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院实训总结

医院实训总结

时间:2022-04-16 00:26: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院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院实训总结

第1篇

主要创新点:

1.四个“疾病”模块的实践性教学和特色校本教材开发,使学生学会针对某一类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和综合治疗技术,实现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临床治疗在教育上的“零距离”衔接。

2.轮转实习模式的创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轮岗实习点,增加了接诊各种疾病康复治疗的机会,并提高了学生医患沟通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的能力。中医院多为脑卒中患者,儿童医院多为脑瘫患儿,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则以治疗脊髓损伤和骨关节病变见长。其优点在于以医院为专科、以疾病为单元,又汇通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和互补的治疗技能,使得我校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独显优势。

3.专业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成立学生专业社团“杏林社”,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实训中心,为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进行理疗、牵引、推拿、针灸等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学生技能在社团活动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南京卫生学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新方法,总结出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养成的“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五化合一”是从五个不同维度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举措:“教学理实一体化”,是将课堂搬到全仿真的实训中心,教师讲授、演示并指导学生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开发和应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和精品课程,做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融为一体,并渗入了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实训模拟临床化”,是在职业教育的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康复实训中心的建设本着与临床接轨的设计思路,按照临床治疗类别分布和功能划分,模拟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训中心建设,建成专业氛围厚重、准医疗环境的实训基地。“技能操作模块化”,考虑社会对康复技术人才技能的要求,重点突出疾病治疗方法的学习,将康复治疗师职业所涉及的疾病进行归类,总结了四大类疾病康复,制定了以“脑卒中”“脊髓损伤”“骨关节病变”“脑瘫”为单元的“模块化”实训课程标准,开发出配套的校本教材,使学生学会针对某一类疾病的康复功能评定和治疗技术,实现专业教学与临床岗位在教育上的无缝对接。“毕业实习专科化”,分段在中医院、儿童医院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三站式轮转实习,打破了目前各校康复专业办学的常规――综合医院“一站式”单一的康复科毕业实习模式,其优点在于以医院为专科,以疾病为单元,又汇通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和互补的治疗技能。“职业素质养成一贯化”,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早期融入职业概述和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各类形式的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和社团活动等,不断强化职业意识、深化职业思想,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详见左下图)

该研究的特色:

一、统筹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连续有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能力渐进提升的教学安排,将技能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理念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康复治疗师是一个技能和职业素质要求都很高的职业,“五化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既针对高技能又兼顾了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我们围绕中职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经历“初与师合、形神如师、终与师离”的技能学习和训练过程:即始于“临摹”教师手法,过渡到治疗手法和动作要领模拟教师,最终实现独具一格,在传承教师治疗技能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治疗的认识和体会,形成兼具技巧性和治疗特色的临床技能。

二、以“疾病”为模块优化和整合专业课程。避免了重复学习、知识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改革教学模式、拓展与职业相关的知识课程等,以高效率、最优化的方式调整课程结构,将专业知识有效链接临床治疗。通过实施四大类疾病模块的实训教学,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技术问题的应变能力,走上岗位能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能适应社会需求,并具备后续发展潜力。

三、开发有效实训模式,打造实训基地。“三站式”轮转实习模式涉及的医院多,接触各病种患者的机会增加,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二是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三利于综合治疗技能的培养,四是轮转实习模式学生认可度高,提升了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建成集专业教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康复辅助用具研发制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2013年9月我校康复实训中心立项为江苏省职业学校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我们依托实训中心,将保健按摩师的培训课程融入实践教学中,高级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100%。

四、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促进了学生技能的提升。通过学生“杏林”社团的专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师生、社区居民提供康复治疗和中医保健服务,这种把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向课外延伸的做法,使学生的治疗技能产生了质的飞跃。该社团荣获江苏省和南京市两级政府授予的“优秀社团”称号。

(谭燕泉 江 浩 张华丽 刘 昕 徐纪勇等)

第2篇

【关键词】实训;教学质量;分析

Clinical practice factors on medical students impact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wujianyong

Department of Basic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473003

【Abstract】 the clinical practice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in the key steps. As a medical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a very important constituent, clinical teaching level directly determine the medical students' practical effect, thus strengthen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linical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is necessary.

【Keywords】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 analysis

临床实训是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临床处置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关键步骤,临床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实训效果和培养质量。临床实训阶段学生如果能够经过系统学习和扎实培训,他们就能够整合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服务于医学实践。因此学生的临床实训效果对于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加强临床实训对教学质量的研究十分必要。

1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南阳医专2009级中医及药学专业五年制毕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的专业、年级、层次相同,共有104人。临床实习医院有南阳医专附属医院、市中心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市公疗医院等7家医院,基本情况接近。

1.2 数据资料来源学生毕业考试成绩来自学校教务处,教学医院的教学环境和影响实训效果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获得。

1.3 调查的主要指标参照教育部本、专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通过对专家访谈并查阅了相关文件,确定了本研究的主要指标。针对调查对象的情况,确定调查的主要指标为学生的操作机会、实训医院的硬件水平等。

1.4 研究方法2009年中医及药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包括总评、理论考试成绩和客观考试成绩三部分,以实习医院为单位分组,使用SPSS16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观察各医院的学生成绩分布,运用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医院学生成绩的差异。对各研究指标使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各医院之间的差异,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所调查的影响因素与学生毕业考试成绩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及联系的程度。

2统计分析

2.1 教学医院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如上表所示,C和E临床实训学生总分高于其他医院,排名在前两位; B和G临床实训学生总分低于其他医院,排名在最后两位。经方差分析,其自由度为6,F值为2.477,P=0.021

2.2 学生在实习医院得到操作机会的比较学生操作机会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K-w检验统计量H=11.101221,P=0.0248437

2.3 各医院的教学硬件水平的比较

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K-W检验统计量H=15.12285,P=0.0070120

3讨论

所调查的学生来自同一学校,层次和专业均相同,因此可以认为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相似,不存在差别,学生之间考试成绩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外部因素造成的。在实训期间,学生分派到不同的临床教学医院实训,各个医院的综合条件等都各不相同是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统计结果显示,各医院学生得到的操作机会不同,其中E医院平均秩次最高,为62.75,B医院的平均秩次为37.77,排在倒数第二位。这与各医院学生的客观考试成绩排位相同。也就是说,在对学生的调查中F医院临床实训学生得到的操作机会最多,学生操作能力较强,实训效果好,而B医院学生得到的操作机会比其他医院要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获得的操作机会是影响他们的临床技能的重要因素,它是帮助学生培养临床思维能力、获取临床知识和经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学校不断扩大招生,医院无法为学生实训提供足够数量的教学病例,同时出于对医疗纠纷的担心和病人隐私权的尊重,许多医院和带教医生也不敢放手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学生往往看得多做得少,缺乏动手能力。在临床实训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是一项函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各医院的教学硬件水平也不尽相同,E医院平均秩次最高,为74.50,A、B和G医院的平均秩次为41.35和45.33,排名靠后。也就是说,被调查的学生认为E医院的教学硬件水平最好,A、B和G医院相比其他多数医院较差。数据显示各医院教学硬件水平与学生平均成绩呈同向变化趋势,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即学生的客观考试成绩随医院的教学硬件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4总结及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的硬件设施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教学的硬件设施跟学生的实训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医院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是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然而临床教学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工作,面对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新形势下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亟待加强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医院的临床教学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梅青,赵世明.1999年临床医师资格考试考生背景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l,17(8):459一461.

[2]JungerJ,etal.Effect of basie clinieal skill straining on objectivestructure delinical ExaminationnPerformance .MedEdue,2005,39:1015一20.

[3]Haql,etal.Effeet of ethnieity and genderon performance in undergraduate medical examinations . MedEdue,2005,39:1126一8.

[4]苏银利,成.影响护十执业资格考试成绩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1,21(5):31一32.

[5]施建辉,袁波等.五年制医学生临床实习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策.医学研究生报,2006,19(2):155一156,1的.

作者简介:

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医院临床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和训练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巩固理论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实践教学对于医学教学更为重要。医学实践教学主要有实验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两种形式。

1 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1 实验教学的优势: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中最普遍的方式,其成本相对较低,便于结合理论课的学习及时开展,在现行教学过程中每一科每一大的章节都对应有相应的实验环节。学生在试验中通过对标本、动物的接触和对仪器的使用可以对理论的抽象的书本知识有更加深刻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记录、整理数据的能力。

1.2 实验教学的劣势:实验室的学习虽然接近实际状况,但其毕竟与临床实际有一定的差距,且传统的实验一般是老师讲解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幻灯片、动物实验进行实验学习,这样学生对实际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是难以一时掌握和理解。

1.3 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提高我院实验课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监控:

1.3.1 实验前的准备,让学生明确实验要达到的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投入到做实验的过程中,避免为做实验而做实验。

1.3.2 实验关键环节的设计,实验老师要设计好每一实验的关键环节,通过演示、检查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关键环节的操作。

1.3.3 借助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多媒体等,实验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变单向教学为双向教学,同时提供学生学习重要辅助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实验信息有更全面的理解。

1.3.4 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验教学中的指导过程,来评价实训教学质量,注重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在后期实验教学中及时调整解决。

2 医院临床教学,通过与医学院校建立稳定教学协作关系的临床教学基地,或附属医院对学生进行临床的实践教学

2.1 医院临床教学的优势:在医院临床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和病人直接接触,是学生理论学习的综合运用,可以锻炼学生的现场应变能力及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同时在医院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直观的具体的病例和病人可以迅速提高学生自身的操作能力。在临床教学的过程中对比临床实践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点和自身的薄弱环节更加明确,这样在课堂理论学习中学生的学习点会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升。 转贴于  2.2 医院临床教学的劣势:开展难度比较大,由于我院在校学生较多(4000多人),而市区内医院数量有限,且需要和医院进行协调在不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进行,目前我院在校学生主要利用下午和晚上在附属医院等市区内医院见习为主。且由于学生太多无法达到每次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临床动手实习,这样基本功扎实,积极能干的学生会争取到更多机会其进步就更快,平常基础薄弱的学生相应的机会就要少些,从而造成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状况。

2.3 医院临床教学的注意事项:结合我院以护理为主以及学生多医院少的实际情况,提高我院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3.1 教学医院的选择:内、外、妇、儿各科室设置齐全,并有能适应教学需要的医技科室。专科教学医院应具备适应教学需要的床位、设备和相应的医技科室,有一定数量的适应教学需要的技术骨干,能保证住院医师以上人员直接指导毕业实习.

2.3.2 实训前的准备:每次实训前要明确实训的具体内容及学生实训的科室,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能够提前准备问题和相关资料达到更好的实训效果同时可以尽量减少实训对医院工作的影响。

2.3.3 闭环检查总结:通过查计划,查课题,并结合教学医院的意见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并在后期实验教学中及时调整。

3 实践教学的提升途径

3.1 通过学习竞赛来带动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通过组织专业竞赛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院每年护士节的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2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师特别是指导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对提升实践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只有每个实践教师对实践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实践做到严格要求不断提高。

第4篇

关键词:针灸推拿技术;实训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106-02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实践性教学是《针灸推拿技术》教学的重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针灸、推拿教学的关键,也是提高临床动手能力的核心。而与理论课相比,实训教学需要更多人力、物力条件的支持,加强针灸推拿技术实训教学,是针灸推拿界同仁的一致呼声。兹就《针灸推拿技术》实训改革做一探讨,希与同道共酌。

一、编制教学目标,实施宏观控制

虽然在实训教学改革的具体做法上可以百花齐放,但为了保证各种做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对《针灸推拿技术》实训课的教学质量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以便进行宏观控制。教学目标的基本点是:①训练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训室工作习惯和素养;②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技能;③培养学生独立、自觉进行实训初步操作能力;④巩固和深化相应理论课程的内容;⑤为走上临床打好坚实的理论、实践、心理基础。

二、编写实训教材,巩固教学内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编写好的实训教材是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明确每次实训课的要求以及所要达到的实训效果,必须要有成文的实训教材,以明确实训目标,在当前还没有统一的实训教材的情况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满足学科发展和实训教学改革的需要,发挥群体优势,制订和编写校本实训教材是很有必要的。实训教材包括若干个实训项目,每个实训项目从目的要求、标本教具、实训方式、实训内容和方法、思考题五个方面编写,简便、实用,便于学生模拟操作。

三、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能力培养

为了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课教学方法上,进行多方面探索。

1.改革实训课的带教方法。如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上好每堂实训课,提高实训课效果,有效地指导学生尽快掌握实用技能,这是摆在每个实训指导教师面前的重点课题。教师要大胆地对实训课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①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实训课中边教技能边针对性地进行正确的劳动观、专业观和成才观的教育。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使学生树立起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思想。实训课上学生变得勤快了,肯学肯干了。另外,结合介绍在校学到一技之长,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成为技术能手的生动事例,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技能同样也是一条成才之路。许多同学由要我学,很快变成了我要学,学习技能的热情普遍提高。②实训课与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深刻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学懂的理论知识,在实训课理解并掌握,并且能学以致用。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紧紧围绕农村和社区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狠抓三基(基础理论,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培训,注重能力培养。为了避免高职学生对单纯理论课程的抵触,我们尝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把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③调动学生自己动手的主动性。实践性教学是《针灸推拿技术》教学的关键,注重手法的操作是教学的核心。要提高实训课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能,指导老师的带教水平与带教方法非常重要,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调动起学生动脑动手的主动性、积极性更为重要。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训时,需做到示范规范,指点到位。笔者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传统的“讲解示教练习(辅导)”模式即教师讲解、示范操作、学生互相练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鹦鹉学舌式的学习方法缺乏兴趣,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近几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摸索出了“总结模拟改错讲解示教练习(辅导)”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导地位和主动性,使实训课的学习变得丰富、多样,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近几年的实训课的尝试,收到理想的效果。

2.开放实训室,大力开展第二课堂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对针灸推拿技术的学习兴趣,熟练地进行各种实践操作,我校充分利用周六、日、课外活动,开放实训室,开展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实训教学,有专门的教师管理和辅导,深受学生欢迎。

3.加强考核和检查力度,及时验证实训效果。对专业课程的考核,根据考试科目的特点,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笔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技能操作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例如经络腧穴部分的考试,可以笔试经络的循行、腧穴的定位、作用,然后在人体上边说边画出经脉循行路线,说出腧穴的定位并指出具置。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在考核方式的运用上,注重考查平时能力的培养;在评判学生成绩上,改革传统的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体制,增加平时提问和技能成绩等多种评分方法。实现在考核方式上由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变革,在考核内容上由理论知识考核向理论与技能并重考核上变革,在考核标准上由重标准答案到重综合评价上变革。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总结出了变“集中考核为主”为“平时考核为主”、变“课程结业考核”为“资格证书考核”、变“单纯的考核”为“多种形式的考核”、变“单向性评价”为“多向性评价”多种考核办法。特别是在考核中增加了自评和互评环节,对学生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动手能力、工作责任心、协作精神和互相帮助等方面综合作出评价。

4.开展技能比武,扩大实训课的影响。为了扩大技能操作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活跃学习气氛,巩固实训课的效果,每学期进行一次针灸推拿技能操作比武活动,此项活动不但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了技能水平,同时扩大了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走上临床的自信心。

5.与教学医院配合,多层次检查、指导。实习期间,教师要定时到实习医院了解学生的学习、实习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检查学生在病人身上实体操作的水平,同时,由带教教师参与操作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真正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和发挥出来。

四、改革管理体制,适应教学需要

随着实训教学改革的深化,如实训室的开放、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技能考核的普遍开展和临床指导、考核的进行等,原有实验室管理体制很不适应。实训室的建设要涉及教务科研处、设备后勤处、教研室、相关医院等各个部门。针对上述情况,必须改变实训室教学管理体制,建立系实训教学中心,“中心”直属系领导,由教务处主管领导、系教学副主任、教研室主任和专职实训教师、实训课带教教师、医院医务科主任、临床带教教师、后勤负责人员组成。专职实训教师主要负责实训室管理,包括实训准备、实训室安全、卫生,与后勤部门协调设备购置、仪器维修等。实训室主任侧重实训教学管理、安排教学计划、组织实训教材编写、更新实训内容和培养年轻教师等。“中心”各个成员相互协调,安排实训教学工作,开展实训教学研究,总结改革经验,有效地保证实训课改革方法的实施。

第5篇

一、加强护理学实训基地的建设

1.我校参照二级医院护理岗位和工作流程设计建成了现代医护实训中心———仿真病区。实训中心设有多媒体教室,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授课中涉及操作就地使用用物给学生演示,学生也能立即练习,使理论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高学生整体知识的掌握。弥补了传统教学先在教室讲授理论,下次课再到实训室上实训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的弊端。

2.仿真病区实训中心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模拟真实护理临床工作环境,让学生体会到“上课就是上班”,尽量缩短学校和临床差距。教学中及时调整教学大纲操作项目并增购实训用物,实训内容和操作用物与临床相匹配,添置临床上常见的器械和仪器如超声波雾化吸入器、静脉微量注射泵等,教会学生在校期间正确应用这些仪器和操作技术。为了能使学生亲自体验一些操作,如鼻饲、静脉穿刺、肌肉注射等,除在模拟人上反复训练外,还为学生提供练习的一次性用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互相进行真人练习,使实训练习与临床工作实现“零距离”,既可以让学生亲自感受,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体验患者的感受,让学生每次实训课都置身于仿真环境,犹如在医院病房、以护士角色进行各项操作及对各类患者进行护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实现教学与临床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教师管理与学生自主管理相结合

由于护理学实训课学生是在操作中完成的,教师又需兼顾教学、指导和管理等职责,往往存在管不过来的现象,课堂纪律会比较混乱。改革后将班级人数分为10~12个小组,每组大概4~5人,按学习和动手能力强弱合理搭配,每组选择责任心强、操作水平高的成员为小组长,对其他学生进行管理和指导,班长和课代表负责管理各小组长,教师管理班长和课代表。这样就形成了“教师—班长(或课代表)—小组长”三级管理体系,各个负责人各司其职,管理好自己的人员,课堂纪律就比较有序。

三、传统实训课

由实训管理员安排实训,上课前实训管理员将操作用物准备好,学生对于某些用物的使用目的都不知道,更不会自己准备用物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在开课前预习操作项目,熟悉操作相关理论知识,课前学生自行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用物,实训管理员给予指导,而且小组内成员轮流准备用物,将学生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管理者,使学生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型转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有较大帮助。

四、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主要以任课教师为主,上课时任课教师示范操作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操作流程分组练习,学生往往是机械模仿教师操作,没有真正理解操作。改革后的理实一体课堂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师示教时将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等融入其中,强调操作要点、总结注意事项,学生练习时或进行角色扮演,或组织讨论和反馈,真正实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技能,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护理人才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杨君 谢峰 曾娥 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职业教育中心

第6篇

关键词:动物科技系 毕业生信息反馈 用人单位 人才需求 调研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为了了解动物科技系毕业生就业状况,了解各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为修订2013~2014牧医教研室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做准备,在2012年寒假和2013年暑假期间,笔者就我系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用通过毕业生班级QQ群聊天、电话沟通及实地调研等三种方式,调研的毕业生班级有牧医59班、牧医02503班、牧医07315、07316班、兽医08304班等毕业班级;调研的用人单位有长沙金方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伟达兽药有限公司、湖南省动物药厂、湖南怡生堂兽药营销有限公司、湖南新五丰养殖集团、湖南正虹饲料有限公司、长沙贝贝康宠物医院、文医生宠物医院、EE宠物医院等近30家用人单位。在此将此次调研总结分析如下:

1 毕业生就业状况

第一,此次调研的毕业生班级涉及到5个班,约150人,其中约80%的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20%的学生已经改行(改行的学生有的在做家具生意,有的在做服装生意,还有几个毕业生在广东的电子厂打工,大部分以经商为主),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中约60%在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做营销与售后服务工作,约30%的毕业生在养殖场和宠物医院做技术管理工作,约10%的毕业生在自主创业,当上了小老板(兽医08304班两位学生自己开办了宠物医院,也有搞生猪养殖的,还有开兽医厂的)。

第二,调研了毕业生在就业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

①觉得自己是高职毕业生,起点不高,层次不够。

②感觉在学校学的专业知识遇上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作用不大,认为在校三年的学习中动手实践锻炼太少。

③认为在校三年学习过程中情商的培养不够,进入社会后遇到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觉得无所适从,到处碰壁。

④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反映创业之初很迷茫,觉得无从下手,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创业素质内容。

笔者分析,以上问题的提出符合本次调研对象的心声,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刚出校门的“新手”,自然牢较多。

第三,调研了毕业生对我系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专业课程设置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如养猪学一定要结合规模猪场的生产流程来设置(后备母猪、空怀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肥猪)。

②专业理论课可以适当少开,要增加实训课的比例,此次调查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实训课的比例可以增加至60%,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如果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何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说。

③在营销岗位的毕业生建议饲料、兽药营销课程可以适度增加课时,最好能请到相关企业的营销精英来授课,这样才有实战效果。

2 用人单位对我系毕业生的评价及岗位人才需求统计

第一,通过对30家用人单位的走访,与各企业老总、人事经理及动物医院院长沟通,他们对我系毕业生的评价整体不错,认为我系毕业生勤奋好学、能吃苦耐劳、工作主动性强、有一定的创造性,大部分毕业生都能独当一面,而且能很快融入企业的团队氛围;但也有极少数毕业生责任心不强,好高骛远,成了所谓的“跳槽专业户”,这样的学生用人单位自然评价不高。

第二,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通过对“用人单位岗位人才需求问卷表”的统计与分析:10多家饲料、兽药企业营销岗位缺口达200人以上;湖南新五丰公司20个养殖分场需要50名以上的养猪生产线技术主管,需要技术场长6名;长沙20多家宠物医院需要“宠物医生”、“宠物医生助理”50名以上,而且大部分宠物医院“宠物美容师”奇缺,根本招不到人。

3 调研结果分析

第一,20多家用人单位都有和我系签订合作办学协议的意向,有15家用人单位要求我系将“毕业生顶岗实训基地”固定在他们企业,说明我系毕业生整体素质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第二,我系应该继续加大实训硬件设施的投入,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更加突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这一方向。

第三,在饲料、兽药营销课程教学中,突出“请进来、送出去”的教学特色,加大与全国知名饲料、兽药企业的合作力度,既请企业的营销精英来我系主办“营销实战专题讲座”,也要将我系营销主讲教师和有兴趣的学生送至企业,参加企业营销总结研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营销岗位学生的成才率,真正做到“校企双赢”。

第7篇

【论文摘要】建立能够满足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要求的临床实习基地,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专门人才。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临床实习方案、确立临床实习医院关系、实施协议、加强建设,最后进行总结,以便提高实习医院的带教水平。结果:探讨出与教学基地建设相关的方法、条件、措施等。结论:建立起 "三结合一稳定"的护理学专业(本科)临床教学基地。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对于以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等护理教育来说,校外实训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受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影响,医院护理队伍规模越来越大,覆盖面积越来越广,但是不可忽视的是许多高校缺乏必备的校外实训场所,没有布局合理资质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疏于对实习基地的管理和考核评价,导致办学水平的低下和人才规格的"缩水"。如何选择与建立良好的校外实训基地,是护理专业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我院经过调查研究,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方法

我院于2006 年6 月- 2007 年5 月通过调查研究,对现有承担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的临床教学基地和可能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关系的医院进行相关研究资料调查、核查、补充、完善。对拟建立临床教学基地关系的医院进行相关内容的联系、沟通、磋商与谈判,对形成共识的提出建立方案。建立教学基地关系的协议(合同)文本,签定协议,明确关系。必要时,可在医院加挂"北华大学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牌匾。选派适合、适量学生进驻接受临床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方面,临床带教老师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明确重点、难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统一标准。实行护士长管理,专职老师负责,以一对一的带教方式,落实每位护生的实习计划,安排每周1 次讲课, 1 次护理查房,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1 ]。对与临床护理教学相关的要素进行必要的建设,适时检查指导,使其适应、符合、达到、提高临床教学阶段的质量要求。对每一轮临床教学的中期和结束时,都要进行总结,提出发展和改进的具体意见,为下一轮教学提供借鉴和保障,以便得到巩固和提高。

2、护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类型单一, ,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协调

许多院校在选择校外实习基地的过程中,只关注医院的地理位置,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医院的层次和级别,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生所接触到的病例过少,动手能力差。不利于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

2.2 部分老师缺乏带教意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学生。

有的带教老师业务能力较差,不能指导学生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有的老师只分派学生完成具体工作,不讲为什么做、怎样做好,以致护生感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还有的学生认为教学方法单一,师生沟通欠缺,教学评价不全面。影响实习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2.3实习基地过少,与护理专业的发展不匹配

问卷调查中有的护生反映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原来实习医院只有12家,各科室加床多,重症多,周转快,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临床带教老师既要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保证病人需求,又必须以临床病人为实习对象来指导护生练习各项操作,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拒绝护生操作,造成教学与临床工作的现实矛盾。

3、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策略

3.1 结合就业建立多元化实习模式

实习加就业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道路。经过近几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我校在实习与用人合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创出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实习促就业的模式,如"订单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医院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在实习医院就业。充分利用了学校和医院双方资源,是很好的实习形式。

3.2 实习医院的合理性选择

实习医院的层次是保证学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实践最重要的因素。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中心的区域板块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医院技术能力最为先进的地区,也是医学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护理专业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的过程中,除考虑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因素外,还应与中国医学的发展主流相适应,校外实训基地的区位应当布局合理。对其实习教学环节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合理的区位分布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随着高校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生源已不局限于某个省份,在实习就业的选择中必然会出现多区域选择的趋势。因而高校在实习基地的选择和布局中应当从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角度出发,兼顾不同区域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基地,避免校外实训基地区位分布过于集中的情况。

3.3 运行机制的选择

专业实习是一个系统化过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校外实训基地得以正常运转、实现共赢的保障。学生到岗实习并不意味着学校完成了教学任务,它代表着新的管理阶段的开始。为避免实习过程中矛盾的产生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的运行保障机制尤为重要。应增加实习医院之间的联系[ 2 ],成立由校方和医院方共同组成的实训管理机构或产学合作项目教学负责机构,对基地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安排、师资培养、基地考核全面负责。同时,选派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校方和医院方实习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岗位工作情况、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提高实习质量。加强实习过程性控制与评估,建立学校、行业、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实习质量评估体系。建立动态的对医院方的考评机制,提高医院对实习工作的重视和管理,促进双方合作关系稳定与和谐地发展。

4、实践成果

4.1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

通过上述方法与基地建设选择策略,我们的实习基地逐年扩充,由原来的12所,增加到20所,取缔3所,并且相对稳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4.2建立完善了实习管理制度

成立临床护理教学指导小组,制定临床护理教学程序、护理教学质量控制办法等对全院的临床护理带教给予检查、指导与评价。并举办临床带教老师培训班,以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注意组织学生自学讨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自学;应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以更好的掌握知识 [3 ] 。

4.3提高了就业率

该研究成果于2006年开始应用于北华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学生的综合操作成绩明显提高,对临床实习的态度积极,实习单位评价反馈,学生具有很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好,进入临床角色快。学生的就业率由原86%上升至99%。

总之,通过研究,建立能集临床实践带教教学与临床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相结合、与提供生活服务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的,相对稳定的"三结合一稳定"型护理学专业临床教学基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商临萍. 临床护理教学研究新进展 [J] 护理研究,2004 ,18 (3) :388 - 391.

第8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职业精神;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刘素兰(1965-),女,湖南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药剂学教育;熊益秀(1956-),女,江西宜丰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学教育;黄桂平(1977-),男,江西南昌人,南昌桑海集团济生制药厂执业药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药品生产技术与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西省卫生厅普通科技计划“农村和社区药物服务人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的研究”(编号:20093156;主持人:刘素兰)和200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资助重点课题“高等职业教育药学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JXJG-09-66-1;主持人:刘素兰)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076-02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开展深化校企合作、行业指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我院在药学专业中开展以项目教学为主的教学改革模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从职业岗位的角度而非学科理论角度完成教学,即打破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科学设计教学项目,围绕项目展开教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完全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主动完成专业学习,有效提高了药学专业教学质量,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持续贯穿、层层递进在项目教学体系中,提升了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

一、重构专业学科课程知识体系,科学设计教学项目

在确定教学项目和选择项目内容上,我们通过与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研讨、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实践培训、召开毕业生专场招聘洽谈会、走访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用人需求情况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行业企业对药学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紧贴我省医药经济特色和医药行业职业岗位群需要,与医药行业专家合作,根据行业企业正在运行或经常实施生产、服务的项目作为依据,重构专业学科课程知识体系,分析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新要求,合理综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相关信息,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项目,开发出具有鲜明校本特色的专业教材;该教材囊括了我们与省内著名的制药企业工程师、医药销售企业职业经理人、省级和地方医疗机构综合性医院药学部药师合作编写的教学项目二十余个,实现专业知识融入教学项目,教学项目与行业需要接轨的设计要求。

例如,针对医药生产领域的“板蓝根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复方鲜竹沥液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等项目,即分别融合了《天然药物学》和《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中药材分类与鉴定、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鉴定的知识与技术,《药剂学》和《药物分析》课程的药物成分分析化验、药物制剂与质量控制的知识与技术,《药物化学》和《药理学》课程的药物化学性质、储存保管与药理性质、临床作用特点等知识与技术,《药事管理学》课程的GMP、GAP等药学专业规范管理知识与技术等。这些教学项目既涵盖了我省药学行业不同职业领域的典型岗位工作,又包含了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

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交替,实施项目教学

为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我们分别安排专任教师和不同行业领域的兼职教师,采用课堂、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三个阶段交替完成项目教学。

第一阶段,布置项目,完成“必须、够用”的专业知识准备。教师首先在课堂上将项目布置给学生,以“布置项目—分解任务—准备知识”为模式,介绍项目相关的专业知识构成;鼓励、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分析讨论各个任务,设法获取与完成任务直接联系的信息,发现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寻找学习资料,尝试主动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形式,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项目教学完成建立基础;学生将学习成果和遇到的问题带回课堂后,教师再进行针对性解释、补充、答疑,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突破重点、难点知识。这个阶段主要目标是在兼顾国家职业资格证考试所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完成项目所需的本专业跨学科知识。

第二阶段,校内实训完成项目,培养岗位技能。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项目特点,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工作任务,学生建立项目组和任务合作小组,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完成任务计划和解决问题方案后,进入模拟生产、服务环境的校内实训室,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工协作,有的放矢地实施工作计划、演练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合作学习得到有形成果,逐个完成项目中的工作任务并作好记录,训练职业岗位所需岗位技能。

第三阶段,校外实训基地亲历工作过程,提升职业能力。根据项目涉及的行业领域选择校外实训基地,在兼职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训基地的药品生产、医院处方调剂和药学服务等的参观、见习、实习,让学生及时把在校内实训室已经完成的工作任务,再在真实职业环境校外实训基地下完成,使学生亲历药学行业产品生产、质量管理、销售和医院药学服务全过程,强化岗位工作任务中的职业技能训练,进行对比学习。学生通过耳濡目染,体验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职业道德、法律规范、工作态度对职业岗位的重要性,体验职业特点与职业自豪感,并逐渐培养包括工作态度、职业道德、法律法规意识在内的职业精神,提高以良好的沟通合作、规范的岗位技能为主的职业能力。

通过三阶段交替实施项目教学,摈弃了原来以教师为主体、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将课堂、校内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相互融合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学习与生产、服务实践结合在一起,将学生主动学习和真实职业环境的规范训练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有效性得到很大提高。

三、通过小组讨论与课堂总结,完成项目教学

三阶段项目教学完成后,学生回到课堂,以案例分析、问题讨论、项目任务效果评价等方式,在师生、小组互动中进行总结、提升,完成设定的教学项目对专业知识、岗位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如在“复方鲜竹沥液的生产与质量控制”项目中,在生产和贮存期间药液出现浑浊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是中药口服液制剂中常见的问题,如何在该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任务中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首先作多种方案设计,并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践,最后再根据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优化,找到最佳解决药液出现浑浊的方案,并应用于生产一线。

四、综合评价项目过程与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一)专业知识的“必须、够用”,以通过职业资格考试为考核指标。我们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和新要求,将考试内容融入项目教学中,采用课堂讨论、作业、文献查阅、工作报告完成等形成性评价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等多元化评价体系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专门制作了包括药剂士(师)考试、执业药师考试的相关专业知识的校内模拟试题库,并在毕业前,反复进行模拟考试,同时建立了相应网站,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近年来,我院高职毕业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均在80%以上。

(二)在校内模拟实训阶段,以项目成果作为项目考核指标。譬如前述的“板蓝根颗粒剂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盐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等项目,项目成果是板蓝根颗粒或盐酸美托洛尔片剂,检查其是否符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是项目教学考核重要的指标之一;针对医院药学服务的项目教学,检查学生能否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对模拟处方进行调配和处方点评来进行评价。同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表现的协作能力、操作或点评的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也是项目教学中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校内实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三)在校外实训基地,实训效果以综合职业能力为评价指标。主要由行业兼职教师和实训导师具体实施评价。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工作态度与岗位适应能力的考核评价和项目任务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评价等为指标,通过校外实训,提升了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兼职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许多学生与实训基地签订了顶岗实习协议书。

五、思考和讨论

首先,教学项目的选择,是决定着项目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选取教学项目时应做到符合职业能力发展的培养目标,既紧密地与行业领域实际接轨,按照行业生产、服务活动工作过程系统化确立课程结构,兼顾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将药学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转化融入教学项目各个工作任务的工作环节中,同时又考虑教学项目要有一定的发展性、前瞻性,对此编入了部分药品制剂的新技术、质量检验的新方法、临床药学服务的新进展等内容。所以在设计、编写教学项目时,对能保证学生经历完整工作过程或强调过程的教学内容采用教学项目的形式呈现,项目的取舍都是由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反复研究交流、研讨、修改完成;对于一些强调思维、感悟和反思过程的专业知识内容,在小组分析讨论与课堂总结中进行补充教学,以弥补项目教学中可能兼顾不到的专业必备知识。

第二,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每一个教学项目均涉及到多门专业学科课程,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行业实践能力、执教水平直接影响到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目前,每个项目教学采用多位教师共同完成,每位教师负责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由教学经验丰富并取得讲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平行班级由同一位教师完成,为项目教学提供师资保证,经过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院专门制定了 “双师教师”培养实施方案,在政策上制定了教师发展目标,支持和鼓励专任教师在本行业跨领域兼职或定期参加实践性培训,在工作计划安排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提高教师跨学科专业综合教学能力与水平。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量明显增加,在教学过程组织、问题预先设计、实训指导等备课方面都要做较为周密的准备,对此学院在教科研管理政策上规定,教师运用项目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即可以享受科研待遇和基金补贴,有效调动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项目教学的实施,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要求高。主要表现在教学项目要求实训基地的行业职业领域多样性、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支持配合度、教学项目时间安排与行业生产服务工作是否合拍、实训基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我们通过建立由行业专家组成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聘任行业工程师(药师)担任项目教学兼职教师和实训导师等机制,建立实行实训基地优先选拔录用优秀毕业生、帮助行业企业免费培训员工等措施,解决了这些问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另外,我们还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通过合作攻关、政策信息共享、继续教育与培训等,努力做到为行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更深的服务,学校与行业多方面紧密交流合作,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行业发展的“双赢”,吸引行业积极地参与到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实训基地与学院的深度融合互动,共同完善项目教学方案。

三年来的实践证明,项目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学习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意识、沟通协调能力、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目标岗位群的职业技能,从而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韩妃.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46-48.

第9篇

关键词:高职护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255-02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突出的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工作的能力,有别于高等教育培养的研究型、工程型人才,也有别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1]。为了使我院护理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人才,我们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从教学理念的树立、实训环境的改变、双师队伍的打造、校本教材的设计开发、教案的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等多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革。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的职教思想,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2]。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采取的措施

1.“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由于此种教学方法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这就要求护理专业不同的课程的实训实验室具有不同的模型,如模拟病房有高级组合式基础护理人训练模型、导尿模型、高级手臂静脉穿刺训练模型等基础护理课程必需的模型,内科护理实训室有综合穿刺训练电子标准化病人、心电图机等模型设备等,外科实训室、健康评估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儿科护理实训室等等实训室都有相应的实训模型和设备。除此之外,各实训室还要有必需的教学环境,如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实训室,从模型、实验设备上为“理实―体化”教学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提供保障。

2.护理专业试行1+1+1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我院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校院合作共同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探索,充分发挥学校、医院双方的资源优势,通过“1+1+1”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研究,探索一种可行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学年在学院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由校内老师在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直接授课;第二学年在医院,由医院的一线临床医师或护理部主任来承担第二学年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并利用时间直接带学生去病房讲授课程,充分体现了将“围着黑板讲护理”变成“围着病床学护理”教学理念;第三学年直接在医院实习。这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既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自觉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紧密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双师型”教师。我院护理专业课教师大多是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就走上教学岗位,无临床工作经验,理论教学水平尚可,而实践教学能力则较薄弱。实训教学则大多依赖实训指导教师,而实训指导教师虽然专业技能娴熟而对理论知识又知之甚少,因而产生了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必须加强对专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富有经验的实训教师传、帮、带以弥补专职教师在操作技能上的不足;从医院引进优秀的护理人才或聘请一些理实过硬的护理专家充实教学一线;制定专业教师培养计划,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利用暑期下医院、外出实习进修的方法,先后有三人到国外学习,十余人到其他院校培训学习,有三十多名骨干教师利用暑假到医院亲身体验,增加实践教学经验。

4.“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与教案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理论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实训、实习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边讲授边演示,学生相互模拟练习,做到了理论实训一体化。①、录像观摩与课堂仿真模拟相结合:充分应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开展课堂模拟训练,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②、案例教学与理论探讨相结合: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使用了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即在教学中即时引入病案,从实际问题入手,把书本知识与经验积累结合起来。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精品课程建设中,我们制作了系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试题库、问题实时解答等丰富的网络资源。既利于任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自由地进行备课和修改、添加、更新资料;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案应轻内容而重组织过程和训练方案,应尽量避免在教案中罗列大量的教学内容。讲知识、教方法、练能力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质。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要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去发展思考力,去领悟寻求真理的方法。

5.编写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大纲、计划和校本教材。过去,使用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只适用于分段式教学模式,而“理实一体化”教学采用的是模块化的教学方式[3],这样,现行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已经不适用了。但“理实一体化”教学没有现成的可资借鉴的大纲、教学计划、教材,我系教师积极探索,没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就自己制定,没有教材就自己编写。我院提倡有能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自编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如护理专业依据本专业特点和需求,由教师集体备课,编写了完整的护理专业主干课程和实训课的教材,教材内容编排采用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了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特点,教学效果良好。

6.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整个教学质量评价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而以过程评价为主[4]。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因为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是保证一体化教学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学院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体系。评价结果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有关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教学有法,而教无常法”,理实―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富花;沈发治.“理实一体化”在《精细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广东化工,2009,(09).

[2]吕美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2).

[3]张继红.高职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出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2.

第10篇

为了增强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校进行了专业岗位调研。结果表明,专科层次学生3~5年内从事药学服务的主要岗位是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岗位以及社会药店药品销售岗位,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患者调剂药品并进行必要的用药指导、答复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药物咨询。所需核心职业能力为药品调剂能力、合理用药指导能力、提供药学咨询服务能力。基于以上岗位分析,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条主线,结合专科层次定位,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需要,确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其定位准确、突出能力,符合岗位需求,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为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课程组教师与行业专家经多次研讨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课程标准。从课程设置依据、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实施应具备的条件、考核与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论证,形成了完整清晰的课程设置思路及明确具体的教学实施要求,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制定的职业性、先进性,更注重其实施的可操作性,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了保障。

2根据职业岗位需要,兼顾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优选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岗位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而非科学研究型人才。因此,根据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医疗机构药房、社会药房等药学服务岗位的能力需求,基于药学服务岗位工作过程,兼顾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选取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教学内容。为使学生掌握药学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药学服务的职业素养,能够在医疗机构药剂科和社会药房熟练开展处方调剂、非处方药销售、用药指导等基本药学服务工作,初步具有用药咨询服务能力、药物监测及个体化给药能力、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能力等,我们设计了药学服务岗位认知、处方调剂、常见病症自我药疗及用药指导、常见疾病药物治疗与用药指导、特殊人群用药指导、临床常见药物中毒与解救、药学监护、药学信息服务、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药品的陈列与保管、家庭常用医疗器械的选购与使用指导11个学习情景。在教学实施中,将其进一步分解成30多个学习任务,从而使学习任务与岗位工作任务以及职业发展的对接更加紧密,突出教学的针对性。

3注重理实一体化教学,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教育部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等。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积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或模拟真实工作情景,并用典型案例引领开展教学,以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模拟法、问题引导法等,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3.1案例教学法选择临床上与用药有关的典型案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如选择临床上一些典型处方,要求学生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以此训练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处方审核能力。

3.2角色扮演法教授“常见病症自我药疗与用药指导”“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等内容时,在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完成后,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进行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的“情景短剧”模拟,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赏析和评价,寓教于乐,活跃课堂气氛,既锻炼了学生用药指导能力,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提高了学习效果。

3.3情景模拟法组织学生在仿真药房中开展“处方调剂”实训课,创设与真实工作场景相似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药学服务人员与患者,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场景,提高实训教学的实效性和职业性。

3.4问题引导法教师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讨论;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启发引导;教师总结归纳,补充学生的不足。如此,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学过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主动思考、积极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将技能考核的比例提高到40%。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从学生的操作能力、态度表现、创新潜能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具体指针对工作岗位最为常用的药品调剂、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方面的技能,除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予以评价外,课程结束后还组织专项技能考核,聘请校外专家现场考核与评价。这样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标准与工作过程、标准的衔接,增强了考核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以考促练,大大提高了学生药学服务岗位的核心职业技能。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还组织开展了“问病荐药、用药咨询”等技能竞赛。

3.6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训特别是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其对学生岗位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为此,学校加强了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首先,建立了校内模拟药房,并设置了医院药房调剂窗口,以模拟社会药房及医院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场景。为进一步体现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学习环境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教、学、做”一体化,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校与药品零售企业联合共建了校园零售药店,作为学生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在校内实训基础上,还确定了多家医院及社会药房等校外实训基地,第一、第二学年定期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见习,并在现场接受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通过见习、实习,使教学与社会需要接轨、与职业岗位挂钩,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3.7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鉴于该课程特点,精心制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介实现立体式教学。通过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既方便了教师的“教”,更方便了学生的“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第11篇

关键词:“8S”理论;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纵观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2011-2015年)指出:护理事业的主要目标正在由前一个五年的“以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向“‘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发生改变。

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拟的不断普及和深入,培养出的五年护理毕业生在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等刚性素养方面,人文素养、行为习惯和心理素养等软性素养与优质护理服务的岗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已经成为五年制护理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瓶颈。护理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强技能、实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以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在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不仅具有精湛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养,这是为人之本,从业之基,执业之要。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硬性护理技术基础上软性护理素养的较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渴望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这无疑对护理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尝试将企业上广泛应用的“8S”理论尝试性引入到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中,通过有效干预,着重培养、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软性素养,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目的。

五年制护理学生在校的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上侧重实施“前4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技能等刚性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护理的基本功;在软性职业素养的养成上侧重“后4S”(素养、安全、节约、学习),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隐性素养。

(一)运用“前4S”管理 理论操作要兼顾

课程的设置,可以将护理教育课程分为普通类(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类(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护理礼仪、计算机等)及专业类(专业知识、操作技能等)三大模块,根据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组合。课程的实施,采取学分制的形式、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办法,以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组织教学,使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逐渐脱离旧有模式。

实训基地要营造真实的医院氛围,尽可能贴近医院、贴近临床,从技术、管理水准以及质量安全等方面模拟医院环境,并突出职业素质训练,让护理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医院环境下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训,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清洁习惯开始。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组长监督学生清扫实训场地,维护保养医疗设备。清扫要全面彻底,以保证保持实训室干净明亮。实训过程,注重强化基础训练,动作规范,举止得体,指导老师要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让学生勤于动手,严格管理,形成真实医院工作环境的氛围,在实训课日常教学的最后一个程序,指导老师可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归纳总结,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从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加以改正提高。从而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训基本功,长久规范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运用“后4S”管理 提升学生软性素质

以活动教育人,以形象影响人。中高职学生来校绝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技能,还必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文素质,是一种软实力,是隐形的,是护生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气息,良好的人文素质,能超越药物的治疗,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学人文主要靠内化,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就是一个良好的内化过程。我们应加强对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的灌输,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把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讲授专业同时,润物无声地提高护士生的人文修养。

高职学校跟初中、高中不同,专业知识、人文素质的学习培养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习很重要,但不是学生生活的全部。通过第二课堂----“校园课堂”开展专业兴趣小组,演讲、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人文丰厚的校园氛围,使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实现教育目标。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着力从制度、精神、环境、行为等方面构建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在护理文化的熏陶下健康成长。

以第三课堂----社会课堂为外延。现实的情感体验永远比理论的说教对人的教育效果更深刻、更持久。可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组织学生到医院,进社区、福利院,护理实践基地等社会场所,开展参观学习,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对护理职业崇高性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受和体验人文精神,从而端正学习护理的态度,树立牢固的护理专业思想。

目前,高职护理学生的培养模式仍然是常规的以理论教授为主、而且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研室与医院教学长期分离,高职护理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未来护理人才的竞争将是在精湛护理技术基础上人文素养和心理素养的较量。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为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服务人才的使命,护理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向医疗机构培养合格护理人才。将“8S”理论引入到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可以在提高其刚性柔性职业素养,锻炼其职业能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护理职业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 2007-01-01

[2]《学习“8S” 管理精髓的心得》(沈玲 企业信箱 2008年12月19日)

[3]《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潍坊市某护理学校为例》(邱建明 鲁东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论文2015年1月)

[4]《木桶理论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阚师鹏 价值工程 2004年第9卷)

[5]《浅谈“新木桶理论”在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蔡红霞 大家健康 2013年5月)

[6]《新解木桶理论与企业培训的重点》(周俊 培训广场 2008年6月)

第12篇

[关键词]澍青医专 腹部检查实训课 说课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及“腹部检查”的定位: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诊断学》第六版(主编:魏武),使用的配套实训教材是《诊断学基础・中医学实训指导》(主编:邵桂敏)。本教材体格检查部分及实训指导的编写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顺序进行编写,基本符合体格检查的顺序,“腹部检查”是体格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者在编写本节教材时,重点叙述了“腹部检查”的检查内容,介绍了腹部检查的检查顺序和腹部检查手法及其注意事项。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技能培养目标:了解“腹部检查”的基本顺序,重点掌握“腹部检查”的手法,尤其是肝脏和脾脏的触诊。

2.学习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规范、标准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观念,培养学生系统、全面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看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

(三)“腹部检查”的课时安排。

讲解“腹部检查”的内容、基本顺序和示教基本操作手法以及强调注意事项(25分钟)。指导学生进行操作练习、考核(抽考)、评估(60分钟)。总结(5分钟)。

二、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教学环境:我们是小课堂授课(每次30人)

2.教学思路:在建立解剖学的基础之上,利用人体直观的特点,全面了解体格检查的基本顺序,以此为切入点引导进入本次课,由大课堂的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主体自主学习。然后教师通过示教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考核。完成教学内容。

3.主要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是直观、内容繁杂、操作性强的。我们采取了讲解、示教、分组指导、考核(抽考)、课后总结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4.丰富课下教学:第二课堂能强化所学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一方面积极探索体格检查的临床知识,同时增强其动手操作能力

5.自学:由于课时的限制,我们要求同学以宿舍为单位两个同学之间反复练习。也可通过学校视频(电教)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法。

1.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自己动手,在同学之间练习,加深印象。

2.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专注度。

3.通过学生积极练习,老师及时纠正错误操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从而避免临床上因我们医务人员检查手法错误而引起的误诊情况。

三、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临床专业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基础,实践能力较强,学生绝大多数勤奋好学。

(二)知识储备:已学习过正常人体解剖学,熟知人体各个部位器官的位置。

(三)我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特别重视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流程

(一)质疑启发导入。

1.患者来医院就诊,医生询问完病情后,应当做些什么?

2.右下腹部疼痛的患者医生怎样查看疼痛的部位、性质?

(二)示教操作手法。

教师示教腹部检查的规范操作、检查步骤,强调检查时的注意事项,正确引导,学生观看教师示教,提出问题。提示学生临床上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进行相应部位、相应手法的体格检查。

(三)分组练习(6个人为一个大组,2个人为一个小组)。

让同学之间互相作为模拟病人和医生,现场进行腹部检查手法的规范性操作。老师进行课堂巡回观看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及相关问题。练习40分钟以后老师采取抽考的形式对学生练习的情况初步评估。

(四)小结。

最后5分钟针对学生练习或考核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示范规范操作,布置作业。

(五)巩固训练。

课时有限,我们要求同学以宿舍为单位两个同学之间反复练习,达到熟练操作、规范操作。

五、教学反思

1.课程准备充分,对教材理解透彻,精心设计教学结构,学习氛围浓厚,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