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体制论文

教育体制论文

时间:2022-07-20 03:2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体制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体制论文

第1篇

1、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各自以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作为学科支撑,由此引申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文理”关系,不是简单指文史哲与数理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实际上是一个“大文科”概念,又称作哲学社会科学,其内部存在分殊化,既包括有人文学科,又包括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内部也有着不断分化的趋势,包括如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类别。人文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具有明显界限分隔的两类教育科学形式融合在一起,开设全校性质的人文教育课程以覆盖所有的学科门类。但是,要真正做到面面俱到,那么课程如何整合、怎样搭配将变得极为复杂与琐碎。若这类课程无法照顾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双方固有利益,则无法使两者形成相互的融通,人文教育便有可能流于形式。目前出现的情况是,各高校都开设了各种类型的人文教育公选课,而这些课程往往被各式各样的“概论课”所包围,知识的拓展停留在表面,讲授的内容往往“浅尝辄止”,很难达到人文教育的实在目的,其真正的效果也并不理想;因此,需要我们认真审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

2、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可分化出人文学科(或称人文科学)和社会学科(或称社会科学)两大类学科,学科之间也因此产生出新的关系问题。总体来说,主要承担人文教育工作任务的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而这两类隶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却在学理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两者之间并非圆融无间;因此,需要我们正确的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关系。如社会学科通常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分析与综合,其主要学科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则离不开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其主要学科如历史学、文学、哲学等。高校人文教育究竟应当倚重于人文学科,还是更多的依靠社会学科?身处不同学科的学者在看待这一问题时会产生较大分歧。社会学者或许会认为人文学科没有实际用途,对现实社会没有意义;而人文学者则认为中国现有的社会学科完全照搬照抄西方,没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及创造。在如何发展人文教育的问题上,学科之间必然有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只有正确处理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关系问题,人文教育才将有所依靠,才能真正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完整概念结构。

二、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层次的关系

人文教育在高校中寻求发展,绝不能是“闭门造车”,它与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层次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1、高校人文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的关系今天的高等教育呈现出普及化与大众化趋势,高校教育需面向社会,走向通识化发展道路亦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然而通识化发展道路的铺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高等教育自身独立可以实行的,它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积累过程,而此种积累则需要在高校与高中、中学教育之间搭建起较好沟通的桥梁,共同致力于人文教育的发展。要做到这点,其中的关节处就在于改变目前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高考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在高中、中学阶段就能够接受到人文教育,拓宽学生知识探索的领域,打破高中阶段形成的文理分科、文理分家的固有格局。人文教育需要高校教育与高中、中学教育进行有效地衔接,达至设计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的目的,正由于此,中国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准确定好人文教育在高校教育与高中教育、中学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位置。

2、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理顺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也关乎着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高校本科教育培养的目标取向是什么?目前许多高校未必有清楚的认识,许多高校似乎都将本科教育目标看成是培养研究生的生源,并将考取研究生数量的多寡看作是高校业绩高下的重要指标,这样的思路影响至深且巨,然而今天,这样的目标定位与指导思想却值得我们重新探讨。事实上,高校中能够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学习的本科生数量相当有限,“如果把本科培养目标看成是培养未来的研究生,就没有顾及大多数今后不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的培养”,[5]本科教育沦为了研究生教育的附庸,成为高中、中学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因而失去了独立存在的价值目标取向,这使得本科教育的真正目标变得模糊不清。由此产生的结果是,本科教育成为高中、中学专业教育模式的某种延续,高校将高中、中学教育推行的专业性目标转移到高校本科教育的层级,这使得高校本科教育的功能与作用类似于过去高中、中学的教育,研究生则转而成为从前的本科生,“专业主义”甚嚣尘上,无从建立起高校人文教育制度。由此可见,理顺高校人文教育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对于人文教育发展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校内部学科、专业日益分殊化,众多二级职业型院部目前存在着大量扩张的趋势,这本身具有合理性,但是,当这些职业型院部学生成为社会重要力量的同时,他们在高校四年当中受过怎样的人文教育,他们的人文基本素质如何?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关于此,则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更涉及到高校大学生受何种利益驱动与人文教育预期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大环境下,众多高校大学生是以谋生和就业作为主要导向,直接以求职需要作为目标,以获取物质利益作为人生方向,人文教育在其心理预期中地位低下,社会与学生的利益需求也带动高校的急功近利,当职业型院部据有高校主要的教育资源时,势必对整个高校教育体制起到决定性的影响。高校人文教育将会不断受到来自职业院部、职业教育的冲击,在整个体制中地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正确处理高校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关系,也成为今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人文教育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高校人文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人文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1、人文教育与教育内容的关系从教育教学的内容上看,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教育内容都可以提供此种储备;然而,中国高校的人文教育却面临取用中西文化先后轻重的问题,是应该以中国文化教育为主体,还是主要借鉴西方的文化教育,亦或是强调将中西文化共同加以利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如甘阳认为,“中国一百年来之所以把中西问题作为中心性的问题,因为现代中国总的问题就是直面西方文明冲击的问题。”[5]正是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与现实不断受到西方文明与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中西文明与文化之间正经历着不断地冲突与融合,中国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合理定位,需要我们正确处理两种文明与文化的关系,使中西方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都能够为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服务。

2、人文教育与课程形式的关系近年来,各类层次的高校主要参照西方本科教育来改革实践人文教育课程,但是,这些高校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模效西方人文教育的外在分类形式,或满足于在学分有限的公选课程中划分不同门类。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追求门类齐全以及课程数量的增加,却缺乏系统、明确的教学目的,更缺少对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和安排。人文教育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且不够稳定,只注重外在形式,不注重内在质量。在本科教育现行体制下,高校并未真正建立系统完善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也没有把这类课程视作高校本科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只是将它视为知识补充的角色,用来在主课外增加一些学生们的知识兴趣。并未有效整合当前各类公选课程资源来提炼形教育的“核心课程”,而是盲目追求课程范围和数量的扩容,公选课程在高校中大都被看作是本科生专业课程以外的附加课程,并未发挥这些课程的真正功用;而这在二级院部如理工院部或职业院部尤其如此。课程流于形式,学生们并不重视,有能力承担人文教育课程的师资力量严重匮乏,而当前承担此类课程的教师又多数未经过严格训练,人文教育课程因此主要成为学生们混学分的课程。若照此发展人文教育,我国高校发展人文教育的初衷将无法实现,过去的努力将付之东流,这便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理顺人文教育课程纲目之间关系,构建形成高校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

四、结语

第2篇

中国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一)确定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及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应在保证硕士研究生具有正确价值观和良好道德情操、具备坚实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的基础上,侧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使之能够具有解决实际工程中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与国际形势接轨、掌握建筑领域尖端技术的高素质工程型人才[3]。

(二)明确土木工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单一的培养模式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使研究生教育无异于本科教育,大部分缺乏独立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就土木工程专业来说,更应偏向实践和应用。

(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首先,高校应改革土木专业研究生教育模式。例如将土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类型细化到理论研究型和工程实践型等方向,使研究生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土木工程学科所包含的知识面宽,涉及的内容广,因此,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和普遍性,多设置基础课程[4],使学生主要掌握学习方法,而非单纯地学习课程本身。同时,教师要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使学生有机会接受该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使研究生从基础知识的学习、查阅文献到撰写论文等工作中学到做科研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使研究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验或实际操作中。

其次,针对研究生毕业后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的现状,高校应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鉴于土木工程本身的学科特点,实践与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因此,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教育体制上应尽快为高校创造条件,如建立产学研培训基地,使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成社会生产需要,企业可以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同时高校可以为企业运作带来技术保障。高校还应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学习和社会实践,真正掌握和更深刻地理解所做研究的价值和意义。高校应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双导师制度,学校导师可以从事科研生产工作,企业导师也可进入高校学习和指导,这样既可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体制,又可以使土木工程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上得到充分提高。

再次,应借鉴国外教育体制,实行研究生教育宽进严出制度,这样既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又可以提高毕业生的素质和质量。严格控制毕业论文的通过率,提高论文评价标准,避免论文答辩流于形式。可以借鉴国外论文评价体制,对论文的质量采用等级制度,提高学生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同时,在就业上应缩小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待遇差异,这样既避免了研究生学习的功利性,又节约了国家教育资源,使土木工程研究生教育真正培养出具有科研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人才。

最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和发展的重要决策和部署,创新能力是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国目前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经济需要也是时代所趋[5]。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在该领域提出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能在土木工程领域有所创新。由此,提高土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设立该学科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实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可以将部分高校作为试点,将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理念深入到教学和实践中。

第3篇

1.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必然性和科学性

2.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3.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再出发:方向与措施

4.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我国免费师范教育的新探索

5.“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

6.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建议

7.试论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国际趋势

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9.论我国后师范教育时代的教师教育制度重建

10.师范教育的转型与教师教育发展

11.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历史考察:1897-1949 

12.免费师范教育硕士培养的困境前瞻与预防——基于综合实验区的探索

13.学前师范教育急需调整发展机制、加强宏观调控

14.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

15.嬗越与创新:中国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及其现代意蕴——基于江苏百年师范发展史的思考

16.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

17.关于北京师范大学师范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18.试论师范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

19.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

20.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

21.积极推动师范教育转型 构建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

22.师范教育研究30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23.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

24.试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25.俄罗斯师范教育政策调整的动因、策略与措施——基于《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俄罗斯竞争力的基础》报告解读

26.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目标、对策与措施

27.从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看未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走向

28.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范式转变

29.新世纪中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构想

30.国外师范教育层次结构的变革及其启示

31.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

32.毕生探索为师之道——管窥张敷荣先生关于师范教育的思考

33.建国以来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4.师范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政策目标及制度设计

35.后师范教育时代下我国师范生培养路径的构建

36.师范教育与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与对策

37.部分发达国家师范教育课程设置述析——兼谈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8.当前俄罗斯师范教育改革研究

39.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历史、现状与模式

40.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

41.面向基础教育,突出师范特色——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2.师范教育体制的变化与师范生免费政策的存废

43.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44.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

45.师范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思考

46.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变的思考——从话语转变到制度转变

47.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及教师待遇问题初探

48.中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49.师范教育的人文性与专业-教育学双重性

50.民国初期的师范教育  

51.台湾师范教育转型探析——以“师资培育法”的颁定为界点

52.师范教育的市场危机与国家的有限干预

53.教师角色转换及其对师范教育的影响

54.我国师范教育的历史省思——20世纪前半叶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研究

55.关于合并后的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模式的思考

56.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57.英国大学与师范教育

58.高等师范教育应突出实践取向——“顶岗实习置换培训”的启示

59.近现代广东师范教育思想的历史回溯与现实观照

60.我国师范教育收费历史与思考

61.西方国家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路径、成效及动因

62.高等师范教育付费主体变更的政策诉求及逻辑

63.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

64.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

65.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制演变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66.高等师范教育课程发展走势分析

67.师范教育开放化的现状与前景

68.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

69.新世纪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与转型

70.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

71.公费师范教育:兴邦强国的重要建议和国家设计

72.近现代我国师范教育的学费制度研究

73.从“三个学制”看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展

74.美国重视师范教育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75.重新审视师范教育 实现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兼论陶行知的教师教育思想对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启示

76.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

77.师范大学生逆商现状的调查及对师范教育的反思——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78.论美国师范教育的转型

79.日本教习与清末师范教育的创始

80.试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变

81.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

82.现代师范教育的本体转向: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83.重视职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英国DfEE1998(4)号文件及其对提高我国师范教育质量的启示

84.教师培养制度的变革: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

85.试论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

86.近代我国师范教育学费制度嬗变的内在逻辑及特征探析

87.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之源起

88.简论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师范教育

89.论师范教育的特性

90.关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几点思考

91.民国时期免费师范教育的衍变

92.综合性大学师范教育的师范性研究

93.日本的师范教育与小学教师的培养

94.我国师范教育制度发展的历史与研究现状

95.论我国师范教育的制度缺陷及其改进

96.20世纪上半叶康区师范教育发展述论

9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挑战

98.免费师范教育背景下教师信念研究

第4篇

“计划外招生”是学校创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自80年代后期开始,几乎所有的名牌大学法学院(系)都纷纷降低入学标准,竞相增加招生人数,全然不顾招生人数是否超过了学校师资、图书、校舍所能承受的最大极限。

如今,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计划内招生”人数仍然由国家教委控制,国家按照学校“计划内招生”人数拨给教育经费:“计划外招生”人数由学校自行决定,收入归学校所有。因此,学校增加“计划外招生”人数的冲动极其强烈。一般来说,重点高校的“计划外招生”规模要大大超过一般高校,热门学科的“计划外招生”规模要大大超过冷门学科,法学在近几年恰巧正是热门学科之一。

自从“计划外招生”的闸门打开之后,入学标准、学制和学习业绩各不相同的学生可以得到完全相同的学位证书,以致无法按照学位证书对毕业生进行可靠评价。同一学位证书掩盖了以下实质性的差异:

(1)本科生分成公费生、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三类,但都得参加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

公费生属于“计划内招生”。公费生的入学考试最低分数线不仅必须达到所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规定的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而且要达到他所申请的大学在当地招生的最低分数线,后者高于前者多少,取决于大学的等级(如:是否国家教委认定的“重点大学”)和申请该大学的考生人数,但决不可以低于前者。

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属于“计划外招生”。前者由自己支付学费,后者由“所在单位”支付学费。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入学考试最低分数线也需要达到所在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规定的当年最低录取分数线,但可以大大低于他所申请的大学在当地招生的最低分数线,具体标准由招生学校定夺。最近几年的一般情况是,“计划外招生”的录取分数要低于“计划内招生”30-50分。一个按照“计划内招生”标准只能进入一般大学的学生,可以通过“计划外招生”而进入重点大学。当然,通过“计划外招生”进入重点大学的学生不仅要有能力支付较高的学费,而且要有能力“说服”学校派出的招生官员从众多的申请人中挑选自己,因为,申请“计划外招生”的人通常要大大超过学校录取的人数,而如何挑选是没有确定标准的。

自费生、委托培养生每年的学费是3000-8000元不等,公费生每年的学费是600-1000元不等。公费生每月有50元左右的粮油补贴,享受免费的医疗保健,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则没有这样的待遇。公费生的户口迁入学校的“集体户口”,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户口仍然在原籍,因此,公费生毕业后在学校所在地选择职业的可能性要超过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

在有些法学院(系),自费生和委托培养生的人数达到公费生的两倍(例如:政法大学93级国际经济法系本科生)。

法学本科的学制大约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四年制项目;二是两年制的双学位项目,双学位学生在攻读其他学位的同时,攻读法学学士学位,最终取得两个本科学位;三是专科升本科项目,即读完三年制大专(无学位之大学项目)之后,再经过一次入学考试,合格者继续学习一年到两年,取得法学学士学位。

2研究生也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

“计划内招生”又分为两年半到三年的硕士学位项目和一年半到两年的研究生班项目,前者在毕业的同时取得硕士学位,后者在毕业离校后完成硕士论文,但能否取得硕士学位,取决于学校当局是否愿意安排他们的硕士论文答辩。

“计划内招生”的研究生学历得到国家认可,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级别和职务晋升年限与学历相联系,证明学历的文件是毕业证书,而不是学位证书。“计划外招生”的研究生不能得到毕业证书,但是有可能得到硕士学位证书,学位证书与工资级别、职务晋升没有必然联系。

没有一所大学公布过“计划外招生”的人数。对北京市几所重点大学法科研究所招生情况进行非正式调查之后,作者的印象是,在1994-1995学年,研究生的“计划外招生”超过“计划内招生”人数5倍左右。

通过以下途径,以较低考试分数、甚至不必经过考试就可以参加研究生项目:

a由学生本人或供职单位支付较高学费的“自费研究生”和“委托培养”(亦称“定向培养”)研究生,这些学生参加“计划内招生”的入学考试,但是考试成绩低于“计划内招生”。

b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同步进修生”。此类学生也属于“计划外招生”,学费由本人或供职单位支付,他们既不必是法学本科毕业,也不必参加“计划内招生”的入学考试。入学之后,他们一面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一面补考本科课程。他们在毕业后完成学位论文,但是获准参加论文答辩的可能性较小。

c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函授性质的“校外研究生班”。这些学生的录取标准与“同步进修生”相同,但是他们不必入学,而是在校外某一地点集中上课;一门课60-80课时的课程,通常由1-2名教师在一周内突击讲授完毕。

d学制一年半到两年的、函授性质的“海外研究生班”。这些学生通常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律师、商人,只要参加象征性的入学考试,就可以被录取。然后,学校不定期地派出教师到香港、澳门进行短期讲授,学生只是在听课期间暂时脱离工作一周左右,经过若干次简单的考试之后,他们大多能够得到硕士学位,当然他们也得用硬通货支付数额较高的学费。

e在学校注册的海外学生和国际学生。这些学生参加单独安排的入学考试,然后,入校攻读硕士学位。一般说来,只要已经取得本科学历而汉语尚可应付的,都可以被录取。

除此之外,自1995年起,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法学研究生项目,叫做“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是非法律本科毕业的在职官员、律师,学制2年。申请者经过专门为该项目设置的考试而入学。设计这一项目的官员声称:这是模仿美国的J.D.项目。

与本科招生相比,研究生招生中的舞弊现象要严重得多。本科招生是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所在地规定有统一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舞弊或多或少受到限制。计划内招收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有5门,其中外语和政治是全国统一考试,专业考试由各校自行组织;计划外招收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录取标准均由各校自行定夺,同一学校、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入学考试五花八门、舞弊现象更容易发生、更难得到控制。

大学办企业是另一条创收途径。

到1993年上半年为止,北京市海淀区47所院校在海淀区工商局管辖范围内注册的企业就多达605家,其中:北大100家,清华110家。 除了少数例外,动用本来就不足的教育经费进行风险投资,非但没有使学校摆脱财务困难,相反,各种原因导致的经营亏损或不断追加投资,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短缺。

教育经费不足常常成为放任违规行为的理由。然而,把一切问题都归结为教育经费不足,则或多或少地妨碍人们关注那些更为严重的问题。例如:效率低下和教育经费滥用决不是增加教育经费可以解决的问题。每个学校都有叠床架屋的行政机构和众多的行政人员,而行政机构的数量与行政管理的效率总是成反比例。人们不得不为了一件事而奔走于众多的机构,由此而产生的不便常常使人们放弃许多本来想做的事。行政机构减少工作的艺术就是使简单的事务复杂化,从而阻吓人们向之求助。这样的局面使人不得不产生疑问:本来已经不足的教育经费,究竟有多少被真正用于教育?创收给教育本身带来多少利益,这些利益是否足以补偿学校为之付出的代价?创收究竟是高校摆脱困境的途径,还是让高校更深地陷入困境?

然而,创收已经被证实的作用是:多标准招生和追求短期利益的大学教育商业化,既损害了学校声誉和优秀学生的利益,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教育质量随着“创收”活动的升级而一步步下降,挽回局面比造成损失需要长得多的时间。

(六)结论和建议

大学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不改变整个高等教育,法学教育难以单独改善。然而,中国公立大学的改革远比国有企业困难得多,后者面临私有企业、合资企业强大的竞争压力,不改革则无法生存;前者至今未有竞争对手,仍可高枕无忧。清一色的公立大学不仅导致学术机构官僚化、资源巨大浪费和教育水平的普遍下降,而且使这些问题日趋严重。本文无意就如何解决问题提供系统建议,因为,只有在政策判断确定之后推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才有现实意义。本文以下建议,只是想表明一种基本思路:推动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应当是改革方案追求的效果,政府管理教育的措施应当是鼓励竞争,而不是相反。

竞争所产生的优胜劣汰机制是法学教育走出困境的最为经济、最为简捷的途径。优胜劣汰机制依赖于充分的信息披露,因为,优劣差别只能在比较中显示,没有信息则无从比较。建立一个透明度较高的法学教育评价系统是成本较低而又具有可行性的选择之一。

法学教育的评价标准似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本科生(包括大专生)的平均高考成绩和录取率;(2)研究生来源的多样性和录取标准的一致性;(3)教师人数、学历和人均授课时数;(4)教师与学生比例;(5)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术成就;(6)试题和评分标准的合理性、考试的公正性、学生的淘汰率;(7)图书馆藏书数量和借阅的方便程度;(8)法院、律师所、政府机关等用人机构对毕业生的评价;(9)学校管理费用在学校预算和开支中所占的比重,学校行政机构办公用房与教学用房的比例;(10)本校师生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当然,以一定的标准对法学院(系)进行公开评价,涉及信息的披露、信息可靠性审查、信息的综合分析,这一切都无法脱离法学院(系)之间的沟通。

为此目的,那些承认最低行业标准法学院(系)应当建立一个协会,从而区别于不受最低行业标准约束的院系。最低行业标准似可包括:(1)本科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2)学士、硕士项目的最短年限;(3)教师的最低学历;(4)必修课程最少学时数。

公立法学院与现有教育体制合为一体,其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体制,其问题的解决,牵动教育体制,因此,公立法学院能否摆脱困境,受制于教育体制本身的改革。如果允许存在一种和现有教育体制较为疏远的教育机构(就像80年代初允许建立较少受到固有经济体制约束的经济特区一样),也许能够摸索出改革教育体制本身的方案。因此,建立私立法学院,至少值得一试。私立法学院能否避免公立法学院的弊端、能否较为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能否尽快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水平?组建私立法学院是否比改革公立法学院更为经济?政府对私立法学院较为宽松的控制,能否在私立法学院内部形成一种优于公立法学院的机制?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等待试验结果才能得出结论。但是,这一试验不需要政府进行资金投入,只需要政府给予设立许可、提供学校持续存在所必需的法律保障,而试验的结果则对公立法学院和整个教育体制的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在中国组建私立法学院已经不再是“天方夜谭”:

(1)根据税法,企业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之内、个人在应纳税所得额30%之内的公益性捐赠,均可从计税所得额中扣除,这就使私立大学具有潜在的资金来源。

(2)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 外国大学、基金会、公司、个人与“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建大学正式合法化,尽管在此之前全国已有70多个“中外合作”的教育机构。

(3)法学教育已经恢复18年之久,对于优秀的中、青年教师来说,产生学术成果所必需的知识积累和方法训练过程已经完成。在今后的10年之内,中国法学界将会出现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专门人才和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因此,这是法学教育机构吸收优秀人才而又能够尽快受益的时机。

随着住宅市场的出现、食品计划供应制度的取消,大学教师对“单位”的依赖越来越小,户口管制对人员流动的限制作用被大大削弱,这又为私立大学在全国范围内招募优秀人才扫除了障碍。

(4)如今,对教育的社会评价并不完全取决于教育机构是否可以颁发政府认可的学历证书。如果教育机构本身有良好的声誉,即使其学历证明尚未政府认可,仍然可以生存。随着教育的社会评价能够代替单一的政府认可,私立法学院将有足够的生存空间。

第5篇

“境遇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中西方对该种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研究与实践。然而,从我国的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教学模式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西方相比,无论应用广度还是深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导致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渊源的影响,又有现实教育理念的因素。

一、中西“境遇式”教学模式差异

从当前“境遇式”教学模式发展状态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践应用层面,西方都比较早,而且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尽管西方国家不同学者对“境遇式”教学模式的表达不一,但是其基本思想可以表述为:人或事物当时的一种存在状态的综合。罗祖兵将教学视为境遇性的存在,“它自身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外环境都是影响其表现的因素,也就是说它必须对特殊的境遇作出特殊的反应。”〔2〕20世纪20年代,教育学家杜威在“情境”教学方式方面运用了“境遇式”教学模式,他认为,在教学中“应有真实的情境,在情境里面促使学生思考真实的问题” ,〔3〕这里的“情境”其实就是“境遇”。美国伦理学家约瑟夫?弗莱彻对此问题研究比较深入,他断言,“一切事物正当与否完全取决于境遇。”〔4〕弗莱彻关注的重点在于境遇伦理而非境遇教学,但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布朗在1989年提出了“情境性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在非概念水平上的活动和感知比起概念具有更为重要的价值,这就足以见得“境遇性”教学的重要性。可见,西方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是比较成熟的。

相比于西方成熟的教学模式,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我们没有相关的理论积淀,由于没有理论的根基,在研究上多是对西方的学习与借鉴。然而,生搬硬套、简单的移植效果并不理想。从国内对境遇式教学的理论研究来看,仅仅几篇论文而已,其中罗祖兵的《教学的境遇性及其教学行为表现》一文是目前在该领域研究相对比较全面的了。他认为教学的境遇性是对教学的动态表征,符合教学内容的生成性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互动、对话以及具体性等。从其研究的内容看也只局限于该种模式的应用探究层面上,对其相关的理论根基研究的还不够深入。可见,在境遇式教学理论研究方面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深入研究。没有理论基础的支撑,实践应用上也难以取得明显成效。尽管我们国家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投入了很大的人力、财力和精力,不乏有许多的教学改革实验,但这方面成功应用和推广的典范还是很少。为什么同一种教学模式在不同的国度有如此大的差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中西“境遇式”教学模式差异的根源

(一)历史渊源的影响

中西方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不同,进而对今天的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中西方教育思想观念的历史追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西方自古希腊苏格拉底以来,一向注重对人的启发教育。我们熟知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讲学法就是通过不断的启发、追问,将问题的答案引出、导出。通过师生对话、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通过灌输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在柏拉图学园中,教师与学生或席地而坐、或漫步于林荫石路上,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探究和人生哲理的领悟。此外,西方一向有批判的传统,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种对知识的求真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断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批判与超越。所以,西方社会的批判思维传统对其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教育理念更新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可见,“境遇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社会教育中能够得到广泛应用是有着历史渊源的。中国在教学思想方面一向注重知识的灌输与传授,正如韩愈对教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总体而言,教师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停留在“教”、“授”的方面,学生也只是一味地接受,很少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批判的思想就更少了。所以,从中国学术传统思想发展来看,继承是主要的方面,这就形成了中国儒家传统的“道统”思想,从周公到孔子、孟子……最后到韩愈,都是以继承者自居,前后相续,继承发展。在这种学术氛围中就很难产生批判的火花,自然在教育教学方面很少有大的改革与创新。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考试制度也极大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学而优则仕”的人生导向和固定僵化的“八股文”考试模式扼杀了人的能动性与创造性。由此可见,我们就不难理解在教育教学思想方面与西方有很大的差距根源所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尽管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但限于传统教育思维方式的影响,教学改革举步维艰。

(二)现实教育理念与体制的因素

传统的教育思想渊源不同是导致中西“境遇式”教学模式差异的重要历史原因,除此之外,还有现实教育理念、教育体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的好与不好与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密不可分。没有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教育的发展就没有方向,就会迷失。理念先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世界上的著名高校如牛津、哈佛、耶鲁等,都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的,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学习氛围。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不可或缺的,同时还需要体制、机制的保障,也就是说教育体制要健全、合理。在一个好的体制、机制的保障下,教育理念才能够得到实现。西方教育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教育成效是与这两大方面密不可分的。所以,西方的教育模式注重对学生理解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我们国家在教育理念方面相对还比较落后与保守,即便有一些先进的理念,由于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也很难实现。中国的教育整体注重对知识的记忆、掌握和运用的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基本是教与学的关系,强调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分低能的现象在中国并不罕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一切以分数为最终标准。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大学,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杠杆,支撑着学生的学习。中国的高考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莘莘学子奋斗了十几年就是为了这一朝。“高考定终身”的影响还依然存在,尽管近年来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到国外留学、或弃考的现象,但这毕竟是少数,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而言,高考是改变其命运的关键一步。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方面注重的是学生成绩如何提高而不是能力多强。所以,“境遇式”教学模式虽然很好,但很难推广,因为它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能力提高了,但分数可能并不高,因为它侧重的不只是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教的怎么样是要以学生的成绩来说话的。所以,教师不会花费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而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应试技巧,得更高的分数,这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的期待。由于学生长期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即便在高校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也很难适应和接受,所以,高校“境遇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可见,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教学模式的改革会有很大的阻力。

第6篇

    论文摘要:现行的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上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全面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技巧,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高等学院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井然推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同步深入且日渐成熟的大背景下,不仅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发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上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职业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开展创业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因素很多,除“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学校因才因德推荐、学生岗位双向选择”的就业运行机制保障外,作为选择就业岗位的主体——高职院校学生也需要增强择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还需要知道国家的就业政策、了解当前就业形势,更需要熟悉社会需求信息、掌握求职方法技巧,从而使自己在繁杂众多的社会职业中选择不但符合自己意愿,而且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的理想职业。因此,就业指导课的设置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的意义 

 

高校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一直是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因为这既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又关系到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和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大专生自身的发展、成材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开设大专生就业指导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紧扣目标,设置教学内容 

 

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设置应始终围绕以下的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要应成为学生择业的原则之一。要想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拼搏奋斗精神融入民族精神、奉献精神之中。 

2.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就业心态 

进行有关自我价值实现的专题讲授并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们认识到,要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做到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勤勤恳恳为社会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用大量的事例,充分的论据,有力的语言,可以扭转毕业生自卑、自弃的心理,树立自尊、自强的信心。 

3.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资料准备 

求职前的资料准备包括成绩单、学生处的综合评定、个人简历、求职信函、推荐证明、获奖证书等。特别是个人简历和求职信函能概括地反映毕业生的综合情况、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考核的重点。 

4.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 

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中,应把求职技巧作为重点。针对毕业生求职就业环节的相关问题,精心设计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个人形象设计、笔试辅导等问题,借鉴情境教学的模式,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 

三、讲求实效,探究教学方法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参与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就业指导课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培养。 

1.情景模拟法 

通过现场情景模拟,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事件环境,营造一种准、真、实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摆进去,实实在在地体会现场情景,让学生体验一下解决问题的真实感受。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创作表演能力,增强参与意识。 

2.个别辅导法 

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既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所以,在开展就业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注意面上的、共性的教育活动,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通过个别辅导使学生能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择业和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通过挖掘自身的优势,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3.拓展训练法 

许多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不少企业通过拓展训练活动,培养员工坚韧的意志、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就业课程指导过程中,有选择性的引进企业的拓展训练,有利于按企业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 

总之,就业指导工作要以满足学生成才愿望为最高原则,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提高素质是就业的资本”的观念,紧紧围绕根本目标进行教学,不断探究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成才欲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为顺利就业、高层次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7篇

论文摘要: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教育体制牵涉面太广、子系统过多,本文主要从三个重点方面,即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教学体制来进行剖析及改革创新的思考。

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与管理体制是:行业部门、人民团体办中专,劳动部门和企业办技工学校,地方教育部门办职业中学以及管理民办职业中学,这种管理格局一直延续到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等职业院校纷纷成立,有政府及职能部门举办的,也有行业、企业(国有)举办以及民办的。实际上,当前对职业教育实施管理职能的有: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高等职业院校、职业中学、直属中专、成人高校以及社会办学力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技工学校),部分行业主管部门(管理其直属中专、高等职业院校)。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容易造成职业院校资源整合、融通与共享等方面的不便,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办学体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正朝“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方向前进。但仍面临几个突出问题。一是办学结构问题。当前职业教育由本科院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构成“本科一专科一中职”三个层次的办学格局,但三个办学层次间互成壁垒,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分别从高考考生中录取学生,中职主要面向初中毕业生招生,缺乏优秀中职学生直接选拔进高职专科学习或优秀高职专科生直接选拔进高职本科学习的机制,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一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二是办学经费投入问题。国家、主管单位对职业院校投人有限,而职业教育实’从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成本高昂,经费的投入不足与式‘交吸纳社会资金、盘活现有资源能力的缺乏,形成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瓶颈”。三是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问题。《职业教育法》规定“行业组合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但基于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尚未形成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的机制,众多企业更乐于享受职业教育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缺少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

(三)教学体制

当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教学体制上的滞后。一是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完全构建。部分职业院校受“学科教育”影响,未能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与关系,授课以“课堂为中心”,考试侧重于理论甚至无实践操作考试,在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乏力,出现学校认为合格的学生,与企业、行业要求不对路的情况。二是存在“重长学制、轻短学制,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教育,重培养、轻培训”倾向。部分职业院校热衷全日制学生招生与培养,对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认识不足、不够关心。三是未能真正实现面向社会办学与专业设置市场化。部分职业院校存在开设专业未做社会需求调研、或盲目“跟风”、或根据现有师资设置专业的现象,导致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不高。

二、关于就业导向下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一)管理体制方面

1.国家层面:统一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其建设发展应遵循“体系”原则,从整体性上考虑,统筹规划,科学管理,避免政出多门。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在国务院领导下,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劳动保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发挥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作用,通过各个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将职业教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也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从理论上讲,改变多头管理现状,最好是统一职业教育管理机构,以便最大限度的实现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包括统筹规划、统筹政策制定及实施、统筹办学、统筹资源等)。

2.地方层面:分类管理,分类指导,合理规划

当前职业院校存在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同一区域或地方同类院校并存,重复设置专业多且各自为战。地方政府与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应对不同类职业院校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以适合各院校实际;积极引导、协调职业院校间的校际合作。对于同类院校,组建相关教育集团;鼓励、引导职业院校营造优势、打造特色,扶持强势专业,并优化其资源配置。从而迅速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与能力,使职业教育赢得社会认可。 (二)办学体制方面

1.树立职业教育体系,构架终身教育机制

打破学历教育壁垒,树立技术、技能教育理念,畅通职业教育各办学层次之间的渠道,构建优秀中职学生选拔进专科高职学习、优秀专科高职学生选拔进本科高职学习机制,满足社会对接受各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条件成熟,国家应设立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技术性人才的需求。

2.构建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

职业教育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对当前投人不足的现状,过分强调主管部门投人与学校融资并非上策。应构建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本着“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由国家出台相关政策,从企业、行业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发展职业教育;成立职业教育发展基金,鼓励企业、行业、人民团体以及个人捐款,对于捐款数额较大的企业免除其一定税务,对突出个人进行嘉奖;加之政府财政投入与补贴,真正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投资道路,保障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经费,增强其专业与课程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能力,培养质量过硬的技术性、技能性人才。

3.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推进学校、企业双主体的办学

由国家出台法规,要求职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一方面可刺激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也可激发企业参与到举办、管理和分担职业教育中来,从而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学校、企业双主体办学,发挥其在设备、工艺方面的优势与资源,与学校一道致力培养学生,并能吸纳一部分毕业生。

(三)教学体制方面

1.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侧重技术、技能,兼顾理论。摈弃“理论中心”、“课堂中心”等做法,以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为中C.",并注重在实践教学中渗透理论;深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尝试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模式;以技术、技能操作作为考试标准,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具备“零距离”上岗素质,提高就业率。

2.促进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有机融合

大力开展免试入学的非学历教育,推行开放性教学,积极开展职业培训、职后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以及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与服务,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企业、行业需要,提高受职业教育者的就业竞争力;学历教育也应改变单纯通过中考、高考录取普通中学生、甚至是普通教育机构淘汰的学生的现状,构建从有相关工作经验、具备一定技能且有志于接受职业教育的群体中选拔学生的机制,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成材率。

第8篇

论文摘要:高等学历信号的有效性是指高等学历信号能否时能力不同的人进行有效甄别,而高等教育体制会对高等学历信号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使高等学历信号失效。失效后的高等学历信号对劳动力就业市场、对社会生产率、对个人的选择及对高等教育本身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教育具有筛选功能,教育水平高的人群比教育水平低的人群更容易获得工作,特别是当社会急需高能力人才时,高学历人才的就业不会出现困难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扩招后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方面,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巨大,各种研究表明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供给明显不足;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甚至需要政府花很大气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从筛选理论的角度看,如果获得同等学历的人群中,能力差别较大,说明学历信号失效了。代表教育程度的学历不再能有效地区别能力不同的人,也就无法改善就业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就不难理解,然而为什么学历信号会失效呢?

一、信号有效性的条件

在劳动力市场上,按劳动能力可划分为高能力雇员和低能力雇员.如果雇主能够对能力不同的雇员进行很好的区分,雇主愿意支付给高能力雇员高工资支付给低能力雇员低工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不能直接现察到雇员的生产能力,只能按市场中不同能力雇员的大致比例给全体雇员。个加权平均工资这样.低能力雇员就以高能力雇员为代价挣得更多.而高能力雇员不再愿意投人市场,结果整个市场只剩下了低能力雇员。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并没有带来帕累托最优,没有实现最大的社会效率.因为,想雇用高能力雇员的雇主没有雇到高能力雇员,而高能力雇员也面临着失业,市场上出现了“逆向选择”,如果高能力雇员能向雇主发送可以证明自己能力的信号,使雇主根据信号将自己从低能力雇员中区别出来,将大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斯宾塞认为教育程度是一个强信号,它可以有效地将高能力雇员和低能力雇员区分开来.其原因在于接受教育的成本与能力成反比,不同能力的人的最优教育程度不同,在实现雇员净收益最大化时,高能力雇员选择的教育程度高于低能力雇员选择的教育程度。

教育起到筛选作用的关键是雇员选择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而雇员选择不同程度教育的条件是:教育成本与其个人能力成反比教育成本和个人能力是影响教育信号的两个重要因素,我们以此来分析教育信号有效性的条件。

首先,分析个人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成本的能力是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越强,相应的教育成本越低。然而教育信号所要传递的是人的生产能力信息。学习能力并不完全等于生产能力理论上一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人比较聪明。主动性较强,精力较旺盛,工作较努力。而这一切对其生产能力也适用.因此,教育信号有效性的一个条件是:人的学习能力与其生产能力高度相关。如果不相关,教育信号所发出的仅仅是学习能力信息,而非生产能力信息。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人的生产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关性有很大影响。

其次,对教育成本的分析。对于同一层次的教育(相同学历的教育),教育成本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只要个体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别,在接受相同层次的教育时,就需要表现出成本上的差别。如果在同一教育层次上的成本对所有个体都一样,则个体间的能力差别无法反映。因此,教育信号要有效,获得相同层次教育的成本对于不同能力的人必须是不同的。

与很多信号不同的是,发出教育信号必须借助于教育机构,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程度由教育机构认定。学历就是由教育机构给予的一个人教育层次或教育程度的证明。不同的教育体制通过教育机构影响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接受教育的成本大小以及一个人能为自己选择的教育层次和类型。总之,教育体制影响着教育信号,不同的教育体制使教育信号传递出的信息不一样。

二、高等教育体制对高等学历信号的影响

接受合格的高等教育后所发出的教育信号是高等学历信号,世界上绝大多数劳动力市场都主要以高等学历信号来对雇员的能力进行甄别。针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我们研究的是中国的高等学历信号有效性问题。

(一)进入高等教育的选拔制度对高等学历信号的影响

进入高等院校的方式在我国是通过高考制度,不但如此,在几乎所有的从低一级向高一级教育的升级中,都是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来选拔的。产生这一制度的原因有我国教育的历史传统因素,也有教育资源短缺、教育供给不能满足教育需求的因素。在这一教育选拔制度下,我国教育整体上表现为“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都以应对考试为中心,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是以考试能力体现出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差,死记硬背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会获得较好的成绩,但人的生产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性、应用性和主动性上。因此,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学习能力与生产能力相关度极低,甚至极端强化了的应试教育可能使两种能力呈负相关关系,社会上普遍反映的高校学生“高分低能”就是最好的例证。

高等学历信号最直接传递的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与生产能力的相关度越低,高等学历信号传递生产能力信息的效果就越差。事实上,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学历信号传递的是一种“考试能力”。低成本的完成高等教育需要的是高水平的考试能力,那些生产能力高,但考试能力低的人,也需要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这样,高等学历信号作为甄别生产能力不同的人的作用就丧失了。

(二)高等教育成本对高等学历信号的影响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成本到底有多大的差异呢?教育成本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最明显的体现为:学费成本、学习期间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努力成本及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

1.学费成本。我国高等教育的收费是有差异的,但这种差异与信号传递模型中所讲的教育成本差异是不同的。在信号传递模型中,能力不同的人在选择“完全相同的教育”时,由于其能力不同,教育成本不相同,也就是说教育成本的差异不是因为教育类型的不同,而是因为人的能力的不同。我国高等教育的学费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上,而对于相同学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不论是能力高的学生还是能力低的学生,付出的学费是一样的。如果有奖学金,则能力高的学生在获得奖学金的补偿后,其实际学费低于能力低的学生,学费成本会产生差别。但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奖学金规模太小(无论是奖学金覆盖面,还是奖学金数额),学费成本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来说差异微乎其微。

另外,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抚养方式影响,高等教育学费几乎全部由学生的父母提供,这部分成本的支付与学生的个人能力无关,因此,即便是学费成本有差异,学费成本也无法甄别出学生能力的高低。如果学费是由学生自己勤工俭学挣来的,则学费成本可以反映出学生能力的高低,自己挣的比例越高,反映能力越强。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限制(比如必须在四年时间里完成本科学业),学生不能暂时放弃学业打工赚钱,等挣够学费后再回校读书,所以,由自己挣的这部分学费少之又少。从总体上看,我国学费成本与学生能力无关。

2.学习期间放弃工作的机会成本。工作可获得收益,不工作而去学习,放弃工作所损失的收益就成为学习的机会成本。在校学习时间越长,机会成本越高。如果高等学历是一个标准,只有达到这个标准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历,而不论用多少时间去学习。那么获得相同的高等学历,能力低的学生所需的时间比能力高的学生要长,其机会成本高于能力高的学生。

“学分制”教育体制是指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历,其学习时间弹性较大。能力高的学生可用较短的时间修满规定的学分,其机会成本较低,而能力低的学生则需要较多的时间,其机会成本较高。因此,在学分制下,机会成本与学生的能力是相关的。

“学年制”教育体制是指学生必须连续读满规定的学年才可获得相应的学历,学生学习时间具有极大的刚性,获得相同学历的所有学生所耗费的时间基本一样。人为地设定学习时间,使能力不同学生的机会成本没有差别。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采取的是学年制,这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经济体制改革后,虽然学分制在高校中推行了很多年,但整齐划一的学习时间却没有改变。比如,大学本科在4年里完成学业,硕士研究生在3年里完成学业等。这种教育体制使获得相同学历的所有学生的机会成本相同,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本与学生的能力不相关。

3.努力成本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在接受相同的教育时,高能力的学生学习较为轻松,较容易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其努力成本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都较低,而低能力学生这两方面的成本都较高。努力成本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控制得很松,学历证书很容易获得,则学生的努力成本会大大降低。努力成本越低,学生的能力差别越无法显示。

学历证书是接受相应教育并达到相应要求的一个证明,教育信号实际上是以学历证书的形式具体体现出来的,没有获得学历证书,也就没有发出相应的教育信号。低能力的人虽然可以选择较高层次的教育,但其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很高,一旦获不了学历证书,其支付的学费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努力成本等都将无法收回。事实上,对个人来说,教育成本中的最大成本就是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正因为风险成本的极其高昂,才使得低能力的人不敢贸然选择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教育,不同能力的人才可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对获得学历证书控制得越严格,能力不同学生的努力成本和风险成本差异就越大。获得相同学历证书时,低能力学生要比高能力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付出同样的努力时,低能力学生的风险成本就要远远高于高能力的学生。我国的高等教育采取的是“宽出”体制,即只要能考上大学、完成规定的学习年限,就可以顺利毕业。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努力成本和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风险成本,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这两种成本上相差无几。

由此可见,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等教育成本出现了固定化的特点,能力不同的人在选择相同的高等教育时,所付出的学费成本、机会成本、努力成本和风险成本都高度一致。高等教育成本与个人能力无关,不能满足信号传递模型中所要求的能力与教育成本成反比的条件,因此,高等学历信号也就失去了传递能力信号的功能。

既然高等教育体制使高等学历信号作为甄别能力的功能失效了,那么为什么在高等教育扩招之前,高等学历信号还具有相当的“能力甄别”作用呢?这是因为在扩招之前,中国高等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进入高等教育的门槛很高。通过极为严格的高考筛选,进入高等教育的人可以说能力相对较高,但未进入高等教育的人,能力并不一定就低,高考筛选只是把“部分”高能力的人挑选出来。高等教育在这时仍没有起到筛选作用,因为高等教育是通过完成高等教育所要求的成本不同来对能力不同的人进行筛选。事实上,我国所谓高等教育的筛选是在进入高等教育之时,而不是在高等教育过程之中,是高考起到了筛选作用,高等学历信号仅仅是对高考甄别结果的一个反映而已。高考门槛越高,进入高等教育的人的能力差别越小,高考筛选的能力越强,但这种筛选是以部分能力高的人被筛选掉作为代价的。随着高校扩招,高考的门槛大幅度降低,进入高校的人群能力差异增大,高考的筛选功能逐渐丧失,而高等教育由于其体制原因又没有充分实现筛选功能时,高等学历信号对能力的甄别功能也就失效了。

三、高等学历信号失效的社会影响

高等学历信号的失效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就业市场的影响

高等学历信号失效后,用人单位就失去了一个对能力不同的人进行甄别的有效手段,就业市场又重新回到了信息不对称状况。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给出的工资水平不再以学历作为依据,而是以其对能力不同的人的分布概率给出一个平均工资,这使获得高等学历的高校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下降。由于平均工资牺牲了高能力人的利益,就业市场出现了逆向选择。在生产能力高的人不愿意降低自己的工资要求时,就出现了找工作难的局面。目前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正是高等学历信号失效,市场做出的“逆向选择”的结果。

另外,高等学历信号失效,用人单位会寻找其他相对有效的信号来对能力不同的人进行甄别,比如看是否有工作经验,是否考取了相关证书等。

(二)对社会生产率的影响

当用人单位不能根据学历信号对能力不同的人进行甄别时,也就无法将能力不同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一般来说,用人单位在无法判别一个人能力高低时,通常采取的是“从低原则”,即不贸然认为他是高能力的人,而先将其安排到低生产率的岗位上。这一方面造成了高能力的人不能被配置到高生产率的岗位上,整个社会出现人才短缺;另一方面高能力的人被配置到低生产率的岗位上,使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降低了。正是因为高等学历信号失效导致了市场对劳动力配置的偏差,使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和所学专业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低生产率的工作。

(三)对个人选择的影响

高等学历信号失效并不等于高等学历信号没有任何价值,虽然对于获得高等学历的人不能判断其一定就是高能力的人,但对于没有获得高等学历的人基本可以判断是低能力的人。当高等教育成本对低能力的人和高能力的人没有差别时,低能力的人为了隐瞒自己的低能力会争相发出高等学历信号,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过度需求。而对于高能力的人来说,当高等学历信号不能把自己和低能力的人区别开来时,就会积极寻找其他能表明自己能力的信号,高校中的考研热、考证热正说明了这一点。或者,高能力的人会放弃这种使高等学历信号失效的教育,转而选择能保证信号有效的教育,如选择出国留学。

(四)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高等学历信号失效,意味着用人单位在确定工资标准时高等学历信号的影响力减弱,即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更多地考虑其他因素,而把学历放在较次要的地位。高等学历信号对工资的影响力越弱,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后所能获得的收入预期就越低。对高等教育的预期越低,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评价就越低。对价值下降了的高等教育,人们获得它所愿意支付的努力成本会下降。另外,由于高等学历信号失效,人的努力程度与高等学历信号无关,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无论是高能力的人还是低能力的人都会最大限度地降低努力水平。

第9篇

毕业论文

摘 要

歌唱教学是中学音乐教育的1项重要内容,具有着其他教学形式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现行的中学歌唱教学在素质教育体制的要求下,确立了新的课程标准,加强了教材歌曲的多元性,逐步完善了技能训练要求,改善了教学条件,丰富了教学内容,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1些问题,阻碍在和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探讨中学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已成为目前中学歌唱教学中的1个重要课题。本文对歌唱教学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中学歌唱教学的现状,对如何进1步加强中学歌唱教学提出了有建设性、可行性的系统解决方案,期望对中学歌唱教学健康、快速发展提供1些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歌唱教学;思考

ABSTRACT

Singing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n middl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 that other teaching forms can’t replace. The present middle school singing teaching onder the request for all-around education system, establishes a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strengthens the song polytropism of teaching material, consumms the skill training gradually, improves the teaching conditions, enriches the teaching content, but it still comes across problems in actual teaching movements, leaving difficulties in music education movement.Therefore, to discus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inging teaching .program and to discover the solvtion to questions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pic in present middle school teaching. this thesis explains the function of singing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proposes constructive feasible and systematil solvtion to these problem .we expect these suggestion can provide some help for healthily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music teaching.

Key words: All-a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Sing teaching; Though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 

 

在德国,大约65%的初中毕业生开始接受职业教育;大约25%的初中毕业生通过高中进入应用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深造;另外大约10%的初中毕业生属于特殊情况的学生。在进人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中,有66%采用“双元制”培养模式;27%采用传统的全日制培养模式;另有7%的特殊人员由政府完成培训。可见,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培养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很成功的,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全日制培养模式。 

“双元制”是指在学生职业培养过程中,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任务;而且企业在整个职业培养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培训机构只起辅助配合作用。 

学生的职业培养过程是:首先确定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然后选择一个相应的培训企业,并与其签订为期三年的职业培训合同,学习某职业的实际操作技能部分;然后学生还要再找一家培训机构(一般与选择的企业有合作关系),学习该职业的理论知识部分。学习的内容由国家职业培训大纲统一规定,学习时间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规定,每周3.5天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1.5天在培训机构学习理论知识。三年学习结束后,由当地工商协会对学生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德国各地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与培训企业签订正式的就业合同,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主要特点如下: 

1.学生的职业教育任务是由培训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完成的。 

2.培训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决定招收人员的岗位性质和用人数量。在对招收人员的职业培训过程中,企业始终处于核心地位。 

3.培训企业依据国家职业培训大纲统一规定的内容,结合企业岗位实际能力需求,由企业内部受过国家专门培训考核的职业培训师对招收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有的放矢的职业技能培训,使职业技能培训真正做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 

4.培训企业在对学生的职业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完成职业岗位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增加企业认同度。因此,学生培训结束后一般都会选择所在的培训企业作为他的就业企业。 

5.培训机构与多个培训企业建立了长期的、良好的、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依据国家职业培训大纲统一规定的内容完成学生职业培训中相应的理论知识部分的学习培训。因此,在整个职业培训过程中,培训机构起到辅助配合作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德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相比差距较大,这并不影响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德国成功的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情况,积极推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建设不断深入,培养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为本地区经济服务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的核心是政府支持下的、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是我们学习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 

1.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双赢的战略合作机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成功的关键,就是充分发挥企业和培训机构在职业教育中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得到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的真实训练。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中,企业还没有主动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这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培养的内容、方式和效果。为此,我们应该从学院和企业双方的共同利益出发,与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建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双赢的战略合作机制,制定一个“全方位”的合作计划。学校发挥自身的人才、设备优势,为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问题,为企业培训员工,为企业宣传推广产品,购买使用企业产品,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利用其岗位就业优势,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促进学院职业教育的发展,形成一个互相促进、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已经成立了政府支持下的,由学院、企业、行业协会组成的四方联合办学理事会。每个专业根据自身专业建设情况,从各自企业实训基地内聘请企业人员和行业协会人员进入理事会,共同商讨、制订学院和企业职业教育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计划,指导、监督和管理计划的具体实施,确保这种职业教育模式能够促进学院和企业共同发展。在“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中,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各自的优势,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政府方面,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充分合作,联合进行学院教师的技能培训,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地在学院各个专业开展相关专业考评员资格培训及考核;与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学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活动;在行业协会方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与深圳企业家协会、深圳市企业联合会共同协商,不定期召开行业发展交流会、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讲座、专业对口企业交流会。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学院各专业在企业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实现了双促共赢;在企业方面,发挥自身一线岗位优势,完成学院学生的认知性实习、专业实训、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和就业等任务,与学校联合开展科技攻关项目开发,派出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学院专业教师指导委员会,派出优秀的企业员工到学院讲授专业课程,每年为学院提供教师下企业的培训;在学校方面,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基本职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培养,提升专业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2.以合作企业为主导,按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培养学生。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相关企业培养所需的合格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在整个职业培养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核心地位。这一点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以本地区行业企业为背景,与本地区大中型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按照这些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需求,对在校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职业理论和职业素质方面的教育。我们要转换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思路,不是先按照高职院校常规培养方法培养学生,然后再向企业推销学生,而是应该直接按照企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培养学生,然后再送到企业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认可,真正为企业解决人才需求问题。 

目前,学院在校理事会指导下,各专业与相应企业密切合作,共同分析社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力需求情况,提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计),共同协商招生和就业问题,共同制定核心技能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共同编写核心技能课程教材,共同讨论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组织实践教学,共同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使企业完全融入到整个职业教育之中,以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充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改革 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

创建新型教学模式,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认清过去的教学手法不冉适应现今计算机和Internet网普及的工作、生活形式。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也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工具,有针对性地塑造更多国家栋梁之才。根据近年来在中职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个人认为要完善教育体制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教育改革必须改变教育观念

要完善教育体制,必须不断的进行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必须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首要任务。教育观念该如何转变呢?看似容易,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

1.教与学应该追求和谐幸福的过程。世界幸福专家普遍认为,幸福是人类最终的追求。中国幸福学认为,人生就是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学生当然也不例外。2.教与学必须结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2l世纪中职人才的业务规格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技术又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因此,这就要求毕业生必须具备足以保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以前我们只重视培养职业中专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现在我们还应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

1.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计算机已成为任何~门专业的工具学科,没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计算机基础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和能力的发挥,它像一种必备的工具一样,没有它很难深入到现代社会中;学校应在各专业中加大英语和计算机教学力度,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写能力和使用各种新型计算机软件的能力。

2.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相对弱,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职业中专教育作为从业准备教育,必须把素质教育贯穿各个教学和实训环节,通过模拟操作、项岗实习和强化实训、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把实践能力的考核作为毕业生考核的基本内容。3.敬业精神、协作能力。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已成为企业录用员工重要的考量点之~。事实证明,世界上成绩卓越的公司特别注重企业文化和心智模式的作用,敬业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4.实抓中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在2006年教育部部长周济谈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时,他指出“让思想政治课成为中职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这一想法,得到大家一致肯定。教育部提出在高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这门新课程的方案,我个人认为同样非常适合我们中职学生的学习。这类人群和大学生一样即将步入社会,从他们的成长成才规律上讲,都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人生理想将在学校确立,未来的发展将在这里奠基,美好生活将从这里开始。 转贴于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早期教育一直沿用课堂讲授、师生面对面进行信息交流的直观教育技术。随着电脑的大众化使用,深深影响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当前,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校园的延伸,促进了教育技术的高速发展,形成了以多媒体、网络、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现代教育技术改善了教与学的环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各种教学环境,如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Internet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举例说明:①多媒体技术是继文字、黑板、音像等教学媒体之后出现的又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它可以通过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媒体为学习者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学习环境和效果。它所具有的信息媒体多维化、集成化和交互性特征,极大地丰富了其表现力,多媒体教材以图文声像并茂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示范和练习。②建校园网,可以使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得到更及时、有效的沟通。比如我校创建的教师群,不仪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也完成无纸化办公的高效、环保的新形式。

2.要真正落实现代教育技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已走进千家万户,再加上学生的闲暇时间较多,上网聊天、打游戏的现象屡禁不止,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很棘手的问题。学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光顾一些教育网站和较正规的科技、文化类网站,更新和扩展自己的知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在网站上定期开展师生互动的窗口,使他们定期辅导、答疑,使现代教育技术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和制度,鼓励老师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决不能只在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中走过场,长抓不懈,使教学更具现代教育技术特色。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当代;油画;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引入了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绘画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当时对我国的油画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我们的当代油画艺术教育也不应该是工具主义式、技术主义式的培养艺术匠人,而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20世纪50年代,我国引入了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绘画教学模式。毋庸置疑,这种教学模式的引进在当时对我国的油画艺术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之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过分着眼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偏重于科学、理性地观察和描绘对象。这种日趋于保守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似乎使艺术日渐演变成为一门追求技术和理性的学科,从而变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劳作。当然,对于油画艺术来说,科学、理性的观察表现能力和精湛的造型能力固然重要,但是艺术毕竟是一门强调形象思维的学科。而从艺术匠人到知识分子的蜕变必然要有几个因素的保证。也就是说,当代油画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之外,更加要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素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的培养。15世纪,意大利雕塑家季培尔底曾提到,希腊人是绘画、雕刻的研究家,这表现在他们的素描理论上,没有这种理论,就不可能是个优秀的雕刻家或画家。可见,一个艺术家之所以优秀,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所拥有的精湛的技能。因为,精细的模仿能力只是艺术活动的基础,但却不是决定艺术成就的最主要的因素。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以及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家的学识修养和深刻的思维建构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这也就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在教学过程中,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学生的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对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大胆创造给予鼓励,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发掘学生的创造性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另一个层面上说,这也对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要求。在过去几十年的油画教学理论中,曾出现过油画教师应该首先作为一个艺术家还是一个教育家的争论,但我国现阶段的教学来看,时代对油画教师又有了新的要求。就笔者看来,一个好的艺术家未必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好的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更应该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但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教育现状,油画教学要想适应当代艺术的发展,油画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成功的艺术家、教育家,更应该是一位了解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半个理论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代油画艺术教育工作者对当代艺术的目前成果的接受、梳理和转化。当代艺术的前卫性、实验性和批判性都是值得年轻学生学习和借鉴的。甚至,美术院校可以开设融会当代艺术成果和经验的新课程,通过对学生传授当代艺术成果,使学生能够得益于多元的当代油画艺术教学资源。

相比而言,传统的学院派写实教学体系的课程设置较为单调,教学内容也相对过时、守旧。在以往的油画教育中,各大美术院校多贯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方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年轻学生没有过多的自我判断和辨别意识,在创作过程中普遍缺乏自信,过分的依赖于教师的判断。因为现有的艺术教育体制多引进苏联契斯恰科夫体制的教育模式,在强调技能训练的同时,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批判意识。当然,现在中国目前的学院体系里面,除了传统学科之外,另外还增加了许多新的课程设置,比如中国美术学院成立的新媒体艺术系、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第三工作室以及天津美术学院的现代艺术学院等,都开始注重实验教学。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拥有很长的办学历史,虽然被称为新媒体艺术系,但是他们的学科带头人张培力却是油画专业出身,由于对油画专业本身的了解,在指定教学方针政策时便更为自由灵活,可以吸收油画的一些技能用在多媒体创作中,所以,中国美院的影像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一直出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四川美术学院第三工作室也是油画艺术的延伸。就体制上来说,第三工作室就是油画系的一部分。在这种体制之下,第三工作室的教学对扩宽油画系的视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总体上来说,当代油画艺术教育的改革要把握住一个要点,即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油画教育要与当代艺术产生良好的互动,就是要让油画与油画教育真正的具有当代性。但如果依照陈默先生对艺术教育当代性的四点定义,我们油画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其当代性。其中第一个标准即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反思必须落实到第二条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践过程之中,不然,当代艺术教育反思就没有任何说服力。同样,无论艺术教育与当代艺术融合到何种程度,以及当代艺术教育具有何等的前瞻性,它们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还是要归为艺术教育的转型。当代艺术专业杂志上也不乏对当代艺术教育进行反思的文章,网络上也时常看到呼吁艺术教育改革的口号,但是我们却没有看到当代艺术教育转型的实际行动。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体制一直延续了50年代中期以来的以画种为界线的分科方法。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国当代的主流艺术教育也没有从本质上超越50年代苏联的教学模式。其实本文反复强调的是第三点,即当代艺术教育与当代的融合,也即当代油画教育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既然我们还称之为油画,我们就要保持油画的基本属性。我们必须认识到,当代艺术发展今天,已经没有语言上的差别,油画和雕塑、装置等语言已经不再有前卫和后卫之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油画应该吸收其他艺术语言,而又不放弃自己的语言模式,这才可能称之为油画教育转型。

参考文献

1陈默.艺术与艺术教育的当代性[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