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4 13:5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年年初以来,黑江省庆安县以党建为统领,狠抓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强化服务、维护稳定四项重点工作,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吉庆平安”社区。
夯实基础,打造社区服务平台。有效解决活动场所:通过政府购买、异地置换、原地改造升级等形式有效解决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实现社区活动场所自有率和达标率两个100%。完善服务功能:严格按照“十有”(有固定活动场所、“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标准的警务室、正规的卫生服务站、健全的文体活动室、配套的图书阅览室、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先进的电教远教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齐全的档案资料)标准,健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以安泰街道庆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样板全新打造了3个党群服务中心,中心可以提供娱乐健身、日间照料、文艺书画、便民餐厅等服务,目前,每个街道都形成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辐射3个社区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提升能力,培养高素质社区干部队伍。打造“三能型”(能服务、能管理、能协调)党支部书记队伍:通过举办书记讲堂、理论研讨、选派学习等形式,加强对社区书记的培养,提高他们服务、管理、协调的能力和水平。打造过硬的党员队伍:建立社区党员党建微信平台,上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相关党建知识200多条,使社区党员能够掌握更多的党建知识,有效提升党员队伍素质。打造“奉献型”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经验丰富、威信高、带动作用突出的优势,围绕设施维修、医疗保健、义务巡逻、帮残助困等组建“五老”人员服务队6支,带动200多名志愿者参与社区活动和建设。
强化服务,深入开展特色载体活动。推行特色“党建+”工作室模式:推进社区“党建+服务”“党建+民生”“党建+社会治理”,紧紧围绕社区广场健身、帮民解困、为老服务等项目,建立了特色党建工作室12个,围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卫生整治等开展特色主题党建活动36场次,覆盖居民2000多人。推进10分钟便民服务圈建设:大力实施以“便利服务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为主题的“双进”社区服务活动,目前,引进便民便利店、社区卫生所、养老服务中心45家,设立便民服务点48个,制作便民暖心卡2000多张。推进党员先锋岗建设:根据无职党员和在职党员的特长,按照“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围绕宣传教育、法律咨询、医疗保健、计生服务、民事调解等内容设立先锋岗24个,为党员搭建发挥作用的平台。
维护稳定,积极破解社区发展难题。深入开展走访调研:落实“一线工作法”,街道、社区党员干部走访群众5000多户,帮助居民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个。实行社区党员干部包片联户:推行“一帮一”“一帮多”帮扶工作,实行每名社区党员领导干部包1个党小组、联系2户贫困户,每名社区党员联系1户贫困户。目前,结成帮扶对子240对,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400多个。实行社区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制度:依托党建工作室,在每个社区设立接待室,将每周三定为接访日,班子成员实行轮流接访。目前,通过接访帮助居民解决矛盾和困难36个。(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庆安县委组织部)
关键词: 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平安和谐 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社区文化作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经历几年的发展后,在丰富居民生活、促进安定团结、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但是,根据社区文化发展实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
社区文化建设这几年来一直在搞,不管是在职职工文化生活,还是居民文体活动上,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2、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3、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结合中国水电一局有限公司基地管理处社区几年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探索,笔者认为,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平安和谐,就要以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为主导,以创建文化网络,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促进社区稳定和谐为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社区文化骨干为组织保证,扎实推进和谐文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社区文化才能蓬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抓组织建设,建立有序的社区文化工作机制
基地处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要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推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和社区建设规划,量化硬件、软件指标,逐月、逐季考核,予以重点发展。首先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专(兼)职从事社区文化工作的人员,使之形成基地、社区、小区三级联动的文化工作格局,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其次,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形成党委、总支、支部牵头,相关部门科室配合,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实事共办,共谋发展的格局,不断把各项资源优势整合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2、要抓好阵地建设,搭建良好的社区文化发展平台
社区文化阵地是开展社区文化工作的基本条件。为给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文化活动空间,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要结合社区区域优势和实际,树立“共建共享、共促发展”的理念,建设一批社区文化活动阵地。我们水电社区自成立以来,兴建了社区健身娱乐小广场,新建了阅览室和图书室,建立了文化宣传长廊。为开展社区文化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上,社区文化活动精彩纷呈,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良好功效。
3、要抓好队伍建设,夯实社区文化建设基础
社区文化队伍是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建中老年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门球队,鼓励他们参加局内、外各项文化活动,使社区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其次要注重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广泛吸引群众参与到建设特色文化家庭中来。水电社区从2000年陆续开展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吸引辖区住户积极参与,为社区的平安文化献计献策,为弘扬平安文化各树一帜。在2001年有70户文明家庭、模范儿媳、模范丈夫的典型代表受到了社区的表彰,使平安文化成为水电社区的特色文化。对倡导文明生活方式,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
4、抓好活动创新,丰富社区文化内涵活动是社区文化的生命。社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精神文明的一种传扬形式,也成为社区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我们逐步改变了过去文化工作侧重搞娱乐活动的做法,注重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道德教育、科教文化卫生知识普及和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社区再就业中心这一载体,为待岗失业人员举办各类培训班,解决就业问题;开展党员帮扶结对活动,弱势群体救助活动,开展廉洁文化进社区活动等,使社区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文化作用更加突出。
5、抓特色文化建设,提升社区文化品位
政府采购是政府部门或所属集团在财政监督下,通过公开招标和公平竞争,从国内外市场采购货物、项目和服务的行为。那么有关2021年政府采购工作总结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2021年政府采购工作总结例文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2021年政府采购工作总结例文参考1
今年来,我区政府采购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及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紧紧围绕“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稳步推进”的工作方针,加强管理,严格程序,有效的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提高了政府采购资金使用效率,保护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取得了显著实效。截止6月底,区本级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671、25万元,采购次数78次,节约资金230、3万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确保政府采购规范运作
为了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我们印发了《西峰区20_年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单位有关事宜的通知》。这些办法的出台,为正常有序地开展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使政府采购制度建设更加完善,规范了政府采购。
二、扩大采购范围,不断提高政府采购规模
我区在实施政府采购以来,逐年扩大政府采购范围,采购项目由原来的三大类扩大到十四大类,主要涉及公务用车的燃油、维修、装饰、清洗,标志服装(金额在500元以上),办公自动化设备,办公用品、电脑耗材(金额在100元以上),网络建设,办公家俱,图书资料(金额在1000元以上),医疗器械,冬季取暖用煤,房屋维修(金额在10000元以上),公务用车,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专项购置、维修项目及大宗的低值易耗品,用财政性资金安排的农业综合开发、财源建设等项目。
三、严把政策关口,切实加强公务用车管理
一是坚决杜绝车辆采购过程中的违规现象。在车辆的购置审批过程中,严格按政策办事,实行“两审三控”制度,保证和维护政府采购制度的严肃性,有效地遏止了公务用车消费过快增长,节约了财政资金,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二是进一步规范审批程序,严把审批关口,实行专人负责、定期集中统一上报。凡新购、过户车辆,必须先由采购办逐一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才能提交分管局长审定并签署意见,必要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后方可办理。
四、强化制约监督,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监管职能
一是从采购项目申请到采购资金的结算支付,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操作规程和监督手段;二是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制定了不同监督管理办法;三是政府采购重大问题提交分管领导进行研究审批;四是建立了财政部门为主,纪检监察、审计、质检等部门共同配合的有效监督机制,主要政府采购活动均邀请纪检监察部门进行现场监督。五是开展了政府采购服务反馈制度。通过反馈调查活动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质量来开展政府采购工作。
五、创新采购办法,政府采购工作有新的突破一是我区服务类政府采购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20_年签订了区直定点车辆保险协议,实施了公务车辆保险暂行办法,建立了一车一档,20_年全面推开服务类政府采购工作奠定了为基础。服务类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对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车辆管理,堵塞漏洞,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对办公用耗料和印刷品等实行协议供货制度。目前已和114家销售商签订了协议书,并试行运行。三是以网络为依托,与其他各县实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政府采购区域市场,实现上下连动式采购、区域间横向联合采购。
六、丰富活动载体,狠抓商业贿赂专项整治
一是以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领会有关精神,充分认识加强财政系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对新时期政府采购工作及治理商业贿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按照市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的要求和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自查自纠,边查边纠,强化工作落实,确保政府采购成为阳光下的交易。
总之,近年来我们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别单位仍然缺乏政府采购意识,存在化整为零规避政府采购现象。二是政府采购管理机构和执行机构尚未分设,制约着政府采购监管、采购职能的充分发挥。三是专家库建设不够完善,在面对一些要求比较特殊的采购项目时,缺乏专业人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整改,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努力使我区政府采购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
2021年政府采购工作总结例文参考2
20_年以来南皮县政府采购工作不断健全政府采购制度,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扩大政府采购规模,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按照“逐步拓展、依法规范、稳步推进”的原则在探索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规范,使政府采购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1-6月份完成采够项目26个,采购总额2543万元,节约资金295万元,节支率10、4%。(其中:评审项目14个,审定金额1526万元,审减金额275万元,审减率15、26%;政府采购项目14个,采购金额1017万元,节约资金20万,节支率1、93%。)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采购行为
我县政府采购工作始终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在严格执行上级政府采购制度的同时,先后制定了《南皮县政府集中采购办法》、《南皮县政府采购定点单位管理协议》、《南皮县财政局关于政府采购定点单位实行月报制度的规定》、《车辆购置协议书》等制度。今年以来,围绕如何做好政府采购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工作,我们又制定了《政府采购中心廉洁服务制度》、《政府采购监督制度》。由于制度健全,截止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工作人员违反廉洁服务制度问题。
二、制定政府采购计划,按月统计上报
为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各单位按《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规定的项目和标准,编制部门《年度政府采购预算计划》。各预算单位每月填报下月采购计划,对没有报预算及计划的,政府采购中心不予批复采购手续;自行采购的,集中支付中心不予付款;如特殊需要增加临时采购的,必须按相关规定追加预算,批复后方可执行。定点采购单位每月报送商品目录及价格,以便于采购办进行分析以进行管理。
三、强化监督,依法规范
要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发挥其“节约资金,防范腐败”的作用,成为“阳光工程”,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政府采购人员在加强自身政治修养,提高政治素质的同时,在日常采购活动中要注重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能。在保护采购人、供应商合法利益的同时也维护了采购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及名誉权。
为了发挥纪检法制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保驾护航作用,每次招标采购活动,纪检法制部门都会全程参与监督整个招标采购过程,监督工作人员是否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组织实施招标活动,参与处理招投标过程中的突发事宜。
对于每次招标采购工作,组成后期审计小组对货物的质量及价格进行审计。定期组织纪检、法制、审计部门及部分采购单位人员对定点单位所售商品价格进行审计,对于价格偏高的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定点资格的处理。
四、广泛信息,确保公平竞争
根据采购单位申请如果达到公开招标数额的,一律采购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信息在河北政府采购网、中国政府采购网,扩大招投标范围,促进投标商之间的公平竞争,真正实现了电子化政府采购。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项目,除在指定媒体上外,还在县电视台进行公告,使供应商能及时获得招标信息。
五、从实际出发,多种采购方式并用
我们根据采购项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采购方式。多种采购方式并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坚持以性价比作为确定中标的主要标准。同类规格、性能的,看谁价格低、服务好;同等价格的,看谁质量好、性能优;同类规格、同等价格的,看谁的企业规模大,实力雄厚售后服务有保证。
二是对于数额较大、影响面广、对商品的时间要求宽裕的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经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中标单位。
三是对于一些时间要求紧、品牌、规格型号比较统一的采购项目以询价方式进行采购。
六、注重评委管理,做到逢“招”必“抽”
鉴于目前我县专家库人员数量不多,涉及行业也偏少的情况,我们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专家,扩大专家库人员。所有招标项目评审专家全部在专家库中抽取,对于比较专业的招标项目,统一去市政府采购办专家库抽取专家,采购单位及采购办均不能直接与专家接触,专家在开标前一小时才能了解招标内容,确保整个过程的公正性。
七、开拓创新,招标过程实现全透明
在招标现场,我们利用投影机展示招标全过程。主要程序是计算机提前设置好计算公式,先由各个专家评委进行分项打分,然后由工作人员将评委分数依次录入计算机,每个评委所打分数全部由屏幕一个一个展示出来,待全部分数录入完毕后计算机将评分结果在屏幕上展示给供应商。当场由主评委宣布中标结果。这种开标方式真正实现了完全公开透明,无论专家、采购单位还是供应商都对此无不赞同,落标供应商对全过程无任何异议,因此没有出现过投诉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
八、加强学习培训、廉洁自律及思想素质教育
加强采购队伍自身建设,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对政府采购工作的要求。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采购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坚决杜绝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自觉接受广大采购单位、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与纪检、监察等部门加强协作和配合,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加强内控制建设,强化对公务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之制度化,经常化,提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切实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2021年政府采购工作总结例文参考3
20_年,政府采购办在旗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指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提出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政目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各项整改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改善工作作风。统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推进源头治理腐败”等两条主线。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依照达旗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扩大规模、规范管理”为工作重点,加强各项监督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在旗委实践办的统一部署,第九督导组全程督导下,我办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进一步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解决突出问题、改进工作作风、建立长效机制为重点。在历时9个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紧密结合政府采购工作实际,环节紧扣,稳步推进,认真组织学习调研,搞好对照检查,狠抓整改提高,扎实完成“规定动作”,出色做好“自选动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活动,查找了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查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种表现。探索有效方式方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
二、积极推进帮扶工作
我办按照旗委下发的《关于印发达拉特旗县级领导、部门联系包扶苏木镇(街道)、嘎查村(社区)工作方案的通知》([20_]20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帮扶工作。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二是领导小组对包扶的昭君镇巴音嘎查色古楞嘎查进行了入户调查。召开村社、老党员等座谈走访的形式,制定了帮扶措施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上报了实践办。三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给予了两户困难户每户价值伍佰元的生活慰问品。
三、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志愿者进社区活动
我办根据旗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深入推进在职党员志愿者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的通知》(达党组发[20_]18号)文件的要求,积极宣传动员,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领取任务。20_年政府采购办在职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共进入社区四次,打扫包片卫生环境;帮扶了一名贫困大学生,给予了一千元的助学资金;帮助一名贫困老人完成了“小心愿”。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发挥在职党员的能量,为社区建设添砖加瓦。
四、编写了供应商投诉程序并对供应商登记备案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政府采购法》,完善政府采购机制,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政府采购行为,保护参加政府采购活动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为更好的促进我旗政府采购工作的发展,根据全旗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办编写了供应商投诉程序,解决了供应商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投诉无门的问题。同时,对供应商进行了登记备案。
五、强化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确保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运行。
一是根据自治区、市集中采购目录,结合达旗实际,出台《20_—20_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限额标准和公开招标限额标准》(已报送政府审报),力争政府采购规模与范围有新突破。
二是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和管理办法》(财政部74号)和《政府采购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内财购〔20_〕149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政府采购工作。
三是20_年我办联合审计、财政监督部门就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采购范围、采购方式、程序的执行情况采取不定期有重点的方式,对全旗机关事业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更好的规范了达旗政府采购行为。
截至20_年11月25日实际采购规模达到29940、69万元,节约资金1768、3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5、58%。其中:货物类采购金额为3157、71万元,节约资金680、34万元,资金节约率为17、73%;工程类采购金额为26279、02万元,节约资金1072、99万元,资金节约率为3、92%;服务类采购金额为503、97万元,节约资金15、01万元,资金节约率为2、89%。公开招投标48批次,采购额27115、67万元;询价3批次,采购额1004、85万元;单一来源6批次,采购额1891、97万元。公开招投标48批次,节约资金1147、06万元,节约率为4、06%。有效地降低了财政支出,限度地发挥了资金使用效益,为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利益、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构建公开、公平、公正、和谐的政府采购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在政府采购和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宣传培训力度不够,认识还不够到位。尽管我们作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和培训工作,但由于政府采购是深化财政改革的一项具体工作,目前,在工作中还没有完全认识到位,还没有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社会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二是由于财政较为困难,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力差。编制预算是政府采购工作的源头和基础,也是政府采购的关键环节,所以达不到“应编尽编”和“应采尽采”的要求。
一、新形势下社区团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江汉区位于武汉三镇汉口一方最繁华地域,素以商业闹市中心著称。全区总面积33.43平方公里,辖13条街道11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约44万,其中35岁以下青年10万余人,其中14—28周岁青年近5.6万人,人,青年团员近1.3万人,青年党员3000余人,直属团(工)委29个,团总支5个,各级团支部636个。近年来,我们结合区情,按照“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区建设、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工作方针,坚持“南北联动,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紧紧把握“典型引路、稳步推进、齐抓共管、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南面结合人口密度大,社区居住卫生环境较差的特点,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团建;北面结合居民住宅小区化,配套设施较齐全的特点,以社区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团建。全区先后有6个小区被评为省、市级“青年文明社区”,14个小区获得区级荣誉,部分社区建立了社区联合团支部。
1、从社区团的工作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社区团建组织网络。
一是加强街道团工委建设。逐步配齐配强街道团工委负责人,充实了街道团的工作力量,为社区建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将社区团建与非公团建工作相结合,在抓点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有效的社区团建工作模式。全区共建立非公经济团组织80余家,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团建的发展。三是探索建立社区联合团支部。部分街道按照“组织关系统一管理,团的活动融入社区”的工作思路,以社区为一个统一的功能区,依托辖区内的企业成立社区联合团支部,在社区内扩大了团的工作社会影响。四是着力加强团的组织建设。采取“块块牵头、条条参与、条块结合”的原则,在街道团工委的统一协调、部署下,动员社区内的青年群体组织,积极参与创建“青年文明社区”活动,从而实现了社区内不同隶属关系的青年群体组织跨行业、跨部门、跨组织层次的区域性联合,扩大了团的工作领域。
2、从社区需要和团的工作特点出发,不断完善社区青少年服务体系。
一是以青年理论学习活动为龙头,提高社区青年素质。我们指导社区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引导社区青年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不断拓宽青年的知识面,逐步提高青年理论素质。全区涌现出以汉兴街常二社区、常青街扬子社区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示范社区。二是以“青年文明号服务卡助万家”活动为抓手,为社区居民开展各类承诺服务。以李运玲、陈宇为代表的220余名优秀青年在服务中磨练了意志,锻炼了本领,荣获省、市、区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并涌现出了以区房地局为代表的73家国家、省、市区级“青年文明号”。三是以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为主要形式,强化社区服务工作。我们在大力加强各级青年志愿者服务站(队)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同时,通过建档立项,招募社区内有一技之长、热心公益事业的团员青年参加志愿者行动。全区113个社区中成立了300多支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共有3万余名青年参与了社区家政、清洗、医疗、家电维修、社区治安等多种志愿服务。四是发挥优势,为下岗、进城务工青年再就业工作服务。各街道团工委结合街区创建工作实际,积极为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办实事,通过兴建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和便民服务网点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为660余名下岗、进城务工青年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五是建立以“青少年维权岗”为主体的青少年维权联动机制,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几年来,各级团青组织坚持以提高社区青少年自护意识为目的,切实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遵循“依法维权,规范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社区青少年维权服务工作力度,圆满解决维权个案100余起,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六是以建立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为目的,充分发挥社区优势。采用成人仪式、红领巾“广播站”、学生假期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组织中、小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管理工作。
二、目前社区团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4年2月,我们有针对性地在满春街肖家社区、常青街扬子社区等8个社区中开展了社区团建与青年工作问卷调查。从社区基本情况,社区青少年基本需求、专业技能、业余爱好、社区意识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了社区团建的现状和社区青年的基本情况。从调查中凸现出目前在社区团建中存在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问题:
1、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些青年不知道自己居住在什么社区,更谈不上参与社区活动,社区的认同感较差。一些单位的社区共建意识不强,对街道社区工作支持不够。大家对社区建设的重要性虽然有一定认识,希望通过社区建设解决自身需求,但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不强。
2、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团建工作中的核心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面对共青团的开放性、社会化发展对团的传统工作模式和资源获取方式带来的新冲击。部分街道团工委仍以不变应万变,习惯于条块分立,垂直领导,团的工作只停留在开会发文阶段,存在走过场、重形式、缺乏理论指导等现象,不能充分有效地协调本辖区内社区单位和团员青年的活动,更没有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3、团建工作覆盖面较小,团员意识淡化。全区大部分社区尚未建立团组织,对社区内的团员青年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致使团员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随着进城务工青年、待业青年、下岗青年等青年群体的出现,给团员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出现一些空档。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待业、下岗、进城务工青年中的团员,团组织关系没有转入所在的街道或社区,长期留存在学校、原单位或户籍所在地,成为“档案团员”,不能过上正常的团的组织生活,按时缴纳团费、参加团的活动,团员意识逐渐淡化。
4、团建工作的薄弱环节较多。调查显示,在社区青少年的多元化需求中,青少年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十分突出,但社区团建工作组织形式单调、手段缺乏、力度不足,没有依据青年需求的前瞻性和实用性特点来开展工作。在工作手段上,存在着学习与实践不结合,活动与工作不结合等一些矛盾。社区团建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团费、义务劳动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没有把团组织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缺乏社区团建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工作力度上,团员的权利与义务不一致,团员先进与不先进一个样,团组织没有权威性。
5、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阵地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社区活动发展的“瓶颈”。社区作为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基本单位,其文化生活氛围的好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二成的青年认为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能够满足需求。青年对优化社区文化生活氛围热情很高,60%左右的青少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化场所和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现有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利用率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6、社区团组织建设缺乏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法规保障,政策支持的力度不够。目前,在基层团组织中,团干部普遍感到团建工作不知从何入手,既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也缺乏相应的法律、政策依据,导致社区团建工作仅凭热情,规范化、持续性的运作方式没有形成。
三、加强和改进社区团建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1、抓好社区成员社区理念的培育。一是要确保社区服务切实服务于社区成员,为居民办实事。二是要确保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决策,确立社区成员的主人翁地位。三是要确保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服务,唤起社区成员主动的社区行为。街道、社区团青组织在社区意识的培育过程中要注重打响团的工作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努力提高社会效益,使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感受到社区团建有其利益所在,强化社区内青少年组织归属感,使“参与、互助、和谐、文明”的社区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社区团建工作。
2、巩固街道团工委核心作用,实现以“块”为主的社区团建模式。街道团工委依托工委而建,是社区中最稳固,最可靠的青年工作机构,作为社区青年工作的核心,有优势,也比较科学。加强社区团建,一是要加强街道团工委的自身建设,提高街道团工委的协调能力和吸纳能力,把社区内重点的、有影响的单位团组织的负责人吸纳到团工委委员会中来;二是要在街道工委领导下,对辖区内机关、企业、事业等单位团组织参与“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实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三是要适应城市管理体制转换的社区发展的要求,结合辖区特点探索形式多样的社区团青组织的组建模式和内容丰富的青年工作方法。
3、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逐步完善社区团建的组织网络。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工作;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健全的团组织。这是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和团的组织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当前,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建团和团建任务相当艰巨,街道团组织、社区居委会要着重加强对辖区内无明确挂靠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建团工作,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团建新途径,努力消除社区团建管理上的“空白点”。要努力创新社区团建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逐步形成社区共青团“小机构、多载体、大服务”的工作格局。
4、加强社区流动团员管理。对符合条件能够转接团员关系的,尽量把流动团员的组织关系转到街道或社区,一是让流动团员回去办理有关手续,转来组织关系;二是向团员流出单位发出联系函,商洽流动团员组织关系的转接问题,并请团员单位协助做好流动团员的管理工作。对以个体流入社区又无单位的团员进行直接管理;对以个体流入社区且有单位的团员进行委托代为管理;对随单位流入社区的团员进行协助管理。探索团员社区报到制,对住在社区的在职或在校团员,经居民区团组织登记后,持团员证参加社区内的团员活动,并在本社区的各种活动阵地中享受社区团员的同等待遇,他们在社区的活动情况由街道或社区团组织定期向其所在单位团组织进行反馈,通过“团员团藉的双重管理机制”,督促团员双向履行团员义务,实现团员的流动性管理和全程服务,逐步加强团员的属地化管理。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预防;社区建设
中图分类号:DF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03-0079-04
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基本情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现状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主体普遍学历低、年龄层次低、幼年多发生过失范行为,犯罪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据连云港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呈现总量高发、刑事案件高发的趋势,农民工犯罪量占该地区所有犯罪量的比例由21世纪初的30%上升到现在的80%,而在农民工所犯刑事案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已由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上升到2009年的10%。2010年上半年连云港看守所在押人员中,30岁以下人员共2719人,其中农民工和无业人员1991人,占71.34%,以男性为主。这一比例在2007-2009年分别是56.32%、58.09%和66.8%,呈逐年上升趋势。无业人员中新生代农民工又占较大比例。南京雨花台区检察院调研资料显示,2006年雨花台区所有犯罪中有40%是新生代农民工所为,2009年这个数据已经上升到75%。
(二)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特征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是他们融入城市受阻的结果。新生代农民工强烈希望通过努力改变自身经济困境,过上城市人的生活;城市丰裕的物质生活方式无形中又拔高了他们对物质生活的期望目标。由于自身能力不足造成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社会保障制度等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增加了他们的失落感与相对剥夺感,导致其极易偏离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准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呈现以下特征:
性突出。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长时间积累的仇富、仇官心理以及相对剥夺感、城市边缘感会产生报复社会、憎恨城市的扭曲心理,微小摩擦便会引起过激行为,他们可以为口角之争连砍数人,而更多的是没有目的性的伤害与攻击无辜尤其是城市人。另外,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量一直居高不下,2003至2007年间连云港市新生代农民工暴力犯罪占城市新生代农民工总犯罪量的比例分别是56.24%、66.08%、68.02%、61.15%和58.59%。
犯罪类型集中。调查表明,连云港市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案件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达八成以上,其中盗窃占26.3%,抢劫占47.8%,诈骗案占5.9%;以初犯或偶犯为主,初犯占88.3%,二次犯罪占9.1%,三次及三次以上犯罪占2.6%;95%以上为男性;涉性犯罪、侵财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动机多为希望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满足生理需求等。2008年起连云港出现较多新型犯罪,如抢劫汽车、利用假发票和信用卡诈骗等。
环境作用显著。68.4%的犯罪人表示犯罪是出于“一时冲动”和“临时起意”。这种概括性动机往往多受周围环境刺激,在犯罪准备过程中预谋性较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多以亲缘、地缘因素结群,形成有共同生活特征、相似生存状况、互相依靠互相影响的群体,即“城中村”。当新生代农民工得不到融入城市的支持或受到不公待遇时内倾往更加显著,其中难免存在不良人文影响因素。调查显示连云港地区大部分同伙犯罪中都有教唆现象存在,其中近六成认为自己犯罪是受朋友影响。团伙犯罪集中,2009年中单独犯罪占连云港市总犯罪的比例是24.1%,而两人以上犯罪的比例是75.8%,2003年至2007年团伙犯罪占连云港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比例分别为64.24%、71.03%、79.95%、77.68%和78.16%,呈逐年上升趋势。
此外,调查显示92.6%的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发生在城区街道里巷,城乡结合部的车站码头、游戏厅、旅馆、出租屋内。这些地方房屋租金低廉、交通便利,往往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第一站落脚点。一方面,这些地区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治安环境乱,设施设备落后,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安全感低,对城市社会的不满情绪加重,无序的地理环境又使本来浮躁不安的情绪更容易冲动,更倾向使用极端手段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生存环境缺乏约束和规范,非单位人的身份又使之得不到足够的监督和控制,易产生失范行为,而根据“破窗理论”,在频繁出现治安问题的地区持续发案的概率较大。
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城市社区因素
城市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后基本活动场所,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程度。当前城市社区重点放在社会控制而非社会服务上,一般将农民工作为社会不安定群体、犯罪高发群体对待,坚持防范式管理模式,没有建立集传递就业信息、培训职业技能、宣传道德法制和开展文教活动为一体的服务性社区模式。新生代农民工被排除在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和救助网络之外,这弱化了他们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增加了新生代农民工由城市中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力量变成现实力量的可能性。
(一)城市社区工作重管理轻服务。现阶段城市社区运作模式仍以防范式管理为主,社区民警和街道工作人员对待新生代农民工多以收费、办理暂住证等防范方式管理,并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文化娱乐、就业指导、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服务。以连云港市蔷薇社区为例,蔷薇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区内有连云港汽车总站、火车站、众多小型旅店、出租屋、安置小区、平房,租金低廉、交通便利,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聚居地。调查发现社区工作人员当前仍以不违法犯罪为标准管理暂住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将满足其生存、生活要求纳入日常工作规划之中,没有提供切实服务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建立适应城市的价值观。在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市场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普遍无聊,娱乐项目中60%为看电视、玩电脑等,仅有不到15%会在闲暇时间看书、充电。多数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处于多元价值观的无序混合状态,在原有规范的束缚不断受到冲击乃至弱化,新约束未能建立的情况下,部分人存在心理失衡与行为失范,给社会造成某种无序和混乱。
(二)城市社区二元矛盾突出。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区生活中往往持围观者的心态,对公共事务不关心,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区生活。较低的社区参与度和疏远的社会关系导致他们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有隔阂,形成所谓的城市二元制,这弱化了他们的社区归属感,容易对城市以及城市居民产生抵触甚至仇视心理。连云港蔷薇社区新生代农民工中超过46%的人表示没有参加过社区活动,有28%的人偶尔参加。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社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几乎没有交流,约63%的农民工感受到城市居民的歧视。即使是社区工作人员偶尔也会戴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社区逐渐发生同质递减、异质递增的变化,社会学认为一旦社区内的一个群体的稳定无视另一个群体的动荡,一个群体的利益凌驾于另一个群体的利益之上,社区凝聚力就会降低,矛盾就会加剧。
(三)城市社区工作者队伍不完善。调查发现,一方面街道居委会工作者和社区民警的知识结构不健全、年龄普遍偏大,对于入户调查、跟踪摸底等工作力不从心,难以建立社区警务长效机制。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在工作中没有有效的法律法规做依据,例如公安部出台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第七条第一项规定不准将房屋出租给无合法有效证件的承租人,笔者入户调查发现,连云港蔷薇社区10%-20%的暂住人口没有身份证,但是该规定对于违反规定的房东如何处理并未做进一步规定,致使新生代农民工往往钻法律的漏洞违法犯罪。此外,执法权威和公信力的降低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倾向依靠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私权力解决问题,难免有不当行为发生。
(四)城市社区新生代农民工流动频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社区尤其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城市社区内人口流动性非常强。暂住证和出租屋、旅店管理是流动人口管理的主要方式,但事实上流动人口只有在需要使用暂住证时才会来派出所办理,迁出也不会主动注销暂住证,暂住证并不能准确完备地传达流动人口的有效信息。蔷薇社区所在派出所曾经上门为流动人口办理暂住证,但流动人口对此积极性、配合度不高。蔷薇社区中缺乏物业管理的新站花园小区、蔷薇小区内家庭式旅馆、出租屋共120余家,笔者对新站花园小区一户家庭式旅馆进行调查发现40天内六间房屋平均1.4天换一位承租人。人员流动性大使得工作人员对于流动人口人员来源地、职业等底数情况难以掌握和更新,给治安防范工作造成较大困难。
三、从城市社区建设角度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将犯罪预防划分为社会预防、心理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四个层面。社会预防旨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和运行,减少社会弊端与漏洞,避免和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减少或控制犯罪发生。社会的完善是减少犯罪的根本前提。在社会预防框架之下建立社区支持系统,建设宜居社区就是通过改变农民工对生活地域的自我认同,在角色、生活模式、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面对二元结构性制度实现渐进式的超越,进而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深层次融入城市社区,这对整个城市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早在2006年3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要建设开放性、多功能的城市社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这为建设和谐城市社区指明了方向。随着时展,城市社区建设又增加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一)发挥城市社区建设群体力量
确立党的核心地位,发挥政府的决策作用。城市社区党工委应将分散的驻社区单位、政府行政力量和居民区党员全部涵括进来,共同完善社区建设。江苏已经建立了市、县、乡(镇)、村(社区)四级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中心,专门负责流动人口信息登记以及计生、房屋租赁、劳动保障、证照办理等管理服务工作。2010年8月15日,重庆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户籍改革,按照《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设计了包括三年过渡、三项保留、五项纳入在内的操作性较强的过渡体系,力争在2030年之前分阶段完成重庆1000万农民的市民化,将城镇化率由现在的29%提高到60%。此项改革第一阶段针对的就是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新生代农民工,政府以城市社区为基础平台,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将新生代农民工的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社保纳入城市规划中,从根本上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融入城市的诉求,为其市民化、城镇化提供政策支持,意义深远,极具可行性和借鉴意义。
明确企业雇主职责,利用民间组织的自治优势。重庆户籍改革中政府是主导,最大的载体是企业,据测算,农民工转户后,按照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标准,企业必须将缴费标准由过去的12%提高到20%。1000万农民工城镇化意味着重庆全市企业15年要多支出600亿左右社保费用。重庆市政府要求全市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必须要做好这方面的对接,以公民身份承担起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再社会化的雇主职责。此外,企业还应在新生代农民工聚居的社区内投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使其能够获得精神的满足和愉悦。企业的工会组织应积极与街道联系上门解决农民工实际生活困难,结合单位性质、工作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在职技能培训。所谓“政府所有―非政府运作”模式就是政府应将城市社区公共资源由街居行政权威推广到社区空间中的民间组织来运作,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建立社区文化站、图书馆、卫生站等,同时吸纳更多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到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社区工作中来,实现“以外关外”,不仅能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服务,更可以有效降低社区管理成本。
动员社会群体力量,落实职能部门的配合工作。流动人口管理应当由公安、劳动力、社会保障、建设、人口计生、税务、工商、民政等部门分工协作,辅以居委会、治保会、物业保安、行业协会、志愿者队伍共同完成。其中法律援助机构意义重大,法律援助应进社区、入民间宣传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向更多新生代农民工伸出法律援助之手,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诸如劳资纠纷等问题,防止矛盾激化演变成刑事犯罪。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市场法律援助工作中心2006年3月成立,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配合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40起,涉案15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发动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齐心协力帮助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的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供更专业有效的城市社区警务服务
公安机关一贯强调治安管理要以预防为主的思想,对流动人口实施人性化管理,打破原来的硬性预防和治理模式,从流动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社会对流动人口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考虑,将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将警务与社区相结合,在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中实现管理。发动、依靠流动人口共同参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
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派出所将办理暂住证、《房屋租赁证》、签订《出租房屋治安责任保证书》延伸到社区街道,以流动人口出租房屋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为基础,提供劳动就业、房屋租赁、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等方面信息和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减少新生代农民工不必要的麻烦,更人性化、现代化服务。
提高暂住证含金量。为促进流动人口自觉办理暂住证,可以在政策上保证新生代农民工获得更多实际利益。比如允许暂住证达一定年限的流动人口在暂住地享有办理社会保险、卫生医疗保险,申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申办工商营业执照、驾驶证、出入境证件,购买经济适用房,缴纳公积金,申请常住户口等市民待遇和服务。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公安机关准确、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信息,还能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
加强出租屋管理。坚持“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派出所配备专门电话联系旅馆、出租屋房东,房东每接纳一位出租客可以将该承租人的姓名、性别、联系方式以短信形式发送到专机上,派出所以社区为单位分别统计。这个办法实行一周来共接受到50余条短信,公安机关能第一时间掌握承租人的具体信息。另外,还应借助房屋出租户治安责任告知书、旅馆治安管理常识手册,加大向房东宣传有关租赁房屋相关法律法规的力度。
落实警务工作信息化、社会化。社区警务应以全省统一联网、信息共享、动态管理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为依托,及时上网更新流动人口、出租屋等信息,加大人员流出地流入地的信息交流,利用科技手段保障警务信息化在人口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警务工作还应该发动社会资源,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广泛获取信息,把握动态信息,将公安工作下沉、迁移。
完善社区警务队伍建设。社区警务主要依赖社区民警和辅警的主动性、自觉性完成,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要提高社区警对治安防范的重视度,转变公安工作重打轻防的观念,提高对社区警的业务奖励,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保证三项建设在基层派出所的完成质量。二要合理配置辅警队伍,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安机关可以通过统一招聘、统一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等方式把好进人关,在工作中强调辅警社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对其工作中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和约束。
(三)拓宽城市社区工作内容
开辟融入城市社区的渠道。社区工作者树立服务意识,开展包括法律知识宣传、道德品质培养、城市生活方式教育、心理干预等帮扶工作。及时为农民工提供择业、购物、娱乐等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困难,使农民工能够拥有更多融入城市生活的畅通渠道。这是保证社区公平的基础,是对流动人口的人性化管理,是以人为本理念在人口管理中的体现。
提高城市社区参与度。建立参与机制吸纳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一样参与到社区发展规划等公共事务与公益活动中来,使新生代农民工分担社区发展责任,培养其对社区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培育他们的社区主人翁意识。新生代农民工应积极参加工会或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学习通过合法程序、合理手段借助公权力而非私权力维护自身权益。新生代农民工应逐步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学习城市文化,针对在工作中的知识欠缺,加强职业学习,可以捕捉更多的发展机会,突破自身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瓶颈,积累更多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与城市居民交流,促进双方心态的转变,提高社区聚合力。
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善治。发动社区内资源如退休的专家学者、技术熟练的退休职工、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等力量以社区为基地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开展技术培训、文化补习、政策法规宣传等活动。宣传现代城市文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掌握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言行礼仪,培养环保节能、和谐互融的城市理念,消除其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根本上融入城市。借鉴在农村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宣传计划生育等法律法规的经验,结合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特点开展工作。这些措施可以使新生代农民工亲近主流文化、远离越轨亚文化,有利于舒缓新生代农民工被城市排斥和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净化城市社区治安环境。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于青少年时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加上缺乏父母监督,往往更容易受到周边不良习气的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社区工作应致力于消除不利于青年农民工成长的负面因素。一是要加强打击黄赌毒活动。严厉查处娱乐场所吸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社区土壤,提升广大农民工的生活和谐感、安全感。二是要加强文化市场整顿。联合司法、海关、文化等部门,坚决查禁制造和传播负面文化的行为,清理、净化文化市场,通过堵塞毒害的文化渠道,抑制不良文化的消极影响,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年农民工犯罪。
参考文献:
[1]郭建华,刘蓉蓉.重点落实十大举措推进南通现代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