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10:41: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转眼间走上工作岗位已经6年了,在这6年中,本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工作状态一直都保持饱满的激情。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迫切感受到个人综合素质的不足,为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制定该职业发展规划,以使自己能尽快成长。
一、自我分析
自身优势分析:善于主动学习,注重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自己在工作之余能够主动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的丰富经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自参加工作,本人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期的班主任工作让自己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并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也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开展好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实践中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有一定的反思能力。本人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种事业来追求,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都勤奋工作,努力做出较好的工作业绩。
自身不足剖析:工作中缺乏开拓创新的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有待提高。需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论文撰写能力。
二、规划总体发展目标
用现代教育的思想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审阅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使自己具有渊博的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业务水平,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修养与能力共增长,让反思与实践同前行。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觉悟高、观念新、业务精、能力强、善创新的教育工作者。
三、具体发展措施
(一)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往和未来,关照反思自卧冬从而获得新的天生。所以,我觉得要做到“四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4.持之以恒的学。有了学习的目标和决心,贵在能持之以恒。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要做到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学习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集中精神,将学习进行到底!
(二)在“思”中探索感悟进取。
学习工作时,要找出“题目”所在和“困惑”之处。并能够寻找解决题目的途径,排除困惑的答案。不惟书,不惟上,不盲从,不轻信,这样才会使所学转化成自己的聪明,丰富自己的内在。相信,经过不断的反思,我的教育聪明也会随之不断增长。这样,才会有效的促进我的专业成长。
(三)在“做”中开拓创新发展。
1.课堂,是教师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阵地。因此,我要以课堂为载体,精心备课,专心上课,用所学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也许做不到节节课都出色,但我会力求堂堂课有实效。并在不断的反思中改进教育实践,逐步完善。让“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无穷循环,让我的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
2.乐于动笔,进步教育科研水平。尝试进行教学案例的分析,学期结束时完成教学案例2篇。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不断进步论文质量。
3.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及时了解学术动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争取做一名适应时展的创新型教师。
(四)学以至用
1.学习与思考同行。立足自己的学科教学,多学习与此有关的书籍,做好读书笔记;提升个人素质,广泛涉猎各类学术丛书。
2.教学与研究同步。把教学和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教学熟练型走向专家型,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教科研,是教师进步能力最经济、最科学的办法。亦教亦研,踏着教研科研的门路,才能步进教育的“自由王国”,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发业;知困,然后能自强业;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关键词] 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
一、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是政府组织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要求,通过有计划的培训、工作设计、选拔晋升、交流调配、咨询指导等活动,解决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公务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发展机会与途径,促使公务员个人的优势、长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更好地为组织服务,实现组织发展目标,达到公务员和组织的共同发展。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主要由公务员和政府组织两方面构成。一是公务员方面,主要包括:自我评估;对职业发展机会进行分析判断;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实施发展规划等。=是组织方面,主要包括:组织帮助公务员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为公务员提供在工作中提升素质、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协调个人需求与组织需求的一致性,实现二者共同发展。
二、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面临的问题
1.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方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根据具体环境和情况,确定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通道,设计职业方案以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对于公务员个人来说,只有做好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对于组织来说,帮助公务员制定和执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落实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工作轮换、给予挑战性的工作等措施,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提升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提高组织绩效。在个人规划方面,公务员普遍重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但缺少必要的、理性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书以及与职业目标相应的自身素质的培养。在组织规划方面,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措施方法,但缺乏完整的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支持体系。
2.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方面。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是指公务员前后相继的工作岗位在职业发展中的一般路径。我国《公务员法》第14条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这一规定虽然拓宽了公务员的职业发展通道,但公务员分类制度主要还是行政职务范围内的划分,无论从事什么类别的工作,很多公务员依然把职业发展通道定位在晋升官阶,这不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发展。由于发展途径的单一和封闭,致使公务员很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规划。
3.公务员职业咨询服务方面。公务员职业咨询是针对公务员在职业生涯发展方面进行的咨询服务,可以帮助公务员解释职业困惑,理清职业思路,树立职业信心,充分发挥个人专长。目前政府组织提供的职业咨询服务比较少,一方面有关日常工作的职业咨询,常常是部门主管或是资深同事或者熟人好友之间的求教解惑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样的咨询具有自发性、随意性,不是专业化的职业咨询,往往很难应对职业发展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组织的专业职业咨询也比较少。职业咨询的缺失容易造成公务员职业障碍的积累,克服职业挫折能力的减弱甚至职业信心的丧失,严重影响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顺利进行。
4.公务员职业发展培训方面。公务员职业发展培训是提高公务贝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打造政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有助于发现公务员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失,针对这些不足和缺失,组织应开展相应的培训,以弥补不足,提升素质,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多年来,淄博市不断创新公务员培训机制,培训效果显著,但培训内容强调理论培训,忽视业务知识、技术知识和岗位能力培训;强调分层分级培训,忽视按需施教、分类培训。这样的培训影响了公务员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不利于公务员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施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对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管理。组织是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的依托和载体,公务员完成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后,如果没有组织的支持,发展规划只能作为个人的自我学习和提高,难以实现与组织目标的和谐统一。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组织要引导和鼓励公务员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强化公共服务意识;提供和丰富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所需的信息;建立公务员职业发展管理长效机制;全方位的工作评估与考核;协调解决公务员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2.拓宽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选择。公务员职业发展通道一般包括公务员职业的纵向流动通道(能上能下)和公务员职业的横向流动通道(能进能出)两大方面。组织可以按照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安排公务员的工作变动和人事流动,使公务员在此过程中得到相应的训练,具备担任更高职务或胜任其他岗位的广泛能力。在现代政府组织中,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更多地表现为非职务变动发展,依靠职务晋升的职业发展是暂时的也是非常有限的,而非职务变动的职业发展则是长期的。所以,非职务变动发展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组织可以根据公务员的能力大小、绩效优劣、资历深浅等方面综合评价公务员一段时期内的能级等次,推行能级管理,把能级晋升作为并行于职级晋升制度、拓宽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晋升通道。
结合USEM理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分阶段提升包括四个阶段,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分别为: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培养模块、专业知识培养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块三个子模块;职业发展教育模块、实习实践模块、个人发展规划模块、就业服务模块。各模块相互独立、相互融合、相互作用。贯穿于大学各年级,体现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特点。下面具体介绍每个阶段的就业能力提升的目标。
1.基础教学阶段(大学一年级)。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M),包括基础知识培养模块和个人发展规划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是公共课、基础课的理论学习,使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个人发展规划模块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成就,对自己个人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主要形式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个人发展规划档案等。
2.专业教学阶段(大学二年级)。
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大学生的学科理解力(U),包括专业知识培养模块和职业发展教育模块。专业知识培养模块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为今后职业的发展打好专业基础;这一阶段职业发展教育模块的主要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自我提升技能,培养职业规划管理能力,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具体职业知识及学科发展前景。主要形式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个体咨询。
3.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大学三年级)。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仍然是侧重提升大学生的学科理解力(U),同时初步涉及提升技能(S),包括专业技能培养模块和职业发展教育模块。专业技能培养模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业核心知识和核心技能的理解力,逐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职业发展教育模块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掌握简历、面试等求职技能,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该职业发展趋势。主要形式有开设课程设计、工程设计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团体职业辅导。
4.职业教学阶段(大学四年级)。
这一阶段重点提升大学生技能(S)和自我效能(E),包括实习实践模块和就业服务模块。实习实践模块是帮助大学生获得真实工作体验,学会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工作所用;学会与上级、同事和客户打交道,提升自信心和情商。主要形式有教学计划内的实习、教学计划外的实习、第二课堂学生活动。就业服务模块是指导学生学会搜集招聘信息,筛选出与自己匹配的岗位信息。
作者:范威 孙宁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摘 要: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中,由于观念、环境、制度方面的因素,人才的职业发展规划工作一直未能完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职业发展规划的建议与措施,并进行了总结。
关键字: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三支队伍;职业教育;职业发展规划
一、员工职业规划重要性及研究背景
对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是每个现代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员工职业发展的需要,关系着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的统一实现。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也在逐渐走向世界市场参与竞争,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每个国有企业进行现代化改制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探析了国有企业三支人才建设中职业发展规划面临的问题,然后结合相关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国有企业三支人才队伍职业发展规划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设计,并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对策思考。
二、国有企业“三支队伍”存在的问题
1.企业员工普遍思想观念转变
在国有企业中,人才队伍思想素质整体是良好的,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企业员工的思想状况、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同程度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念发生错位的现象,对未来没有信心、集体主义观念不强、过分注重索取、不安心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进取意识不强等问题较为严重。
2.企业环境无法给员工足够发展空间
国有企业人才与其他企业、其他行业的人才一样,都会面临养家糊口、竞争升职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那么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困惑感与落差感。特别是一些国有企业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考虑,将企业地址安排在郊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艰苦的工作环境都影响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员工的正常工作,从而给“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
3.企业人才流失严重
一些国有企业发展前景不佳,而且福利、薪酬较少,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也不多,受这些因素影响,国有企业在不同程度都会出现人才流失的问题。人才流失,短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某一时间段的经营生产,长期后果就是影响企业人才队伍稳定,从而给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4.企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我国不少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队伍的人才结构出现某种不合理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偏向老龄化;管理干部、技术骨干、操作工中青年人才数量偏少,年龄结构断档现象比较严重;人才发展空间有限,通道不畅,导致人才对未来没有信心。
5.企业管理激励考核制度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企业缺乏定量化、规范化的人员绩效考评体系,大多单位仍沿用传统陈旧的绩效评估手段,经验化、主观化严重,这些都将导致激励公平性、针对性不强,特别是享受特薪的人数、比例过低,从而难以对人才进行有效的激励,尤其是在国有大型经营生产企业,一些重大的生产项目或者经营任务需要多个专业、多个工种的配合协同,团队协作必不可少 。
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因素
1.政治环境。首先国家安全、稳定,国民正常生活才是一切发展的最基础的根本;其次,我国的政治环境的稳定发展也需要企业界,特别是很多国有企业的大力支持,这种环境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更强,企业不仅为了提高本身效益而工作,更会考虑追求如何回报社会,从而真正从企业员工的立场出发,以人为本,为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2.经济环境。对于国有企业人员职业发展规划来说,当经济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企业与个人可能都对存在的问题较为麻痹,关于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可能会存在不足,员工由于安于现状可能也不会付出太大的努力去提升自我。
3.企业竞争环境。随着科学技术升级改造的加快,企业还应该同步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企业内部技术知识的更新。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当前职业发展规划这个概念还没有完全深入企业人才心理的时候,企业更应该提前在内部普及职业发展规划理念,让每一个人才都意识到个人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留住人才。
四、完善“三支队伍”职业规划有效途径
1.技能操作人才职业发展规划
对技能操作人才进行职业发展规划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成立项目小组。技能操作人才职业发展规划是严谨的科学工程,需要成立专门项目小组进行精心策划与实施,从全方位的角度来考量技能操作人才的培养模式、传承方向,需要人事部、工会方、企业高层代表、技术管理方、技术员工代表共同组成核心小组,商讨出方案后推广执行,有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长效发展。
2.制定长期职业发展计划
人的价值实现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基本生活条件满足的实现,也就是物质需求的实现;第二阶段人不仅需要吃饭穿衣,更需要归属感,也就是精神需求的实现;第三阶段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三个阶段分别完成了从经济人到自然人到决策人的发展。因此,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对人才进行深入的开发与利用,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才三个阶段不同的需求,就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管理的方向与目标,以企业人才管理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保证优秀的人才担任重要职位 。
3.科学管理和配置人力资源
国有企业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为优秀青年人才的成长、晋升提供平等的机遇,以能力晋升,而不是靠关系、资历。对于专业背景不同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要经常注重工作意见反馈,了解岗位流动需求,不断向管理综合型人才方向培养。要做好后备力量的选拔与培养,以便每个岗位都后继有人,不仅促进了内部竞争,还为后备人员创造一定的晋升机会,从而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人尽其才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国有企业;职业发展;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与管理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企业发展战略前提下,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帮助员工规划职业发展的路线,使员工获得工作满意,并实现职业理想和达到职业生涯目标的主要途径。做好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有助于增强企业职工的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减少人才流失,使企业得到稳定持续的成长。
一、当前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已逐步认识到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华为公司在借鉴英国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五级双通道的职业发展模式”,从而妥善解决了一般企业中“自古华山一条路,万众一心奔仕途”的问题,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沿袭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片面追求企业效益,忽视员工职业规划发展,没有认识到员工职业发展对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从而不能将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统一规划,协调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职业发展目标单一
在我国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尚属于一个新兴概念,很多国有企业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导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单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发展渠道单一。我国国有企业由于体制等特殊原因,虽然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部分企业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改变。在员工职业发展管理上,仍主要以行政职务晋升这个“独木桥”为主;2.发展通道狭窄。国有企业由于缺少退出机制,行政管理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员工在工作中看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愿景,渐渐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的自身价值得不到合理实现,导致人才的流失。
(二)考核机制不健全
在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绩效考核已成为企业激励体制的基础,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很多国有企业都已将绩效考核作为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但是绩效考核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科学客观的考核体系,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考核指标设定单一,针对性的指标比较少,通用性的目标较多;2.缺乏公平公正的考核体系,绩效考核的过程与结果都或多或少带有考核者的主观色彩,难以对员工进行全面观察,考核结果难以应用,导致绩效考核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人才得不到有效选拔。
二、对做好国有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树立职业发展新观念
一是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员工职业发展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将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二是企业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员工树立多职业发展通道的新观念,消除“官本位”思想的旧观念,打破员工原来只关注行政晋升的想法,形成企业关注和支持员工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为促进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岗位结构体系
随着国有企业的变革发展,岗位结构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着调整,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结构体系。首先坚持精简效能,科学设置岗位。根据岗位的具体职能和范围,明确规定岗位的权责和数量;其次要突出主体专业岗位,岗位要分层分级设置。在企业的核心领域内,应该加大岗位的设置力度,根据工作需求、发展要求以及职工贡献可适时进行调整,充分体现对人才的重视,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并促使员工自觉的提高自身的技能,不断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再次要进一步明确岗位权责,根据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岗位责任,根据员工的素质、能力,确定适合岗位,体现任人唯贤。
(三)建立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员工在组织的职业发展包括纵向发展、横向发展和向核心发展三个基本方向。纵向发展是大家最容易认同的职业方向,表现为职位层级的阶梯式提升和责权利的逐步扩大;横向发展表现为员工知识、能力和经验等人力资本存量增加,即复合型人才;向核心发展是指员工在某一特定领域知识、能力的纵深发展和相关人力资本存量的显著增加,即专家型和研究型人才。企业应结合工作实际,在三个基本方向上,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多种职业发展通道。在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序列的职位任职资格,融合企业的长期发展愿景和个人的职业目标,并与员工培训、绩效管理相结合,形成企业的人才梯队建设方案,提高员工的企业归属感,降低员工流失率,实现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员工评价系统
建立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定期对员工的业绩、素质、技能等进行科学评价。员工业绩评价,有利于确定组织绩效,实现企业目标及战略发展;对员工素质和技能的评价,有利于明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培训重点和方向。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了解掌握员工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分配合适的人力资源到合适的岗位上,使人、岗的匹配程度提高,使他们既能胜任工作,又在个人工作满意度上得到提高。
(五)建立完整有效的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的建立,要将企业的发展需求与员工发展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首先,具有针对性。对企业员工职业发展工作作深入分析,了解员工在职业发展不同阶段对相关知识的不同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其次,体现导向性。企业确定发展战略,必须储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工作,就要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开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第三,坚持长期性。培训工作必须长期实施,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手段,提升员工的能力、水平。第四,突出有效性。培训的投入要通过实现的效益来检验。通过评价体系的考核,衡量培训后个人业绩、能力、素质是否提升,企业的效益是否得到促进。从而明确培训是否有效,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智能化、移动化、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使得数据处理能力与日俱增,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对事物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数据分析,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预测,极大地提高我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在教育领域,也迅速掀起了大数据促进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相关研究的热潮,大数据的教育应用研究迅猛发展起来。2014 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4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指出:加强对动态监测、决策应用、教育预测等相关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集成,为教育决策提供及时和准确的数据支持,推动教育基础数据在全国的共享。可见,大数据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定性的研究方法向定量化的研究方向转变,确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指标因子以及挖掘教师个人信息中的知识与规律,创新研究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通过对不同岗位、不同阶段、不同目标的教师在自我认知的数据分析基础之上,辅助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Big Data)一词最早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主要用来表示数据的量化特征,相当于日常用语中的“数据量大”[1]。而2008 年9 月《自然》杂志所出版的文章Big Data: 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将大数据赋予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理念,超越了单纯数量意义的描述,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美国首屈一指的咨询公司麦肯锡是研究大数据的先驱,在其报告《Big data: 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competition, and productivity》中给出的大数据定义是:大数据指的是大小超出常规的数据库工具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集。但它同时强调,并不是说一定要超过特定TB 值的数据集才能算是大数据。随后,又出现了许多大数据的定义,综合各种定义,概括大数据的特征: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不仅仅是数据量大,还有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的特征。
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不足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和所处的环境,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对影响职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规划,并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不断反馈和调整,最终实现目标的过程[3]。
职业生涯规划对高校教师的发展至关重要,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以及自身所处的职业环境,明确发展方向,预测发展前景,克服发展的盲目性,极大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对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研究者们对现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高校教师对职业发展满意度较低,且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目标;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政策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内容片面、形式单一、缺少创新,缺乏个性化,达不到预期效果;研究成果以理论研究为主,缺少定量研究,缺少可操作的模型。
三、大数据给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带来新机遇和挑战
大数据时代,不仅对高校教师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也为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1.以大数据为依据,帮助教师建立更完整、准确的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知
良好的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关键,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特长、个人需求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传统的自我认知建立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是感性的认知,不是量化的,而大?稻菘梢越?“人”数据化。随着全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业务依赖于信息化应用,用户在与应用交互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此外,网络数据记录了用户的行为,可穿戴设备记录人们的身体状况、行动轨迹等。无处不在的数据,为人们的自我认知提供了量化的工具,使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认识自己。
职业环境认知包括晋升制度、奖励制度、薪酬制度等学校职业环境,也包括社会地位、收入福利等社会职业环境。职业环境会随着国家或者学校的政策调整而发生变化。大数据时代,高校教师可以更多更快地获取到外界的大量实时信息,学校整体职业环境、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情况、职业发展前景都可以通过数据进行展示,为教师分析自身所在的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2.大数据分析帮助教师选择职业规划路线
在自我认知和职业环境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对职业生涯路线做出选择,不同的发展路线,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职业发展的结果。一般而言,教师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路线做出的判断和选择,很多时候都是主观判断的结果。而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一方面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职业发展路线的要求和区别,也可以看到不同职业发展路线带来的影响和结果,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历年的职业发展路线选择的历史数据,为个人进行选择提供依据。
3.个性化的大数据服务辅助教师职业发展
选定职业发展路线之后,教师需要制定阶段性目标,确定相应的教育、发展和培训计划,并做出合理安排,个性化的大数据服务是结合教师的个人特征和阶段性目标,进行个性化的推荐,推荐的内容包括教学资料、科研项目、图书、培训等各个方面,让数据参与到教师的成长过程中,帮助教师更好地发展。
4.大数据报告对阶段性目标进行总结和修正
教师职业规划的过程还包括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不断反馈和调整,最终实现既定目标。大数据报告对教师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随时生成的大数据报告可以让教师随时了解和掌握目标实现的情况,对产生的偏差进行不断修正和调整。
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总体框架
本研究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三个层次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数据采集
教师数据主要来源于学校业务系统数据和网络服务器的浏览数据,学校业务系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教学平台、科研管理系统、图书借阅系统、E卡通系统等,可以获取到教师基本信息、教学信息、科研成果、图书借阅信息、校内消费信息等数据,这些数据大多是结构化数据,不要求实时处理,因此可通过ETL(Extract-Transform-Load)工具进行数据的自动采集,将数据从源端经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至目的端。网络浏览数据是从网络服务器获取到用户的网络行为数据,这部分数据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数据量巨大、多类别、更新频率高,可采用一个高可用的、高可靠的、分布式的海量日志采集、聚合和传输的系统Flume工具进行采集。
2.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存储、数据计算、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本研究采用一个开源分布式计算平台Hadoop。采集到的数据首先要进行数据存储,ETL工具采集到的数据一般存储到传统关系型数据库mysql或者oracle中,再通过Sqoop工具导入到hbase中。Flume采集到的海量网络浏览数据采用Lambda大数据架构,分为批处理和实时处理两部分,批处理部分采用Hadoop实现,包括HDFS和Hadoop MapReduce,包括对全部数据集的预计算。实时处理利用流处理系统如kafka、Storm、S4、Spark等,采用各种复杂的增量算法实现。
数据计算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离线计算、交互式计算或者流式计算,主要用到的框架包括MapReduce、Spark、Impala、Storm等。
数据分析与挖掘使用Mahout机器学习算法库提供的一些可扩展的经典算法的实现,包括聚类、分类、推荐过滤、频繁子项挖掘等,应用到各个不同的模型中。
3.数据应用
本研究的数据应用包括:教师画像、个性化推荐、分析与预测、大数据报告四个部分。教师画像是对现实世界中教师的数学建模,是通过分析挖掘教师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得到的,用标签的集合来表示。个性化推荐基于教师画像的标签特征,构建推荐模型,选择推荐算法,实现推荐感兴趣的信息给教师。分析与预测结合教师画像的标签特征和学校职业规划环境,分析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并预测是否能够达到下一个目标。大数据报告以数据的方式总结个人阶段性成果,分析职业发展过程中现实和目标的偏差。
五、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模型与算法
教师画像、个性化推荐、分析与预测、大数据报告四个部分既是一个整体,各部分相互联系,又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无论是需求设计、功能设计、架构设计、模型和算法设计上都有很大的区别。本研究拟从共性和方法上进行论述,重点介绍模型和算法的选择。
建模的过程是在明确需求、了解数据、构造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选择模型和算法,本研究的模型和算法如图2所示。
1.数据预处理
数据处理的流程,一般先要明确问题,了解数据的规模,重要特征的覆盖度,并明确需求和数据的匹配度。再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对数据进行集成、数据采样、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噪声数据处理、数据冲突处理等。其次是特征工程,特征是指对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用的属性,特征的提取、选择和构造是通过相关系数等方式来计算特征的重要性,针对所解决的问题选择最有用的特征集合,本研究构造的特征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籍贯、收入水平等基础属性,教师的教授课程、学生人数、课时量、学生评价等教学属性,教师的论文、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纵向课题、学术会议等科研成果属性,专业、研究方向、职称等专业技能属性,阅读偏好、消费偏好等兴趣偏好,借阅图书、E卡消费、资料搜索等行为属性。
2.模型与算法选择
明确问题和需求后,根据问题的分类,选择模型和算法。
分类问题是找出数据库中的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其目的是通过分类模型,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的类别中。聚类类似于分类,但与分类的目的不同,是针对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间的相似性很大,但不同类别之间数据的相似性很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很低。回归分析反映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属性值特性,通过函数表达数据映射的关系来发现属性值之间的依赖关系。关联规则是隐藏在数据项之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即可以根据一个数据项的出现推导出其他数据项的出现。
选择模型和算法考虑的因素包括:数据训练集的大小、特征的维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是线性可分、特征是否独立、对性能有哪些要求等。选择方法可采用奥卡姆剃刀原理,这个原理称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比如对于分?问题,只要认为问题是线性可分的,即可采用LR分类器(Logistic Regression Classifier),该模型比较抗噪,效率高,可以应用于数据特别大的场景,很容易分布式实现。比如Ensenble方法(组合方法),根据training set训练多个模型,然后综合各个模型的结果,做出预测,该方法组合多个模型,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使集成的模型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
建模时通常会执行多次迭代,选择合适的模型算法,运行多个可能的模型,然后再对这些参数进行微调以便对模型进行优化,最终选择出一个最佳的模型。
3.模型与算法评价
最后需要对模型和算法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广泛应用于信息检索和统计学分类领域的两个度量值:准确率和召回率,来评价结果的质量,如表1所示。
准确率accuracy=(TP+TN)/(P+N),就是被分对的样本数除以所有的样本数。通常来说,准确率越高,分类器越好;召回率recall=TP/(TP+FN),召回率是覆盖面的度量,度量有多少个正例被分为正例。
201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出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每个等级附有详细的能力标准说明。在此背景下,引导高校辅导员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思考、仔细衡量、创新设计出个性化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标准;骨干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
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9102
2014年3月末,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出台《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标准》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划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体现出辅导员职业发展的渐进性和阶段性,有利于广大辅导员根据自身的工作年限,更清晰地对照自己当前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和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明确自身职业发展努力方向和目标,按照人才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步提升。
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思考、仔细衡量、创新设计出个性化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无疑是高校辅导员深刻理解《标准》基本理念,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准确把握《标准》主要内容,全面落实《标准》各项要求,把《标准》作为提高自身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的集中体现。本文以宁波大红鹰学院骨干辅导员为案例对象,研究骨干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
1 职业生涯规划体系架构
1.1 职业专业化初级阶段――初级辅导员
一个职业如果是人人都可以担任的,那么就会没有社会地位。因此职业专业化是所有职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具体到辅导员职业来讲,就是辅导员队伍在发展过程中获得较强的专业素质,合理规划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培养职业精神,形成鲜明的专业标准,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指辅导员群体经过一段工作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符合辅导员职业标准,辅导员岗位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
这个阶段的辅导员,要完成入职之初到尽快适应岗位的过渡。因此规划重点是学习,学会处理日常工作和所遇到的各种麻烦,培养职业兴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这一阶段要找到自己的职业优势,比如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党建团建工作、其他各项培训工作等,确定自己能够承担的专项和责任等;但是对辅导员来说,职业周期的阶段不是一成不变,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每个阶段的规划重点。这个时候的规划目标切忌太高太远,辅导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做出合理的、适合个人发展情况的职业规划。
1.2 职业专业化第二个阶段――中级辅导员
在这个阶段,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程度递进一步,即该职业群体的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应有的水平,拥有一套完善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体系,作为这一群体从业的基本依据。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专门人员专门从事并不断提高的过程。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结构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信息获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造能力。辅导员需将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分时间段的计划与行动措施。可以从五个方面精进:一是能够与学生畅快谈话,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关怀与爱。二能够自觉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时刻了解学生的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自觉关注一些特殊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突发事件的发生较为敏感。三是要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能够较好完成工作汇报、学生评价等材料拟写。同时,辅导员要善于总结,能够随时记录自己开展工作的情况,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事件,如安全教育、资助工作、学生谈话等,要做好备忘记录。四是主动深入学生宿舍、教室等工作一线指导学生。五是有较强的工作悟性,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头绪中归纳出思路,形成自己的工作艺术,不断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
这个阶段的辅导员,已经具备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经验,甚至在某一条块工作上已经形成个人丰富的经验,已经初步具备其辅导员职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时候的规划目标要针对自己的岗位需求,树立起清晰明了的职业目标,如考证(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等)、科研(申报辅导员专项课题、发表相关学生工作论文)等。
1.3 职业专业化的第三个阶段(专家化阶段)――高级辅导员
辅导员职业专业化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辅导员专家化的过程,是指高校通过培训、教育、激励、保障等长效措施,使长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辅导员成为具有较高理论水平、能熟练运用理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在学生工作领域取得优异成绩、在国内高校学生工作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生工作专家而努力的动态过程。这个阶段的辅导员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
2 具体步骤
2.1 规划指导思想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1)选定发展方向、设定发展目标、考量发展因素、选择发展路径;
(2)做好发展准备、摒弃干扰(拟做专业教师的准备、拟走行政发展路线的准备)拟作学生工作专家的准备;
(3)评估发展前景、结合切身情况对发展路径评估、自我发展机会评估。
2.2 规划的方案制定和实施
制定计划。一个完整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自我分析、职业分析、职业定位、计划实施等方面。
(1)自我分析:包括“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现在在干什么,我将来要干什么?”“自己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有没有兴趣,自己想不想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等等。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志趣、自身具有的知识与技能等来识别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兴趣是否能够培养,知识和技能能不能通过学习积累提高等等,从而确定自己是否适合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如果你认为自己适合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就要确定发展目标,即成为“教育者”而不是“事务管理者”。如果没有明达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职业发展规划将难以顺利实现。
(2)应对目标规划拟定短中长期计划,以标准中的辅导员分级类别:初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1-3年,经过规定入职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中级辅导员一般工作年限为4-8年,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培养了较强研究能力,积累了一定理论和实践成果;中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初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各项职业功能上有更高要求;高级辅导员一般工作8年以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高级辅导员职业标准除涵盖中级辅导员的职业标准内容要求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基于宁波大红鹰学院的校情,骨干辅导员群体认定特征包括:
(1)拥护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热爱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品行端正、师德高尚。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满4年以上,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扎实开展学生工作,密切联系学生,深入进行家访和谈心、谈话活动,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组织者所组织的学生工作活动,或作为主要指导者所指导的学生集体(含学生社团),曾获得校级以上表彰,所负责学生无重大违纪事件和重大事故发生。
(4)深入开展学生工作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指导或学生事务管理等某一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近3年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学生工作论文,或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辅导员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规划,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对工作进行分阶段的规划,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为了达到近期和远期目标,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规划,其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会更强。
从表1可以看出,骨干辅导员群体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更有目标,并且各项条件均达到或接近《标准》所涉要求,按照《标准》的分级分类,骨干辅导员可以划到中级辅导员或高级辅导员行列。骨干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更强,对提高职业技能的愿望更为迫切,这些显然与宁波大红鹰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完善的辅导员职业保障体系分不开。
3 结语
辅导员的压力,往往不是自己缺乏能力,而是没有找到自身能力与适宜工作的契合点。如何使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沿着既定目标顺利发展,需要强大的毅力监督自己的行动,并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同时需要强有力的外部保障体系。
高校辅导员在实现职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将长远目标分解成具体目标,要达到具体的目标自己需要学习什么内容,参加何种培训等,并付之于行动,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调整,并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修正不适合的职业发展目标,然后进入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规划中。当发现不能实现自己既定职业发展目标时,应该首先与学校的内部成员沟通,并通过转换职位等解决问题。这样可以节省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并且能够继续享用自己已经建立的良好沟通网络。辅导员职业发展或个人发展最终出路不一定是流向教学岗位做专职教师,也不一定是流向行政岗位做领导,而是要努力成为专家型的教育者。
此外在辅导员的选聘培养、工资待遇、职称晋升方面,高校相关部门要有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才能使得辅导员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安心踏实地坚持执行。
参考文献
[1]李卫东.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10,(8).
[2]向娴华.大学辅导员评价体系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0,(5).
[3]王显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探析[J].教育时空,2012,(18).
【关键词】六级递进 教师 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C-0082-02
一、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背景
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专任教师数量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高,普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务(职称)、学科结构以及学段、城乡分布结构与教育事业发展相协调;教师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形成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师工作体制机制。该意见还明确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
长期以来,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一直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资源、内涵建设的第一品牌、改革发展的第一财富,把教师作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以及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最关键、最核心、最宝贵的要素。《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把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营造各类人才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各得其所的良好环境,形成强大人才合力”。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提出,要实施“123456工程”,即一个提高(提高教师队伍的总量),两大任务(培训进修学习、校企合作),三个优化(优化教师队伍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四个引进(引进拔尖人才、紧缺专业人才、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五项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型”和一体化教师培养工程、技术能手培养工程、技能大师培养工作、课改专家名师培养工作),六项达标(学历达标、职称达标、“双师”达标、生师比达标、专业带头人和技术能手达标)。
《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还同时提出,要按照“普通教师‘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专业带头人专家、名师”的“六级递进”培养路径,建立以专业发展为目标的教师成长机制,形成“教师个人成长与学校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氛围。
二、“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是指教师个人与学校相结合,在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和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并且能综合时代特点和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过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以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的专人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使教师个人规划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匹配,达到教师和学校的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同时,教师在总结经验、展示成就、体验成功的同时,会逐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潜能和努力方向,并及时对经验进行梳理和挖掘,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并朝着更高层次发展;有助于教师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促使教师自我反省、主动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能为学校制订教师培养策略、学校发展策略,提供重要的基本依据;有利于学校的主动、内涵发展,形成办学特色,为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各项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进一步提高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三、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策略
(一)“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在原来规定填报《教师业务档案》的基础上,增加“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并通过建立的学校信息化人事管理系统,及时更新、补充和完善个人的职业成长的有关信息。
“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如下:一是可行性。规划要有事实依据,要适合自身的特点,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具有可考核性,如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二是时限性。规划是预测未来的行动,确定将来的目标,因此各项主要活动,何时实施,何时完成,要有时间和时序上的妥善安排,以作为检查行动的依据。三是相关性。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既要与个人的职业发展观和发展需求相联系,还要和学校及各系(部)的总体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四是集中性。要根据自身和学校的实际,合理设计不同时期的目标和任务,目标的大小和幅度要适中,重点要突出。五是适应性。要在对未来阶段一定预测的基础上考虑职业的发展问题,以提高职业发展目标及其实现措施的弹性空间。
(二)确定“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各梯级人员的条件。
(三)教师、教学部门以及学校在“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责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教师个人的责任。进行自我职业评估(包括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个性、职业价值观、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职业评估),与本系(部)和(教研组)交换意见,设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执行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的行动计划,进行自我职业发展的绩效评估。教师要把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与学校及专业团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要求教师每年至少要听一次专家讲课、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加一次校级以上培训、参加一次校企合作实践。
2.各系(部)的任务。结合本部门专业建设,做好教学团队发展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各系(部)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让教师清楚学校专业建设的架构和发展方向,帮助教师审视自己对专业方向选择的正确性,引导教师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战略构想和计划安排,充当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辅导员,为教师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行动计划提高指导和建议,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效果初步评估并提出系(部)意见。
3.学校的任务。为“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设定和行动计划提供指导和建议,保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效果评估。进一步完善考核、培训、待遇等相关管理机制,按照有关条件对在各梯级中的教师给予认定,并进行有效诊断评估。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培训和考核工作。具体工作由教务科、人力资源科和教育研究督导室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四)企业实践经历贯穿于教师培养的全过程。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通过学校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和广西工业职教集团两大平台,开展“专业教师访百企”、“百名企业家进校园”活动。经过企业实践,教师了解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规律,掌握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加工工艺、设备操作技能、岗位规范和企业文化,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三、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条件保障
(一)制度保障。为保证顺利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制定了《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十二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以及《关于实施“六级递进”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意见》,补充完善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及管理办法》、《双师型教师认定与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办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星级教师评选办法》、《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制度》、《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产学研合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考核、奖励制度,确保师资队伍建设有章可循。
(二)激励保障。学校实施了岗位管理和教师聘用制度、绩效工资制度,从师德和教学工作态度、教学任务、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学生评教等几个方面加强对教师的考核,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奖励与岗位职责、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挂钩,收入分配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体化、“双师型”教师倾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经费保障。学校对教师的培训经费逐年提高,确保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培训以上的培训研究2次以上,保证了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总之,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经过不断完善成长机制,以及“压担子、给任务、引路子、出点子、树典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涌现出了在区内外知名的教师团队,培养了一批发挥引领作用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师资队伍已由过去的“不求一流球星,但求一流球队”转变为目前的“拥有一流球队,凸显一流球星”,形成了结构进一步合理的“六级递进”梯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Abstract: A variety of methods are used in this article to deeply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nd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hina'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 are also analyzed.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eacher assistance is presented.
关键词: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y;teacher assistance program;implementation scheme
中图分类号:F2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98-02
0 引言
教师援助计划,可以称为教师心理援助项目、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心理管理,它是高校为教师专门提的一项系统而长期的支持与福利项目。通过教师援助计划专业小组人员对高校教师身心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诊断,为教师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的指导、培训、咨询服务和切实的帮助,旨在为高校教师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升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帮助高校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使教师和高校双向获益。
1 研究我国高校教师援助计划的战略意义
1.1 创建和谐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 一直以来,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的校园,保持高校可持续性发展是我省高校长期不懈追求的目标和宗旨。以人为本就是让高校切实地关心师生、尊重师生,就是要促进师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建立教师身心愉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环境,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恰好体现了这些要求,通过教师援助计划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师困扰的各种问题,实现高校人与制度、人与人、学术氛围、不同观点与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创建和谐校园,保证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1.2 加强和完善高校师资管理 高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高校人才的竞争。高校对师资人才的管理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生存与发展,高校的师资人才管理不仅包括对高校师资进行科学合理的招聘、培训和管理,还包括对教师生活及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高校对教师的管理不能只通过政策规章制度等措施,还要通过创建和谐的物质与精神环境氛围来实施。
1.3 合理规划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教师在职场道路上,需要建立和规划自身发展的目标,把握职业发展各阶段的工作重点。这样,在教师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各种身心焦虑的问题都能够进行合理调试和管理,教师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常表现出来的消极情绪,如情绪失控、挫折感、经常莫名的发脾气等状况,这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不利于高校教学正常工作秩序的开展。为此,高校需要切实关注和实施教师援助计划,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创建良好的高校文化。
2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实施方案
高校教师援助计划是一项系统、长期而艰巨性的工作,是一项循环反复性的工作。为此,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2.1 亟待政府与高校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文件,保证计划的长期贯彻和执行 教师援助计划的实施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教育厅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真正为教师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由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供服务,由政府或行业协会承担一定的费用,可以使教师获得免费的服务。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教师承载着学校的内涵文化,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如教师的职业心态和身心健康处于不良状态,则培养出的人才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为此,高校领导层应高度重视与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时,高校应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将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形成制度化,便于长期贯彻执行。
2.2 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保证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实施教师援助计划方案前,需要成立专门的项目小组,这样才能系统地、有计划地实施阶段性的工作任务,及时考察、辅导和帮助问题教师认识到身心焦虑的严重性,帮助其及时调试心理状态。高校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组建专门的教师援助计划小组:一种是由高校独立组建,人员来自高校内部。专项小组可以是由高校内容的职能部门内部教师组成,也可以由高校人力资源部门等职能部门人员组建,由于来自不同专业和环境背景的人员较容易掌握各部门的信息资源,便于专项小组业务的开展;另一种是由专业的EAP机构组成,人员来自EAP专业机构人员。由于是专业的项目小组,可以较好地为教师提供各种心理辅导和帮助,具备专业优势;第三种是高校与校外的专业EAP机构共同组建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信息沟通的及时性、有效性,资源互补性,有利于业务的顺利开展。作为EAP小组成员必须是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的,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如何有效帮助教师身心焦虑和职业压力问题。教师援助计划小组可以通过采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设计教师EAP方案需求调查问卷等,针对高校员工的个人工作、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储存和评定工作。这里需要注意:在收集、整理员工个人信息过程中,一定要保守秘密,教师个人情况对任何人和机构不能泄露,否则,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会给组织带来灾难性的破坏。除在遇到重大或特殊问题的情况下才能与有关的部门进行联系和沟通。
2.3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
保证广大教师的理解与支持 针对高校全体教师开展宣传、教育与指导工作,旨在及时给予教师帮助,缓解其身心压力。为落实高校教师援助计划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如通过广播、报纸、专门的网站等给教师提供各种服务,并帮助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合理调试符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发展道路,保持健康的职业心理状态。教师援助计划应采取自愿的原则给予教师个人帮助,避免出现抵触情绪。教师援助计划主要为教师提供三个方面的帮助: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关注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并掌握科学的缓解心理应对方法,改变内心焦虑的问题;另一方面,定期的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检查,为教师设立心理健康资料档案,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给予阶段性的心理健康测评和指导,防患于未然;第三方面是给予问题教师真心的关注与帮助。
2.4 高校定期组织和开展各类活动,减少教师不良情绪 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体育等娱乐活动,增强高校团队的凝聚力,创建和谐的氛围。如定期开展文化体育运动和团队拓展训练。通常,人们在运动、娱乐中能够有效地释放身心压力和紧张情绪。特别是体育运动,可以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精神疲劳和职业压力,调试心理状态,获得愉悦心情。高校可以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外比赛,提高团队的合作精神,抵制不良情绪。目前,较为流行的员工职业拓展训练,不仅可以缓解身心压力,还可以增加团队合作意识。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体验到成功源于同伴的支持与帮助,使教师体会到一种归宿感和认同感,感到成为团队的一员而高兴和自豪。由于在拓展训练过程中教师之间会产生大量地近距离交流和身体接触,以一种非常原始而刺激的方式增加成员之间的彼此了解和信任,这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减少教师流动率和流失率,减少团队内部的分歧和不良竞争性因素,营造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政策、文化和生活环境。高校在教师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为教师营造出公平竞争、择优选拔的用人机制,创建各种渠道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如创建茶话室、咖啡闲谈室、聊天室等,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态,让其有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并及时地为教师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高校在考核各部门工作绩效过程中应将教师的工作状态及身心健康状况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环节,这样,可明显改善部门管理者的管理技巧和方法。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高校应给予高度重视,并派专业的EAP小组为其提供帮助。
2.5 各部门管理者与教师本人共同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减少并避免教师职业压力的产生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一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激励手段和管理系统工作。高校各部门的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共同制定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实施:①围绕教师的职业生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价值观以及能力等个体特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了解教师的个性特点,制定教师职业发展方向;②根据教师的业务方向、岗位定位制定阶段性发展战略和目标,承诺阶段性绩效目标,即培训、晋升和调岗,使教师理解并支持阶段性目标的制定,减少教师不良情绪的产生;③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档案。通过阶段性的记录与阶段性目标实现的效果来了解和考察教师的心理和工作状态,并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给予定期或不定期地心理辅导与帮助,可有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汪霞.关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2).
【关键词】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职业规划
非现役文职护士是按照规定的编制聘用到部队医疗卫生机构中履行现役军人护士岗位职责的非现役人员,杭州疗养院自2006年起已陆续有3批近150名文职护士充实到疗养一线护理岗位。非现役文职护士制度的实施,在确保疗养、护理、科研等任务的完成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效地缓解了部队疗养院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1]。但作为一项新生制度,与传统的军人护士和聘用护士相比,非现役文职护士在编制、薪酬、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培训、晋升和个人职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因素带来的工作压力直接影响着该群体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因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使该群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不够清晰,进而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为了解现状,找出文职护士管理存在的问题,我们于2009年10―12月对杭州3所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和职业规划倾向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科室为单位按比例抽取杭州疗养院本部及空勤疗区、海勤疗区100名非现役文职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无记名作答方式,其中男性1名,女性99名;年龄:21~30岁,平均(25.23±3.17)岁;婚姻状况:已婚22名,未婚78名;学历:本科17名,大专83名;职称:护师19名,护士81名;工作年限:6个月~9年,平均(4.27±2.85)年。
1.2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经相关人员讨论后定稿,内容共3个部分:①一般情况。②工作压力及相关因素调查。③职业发展方向倾向调查。其中第2部分含10个相关因素项,第3部分含5个倾向方向,均为封闭式问卷,各项目采用5分制,满意度高和倾向强烈的评分亦高。本次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
1.3统计学处理将调查数据初步处理后,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分析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压力处于较高水平,平均(3.92±0.31)分,压力主要来源为淘汰机制的施行、特勤疗养专业知识缺乏、部队严格的管理措施及发展前景不明朗等(表1)。
2.2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倾向分析该护士群体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整体欠清晰,部分护士对向管理岗位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意愿较强烈(表2)。
3讨论
3.1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工作压力较大此次调查表明,杭州3家部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整体工作压力较大,这和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特殊身份密切相关。非现役文职护士是流动的社会人才,是聘用到部队里履行作战保障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因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聘用需经过严格的考试考核程序,竞争较为激烈,每一位能进入部队的非现役文职护士都是优秀者。但进入部队后并不能享有军人护士一样的职业安全感,需面临淘汰机制。这一方面能促使非现役文职护士不断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持较好的工作业绩;另一方面,易使非现役文职护士产生较强的失落感,并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犯错,形成高压的工作状态。此外,由地方高校招聘进入部队的非现役文职护士,虽没有军籍,但要履行作战保障的任务,虽然等同于军队干部护士,但因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训练,故缺乏军事素质[2]。对特勤疗养技能缺乏,短期内也难以适应部队严格的纪律和作息制度,进而造成工作与生活不能协调,引发相应的工作压力。
3.2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自身发展前景不明确此次调查有关工作压力的因素中,对自身发展前景不明朗得分较高。作为一项创新的人才制度,虽然总部相关文件规定较为全面,但实际应用中个别环节可操作性不强[3]。相关的岗位晋升、培养方向、晋升标准、业绩评定等配套制度和措施尚在探索和完善之中。与军人护士相比,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稳定性和连续性不够,也缺乏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图,这使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自身缺乏公平感和被认同感,甚至部分护士产生自己现有工作是“吃青春饭”的想法。且军队疗养院的护理技能较局限,难以达到医院临床护理所具有的普遍适用性,同样工作年限的疗养院护士面向社会再次就业时没有医院临床护士的技术优势。这些不明确的因素给非现役文职护士造成相当大的职业压力,也是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3疗养院应给非现役文职护士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在职业生涯规划倾向调查中,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项目得分最高。分析其原因,一是部队现行的非现役文职制度缺乏后续的配套措施,对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没有具体的培养目标;二是受制度限制,目前各疗养院提拔非现役文职护士担任管理者只是个案,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普遍性;三是疗养院的护理对象特殊性导致护理技术的局限,疗养护理也未能形成独立的专业技术资格体系。其实,疗养康复护理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在疗养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很高[4]。而职业生涯规划的焦点是个人目标与现实可行的机会匹配上。索南费尔德提出划分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式的二个维度,一是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二是组织内部员工晋升竞争的激烈程度[5]。按此标准,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为棒球队形组织,其发展前景受到来自外部竞争和内部竞争的双重威胁。当向管理岗位晋升无制度支持,疗养护理技术资格体系又不具备时,有些护士就会选择适用性更强的临床护理技能的提升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实为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给予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以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很有必要。
4小结
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是一个新生群体,已逐步成为完成各项疗养任务的主力,但相应配套制度的不完善使之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对服务对象不关心,并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使护理质量下降[6]。作为管理者,应充分肯定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成绩,在肯定淘汰机制积极作用的同时,适时改进具体实施举措,积极探索文职护士的培养和职业发展路径,为其提供培养和晋升机会,创造公平、良好的工作环境,以保障疗养护理质量,稳定非现役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李亚洁,刘立捷,汪道萱.聘用制护士的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1,8(5):380-381.
[2]王莹,王茜,潘霞.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护理杂志,2007,24(4):81-82.
[3]张萍,陈松,郑聪.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8,25(8):68-69.
[4]叶凤萍.疗养院护士在职培训目标管理的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1):4-5.
[5]董克用,朱勇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178-179.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煤炭型企业 发展战略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241-03
在“新常态”经济时代背景下,煤炭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面对着更加严峻的竞争,竞争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才。企业管理者不但要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更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高度进行规划。因此,煤炭企业确立人力资源规划,不但符合实现人力资源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的必经阶段。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确立人力资源规划的进程中,要关注人力资源规划的调整和保障机制的建立,才能使规划有效地实施。
本文以人力资源规划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分析了企业的发展环境和人力资源现状,在既有的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支撑策略、评估调整机制和保障措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弊病
1.企业成员的平均年龄偏大、长病及长伤的员工虽然在单位人员编制范围之内,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达到岗位要求,同时,近年来新增的年轻员工工作经验不足,难以独立作业,导致人员相对富余的同时,也体现出缺员现象。
2.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尽管企业的专业技能人才和操作人才数都在不断增长,员工的学历更高了,然而企业缺乏能够掌握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更缺乏在技术发展方向、创新路线指引上提供更好意见建议的人才。
3.受地理位置及薪酬水平限制,企业在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适当地进行战略人才储备,可能会增加当期的人工成本。
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主要课题
以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行政性和事务性两种特征,现在的企业正向着战略性和专业化发展。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制度也要不断地更新发展。
1.通过建立内控体系,巩固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和制度,使制度发挥显著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事务性的工作和操作性的工作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顺利,高效的实施。与此同时,要不断提高管理职能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工作人员的发展、晋升制度,增强奖励和绩效职能。
2.需要不断增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企业现在针对四类人才提出了新的理念,还需要完备整体性和导向性,使所有的员工都接受。企业领导要成员通过自己在企业的职务来体现在企业的价值,摒弃不健康的价值观念,落实企业对成员的要求和企业发展。
3.明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功能急需进行。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去聘任、培养,奖励和留住企业所需的相关人才,而不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行政工作和事务工作上。因此,人力资源部门应该进一步明确它的“政策中心、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的功能以及在各个分公司的“执行中心”的功能。
4.完善内部培训系统。由于企业内部培训系统的缺陷,又不具有外部师资库,造成企业培训人员不多,全体员工不能享受完整并且专业对口培训。因此,企业要完善培训系统,利用外部师资库,培育造就企业需要的各种专业人才。
5.完善职业规划。企业要帮助和鼓励员工制定员工职业规划,使员工具有长远发展的目标,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空间。
三、人力资源规划目标
依据企业战略目标,设置了相应的近五年人力资源战略的规划,主要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关注人力资源的拓展,确立新的人力资源拓展和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以下几方面:岗位分析、薪资管理、绩效管理。落实这些基本的工作,实现管理的制度化和精细化,竭尽全力地创建学习性的组织,为企业员工提供更佳的工作环境,形成员工积极参加、人才展露的局面,进而不断地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最终使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进步。
1.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持续发展。要以企业战略发展为中心进行人才招聘和培训,形成更加科学高效的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体制。再加之有序发展的职业途径、更加全面的人才培训体制,才可以保证人才的专业水平。对于人才我们需要做到,选拔优秀人才,聘用优秀人才,留住优秀人才,关注优秀人才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重要职位上的人才更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保证不会出现人才缺乏,工作无法进行的状况。保证企业的高效,稳健的发展。
2.形成行业人才竞争优势。企业现今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管理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和后备人才队伍,在企业各项事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今后企业要增强四个队伍的发展建设,最终建设成为人才的培训、培养、使用基地。
3.从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型。企业所创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要同时展同步,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潮流,实现从人力资源管理向战略性人力资源完美转型。要使人力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化,形成人才的竞争力。企业成员的整体素质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后备人员这四个团队才能更加符合业务能力强,作风好,素质高的标准,才能打造与企业共同发展,结构优化的人力团队。
四、人力资源规划支撑策略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1.对结构组织进行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石就是对工作和业务了解的程度。第一,规定每个岗位的责任。了解当前岗位的数量,编纂岗位说明书,细化主管和下属的职责,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工作评估。第二,规范员工的基本素质。通过素质模型,岗位族群素质模型,评估当前在职员工的素质。对员工进行归类并采取相应的举措。评估合格的员工,可以继续留用或者提升,给予一定的薪资保障;评估不合格的员工将被转移到其他岗位。第三,增强干部管理的工作。在干部管理工作中需要关注下面几点:管理职位不仅应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还要考察在不同岗位和职级的工作业绩;在企业发展稳定后,员工的晋升不可频繁的跳跃,从一定程度上应当精简编制,按照工作量聘用人员。
2.招聘选拔业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建立起以《岗位技能说明书》和《员工胜任力素质表》为基本要求的招聘体制。同时,将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囊括其中,加强选拔招聘的维度。
3.培训工作。为生产部门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为管理部门提供以提升管理水平为目标的专项培训;为研发部门提供以团队为核心的培训内容。成立教学组织,让高层管理者参加到提升下属素质的培训中。以往的学习型部门都是重视个人的行为,获得新的知识和理念,但是却没有层次感,不能很好地去适应变化发展。而教学组织注重组织行为,知识内容和工作经验的传递,最终的目标就是培养优秀的人才。
4.激励战略。开创和企业战略相一致的激励战略,让奖赏制度同企业目标达成一致,与保持企业的竞争力相关联,这样就可以让员工竭尽全力的实行企业的战略措施。创立一个可变可改的奖励体制,奖励是员工薪资的一部分,将多数员工的薪酬同绩效相挂钩,可以激励员工更好地完成工作。创建一个鼓励员工进行合作的体制,让每位员工都有获得奖励的机会,同时要对奖赏中可能发生的不愉快、团队间的不满、和个人的紧张情绪进行关注;创建一个同企业的效益相关联的奖赏体制,奖赏的额度同企业的效益挂钩,促使员工认真工作。
(二)共塑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同团体融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个人所在的环境和主观因素,以个人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教育经历,爱好等为基本依据,确定具有阶段性,层级的职业发展规划,使员工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对员工最大的福利。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员工可以更深的掌握自己的兴趣爱好、潜力和技能,进而可以更加理性的朝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努力,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可以正确地把握和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涉及面还是很少的。该项工作应该尽早开展,并且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一些掌握基本技能的职位不设置职业规划,次要职位设置一定的相关职业规划,重要的职位设置必要的职业规划。企业应成立职业发展委员会用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规划,主要任务是对精英人士、重要职位人士进行定位,而且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进行后期的评断。对员工进行一定的辅导,各个部门的高层通过沟通,最终对员工的职业发展给予相应的建议。
1.新进员工同主管领导对话。新进员工加入企业三个月里,主管领导要同新员工进行对话,其目的就是帮助新员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状况,例如职业取向、技能、未来打算等方面,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对员工的专长和技能进行评估。员工在人力资源主管的带领下填写新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表》,此规划表会囊括多方面的信息:如员工的基本知识、独特技能、潜在能力等,为将来的工作安排提供一定的依据。
3.新员工要掌握所在岗位的技能和从业资格,并不断调整以适应岗位的要求,并且需要完成《能力开发需求表》。人力资源部门每年都会通过《能力开发需求表》、《职业发展规划表》对员工进行评估,了解企业是否给员工提供了合适的、必要的培训并且掌握是否有必要在以后为员工提供培训活动、给予升职机会。更进一步了解员工个体在一年中的表现情况,对员工不同发展阶段给予建议。
五、人力资源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估与调整
1.人力资源规划评估与调整的指标因素。人力资源规划评估是指对该规划的目标与实际落实情况进行比较的工作。依据经济性、高效性和可行性准则,人力资源规划要掌握核心,对重要的控制点进行评估活动,其中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掌握可信的人力资源规划数据、数据是否充足;人力资源环境分析,有没有体现客观性和数据是否充分;企业高层对此工作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员工总数和结构分析,聘任的员工和预期聘任数量进行对比;员工流动性分析,员工流动状况和现实中流动状况的对比等。
2.人力资源规划评估策略。人力资源规划是一个闭环的程序,所以在落实进程中要进行跟踪,迅速发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针对该情况给予相应的措施,最终确保人力资源规划和战略规划共同发展。
(1)创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既可以有效的完成存储工作,又可以及时更新企业员工的个人信息,包括健康状况、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状况、绩效评估等方面,这些数据对企业制定和落实人力资源规划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使用ERP系统进行人力资源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包括员工基本信息、薪酬信息、学历信息、劳保使用信息等。通过分析历史的和最新的人力资源的资料,可以了解现行的人力资源规划措施是否可行。
(2)关键指标评估法,是指干扰企业业绩的重要性可量化进行评估,第一,确定重要指标,第二,对各个指标提供可量化的二级指标,最终完成重要点的可测评化。
(3)调研问卷法,指通过让员工完成人力资源部设计的调查问卷,来评估工作的得失,也可针对不同的调研目的来选定填卷人,也可以对教研提纲专门调查,最后通过分析所得数据,做出调研结果,并且可以给出对应的策略和解决方案。
3.人力资源规划调整方法。面对外部人力资源环境的复杂多变和内部的执行状况的参差不齐,企业应该不断调整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而保证该规划可以顺利的实施。如果企业的运营环境发生了变化,这时就要进行整顿,企业的高层和人力资源部要合力调整战略,探索更加优质的方案;对于突发状况所进行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应该从以前案例中汲取经验;如果存在的困难较大,可以请咨询公司或专家给予一定的帮助,协助解决问题。
(二)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保障作用
在“战略定位,文化引领,管理提升”发展思路的指导下,新的企业文化提升项目开始推行,2012年4月,“你能,我能,大家能,准能!”为核心内涵的文化体系最终形成。这一文化体系集中了企业上下广大员工的智慧,是对企业三次改革和发展重要时期文化积淀的系统总结和高度凝炼,体现了企业广大员工面对困难“准能”克服,面对任务“准能”完成,面对目标“准能”实现的精神。
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方法与制度措施。企业文化本身对人力资源管理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这种保障作用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上。
参考文献:
[1]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Gary Dessle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7th) [M].Newjersey:Prentiee Hall,Inc,1997
[3] 赵曙明.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 谌新民.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曹红月,叶文楼等.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6] 严诚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7] 杨清,刘再煊.人力资源战略[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8] 曹致泉.GZG集团人力资源战略动态规划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
[9] 王文富.企业人力资源预测与规划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10] 王海凤.辽河油田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一、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职业发展的合理规划以及与企业或者组织发展规划的相结合,我们可以根据对员工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该员工适合的岗位和行业。帮助员工更加清晰地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当一个人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才能够有前进的动力,并为实现这一事业职业目标而奋斗终生。在任何社会、任何体制下,个人职业设计更为重要,它是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其实质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发展道路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清晰地了解到生涯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拥有了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够拥有完美的人生历程。当一个人找到了属于自己方向,并且为止努力奋斗的感觉是非常幸福的。同时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在于帮助你树立明确的目标与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个人的专长,开发自己的潜能,克服生涯发展困阻,避免人生陷阱,不断修正前进的方向,最后获得事业的成功。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决不只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力条件找到一份工作,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进一步详尽估量主、客条件和内外环境优势和限制,在“衡外情、量己力”的情形下,设计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合理而又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企业进行员工的职业规划能够帮助员工加强自我的认知,以及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和定义,更有利于职工今后的人生规划。员工可以通过自我的认知,更加清晰职业发展方向,一旦员工明确了自我发展规划便能够坚定地走下去,不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还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业绩。当然,这也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的发展。对于不适合本该公司或者该岗位的员工可以根据员工的兴趣进行调配和管理,从而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三、企业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究
(一)企业需要逐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体系
企业在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设计时,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企业需要面对的困难也会很多。因此在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中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体系,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整个体系执行的可行性,另外我们还要建立起各项保障措施,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等进行综合考虑。企业可以建立起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及与岗位贡献相匹配的薪酬制度,同时完善人才的选拔、跟踪、培养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职业生涯规划体系,帮助员工选择相匹配的岗位。
(二)企业加强对员工生涯规划
企业加强员工生涯规划的指导,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员工将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帮助员工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更好地体现出个人的价值。同时,企业招聘时,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员工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个人爱好、个性特征等基本资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这些职业倾向测试可了解员工的职业兴趣,企业同时可以根据以上的信息合理安排员工的岗位。企业的人力资源在具体工作时,可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要大力地宣传和鼓励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加强企业对员工职业规划的重视度,积极为员工提供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合理的安排员工的岗位,使员工都能够充分发挥优势和潜能。
(三)推行在岗培训,完善培训体系
在员工的整个职业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培?系统,帮助员工了解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行业。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提高员工的觉悟,从而帮助员工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的发展规划,不再迷茫和徘徊。同时,企业也能够通过培训了解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帮助企业储备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只有将这些优秀的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够发挥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