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20:04: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民办幼儿园财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研究背景
教育乃“国之大计”,0-6岁幼儿的教育水平奠定了孩子一生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河源市常住人口295.3万,人口出生率14.13%,经济的发展引起外来人口不断攀升,日益增加的人口基数以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幼儿教育服务的需求势必会在未来几年出现更大幅度的提高。
河源市目前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据市教育局2014-2015学年初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五县一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524所,公办幼儿园127所,占比24%。市区情况更为严峻,以源城区《2015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幼儿班891个,其中公办16个,占比仅1.8%。公办园的总量不足给民办幼儿园提供了生存空间,但民办幼儿园的管理水平⒉畈黄耄财务工作混乱,长远发展隐患重重,其中有其自身的不足,也有政府层面的欠缺。
2.河源市民办幼儿园财务工作现状
2.1会计核算缺位或不规范
一方面,目前河源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并未明确要求民办幼儿园独立建账;另一方面,针对性的行业会计核算办法缺失,加之幼教行业对高水平的专职会计人才吸引力不大,导致独立建账的内源性动力普遍不足:规模小的幼儿园不计帐或计简单流水账:规模大一点的“记帐”成为常态选择,由于缺乏内部人角度,往往会计明细科目设置不合理,费用归类随意且缺乏一致性,财务信息不能有效用于内部日常管理及支持重大决策,致使投资者直呼会计信息(决策)“无用”;个别设有财务机构的幼儿园和举办者其他的投资项目合并记账,会计核算不规范。
2.2预算管理意识不强
河源市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运营实际上一种家族式管理,内部很多管理人员沾亲带故,缺乏预算意识,甚至认为预算程序繁琐、降低管理效率,日常开支计划性差、审批全凭感觉。
2.3收入管理漏洞多
关于收费明目,河源市《规范民办幼儿园收费实施方案》(2014)中指出民办幼儿园实行“收费备案制”并规范了具体收费项目,明确“不得在保教费外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严禁收取“营养费”、“留位费”及各种形式的押金、备用金等。”列举详细,但据调研显示,由于对政府收费指导价的不认同及后续监督不力,兴趣班、学位费、牛奶费、水果费等仍普遍存在。
关于收费形成的货币资金,不少民办幼儿园的基本账户使用率不高,学费收入和日常结算均走投资人个人账户,学校资金和投资者个人资金不分,致使学校账目混乱,加之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重大决策投资人一人决定,学校法人财产安全不保;另,由于我国居民投资渠道不畅的现状,调研中,个别民办幼儿园投资者坦言,为了使资金不在银行“躺着睡大觉”,曾经将部分学费挪用炒股、或以一到三分利息涉足民间借贷,资金失控风险加大。
2.4成本费用控制粗放
由于会计核算及预算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开支难以溯源,日常消耗品,如打印纸、笔等从采购到领用缺乏必要监控;资本性支出,如教具、家具等没有定期盘点及减值测试程序:缺乏日常财务分析,如平行班的耗材比较、资产的周转率分析等,以上种种源于成本费用控制的粗放导致资产的不经济购置或完整性受蚀。
3.基于政府层面的河源市民办幼儿园财务工作优化建议
3.1出台统一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
尽快出台全市统一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办法,切实为民办幼儿园规范建账、规范财务行为提供专业、原则统一的工作指引,弥补民办幼儿园内部管理的空白,帮助其提升内涵建设。
统一的财务管理办法应尽可能涵盖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指引、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余管理(尤其要明确各类基金,如风险保证金,发展基金等的计提标准)、财报体系、财产清算,另结合其他相关政府部门工作,尽快建立全市统一的民办学校(含幼儿园)教育收费通用发票,规范票据管理,加强资金结算管理制度。
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应以《会计法》、《会计准则》、《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制定前提:以重幼儿园行业特性、兼顾内部管理需求为特点,以刚毕业财务专业学生“即看即做”为可操作性目标,至少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会计假设及会计核算原则,杜绝实务中举办者将幼儿园与其他投资项目混合记账,及核算依据不统一的乱象;第二,会计科目表,统一总账科目代码;第三,重点科目说明,提供常用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原则及建议:第四,会计报表格式及编制说明:第五,会计档案管理要求。
3.2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收费并强化监督
(1)基于科学“生均成本”估算的收费指导价
首先,生均成本不应有公办园与民办园之分,其次,承认不同资质、不同理念的民办园在办园成本上的差异,通过切实的实地调研,汇同行业协会,摸清多层次的民办园生均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多阶收费指导价,切忌搞“空降”的“一刀切”,使某些园迫于成本压力顶风乱收费。
(2)持证收费
多部门联席共同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教育部门与物价局信息互通,杜绝部分学校在办理《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后未到物价部门申办《民办学校收费许可证》的情况,及时向社会公示,并要求将收费许可证挂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力行“亮证收费”。
(3)统一收费票据
尽快制定全市统一的“河源市民办学校教育收费统一发票”,每学期由各民办园凭”收费许可证到当地税务部门申购。
(4)加强收费财务监督
每学期由教育局和物价局联合组成检查组不定时进行专项检查(时间上不限于期初,鉴于部分民办园分阶段收费规避检查的现状,该举措强调“不定时”的突击性,检查时间要涵盖整个学期),检查校方收费项目是否合理合规、收费标准是否备案、公示,是否存在提前收费情况,并随机与家长访谈,多方印证,将收费财务监督落到实处。
3.3多方共建“民办幼儿园办学储备金”制度
设想的“民办幼儿园办学储备金”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指办学风险保证金,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校舍采取直接租赁方式,没有投入校园不动产的民办幼儿园”要求其必须缴纳办学风险保证金,缴纳标准由政府根据其办学规模和首期满员收费或首期固定成本支出制定。对于其他拥有自有产权物业的民办幼儿园可允许其根据自身理财需要及社会责任感的考量自愿缴纳,缴纳标准由民办幼儿园内部权力机构确定;第二部分指日常经营储备金,民办园后续经营中,每学期初将本学期办学常规支出,如物业及其他资产的租赁费、物业费、水电费、教职工薪酬(最好制定全市民办幼儿园教职工最低工资,并按此标准统一收取)等打入全市统一的专项资金账户,由保管方分月直接代扣或转付给业主、教工等相关收款方。
一、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情况
(一)将民办幼儿园纳入学前教育发展整体规划。在编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学前教育发展规划时,将民办幼儿园纳入发展规划,“十二五”末我县规划民办幼儿园31所,在园幼儿约5,900人,约占全县在园幼儿总数的40%。我县为了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健康稳步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将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纳入学前教育整体规划,重点发展规范性的小区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促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合理,改善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为适龄幼儿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
(二)在县级财政教育总投入中,设立县级民办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从2011年起,每年安排60余万元用于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报财政部门批准后使用。对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办园质量高、信誉好,有发展潜力的民办幼儿园,优先给予补助或者奖励。
(三)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幼儿园。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有合法资质、良好信誉的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举办幼儿园,对民办幼儿园建设用地,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政策。对民办幼儿园报经当地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的收费标准范围内收取的保教费,按照有关规定免征营业税。同时进一步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面向大众、收费合理的普惠,对规范、合格、低收费的民办园给予扶持,对办园质量高的民办幼儿园给予的奖励。
(四)加大财政投入,扶持民办幼儿园。2014年我县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6,542人。2014年对提供普惠的民办幼儿园,按幼儿园购置设备设施、资助贫困学生等,总投入资金73万元,其中:中省奖补资金17万元,县级财政资金56万元。
(五)2015年工作安排。一是加强民办幼儿园管理,严格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不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要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幼儿园要取消办园资格。二是改善办园条件,中省奖补资金和县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园舍维修和教玩具购置、教师培训,鼓励举办者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三是加强资金管理,要求民办幼儿园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严格资金管理和使用,特别是财政奖补资金要专款专用。
二、“三儿”资助情况
(一)落实川财教〔2011〕224号关于“三儿”资助的政策。春季资助88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7.8%,秋季资助1,120人,占在园幼儿总数10%。
(二)将“三儿”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4年县财政预算资金54.8万元先行资助,中省资金到位后,实际支出54.8万元。2015年县财政年初预算资金54.8万元用于幼儿资助,待中省资金到位后结算。
(三)2015年工作
1.进一步完善幼儿资助制度,成立幼儿资助基金,解决“三儿”因家庭经济困难入园难问题,保证每个幼儿都能接受学前教育。
2.将学前教育资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计划安排资助资金60万元先行资助,待中省资金到位后结算。
3.严格资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规范资助对象确定、报批、公示及资金发放,财政资助资金全部采取银行打卡的方式发放,避免挪用、克扣。
[关键词]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6-0015-06
民办幼儿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承办,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招收幼儿的幼儿教养机构的总称。它既包括民营企业、民间团体及个人开办的幼儿园(纯私立的幼儿园),也包括少数国有企事业单位、派、政府机构下属单位及社会团体或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儿基会)拥有部分产权但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用国家财政性拨款创办的幼儿园。上世纪末,西北地区民办幼儿园尤其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迅速。它们在促进整个幼教事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为了解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现状,发现并解决问题,研究者对西北五省区的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为西北五省区――甘肃、青海、陕西、宁夏和新疆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教师以及部分幼儿家长。
(二)调查方法
研究者采用自编问卷,随机抽样调查了44所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其中甘肃12所,占27.3%;青海、宁夏和陕西各9所,各占20.4%;新疆5所,占11.4%。发放问卷44份,回收有效问卷44份。问卷调查数据用SPSS10.0统计处理。在问卷调查基础上,研究者还对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了随机访谈。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办园基本情况
1、创办时间有差异,抽样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速度不一
调查显示,44所农村民办幼儿园于上世纪80年代创办的占2.4%,90年代创办的占28.6%,2000年以后创办的占69%。上世纪90年代为样本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起步阶段,农村民办幼儿园数量有限,且各省区发展水平不一。陕西起步较早,上世纪90年代创办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占陕西调查样本的62.5%,共有5所。这一时期甘肃和青海抽样地区分别创办了3所农村民办幼儿园,宁夏仅有1所。与西北其他四省区相比,新疆农村民办幼儿园创办相对较晚,被调查的5所幼儿园均为2001年以后创办。2000年以后,西北五省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速度较快,其中甘肃、宁夏的发展势头超过了起步较早的陕西。
2、创办者多为汉族,幼儿入园率存在民族差异
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进行民族统计发现,汉族管理者约占78.6%,回族管理者约占16.7%,东乡族和藏族管理者(均来自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各1名,分别约占2.3%。甘肃和宁夏的被调查幼儿园汉族和少数民族管理者各为4人。陕西、新疆和青海的被调查幼儿园管理者全部为汉族。研究者进行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民族调查的原因在于,西北五省地区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幼儿园管理者有可能引起幼儿入园率的变化。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宁夏、新疆和青海为例,被调查幼儿园2004~2006年三年间招收幼儿的民族分布有显著差异:宁夏回族幼儿入园绝对人数较多,均超过当年入园幼儿总数的60%,汉族和回族幼儿入园人数增长幅度明显:青海和新疆农村民办幼儿园汉族幼儿居多,少数民族(回族、维吾尔族等)幼儿入园率相对较低。
3、管理队伍学历偏低,门外汉较多
调查显示,西北五省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4.5%,具有大专学历的占38.6%,具有中专学历的占18.2%,具有高中或职业高中学历的占34.1%,还有4.5%的管理者只有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从管理者的专业背景来看,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管理者仅占调查总样本的31%;毕业于师范学校非学前教育专业的占23.8%: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占26.2%;还有19%的管理者是其他社会人员,通过访谈得知,这部分管理者的文化程度主要为高中或高中以下。可见,西北五省区被调查地区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大多数(69%)都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这势必会影响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质量及发展水平。虽然有部分非学前教育专业的管理者接受过师范教育,但由于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明显差异,其教育方式和手段也有诸多不同。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教育背景和资源可能为其在幼儿园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提供一些帮助与参考,但是也有可能导致其照搬其他阶段教育经验来教育幼儿,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甚至初中化。
4、个人创办和聘用管理者为主
被调查的44所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中有29人是个人投资,自主办园自主管理,占样本总数的64.4%;11人为聘用管理者,占24.4%,他们主要是农村民办幼儿园投资人聘请的管理者;3人由幼儿教育主管部门委派,占6.7%;还有2人以承包人的身份出现,占4.4%。
5、创办经费自筹,日常运转依靠幼儿缴纳学费
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创办经费主要依靠个人筹集(77.3%的管理者选择了“创办者自筹经费”)。调查发现,由于资金投入总量不同,各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有明显差异。至于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日常运转经费从何而来,72.7%的管理者表示,幼儿入园缴纳的费用是主要来源。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得不到国家财政性经费支持,所以幼儿缴纳的费用又成为农村民办幼儿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同时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还开设了舞蹈、美术等特长班以增加收入。另外,少数农村民办幼儿园还接受过社会捐助、地区资助等。在访谈中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表示,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实际支持较少,这与我国西部经济贫困、基础教育中的“普九”任务艰巨等问题有关。
6、农村民办幼儿园收费低廉,管理者收入存在地区差异
我国民办教育的相关规定并没有明确说明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调查显示,农村民办幼儿园“依据上级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制定收费标准”的占41.7%,“参考民办幼儿园所在地平均消费水平制定收费标准”的占38.9%,其他幼儿园主要参考“当地同类幼儿园和公办园收费标准”收费。这导致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存在差异。总体而言,由于相关规定尚未制定,又由于农村民办幼儿园竞争激烈,其收费相对低廉。如陕西、甘肃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为每学期200元左
右,最低收费是每学期90元;青海为每学期150元左右。在访谈中大部分幼儿家长表示,收费高低是选择幼儿园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有27.9%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不是从幼儿园领取月工资,这主要是因为自主办园者个体拥有对幼儿园资金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幼儿园的收支均由管理者个人控制,自然也就不存在领取月工资这一说法。除新疆以外,其余西北四省区都有这种情况。对领取月工资的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进行调查发现,管理者月工资在200~400元的占16.3%;在401~600元的占9.3%;在601~800元的占34.9%。宁夏和青海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中各有1/3的人选择了月工资为“601~800元”,新疆、陕西、甘肃选择此项的人分别占各自抽样数的75%、50%和20%;调查总样本中月收入在800元以上的占11.6%,这部分都是自主办园管理者,主要来自宁夏、新疆和青海。西北五省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工资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这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管理者的任用方式等因素有关。
(二)内部管理
1、教育教学活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活动质量是幼儿园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幼儿家长选择民办幼儿园除了考虑收费,还非常看重教育教学质量。由于幼儿教育理念较为落后,西北五省区许多家长错误地认为能让孩子背诗、做算术题的就是好幼儿园。调查中部分教师也提出了困惑:“现在提倡保教结合,开发智力,但在这里家长只要求孩子学到知识,这与我们强调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是矛盾的”;“家长就是要我们给孩子多教点东西,多写字、算题,如果你不教,家长就选其他幼儿园了”。在家长需求不合理和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农村民办幼儿园普遍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我们在甘肃、陕西对农村民办幼儿园进行调查时发现,在幼儿园课程安排中。小学教育内容,如拼音、写字、数学计算等所占比重较大。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讲、孩子复述的情况较为普遍。部分幼儿能背诵英语日常用语,但并不知道在生活中应用。
《民办教育法实施条例》肯定了“实施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可以自主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这种“自由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应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前提。在农村民办幼儿教育中,忽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单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普遍存在。这一方面与教育者自身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偏差有关,另一方面,孩子能念、能背、能写较为直观,也更容易获得家长的认可。
2、教师管理与考核注重家长评价
教师管理是幼儿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教师的考核将直接影响其工资待遇和个人职业发展。幼儿家长评价、教师工作态度以及教学水平是民办幼儿园考察教师的三个重要方面。幼儿入园率直接影响民办幼儿园的经济收入,因此来自幼儿家长的评价是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考核教师的首要因素。幼儿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对孩子的态度、教育教学能力有一定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评判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准可能不合理。如很多家长以传授知识量的多少来评判教师的好与不好,这不客观,也不全面。
3、管理者进修学习机会有限,培训质量有待提高
研究者在一年内跟踪调查了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的进修学习情况,发现没有参加过进修学习的管理者占17.1%,参加过一两次的占53.6%,参加过三四次的占29.2%。可见,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进修学习的机会非常少。从学习方式来看,76.7%的管理者选择了“外出观摩”,72.1%的人选择了“参加培训班”。虽然选择外出观摩或参加培训班的管理者较多,但是进一步调查发现,西北五省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基本上人均一年只有一次机会参加这两种形式的学习。至于学习效果如何,不少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反映,“教育局虽然有培训,但是条条框框不实用,包括珠心算、识字的教学培训,感觉内容空,不具体,没用”。
4、办园经费紧张,师资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由于西北五省区农村民办幼儿园经费以创办者自筹和幼儿缴纳学费为主,办园条件有较大差异。村民集资创办的幼儿园条件相对较好,个体创办园由于办园规模较小、生源较少,加之个体财力有限。办园经费相对缺乏,“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大多是租用居民用房或对自家住宅用房进行改造,园舍建筑不符合办园标准,室内活动面积小,幼儿园教育教学必需的玩教具、操作材料、图书的种类及数量都极少。
调查显示,有63.6%的管理者认为工作的烦恼来自“幼儿园的经费紧张”,52.3%的人选择了“师资匮乏”。可见,经费紧张和师资匮乏是幼儿园管理者最关注的问题,这也是制约西北地区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另外,25%的人选择了“家长的要求”,担心“园所间竞争”和“入园孩子太少”的各占20.5%。这几个因素之间有一定联系。农村民办幼儿园面对竞争必须设法吸引生源,而影响生源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办园经费紧张和师资匮乏必然会造成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后劲不足,制约其发展。
5、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难以落实,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民办幼儿园创办者大多对人、财、物拥有绝对的自主管理权。调查发现,仅有很少一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规章制度,更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是直接照搬当地公办幼儿园,甚至小学的规章制度,《学生守则》《班主任工作职责》等制度赫然出现在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墙面上。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没有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一人管理财务的现象比较普遍,尤其是在小规模的“家庭式幼儿园”,财务收入和支出账目不清晰。访谈中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表示,他们对教师备课、写教案等都有要求,但落实与事后检查并没有跟进。由于师资紧张,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都是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的所有活动,有的教师称“没有时间写教案”,有的则在“一个月前就全都写好了”。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也不一定按计划实施,管理者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制度化的管理。
调查还发现,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厨房卫生条件差,根本无法保证幼儿的饮食卫生和安全:幼儿的水杯与图书、杂物等堆放在柜子中;水杯、玩具等物品污垢较明显;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冬季提供火炉取暖,而炉子周围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存在较为明显的安全隐患。
(三)外部规划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无力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和第五十二条指出:“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民办教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家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到少
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举办民办学校,发展教育事业。”尽管我国政府一再强调发展农村民办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由于西部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薄弱,教育行政部门几乎无力顾及幼儿教育。农村幼儿教育工作基本没有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也没有作为考核各级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幼儿教育发展尚无规划,部分地区即使有预留教育用地,也只是预留中小学校用地,而没有考虑到本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在幼儿园的整体规划和布局上考虑不周,这容易造成民办幼儿园分布密集,导致恶性竞争。
另外,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管理等制度不完善,许多民办幼儿园没有进行教育审批,是“黑户”幼儿园,这又给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监督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调查中不少审批手续齐全的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提到:“目前非法办园太多,我们多次向教育主管部门反映,请求管理此事,但教育部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非法办园只要有房便开园,办园成本很低,给我们带来很大竞争压力。”
四、建议
(一)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多渠道筹资创办农村民办幼儿园
民办幼儿园是幼儿教育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促进了办园体制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的教育需求,促进了幼儿教育的良性竞争和发展。经费紧缺是诸多农村民办幼儿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政府应加大财政拨款兴教力度,同时通过行政力量、媒体等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动员社区、乡村及社会各界捐资助教。在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地区,必须突破以实现“正规化”机构教育为目标的单一发展模式,鼓励多形式办园,创办各种类型的幼教机构。
(二)加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监管,促进其规范发展
教育管理部门重视农村幼儿教育,要加强对其监管,要尽快建立起合理的评估制度,通过定期评估和检查,表彰与鼓励优质民办园所。对那些有基本发展资金、具备较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较好师资队伍的民办幼儿园加以扶持,对园长和教师的任职资格同公办幼儿园一样予以规范。对不具备办园条件的,一方面要出台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其创造条件,如给予资金上的帮助(有选择的财政补助、以奖代补、减免有关税费、土地使用上的支持)等;另一方面要限期整顿,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办园要求。鉴于一些地方个人办园经济实力不足,要积极整合资源,促进村有民办或股份合作等办学模式的形成。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设施安全检查,以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对在这些方面不符合规定又不及时加以改善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行政部门要责令其停办整顿。
(三)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创办乡村幼稚园时就强调幼儿园环境创设、制造玩教具等应就地取材,石头、麦秆、谷壳等农村常见物品皆可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所用。由于经费有限,绝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玩教具数量很少、可操作性差、趣味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因此,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为教师提供操作性强的教具、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等,是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
(四)重视农村民办幼儿园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培训,加强业务指导
加强对农村民办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教育培训是农村民办幼儿园健康发展的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可以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切实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改革创新,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社会力量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和民办共同健康发展的镇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二、强化规范管理,实施分类治理
(一)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好民办托幼机构。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加强民办托幼机构管理的意见的通知》精神,为民办托幼机构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其健康发展。
(二)镇教育、计生、公安、民政、建设、卫生、安监、物价、工商、妇联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齐抓共管,采用分类治理、引导与取缔相结合的办法,规范我镇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办学行为。
教育部门负责民办幼儿园的评估、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计生部门负责民办托儿所的评估、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公安、民政、建设、卫生、安监、物价、工商、妇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民办园所的相关工作。
(三)高度重视民办园所的安全保障工作,要全面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按标准配备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严防事故发生。相关部门按职能分工加强监督指导,消除民办园所的各种安全隐患。民办园所要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强化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园所内食品的采购、运送、储存、制作等环节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强化流行病、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控工作;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和各类安全检查,确保幼儿、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四)人员配备要满足保教要求,与教职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为全体教师提供培训、进修、学习提高的机会和经费。
(五)严格财务制度。民办园所必须建立财务制度,设立财务账册,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会计须持证上岗。民办园所按规范收费,所收费用的标准向社会和家长公示。
(六)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加大对无证园所的清理整顿力度。对通过努力可以达标的民办园所,予以扶持,指导其办理登记注册办学许可证。对不符合办学条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民办园所,由公安部门牵头,会同镇教育、安监、消防、计生、卫生、卫监等部门坚决予以取缔。
(七)民办幼托机构要根据市镇各级相关规定做好学生接送、消防安全、食品卫生、教师职工培训、卫生保健、财务收费等各方面的台账资料。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加强防震减灾逃生演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三、鼓励民办幼托,实施奖励机制
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原则,对民办合格幼托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一)奖励对象
1镇举办的通过登记注册,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托幼机构。
2镇举办的通过登记注册,取得试办证的民办托幼机构。
(二)奖励办法
1举办符合规定质量标准、服务内容满足保教基本要求、收费标准不高于同类别公办幼儿园标准的6个班以上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25万元的奖励。分三年奖励到位。
2建成3班以上的合格成型园给予15万元的奖励。分三年奖励到位。
3取得试办证的办班点、看护点给予8万元的奖励。分二年奖励到位。
4鼓励民办幼儿园创建各类优质幼儿园,达到无锡市合格园的给予一次性3万元的奖励;达到无锡市一类园的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达到无锡市一类优质园的给予一次性8万元的奖励;达到江苏省优质园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
5本奖励办法与市奖励办法相结合,如低于市奖励金额中镇承担部分以市奖励标准为准,如高于市奖励金额中镇承担部分以镇奖励标准为准。
(三)奖励程序
去年以来,金台区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全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点定位,合理规划,采取项目带动、规范引导、内涵发展等方式大力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农村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幼儿园
建设好乡镇中心幼儿园,让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接受一样的学前教育,是金台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该区加大了乡镇中心幼儿园改、扩建步伐,制订了《金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先后投入200多万元,改建了陵原中心幼儿园和蟠龙中心幼儿园,按照《陕西省幼儿园基本办园标准》,对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办公室、厨房、餐厅等活动、办公、生活用房进行了改造;添置了卫生用具、桌椅、玩教具、乐器等生活设施和教学设备;改造幼儿活动场地,铺设了人工草坪,对陵原中心幼儿园的护坡进行了砌石加固;为幼儿园按照每班“两教一保”标准配备了保教人员。今年以来,该区又启动了硖石中心幼儿园和金河中心幼儿园新建项目,由教育局领导重点包抓,协调督促,加快进度。目前,硖石中心幼儿园已完成征地工作,共征地6亩,征地款已支付,正在进行规划设计;金河中心幼儿园项目正在进行规划定点,征地17亩,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些项目今年完工后,四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将全部建成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将有力地推动该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发展。
城乡结合部改建或增设附属幼儿园
金台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多形式的原则,根据人口分布和适龄幼儿情况,科学规划城乡幼儿园布点。在充分考虑到城区公、企、民办幼儿园星罗棋布,基本满足了幼儿入园需求的情况下,该区把重点放在了城乡结合部幼儿园的建设上。根据省市相关部门的要求,该区制订了《金台区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幼儿园和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实施方案》,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利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闲置校舍和其他富余公共资源,按照相关标准改建成幼儿园,在生源不足但有建园需求的中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今明两年,该区将在斗鸡、卧龙寺地区、西关、福临堡地区改建或增设5所公办幼儿园,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目前,刘家台小学改建幼儿园、长寿小学、光明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等项目即将动工。
城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
金台区城区有公办幼儿园5所,其中省级示范园2所,一类园3所。这些幼儿园办园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管理和保教水平较高,在全宝鸡市享有盛誉,但也存在着园舍陈旧、设施老化等问题。去年以来,该区加大了对公办幼儿园改扩建步伐。西街幼儿园改扩建项目2011年已启动,旧教学楼去年已拆除,教学楼重建项目已招标公告,预计年底即可竣工;马营幼儿园去年投入50万元进行了维修改造,提升了管理水平,已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民族幼儿园的改扩建正在规划审批,办理南边民房的拆迁征地手续,建成后将进一步突出民族特色,力争早日跻身省级示范园行列;车站幼儿园和东仁堡小学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年内也有望搬迁至新建的东仁新城小区内。陈仓园幼儿园也将扩大规模,教学楼将由两层扩建为三层。这些幼儿园改扩建完成后,将进一步扩大全区公办幼儿教育资源,缓解城区幼儿入公办园难的问题。
大力规范和扶持民办幼儿园
近年来,金台区严把民办幼儿园准入标准,下大力气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财务、教学等方面的监督管理,严格民办幼儿园年检程序,坚持每年在《宝鸡日报》进行公示,促使民办幼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该区现有的42家幼儿园中民办幼教机构占到24家,在数量上与公办、企办幼儿园已平分秋色,在儿童入园量上也占据了全区幼儿教育的半壁江山。民办幼儿园中既有像实验幼儿园这样大而强、规范化运行的辐射型幼儿园,又有像幸福幼儿园这样小而精、差异化发展的小区型幼儿园,还有像三迪景瑞、东岭幼儿园这样活而新、借势成长的混合型幼儿园。该区大力扶持民办优质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达标升级活动,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力争达标升级。各民办幼儿园美化亮化园舍,更新保教设施,强化内部管理,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去年以来,有5所民办幼儿园已晋升为二类幼儿园,实验幼儿园晋升一类幼儿园正等待市局评估验收。
努力推动学前教育内涵发展
金台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在不断加快幼儿园新建、扩建步伐,配备完善教育生活设施的基础上,狠抓队伍建设、精细管理、特色发展,促进全区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该区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幼儿教育师资队伍。《陕西省幼儿园编制标准(暂行)》下发后,该区专门成立了由区编办和教体局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进行了调研。结合该区幼儿教育发展规划,超前考虑,预留编制,配齐、配足了幼儿教师和保教人员。同时,还通过每年招考幼儿教师、撤并小学教师转岗培训等方式,不断充实幼儿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深化了幼儿园的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省级示范园和公办园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公办园+民办园,优质园+新办园+薄弱园”的帮扶发展思路,以大带小、以强带弱、资源共享,推动了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强力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加强了对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宣传、培训,更新了教育理念,要求幼儿园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环境,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一抓公办扩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对县托儿所和县幼儿园校舍进行维修改造,配齐设施设备,增加学校容量。启动云富街道办事处、向家坝镇、太平镇、两碗镇4个镇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确保每个镇都有1所公办幼儿园。目前,两碗镇中心幼儿园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招标前期工作。云富街道办事处、向家坝镇、太平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这4所幼儿园建成后将增加900个公办幼儿园入园名额。
二抓农村提质,办好公办小学附设学前班。为满足农村居民子女的学前教育需求,全县有17所农村公办小学开设了19个学前班,解决738名幼儿的一年学前教育问题。学前班由公办教师担任授课教师,确保教学质量。
三抓民办规范,强化民办幼儿园办学管理。把好“四关”,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一是严把办学资格审批关,二是严把安全管理关,三是严把办学质量管理关,四是把好年检关。
四抓师资建设,为提高办园质量奠定基础。通过补员招聘逐年补充幼儿教师,坚持组织幼儿教师开展岗位练兵、教学技能竞赛、外出培训、教育科研等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幼儿教师队伍。
五抓保障落实,促进学前教育长足发展。县财政从2009年起将公办小学附设学前班纳入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预算范畴,每年划拨专项资金作为学前班公用经费,实现学前班零收费入学。建立学前教育监测评价制度,加大对学前教育发展的督导检查力度;认真落实贫困幼儿资助政策,确保学前教育长足发展。
会泽县教育管理实现“六化”目标
本刊讯(通讯员 杨晓祥) 近年来,会泽县教育局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加大管理力度,做到以管理强工作、以管理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是教学管理精细化。县教育局狠抓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和研究,管严管细备、讲、批、辅、考等教学常规环节,强化集体备课,注重发挥教师集体智慧。印发《会泽县中小学构建高效课堂指导意见》,指导各阶段学校结合实际,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是人事管理公开化。实行教职工调配公开考试、考核和新教师招聘录用按考分自主择岗的办法,让教师凭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实现工作调动或自主选择工作岗位。实行公推公选、组织考核聘任的办法选拔聘任校长。对学校班子成员任职年龄进行规定,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领导班子进退机制。建立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等制度。
三是工程管理长效化。对工程建设实行“七项责任制”管理,即: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公开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工程管理合同制、工程建设公示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在工程建设中,构建教育系统、建设部门、监理单位三条监管线。制定《会泽县中小学校园建设及管护实施意见》,要求各学校加大竣工项目的管护力度。
四是经费管理科学化。成立教育会计核算中心,构建全县所有学校在教育专网上,通过财务软件统一做账、实时监控等预结算一体化的财务工作运行和管理模式。制定《会泽县学校财务管理责任追究办法》,明确财务人员及学校领导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及违规处置办法。
一、福利保障,待遇留人
(一)保证工资收入,确保教师基本生活保障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财务核算,一是做到确保规范办学的投资者获得合理回报,二是确保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标准,对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进行奖励式补助,工作年限越长,补助越高,并逐年递增到幼儿园能承受的上限,以此来鼓励民办幼儿园教师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办理基本保险,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实施激励,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十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为此,少数民族地区民办幼儿园要严格执行规定,根据教师贡献大小能力高低实行激励奖金,建立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将教职工的收入报酬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所取的教育教学成果等工作实绩挂钩,体现一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奖金机制,充分地调动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
二、民主管理,情感留人
(一)团结互助,让老师体验人际的和谐美好
一是要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信任教师,为每一位教师的成功创造机会,促使人人都能在工作中体验到成就感;二是要引导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特别是在教育科研方面,可以实行如“一帮一”或“以老带新”等各项活动,为教师们营造一个有张有弛,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总之,要让教师们看到幼儿园以及自己的前途,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
(二)鼓励关怀,让教师享受工作的成就快乐
幼儿园都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让教师们充分享受工作的“成就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园要为教师们的进步成长提供平台,如每学期安排骨干教师上好示范课、年青教师上好汇报课,组织教师之间互相观摩幼儿园的早操、游戏、环境布置等各项活动,引导教职工互相之间指导鼓励,共同促进提高,更直观地学习幼儿教育的方法。
(三)细致服务,感受生活的幸福温暖
管理的最高艺术在于为员工提供合适的“服务”——赏识和关心自己的员工。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繁重而琐碎,为了教育引导好幼儿,她们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来自园长等管理层的赏识与关心,是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动力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园长应做到时时处处赏识和关心教师,如在家长会上多介绍教师的成绩和辛苦、各项活动后要奖励辛劳的教师等等,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
三、培训教育,事业留人
(一)完善培训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是互促式培训,优化教师成长环境。鼓励骨干教师形成特色,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勤钻研、多探讨,争取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新时代幼儿教师;对于年青教师,则以鼓励为主,采用“以老带青”结对帮带的形式,促使年青教师一年上手,两年有特色,三年成骨干;在这个过程中,促使骨干教师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每个教学环节做好表率,上好示范课,引导年青教师多学多问,定期上好汇报课,互相之间共同促进,共同提高。二是课题带动式培训,创设教师成长空间。民办幼儿园,要更加重视教育科研活动,每个学年可以申报一到两个课题,以园长牵头,调动广大教职工参加,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们学习和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是请进来走出去式培训,开阔教师业务视野。在培训活动中,定期邀请外来专家对本园的教职工进行的理论与实地指导,引导教师在和专家的合作研究中不断地成长,与此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参与省、市、县一级的幼儿教育培训,以增长其见识和能力。
(二)加强交流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民办幼儿园之间,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创设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学习体制。由于各幼儿园在管理机制和人才使用上各有优势和不足,互相之间可以互补。可以互相选派教师到对方的幼儿园挂职任教,任教期限可以是一个学年,也可以是一个学期,为教师们的互相学习提供机会,并把所学到的先进经验带回本园,以便结合实际,更好地开展本园的教育教学改革,促使教师们实现自我价值。
一、发展现状
2011年以来,我区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宗旨,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一期三年行动计划,全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幼儿园68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4所,比2011年增加13所。省级示范园1所,市级示范园3所。全区在园幼儿10732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2011年的76%增长到9448%,“入园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保教质量显著提升。实施公办园集团化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学前教育仍是我区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城区及边远农村地区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仍显不足,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不高,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有待完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艰巨,投入保障机制有待加强,保教质量参差不齐,“小学化”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城乡、园际间发展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发展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总体要求,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建成农村公办主体、城区公办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7年,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一)扩大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着力扩大农村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解决好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新增的居民区学前教育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2015-2017年,全区新建公办幼儿园9所(见附件1),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7%、98%和99%以上。
(二)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城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率。到2017年,全区乡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区域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区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乡镇及以下入园幼儿享受普惠。
(三)提高质量。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保教人员素质,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消除无证办园和“小学化”现象。全区幼儿园园长、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安保人员、炊管人员等持证上岗率达100%,专任教师持幼儿教师资格证比例达75%以上。
(四)健全机制。建立政府投入、社会投入、家庭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保发展。制定公办园生均经费标准、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完善普惠性民办园扶持政策、贫困家庭幼儿入园资助政策等。按照省定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建立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和人员补充机制。到2017年秋季开学时,全区公办园编制内园长和专任教师的数量占本园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50%。
三、主要措施
(一)扩大资源总量,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
1、完善优化学前教育布局。将学前教育纳入全区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区统筹,以乡镇(街道)为规划单元,制定布局规划,按照“就近、方便、安全”的要求,明确定点幼儿园,确定办园规模。
2、继续实施一批公办幼儿园建设项目。加大政府投入,抓住国家学前教育项目建设机遇,新建公办园9所,实现公办园乡镇全覆盖,扩大城区、城郊学前教育资源。
3、认真落实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市城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宜教发〔2012〕7号),确保符合配建条件的小区幼儿园全部按要求建设到位,并在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无偿移交区教育主管部门,用于举办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规划、国土、住建、房管、财政、地税、教育等部门要积极配合,认真履责,采取事前控制、跟踪督查整改等措施,加大对新建配套园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到位。小区配套园不用于举办公办或普惠性幼儿园的,教育部门不得为其颁发办园许可证。对于宜教发〔2012〕7号文件出台前竣工的小区,建有配套幼儿园的由区政府会同相关部门与开发商协商回购办法。
4、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修订完善《区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管理办法(施行)》,对扶持对象、认定程序、成本核算、收费管理、日常监管、财务审计、奖补政策和退出机制等做出具体规定。以政府购买服务、划拨土地使用权、安排贴息贷款、减免租金、补贴运行经费、派驻公办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等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予以扶持,引导和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园,提升办园水平,提供普惠。区财政将普惠性民办园奖补资金纳入预算。
5、大力推进残疾幼儿学前教育发展。要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纳入当地学前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各幼儿园创造条件接收轻度残疾幼儿随班就读。
(二)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完善以区为主、财政投入为主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等投入政策要求,区级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2、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2016年3月底以前,区物价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测算核定全区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合理确定公办园收费标准。制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办法和家庭经济贫困幼儿资助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财政、社会、家长合理分担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3、规范学前教育资金管理。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二期三年行动计划对我区学前教育发展的项目资金支持。坚持规划先行,确保学前教育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相关规定,切实加强对学前教育资金的使用监管和效益评估。
(三)推进办园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公办学前教育资源
完善集团化办园机制。继续发挥省、市级示范园的办园优势,优化公办园集团化管理运行机制。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对集团管理的考核评估以及保障机制,确保集团运作规范、管理高效。鼓励全区民办园通过城乡共同体、连锁办园、强弱结对帮扶等模式实行集团化管理,提高保障能力。
(四)加强科学保教指导,全面提升办园水平
1、提升科学保教水平。贯彻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各级各类幼儿园制定教玩具达标计划,到2017年秋季开学前,全区各级各类幼儿园的玩教具配备达到省定标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教育部门要根据各园实际逐园核定办园规模,对幼儿园实行总量控制下的招生管理,坚决杜绝“大班额”现象。严格控制幼儿入园年龄,小班不能招收3岁以下幼儿。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坚决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小学招生时,不能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类考试。严禁给幼儿统一配备人手一册的教材(资源包)。
2、加快提档升级。依据国家、省、市有关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标准,定期组织办园水平评估工作,实行办园水平动态认定机制。推进“家园共建”,严格执行“家长代表入园制度”,形成“家园共建、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引导和督促各级各类幼儿园加快升等晋级步伐,提高办园质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到2017年,省级、市级示范园比例达到15%。
3、健全学前教育教研网络。全区至少配备1名学前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专兼职专家团队,为开展学前教育教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与经费。根据地域划分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区域、包片到园、指导到人等方式开展教科研工作。
(五)强化管理,着力提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素质
1、严格幼儿园教职工准入制度。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落实幼儿园园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和保育员、卫生保健员、炊事员和安保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从2016年起,教育主管部门对全区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实行备案管理,凡不符合相关从业规定要求的,不允许进入幼儿园工作。
2、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及人员补充机制。按照省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合理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配齐配足教职工,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3、完善幼儿园教师培训培养体系。与高校开展合作,采取定向委培等方式,为农村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实施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支持幼儿教师在职参加专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所需经费由幼儿园和个人共同承担,力争到2017年,全区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比例达到90%以上。实施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培训计划,培养学前教育领军人物,用3年时间培训35名骨干园长、70名优秀教师。建立幼儿园名师、名园长工作室制度,推动园际教研、园本研修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建立区级培训网络,培训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4、依法保障幼儿教师待遇。不断完善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对公办园在编教职工,实行工资全额预算,其工资待遇水平应与区内小学教职工基本一致,逐步实现公办园编内编外教职工同工同酬。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公办园教师,按有关规定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对民办园教职工,要引导和监督举办者依法与其签定劳动合同,保障其工资待遇,足项足额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深入开展集团公办园教师交流工作,合理确定区域内公办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非在编教师和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与公办园在编教职工享有同等地位。
(六)健全学前教育监管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强化“以区为主”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积极争创省“学前教育示范区”。建立健全学前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办园体制、投入机制和用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制订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全区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将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乡镇(街道)政府教育工作实绩考核。
一、周巷学前教育现状分析
周巷镇学前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园际之间,而造成园际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便是学前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笔者主要以2012年度周巷镇学前教育财力资源(教育经费)和人力资源(教师)为内容对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进行实证分析。
1.经费投入的不平衡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幼儿园办学主体的不同,教育经费的筹措和拨付的渠道和方式也不一样,造成这些有限的经费在不同幼儿园之间分配不均。
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周巷镇财政性幼教经费的74.88%用于镇公办幼儿园,而占全镇幼儿数80.09%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却只享有25.12%左右的财政经费。从人均投入看,园际之间的差距更加明显,2012年镇公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人均投入比为11.99:1。这说明,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每人所享受的财政经费远远低于在镇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幼儿。
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2012年,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镇公办幼儿园的基建,占总投入的61.6%;人员经费占36.51%;而设施设备等费用几乎是0。镇学前教育经费在镇财政预算中无明确规定公用经费和设施等经费项目,如果公办幼儿园不搞基建,那么镇财政拨付学前教育的经费主要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的教师社保补助和年收入补助为主,其他项目的比例非常低。
2.师资配置的不平衡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教师师资结构主要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梯队结构等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质量和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能力。我镇幼儿师资配置的结构不均衡,突出地表现在学历、职称等几个方面。
从表2可见,镇公办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98.4%,有职称教师比例80.33%,而民办幼儿园大专及以上学历只占60.71%,职称比例21.43%。相对于职称,学历差距尤为明显。
从教师用工结构看,无论镇公办还是民办都是以合同制和临时用工占大部分,但公办教师数镇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之间的差距明显。全镇共15名事业编制教师,全部集中在镇公办幼儿园,差距非常明显。
3.经济待遇的不平衡
教师待遇主要体现在教师的工资待遇、教师的职业权利、教师的福利待遇几个方面。现在除事业编制教师外,其他的只分双证(资格证和职称证)、单证(资格证)和无证的三类,前两类有慈溪市教育局、财政局核发的补助文件,单证教师年收入38000元,双证教师年收入57000元,不再区分公办、民办了。但拥有事业编制的和具有双证的教师大多数集中于镇公办幼儿园。
从表4数据显示:从年收入看,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年收入明显低于镇公办幼儿园教师。这也影响了民办幼儿园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4.发展机会的不平衡
从表5数据显示:镇办幼儿园教师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发展机会也不平等。公办教师拥有各项政策和制度的优惠权,继续教育的经费有财政保障,可以经常参加培训、进修、外出考察,在职务晋升和职称评审上也比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有较大的优势。反之,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受经费制约,外出机会少,培训和进修更是少之又少,素质提高很难保障。
综上所述,镇办幼儿园与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资源配置,在教育经费、教师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导致了我镇在学前教育发展上的不均衡。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由于财政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和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加上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民办幼教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所引发的问题
1.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导致出现“入园难”
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给孩子一个好的教育环境是每个家长的迫切愿望,而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短缺,反过来造成了“入园难”现象的产生。而在解决“入园难”问题上,出现了老百姓不满的一些现象,更是使那些既无钱又无权也无关系的“三无”家长,求助无门,求学无路。造成群众对社会公正信念的失落和反感。
2.民办幼儿教育的缓慢发展造成“需求差”
所谓“需求差”是指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增长与优质的学前教育供给不足的差距。造成这一日益突出矛盾的原因,一方面是投入不足,镇公办幼儿园由于受到财政制约,园所数量不足,造成幼儿“入园难”。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民办幼儿园由于争抢生源,导致收费偏低,教育设施的软硬件建设难以改善,不能满足幼儿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的需求。
3.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低下引发“后劲弱”
民办幼儿园由于规模小,条件差,待遇低,只能招收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幼儿,也留不住有才华的教师,造成了发展后劲的不足。长此以往,容易形成闭合式的恶性循环,制约了民办幼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举措
1.加强经费保障,纳入财政预算
为提升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周巷镇根据慈溪市委、市政府《慈溪市学前教育规范提升三年(2010-2012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周巷镇学前教育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已经落成投资2500万元、规模24个班可容纳720名幼儿、按省一级幼儿园标准建设的公办幼儿园。全镇公办(含公办民营)、集体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力争达到25%以上。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2.重视继续教育,优化师资结构
全面建立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并按规定配足配好教师,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教师发展培养工程。争取到2013年年底,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的幼儿教师比例达到98%,教师资格的持证率达到95 %,大专以上学历占85 %以上,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在45%以上。做好保育、保健、财务、锅炉、水电、医护、食堂等特种岗位工作人员上岗培训工作,实行持证上岗,按章聘用。
3.强化绩效考核,提升教师待遇
一、改革与发展目标
1、在今后五年内(-年)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发展格局。根据城市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性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教育形式结合的幼儿园活动网络,为0-6岁儿童和家长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服务。
2、事业发展规划:今后五年,全县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85%以上;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二、完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
县教育局是本县幼儿园(班)的行政主管部门。县、镇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幼儿园(班)管理工作。镇人民政府未设教育机构的,其辖区内的幼儿园(班)管理工作由镇中心小学负责,中心小学设置的幼教辅导员负责辖区内幼儿园(班)的业务指导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及幼儿园(班)医务人员的卫生保健培训工作。
财政、物价、人事、机构编制、规划、建设等行政部门及妇联组织,应当按各自的职责协调做好幼儿园(班)所管理的有关工作。
县幼教教研室负责全县幼儿园(班)教学研究、业务检查指导、师资业务培训;县社会力量办学管理部门与幼教室协同做好民办幼儿园(班)的教学管理工作。
三、设置与审批、登记注册
(一)县、镇分别举办至少一所省、市优质实验幼儿园和中心幼儿园,做为县镇两级示范性幼儿园。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农村村镇规划建设,应当按照规划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幼儿园的建设标准,规划建设配套的幼儿园(班),其建筑设计方案,应当征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
(二)举办幼儿园(班)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幼教事业发展规划:举办单位必须具有法人资格,举办个人必须是享有完全政治权利的公民;
2、符合《省举办幼儿园(班)基本条件》;
3、有相应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4、幼儿园(班)的名称体现园班类别、性质;
5、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其他条件。
(三)实行幼儿园审批登记注册制度。未审批登记注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幼儿园(班)。
县幼儿园和其他公办幼儿园由县教育局审批登记注册。
农村幼儿园(班)的举办、停办由所在地的镇人民政府审批登记注册或注销,并报县教育局备案;县城城区民办幼儿园(班)由山城街道办事处审批登记注册或注销,并报县教育局备案;县城内举办的较大规模民办幼儿园由县教育局审核。
登记注册机关对辖区内申报登记注册的幼儿园(班),按上述规定条件会同卫生部门进行审查,合格的给予办理注册手续并发给《省幼儿园(班)注册证书》,不合格的先行登记,暂缓注册,待在规定期限内努力创造条件达到上述规定后,再办理注册手续。本“办法”前举办的民办幼儿园(班)应抓紧对其重新甄别,符合条件的给予注册,不符合条件的先行登记限期整改再办理注册手续,不适合办园(班)的场所应责成搬迁或停办。审批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安全条件,决不可大意失责。
幼儿园(班)因故停办或变更其园名称、类别、更换举办单位或举办人、迁址等,均应在变更前三个月向原登记注册机关办理确认或注销手续,由原发证机关收回注册证书。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对登记注册工作领导,县教育局对各镇的登记注册工作应给予具体检查指导和验收。
(四)举办幼儿园(班)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向审批登记注册机关提出登记注册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
1、拟办幼儿园(班)的章程和规划;
2、举办者的资格证明(身份证、学历证书或举办单位证明);
3、拟任园长和拟聘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
4、拟办幼儿园(班)的场地证明(房产证或租用、借用合同);
5、拟办幼儿园(班)的资产及经费来源证明;
6、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保健合格证明;
7、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联合举办幼儿园的还应当提供联办协议书。
审批登记注册机关应当在接到举办者申请之日起30日内进行审查,予以登记、注册或不予注册并书面告知理由。
四、幼儿园(班)员工管理
公办幼儿园外的其他各类幼儿园园长应当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以上学历并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园长岗位培训证书。教师必须持有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方能上岗。医务人员应当具国家认可的中专以上学历,并持省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助理医师以上或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方能上岗。保育员、炊事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并受过保育专业知识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所有幼儿园工作人员必须持有托幼机构颁发的工作人员健康证方能上岗。
举办者任命或聘任的幼儿园(班)园长应当报教育局备案,幼儿园长聘用的符合聘用条件的幼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报原登记注册机关备案,并定期参加各级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函授学习和教学研究活动。不符合聘任条件的员工一律不准聘任,教育部门不予确认幼儿教师资格。
单位、个人举办的民办幼儿园(班),其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由举办者与幼师商定,工资标准一般不低于公办教师水平。举办者应当按规定为所聘用的工作人员办理社会保险。
五、幼儿园(班)教育工作管理
县教育局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制定对各类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和管理。幼儿园(班)应当坚持保教结合原则,创设与幼儿教育和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地制宜,合理地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科学教育幼儿,促进全体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的个性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班)应当建立健全卫生保障管理制度。招生和班额设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幼儿园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幼儿人身安全。幼儿园应当建立防止食物中毒及预防传染病传播制度。发生食物中毒、传染病、重大安全事故,应当立即采取紧急救护措施,并及时报告卫生防疫机构和登记注册机关、举办单位、县教育局。
六、幼儿园经费管理
举办幼儿园(班)坚持谁举办谁出资原则。举办有一定投资规模的民办幼儿园可享受《县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规定(试行)》(政[]19号)给予的优惠政策。民办幼儿园(班)收费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办学成本合理确定收费标准,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公示。要实行按合理成本分担的收费原则,坚持以质定级,按级收费。教育局要积极会同物价、财政等部门,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收费管理和监督。
各级各类幼儿园应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收费,加强收费管理,规范收费行为,要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并设置会计帐簿,膳食经费应当建立专门的伙食帐户。
一、促进我县民办教育发展目标
1.发展目标。通过对民办教育的全力扶持,努力打造一批与公办学校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规模适度、质量较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优质民办学校。到2015年,基本形成“学前教育以公办为示范,促进民办幼儿园上等级,提高保教质量;义务教育以公办为主体,民办上水平,不断满足社会选择教育的需求;高中(或中职)教育以公办为龙头,民办成特色,扩大全县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格局。
二、加大力度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2.鼓励发展学前教育。在发挥公办幼儿园示范、引领、指导作用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一批规模较大办园规范的幼儿园成为全市一流品牌民办幼儿园;努力建设一批市级和省级示范幼儿园;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学前教育领域,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每个乡镇至少建好一所符合省定标准的中心幼儿园,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保证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80%以上,彻底改变学前教育落后现状。
3.支持民办义务教育。理顺民办学校办学机制,大力支持民办学校办优办大办强,以便满足社会对多元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民办学校,依法保障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权益。
4.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积极鼓励行业、企业根据生产实际和发展需要举办职业教育,通过“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形式参与职业教育,引入竞争机制;引进民间资金和市场化运作方式,融进县职业学校管理,盘活我县职业教育资源,做强做大县职业学校。
5.发展民办普通高中。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积极鼓励民间资金以独立举办、合作举办、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举办优质、特色高中,扩大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
6.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民办教育奖励和补助机制。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的民办学校集体和个人;免除民办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结合教育用地总体规划,最大限度解决民办教育用地问题。
7.依法给予税收优惠,合理设置各类规费,支持民办学校快速发展。各级税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民办学校的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范围内给予税收优惠。对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历教育劳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民办学校用于教学及科研业务的自用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民办学校教育、教学涉及的建设配套费等行政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建立并实施与公办学校同等待遇的政策,合理减免相关规费。
8.建立健全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对新办和达到规范标准的民办学校给予教师总量20%的公办教师5年时间支教,支教期间的基本工资由财政拨付,绩效工资由被支教学校拨付;经批准的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到民办学校支教,支教期间身份不变,工龄连续计算,人事关系保留在原所在学校。
9.切实保障民办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按国家和省里的有关规定,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师在教师资格认定、业务进修、职称评定、科研立项、表彰奖励、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均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统一管理。
10.统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招生管理。高中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全县统一招生计划,并与同类型、同层次公办学校安排在同一批次招生。承担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民办学校的招生纳入当地划片招生范围,由教育部门统一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严禁超计划抢揽生源。非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在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招生。
11.切实保障民办学校学生合法利益。民办学校学生在学籍管理、表彰奖励、升学、毕业生就业与户口办理等方面享有同级同类公办学校学生的权利;民办学校的学生资助纳入同级同类公办普通学校学生资助体系。
三、加强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12.落实民办教育“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县直各部门、各乡镇要认真履行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职责,加强对民办学校依法规范管理,重点落实有关民办学校规范招生、教育收费、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安全管理等依法办学的规定。教育、民政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民办学校的设置标准,严格实行民办学校年度检查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年检结果,接受群众监督。
13.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财务管理。民办学校应当按办学许可证核定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组织招生工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审批部门批准不得变更。民办学校招生简章或招生信息必须载明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学校性质、招生类型、学历层次、收费项目和标准等,必须到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审核备案。民办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应当与举办者其他资产相分离,并依法办理验资过户手续。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资产、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建立民办学校风险预警和社会监督机制,实行民办教育机构风险保证金管理制度,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的监管,督促民办学校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合理支配收益,保证办学资金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物价部门要依法对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审批、备案、公示,并加强检查和管理。
一、推进幼儿园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办园条件方面
我园校园环境良好,布局规划科学合理。园舍无危房、无环境污染、无噪音,是独立建筑群体,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要求。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净化、美化、儿童化,充分利用了现有园舍扩大幼儿活动空间。活动室宽敞明亮,卫生间干净整洁。园内绿化面积达标。
近年来,我们不断改善办园条件,活动室、午睡室等全部更换了寝具及课桌椅和部分教玩具,满足了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我园注重文化育人,配备了足量的适合教师、幼儿阅读的图书、影像资料,让老师和孩子在书香中陶冶情操。
在经费管理方面,我园遵照区级物价、教育、财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及时调整收费标准,照顾了部分家庭困难的幼儿。经费按规定范围合理开支,坚持专款专用,符合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
(二)安全卫生方面
我园健全了安全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安全和卫生保健专人负责,档案齐全,管理规范。
我们注重对外来人员进园、孩子入园离园交接(特别是没卡交接和中途离园交接)及一日活动各环节的督查和防护,值班人员每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不留隐患。班级老师注重对孩子的晨午检、人数清点、缺课追踪、消毒、服药、饮水、如厕、上下楼梯等环节的管理。我们制定了《幼儿园隐患排查表》,每天检查人员对室内外活动环境、安全交接、保教活动等方面进行细致排查,签字确认。这样就形成了值班人员和班级主班日查、管理人员周查、领导小组月查纵横交织的安全排查网。
我们适时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利用例会、订阅号、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不断加强对教职工、幼儿和幼儿家长各方面的教育。我们开展了多次防诈骗、防火、防震、防恐防暴应急疏散演练。
我们在注重人防的同时,注重与技防、物防的结合。现在幼儿园专职保安两名,防卫器械“八件套”齐全,全园26个摄像头实现了全园,无死角监控覆盖,存储时间达到了规定要求。管理人员实现了实地巡查和网上巡查的结合。
健康检查方面,我们重点把了“两关”,一是严把幼儿入园关,新入园幼儿必须有正规医院出具的体检证明和预防接种证,患传染病的幼儿待痊愈后两周才可入园;二是严把教职工准入关,师德或身体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不予录用。我园幼儿都建有健康档案,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视力一次,每季度测体重一次。教师及后勤人员每年体检一次,都有卫生保健部门颁发的健康查体证。
疾病预防方面,我们做到了每人一巾一杯、一床一被,并及时清洗、消毒,摆放合理,避免交叉感染。活动室配备了消毒柜、消毒桶,盥洗室配备了流水洗手设备和随时冲洗的便池,里面配有蓝月亮洗手液和抗菌医用免洗洗手液等,保证了每位幼儿的个人卫生。
(三)保育教育方面:
我们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基本精神并运用到教育实践中,鼓励引导老师们要怀一颗爱心,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尊重和接纳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有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给每位幼儿建立了成长档案,及时观察、记录分析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水平,满足每位幼儿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我园注重引导教师走教研之路,通过“外出学习、园本培训”等方式,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教研让老师获得成绩得到成长,老师的成长又促进了孩子们的发展。教学相长,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具体最真实的体现。
教师们注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营造了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具有教育性、参与性、互动性,并体现审美价值,能满足幼儿一日生活各方面的需要。班级创设的活动区域,数量充足,种类丰富,活动多样,能持续满足和支持幼儿主体活动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结合课程,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制定了《幼儿一日活动安排表》并严格执行,每天各班都能在规定时间开展适合幼儿特点的各项活动,确保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了幼儿体质和抵抗力。
(四)教职工队伍方面:
我园教师配备达到了每班二人,资质符合相关要求。
幼儿园发展的关键,是有一支稳定、团结有进取心的教职工队伍。我们在利用制度引领教师发展提高的同时,注重对老师们生活、工作方面的关心,尽可能让每位老师都舒心工作,快乐生活。孩子一天幸福不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级的老师。为此我们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同时,注重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在业务学习、教研活动中时时渗透师德教育,严禁堤防和变相体罚幼儿。另外,我们尽可能给老师们提供学习与提高的机会,通过外出学习、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等举措,努力打造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促进幼儿园的良性发展和育人效果的不断提升。
我园目标明确,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规划和目标体现全面管理的指导思想,并突出保教有机结合的原则。各类计划、总结齐全,目标明确,执行过程清晰,成效明显。
随着办园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也在不断提高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及社会保障水平,现在我园教师年工资达到公办幼儿园教师年工资的60%以上。
(五)内部管理方面:
我园注重制度建设,并逐步完善,每学期开学初都组织教职员工学习,确保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我园《班级考核和教师个人考核方案》立足本园实际,经全体教师讨论修订通过,可操作性强,客观、公平、公正,实现了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制度引领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我园实行过程性管理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每项检查有计划,有记录,有反馈,有总结,有改进的措施,确保各项制度和工作落到实处。
财务管理科学规范,建立健全财务和资产管理制度、预决算管理制度,幼儿园所有收支全部纳入学校账户管理,代管费和服务性收费无盈利现象,幼儿园无账外账,幼儿在园无兴趣班收费,实行专款专用,并制定专项资金收支明细表。幼儿伙食费收入全部存入相应账户,大宗物品实行平台统一采购和配送,每月公示收支明细表。有固定资产帐和明细帐,并实行年度清查和审计制度。
招生方面,每年秋季招生,不考试,不测查,力戒小学化。
我们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建立了双向互动的家园联系制度。定期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深化家园共育。另外,进一步密切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与消防、公安、医院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为幼儿的成长开辟新的教育资源。
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近年来,幼儿园和教师们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平安校园4A、食堂量化等级为A级、托幼机构卫生保健评价为合格、语言规范学校等荣誉称号,2020年陈菲获得余杭街道优秀。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办园时间过长,教玩具老化。
2.日常开展活动中,未及时收集材料。
3.教职工的各类培训过少。
四、下步工作措施:
1.接下来在添置教玩具。
2.日常开展活动后及时收集和整理材料,并及时记录和归档。
3.加强和完善教职工培训计划和培训频率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