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名人读书的故事

名人读书的故事

时间:2022-12-11 00:5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名人读书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名人读书的故事

第1篇

1、顾炎武读破万卷书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童年非常不幸,天花病差点夺走了他的生命。虽然他体弱多病,但是在母亲的教导和鼓励下,顾炎武勤奋苦读,以过人的毅力手抄《资治通鉴》,终于成为一代大学者。

2、欧阳修借阅典籍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他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

3、陶弘景菜园求学

陶弘景菜园求学:古代的时候,对自然界产生很多误区,人们相信螺赢是将螟蛉变成自己的儿子这个荒唐的传说,还把领来的儿子叫做“螟蛉子”。陶弘景对此表示怀疑。他在村边的菜园子里找到一窝蜾蠃,蹲在菜地里聚精会神地整天观察。陶弘景发觉它们有雄也有雌,经过许多天细致的观察,陶弘景终于揭穿了蜾蠃衔螟蛉的秘密:原来蜾蠃也有自己的后代,螟蛉是被衔到窝里给幼虫当食物的,根本不存在“螟蛉义子”这回事!从此,陶弘景更感到,凡事最好亲自观察,绝不能人云亦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大家都知道,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打开知识的大门,它带着我们走进知识的海洋,书就像老师陪伴着我幸福地成长。

知识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会有的。从读书中能知道许多知识,所以我喜欢读书,通过读书汲取无限的营养。我先后读过许多书:《安徒生童话》、《宇宙遗产》、《星之海洋》、《哪咤传奇》、《100位名人成才故事》等等……这些书陪伴着我快乐地成长。

我喜欢读书,读书能让我从乏味中得到快乐,从快乐中学到知识。通过读书,让我获得情趣,明白事理,懂得人生。童话故事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别人,爱世界,纯真的我终日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梦想着自己童话般的生活;科技知识让我懂得了世界的奥秘,揭开万物生存和万事发展的规律;名人故事教会了我该如何正确的做人做事,树立高尚的品格,踏上成功的道路。

我喜欢读书,读书能让我一天天长大和不断地成熟。多读书,读好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我,不断进步成长。《哪咤传奇》和《西游记》让我知道要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宇宙遗产》和《星之海洋》让我知道了宇宙星球的奥秘,长大后我要当太空员,去探查宇宙的奥秘。《100位名人成才故事》让我知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为有用人才,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读书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知识,读书陪着我快乐成长,让读书伴我一生吧!

襄阳区实验小学四(1)班 黄哲为

第3篇

一、 优化阅读材料

中国汉字仅常用字就有2500个,而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的汉字不到一千个,又加上学生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使课外阅读规范化,我采取了如下三项措施:

(一)多渠道收集优秀图书。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差,图书室存书少,但现在我们农村人并不穷,家长也都很关心学生的成长。因此每个学生家长都会有一些藏书,所以我把班内作业厨收拾出来。建立一个“图书角”,请学生把家里的书拿来借大家集体看,教师有选择的放进“图书角”:《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绿色注音作文、连环画、小学语文报等,并且常换常新,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二)设置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的欲望。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爱好,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阅读。

(三)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只有时间有了保证,学生才能放手去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

二、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正是老百姓说的“七岁八岁狗也嫌”的年龄段。叫他们安安静静的坐下来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1、激励法。教师宣读读物中的精彩片段,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阅读《聪明的法蒂玛》时, 我给学生讲了故事的梗概,有一天,法蒂玛和同村的一个女孩子一道去森林拾柴,迷了路,他们在森林里碰到了一个丑陋的巫婆。老巫婆想用烧饼毒死他们,一计不成,又想让鳄鱼阻止他们逃走,却都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讲到这里,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议论纷纷。我赶紧抓住这个时机,让同学们打开书进行阅读。同学们聚精会神的坐在凳子上进行阅读。连大气也不喘一声,怕一出声会漏掉字。这样,一课的阅读任务便很好的完成了。

2、墙报导向:辟有“新书简介”、“名人读书的故事”等栏目,做到常换常新,引导学生渐入佳境。教师随时注意新书动向,如有适合本班学生阅读的书,便及时用“新书简介”的形式向同学做简要的书面介绍,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名人读书的故事”更是深受学生的喜欢。学生通过阅读已经了解了许多国内外名人包括一些伟人、革命先辈、科学家等,再了解一些他们读书的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名人是榜样,在读名人故事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知不觉的向名人学习,起到潜移墨化的教育作用,把学生引入一个良好的学习境地。

3、以说促读:在班内每天下午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畅谈阅读体会收获,享受读收之乐。

4、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用活动鼓励: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1)讲故事比赛。指导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经过自己的加工,用自己的话讲出来,并通过活动选出班里的故事大王。(2)自编故事比赛:事先帮学生创设一定情境,积极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自编童话故事,定期进行比赛,选出优胜者给予适当鼓励,学生从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阅读气氛高涨。

三, 指导阅读方法:

1、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

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借助拼音和字典进行熟练阅读,弄清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几个自然段,先写出什么,最后写什么。第二阶段,通过观察,学生自己先说出图画的内容或根据题目揣摩内容;读后再将书中的内容与自己试说或揣摩的内容进行对照,找出自己揣摩内容的优点,弥补自己说不到或说得不具体的缺点。第三阶段,通过阅读积累词语,并深入领会隐藏在文字后面的深刻含义。

2、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4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提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是低年级。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不多,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呢?

一、名人故事熏陶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数不胜数,它们就像文学百花园里的颗颗明珠,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我经常利用午读时间,用浅显?生动的语言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股勤读书?匡衡凿壁偷光好读书,车胤囊萤照读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孩子在听完故事交流感受时纷纷说:“我也要多读书,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看来,这种“名人效应”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

二、通过朗读感知语言的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感知,在读书中感悟,在读书中培养语感,在读书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充分说明了朗读在阅读中的重要性。我们低年级所选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篇幅简短,体裁多为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等,非常适合学生朗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缓慢,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创设各种情景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感知语言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落实以读为本的理念,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训练方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先确保每个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课堂上要重视老师的范读、领读的作用。听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对听到的内容往往印象深刻,这跟他们入学前主要根据“听”来学习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要舍得在“读正确”上花时间,特别是对生字的字音、易错读字的读音要重点指导,逐渐培养学生的语感,领悟停顿的规律,帮助学生克服指读、顿读、唱读及破词破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正确的朗读来感知文本遣词用句的特点。教学时,还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比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男女生分读、师生接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最终达到熟读成诵,培养语感。学生也能通过诵读,同文本在鲜活的情景中展开交流,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同作品内容统一起来,融为一体,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

三、通过讲故事、学道理将孩子们引入书籍的世界

比如,笔者在讲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骆驼与羊》的时候,先简要地描述故事内容和情节,对他们说,我们不能拿别人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否则别人也会拿他们的长处比我们的短处,这样我们就一定会输掉的。并通过提问骆驼和羊这两种动物各有哪些优缺点,孩子们各抒己见,不一会就会提到课文中的内容了。通过设置情景把孩子们带到课堂中去。同样的道理,课外读物的补充也是通过这种方式灌输、穿插到学生们头脑中去。比如,笔者在讲解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古诗《梅花》之前,先让他们把课外同步读物―――《宋词》拿来,翻到陆游的词《咏梅》,通过询问他们关于梅花的秉性和特征,通过陆游的词引入课文。这样孩子们就会明白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外有更多精彩的阅读内容。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在课堂讲完课文之后,我适当腾出一半左右的时间和孩子们进行一些阅读比赛。我在备课时,已经有侧重、有重点地对配套读本上的文章做了研究,找出和课文有关联的文章来让他们起立朗读,两个孩子一个小组,比比读没有读错字,发音准确,就有文具或者儿童学习用品之类的奖励。当我把奖品展示给孩子们以后,大家都欢呼,跃跃欲试,于是,孩子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再就是让他们读完后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比如,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应该从中学到什么,或者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哪位同学回答的最准确,就把更好的奖品给他。通过阅读或者背诵唐诗、宋词,看谁朗诵最有感情,就可以给他们适当减少多余的课业负担,从而让他们拓展课外语文储备量,陶冶情操,学习悠久灿烂的诗歌文化。与此同时,在学习书本课文时,也适当采纳这种方式。这样能保证孩子们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也培养了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

第5篇

想起我和书的故事还真有解不开的缘,在我刚和书交朋友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被他所吸引。

那年,我独自在家,闲得无聊,就拿起书柜中爸爸珍藏的那些书去看,尽管有许多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但这些困难都没有压倒我,我会在旁边字典和词典来帮助我识字和理解词义。后来,我就越来越喜欢读书。记得去年,我在图书馆看书,看见一本很厚的《名人故事》,我对里面的小故事着了迷,都是关于名人小时候的事,有关于屈原小时候的故事,诸葛亮和鲁班的故事。从这本书中得到了许多启发,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从中获取的启发是: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营造了温馨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努力学习。

书,陶冶了我的情操,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情感。所谓读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就让我们继续在书的王国中尽情遨游吧!

六年级:董晟?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探索

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标,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文作了一些探讨。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学校的读书环境是一种语言,良好的读书环境能够激发师生的读书欲望。我们把班级布置成一个小型图书室,开展了“自给自足”式的补充图书方式,进一步规范了图书角的建设,学生的课外书籍实现了资源共享。我们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乃至优秀学生的读书自创“小名言”,如“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每一面墙壁,都浸润着文化气息,飘溢着浓浓书香。我们学校早已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三下午固定有一节课外阅读课,它已成为综合活动的主要课程。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1)选讲故事。学生最爱听有趣的故事,老师可选择益智、有趣的和适合少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做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

(2)树立读书榜样。榜样能使学生产生向上的心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班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在班队课时,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教室内设计“读书角”。我经常从网上找出一些课外资料贴在上面,让学生一有空就去看看,开始是一些名人故事。现在,“读书角”上已贴了许多的课外资料:古典诗词、名人名言、谚语、著名作家简介等,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会读

(1)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制订长计划,是为了有一个长远的目标;短安排,是为了适应可能随时变化的情况。有了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摘录与积累。许多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于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于语言积累收效甚微。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圈圈点点,完成《阅读报告》。报告中“本书主要人物”、“我学到的词汇和佳句”、“情节简析”、“我最喜欢的段落”、“我配的插图”等栏目使学生在积累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背诵与随想。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作文能力。

(4)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引导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有根据自己阅读的需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才能获得较多的知识和信息,真正做到读有所得。

(5)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心得,也可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不仅要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的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第7篇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五(11)班 冒裕洁

这本书是舅舅特意从海上寄给我的,它涵盖了世界历史和现代社会上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有着鲜明的教育主题,其中,就包括阿基米德、哥白尼、牛顿、雨果等成功人士。

书中有一位有着成功之路的人士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轮椅上的奇人—霍金。霍金于1942年1月8日出生,真是巧的很,这一天恰好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同时又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300周年的纪念日。

童年的霍金与众不同。从九岁开始,他的房间里都摆满科学仪器,立志要成为一位科学家。可这宁静而快乐的生活,很快就被病魔打破了,霍金得了一种罕见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是一种不治之症。医生宣布霍金只能活两年,并且将永远被固定在轮椅上。这个噩耗好比晴天霹雳,让霍金陷入了绝望之中,但很快,他又振作起来。他想:"虽然身体不能控制,但我还有大脑,还可以思考。"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霍金完全沉浸在科学里,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拿到了博士学位。

读完这个故事,我若有所思。一个永远站不起来,身体不能活动,嘴巴不能说出话来的一个人,居然可以取得这样惊人的成绩,更何况一个身体健全、四肢灵活的人呢。我们应该向霍金好好学习,珍惜光阴,不是吗?

100位名人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虽然他们走的是100条不同的成功之路,但是他们积累下来的却是100条不同的成功秘密。这本书教给我很多的道理,让我受益非齐纳。

(指导教师:俞勋国)

名人故事给我的启示…… —读《世界100位名人成长故事》有感

安顺市第五小学二年级(5)班

黄雯昊家长:胡思静

总是为自己找到懒于看书的借口,所以我一直没好好的看看书,许多名人成才的故事只是学生时代从老师的讲解中略知一二。而今年的"五一"假期,孩子让我陪他读《世界100位名人成长故事》这本书,我只好陪他细读。

本书精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100位名人,讲述了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长故事。他们的经历都像一本生动真实的教科书。

小时候十分好玩的雄师事家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父亲只念过几天私塾,母亲勤劳、善良,她们对孩子寄予了深沉的爱和渴盼。小时候胆子特别大,爬树掏鸟蛋,上房捅蜂窝,他还是村里的"孩子王",是小朋友们公认的"头儿".他经常向小朋友发动号令与邻村的孩子展开石头战,并且经常打胜仗,家长领着孩子上门"告状"是常有的事。的淘气让耐心教导他的妈妈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看到妈妈流泪,难过极了,从那以后,他奋发读书,学习突飞猛进。

发明大王爱迪生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师傅,文化不高,母亲当过小学教师,对孩子布满"教导爱".儿时的爱迪生同样很调皮。一天,小爱迪生跑去问母亲:"妈妈,那只鸡把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干嘛?"妈妈笑眯眯地告诉他母鸡孵小鸡的道理。当天下午,爱迪生忽然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到处找。原来他在邻居的库房里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些鸡蛋,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孵小鸡呢!上学后,爱迪生喜好向老师提一些"怪"问题,如:"二加二为啥都是四?"为此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体罚,甚至7岁多就被逐出了校门。妈妈心疼地把孩子领回家,亲身指导孩子成长。春天,树木抽出嫩芽,母子俩在室外太阳下上课;夏夜乘凉,母亲给孩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进秋,母亲教孩子读《鲁滨逊漂流记》;冬天,空中飞起鹅毛大雪,母亲增援孩子做理化实验。

……

假如的父母当时没有正确对待孩子的调皮,采取武断的方式方法,约束甚至剥夺了他玩耍的权利,他儿时没有丰富的游戏生涯的积聚,缺少父母深切挚爱的熏陶,失去妈妈勤劳善良的影响,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他长大后能成为卓著的雄师事家吗?爱迪生、达尔文、牛顿等这些名人他们儿时的好问与调皮,正是他们聪慧曙光的折射,是他早期生涯的可喜收获之一。 如果拥有迂腐的教导观,视孩子的好奇、好问、好玩为"笨""没有出息""不可教也",那这些人会有后来的成就吗?

静下心来研讨名家的童年,他们的成长总有些共同的规律。那么是些什么规律呢?

名家不是天生的,人才的大树必定有它发达的根系,这个根系从小就在土壤中默默汲取充分的营养,分杈、伸展、发达,终极才长出粗大的树干的。人假如脱离了生涯的积聚、思维的练习和良好情绪的熏陶,成才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8篇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是意识性的知识,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学生可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会到他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渠道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

"新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学生的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积累,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要布置一定地阅读任务。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该做些什么呢?寻其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导航,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在阅读过程中就会处于高度自觉状态,会以惊人的毅力去学习。因此,我不断地变换手段来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榜样引领阅读之路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上学生模仿性强,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古今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如苏秦悬梁刺骨勤读书,匡衡凿壁借光好读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神童"巧读书等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莫言幼小失学在家就反复阅读家兄用过的《文学》课本,感受非常大,他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在那几本《文学》课本里培养起来的。莫言大量阅读的时候,反复品读金典句子,并融入自己的思考。二零一二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学生知晓并欣赏,有助于增加民族文化自信,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对鼓励学生发愤图强、勇攀世界文化高峰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为了满足他们看书愿望,我还从学校的图书馆借来各类书籍供班里的同学选读。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2.推荐好书给学生阅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作品。鲁迅先生曾经告诫少年朋友:"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枯燥了。" 这富有哲理的话,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金玉良言"。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学生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博览群书。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适合的书籍。

3.寓教于乐,以活动促阅读

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最好的办法就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索取知识,掌握知识 。

3.1 说一说。 我班坚持每节语文课前3--5分钟的时间进行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流上台,说一说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可以是国内外的一则新闻,可以是一件趣事,也可以是新学会的一首古诗,还可以是一段佳作……仔细观察,真是说者神采飞扬,听者兴趣盎然。

3.2 赛一赛。 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持之以恒,每月定期举办故事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9篇

【关键词】课外 阅读 兴趣 培养 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如果说课堂教学指导是“精读”的话,课外阅读则是“博览”。吕叔湘先生说,学习的成果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许多作家、学者成功的经验表明,语文素养的提高,大都得益于大量而广泛阅读。

而调查表明:农村小学生自觉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仅占16%,课外阅读半小时以内的占34%,基本上没有阅读的占50%。学生所拥有的读物少。90%的学生来自农民家庭,40%的学生读的课外读物仅仅是作文选,有20%的同学家无任何一本课外书。

二、阅读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一旦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学生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课外阅读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兴趣的激发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推荐优秀读物

“学习的最好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布鲁纳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必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的读物。我们要有针对性地推荐与阅读者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只有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读书欲望,才能深入地理解读物的内容,受到读物的感染。首先,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帮助挑选浅显有趣的童话、故事、儿歌、散文甚至优秀小说等,如《安徒生童话》《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等。

(二)通过课文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情”是一切“行”的原动力,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应诱发其内因,从调动学生的情感入手:

1.利用读物本身调动学生的情感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因此,可利用读物本身优势,坚持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产生阅读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可逐步放手,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安徒生童话选》《成语故事》《百科全书》等,或让学生自由选择书目,读他们感兴趣的书,了解最想知道的事。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时机,组织学生拓展乐读,进行“相似激活”,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学习赞美祖国美丽山河的课文时,可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文章《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

2.利用教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小学生爱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如果教师对阅读怀有极高的热情,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教师的这种阅读习惯必能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效应。因此,教师应该读一些经典作品,更要读儿童文学。教师品读儿童文学,既能找到一条与孩子沟通的捷径,又能及时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教师声情并茂渲染的故事情节就会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动的情感世界里。

(三)进行读书活动的评比交流

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读书的乐趣,例如,(1)阅读笔记的评比与展示;(2)手抄报展评;(3)优秀作文欣赏;(4)讲故事比赛;(5)美文欣赏。在人性深处,有一种最原始的东西,是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在活动中,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因为自己丰富的知识,出色的表现,带来了他人的赞许,由此就可能产生一股持续阅读的动力。

第10篇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

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

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一遍的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致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我班坚持每日5---10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第11篇

我读书,我收获

我已经上四年级了,在这四年里,我读了很多书:有的书帮助学习,我看了以后学习更加优秀了;有的书讲的是名人故事,我看了后在各方面上更加认真,专注;有的书是故事,当我看了,我从内心中感到我更加快乐了;还……

在学习上,我的家长对我极大的支持,不断的给我买辅导书,而我也没有白白的浪费资源。每当我看见一本新书的时候,犹如一匹饥饿的野马一样,把这本书“细嚼慢咽的吃完”,当我看完以后,这本书里的知识也就完全传入了我的脑中。而在我写作文或写作业的时候,这些知识、好词佳句就像关不了的水龙头一样,源源不断的吐露出来。

要知道,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习既不刻苦,又不钻研,写作业是敷衍了事、完任务。上课虽然看上去是一心一意的听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别的事。这是我姑姑给我买了一本《名人名言》从这时起,我的学习变了,变得刻苦钻研起来了。因为,这本书中,讲了历代哲学家,小时候是怎样学习的,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学校认真学习的样子。从而我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明白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当我学习太累、有点厌倦的时候,有时会轻松一下,拿几本课外书看一看,放松一下心情。然后在进入学习中。比如出自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就很好。每一个故事都很好。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为什么读书呢?因为读书可以使我们的脑子变得更加聪明,明白道理,拥有知识。

第12篇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是怎么学习的,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

二、寓教于法,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结竹子的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三、寓教于活动,使学生读好书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已是共识。但光一遍又一遍地死读,只能让学生感到乏味、疲劳,以至昏昏欲睡,应该巧妙,寓教于活动之中,醉翁之意不在酒,旨在“哄”他们读好书。

1.讲。 我班坚持每日 5 - 10 分钟的听说训练,时间可安排在早会或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交流课余时间阅读中摄取的语言材料,让大家或说一新闻,或晓一趣事,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变枯燥的读写为有趣的乐事,学生兴趣盎然,视野开阔,语感增强,更令人欣喜的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得到源头活水,逐步达到厚积薄发,说话妙语连珠,写文章意到笔随。

2.办。组织学生自办手抄小报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手抄小报的内容广泛:国家大事、校园生活、环保教育、科学世界等。学生根据需求,独立命题、编辑材料,设计版面,并配以彩色插图。如围绕“北京申奥”这一内容,学生就办出了《新北京、新奥运》、《奥运连着你我他》、《一百多年的奥运梦》等。

3.赛。为了使孩子的读书热情持之以恒,我利用各节日定期举办故事会、古诗朗育会、辩论会、手抄报比赛、征文比赛等读书交流活动。也可进行快速阅读比赛、读书知识竞赛、读书报告会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