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8 22:0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汉语学习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情感策略包括降低焦虑、鼓励自己、了解自己情绪等方法,是西医留学生使用频率较低的策略。在国外语言研究者的论述里,情感策略的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所以如何激励留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进行自我调节,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过程、评价结果等,oxford认为元认知策略对其他策略起调控作用。元认知策略是西医留学生使用频率最低的一类,这与语言生不同。说明他们并没有主动地去学习汉语,与前面调查的学习动机有关,他们中大部分都是由于外部原因,如学校的安排等等。元认知策略中使用频率最低的一项是“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可见西医留学生自己并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更多的是被动地适应学校和老师制定的学习计划。
2.两组学生学习策略使用差异
如前文所述,结合平时的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为基础,把56名被试分为两组:a组是成绩较差的学生,35名;b组是成绩较好的学生,21名。运用方差检验的统计方法来分析两组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性。从表3来看,差异性显著的(即t检验p<0.05)有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而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的差异性并不显著。
b组学生在元认知策略上达到3.725,而a组学生只有2.297。说明b组学生具有较完整的学习计划、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善于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a组学生在这方面则需要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认知策略是学习汉语的各种具体方法。a、b两组学生在这方面差异性显著,说明a组学生还没有掌握好学习汉语的方法,这是他们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社会策略和情感策略的差异性也很显著,说明a组学生不太主动跟中国人交流,自己很少调节情绪,他们越不与人交流,学习效果就越差,学习兴趣就越低,就越不愿意鼓励自己,长此以往,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三、结论
从以上研究来看,西医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策略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具有和普通语言生不一样的方面;而且通过对a、b两组学生的比较,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启发。
(一)西医留学生整体上更倾向于使用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目的语的课堂和社会环境,学校和教师的各种要求规定等等。而他们与普通语言生也具有比较大的差异,他们使用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频率较低,这些差异是由于他们的国别、宗教、生活习惯、学习动机具有一定特殊性而造成的。
所以作为西医留学生的汉语教师,应该更侧重于在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方面加以引导。语言的真正功能是交流,而不是为了拿学历,教师应该鼓励西医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多接触,多组织交际型或任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语言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同时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汉语学习计划,例如教师可以按月份来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并要求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同时也要帮助学生监督自己的学习情况。
(二)成绩好的b组学生和成绩较差的a组学生在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上的差异性并不显著,说明补偿策略和记忆策略具有积极作用,是学生经常使用的策略方法。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坚持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又要完善这方面的教学手段。
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的显著性差异说明这四种策略对汉语学习的成绩影响更大,因为成绩好的同学在这四个方面的使用频率都很高。
这样我们就相对成功地找出了造成西医留学生汉语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教师在教学上也可以有的放矢,可以做到因材施教,对成绩差的学生在这四个方面要严格要求,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协助他们监督自己的学习;要帮助他们总结汉字、生词、语法等的系统学习方法;还要鼓励他们多交中国朋友,多与中国人交流,多鼓励他们的进步,尽量减少他们的焦虑感,以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oxford,&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y:newbury house/harper&row,1990.
[2]江新,赵果.初级阶段外国留学生汉字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关键词】 新疆职业院校;预科生;预科后;专业学习;调研分析;建议
目前研究高校预科生预科后专业学习的文章不少,如《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后汉语应用能力及高校汉语教育现状调研》(董晔,201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预科后汉语学习及汉语运用现状调查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杨,2013)、《高校预科后汉语教学状况调查分析》(李炎婷、蒋桂磊,2015)。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是对本科院校预科生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预科后汉语学习方面的应用研究,均未谈到与专业之间的联系。对于职业院校预科生预科后专业学习的研究几乎没有,这也同时说明,职业院校预科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加强,预科后进入专业学习的研究是一个难点,是一个新的课题。
关于职业院校(特指高等职业院校)预科生预科阶段学习策略的研究不胜枚举,以课程为主,主要是听、说、读、写等分功能的课程,如精读、阅读、听说等课程;以某一个点为主,如语法、写作等。而对于预科后专业学习期间所采用的学习策略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
新疆职业院校预科教育普遍采用的一年制的汉语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经过一学年的汉语学习,对汉语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文化积累,但是由于学生不具有用目的语进行概括、分析、组织语篇的能力,也不具有在语篇中正确选择表达句法形式和功能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缺失导致了汉语学习效果不明显,使学生在预科结束后所学汉语仍不能适应学习和工作的需要。
本文就预科生在预科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采用的学习策略、对通用语的态度、心理成长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总结出新疆职业院校预科生预科教育后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特点,就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采用现场听课方式,对预科生预科后专业学习的情况进行调研,确保数据的准确、有效。
研究对象为巴音学院2014级预科生(已经过一年的预科汉语);听课对象为各专业课教师,随堂进行听课。
二、对通用语态度的调查
汉语是我国各民族的通用语,少数民族学生对通用语的态度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国家通用语(汉语)的态度;二是对教师采用汉语授课的态度。经过一年的预科汉语学习,预科生对国家通用语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在问及“你是如何看待专业课程采用全汉语授课的”,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4%的少数民族学生对“教师采用全汉语授课”持欢迎态度,认为能进一步强化汉语水平,帮助他们养成用汉语思维去解决问题的习惯;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23%的学生希望“教师使用本族语言授课”,究其原因,是此部分学生虽经过了一年的汉语预科,但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低,文化基础薄弱,在专业学习过程会遇到了困难,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职业技能的掌握。
在问及“遇到专业方面的问题,你是否习惯于用汉语跟同学进行探讨”,37%的学生选择了“习惯”;63%的学生选择“不习惯”,根据访谈,该部分学生表示也希望能用汉语去进行探讨专业问题,但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不如母语表达的清楚,索性使用母语进行表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欠佳,还未养成用汉语思维的形式去看待问题,无法流利地使用汉语探讨跟专业相关的问题;二是预科阶段主要注重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缺乏与专业学习相关内容知识的衔接,为今后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埋下了隐患。
少数民族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掌握、应用水平影响着其就业情况。根据马戎的调查研究,“如果有简单的对话能力,可在餐饮服务业、操作简单的制造业、建筑业就业;如果熟练掌握汉语且使用汉语文学习数理化专业知识,就能在专业知识要求相对较多的企业、公司、政府机构里就业。”[1]
在今后的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汉语来探讨专业性的问题,多采取鼓励的措施,使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开口。
三、学习策略的调查
学习策略根据不同的角度定义也不同,一般定义为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利用可用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好的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整注意力、调节学习进度、监控学习过程;可用来控制、调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动机、态度等,让学习者通过复习、练习、总结等方法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2]
结合问卷调查和现场听课,跟预科阶段相比,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在预科后进行专业学习时采用了以下几种策略。
1、元认知策略
它包括设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调节学习进度等。问卷结果显示,46%的学生“制定了专业学习计划”;71%的学生有“清楚的学习目标”,但主要集中在获取各类资格证书上。如会电专业学生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汽车维修专业学生获取“汽车维修资格证书”等。
2、记忆策略
指用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和复习所学过的知识。此策略是民语言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普遍采用的策略,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加深对专业术语、内容的理解。从而反映出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还比较薄弱。
3、适应策略
一方面保留原有学习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接受新的方式方法。在问及“跟预科教师相比,你是否能适应目前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46%学生表示完全适应;39%的学生表示“有时适应,有时不适应”;1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适应”。说明预科汉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同,教学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学生适应能力的调节,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程度。对适应策略进行调整,除学生积极适应外,还要加强预科汉语教师与专业教师之间的联系,就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从而找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4、回避策略
对于不了解的内容采取回避的态度。在现场听课时,我们发现学生在回答较难问题时,使用简单的“是或者不是”来代替答案,或者按照课本内容成段地朗读,抓不住重点,总结能力较差,反映出用汉语进行概括、分析、组织语句能力欠佳。此种策略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5、社交策略
帮助学习者与他人合作学习。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都采用了正面、积极的社交策略。在问及“你在听专业课程时,未听懂,你是否会要求教师再重复”,61%的学生表示会要求教师再重复;39%的学生选择“不会”。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专业学习阶段采用了社交策略。“当你在跟其他同学交流专业知识时,你是否希望他(她)指出你的错误”,只有39%的学生选择“希望”,说明学生之间缺乏合作学习的意识。
采用合适的学习策略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如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反过来讲,采用不合适的学习策略会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习的进度,影响到学业成绩,如回避策略。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教学方式,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使用科学、合理的学习策略。
四、心理成长方面的调查
职业院校高职预科生生源主要来源于新疆南疆,由于受经济水平、教育资源、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这部分学生基础较差、知识面教窄、汉语水平普遍较为薄弱,自我学习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心理素质相对脆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经过一年的预科汉语学习,学生在心理上逐步趋于成熟,但还是存在思想观念、心理和文化上的不适应。
在学习专业过程中,由于生长和学习环境的长期影响,与汉语言学生相比,一些民语言学生在学习基础、眼界阅历等方面感到差异,进而影响到专业学习成绩。
从学制上讲,预科生是先进行一年的汉语预科,之后进行三年的专业学习,即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学业(职业院校汉语言学生学制为三年),当他们处于同一环境中学习时,会不自觉心理失衡,产生失落、自卑、不满和抵触情绪,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这种情绪一旦形成,短期内难以改变,会给专业学习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通过上述的调查,我们不难看出,预科生在预科后专业学习有以下特点:一是在进入专业学习后仍能认识到汉语交际的重要性,但缺乏必要的指导,学习无序,进步缓慢;二是对较难知识采用回避策略;三是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学习受心理因素影响较大。
五、建议
1、坚持汉语教学三年不断线
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增设《汉语听说》、《汉语写作》课程,可以避免学生对已学汉语知识的遗忘,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形式,写作课程能够为学生毕业时进行毕业设计提供智力支持。
2、构建心理辅导网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疏导
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在专业学习阶段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解决好学生个体、群体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和辅导员定期、不定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加强与学生的感情沟通。
3、加大对预科汉语教学与专业学习之间衔接的研究
分门别类,根据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课程,在学生预科学习阶段融入专业知识,从课程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预科阶段的教材要系列化。首先基础汉语教材编写要系列化,以实现与专业课的衔接。由于预科生汉语程度各异,基础汉语编写也要分层次、分技能。教材要体现差异性,可分为初、中、高三个层次,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其次要编写不同专业的专业汉语教材,听说读写应各成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汉语系列教材的编写,要以有经验的预科教师为主,吸纳各专业的教师进行编写。教材内容要涵盖基本的专业术语和专业知识,要有别于专业教材,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适宜交际。由此形成从基础到专业,从初级到高级,涵盖听说读写技能培养的预科汉语系列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预科生的需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从而完成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积极采用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见解、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的探索精神等方面有很好的作用。
【注 释】
[1] 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3.
[2] 朱建强,夏・阿里腾.新疆高职院校预科生汉语精读课程学习策略研究[J].才智,2015.7.
【参考文献】
[1] 袁波澜,黄丽.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5.1.
[2] 连吉娥.新疆高校“后预科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语言与翻译,2015.3.
[3] 吕炳丽.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关键词: 远程学习 自我监控 电子学档 个别辅导型远程汉语学习
1.远程学习的自我监控
1.1远程教育和远程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2年出版的《教师培训指导手册》中,将远程教育定义为:一种教学过程,其中绝大部分的教学由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远离学生的教师进行。远程教育是从教师的角度定义这样一种非传统的教学方式。远程学习,是指学习者和指导老师及教育机构之间,采取多种媒体手段来进行学习和通信联系的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刘兴红,2008)
1.2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self-regulation,SRL,又可以称作“自我调节”),是指促使学习者把潜在的学习能力转化成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过程以及自我意识。自我监控的过程包括学习目标的制定、选择和实施策略及学习有效性的监控。(Zimmerman,2008)
远程学习的自我监控是指为了保证学习质量,改善学习效果和达到既定学习目标,学习者对学习行为活动进行的计划、监察、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过程。
2.电子学档让远程汉语教学自我监控成为可能
2.1电子学档的定义
电子学档(E-learning Portfilio,ELF或E-Portfolio)是学习者运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展示其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学习目的、活动、成果、付出、进步,以及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的一种集合体。(钟志贤、吴初平,2008)
2.2电子学档作为远程学习评价工具的效用
2.2.1记录学习者的成长历程。电子学档把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具体化、形象化,让学习者在学习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会有一个前后的观照,这样可以更好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
2.2.2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远程学习的学习者一般都是成年人,有着更强的自我控制的能力,电子学档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环节是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有效工具。
2.2.3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随着教师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掌握,减少了教师在课程安排等方面的盲目性,学习者也获得了更多的咨询和辅导的机会。
3.电子学档在远程汉语学习中的运用
3.1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及其不足之处
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属于同步进行的远程教育,依靠MSN、SKYPE等远程聊天工具进行,分为视频学习和语音学习两种。这种形式的远程教育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中,师生处于分离状态,容易造成辅导效果不明显;二是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中,学习者的学习属于散点式,没有一条明显的线索一以贯之,容易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情况;三是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以网络技术为依托,网络的不稳定性会影响到学习者的学习。
3.2电子学档在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中的应用
3.2.1确立电子学档的类型。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的电子学档可以建立在单独的网页,包括BLOG网页,也可以建立在录音文件或者是日记形式的WORD文档、EXCEL文档的基础上。
3.2.2电子学档的创建。个别辅导型的远程汉语学习电子学档的建立,要依据汉语教学和远程教学的特点。根据远程学习的特点,我们可以把电子学档的内容做如下的分类:一是个人基本信息。个人基本信息由两个部分组成:个人基本资料,学习者基本学业信息等。二是汉语学习契约。学习契约指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制定的书面协议。包括学习者汉语学习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的确定、教材的选择、学习活动的安排、学习时间的协商、完成活动与任务依据的确定、依据标准的制定等。三是网络学习记录。学习者可以保存以录音或者日记形式记录的自己的学习情况,也可以将学习情况上传到相关的网页上,由管理员做统一的管理。四是作品收藏。主要针对汉语学习的写作学习。五是评价信息。评价信息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
电子学档是为学习者自我监控创建的一个平台,目前对电子学档的讨论大多围绕学习者电子学档的建立,教师电子学档的建立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汉语教学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电子学档。教师电子学档应该具有以下特色:一是文本、图片、音频与视频的结合。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学习者对转瞬即逝的语音难以把握,教师应该在教师电子学档中加入词语、课文等的音频,让学习者可以自主学习;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在远程教学中需要有专门的软件和课件,这些软件和课件应该出现在教师电子学档中供学习者使用。二是对学习者的评价信息及评价标准。教师把学习者的各个阶段的学习情况制作成表格,上传到教师电子学档中,同时确定评级标准,提高评价信息的信度和效度。
4.结语
电子学档在远程汉语学习自我监控过程中,记录了学习者的成长历程,培养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电子学档的不足依然存在,比如:电子学档的制作相对比较麻烦,学习者从记录到反思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等。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事汉语教学的教师作出努力,从电子学档设计上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Barry J.Zimmerman.Investigating Self-Regulation and Motivation:Historical Background,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s,and Future Prospect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8,(1).
[2]崔瑞锋,田东平,魏小艾,苗玉凤.美国成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内涵、范例及特点[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
【关键词】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少数民族汉语 运用流程 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075-02
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科学的机制。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基础研究涉及语言学、汉语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为了按时完成教授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的任务,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仍然选择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就会导致课堂气氛不高、互动很少,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深化改革,在汉语教学中使用“学、展、点、练”四步课堂教学模式。
一 “学、展、点、练”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概述
1.“学、展、点、练”四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学、展、点、练”。“学”指的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指的是“分享展示”;“点”指的是“点评”;“练”指的是“有效训练”。四步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可以达到教学目的。
2.“学、展、点、练”四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不过,一直以来,在我国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的主体地位几乎被高校汉语教师所代替。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且已经习惯以老师为中心。因此,当前高校汉语老师的研究方向就是要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在新课标的引导作用下,出现了很多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的主要目的均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学、展、点、练”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
3.“学、展、点、练”四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
在汉语教学中,通过采用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沟通和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学、展、点、练”四步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拓精神进一步增强,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 “学、展、点、练”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流程
1.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汉语课堂上,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要求制订学习计划,自主调节学习行为。这个环节是学生学习知识、独立思考、思维加速的过程,大学生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体现水平。同时,要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课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汉语教师必须对汉语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在同一时间,汉语教师还应收集更多民族方面的知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合理地分层指导。汉语教师应该将制订好的教学计划分发给所有学生,使学生能够按照计划自主学习、使用书籍,对教材初步掌握,对基本知识进行初步研究,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2.展――展示交流,分享共赢
展示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大秀,一种为小秀。所谓大秀,指汉语老师组织全班进行展示。在课堂交流中,让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机会。所谓小秀,即团体展示,指组与组之间进行协作学习,一起享有成就,一起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将展示的主要内容由每个小组长汇报给汉语教师。这样,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学生交流的时间。同时,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中肯和及时的评论,让学生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指导。通过展示交流,学生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想法,互相启发交流,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实现双赢。
3.点――精讲点拨,点评升华
精讲,就是指教师讲解知识的主要内容,包括难点和关键点、易出错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精讲,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分析、引导、启发,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三讲三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来说,在教学中,汉语教师讲课长达四十五分钟。老师在精细的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生应该形成记录关键知识、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最大限度地消化知识的好习惯。
4.练――有效训练,知识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训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作为一名汉语老师,应该掌握教学难点和重点,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指定的训练内容,以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答疑解惑、标记等。教师还应检查学生的错题,从而有效地提高训练的效果。通过有效的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训练主题应该扩大,有代表性;训练设计的题目以重点、难点为中心;训练设计的题目要有层次,以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三 “学、展、点、练”四步式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实现有效利用合作学习法的前提是要合理划分研究组。学习小组划分原则为异构分组,包括资质、语感、兴趣爱好等,每个组有4~6人。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实现群体间的合作,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和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控。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老师给学生的科学引导,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小心观察,及时和有效地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说话,认真倾听,确保有效的合作学习、团队成员之间及时沟通。此外,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掌握学习技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包括合作和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
2.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角,老师只是学习的指导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的地位。只有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明确教师和学生的立场,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在汉语教学中,应把大部分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增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3.综合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
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很多缺陷,如缺乏教学资源、教学效率低、教学技术单一,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教学效果不明显。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运用,课堂教学有着越来越大的变化。多媒体教学功能使课堂变得更有活力,也使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从被动转向主动。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的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少数民族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组织形式,少数民族汉语资源选择和使用等。为了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我国提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战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操作方法很简单,汉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使用,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效果。通过有效利用、组织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质量。
“学、展、点、练”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在汉语教学中的有效利用需要社会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学、展、点、练”四步课堂教学的模式大范围地观察,从而有效地提高汉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词汇教学 教学策略 词汇量
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有效词汇量是衡量英语水平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在教学中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英语词汇,对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是大有必要的。大学英语课应该以词汇为中心,引导学生去学习词的意义、主要的惯用法、词的不同语法形式在表达意义上的特点等。教学中要注意使语言必须附着于词汇上,引导学生恰当进行词汇积累。
一、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应当在高效率开展教学的同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确立词汇教学在外语的教与学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在英语教学工作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大学学生在词汇学习上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状态,词汇学习量增长太慢、学生词汇量小,面对考试总觉得生词太多,词汇不足或不准确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一)结构主义及功能交际法对词汇教学的忽视
多年来,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英语教学过于强调语言结构和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词汇教学。近几年,虽然人们逐渐开始对大学词汇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但是这一研究较多还是停留在外语词汇记忆的技巧和方法上,无法使学生学到单词的意义背景和用法。
(二)中学词汇量的过低要求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脱节
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以语音和句法为主,对词汇则没有过高要求,学生进校后很难适应以语篇分析为重点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中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严重脱节和对词汇教学的共同忽视,使得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教学模式一成不变、方法不佳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某些老师只是注意知识的传授,单纯地讲解词汇的词义,拼写及各种用法,把英语单词和汉语意思笼统对应,或用翻译手法讲解,或简单举例,缺乏对构词法知识和词的文化内涵的讲解,不善于把词放在一定语境中讲解,使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准确地使用。
(四)忽视记忆规律
学习单词需要记忆,但记忆单词需要一定的策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大学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明显不足。这就导致学生的词汇量很难上去。
(五)汉语思维面对英语词汇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许多学生,使用英语词汇还保留着汉语的思维。在中国汉语环境当然大大超过英语环境,但是在英语课堂或者英语学习中,学生仍大量的存在用汉语思维去面对英语词汇,造成用词的不准确。
二、有效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措施
针对国内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有几点浅薄的意见:
(一)改革词汇教学模式
1.实现学生为主体
a.制定适合自己现实条件的词汇学习计划,提出目标(一周至一年);b.选择词汇学习策略。不同的学生由于个性、所处阶段以及学习任务的原因会有不同的策略;c.选择词汇资源。进行必要的师生交流、同伴合作、利用工具书、配套的磁带、报刊杂志等;d.摆脱盲目的学习状态,师生间、学生间多交流经验,定期评价词汇学习效果。
2.课内活动
师生同台讲解、集体平谷教材词汇的学习效果
3.课外活动
积累在个人爱好领域的“特色词汇群”
对初级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和策略选择方面的指导;与中、高阶段的学生交流学习中得与失,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在教学中要调动和开发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学生的思维,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调整,融合多种方法,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二)启发学生使用联想法
启发学生使用联想法观察新词的词形或发音的一些特点,产生奇妙或有趣的联想,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新词。
(三)加强记忆巩固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词汇量如果不是及时复习,及时巩固的话,学生难免是背了又忘,忘了又背,难以形成词汇积累。因此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
(四)加强英语词汇教学与英语文化教学的联系
学习一种语言的词汇,不仅仅是掌握拼读和词典意义,还需掌握该语言特定的文化内涵。只有对词汇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差异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才能更加准确无误地使用该语言进行交流。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毫无疑问,词汇教学也要为这一目的服务。
三、结束语
词汇在语言交际和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更上一个台阶的新形式下尤其其如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为本,从实际出发,不断摸索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才能最终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蒋秋阳.英语自主创新学习初探[J]福建教学研究2000(1)
[2]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基础数据
北京师范大学是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
多年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该校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6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53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08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
学校自1965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截止目前,每年接受4800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在校长期留学生人数占全日制学生总数的10%。该校长期留学生来自99个国家和地区,秋季在学长期留学生近2000人,其中学历生占74%。2009年北师大长期留学生人数是1400多人。为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该校从2011年开始在教育学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环境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四个学院启动国际硕士学位项目,招收优秀留学生。这些项目所有课程为英语授课,旨在培养既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又了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高层次国际专业人才。学校还为申请国际硕士学位项目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还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及加拿大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有交换留学生项目的合作;并分别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加拿大谢布克大学和道森学院合作建立了6所孔子学院。
抢眼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目前有21个院系、36个本科专业招收外国留学生。在本科生方面,留学生在北师大就读主要以文科专业为主。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3个专业方向:汉语与中国文化;经贸汉语;汉语教育)、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传播学)、历史学院历史学以及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学等相关专业受留学生青睐。理工科方面,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科学等专业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也较多。
北京师范大学的来华留学生主要以亚洲国家为主,其中来自韩国的留学生人数最多。根据北师大2013年秋季招收的部分留学生人员名单显示,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为热门,将近50%的留学生选择了这一专业。其它热门的专业有:经济学、工商管理学以及汉语言文学(经贸汉语)。
北师大本科生学制4年,采用中文教学。完成教学方案规定的学习计划、考核合格并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可取得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规定条件者,授予学位证书。除了本科生,还有本科试读生。本科生入学考试成绩略低于录取标准的考生可被录取为本科试读生。试读期一年,试读期间不具有本科生学籍。试读生的课程安排和学费标准与本科生相同;试读生必须参加次年的本科生入学考试,通过者取得本科生学籍,试读期间已修学分予以认可;未通过者,按进修生结业。还有一种本科插班生(仅限汉语文化学院“汉语言”专业)是招收持有一年(含)以上“汉语言”专业本科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的留学生,入学考试成绩达到插班录取标准可录取为该专业本科插班生。本科插班生学制3年(学习时间最短两年半),均需交3年学费。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 高职高专 英语学习策略
一、引言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语言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大多数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是从零起点开始,在学习策略上与汉族英语学生差异明显。本文通过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使新疆教授少数民族学院的英语教师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策略,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首先对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分院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从中筛选出100名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维吾尔族学生人数为79人,哈萨克族学生人数为18人,蒙古族学生3人。这些学生都没有在上大学之前学过英语,学习英语时间都在2年左右。无论是师资配备、学生入学英语水平,都能够代表新疆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现状。
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英语学习策略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和调查内容两个板块。学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英语学习年限及出生地区。调查内容主要参照了Oxford(1990)的学习策略分类框架。学习策略包括了1.记忆策略,2.认知策略,3.情感策略,4.社交策略,5.元认知策略,6.情感策略。此外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特点,又增加了中文翻译策略和本民族语言翻译策略。共设计了36题。问卷采用选择题形式,每题后有五个选项,要求学生从中选择最符合自己情况的一项。调查按分值统计结果,以便进行量化分析。
3.数据收集
调查时间是2008年12月,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向被调查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共收回调查问卷100份。
三、调查内容与分析
Oxford把学习策略分为6大类,其中属于直接影响学习的策略有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而属于间接影响学习的策略有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记忆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中通过联想、运用图像和声音、有计划地复习以及使用动作来加深记忆的策略。认知策略包括操练、接受和发出信息、分析和推理以及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等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制订学习重点、安排和计划学习以及评估学习效果。情感策略指克服焦虑、鼓励自己及控制情绪。社交策略包括提问、与他人合作及理解他人。此外,还增加了中文翻译策略和本民族语翻译策略,目的是想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中文和本民族语影响的程度。本文按照接受度对几个板块进行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程度最高的学习策略是1.社交策略,m=73.4。2.翻译策略,m=61。3.记忆策略,m=42。4.认知策略,m=40.1。5.元认知策略,m=37.3。6.补偿策略,m=20。8.情感策略,m=11.9。
1.社交策略统计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最受少数民族大学生青睐的学习策略是社交策略,其中,74%的学生表示喜欢和同学对话练习;83%的学生表示喜欢在课堂上口头回答问题;而71%的学生认为“说”这项技能是四项技能中最重要的;73%的学生认为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口头交流,43%的学生经常请外教帮助纠正英语错误;18%的学生经常在英语学习方面寻求外国人的帮助。
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学生相对于汉族学生,更倾向于口语交际,而对读和写却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之间相互交融、互相补充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满足学生的口头交流愿望,同时,也要向学生强调读、写技能的重要性。
2.翻译策略统计分析
翻译策略的数据表明:71%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时,习惯把英语翻译成汉语;40%的学生表示常把汉语解释写在课本上;35%的学生表示在阅读时,习惯把英语翻译成本民族语言;37%的学生表示常把本民族语的解释写在课本上。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比较倾向翻译策略,而在翻译策略中,英语和汉语的翻译的比例高于英语和本民族语言的翻译,而三语混用现象非常普遍。
调查说明翻译依然在少数民族学生中占据主导地位,而英汉翻译、英本民族语之间的翻译是少数民族学员的主要学习方式,这与新疆少数民族学员渴望口头交流的能力有联系,也有矛盾。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新疆地处落后地区,高职高专教师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法。
3.记忆策略统计分析
记忆策略的数据表明:40%的学生喜欢运用图像和声音来记忆单词,但是,只有21%的学生喜欢把发音相近的单词放在一起记忆,而经常借助某种动作记忆单词的学生只有24%。喜欢通过联想记忆单词的学生只有21%,喜欢通过复习课文记单词的学生只有18%。
调查说明大多数高职高专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英语学习起点低,大多数并未在有限的时间内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英语生词的好方法,如通过复习课文、通过联想使用生词的场景、通过在句子里使用新单词和把发音相近的生词放在一起记忆等。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掌握并运用多种方法记单词。
4.认知策略统计分析
认知策略的数据分析显示:48%的学生喜欢通过反复说和写记住生词,只有21%的学生表示经常背诵或朗读课文。经常看英语电视节目的学生为17%,经常看英语电影的学生为23%,而在课下阅读英语杂志的学生只有9%。
这些数字表明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采用反复操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是学生并未意识到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由于条件有限,许多学生没有机会收听英语新闻和收看英语电视、电影。学生没有阅读英语书籍的习惯,是因为学生本身缺乏对英语阅读重要性的认识,以及阅读的兴趣。目前市面上有很多英语报纸杂志出售,而学生由于经济问题及自身习惯,鲜有购买书籍阅读的习惯。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5.元认知策略统计分析
元认知策略统计数据表明:29%的学生通常对提高自己的英语有明确的目标,37%的学生喜欢制定英语学习计划,但是表示自己学习计划执行情况满意的只有19%。44%的学生表示注意到了每单元的语法点,但只有29%的学生表示会有意强化每单元语法点的练习。
6.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统计结果为:32%的学生经常用同义词代替一时忘记的单词,38%的学生在阅读时喜欢通过上下文猜生词的意思,23%的学生经常试图猜测别人要说的下一句话是什么,68%的学生通常在读英语时遇到每一个生词都查字典。74%的学生通常在遇到新单词的时候,直接向老师寻求帮助。
调查说明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没有掌握如何在英语学习中使用补偿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有效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7.情感策略统计分析
这一部分的数据显示,有43%的学生担心学不好英语。29%的学生讲英语时经常感到紧张;37%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采取自我鼓励。只有30%的学生表示会克服焦虑,继续钻研英语学习中的困难。
这一数据表明,少数民族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学习障碍,进展缓慢。焦虑心理普遍存在。只有少部分学生会采取自我鼓励的方式继续学习,有相当部分的学员会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于这点,教师要提高警惕,制定可行性高的教学计划,防止学生的此类情绪蔓延,影响教学。
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对制定英语学习目标上还基本处于混乱状态。大部分学员在英语学习上缺乏计划性。在计划的执行方面,由于缺乏督促,完成情况很差。调查说明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目前已具备元认知学习方法,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具备元认知学习方法。这也是阻碍他们整体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四、结论
通过调查了解到:
1.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采用翻译策略和社交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采取多种策略,进行英语学习。同时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尽量用英文授课,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2.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过于重视口语,而在读写方面,重视度不够。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英语运用能力。
3.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喜欢采用反复操练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却反感背诵。学生英语学习的空间基本局限在课堂,通过其他渠道学习英语的习惯还未养成。学校和英语教师应尽力为学生创造有利于英语学习的外部条件。
4.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还没有掌握如何在英语学习中使用补偿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有效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
5.采用元认知策略学生只占少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在学习中自觉地制定学习计划,经常复习巩固学习成果。相当一部分学生仍然不会运用元认知学习方法,这也是阻碍他们英语水平提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6.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策略并未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而情感策略的消极因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秦晓晴.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J].外语教学,1996,(4).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刮起了一阵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风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快速兴起与发展,但相对于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将之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提出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适用性并论证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该研究对于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来华留学生以及全球孔子学院的学生等。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多采取听、说、读、写配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语法为主(每周8节),听、说、读为辅(每周各4节);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生词讲解、语法解析、课文精讲、练习巩固等四大步骤。由此可知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角,尤其是语法等核心课程更加突出教师的主体身份;其他辅助课程由于课型特征较易做到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主”,比如口语课的当堂对话操练等。然而由于这些练习形式都偏向于跟随教材设定机械执行,只是从形式上淡化了教师的讲解部分,未能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兴趣的下降也导致了留学生旷课、迟到、课堂走神等现象的频频发生。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两方面着手:教师应精讲精练,合理布局;学生应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本文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这一变革。
三、翻转课堂与微课
(一)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为帮助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开始使用软件录制Powerpoint的操作过程和教师解说的声音,并将之上传到网络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后逐步将课前观看视频与课上作业探讨结合的模式推广到全班学生。
因此,所谓翻转课堂指的就是“翻转”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环节。知识传授通过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堂时间则由教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内化,由此带来师生角色、教学形式等的改变。
(二)微课概念
由翻转课堂概念可知,教学视频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又由于该教学视频起到的知识传授功能与课堂上的知识内化阶段紧密关联,它不同于以往人们熟知的公开课视频,它更强调一个知识点简明而准确的阐释。
翻转课堂中承担特殊作用的教学视频与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课程形态“微课(Micro-lecture)”具有共同特征。因此,本文探讨的正是基于该微课理念的翻转课堂模式。
所谓微课就是教师用3到10分钟时间将一个知识点借由视频形式向学习者进行简洁而准确传达的现代教学手段,这一教学形式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有利于学习者随时随地随手可得地观看学习。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是否适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
1.翻转课堂的学科适用性
针对如何运用好翻转课堂,翟雪松根据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指出物理学导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因为此类课程主要涉及专业基础性内容,入门相对简单,在学习方法上重理解和记忆,学习者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微课视频等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框架;同时这类课程具备的延展性特点又要求协作共同完成。而协作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之一。由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创办的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收视强、效果佳的教学视频基本上集中在数学、化学、语言等基础课程,由此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用优势。
2.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特点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356.499名来华留学生;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基础阶段。
各个类型的学生学习方向、重点各有差异,但语言培训是第一堂必修课程,尤其是商务汉语来华本科生,语言基础决定了其后期商务知识提升的有效度;对于长短期汉语言来华进修生而言,基础阶段汉语的习得效率也影响到他们是否将汉语纳入终身学习计划,并影响其是否在中国研读学历课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教学有效度的提升对于我国孔子学院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多与高校合作,而孔子学院的办学也建立在中外高校合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让人误将其视作高等教育。实则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更偏向于中小学教育,准确地说是中小学语言教育。之所以多见于高校,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孔子学院学员和来华留学生的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
而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重点是课堂上汉语语言点的精讲解析和操练运用,语言点分条目式可拆分性的教学特殊性与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极具契合度。将微课形式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中,用微课将汉语语言点进行分割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汉语语言点脉络的清晰梳理和呈现,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微课“碎片化”、“短时性”等固有特征。
因此,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上述特点不仅有利于微课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与翻转课堂适用于基础学科的特征不谋而合。
(二)小班教学特点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各个类型的课程基本上都采用小班教学形式,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以下,该特点是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实施的最有利条件之一。小班教学有利于以最合理的小组数目和组员人数为基础的分组合作学习的充分实施,由此全方面开展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协作学习活动。
五、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 Piaget)。
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意义的建构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主动完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搜集并分析资料、探索并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设、思考并研究联系。
该理论在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亦强调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和学习伙伴的协作力量。翻转课堂安排学生课前自学微课内容,同时要求其完成相应测试题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等环节正是基于该理论的意义建构主张;翻转课堂中的课前小组学习和课上分组讨论环节体现了该理论的协作学习原则;而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起到合理布局、适时指导等帮助作用,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进步。
(二)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最早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 Sweller)于198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容量是有限的,一次性信息存储量为5到9条,一次性信息处理量为2到3条。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语言点教学具备可拆分的特征,有利于教师依照认知负荷理论,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开展最合理的信息量布局,并控制视频时长。同时该理论指出在学习者意义建构过程中,存在信息呈现方式等外部认知负荷的干扰,因此教学设计者应直接准确地展现知识点,减少形式对于内容的干扰,提高微课的有效性。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构主义学习、认知负荷等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在明确翻转课堂与微课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基础汉语国际教育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析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高校环境中基础教育”的特殊性,指出了翻转课堂在该领域的极强实用性,由此为未来翻转课堂在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大规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基金:2013年度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校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微课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量化评估体系”[项目编号:2013-k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04-10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司国东,赵玉,宋鸿陟.认知负荷视角下的移动阅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6):51-55.
[4]白迪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3):95-96.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张桂芬.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2):107-108.
[7]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8]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28-35.
[9]嵇康.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6):95-96.
关键字:农牧区;初中生;学习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5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33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农牧区的学习环境和内地有很大差距。无论是从家庭学校等客观环境还是从学生本身来说都存在一些学习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不能彻底扭转农牧区学校教育落后的局面。这种情况下,我们切不可想当然地进行一刀切式改革,因为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可能并不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能深入学生中,寻找并归纳他们实际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才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设置解决策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角度对当前农牧区常见的学生学习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策略。
一、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农牧区是中国相对比较偏远的地区,地广人稀,自然交通落后,教育观念落后。所以,到中学阶段,一个班级几十位同学可能来自许多地方,他们肯定存在基础知识上的客观差异。比如,有些偏远地方的学生汉语基础薄弱,有的甚至交流困难。也有小学基础好的,但是到了初中心境没有换过来,或自傲或自卑,导致不认真听讲,从而为学习成绩下滑埋下伏笔。
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学习问题,不能一刀切,要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比如,汉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我们可以让他们多和支教的汉族教师多交流,还可以在课堂上多设置趣味的活动来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针对数学基础薄弱的同学,我们可以从有理数的加减法开始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体验运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初中生处于躁动的青春期,一定要注意情感引导,不然无法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农牧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家长也没能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观,对孩子往往是“放养”的形式。小学课堂上对孩子们的管束也没有特别严格,所以许多孩子从小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很盲目,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比如汉语学习,许多师生在应试教育的思路下,总觉得只要会做题就行了,所以往往多费心思在学习词汇和语法上,这就与实际运用脱节,无法生成运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能鼓励学生多阅读、广泛交流。具体操作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趣味的读物,鼓励他们广泛地阅读和交流;此外,我们还可以举办一些阅读活动和读书知识竞赛等,这样就能有效抓住学生的好胜心,驱动他们深入到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去,从而掌握汉语的真谛,达到学习目的。
三、知识面狭隘
由于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不少偏远农牧区学生进入初中之前,基本上和外界没有太多的联系,这就造成他们往往知识面比较狭隘。且在藏区,藏族人口比例比较高,信息相对封闭,人们接受和理解新知识、新信息有一定的缓冲期,这就迟滞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能鼓励学生敢于放开束缚,并能通过多媒体等以不同的角度给学生带来不同的知识体验。
仍以学习汉语来说,因为文化背景不同,汉语和藏语之间也有不同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如果我们一味地用藏语的思维方式来学习汉语,那肯定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汉语交流的文化背景和相关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全面体验和掌握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新课程改革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那我们的教学就变成了没有意义的灌输。为了使研究更深入,针对我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超过25%的学生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上课控制不住自己总开小差,听不进课去;80%以上的学生课外很少花时间学习;75%以上的学生没有学习计划……通过这些调查统计,我区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是从小没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无法端正学习态度。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建议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设定丰富多彩而有趣味十足的教学方式,从课堂伊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才能充分激活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本文是笔者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对农牧区初中学生学习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探究。当然,实际操作中我区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还可能存在其他一些学习问题,为了规避两级文化,我们可以结合我区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给他们分成基础层和能力层两个学习层次。课堂上,我们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合对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一、相关文献回顾
自主学习理论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是国外教育心理学的一个研究课题。自1981年,HenriHolec的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AutonomyandForeignLan-guageLearning)出版后,“自主学习”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Little认为,自主学习不是新的教学方法,而是学习者自己把握学习的能力:“从本质上说是学习者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的心理关系问题,即一种超越、批判性的思考、决策、以及独立行动的能力。”Littlewood则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独立做出选择并影响其行动的意志和能力。外在的、形式上的完全的自主学习成功与否,取决于学习者绝对意义上的独立能力。学习者自己确立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进度,选择相应的学习材料、手段和策略,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内在的自主学习注重学习者在多大程度上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责任,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自己是如何决策、如何评价学习过程的。至于自主学习是否能影响到学习成绩,有学者认为二者没有既定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标准成绩测验中居前3%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上存在极大差异。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自主学习研究,主要以少数民族学生和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自主学习理论对汉语教学模式的影响,关注影响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关注网络教育环境下留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当前,学界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已经从理念探讨过渡到具体的实证考察,由此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评估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内外语言教学界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是有争议的。比如,由自主学习的多维性结构而导致评估时所选取的因素有所差异:Nuan提出从五个层次即“意识、参与、干预、创造、超越”构建自主学习;而Benson则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构建自主学习。前者将学会语言作为终点;后者将自主学习作为途径,其终点是自我解放,实现人本潜能。由于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需要通过外部的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估,但内在能力并不会随时等同于外在行为,甚至行为表现不能真实反映自主性水平。在此研究背景下,研究者对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各有不同:如张立新、李宵翔将自主学习能力理解为学习策略使用能力,其调查问卷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四个方面;张殿玉将自主学习能力理解为自主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据此进行构建的自主学习能力评估量表也各有千秋:林莉兰编制的量表包括动机、元认知策略和学习行为三个方面;闫莉编制的量表共含19项,主要考察学生课堂内外的计划和监控能力。胡杰辉设计的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则涵盖了动机、信心、目标内容、学习策略知识以及计划、评估、监控技能等几个因素。上述研究都是以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的,而汉语言本科留学生作为外语教学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鲜为学者关注。本文旨在充分考虑评估对象的特殊性,借鉴当前外语教育中的评估经验,从评估原则、评估方法两方面,对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估提供一点参考建议,以提高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评估原则
在课程论领域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论领域,自主学习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而在学习论领域,自主学习则被看成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论,是学习者所具有的自我管理学习行为的一种能力。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是汉语学习者终身学习和语言发展的基础。从某种角度来看,来华留学生更具有自主学习的条件,因为他们习得第一语言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并发展了思维能力。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自然会将汉语变成一种独立的参照系统,建立一些新概念或自己尚未接触到的概念,调整或修正部分概念。这为汉语教学中进行学习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先天条件。来华留学生中以成人居多,且具备母语学习的经验和学习策略,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和策略。通常,留学生来到中国,他们生活在目的语国家,自然会对汉语持“容忍、友好的态度”。为了在目的语环境中更方便地生活,为了更好地融合在目的语社会中,他们尽可能在各种场合中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有了这样的学习动力,他们对学习任务都会采取积极的态度。
同国内学生相比,来华留学生有其特殊性。首先,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母语背景和所受的教育背景有很大差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都不同。以拼音为母语背景的学生在汉语听说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于汉字文化圈的学生,而后者在汉语阅读和写作的自主学习能力上又优于前者。徐彩华研究发现:母语背景在学习早期影响了学生对汉字分解的速度,汉字文化圈的学生的分解速度更快一些。其次,由于汉语是来华留学生学习的直接手段和工具,因此汉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的课堂态度或者学生在华的生活习惯也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正是留学生群体的教育特殊性,使我们要意识到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要不同于中国学生。评估原则要建立在充分考虑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上,通过评估去发现并弥补留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欠缺之处,从微观上对具体的自主学习行为进行评估,而达到促学的目的。评估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创造性原则。自主学习的目的不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创造性地发展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完成知识的再创造;自主学习也不是学习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在管理自己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并改进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技能。外语语言能力体现在对内容的表达上,在交际意愿的驱动下,学习者自主创造的内容更容易与语言能力的发展融合起来,从而促进语言准确流利地使用。因此,自主学习的目的,应是将外语学习与学习者内在的思想内容紧密结合,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相反,如果学习者只是将语言能力的发展完全依托于他人创造的内容上,缺乏内在的交际意愿,势必会影响其语言学习的效果。开放性原则。自主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和教材等条件的限制,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计划,自主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加上学生的年龄、性别、性格特点、个人学习背景、学习环境、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汉语水平、学习情感因素和认知风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自主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多元综合原则。《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2002)规定的汉语教学目标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汉语专门人才。我们在评估时要遵循多元综合原则,即自主学习不仅是对汉语知识和汉语技能的自主学习,也是对跨文化汉语交际知识和交际能力的自主学习,同时还包括学生汉语学习的心理品质(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多元综合原则有利于我们获得全面、可靠的评估信息,也有利于引导汉语学习者全面发展,形成持久的汉语自主学习动力。
三、评估方法
自主学习既可以看成是一种事件或活动,又可以看作是一种能力,因此,对于自主学习的评估既是对一种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是对一种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估的目的主要是为教师收集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或倾向相关联的信息资料,为教学提供可靠的学习信息。自主学习的评估是伴随着汉语教学活动出现的,而留学生作为汉语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要充分考虑评估主体的特殊性,实现评估方法和评估层次的多样性。本文主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评估。
1.横向评估:评所处维度横向评估主要是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比较,通过评估确定该生在整体班级或同级水平的学生中所处的维度,从而区分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能力,用来处理整体和个体之间的关系。横向评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法,利用书面形式提出问题,调查项目由调查目的来决定,以评估对象作答的方式收集资料。比如,为了了解留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可以设计类似的问题:“你认为谁应负责制定学生的学习计划?你明确你在学习中的需求及学习目的吗?关于学习(某个语法项目),除了课堂老师讲解外,你还使用了哪些方法学习?”等。通过学生对具体项目的作答,来比较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可以帮助教师横向了解学生在某个具体项目上的情况。问卷调查法在对团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时有着高效、客观、统一的优势,这是由于一般为匿名调查,可以让被评估者能更放松、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态度。但这种评估方法也有不足,评估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有时不能全面反映被评估者的自主学习情况。此外,被评估者的作答也会受到项目询问方式的限制,使反映的情况与真实情况有一定的距离。同时,由于被评估者是用汉语进行作答,汉语作为被评估者的外语,受其汉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影响,评估作答结果也会有所偏差。试卷测评法可以用于某个具体语法项目的评估,通过答题的正误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如外语教学比较注重交际能力,外语学习者只有与母语者真正的互动,才能产生交际需要,并将其转化成内生的表达动力,达到促学促用外语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一套交际任务,让学生去执行,并根据实际交际情况对某些交际行为进行判断,从而考察学生是否真正地在实际生活中与母语者进行交流。外语学习者跟母语者对话时,互动中的结构启动不仅可以促进外语的运用,还能巩固已学过的语言结构,同时由于对话过程伴随着丰富的语境,能帮助学习者理解进而学会新的语言结构。这种评估方法收集到的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或倾向方面的信息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采用在一定时间内对个体的外部行为表现或活动进行观察的方法,也能很好地评估个体之间的差别。由于教师与学生在日常教学中是经常交往、互动的伙伴,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地位。教师观察到的行为,既能反映出学生做了什么、回忆起什么,也可以把学生的行为与任务条件联系起来,还可以弥补其他自主学习测评中的不足。教师能从外部以及学生之间的行为中较为准确地评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长期观察,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方便因材施教、个别对待。
2.纵向评估:评发展程度现代教育评估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对所评估对象进行整体的、全方位的、动态的评价,而不只是针对结果的评价。结果来自于过程,评估从过程入手,会更有效地促进理想结果的产生。所以,教学质量评估的对象是教学过程及其结果,即教和学统一的全部活动过程及各方面所产生的结果。纵向评估强调把学生的汉语自主学习过程作为促进学生个体汉语能力发展的工具,评估不是一时的、平面的,而是长期的、立体的。在汉语自主学习的不同学习阶段,为其提供不同类型的评估服务,使汉语评估能真正促进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不只是停留在区分留学生不同等级的学习能力上面。纵向评估的目的是为汉语学习者和教师提供连续的反馈,调节汉语教学活动和过程,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档案袋评估是实现纵向评估的一个良好的评价方法。据章木林、宋红波的研究,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个性化的、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动态的发展性评价方式,既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个性化表现和反应,也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合作和反思,强调评价对教学的反馈和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档案袋评估方法,就是用动态研究的视角去跟踪并记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变化规律,更容易反映学生的进步和变化,也更能从微观的角度折射出学生的动态变化曲线。但是,外语课堂档案袋评估的实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要想设计明确、可信、有效的任务和标准不仅费时费力,还需要很高的专业水平。在自主学习的评估中,还可利用访谈法,当前采用的主要是结构化的访谈形式。一般要求研究者首先确定好需要考察的自主学习的维度或情境,然后再设计相关问题,最后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如纽约市立大学Zimmerman$MartinezPons的“自主学习访谈表”和“学生自主学习结果评定:教师用量表”就采用了量表的形式进行访谈,交谈中包含一些开放的问题,用于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研究方法显示出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留学生自主学习评估的一个范式,在自主学习的测评研究中值得借鉴。访谈法能更深入、更准确地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对信息的归纳、分析要求较高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涵盖了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自主学习心理和自主学习行为等要素。而自主能力测量是一个异常复杂的工作,汉语言本科留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评定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除了采用量表获取一些基本信息外,还可以运用观察、访谈、档案袋等其他评估方法,多方位搜集数据并进行数据的相互印证,增加评估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结语
关键词:小学英语;自然拼读法;实施
自然拼读法是国际上最为推崇的一种学习英语的教育方法,也是美国儿童语言启蒙必须使用的方法。自然拼读法就是根据语言发音的规则规整为发音学习法,主要是根据“字母”本身具有的“发音”标准,然后和不同“字母组合”成的发音,寻找相同的地方和发音准则,最后制订一套科学系统的发音标准,学生可以根据字母和字母组合找到发音的规律。目的是训练学生在看到字母之后如何准确地发音,锻炼学生的读音感觉,还可以满足学生的辨别能力。
一、自然拼读法的优点
自然拼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所有复杂化的发音归结成了一套发音非常简单、有规律的发音系统,将英文的字母和总结的发音规律整合在一起,就可以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发音不准问题。根据英国皇家学院的研究,85%以上的英语单词都完全符合发音规律中的规则,只要学生掌握了这项技能,就可以非常轻松地听说读写。
1.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利用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完全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能力,因为汉语拼音中的很多发音和英语发音几乎一模一样,比如,英语中辅音发音和汉语拼音中声母发音很相近,汉语中的ao和英语中的/au/一样等。所以说及时地利用汉语发音的教学对于学生掌握英语字母及其字母组合的发音非常有必要。
2.规避学习国际音标产生的误差
国际音标和自然拼读法的音标利用的都是音素教育的方法,但是国际音标需要学习的音标数量有48个。这些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增加了诸多的负担,因为自然拼读法学习的音标数量有44个,是字母及其组合在一起的,学生只要记忆英文字母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很好地避免了因为学习国际音标产生的误差。学生在掌握了自然拼读法的学习方法之后,小学生就可以不再借助音标学习单词,因而少学了一整套符号,无疑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小学英语教育中使用自然拼读法可以完全取代国际音标。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教育实践的证明,自然拼读法无论是任何年龄段、任何学习人群中学习和记忆能力最快的办法。利用自然拼读法实现小学英语教学,学生只要完全掌握了字母的发音,学习单词的时候就不会再出现一味地模仿发音现象了,就可以做到看见一个读一个,效率非常高。而且在把握了英语单词的读音和拼写之间的关系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规律做到听说读写样样精通。
二、自然拼读法的应用
1.字母组合读音教学
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第一步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44个基本音的字母和组合关系,就是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其中单辅音有p,d,k等,辅音组合有ch,th等,短元音有a,e等,长元音有ee,ie等。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可以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按照分布规律将这些字母进行一定的排列和分类,然后按照先辅音后元音的规律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已经具备了汉语拼音的能力,所以,学习辅音相对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2.拼读教学
学生在掌握了一组字母音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对应的拼读教学。拼读教学是培养学生的看见单词就阅读的能力,如果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非常熟练地将单词拼读出来,那么对于学生学习以后的口语能力和阅读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拼读教学应该从两个音的拼读模式开始,比如说ti,is,sa等,掌握了两个音的拼读之后,在进行三个音的拼读教学,比如说sat,sin,tip等,最后才可以进行多音节词的拼读教学。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拼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已经学习过的字母组成相对应的单词,制作成学生喜欢的海报模式挂在墙上,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3.阅读教学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讲,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最简单的辨别单词方面进行,然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句子的阅读,最后到整篇文章的阅读。比如,学生在学习了a /au/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读apple这个单词,然后再把一个字母组的所有单词学习完之后,就可以阅读It is an ant等类型的句子。
4.拼写教学
利用自然拼读法教学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掌握了音形的规律之后记忆学习的单词,但是拼写能力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通过字母和组合方式把音转变成形的一个过程。只要学生掌握了这项能力之后,记忆单词就会变得非常简单。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拼写教学步骤分为以下三步:(1)听。教师可以利用先快后慢的方法读出一个单词,然后进行反复的阅读,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可以听懂单词中所蕴涵的音素。(2)辨。在听完之后,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提醒学生单词中出现的音素都有什么,比如,这样问“第一个音素是什么?最后一个音素是什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3)写。在完成前两步之后,教师就可以允许学生在听、辨完之后把自己理解的音素写下来。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利用字母发音的思想,后期加上适当的锻炼和学习,使学生在遇到生词的时候就可以自己读出来,这对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通过自然拼读法培养学生的拼写能力和拼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黄小华.浅谈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
[2]梁燕葵,蒙雅娜.自然拼读法在中美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李金兰.自然拼读法在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运用[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3(03).
[4]徐美娟.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教研版,2012(12).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介词学习 重难点 方法技巧
介词是英语语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词性,它具有复杂多变、灵活抽象等特点,比较难掌握。因此,在学习英语时应该着重对介词的学习与掌握,这是我们学习英语的第一步,俗语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下面就简要谈谈英语介词的学习方法。
一、介词的用法与分类
英语是形合语言,不同于汉语的意合,因此,英语中各类词性的分类非常明确。据相关数据统计,英语中的介词共有285个,而汉语介词就非常少了,只有30余个。使用频率最高的100个英语单词中就有15个是介词,比例占到了1/7,也就是说,我们平时用的单词中,每7个单词里面就会有1个单词是介词,由此可见介词的重要性与广泛性。高中英语中按照用途对介~分类,可以分为四类,下面笔者将通过举例来解释每一种分类及其用途,以供大家参考。
1.时间介词。时间介词,顾名思义即用来表示时间的介词,又可分为三种时间介词。一是用来表示具体时间点的介词,如on、in、at;二是表示一定时间段的介词,如within、during、from…to…等;三是表示时间概念的介词,如before、after、since、between等。at一般用来表示具体的时间点;on用来表示具体某一天;in强调事件发生在某个时间段里;for强调一件事情持续发生了一段时间,一般用在完成时态;表示时间概念的介词强调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事件发生的起点/结束时间。
2.方位介词。
①没有方位区分的介词,例如at,in,on,to.at多用来表示具体的小地点,如at the hotel.(在旅馆);in、on、to这三个的用法同学们一定要区分清楚,in表示在大地方或者是在……范围之内,如in Hunan province.(在湖南省);on强调的隶属关系是一种接壤关系,它尤其强调在……之上,如on the desk.(在书桌上);to强调方位,一般是不接壤,如China lies to the west of Japan.(中国在日本的西部),在这里需要注意到的是,如果二者是从属关系,就不能用to,而是in,例如:Taiwan is in the south of China. (台湾在中国的南部)。
②有方位区分的介词,例如above、on、over.above要与over一起讲,二者的用法容易弄混。二者都表示在……之上,不同的是,above表示的是一种空间感的在……之上,即不强调垂直与否,例如:The tree in front of Jones’s house rose above the house. (琼斯门前的那棵树都高过屋顶了);over强调一种垂直距离,例如:The bird flew at a height of over ten thousand feet. (这只鸟在一万英尺的高度飞行);on强调在一个物体上面,与之接触,例如:Books are on the desk. (书本放在课桌上)。
③强调位置的介词,例如:behind、in front of、beside.in front of 和behind是一对反义词,表示在……前面/在……后面,例如:There are some cats in front of/behind the house. (屋子前面/后面有一些猫)。
3.方法介词。方法介词主要用来表示借助某种方式而完成某件事,常见的方法介词有三个,through、with、by.例如:by bike. (骑自行车);I go to the village with my car. (我开车去这个村庄);Through her efforts,she finally solved this problem. (通过不懈的努力,她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4.数量介词。常见的用来表示数量的介词有about、around、over.例如:Over 1000 people were rescued at this typhoon. (在这次台风中,有超过1000人获救)。
二、高中英语介词学习的重难点
英语是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的语言,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到高中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英语学习经验,但是由于应试教育过于专注于对成绩的要求,导致一些学生只重视整体分数的提高,而忽视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高中生一定要认识到这个问题,英语不只是作为一门高中课程,它首先是一种语言,既然是语言,学习的时候就一定要把基础的东西弄清楚、掌握牢靠。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多用于名词、代词的前面,起到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作用。前文中也提到了英语和汉语的区别,英语是形合语言,讲究词性的用法和搭配,介词种类丰富、意义抽象、用法灵活,再加上跟副词、动词等的搭配使用,就更复杂。高中同学在学习时一定不能急于求成,由最基本的介词单词入手,多读课文,慢慢理解句子中的词语搭配,并多总结、多发散思维,以加深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理解与应用。
三、学习方法与技巧
在英语学习中,首先,高中同学要做的就是把汉语给“忘掉”,也就是说不要用汉语思维来理解英语句子,尝试建立自己的英语思维,以加上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高中学生不应该只满足于英语教材,还要多读英文课外书,学会借助词典学习,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就要及时去查词典、问问题,每当新学了一些介词短语,就做笔记,并与旧知识对比,以加深记忆。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多读、多想、多问、多记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请同学们牢记这四点。
四、总结
希望高中同学们能从本文中收获到一点英语介词的方法与经验,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以提高自身的英语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