工资高出50%至100%,比相同等级的国家雇员工资也略偏高。
3.行政手段
(1)规定职业学校师资的条件和考核进修制度
为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质量,许多发达国家对不同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任职资格及考核进修制度分别有明确的规定。各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队伍一般由理论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由于这三类教师担负的教学任务不同,各国都分别规定了他们的资格要求。
如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均作为所在州政府的公职人员,其中理论课教师必须接受大学教育,并通过国家考试获得合格证书后,经过3年左右的教育学和教学法方面的学习与实习,再通过第二次国家考试才能取得高级公务员教师资格;实践课教师则必须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科学校(师傅学校或技术员学校)或专科大学的毕业生,再经过两年的教师进修学院学习,并通过国家考试才能取得中级公务员教师的资格。由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形式以“双元制”为主体,故企业内还有大量的施训教师,但是施训教师并非是一种特定的职业,他们可以是师傅、技术员、工程师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是通过施训教师资格考试的有生产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根据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他们可以全部地也可以部分地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而不像职业学校的教师那样具有公务员的资格。
(2)规定办学建校的审批制度
各国对建立职业学校或者职业培训机构都有一系列的规定,建校都要经过教育部门的批准。如日本,对高等专门学校的办校标准就有严格的规定,通常由国家有计划地投资兴办,一般不准私人滥设,这就保证了教学的高质量。
(3)通过考核发证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共同推出的《由学校到就业法案》,要求实施在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进行企业培训的学习计划。从高二年级开始至少进行3年(包括高中后1年)的学校职业教育计划,并在生产单位的岗位培训中学习较为广泛的就业技能。凡完成“由学校到就业”计划者,可同时获得高中毕业文凭和职业技能证书。
(4)职业技术教育视导
视导即视察与辅导,这也是国外普遍采取的主要管理手段之一。
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工作是由各州组织进行的,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又大致相同。总起来,主要有三种视导方式:一种是双管制视导,由教育督察长负责组织开展视导工作,辅导工作由两种人进行,一是一般行政人员,对教师进行辅导,二是专业辅导员,对教师进行业务辅导;第二种是行政与辅导分立制,由正副督察长、校长和各部主任等行政人员直接对教师进行辅导,而专科辅导人员只提供专门意见和建议,与教师不发生直接关系;第三种是联络分布制视导,这是行政与视导结合的制度。
英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分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的教育科学部设有视学长,下属一批视学员,分管各类教育的视导;各地区则设有教育委员会管理当地教育,教育委员会下设教育处,处长下设视学员与专科指导员若干人,地方视学员受教育科学部视学员的指挥,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法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导制度比较完善,设有三级视学员。中央的职业技术教育视学员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退职教师,由教育部报总统任命,每年由教育部长派赴各地视导;大学区视学员通常只有一人;初级视学员受大学区视学员的领导。
(5)职业技术教育评估
评估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国外学者把课程、教学法和评估看作教学过程的三种信息系统。有人把评估看得比课程和教学法更重要。
(二)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
职业技术教育就是使就学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特别强调技能的培养,而保证受教育者充分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当然是职业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一任务往往涉及职业技术学校、实习工厂或有关企业。所以,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必须保证学校、工厂和企业的紧密配合。发达国家的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教学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将教学管理和实习管理紧密结合。实习基本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在校内实验室、教学车间和模拟室进行;二是在校外工厂、农场和企业里进行,以便使学生既通过间接媒体得到试验训练,又直接投入生产岗位从事实际操作,获得与某种职业有关的基本技能和工作本领。
德国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学校与工厂企业的挂钩关系,明确规定各方的义务和职责,互相配合,规定每周学校学习理论一至一天半,工厂实习操作三至四天,学生的考试既考基本理论,又考专业技能,还规定企业主需付给实习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保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新加坡也决定推行“攻读双轨计划”,1991年7月起在新加坡理工学院开始推行该计划。该计划实行兼读制;在校大学生每周有一天(工作日)、一个傍晚和星期六的上午到学院上课,其余时间都在公司边工作边接受训导员的实际工作训练。学生必须完成为期4年的课程才能获取工学院的文凭。
可以看出,各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都很重视生产实习的管理,通过有效的管理保证学员熟练掌握某种特定的技能。
(三)企业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
由于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技术工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就与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关系自然密切。所以,许多发达国家的企业就参与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中来,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如美国有合作教育,即攻读课程计划;日本搞产学合作;前苏联中等职业学校都与企业挂钩;德国与瑞士都实行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培训徒工的双元制。
企业参与办学的形式包括提供办学经费,提供实习操作场所,对学生实习操作加以指导,付给学生—定数量的补助费,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
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不仅不收实习费,相反,企业要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
美国的合作教育就是企业与各级学校联合办学,学生一半时间在学校学习,一半时间在企业工作,学习与工作交替进行,参与合作教育的范围包括从高中到研究生院各层次,属于合作教育领域的学生总数达80余万人。
在企业办培训方面,美国最为突出,每年美国企业用于职业培训的经费达300-500亿美元。日本的企业培训也颇有特色:一种是企业内培训,有经常性的短期培训和业余培训,还有企业办的各种学校,如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例如三年制的丰田高中,四年制的卡田工业大学,学员来自企业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入学后享受不同等级的津贴和奖金,结业后还获得某种资格、企业外培训是由厂外的各种培训中心进行,职工学习费用由厂方支付,培训期间工资照发。人们认为日本在对外经济中竞争性日益增强的原因就在于日本重视职工培训,劳动力的素质高。
(四)重视职业指导
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也是各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
职业指导始于20世纪初。1908年,美国设立波士顿职业局,从事职业咨询工作。这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开始。
法国于1936年颁布了《法案》,提出了职业指导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美英等同把职业指导作为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方法。
德国就十分重视在普通中学进行早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该国就在普通中学设立了“工作研究”课,旨在给最后两年的学生以职业指导。其形式有:参观、职业咨询、报告会等。
职业指导在英国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英国在20世纪初就开展了职业指导活动。1909年,国家制订就业介绍所负责安置青年就业。英国教育家把它看作是教导过程中的一个独立部分。英国还设立安置青年就业局,在综合中学和现代中学里设置职业方向指导课,配备专职指导教师,帮助学生确定职业方向。
二、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加大了管理的力度,出现了以下一些新的趋势:
(一)管理重点上移
发达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有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发展中国家的职业技术学校,有的是切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有的是中等和高等两个层次,不管是几十层次,目前多数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已从中级层次上移到高级层次,美国、日本等国家,社区学院、短期大学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泰国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该国想在20世纪末成为经济强同的愿望不能实现,但是这反而增加了泰同大办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心,一方面强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在职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向农村大力推广农业技术,落实到每个村庄,兴建5000个农业技术短训班和流动培养班,到2000年已培养农民达40万人次,并且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培训的规模。
(二)加大管理力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
随着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逐步重视,各国都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建立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明确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要求。而今后,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俄等同就着手建立全国统一的技能标准,并将其作为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美国于1994年通过了《2000年目标法案》,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应设置全同性的教育标准,以提高新增劳动力的整体水平。按照该法案,美国政府设置了联邦一级的“全国职业技能标准委员会”等机构,其职责是通过自主促进行业规范技能标准,以作为同家认可的资格标准据此。美国教育部和劳工部选定了22个行业设立项目并给于资助,以制定综合性的行业技能标准,从1996年起已陆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行业技能标准印等级考核标准,目前,已有部分职业领域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完成,供各州自愿选用,用于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指导和评估,以及用于招聘、考核、办证等方面。这项工作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对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各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建立进修与晋级加薪相结合的制度。如日本规定翻译任教若干年的职业技术教育教师,若在大学加修规定的学分,可获得高一级的教师资格,并晋级加薪和提高社会地位;德国职业学校教师若参加留职带薪进修,就可获得高一级的任职资格,或可获得另一种新的资格,诸如另一学科的任教资格、校长任用资格、督学任用资格等。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证书则规定了4至10年不等的有效期限,迫使教师利用夜间或暑期进修,并利用每7年一次的休假(半年至1年)去大学修读规定学分,以换取新的教师证书并提高待遇。
今后,各国在这些方面还会加大管理力度,以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政府投资力度增大
近年来,由于各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所以,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而且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这一趋势在新发展起来的一些国家表现尤为突出。
新加坡政府1998年对教育的投入已占到政府财政支出的20%左右,占CDP的4%;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局负责对组织和建立起来的4所理工学院予以拨款,对理工学院教学和日常开支予以补助,按每个学生每学年人均2万新元拨给。新加坡政府还通过征收技能发展税,建立了全国性的技能发展基金,作为提高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费用。负责管理该项基金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借此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津贴,鼓励和扶持雇主开展厂内的职工培训。
法国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也在增长。1988年,职业技术教育经费710亿法郎,占当年教育经费3980亿法郎的17.8%,计划2005年上升为25%,约为1420亿法郎。企业为教育的投资也在增长,在法国教育总投资中,企业投资1984年占4.6%,1988年占6%,2005年将占7%。
(四)学校管理民主化、多元化
近年来,各国的职业学校管理都呈现更加民主的趋势。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制相辅相成。在学校里,师生员工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许多国家都成立了教代会,充分保证广大教职工行使民利。教代会主要是:对行政工作的计划和总结,财务预决算,基金使用,分配方案,人事任免,机构设置等重大事宜和改革方案有审议权;在法律和改革允许的范围内,对职工福利等切身问题有决定权;对校长和其他领导干部有监督评议权;对校长有表彰、批评和建议上级给予嘉奖、晋升或给予处分、免职权等。
不仅如此,各国还努力吸收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管理主体多元化。
【关键词】学分制;高校;学生管理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人的个性出发,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正是在这一形势下,一种以教育改革为先导,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探索建立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模式已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完全学分制的含义及特点
1.完全学分制的含义
根据《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的定义,“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单位衡量某一教学过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目前,教育界较为认同的学分制的定义是: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2.完全学分制的特点
(1)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学分制是从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突出的特征是允许学生选课修读,能否自主选择课程是完全学分制区别于学年制的标志,是完全学分制区别于其他类型学分制的标准。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自主选择系科和专业;第二,自主选择课程;第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与学习进程。允许跨系、跨专业选课,允许主、副课程兼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自利和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和志趣,充分调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
(2)学习期限的灵活性。在学习年限上,完全学分制以弹性原则取代原有的刚性规定,对学生学习年限赋予较大的灵活性,用修完课程所取得的学分数量作为学生是否可以毕业的标准,允许成绩优秀的学生提前修满所规定的学分并提前毕业,同时也对部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年限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滞后一定的时间毕业。满足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不同情况和要求,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考核方式的变通性。完全学分制根据学生是否取得足够学分、学分绩点高低等来衡量学习效果。因此,对于学生修读的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均可重修考试或另选另考,直到合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这种允许受教育者在一定限度内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的做法,体现了对学生个体的重视,以学生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和兴趣爱好,有利于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就业需要、个人需要等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才能。
二、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新要求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表面看,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以学年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后者是以课程学分作为学生学习成绩计量单位。但从实质上讲,学分制是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根本性变革,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对学生教育管理提出新要求。
1.对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学年制条件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对集中,全班同学有一张统一的课表,上课教室、时间都是固定和统一的,相关的教学信息和日常事务等都是通过辅导员、班主任、班长等向全班同学传达。实行完全学分制以后,每位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发展方向、学习兴趣选修不同的课程,其上课的时间、地点不尽相同,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张不同于其他同学的个人课表。学生专业变动频繁,统一、集中的时间减少,生活分散化趋势明显。在学生中出现了以专业班级为依托的注册性群体、以选课为载体的学习性群体、以居住区域为活动范围的生活性群体、以共同的爱好形成的兴趣性群体、以互联网为载体的虚拟型群体等等。这些群体互相交叉、补充,这对传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2.对学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提出了新要求。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必然有多样化的需求,这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和功能,要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为主转为对学生的咨询指导、服务保障为重点。学生选课、成才发展方向、大学生涯规划和人生目标的确定需要予以及时指导;激烈的竞争环境,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惑和矛盾在所难免,需要及时咨询疏导,缓解心理压力,及时给予心理健康辅导;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贷款办理、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工作更需要关心和提供帮助;弹性学制的实施,学生可提前毕业,也可休学创业,学生转专业、选修、重修等教学管理事务增多,对学籍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业时间的不一致,就业指导中的政策宣传、信息服务、择业指导、办理派遣等工作量会明显加大,对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带来挑战;学生对能力锻炼的重视和参与第二课堂的热情,需要通过规范社会实践、社团建设、校园文化、学科竞赛等活动来加以推动和引导。
3.对学生素质评价提出了新要求。学分制以选课制为主要特征,学生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习进程、选择学习地点、选择学习方式。学生培养模式由整齐划一、千人一面向个性化、多样化、复合型方向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实现其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发展。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出了新要求。目前,多数高校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并成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主要依据。虽然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与内容不尽相同,但一级指标都涉及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往往以专业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测评。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同一专业和班级学生交往和接触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同学之间的品德素质相互测评变得缺乏客观依据;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跨专业选课,在同一个时间段,每个学生所修课程的门数,以及所修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对衡量学生学习的质与量提出了新要求。
三、构建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重视学生个性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完全学分制的推行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一种现实选择。高校要尽快构建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机制。
1.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构建全员育人体系
学分制是教学管理的手段、方法,而不是管理的目的,实施学分制必须给学生以学习的自,以学生以及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由教育管理转向服务,由他律向自律、自治转变,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管理理念。学分制条件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需要学生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全体教职工围绕“育人”这一中心任务,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思想,为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身体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服务,为学生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形成个性特长,创造和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2.建立和完善学生成才服务保障体系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应在加强传统行政管理的同时,探索建立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成才的导向型的服务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导师制。为本科生配备具有丰富教育经验、懂得教育规律的导师,导师就是“人生发展的设计师”,帮助学生制订学习方案,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倾向等正确选课,帮助学生安排好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计划,对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学习、科研实践、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二是建立辅导员进公寓制度。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之间接触和交流比较多的载体是学生宿舍。宿舍的成员较稳定,流动性不大,无论学生个人的学习活动呈现多大的多样性,但早、中、晚都会有同学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从而为集体活动的开展和教育管理信息的有效传达创造了条件。辅导员通过深入公寓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通过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思想、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帮助与指导,实现辅导员对公寓管理的全面覆盖,努力培养学生各项综合素质,把公寓创建成学生生活、学习的温馨家园,成长、成才的重要阵地。三是建立六大服务体系--选课指导中心、职业生涯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勤工助学服务中心、学生社团与文化活动中心、公寓管理中心等等,这些咨询和服务体系是发挥学生工作导向、服务职能的载体,通过这些载体的集中办公,为学生选课、学业规划、心理健康、职业选择、成才目标的确定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建构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有效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管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针对学生在追求学分动力驱使下出现的重业务轻政治、重学分轻素质倾向,应建立和完善学生德育学分考核与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设置上,将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指标改为以基本学分为参评资格,以学科成绩加权平均绩点为主,素质拓展、创新能力以及学生在社区的表现等作为重要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为依据,进行学生评优、评奖等相关工作,积极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4.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党团组织管理体系
党团组织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高校学生党、团基层组织设置是同学生行政管理基层组织相一致,自上而下建立一个从学校党(团)委到学院(系)分党(团)委、年级学生党支部(团总支)、班级团支部完整的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完全学分制打破了专业、年级界线,学生工作重心转向了公寓,因此,党团组织必须超前占领学生公寓阵地,如在社区公寓建立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党员之家,以楼层为单位开展工作,为学生工作在公寓的开展提供活动形式和组织保障。除了在社区公寓建立党团组织外,在以课程为纽带的教学班级也可尝试建立临时党(团)支部,在学生社团建立临时党(团)支部等等,扩大党团组织的覆盖面,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党团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5.建立网络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
网络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介”,已广泛渗透到大学校园的各个角落,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构。利用网络开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可以克服时空的局限,解决学分制实施给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带来的不便和冲击。学校可以在网上开设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心理咨询、生活服务等栏目,建立BBS平台,畅通师生信息交流渠道,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他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收集教育对象的相关信息,便于及时沟通、交流和指导。对于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工作而言,由于选课制的实行,全天随时都有学生上课和休息,学生工作的难度增大。通过网络设立辅导员邮箱、班级论坛等,进行个别事务的处理和心理辅导,可以克服时空的障碍,拉近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心理距离。
总之,完全学分制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社会化、国际化和大众化趋势的必然产物,完全学分制的实施,迫切需要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建立与完全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既全面发展又具有鲜明个性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费英勤,李向晟.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2]李明国,杨金娥.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对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科技资讯,2007(8).
[3]茆汉成.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14).
[4]陈健.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2009(1).
[5]王政书.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