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6 04:5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道德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坚持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当然,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首当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用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现实工作,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都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以政治思想教育取代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实际上缩小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以政代德”有损于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全面发展。尤其值得强调得是,对一些“左”的倾向,更要注意加以纠正和防范。
二、加强对中学教师人格的塑造
在教育领域,立身是立言的根本,一切师德要求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既体现着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又是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在教师个人身上的内在表现。它反映在教师为人处事的道德风尚上,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德育环境里。在学生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对教师尊敬信赖的程度常常超过了自己的父母,有的学生可能会把对父母的“恋亲情结”转移到师长身上,或者在师长中寻觅自己“英雄崇拜”的对象,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行为举止等。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的人格就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由此可见教师人格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与学生在人格上建立平等的关系,摒弃“育人者”的架子,尊重学生和家长的人格,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要“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重于道”,避免爱富嫌贫、亲尊疏卑,否则就失去了教师的人格。
三、确立中学教师的主体地位,解放教师
第一,尊重和保护教师应有的权利。在学校里,教师的教学思想、观点和教育风格应得到学校的尊重;教师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兴趣爱好、业余生活,直至个人仪表等应是独立自主的。我们不能要求教师每天24小时都是道德的完人,对于中学教师的个性和他们的社会职务,我们应给予支持和帮助。第二,正确对待教师的情绪,科学有效地进行劝解。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之中,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时刻在影响着教师此外市场经济的大潮,更是给中学教师的生活、工作、思想、感情等方方面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种种原因,多数中学教师的实际收入及生活水准都不太理想。所以当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局部利益和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时,当他们遇到工作上的难与易、环境上的顺与逆、生活上的苦与乐、待遇上的高与低等各种现实的、无法回避的矛盾时,常常出现心理上的失衡,产生心理错位。于是有的教师牢骚满腹,有的焦躁怨恨,有的自卑消极、应付差事,甚至有的经不起商品经济的挑战与物质利益的诱惑,把商品经济的原则盲目地运用到教师与学生、家长、领导中去,用“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取代一切。凡此种种,必然对教师的精神及生活带来损害,使他们陷入心理上的苦闷、彷徨和空虚中,摆脱不了内心的矛盾,享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欢乐。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唤起教师的职业道德,可帮助教师本人冷静、客观地分析各种利益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确立崇高的道德责任感,纠正与道德要求相悖的各种思想和行为。第三,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学校一定要正确确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一些中学把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标准定得过高,用古代“谋道不谋食”的传统师德观来衡量和要求现代教师,片面强调教师的奉献天职,而轻视教师的应得利益,忽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队伍变化的必然性,要求教师事事处处都成为“人之楷模”。有的中学把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标准描绘得“尽善尽美”,把“誓做蜡烛”“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喊得又响又亮,对教师的应得利益却很少考虑,甚至连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都不能很好地维护。有的中学对教师双休日补课、节假日加班要象征性地给予报酬,与此同时却给教师冠以“拜金”的“罪名”,甚至有的把教师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也视为不本分、不道德的行为。过度理想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挫伤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诚然,“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中学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准则,教师如“蜡烛”“人梯”般的奉献精神应当大力弘扬。但是,不能过度理想化,不能追求脱离社会现实的师德模式。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经济基础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和社会现实的抽象概念。中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建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要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不能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赋予教师思想道德以更有基础、更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使教师的思想建设具有合乎实际的可操作性。
四、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制度、监督评估制度
第一,借鉴国内外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建立中学教师培训基地,将中学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轮训制度化。如可以规定新分配来的毕业生必须接受半年到一年的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能执教。第二,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监督机制。中学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科学的师德建设评估体系和师德考核体系,及时且有针对性地调整中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状况的检查监督,定期对教师进行政治理论和德育素质的考核、调查和评比。第三,防止纯制度化的倾向。制度建设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促进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但是,制度约束是对教师的外部作用,是外因。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中更重要的途径,是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内因。哲学认为,外因和内因是辩证的统一,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用制度规范使教师有章可循,但更需要教师通过从容选择、思索、修炼等自省的形式,形成固化的内在素质。切莫将外因与内因关系倒置,或割裂开来,轻视或忽视内因的作用。有的中学,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上,重度约束、轻教师自身修养,重他律、轻自律;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规章制度一大摞,条条框框一大堆,却很少有为教师做实事、办好事的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举措。有的学校,只强调教师“乐业”,而不关注教师的“安居”,上百名教师居无定所,学校却视若无睹。有的很少有尊师重教的举动,就连教师节也“泰然处之”,不理不闻。凡此种种,大都很难收到明显的效果。
作者:何林娜单位:河北省邢台市开发区火炬学区北园中学
论文摘要:现在我国教师道德面临极大的困境,教师道德现状也不尽如人意,教师道德平庸和教师道德建设究竟走向何方?对于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和认识,会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清现存的教师道德困境,为困境的解除提供借鉴。
一、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教师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教师伦理学主要是一门关于教师道德的学间。教师道德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职业道德规范和个体道德要求的总和。
教师道德至少包含着两个层面:教师作为人的道德和教师作为教师的道德,也就是教师个体道德(德性)和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这两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前者是后者构成的基础,而后者是前者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二、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道德包含两个层面: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那么,教师德性究竟是什么?教师职业道德又是什么?两者是什么关系?
(一)教师德性
“德”同“得”,有获得和把握之意。“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到,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中,“性”处于最高位置。在西方哲学中,德性也备受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应的位置。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心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它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个体的人格品质,具有稳定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那么,教师德性就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德性在教师这一特殊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实现。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既是教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聚而成的品质,是一种习惯于欲求正当事物并选择正当行为去获取的个人品质。教师德性是内在的,需要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教育实践对教师来说,既是为完成社会赋予的教育责任的付出,同时又是个人各种需要,尤其是精神需要获得满足的生命历程之组成,是获得与满足的统一。
(二)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对于从事某一特定职业的道德要求,实现这些道德要求是从事这一职业的最基本的条件。教师职业道德也就是对整个教师群体,作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要求和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属于一种职业规范,是对教师职业的约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确立成为现代教师专业得以成立的‘个必要条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至少包含三个基本层面:教师道德“标准”、对教师的“要求”、违反教师道德规范的“制裁”,也就是人们对教师提出的道德标准,根据这些道德标准对教师提出相应的道德要求,对违反这些要求又制定了相应的惩罚性措施。
(三)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1.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道德的两个层面,两者有着先天的联系。前者构成了后者的根基,而后者是前者在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尽管在教师职业共同体的意义上说,教师规范具有优先性,但是从教师人格道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层面来说,教师的人格道德却具有优先性,“先学做人,后学做事”。也就是说,一个人格高尚、德性高尚的教师当然会成为一个惜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反过来说,一个不能够惜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至少是一个人格德性有欠缺的教师。
2.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教师德性是教师个体自身的道德自觉,是个体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是普遍性的要求,是教师团体道德。个体道德和团体道德是传统伦理学和现代伦理学关注视域的分野,传统伦理学关注个人道德的完善,更多地思考关于个人的道德规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体伦理学,它虽然也强调社会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关注的还是关系中的个体;而现代伦理学则更多地关注社会和组织所应担负的道德责任,更多地将一个团体、一个共同体作为道德考量的对象,探讨一个团体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以及团体中的人的相互依存性,这与现实社会中要求行业规范和集团规范的趋向相吻合。教师德性作为个人道德是自我追求的结果,是一种私人道德,是间接性道德。而教师职业道德是一种直接的教育性道德,直接涉及学生道德生命的成长,它是所有教师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
其次,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不同。教师德性的约束机制是道德自律,因为,教师的德性在相当意义上可以还原为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必定是出于必然的、普遍的、自愿的,即教师自愿选择去做符合德性的事情,才具有德性的品质。而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则来自于外部,不遵守规范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惩罚,不论个体是否愿意,个体都毫无余地地必须服从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再次,教师德性的目标是追求卓越,教师职业道德则追求基本的秩序。个人的德性预示着个人人格的卓越和高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目标则是建立最基本的秩序。
三、教师道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社会上和教育界对教师道德问题十分关注。人们普遍认为,我们的人民教师道德出现了问题,人们指责教师的道德水平大不如前,责任感不强,“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对学生缺乏爱心等等。确实,我国的教师道德面临着困境,教师的道德水平受到普遍质疑,教师的道德失范现象时见报端。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些问题归咎于教师个人,或归咎于教师法律法规,而应该合理反思,探寻教师道德失范现象背后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当前,我国教师道德确实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这个困境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道德平庸,二是教师道德失范。这两个间题说到底,就是教师德性和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问题,用教师德性代替教师职业道德去要求教师群体,会导致教师职业上的焦虑,心理上的道德负担。同样,用教师职业道德代替教师德性来约束教师,则使教师安于履行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而放弃对教师高尚美德的追求,不利于教师德性的提升和完满。
(一)教师道德平庸问题
社会上和教育界人士都在抱怨说,现在的教师不如以前的教师素质高,道德水平有所下降,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为师的样子,古时先贤圣师的高尚品格在他们身上完全丧失。说他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进取心,“身在曹营心在汉”—缺乏事业心,疲于教学等等,这其实就是教师道德平庸问题。
进人现代社会,教育成为一项公共事业之后,人们需要对教育这一事业进行制度性的设计,教育由非正式形态进人正式形态,即制度化形态。所谓制度化就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意味着规范化、有序化,其中的一种表现就是制度体系的完备。教育制度化过程中,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严密的制度规定,对于教师这一重要部分更是不例外。现代社会对所有的教师提出了相应的、普遍一致的要求,并进而确立其基本的惩罚措施,就这样,教师职业道德诞生了。最初,社会试图用原来的个别道德高尚的教师作为标准来要求全体教师,但是,这些高尚的道德很难让所有的教师达到,这样看来大部分教师都是不合格的,这样底线道德就应运而生。
现在我们所说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一种教师底线道德,只要不突破这条道德底线,大部分教师的行为就可以说是道德的行为。教师底线道德是相对于传统道德而言的,传统道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精英道德、圣人道德,这种道德具有很高的标准。作为底线道德的教师职业道德是大部分从事教育职业的人都能达到的一种群体道德规范,这些规范失去了古代先贤圣师给教师道德留下的光环,教师在这些道德规范面前成了不折不扣的执行者。教师不再追求个体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满。这样就出现了社会上普遍的对教师的成见,就像人们所看到的一样,教师这一职业仅仅是一份工作而已,是谋生的手段,社会对教师职业丧失了神秘感,从事教职的教师也不再有幸福感和实现感。这种生存状态导致教师“八小时”心态、“完成任务”的心态、“只要不出事就好”心态,这些心态就像底线道德一样,是消极的、颓废的,长此下去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不仅危及教育,危及教师的道德,而且会危及整个社会的道德。
这样,教师底线道德就成了约束教师行为的惟一因素,现代社会为了维持预定的秩序,达到预想的和谐,将教师个体的道德放逐到私人领域,即不论你个人德性是怎样的,只要你能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教师道德平庸就是对教师作为人的个体道德的忽略导致的后果。
(二)教师道德失范
除了教师道德平庸之外,教师道德失范现象也是现在教师道德问题之一,而且社会上大量存在。市场利益的经济驱动特点诱发了一些教师的“重利轻义”“见利忘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朝着利益关系趋势发展,教师特别关心会给自己带来利益的学生,如学习成绩好的,遵守纪律的学生,而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影响教师前途的学生,则受到教师的蔑视和贬低,甚至暴力相加。还有教师利用家长资源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形也屡见不鲜,他们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做出各种对学生不公平的待遇,利用家长的“一切为了孩子”的心理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们上面讨论了教师从事教育事业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违反职业道德要受到制度和法律的相应制裁。但是,面对制度和法律的严厉惩罚,为什么教师道德失范事件还频繁发生呢?笔者认为,教师道德失范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包括教师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教育制度问题,还有社会风气问题等等。但是,应该说,教师道德失范与教师德性的缺失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群体公共生活中道德底线的悟守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仰赖于属于私人领域的教师的个人德性,而教师德性问题又因为是属于私人领域,而被认为纯粹是教师个人的事情,很少被人们关注,长期受到忽略,这是教师道德失范现象时常发生,道德底线失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上面对教师道德问题的探讨和原因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个体道德,即教师德性问题十分重要,教师职业道德是约束教师行为的外在因素,而教师德性却是保障教师道德的内部因素。虽然教育研究者都能意识到教师道德的这两个层面,但在实际的研究论述中,往往因追求教师道德的特殊性的习惯思维而淡化对教师个体道德的关注,这恰恰是舍本逐末。另外,一谈到教师道德问题,人们往往关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方面,对教师德性的关注不够,现代社会用规则伦理取代美德伦理就是对道德和人的忽略和误解。因此,在师德建设中应该提高对教师德性关注程度,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自我道德,提升个人德性品位的积极性。教师德性建设和教师德性的提升对我国教育事业意义重大。
四、教师德性建设的价值
师德建设既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同时也包括教师个体的德性完善,教师个体道德的建构和完善具有利己利他的双重价值。
首先,教师德性的完满可以使教师获得自我实现的价值。德性伦理学家麦金太尔指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德性的获得“将不仅维持实践,使我们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而且也将使我们能够克服我们所遭遇的伤害、危险、诱惑和涣散,从而在对相关类型的善的追求中支撑我们,并且还能将把不断增长的自我认识和对善的认识充实我们”。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获得教育的内在利益—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一内在利益是任何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所不具有的,获得这种内在利益是教师独特的精神享受,教师从中还可以获得职业的幸福感,这种从学生那里传达出来的幸福感是“幸福+幸福”,是双倍的幸福。困拥有教师德性就必然可使教师获得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在利益—一种完完全全精神的东西。拥有教师德性就会产生一种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内省意识和责任感。也可以获得对教师本身而言的一种高尚感。比如,学生学习的进步、教育实验的成功、新的教学方法的发现和运用,这些都能给教师带来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这就是教师的自我实现。
可见,教师德性的发展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充实自己,发现生活意义,获得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教师德性的获得和提升是教师生命的表达和潜能的释放,它有助于教师明晰教育工作的意义。
其次,教师德性的获得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对学生的最大的影响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是教师做了什么。教师的身体力行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有德性的教师潜意识里会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把学生教好是教师发自内部德性的迫切需求,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社会和家长的压力,而这种内在的巨大需要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他们在教育中表现出的伟大师德和师魂,会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带来莫大的鼓舞和感化,而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专门的课堂教学所没有的。这会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关键词:教师德性;教师道德;教师伦理
在我们的国家里,教师一直受着人们的尊敬和厚爱。一提到教师,人们总是把其比喻为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春蚕”、“蜡烛”、“园丁”。是什么让人们对教师如此地尊敬与厚爱呢?笔者认为,除教师职业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以外,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个体所具有的道德特征,毫无疑问是人们尊敬教师的主要原因。然而,从教育的发展中我们看到,教师德性在追求形式与功利的教育中被分离出来:在追求以知识为主的智育中,被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所忽视;教师德性逐渐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教师对功利和权利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春蚕”、“蜡烛”、“园丁”等形象的内在价值的追求,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一、教师德性的内涵
对教师德性内涵的理解,其关键在“德性”一词。对“德性”内在意义的正确把握必须与“道德”、“伦理”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德性”的内在意义。我国是一个重“德”的国家,“德”字在我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东汉之时刘熙就对“德”作了专门的解释。刘熙认为“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其意为“得到”,就是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能从中有所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德”解释为“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就是说只要把事情处理恰当了,就可以从他人那里得其益,同时也能在处理事件时从自己的体会中有所收获。因此,“德”是可以通过外在的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内在的自省获得的一种心理品质。“性”即本性,指事物的本质。如《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在“性”、“道”、“教”三级体系中,“性”处于最高级品位,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之所在。在国外,德性也备受哲人的推崇。柏拉图认为“德性是心灵的秩序”,把德性作为与天赋相适应的品位。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一种用来使个性达到善福的性质。”而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则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实践,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因此德性是一种个人内在的、在外界环境与内在体验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品性。
最初,“道德”是“道”和“德”两个词组成的。“道”初指人们行走的路,后来引申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老子》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产生这个世界的最初本原。通过对“道”的体悟,从“道”中有所“德”(得),通过“德”的提升,养成完美的“性”。在“道”、“德”、“性”三级体系中,“道”处于最高级品位,是对世界普遍原理的概括;“性”处于最低级品位,是“道”的具体化,并体现在个体行为中。因此,“道德”是属于带普遍性的,对人类整个群体的一种要求,而“德性”却是存在于单个个体身上的一种独特的心理品质。教师道德也即是对整个教师群体,做为一种特定的职业群体所应具有的带有普遍性的要求,属于教师团体道德;而教师的德性则是单个教师所独具的一种内心状态,属于教师个人道德。不管是“道德”还是“德性”,又同时都归属于伦理这一领域,教师道德和教师德性都是在教师伦理这一特定领域内发展。从对教师道德的探讨上升到对教师德性的探讨,体现了教师伦理从规范伦理向德性伦理的发展,从群体伦理规范向个体德性伦理自省的转变。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德性是教师伦理体系中的,教师个体身上所具有的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内在道德标尺,具有最高标准和理想的成分。
二、教师德性的价值
从主—客二分、目的—对象角度来看,教师德性确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教师自己的内在价值和学生的外在价值上。教师方面,教师德性的确立把教师群体的规范伦理推到了教师个体的德性伦理,把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区别开来,让教师的个体道德和群体道德、个体和群体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发展。正如美国哲学家尼布尔所说:“用个体道德去规范群体行为,或反过来仅用群体道德要求个体,都可能造成道德的沦丧,无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和消除社会不公正。”把教师德性与教师道德区别开来,有助于教师道德的规范建设和教师德性的自我提升。教师个人在掌握群体所需的职业规范后,通过“外得于人”向他人学习,和“内得于己”的内省体悟无限制地提升自己的品性,在教育实践和感悟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而获得“德性”的提升。这样,对教师群体和个体都有着莫大的好处。它不把原本属于教师个人的教师德性强加于教师群体,让教师们感到遥不可及,而产生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它也不会使教师道德限制了教师德性的发展,使教师德性囿于教师道德而无所适从。这样,教师既满足于教师道德的要求,处于一个职业体系圈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又不至于囿于这个职业圈而走不出来从而失去个人德性存在的独特性。
一个教师具有教师德性,意味着他对生命、对人生等有着独特的感悟。这种感悟是属于他自己的,他能用独特的眼光观察其周边的人、事、物,形成对这些人、事、物的独特认识,迸发出创造的火花。这种创造来自于对“德性”的无拘无束的拓展,以及个人对世界及人生的自由选择。这种教师德性对于学生会带来巨大的利他价值。教师把这种选择的自由和创造教给学生,能让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从而培养出有见地、能创造的新一代。一个有教师德性的教师能够担负起教师角色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实现教师角色的特殊目的,体现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教师德性的利他性来源于教师德性的内在规定,在执行内在道德法则的过程中外显出来。有教师德性的教师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善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是一种来教师自身内部德性的迫切需要,而不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这种内在需要能调动教师最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教师在学生的期待中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教师之所以为教师的伟大师魂,给学生的成长带来莫大的、独具匠心的教育和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德性的熏陶下获得巨大的收益。
三、教师德性的建构
教师对生命、人生及其周边人、事、物的独特感悟与认识,教师所具有的独特创造性主要来自于教师德性提升过程中的教师自由选择。这种自由选择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回旋空间。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做一位杰出的教师,也可以选择做一位平庸的教师。怎样才能养成卓绝的教师德性?从哪些方面来建构教师德性?这是探讨教师德性的关键性问题。关于教师德性的建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1.善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基点
“善心”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意识,它在缄默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调节个体的行为。教师对“真”、“善”、“美”的无止境的追求,是教师德性养成的起点。教师从“善”的角度看待周边的事物,把“德性”的养成看作是一种追求善的过程。通过“外得于人”的学习以及“内得于己”的内省而逐渐提升教师的“善心”。教师一旦有了“善心”,就会从头至尾地善待学生,把对学生的教育看作是扫除学生心灵上的“灰尘”的过程而不厌其烦地去教导学生。教师的德性正是在“善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善心”,教师的德性就失去了内在的规定性,失去了内核,也就无从体现教师个人道德的完善,教师德性的建构也无从谈起。只有建立在“善心”的基础上,教师的德性才能从最初的本性基质得以构建,并在个体不断的教育实践的体验中获得发展和完善。
2.爱心——建构教师德性的动力
“爱心”是建立在“善心”基础上,对外界的人或物做出价值评判后,在个体内心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倾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德性得以建立的动力。教师正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才能在育人的路上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才能十年如一日地善待学生,爱学生;才能在教师这个岗位上找到人生的真谛。教师在“善心”的基点上建立起教师德性的基质,然而,教师德性完善的程度则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爱的程度。教师对学生的“爱”促使教师不断地进行道德的内省,不断催生出教师德性新质的诞生,从而不断提升教师德性的品性。“爱心”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爱心”的驱使下,教师不需要来自外在的要求和压力就会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师的自觉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教师的德性也就会在其内驱力的推动下持续不断地得以提升。
3.责任心——建构教师德性的指向
教师德性有“外得于人”和“内得于己”两种完善途径。教师德性在“善心”的基础上,通过“爱心”的驱动,以内省途径获得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教师德性的“外得于人”。教师的“善心”和“爱心”都是内隐的,隐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德性的强化以及教师德性的最终体现就必须走外化的道路,将教师德性指向教师外显的责任心上来。责任心是教师在“善心”的基点和“爱心”的驱动下所建构的教师德性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在“外得于人”的学习中建构的教师德性的职业指向。一个人一旦成为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与学生之间就建立了某种契约,他有责任、有义务把学生教育好。在“善心”的基点上,在“爱心”的推动下,把学生教育成某种标准的合格的学生、优秀的学生。
因此,在教师德性的建构过程中,“善心”、“爱心”、“责任心”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在“善心”的基础上,“爱心”的推动下,“责任心”的具体体现中,教师德性才能获得全面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8).
[2]陶志琼.关于教师德性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1).
论文摘要:管理伦理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新兴课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在中职校实行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也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建设这一课题。
所谓中职校人力资源是指中职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等方面工作的教职员工全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中职校人力资源的主要成分是教师。由于教师受教育程度较高,追求尊重、自由、平等、自我实现的愿望较强烈,因此,只有抓好中职校的人力资源伦理化管理,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中职校人才培养目标。
1转变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1.1管理模式上德法兼治
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中,中职校大都实行依法治校,对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都有明文规定,一旦违反会有相应奖惩措施。这些规章制度能规范教职工行为,提高其工作效率,但有时却显得不尽人情,忽视了大家的情感需求,不能有效地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中职校人力资源要转变管理模式:实行德法兼治,即一方面以制度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完善各项政策举措,利用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强制性,推进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另一方面选择和实施具有人性化、能激发教职员工工作热情的管理模式,尽量满足教职员工对尊重、信任、友谊、支持、理解、感情等精神需要,突出道德对人的教育作用和伦理的管理职能,以良好的伦理道德来激发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实现管理职能。
1.2管理思想上以人为本
传统观念中,中职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以才为本,把“才”作为提高效率、实现效益的生产工具,而把“人”看作是工作手段。这是一种片面的管理思想。人是万物之灵,中职校教师不会单纯地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他们更需要在工作中取得成就、施展才华、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我们应该提倡以人为本的伦理化管理理念,将资源中的人回归本真,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人尊严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精神需求等等,让管理活动围绕着相信人、培育人、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而展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真正要旨。
1.3管理思维上非效果论
效果论与非效果论是不同的伦理思维方式。效果论是依据行为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对错,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是功利主义。非效果论是指不以能够带来最好结果的方式来判断对错,而是选择更符合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为标准,要求我们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把人看作自由的、理性的、有责任的道德行动者,人与人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都具有同等的价值。实践证明,在管理中应实行非效果论,注入人文关怀,关心爱护教师,在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原则基础上达到利益最大化。
2提高中职校管理者伦理素养
2.1作风民主
中职校管理者应改变一贯的作风,改变那种从“管理者”需要的角度而不是从“被管理者”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的思想;要认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是一种分工合作关系,在工作程序上不是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是鼓励全体员工都对工作进行策略思考,视工作质量为己任,形成自下而上的自主工作秩序;要充分认识教师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主体,给教职工参与管理的机会、发表意见的渠道,广泛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保护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2.2处事公平
中职校管理者应该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平等待人,以公平理念为尺码,公正评价、教职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做出的贡献给予奖励,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求对教师没有差别对待的普遍竞争规则,同时要求普遍的规则能够在现实中得到公正地执行。
2.3关注教师
关注教师是中职校管理者理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伦理思想。管理者一定要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入手,把解决教师的困难当作工作的第一要求,真心真意为教师办实事。定期深入到广大教师中开展调研活动,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呼声,多渠道地了解教师的所思所想,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重视,真正把温暖送到教师心中。要根据教师类型、个性、成长规律和特点、成长的道路不同,用其所长,做到对谋略者委以重任,使怀才者用当其所,使平庸者各得其宜。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大教师稳定思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优势,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4严于自律
严于自律是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道德素质。严谨自律的具体表现是政治上清醒坚定、思想上谦虚谨慎、工作上不骄不躁、为人上坦诚磊落,勇于负责、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者应坚持率先垂范,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树立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3加强教师道德修养能力培养
3.1提高道德认知水平
中职校要用正确的先进的思想武装教师的头脑,坚定他们的信念,明确他们的道德奋斗方向;从工作实际以及教师的思想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广大教师了解和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党和政府采取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3.2培养内省慎独能力
中职校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教师所从事的劳动既有相互协作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既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客观规定性,又具有教师自己选择教育教学行为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内省与慎独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来说,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内省是推动道德从他律过度到自律的十分重要的方法,它能推动个体道德发展较快地进入自觉乃至自由的阶段。内省这种互动性的自我教育能调动个体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进而使之对道德有较全面、客观、深入的认同,使道德作用显著增强。慎独是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用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在无人听见、看见时也防微杜渐,自觉进行修养。慎独不仅是教师师德修养的一种功夫,更是一种道德境界。
3.3加强教师道德实践
道德的学习和科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不同的机制。道德学习很难通过封闭的授受方式完成,它要求激发和调动内在的经验,由内而外地去感悟、体验;道德具有极强的情境性,它不能离开生活情境以概念学习的方式抽象地学习。所以,加强道德实践是提高教职工个人修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王建生.以人为本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之友(B版),2008(07).
关键词:素质教育 师德建设 困境 突破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职前职后一体化、开放性和综合化的教师教育体制正在逐步推行,相应的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师德建设作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素质教育实施背景下,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一、当前我国师德建设的现实障碍
(一)师德建设囊括的宽度过宽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师德,是专指教师这个社会角色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师的道德标准被提高。教师具备教育工作者、社会常人双重身份。师德是针对教师身份而言的,相对于社会常人即公民这个身份,对之束缚的应该公民道德和法律规范。当前,教师不论在教育工作岗位上还是社会生活中,身份被一重化,师德是评价教师这个社会人的唯一标准规范。
(二)师德建设要求的高度过高
我国支持“教师是道德家”的人认为,教师必须是高尚道德和完美道德的化身,是“人之至者”,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与美国“教育职业道德规范”中所列条目都以最低要求不同,我国师德要求大多以高标准来要求教师。由于这些规范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将教师圣神化,操作性不大,只能作为鼓励性口号,对教师群体不容易真正发挥其道德约束作用。
(三)师德的社会评价标准欠合理化
为使每个学生健康发展,我国中小学教育必须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改革为师德建设提供了一个大背景,其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自然成为师德评价的主要标准。然而,在我国教育氛围下,师德规范内容的各方面与素质教育密切联系,如果教师违背素质教育理念,那么他的师德水平很难被社会认可。
二、师德建设存在障碍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管理体制、评价制度不健全
当前,在强调量化指标的教师管理体制、师德评价制度中,教师是否潜心育人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很难考评因而往往被虚化的指标。大多学校推行绩效工资改革之后,将教师待遇与班级分数、科研成果紧密结合,这使教师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公开课评比之中,而相对忽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教师不仅没有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而且自身角色也没有把握好。
(二)社会伦理道德转型的束缚
师德建设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社会传统伦理道德有密切关系。当前,社会正处于伦理道德体系的转型期,强调正确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肯定民众对于正当权益、物质利益的追求的合理性。教师身处伦理道德体系转型的进程之中,待遇正在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很多教师正在告别一贫如洗的生活,更多地感受到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2]。然而,就全社会而言,从圣人道德向常人道德的转型[3],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例如,当前评选各级师德标兵时,仍然重点考查教师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情况。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当前,素质教育虽然赢得了话语上的优势,但应试教育的压力仍然很大。“口口声声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是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学)的实际情况。取得出色的高考、中考成绩的学校即使管理严苛、气氛压抑、遭到学者批评仍然招生火爆,被社会和家长高度赞赏,并且顺利挂上“素质教育改革先进校”的招牌。推行应试教育,取得的教育成果被冠上素质教育的美名,在这种情形中,师德建设就缺乏健康的环境。
三、师德建设障碍的突破思路
师德建设中存在的对教师角色认识不清楚、要求过高,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我们都可以从素质教育改革、社会伦理道德转型、教师管理评价体制等方面究其原因。针对以上原因分析,本文试着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议。
(一)创新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坚持“无为而治”的核心理念
“无为而治”是我国教师管理和评价急需重视的经典智慧。自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高层次[4]。康德认为:“自由是道德法则存在的理由。”[5]针对我国当前教师缺乏自由空间的现状,需遵循“无为而治”的理念。一方面,我们需倡导取消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挂钩的做法。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开展随堂听课等方式,督促教师潜心教学。另一方面,需要削弱科研成果在教师量化评比中的分量,以鼓励教师写随笔、展示学习笔记等方式来引导教师的在职研修。
(二)关照教师幸福感的提升,稳步提高教师工作待遇
尽管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的政策不断出台,但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师待遇存在很大差距。在倡导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的时代,政府和社会应该稳步提高教师待遇,逐步提高教师的幸福感,不能一味地用无私奉献的口号向教师提出“圣人”般的要求。而且,政府和媒体应该调整道德转型背景下师德标兵的评选标准,适当关照那些扎实教书育人、积极探索创新、享受教育幸福的优秀教师身上,使师德标兵更加普通化、实际化。
(三)正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重塑教师的职业尊严
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在《应该尽力尽责总结经验教训》的反思性文章中,王策三先生语重心长地提醒各界“正视应试教育在现阶段现实存在的基本国情,给教师适宜的舆论空间”[6]。可见,我们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正确看待素质教育改革。现阶段,应试教育是客观存在的。学校应在给教师一定自主放松空间的基础上,开展遵循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此外,学校需要严格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上限,打击教师片面追求高分数的行为,以确立教师工作和教育的底线,提升教师的职业尊严。
参考文献:
[1]甘剑梅.教师应该是道德家吗? ――关于教师道德的哲学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3):25-30.
[2]杜时忠.教师道德越高越好吗[J].中国德育,2010(2):74.
[3]余展洪.从“圣人道德”转向“常人道德”――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规范的哲学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5):10-14.
[4]卢先明.略论公民道德的层次性[J].道德与文明,2005(4):47-49.
[5]康德.关文运译.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3.
【论文摘要】管理虽无定法,但求效法。师范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虽然很多,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依法管理,以情育人、职业训导”。从“早”抓起,从思想构建入手,从职业规划开始,锁紧发展目标,不断探究和丰富高效管理过程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把学生塑造成有教育抱负、有职业道德、有奉献精神、有社会责任和有能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复合型优秀师资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伟大基石,教师则担负着铺设这块伟大基石的光荣任务。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要人才。师范学校教育管理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秀师资,为加速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进程提供人力资源。为此,师范学校教育管理,务必紧紧围绕教育目标任务治学施教,创新教育方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整合教育资源,努力把具有可塑性的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
一、深入学生,捕获学生信息是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在完成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学生进步思想、塑造学生完美灵魂、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和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是铸就人才的综合机构,工作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主要是教育被教育和管理被管理的关系。教师是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千头万绪,要管理好学生,最基本的途径是全面了解学生,积极分析影响教育管理成效的各种因素。做到“知彼知已,教管合一”。
认识了解学生的平台和方式虽然很多,但通常采用三种方法:一是间接了解法,就是让每个学生填写一张基本情况调查表或查阅录取档案资料,收集学生民族、习惯、特长、理想等信息,对学生总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二是直接了解法,管理者经常深入学生教室、寝室、食堂、操场,与生为伍,与生为伴,择机交流谈心,沟通思想,了解学生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对学校的感受和意见)和未来(理想和打算);三是活动分类法,就是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如设计布置学习园地(黑板报)、才艺展示、体育运动、野外考察等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力,归纳学生行为特征,竭力搜集学生的个性信息。如果教育管理的对象是老生,一定要仔细比较学生一惯的行为表现,翔实记录学生文明行为和行为不端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然后分析比较学生产生这些行为的动因,采用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
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后,对学生管理以引导教育为主,多用鼓励少用限制性语言。对后进生的教育采用“先扬后抑法”收效较好,但要把握好“扬”和“抑”的尺度,即“扬”得及时恰当,“抑”得准确适当;如果再加上教育管理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春雨润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再“锋”的学生也会心悦诚服,乐于接受管中有爱,爱中寓严的教育管理方式。
二、健全制度,依法管理是规范学生积极行为的关键
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必须懂得学生的身心成长发展规律、教育认知规律和行为思想互动规律,懂得依法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有充分利用鲁迅的《藤野先生》和魏巍的《我的老师》等经典范文,教育感化学生的人格魅力。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特长、个性、家庭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教育管理才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学生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份严肃的人文工作,绝不能随心所欲。教育管理过程必须遵循上级教育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必须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教育工作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一个优秀的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吃透有关教育法规和规章制度精神,特别是与学生道德品质、学习行为、表彰处分等切身利益相关的条款,务必熟记,灵活运用;同时要牢记教育管理过程以人为本、以情化人、悔人不倦。管理者不只是为了管而管,更多的是教育和服务;要把学生当成朋友、子女、亲人,管理手段自然是感化心灵的教育行为。
三、理想教育,耕植学生教育抱负的种子
师范院校的学生已经拥有当教师思想的种子,但这颗种子能否健康成长,关键在于学校进一步的细心耕植和浇灌,耕植和浇灌的内容与方法犹如种子成长的土壤,决定种子萌芽生根、开花结果。科任教师、班主任和政治辅导员是刺激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春风细雨。
要使学生自律自奋,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自觉设计人生规划。最有效的方法是狠抓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理想教育、职业教育和信念教育,最关键的是在“早”字上下功夫,早规划、早安排、早部署。尤其对刚进入师范学校的学生,他们又正处于身心第二次发育期或刚达成熟期,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情绪极不稳定;好高鹜远、理想漂浮、信念游离;凭兴趣办事,是一个危险期,亟需加强青春期理想教育。在这个非常时期,学校务必用“科学的思想武装学生,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重点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历史经典教育范例,唤醒学生立志成才意识,播下学生担负起振兴教育的种子;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思想进步、专业知识宽泛、教育技能娴熟、社会经验丰富、热爱教育事业的复合型教育人才。
四、职业教育,培养学生无私的敬业精神
师范院校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工作,教师岗位遍及城乡,工作条件千差万别,职业待遇十分悬殊。尤其在条件和待遇都不好的地方,亟需教师。到艰苦的地方工作需要信仰的支撑和无私奉献精神。奉献原本就是教师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道德的核心,是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是教师道德规范的灵魂和统帅。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制度是教师道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荣誉感和事业心,鼓励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工作,把有限的身心和热血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托起明天的朝阳。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报家乡,甘愿当蜡烛,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把光留给父老乡亲;甘愿当露珠,滋润着家乡弟妹发展成长;甘愿当春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吐尽最后一口纤丝;更甘愿当人梯,让金凤凰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去攀登科学的高峰。
学生拥有了奉献精神,他才下得去、留得住,并自觉产生教育敬业行为,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作用于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才有希望,国民素质才能公平、稳步提升。
五、平等教育,培养学生“教管无类,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
“公平公正是人类的基本追求,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好学生是自然,不爱不好学生是偏见。教育要平等,管理要无类,因材施教,成人成才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
教师是学生成才的引路人,更是问题学生“十字路口”的灯塔。教师良好的素质教育是造就学生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一辈子骄傲的回忆。一位老科学家撰文写道:“在所有经历过求学生活的人中,他的最美好、最难忘的回忆是对教师的,而这种感情不以时间的流逝而淡薄,不以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岁月流逝,时过境迁,几十年前的往事都模糊了,唯有教师的指点和教诲,记忆犹新,如在眼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长久的、持续的和终身的。
教师的教育是学生砺志之石,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基础。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弘扬“穷源寻本教无类”和“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如果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条件、时间,世界上任何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掌握。”只有平等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公正的教育,我们的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的发展,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六、阳光教育,培育学生博爱师魂
教育如阳光,无私地写照大地,哺育万物茁壮生长。阳光教育,平等、公开,培育人性的健康发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是教育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情感,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
教育管理是以灵魂去塑造灵魂、用爱心塑造爱心、用责任塑造生命的活动。爱在教育管理中的行为是一种信任、理解、支持,更是一种希望,爱在学生心理是一种关心、温暖、启迪、感动。为此,我们在教育工作者中必须注入爱,用爱振撼成长的心灵,用爱唤醒彷徨的心情,让爱来滋润教育、传递教育。
七、合力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位教师、一个单位所能完成的工作,他必须依靠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
列宁说:“学校的真正性质和方向并不由良好的地方组织来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因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由教师个体独立完成的,教师的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学校教育常常受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只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同学校教育协调起来,教师个体教育与群体教育形成合力,各司其责,才能有效整合教育资源,达到综合教育管理目的。于是,教育管理者只有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交换学生信息,及时与政府反映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因素,全面掌握学生行为,把握学生心理,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总之,师范学校是培育教师的摇篮,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母机,教育管理工作一定要站在国家、民族发展的高度,抓好学生心志管理和行为习惯教育,既要无微不至,又要把握方向。经常反省和改进工作方法;勤奋学习,构建科学人本主义理念;深化改革,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挖掘学生潜力,使学生的身心充分得到健康发挥、成人成才,使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途径与方法得到更加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彭诗琅.《人民教师素质教育全书》[A],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5.16.
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以及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理想、道德品质及道德修养等。所谓道德理想,就是指人们依据并结合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激励人们向往、追求并力求实现的完美人格的高尚品德;所谓道德品质,是指体现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倾向的个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总体的根本属性,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为;所谓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个人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教师自身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境界。对于教师来说,是指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锻炼、改造和提高,以及由此所形成的道德情操以及所要达到的道德境界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总的来说,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在教育领域,广大教师在工作中,把自己的学识、能力、宝贵时间无私地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无私奉献的好教师。但是,也有一些教师的行为与教师的基本道德大相径庭。
首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别人科研成果,学术腐败。一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态度,缺少求真务实的学风,为了评职称,出成果,窃取别人的科研成果,滥造学术论文,这些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之一。如原浙江大学药学院副教授贺海波,论文造假、抄袭他人实验数据。
其次,以教谋私,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开办各样的辅导班,此举本应无可厚非,但关键是本是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却变成了教师课外辅导获取经济收入的手段,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再次,乱收费,接受贿赂。有些教师自编讲义、自拟习题、试卷,高价向学生出售,增加额外收入。还有甚者,利用工作之便向学生索要贿赂,如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存在不公平的现象等。
第四,缺乏爱岗敬业,进取之心,得过且过。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跳槽热”“第二职业热”冲击着校园,教师不认真教学,教学成了次要的事。
第五,不尊重学生。有的教师高傲自大,目空一切,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批评不顾场合,损害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心,不易被学生接受。
诸如此类教师的行为,极大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给教师光荣的职业蒙上了阴影,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三、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教育是根本,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尤为重要。
第一,加强制度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科学的法制化管理相结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作保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年度考核、职务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二,师德建设还应取得社会的支持。新闻媒体要积极报道教师师德的先进事迹,形成尊师重德的社会舆论,批评教师中不良的道德行为,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扬善惩恶,形成师德风范与文化氛围,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第三,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教师的道德状况,是教师行为的反映和表现。在教师职业活动和生活中,如果善行得不到及时和应有的褒扬,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而逍遥自在,不受谴责,那么违规者会越来越放肆,还会引起其他一些职业道德自律意识不强的人起而仿效,以致恶性循环,污染社会风气。因此,建立抑恶扬善机制,创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我国社会道德风气的根本好转至关重要。
第四,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建设。要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把树立典型与培育优秀的教师群体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既抓典型又抓群体,以典型带群体,以群体育典型,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达到宣传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效果,从而树立正气、凝聚人心,使整个教师队伍形成了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五,完善职业道德的载体建设。职业道德教育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没有一定的载体,活动难以开展,教育难于落实。这种载体包括场所、设施和器材等方面。如教师不准打麻将,应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就必须有教工俱乐部、歌舞厅等活动场所;不随地吐痰、乱抛乱扔,就应设痰盂和垃圾通道等。载体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为大家喜闻乐见,容易收到实效,避免形式主义。
第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对担负着“振兴教育希望”的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会议、板报、墙报、广播等),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知识,像扫除文盲、法盲那样扫除“道德盲”;另一方面,要对初登讲坛的新教师进行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开展讲座、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等活动,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参考文献:
[1]马健华.谈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
[2]支戈壁.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道德规范体系[J].实事求是,2007(4).(1.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燕山大学)
关键词:职业道德;存在问题;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教师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播种者,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力军,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大转型中,在这个社会经济改变的今天,其职业道德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本身就具有着特殊的道德体系,从教学、科研、教授、服务、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中都融合着职业道德。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智能,并且在表现形式上趋于多样化、系统化。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教师的道德情操、道德理想直接对社会精神风貌、行为准则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教育意义。
二、中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已成为社会的一项重要的事业,决定着自身发展和人才培养。高校教育从工作类型上来分有教学工作、行政工作、总务工作。教学保证着教授对学生知识的传承,促进学生知识的培养和德育、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其他的高校教育工作是为了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教师责任心不强,育人观念淡薄
有的教师认为教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对教学的态度消极应付,与学生缺乏的互动、沟通。有的老师几十年的讲义,年复一年,从不更新教案,不钻研知识的更新,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课堂教学过程中不维持课堂纪律,按部就班的单调乏味的讲授,不管学生能否接受教学进度和对内容的理解,无法正确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知识的传承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商高低、表达能力、精神状态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然而陈旧的教学思想,乏味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引发学生对教师的不满,对学科的厌烦。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教师作为高层次人才,如果着重于学科的理论和概念,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也处于死记硬背,不能达到理解、思考的层面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一种学习被动的状态,枯燥的讲解严重影响到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钻研,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后不会主动积极的预习复习所学的专业。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甚至会导致学生厌学的状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经过多次改革,传统的教案、内容、模式已经相对落后,无论是在专业领域、科学领域上已经存在一定的差距,知识点和观念都已经被新知识所淘汰。这种过分重视陈述性教学方式对学生人才的培养过于僵化、死板,脱离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建设,学科与社会之间的结合。
3.重科研轻教学,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
高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高校教师对科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目前国家、学校投入资源、资金推动科学研究来提升国家、社会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意味着科研和利益、晋升、职称密切结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许多高校老师投身于科研的动机不再是兴趣、爱好、钻研精神,而是纯粹为了利益从事科学研究。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都是与科研挂钩的,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对教学的态度看的比较轻,重数量轻质量,对从事的教学工作重视不够,无论学生听懂没听懂,下课就走,和学生无交流、无沟通、无创新。教师本身也就忽略了对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忽略了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提升。高校间科研竞争日益激烈,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在科研过程中出现各种学术不端,弄虚作假伪造数据,学术腐败的行为。由于我国学术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监管、监督机制,师德考核操作性不强,目前单一的量化考核容易忽视教师潜在的多样性,忽视了科研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路径
1.加强高校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
高尚的职业道德是通过不断的自我修养,自我完善、通过外部条件和内在努力共同形成的。良好的师德对教学质量、学风建设、校风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高校教师需要不断想加深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从而提升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学习师德规范可以正确引导高校教师在实践中的发展方向,避免在思想领域中落后和腐朽的道德观念。高校教师在不断的学习、内省过程中,通过内化自身的职业道德,再经过比较、评估、修正,完善自身的道德情操。
2.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
在师德建设中,需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在教师队伍中,有很多典型事迹体现出优良的献身精神,这些真人真事具有生动、鲜明的特点,感染和启发着其他的教师和学生。把这些先进人物作为楷模,以榜样带动群体,从群体中培养典型,进而影响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让整体的教师队伍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貌。师德建设对学生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理想品格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作用。这些榜样性的核心作用就是培育高校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对于那些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应清理出教师队伍。
3.构建有利于教师道德建设的管理制度
鉴于高校教师道德缺失的现状,我国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已经从传统的一元化到尊重和理解不同主体价值观,满足多元化价值观的发展。高校教师道德的重塑包含对管理者和制度的道德化。只有高校管理制度合理规范,科学民主、体现出办学的理念和宗旨,才能有利于对高校教师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人性化、合理化的制度才能让教师以身作则,以榜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正确的认知。高校管理者面对教师,往往出现权力关系,责任义务关系,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水平影响着教师队伍。构建高校教师的管理文化,勇于慎独、内省和改善高校管理中不合理的状况,才能实现学校和高校教师的和谐发展。
4.坚持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考核评价政策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教学、科研、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具有导向性和基础性影响。教育部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以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教师,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教育部的指导意见是以师德为第一考核评价标准,只有具有道德情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深化高等教育的改革。师德建设成为长效机制,师德贯穿于对学生的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中。对教师的考核应当包含思想品德素质和能力的双层考核,实施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D].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5).
[2] 刘明亮.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教育探索,2014(9):1-2.
[3] 张迪.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促成内化机制探究[D].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0):1-2.
[4] 刘慧.浅析如何完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体系[D].科教导刊,2015(3):1.
摘要:新教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还存在模糊概念阶段的现实环境中,一时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办好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使之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营造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培育并使之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对于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新教师;师德培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126-02
师资队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中储力量,随着国内外各个院校、不同专业、包括社会其他部门的优秀人才聚集到学校,复杂的职前背景、专业背景使得大部分新教师在面对新的职业岗位,尤其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还存在模糊概念阶段的现实环境中,一时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难度,甚至部分新教师对职业道德没有相应正确的主观认识和切身体会。如此,要办好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使之承担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任,在外在办学条件日益充沛的条件下,营造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新教师进行师德培育并使之形成健全的职业道德对于促进学校长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教师师德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性”青年教师的成长轨迹与“应用型”本科院校需求相悖离。近年来,聚集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新进青年教师普遍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其中不乏毕业于我国优秀的985、211大学甚至海外院校的精英人才。这些“青椒”都是按照我国精英教育成长起来的一代,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科研方法、学术规范等,但却相对生疏于教育教学一线和行业产业实践。在我们针对新教师所做的问卷调查中,超过70%的新教师不清楚何为“应用型”,更不能回答相关的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规律等深入问题。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教学资源的非深入了解,自身的求学经验难以迁移到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那么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造成学生需求与教师的教学安排相脱节,不能实现教学目的。
2.新教师队伍“出校门进校门”,对“师德”有理论无实践。毕业于高校就职于高校,学习的地方变为工作的单位,学生的身份变为教师的地位,这一过程中的身份转换、角色定位等需要新教师相当的学习适应。例如缺乏一线工作经历、无法处理突发应急情况、有理论意义上的师德知识但却不知如何践行,这种“水土不服”现象造成多数新教师不能从根本上严格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难以在短时间内胜任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还需要不断适应陌生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建立自身的教师道德形象。因此,尽快提升新教师一线工作能力,使其协调各方面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职业道德,解除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历程中的桎梏。
3.“教书不育人”思想是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全面培养的瓶颈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聘的新教师都具有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89%的新教师认为进行新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很有必要”,95%的被调查新教师认为“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缺乏本应拥有的教育事业心和工作进取心,遗忘了教师本应具备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的教师工作重心放在发表科研论文、完成科研课题,上课教学反倒成了次要工作;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能正确树立教师形象,随之教师的道德形象在其内心也坍塌不存。种种摧毁教师道德形象的负面影响不仅造成“教书不育人”的局面,影响应用型人才基本素质的培养,而且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在学生中以及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总之,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促进新教师师德培育的策略
1.政策引导。第一,在入职培训阶段对新教师进行应用型本科理论教育,使新教师从进校之初即立足于我校现实开展相对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第二,制定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与考评制度,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寻求师资培训实训基地,不仅有机会把我们的教师“请出去”实践锻炼,还可以通过把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引进来”的方式聘请“双师型”人才。第三,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机制。制定相应的人事培育制度,引导新教师到实践实训基地锻炼,鼓励新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技能培训。
2.系统的职业道德引导及培训制度,在新教师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中贯穿师德教育。第一,比如我院当前的新教师培训制度,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学校层面的集中培训制度,以专家讲座形式为主,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第二阶段是系(部)业务能力培训,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专业负责人,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并做好具体培训经费预算,对新进教师做相应的专业培训。第二,进行“立德树人”校园文化建设。我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如师德师风案例征文、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立德树人成就最美”最美教师评选等一系列活动,为进一步营造“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的师德师风氛围注入了活力、增强了动力,也为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校转型发展营造了良好校园文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第三,筹建青年教师发展中心。聘用师德高尚、富有教学科研经验的教授作为新教师的工作导师,导师与新教师们一同分享从教以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的成果与体会;帮助新教师分析教师自身的身份、位置、态度定位决定了新教师走向资深教授的道路和距离;导师们阐释好的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术志趣,也会进一步激发了教师育人的志趣,指导和帮助新教师教W科研工作的起步。
3.加强过程管理,树立职业自信心,增强新教师的职业归宿感。首先,在新教师中进行办学历史、文化底蕴等校园文化教育,使新教师树立自身的主人翁意识,增强新教师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并且倍加珍惜、传承永续的校园精神财富。其次,使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应该持有的基本敬业精神,牢记教育使命,坚定教育信念,实现“树人”的教育目的。再次,加强骨干教师和新秀教师的培育制度,督促新教师做好自我职业发展设计,也是进行新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的有效途径。
4.构建科学的督导监督制度。我院当前实施的督导制度,教务处师资科成立了“牧业经济学院督导微信群”、正在建设中的“教学督导服务微信公众号”,实时反馈教师培训、教学、发展现状,随时为新教师的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提供指导和保障。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建设,对教师实行“双督”和“两结合”的督导监控体系,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督导和社会监督职能双结合,使教师静心教学和潜心科研,保证良好的师德师风助推应用型本科建设发展。其次,学校理解、尊重关心教师,加强教师的生态环境建设,也是落实师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校方从教师自身基本的物质保障、人文关怀、管理制度等方面优化生存环境,统筹考虑教师的生存发展与职业道德之间的相互影响,给予教师适当的人文关怀。
5.促使教师自主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石,尊重教师主体性发挥,重视教师的教学自主性、科研个性化发展,激励教师职业的自我体现,使每位教师达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引导教师从教学反思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其教学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积极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为,用教师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秋莲.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索[J].湖北理工学报,2013,(6):77-80.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应成为世界上其余的人们实行节制、仁爱、谦逊、慈悲、严肃、忍耐和克制的榜样。”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道德应比其他职业道德有更全面的要求和更强烈的典范性,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骨干人才的重任,他们是全社会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体,更应该在思想道德方面严格自律。首先,他们必须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他们每个人都应当是遵纪守法的模范,这是对一个大学教师最起码的要求。其次,他们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他们不会过多计较个人名利和待遇的得失,却愿意在平凡的工作中“点燃自己,照亮别人”。其三,他们应该在思想、情操、品行、作风等各方面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崇高的人格力量去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更多的来自教师的自律性,就是说,教师的言行,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场合,无论是在学生面前还是在陌生人面前,都应该做到表里如一、严于律己。
古人云:“身无道德,虽吐辞为经,不以为信。”这说明虽满腹经纶,但道德低下,自古就不配成为教师。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思想修养和道德情操,这是全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学问是高校教师的教书之本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有博学的知识,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内容,是古今中外一致公认的教师素质的重要要求。对于大学教师,学问的问题更显得重要。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知识面,是他们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在高校教师知识的“一桶水”中,除了要精通熟悉自己所教学科知识外,还应包括其他领域的知识。教自然科学的,应努力提高人文科学的修养,教社会科学的,也应多学习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要尽量开阔自己的视野,做到博学多才,一专多能。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大学教师应不断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及时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动态,并通过自己的教学,把最新的科学信息尽快地传授给学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
总之,学问是教师的教书之本,学习、学习、再学习,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永远做“不落后于现代教育进程的……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才能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三、高校教师要多几分爱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心理需要的相互印照过程,师生的心灵沟通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此时教育的可接受性力量最强,效果最好。要使师生的感情产生“共鸣”就要以情动情,真诚地热爱、关怀、体贴、鼓励学生。师德之魂在“教育爱心”,爱学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来自于教师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之心,根植于对自己肩负使命的自觉认识。只有真诚地热爱生活,向往祖国美好未来的人民教师,才会全心全意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把自己整个身心献给培育下一代的伟大事业。
师爱有多种形式:关心、理解、尊重和严格要求都是师爱的体现。教师爱护学生,不是只爱个别学生、少数学生,而是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教师尊重学生,不是只对学生提的教学意见和建议的尊重,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提高学生。大学教师的师爱,则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上,体现在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的问题上,体现在对学生学业的严格要求上。人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教师的快乐与欣慰也来自对师生情谊的深切体验。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进取心的教师,都应该把自己的整个生命与人民的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学生。
四、教师应该掌握授业解惑的基本技能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从总体上说,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授课技能,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素质的一种体现。
教师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说、写和运用几个方面。在大学里,教师传授的知识一般都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强的特点,这对教师的“说”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问题、一种观点,如果教师自己说不清楚,即使“肚里有货”,也不能达到解惑的目的。高校教师应该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要学会用丰富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抽象枯燥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在讲课过程中,还要做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讨论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的“写”也十分重要,板书要规范条理,不能有错别字。高校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的工作中,经常要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书面形式发表出来,用以进行学术交流和理论争鸣,因此,在写好各种教学计划、实验报告、科研总结等应用文的同时,经常撰写学术论文,也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没有一定程度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样不能算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另外,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要学会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用具,能带领学生参加实验和实践活动,通过“笃行”使各种书本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真知。
总之,教师的素质修养关系着育人兴国。要传道,自己应该是一个有德之人;要授业,必须是个专家;要解惑,应该是个知者、能者。要成为有德之人、专家和能者,着实不易。高校教师应该在德行、学问、爱心和授业技能等多方面加强自己的修养,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担负起自己的光荣使命。
论文关键词:师源性心理障碍;表现;原因;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人因素。而随着对学生心理问题成因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因素逐渐凸现出来,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研究结果均表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将产生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教育行为会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影响可以表现为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学生乐观情绪的建立,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便揭示了教师的期待、认同、赞许等积极心态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而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常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自信与自我效能,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或抗拒、逆反,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意志的健康发展。因此,揭示教师因素对学生心理影响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很有必要。
一、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概念
教师因素成为学生心理研究者的关注点,突出表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这一概念的提出与研究。陈远东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的心理问题或教育行为不当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厌学、焦虑、恐惧、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以及抑郁症、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各种心理疾病;马雪玉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引起对学生的不当教育行为,如讽刺、挖苦、体罚等,从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于晨在《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一文中指出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容易引起学生的心理困扰,如厌学情绪、学习焦虑、学校恐惧、自卑孤僻、人际关系紧张等心理问题和学校恐惧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这种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并引起的问题,称为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顾玲玲认为所谓师源性心理障碍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当的教育行为——外界环境中的不良刺激而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压力、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包括自卑、退缩、厌学、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学校恐怖症、神经症、反应性精神病等心理疾病。综合起来,他们都认为“师源性心理障碍”是指由于教师对学生不当的教育行为导致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从主体和客体来说,师源性学生心理问题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指教师作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健康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正是由于师源性学生心理伤害的表现经常是隐性的,才使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在过去漫长的时间里易被大家忽视,殊不知,它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长期甚至是终生的。
二、师源性因素的表现
对于师源性因素的表现,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见解,刘雪苏按引起学生受到伤害的事件性质把师源性伤害事件分为:适合法律调节的事件:如教师对学生的害、恶意殴打等,这些事故的起因没有基于任何教育目的、教育期望,没有任何属于教育活动的行为特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基本权利的侵害。适合道德诉求的事件:如挖苦、讥讽甚至当众羞辱学生而引发学生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行为。适合专业诉求的事件:如体罚学生,侵犯学生个人隐私权等,这些除了归因于教师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水平不高,更重要的一个归因是教师在教育手段的选择方面存在着“技术性”问题。在师道尊严的教育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时期屡试不爽的教育手段已相去甚远的今天,有些老师在选择教育方法时仍只凭传统型、便利性和功利性,而很少考虑自己的选择有什么价值缺失或者道德冲突。刘雪苏还指出大多数师源性伤害事件都是三者的混合物,师源性伤害的根源在于教师的道德问题,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
程赞红通过对高中生的调查发现,教师会引起师源性伤害的不良行为包括:以自我为中心,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语言不文明,骂人打人、恐吓学生、不信任怀疑学生,侵犯学生的隐私、讽刺贬低学生、以成绩的好坏评定学生、拖课,抢占自修课等。
徐俊华指出师源性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社会化,即从学校秩序和管理角度追求至善至美,苛求学生,挫伤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充满无助感,挫败感和负罪感。冷漠,对学生不闻不问。指责,对做错事情的学生采取指责批评的负强化手段,习惯用“总是”“从来”等过度概括性字眼,可能给学生带来持久的负性情绪,形成习得性无助。威胁,对学生动不动就采取“告诉家长”“把你开除”等威胁性字眼,会造成学生的对抗情绪。体罚和变相体罚,教师这种非人道行为会使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报复性反应,或导致厌学逃学。心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侮辱其人格,伤害其感情,如:谩骂,讽刺,嘲弄,隔离等。心罚比体罚危害更大,更持久,易使学生形成“退缩性人格”或“爆发性人格”,要么不敢与人交流,要么更暴躁,更具攻击性。侵犯隐私,教师对学生的书包、日记、信件,手机电话短信和QQ进行监控,甚至作为谈资,有意无意透漏出来,给学生心理造成沉重负担。
三、师源性因素形成的原因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做相关的实证研究,但是,针对该问题的理论探讨已经日益增多,综合各家之说,形成“师源性心理障碍”原因除了学生个人因素外,可以从“教师本身”和“教育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
l、教师本身因素
(1)错误的教育观念,以体罚为主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育观念仍然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等级化,在师生关系中,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是弱势群体。“严师出高徒,棒打出孝郎”的观念还在影响着部分教师,他们采取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法或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据对“中小学生在学校中最害怕什么?”的问题调查表明,“教师批评或体罚”的选中率(30.8%)位居第一,学生经常和偶尔有被教师惩罚的比率在30%以上,况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有更多地受惩罚的经历,男生比女生更多地受到惩罚。在应试教育中,差生成了教师讽刺的对象,部分好学生在受宠环境下成长,心理也向畸形发展。
(2)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缺乏,重现象轻本质。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为了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严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发展知识和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上产生偏差,经常把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混淆,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控制,如重视学生中打架、偷盗、说谎、性犯罪等为主的品行问题,忽视焦虑、孤独、沮丧、抑郁、自杀等心理异常的行为;重现象轻本质,致使学生的心病无法得到心药医治,心理问题更严重了。
(3)教师心理失衡,职业倦怠等问题
教师职业的特征导致教师独立意识较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参与社会活动较少和交往范围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与其他领域的接触,使教师无法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影响了人格的健全发展,造成心理失衡,从而出现心理问题,导致简单、粗暴对待学生,随意训斥、甚至变相体罚学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缺乏自身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意识,缺乏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在既要管理学生还要应付家长、领导等负面重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导致情绪衰竭,性格解体和低价值感,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带给学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恶劣,学生也易形成习得性无助。
2、教育环境因素
(1)教育本身特性使教师承受压力过大,部分教师不堪重负。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家长、学生对教师的高要求,岗位竞争以及多种角色的担当等等,给教师造成了较大的职业压力,还有过于宣扬“蜡烛成灰”“春蚕到死”“文明阶梯”的社会期望忽视了教师的幸福感,都易使他们心理焦虑、情绪不稳、缺乏安全感等,容易做出一些有违师德、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伤害的行为。
(2)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不高,易产生不平衡心理。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可程度和态度以及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使一些教师的自尊需求不能满足,引发严重的内心冲突。一些教师极易在教育教学中寻找自尊和心理平衡,如盲目维护自身的职业权威,妄自尊大,苛求学生百依百顺,导致工作粗暴简单,并表现出过分的“统治欲”,引发学生的反感和厌恶。
(3)教师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导致教师人格异常。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模式较片面,忽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只重显性指标,大多数评价还停留在“评比、评优”上。简单地鉴定教师的工作,让教师感到被贴上了标签。为此,教师认为工作业绩与学生相关,对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甚至强迫和压制学生,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倾向和恐惧心理。
四、克服和治理师源性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
1、以生为本,改变教育理念。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转变与改善教育观念是从根本上消除师源性心理障碍的基本前提。教师应自觉摒弃“师本位”思想,树立尊重、理解、接纳的教育观念,一视同仁,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2、提高教师道德素质,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产生师源性心理伤害部分是因为有些教师缺乏师德,但更多教师是打心底爱学生的,只是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因此,对在职教师和在校师范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类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目前,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超过1200所,在校学生近800万人,其明显优势是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对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为行业、企业一线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截止2008年底,在这一大批高职院校中,经全方位、全过程的考核,已评选出100所国家级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目的是充分发挥示范院校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众多高职院校树立标杆,促进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但示范建设任重道远,任务艰苦繁重,从已取得的建设成果来看,学院的示范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无论是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还是社会服务、学生实习就业等,都要求教师以示范建设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学院建设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关键时期,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业绩,都将影响和决定该项重大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质量,也将决定学院的发展前途和命运。因此,示范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在以下几项基本素质方面上下工夫。
一、小事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先生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学院建设国家级示范院校是伟大而不平凡的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学院发展的里程碑,但再宏伟的工程也必须依靠每一个教职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勤奋工作,准确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按照示范建设的要求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一线教师作为示范建设的主力军、中坚力量,在示范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必须依靠教师们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彻到每一次教学组织和实施的过程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并享受到示范院校的建设成果。我们要思考的是示范建设中众多的项目在建设中或建成后,它的作用是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培养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经历这一学习、规范和洗礼之后,是否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都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至于验收或考核,只是对结果的一次评价,只是过程中的逗号,是时间上的一个点,学生的培养质量是在学院办学全过程的学习和生活所获得的。以教师的职称评定为例,整理资料和上交材料只有几天时间,但要按评定条件将其中的材料准备齐全,并将其中的表格填写完整,那远不是几天可以完成的,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论文和著作更不是一天就能写得出来的,科学研究也不是一天就能出成果,就是要将表格填写完整也需要扎实的内容,所以说,教师平时一定要把各项具体工作做扎实,做细致,每天有收获,每天有积累,最终才能成就大事。
二、注重细节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大家都知道,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读书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就业,能够在社会上谋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这也是关系到其家庭教育投资回报和社会稳定,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国家和社会,教育的另一目的是提升民族素质,提高国民综合能力,将人变为人力资源,但归根到底学生都要步入社会,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确保学生的就业目标,学生综合素质是关键。企业选拔学生最主要看重两方面: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而综合素质的培养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在校的培养和训练,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那是要求学生在校两、三年时间,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按照学院的要求,从一分一秒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只有经过如此严格的强化训练,学生才能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品德,表现出高水平的举止言行。企业面试虽然只有几分钟或几十分钟,提问也是一些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但这短暂的面试,就是对你多年积累的一次考核和验收,如果没有平时养成的良好修养,没有对生活和学习的长时间积累,机遇已经降临,但你还是不能抓住。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出更多的行为规范要求,提出更高的道德水准,提出更高的学习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细节的教育过程中感悟真谛、完善自我。
三、教师丰富的阅历是指导学生进步的基石
《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作者汪中求先生当过农民,上过讲台,干过秘书,在商界滚打多年,从业务员做起,到区域经理、分公司经理、营销总经理、总经理一路而上。正因为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书中所列举的案例,大多缘于其亲身经历,而且他从这些实例中,总结了许多管理理念,得到了一系列的管理警句。作为教师如何提升,如何有所建树,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必要的生活和工作阅历是基础。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如果不注意观察生活,那么将很难举出生动的课堂实例,就更谈不上生产实践经验,学生也就难以从教师这里学到书本外的知识。所以,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下基层、下企业学习实习,是教师的必修课,何况目前的技术进步如此迅速,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工作阅历,才能在大学讲台上有立足之地,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传授给学生。平时的积累为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正如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的功夫在课外。
四、师德是教育的核心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要求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
教师人格特征直接体现在教育教学中,一切师德要求都是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
五、教师基本素质是教育质量的保障
当今社会对教师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教育工作就需要有较强的多种能力。如:观察力、判断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顺利从事教育活动所必备的条件。增强管理能力,不仅要维持好课堂教学秩序和纪律,还要管理学生,并把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手段。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强调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设备的利用率,注重实践教学,并不断创新,因为创新性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教师只有从本校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和创造,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然而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教师要能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教育对象设计与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不断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有所创新,对工作精益求精,向着更完善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