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2 19:0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汉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字:古汉语;同义词;研究
同义词现象普遍应用于世界各种语言。生活中表达同一种意思时,常常会使用几个不同的词语,这样做有时是因为所处坏境不同,有时是因为说话人身份立场不同,有时是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汉语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考究的语言之一,同义词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发展,时至今日,异常丰富。同时,关于汉语同义词的研究也日益全面深入,作为词汇学界的研究热点,长久以来,成果丰厚。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是汉语同义词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具有巨大影响。自先秦古人注意到同义词现象起,几千年来,文人学者从不同角度切入,陆续进行研究。
一 、古人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同义词现象。自先秦起,同义词便频繁出现在诸多文献中。但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处于萌芽状态,人们只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语言现象,但并没有进行系统深入的科学总结,只是一种模糊的认识。
如《庄子·外篇·知北游》:“周、偏、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日伐,无日侵,轻日袭。”又《文公七年》:“兵作于内为乱,于外日寇。”;《文公三年》:“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又《襄公四年》:“访问于善为咨,咨亲为询,咨礼为度,咨事为谏,咨难为谋。”《礼记·曲礼》:“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芫,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
(二)古代辞书、字书中的同义词现象。“同义为训”是古人重要的释义方法,在诸多辞书、字书中几乎随处可见。1.辞书方面。以我国现存最早的语文辞书《尔雅》为例。有学者统计,仅《释话》、《释言》、《释话》三部分已收有578组同义词,涉及2028个单词。如《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日岁,商日祀,周日年,唐虞日载。”另,魏初张揖《广雅》仅《释话》部分收录504组同义词,每组数十词。清代王念孙《广雅疏证》、郝鼓行《尔雅义疏》和洪亮吉《比雅》尤其注重同义词辨析。2.字书方面。以文字学奠基之作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例。《说文》一书中,同部首按词义排序,常把同义词排在一起,大量采用了互训的训释方法,同义词之间相互释义,间或还作有简要的辨析。如《说文》:“走,趋也”;“宫,室也”;“堂,殿也”。
(三)古代注疏中的同义词现象。同样,“同义为训”的训释方法也被前人广泛应用于各文献典籍注疏中。如《诗·大雅·公刘》:“于聚于囊。”毛传:“小日囊,大日囊。”又:“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直言日言,论难日语。”《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郑玄注:“同门日朋,同志日友。’《离骚》:“卜石概不难夫离别兮,伤灵惰之数化。”王逸注:“近日离,远日别。”《尔雅·释草》:“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宋代邢昌疏云:“此对文尔。散则草亦名华。”古人在同义词方面的探索虽然杂乱无章,有时用于概括词义,有时用于随文释义,探源溯流也多半一带而过,广度不够、深度有限。但这种探讨毕竟发出了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先声,给我们后世的研究以很多启发。
二、 今人对古汉语同义词的研究
(一) 确定标准。学界先后有学者提出“意义同、近”说,“概念同一”说,“对象同一”说、“义位同一”说,争论不休。
如王宁《训诂学原理》 所言:“声音没有渊源而意义局部相近的词叫同义词。同义词必定不同源。两个词只要有一个义项的义值相近,就可称为在这个意义上的同义词。”
郑振峰根据这一理论,提出古汉语同义词界定应遵守以下几点: 1. 同义词之间没有语音渊源;2. 同义词是一个义项相同、相近,不是所有义项都相同、相近;3. 上位义与下位义一般不构成同义词;4. 注意区分同义词和近义词。
(二) 确定方法。目前学界总体而言大致有三种确定方法:1.替换法。如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所言 :“不能因为两个词在某一句子中可以互相替代而意义不变,就说这两个词是同义词。必须是两个词在多数常见的场合都能互相替代才是同义词”。2. 双重印证法。如周文德《同义词研究》所言:(一)从经典文献原文中找依据,确定专书同义关系的最直接、最可靠的依据就是专书的原文。这是本证。(二)利用训诂材料对从文献经典原文中考察出的同义词进行验证。这是他证。3. 义素分析法。这种方法多应用于现代汉语同义词,在古汉语同义词判定中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但仍不失为一种辅助方法,在特定情况下帮助确定同义词。
(三) 同义词辨析。如郑振峰《关于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所论,将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大致分为五类方法: 探求本义分析法;引申义列分析法;词源意义分析法;反义词分析法;语言环境分析法。郑认为以往的古汉语同义词辨析一味搬用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的方法,只是具体操作有“微殊”的做法并不妥当。应当吸收现代汉语同义词辨析中的合理成分。有的虽然立足于古汉语特点进行同义词辨析,但仅列举诸如“本义不同”、“引申义不同”等相异之处,这种以整个词为辨析单位的方法也是欠妥的。
(四) 同义词发展史研究。如王凤阳《古辞辨》、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洪成玉等《古汉语同义词辨析》、刘燕文《先秦四组动词同义词辨析》等。宏观上能够用历史的眼光去描述、探究古汉语同义词,但历代研究的意识还很模糊。优点是资料丰富, 研究深入,辨析细致,有助于阅读古代典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明确理论指导,在同义词的界定、范围的确定等反面有待商榷。
又如向熹的《简明汉语史》中编《汉语词汇史》,撰有“上古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中古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代汉语同义词的发展”三节。科学的研究方法、明确的时代观念,但因为缺乏专书研究成果,致使这样的断代研究只能处于起步阶段。
(五) 专书语料研究。如冯蒸《说文同义词研究》、宋永培《对反义同义同源关系的表述与探讨》、郭在贻《与汉语词汇研究》等,研究对象明确专一,有助于人们精准地吸收了解传统同义词研究的成果。又如向熹《诗经语言研究》、张双棣《吕氏春秋词汇研究》、魏达纯《同义词语研究》、毛远明《左传词汇研究》、沈林《单音节实词同义词群研究》等,以各个时代的典型语料为研究对象做穷极性研究,进行不同程度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古汉语同义词的断代与历代研究。
三、结语
古汉语同义词研究在20世纪上半叶前一直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并不科学成熟,但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近50年来,古汉语同义词研究进入了语言学范畴,这一时期研究的主要特点是有明确、系统的理论作指导。这些研究成果为词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
[2](唐)陆德明. 经典释文[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一、古汉语常用字释义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词。如《左传》:“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个“之”指代处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个“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动物(蜩和鸴鸠),是“这”的意思。
(2)用作动词。“之”作动词,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商君欲之他国。”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别国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诸将请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将领请问(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词。“之”字比较复杂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词。因为根据句式及语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释和作用。最常见的是用作结构助词,是“的”的意思。如《礼记》:“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连接主语和谓语成一词组,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如《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中的“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是连接主语“医”和谓语“治”成一词组,用来取消其句子独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连词。“而”用作连词:可表承接关系,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转折关系,如《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是“却”的意思。可表假设关系,如《徐珂?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还可表选择关系,和“则”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应,表示非此即彼的选择关系,如《史记?张义列传》:“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发征,其势不两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词,对称代词。音义同“尔”,译为“你”。
如《战国策?赵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记?项羽本记》:“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词,“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吗”的意思。又如《史记?平原君列传》:“赵亡则胜为虏,何为不忧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如《史记?吴起传》:“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孙子兵法?虚实》:“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词。和介词“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宾语既可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宾语只能放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绍出处所、原因、或比较的对象等。可译为“在、于、比”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为词尾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庄子?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传?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汉语常用字释义的技巧
古汉语常用字的释义是有技巧的,简述如下:
1、通过古汉语实词的本意来分析词义。古汉语虽然与现代汉语的差别较大,但古汉语毕竟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据某些实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来结合语境分析其在古汉语中的意思。如《贾谊?论积贮疏》:“犹可哀痛。”中“犹”是“还”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伤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2、借助成语来分析词义。成语:有的来自民间口语经长久演变而习用,有的来自古代典故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其中很多字词的用法都沿袭了本来的意思,跟古汉语中的解释是一致的。例如成语“日薄西山”中“薄”是迫近的意思。在古汉语中也常有这个用法。
关键词:中古;外来词;借词
汉语史的分期问题历来争议颇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争议范围渐渐缩小,按照学术界对汉语史的普遍分期,中古汉语大致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语。由于上古时期中外交流还比较少,外来词也不多。第一次比较大的中外文化交流是在中古时期,“汉代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翻译佛经的大量出现,佛教文化、汉译佛经对汉语的影响”。《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99页。因此,本文就王力、向熹、王云路、方一新等大家关于中古时期汉语借词的论述做一个梳理。
一、关于外来词的界定
王力先生认为:“当我们把别的语言中的词连音带义都接受过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借词,也就是一般所谓音译;当我们利用汉语原来的构词方式把别的语言中的词所代表的概念介绍到汉语中来的时候,就把这种词叫做译词,也就是一般所谓意译。”他还指出:“只有借词才是外来语,而译词不应该算做外来语。”
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中并没有给外来词、借词、译词等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把从外国、外族和从佛经当中借入的词统称为借词,在举例时也没有对音译词和意译词进行分类。向熹先生举例谈到:汉语中常在单音节前面加一个“胡”字构成复音词,例如:胡瓜、胡饼、胡椒、胡琴等,他认为这虽然是表达外来事物和人的词,却不是借词。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也举了由“胡”构成的复音词的例子,他认为这是译词而非借词。由此,可以看出,向熹先生同王力先生的观点是一致的,即借词才是外来语,根据汉语构词方式的意译词不能算作借词,便不能算作外来语。
王云路在《中古汉语词汇史》中指出:“外来词就是源于外族的语词,是一种借词,或用汉字记录外来词的声音,或用汉字表示外来词的意义。文献中的外来词通常有两类:一类是没有汉化的单纯记音词,另一类是在汉语造字规律制约下,经过长期使用而不断汉化的词。”可见,王云路认为外来词应该包括王力先生所说的借词和译词。
方一新的《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中阐述道:“中古汉语时期的外来词应分为三类:一、纯粹的音译词;二、音义结合词;三、纯粹的意译词”。由此可知,方一新和王云路的观点不谋而合,都认为译词也应算作外来词。
这种能够在汉语里找到依据的意译词能不能算作外来词,现在学界尚存争议。概念的不明确会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说“西瓜”一词,向熹先生及大多数学者都比较认同“西瓜”是女真语xeko的音译,但近来有学者考证出西瓜的“西”实际上是指来自西域,是“西域瓜”的简称,而不是音译过来的。这样的话就不符合王力和向熹先生所说的借词概念,便不能算作王力先生所界定的外来语。
二、思想文化领域内外来词与汉语的交融
王力先生《汉语史稿》中提到:“西域的借词和译词,大约是关于植物、动物、食品、用品、乐器等类的名词。”
对此,向熹先生也说:“从秦汉以迄隋唐,汉族经济、文化、科学水准一般比西域诸国要高一些,汉语借入的词里极少关于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内容。”
王云路先生的《中古汉语词汇史》却专门设有一个小标题论述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对汉语词汇的影响。她说:“中古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两汉神学、经学衰落,魏晋玄学日益兴盛;道教形成并得到发展;佛教传入中土,译经大量出现;经济也在中西方交流中得到发展,许多外来词语与汉语交融,使词汇发生了新变化。”但她也只是略举一例证之,似乎稍显单薄,不足以证明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外来词对汉语词汇产生的影响。
三、佛教译经对汉语词语的影响
佛经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广泛流传,其影响是巨大的。不仅在思想文化方面,在语言词汇方面的影响也是无可比拟的。王力先生虽没有设标题明晰的进行分类,但他大致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的,一是佛教专门用语。这一部分译经只能通行于钻研佛教经典的少数人中;二是进入汉语词汇的译经。这一部分译经成为全民通用的语言。由于是通史类著作,只分别举例论证观点进行整体把握,而没有更详尽深入的讨论。
向熹在佛教文化对汉语词汇影响这一部分分为:1、有关佛教的借词2、有关佛教的意译词3、旧词新意4、佛道通用语。每一点下面都举了大量的例子。在王力先生的基础上,向熹对此作了分类,不仅认识到这些译经当中的一些进入到普通词汇乃至基本词汇,而且还认识到有些反映佛教内容的单音词具有强大的构词能力。例如“佛”可以构成“佛经、佛典、佛寺、佛塔”等等。这一认识,能够启发后来学者进一步地研究佛教译经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王云路先生在这方面设有专节进行论述,研究更为详尽深入。
前两点论述佛经翻译概貌和前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三点论述译经利用汉语构词规律创造大量新词。这等于在向熹“有关佛教的意译词”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分为:(一)并列式造词(二)偏正式造词(三)动宾式造词。
第四点论述译经利用汉语词语产生大量新意,分为:(一)利用语素意义赋予新含义(二)利用词义演变规律赋予新含义(三)利用词性演变规律赋予新用法(四)利用语法演变规律赋予新用法(五)利用语音相近而产生假借义。这是细化了向熹先生“旧词新意”一点,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第五点阐述译经加速了汉语词语和意义的流行,分为:(一)译经是一些新词流行开来(二)译经使一些新义流行开来(三)译经使一些新用法流行开来。这一点王力先生和向熹先生都未曾涉及,是研究译经对汉语词汇影响的重要创新,为学者研究译经对汉语词汇影响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方一新从汉语词汇发展的角度指出:“佛经术语随翻译佛经传入中国后,随着佛经翻译从硬译到逐渐成熟,形成了四个阶段:①直接采用音译;②逐渐汉化――由音译转为音意结合或意译;③在音译、音意结合和意译并存的过程中,语义美好者占优,即取譬美好;④逐渐由多音节向双音节转化”。
以上是四本汉语史著作关于中古汉语借词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中古外来词的研究越来越成熟,趋向于科学、精细和多角度探讨。但是,就目前学界的研究情况而言,佛经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权威词典中对一些佛经词汇的忽略;研究者缺乏对佛经原典的理解,只通过译经作研究,毕竟不能完全掌握实际的语言状况。加强中古外来词的研究,尤其是佛经研究,还需要后来学者的努力。
这四本汉语史大家的著作,毫无疑问,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筚路蓝缕,开辟了汉语史研究的新时代。在王力先生研究的基础上才有了向熹先生更细致深入的《简明汉语史》。中古汉语的研究一直是汉语史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王云路和方一新亦是在王力先生和向熹先生的成果之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才著成《中古汉语词汇史》、《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史》。此四家在汉语史上的卓越成果启发了很多后来的学者。因此,笔者选此四家观点作一梳理,以期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能有所启发。(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中文系)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2004年3月
[2]向熹《简明汉语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
[3]方一新《中古近代汉语词汇学》商务印书馆,2010年
[4]王云路《中古汉语词汇史》商务印书馆,2010年1月
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及古书注解相沿而致是主要原因,而“破读”所致也是重要
原因。本文还对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进行了分类,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 古汉语 异读字 分类
*
*
*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
所致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现象有如下几种: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在古汉语的书面语言里,常有这样的情形:本来有的字不用,却用
另一个字来代替,造成读者的不同。如“信”字,其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
、“使者”等意思,读xìn。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但有时却假借为“伸展”、“伸张”的意思,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
例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隳(《孙子·九地
》)
又如“归”字,其本义是表示“返回”、“归还”、“女子出嫁”、“归附”等意思,读guī。
例执讯获chǒu@①,薄言还归。(《诗经·小雅·出车》)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但又假借为“馈”,即赠送的意思,读kuì。
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世要少得
多,一个字往往要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譬如“说”字,就兼任“解
说”、“讲”、“言论”、“劝说”、“喜悦”等义项。当其表达“解说”、“讲”、“言论”等意思时,
读shuō。
例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公输》)当其表达“劝说”的意思时,读shuì
。
例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当其表达“喜悦”的意思时,通“悦”,读作yué。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为了避免一字兼职太多,后来才造了“悦”字,分担了“喜悦”的义项。
再如“责”字,本为“债”字,读zhài。
例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当其在兼任“索取”、“要求”、“谴责”、“处罚”等义项时,则读z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后来,由于有了“债”字,就将该条义项区分出来。
又如“贾”字,兼有“买卖”、“商人”、“价钱”、贾姓等义项。表示“买卖”、“商人”等意思时
,读gǔ。
例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宣公十二年》)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价钱”之义,读jià。
例有美玉于斯,韫@②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表示姓氏,读jiǎ。
后来由于有了“价(jià@③)字,才分担了“价钱”这一义项。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食转贴于
”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射”在用于古代钟名时,读yì。
例噌@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kuǎn@⑤坎镗@⑥者, 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在用作草名时,读yè。
例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荀子·劝学》)
“房”在作古宫名时,读páng。
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如“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宛”
则读作yuān。
例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汉书·张骞传》)
“可汗”,是对古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君长的称呼,读kèhán。
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氏”,汉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氏”读zhī。
例(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史记·大宛列传》)
又如汉代对匈奴王后称“阏氏”,“氏”读zhī。
例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汉语某些字词异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破读”所致。所谓“破读”(亦称“读破”),就是
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
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
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这种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类:
1.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例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贾谊
《论积贮疏》)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讨厌”、“憎恨”等意思时,读wù。
例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黄宗羲《原君》)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告子上》)
而当表示“怎”、“如何”等意思时,则读wù。
例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2.有的字词的不同词性,也是靠不同的读音来予以区分的。这里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名词改换为动词时
所造成的不同读音。譬如:
“王”字在充当名词时,表示“帝王”、“诸侯王”的意思,就读wáng。
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而当其充当动词、表示“成就王业”、“旺盛”等意思时, 则读wàng。
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孙丑上》)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又如“度”字,在作名词、并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
意思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二是形容词改作动词、名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
“好”字,在充当形容词、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时,读hǎo。
例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诗经·郑风·叔于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在充作动词,表示“喜好”的意思时,读hào。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如“臭”字,在充当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 hòu。
例一薰@⑧,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
在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
其三是主动词改作被动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见”字,在作主动词、且表示“看见”、“召见”等
意思时,读jiàn。
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在表示被动、作“引见”义,或作“显现”时,读xiàn。
例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无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关于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大抵来讲,有四种不同类型。
一类是韵母相同,声母不相同。如“乘”字,在表示“驾”、“坐”、“趁”的意思时,读chéng。
例二子乘舟,汛汛其景。(《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而在代表“车辆”和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再如“亏”字,在表示“减少”、“毁坏”的意思时,读kuī。
例不亏不崩,不震不腾。(《诗经·鲁颂·bì@⑨宫》)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而当表示“差异”的意思时,同“诡”,读guǐ。
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吕氏春秋·察今》)
第二类是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读”字,在表示“诵读”的意思时,读dú。
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而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之处)的意思时,则读dòu。
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又如“泛”,在表示“漂浮”、“广泛”的意思时,读fàn。
例余感焉,以杜君之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而在表示“覆、翻”的意思时,读fěng。
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贾谊《论积贮疏》)
第三类是声调不同。如“创”字,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
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
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四类是声、韵母均不同。如“罢”字,在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
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论语·子罕》)。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困疲”的意思,通“疲”,读作pí。
例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女”字,在表示女性的意思时,读nǚ。
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在表示“以女嫁人”的意思时,读nü。
例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孟子·万章下》)
而在作人称代词时,则通“汝”,读作rǔ。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伐檀》)
一些常见的异读字,因其流传的历史久远,而且有的已进入现代汉语的书面或口头语之中,有了较广泛
的群众基础;同时许多工具书和古书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读音,因此应按传统的习惯去读。而那些较
为少见的、也未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异读字,或者人民群众已改读为一般读音的字词,就应按照现在的习惯
去读。我们今天不必耗费精力去研讨它的旧读音,以免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山东费县的“费”,
旧读为bì,现已改读为fèi;“叶公好龙”的叶,旧读为shè,今一般读为yè。再如“暴露”的暴,传统
的读音本应是pù,但现已约定俗成,读作bào,就不必固执旧读了。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 责任编辑:孟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酉加鬼,为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匚加卖,为半包围结构。
@③原字为价的繁体字。
@④原字为口加肱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⑤原字为穴下加款,为上下结构。
@⑥原字为革加搭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⑦原字为忄加栗,为左右结构。
@⑧原字为艹加犭加酉,为上下结构。
一、传统名词活用说的概述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在古代汉语中也经常用作动词,但必须由上下文来决定。当我们发现一个句子里有的名词用它原来的意义已经解释不通,并且在句子中有了动词的性质,居于动词的位置,这个名词就是作动词用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往往作动词用。
名词不受副词的修饰,这是它明显的特点之一,副词一般也只能修饰动词、形容词。因此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它的词性一般发生变化。例如:
(1)从弟子女十人,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业》)
句中的名词“衣”在这里被“皆”修饰作动词“穿着”用。
2.代词“之”“我”与其前面的名词构成动宾关系时,此名词往往作动词用。例如:
(1)孟尝君客我。(《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句中的“客”带上了代词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3.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一个名词常常活用为动词,另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或主语。
在古汉语中两个名词连用使其中一个词性起变化的类型有:
主谓关系。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句中的“陈胜”是主语,“王”作谓语。是“称王”之意,名词用作动词。
4.名词与动词并列充当连动式谓语,那么此名词往往作动词用。
词性不同的词是不能并列在一起充当一种句子成分的。连词“而”经常连接的是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短语。例如:
(1)不耕而食,不蚕而衣。(《盐铁论・相刺》)
这里面的“蚕”活用为动词。
以上四种分类只能视为名词用作动词的主要条件,它不能概括所有的情况。因此,在古文阅读中我们要根据各类词的语法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去判断掌握。
(二)名词用作状语
古代汉语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动词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所用工具对人的态度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分四个方面来探讨。
1.表示比喻。
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述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像……那样地”和“像……似的”。例如:
(1)射之,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这里的“人”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2.表示对人的态度。
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做状语用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相当于现代汉语“当作……那样”和“像对待……那样”。例如: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句中的“兄”用在动词“事”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
3.表示动作发生所用的工具或依据。
(1)失期,法当斩。(《陈涉世家》)
句中的“法”是“依法”的意思,表示依据。
4.表示动作发生的方位或处所。
(1)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说秦王》)
句中的“庭”表示处所,名词作状语。
二、名词词类活用的再探
以上是对名词词类活用现象的归纳。正是在这归纳中我们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一些人在对古汉语篇章的解读中,由于不了解古汉语词语应有的意义,以今绳古,常把古文中一些词的词性弄错,甚至造成古汉语词性定位的滥用。
(一)理论上的质疑
古汉语里单音节词占优势,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远比现代汉语复杂,马建忠根据意义给词分类,黎锦熙根据充当何种句法成分给词分类,都得出“词无定类”的结论,一方面说词无定类,一方面又要给词分类,这是明显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马氏提出了“假借”说,其后陈承泽代之以“活用”说。后来的语法学者对马氏和黎氏的词类划分标准,即确立词的“本用”标准多有批评,那么所谓“活用”说在理论上就大可怀疑。事实上,质疑意见也多半正是针对这些缺陷而发的。
正是这些理论上缺陷的存在,难免使我们走入一个又一个的误区。
(二)兼类词和词类活用的混淆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所兼具的若干类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内涵,一个兼类词所兼具的若干词的特性都是它自身固有的。活用是指某词不属于某一词类,仅仅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这类词的功能,这正是兼类词与词类活用的区别所在。而人们往往混淆了词的兼类和词类活用的界限。
例如:“雨”,《诗经・小雅・采薇》:“今我采思,雨雪霏霏。”有的教材注“雨”为“名词用如动词”。实际上“雨”是兼类词,名词义为“雨水”,动词义为“水往下流”,二义都是常用义。所以“雨”是一个兼具有名词和动词二种功能的兼类词。
(三)引申义和词类活用的混淆
一个词的本来的意义,即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证的最古的意义,叫做词的本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它在词义系统中是作为一个义项而存在的。引申义都是常用义,它与词性偶然变化而产生的临时意义是不同的。如果不加以分析,就会把词义的引申误作活用。
词异读的成因。其中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及古书注解相沿而致是主要原因,而“破读”所致也是重要
原因。本文还对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进行了分类,并举例加以说明。
关键词古汉语异读字分类
***
古汉语中的某些字词要异读,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来语以及古书注解相沿
所致则是一个重要原因。其现象有如下几种:
1.通假字的本义和假借义读音不用。在古汉语的书面语言里,常有这样的情形:本来有的字不用,却用
另一个字来代替,造成读者的不同。如“信”字,其本义是表示“诚实”、“信任”、“的确”、“任意”
、“使者”等意思,读xìn。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但有时却假借为“伸展”、“伸张”的意思,即与“伸”同义,读为shēn。
例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马中锡《中山狼传》)
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隳(《孙子·九地
》)
又如“归”字,其本义是表示“返回”、“归还”、“女子出嫁”、“归附”等意思,读guī。
例执讯获chǒu@①,薄言还归。(《诗经·小雅·出车》)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归有光《项脊轩志》)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但又假借为“馈”,即赠送的意思,读kuì。
例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读音亦不尽相同。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后世要少得
多,一个字往往要表示几个不同的含义,这就造成某些字“兼职”过多的现象。譬如“说”字,就兼任“解
说”、“讲”、“言论”、“劝说”、“喜悦”等义项。当其表达“解说”、“讲”、“言论”等意思时,
读shuō。
例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墨子·公输》)当其表达“劝说”的意思时,读shuì
。
例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史记·魏公子列传》)
而当其表达“喜悦”的意思时,通“悦”,读作yué。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为了避免一字兼职太多,后来才造了“悦”字,分担了“喜悦”的义项。
再如“责”字,本为“债”字,读zhài。
例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当其在兼任“索取”、“要求”、“谴责”、“处罚”等义项时,则读z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聊斋志异·促织》)
抑又闻之,古者重冠礼,将以责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战国策·鲁仲连义不帝秦》)
后来,由于有了“债”字,就将该条义项区分出来。
又如“贾”字,兼有“买卖”、“商人”、“价钱”、贾姓等义项。表示“买卖”、“商人”等意思时
,读gǔ。
例商农工贾,不败其业。(《左传·宣公十二年》)
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价钱”之义,读jià。
例有美玉于斯,韫@②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论语·子罕》)
表示姓氏,读jiǎ。
后来由于有了“价(jià@③)字,才分担了“价钱”这一义项。
3.许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读音,与今音异读。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时,“读yì,“其”读jī。
例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史记·淮阴侯列传》)
“射”在用于古代钟名时,读yì。
例噌@④者,周景王之无射也,kuǎn@⑤坎镗@⑥者,魏庄子之歌钟也。(苏轼《石钟山记》)
在用作草名时,读yè。
例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荀子·劝学》)
“房”在作古宫名时,读páng。
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宫赋》)
4.有些来自外族语言的国名、人名、姓氏名等,读音也较为特殊。如“大宛”是古西域的国名,“宛”
则读作yuān。
例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汉书·张骞传》)
“可汗”,是对古鲜卑、突厥、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君长的称呼,读kèhán。
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氏”,汉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氏”读zhī。
例(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史记·大宛列传》)
又如汉代对匈奴王后称“阏氏”,“氏”读zhī。
例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古汉语某些字词异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破读”所致。所谓“破读”(亦称“读破”),就是
用改变一个字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义或者不同的词性。这实际上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语言中的某一
个字词,当其产生了新的意义或新的语法作用时,为了在读音上有所区别,并使之表达得更加明确,就把这
个字词读为另一种读音,以表示差异。这种现象,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类:
1.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例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文天祥《〈指南录〉
后序》)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贾谊
《论积贮疏》)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讨厌”、“憎恨”等意思时,读wù。
例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黄宗羲《原君》)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告子上》)
而当表示“怎”、“如何”等意思时,则读wù。
例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2.有的字词的不同词性,也是靠不同的读音来予以区分的。这里有几种情况:其一是名词改换为动词时
所造成的不同读音。譬如:
“王”字在充当名词时,表示“帝王”、“诸侯王”的意思,就读wáng。
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吕氏春秋·察今》)
而当其充当动词、表示“成就王业”、“旺盛”等意思时,则读wàng。
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孙丑上》)
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庄子·养生主》)
又如“度”字,在作名词、并表示“计量长短的标准”、“限度”、“法制”、“气度”、“度过”等思时,读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贾谊《论积贮疏》)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后汉书·张衡传
》)
在作动词、并表示“计量”、“揣测考虑”等意思时,读duó。
例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贾谊《过秦论》)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二是形容词改作动词、名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
“好”字,在充当形容词、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时,读hǎo。
例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诗经·郑风·叔于田》)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在充作动词,表示“喜好”的意思时,读hào。
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如“臭”字,在充当形容词,表示与“香”相对的意思时,读chòu。
例一薰@⑧,十年尚犹有臭。(《左传·僖公四年》)
在作名词,表示“气味”时,读xiù。
例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礼记·大学》)
其三是主动词改作被动词时造成的不同读音。如“见”字,在作主动词、且表示“看见”、“召见”等
意思时,读jiàn。
例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
在表示被动、作“引见”义,或作“显现”时,读xiàn。
例初,齐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马。(《左传·昭公二十年》)
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无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关于古汉语异读字的异读音,大抵来讲,有四种不同类型。
一类是韵母相同,声母不相同。如“乘”字,在表示“驾”、“坐”、“趁”的意思时,读chéng。
例二子乘舟,汛汛其景。(《诗经·邶风·二子乘舟》)
而在代表“车辆”和作“四”的代称时,读shèng。
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再如“亏”字,在表示“减少”、“毁坏”的意思时,读kuī。
例不亏不崩,不震不腾。(《诗经·鲁颂·bì@⑨宫》)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屈原《离骚》)
而当表示“差异”的意思时,同“诡”,读guǐ。
例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吕氏春秋·察今》)
第二类是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读”字,在表示“诵读”的意思时,读dú。
例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
而表示“句读”(即不足一句,读时须稍有停顿之处)的意思时,则读dòu。
例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又如“泛”,在表示“漂浮”、“广泛”的意思时,读fàn。
例余感焉,以杜君之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方苞《狱中杂记》)
而在表示“覆、翻”的意思时,读fěng。
例大命将泛,莫之振救。(贾谊《论积贮疏》)
第三类是声调不同。如“创”字,当表示“始造”、“首创”的意思时,读作chuàng。
例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在表示“创伤”的意思时,读chuāng。
例夫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故得无死。(《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第四类是声、韵母均不同。如“罢”字,在表示“停止”、“罢免”等意思时,读bà。
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方苞《狱中杂记》)
当表示“困疲”的意思,通“疲”,读作pí。
例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左传·昭公三年》)
又如“女”字,在表示女性的意思时,读nǚ。
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乐府诗集·木兰诗》)
在表示“以女嫁人”的意思时,读nü。
例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孟子·万章下》)
而在作人称代词时,则通“汝”,读作rǔ。
例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魏风·伐檀》)
一些常见的异读字,因其流传的历史久远,而且有的已进入现代汉语的书面或口头语之中,有了较广泛
的群众基础;同时许多工具书和古书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读音,因此应按传统的习惯去读。而那些较
为少见的、也未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异读字,或者人民群众已改读为一般读音的字词,就应按照现在的习惯
去读。我们今天不必耗费精力去研讨它的旧读音,以免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山东费县的“费”,
旧读为bì,现已改读为fèi;“叶公好龙”的叶,旧读为shè,今一般读为yè。再如“暴露”的暴,传统
的读音本应是pù,但现已约定俗成,读作bào,就不必固执旧读了。
(作者单位:兰州铁道学院社科部责任编辑:孟恩)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酉加鬼,为左右结构。
@②原字为匚加卖,为半包围结构。
@③原字为价的繁体字。
@④原字为口加肱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⑤原字为穴下加款,为上下结构。
@⑥原字为革加搭的右半部,为左右结构。
@⑦原字为忄加栗,为左右结构。
@⑧原字为艹加犭加酉,为上下结构。
关键词:上古汉语;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特点;差异
中图分类号:H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191-02
在阅读先秦时代的文学作品时,我们常常会碰见名目繁多的人称代词。上古汉语的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它与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的显著差别上,上古汉语的语法系统也和现代汉语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人称代词就是上古汉语语法的一个很突出的方面。笔者在比较了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后,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从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开始说起,比较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差异,从而得出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同时看出了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继承,这些方面不仅是对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认识,也是我们汉民族共同语发展到现在仍然蓬勃向上的一个重要原因,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一、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简要介绍
不同的用字是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我们现在使用的人称代词最大的差别。在第一人称代词中,现代汉语只说“我”,而上古汉语除了“我”外还会使用“余、予、吾、台、朕、”这些字。再看第二人称代词,我们现在只说“你”(敬称用“您”),而上古汉语中常用的有“尔、汝、女、若、而、乃”。最后看第三人称代词,现在我们用“他、她、它”,上古汉语中只有借代第三人称的词,没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我们现在用“我”,可以做主语、宾语,没有格位。但是第一人称代词在上古时代使用情况很复杂。 “”字只在《尚书》、《诗经》中出现,《论语》、《孟子》就不再使用了,所以我们将它看成是古语词。“朕”大多用在《尚书》,而在秦始皇使用后,它就变成了古代帝王专用的人称代词了。郑玄注《周礼》说:“余、予古今字。”也就是说“余”和“予”其实是一个字,按周生亚的说法“‘台’是‘余’(予)的变体。”因此“余”、“予”、“台”这三个字都是一个字。上古汉语中还经常使用的“吾”,在《论语》和《左传》以后都还经常被人们使用。
我们现在使用的第二人称代词是“你”。使用敬称“您”的时间不久,而且只有在北京口语中用得较多,并且只限于在单数情况下使用。上古汉语的情况就很复杂了,“女、汝、乃、尔、而、戎”等都是上古使用的。“尔”是上古汉语比较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还可以作定语。并且“尔”还属于“雅言”系统。“女”和“汝”是通假字的关系。第二人称代词还有“而”和“乃”,可以看成一个词的不同写法。“乃”主要用在《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就不用“乃”了。只有《左传》还有少量的“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乃”也是古词语。
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用“他”。因为受到西方语法的影响,现代汉语还有了表示女性的“她”和表示事物的“它”,也就是分成了阴、阳、中三种性质,但是这种分别在我们的口语中是没有的。上古时代汉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常常使用“厥、其、之”等来代替,所以第三人称代词没有上古第一、第二人称复杂。 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上古汉语“彼”的使用情况,“彼”在上古汉语中是指示代词,和“此”相对,但是被借用成第三人称代词时,上古汉语中“彼”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相当于我们使用的“他”,而且“彼”字还可以做句子的主语。
二、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特点
我们知道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都属于人称代词的范畴,它们的分类、功能方面有相同点,但是它们的差别也很显著,尤其是表现在它们各自的特点上。以下几个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就是通过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比较得出的。
首先,我们从数目上看,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数量比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要多。以第一人称为例,我们上面已经谈到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各自的第一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有六个第一人称代词,而现代汉语普通话只有“我”、“我们”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第二人称代词的情况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只使用“你”、“您”,而上古时期第二人称代词有五个之多。由于第三人称在上古时期没有正式的用字,所以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第二,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的感彩十分鲜明,而我们现在只有“您”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其余的人称代词是没有感彩的差别的。这种人称代词的感彩也可以说成是人称代词的礼貌式。比如在上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朕”有尊敬的意思,用在君王的自称之前大多是在提到祖先时用到。还有第二人称代词“尔”、“汝”原来是称呼对方的词,但在《论语》中,孔子只有在称呼他的学生时才用“尔”、“汝”。而“彼”在借作第三人称代词时通常含有轻蔑之意。以上都说明了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一般都会带有褒贬的感彩,而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很少带有明显的感彩。
第三,上古汉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是借用指示代词来表示,经常使用的指示代词有“之”、“其”、“彼”、“夫”。指示代词的临时借用的作用是可以显得语气相对委婉,而且在修辞的层面上看,这种借用还带着尊敬和谦逊的意味。这也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人称代词所没有的特点。
第四,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是不区别单复数的,只有特定的情况下区别。我们现在要表示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通常是在人称代词后加“们”,“们”是现代汉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固定形尾。还有一种方式是通过改变语调来表示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但这个现象只存在个别方言中,并不能代表整个现代汉语情况。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单、复数没有特殊的情况是不加以区分的。
最后,一个特点表现在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常常会出现兼类的现象。例如第二人称代词“若”还可以做假设连词,表示“如果”的意思,也可以做副词,当“乃”、“才”讲。同样第二人称代词“而”还可以做连词。这种情况在上古汉语中很常见,但是我们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的词性就都比较单一,不会出现上古汉语人称代词这种复杂的兼类现象。
三、上古汉语的人称代词与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
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和现在我们使用的人称代词有差异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笔者认为,首先,上古时期语言的使用没有民族共同语的约束,普遍的现象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在当时用很多不同的字表示同一个词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人称代词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字来表示同一人称的指代。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在上古汉语中,无论是第一人称代词还是第二人称代词,它们有很多字都是读音相近,意义相通的同源字。
其次,先秦上古时期语言的使用并不规范,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汉语发展的最初阶段,书面语的使用范围很小,只局限在统治阶级;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情况才得到了改变,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开始接触文化,使用文字的人不再局限在上层统治阶级,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秦始皇进行了书同文改革,这种情况才进一步得到改变。而我们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定义其中就有一条,必须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
第三,古代文人之间兴起了创作的仿古之风,使得上古汉语各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一直延续在古代的创作中,这样语言使用的不规范和这种差异性的影响就更加深重了。上古时代的文学创作的基础是当时人们的口语,所以在当时“言”、“文”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汉代以后,口语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出现在文人的创作里的还是先秦时代的书面语,造成了“言”、“文”不一致的局面,加上后来的统治阶级的提倡更加加深了这种风气,使得书面语和口语一再分离,书面语完全脱离了口语的存在。
四、结语
从上古时代数目繁多、用法复杂的人称代词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简单明了的“我、你、他”人称代词系统,这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显而易见的是现代汉语对上古汉语人称代词的继承是必然的,是不可否认的。我们现在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选用的是上古汉语中使用最为广泛、被人们约定俗成选择下来的“我”。“我”字原来的本义是一种兵器,但在上古时代它就用来表示第一人称的意思了。在很多古注、辞书中的“我”都是作为第一人称通用语,用来解释其他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你”,其实是“尔”字的俗体字。“尔、你”古代读音相近,古日、泥母准双声,之韵,同时它们也是同源分化字。现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上古汉语中多被写为“佗”,本义是指负荷。“它”字也是“蛇”字的初文,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是假借的用法。上古时期,“他(它)”常借来表示泛泛的别指,相当于“别的,另外的,其他人”,可作定语、宾语、否定判断句谓语,我们可以看出它已经具备了成为人称代词的一些条件。
随着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来临,词语的发展将会更加缜密,更加规范化,所以人称代词的发展也将遵循这个规律,简单明了且有完整的语义是人称代词的发展方向。这样一来在方言中使用的一些人称代词就会被淘汰掉。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系统是在汉语的漫长发展中得到优化的结果,它使我们的语言方便简单又减少了歧义的产生,这套系统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依然会被人们所接受并且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1998.
[4]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6]张玉金.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7]黄盛璋.古汉语的人身代词研究[J].中国语文,1963,(6).
关键词:对外汉语 古汉语 文化观照
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对外汉语专业的一门语言工具课,主要是系统讲述关于古代汉语的基础理论知识,阐明有关古代汉语的语言规律,让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其“语言科学的理论素养”及“阅读文言文的能力”[1]。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对外汉语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这种转变要求我国的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师不仅具有教授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古代汉语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自然也要服务于汉语国际化的国家长远目标。长期以来,由于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的繁杂枯燥以及教学时数的不足,导致学生对这门课普遍不感兴趣,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如何克服古代汉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成为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古汉语教学只有自觉进行文化教学,才能使枯燥的语言文字理论变得富有趣味,使学生产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这样做,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课外学习古汉语相关知识的主动性,丰富古汉语课的实践教学内容。
一、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字词意义的理解
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字形来表现词义。古汉语中,大多数词都是多义词,这些意义之间有着或近或远的引申联系,顺着这些引申线索,我们总能追溯到某个字(词)的本义。词的本义就是汉字据以构形的基础。运用汉字的构形理论分析字形与词本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古代汉民族的文化,也能更好的理解本义与后世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如“年”,甲骨文作“”,上面是“禾”,下面是“人”,像人头上顶着禾的样子,表示谷物成熟后收割了下来,顶在头上拿回家。因此,“年”的本义为谷物成熟。古代一年种一次庄稼,谷物从这次成熟到下次成熟就是一年的时间,因此,“年”就有了时间单位“年岁”的含义,从“年岁”义引申出“年节”义,也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关于春节还流传有各种民间传说,兹不赘述。年节一过,人也增加了一岁。于是“年”又引申指人的年龄。《论语·阳货》:“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我们通过分析“年”的字形构造知其本义,又进一步结合古代社会生活和有关传说分析其各意义之间的引申联系,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其意义的理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2]。作为汉文化的载体,对汉字中蕴含的古代文化予以阐释,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而且促使他们做深入的探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
二、精选语法用例,让学生在掌握语法规律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语法是古代汉语教学的重点,内容琐碎而枯燥。各种古汉语句式的不同形式特点,不同词类的虚词的语法功能及与现代汉语虚词之间的对应关系都让学生颇感头疼。如果教师能够精选古代经典中既反映优秀传统文化又具有语法特点的典型例句作为语料,用来分析古汉语的句式和虚词,那么,就会让学生既容易掌握这些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虚词的功能,又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如“词类的活用”一节就是讲古代汉语叙述句的谓语不仅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形容词,而且作谓语的名词、形容词可以和宾语形成使动、意动等特殊的语义关系。我们以《孟子·尽心上》里面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来说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也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的视点越高,视野就越宽广的道理,进而对人生有更深的认识。又如《古代汉语的词序》一节讲宾语前置现象,我们以《论语·学而》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为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律。因为该句前半部分符合此规律,后半部分因为宾语是名词“人”就不符合此规律的要求,故不能前置。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知人”的必要性。我们总是说知己难觅,其实,等到我们学会了主动去“知人”,“知己”离我们也就不远了。又如学习“者”字结构,我们以《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为例,既让学生掌握“者”字结构的形式和意义,也让学生从圣人言中学习到生活的真谛。这样我们就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枯燥的语法教学结合在一起,学生“爱屋及乌”,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三、补充文选阅读所需的古代文化常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文选是古代汉语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文选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古代汉语的感性认识。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目的,文选教学一般占到古代汉语教学时数的一半左右,可见文选有多么的重要。与文字、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相比,文选更紧密地联系着中华民族广阔的古代生活以及民族的心理、风物、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等,是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历史记录与写照。所以,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自然就是学习古代汉语所包容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过程,是了解民族历史并接受民族思想、情感和精神教育的过程。
文选教学以解释词句为主,只有让学生对文中的词句的意义都懂透了,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读懂其它的文言作品。一般而言,只要把文选中重点的词句讲清楚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就差不多了。除了词句的障碍以外,影响学生对文选理解的就是古代文化常识了,这方面内容包括古人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等。在古代汉语课时压缩的情况下,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课都把这一部分通论知识砍掉了,以致这些知识成为了学生文选阅读的真正障碍。基于此,我们认为文选教学不仅要解释词句,也要补充解释文选中有关古代文化的常识内容,帮助学生更好的读懂文言作品。如《段于鄢》中称郑武公的妻子为武姜,为什么这样称呼她呢?原来古代姓是用来指婚姻的,女子必须称姓。武公之妻的娘家为姜姓,武是她丈夫的谥号,女子死后常在姓上冠以配偶的谥号来称呼她,所以称她武姜。又庄公的弟弟名段,周代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排行,段比庄公小三岁,所以叫叔段。叔段后来失败出奔共国,所以又称“共叔段”。又如《鞌之战》中写“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可见古代战车上一般是三个人,教师就有必要介绍他们在车上的位次。原来古代车战时,尊者在左,御者在中,骖乘居右;但君王或战争时的主帅居中,御者在左。又文章开头写“癸酉,师陈於鞌”,教师就有必要介绍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干”是指十天干,即甲乙丙丁午己庚辛壬癸,“支”是指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十干配十二支,得六十“甲子”,用来纪年。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于东汉,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些实例说明古代文化常识对文选阅读的重要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予以文化观照的益处。但是也应认识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讲授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阐释汉字的文化内涵,精选代表优秀古代文化的典型用例,在文选讲授时补充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都是为了增加古代汉语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不能喧宾夺主,把古代汉语课变成古代文化课。
注释:
[1]王宁:《古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例一〕焉用之郡以陪邻?
〔例二〕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例三〕楚人伐宋以救赵。
《古代汉语修订本》通论十三指出,连词“以”是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它表示在时间上一先一后的两种行为的联系,后一行为往往是前一行为的目的,或者是前一行为的结果。〔例三〕中的“以”连接两项动宾词组,表示前一个行为是后一个行为的目的,与〔例一、二〕中的“以”连接作用相同、结构相同、意义相似;根据通论,常用字〔例三〕中的“以”应属连词;若按常用字的划分标准,通论中的〔例一、二〕中的“以”就不属于连词。显然,这在同一本书里存在着通论和常用词互相抵牾的现象。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词具有的词性只能是确定的一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例三〕中的“以”的词性归属作一探讨,从而辨析“以”字介、连区别。
一、区别“以”字介连词性的标准
1.从语言功能角度。“以”作介词是把体词或体词性词组引介给谓语动词,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处所、对象、范围、原因、工具等的虚词;“以”作连词是用来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的词组,表示前后句子成分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虚词。这在一定意义上区分了介、连的界限。由于“以”字原本属于动词,后虚化为介词,之后又进一步虚化为连词,或兼属介、连,在词义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以”字后宾语又常常省略,单从功能的角度来看,它虽有助于区分,但很难确定“以”在具体语句中的词性。
2.从语言结构角度。介词“以”后面一般是体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介词结构,置于谓词前或后,起修饰作用,充当谓语的状语或补语。它除宾语前置或宾语省略外,一般是把体词介绍给谓语,而不直接和谓语发生关系。而连词“以”连接两项谓词或谓词性词组,它只起连接作用,无修饰功能,不作句子成分,且词汇意义不实在。
介词“以”组成介宾结构,并把宾语介绍给谓语时才有语法意义。它的宾语可以省略;而连词“以”必须连接前后两项,两项均不能省略。
3.从连接上下文意义的角度。介词“以”主要功能是把体词介绍给谓语;而连词“以”本身并不表示某种关系,它联结的上下文的两项间的并列、主谓、偏正诸关系,则是从具体的上下文意思中体现出来的。
〔例四〕常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
从上下文意义看,后者“湮于东海”是前者“衔西山之木石”的目的;从结构上看,“(常)衔(西山)之木石”和“湮于(东海)”均为谓词性词组,应为连词。而《古代汉语》三册本第9页注6将它注释为介词是不适宜的。
前面我们列举了将连词“以” 注释为作介词“以”的实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不乏将介词“以” 注释为连词“以”的情形: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例五〕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例六〕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例七〕赵王岂敢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例五〕中的“以”有两种理解:其一,“以”可以译为“因为、由于”,它们在现代汉语中是连词,所以“以”是连词。其二,“以”可以译为“认为”,它在现代汉语中是动词,所以“以”是动词。
这样,就会出现因人理解上的差异改变某词的词性。因此,某词的词性归属应该而且只能由具体的语境来决定。从结构上看,〔例五〕中的“以”不是联结两项谓词,而仅仅是把体词介绍给谓语。“以”字后紧跟着的是一项主谓词组“相如功大”,是把该词组介绍给动词“拜”的。表原因是“以”充当介词时的常见句型。因此,〔例五〕中的“以”只能是介词而不是连词。〔例六、七〕两例中的“以”,除了和〔例五〕的句型一致外,更醒目的是,两例的“以”字前有修饰语“岂敢、徒”,这是“以”充当介词时的显著特征,它是连词“以”绝对不具备的。
二、“以”字介连词性误注的历史渊源
〔例八〕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对这一例句中“以”字的词性,目前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连词”,另一种是“介、连词”。认为是连词的依据是“通论说”中连词的分类标准; “以”连接的两项均为谓词性词组,“作文”是“记之”的手段,其目的是“记之”,就是说,写《岳阳楼记》的目的是记载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因此,这里的“以”是连词。
认为亦“介”亦“连”的“两可说”则认为,“以”字后省略了宾语“之”,可以解释为介词也可以解释为连词(见何九盈《古代汉语讲义·第四讲》)。这里涉及到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省略问题。
1、袍、襺,都是御寒之衣;
2、裘,即皮衣。古人穿皮衣有毛的一面朝外。古代在正式场合还要在裘上加一层罩衣,罩衣古称裼;
3、襌,褋,褧,均为单衣;
4、褐,粗布衣裳;
5、衰,指用草编成的雨衣;
与衣服的款式有关有15个:
1、袛,裯,襡,襦,都是指短衣;
2、衵,亵,衷,都是指贴身穿的衣服;
3、袤,襘。袤是指带子,襘是指带子打的结;
4、袴指裤子。裈,古代称为有档的裤,大约出现在汉代;
5、复,袷,都是夹衣;
6、裼,是指古代衬在裘外面的无袖衣;
7、衫,是指短袖的单衣;
与衣服的颜色有关有5个:
1、襍,襍是指五彩相合之意;
2、袗指黑色的衣服,也是周时的祭服;
3、袾指朱红的衣服;
①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请允许我搭乘你的车)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齐晋章之战)
“肘”是名词,在这里用如动词,意思是用肘部来阻挡綦毋张,不让他站在左边或右边,因为驾车的韩厥发现敌方是神箭手,把自己的左右护卫全射死了,为了保护搭乘他车的綦毋张,就用胳膊肘把他挡到自己的身后。
②“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为自己收债,很快就回来了,孟尝君感到很奇怪,于是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十分恭敬地接见他。
其二,名词使动用法。如:
③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生死”是使死者复生,“肉骨”是使骨头长肉。
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瘘、疠。
(柳宗元《捕蛇者说》)
腊(xi)干肉,意思是把蛇制成干肉入药,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其三,名词的意动用法。如:
⑤孟尝君客我。
意思是孟尝君把我当作他的门客。
⑥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云》)
意思是“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其四,名词用作状语。如:
⑦射之,豕人立而啼。
(《左传・公孙无知之乱》)
意思是,野猪像人一样地站立而啼叫。
⑧其后秦稍蚕食魏。
(《史记・魏公子列传》)
意思是,秦国像蚕一样逐渐侵吞魏国。
⑨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
(《战国策,苏秦连横约从》)
意思是,在朝廷游说诸侯之王。
⑩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商君列传》)
意思是,秦惠王用车分裂商君身体来宣示他的罪行。
如何识别名词的活用?我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从一个名词和前后词语的语法关系来判断。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修饰语和中心词的关系,那么往往其中一个名词就是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如例③“肉骨”。另外,名词放在代词“之”、“我”等前面时,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所以这个名词往往是活用为动词。如例①“肘之”、例③“客我”。
第二,名词用连词“而”连结时,活用为动词。由于“而”一般连结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形容性词组,不用来连结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所以这一名词只能作动词解释。例如②“衣冠而见之”⑥“友风而子雨”。
第三,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就是活用为动词,因为补语一般置于动词谓语之后。例如:
(11)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史记・商君列传》)
意思是,秦孝公和商鞅谈得越来越投机,不自觉将膝盖移向商鞅,方位词“前”之后有介词结构“于席”,用作动词,“向前移”的意思。
(12)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文言虚词指的是在古汉语中那些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上不能明确表示意义,而只能帮助文言实词表情达意,使句子结构完整的词。文言虚词的用法相当复杂而且非常灵活多变,它不仅与现代汉语虚词差异较大,就是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句中意义和用法也不一样。汉古语中许多虚词都有多种用法,一个虚词可以当现代汉语几个虚词用。因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类别,在阅读古汉语时,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正确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 文言虚词的特点
1.1文言虚词语法功能强
实词往往要借助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一句中,就借助“乎”表达了反问语气,倘若去掉“乎”字,就无法表现反问语气,而且意思也会发生变化,成为“览物之情,得无异”了。
1.2文言虚词用法灵活
例如文言虚词“之”,在“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中,“之”为动词,意思是“去、到”;在“秦昭王闻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之”是代词,代事,作宾语。
1.3文言虚词变化大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一文中,就有许多的文言虚词到今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表反问语气,现在已经用语气词“呢”代替了;“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一句中的“呜呼”一词现在已经被感叹词“哎”所代替;两个“其”则分别被表疑问的“难道”和表猜测、估计的“恐怕”等所代替。因此,确切掌握文言虚词的这些特点,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2 文言常用虚词分类
2.1代词
人称代词,有“吾、予、之、其、尔、乃”等。如《出师表》中“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一句中的第二个“之”就代人物“将军向宠”。
指示代词,有“是、此、之、斯”等。如《出师表》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的“此”就指代先汉兴隆的原因,即“亲贤臣,远小人”。
疑问代词,有“何、孰、焉、安”等。如《马说》中“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中的“安”就作疑问代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一词。
2.2副词
时间副词,有“方、初、且、尝”等。例如,“方其远出海门”中的“方”就是表示时间的副词,作“刚刚”讲。
程度副词,有“极、甚、颇、少”。例如,“吞天沃日,势极雄豪”中的“极”,就是“很、非常”的意思。
范围副词,有“皆、咸、俱、只”等;语气词,有“必、诚、信、其”等;频率副词,有“再、又、复、数”等。
2.3助词
常见文言助词包括有结构助词,如“之、是、所”等;语气助词,如“夫、岂、乎、欤 等;缀加助词,如“有、其、然”等。
2.4连词
有的连词表顺承关系,如“则、而、乃”等,可译为“就”等;有的表转折关系,如“然、而、却”等,可译为“可是”等;有的表并列关系,如“且、而、及”等,可译为“又”等;还有的表假设关系的,如“倘、若”等。
2.5介词
常见介词有“以、于、与、被、为、”等,与现代汉语的介词用法基本相同。
2.6叹词
古汉语中的叹词主要有“吁、嗟夫、呜呼”等,数量较少。
3 常用文言虚词意义用法的辨析方法
文言虚词数量虽少,可是用法却很复杂,如何能准确地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1注意虚实关系
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清虚实,既不要把文言虚词误认为实词,也不要把实词误认为虚词,要仔细加以辨别,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例如文言虚词“之”,它可以用作代词、动词,是实词,也可以用作助词,是虚词。“之”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可以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之”用作助词用法极多,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中的“之”就是如此,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中的“之”就是这样。
3.2注意语法结构,辨析词性
在不同的句子中,文言虚词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因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词性也会不同,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
例如,文言虚词“以”,在不同的句子中,根据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可作为介词、连词、动词,其意义自然不同。它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中,用在名词的前面,组成了介宾短语,作状语,修饰后面的形容词,因此,它就作介词,可译为“因为”。“以”作介词还可解释为“用、靠、凭、凭借、根据、拿、把、按照”等,如“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是“拿”的意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公输》)是“根据”的意思,“以天下之所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凭、凭借”的意思等。
3.3注意文言虚词的位置
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往往是不同的。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就与它的词性、意义等有关,所处的位置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语法功能。
比如“也”,同为语气词,在不同的位置所表语气就不一样。“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也”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可不译;“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也”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也可不译;“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也”在句末, 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可译为“呢”;“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中,“也”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却无法译出。
3.4注意上下文的语境同文言实词一样,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着虚词的不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果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去辨析。有的文言虚词所处的位置相同,结构也相似,可是由于语言环境不同,它们的用法也会不同。所以,推断虚词的用法,还必须跟文意的理解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