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禽实训总结

养禽实训总结

时间:2022-03-28 13:55: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禽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养禽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动物解剖 畜牧兽医专业 改革

动物解剖课是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兽医兽药专业、实验动物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动物解剖课的设计和内容因面向专业不同而有不同侧重点。畜牧兽医专业是我院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在三年的建设期内,面向该专业的动物解剖课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实践,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就该课程的改革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一、 岗位轮动模式下的课程定位

畜牧兽医专业作为国家示范校性建设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三年的建设期内,探索和创新了专业建设,开创并实践了“岗位轮动”教学模式,面向养牛与牛病防治岗、养禽与禽病防治岗、宠物疾病诊治岗和群发病防控岗四大工作岗位展开轮动式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物养护能力和疫病防治能力。为高效实现上述目标,畜牧兽医专业整合原有课程,并重新设置了基础平台课、专业核心课和拓展课的“三层次”“金字塔”式课程设置,其中专业核心课践行“岗位轮动”的教学模式,实现岗位化教学。

基础平台课作为课程体系中的“塔底结构”,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专业核心课教学的基础,包括兽医基础平台课和畜牧基础平台课,动物解剖与动物生理、动物生化、动物药理、动物外产科、动物微生物等课程同属于兽医基础平台课。为了给其他基础平台课和上层的专业核心课的岗位化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1、掌握动物体各组织器官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2、熟练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具备区别正常和病变的能力;4、熟悉临床听诊、触诊和叩诊的部位;5、熟悉常规外科手术通路的组织器官位置关系;6、掌握动物生长发育规律。实现学生动物养护能力和疫病防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程设计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遵循学院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开放办学不断创新”的办学理念,课程组秉着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设计理念,建立了四大课程设计思路,即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主线,以探索实施岗位化教学为突破口,将边教、边学、边训的三边式教学融入全过程。

在课程设计中,考虑到合格的畜牧兽医从业人员所具有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在强调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严谨踏实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内容直接面向专业岗位能力需求

课程组顺应都市化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面向养牛与牛病防治岗、养禽与禽病防治岗、宠物疾病诊治岗和群发病防控岗四大工作岗位,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载体定位为牛、家禽和犬、猫。

针对畜牧兽医专业以培养学生动物养护能力和疾病防治能力的目标,设置重点内容。其中针对疾病防治能力,重点设计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讲授内容,针对动物养护能力,重点设计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的讲授内容。

岗位轮动模式下的动物解剖课突出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技能分为基本技术、关键技术和综合技术。基本技术包括动物体表各部位识别、解剖器械的基本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和维护;关键技术包括动物体各系统器官结构识别;综合技术包括常见动物的实体解剖。

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本身认知能力,以大体解剖为主,组织学内容适当渗透到各章节。

四、集成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根据本课程专业性、职业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组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动物解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教学中采用边教、边学、边训的“三边式”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电化教学、实体解剖和活体触摸等多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分别采用分组讨论法、项目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上通常采用病例引入、学生讨论、任务提出、学生认知与教师引导、任务总结与考核的教学过程。

五、实现过程、团队和实践考核一体化

动物解剖课实践性强,所以在考核中重在实践操作,考核方式实现过程考核、实践考核和团队考核一体化。过程考核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作业和卫生情况等;实践考核是专门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包括标本认知、实体认知、解剖技术等;团队考核是指在分组实践中考察团队成绩,并以此作为个人总成绩的一部分,将个人在团队中发挥的作用作为考核的一种方式。

第2篇

关键词:职业院校;社团类型;职业类社团;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72-04

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困难问题长久存在。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从事一定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那么如何在就业之前有效利用在校学习时间,增强就业竞争力就是每一位从事职业教育的人应该探讨的课题。[1]课堂理论教学及岗位实习都是必不可少的职业教育形式,那么如何将这种职业教育形式进行延伸,获得更多的岗位技能培训呢?笔者认为,大学生社团可以用来达到这一目的。

大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引领。大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意愿,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组成一个团体,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团体活动满足个人兴趣爱好。职业院校大学生社团中的职业类社团通过开展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竞赛、职场实景模拟等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激发学生的职场竞争意识。[2]

一、江苏职业院校社团发展现状

目前,江苏省共有260多所中、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社团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大学生业余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以职业培养为教育目标,社团建设也体现了职业特色――职业(专业)与社团建设相对接,产生了职业类社团。[3]

江苏省各级职业院校都建有职业类社团,其中尤以江苏省国家级示范院校职业类社团类型最多,社团活动也丰富。目前,大学生社团建设具有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有以下几所:江苏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速冻食品协会、焙烤协会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63个,社团占比为40.6%。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园艺技术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盆景协会、花艺协会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37个,社团占比为35.9%。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自动化生产线协会、先进智造创新社团、罗克韦尔自动化技术研习社、3D开拓者学社、欧姆龙自动化技术研习社、奋进机械模型工作室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49个,社团占比为43.8%。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养禽创业社团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41个,社团占比为49.4%。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新材料协会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30个,社团占比47.6%。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会计专业,该校设立了与之相关的会计电算达人社等专业社团,职业社团29个,社团占比为35.4%。

这些国示范职业院校所建立的与所设专业相关的职业类社团在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在各项职业技能比赛中这些职业院校的参赛学生大多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例如,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扬菜烹饪学院在2016中国(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上获得6枚金牌,5枚银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参加2015年“全国第二届动物防疫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兽医专业毕业生获得冠军并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3D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一等奖(工业与工程设计大赛)、二等奖(“天远杯”逆向设计大赛);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高职组“鸡新城疫抗体测定”项目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第二届全国高分子材料专业技能竞赛”中机械工程学院代表队最终荣获团体一等奖,2014级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同学获材料性能测试一等奖、塑料注射成型一等奖、材料鉴别一等奖;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2016年江苏省“福思特&新道杯”会计技能创新大赛中学生参赛队获得高职学生组团体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综上可见,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意识养成、职业技能获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类社团对大学生的专业成长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

(一)职业类社团活动作为一种第二课堂形式,能促进职业知识学习

社团是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载体,职业类社团活动内容以职业知识为主,开展各种与职业知识相关的活动。社团可以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知识竞赛、职场情景剧等形式的活动将有限的课堂时间加以延展,带动广大同学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巩固职业知识,并且做到活学活用。职业院校学生可以通过参加职业类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复习、巩固职业知识,甚至他们也能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弥补课堂上尚未理解的知识,做到另类形式的补课,对职业知识“查漏补缺”。

(二)职业类社团活动作为一种职场模拟形式,能促进职业道德意识的养成

职业类社团活动作为一种第二课堂形式,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对职业知识的进一步再学习和知识的巩固,职业社团还可以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社团通过聘请校外职场中的岗位标兵、能手等优秀的专业人才来校做专题讲座,进行职场模拟训练,手把手传授职业技能。这种言传身教式的培训不仅让广大学生学到了知识、技能,而且更能够让他们体会职场,树立职业道德意识。在校期间的学生由于缺乏身临其境的感受,因而难以形成职业道德意识,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对职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职业类社团可以通过开展这类专家进校园活动弥补我国部分职业院校缺乏实训场所,教学与职场训练相分离的不足;也能够更早地训练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职业类社团活动作为一种校内实训形式,能促进职业技能的获得

职业院校实行的职业教育让学生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类社团开展的社团活动不仅要涉及到职业知识、职业道德,也要促进学生获得职业技能。职业社团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把社团活动场地当成职业技能实训场地,丰富了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形式,磨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精湛的职业技能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职业社团举行的各种有关职业技能的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由于不存在考试或考核的压力,其形式也活泼多样,可以让学生毫无压力地轻松获得并磨炼职业技能,弥补了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的不足。

三、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发展存在的问题

职业类大学生社团虽然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意识养成、职业技能获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存在着缺乏规划性和缺乏指导性两个方面的不足。这两方面的不足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一)职业类大学生社团活动缺乏规划性

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就其机构管理和活动开展而言存在缺乏规划性。有些职业院校的职业类大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不严格,社团没有年度活动计划和总结,社团活动内容缺乏内在联系,没有系统性。

(二)职业类大学生社团活动缺乏指导性

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就其发展过程、开展的活动内容而言也存在着缺乏指导性。有些院校的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时,活动内容安排比较随意,尤其是在与专业课知识的联系上缺乏紧密性,没能很好地发挥社团活动的第二课堂职能。

总之,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只有从其创立之初就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做好明确社团定位与社团活动规划,才能发挥其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

四、关于职业院校大学生社团类型建设创新的思考

职业院校大学生社团建设应该突出职业特色,着力发展职业类社团。在建设职业类社团时要考虑职业类社团不同于非职业类社团,其活动计划应该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职业技能竞赛内容等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相得益彰。但是,有些职业类社团活动实际操作中存在流于形式、活动内容安排随意无计划,甚至偏离社团性质等问题。社团活动缺乏规划性的原因在于社团缺乏专业指导,没有专业老师参与社团活动的规划,社团活动的全程操作由缺乏经验的学生完成。要想解决上述问题就要从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4]

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建设要从创新的三个层次“更新――创造――改变”入手,进行去腐除弊的改革建O。具体实施步骤为:更新社团教师指导队伍,引进优秀专业教师,促进职业知识的学习;创造新的活动场所,开放模拟实训场所,促进职业道德意识养成;改变社团活动的传统模式,开展职业类社团精品活动,公开展示精湛职业技能。

(一)优秀专业教师引领,促进职业知识学习

要解决职业类社团发展存在缺乏规划性问题,需要首先解决社团缺乏指导性这一问题,即社团配备指导教师的问题。职业院校应对社团指导教师进行选拔、培训、考核,让出色的专业教师来指导职业社团活动,培养出色的专(兼)职社团干部并做好社团干部传帮带的工作。

职业类社团活动作为一种第二课堂形式,要想发挥促进职业知识学习的目的,首先必须做好职业类大学生社团的归口。做到以专业为依托,对职业类大学生社团进行归口管理,由对应专业所在院(系)负责该职业类社团的注册管理。社团所在院(系)选派具有优秀专业背景的青年骨干教师做社团的指导教师。社团指导教师要职业社团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并按照活动计划开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各种活动。专业而有效的引领将会使职业类大学生社团活动真正发挥第二课堂的职能。

(二)开放模拟实训场所,促进职业道德意识养成

目前,江苏省各职业院校均在不同程度上建有校内外实训场所,提供模拟工作环境,让大学生在这种“类真”的模拟工作场所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身临其境的”工作体会,训练职业技能,培养工作能力,养成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院校要创造条件对全校学生开放这些校内外模拟实训场所,大学生职业类社团要有计划地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到模拟实训场所进行相关的职业训练。通过有计划地进行模拟实习实训,社团成员不仅能够在职业体会、职业技能、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意识方面获得更多的提升,而且职业类社团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将获得职业道德意识传递给全校其他学生,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有助于形成全校范围内的普遍的职业道德意识,大大提升学生未来求职的竞争力。

(三)开展职业类社团精品活动,公开展示精湛职业技能

职业类大学生社团要开展职业技能精品展示活动,公开展示精湛职业技能。职业类大学生社团在每个学期要挑选出一部分出色的社团活动,反复演练并形成精品社团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公开活动,展示精湛职业技能。抓好职业类大学生社团精品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社团成员的职业能力,宣传社团活动成果。优秀的社团活动能够发挥其影响力,促使广大学生尽早树立职业理想,提升专业学习兴趣,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发挥对职业类院校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周稽裘.现代职业教育要突出强调转型发展[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3(11).

[3]刘力为,林琳,王楠.依托职业类社团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韩尚峰,朱义清,吴海英.大学生职业类社团发展现状研究――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