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融合教育

融合教育

时间:2023-01-02 05:1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融合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融合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听障学生 融合教育 团队合作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促进教育与经济、政治多元文化的良好互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致力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围绕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来进行,维护每一个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的受教育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某一层面上说,特殊教育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融合教育提倡让特殊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将有助于特殊儿童开发特殊教育潜能,回归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

一、听障学生融合教育

(一)融合教育概述。自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国际融合教育拉开序幕以来,特殊教育工作者、特殊儿童的家长对“隔离式”的特殊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们提倡让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样将有助于他们回归主流社会。

融合教育原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于听障学生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更为重大。听障学生要求接受融合教育的愿望越发强烈,是顺应特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教育公平、补偿聋校义务教育及听障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听障学生教育要做到真正的融合,需要多个相关服务专业共同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开发听障学生的潜能,才能使他们以最佳程度地融入社会。

二、听障学生融合教育服务团队的成员

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不仅仅是课堂的融合,还包括学校的融合、家庭的融合和社区的融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相关服务团队成员的选择要根据听障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需求特点来加以选择:

第一,普通教育教师。在融合教育中,普通教育教师和特殊教育教师是实现融合教育的主体,包括各级从事普通教育的教师。

第二,特殊教育教师。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特殊教师一般就是具有聋教育基础知识的教师,对听障学生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三,学校教辅人员。这里的教辅人员包括学校行政人员和学校辅导教师。

第四,语言康复师。在语言学习方面,听障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需要专业的语言康复才能赶上一般的学生。

第五,心理治疗师。由于听力的缺失或损伤,听障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听力,导致听障学生认知局限,甚至会认知偏差,造成心理问题。所以,听障学生的教育更需要心理治疗师的参与。

三、听障学生融合教育的团队合作

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学校教辅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在听障学生的融合教育中,一直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指导者的角色,承担诊断、康复治疗、设计和实施教育计划等重要责任。

(一)普通教育教师。普通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是个案管理者的备选人员。

(二)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特殊教育教师即聋生教师是个案管理者的最佳人选,在团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起着整合专业服务,将相关专业服务融入教学的作用。

(三)学校教辅人员。掌握并传达相关政策文件,协调并安排专业人员到位服务,建立并管理学生资料,提供行政支援,规划与调整专业服务资源,是团队顺利运作必不可少的角色。

(四)特殊教育相关专业人员(心理治疗师、听力治疗师、社会工作人员和职业康复人员)。他们熟悉学校环境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明确服务目的与团队运作方式,协助教师和家长落实专业建议,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服务,协助听障学生转接其他专业。

(五)家长。父母是听障儿童的主要照顾者和养育者,因此,听障学生融合教育中父母是不应忽视或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总之,在听障学生的教育中,融合教育能让学生更早接触普通人群,参与社区活动,接受全面教育,为将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过有品质的生活打下基础。因此,各相关专业的服务人员要以听障学生为中心,以专业的知识技能为听障学生服务,以宽阔的胸襟接纳其他专业人员,促进听障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白瑞霞.高等聋教育呼唤融合教育[J].中州大学学报,2009(01).

[2]方俊明.融合教育与教师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3).

[3]胡晓毅.论特殊需要儿童家庭与专业人员合作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

[4]张宁生,陈光华.再论融合教育:普小教师眼中的“随班就读”[J].中国特殊教育,2002(02)q

[5]柳树森.全纳教育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华国栋.随班就读教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第2篇

“读好”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老师的教,一方面在于给他们以掌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给予重新学习的机会。设计一个影响智力发展的环境,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与正常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从伙伴和搭档那里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这样看来,融合教育教学中,成立“帮带、协作”小组,让伙伴和搭档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去感染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就十分重要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其潜在的智力开发和发展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学生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二是群体智力的相互补偿。因此,强调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个作用要充分反映在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在群体中得到教育、康复、补偿、提高的重要措施。

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

反之,如果没有伙伴、搭档的帮带作用,学生嘲笑,那么只靠老师一个人去改变他们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发挥伙伴和搭档的帮带作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要真正从心底里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奉献一片爱心和诚心,给其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意的集体环境,使其生活学习中处处、时时得到伙伴和搭档的帮助和关心。这样,才能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适应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使他们将来真正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平等参与社会、融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作者:刘刚单位:辽宁省本溪市特殊教育学校

第3篇

昆明学院 陈 晓

【摘 要】文章结合国内外融合教育发展现状,通过对云南省190名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访谈、调研,了解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现状,经分析研究提出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的思路与策略。

关键词 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8-03

一、学前融合教育

“融合”,美国教育部(2007)定义“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正常发展同伴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旨在强调提供特殊需要幼儿一个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学习环境”。学前融合教育,指有特殊需要的0~6岁学前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二、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现状

从美国“回归主流”运动的开展,以及“零拒绝”“最少受限制环境”原则的提出至今,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美国3~6岁的特殊儿童基本都在普通托幼机构接受教育。英国的Warnock Report、The Green Report、DFEE等法案、报告,为英国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经济发达、融合教育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已经关闭大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国内,《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指出“各地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列入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支持普通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残疾儿童。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增设附属幼儿园(学前教育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等省市,部分幼儿园已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与培训也已提上日程并逐渐实施。

三、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现状

1.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现状。截止2011年,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共20132名。其中,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4966名,占总人数74%,已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远远落后于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儿童的受教育程度。

2013年以来,云南省在重点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鼓励有条件地区积极举办3岁以下残疾儿童的教育康复机构,开办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加快普及残疾儿童学前一年教育。但因学前教育未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且云南省多地教育资源匮乏,因此未把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提上工作日程,直接导致残疾儿童入园难的问题。通过调查、访谈发现: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理解模糊,招收残疾儿童无法教育。部分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不仅引起普通儿童家长的强烈反对,还会因不了解残疾儿童特点导致教学事故的发生,综合多种因素许多幼儿园拒绝招收残疾儿童入园。

理念模糊、融合教育师资的短缺,成为剥夺特殊幼儿学习机会的理由,也成为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瓶颈。

2.云南省幼儿教师问卷调查。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是否会遇到特殊儿童,是否需要掌握融合教育知识,是否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为详细了解这些情况,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0份,回收182份,回收率96%。调查的对象来自于昆明、文山、临沧、德宏等地,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表1显示:调查对象,52%在26岁至35岁之间,47%教龄在5年以下,学历在大专、本科的均达45%左右,67%为学前教育专业背景。来自不同地区的190名幼儿教师,具有年轻化、教龄短、学历高、专业性强的特点,但其中无特殊教育专业背景的幼儿园教师。

图1显示,99%的调查对象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殊教育知识,60%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幼儿的经历,遇到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智力落后、情绪和行为障碍类型的儿童较多,遇到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超常三类儿童的几率较小。46%的幼儿教师曾经被家长询问特殊幼儿教育问题。

一名合格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研究者就融合教育课程问题对190名在职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职教师对《特殊教育概论》、《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内容了解较多,而在职教师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四、云南省高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现状

1.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云南省师范类院校有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学院、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保山学院、楚雄师范学院、大理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红河学院、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院等。通过调查显示,云南省各师范类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均开设教育类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在其课程设置中并未发现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尚未列入人才培养方案。

2.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关于学前融合教育的问卷调查情况。本文对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10个班级,其中包括六个本科班以及四个专科班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34份,有效回收512份,回收率为96%。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2,调查内容相关情况如图3、图4所示。

调查显示,253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区别,225名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二者占总人数的93%;285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特教知识,217名大学生认为幼儿教师非常需要具备特教知识,二者占总人数98%。

昆明学院作为一所综合性应用型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昆明市以及昭通、文山、临沧等各州市实习、见习机会较多。调查显示,昆明学院大学生在实习、见习期间遇到特殊儿童比例相对较高,其中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这与对幼儿教师的调查结果相吻合。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学生接触特殊教育相关课程较少,大学生希望接触、学习的特殊教育相关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

五、讨论

纵观国内外,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特殊教育以及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推进教育公平,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师资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关键。研究者通过调查190名在职幼儿教师以及534名在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结论如下:第一,无论是在职教师还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其工作、实习、见习中,均有遇到或教育特殊儿童的经历,遇到较多的是多动型注意缺陷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障碍以及智力落后儿童;第二,在职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均希望可以学习特殊教育相关知识,以便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特殊儿童;第三,无论在职教师还是在高校就读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六、意见或建议

1.高等院校学前融合教育师资的培养。

(1)加大融合教育的宣传力度。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师资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师范类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及其他师范类专业的培养。然而,云南省各类师范类高校尚未把学前融合教育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建议云南省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特殊教育专场讲座、残疾人艺术团巡回演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以及在儿童福利院等机构做义工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特殊儿童,提升对融合教育的认知度。首先培养在校大学生对融合教育的积极态度与专业认知,使其在工作中遇到特殊儿童不会束手无策、冷漠,而是用专业的态度去关心、教育特殊儿童。

(2)开设融合教育相关课程。在对幼儿园教师、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中发现,希望学习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因此,各高校在开设学前融合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考虑将三门课程知识进行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有大量的见习、实习机会,可以安排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院、早期疗育机构等,让学生对各类障碍儿童有更直观的认识。开办特殊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例如:昆明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临沧师专,可将两个专业资源整合,实验室资源共享,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可以深入学习、实践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此外,建议师范类院校可以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一至二门融合教育课程,例如:《融合教育研究》、《特殊教育概论》等,在师范类高校学生间普及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相关内容,使未来的一线教师面对特殊儿童不再陌生,这对于推动云南省融合教育具有重要、长远意义。

2.康复机构专业人员培训。早期干预对特殊儿童具有特殊意义,建议康复训练机构、早期疗育机构整合医疗与教育服务体系,在机构中开设学前班、早教班,在为孩子提供康复训练的同时,为特殊儿童提供恰当的教育。双管齐下,促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师资问题,早期疗育机构可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入职培训,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系统学习、掌握康复训练知识,这样既可为特殊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同时又可进行简单的摆位、语言训练、作业治疗等,教育康复整合使特殊儿童在与时间赛跑中看到曙光与希望。康复机构、早期疗育机构培养融合教育师资,缓解了特殊儿童入园难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云南省融合教育师资短缺问题,促进云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亚,赵丽娜.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的态度和压力研究——以有融合教育经验的普幼教师为对象[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2]周念丽.学前融合教育的比较与实证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冯雅静.国外融合教育师资培训的经验和启示[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4]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广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杨志成.云南省特殊教育现状与发展报告[Z].2013.

[6]王建颖.在2012年度全省特殊教育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 ynjy.cn /chn201010201505186.

[7]杭州市区普通幼儿园学前特殊教育师资现状的调查问卷[EB/OL]. sojump.com /jq/240387.aspx.

第4篇

随班就读是当今普特融合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普特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径。随班就读的普特教育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基于融合教育的视角,随班就读的普特教育应注意心理接纳、同伴作用、自助教育三个策略。

关 键 词

融合教育;随班就读;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2

所谓融合教育,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视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残疾儿童安排在所在社区的普通学校就读,并提供最适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帮助,使不同学习风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残疾儿童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公共教育。[1]融合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把S班就读作为融合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在主流教育的环境中给予特殊儿童特殊的关怀、辅导、心理咨询;融合教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对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身心成长都有着积极作用,对发展我国特殊教育乃至推动整个基础教育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在普班的班级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策略实施有效德育。

一、心理接纳策略

观察发现,随班就读班级中往往存在按成绩好坏划分“等次”的现象,因此随班就读生常受忽视与排斥,他们就像没有取得“正式”身份的临时学员,并随时存在退学的风险。教师、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相互不接纳,甚至常处于对峙状态,关系十分紧张。为此,我们首先要设法引导老师、普生与特生之间相互接纳。

1.加强培训交流,建立正确观念

通过推送特殊学生的教育资源,举办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及心理教育讲座,邀请校外特教老师和校内外心理咨询教师与老师们进行交流研讨,更新他们观念,帮助他们深入了解特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心灵所需,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普特融合教育价值观,树立有教无类、有爱无碍的教育信念,从心底里接纳特殊学生。事实证明,老师对特殊学生的接纳是师生双向接纳的前提,而不管哪类学生,都不会拒绝爱的拥抱。

2.开展丰富活动,引导相互接纳

活动是最好的育人途径,为了引导普特生相互接纳、尊重,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活动。如助残日前夕,我们在国旗下讲话中呼吁同学们关爱残障同学;世界残奥会期间,我们的“百师讲坛”特地邀请了两届残奥会冠军周国华来校作“自强不息,奋勇争先”的励志报告。她身残志不残、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赢得了全体师生的尊重,而她的乐观善良、阳光向上更是感染和鼓舞了每位师生。

而在墙报与走道上,我们则有意识地张贴普生撑扶残疾生、普生教特殊学生做实验、普特生共上体育课等互助互爱的照片;张贴普特生双向接纳活动中的作文、绘画、科学小制作等作品;在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中播放普特互助的动人故事等。此外,我们还争取家庭的介入配合,通过有关培训,引导家长从心理上接纳残疾群体。

这些普特融合活动,加深了普特生间的相互了解,让他们发现了个体的差异性,从而接纳并尊重这种差异,甚至懂得了欣赏这种差异。

二、同伴作用策略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同伴就是一个良师益友。为此,我尝试采用同伴作用策略解决普特生的交往障碍和老师精力不足问题。所谓同伴作用,即年龄相仿的儿童间通过一定形式的交往,在行为、态度和学业等方面产生相互影响。它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在普特教育中决定着融合的质量。

我从班里挑选了一些责任心强、有耐心、有爱心、善于沟通且情绪稳定的同学,与残障儿童组成一对一或多对一合作小组,各组员一起生活、一起活动、一起学习。为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我事先对同伴指导者进行了培训,过程中也有针对性地给予奖励,这样就使同伴指导者能在生活、学业、社交、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给予残障学生合理的指导。另外,我们创设了“7+1”和“5+1”住宿模式,以更好地帮扶残障生的日常生活,如提醒洗头洗澡、参与打扫宿舍等等。

我曾经担心合作小组的普生们是否会因为要帮扶而耽误学习,进而厌烦这样的安排与活动,但调查结果表明,我完全是多虑了。参与帮扶的大部分同学都表示:“参加帮扶活动前,很少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而现在能体会他人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立场和感受,并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给他人辅导学业后,自己的学习成绩也比以前好了,表达能力和耐心也进步了很多。”

实践表明,同伴作用策略能促进普特学生在学业成绩、自信心、自尊心、自助力等方面获得明显提高,进而加深情感体验和社会交往,实现德性发展。

三、自助教育策略

自助教育是全国特教专家张洁华老师的团队提出的特教理念。意即通过为残疾儿童提供他助环境、自助课程,通过个别化训练,增强他们的自助力,从而减少这些特殊少年儿童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实践中,我们努力给残障生创设自助的环境(如肢体残疾同学需要的电梯、盲人道等),并选择适合他们的生活化课程(如心理辅导课程、生活自理课程、交往课程等等)来加强对他们的各种训练,以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助力,使他们更快地融入正常社会。而对普通学生,我们则大力推送接纳课程(如爱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辅助技能等课程),提升他们辅助残障生的能力、自助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培养他们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成长。这样,残障生和普通生对老师、学校及家庭的依赖都逐渐减少,残障生能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普通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随班就读的普特融合教育实效明显提高。

实践表明,随班就读的普特融合教育是一种“共生共赢”的德育路径,有着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值得普特融合教育者大力参与和努力探究。

参考文献:

[1]历才茂.关于融合教育的阐释与思考[J].残疾人研究,2013(1):53-58.

第5篇

随班就读模式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两周之内,北京市残联就联合北京市教育部门了《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听力、肢残、言语、视力、智力及精神等7类残疾孩子,可享受双学籍制度,即除了可就读特殊教育学校外,还将接受能力评估,符合条件者可就近就读普通学校。

随班就读对象是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儿童少年,包括脑瘫、孤独症及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少年。让残疾孩子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无疑更有利于孩子融入社会。每个残疾孩子应该有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上特教学校或接受送教上门服务。北京市规定,学校应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结合其特殊需要给予妥善照顾,以每班安排同类残疾随班就读学生1人至2人为宜,原则上最多不超过3名。

北京市副市长丁向阳表示:残疾孩子与健全孩子一起就读,可更全面地了解、适应社会;而对健全孩子来说,也可以学习如何帮助别人,并获得激励。北京残疾人中小学在校生有8200人,有5600人在随班就读。这个比例不到70%,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分析发现,小学、初中接纳残疾生相对高中而言,还是比较乐观的,一到高中阶段,残疾人就较难进入了,只能去上残疾人职业学校。因为上高中需要凭分数,需要考体育,肢残孩子考体育肯定是零分。只有取消对残疾孩子体育要求,才能实现残疾学生入学普通高中。对此,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委将与学校进行专门研究,解决残疾孩子随班就读问题。

无障碍设施成为瓶颈

制定相应的政策可以马上就办,但是硬件改造需要时间和金钱投入。残疾人随班就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障碍环境远远不够。北京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残疾孩子在普通学校入学时常遭到拒绝,理由之一是学校不具备接纳残疾学生的环境条件。很多学校里没有电梯,没有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卫生间,没有供轮椅走的坡道。残疾学生出行、学习极不方便。

北京中小学现已承诺招残疾生就近入学,并在年内完成校园设施的无障碍改造,让残疾孩子在校园出行、学习更方便。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执行理事会理事长吴文彦说,为了方便残疾孩子在学校就读,残联等部门将开展全市中小学无障碍设施、师资状况调查,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市融合教育推进专项规划,并分步骤对全市中小学学校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工程、资源教室建设工程和康复师资培养计划。残联等部门还将启动对残疾少年儿童就学需求的调查,针对随班就读学生,还将启动辅助器具适配项目,实现随班就读学生学习交流无障碍,并将试点开展“康教结合”的学前教育,为残疾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康复技术支持。今后,融合教育要进一步向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延伸,大学也要加入此行列。

针对“尽可能随班就读”的要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提出,要做到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必须转变将残疾学生当作“特殊”学生对待的思想,同时要将保障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纳入财政预算。熊丙奇介绍说,在加拿大没有特殊教育学校,所有残疾、智障的学生和普通学生一起入学。为此,学校为残疾学生设立了专用设施、通道,而政府部门为此投入大量资金。平均算下来,政府为每个有肢体、智力障碍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上学每年要支付3万加币。这是生均培养费的4倍左右。很多地方的校园一直忽视无障碍设施建设,其他诸多细节上也存在人性化缺失的现象。也许,我们现在需要从校园建设规划标准上开始认真考虑如何体现人性化,尽快使每个校园都成为无障碍校园。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部分学校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建设无障碍校园。2009年秋季开学,武汉市有14所经过新建、扩建后的中小学在校园内增设了无障碍设施。位于~口区的武汉市博学初中的走廊栏杆均比以往降低了10公分,从一楼到操场的走道楼梯边,也有了可以直接通过的坡道,一间无障碍卫生间也投入使用。在该区的常码头中学,新生王新由于出生时体内的直肠长度不够,医生经过手术,从他的小肚子上接出了一个排泻管道,他只能每天背一个袋子在身上,装自己的排泄物。每天,王新的妈妈都到学校来,帮助他清理。以往,这是一件让王新很担心出丑的问题。不过现在,他可以使用学校的无障碍卫生间,不仅比较隐蔽,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陕西省西安市2014年初的《西安市创建无障碍环境市县实施方案》规定,中小学建筑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40%。在全国范围内完善中小学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为了推广随班就读。让残疾、自闭、智障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已是一种国际趋势,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而不是被当作特殊群体学生对待,而且对其他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教育。为他们专门设立一所特殊学校,是容易的,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平等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挑战。为此,中央向各地给予了补贴,地方政府也给予了配套补贴。在西安的无障碍改造计划中,中央政府拨款260万元,陕西省政府也拨款5000万元。

携手残联发展融合教育

2012年,东莞市残联表示,东莞将创建全国无障碍城市。《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将“成立市无障碍设施建设评估督查委员会”。不过,这个统筹部门却至今未成立,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的职能至今仍分散在各个部门。其中,无障碍中小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100个城市创建了无障碍建设城市。

目前,全国残联及各地残联正在促进建设无障碍城市工作,其中,专门把发展无障碍中小学和残疾人融合教育列为重点工作。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与残联携手发展这些工作,将使教育得到进一步提升。残联提出的融合教育,在欧美又称全纳教育。十几年前,中国的教育部门就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提法:随班就读,确立了我国残疾学生的教育原则。我国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全纳教育与素质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致性。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倡导教育应注重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以德育为导向,以创新为突破。创新的氛围是建立在自由、团结、和谐、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全纳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课程应该适应儿童的需要。学校应该提供学习各种课程的机会,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具有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学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更加关注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课程是为了学生,而不是学生为课程而学习。课程教学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多样性和各自的差异性。

但在多数地方,这种教育观和教育原则没有得到认可,更谈不上普及。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投入不足,学校没有接纳残疾学生就读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到,要“尽可能在普通学校安排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如果不投入大量资金加强校园设施建设、改善教学服务,那么,“尽可能”就会变成没可能。

新建学校均应无障碍

陕西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出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紧迫性。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陕西省各类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人数有5437人,视力、听力、语言、治理四类残疾儿童在校生仅有5166人。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义务教育学校都应积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不断扩大随班就读规模。2011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在中国有60%的残疾学生得到教育机会,他们中的大部分是随班就读,还有近40%的残疾儿童处于失学状态。

即使是进入学校随班就读的学生,也出现了由于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不适应状态。有研究显示,由于普通学校缺乏无障碍设施,一些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无法与其他学生一样参加各种活动,甚至一些日常活动也需要其他学生照顾。这种情况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产生社会退缩行为,即不愿、不敢和其他学生交往,怕给别人添麻烦,怕受到别人的嘲笑和冷眼。本来是希望残疾学生能够更加社会化的融合教育,反而导致他们更加自惭形秽。

第6篇

【摘要】“协作”教育理论的提出,对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里的“协作”其实指的是伙伴与搭档间的协作,它所强调的是学生间相互的帮带与长短处的互补。提起伙伴与搭档,人们习惯于想到正常生间的“协作”。事实上,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它的作用同样重大。特别体现在正常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的帮带作用及各方面的积极影响上。文章就融合教育教学中伙伴与搭档的作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融合教育;残障儿童;伙伴与搭档

中图分类号:G7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2-0080-01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明确指出,对于适合进入普通学校的残疾孩子,要就近就便、优先安排随班就读。计划还指出:加强普特融合,在推进随班就读的同时,组织特教学校学生到普通学校交流学习,逐步形成制度,促进融合教育的全面实施。

众所周知,听力或言语障碍的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大脑病变,致使他们在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认识活动中产生一系列的障碍,不能像同龄儿童那样有效地适应周围的社会环境,更难以同周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遇到更大困难。因此,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融合教育的教学过程中,除注意学生智力缺陷的矫正、康复训练外,还应该把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改善其生活活动和学业成绩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学间的情感交流是学校中各种情感交流的主要部分,每个学生每天都生活在学校、班级这个群体中,他们每天接触的时间最长,他们之间友好相处是老师做好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工作的纽带。所以老师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引导他们,使每个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都能和正常生相处的感情融洽,利用伙伴和搭档的力量,使他们共同进步。

融合教育理念的宗旨之一就在于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能够在正常生中生活、学习、受到正常生各方面的积极影响。这也是“全纳性”教育的雏形。而融合教育的难度就在于“读”。“读好”的关键一方面在于老师的教,一方面在于给他们以掌握学习所需要的时间,给予重新学习的机会。设计一个影响智力发展的环境,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与正常生之间保持和谐的学习环境,他们就会从伙伴和搭档那里得到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的欲望。

这样看来,融合教育教学中,成立“帮带、协作”小组,让伙伴和搭档所形成的集体力量去感染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就十分重要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其潜在的智力开发和发展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学生个体智力的自身提高;二是群体智力的相互补偿。因此,强调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融合教育教学中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且,这个作用要充分反映在学习、活动、生活等各个方面,这是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在群体中得到教育、康复、补偿、提高的重要措施。伙伴与搭档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创建不同类型的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可以帮助他们参加更多的活动,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的格外关照毕竟是有限的。一节课里拿出五六分钟来,针对随班就读生进行指导,已经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而伙伴的搭档却有相当多的时间和其相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他们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和学习指导。而且,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心理总是与正常生有差异的,往往在与老师的合作上,产生心理压力,不能很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而与伙伴的搭档在一起,由于年龄、心理等方面相近,他们会随便得多。无论是外界环境条件,还是心理境界,都适于进行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学习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伙伴帮助,要比教师在课上有限的时间里对其指导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对随班就读的听力或言语残疾生最有效的支持,莫过于让他们和正常生做伙伴和搭档,建立一种真诚、关心、友谊及支持的关系。

为了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听力或言语残疾生从心理愿意留在学校学习和对学习产生兴趣,我们在融合教育教学中就要有计划、长期不懈地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进行有效地帮助,协作活动,组建伙伴和搭档协作小组,关心他们,接近他们。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主动找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参加,在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正常儿童说日常用语。安排优生和他们同桌,在课堂上让听力或言语残疾生学着优生读生字、词,回答简单的问题。课外活动让好学生做他们的伙伴,时时矫正他们的语言和行动,等等。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同伴的帮带作用,不但使全班同学不另眼看待他,他自己也不会觉得不如别人,而是更有兴趣、有信心地学习了。反之,如果没有伙伴、搭档的帮带作用,学生嘲笑,那么只靠老师一个人去改变他们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

只有发挥伙伴和搭档的帮带作用,对听力或言语残疾生要真正从心底里热爱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进步,奉献一片爱心和诚心,给其营造一个温暖、和谐、充满爱意的集体环境,使其生活学习中处处、时时得到伙伴和搭档的帮助和关心。这样,才能为听力或言语残疾生适应社会打好心理基础。为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做好心理准备。使他们将来真正成为能够独立生活、平等参与社会、融合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勇.基于聋人特征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装饰,2010,(12).

[2]崔勇.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创意设计思维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09,(6).

第7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特殊儿童;融合教育

基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众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升,大众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等方面关注度越来越高。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环节的教职工需要明确了解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所以,如何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措施,系统化的解决融合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逐渐成为相关领域教职工的关键思考问题。

一、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概述

(一)学前特殊儿童的含义

特殊儿童,主要就是表示与正常儿童存在明显差异的儿童,如情绪、肢体、智力、感官或是行为障碍。不单单包括智力发展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生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从广义概念角度进行分析,出来正常儿童,还有情绪、性格、行为偏激的儿童。

(二)融合教育及实施的意义

融合教育主要将同龄的儿童与身心有缺陷的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教育,并为有障碍的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并不是隔离的环境,而是使其能适应正常学校的校园生活,将儿童的潜能发挥出来,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奠定稳固基础。另外,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形成相互关怀的校园文化,实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1]。通常情况下,就是使得残障儿童能进入普通班级,并实现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借助这种教育模式,使得特殊儿童可以与同龄儿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正常的学习、生活,并且逐步为幼儿创设正常教育环境。结合儿童学习能力、优化完善的教育课程,并参与集体生活中。采用融合教育的方式,可以从根源上保障儿童基本权益,并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空间,补偿儿童身体缺陷,实际权益也可以不说侵害,促进有障碍儿童的健康发展。采用设置与其他儿童互动游戏的方式,拉近儿童与教师的距离,凸显出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

二.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优化对策

(一)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习主体

为了促进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各个领域的教育人员都需要充分尊重学习主题,并且能秉承着公正、公平的态度,开展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活动。由于特殊儿童群体教务特殊,在教师与儿童的沟通互动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成为决定的主体。教师不仅仅要树立正确特殊儿童教育的理念,还需要保障其拥有受教育的能力,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2]。例如,对于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来说,其应当关注儿童的情绪、语言、行为、智力等。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提出半融合的方式,并且增强教师与儿童的沟通,明确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逐步落实科学化的教育方案。

(二)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

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人员,在组织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应当提升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组织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下面以某地区学前教育机构为例,其组织了丰富的教育活动,鼓励特殊儿童参与其中,并且提出了半融合教育与全融合教育等多种方式,并且以专业知识技能为教育提供保障。采用从外部邀请特殊教育专业的专家、教师,并为融合教学活动提供关键的指导。以提升教育专业化水平为基础,开展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并为培训特殊儿童的智力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当地的幼儿园鼓励教师参与到教职活动的整个过程中,确保前期、中期、后期培训活动到位,并与专家答疑、专家指导相互融合,开展案例教学、课后反思教学等,以此提升教师的综合技能水平,有利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语言体系

为了推动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应当进一步优化教育管理体系。教师的行为性语言、教师言语性引导,属于常见的教育方式。通过不断优化教师的教育管理体系,组织学生积极的参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还要更加关注言语性语言的合理运用,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与需求。例如,对于半融合特殊教育组织与全融合教育组织活动来说,教师要更关注征询类语言,避免采取直接行为指示、使用命令学生的语言。此外,教师需要提出表扬、鼓励的语言,并鼓励与肯定特殊儿童的表现[3]。另外,教师需要适当配合肢体行为语言,并提出抚摸、拥抱等行为语言,减轻学生心理负担,并且提升学生安全感,保证特殊儿童真正融入集体环境。在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活动组织中,家长也需要承担重要角色。家庭应当与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并且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信息,逐步促进各项教学活动开展。

(四)家长要积极参与

对于大多数特殊儿童来说,接触最多的就是家长。所以,在进行特殊儿童融合教育阶段,应当发挥出家长的协助作用。家长的支持属于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支柱,也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情感渠道。所以,促进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家校相互配合,并掌握孩子在班级中的表现,并且建立日志、周志制度。在进行多种日志记录的同时,增强与家长的积极联系与沟通。要想促进特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就需要保证家长充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并给予家长更多支持、关怀,增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使得特殊儿童感受真正的关爱。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人员应当更加注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并给予特殊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使其能感受到温暖。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阶段,发挥出融合教育的优势,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走入特殊儿童的心理,给予其更多的关怀,才能为特殊儿童创造完整的童年,促进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兆全.学前融合教育:给特殊儿童一个完整的童年[J]. 读天下(综合), 2017(021):169-169.

第8篇

摘 要 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着力推进“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每一位学生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借助家长的智慧和力量来发展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关键词 家校融合教育 家长志愿者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大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习管理的制度”,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颁发的《综合行动纲领》中倡导,“就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协作而言,应该采取措施以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因此,墓际社会和国家层面上来看,家校融合教育已列入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此外,按照现论――系统论的观点,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新质。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在教育这个过程中是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的。家校融合教育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通过家校融合教育可以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双赢。

反观当下,普遍存在着家校融合教育的不良现象:随意性强,计划性差;单项灌输多,双向交流少;阶段性强,连续性差;相互挑剔多,彼此合作少。鉴于此,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以“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为载体,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家校融合的一个新视角,对家校融合教育进行校本化实施和探索,对家校融合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路径。

为什么要实施“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呢?“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今天,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日益深入人心,这都急需学校在制度层面上作出回应。孩子的成长需要家庭和学校的密切配合,而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重要桥梁,这样才能合力推动孩子迈入健康成长的‘快车道’,这是我们实施“家长志愿者”进校园举措的出发点”。对此,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以“办有品质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育有品格的新人”为办学追求,按着“创新制度、家校互动、促进发展”的思路,提出并有效进行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评价制度,让更多的优秀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既让家长在参与学校管理中感到自己的重要,又使家长在监督评价学校中得到尊重和信任,从而更好地架设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桥梁,保障了家校的联系与沟通,实现了家校互动求和谐、家长参与促发展的目的。

在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协调之下,部分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学生家长,自愿组成了学生家长志愿者协会。“家长志愿者”进校园的主要任务是随机参与教师的课堂听课,督查教师作业批改情况,跟踪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检查学生晚自修情况,协助学校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等,对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借家长的眼光进行及时整改并解决问题。同时,学校还邀请有专业特长的家长来校讲课,开辟各种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程资源,如指导学生开展剪纸、舞蹈、棋类等校本课程,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家长志愿者进校园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校引入了优秀的活动课程师资,丰富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现在,每学期初,学校都会征求家长意见,然后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家长进学校当志愿者。按照学校安排,家长可以进课堂旁听、在校门口站岗、陪同学生外出参加社会实践、参与期末测评等,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专长为学生讲课。丰富有趣的专业课程、接地气的职业技能,让孩子们接受了更为广阔的生活教育,同时也给学校的老师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家长所表现的组织能力让我们都很钦佩。”德育处李老师说道。

“通过‘家长志愿者’进校园,一些原本比较棘手、敏感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是班主任方老师最深切的感受。“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也促进了家校观念的融合。“坦白说,以前我对学校和老师是有挺多抱怨的,觉得辅导孩子功课就应该是老师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家长回家以后再监督、讲解呢?”学生家长王女士说。但是,自从她去年加入“家长志愿者”队伍后,观念上有了彻底的转变。因为参与学校管理,让她有了更多的机会体验孩子、老师的学习工作生活,慢慢她就和老师成了朋友。自从双方参加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之后,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一致看法。他们在信中说:“为教育孩子产生矛盾就是因为缺乏知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不但使我们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为我家化解了一场感情危机。”通过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了解到教师工作的辛苦,班主任工作的繁杂劳累。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五年级一位家长读到这个情况时感叹道:“和你们的接触使我们了解了教育工作的艰辛,老师们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值得我学习,我一定配合学校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以此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他后来定期来校,为学校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在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像这样发生转变的家长还有很多。

“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一位班主任说道:班上有一个学生刚入学时性格特别内向,不爱和同学交流,她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学生妈妈抽空来校参加“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在妈妈和老师的陪伴鼓励下,这个学生现在变得自信多了。八年级的刘老师说:“家长进课堂听课后,学生立即变了样,不仅学会了自主合作学习,而且作业也变得认真了!”通过家长的密切配合,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收到了明显成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加快了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第9篇

校园文化的内涵的探究,应该从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和作用入手。校园文化是属于社会亚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组成要素之一。当下我国的社会文化是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向前发展的。如果把社会文化看作一个大的集合,那么校园文化则是组成这个集合的一个重要元素。那么,校园文化的目标应该和社会文化保持一致,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发挥校园文化推动和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发展的作用。当然,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是存在互动性的,社会文化必然也作用于校园文化,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只有和谐的社会文化才能更好的促进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校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的必要性

党的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上就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一)从文化对象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营造的是和谐文明的全局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配合学校的党政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辅助,在长期的学习,生活,科研,管理相互碰撞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全局文化氛围。要营造出和谐文明的这种校园文化的全局氛围,这就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灌输到每个对象中去。

(二)从文化内容上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体现的是社会的时代特征

校园文化包括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详细地划分是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包括了大学办学理念、大学制度、学术氛围、价值观念、学风校风、文化活动的文化氛围内容和校园建筑、校园公共设施、硬件设施的物化形态内容。大学精神必须在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前提下,体现各个大学的校园特色。所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必然要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大学生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分别从实践和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直接反映出师生和教育管理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显著的标志,通过外在的形式展现出的是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透过校园物质文化,可以感悟出大学的精神。这样校园文化的物质文化的建设在传承校园传统和特色的同时,也要表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特征。

(三)从文化目的的视角分析,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坚持“以文教化”的本义,大学校园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追求真、善、美,从而深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认识。通过对广大师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实现“中国梦”积蓄思想的力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融合教育的有效路径

(二)坚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道德教育

1.校园文化中每一个成员的爱国教育不能放松。

校园文化的构成群体包括在校大学生、教师以及党政人员和管理人员。首先,大学生的爱国教育的任务不能全部交给思想政治教育老师。部分大学仅靠大一大二的四门相关思政课来灌输爱国意识,并不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往往大学生们只是带着修满必要的学分的目的,参与到这些课程以及最终的考试中去。所以,要把爱国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尤其现在许多大学成立的国旗班,都有很好的爱国教育成效。但是,这些国旗班人才的选拔往往是受到身高、成绩的限制,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去。制定一个合理国旗班的轮次制度,而不仅仅是为了表面工程,一味地追求身高的统一和成绩的高要求。只有通过这些直观的爱国活动,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其次,作为教师、学校的党政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爱国教育工作也不容忽视。可以定期组织这些教职工开展有关爱国内容的座谈会或者演讲比赛。现在的大学里,不可否认的是存在一些教师或者学校工作人员的爱国意识还不如在校的大学生们。更有甚者,还有教师在课堂上宣传不爱国的负能量,直接影响到所教学生们的意识判断能力。

2.提高教职人员的敬业修养,树立大学生的正确职业观。

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一定要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工作,这一定是不容忽视的。要建立详细的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考察系统,可以把他们的工作进行量化。当然,当代大学生在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往往选择的工作可能和自己预想的有很大的差距。如何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上寻求更好的出路,是他们大部分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工作,那么就必须认真对待,这就需要良好的敬业品质。这也是现在大学校园文化所要强化的品质。在学生担任学校的一些职务或者社团成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敬业态度。必须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自己担任的每一项工作,才能维持学校的社团工作或者是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

3.把诚信、友善融入到学校的校风校纪。

诚信乃立身之本,许多高校开始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记录,这也就硬性的制约了学生们的不诚信的行为。对于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学生的作弊行为,高校绝对不可以纵容。另外,学校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必须坚持友善的前提。这样,才有利于融洽的、和谐的交际氛围的营造。友善的培养还可以从校园的公益事业中进行。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社会实践的任务,只是去某个单位或某个社区走个过场的表面形象工程。公益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的开展,是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在助人、奉献中亲身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从行动上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校园文化中的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要遵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原则

1.我们要在追求“自由、平等、公正”的前提下建立“法治”校园。

国外的很多大学在“自由”方面做得比较优秀。美国的校园文化就是一种自由的氛围,各种思想、行为交织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但也带来了许多不和谐因素。美国校园的暴力、吸毒等案件发生也在逐渐增加。对于我们中国的大学来说,自由并不等于完全放纵,自由是在校规、校纪的基础上的。在各所大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各种社团活动开展的时候,必须定期对这些社团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不仅仅是在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强化学习校纪校规,平时的抽查性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2.一切涉及到校园群体利益的制度的制定一定要遵循“平等、公正”的原则。

如果学校都有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出现的话,那么可想而知,以后学生以后踏入社会又该怎么追求“平等、公正”。对于学校来说,对于每一个专业的态度应该保持“平等、公正”的,体现在学科建设,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和学生相关的“平等、公正”莫过于奖学金的设置和学生干部的选拨这些活动。这些活动过程必须面向所有学生,并保证过程的透明化和结果的公开化。对于老师来说,他们必须在工作和教学中保持“平等、公正”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学校就需要对老师的教职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环节,确保教师在整个校园中的先进性。

3.把“法治”融入到制度文化的建设,维护校园安定、和谐的秩序。

当今是个网络时代,网络的及时性和传播平台的多样性,使得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校园文化中的网络管理的制度的完善。尤其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治”一词,必然也需要在校园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贯彻。对于校园中的信息平台的信息,要有严格校园网络管理制度的保障,才能更好的整合多媒体资源。在遵循法治的原则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蕴含的价值理念融汇到一系列具体的网上教育活动中。譬如,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形式进行各种主流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念的宣传;借助现在的微信、人人网站建设心理咨询平台,能够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在学校的主页网站上设立校长信箱、学校管理建议信箱等形式,让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随时提出自己对学校各项工作及未来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进而增强广大师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师生中得到内化。

(三)就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方面,大学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共同目标

1.大学精神紧密和“中国梦”联系起来。

大学校园里涌动着都是社会上最新鲜、最活力的血液,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在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紧紧和提出的“中国梦”联系起来。在大学精神的不断灌输下,可以寻求校园里的“青春榜样”。从校园里身边的榜样人物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青春榜样”的推行,可以从一个人影响到一个班级,进而影响到一个学院后院系之间相互学习,就有利于校园文化中积极因素的凝聚。坚持把“青春榜样”文化纳入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统筹规划,精心谋划,全力保障,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负责、部门协作联动的“青春榜样”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当然,校园里的“青春榜样”可以结合社会上的“最美现象”一起在校园文化中推行,从校园和社会两方面给予校园群体的正确价值观的判断。而且,不能单单只是认为这些朋辈教育只是针对于校园主体大学生进行教育,在校的教职工人员也是受教育者。只有教师们坚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总体目标,才能保证主课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2.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物质文化向精神文化渗透。

第10篇

关键词 融合教育 无障碍环境 有特殊需求的学生 特殊教育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A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Status and Analysis of Accessibility

Facilitie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LUO Zhengyi

(Wuhan No.2 High School, Wuhan, Hubei, 430063)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is based on humanism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start and end point of education should be a person’s development, which i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al trend of international special education. Under this notion, more and more students who have special needs will be able to attend ordinary schools. The accessible, or “barrier-free”, facilities on school campuses are the foundation and premise of the fulfilment of this idea.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where the nine-year mandatory education takes place, carry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enhanc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of citizens. Therefore, as the flagship of the propagation of equality and freedom for handicapped citizens, it is critical to set up barrier-free structures in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s.

Key words Inclusive Education; accessible facilities;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Special Education

融合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其目的是为了满足所有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即残障学生)融入普通学校,与普通学生共同学习,使他们得以在主流的教育体系中接受教育,因此,融合教育的根本特征是接纳与包容,核心价值观是平等与尊重,而最基本的实践方式则是“参与”和“协作”。

在融合教育理念下,意味着更多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而无障碍校园环境的建设则是其实现的前提与基础。融合教育思想下无障碍校园环境,笔者认为应该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上指校园建筑的无障碍、教学设备以及教学措施、教学方法的无障碍等,而精神上,则应该强调从教学理念、教职员工以及普通学生的心理、态度以及行为等方面,接纳、尊重与关爱有特殊需求的同学,营造一种零距离的无障碍人文氛围。

1 融合教育下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义

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残障儿童约817万人,是世界上残障儿童最多的国家,面对这样庞大的群体,是进行隔离式特殊教育还是融合式教育?科学与实践已经证明,残障儿童一样具有巨大的潜能与无限发展空间,他们只是在某些方面有障碍,因此,从小学开始,让他们在最少受限制的校园中接受教育,通过融合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与普通学生零距离接触,增进彼此的了解、接纳与欣赏,对于发掘与发现他们的优势和潜能,为他们将来更快地适应社会生活,乃至成为人类财富的创造者,将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

要实现融合目标,显然需要从初级教育阶段(中小学)开始入手,从小将这种理念带给每个社会成员,进而在经历一段社会发展后,让这个观念和目标能得到真正实现,而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无疑是这种理念实现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益。

2 国内外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所有残障儿童教育法》(俗称94-142公法),指出残障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下”接受义务教育和相关的特殊教育服务。①因此,建筑环境的设计必须考虑残障儿童和青少年的特殊需求。目前,在美国,很难找到没有融合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也几乎找不到没有特殊需求学生的普通学校。同样,加拿大也制定了最系统和全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所有学校,包括中小学、大学、职业学校等必须建立无障碍环境。

英国更是这方面的典范,《2001年特殊教育和残障人法》对《1996年教育法》作了修改与完善,并要求学校设立“无障碍建设督导员”,②从而为保障残障学生获得平等教育机会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服务支持。

在日本,融合教育的特色是创设资源教室,它指普通学生与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一起学习绝大部分课程,然后,根据学生的特殊需要,制定相应计划,提供1~3课时/周的特殊指导,它代表着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由先前的独立到融合,从几乎毫不相关到密不可分。

在我国,融合教育的特点是随班就读,经过10余年的发展,大部分地区利用普通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将大多数轻度残障儿和青少年安排随班就读,但问题是,这种简单作法,缺乏必要的物质环境与教学支撑,仅仅视为普通班级增添一、两个同学而已,忽视了这些随班就读的残障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既没有从教学内容或教学手段上为他们提供相应服务,更没有在校园建立无障碍环境,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今年,我们在武汉市中小学发起了“减碍・简单爱(续)――中学无障碍倡导”,这个活动作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熊苏等发起的“减碍・简单爱――高校无障碍倡导”的继续,通过调查和对比发现,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大多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特别是特殊高等院校,校园的无障碍硬件环境相对完整,但是,武汉市中小学的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所调查的普通中学里,不到10%的学校建有无障碍设施,尤其是省级示范高中,几乎鲜有这方面的建设,所幸的是初中比高中学校情况好。中小学,作为人生教育和世界观形成的起点,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的场所,其无障碍校园环境的建设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

3 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014年1月8日,教育部等联合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强调“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但是,在我们发起的活动中,通过走访和调研,发现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上的问题: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残障儿童能平等地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发现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同样可以贡献社会的公民。由于无障碍环境主要针对残障人而设计,在我们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或同学认为“在学校,至今好像还没有见到过一位残障学生,为什么要花钱建设?”其实,并不是说你认为它不存在就不需要准备,也许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才阻碍了残障小伙伴的出现,剥夺了他们随班就读的权利。(2)设计上的问题:中小学无障碍环境的设计与规划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更没有考虑残障儿童的特点,例如:在洗手间,最好设置存放衣物的储藏柜橱以及护理老师协助的空间,而目前的设计,没有深入调研残障学生的实际需求,往往从普通校园环境而非无障碍设计的角度出发,过多注重形式,缺乏专业性。(3)管理上的问题:大多各种无障碍设施缺乏前期的统一规划,中期的统一建设,后期的统一管理,以及与校园整体建设同步的发展,并且,过多关注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而忽视其日常的维护和实际使用效果,从而导致部分无障碍设施名存实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4)重物质,轻精神: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目前,各级领导和学校,开始重视构建无障碍物理环境,但是缺乏相应的教学措施、教学方法的无障碍的建立,特别是,忽视营造一种全纳教育的校园文化,因此,无法达到残障儿童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悦纳、接受与融合的目的。

4 中小学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

(1)建立正确的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是以一种宽容的态度,认识并尊重差异的存在,在教育中尽可能全面接纳各类学生,力争做到统一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对于特殊需要学生,考虑其身心特点,进行适时调整。在此理念下,无障碍校园环境的构建,将不再被视为校园建设的累赘与负担,而是学生群体多样性的表现,是校园建设的义务与责任。(2)营造无障碍校园文化。融合教育始于有特殊需求学生的自我接受,终于他们自我实现,校园无障碍的硬件环境,可以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教学资源与学习机会,但是,作为社会人,他们不仅仅在物质上有需求,更有精神层面的需求,更渴望周围人的理解、认可和接纳,否则,可能会封闭自己而影响学习,因此,在教职员工和普通学生中,广泛开展尊重生命、欣赏差异、完善生命的教育,使普通学生了解无障碍环境相关知识、身心障碍类别与特点,消除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岐视和偏见,营造和谐、关爱和接纳的无障碍校园文化,将是融合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3)构建校园特色化的无障碍建筑。校园无障碍建筑的设计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生态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配合,才能构建全方位无缝隙环境,避免“木桶效应”。目前,无障碍设计多采用美国建筑师 R.L.马赛③提出的通用设计理念,它解决了无障碍设计针对残障者的局限性,体现了设计的人性化,然而,中小学校园作为初级教育场所,决定了它既具有一般无障碍环境设计的共性,也具有其个性,因此,应该充分考虑其使用者的年龄,深入了解残障儿童的实际需求,注重实用性而非形式与美观。同时,由于使用者年龄的特点,对于无障碍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就更为重要,建议设立专门机构,综合规划、协调、管理和维护无障碍体系的建设。(4)创设无障碍教学支持系统。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学习,需要相应的支持与服务系统,从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设备与教材等方面,学校都应该全面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措施除了有利于普通学生的发展外,也要有利于特殊需求学生的发展。学校应当根据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的特点,确立个性化发展目标,④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他们学有所得,并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得到较好的发展。同时,提高在职教师特教水平,建立适合有特殊需求学生的评估体系,而且,对照顾这些学生的教师进行标准化评估,规范其管理。

5 结论

融合教育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方式也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融合教育下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漫长而逐步完善的过程,它将以人为本,平等地满足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求学生的一切要求,从而使他们都能共享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因此,切实重视与支持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对于改变有特殊需求学生受教育的方式,使其有尊严地成长,让全社会学会尊重生命,接纳差异,都将产生无可估量的作用。

注释

① 于素红.美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立法演进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1(2):3-8.

② 曹婕琼,昝飞.美国、日本、中国大陆地区融合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4):69-73.

第11篇

实施的必要性

1.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实现基础音乐“新课标”的需要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目标与办学方向上都基于为基础音乐教育提供优秀、高水平的人才资源这一办学理念。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密切关注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自2001年版“课标”试行及陆续推广以来,一直就特别强调学科综合的教育教学理念。2011年版“新课标”提出:“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各艺术门类本是源于一家的,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音乐与舞蹈有许多共通之处,它们共同来源于生活,节奏是它们共同的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并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上共同表达人类的情感。音乐与舞蹈的种种相通之处是“新课标”提出综合理念是遵循了艺术的自身规律,也是在音乐教育中实施乐舞融合教学的必然选择之一。

2.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国际先进音乐教育体系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就以一种开放、包容的学习姿态引入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用于服务本国的音乐教育。例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等被纳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法课程中。其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目前在中国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原本性音乐与舞蹈”是它最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将其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当中体现出来。奥尔夫的教学内容分为音乐板块和舞蹈板块,舞蹈板块又包括舞蹈和体态律动两个部分。奥尔夫用体态律动体验音乐、表现音乐的方法是受到了达尔克罗兹关于体态律动与音乐“体验―表达”理论的启发。达尔克罗兹认为,节奏是学习音乐的突破口,在参与音乐“体验―表达”的节奏训练方式中达到身心的平衡与和谐。虽然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在各自的教学体系上有着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但也存在着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将体态律动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音乐教学方法当中。另外,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的柯尔文手势教学法,借助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种不同的唱名,直观地把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音高、音准调整和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是目前基础音乐教育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学的教学法内容。显然,柯尔文手势也将肢体语言运用到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当中。由此可见,国外音乐教学体系都认识和承认音乐与舞蹈的相通之处,采用了将音乐与舞蹈融合在一起的综合艺术教育形式来实现对人的素质培养。

3.乐舞融合教学法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迫切要求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吸收、融合其他民族的文化后,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文化,分别有宗教音乐和民间音乐,民间音乐又包括花儿、口弦、宴席曲、碗碗腔等。特别是在2009年,“花儿”被正式列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宁夏作为“花儿”的聚居地之一,其成功申遗提升了宁夏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价值。宁夏高校音乐教育是培养教育人才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学习和传承本地区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促使我们迫切找到一条传承与发扬本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教学方法。音乐与舞蹈融合的综合教学模式,通过参与、感知、体验的教学及学习方式探究宁夏少数民族独特的音乐元素,能够使学生亲身体会其音乐文化。另外,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因此,他们需要掌握一些优秀的、能够传承音乐文化的有效教学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这种亲身参与学习的方式,既能够使本土音乐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更多有效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方法。

二、乐舞融合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落后

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由于深受专业音乐院校影响,重视声乐演唱、钢琴演奏、器乐演奏技能等专业的培养,轻视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据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院校中,无论是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还是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上都存在认为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由于没有扎实的声乐、钢琴等演奏技能,在无奈的情况下才选择音乐教育专业的认识。这种落后的观念导致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音乐教育学科的积极性不高,转而为了摆脱不自信的想法就苦练音乐表演专业的技能,进而忽略了音乐教育专业的有关理论与技能。

2.课程设置不合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发达城市的相关院校和专业相继开设了国外音乐教学体系的课程。然而,一些少数民族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仍在沿袭着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影响。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形式,对于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也是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学实践为辅。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使得课程设置不合理。音乐教育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是以培养未来的优秀音乐教师为目标,不仅要使其具备全面的音乐文化知识和能力,还应了解当今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具备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音乐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3.课堂教学规模过大

课堂教学是按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进行集体性的学。采用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地大范围施行音乐审美教育,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乐舞融合教学法深受着奥尔夫、体态律动等国外音乐教学体系的影响,在上海、北京一些发达地区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当中,国外音乐教学法的授课班级人数一般在20至30人之间。由于音乐与舞蹈融合教学的特殊性,需要有供学生活动的宽敞教室和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体验实践。但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中上课人数过多,没有可供师生活动的宽敞教室,使得乐舞融合教学法不能顺利实施,仍然只能限制在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学生不能在实践活动当中感受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乐舞融合教学的实施对策

1.更新观念

在探究了乐舞融合教学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和总结了乐舞融合教学法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如何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开展该课程的教学成为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以上关于乐舞融合实施中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是影响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和课堂教学规模是否合适的重要因素。那么,乐舞融合教学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专业中的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更新观念,认识到高校音乐教育所培养的未来音乐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文化知识、音乐技能技巧,还需要具备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的能力。对于乐舞融合教学的实施,首先要深入理解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乐舞融合教学法不仅是因为音乐与舞蹈的“血缘”关系,将其用于实施教学是因势利导,还因为音乐教育是一门音乐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课程,采用的是“感受―体验―表达”的方式,音乐与舞蹈的融合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运用舞蹈律动的体验及尝试之后,将音乐的内在情感外化成肢体律动表达出来,最终达到对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

2.设置独立课程、缩小课堂教学规模

在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音乐教学法一直被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一方面介绍教育学分支下音乐教育的教学原理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等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介绍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和实践方法。然而,音乐教育专业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和多系列的复杂系统,不是一门音乐教学法课程就能涵盖全面的。音乐教学法课程看似一应俱全,然而却容易使学生对教育教学和优秀音乐教学体系的学习仅是囫囵吞枣,尤其在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时无从下手。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为例,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法课共计两年,半年为一个单元,分别介绍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其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是比较合理、科学的,包括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的介绍、教学的实践体验、学习反馈等多个方面。学生虽然在半年的时间内完成对一种教学法的学习略显仓促,但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教专业只有一年的教学法课程相比来说已经较为深入和全面了。因此,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应可根据现状借鉴京、沪等地区的有效经验,将各类音乐教学体系设置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制定完整的音乐教学大纲,缩小课堂教学的规模,将学生数量控制在30至50人左右。这样不但使每一种音乐教学法体系的学习有独立、完整并充足的课时,而且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切实了解和掌握每一种音乐教学法,从而能够保证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3.积极开发本土教材

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体系都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纳入到了各自的教学理念当中,如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是一种民族的、全民的音乐教育思想,即希望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匈牙利民族的素质。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有着许多丰富多样的民谣,这些民谣大多形式简单、结构短小。比如宁夏的一首民谣:“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年种年收,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这些民谣都是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世代在辛苦劳作中口头传唱、千锤百炼的经典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除了民谣,还有当地的民歌、乐器、舞蹈等,运用乐舞融合的教学特点,都可将其编入教材供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音乐文化,进而更好地传承其音乐文化。

四、结 语

乐舞融合教学法是一门借鉴并融合了国外优秀音乐教学体系的新兴课程,一切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学法的高校教师来说,我们缺少成熟的音乐教学经验和符合本土音乐教学现状的教材。因此在借鉴发达地区的国外音乐教学法课程经验的同时,还应结合少数民族各个区域的不同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有效地运用乐舞融合教学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发展。

(作者附言:本文系宁夏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第12篇

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准教师”的养成阶段,是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初始阶段,免费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生成的专业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入职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水平和发展空间,也影响着入职后面对多元化的教育对象群体的教育态度、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因此,为适应未来我国普通学校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的变革,在免费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将特殊教育能力纳入普通师范教育培养内容将成为必然。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融合教育推进之下,普通教师教育体系应如何呼应融合教育发展对教师特教能力的诉求,将是我国教师教育变革的行动重点。本研究聚焦于作为未来基础教育“生力军”的免费师范生,以期通过对其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探讨,为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变革提供借鉴。

2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2.1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结构及内涵的研究现状

分析教师的能力构成是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当今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殊教育能力?什么是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国外研究者归纳了融合教师要具备五方面的能力,包括障碍儿童相关知识;障碍儿童学科内与学科间的有效教学策略;正确的班级管理与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英国的相关法律规定所有的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均应包括特殊教育的内容;要求新教师要具有发现和教育超常儿童以及其他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的能力。英国学校培训与发展署提出了对普通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六项基本要求,以此确保特殊儿童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具体包括:教育者能够立即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教育者能够帮助特殊儿童在社区和学校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教育者应当接受充分的培养以获取相应的知识、技巧和信心来移除特殊儿童学习中的障碍,并且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进行学习活动;教育者应当在健康、安全、成就感、对社会的贡献、经济能力五个方面使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提高;教育者需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满足学生和其家庭的需求;教育者能够通过职业标准和绩效管理了解其在特殊教育方面的职业发展水平,并同时发展自己的教学技巧。

融合教育对未来教师的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态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研究者认为,在融合教育中,任何教师都要能履行以下职责:①充分了解每一个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普通儿童,能为不同的儿童制定个别化的教育计划和安排相应的活动;②明确教育目标是为了支持孩子学会正确的知识和适当的行为,促进他们的发展,将每一个儿童都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受益者;③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避免由于标签效应而限制某些儿童的学习能力和人格的发展;④重视发挥各种教育活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价值与功能,要鼓励发展正常和发展障碍儿童共同参加活动和相互学习。也有研究者提出,为满足融合教育实施的需要,教师应该具备三方面得素质,即形成融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树立民主的教育机会观即教育机会均等,树立民主的过程观即“合作学习、共同生活”,树立民主的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观);具备特殊需要儿童的知识(如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及分类、融合教育发展及趋势、关于特殊教育的文件法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特殊需要儿童生理心理特征、从事融合教育的专业信念)、技能(音乐、舞蹈、手语、盲文等)和情感(关爱和帮助)。孟万金等研究者认为应该打通“普教”和“特教”之间的分割,突破传统的普教与特教教师专业素质“线性”排序或“面上”并列的局限,构建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素质结构的四个关键系统“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

2.2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教育教师特殊教育能力的结构及内涵

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推行下,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的特殊教育能力结构的论述主要集中于融合的专业理念(包括教师的态度、价值和期望;民主的教育观等)、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有关特殊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系统;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知识系统;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系统)、融合教育的专业技能(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等)三个方面。其中,融合的专业理念是整个能力结构的灵魂,指导和影响着教师融合教育教学活动;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普通教师开展融合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和支柱,三个方面之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普通教师融合教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2.1专业理念

专业理念是统帅教育职业活动的总的思想意向。教师的专业理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专业以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影响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信念的获得需要互动和参与,并逐渐决定自己以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融合教育的思想,即是人类对自由、平等人权的追求,强调参与,拒绝排斥。因此,在这种理念下,教师要树立一系列的新观念,真诚接纳所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民主的教育观。首先,教师需要真诚接纳所有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融合教育的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儿童特殊的禀赋和需要,努力使社区内的每个学生都感到被接纳、安全及成功。给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与普通儿童一样的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既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

教师是否具备对特殊需要儿童真诚接纳态度,直接影响这些儿童的受教育水平。已有研究发现,普通教师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接纳态度并不乐观,“普通儿童普通学生还照顾不了,哪有精力关照残疾学生”,这种消极的接纳态度必然导致融合教育的失败。其次,树立新的人才观,形成合理的教育期望和教育价值观。融合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有教无类”,进而是“因材施教”,促进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对于所有儿童(包括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培养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是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树立复合、多元化的人才培养观念,对不同学生给予个别化的教育期望,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才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达成。再次,树立民主的教育观。融合教育体现着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途径。融合教育的开展不仅体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而且体现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这与教育民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普通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中树立民主的教育观,由封闭式单一性教育向开放式多元化教育转变,明确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合作性学习,体现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公平性、合作性原则;改革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评价方式,由终结性向形成性转变。

2.2.2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特质之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柱。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要掌握基础的特殊教育知识。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下教师职业活动的性质和特点,普通教师需要掌握如下专业知识:其一,有关特殊需要儿童发展及其学习的知识。对各类型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学习规律的掌握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核心。其二,有关融合教育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对融合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融合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教师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其三,有关融合教育的法规政策。这是依法执教必需的知识,如义务教育法和有关特殊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师等级资格相关政策,地方相关制度体系等。其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础,是教育教学技能的根基,如教学论、课程论、教材教法等相关知识。

2.2.3专业技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融合教育普及水平的提高,对教师教育特殊需要儿童的基本技能要求也逐渐提高。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教育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能:其一,特殊需要儿童鉴别与筛查的基本技能。教师应能够及时发现特殊需要儿童,并知道如何向特殊教育专家寻求帮助。其二,特殊需要儿童有效教学策略。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功底、把握学科前沿、洞察学科发展方向的能力和具备跨学科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高效教学和教会所有普通学生和有特殊需要学生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教学要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帮助特殊儿童在学校和社区生活中进行学习、获得成功、并且能够完全融入其中,这也是融合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其三,融合班级有效管理的策略。在融合教育环境中,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差异性更大,因此,教师必须掌握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保证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其四,特殊需要儿童行为干预技能。特殊需要儿童大多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因此,教师必须能够掌握有效的干预方法和策略,减少特殊需要儿童的问题行为,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以促进其融入班级环境。其五,正式与非正式的评估方法。评估不仅是检验教育教学效果的手段,还具有激励、指导学习的作用。融合教育要求教师在传统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的基础上,具备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评估技能。其六,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策略。教师的合作、共享能力被作为各国融合教师培养和培训的核心能力。融合教育的实施需要家庭、社会等多方位的支持与保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策略,促进各类资源的整合和协调,促进各个群体之间的融合,扮演中介者角色,使各系统之间有序融合运作,以为融合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免费师范生政策的推行将为教师队伍引入大批优秀学生,对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为融合教育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保障特殊需要儿童在普通学校获得适当的教育,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加入特殊教育的相关内容是世界各国较为普遍的做法。为提高我国随班就读质量,促进我国融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是确保这一目标达成的重要途径。目前虽然有部分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意识到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但大多数以开设特殊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开展普及性教育,其辐射范围有限、效果甚微。因此,有必要系统地考虑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

3.1培养目标:融入融合理念,培养特殊教育能力

要构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体系必须先明确其培养目标。融合教育的核心是接纳所有儿童,不拒绝和排斥儿童,其内涵已远远超过特殊教育的狭义内容。随班就读是我国融合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对我国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及义务教育的普及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教育发展,师资先行,随班就读改变了普通教育对象的构成,教师的工作任务也因此发生变化。此时,教师教育必须予以及时呼应,才能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教育做好充分准备。免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的生力军,为适应融合教育环境,在培养阶段必须纳入特殊教育能力培养内容。应融合教育之需,各国均对教师培养目标进行了调整,如美国教师教育项目以“培养各级各类教师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并注重多样性、差异性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为目标;澳大利亚教师标准中也要求教师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关注多样性和差异性;瑞典要就已获得某种教学学位的教师进行补充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满足教室内多元化的学习需要”等。因此,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为保障我国随班就读的顺利开展,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也应以“培养免费师范生具备从事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能满足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为目标。

3.2培养方式:整合多专业力量,实行多模式培养

“从普通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提倡融合教育也是对整个教育的目标、教育功能的又一次深刻反思,是对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定位的调整,是对现代教师教育的挑战”[27]。面对这样一个挑战,学界一直对从事随班就读的普通教师职前特教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性的认识,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其价值与意义、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的确证及对国外融合性师资职前培养经验的学习和借鉴,而且还设想和提出了符合本土化条件的具体的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的安排方式、教学实习的方法和策略。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对于职前阶段的“准教师”特教能力的培养仍然处于缺失状态。与此同时,在免费师范生政策推行下,其专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对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专业、一个院系、一所学校所能解决,而需整合多个学院或专业的力量与资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培养模式,才是基于当下教师教育改革浪潮和满足融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可行路径。以美国为例,其在职前融合教师的培养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普通教育专业学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二是非特殊教育专业选修特殊教育作为第二专业;三是通过专业整合,创办专门的融合教育专业,参与后两种培养方式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两种资格证书,形成“教师资格证书+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双证制的融合教育教师培养模式。英国也是融合教育做的较为成功的国家,为更好推进融合教育的实施,保证普通教师掌握特教技能,英国教育部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学生必须先学习一定的特殊教育课程,才能获得教育证书,对于未开设特殊教育课程的师资培训机构英国教师资格委员会对其培养机制并不承认。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单证式的培养,即在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过程中进行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培训。

无论是双证制的培养模式还是单证制的培养模式,在准教师职前的培养阶段,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专业、学科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形成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师教育项目是世界融合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鉴于此,在我国教师教育的政策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也需整合多专业力量,采用多种培养模式。比如,“独立模式”即由教育学院的特殊教育专业开设针对普通师范专业学生的特殊教育课程,各学科专业的免费师范生选修特殊教育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辅修模式”由教育学院根据融合教育环境中对普通教师特教能力的要求,设计非特殊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由非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选修为辅修专业。“分段培养模式”,“3+1”、“2+2”等培养模式,免费师范生先在是普通师范院系修读2-3年学科教育专业课程,掌握普通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再到教育学院修读1-2年特殊教育相关课程,以获得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综合模式”即由教育学院和其他普通师范院系合作系统调整和结合特殊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学习、实践学习等,教育学院与普通师范院系联合合作重新设计各类课程,组成系统的、互补的课程体系。

3.3课程设置:打破普特壁垒,增加实践内容

根据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在通识课程中增设特殊教育通识类课程,如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融合教育概论等,帮助学生树立融合教育的专业理念,形成合理的教育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等。第二,在教育学科和教育技能课程中增加融合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如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差异教学、中轻度障碍学生教学法、融合教育环境殊需要学生的教学等课程,丰富和提高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第三,增设模块选修课程,发挥学生主体性,如通过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教学法模块课程、各种干预方法的模块课程、沟通与合作模块课程等,发挥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个体兴趣与需要的基础上,增强其教学技能。第四,增加实践课程。一方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大学生教育实习的比重,通过解决现实教育情境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准教师的专业能力。如通过让免费师范生进入融合教育学校的实习和见习,接触各种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加深其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加强其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融合教育环境下更加强调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教师、家长、行政人员等的合作,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共同为所有学生提供教育。这就要求免费师范生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在其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其教育合作实践能力加强关注。学生更需要走出校园,进入各类基层学校、社区、家庭开展实践,以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策略。

4融合教育背景下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的支持保障

无疑,免费师范生师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和丰富的资源。融合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经费、人员等的全面支持。同样,健全、完备的支持体系将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保障。

4.1转变教师教育者观念,创设支持环境

实践融合教育,推行随班就读,态度和观念对于成功开展融合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要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的发展,首先要从教师教育的政策制定者、管理者和实施者融合教育观念的建立做起。国家教师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师范院校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未来教师成长发展的引领者,他们首先要明确融合教育的理念、教师掌握融合教育专业理念及专业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于教师教育改革与管理、免费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之中,为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资源支持。

4.2完善教师资格认定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在现阶段的中国,大多数免费师范生并未接受特殊教育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与我国整个教师资格认定机制不无联系。目前,我国在普通教师的资格认定中,并未包含特殊教育的要求,这种制度保障的缺失使得法规、政策要求执行不力、普通师范院校开设特教课程积极性不高,职前阶段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仍处于缺失状态。因此,必须从立法教育来解决普通教育教师资格认定问题,以保障免费师范生特殊教育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推进。

4.3加强多学科跨专业合作,丰富资源系统

教师教育的改革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融合教育的发展非一己之力即可促进,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的完善亦非一学科即可实施。正如学界所呼吁我国随班就读质量的提升要有强有力的支持和完备、健全的保障系统,未来教师职前特殊教育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多学科、跨专业的合作。不同领域研究者间的合作研究为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的培养改革提供研究支持;普通师范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资源共享与师资合作为免费师范生提供完善的课程体系;师范院校与基层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合作为未来教师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不同师范院校间的合作沟通,促进免费师范生特教能力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

5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