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营管理奖申报材料

经营管理奖申报材料

时间:2022-02-14 18:4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营管理奖申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营管理奖申报材料

第1篇

海门虽是一个全国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排七八十位的小地方,可广告经营与全国前二十强县市几乎是“称兄道弟”。令业内刮目相看的是,《海门日报》近几年的智慧广告已占据实绩量的60%左右。本文将示例已连续七年打造的百版“3·15”特刊,该项目于今年S月被评为“中国报业经营管理创新成果奖”。

以独特优势打造“归类宣传”

一家地方报纸如何做“中国福布斯”?《海门日报》每年的“3·15”特刊通过若干细项调查、通过公开征集民意等形成的“归类宣传”品种不下四五十种,涉及广告客户有上千家。如今年主要推出的归类宣传项目有:叫响全国的名牌产品、著名商品,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特色地方名品,企业自荐的生产服务明星,海门商界励志百人,海门市民喜爱的银行卡,服务行业社会公论集纳,企业老总“3·15”论语,海门市经典企业精神等等。特别是报社组织的海门市信用口碑企业自评榜,竟然有200家企业要求刊出申报材料

对“3·15”特刊推出的“归类宣传”,我们总要配制“套餐”,其“制作目标”是让广告主物超所值、产生满意感。就拿海门市信用口碑企业自评榜来说,除在“3·15”特刊集中推出申报材料,还在平时报纸版面连续公开列名调查,并在接下来出版的本地商贸节会刊“金花节特刊”、纪念国际劳动节的“五一”特刊,以及报社出版的杂志性特刊《海门》上刊出初步调查结果,再经严格审核筛选,将最终“结果”用于制作来年的“海门市信用口碑企业自评榜”台历,免费送给本地几乎所有中高端人士及报纸相关读者;另还在报社每年印制的邮政有奖贺卡上发榜。通过这些归类宣传,客户是花了小钱获得意想不到的广告效果,媒体则创造了更多名利双收的广告产品,而地方政府和当地市场也需要这样的“舆论引导”。

“商道十论”“商德十论”的策划效应

最出色的策划是让广告主感觉到不参与不行,不参与有损的是自己,而且让读者感觉不到这是广告,而有强烈的精神和阅读需求。基于这种理念,《海门日报》经营者在策划广告产品时尽力做到的一条是:凡事都站在客户和读者角度考虑,确保业务人员上门联络时平均达到70%以上的“成功率”。坚持这样的经营理念并切实落到每个细节,就会使更多第一次轻易拒绝的广告主,在第二次第三次产生自觉甚至强烈的认同感。2011年“3·15”期间,《海门日报》策划了一个广告栏目叫“商道十论”,邀请海门著名企业家围绕十个事先拟好的题目请人分工撰写,结果报名参与的企业有20多个。2012年“3·15”期间,以同样方法策划了“商德十论”。

“商道十论”每篇两三千字加图片半版呈现。题目如:《我看陆亚萍:寻求使命,商人首先是个“政治家”》《我看朱仲辉:感恩戴德,商人力求是个“慈善家》《我看陆宗琴:标杆树人,商人理应是个“道德家”》。

“商德十论”每篇同样是二三千字加图片半版呈现。题目如:《企业最终的利润不是财富,是成功——郑新平启迪海门创业者》《今天的付出,也许要到十年后才有回报——郁方为启迪海门创业者》《别人说你一个好,胜过自己说自己100个好——蔡东升启迪海门创业者》。

凡策划必成一个“圆”,将每个“电子”配制成“百年陈酿”

《海门日报》每年的“3·152特刊虽然总体是一个策划方案,但其中的项目可能涉及数十个;每年“3·15”各有一个主题,但坚持做到周到、全面。没有出现一次因为某个项目的利益得失而让报媒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受损。

2011年共116版的“3·15”特刊总题目(总刊名)是“德商海门赢天下”,其下属四辑放在含3月15日的连续四天出版。分辑主题分别为:精品创市场,改变海门人生活和形象的百大“商品”;诚信通五洲,征服海门人心灵和感受的领军“商家”;责任天一重,激活海门人意志和智慧的高贵“商人”;商德肩比天,铸就海门人口碑和魅力的非凡“商道”。2012年共108版的“3·15”特刊的总题目是“新海之门通万商”,其下四辑的主题分别是:商品篇,名品铸“商”终是商;商人篇,“德”道赢商满眼商;商家篇,信用“论”商金银商;商道篇,无“安”不商千里商。

每刊每项每版都围绕让政府放心、让读者满意、让客户心仪、让自己收获策划,动足脑筋。《海门日报》广告人自创了两代报人的海门精神口号:有您1%的信赖,就有我100%的努力;铸铁军团队,做报业铁军。对版面上所有导言的写作,要求同时兼有“三力”:舆论引导力、广告吸聚力和可读耐读力。今年“3·15”特刊四辑导言每篇上千字,当地不少企业家已将其作为范文剪贴下来供领导层和员工学习。比如“商德决定理念,理念决定商道,商道决定前程。做成功商人,功夫同样在‘诗外’”等。

第2篇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大幅度增长,“十一五”期间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3%,“十二五”以来继续高速增长,2013年达到11906亿元,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6%以上。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设立了种类繁多的政府专项资金、财政贴息、科技计划项目、人才计划项目、各类评奖、各类认证等科技项目,中央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也保持高速增长,从2006年的774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460亿元,年均增长率约18%。随着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政府科技宣传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科研项目立项,参与科研项目申报,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较强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来支撑,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科技管理水平、申报人员职业能力和所处行业领域等不同,其申报质量差距较大。不少企业尽管有好的项目,但因对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指南学习不透彻、没把握好最佳申报时机、申报材料没有体现出创新性和先进性、申报材料严谨性和逻辑性不足等各种因素,导致无法获得评审专家认可,未获项目立项,令人惋惜。基于此,笔者对当前企业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结合笔者科技管理工作经验,提出科研项目申报相关策略,以期为企业科研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2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

很多科技企业管理层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一知半解,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重要意义,对科技政策和申报指南研究不透彻,对科研项目申报的工作要求不重视。企业管理层只看到了科研项目申报的经济效益,没有看到政府科技立项的社会品牌效益以及为企业带来的无形资产。管理层对本行业发展比较熟悉,但对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政策研究不够,企业科研项目与政府科技规划脱节,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与潮流,导致科研项目与申报指南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重视技术开发与市场拓展,但对科研项目申报、政府部门沟通、政府组织的科技活动等认识不足,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管理体制配置不足,导致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很低,影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2.2 没有做好企业科技发展规划与科研项目申报计划

科研项目申报实质上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科研项目申报的成功是企业科技创新规划能力的成功。科研项目申报体现了科技开发、市场开发、经营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知识产权、产学研、科技与经营人才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这些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制定一定的科技创新规划与实施计划。同时,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需要编制申请报告,准备附件资料,涉及行业背景、人才团队、技术方案、运营方案、市场方案、投资分析、财务预算、社会效益、知识产权、科技查新、项目备案、用户报告、资质认定等,有些资料需要一定的准备周期,从材料准备和协同工作方面来说,科研项目申报需要进行一定的筹划,制定详尽的科研项目申报计划,但是大多数科技企业还处于“临时抱佛脚”的突击申报状态。

2.3 没有建立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

科技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项目管理技术与具体科技项目相结合的产物,科技项目管理过程是建立在一般项目管理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科技项目的特点而进行的,按照科技项目实施阶段不同可分为立项、实施过程、项目验收管理。尽管部分企业对科技政策有点了解,清楚些许申报渠道,但是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较为规范的科研管理制度,甚至没有建立立项管理制度,对于科研项目申报采取简单粗暴的“突击申报”方式进行,具体表现为:缺乏项目前期的调研工作,或者草率摘取项目内容作为创新点,或者没有很好地总结项目承担单位的优势,如此种种皆是因科研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的申报准备不充分现象,评审专家难以评价申报项目的先进性以及承担单位的科研实力,从而影响项目的获资助率。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科研处李永德指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获资助的申报项目主要存在创新程度低、缺乏应有前期研究工作等问题。

2.4 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

科研管理工作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申报、知识产权申报、科技奖励申报、项目监理及验收、科技宣传、与政府部门接洽、研发机构管理和运营等,看似琐碎,实则十分紧要,许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机构和人员,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职业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在项目申报时难以编写出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材料组织零散、缺乏秩序,甚至没有准备妥当申报前必须的财务审计报告、科技查新报告、知识产权等证明材料,使企业科研项目难以获得政府立项。

2.5 技术创新性与核心竞争力阐述不清晰

国家和省科技支撑计划支持的重点项目主要围绕能够整体带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产业核心技术,以获得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加强高技术前沿战略部署,研发内容具有前沿先导性、能推进相关新兴产业实现重大技术突破;面上项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培育,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研发内容具有先进性。申报课题的创新都是要求在前人没有研究过或是已有基础上的再创造。对照这些要求,多数企业的项目仅以突破企业核心技术为目标,缺乏对产业核心技术的攻关和研究。同时大多数企业在申报时不注重查新,不注重项目产品与同行类似项目产品进行参数对比,课题的创新性得不到第三方和数据的支撑,评审专家难以评判。

2.6 企业重申报轻实施

大多数企业都是重申报轻实施。申报时动员公司各方面力量,热情很高,十分重视。项目立项后,对项目执行过程却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项目实施缺乏计划和有效监管,大都没有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对于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没有进行计划落实,项目实施难以按计划推进,遇到困难也没有专人负责解决,不利于项目的执行。验收时临时抱佛脚,验收证明材料准备不足,导致项目验收不成功,影响企业信用记录,从而影响新的科研项目申报,形成恶性循环。

3 科研项目申报策略分析

3.1 做好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充分的政策研究能够确保申报资料的准确性,积极的申报规划能够确保申报准备工作充分,提高申报质量。良好的项目申报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研究与申报规划:

首先,企业科研管理人员要及时关注国家与地方科技发展规划、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等,如“十三五”规划、“中国制造2025”、“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了解国家对本企业所在行业的支持力度,研究、分析本企业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资助的可能性。

其次,科研管理人员要研究、分析历年科技项目申报通知,根据历年的科技申报政策和企业科研项目情况,制定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获得公司管理层的认同和公司相关资源支持。

最后,对于资金支持较大的重点项目,如国家级、省市级重点项目,企业应该编制重点项目专项申报计划,进行部门分工与合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提交申报资料,发挥申报计划对各部门的约束力,顺利完成科研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

合理的规划与计划能够提高科研项目申报效率和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加强科研项目立项管理

科研项目立项管理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关键环节,要严把科研项目立项关,从源头确保科研项目的质量。企业应设立相应的科研管理部门或专职科研管理人员,每年定期(一般是每年12月份或1月份)组织技术开发部门策划、确立并申报企业科技项目。规范的立项流程主要包括:

首先,技术开发部门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查、收集信息,科学分析、预测国内外相关产品或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同类企业、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寻求新产品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其次,技术开发部门根据收集的各类信息,策划、确立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开发等科研项目,编制科研项目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评审并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将拟立项项目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立项申请并提供立项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后,科研管理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对各技术开发部门申报的科研项目进行立项评审,评审通过的项目上报公司,由公司进行决策,确定年度公司科研项目。

在项目申报阶段,科研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项目的选题,要选择符合国家和企业战略目标、符合市场需求、有资源有条件地实施,并且能够申报成功的先进产品和技术开发项目,要根据政策研究结论选择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提高项目中标率。企业要重视项目的前期调研,要根据科技部门的项目指南从国内外技术现状、本企业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做好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要认真审查项目的必要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从项目总体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实施路线、进度安排、项目经费等方面确保项目开展是必要的、创新的和可行的。

3.3 提前统筹项目资源,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科研项目申报时间一般都很短,从申报通知发出到申报截止时间大多只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如果在项目通知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申报材料难免局促,会对申报材料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项目申报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的公司内部部门有档案部、人事部、财务部、技术部、市场部等,公司外部部门有审计公司、查新机构、科技主管部门、环保局、发改委等,需要提前统筹的项目资源包括人事资料、财务信息、技术文档、市场调研报告、公司资质、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环评报告、备案文件等,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去准备、申请、获取上述这些项目资源,同时还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精力撰写一份立意新颖、层次合理、词句妥当、财务分析清晰的项目申请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所以提前部署可避免仓促准备申报材料带来的质量隐患,是项目申报成功的关键。

3.4 加强政府部门沟通,掌握申报流程与关键点

政府沟通是科研项目申报的另一关键环节,一方面可以了解更多的政策信息,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让政府部门对企业情况和项目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常政府部门更倾向于熟悉的企业和项目,对于不熟悉的企业和项目保持高度警惕。企业应该积极向政府部门汇报企业和项目情况,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对于项目申报成功和企业科技创新工作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

首先,在政府提倡建立“服务型机关”的大环境下,“公仆们”是非常欢迎企业去登门拜访寻求帮助和指导的,同时政府部门的发展也需要企业的积极支持,比如定期上报企业报表,积极去科委部门进行项目备案,让政府部门多多了解所辖企业的发展状况,让政府了解到自己企业在行业里技术水平是领先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企业运作是正常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管理团队是过硬的,这对于政府和企业都是有好处的。

其次,企业要多沟通、多问询,掌握项目申报的渠道和要点。一般来说,如果是处于研发和中试阶段的项目,考虑从当地科教部门往上申报;如果是产业化的项目就从发改委往上申报;如果是技术改造类项目就从经信委往上申报;当然还有特殊项目可考虑从财政、中小局等部门申报。

最后,项目申报上去后,也要及时跟进项目评审情况,即使项目没有立项成功,也可以向主管部门多请教,找到失败原因以便下次改正。

3.5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培育创新创造氛围,重视技术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从根源鼓励创新,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励有章,有功必奖,及时兑现,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积

极性。

其次,引进行业技术领军人才,给予其广阔的发挥平台和一流的人才、设施配备,形成包括可研分析、技术开发、技术验证的研发团队,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础上,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核心动力。

最后,加强科技合作,一方面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和科研院所共同探讨先进技术的产业化可行性方案;另一方面加强和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合作开发,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探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拉近技术革新与落地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成果转化效率。

3.6 重视项目预算和财务管理

规范项目申报的另一个重点是项目申请经费的详细、合理预算。预算是确定项目资助额度和经费支出的直接依据,要高度重视。科研项目如果缺乏经费预算或者预算不够科学合理,很难得到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同时也不利于项目规范管理和控制。如果项目经费预算得合理,不但能够提高项目的中标率,而且可以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

在申报科研项目时,科技人员要根据相关经费管理办法明确说明各项支出的用途,并要注意项目主管部门能给予的经费支持额度,注意申请金额不可超得过高。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项目经费管理,做到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严格按照项目预算进行支出,在执行过程中如有调整,应按照相应管理办法进行规范的预算调整,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展,项目经费按计划使用,从而确保项目顺利验收,保持良好信用记录,为下一次申报项目奠定良好信用基础。

3.7 加强项目实施管理与项目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实施与验收关系项目的成败也是影响企业后续项目申报和企业诚信,所以企业不仅要重视科研项目申报,同样也要重视项目实施与验收工作。

科研项目获得政府资金立项支持后,企业应根据课题任务书和考核指标,制定项目实施计划,落实公司各部门的工作任务,要求各部门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课题任务,通过分工与合作的方式完成科研项目课题任务。

项目验收前,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对照课题任务书评估课题完成情况。如果课题完成情况与课题任务书规定的指标差距较大,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如果课题是按计划顺利实施的,验收时则根据要求准备相关验收资料,重点针对课题任务和考核指标准备相关的科技成果证明材料,评审专家主要考察企业的科研证明材料,权威机构提供的证明资料对项目验收起着重要的加分

作用。

4 结语

近年来,科技扶持政策越来越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倾斜,同时申报要求和评审也越来越严,“临时抱佛脚”或“一枪头”的申报方式的弊端愈加明显,所申报的项目往往在专家评审阶段就遭到淘汰。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科研项目立项和申报工作,如何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如何提升科研项目申报成功率,如何获取更多的政府资金以及社会资金支持,如何推动企业科

(下转第127页)

第3篇

一、*年工作完成情况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八届五次、六次会议精神,加大科三费投入,引导企业科技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芳烃基地科技创新工作

1、根据自身特点,加大对外宣传工作。芳烃基地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旋律,建立芳烃基地宣传网站,制作芳烃基地3D宣传片,根据基地建设各项工作的推进情况,随时添加完善新的项目和新的场景图片,并在*中国*经贸洽谈会上播放,向社会各界推广芳烃基地原料优势和发展前景,扩大芳烃基地的影响。

2、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搭建芳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地区现有仪器设备、科研成果、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资源,打造芳烃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高全区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益,最大程度地降低基地内企业产品检测、研发成本。目前已完成辽化研究院、沈阳工业大学*校区和区内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源统计和信息录入工作,搭建起仪器设备共享、科学数据共享、科技文献共享、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及公共技术服务网络五大平台,具备开展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聚烯烃、聚酯、芳烃、塑料等专业小试、中试的能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带动了区域科技创新工作,今年平台所属实验室共申请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得到专利授权。

3、依据产业布局,最大限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国家级特色芳烃产业化基地。按照芳烃基地建设的总体战略和规划部署,组织专家编写《*国家芳烃产业化基地发展规划》和《*国家芳烃产业化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谋划基地发展框架,细化基地建设步骤,为创建国家特色产业化基地奠定基础。

(二)开展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1、积极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组织企业申报*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申报省级科技计划34项,其中,辽宁奥克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静态混合过程强化外循环乙氧基化工艺技术”、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7xxx系列工业铝合金型材”、辽宁科隆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聚羧酸减水剂”三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目前已有10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共争取到上级科技资金扶持835万元。

2、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发展壮大,新增省级研发中心2家,使我区省级企业研发中心达到6家,省级研发中心数量占全市的50.00%。全区11家企业研发中心拥有科研人员380人,自主研发科研成果近百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93项。忠旺集团工程技术中心新研制开发出工业铝型材几十种系列产品,20余项产品外观申请国家专利。科隆工程技术中心研制开发出丙二醇苯醚复配成膜和乙二醇苯醚生产工艺用的催化剂两项技术,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奥克公司辽宁省博士后科研基地开发的“乙氧基化催化精馏”项目,被列入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作为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奥克公司正在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先后组织企业参加海外学子创业周、专利技术产品交易会、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科技活动,康达塑胶、中盛公司等企业与高校签订校企合作项目4项,开展其他科技合作项目6项,已签订合作协议并实施产业化的项目5项。开展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3名清华大学博士生,开展了3项课题攻关,实践期间清华大学机械系党委副书记崔旭龙老师作为清华研究生院的代表访问*实践基地,到实践单位实地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与企业领导进行座谈。目前我区已累计接待参加社会实践的清华研究生9批共74人,先后共为我区21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课题研究52项,完成技术总结57篇。

(三)加强科研引导与成果推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1、突出重点,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组织区内2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今年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对新管理办法中规则的变化和要点进行了解读,对新的申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人员素质,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更为明确和严格。新认定的省级高新技术能全面体现地区科技进步水平,目前正在组织企业进行材料申报工作。

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企业1家,省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3家,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试点企业6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103项。开展省级科技成果鉴定2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全区累计已开展省级科技成果鉴定33项,获省级科学技术进步奖13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奖61项。*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累计完成42亿元(含辽化公司)。

2、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支持软件行业的发展,涌现出以酷博网络、运和石化等软件企业,在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集成开发领域,形成了以“酷博Linux操作系统”和“班组成本核算系统”为代表的、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广泛应用于油田、矿山和大型石化联合生产装置,并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等所属特大型企业推广应用。

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基本情况网络数据库和数据上报和数据分析网络平台,便于实时掌握企业运行情况以及各行业的发展状况的数据。选择*石油化纤公司英华化工厂、*石油化纤公司金兴化工厂和辽宁奥克化学集团有限公司为试点企业,开展以“甩图纸”“甩账表”为特征的“双甩”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引领我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奥克公司投资近百万建立ISO办公管理系统,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网络化,公司局域网对外通过光纤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建立起跨地区网络通信、信息共享、对外信息交流高效快捷手段。宏伟区合成催化剂厂,建立企业ERP管理系统,厂内已架设局域网,车间、办公室、库房间互访互通,实现企业内部流程管理的规范化。

(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1、完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动专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以培育自主创新企业为重点,开展省知识产权试点区和专利试点企业创建工作,根据我区知识产权工作实际,制定《宏伟区专利技术产业化试点区建设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完善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为全区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知识产权支撑,目前相关申报材料已经由市科技局推荐到省知识产权局等待批复中。同时在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省专利试点企业创建工作,我区现有省级专利试点企业2家,今年又推荐试点企业2家,推荐示范企业1家,通过开展试点示范创建工作,企业自主研发成果显著,忠旺集团“隔热型材”、奥克集团“年产2万吨高效稠油破乳剂”和科隆公司“环保涂料成膜膈剂”三个项目列入省专利转化资金项目,获得专利项目转化资金90万元。

2、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活动,营造创新氛围。以第八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为主体,开展形式多样和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通过召开座谈会,制作宣传展版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报道,提高宣传效率,扩大宣传效果,形成浓厚的保护知识产权社会氛围。

组织企业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我区中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性能变压吸附专用蝶阀”和个人发明者王春飞“燃气自动定时关闭阀及民用电子自动关闭阀”两项专利产品获展会金奖,区知识产权局获得省人事厅、省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的“辽宁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省共有29家单位获此荣誉称号,1人获“辽宁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推荐科隆公司、催化剂厂、辽化公司三家企业4个发明人申报国家巾帼发明奖。

3、开展业务培训,提高管理水平。针对企业在专利申请方面的薄弱环节,开展企业专利申报知识培训讲座,邀请具有丰富专利申请经验的老师为企业讲解专利申报与保护的相关知识,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和从事知识产权的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专家讲解,加深了对专利申请和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建设等方面的了解,增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提高企业专利申请成功率和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组织机关干部和企业负责人参加市科技局举办的知识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战略报告会,省知识产权局胡嘉禄副局长从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的意义和知识产权战略制定的重要性等方面,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加深企业领导对知识工作的重视和了解,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受到企业热烈欢迎。为加强建设我区专利执法队伍,选派1名工作人员参加省知识产权局举办的专利执法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目前我区已有3人具备专利执法资格。

4、狠抓专利申请,推进成果转化。全年全区申请专利129项,比去年增长了20%,其中发明专利38项,知识产权工作成为全区自主创新工作的亮点,对专利申请实施跟踪服务制度,经常走访专利申请企业和个人,培育专利申请大户,扶持个人发明创造,提高了我区专利申请量,促进了全区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引导企业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建立校企技术合作联盟,加大企业科技需求与成果供给对接力度,科技成果研发逐渐从基础理论性成果向应用性研究成果转变,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40%,科技成果累计实现工业产值近12亿元。

(五)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做好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作。开展生产力促进中心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中心各项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聘请省内知名专业管理机构的咨询师,为我区合成催化剂厂开展企业管理诊断咨询工作,通过实施规范化科学管理,帮助企业制订符合自身特点,科学规范的组织架构、岗位设置、职责权限、规则制度、工作流程等管理体系。邀请省专家到企业进行6S管理现场指导,树立科隆公司为省企业创新管理试点单位,目前已完成前期宣传和导入阶段,进入到全面推行与组织实施阶段。

多种形式开展企业教育训练工作,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实际需求聘请省市行业专家,有针对性的开展申报业务、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10次,培训企业60余家,培训人员300余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企业的管理品质,提高企业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企业适应日新月异的和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竞争环境。

(六)发挥科技引领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1、积极培育我区顺兴乳业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开展科技攻关,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将优质的奶牛胚胎移植到黄牛体内,大大降低胚胎移植的成本,提高奶牛种群质量,该项目被*市科学技术局确定为市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并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年被批准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重视科技创新,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现拥有*市最大的奶牛繁育基地,养殖场占地100亩,现有优质奶牛700余头,养殖基地日产鲜奶量1万公斤,年产乳制品2万吨,销售收入近亿元。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导周边农户进行产业化的农业生产,吸纳村民入股让农民成为企业的主人,带动兰家、峨嵋、石场裕村等700余农户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2、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人才进村、知识下乡”,在农村种养殖科技示范户中选拔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农民进入省内农业高等院校,组织曙光镇4名科技人员参加省农民技术员和农民科技经纪人培训,学习最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七)加强部门自身建设,树立良好政务形象

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结合科技局工作实际,开展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工作,制定科技局加强行政效能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完善部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深刻剖析查找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开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讨论活动,按照方案步骤要求,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激发党员干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精神,促进我区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年,我局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但在推进科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我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很快,但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还应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4篇

一、突出一个重中之重,把全面对接《若干意见》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大“跑部进厅”力度,全面对接《若干意见》有关矿产资源管理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一是全力申报全国第二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以章源钨业和耀升钨业为申报主体,指导并组织两大企业做好申报材料的编写准备工作。积极做好协调沟通服务,积极争取市矿管局、省国土资源厅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力争我县进入全国第二批钨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二是积极争取镇地区列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加强与市内地勘单位协作,对镇地区钨矿找矿潜力开展前期论证,积极争取市矿管局的支持,把地区作为全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崇余犹钨矿成矿带的重点找矿地区,争取将地区地质找矿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2013年重点研究课题,力争在2014年列入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实现我县钨矿找矿“找大矿、找好矿”的重大突破,再造一个淘锡坑。三是全面对接《若干意见》的项目资金和各项优惠政策。协助县内矿山企业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奖代补”项目、绿色矿山试点、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项目资金,争取矿权设置、资源接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实现两个重点突破,力争地热资源和硅石资源勘查实现重点突破

一是力争在加快地热资源勘查、推动全县旅游经济发展上实现重点突破。重点围绕横水镇茶滩石明子地热点开展地热资源勘查,3月底前做好征地工作和钻机平台平整,并实施第三个勘探钻孔,8月份以前完成勘探并提交勘探成果,为打造陡水湖温泉度假村提供地热资源保障。并聘请省内专业勘查机构同步在阳岭景区和县城周边开展地热资源成矿条件物探普查,掌握我县地热资源分布规律,为全面勘查开发县内地热资源奠定基础。

二是力争在加快硅石资源勘查,推动非金属精深加工项目上实现重点突破。重点围绕龙归石英岩矿点开展硅石勘查,3月初实施第二个勘探钻孔,6月份以前提交勘探成果,开展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加强对硅矿采矿选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改进,大力开展,、、等乡镇硅石资源普查,增强非金属加工基地硅石资源储备能力,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工业园进行精深加工,支持公司加快技改进度,促进尽快建成投产,推动建立以硅石开发加工为主导的非金属矿工业基地,形成“中东部有色金属加工、西部非金属加工”两大基地并驾齐驱的局面。

三、着重抓好八项重点工作,推动全县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提高服务矿业经济水平。一是转变观念。策应县委提出的培育四大产业集群目标,坚持“放大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壮大钨产业规模,培育非金属产业”的矿业经济发展思路,加大对全县矿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强矿业经济运行的调度和分析,实现单纯抓资源管理向统筹抓矿业经济的转变。二是制定服务矿业经济意见。成立服务矿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矿业经济调度分析、矿业权市场建设、招商引资、创建等工作。对我县矿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全县矿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分析全县矿业经济发展瓶颈和障碍,明确服务矿业经济的思路、方法,建立全县矿业经济运行月度分析制度,加强矿产品市场价格行情分析,提高矿管部门服务矿业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大对矿山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扶持耀升钨业上市,协助解决矿权确权问题,积极协助耀升钨业和章源钨业公司所辖矿山价款处置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逐步解决全县矿山有偿处置遗留问题,协调推动梅树坪钨矿、天井窝钨矿等矿山开发整合的启动工作,加快推进锯板坑小煤矿、青山钨锡矿、铜锣钱铜锌矿等矿山开发整合后续工作,大力支持其他矿山开展资源接续、产能改扩建工作。四是鼓励购进县外矿产品。鼓励县内有实力的矿产品经营企业大量购进县外矿产品,兑现县内关于外购矿产品增值税和资源税返还优惠政策,为县财政增加税源,增强县内加工企业的原料保障,努力将我县建设成为钨矿产品交易集散地。

(二)保障农村土坯房改造砌砖供应。一是提高砌砖供应保障。加快出让四宗砖瓦用页岩采矿权和三宗砖瓦用(含炭)页岩采矿权,督促尽快建成投产,增加县内砌砖供应数量,降低县内砌砖生产成本,确保农村土坯房改造砌砖保障供应。二是严格执行砌砖限价政策。积极协调解决砖厂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加强对砌砖企业供应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砖厂每月报送砌砖供应情况。

(三)确保全县矿业秩序持续平稳。一是加强日常巡查。重点加强对稀土、钨矿开发秩序的巡查,对重点区域保持每周一次的巡查,对一般区域保持一月2次的巡查,做好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矿业活动的信息。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关于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政策宣传力度,在、、扬眉、铅厂、龙勾等重点乡镇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等方式,发动社会各界通过12336电话举报各种矿业违法违规案件。三是健全监管网络。充分发挥各乡(镇)政府、村组作用,进一步健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在重点矿区、热点矿区聘请矿业秩序维护信息员,形成快速反应的信息平台。四是规范矿产品加工经营秩序。3月份对全县矿产品加工经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提出分类处理意见,4月份开始,对不符合环保排放标准、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责令停产整改,对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无法整改的责令搬迁,对整改不到位、拒不搬迁及无证加工的联合县整治工作组坚决关停,5月制定出台县矿产品加工经营管理办法,建立长效机制。

(四)全面加强矿山勘查开发监督管理。一是建立例行检查、抽查制度。对全县矿山企业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和每月进行动态抽查,重点检查矿山企业是否按照开发利用方案组织生产,对违反开发利用方案的责令停产整改,5月以前对发生过越界开采的矿山进行实地复核,对擅自启封或私开窿口的矿山严肃处理。二是认真做好探矿权和采矿权登记、延续、变更工作。及时提醒矿业权人提前准备延续工作,认真做好探矿权和采矿权年检工作,并督促矿山企业严格按照年检要求落实整改措施,严格履行矿业权人的义务。三是建立井上井下对照图定期检查制度。对省级以上发证矿山实行每半年提交一次井上井下对照图,聘请有资质的单位开展井下实测,及时发现和纠正矿山企业超越矿区范围开采现象。四是建立矿山企业停产复产申请报告制度。要求全县矿山企业停产必须提前提交书面报告,恢复生产必须提出书面申请,对不履行停产复产申请报告的矿山企业,函告公安部门停供火工产品。五是认真做好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统计工作。按时填报《矿产资源储量占用(查明)登记》《矿产资源基础统计表》,逐一对矿山企业资源储量变化和实际生产的开采量、损失量、勘探增减量、重算增减量,进行一一检查、核对和校正,建立台账。六是加强探矿权监督管理。利用定期检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探矿权人依法开展勘查活动,加强对以采代探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对有坑探工程的勘查项目进行了不定期的重点的检查,对勘查投入不到位或圈而不探的探矿权人和不按照勘查实施方案施工的在年检时不予通过。

(五)大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抓好地质灾害责任制的落实。乡镇政府与县政府签订《责任书》,指导、督促乡镇政府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乡镇政府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并将明白卡发放到位,指导乡镇政府开展救灾应急演练。二是开展汛前排查。3月中旬以前,组织人员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最新的隐患点台帐,对排查新增的隐患点要及时发放明白卡,明确责任人。严格落实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制度,做好责任警示牌的制作设立。三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在汛期前组织一次全县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在县城中心地段和各乡镇圩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手册,做到宣传面“全覆盖”。四是开展汛期检查。加强地质灾害值班,及时预警信息,对重点隐患点进行逢雨必查。督促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落实汛期值班、巡查、速报、应急制度,要实行每天“零报告”制度,出现险情或灾情按照上级规定时限报告。五是开展汛后复查。10月份,对全县隐患点进行复查,及时更新隐患点台帐,同时树立“地质灾害无汛期”的理念,引导各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办公室养成逢雨必查的习惯,对地质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六是组织申报地质灾害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编制思顺乡上峙村大陂头滑坡资质灾害治理项目、铅厂镇西峰村黄泥排山体滑坡治理项目、原县水泥厂社下灰岩矿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并积极向上级申报,对已批项目做好跟踪服务,施工监督管理工作。

(六)加大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力度。一是科学确定全年征收基数。深入各矿山企业了解各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查阅企业的生产、销售台账,认真分析全年矿产品生产、市场价格行情,科学确定各矿山企业全年征收基数。二是强化手段,确保矿产资源补偿费足额征收。严格按规定进行补偿费计征,做到应收尽收。强化征收管理,要与矿山储量动态监管、矿山企业年检等管理环节相配合,建立补偿费征收台账,加强对采矿权人提供的矿产品产量、销售收入等资料的监督管理。三是认真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做好补偿费征收直报工作,做到准确无误。

第5篇

关键词:定点药店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

姓名:罗卫国 工作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医药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药店管理。

姓名:张俊虎工作单位: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药店管理。

前言

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以下简称“定点药店”)是我国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初衷是促进医院药房和定点药店之间的竞争,以改善药学服务,合理降低药价。定点药店管理办法能否真正起到相应的作用,能否给参保人带来便利和实惠,在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对当前江苏省定点药店的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资料来源:(1)定量资料来源于对江苏省南京、镇江、泰州、无锡、扬州、盐城六城市拥有定点药店购药经历的城镇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2)定性资料主要来自对上述6城市的21家定点药店进行的深度访谈。(3)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施期间:2008年6月30日―9月30日。

一、我国定点药店管理政策的历史沿革

定点药店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过程的新生事物。长期以来我国的医院自办药房,既提供医疗服务又提供药品服务,患者在医院看完病后只能在医院进行配药。以后即便出现零星的社会药店,但由于当时的政策限制使得享受医疗保险的居民到社会药店配药不能计入公费与劳保报销,这种政策造成了我国公立医院对药品销售的垄断地位,也使得我国药品费用快速上涨。

根据医药分开管理的思路,1998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中提出通过建立定点药店制度,鼓励医院药房与定点药店的竞争[1]。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的[1999]16号文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是规范各地定点药店的资格审批、日常管理、服务规范等工作的指导性文件。随后江苏省于1999年9月10日正式制定和施行了《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将定点药店的管理引向规范化的道路。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的建立、实施使得医院药房多年垄断药品销售的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有资料显示,2003年参保人员到医保定点药店购药的比例已达到17.6%[2]。

定点零售药店,是指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获得定点零售药店资格,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确定并与之签订有关协议和发给定点零售药店标牌的,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零售药店[3]。

二、医保定点药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定点药店监管部门的监管现状

(1)药店准入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江苏省医保中心在药店准入方面实行两步走政策:第一步由药店向行政审批中心提交申报材料,并规定申请药店营业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年营业额不得少于20万、开业必须在1年以上、必须配备至少1名执业药师、营业范围明确不得经营生活用品等,同时药店必须要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第二步对符合以上条件的药店进行打分,分数高者优先,同时要考虑定点药店布局是否合理[4]。但是很多地区在实际操作中并未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在泰州市调研时我们发现在方圆一百米以内有好几家定点药店。在南京市我们也看到了同样的现象,尤其是在中华门附近,在很小的范围内林立着几家定点药店。定点药店过于密集显然会加剧竞争,使得定点药店收益下降。另外我们发现很多定点药店的营业面积只有三四十平米,未达到规定标准。还有些地区由于对医保定点药店的审批不严格,导致该地区基本所有的药店都成为了医保定点药店。

(2)有些地区监管部门的检查频率较低

本次调研发现各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对医保定点药店的检查频率差别较大。规定一个月进行一次检查,但有些地方由于定点药店的数量太多,使得相关管理部门检查的难度较大,因而检查频率变为两个月一次甚至是半年一次。这会增加定点药店违规操作的发生。

(3)网络系统不健全

江苏省要求医保中心通过网络对定点药店药价进行实时管理,以确保药品的销售价格不能超过最高限价。一般国家发改委会定期公布最高限价文件,医保中心会将最高限价录入到网络系统,如果定点药店上传价格超过最高限价就则无法使用定点药店系统。上述做法是为了保护参保人利益。但目前江苏省内只有南京拥有比较完善的网络监管系统。而在其它地区的网络系统不能完全覆盖每一家定点药店,使得应用网络进行实时监控无法实现。

2、定点药店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

(1)以物代药进行销售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在药店中摆放一些滋补品、保健品甚至是一些食品、日用品等,以药品代替它们进行医保结算。一方面药店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吸引顾客,并且能够提高自己药店的利润;另一方面对于某些患者来说能够用医保卡买到保健品等非常划算。

(2)采用附赠药品或者有礼销售的方式销售药品

我们通过走访定点药店发现了上述现象的存在。很多店面经常打出有奖销售或是买一赠一的促销广告。

(3)销售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

主要的方式就是用置换的方式来销售一些医保目录范围以外的药品,然后刷医保卡进行结算。这样的现象在明面上是比较难看出来的,而且在查账时也是比较难查到,只有在购药者的结算单能很明显看出来。此做法是比较隐蔽的违规行为。

(4)违反凭借处方配售药品的相关规定

主要表现为违反凭借处方配售处方药的规定或者是使用非定点医疗机构的处方配售药品并且进行医保结算。违反凭处方配售药品的现象大多主要发生在抗生素的销售中,很多患者习惯性的以为比如像头孢类药物还像以前那样可以随便进行销售和购买,所以要求药店营业人员配药,有部分营业员为了药店的利益便在无处方的情况下配售处方药,并且用医保卡进行结算。上述现象的发生,除了药店贪图利益的原因外,还有药店的营业人员并不清楚所在地区哪些医疗机构属于医保定点医院的原因。

(5)超量销售药品

表现为违反医保药品限量销售的有关规定,超量销售药品。在镇江市该现象不存在。该市的参保人员都有统一的病历,他们到药店购药或者到医院看病时除医保卡和身份证以外必须携带该病历,每次买完药或看完病都要在上面做好记录,以避免超量销售药品。但在江苏省的很多地区没有没有控制参保人员一天的购药量的有效措施,而只能确认每天的最高刷卡额。

(6)医保柜台和非医保柜台未分开

按照有关规定,镇江市的定点药店医保柜立设置于专门划出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药品都是用医保卡进行结算。这样做有利于更好地进行药品分类,整理账目以及盘点。但在其它地方,定点药店并未将独立设置医保柜台,只是在医保药品的商品标签上表明“医保”字样。

(7)药店营业人员的构成存在问题

定点药店管理办法硬性规定了定点药店的营业人员构成,强调在营业时间内至少要有一名药师在岗。但我们访问的部分规模较小的定点药店在营业时间无药师在岗。事实上药师在岗有利于提高服务水平,对药店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某定点药店的店长告诉我们[5]:“药店中有执业药师或者药师会比没有药师营业收入更加可观,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店内可以给患者(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只要到店购买过一次药的顾客,之后还会因为全面优质的服务再次光顾。”

另外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具有定点药店购药经历的60名居民中,大部分人能够得到药师的药学服务,但仍有约四成的受访者表示未得到药师服务,这说明当前执业药师药学服务提供仍不完善。

(8)定点药店24小时营业的执行情况

在走访过的21家定点药店中,虽然大部分表示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医疗服务。但问题是其中部分药店在夜间无执业药师或者药师在岗,因此夜间只向顾客提供OTC药品的服务,并且不能提供刷卡服务,顾客购药只能通过现金支付。而此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拥有在定点药店夜间购药经历的18名城市居民中,约半数人未能购买到药品。这说明当前相当多的定点药店实际上未能提供24小时服务。

(9)定点药店对顾客的身份核对执行不力

目前江苏省内操作比较规范的是镇江市,在那里我们通过对定点药店的暗访以及与店员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到他们在患者购药过程中一定要人、证、卡统一才会向患者售药。这样做能够避免医保卡乱用、盗用情况的出现。但在江苏省其它城市,大部分定点药店的店员并未严格检查顾客的相关证件,只要其携医保卡便可刷卡。

3 参保人购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通过对医保中心官员以及定点药店店员的访谈,发现当前参保人在购药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冒用、出借医保卡

表现为有些参保人将自己的医保卡和医疗保险证借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等进行就近配药;同时有些人冒用其他参保人员的医保卡和医疗保险证购药。上述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现阶段的参保率不高而导致。

(2)非法贩卖医保药品

使用自己的医疗保险证件以及医保卡,将从医保定点药店或定点医疗机构购买的药品非法卖给收药人或者其他人,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

(3)滥用医保卡进行购药

有少数参保人员持自己的医保卡和医疗保险证,频繁就医购药,有的人一天之内跑多家医院进行就医购药,或是到多家定点药店进行购药,从而造成了药品的浪费和医保基金的浪费。

三、完善医保定点药店管理的若干建议

我们认为当前医保定点药店管理方面存在的绝大部分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有关。因此在改进建议中首先强调须加强监管力度。虽然许多监管部门强调监察人员数量不足。但通过对违规现象采取从严从重的的惩罚措施同样也能达到很好的监管效果。具体建议如下:(1)鉴于有些地区对定点药店的准入审查不够严格,有必要对江苏省所有的定点药店进行重新审核,对一些不符合规定的定点药店取消其原有资格。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减少定点药店的数量,便于管理;另一方面有利于缓减定点药店之间的过度竞争。(2)加大对定点药店监管力度。一方面要提高检查频率,并采取不定期的方式;另一方面需要采用暗访方式。(3)对于存在严重违规现象的定点药店直接取消其定点药店资格,并剥夺其今后重新申请定点药店的资格。(4)应规定参保人使用特制的医保病历本。(5)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参保人及定点药店对违规现象进行举报。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省略/banshi/2005-08/04/content_20256.htm

[2] 曹俊山.医保定点药店购药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209(11):665.

[3]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策与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