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韩语语音

韩语语音

时间:2022-11-10 22:4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韩语语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韩语语音

第1篇

关键词: 韩语语音 高职韩语专业学生 语音偏误 偏误分析

一、研究的意义

偏误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不自觉地对目的语的偏离,是以目的语为标准表现出来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这种错误是成系统的、有规律的,反映了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属于语言能力范畴。偏误分析(erroranalysis),是对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偏误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其来源,揭示学习者的中介语体系,从而了解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与规律。

我国的偏误分析起步较早,发展迅速,特别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语音偏误研究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进行语音偏误的相关研究,探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提出有效的语音教学策略。但目前语音偏误相关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母语为英语、韩语、日语、泰语的汉语学习者上,而以其他语种为第二语言进行研究的文章并不多,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的韩语语音偏误研究数量极少。

虽然近年来我国韩语语音教学与研究有了不小的进展,但与其他语种,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教学研究相比,韩语语音教学的研究无论是在学术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很大的差距,语音教学研究成果与教学结合还不够紧密。此次研究将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实际教授与学习的角度考虑如何运用偏误分析来发现高职学生学习韩语语音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相信此次研究的成果不仅可以从理论上完善韩语语音教学体系,还会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韩语,及任教于此类院校的韩语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参考。

二、研究的内容

此次研究结合语音测试,从多方面对高职韩语专业学生在学习韩语过程中产生的语音偏误原因进行探究,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难点,并针对这些难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强化韩语语音教学的效果。

具体内容包括:(1)以高职韩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语音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统计和韩汉语音系统的对比分析,总结出韩语语音教学的难点和重点。(2)运用偏误分析理论探索学生语音偏误的原因。(3)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语音教学策略。

三、研究的过程与结论

此次研究通过语音测试的方法,组织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韩语专业一年级学生(20人)进行韩语语音测试并进行录音、记音。测试题模拟汉语普通话水平测试设计而成,包括韩语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句子和短文,从多角度考察学生的韩语语音掌握情况。同时邀请了一名韩国籍教师和四名中国籍高职院校韩语专业专任教师参与听音、辨音和记音过程,以保证测试结果的信度与效度。经过听辨、整理,课题组发现:在韩语语音学习过程中,学生偏误率较高的分别是元音“/”、“/”和“/”、辅音“”,以及收音“”。产生这些偏误的主要原因及建议对策主如下:

1.由于母语的负迁移导致学生语音偏误。韩语的一些字母的发音在汉语语音体系中不存在,还有一些字母的发音和汉语相似但略有不同。学生在初期学习阶段没有熟悉韩语语音体系,采用汉语拼音的发音方法模仿,不清楚正确的韩语语音发音方法和发音位置,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比如韩语元音“”,学生在发音时往往套用汉语拼音当中相似的“e”进行发音练习,而实际上,“”的发音要比汉语拼音“e”更加靠后,需用后鼻音发音;再如“”发音发成“”,“”发音发成了“”,都是偏误频率较高的音节。这些发音偏误现象表明学生没能完全料及韩语元音及双元音字母的发音方法,没能清楚掌握韩语发音体系、发音方法和特点。针对这种由于汉语的负迁移而造成的语音偏误,高职韩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利用汉语语音识记韩语语音的同时,通过对比的方法分析韩汉语音系统的不同,突出强调容易出现偏误的语音,对比韩汉语音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仔细体会韩语字母的实际发音,从而有效避免这类偏误的出现。

2.由于目的语的负迁移导致学生语音偏误。目的语负迁移在高职韩语专业学生的语音学习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学生韩语语音知识掌握不牢固,把已经掌握的部分韩语语音知识以类推的方式应用到新学的韩语语音知识上,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当学生出现由于目的语知识的过度泛化而产生语音偏误时,教师要注音帮助学生克服和引导,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时纠正,过度泛化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教师既不能对学生的偏误放任不管,又不宜一一纠正,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3.由于教师语音水平和教学方案产生的偏误。学生在学习发音时主要以模仿教师的发音为主,如果教师的发音不准确或者不清晰,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音水平。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影响学生语音习得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的韩语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多是单纯遵循韩语教材或自己语音学习的经验来教授学生韩语语音,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语音教学方案,还存在重视词汇语法教学教学而忽视语音教学的现象。这些问题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语音偏误。因此,教师提高韩语语音素养,在韩语语音课堂中使用正确的、规范的课堂语言,确定科学、合理的语音发音教学顺序,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语音教学。如在教授双元音“、、、、”时,可以先指导学生复习“、、、、、”六个基本元音,然后讲解“、、、、”的发音方法,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其发音,而且便于记忆,减少语音偏误的出现。

4.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语音偏误的产生。首先高职韩语专业学生生源比较复杂,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欠缺,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语音的学习与词汇和语法等其他语言知识相比,本身教学内容就比较枯燥无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因厌学而放弃。所以高职韩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韩语语音教学的特殊性,又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改变以往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的语音教学方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设计丰富有趣课课堂活动,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韩语语音的兴趣。通过歌曲、游戏、配音、演剧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韩语语音能力。

总之,通过分析高职学生韩语语音习得偏误现象的原因,探究减少偏误的教学对策,实现有效的韩语语音教学,要求韩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韩语语音教学经验,了解韩语及汉语语音相关知识,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纠正发音偏误的教学方案。同时要求学生在理解韩语语音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韩语语音发音方法及发音规则,并根据自身条件多加练习,及时与教师沟通,纠正错误发音,这才是减少学生语音习得偏误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范柳.中国学生韩语初声发音偏误声学评价标准研究[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4(01).

[2]乌日勒.汉韩语音比较与对韩语语音教学探析[J].高考(综合版),2013(10).

[3]郭春娜.浅析韩语语音教学难点的解决方法[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02).

第2篇

一、要学会听

学习语言的首要目的用于交流,而交流的前提是听懂对方所说,因此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韩语听力训练应该在学习入门阶段(如学习字母发音)就有意识地着手进行。韩语由于其自身的发音特点,在初学阶段,就要养成静心、耐心听的习惯,培养正确的语感,通过对听的反复刺激,使听觉对规范语音形成一种定势,从而提高辨音的能力,这一切会为以后的听力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考入国家开放大学商务韩语专业的学习者一般都是零起点,但是可以通过韩流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近年来,随着韩国影视剧、韩国歌曲在国内的广泛传播,大部分学习者对韩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影视剧手段在韩语听力训练中的重要性。影视剧作为一种音、像结合,并带有一定故事情节,体现一定文化背景的影音资料,其最基本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一个宏观的语境中,为我们提供多种不同的情景语境,同时又可以向我们再现主人公声情并茂的语言表达过程。学习者可以将语言的学习和具体的语境结合起来,学习具体的语境中各种语言的搭配使用,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影视剧中出现的台词基本都是口语,因此为了利用影视剧进行韩语听力练习,应当了解口语的特点并加以合理利用。一般来说,口语的最大特点就是更多地反映了说话者的主观要素,句子也都相对比较精炼简短,而且在说话过程中多借助其他要素的协助,例如停顿、表情、手势等。韩语独有的特点也多少影响着学习者的理解,比如经常省略主语,语序随意且与汉语相反等。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学习影视剧影中出现的口语在韩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我们前几个学期学到的课程,无论是基础韩语1-4还是韩语阅读写作等课程,课本中出现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书面语,如果学习者只学习这些,生搬硬套,就无法进行顺畅的韩语交流。因此,以影视剧为手段进行韩语听力的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影视剧中的台词是实际生活语言,是练习听力的最好素材。学习者在遇到省略主语等非语法表现形式或只用于口语表达方式的时候,就很难理解谈话的内容。因此,借助于影视剧台词这样的实际生活语言,学习者的听力能力会迅速提高。

2、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体会和感受韩国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学习语言必须了解文化,了解文化能够促进语言学习,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学习韩语不能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应扩大视野,了解韩国的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有学者指出,只有对相对国的文化有深层次的了解,才能非常流畅地用某种外语进行交流。韩国影视剧中,很自然地流露出韩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世界观等,因此通过观看影视剧进行语言的学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学习,而且又促进了语言的学习。

3、影视剧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韩国影视剧以富于变化的情节、唯美的画面、精巧的构思,吸引了大批“哈韩族”。因此,电影消除了平面语言的枯燥无味,能够大大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影视剧内容和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习者在提高听力的同时,也会学到一些具体生活场景使用的语言。例如,基本上在每个影视剧中都会出现打电话、吃饭、约会等生活场景,他们会把在影视剧中看到的这些场景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外,在听力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学习者比较感兴趣的影视剧或者歌曲,来提高学习者对韩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听韩语歌曲时,要坚持学会为止,不能光唱,要把歌词翻译过来,理解歌曲中蕴藏的丰富感情。在听力训练过程中,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的内容都会使学习者产生厌学心理,失去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因此,要做到学习要求和目的难易适中,即在学习者能力范围之内设置相应的听力任务。语言是存在于某种文化背景下的,影视剧、歌曲等作为语言与文化的结合体,在韩语听力练习中应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方式虽然更适用于具有一定韩语基础的学习者,但是至少通过上述手段可以把学习者引入到韩语的语言环境,为以后的韩语听说学习打下基础。

二、要学会说

在学会听的基础上学会说是“韩语听说”课程的主要一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缺一不可,尤其语言是要拿来实际运用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讲,说就显得尤为重要。诵读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声音的方式,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从而会提高听力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听力水平的提高,也能进一步纠正语音、语调,从而提高口语水平。诵读有助于增强语感,我们在谈话和阅读中,有时可以凭直觉在一瞬间就可以察觉某句话听起来别扭,某个句子听起来欠通顺,而一时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种最初的感觉就是“语感”。语感是一种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学习者可以不加思索地脱口而说,随心所欲地落笔成章;可以一下子就辨别出语句的错误和文章的优劣;凭借语感,还能听上句知下句,读上文知下文,预感到下面会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语感也可以说是一种习惯,而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对于学习韩语来说,由于语言环境的局限性,语感的形成自然要困难的多。诵读时读音响亮、抑扬顿挫、节奏分明,并将读者自身的情感融合起来,就可以大大增强读物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所以说,声情并茂的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有效途径。学会说韩语,首先与韩语诵读训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诵读的内容包括报刊杂志、韩语书籍等,其内容越丰富、时尚越好,因为这些既能反映韩国最新的实时动态,也包含着韩国文化以及众多领域的知识内容。通过诵读可以体验、感受学习韩语的乐趣,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韩语诵读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韩语诵读可以与语音训练同时进行。由于汉语和韩语语音系统不尽相同,其母语的发音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韩语学习中来,影响学习者建立正确的韩语语感,造成语音障碍。韩语的辅音系统没有汉语的清浊音之分,分为松音,紧音,送气音。因汉语的音韵系统里没有这三个对立音,对学习者辨音造成难度。另外,韩语的每个辅音和元音都有自己的音值。但是在语流中有些音素往往会受到前面或后面音素的影响,发生音变现象。韩语音韵体系里的连音现象、紧音现象、同化现象、腭化现象都是口语发音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在初级阶段韩语诵读必须与语音训练同步进行。

2、语法知识的掌握应与韩语诵读同时进行。韩语是粘着语,汉语是孤立语。所以在语法结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韩语的语法关系依靠附着在语干后面的附加形态一助词和语尾表现出来,而且助词和语尾不但数量繁多,语法功能多样,意义相近的也多。因此,韩语诵读中进行适当的语法练习是必要的。

3、要注意韩语诵读材料的选取。诵读时应选取优美的、琅琅上口的诵读材料,由浅入深、由易而难,逐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诵读能力。

4、韩语诵读时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压力。韩语诵读要限时快速,而且朗读、背诵规定时间和数量,先稍快,再加快,再特快,并要快而不乱,快而不错,使记忆信息迅速输入大脑,获得强烈印象,达到记忆的目的。韩语诵读时应加强韩国文化学习。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因此学习语言要注意文化因素的导入,这样才能让学习者根据语境理解诵读内容。此外,在诵读练习的基础上,要大胆地说出来,不要怕出错,能够说出来就已经为学习语言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三、运用远程网络教学资源、工具及手段

1、远程网络开放教学资源的运用

商务韩语专业网络开放教学资源严格按照国家开放大学的各项标准、要求及适合自学者自主学习的需求去完成,考虑韩语零起点初学者学习外语的特点,开发了点读软件,使外语学习在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中能够得到实现。“韩语听说”的远程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有双向视频讲座、教学论坛活动、录像教材、教学辅导等。(1)双向视频辅导讲座双向视频辅导讲座进行课程学习导读、知识结构整理、考试说明与指导进行讲解。通过网络面对面辅导学习者,并针对学习者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等进行现场解答,为学习者排忧解难。(2)教学论坛活动教学论坛活动是通过教学平台,教师和学习者进行互动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学论坛活动进行实时性教学活动和非实时性教学活动。通过实时性教学活动学习者可以和教师进行实时性互动,也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通过非实时性活动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寻找有关韩语资料,多方面地丰富自身的韩语水平。“韩语听说”课程的教学论坛活动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和吉林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平台中进行。(3)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文字教材为依托,根据章节进行系统的讲解,为学习者提供课堂授课影像资料。学习者利用电视录像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直观形象地学习相应教学内容。“韩语听说”课程的录像教材共有54讲,学习者通过点播对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进行学习。(4)CD录音CD录音,配合文字教材中的范文、情景对话、词汇等,提供相关的录音内容,弥补、提供文字教材所不能提供的听力资源。“韩语听说”课程已对教材配CD录音光盘,共学习者进行听力练习。

2、开放教育网络学习工具和手段的运用

“韩语听说”的网络学习工具及手段主要有点读软件、网络视音频聊天工具、专业网页资料等。

(1)点读软件

国家开放大学商务韩语专业教学团队为了适应开放教育远程教学的特点,开发了“韩语听说”等课程的点读软件。点读软件,集知识的总体性与独立性于一体,实现知识的超市化,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需求。根据主题进行整理、分类,并进行多层次的知识拓展,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点读软件弥补了开放教育远程教学教师与学习者分离的问题,拉近了教与学的距离。

(2)网络视音频聊天工具

语言环境是学习韩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缺乏韩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利用QQ、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视音频聊天工具,组织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定期和不定期的网上韩语语音聊天,就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韩语交流,营造韩语学习环境,促进韩语听说能力的共同提高。

(3)商务韩语专业网页资料

商务韩语专业网页里上传了韩国文化、韩剧欣赏、韩国观光等内容和韩语学术论文,以加深学习者对韩国的了解,为学习韩语提供帮助。另外,专业网页是为了拓展韩语知识、拓展学习韩语平台建立的商务韩语网站,在网站上设置了“课程导航”、“韩语视听”、“韩国文化”、“韩国观光”、“韩剧欣赏”、“韩国留学”、“韩语角”。并对“韩语讲座”、“韩语词典”、“韩语在线翻译”、“驻华韩国文化园”、“韩国在线”进行了友情链接。专业网页,使学习者及时了解最领先的韩语学习资源,接触各种学习韩语的机会,为进一步学习韩语提供便利条件。

(4)积极策划和促进小组学习

在远程学习中,小组学习室以辅导、讨论会、协作任务或项目等形式开展,可能是面对面的,也可能通过音频、视频或计算机会议系统的方式进行。例如,鼓励学习者并帮助学习者结成韩语学习小组,就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韩语交流,形成韩语会话的氛围,相互鼓励,相互影响,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韩语朗读比赛、韩语演讲会、韩歌演唱会等多种活动,使学习者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增强学习韩语的兴趣和爱好。

四、要培养自主学习韩语的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从学习者角度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意味着获得确定学习的目标、内容、资料和方法,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学习韩语的主要目的是进行畅通的交流,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作为特长来学之以用,因此必须加强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1、平时多接触韩语书籍,可以大声朗读,增强语感。但是不用一一去查字典,理解原文意思就可以。这样可以不中断读书,不会消灭他们的读书兴趣,连贯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一些单词和语法的大概意思。

2、要自主掌握单词和语法、背课文,课外也要把韩语生活化,主动营造韩语语言环境,对象可以是教师和学习者以及会讲韩语的任何人。通过上述理解、掌握、运用、归纳、记忆,再理解、再掌握、再运用、再归纳、再记忆这样反复循环,使学习者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

3、要尝试用韩语写一些句子或者一小段文章。可以尝试着用韩语写日记或者养成用韩语记录一些事情的习惯。

第3篇

【关键词】对比教学法;韩国初中;汉语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147-1.5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育事业发展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已有60个年头,随着汉语教学“由内向外”的发展趋势,如今我们用“对外汉语”指称“在国内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的汉语教学”,而用“汉语国际教育”来指称“在海外把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①那么,对韩国初中生的汉语教学属于“汉语国际教育”。由于中韩两国在地理上的相近和文化上的渊源关系,对韩进行汉语教学,对比法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帮助学生进行目的语和母语的异同比较,对初级汉语学习者起到一个引导和强化的积极作用。

一、对比教学法

对比即是把有一定联系或者在同一个条件下相似或相异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相比较,“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②通过比较,我们能从事物之间的异同找出事物的本质、特点等。同样在语言的教与学中,通过语言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分析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有效地利用正迁移产生的积极影响,防止负迁移对汉语学习者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对比教学法在韩国初中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韩国在1997年公布的第七次教育课程中把生活外语列为初中的选修课程,其中就有生活汉语这一科目,并且在2007年修订了这一课程目标:“关于日常生活,培养会用简单的谓语沟通的基本能力,要对外国文化感兴趣。”③并且分为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文化和态度三个方面。在课程设置方面,一般一周有一节汉语课,以基本会话为主要学习内容。根据笔者在韩国初中一年的具体的教学经历,采用韩国教育部编写的教材《生活汉语――你好》,以初三学生为对象进行的教学实践,从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和文化几个方面,探讨对比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此法对韩初中教学的具体影响。

语音方面:声调,在语音方面,既包括韩语和汉语语音之间的对比,也包括汉语语音内部的对比。语音的学习顺序根据教材安排,先是声调,然后是声母和韵母。汉韩语音的对比:在声调方面,由于韩语发音没有声调,因此要特别强调四声的区别。首先采用赵元任的“五度标调法”,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然后再演示各调后,对比每个调值的不同,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阴平和去声,让学生模仿并且亲自感受这两者的区别,加强记忆。

声母和韵母,在声母方面,韩语语音中没有唇齿音“f”、边音“l”和卷舌音“zh”、“ch”、“sh”和“r”,因此在教学中要进行反复演示和练习。汉语语音内部的对比: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之间舌头变化的比较,还有不送气音“b、d、g”和送气音“p、t、k”之间的比较。此外,汉韩语音中的相似发音,比如“b、p、m”和韩语语音的“■”,韵母“a”、“o”、“e”等字母的发音部位与韩语元音发音相同或者相似。但是相似的发音,利用比较法在教学中只是作为引导,不能以韩语发音完全取代。语音的教学还是要分析其发音特点,通过大量的演示、听力进行模仿和练习来达到地道的发音效果。

词语方面:基本词汇对比,在韩语词中汉字词约占总数70%,特别是早期的基本词汇都来源于汉字词,比如一些表示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词语:日、月、山、水、春、夏、秋、冬等,还有汉语数字词如:一、二、三、四、五等。这些词的韩语读音和汉字十分相近,并且这些词语在教材中都有相应的韩语翻译,同学可以根据相应的对照分别记住每个词的意思,这是正迁移的积极作用。

词义对比,在词义比较方面,汉语与韩语有相同词义的词语,比如:学校、学生、生日、生活等;也有词义表达范围不同的词语:比如:“时间”一词,汉语词义要比韩语范围小,在韩语中“时间”还包括“小时”的意思。还有词义所指不同的,比如“新闻”一词,在韩语里指的“报纸”之意。因此,在教学中,对于词义不同的那些词语,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除了使用对比法,还要充分利用其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练习和记忆,防止负迁移产生的影响。

语法方面:语序对比,汉韩在语法方面的比较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是语序。汉语的语序是“主谓宾”,而韩语的语序是“主宾谓”,在学习会话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找出这种语序上的差别,然后在进行说明。比如在学“这\那是什么?”这一基本句式时,首先把这一句式写出,然后在句子下面列出相应的词语的翻译,这样同学能直观得感受汉韩句式的差别。

敬语比较,关于敬语比较,汉韩之间有差别,汉语没有韩语那么发达的敬语系统。汉语中敬语主要表现在词汇上,对韩初中生的敬语教学一般是句中需要加个“请”字以示尊敬。对于汉语内部的对比,主要是人称方面的,比如“你”和“您”之间的比较,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通过对比,学生可以发现汉语的敬语表达更为简洁,容易记忆。同时还能够融会贯通进行替换,比如学会“请坐。”就能知道其他动词如“说”、“听”等的敬语表达方式。

汉字方面:在汉字教学方面,由于韩国使用汉字的历史悠久,对汉字有一定的认识。并且韩国初中生一般都有汉文课,对韩国学生汉字并不是陌生的。但是由于汉字已被纳入韩国本土语言体系,虽然字形存在,但是音和义都发生了变化,导致汉语和韩语中的汉字读音对应关系十分混乱。从这方面来讲,汉字学习对韩国初中生来说又是一个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汉字一方面要强调简体字的书写规范,从笔画、笔顺方面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从汉字的读音和意义方面进行学习。将已有的对汉字书写识记的优势表现出来,同时还要克服已有的认识对汉语学习的负迁移。在已有的汉字素养基础上,扩大汉字的识记数量并增强口语表达的能力。

除了上面的汉韩比较,在汉字内容进行对比,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把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展示出来,比较一个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如今的楷体的变化,还能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字形和字义。

文化方面:韩国第七次教育课程目标特别强调文化教学方面,不仅要了解外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提高沟通能力,并且要通过本国文化和目的语国家文化的比较,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文化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文化之间的不理解的因素,从而更好地进行交际。

对韩国初中生进行的中国文化教学,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打招呼、衣食住行、传统文化等等。具体比较上,比如在社交礼貌上,汉语中询问姓名、称呼、致谢和道别的方面和韩语进行比较,可根据具体的内容指示,分别演示这两者的区别。在传统文化的对比方面,比如传统节日,主要对节日的代表性饮食、风俗习惯等进行比较。还有一些颜色、数字的偏好和禁忌方面的对比,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以竞猜的方式来进行比较,这样的对比不仅活跃课堂气氛,也能够对两种文化的某一方面有针对性的比较。

对比教学法在对韩汉语的教学有着特有的优势,特别是针对零水平开始学习汉语的初中生,不仅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语言到学习另一种语言,对比起到过渡的作用。而且对学习汉语本身来说,帮助学生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对比中,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到的汉语和文化知识。

【注释】

①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语言文字应用,2010(2):3.

②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2):4.

第4篇

至今可看到日语发音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吴音,这是我国传入日本最早的汉语发音,主要在春秋战国时期,但随着日语体系的不断发展,吴音经过筛选,现保留于日语语音中的比例逐渐减少。二是汉音,它在隋唐时期流入日本,当前随着日本同隋唐的友好往来日益增多,日本引入了大量绚烂多彩的隋唐文化,这也使得汉音在日语中占有最大的比重,并且以我国北方一带的发音为主。三是唐音,指的是宋代以后盛行的汉语发音,传播至日本后,成为日语发音的主要组成部分,模仿我国南方地区以及长江一带汉语的发音形式。[2]韩语中也存在许多引自汉语的字词,对比韩语与汉语相同字的发音,可以看到二者存在许多相似、相近之处。比如汉语中的“加”字,在韩语中发“ka”音;汉字“浓”在韩语中念“”。现如今韩语中存在的一字多音情况,基本上都是借入了古汉语的一字多音并完整地保留下来,另外也有引入古汉语中的通假字而形成一字多音。可见,韩语语音的形成和发展也深受汉语的影响。

一、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字的影响

汉语是日语体系形成的重要基础,在文字书写方面,汉语也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史料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秦汉时期大批国人东渡日本,带去了丰富的典籍资料,并在日后与日本居民的交流、交往中,将我国文化,包括汉语言文字传播给了当地人。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汉字传到日本的实物证据是“汉委奴国王”金印,金印的出现说明,在公元57年以前,日本已经有人认识汉字,懂得汉语。在日本语言文字出现以前,汉语文字是日本传达政令、进行外教活动的主要文字工具,包括国家活动或政策、法律条文的制定等,也都是使用汉字。但日本人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感到诸多不便,逐渐发明新的日本语言文字,即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的平假名是借鉴和演化我国草书而来。纵观日本文明史,其不少书籍史料、文学作品都是用汉字或汉字与假名共同记载而成的,历来日本的年号也都是用汉字来表示的,如“明治、大正、昭和、平成”等。[3]后来日本汉字中加入了国字,但日本人在自造这些汉字时也都是仿照中国汉字的造字法,所以,日本文字既有引自中国的成分,也有仿照中国汉字自创的字体。公元前三世纪前后,汉字开始传入朝鲜半岛,这也是韩国首次大量吸收外来词的时期,迄今为止,韩语中的汉字词大多保留唐宋时期的中古音韵,书写上基本采取繁体字,数量约占韩语词汇的60%以上。在朝鲜民族的《训民正音》创制以前,汉字几乎是作为唯一的标志工具的,除了保留一部分朝鲜语的基础词汇之外,汉语几乎占据了朝鲜语的全部词汇。

二、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表达含义的影响

日语与汉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语言表达含义上也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日语中的许多句子结构和日常用语都渗透这汉语语言的表达思想。如在日语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习语,很多都是汉语习语的变体,或者直接引用的汉语,像“百闻不如一见”、“吃一堑长一智”、“马马虎虎”等通俗用语,日语与汉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在韩语中,也保留了许多汉语古义的汉字语素。如“都”字,在汉语里,从古至今有两个语音而且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功能,念dū音常指“首都”;念dōu音时常作总括义副词使用,在韩语里,虽然只有一个汉字音[to],但除表示“国都、首都”的意思外,还保留有古汉语中的意义,即“总共、一共”义、“某群体之首”义。类似于此韩语中留存古汉语义的字还有诸如“顷”、“阵”、“然”、“汤”等等。[4]

三总结

日、韩语言文化与汉语言文化源远流长,其语言发音、字体、表达含义足可见我国先进的汉语言文化对日韩两国语言文化的深远影响,为邻国语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和基础。可以说,是汉语的发音奠定了日、韩语言文化的基础;是汉语的文字促进了日、韩语言文化的体系的形成;是汉语中汉字的含义表达使得日、韩语言文化更加生动具体。日、韩两国语言文化又明显的多元化特点,都特别重视对外来文化的汲取和借鉴,而汉语是日韩语言的重要借鉴对象,加强我国汉语言文化对邻国语言文化的对比、分析和研究,不仅对于学习邻国语言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有助于以语言文化为纽带,加强我国同邻国的文化交流。

作者:马煜辰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第5篇

【关键词】韩语 中文 发音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54-01

一、韩国语与中文的差异

1.中文发音

在中文中,影响发音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声母、韵母以及声调。普通话共分为22个声母,其中三个为双唇音,三个舌尖前音,四个舌尖后音,一个唇齿音,三个舌面音以及三个舌根音。韵母共有39个,主要类别有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前鼻韵母以及后鼻韵母。中文的声调有四声,即阴平、阳平、上声以及去声。

2.韩国语发音

和中文不同的是,韩国的语言没有声调,辅音和元音是韩文两大组成部分,此外“辅音+元音+收音”的形式也是韩文的常见形式。在韩国语言文化中,当没有收音节时,我们称之为开音节;当有收音节时,我们称之为闭音节。处于礼仪的需要,韩国语言中有很多对人的敬称呼,成为敬语。针对不同的对象,所采用的敬语也各有差异,通常在谓语中体现。此外,韩语中采用的是拼音音节文字,只要能说出来就能把文字写下来,韩国人书写文书时都要留一个空格,这和英语的表达方式类似。

二、韩国语言发音纠偏

在韩国语中,轻唇音f[f]是不存在的。对于韩语的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发f[f]很别扭,这也是由长期以来的文化积淀所导致的。很多人会将f发音成为双唇音送气清塞擦音p[p’],主要原因在于韩语中也有一个音类似的音色。部分韩语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和中文相同。但是,我们需要清楚的是,韩国语言中不存在所谓的双唇和齿唇等两套声母,此时,很容易将p和f混淆。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f和p是韩语学习中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曾经困扰到许多学生,对此,也成为韩语教学教师面临的教学问题。

从教学经验来看,发音误差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知道发音位置,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其二是知道发音方法,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音位置。无论是哪一种误差,都会导致韩语发音不准。

三、韩国语发音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从上文中我们不难看出,韩语和中文还是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其因素来源于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来源于日常习惯中的潜移默化。然而,无论怎么演变,想要学习韩国语的第一步便是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先读准字音,再在交流和沟通中体会韩国的语言文化。为此,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由于韩国语是母语之外的第二门语言,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韩语时难免出现混淆的现象,形成“不土不洋”的尴尬局面,母语和第二语言的混乱状态是制约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要瓶颈,不仅仅是在韩国语言中表现,在其他外语的学习中也有体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初学者而言,学生离不开对教师发音的模仿,一般采取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正确地发音,纠正学生在模仿发音中的位置误差和发音误差,教会学生正确的发音。建议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以及相应的图片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舌位以及唇形。

2.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进行韩语发音,还应该注意母语的迁移。将韩国语和中文相互对比,解析两者的异同点。在学习的顺序方面,建议从与韩语发音相似的韩国语发音学起,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开始较快的接受新知识,在和汉语的联系中找到学习韩语的乐趣。然后,再教导学生发较难的音。在此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学生受汉语影响不能准确发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3.和一般的教学不同,韩语的发音教学更多的注重记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有主有次,把握有度。可以在较快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语音都讲述一遍,学生则采取跟读的形式。对于学生发音不准的词语,教师可以重读,通过反复纠正,不断练习的方式,对韩国语发音逐一突破。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仅仅短暂性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注重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在每一次教授新单词之前,巩固以往的学习内容,查漏补缺。

4.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会发音,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交流,学习语言是为运用语言而服务的。因此,学生在学习发音的过程中,还应该练习听音和辨音,将语言的用处以及用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简答的说,即听、说、读、写等步骤要同步进行,听是为了听懂对方的意思,说是为了将自己的想法和思维传达给对方,读是为了了解对方更深层次的文化,写则是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交流,从而在反复练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韩国语言水平,真正达到学习韩国语言的目的。

小结:在语言学的大力发展下,韩语教学蓬勃发展。随着对外语教学的深入研究,我们找到了韩语和中文之间的异同点。汉语的学习可以对韩语发音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干扰作用,关键是寻找一个平衡点。对此,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中韩文化的异同点,并在实践中不断加强练习,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和沟通中,从而在实践中补充理论的不足,在理论中为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使自身的韩语水平更上一层楼,而这也是广大学生学习韩国语言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陈艳敏;汉韩辅音系统对比及韩语语音教学[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2]李得春;韩国汉字音韵母系统的几个特征[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第6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以英语学生、韩语学生、越南语学生为例,描写了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上的语音偏误表现,简要的分析了产生偏误的原因:如母语的负迁移、汉语声调自身的特点、过度泛化以及教学因素,并认为无论对非声调母语的学习者,还是有声调母语的学习者,汉语声调都会成为学习的难点。

一、引 言

世界上任何语言的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而在声调语言中,声调是有系统地利用不同调值来分辨音节或某一个词的语义,汉语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声调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由于汉语声调这种升降曲折的变化,与大多数语言语音系统中的声调或轻重音差别较大,因此,成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时,受母语语音干扰最多,产生偏误最普遍的难点,以至于中国语汇中有了“洋腔洋调”这样的词语。

从汉语语音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在声、韵、调上都会产生偏误,本文仅就不同母语的外国学生在向目标语靠近的渐变过程中,某一静态阶段的语音状况——汉语声调做一简要分析,分析外国学生在汉语声调输出过程中的偏误现象及产生偏误的原因。

本文的观察对象主要是汉语零起点及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学习者,平均年龄二十四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语言材料大多以对外汉语初级水平教材为主,方法是随机记录、统计、总结、分析。

二、外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表现

1.无声调语言——以欧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为例

英语是非声调语言,英语学生对汉语的声调极为陌生,他们对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固定的高低升降的调子很不习惯。主要表现为:

(1)阴平55,读不到位,起点较低,但阴平调值是四声中掌握较好的一个,这个音类似英语平调。

(2)阳平35,往往起点太高,升不上去。有时尽管加大声音,把音拖长仍发不成升调,有的学生用英语的升调代替汉语的第二声,但是汉语的第二声是在一个音节上的音高变化,音高是渐升的,而英语是先平最后尾音很快上扬。他们会把阳平35,读成224、223、34或23。

(3)上声214,这是英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声调,反映出的特点是第三声无曲折,变成纯升调,失去降的部分,或低平后上升,类似第二声,表现为把第三声214读为24、34、224、334。他们常会用英语的曲折调代替汉语降升调。在连读三声中,把半三声读成全三声。

(4)去声51,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许多学生降不下去,有时会用英语降调读,但汉语的第四声是全降调,调值51。英语的降调,一般是半降调。

英语学生更大的困难在于词语一旦进入语流,英语腔调就浓厚起来。因为他们常常把声调与英语的语调相混。如把汉语陈述句中和疑问句句尾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升调,而把句尾重读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降调。例:初学汉语的英语学生发音。

例1:你是学生吗?

例2:我不是中国人。

例1是用英语一般疑问句的语调代替汉语声调,把“你”读成高平调,把轻声“吗”读成上扬的调子。

例2是用英语陈述句语调代替句末“人”字,把“人”读成降调。

有许多英语学生反映,记一个汉字,又要记音(声、韵),又要记声调,太麻烦了。这样他们在学习时常常会顾此失彼,有的只记音不记调,有的记音记调,到了语流中却不能正确地把握。

2.无声调语言——亚洲以韩国学生为例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和同处于汉字圈,韩语学生对声调的把握是否好一些呢?答案是否定的。韩语基本上属于阿尔泰语,没有声调,各个音节有一个习惯的读法,但并不标明重音和次重音。古代韩语有音长,1446年《训民正音》时是28个字母,现代为40个字母。是字母音位文字。

另外,根据语言学家们的统计,在韩语里,至今仍有50%以上的汉字音。又经专家求实考证认为:这些汉字音都是隋唐时代借去的。至今仍完好地保留在韩语里,所以即使相同的汉字字形,语音并不是现代汉语的语音,而是古代语音,采用反切法注音。韩语学生读汉字姓名时,经常能反映出中古时代的音韵。今天的韩国汉字虽无声调,却有长短音之分。

例1,“光”与“广”都读gwang,“光”短音,“广”长音。

例2,“饭”与“半”都读ban,“饭”短音,“半”长音。

可以说,韩国汉字音的长音是中国汉字声调在韩国语中的一种变异,没有声调,只有长短音的区分。但由于长短音大都不辨别意思,大部分人已经不去细分。这样尽管韩语中有许多汉字音,但它独特的语音系统,无声调的发音特征,仍使韩国学生在声调上产生很多偏误。主要表现为:

(1)第一声,高平调,起调不够高,声音拖长后跑调。读单字调子时效果较好,在连读时就会出现偏误。例如:天津(tiān jīn)读成天津(tiān jìn)。

(2)第二声,阴平35,会读成接近44,较平而无变化,第二声上不去,很像第四声。

(3)第三音,上声214,会读成接近35、23、334,有的是34,总之,是曲折不够,常会在读第三声时失去降的部分,第三声是韩国学生的难点。

(4)第四声,去声51,常会读成44,不能降下来。

由于韩国语言音高变化不同于汉语,韩语音节大多只有固定的一个调值,区别词义主要依靠声音的长短、高低、轻重,一般长音读得长而低。短音读的短而高。如:[ma:l]长音:话;[mal]短音:马。这样,韩语学生就去找近似汉语的音来处理汉语声调。而且起点落点不够高或不够低,调域窄。

3.以有声调的越南语为例

无声调语言,见到声调无疑是完全陌生的,那么有声调的语言是否有了好的声调发音面貌呢?并不尽然。

世界上有声调的语言有许多种,如北欧的瑞典语、非洲东部的班图语、美洲的大部分印第安语等。但各种声调语言的性质并不相同,大多数声调语言的声调只限于高、中、低的差别,像汉语这样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不仅有高低之分,又有升降曲折之别,并不多见。因此,有声调语言的外国学生尽管能很快接受声调,但偏误却并不少见,下面以越南学生为例。

越南语为有声调语言,带入声韵尾,其声调含义包括抑扬性和顿挫性。调值相同的两个音节是否带入声韵尾会导致其顿挫性不同而决定其是否为两个不同的声调。据教学观察,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的进度常常比其他母语背景的学生快,但遗憾的是其语音面貌并不理想,学习多年汉语,却难以摆脱“越南腔”。

(1)从调型上看,越南语没有全降调(51),没有高平调(55),低升调(13,14)。而且调型后半部或升或降都非常短促,没有汉语的平滑均匀。

(2)从调域上来看,其相对于汉语的声调来说,越南语声调的升降幅度较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越南学生的母语对汉语声调偏误是:

1)阴平念为44或442,即阴平调不够高,普遍达不到55值,如“生”—44值,多受越南语平声的影响。

2)阳平念为44(445)受越南语锐声影响,但越南语锐声的发音特点是开始时持平,约近一半时开始上升,上升段的调值为35,但在问音节时,持平阶段大为缩短,甚至消失,这使得锐声在有些时候发音特点与汉语阳平十分接近。所以,他们掌握阳平比较容易。

3)上声念为213,有的降下去而不能升上来,就念为21,即上声调读的较轻短,曲折不够,如:“好”(213),上升后半部分调值到不了4度,是因为越南语没有低声调。而且受越南语问声影响,其问声曲折不如汉语上声曲折大。他们很难控制上声结尾部分,所以不能达到214,大约是213。

4)51去声,读成约31值或32值,这是越南语学生缺陷最大的声调,是其偏误最多,较难学习的声调。

所以尽管越南语有声调,在有些音理方面较易学习,但不同于汉语的声调系统,似乎对汉语声调的输出产生更加顽固的干扰。

三、产生偏误的原因浅析

以上多以静态声调发音状况为例。在动态声调中,语流音变:如轻声、儿化、变调中存在的偏误也很多。

纵观外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并不是如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非声调母语对声调语陌生而难以掌握。其实从有声调语言的泰国语、越南语为母语的学生来看,并不能因为某些有声调语言的共性所产生的正迁移,而改变他们发汉语音调的困难状况。但我们也发现许多不同,如学习汉语声调由易到难的顺序不太相同。例如,英语、韩语学生的掌握顺序是阴平——去声——阳平——上声,越南语学生是阳平——阴平——上声——去声,外国学生汉语声调输出产生偏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母语的负迁移

用母语的语言规律代替目的语语言规律,是中介语语言最直接的表现。从理论上说,偏离发生在两种语言的接触,而本质上总是利用自身语言中最接近对象语音的音位实行取代作用,这可以叫做语音或音位的接近性原则,在陌生而难度很大的字音面前,外国学习者自然会从本族语中寻找与之相近似的音位或音素进行语音模仿,结果造成偏离。如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把声调与英语句调相混。

2.汉语本身声调系统的影响

一千多年前,汉语声调被发现辨义,后来赵元任先生创建了5度制,但这五度音高如何在发音调时体现,让学习者很难把握。因为汉语声调主要表现为相对声高,相对声高既指不同的人之间音高范围彼此相对的,又指不同的人之间相同调类的音高也是彼此相对的。这对外国人掌握汉语声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过渡泛化

由于学生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在心理学上叫做“过渡泛化”。如汉语三声变调是学习难点,有的学生发单字调第三声或老师领读第三声时,没问题,但只要自己一说一念,一进入语流,就会出现诸如半三声读成全三声,几个三声连读都读全三声。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想当然凭直觉对三声给出了自己的规律。

4.学习因素

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多是靠模仿,由于其有限的目的语知识不足以完全明白其音理。这样在发汉语声调时任意性很大。赵金铭先生认为,声调从物理上解释:声调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音高。从生理上看:是声带的松紧变化,声带松,发音低,声带紧,发音高,声调的性质取决于音高的变化,而音高的变化取决于声带松紧。这种发音原理与分析则必须通过学习者在不断地试验、体会才能渐渐领会。这样在接近目的语正确声调的时候,就会因学习者各方面自身因素而有差异。

5.传授因素

包括教师训练方式等问题,教师的经验、学识水平的问题,教材的音理知识不足,知识点不准等知识展现的问题等等,都会使学生产生偏误。

四、余 言

汉语有声调,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也大多有声调,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人学汉语,难点在于处理声调、调值的不同,也就是相应调类的分合,不同调值的对应。母语为无声调语的人学汉语,如果建立起调类、调值的概念,掌握方法,却可能比母语为有声调的人学的更快些,因为少了母语声调的干扰。总之,在汉语语音学习中,学好声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因为每一个声调出现的频率都要比任何一个声母或者韵母高许多。语言的准确性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声调是否准确,否则就无法区别“到了”、“倒了”、“骑车”、“汽车”,而直接影响到语言交际。了解偏误的原因,对汉语语音教学会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 周小兵、朱其智.对外汉语教学习得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傅氏梅、张维佳.越南留学生的汉语声母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4(2)

第7篇

韩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遇到很多问题,问题有普遍性的、也有个别性的。语音方面、词汇方面、语法方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这里主要列举一些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问题。

一、语音方面

语音的学习贯穿汉语学习的始终,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掌握好了汉语的发音,等于成功了一半。

(一)声母

1.Z.C.S 与zh.ch.sh分不清,韩国留学生可以发出zh.ch.sh 但是拼读时容易混淆。

如ziji自己读成zhiji。特别是发z和zh的音容易错误,他们可以发zh,就是当与z一起的时候,分不清

2. 双唇音和唇齿音分不清,如p与f

如饭(fan)读成盼(pan)

3. 双唇音分不清 b ,p

如ban 读成 pan 办法(ban fa)

4. 唇齿音与舌根音如 h与f

如把黑色(hei se) 读成(fei se)

5.发韵母“e”音时常有个“o”的尾音,他们读成“eo”

如何(he)读成(heo)

6.r和l的发音

如说热(re)他们说成乐(le),日程(ri cheng)说成立成(li cheng)。但是通过老师的发音训练,告诉他们发音位置,练习的时候注意他们的区别,是可以发出来的。但是有时会图省事用“l”代替。

(二)韵母

1.分不清汉语拼音“ing”的发音,韩语语里有两个ing的发音。

2.他们读“女”的时候,经常因为发不出来说成“努”。

(三)声调方面

汉语里有四个声调。然而韩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学习汉语声调是他们学习的一大难题,中国人说话时有抑扬顿挫之原因。

1.阴平(55)可以,阳平(35)和上声(214)常常弄错。

2.声调里边的轻声、儿化、变调对他们来说很难。变调的时候,比如“不去”轻声他们读起来不自然,读的时候是阴平或者去声。

二、语法问题

(一)语序

汉语的语序韩国学生认为是最难的部分,他们出现偏误主要是,母语语序负迁移影响他们学习汉语语序。还有汉语的语法手段是采用语序和虚词。与韩语不同,语序不同,虚词位置不同都会影响语义,所以很难理解。

(二)词法

汉语的词汇丰富,韩语的词汇一般都是外来的词汇,韩国留学生要想学好汉语,必须有一定的词汇储备量。最重要的是分清每个词的用法,韩国留学生面对汉语词汇的诸多种类,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问题。下面是常常出错的词。

1.“会”、“能”、“可以”三个词的用法

如:我会开车;我能开车;我可以开车

学习这三个词时可以理解单个词的意思,但是一起用r会出现偏误。如:我会能开车。会有两个词性,用的时候学生分不清,用能愿动词的时候比较多。

2.量词“遍”和“次”

韩国留学生觉得差不多,都是量词,所以用的时候偏误现象严重,比如说我去过五遍北京,她去了十遍洗手间。这样的句子。

3.副词运用的问题

(1)立刻和马上

如:董事长访问的日程定下来以后,我会立刻(马上)通知你们。

请您等他一下,他马上(立刻)就回

我的姐姐马上(立刻不可以)就要毕业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马上。而马上是很快地,立刻。可以说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立刻动身、马上动身,立刻起床、马上起床,立刻就到,马上就到。他们都是时间副词,都表示动作进行得快、迅速。不同的是“立刻”表示的时间比“马上”更短,马上的伸缩性较大。所以不能说立刻毕业。

(2)虚词“了”

如:我来中国一个月了。

我学习了两年汉语。

我等了二十分钟。

学生的疑问是用“了”为什么每个“了”的位置不同,意义也不同。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是要分“了1”和“了2”的。“了1的作用表示动作的完成,了2表示情况的出现,状态的变化。”了2还有成句煞尾的作用。学生问,为什么一定要说“他死了。”而不可以说“他死”这里边就涉及了“了1”,“死”这个动词加上“了1”才能表示完成,“死”不可以是进行的。而且有些动词不能单独使用,一定要加上“了”。

4.助词的误用

(1)“的”、“得”、“地”的误用。虽然学习了它们分别是定语的标志、补语的标志、状语的标志。主要它们觉得这三个词,读音一样。没必要区分。助词的误用:中午在食堂打饭,排队地人很多,所以我心情不好。你穿得很漂亮。他每次都轻轻地走到我身后,拍我一下。

(2)“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状态正在持续。 V+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如:墙上挂着海报。(不理解)

小明穿着红色的羽绒服(不理解)

他们在足球场上踢着足球。(理解)

如:他们正在喝着咖啡。

这个句子不对,正在就表示动作的进行,再用‘着’不合适。

他每次都会来看我,这说明着她喜欢我。

这个句子也不对,“说明”带有结束的意思,不能再用“着”。

(3)“的”“了”“呢”“啊”学生不能正确使用,经常使用“了”,“啊”的音变掌握得不好。

(三)句法

对于韩国留学生来说,补语的固定形式是这样的:主语+谓语+得+很+补语。

如:玛丽汉语说得很好。

他汉字写得很漂亮。

对于状态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以理解。但对于结果补语、程度补语、可能补语弄认识不清,在生活中不能很好地运用。结果补语运用出现偏误频率高,经常会出现“我吃了完饭”这样的偏误。学生经常疑惑,结果补语为什么没有“得”。可能补语和结果补语会出现混用的情况。趋向补语位置错误、缺动词。

第8篇

关键词:对音;音韵;对比;朝鲜汉字音

一、朝鲜汉字的历史

自古,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汉字和汉文化作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古代朝鲜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的意义和发音来书写韩国语言,即所谓的“借用汉字标记法”。汉字作为韩语书写的重要手段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的许多史书记载以及韩国的历史文献都可证明这一事实。早在汉朝在朝鲜半岛创立四郡开始,汉语便已传入朝鲜,这些从《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鸡林类事》等以及一些谚文材料、吏读材料、古代朝鲜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晰看出。汉字一直作为古代朝鲜的正式文字使用。“借用汉字标记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吏读、口诀、郷札。很多学者均认为早在上古时期,汉语便对韩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至15世纪朝鲜,即1443年,由申叔周创制出了《训民正音》,作为朝鲜语的标准文字记录工具,但是汉字仍然是朝鲜公文的正式书写工具。

二、朝鲜汉字音的概念

在古代朝鲜与古代中国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是朝鲜在借用汉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汉字及汉语语音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便产生了不论是对于韩国还是对于中国音韵史都有着重要意义的语音资料——朝鲜汉字音。朝鲜汉字音,又叫“韩国汉字音”或者“高丽译音”,这三种称呼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指的是包括韩国在内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域里正在使用的今儿曾经使用过的“汉字”的“读音”。

三、朝鲜汉字音国外研究概况

对于韩语中的汉字音研究,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之久,在这方面的先驱者并不是中国人和韩国人自己,而是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他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结合汉语音韵学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来研究《切韵》音系,在研究过程中,他使用了现存的汉语各地方音和朝鲜汉字音等,构拟了《切韵》体系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在此之前,研究者们一直专注于通过古代典籍来研究汉语音韵学,而高本汉的这一方法开拓了研究的新境界,拓展了研究思路,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音材料的研究,特别是朝鲜汉字音,研究涉及朝鲜汉字音的来源、性质和演变等一系列问题。

与高本汉同时代的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著有《唐代长安方言考》。马伯乐基本同意高本汉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地对朝鲜汉字音的形成过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著名学者有阪秀世提出,朝鲜汉字音的基础方言是10世纪宋代的开封音。河野六郎则提出朝鲜汉字音的基础方言应该是唐代长安音,并指出朝鲜汉字音有两个层次。

一些日本和韩国学者将朝鲜汉字音与日本汉字音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河野六郎的《朝鲜汉字音日本吴音》、藤井茂利的《推古期遗文假名朝鲜汉字音》、高昌植的《韩日汉字语·音韵比较》等。

韩国和朝鲜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朝鲜汉字音,例如辛荣泰、北朝鲜学者柳烈、韩国学者赵世用、李基文、崔爱玲、严冀相、金完镇、朴炳采、俞昌均、朴庆松等在朝鲜汉字音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很重要的贡献。朝鲜、韩国学者构拟出中古和上古朝鲜语的语音体系,加深了朝鲜历史演变过程。

四、朝鲜汉字音国内研究概况

在朝鲜汉字音受重视之前,研究古汉语主要是围绕古代几部重要的韵书而展开,例如《切韵》、《广韵》等,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的变化无法直接从汉字上看出,因此仅依据基本韵书很难准确推出古代汉语的发音面貌。朝鲜汉字音作为古代汉语音系和古代汉语音系互协的产物,被中国和韩国音韵学家视为研究古代汉语和韩语的一扇窗户,逐渐得到重视。

起初学者们还是以语法和词汇为研究主要方面,很多学者都是针对这两本书中的语法及词汇现象进行讨论,例如:熙(1958)的《书后》,文章主要是对成书年代和版本问题的探讨,八十年代以后,谢晓安等《与语言研究》、李泰沫《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康宴镇《研究—诸书之著成及其书中汉语语音语法之析论》、梁伍镇《语言研究》。谢晓安等合作撰写的《与语言研究》是一部对《老乞大》和《朴通事》二书的语法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他们利用先前编好的《与索引》对二书的语法面貌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定量统计分析。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了朝鲜汉字音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系的重要性,著作和成果也逐渐增多。胡明扬的《和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依据对音材料整理出16世纪北方汉语的语音系统;姚俊的《朝鲜语语音研究》通过对三个版本的老乞大语音探讨,结合语音的组合特点,拟构出当时朝鲜语的音位音值,并在此基础上对《老乞大》所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朝鲜语的语音变化进行描写;金基石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探讨了朝鲜对音文献里反映地近代汉语语音问题。金基石指出:在朝鲜李氏王朝刊行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等一系列汉朝对音韵书和教科书文献里,保存着朝鲜汉学家对汉语近代音尤其是入声字的真实描写和深刻论述。(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泽民.朝鲜对音文献入声资料的重新解读.[J].民族语文,2010,03

[2]孔桂花.从朝鲜译音文献看近代汉语的入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3]宋兆祥.中上古汉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高静.韩文历史与文化.[J].当代韩国,2006,04

[5]金基石.近代音的热点问题与汉朝对音文献的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6]崔玲爱.有关15世纪前的汉音韩文资料.[J].民族语文,2003,05

[7]张辉女.汉字和汉语与朝鲜半岛语言的关系.[J].民族语文,2002,05

[8]李得春.近代朝鲜文献中的汉朝对音转写问题.[J].民族语文,2001,02

[9]金基石.朝鲜对音文献浅论.[J].民族语文,1999,05

[10]严冀相.韩国古代汉字为中国上古音说.[J].语言研究,1997,(01)

[1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胡明扬.《老乞大谚解》和《朴事通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J].中国语文,1963,03

现代著作

[1]黄同酥,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李得春.韩文与中国音韵[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8

[3]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陆志韦,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王力,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第9篇

【关键词】韩语写作教学;教学做一体化;课堂改革;导入化背景

在韩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主要教学内容,其中,写作综合性较强,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为主,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比较被动,且课堂理论较多,缺乏实践,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对以往的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在此介绍一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愈发突出,难以满足当下的教学要求,为此,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针对以教为主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模式,即转变学生的课堂角色,提高学生地位,将教与学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2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韩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2.1 韩语写作中的不足

词汇匮乏,短语使用错误:与其他语言一样,词汇亦是构成韩语写作的基础,因与中国临近,韩语属于汉文化圈,极易出现短语词汇使用错误的状况,成为文章的硬伤。如翻译“心情好”时,可能会译为“??? ???”,但正确写法应为“??? ??”,因为‘??’虽也有好的意思,但是多表示擅长、优秀、出色,而“心情好”用‘??’表示才更合适。

中式韩语:因缺少实际锻炼的环境,很多同学在韩语写作中常会使用汉语的结构方式,出现“中式韩语”的现象,与韩语的表达习惯不相符。可见,母语思维在韩语写作中的影响较大。

口语与书面语的运用不当:在韩语中,口语、敬语和书面语有很大的区别,决不能将其混淆,然而很多学生对此都不能熟悉把握,以至于书面写作过于口语化,或敬语使用不当,最终影响到文章整体效果。

2.2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韩语写作教学中常会出现以上问题,为此需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模式。

重构教材:该模式大致包括项目导入、试做、教师示范、全体评价、深化训练几个程序,而学校教材与此不符,多是词汇、语法、例文、练习题等。因此,首先需要制作适宜的教材,以出版社的教材为基础,对其进行解构,将内容打乱,然后按照实际要求,运用多媒体制作PPT,将打乱的内容重新排序,构成新教材。韩语属于小语种,学习时间短、底子薄,这就要求必须结合岗位和工性质,选择具有高价值的内容,并得到学生认可;同时,多提供范文,供学生参考应用。

课堂改革:“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做”为核心,根据做选择学的方法,根据学选择教的方法,为突出‘做’,更好地将韩语用于实际,应对课堂进行改革,模拟实际创设相应的环境。将‘教’与‘学’都融入到‘做’中,因教材多以贸易或文职为重点,可将其作为写作课的主要内容。针对以往课堂教学内容较独立、缺少连贯性等不足,可将范围缩小,如一个学期只设计1~2个学习项目,将其进行细分,作为每一节课的内容。另外,韩语写作教学课程涉及商务知识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应传播一定的商务知识,如以出口贸易为学习项目,除了了解商务知识,还可掌握贸易流程。

文化背景导入:韩语写作主要是为了应用于实际,必须具备实用性,在教学中,教师可积极推荐各种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增加日常积累,为写作提供素材。学生自身则可通过观看韩语电影、听韩语音乐等喜欢的方式,培养语境,学习短语、词汇的用法,在写作时加以灵活运用。虽然韩语也属于汉字文化圈,但韩国有其独特的文化,在语言表达上与汉语存在着区别,未避免“中式韩语”的现象发生,教师在课堂上应导入韩国文化背景知识,令学生了解韩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学习韩语写作,必将取得良好效果。此外,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令学生保持写作习惯,不断积累知识,或通过各种活动,如写作比赛、讨论会等,加强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写作水平。

3 结束语

韩语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韩语,能用韩语写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将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使其占据课堂主导地位,并发挥主动性,而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且不能进行“说教式”教学,而应注重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为主、以教为辅,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朴龙杰.浅析“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在《韩语写作课程》上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3,20(24):133-134

[2]刘书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J].高等职业教育,2013,24(3):110-112

[3]宋开春.浅谈高职院校韩语写作存在典型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才智,2012,27(23):140-141

第10篇

[关键词] 比较法;韩国留学生;元音教学;语音教材

[中图分类号] H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16)04-0048-04

[收稿日期] 2016-05-17

[作者简介] 1. 吴英花,女,朝鲜族,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厦门 361000); 2. 金永寿,男,朝鲜族,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朝汉对比。(延吉 133002)

比较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语言现象之间的异同,从而发现其特征,并客观地认识事物。[1](44)ν夂河锝萄是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是一种外语教学。它的任务是训练、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进行交际。[2](1)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多半是成年人,成年人学习外语时,更容易受其母语的影响和干扰。通过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的比较,可以帮助学习者克服困难,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好比较法,首先要选取恰当的参照物。从韩国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适当的参照物应是韩国语。因此,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元音教学应以韩国语元音为参照物,找出其差异,以排除各种负迁移的因素。

一、汉韩元音比较

汉语元音在音节中占有优势,因此元音的教学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极其重要。汉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没有完全相同的音,但有很多近似的音,学习这些元音时,韩国学生往往用自己母语中相似的音来代替,就会出现偏误。因此,在留学生的语音教学中,采用比较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元音是发音时口型(包括舌位、唇形、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3](45)根据舌位的高低和前后,单元音可以分为高、半高、半低、低元音和前、央、后元音;根据口形的不同单元音可以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汉韩两种语言的单元音都可以从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和唇形圆展进行分类。

汉语有10个元音音位,即/A/、/o/、/?/、/i/、/u/、/y/、/?/、/?/、/?/、/?/,其中/A/、/o/、/?/、/i/、/u/、/y/、/?/为舌面单元音,[?]、[?]为舌尖单元音,/?/为卷舌单元音。舌面单元音中/i/ 、/y/、/?/为前元音,/u/、/?/、/o/为后元音,/A/为央元音;/i/、/y/、/u/为高元音,/?/、/o/为半高元音,/?/为半低元音,/?/为央元音,/A/为低元音;/y/、/u/、/o/为圆唇元音,/a/、/e/、/?/、/i/为不圆唇元音。舌尖单元音/?/、/?/为高、不圆唇元音。卷舌单元音/?/为央、高、不圆唇元音。

韩国语也有10个单元音,即/A(?)/、/o(?)/、/?(?)/、/i(?)/、/u(?)/、/?(?)/、/?(?)/、/e(?)/、/?(?)/、/y(?)/,均为舌面元音。前元音有/i(?)/、/y(?)/、/e(?)/、/?(?)/、/?(?)/5个,后元音有/o(?)/、/u(?)/、/?(?)/3个,央元音有/A(?)/、/?(?)/2个;高元音有/i(?)/、/y(?)/、/u(?)/、/?(?)/,半高元音有/e(?)/、/?(?)/、/o(?)/,半低为/?(?)/、/?(?)/,低元音有/A(?)/;圆唇元音有/?(?)/、/y(?)/、/u(?)/、/o(A)/4个,不圆唇元音有/i(?)/、/A(?)/、/e(?)/、/?(?)/、/?(?)/、/?(?)/6个。以下是汉韩单元音的舌位图。

二、汉韩元音比较与对韩留学生的元音教学

(一)汉语单元音

从汉韩单元音舌位图中不难看出,两种语言元音系统中近似的音较多,如/A/、/o/、/?/、/?/、/i/、/u/、/y/。笔者曾经用问卷或访谈的形式对60位韩国留学生进行过调查,其中只有从小学开始在中国的3位韩国学生认为这几个音不相等,还有15位学生认为部分音相等,而其余的42位学生都认为这几个音的发音与韩国语相同,其结果如图3。

大部分的韩国留学生表示可以用韩语的发音代替汉语的/A/、/o/、/?/、/?/、/i/、/u/、/y/音。而韩国留学生的一些“洋腔洋调”是由于这些元音发音的不到位引起的。因此,看似相同而并不完全相同的语音教学更要讲究方法。本文根据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体会来探讨比较法在对外汉语元音教学中的运用。

/i/:与韩国语的/i(?)/发音相似,因此初学汉语的韩国留学生把“i”发成“?”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两个音都是两种元音系统中舌位最前、最高、口腔开口度小的单元音。不同点首先在于发音部位,汉语的“i”舌尖抵住下齿背,韩国语的“?”舌尖抵住硬腭前;其次是口腔的开口度,汉语“i”比韩国语的“?”开口度大,如“衣服i55fu”“??imo”。

/y/:与韩国语的/y(?)/发音接近,相同的是都属于舌位前、高、圆唇的单元音。不同的是汉语的“ü”比韩国语的“?”嘴型更加拢圆,发音更紧张。“ü”在音节中加上声调,这一特点更加明显,而韩国语没有声调,“?”在音节中读得更短促,如“鱼群[y35??35]”和“??[y??]”。汉语的“ü”在音节中常把上面的两点去掉写成“u”,使韩国学生读成“u”音,所以在教学中要强调发音准确的同时,也要讲解汉语音节书写的规律。

/u/:与韩国语的/u(?)/发音接近,两个音都属于舌位靠后、高、圆唇的单元音。发汉语“u”音时,双唇拢圆、突出,舌头后缩接近软腭,发音紧张、用力,气流较强;发韩国语“?”音时,双唇拢圆,舌头后缩接近软腭。但韩国语“?”的发音没有汉语“u”紧张、圆唇,气流也相对弱一些,如“屋子[wuzi]”和“??[wusan]”。因此,韩国留学生发汉语“u”音时,往往嘴型不够圆,不够突出。

/o/:与韩国语的/o(?)/发音相似,两个音都属于舌位靠后、半高、圆唇的单元音。但汉语的“o”音比韩国语的“?”音舌位高。

/?/:与韩国语的/?(?)/发音接近,汉语的/?/是舌位靠后、不圆唇的单元音。但韩国语/?(?)/的舌位是半低,汉语/?/的舌位是半高,因此/?/的开口度比/?(?)/小,唇型也更展平,如“饿[?51]”“???[?m?ni]”。

/?/:与韩国语的/?(?)/发音接近,两个音都是舌位靠前、半低、圆唇的单元音。但韩国语的音比汉语的音舌位低,开口度大,如““叶[i?51]”“?[h?]”。汉语的/?/不能自成音节,只能出现在其它语音中,如“叶[i?51]”、“月[y?51]”等。汉语拼音方案中/?/和/?/都书写为“e”,因此讲授/?/时要特别提醒它的特殊读音。

/A/:与韩国语的/A(?)/发音接近,两个音在两种语言中都是开口度最大,舌位最低的央元音,但汉语的比韩国语的舌位前、低、开口度大,如汉语的“妈妈[mA55mA]”和韩国语的“???[Ab??i]”。

汉语的/?/、/?/、/?/在韩国语中没有对应的音,但我们也可以寻找可以比较的音,以充分利用留学生母语的发音特点。

汉语的舌尖前音/?/和/?/在汉语拼音方案中w为音位/i/,但它们与/i/的发音差距较大。这组音可以与韩国语的/?(?)/比较。韩国语的/?(?)/是舌位靠后、高、不圆唇单元音。汉语的/?/和/?/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单元音。两组音的主要区别是舌位的前后,汉语的/?/和/?/是舌位靠前的音,韩国语的/?(?)/是舌位靠后的音。/?/和/?/在汉语中不能自成音节,没有零声母音节,/?/只能在舌尖前辅音“z、c、s”后,/?/只能在舌尖后辅音“zh、ch、sh、r”后,因此教学时,可以把“z、c、s”和“zh、ch、sh、r”相结合进行。

汉语中还有卷舌单元音/?/,它的舌位靠央、中,是不圆唇单元音。汉语的卷舌元音/?/不与辅音声母相拼,只能自成音节。这个音单独模仿较困难,我们可以在韩国语中寻找发音与/?/相似的音“?”。韩国语的“?”是辅音,充当韵尾时与汉语的卷舌元音发音接近,但发音方法不同,即舌位比汉语的/?/靠前、平、开口度小,如“?[?l]”。教学生卷舌单元音时,可以让韩国学生在发韩国语“?[?l]”的基础上做舌位和开口度的调整。

以上汉语单元音的教学,不仅可以与韩国语单元音进行比较,还可以在汉语单元音内部进行比较,运用“带音法”[3](125),把7个舌面元音按/i/>/y/>/u/>/o/>/?/(/?/)>/A/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因为这几个音互相有联系,如/i/和/y/的发音区别在于口型,即从展唇转变为圆唇。

(二)汉语复元音

汉韩语中都有双元音,汉语有[ai]、[ei]、[au]、[ou]、[ia]、[ie]、[ua]、[uo]、[ye]等9个,韩国语有[ia(?)]、[i?(?)]、[io(?)]、[iu(?)]、[ie(?)]、[i?(?)]、[ua(?)]、[u?(?)]、[u?(?)]、[ue(?)]、[?i(?)]等11个。汉语的[ai]、[ei]、[au]、[ou]是前响双元音,前音响亮,后音模糊;[ia]、[ie]、[ua]、[uo]、[ye]是后响双元音,后音响亮,前音模糊。韩国语的[ia(?)]、[i?(?)]、[io(?)]、[iu(?)]、[ie(?)]、[i?(?)]是中介音“?”与“?”、“?”、“?”、“?”、“?”、“?”的组合,[ua(?)]、[u?(?)]、[u?(?)]、[ue(?)]是中介音“?”和“?”、“?”、“?”、“?”的组合,都是后响双元音,即前面的中介音模糊,后面的元音发音较重。韩国语的[?i(?)]是[?]和[?]的组合,前后两个音平行,在语流中常发“?”。

汉语双元音和韩国语双元音的对照,也存在发音相似的部分,即[ia]与“?”,[ie]与“?”,[ua]与“?”,[uo]与“?”,[ye]与“?”。但汉语双元音的开口度都比韩国语双元音大,如“鸭”、“袜”、“叶”、“月”和“?”、“?”、“?”、“?”。

汉语的[ai]、[ei]、[au]、[ou]等双元音和/iau/、/iou/、/uai/、/uei/等中响复元音在韩国语中没有对应的音,而复元音与单元音有着相应的连续关系,因此单元音发音的准确与否对复元音的发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的/au/、/iau/中的“u”在音节中写为“o”,如“ao”、“iao”。韩国留学生把/au/、/iau/容易读成/ao/、/iao/。/iou”/和/uei/中的“o”与“e”在音节中往往省略。韩国留学生会花很多时间去找回/iou/和/uei/中的“o”与“e”。这也需要教师的及时纠正。

通过比较,留学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汉韩两种语言的元音在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方面的异同,更能理性地学习和把握汉语的元音,从而提高发音的准确性。

三、编写针对韩国留学生的汉韩语音比较教材的设想

语音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和关键,而编写具有教学依据的语音教材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教与学的效果。汉语和韩国语的语音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和拼写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初学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很容易用韩国语的相似音来代替汉语语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引导学生区分这些特征,同时编写汉韩语音比较的教材,这对减少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习得的负迁移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不妨从汉韩语音比较的角度去思考对外汉语语音教材的编写。

(一)语音编排顺序

目前对外汉语教材中声母和韵母的编排一般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顺序。而人们学外语时,与自己母语相同或相近的较容易学,相异的难学。所以汉韩语音教材的编排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把两个语言中相同或相近的音排在前,相异的音排在后。也可以参考汉语单元音内部之间的规律,如/y/和/i/的区别只在于口型的圆唇和不圆唇,/y/和/u/的区别在于舌位的前和后,/u/和/o/的区别在于舌位的高和低,/o/和/?/的区别在于口型的圆唇和不圆唇。因此我们认为,编排语音的最佳顺

(二)语音与文化

语音的学习往往很枯燥,因此在语音的教学中融入文化的介绍将会大大提高趣味性。我们在查阅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材时发现,大部分汉语初级教材有文化的介绍,而所涉及的文化内容都是中国文化,较少涉及韩国的文化,如刘编著的《新实用汉语课本》(韩国语版)。而李明晶编著的《对韩汉语口语教程》中,声调教学中用中文介绍中韩的历史人物,如韩国的“李舜臣”、“安重根”、“朴正熙”、“孔子”、“朱熹”等,而后面的文化内容中没有看到类似的介绍。我们认为文化的介绍可以是中国的文化、韩国文化,也可以是中韩文化的差异及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渊源等内容,如中国的“故宫”和韩国的“景福宫”。这可以使韩国学生对中国语言和文化更有亲切感,使枯燥的语音学习更具有趣味性。

四、结语

母语的干扰是影响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成年人。目前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很多,而根据笔者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来看,采用母语与目的语的比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使学习者尽快掌握不同语言之间有规律的东西,提高语言的准确性。比较法也可以贯彻到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中,包括语言和文化的比较,使教材更有趣味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 魏志成:《英汉语比较导轮(第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第11篇

一、韩语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设置存在误区

我国的韩语教材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出版效率高,更新换代快,种类繁多,但由于我国开设韩语课程年限比较短,教材发展还不成熟,在教材内容的设置和选择上还存在着误区。一是在知识内容上,教材设置纵然体现了语音、词汇、语法、课文等基础知识,但个别版本在翻译等一些细节问题上仍然存在着“硬伤”,生词量、语法及惯用型的数量在课文设置上亦欠妥当,信息的给予量一定要适应人的感觉和认知要求,另外,知识内容设置在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传输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社会、学科知识及个人发展等环节的培养,要适应语言本身的更新和发展。二是韩语教科书主要以知识、能力训练为依托,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韩国的文化地域特点,及中韩两国文化的差异,这种文化知识的表现形式太过单一,不足以全面地体现韩国的文化及生活特色。三是各版教科书都比较注重语法训练,而相对轻视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能力训练内容偏易,从而降低了学生课后练习、思考和训练的难度。

2.传统的教学教法

在韩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过分依赖教材,内容单调,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新意,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考核方式单一,难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挖掘的要求。

3.韩语人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中韩之间往来日益频繁,韩语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好,但随着“韩潮”“韩语热”的兴起,学习韩语的人越来越多,且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入,就业职位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韩语综合型人才非常稀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二、韩语教学改进对策及模式探索

高职教育有别于综合性大学教育,总理曾说:“职业教育是我们整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能够面向人人的,就是职业教育。为什么?因为职业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着每个学生的就业。”基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1.保障教材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一是要提高编写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编写人员必须精通韩语专业知识,要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及深厚的语言、历史、文化底蕴。编写人员要真正了解中国学生的实情,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文化背景,编写出一套科学系统、权威性的、针对中国学生的韩语教科书,发挥中国学生学习韩语的优势。二是编写人员要注意加强与美工、编辑等各色人才的合作与交流,发展多元化的文化表现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角度了解韩国文化知识、风土人情等。总之,教材要实现语言学习和文化教育的交融,加强文化教育的渗透。三是教科书在内容设置上可以考虑语法、会话及听力训练的融合,保证学生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四是教材内容在词汇设置上要跟上时代的变迁,随着全球化浪潮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新词出现的频率日益加快,富于生命力的新词融入社会并逐步普及、发展,词汇内容及时得到更新才能为韩语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韩语教材的改革和发展,从而促进韩语教学的更加完善。

2.新型教学机制的构建

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要注意加强“复合型”师资力量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应结合当前高职院校的韩语教学现状,转变教学指导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要突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要过多地依赖教材,钻研语法,转而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笔试衡量学生能力的评价机制,真正实现考核与日常实践紧密结合,学生的课堂参与表现、课下的能力拓展训练等都可以纳入学生成绩的考核标准,再结合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价,新型的评价机制也可以避免学生“考前恶补得高分”的投机心理。

3.以就业为导向,开设特色课程,培养综合型人才

竞争日益激烈,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职院校韩语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真正地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行业的发展动态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造交流环境,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构建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韩语专业课程,如经贸韩语、旅游韩语、酒店韩语等,学校等相关部门还可以与旅行社、酒店等机构达成协议,为学生提供便捷的实践基地,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经验,还丰富了学生的特色专业知识,拓展了就业途径,从而增强在同行业岗位中的就业竞争力。

三、韩语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韩语教学改革是新一轮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我国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近期看,能突出高职院校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从长远看,有利于中韩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中韩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中韩两国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能增进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能实现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区域优势,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许玲,袁揽.韩国语教科书误区探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2)

[2]孙萍.高职院校韩语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09(29)

第12篇

关键词:对韩汉语教学 汉源词 教学方法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和关键。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前提,词汇知识是语言使用者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词汇教学也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精读课、阅读课、听力课和口语课等多数课堂教学都是从词汇教学开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汉语词汇的音、形、义和基本用法,培养学生在言语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事实上,词汇教学不仅是各门语言课程的基础和开端,而且还渗透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不同语言之间差异极大,如果词汇量不够,即使学了语音、语法也无济于事。正如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里说:“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因此,不论哪一个阶段,不论是语音教学还是语法教学,都不能脱离词汇教学。词汇教学是汉语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词汇量的多少及词汇的掌握程度是决定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决定了交际的有效性和信息的获取量。总之,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韩语汉源词在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利弊

“韩语中的汉源词,是指因语言历史造成的并与汉语词语有着明确对应关系的词语,也就是指那些在韩文历史上曾以汉字形式存在过或现今虽不用汉字而实际上以汉字作字源的词语。”②中韩两国都是东亚国家,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有着颇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文化方面。中华文化作为汉字文化圈的母体文化,曾给韩国文化以深刻的影响。在百济、新罗和高句丽时期,统治者纷纷向唐王朝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其后,统一的新罗王朝和李氏王朝也一直坚持从中国引入当时的儒家文化作为治国之本,大量的汉文典籍不断涌入朝鲜半岛。中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形成影响巨大,同样也影响了韩国的语言文字。在朝鲜半岛发明自己的文字之前,韩国一直使用汉字来记录自己的语言。汉字在朝鲜半岛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几乎所有的历史典籍都是用汉字记载的。直到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出真正属于韩国人自己的文字《训民正音》,而《训民正音》的创立正是建立在汉文字基础之上,其中不乏对汉字的借鉴和保留之处,因此,在这套文字体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汉文化和汉文字的深刻印记,韩语中存在着数量庞大的汉源词的原因也在于此。“据统计,直至现在,韩国语中的汉源词仍占60%~70%,尤其是实词,韩国政府规定使用的汉字仍有3000字。3000字的汉字数量是相当可观的,现代汉语所使用的汉字99%的常用字也只有3000左右。”③

(一)韩语汉源词在对韩词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韩语汉源词中存在一部分与汉语同形同义的汉源词。同形同义汉源词是指在韩汉语言系统中,使用的词汇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意义上都基本相同的一类词。这类词语在汉源词中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为对韩词汇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例如汉语中的“图书馆”“银行”“登山”与韩语中的“???”“??”“??”发音相似、意义相同。教师在进行这类词语的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借助学生母语与汉语发音相似、意义相同这一有利因素来引导学生积极利用母语正迁移的有利影响而迅速理解、记忆和掌握这类同形同义汉源词。

(二)韩语汉源词在对韩词汇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社会是语言所依附的环境,因此社会的变化时刻影响着语言的变化。当汉字词进入韩国社会后,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所存在的语言体系的差异,使得它们虽然仍保持着原型,但语义却发生了变化。有些汉字词尽管语义没有发生变化,但在韩语中的用法、意义及感彩均有不同。“它们在‘能指’方面虽然仍保持着与汉语的对应关系,但是‘所指’方面却发生了错位,在比较语言学中,这类词语称为非完全对应性词语。”④这就使得韩语汉源词中也存在一部分同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指的是汉韩词形相同而在词义上却呈现出多样性差异的一类词。二者本源的相同以及各自在演变过程中产生的差异,为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汉语学习者在习得这类词语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不利影响而在词汇使用方面出现偏误,韩国学生很容易把韩国语的一些汉源词套用在汉语上,从而导致汉语表达上的错误。例如“食堂”,在汉语中仅指单位内部的餐厅,而在韩语中不仅指单位内部的餐厅还包括外面所有的餐厅和饭店。韩国学生很容易将韩语中“食堂”的意义和用法套用在汉语中,可能会造出“学校里面的食堂比外面的食堂便宜很多,可是不好吃”这样不符合汉语规范的句子。因此,同形异义词的存在为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强调和重点讲解两者在义项、词性、语义范围、附加意义、语用条件等方面的差别,并多做练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避免偏误。

在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强调韩语汉源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同”与“异”,既要有效利用汉源词对学习汉语词汇的帮助,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克服来自母语的负迁移。作为对外汉语教学者,应对汉韩两种语言异同的基本状况及其规律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并把这种了解和把握贯穿于对韩汉语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很好地利用这些异同及规律进行学习,从而使韩国学生的汉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对韩汉语词汇教学方法

在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和方法外,教师要充分注意韩语中存在大量汉源词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一)运用语素分析法进行教学

几十年来,词本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很多汉语教材都是只给词义,不给字义,这是完全照搬了西方语言学“词本位”的理论。英语是以词为单位的,所以在解释时自然给出的是词义,但是汉语语素是以汉字为形式的。因此,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有人提出了“字本位”这一观点。“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则明确提出‘循汉语本来面目进行教学’的‘字本位教学法’。”⑤这里的“字本位教学法”就是语素本位教学。

在汉语中,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参与构词的基本元素。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和其他语素组合成新的词。如“爱”,既可以单独使用,构成“我爱我的祖国”,也可以构成“爱人”“爱情”“关爱”等双音词。汉语语素的特点决定了汉语构词法相当明确,词的内部结构、语义关系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语素和构词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根据语素组合的规律及构词规则在短时间内扩大词汇量,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是一种方法。

在对韩词汇教学中,语素和构词法教学特别重要,虽然它们属于不同的语系,但是韩语中有大量汉源词的存在,与汉语中的词有相似性,也是以字为单位,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将汉语中的字与韩语中的字对应起来。例如“??”(韩国)中的“?”是“国”的意思,所以学生可以简单地推导出“??”是“中国”,“??”是“美国”的意思。这些汉字词与韩语在语素上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的是词义义项有一些改变。因此,运用语素分析法和构词法有利于韩国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汉语词汇。

(二)加强汉韩语言对比,明确教学重点难点

汉源词的大量存在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有利也有弊。我们必须加强和重视汉韩语言对比研究,并尽量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采用适合韩国学生的词汇教学方法。不能忽视这种汉韩汉字词汇的异同或只从单方面进行考察,而应该利用其产生的正迁移作用,同时减少其负迁移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

1.积极发挥韩语的正迁移作用

在汉语习得过程中,韩语中大量汉源词的存在对韩国学生起积极的正迁移作用。一部分汉语词汇在韩国语中有对应的同形同义汉字词,它们在韩国语中的区别也跟汉语基本相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辨析。韩国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有助于其快速、轻松、准确地理解并正确运用这类同形同义汉字词,形成正迁移。例如“尊重”和“尊敬”,“家属”和“家族”等。分辨这种词,对韩国学生来说并不难,用韩语汉字词直接对应即可。即便韩汉大部分汉字词的意义已经产生了差别,但学生仍可以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联想,由字义联想推导出词义。因此,在进行对韩词汇教学时,教师要鼓励韩国学生借助汉韩同形同义汉字词来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这不但能够引起韩国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汉语词汇教学来说,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有效减少韩语的负迁移影响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词汇过程中遇到的负迁移影响的来源主要有:(1)同形汉字词的基本意义相同,但语义色彩、词性或搭配不同;(2)汉韩词形相同,但意义有差异或完全不同。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母语知识的影响使得韩国学生在学习这类汉韩同形字词的过程中,不能真正采用汉语思维和正确理解汉语字词的意义,这时,上面提到的正迁移影响便会转变为负迁移影响,使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这类汉语词汇的过程中产生偏误。如“前辈”一词在韩语中是敬语,使用场合较广,但在现代汉语中只用于指代学业上的师兄、师姐或革命前辈。由于这些负迁移作用产生的偏误对韩国学生来说往往是无意识的,因此,在对韩词汇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母语知识,进行汉韩语言对比,了解其特点,找到汉韩语言差异,预知学生在词汇习得过程中将会出现的使用偏误,从而在教学时明确指出并加以正确引导,以减少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三)强化语境教学,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语言习得规律和心理机制表明篇章层面上的词汇教学有助于认知和记忆。”⑥汉语词汇在词典中的表述往往是多义的,单独解释时无法将词义阐释清楚,容易产生混淆。语境对语义有制约作用,词总是出现在一定的句子或上下文中,正是由于语言环境的制约,才使词黏着了某种特定的含义,词义之间的迥别微殊,也通过不同语境清晰地表现出来。词语脱离语境,就很难确定它的真正内涵,因为语境是进行词义教学的关键。学习者在交际中产生词语偏误的原因之一就是丧失关联性,要么词语脱离语境,或语境运用不恰当,忽略了词语的语用功能,从而造成偏误。因此,在具体语句及特别语境中理解词汇意义,对学习者来说极为重要。例如:

“??”对应到汉语中是“生气”的意思,然而汉语和韩语这两个词的意思却不同,汉语中“生气”有两种意思:表示“因不合心意而不高兴”,表示“活泼、有朝气”。而韩语中的“生气”只有“活泼、有朝气”这一个义项。因此,在进行汉语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个词置于以下不同的语境中使学生一目了然,清楚“生气”这个词在汉语中的两个不同义项。

(1)生气对身体不好。

(2)年轻人是最有生气的。

这样,学生就会在具体的语境中真正理解汉语中“生气”所表示的意义。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变自己母语的思维定势,使之适应汉语的要求,逐步形成汉语的思维和表达习惯。

(四)强调文化差异,重视词汇的民族性

“韩国文化受汉文化影响较大,在文化生活,风俗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⑦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百年来韩国和中国在社会经济制度、文化方面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所以韩语中的一些汉源词的词义随着两国社会形态的不同,其意义部分或者完全发生了改变。如韩国学生的例句:“我和老师不是朋友。”这个句子在语法上完全没有错误,但是这样的句子会因为文化不同而产生交际失误。因为在韩国的文化中,“朋友”的含义是指年龄一样的人,除此以外则是很清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关系。而在中国的文化中,“朋友”是和年龄无关的,而是跟友谊和志同道合这方面有关,所以韩国学生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和“老师”年龄是不同的。韩国学生将母语中的文化直接迁移到汉语中,因而在交际时产生了偏误。因此,在对韩国学生进行词汇教学时有必要对词汇涉及的文化知识加以补充介绍,避免文化“负迁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词汇的意思,避免学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

(五)加强词语练习

在进行了细致讲解后,教师还应配合大量的词语练习辅助教学,借此阐释词语的范围差异、轻重差异,强调汉语的搭配习惯等。如果单纯进行讲解而不进行强化练习,肯定不能保证学生真正掌握了这个词的用法,照样会出现一些偏误。在词语练习时,特别要注重词语的搭配练习,如在汉语中,“个子”常和“高”“矮”搭配,而韩语中“个子”却和“大”“小”搭配。再比如“交换”和“交流”都是动词,有“彼此把自己有的东西给对方”之意,但“交换”的搭配对象是“礼物、意见、资料”等,“交流”的搭配对象是“经验、文化、思想”等。由它们分别可搭配的词语可见,“交换”搭配的词语较为具体,而“交流”搭配的词语较为抽象。这些搭配单靠学习新词时的讲解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培养语感,逐渐领悟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四、结语

在对韩汉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到韩语中的汉源词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异同,有效利用二者相同之处使韩国学生轻松习得汉语词汇,同时又不能忽视二者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本文针对韩语中大量存在汉源词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提出了运用语素分析法进行教学;加强汉韩语言对比,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强化语境教学,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强调文化差异,重视词汇民族性;加强词语练习等对韩汉语教学方法,旨在希望韩国学生能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更好地习得汉语。

注 释:

①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98.

②贺国伟.韩国语中的汉字源词及对韩汉语的词语教学[J].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③王庆云.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2,(5).

④陈榴.韩国汉字词语的语义变迁[J].汉字文化,2006,(3).

⑤肖贤彬.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法”的几个问题[J].汉语学

习,2002,(6).

⑥赵金铭.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369.

⑦李大农.韩国留学生“文化词”学习特点探析——兼论对韩国留

学生的汉语词汇教学[J].汉语学习,2006,(6).

参考文献:

[1]杨柳.初级阶段韩国学生汉语词汇习得偏误分析——以韩国顺天

乡大学学生为案例[D].河北大学,2010.

[2]余璐.以字带词的组合汉语教学——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初级词汇

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3]李如龙,杨吉春.对外汉语教学应以词汇教学为中心[J].暨南大

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4).

[4]王庆云.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汉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

究,2002,(5).

[5]都园镜.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与对韩国人汉语教学[J].教育理

论,2007,(12).

[6]李珠.关于初级阶段综合课的词语教学[J].世界汉语教学,1998,

(3).

[7]钱润池.简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语素义教学[J].暨南大学华

文学院学报,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