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07:48: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要】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转型期。他的诗歌反映了盛唐到中唐世人的遭遇与感怀,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在遭逢安史之乱后,他的后期诗歌具有一种郁结很深的沉潜之气,鲜明反映了兴衰突变下个人身世浮沉,美好难再的变化,体现了惆怅哀婉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杜甫;悲凉哀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279-01
生活在开元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的杜甫被卷入了战乱的漩涡。当八年安史之乱结束,国家满目疮痍,诗人也是风烛残年。《丹青引》作于安史之乱刚结束。此时,杜甫年过半百,在成都遇到著名画家曹霸,感怀旧事,赋此诗作赠。
《丹青引》开篇即不凡。先是追溯曹霸的家学渊源。古今之间,两次抑扬,跌宕起伏,摇曳生姿。以曹操与曹霸相对,显得慷慨悲壮,大气包举;又具有历史的沧桑感与失落感。清代诗人王士祯就赞赏其“工于发端”(《渔洋诗话》)。“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不过王右军”。看似无用突兀,不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其实暗含深意。此句暗示曹霸在书法上无法取得第一,故而转攻绘画。这里不是一味地赞美,刻意塑造一个高大全的形象,直道出生活的本真,使全诗真实亲切,令人信服。这句也从侧面写出了曹霸追求进取,追求完美的积极向上精神。而“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则从另一方面写出了曹霸高贵的艺术修养:忘却时间,忘却富贵,一心追求丹青的至境。之后,诗人以曹霸为凌烟阁功臣“开生面”和“绘玉马骢”“一洗万古凡马空”两件事,极状烘托曹霸的高超画技及显赫声名。之后,把他与弟子韩干的画风对比,有力地总结出曹霸的绘画特色“将画善画盖有神”。随后又承上启下,语道“偶逢佳士亦写真”。然后,突然转换场景,“漂泊干戈际”点明时代大背景。在这兵荒马乱之时,曹霸降格以求,开始“屡貌平常行路人”。这是多么强烈的反差呀。但最悲催痛心的还是“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贫”。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曹霸的无限同情与愤慨。其实,也是诗人的自况。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也许此时杜甫也如被贬的白居易一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相似的过去,相似的现在,怎能不引起共鸣与感怀呢、诗文最后以“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壕缠其身”作结。这是一种精神胜利的宽慰,也是对世俗偏见、个人身世的不平与愤懑。
其实,艺术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天下太平,才会歌舞升平。物质享受得到满足,作为精神享受的艺术才会被捧上天去。战乱之际,战争才是主业,艺术作为高级精神享受,只会被认为是醉生梦死,不合时宜的。战乱时,生死尚不可知,谁会关心艺术呢?艺术只会被踏在脚下,遭受蔑视与鄙夷。艺术正是大唐盛世的缩影。艺术的萎靡正代表盛世的逝去,繁华的坍塌。所以,《丹青引》暗含着时事兴衰,个人悲欢离合的悲戚慨叹。动荡变乱之后,种种美好遭到毁灭,凄苦悲凉之感油然而生。
再看一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相逢诗《江南逢李龟年》。此诗作于公元770年。这时安史之乱已过去十载,唐王朝在缓慢地恢复发展。暮春时节,杜甫在潭州偶遇开元时著名而今落魄的乐人李龟年。此诗开篇就写“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字浅而意深。他利用电影中的短镜头截取昔日两人相见的场景,简洁明快。“岐王宅”“崔九堂”都是开元时期知名艺术家宴游的场所,是开元盛世歌舞升平的一个缩影,而今一切随风而逝。一般相逢诗,大都是与友人相见,之后是回忆往昔。而本诗一反常态,开头即回忆过去,别致新颖。相逢正是暮春,江南正是好风景。于是笔头一转,写“落花时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记忆中的人儿出现在眼前,怎不令人欣喜。只是李龟年已非青春年华,还十分漂泊落魄。面对如此反差,让人生发诸多感慨。但诗人写出“落花时节又逢君”后,就戛然而止,黯然收束全文,留下余音袅袅。相逢后淡淡的喜悦之后是巨大的空洞与哀婉。历尽沧桑的人怕说沧桑,可见其人沧桑之感特浓,正如辛弃疾语:“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语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沈德潜也评道:“含意未申,有案未断”。场景的冷热相济,心情的悲喜交加,圆融丰满地交织在一起。暮春落花是实景,也是青春繁华的飘零和幻灭。
《丹青引》作为一首七言古体诗,时间线索明晰,情节婉转跌宕,宛如一首叙事诗。全诗夹叙夹议,抒情酣畅淋漓。而《江南逢李龟年》是首四句的七言绝句,长度只有《丹青引》的十分之一;没有今昔对比,时间具有跳跃性。全文不著一字议论、抒情,只是全心全意地铺张渲染一种悲情场景,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总之,《江南逢李龟年》是轻灵蕴藉的,给人轻柔、温情脉脉之感;不似《丹青引》,凝重规整,仿佛有一种乖戾之气,不平之忿郁结其中。
两首诗抒情内容上各有侧重。虽然都是在安史之乱后,偶遇开元时著名的艺术家;都由此抚今忆古,抒发国家盛衰、人物沉浮的感慨。但《丹青引》在追忆盛世之后,对曹霸晚年境遇愤愤不平与同情;最后升发为对社会世俗的控诉,把个人沉浮与时世兴衰相联系。《江南逢李龟年》却很温情,沉浸在开元盛世之中,对今昔对比欲说还休,没有激愤,只有哀婉。如果说《丹青引》是沉郁顿挫,直言现实;那《江南逢李龟年》就是对内心的描摹抒发,细腻生动。
虽然有所差异,但是不管是外发,还是内省;盛世已如花飘落,兴衰的悲怆已深入骨髓。战乱总将结束,伤口可以愈合,但内心的动荡不会消失,过去的美好难以复制。所以,杜甫后期诗歌表达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悲凉失落情怀,体现了惆怅哀婉的美学追求。
本期中国古代名人,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了解乐圣李龟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人物是有多厉害。也见识一下古时候没有现在的高科技,又怎么能够成为一等一的出名人物,能够在短短的人生里有一定的辉煌历史。
李龟年,唐时乐工,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着名乐工,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唐玄宗时,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份,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们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他们在东都洛阳建造宅第,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安史之乱后,李龟年流落到江南,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常令听者泫然而泣。杜甫也流落到江南,在一次宴会上听到了李龟年的演唱,就写了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后来流落到湖南湘潭,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五言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多相思。”又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但此时玄宗已是风烛残年。李龟年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唱完后他突然昏倒,只有耳朵还有是热气,其妻不忍心殡殓他。四天后李龟年又苏醒过来,最终郁郁而死。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借“落花”表达诗人的伤别之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曰: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尾句中的“落花时节”,既点明了老友重逢的时间,又是对两人自身不幸的慨叹。歌唱家李龟年、大诗人杜甫当年享誉京都,风华正茂,而今漂泊江南,宏大抱负无法施展,看到纷纷“落花”,顿生隔世之感。“落化时节”还包含着诗人对唐王朝昔盛今衰的苍凉之情的沉痛之感:开元盛世已成为历史陈迹,安史之乱已给人们造成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总之,两位老友的身世之悲、家国兴亡之叹,尽在“落花时节”之中。
南唐后主李煜的《浪淘沙》,结语“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是说,水流逝了,花凋谢了,春天过去了,与“无限江山”永久相隔了。由此可知,这位亡国之君的绵绵不尽故土之思,家国之恨,真是肝肠断绝,遗恨无涯。
二、以“落花”自喻,表现诗人的情怀与骨气
近代著名诗人龚自珍以“落花”自喻身世,借“落花”抒发自己的坦荡胸怀和积极精神。他在《已亥杂诗(五)》中高唱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俨然是“落花”的代言人。
作者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手法,倾吐了自己的心曲。尽管一生备受压抑,却始终不甘寂寞消沉,为变革中国社会呼号奔走,为改革和振兴中华,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乃至生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
南宋伟大爱国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结句说,“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梅花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纷纷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但它的香味一丝一毫没有改变!“只有香如故”,诗人的坚贞骨气由此可见一斑。
三、借“落花”烘托人物的心情
宋代诗人梅稽臣的《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开首四句云: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这四句诗,作者从对方着笔,写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先说秀才心中如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愿望;再说他的心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诗中的“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既表现了秀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包含了诗人的深长怀念。写别情没有丝毫的伤感,还烘托出了欧阳秀才的游兴,真是情致绵邈,意味无穷。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写景兼写时令,表达凋零之感和离别之恨;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写贬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四、用“落花”营造特定的氛围,表现诗人的某种情趣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的《鸟鸣涧》,营造了春山之夜的幽寂氛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是说诗人内心十分清闲,环境非常幽静,除了可以看到桂花在晚风中徐徐飘落之外,什么声响也没有,更使诗人感到夜的寂静和山林的空旷。两句诗用“桂花落”这种极细微的动态来表达作者心境的平静悠然和环境的寂静。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山中问答》,以“桃花”与“流水”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图。该诗云:
问君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作虽写了桃花随溪水然远逝的景色,却无一点“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衰朽情调,而是把它当做令人神往的一种美来渲染、来赞叹。具有天然、宁静之美的碧山与“人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酷爱自由、酷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在学习诗词曲时,常要涉及“意境”这个词。学生往往一知半解地听着老师一再强调:“学习和欣赏诗词曲,最关键之处在于要能领会其中意境。”那么,什么是意境呢?所谓意境,“意”,就是情感,是指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指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画,即诗人采用具体的语言所描写的人、物、景。“意”和“境”,两者密不可分,“意”要通过“境”来表现,“境”又需要“意”作灵魂。诗词曲的所谓意境,就是体现作者主观思想感情的图画。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领会诗词曲中的意境呢?我校是诗词进校园省级先进单位,学校在诗词教学与写作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省市县诗词协会对我校也很青睐,多次亲临指导并组织联谊活动。特别是我们农村初级中学,这样的机会是难能可贵的。作为诗词学习团体中的一员,如何与学生一起走进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结合作者生平和写作时的生活背景
古诗词曲的创作,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久远,而作品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反映,正所谓“诗言志”。至于“言”何“志”,那就有必要对作者的生平及生活的背景有所了解,才可能探知。例如,教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我没有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只是要求学生先熟读几遍,然后就逐字逐句解释,特别重点讲解了最后一句,讲明这一句诗中的“落花时节”既指当时的自然景象,又表明诗人当时的潦倒处境,诗句饱含悲伤之感。学生听着记着,但问一问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诗人的感情,诗歌的意境,他们却无法说清。由于他们对时代背景一无所知,只是被动地听记,对作品内涵并没有真正理解。于是,我向学生补充介绍了诗人与李龟年相逢的社会背景。杜甫与李龟年初逢于唐朝开元全盛时期,李龟年作为一名杰出的乐师,当时正在岐王的豪华宅邸中演唱,杜甫则因才华显著而被岐王邀去听唱。几十年后,二人在江南重逢,此时,遭受八年动乱的唐朝正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而杜甫本人的处境也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正因为二者重逢与初逢的情形有着极大的反差,诗人才会写下了这首绝句,流露出心中的万千感慨:虽说江南风景正好,但想想过去,再好的风景亦无法消解此时心中的悲怆了。潦倒的处境,不正如眼前片片飘零的落花吗?听了背景的补充介绍,学生们不再显得迷茫,而是有所领悟,对诗中饱含的沧桑之感也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
二、抓关键性词语,由词入境,依境索意
读任何作品,都不能把作品肢解了分析。读诗词曲,亦然。那种一句一句分析,甚而用白话解释诗句的方法,破坏了作品的意境美,无任何意义。读诗词曲,应该抓住关键性词语。由词语入手,分析作品中写了哪些事物,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事物的,理清这些事物是如何联系起来,由此在脑中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进而揣摩这些画面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主席的《沁园春雪》,上阕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万里”,何等开阔、恢宏。而所望者:“长城”、“大河”、“山”、“原”,都是那么的雄伟、神奇,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诗人怎能不放声称赞呢!下阕,一个“惜”字饱含感情,对古代帝王的“略输文采”、“稍逊”深表遗憾。但一切的美中不足都已过去了,万丈豪情在词的末尾喷泻而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民大众才是真正的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就这样,引导着学生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理解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人民大众的歌颂,也就理解了这首词的意境。
一代伟人所写的词激起了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又会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也让我们从词语入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却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引导学生注意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是什么样的感彩呢?学生们经过片刻的思考,便会七嘴八舌地用“伤感”“凄凉”“悲伤”等同类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所带给他们的感受了。能够说出这些感受,学生对这首曲就大致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一一排放于脑际,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画面传达出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境界里,一个“断肠人”正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便不难理解了。
三、结合人生体验,与作者进行心理位置互换,领会作品意境
好的诗、词、曲,都是言近而意远。要领会其中的意境,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融注自己的思想感情,与作者达到“人我合一”的境界。例如,学清照的《如梦令》,就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有过的郊游的体验,似乎词中的主体就是自己,耳边甚至还能回响着迷路时惊慌失措的尖叫声、虚惊过后的欢笑声,从而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和伙伴们一起郊游时的天真烂漫的乐趣,更能激起我们对往事的怀念。
前文谈到,学生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可以很快地用一些带抑郁色彩的词语去形容作品中描绘的境界,也正是利用了他们的人生体验。秋日黄昏之景,人所共见,自有感受;远离故土,夜色渐浓,望着人家屋顶上袅袅的炊烟,却不知自己今夜落于何处,此时,将自己化作作品的主体,你的心情又会如何呢?学生们自会答出“想家”“孤独”等类词语了。
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平等相处,以诚相待。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虽然也有等级之分,但在许多时候并未影响人们之间的平等相处,以诚相待。请看下面这首诗: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写作者自己借宿在偏僻山中受到盛情接待的情形。姓荀的农家老妇虽然生活艰难,但却以菰米做成的美餐相招待。老妇跪下身子将这雕胡饭呈送给他,菰米饭在月光照射下像珍珠一样耀眼,这让李白深受感动,想起历史上韩信年轻时贫寒,漂母赠饭以解饥饿,后来韩信封王以千金报答的故事,再三辞谢眼前的荀媪,实在不忍心享用这顿晚餐。
李白是颇有盛名的大诗人,生性高傲。相传他奉诏入长安宫中时,唐玄宗亲自下车迎接,还为他调制汤羹,杜甫说他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但他对山村贫穷老妇人却是如此平等相待,甚至谦恭地再三辞谢,不知如何是好。
同样是大诗人的杜甫,对人也是如此。在杜甫诗中有为画师“途穷反遭俗白眼,世上未有如公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不平,也有为歌唱家流落江湖,“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的深深慨叹,都表现出与人交往时的平等真诚。
白居易的《琵琶行》之所以打动后人,不仅是因为文字优美,更重要的是因为诗歌将作者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交流写得自然流畅,情致曲尽,引起了人们的共鸣。此时白居易虽然被贬,但仍是江州司马,他能与偶然相遇的琵琶女互诉遭遇,可见他待人也是平等真诚的。
不仅如此,白居易身为官吏,他在与人平等交往中还能自省。他在担任县尉时到田间看到农民辛苦割麦,听到贫妇人诉说在重税之下只能靠拾麦穗充饥的情形后,写下了《观刈麦》这首诗。诗的最后四句是“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像这样的自省意识对于居官者来说实属不易。
有人说,男女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友谊。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唐朝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男女礼教设防不似前代。唐代诗人一般都风流倜傥,有艳遇冶游的经历,就连珍重夫妻之情的李白、最为严谨的杜甫也不例外。唐代的许多诗人都怀有青云之志,他们出入青楼歌榭,一般不过是调剂一下身心,松弛一下神经,抚慰一下心绪而已。这种文人学士与妓歌女的交往,也成就了不少著名的唐诗。如: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首诗头两句是写与所爱女子泪脸、愁眉分别的景象,并不出众。只是后两句,却成了千古名句。本来月光普照大地,并不特别照顾扬州,但作者却说天下如有“三分明月”,扬州就独占了“二分”,“无赖”二字在这里成了爱到极致的昵称。正是由于这首诗,“二分明月”成了扬州的代称。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此诗开头先写出深秋江南仍然是青山绿水,草木未凋。最后两句则直写最令作者怀念的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而得名的扬州二十四座桥,遥问此时好友韩绰这位“美人”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在调笑之中问候了这位好友,也流露出作者对当年在扬州为官时浪漫生活的怀念。同上一首诗一样,这首诗也已经超出了作者的原意,如今成了对扬州这座文化名城繁荣温柔之乡的赞扬。
唐代的歌姬之中也出现了一些才华出众的女诗人。薛涛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她姿容美艳,八岁能诗,多才多艺,留有传世诗词五百多首。请看其中一首:
送友人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诗前两句引用《诗经・蒹葭》的诗意,写深秋月夜送友人远行。接下两句虽劝慰友人不要说千里相别自今晚始,但又深知友人远去塞北,今后连梦魂也难以度越关塞,再见恐怕很难了。这首诗化用了前人的名篇成语,写得委婉含蓄,情意绵绵,耐人寻味。
被称为“扫眉才子”(意为有文才的女子)的薛涛交游广泛,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王建、张籍等著名诗人都有诗词应答,与他们成为朋友。但她真正爱上的只有元稹一人。元稹死后,为了怀念他,她利用成都浣花溪水制成十色松花小笺,后人称之为“薛涛笺”。在成都杜甫草堂不远处,至今还耸立着一座薛涛的“吟诗楼”。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外人士交往十分频繁,有的外国人还在朝中为官。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人阿倍仲麻吕。他是日本奈良时代入唐的留学生,入唐后改用汉名晁衡。他在长安太学学习后中进士第,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安南都护、潞州大都督(从二品),滞留唐朝五十四年,七十三岁客死长安。晁衡与王维、李白等大诗人成为好朋友,还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足见他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元753年,他曾随日本国遣唐使乘船回国,途中遇到风暴漂流到了越南,二年后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他遇难身亡,李白闻讯后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哭晁衡卿
李白
日本晁卿辞,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首诗头二句写想象中晁衡归国途中的情景,“蓬壶”是传说中海上的仙山,把晁衡东归放到了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意境之中。接着用明月沉碧海来喻晁衡这位高洁的朋友不幸溺海而亡,用天宇层层白云的愁容满面来表达对友人的悲悼。诗以“哭”字为题,但全诗不写哭状,而是借景物描写,用比兴的手法抒发出了痛悼之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讲究沟通的艺术。要注意态度、表情、动作的分寸感。分寸拿捏不好,往往会事与愿违。有分寸的人际交往态度总的来说就是不卑不亢。
在人际交往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运用。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讲究说话的艺术,即便是劝说别人,也会收到好的效果。劝说,就是让别人听信你的话。从心理学讲,是让人态度改变,重新形成认识的过程。这是很不容易的。讲究说话的艺术,即使拒绝别人,也会使对方感到尊重,欣然接受,正所谓“好言相劝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朋友之间多些幽默诙谐,更会增进友谊。《唐诗纪事》中有这样一首李白自恃才高,戏言杜甫的诗: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此诗虽是朋友间的戏言,充满幽默诙谐之意,但从中可以看出李白对杜甫治学一向严谨勤勉的叹服及对他身体健康的关心。这首诗非但没有妨碍李杜二人的友谊,反见他们之间情感的亲密无间。后来有人认为此诗系伪作,也是一说。
在高考命题中,诗歌鉴赏的分值已经设定在8-11分(江苏省为10分),分值较高,且是难度和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因此对诗歌鉴赏题的指导训练尤其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思考,希望能帮助考生轻松解答诗歌问题。
一、看标题标题不可忽视,有些题目交代了时间、地点、事件;有些诗歌题目暗示了诗歌所属类型,通过看标题可大体理解诗歌类型、作者基本情感。如朱庆馀的《近试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般考生会误认为这是一首描绘新婚夫妇洞房私语的诗作,但稍加审题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首巧妙的临考时的试探诗。作者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张水部),以公婆比考官,表现自己考前期待与不安的心情,征询张籍的意见(文章如何),以帮助自己度过主考官这一关。如此一分析,我们便容易去解答有关的题目了。
二、读作者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苏轼的豪迈雄健、李商隐的委婉含蓄、李清照的婉约缠绵。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比如鉴赏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其中有一题目是这样的:“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其后半句分析较正确,前半句“直抒胸臆”是错误的。作为“婉约派”的正宗词人,李清照词的风格是“明白如话,却又含蓄无穷”,考生如果熟悉这一点,解答题目就更快捷了。
三、析正文此处分为两个部分,一为利用诗歌正文中相关的词语句字理解诗词大意,争取读懂诗歌基本内容;而是根据语句特殊标志,找到写景句和抒情句,尤其是写景句。首先利用诗歌词语句子理解诗词大意要求能够品味局部语言,抓住了相关语言我们能够正确理解诗词大意,作者的情感也能把握准确,问题的解答也就能够得心应手了。如对《丹阳送韦参军》一诗的鉴赏,从整体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的是诗人无限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诗中,“秋”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表达的却是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愁别绪。
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折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它不仅点明了季节,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由此,我们便可以熟练的解答有关诗意的题目了。其次,关注写景句和抒情句,尤其是写景句。关注写景句就是要关注意象和意境。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所谓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意象)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比如落花(落红)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离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首诗表面写相逢的惊喜,实则感慨万千。这固然体现在今与昔的对比中,也浓缩在“落花时节”这四个字里。如此一来,对这首诗的把握就恰到好处了。
当然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一些常见意象,如象征着“高雅”,杨柳代表着“惜别”,月光暗含着“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叫人“惆怅”,冬雪让人“冷峻”,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等。积累的意象越多,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读一首诗,如果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很难深刻理解此诗的含义的。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塑造的是一个寂寞地开在“驿外断桥边”,独自生愁,又加上风雨侵袭,但“一任群芳妒”,即使被碾作尘,也依然“香如故”的梅花形象。我们阅读此词时不能光看到“寂寞”,“愁”,“苦”等字眼,而应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是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对梅花那种即使被尘世抛弃,即使被摧残,也依然保持高风亮节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这样,做题时我们就能较准确地判断题目的内涵了。四、读注释诗歌鉴赏题目下的补充说明和有关注释往往交作背景、目的及有关重点词语的含义。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例如对温庭筠的《经五丈原》的鉴赏,其中题目后注明:“谯周,诸葛亮死后蜀后主的宠臣,后劝后主降魏。”根据这个说明,我们就可以判断“题目后两联以史实为据,既有对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的叹惋,又有对他死后有谯周这样的老臣辅佐蜀主的庆幸”是错误的分析了。对这样的鉴赏,当然应当是采取不同意的态度。
【关键词】阅读;联想;质疑;研究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要求学生要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信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内容。阅读教学不是为了让学生去掌握标准答案,而恰恰是为了培养学生探求正确结论、准确获取文章信息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重要作用。
一、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巧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在阅读中,根据文章的描述进行联想、想象,是阅读创新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在联想、想象的基础上再造作品境界。如阅读《归园田居》,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画”一张“田园生活图”。由于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想象,学生便创造出了一个个更为丰富的作品的艺术境界,并将自己不自觉地融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在感染、共鸣、激动中不能自已。
其次要在阅读中再造人物形象。如在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们便感到史铁生的人物形象:我要坚实地走着,不管去向何方,也要留下清晰的脚印;我要坚强地活着,不管面临什么样的灾难,表现出我的生命意识;即使在我死后,我也会像落叶化作泥土一般,在暴雨骤临时,于激起的泥土气味中,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故事。
最后要发挥丰富想象,去填补艺术空白。因为不同的读者对空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而也就产生了“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如《祝福》一文,讲到祥林嫂悲惨地死去时,小说结尾那带有寓意的环境描写,说明封建专制的阴云依然笼罩在中国农村的上空,不知何时才能散去,学生便会想到祥林嫂为何这般凄凉?为何这般哀伤?祥林嫂的悲剧是否会重演?……学生可发挥想象,去填补这些艺术空白。
二、阅读的逆向、发散思考
在阅读作品时,我们主张不但要顺思,而且要反思。如果用固定的思维思考问题,那就只能看到一成不变的东西,假若在顺思之后,再作一番逆向思考,那就会领悟到意想不到的内容。发散思维方法又称辐射思维法,它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根据美国学者吉尔福特的理论研究:与人的创造力有密切相关的是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其转换的因素。他指出:“凡是有发散性加工或转化的地方,都表明发生了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法是相对于习惯思维而言的,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常常与事物常理相悖,但却达到了出奇不意的效果。因此,在创造性思维中,逆向思维是最活跃的部分。如阅读杜甫的七绝《江南逢李龟年》,对“落花时节”的理解,就可作发散思考:可将“落花时节”与诗中“江南好风景”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当是指春天;可将“落花时节”与李龟年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是说李龟年昔盛今衰的境况;可将“落花时节”与杜甫的经历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应是杜甫自身不幸的慨叹;可将“落花时节”与唐代的状况联系起来思考,“落花时节”可视为对国运的感慨……
三、要在阅读中勇于质疑
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质疑,表明阅读者处于积极思考之中,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
首先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人地位,最大限度地参与阅读的全过程,在阅读中产生各种疑问和猜想。
其次要培养质疑情感。同学们要具有善于质疑的情感和敢于质疑的勇气。在阅读活动中要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即使问题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这种创造精神也是很可贵的。千万不能有怕出丑、怕老师同学笑话的顾虑。一个好的老师也一定会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不会轻易地否定,
更不会笑话、讽刺、挖苦。
最后要学会质疑方法。质疑要寻求不同的方法,要在难点处质疑,在困惑处质疑,在易错处质疑,在关键处质疑,在方法、策略上质疑,达到在无疑处生疑、在有疑处释疑之目的。如《祭十二郎文》与《祭妹文》在叙事、描写、抒情上有什么异同?《雷雨》中的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等等。
四、开展研究性阅读
“研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不是要去专业性地分析文章结构,以及分析其中包含有哪些语文知识点;而是要根据阅读目的,有效地理清作者表达在文章中的内容。要关注的是语言表达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什么是重点信息,如何阐述、扩充关健信息,等等。着眼文章信息的处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筛选重点,注重创新。
开展研究性阅读应力求做到:由课本向课外读本的延伸;由课本向社会的延伸;边读边悟边总结。
关键点一般而言,应从以下几处寻找:一是题目,如上所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例子。二是文眼,如《六国论》,可以抓住文章的起始句。三是故事情节或线索,如《孟德献刀》探讨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这条线索的作用。四是主要人物,如《鸿门宴》抓住刘项两个主要人物对待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进行对比,对不同阵营团体人物关系进行对比,探究刘邦项羽有哪些性格特点,作者如何塑造其人物形象的。
二、重视整合不同文本材料
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在能力要求方面各有侧重,必修课的阅读教学强调基础性,往往侧重于对单篇文本深入全面的解读;选修课阅读教学强调拓展和提高,其教学内容就不能局限于单篇文本,而应该根据不同需要对文本进行整合,即把模块内的文本进行提炼,形成具有研究或探讨价值的、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如《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其中有《曹操献刀》《李逵负荆》等课文,教学时不能各自进行独立的解读。而应该利用专题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对英雄的认同,对人物的褒扬批评,其共性是“以时代为大背景,细节背后有大关怀”。抓住这个共性,就可以深入到文本内部,从细节入手,体会其个性,挖掘其大关怀。
寻找不同文本的共同点,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以《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为例):一是体裁,如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中韦庄的《菩萨蛮》与第三单元“推荐作品”中温庭筠的《菩萨蛮》是同一词牌,整合在一起学习,可以较好的引导学生把握花间词的特点。二是题材,如第一单元“自主赏析”中杜甫的《蜀相》与“推荐作品”中李白的《越中览古》,都是怀古诗。三是时间,如把唐朝的诗歌整合在一起,组成唐人诗歌专题。四是表达技巧,如借景抒情为中心组织诗歌,可以把屈原的《湘夫人》、杜甫的《蜀相》、阮籍的《咏怀》、及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等整合起来,探讨它们如何传达凄清、冷落、无奈、孤独、惆怅的情绪。五是思想内容,如屈原的《国殇》、杜甫的《蜀相》、陆游的《述愤》以及高适的《燕歌行》,都表达了爱国情怀。当然,也可以范围更加宽泛,利用相同的赏析方法和教学方法将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例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就可以将各种以写景为主的诗歌囊括进来,而“体会诗人笔下的江南情怀”就不能不说是教材整合的大手笔了。
三、必须整合必修选修教材
高中语文选修是建立在必修的基础上的,选修课教学内容,在必修课几乎都已涉及,只是在知识面上在拓展,在能力点上在提高。那么在进行选修课学习时,就应该和必修课紧密联系,使学生能够以旧知学新知,在现有能力水平上得到提升。这就需要从体裁、题材、思想内容、艺术手法等不同角度,把选修课本与必修课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新旧知识密切联系的整体。例如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杜甫的诗歌时,我们可以把其中的《蜀相》《阁夜》,与必修教材中的《秋兴》《咏怀古迹》整合在一起;甚至可以把初中学过的杜甫诗如《江南逢李龟年》《望岳》《春望》等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杜甫学习专题。而且还可以把《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整合在一起。整合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时,不管从哪个角度,都应注意两者的联系与区别。要利用联系“温故”,要凭借区别“知新”。温故,就是从必修教材中找到与选修教材密切联系的文本,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复习,温习旧知识,巩固旧知识,复活旧知识,使之进入学习周转过程,成为获取新知识的凭借。知新,就是利用新知识促进对选修教材文本的理解,进而解决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改正学习选修教材时出现的错误,从而学到新知,增长能力。
四、有效整合课内课外内容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所以语文教学要彻底开放教学空间,将课本与课本之外的资源联系起来,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从而有效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就选读教学而言,可供选择的课程内容越丰富,也就越有利于以其多样性供学生选学,越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我们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依据教学需要,把课外相关内容组织进来。如教学《中国小说欣赏》中的《孟德献刀》时,又可以把曹操的《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等诗歌整理出来,并且加入《三国志》对曹操的描写,甚至介绍以曹操为主要人物的戏剧,共同组成一个“曹操专题”把曹操英雄的一面,残忍的一面,奸诈的一面,立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之对历史人物产生立体的认识,从而增长人生智慧。整合课内课外内容要紧的是有一个集中的主题,借以把散乱的材料贯穿起来。一般而言搜索课外材料,可以以教材文本为中心:1.搜寻同一文体的作品;2.搜寻该文本作者的其他作品;3.搜寻哪些针对文本的鉴赏性文字,以及针对作者的传记性文字;4.搜寻与该文本艺术手法相同或相似的作品;5.搜寻与该文本中的人物或事物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文字。这种课内课外的整合,相比之下是最难驾驭的,因为课外材料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相对而言都是比较生疏的。教师只有认真通读,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产生独到深刻的见解,才可能建立起高屋建瓴的问题,从而引领学生徜徉于文字之中,获得美的享受。
五、总结
关键词:文学作品;类比联想;周易
类比联想思维是通过直观可感的物象,凭着人们的联想与想象,用来阐发事物更深层的意趣、意旨和事理。语言文学的赏析,重要的是读者会欣赏文学作品。而掌握一些研究文学的必要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语言文学作品。其中类比联想就是比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尤其在欣赏古代诗文方面。
一、《周易》:类比联想的起源
从被汉史家司马迁列为“群经之首”和“大道之源”《周易》开始,就非常重视取象思维,不是“象”本身,而是“象”所蕴涵的“神圣明之得”。它也开创了类比联想思维的研究方式。而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画外之音”,都是取象思维所产生的妙不可言的“惊人”效果。类比联想是由某一事物引起人脑中与他有某种类似的另一事物的联想。它主要是从具有相似特点的同类形象、性质、内容等进行的联想。如枯木逢春,这种自然现象和人事有许多联想我们可以推导出没有希望的事件或境地突然又焕发了生机。《周易・大过》有两爻,一是“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二是“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前者是枯萎杨树发芽了,老头娶到一个年轻妻子,自然现象与人间世情联系起来。而后者是枯萎杨树开花了,老太太暮年嫁给了一个年轻小伙子。这两种情况,在今天我们看似正常,古今思维方式却不一样,“无不利”与“无咎无誉”体现了社会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另一原因是,当时的婚姻主要是为了传宗接代,从生育的角度来看,老头娶年轻妻子不影响生育,可是老太太嫁给了年轻小伙子可能就影响生育。这就是《周易》从天象推导人事,再推导一个吉凶的判断。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类比联想的范例。后世文学诗词大都受到它的影响,或多或少地借鉴了这种方式。
二、类比联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象、意境、情景交融,比兴,象外之象、意外之味,“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等,都与《周易》的类比联想有渊源关系。类比联想可启发人的想象和创新,增强审美情趣。它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具体主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获得含蓄蕴藉的效果。如“浮云游于意,落日故人情”。浮云,游子皆漂泊不定,因相似而意象叠加;“落日”,在农业文化背景中,黄昏意义重大,那是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漂泊异土他乡的游子每至黄昏倍思亲,“最难消遣是黄昏”。“落日”与“故人情”因相关而情景交融。《诗经・采薇》中有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别渐成一种习俗。因发音相似,“柳”可联想为“留”;又因“柳”生命力极强,插根柳枝就能活,于是就可联想到美好的祝愿。又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天象与他的离愁别恨相关联,表达了他的伤情。
类比联想思维模式在诗歌鉴赏中更是不可或缺,能将诗歌中有限的时空巧妙地扩展。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歌字面信息有限,也就是述说了一件平常之事,但若展开联想,作品蕴藉不止在此,李龟年是唐时乐工,代表了唐文化最辉煌的艺术,当年出入将相王府唱尽大唐王朝繁华与昌盛,而安史之乱后,这位名噪一时的歌唱家流落江南,以沧桑之声唱出晚年境遇。当年之歌与今日之歌声对比,无限沧桑尽在其中,更令人想到一个逝去王朝的悲凉。这些都很好地诠释了言外之意、话外之音的深义。
三、类比联想思维方式的特点长于抒情,拙于说理
类比联想思维方式模糊、灵活、开放,长于抒情,但所推知事理不够明确,具有很大的歧义性。如,古人常以水喻德和某种人生感悟。《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类治、事善能,沙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里实际说的人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有道德的人像水处在低下的地方一样谦虚,心就像水一样渊博沉静,付出像水一样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言行就像水照万物的清晰一样有诚信,为政就像水除污垢一样有政绩,做事就像水能方圆一样有最好的功用,有道德的人就像水的不争,因为不计较,所以没有怨尤。“水至柔,却柔而有骨,滴水穿石”“天外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又可比喻坚忍。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与时俱进,因势而变,又可比喻灵活通变。“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又可比喻胸怀博大。水去不可复返,故“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可以看出由自然现象得出抽象判断,只是相似相关。用于联想、抒情可以,但在说理上却有它的局限性。
由相似关系引发类比联想,这并不是对作者本意的理解,有时只是临时借用,但却直接影响了后世对著作解释的观念与方法。“以意逆志”,以己之意推求古人之志。更何况古人认为《诗》《易》乃圣人所作,于是从其选择诗句进行讽谏,表达自己的意思,赋诗言志,成为“人无定诗,诗无定指”,根本就不是解释诗人意旨,而是变成了断章取义,望文生义。
在《庖丁解牛》篇,今天我们通常是通过庖丁解牛故事揭示“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的道理。但庄子并不是这样的本意,他生活在那种战乱的年代,彷徨苦闷,只能走向内心世界的一种超越,追求一种逍遥游,精神的自由,人格的独立。因此《庄子》整个的思想逻辑,就是过程要逍遥,而且尽可能自然而然,不能因为意外灾难而夭折,逍遥快乐地走完上天所安排的生命旅程,这叫“得尽天年”。《庖丁解牛》选自《养生主》,实际上讲的是养生的方法,所以《庖丁解牛》实际是在打比方,把刀比喻人,而牛的技经肯綮就是社会矛盾,即人如何生活在一个矛盾丛生的社会中生存。“刀刃者无厚”“彼节者有间”“以无厚八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其结果是“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表明自己不受政治的影响,快乐、逍遥地生存,庄子本来讲的是实现逍遥的方法。
因此,读解作品不能随意戏说,至少要以文学四要素及四者之间的关系,整体性思维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主题,如图所示:
从读者角度说,读者要了解作品本义,就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就要了解影响作者创作动机的时代因素。
所以说,我们掌握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欣赏文学作品,也需要联系现实,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把握其生活背景,才能更好地解读中国古代诗文作品。
参考文献:
[1]马恒君.周易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7.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l、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熏陶。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处处充满春的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
3、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叶绍翁在《游园不值》中写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以出墙来的一枝红杏赞美了满园春色。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以荷花的美来衬托西湖的美。白居易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表达了自己对小草的深切赞美。贺知章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两句将柳树、柳条描写得非常美,既写出动人的形态,又写了碧绿逗人的色彩。杜牧的《山行》、《江南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等诗均有相关的描写。这些用来教育学生热爱花草树木等植物,不仅形象生
动,而且具体直观,具有很强的教育性。
4、热爱祖国大好河山。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古诗教学从小学开始,学生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还可以从中学习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小学古诗教学。那么,对于蕴涵着优良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具体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历朝历代都有好多爱国诗人,他们的很多诗篇都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如南宋诗人陆游、抗金名将岳飞、爱国主义诗文文天祥等。唐代诗人杜甫一生爱国忧民,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听闻收复河南河北后喜极而泣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现了诗人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诗人和诗作还有很多。在教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出力献策。
(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古诗有云:“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可见其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诗作《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句传达的便是诗人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宋代诗人王安石在诗作《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炽烈情感。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对这些千古佳句进行深入解读,进而教育学生热爱家乡。
(三)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人类历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身上散发着自强不息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因此,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这样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诗人对劳动人民尊敬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二、加强对学生情谊的教育
除了有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的诗作之外,还有很多是表达亲情、友情的诗作。情谊是十分美好的东西,每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都会产生或深或浅的情谊。在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已成普遍事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一)亲情教育
爱家才能爱国。家是亲情维系的一个团体,父母之情、手足之情是亲情的体现。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充满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读来使人颇为感动。诗人孟郊在《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歌颂了母爱的伟大至极。著名的《七步诗》虽然反映的是手足相残,但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间要和睦相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切体会亲人的关爱,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道德品质,使学生与父母、兄弟姐妹在家中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关系。
(二)友情教育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与朋友交往是学生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有朋友学生才不会囿于自己的小圈子,才会博闻。而益友又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朋友的选择也大有学问。因此,对学生的友情教育不容忽视。古人就十分重视朋友间的交情,在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刻体悟诗中所表达的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教育学生要珍惜友情,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三、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才能成为社会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靠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中有所感知,有所体悟。
关键词:古诗教学;传统文化;结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
一、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1)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2)热爱家乡的教育。古人言:“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足见对家乡的热爱。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3)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包括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说过:“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人民群众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他们身上闪烁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光芒。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二、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谊教育
(1)亲情教育。亲情是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亲情教育是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个重点。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道“每逢佳节倍思亲”,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爱。魏朝曹植的《七步诗》则从反面教育我们亲人之间不可互相迫害,应和睦相处。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感受亲人对自己的关爱。努力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维持良好的亲情关系,使学生有一个和谐的亲情网。
(2)友情教育。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对学生来说,与朋友的交往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没有朋友的学生,不仅会孤陋寡闻,而且心理是不健康的。因而友情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古人一向重视朋友的间交情,如李白的《赠汪伦》,表现了诗人和汪伦之间纯朴而深厚的感情。高适的《别董大》、王昌龄的《芙蓉楼送别辛渐》、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三、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课题。在注意环境保护的同时,我们可结合古诗教学,着重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1)热爱水资源的教育。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教育学生节约用水十分必要。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幅壮丽的瀑布图,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赞叹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假如没有了水,还会有瀑布吗?大自然的许多与水相连的神奇景观还会存在吗?
(2)热爱鸟类等动物的教育。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是自然界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在古诗中,涉及写鸟的比比皆是。如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处处鸟语,使春天显得有了气息。杜甫在《绝句》中也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鹂的鸣唱和白鹭的飞翔,充满了一派生机,从侧面反映出自然环境的美好。此外,骆宾王的《咏鹅》,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诗都是环境教育的良好素材。如果恣意破坏鸟类等动物的生存环境,那么绝不会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诗)的动人美景。
(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苏轼在《题西林壁》中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中赞美了西湖美丽宜人的风景。李白的《望天门山》写出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出了秋夜月色下的洞庭美景;张继的《枫桥夜泊》则描绘了枫桥一带的夜景……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强调了以自然为友,以山水为师。是向学生介绍祖国壮丽山河的生动、凝练的语言。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
四、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