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5 01:42: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哭 笑 人物形象 性格百态
选自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三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耳闻、目睹、心感,为我们展示了贾府这一典型环境,介绍了一大批主要人物。笔者以为,抓住文中的一“笑”和一“哭”作为学习的切入口,我们便能很好地把握贾府众多的人物形象特征。
一、先说哭
根据不同人物不同的 “哭相”,我们给哭进行归类:
1.真哭。哭者有贾母、黛玉和宝玉。文中两次描写贾母的哭,一次是:“黛玉便知是他外祖母。方欲拜见时,早被他外祖母一把搂入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起来。”另外一次是在谈论起黛玉之母病逝经过的时候,“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贾母的这番话可以作为她哭的情感注解。无论如何,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伤心是自然而然的,如果贾母见到黛玉不哭.倒显得不合常理了。林黛玉是《红楼梦》中哭得最多的,但在本章节中却只有一次哭,那就是在贾母搂着她大哭的时候,“黛玉也哭个不住”,她这次哭当然更是真情流露。自己母亲去世了,不得不流落到外祖母家,内心伤感再加上寄人篱下的天生敏感,一旦有人触发,“哭个不住”是顺理成章的。但黛玉毕竟知礼,知道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不该哭,所以一旦别人劝解,便就自行止住。宝玉的哭很有意思,不是为了自己姑母的死和黛玉的身世,而是因为黛玉没有像他那样拥有玉,在摔玉之后竟然“满面泪痕”。宝玉的哭一方面印证了他那种“无故寻愁觅恨”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初步显示出了他对平等自由的追求和对封建束缚的无奈。
2.陪哭。当贾母楼住黛玉大哭的时候,“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这些侍立之人既包括邢夫人和王夫人,也包括那些丫鬟和老嬷嬷。她们的“掩面涕泣”只是为了替贾母营造一种哭泣的氛围,是典型的陪哭,并没有真正伤感的成分。这说明了贾母在贾府中地位的尊崇,其他陪侍的儿媳和下人,都不能拥有自己的自由情感,而是要随着贾母情感的变化而变化。
3.演哭。这当然是指王熙凤的哭。之所以说王熙凤的哭是“演哭”而不是“装哭”,是因为王熙风的哭中有太多表演的成分,已经远远超过了“装哭”的表征。关于王熙凤哭与笑的多次来回转变.历来被人所称道.因为这种转变的难度之大。除了具有高超的表演才能的王熙凤,别人很难做到。文中为了写她与他人哭的不同,特意让她“用帕拭泪”。这个细节非常巧妙。手帕这个道具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既为王熙凤的表情转变打好了基础。也让王熙凤有了充分的表演空间。
二、再谈笑
人物的身份地位不同,笑的内涵自然也不一样,我们也来归类:
1.真笑。贾母至高无上,想笑就笑,无须看人眼色。譬如她见到经常逗她乐子的王熙凤来了,就用戏谑的语言向黛玉介绍时.其笑当然无须刻意做作。至于宝玉,既然被称作家里的“混世魔王”,贾母对他又那么溺爱,哭和笑当然也是率性而为,同样也无须做作。
2.赔笑。陪笑主要是黛玉。黛玉本来是内心凄苦的,但初到外祖母家,需要处处和人打交道.总不能一直哭丧着脸。所以文中多次写了黛玉的笑,有的地方甚至还直接说是“陪笑”。如见王熙凤时“陪笑见礼,以‘嫂’呼之”:王夫人让她别睬宝玉时.黛玉“因陪笑道……”。除了黛玉,在贾母跟前的邢夫人以及众丫头的笑,也都属于“陪笑”。如当贾母命两个老嬷嬷带了黛玉去见两个母舅时,“邢夫人忙亦起身,笑回道:‘我带了外甥女过去。倒也便宜。’”邢夫人虽然是长房的夫人,但由于贾赦在家族中的地位不高,邢夫人在贾母面前说话也得陪着小心和笑脸。
3.会心一笑。王夫人和探春。王夫人向王熙凤说起找布料给黛玉做衣服。王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大回去过了目好送采。”听了这话后,“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王夫人这笑里面显然是对王熙凤办事周到感到满意,是一种会心会意的笑;探春对宝玉很了解,知道他说的话没谱。所以便会心一笑地说:“只恐又是你的杜撰。”这也表现出了探春直爽无忌的性格特点。
4.驭笑。把笑当做一种交际工具,一种左右逢源的手段.能够进退自如地驾驭笑声和笑容,这种本事当然只有王熙凤有。因此王熙凤的笑与她的哭一样,回环变化的幅度很大。有时甚至是“放诞无礼” 的大笑。如未见其人先闻其笑声的初次露面;有时是满面堆笑,如见到黛玉时的奉承;有时是“转悲为喜”,王熙风把笑的内涵和功用演绎到了极致。
交际的主体是“人”,交际的核心元素是“听话者”接收信息的反应。因此,成功的交际一定是因为说话者做到了目中有“人”。
一、说话要摸准听话人的心理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支柱人物,用红学家吕启祥的一句评价概括:“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人物,《红楼梦》就不成为《红楼梦》了。”王熙凤文化水平不高却能够成为贾府的支柱性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的能说会道。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贾府,王熙凤硬是凭着她拿捏得当的察言观色、善于揣摩听话者心理的能力赢得了自己在贾府的地位。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是初见林黛玉,当时在场的还有贾母、王夫人和惜春众姊妹。夸一个人容易,但是扬此也容易抑彼,能够顾此还不失彼的,也只有王熙凤了。所以那一段王熙凤夸林妹妹的话成了经典:“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王熙凤夸林黛玉只说了三句话,却是一石三鸟,把在场诸位一网打尽,说得个个心里像刚让暖水包熨过一样熨帖,顿生高兴之情。其一、林妹妹高兴。初进贾府的林妹妹是处处留心,小心谨慎,忐忑不安,亟需贾府之人对其认同。“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王熙凤是直抒胸臆,一个“竟”字,热辣辣地表现了对林黛玉美的赞叹。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从这句话中接受到的信息不止是王熙凤对其美貌的夸赞,更重要的是言语背后传递王熙凤对她的喜欢和认同,自然是心生欢喜。其二、老祖宗也高兴。贾母对于少失母爱的林黛玉自是怜爱有加。外孙女初来乍到,就被人称赞,心里自然多了一份安慰之感。其三、惜春姊妹高兴。如果王熙凤只说第一句话,不说第二句话,无意间就犯了扬此抑彼的错误,把惜春姐妹得罪了。王熙凤一言出口,也意识到自己无意间贬低了三春。但王熙凤的聪明就在于她能及时领悟其言后的消极价值,所以及时补上了一句。连来了两个“竟”: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这两“竟”及时地传递出对“三春”大家闺秀气质的赞叹之情。既安抚了三春的情绪,又更上一层地夸耀了林黛玉的风度。王熙凤这两句话烘托了喜庆的氛围,但王熙凤这时却话锋一转,适时地由喜入悲,因为黛玉此番前来,并不是寻常的走亲访友,而是因为母亲的故去,所以,深谙人情世故的王熙凤及时地说了第三句话,“怨不得老祖宗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这句话及时地把话语中心引向了老祖宗,夸赞了老祖宗的不偏不倚,也传递出她对林黛玉的怜爱。
二、说话要摸准听话人的性格
说话要有对象感。一句同样的话,因为听话者性格的迥异,接收到的信息可能就截然不同。项羽当年完全有着生的可能,却为什么选择了死?项羽之死为后人留下了千古疑团,关于项羽之死的猜测至今也未停止。有人认为项羽死于形势突变所导致的绝望心理,也有人认为项羽不敢面对现实,还有人认为是项羽的英雄主义作祟。尽管意见各不相同,但纷争的焦点全集中于项羽的身上。
如果从言语交际学的角度分析,实际上还有一个小人物对项羽之死该承担很大的责任,那就是乌江亭长。
当年项羽带兵杀到乌江边上,虽然只剩下了20几个士兵,但是他依然有突围以图东山再起的可能性,何况当时乌江亭长已经“移船待”,项羽完全有突围的物质条件。事实上,对于渡江东向,应该说项羽也早有心理准备。据《项羽本记》记载,在乌江突围之前的垓下之围时,项羽已经经历了兵少粮尽,四面楚歌的绝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却抛弃八万大军,只带八百骑突围,一路拼杀,至于乌江边,“乃欲东渡乌江”,说明他本来早有东渡以图东山再起之意,并不像他自己自刎前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但为什么项羽准备东渡,却最终选择了自刎?这其实与乌江亭长的劝慰相关。乌江亭长移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乌江亭长此番话语,本是出于好心,但我们站在项羽的立场来听一听,看看项羽听出了什么?“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项羽出身武将世家,从小所受的教育是“以直取道,杀身取义”的价值观,凡事不肯拐弯;加之性格中固有的爱慕虚荣、自负自傲、敏感多疑的特征,使得项羽对乌江亭长的话产生了误读:江东虽然只有方圆千里,比不上昔日的“王九郡,都彭城”,但好歹也能称个王,您就委屈一下吧。毕竟今非昔比,凡事将就一下吧。这对于持“以直取道,杀身取义”价值观的项羽而言,无疑是一记羞辱,等于在他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士可杀,不可辱。所以,连一丝犹豫也没有,他当即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一“怜”一“愧”,是乌江亭长这番话在项羽心中的真正感受。
从言语交际的角度看,正是乌江亭长犯了不注意交际对象性格特征的错,才导致了项羽的乌江自刎。倘若换了刘邦,乌江亭长的这番话所达到的效果必然截然相反。因为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委曲求全,认定大丈夫能屈能伸。所以同样的话在刘邦听来,接受到的信息一定会是亭长的体贴、关心。所以,看病要对症下药;说话,也要摸准听话者的性格特征。
三、说话要站在听话者的立场上
从小说元素“人物”“人物关系”和“叙述者”角度分析建构解读路径。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的叙事作品阅读经验,即通过语言、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及鲜明个性,特别是王熙凤精于算计、见风使舵的个性。
2.建构新的小说阅读经验,即从“人物关系”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3.初步接触“叙述者”这一小说要素,学习从叙述者的话语中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人物语言、神态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以及从人物关系中思考人物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谈“绰号”的问题
1.看课件,了解老师姓什么,谈老师的绰号。(点明:关系好的人之间可以称呼绰号,如果一般关系的人物之间直接称呼绰号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2.由绰号引入“凤辣子”,学生自由谈对《红楼梦》中人物的了解。
3.教师简介《红楼梦》,提示学生《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今天,就是要走进大观园,见识其中的人物。
【设计意图:谈绰号,是因为本文的重点人物王熙凤,被称为“凤辣子”。谈绰号,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个绰号背后暗示的意思以及体会贾母与王熙凤之间的良好关系。】
二、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1.整理人物信息。贾母是谁?(贾母是谁的母亲?她与贾宝玉是什么关系?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如何?通过补充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
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也能从人物的位置关系和神态表情看出贾母的地位。
2.板书展示贾母、林黛玉和王熙凤三人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个图示有利于学生从人物关系的角度进一步深刻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五年级学生已经能从言行中了解人物的个性,但是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行为是基于具体人物关系与情境中的言行。因此,了解人物关系,对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的个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三、谈对王熙凤的第一印象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对王熙凤的描写。
2.说说王熙凤给人留下怎样的第一印象,交流讨论。教师将学生交流中的要点写在黑板上,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是外貌上“华丽妖娆”: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
(1)试读这一段话。
(2)跟老师读一遍本段话,明确:我们可能搞不明白这一段描写中的实际事物到底是什么样子,可是却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个人身上穿得很不一般,谈谈给你带来什么感觉。
二是在待人接物上“热情体贴”: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1)练读这一段话,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王熙凤个性上有什么特点。
(2)进一步理解王熙凤语言中的“话外之音”。把王熙凤语言中的“话外之音”补充到句子后面。
补充句子: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我。
3.从总体上讲讲王熙凤
是一个怎样的人。(估计学生都从正面来评价王熙凤。)
【设计意图:本节设计主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生自读理解,从文字表面来理解人物的个性,真实地展现学生原始的小说解读水平。只有以学生的自主解读作为基础,才有可能引领学生走向更深的理解。】
四、“叙述者”对王熙凤的评价
1.我们要深入了解人物的个性特点,仅仅停留于文字是不够的,需要深入字里行间,去发现一些蛛丝马迹。那么,王熙凤究竟是不是大家理解的这样的人呢?出示: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1)这段话中哪一个字让你感觉到评价很不一样?(“威”字)
(2)你能从课文中读出王熙凤的“威”来吗?
(3)学生自读,思考:从哪里感受到王熙凤之威呢?
(4)交流:
①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全体站立体验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点明与“放诞无礼”形成鲜明对比。)
②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找出说明其威风的词语)
③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我 ;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我 。(再次补充,填上表现王熙凤“威风”的“潜台词”,你会发现,这一次填入的词与刚才形成鲜明的对比。)
2.小结:这个人物在贾府中是一个“八面威风”的人物。
【设计意图:本节设计从“叙述者”视角打破了学生自主解读时形成的观念,在教学上构成了“认知冲突”,使之成为了一次宝贵的教学机遇,有利于深入理解王熙凤这个人物,更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叙述者”的角度来解读小说。】
五、“威风”从何而来
1.在这贾府之中,王熙凤凭什么可以有这样的威风?利用已有的人物关系图体会,在贾府中要有威风,必须与贾府中地位最高者有亲密的关系。
2.通过表情朗读体会贾母与“凤辣子”关系之亲密。
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贾母用绰号来介绍王熙凤,可见,贾母对王熙凤喜爱有加。)
【设计意图:本节设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小说人物的个性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环境、人物关系的影响。因此,本环节利用课始建立的人物关系图进一步理解了王熙凤“威风”从何而来的问题。】
六、“凤辣子”的另一面
1.现在你觉得王熙凤是真正的“热情体贴”吗?你能不能再从刚才的言行中发现这“热情体贴”中的虚情假意呢?
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一口气提那么多问题,居然没有一个要林黛玉回答的,可见是一种虚情假意。
2.再次利用人物关系图明确,她的热情只有一个目的:讨好贾母。
3.出示: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1)分析人物的表情。(笑――以帕拭泪――忙转悲为喜――又忙携黛玉之手)
(2)分析言外之意。
关键词:台阶式教学法;高中语文;泛读;发疑;解疑
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一直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状态。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效将台阶式教学法应用到语文教学过程中,以确保学生在泛读、发疑、释疑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工作。本文以台阶式教学法以《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以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为学生健全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所谓的泛读是指让学生跳出教材的局限性,自学指定参考书,开阔学生的视野。所以,在台阶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内容,而且还要引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文本,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之外,我还组织学生对《红楼梦》中的其他选段进行阅读,如《宝玉挨打》《黛玉葬花》《王熙凤毒设相思局》等等,之后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这样的泛读环节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文本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人物形象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受作者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描法,并在比较中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其次,在结束了泛读之后,我组织学生进入发疑环节,诱导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出来,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同时也是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锻炼做出相应的贡献。因此,在本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将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要对豪华壮丽、庭院轩俊的贾府进行描写,这对展现人物形象有关系吗?
有学生提出:为什么贾母和宝玉都问黛玉“是否读过书”,黛玉前后的回答却不一样呢?展示了黛玉怎样的性格特点?
也有学生提出:借助“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手法来对王熙凤进行描写,对人物的性格特点描写有什么作用?
还有学生提出:黛玉进贾府,为什么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在王熙凤见林黛玉之后,只见王熙凤问,却不见黛玉回答呢?这样描写有什么深意?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关系?
……
组织学生大胆将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的相关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先不要引导学生去立即解答,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反馈出来,为下一步的释疑做出方向性指导,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进入到释疑环节。在该环节中,首先,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发疑”环节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互相交流思考,并组织每个学生对相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比如有学生认为黛玉进贾府后之所以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因为性格的因素导致的;还有学生认为黛玉进贾府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当时的封建阶级观念导致的;还有学生认为:黛玉是因为自尊心太强,在加上有点自卑导致的。之后,我引导学生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疑,如宝玉为什么选择未闻其声、先写其人的方式?总结各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
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我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以及未能解决的问题还有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解,目的就是要在总结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同时也确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最大化实现。切记,在解疑环节,教师不能在像新课教授一样进行全面讲授,要针对问题,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以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台阶式教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而且也能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综合素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也为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形成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摘要: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名著《红楼梦》反应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习俗等方面。人物形象深刻生动,语言简洁传神。本文从称谓、语言、文化、人物性格等方面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两篇译对比赏析。
关键词:红楼梦;霍克思;杨宪益;称谓;文化环境
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给红楼梦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译者所处文化环境的和对红楼梦本文理解程度的不同,译文风格也大有不同。本文本文从称谓、语言、文化、人物性格等方面对比赏析了红楼梦第三回霍克思译文和杨宪益译文的优胜之处和不足之处。对两篇译了对比赏析。
1.称谓
红楼梦中称谓语的使用既精彩又复杂。由于文化差异,中英两种语言在称谓的表达上并不完全对应,英语中的亲属称谓往往比较笼统。所以霍克思和杨宪益对称谓语的翻译也有不同程度的把握。
在红楼梦第三回中:
(1)贾母笑道:“你不认识她。”
在这句话中,杨宪益将贾母译为The Lady Dowager,而霍克思译为Grandmother Jia。贾母在荣国府中地位尊贵,是荣国府中的至尊。Dowager被解释为:“(有威严的)富裕的年长贵妇,雍容华贵的老妇人”与贾母在荣国府地位相吻合。杨宪益的翻译考虑到了红楼梦原文的语境,将人物的身份地位考虑在内,有助于英语读者充分体会和理解“贾母”这个人物形象。霍克思却将“贾母”直译了,Grandmother Jia 这个称谓只反应了人物之间的血缘关系和亲属关系,却没能反应出贾母无尚的权利和尊贵的地位。所以杨译胜于霍克思译文。
(2)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
霍克思译文:And everything about her so distingue! 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Grannie,she is more like a Jia.
杨宪益译文:Her whole air is so distinguished!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but looks more like a Chia.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严密的封建宗法关系,男女有别,血缘关系的远近分明."嫡亲":只有自己儿子的子女才算嫡亲,女儿的子女只能算是外戚,不算是一家人.王熙凤的这句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分明的宗法关系。在英语中,孙女和外孙女都是granddaughter,这个嫡亲的翻译增加了难度。霍克思译为"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虽然翻译出了字面意思,却没反映出王熙凤此句话对贾母的讨好之意。而杨宪益的译文看似对林家有点不恭,但却讨好了贾母.准确翻译出了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2.语言“笑道”的翻译赏析
(1)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
(2)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3)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
霍克思译:“Fancy changing……”Grandmother Jia chided indulgently……
Having completed his survey,Baoyu gave a laugh:“I have seen this cousin before.”
“nonsense!”said Grandmither Jia .“How could you possibly have done?”
杨宪益译:With a smile at Baoyu,the Lady Dawager scolded,“Fancy changing……”
“Ive met this cousin before,” he declared at the end of his scrutiny.
“Youre talking nonsense again,” said his grandmother,laughing,…..
以以上例句中的3个笑道为例,在(1)中,霍克思只翻译了“道”没翻译“笑”,翻译“道”用了这样的词语chided indulgently。贾母责怪宝玉客未见就脱了衣赏。从原文中可以看出,贾母对宝玉宠爱有加,此处的责怪并非真正的责怪,而带有溺爱的口气。译文中的indulgently恰好表达了这种意思。杨宪益译文着重点在“道”,用“scolded”表达出了责怪的意思,而“笑”用了With a smile这样的介词短语来补充说明。(2)中,霍克思可能认为原文语境重点落在“笑”,没有把“道”翻译出来。杨宪益为了体现宝玉说话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强调的语气,将笑道译为declared,我认为很恰当。在(3)中霍克思没有翻译“笑”,把“道”均译为said,杨宪益译文翻译了“笑”也翻译了“道”。
3.其他例句翻译赏析
(1)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
霍克思译:On the day her arrival in the capital……,
杨宪益译:To return to Tai-yu. When she disembarked……
我们都知道英语是静态语言,多用名词介词,而汉语是动态语言,多用动词。在翻译时应注意动静的转变。由于两位译者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对英语把握程度的不同。在第回第一句话中,霍克思用了介词短语来翻译,简单明了并且地道的传达了原文的意思。杨宪益在这点上则没有考虑到英语的用词习惯,用了动词return。
(2)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霍克思译:“Oh dear!Im late,”said the voice.“Ive missed the Arrival of our guest.”
杨宪益译文:.”Im late in greeting our guest from afar!”
霍克思的译文“Oh dear!Im late,”将人物说话的语气翻译出来,把王熙凤那种胆大泼辣的形象生动的呈现给出来,使读者能深刻体会原文所塑造的深刻且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杨宪益的译文则稍显生硬平淡,无法读出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结语
通过对比研究我们很容易发现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别。霍克思的译文优雅、生动、活泼,因母语是英语,译文语言地道。杨宪益的译文准确,对原文理解透彻,成功的传递了中国文学和文化。对比两篇译文,霍克思没有杨宪益对中国文化理解深刻,而杨宪益没有霍克思的语言地道生动。总之,两篇译文都各有千秋。译者都表现出了超强的实力和丰富的文学知识。(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陕西;西安;710128)
参考文献:
[1] Cao,Xueqin.The Story of the Stone.Trans.David Hawkes.London:Penguin,1973.
[2] 范圣宇.《红楼梦》管窥――英译,语言与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 胡文彬.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北京:中国书店.2005.
[4]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1. 知识目标:鉴赏分析宝玉眼中的黛玉和黛玉眼中的宝玉的形象。
2. 能力目标:以“与众各别”为抓手,掌握察其色、听其言、观其行、审其思等鉴赏人物的方法。
3. 情感目标:从美学的角度体会宝黛之间初次邂逅的纯洁美好的情愫。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抓住“与众各别”,分析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难点:掌握鉴赏宝黛初会及初闻时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有人说,爱情是南柯一梦,却直教人生死相许。宝玉和黛玉的情缘大抵便是如此。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红楼梦,去跟随林黛玉一起走进贾府,去看看宝玉,去回到那份爱情开始的地方。
二、宝黛初会
师:说起宝黛相恋,蒋勋老师说得蛮有意思的:他们就住在大观园里面,走两步就能在一起,可是他们老是觉得那两步就是分离,这种分离永远是一种忧伤。宝黛相遇,从夙缘到现实,从哪里找到他们相逢的电光火石的刹那?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走进宝黛初会的场面。
师:宝黛初会,彼此看到对方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生:“惊”“笑”。
黛玉,惊;宝玉,笑。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师:一个感到“眼熟”,一个觉得“曾见过”。两个人有没有见过?
生:(有:木石前盟;无:今生初见)
师:说明两人虽然是首次相逢,却居然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像李商隐所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一种心有灵犀,两人一见马上就通过眼睛让彼此沉浸在精神共鸣和情感交流的融融氛围中,是一种精神气质上的高度统一。
师:为什么他们是这样的反应呢?如果把这两个句子主语互换一下,同学们看看好不好,并说出理由。
宝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黛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哥哥我曾见过的。”
师提示:从人物的性格、人物所处的环境以及与周围人物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宝玉直爽,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生:黛玉初进这生活奢华、等级森严的贾府,自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她来这儿,是投奔外祖母,是寄人篱下;而宝玉,则是贾母心中的心肝宝贝,在贾府中的地位无人能及,自是说话随意,毫不顾忌。
生:这一“惊”一“笑”,两人的性格、身份、地位凸显。而这一对视,也如电光石火般震撼了两人的心灵。
师:宝玉眼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林妹妹呢?
生:(集体朗读“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师:俗话说的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他的眼中,黛玉存在的最大亮点是什么?
生:“与众各别”。
师:妙!你如何理解宝玉眼中黛玉“与众各别”的美?
生:“与众各别”就是说林妹妹和其他女子相比较,美得是不一样的。
师:其他女子是怎样的呢?在林黛玉进贾府当中,有一个女子出场的形象描写非常详细,她就是王熙凤。写王熙凤时,她可是穿金戴银,珠光宝气。但是宝玉连林姑娘的衣着打扮都没有描述,为什么呢?
生:王熙凤一出来作者就不惜重墨描写她身上的衣服,因为她是现世里的人,极尽纤毫去描绘她的穿着。有时候一个人的穿着是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王熙凤的穿着打扮美,但更多的是俗。珠光宝气透露出她对金钱的欲望和炫耀。
师:正像她自己总结的那样“活了25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也算全了,所有世上有的也都有了,强也算挣足了。”______《101回,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生:作者不写服饰,是为了突出黛玉内在的气质和神韵,黛玉的脱俗之美,而其他女子的美则是她的陪衬,是世俗之美。(以俗衬雅)
生:宝玉注重观察的是黛玉的自然本色和内心的性格气质。
师提示:宝玉的穿着打扮也是很浓烈的,回来一转眼,刚刚在黛玉眼前的珠光宝气已经不再,以至于贾母说“外客不见就脱了衣裳…”(13节)可见出宝玉怎样的审美?
生:那些华美的装饰是宝玉眼中的不屑之物,他的身份需要他代表贾府有这样的装扮,他也是无奈的。
生:所以回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回自己。
生:“神仙似的妹妹”是超凡脱俗的,清秀非凡的,她的美不只是外在的,更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淡淡的书卷气,自然流淌的灵秀气,眉宇间的孤傲气。而且有的是情。所以他说,只当是远别重逢。
师:“与众各别”还可以怎样理解?
生:“这个众,还可以是众人的众,宝玉看到的与众人看到的黛玉是不一样的。
师引导学生齐读:“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生:众人的看是一种粗看,浅看。
师引导学生齐读:“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
生:一方面夸赞黛玉“标志”“气派”。通过王熙凤(如此美貌之人)之眼,侧面写黛玉的貌美绝伦。另一面夸其他三姐妹“竟不像”“竟是”,迎合了王夫人、邢夫人及贾母心意。“只可怜”更是说明她来的目的。她不知道在她到来之前一场大哭已经结束。刚要演戏,就被阻止了。也正说明了她长于奉承,八面玲珑。
生:王熙凤的打量和夸奖更多是走过场,为了讨好贾母,内心并没有把黛玉放在眼里,她只打量了她的模样和气派,与她的心术、品格分不开的。“她是脂粉堆里的英雄”“本性要强,唯恐落人褒贬”。
生:这是一个察言观色、机变通迎的女子。这是一个非常不诚意的女子,自然看不出黛玉的美。
师:只有宝玉才能看到她的美,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对比之下,这种美就更加清晰具体了。
师:众人眼中的“怯弱不胜”在此处变成了“泪光点点,微微”(生补充)其娇弱多病的身形可睹。王熙凤眼中的“标志气派”在这里变成了“姣花照水、弱柳扶风”( 生补充)其妩媚姿容、轻盈体态可掬,貌美才智顿然浮现。
生:宝玉从她两靥中发现她多愁善感,使人们从颦、喜的面貌中感受到她幼年丧母、离家远栖、寄人篱下,对前途渺茫未卜的隐忧。
师:确实,在宝玉眼中,林黛玉像是一个从天上下来的女孩子。她的美像月光一样,不着痕迹,是船过水无痕的感觉。林黛玉的存在是一种心灵的存在,不是物体性的存在。所以,黛玉的美在宝玉的眼中得以尽情绽放。这,便是黛玉在宝玉内心最大的与众各别。
师:这个“与众各别”也可以用来形容林黛玉眼里的宝玉吗?
生:可以!
师:先说别人眼里的宝玉是怎样的呢?
生:王夫人口中的评价:“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生:黛玉母亲口中评价:“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
生:还有《西江月》 一词。
生(补充):在未见到宝玉之前,就连黛玉对宝玉的印象也是这样的:“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师:那么从他人眼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宝玉呢?
生:生性怪僻愚顽,不守规矩本分,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
师:那么黛玉眼中的宝玉是怎样的“与众各别”呢?
生:关于宝玉的肖像描写(齐读),黛玉眼中看到的宝玉是一个英俊多情公子。
生:有一个小细节,是通过林妹妹的听觉来感受到宝玉的形象的。“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们进来笑道“宝玉来了”。“响”:说明声音比较大,比较有力。这是宝玉的性格和内质的折射。一阵噼里啪啦作响的脚步声走进贾母的居所。既刻画出了宝玉赶着回来给贾母请安的孝顺行为,也活化出宝玉离开贾政回到贾母身边的欢乐。宝玉是充满着朝气,年轻而又快乐的心的,向往着自由的男孩子。另一方面显示了他的不守规矩与礼教,也衬托出了贾母的专宠。
生:还有“笑”,在黛玉眼里宝玉平易随和,尊重人性,追求平等,少有主仆之分的观念。
生:二人相见,宝玉的热心直率的性格就更加明显了。他细看黛玉,赠字与她,问玉,摔玉。师:这些细节让黛玉看到了怎样“与众各别”的宝玉?
生:“摔玉”既是一种“痴”,也是率性真挚的表达。宝玉因为黛玉没有跟他一样的宝贝而摔了这个命根子,这就说明在宝玉心中黛玉的分量非同一般,情感炽热真挚。
生:对天命、封建思想束缚的违逆。衔玉而生代表着出身高贵,是天命的象征。我们看到宝玉摔玉的时候,贾母很紧张,说“你打人骂人都可以,何苦摔那命根子”,可见,在贾母等人的心目中,这块玉是宝玉的命根子。
生:再次看到了宝玉的平等的理念。象征高贵的玉,这让周围的人艳羡已,然而宝玉却不以为荣反引以为耻,与众不同,非但没能让他产生优越感,反而愈感孤独。玉使之失去了与他人平等交流的基础,要摔它。在众人眼中这种身份、财富、地位象征的玉,在宝玉眼里却是“劳什子”,什么是“劳什子”就是说,什么破玩意儿,不值一提,我们再一次感到了两种世界观的冲撞。
师:所以在黛玉眼中,宝玉也呈现出了“与众各别”的美。
在世俗人眼里宝玉是“行为偏僻性乖张”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而在黛玉眼里是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宝玉离经叛道,显然难以获得真正的认可,而黛玉看到的是则是宝玉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摒弃功名利禄,追求自由解放。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深得黛玉的理解和欣赏。
三、总结
其实,整部“红楼”中的人物,王熙凤,甚至贾府里的林林总总的人物,又有哪一个人不是“与众各别”?在于看他的人的眼睛而已。
对小说的教学似乎形成了一个模式: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归纳文本的大致内容,总结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概括小说主题。小说教学的模式就是剖析小说的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高中语文教师在小说教学观念和教法上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对名篇美文的教学简单化处理,没有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感
广西高中阶段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是文言小说,安排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失街亭》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四篇文言小说中有大量的词汇需要学生积累,其中独特的写作手法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应引导学生理解,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都应该有所侧重。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出奇的一致:放映影视教学录像后,用一节课简单讲授。
《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出场。王熙凤人未到声先至,出场后两次“携着黛玉的手”,一会儿“用帕拭泪”,一会儿“忙转悲为喜”,特别是当着大伙的面她和王夫人的两次重要的对话:“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和“已预备下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缎子”。对这位身为大舅贾赦家的儿媳妇却当着二舅贾政家的管家的王熙凤的出场,作者刻画她的手法多样,匠心独运地多方面展现她的性格。王熙凤这一系列的表演,作者想告诉我们读者什么呢?
曾经有“木石前盟”的灌瑛使者和绛珠仙子,在人世重逢。“宝黛相会”时黛玉眼中的宝玉和宝玉眼里的黛玉,与众人眼里的宝、黛有什么不同呢?“摔玉”为什么出现在“宝黛相会”的情节里,又有什么深意呢?
如果语文教师对文本钻研不深透,那么对《红楼梦》的认识岂不是应了作者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无人能够理解当中深意的感叹了。作者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这部鸿篇巨制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艰难困境中顽强的意志和认真的精神,我们能简单处理了之吗?更难以估量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简单处理化,留给学生的是什么?而在现在社会上不健康的影视节目、书刊、成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甚坏的情况下,有什么比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濡养学生的心灵更重要呢?借此,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以及古典小说的最高峰的《红楼梦》产生阅读的兴趣岂不更好!
二、对教材研读不深,课内与课外衔接不上
现在教师备课时都喜欢上网查阅资料,多方面理解文本的含义,选择合适的教法,共享网络资源,快速完成备课。更有甚者,手里紧握什么优秀教案教材完全解读之类的教辅参考书来备课、上课。教师上课时说出来的条条目目都是别人的,都是解读上写的,这样教学会产生什么问题呢?教学内容生搬硬套,不符合学生的学情;教学方法机械,教师在教学上永远没有创新;学生上课不活跃,从教师那里听到的都是无生机的东西;引导学生讨论不深入。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独立、深入地研读教材。教师教学的内容是他人的而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自己尚且没有参悟,又怎能点悟学生?教师能否对于不同的文体以及根据课程标准在阅读和鉴赏方面的要求,自己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师的备课能力是靠自己日积月累地钻研,善于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良师专家的系统的教学理念来提高的,而不能只见篇目不见全局。
有的语文教师总认为花太多的时间来教学课文意义不大,考试又不考,他们一心只钻研试题,对每种题型的答题技巧都一一列举出来,但在考试时学生要么不会运用,要么是标签式的、空洞无内容地回答。对高中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这一细节的刻画,就是考题中常考的对环境描写作用的理解。让学生围绕“风雪”的描写,紧扣文本说它的作用,学会说时有论点并能在文本中找出相关论据,条分缕析地表达观点。话题作文“尽力与全力”在课内就有一个很好的有力的论据,《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全力以赴地寻找不被金钱玷污的两心如一、生死无憾的纯洁的爱情,全力以赴地争取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地位,摆脱被人玩弄的、受人侮辱的境遇。
总之,用心钻研教材,积极开拓语文课堂,有效提高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关键词:语文;启发式;教学;手段
在粤教版必修3《劝学》一文中,荀子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来阐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意义,目的是想让大众更加明了他所阐述的道理。换个角度来说,荀子是采用了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与《学记》主张的“君子之教,喻也”不谋而合。
在语文教学中,现在倡导的“启发式”教学作为我们所提倡的一种教学形式,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不管何时,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但是,启发式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巧妙运用,更不用说收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的效果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收到活跃课堂的效果呢?
在此,我想结合教学实例《林黛玉进贾府》来谈谈“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一、导语的设计要有新奇性
导语设计的方式和内容必须富有新奇性,在符合文义的情况
下,富有个性,要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课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因此,教师要在深入研究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能激起学生对自己原先的态度、目标及知识的挑战,从而引发真正的探究兴趣。导语的设计不可忽视问题的提出,它应有趣味性和可行性,设计出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征,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
在导入新课《林黛玉进贾府》时,我采用了如下导语:“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珠穆朗玛。今天,我们随林黛玉一起走进贾府,去见见贾府的人物,去看看贾府的繁盛,并设身处地去感受林黛玉的心境。”通过上述导语的启发,能有效帮助学生循着林黛玉的踪迹去接触贾府的人物,了解贾府的气势,并体悟林黛玉的内心世界。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在启发式教学中,“提问―回答”是启发式教学的常用方法。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设置恰当的问题和提问的方式。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提示性,对答案的要求也不需要太死板。问题的答案要具有可创造性,能启迪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跳出教材,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新的视点。这些都要求教师精心构思,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真正起到启发的作用。
例如,在学生阅读完文本《林黛玉进贾府》后,我们不妨根据上面的导语“见见”“看看”再做进一步的启发引导,并设置出这么几个问题:
(1)谁去看贾府?
(2)进去贾府后谁看谁?
(3)林黛玉看到了什么?
(4)林黛玉看出了什么?
(5)读者(学生)又看出了什么?
这些问题的逐步深入启发能激发学生对文本有探究的欲望,让读者更能感受到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心态。掌握了这种从现象剖析本质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实现有效自学,尤其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启发的手段要有多样性
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们不能采用某种僵化的启发方式,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启发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才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进行文本分析时,我采用了以下几种启发方式。
1.对比式启发
对比式启发是借助对比思维进行启发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有意地把相反或相对的两种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加以比较,突出一方,明确是非。这种启发方式要求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引导出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而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并组织学生运用对比方式进行探索活动,进而进入对比推理,建立假设,并加以检验。
我们不妨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的两段文字来进行对比
启发。
(1)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出场。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2)王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上述两段文字猛一看似淡笔带过,仔细一看却大有讲究。三姊妹有“三个,并五六个下人”跟着,而王熙凤则是“一群”。我们不妨通过对比启发的方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嬷嬷丫鬟们“簇拥”着三姊妹,而王熙凤则是被“围拥”。“簇拥”和“围拥”到底区别在哪儿?一字之差,作者想表达什么内容?
学生通过查字典,自主探究,明了“簇拥”是围着,聚成一团,许多的人围着一个(物)或人,是聚集在一起,主次并不明显;“围拥”,则是以王熙凤为中心,围成一圈,主次分明,众星捧月,并且次与主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三姊妹虽是贾府中的千金小姐,但地位和影响力却远不及王熙凤。王是贾府的大管家,又深得贾母的宠信,位尊、权大,当然人人巴结;但由于她“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媳妇丫鬟等下人们又对她心存畏惧。不着多字,凤姐地位之特殊,权力之炙手,心肠之狠毒,便都暗示了出来。通过对比式启发,让学生明白不能小看这些区别,一字不同,相去甚远。
2.质疑式启发
会质疑才会有创新思维。好问虽是人的天性,但只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中,要适当点拨,使学生善于提问。文章的细微之处常常凝聚着作者的独具匠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关键。而学生对于这些地方很容易忽略,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贾府的建筑格局,而且可以品味其中的关键人物,这对整部小说的理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对王熙凤的语言描写:“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点拨一下学生,让学生展开思考:“为什么在王熙凤的口中谈及林黛玉时用‘嫡孙’这个词语?”结合课文王熙凤的其他台词我们可以把握她善于辞令、阿谀逢迎
的能力了。
上课时,学生看似无疑,只是因为学生还未深入思考,只停留在认识的表层,教师要善加点拨,才能使学生发现深层次的问题。
3.多媒体课件辅助启发
精彩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欣赏,可以使用,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兴趣,可以辅助启发学生的思维。老师通过自己的创意,先从总体上对信息进行分类组织,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集成,使他们融为一体并赋予它们以交互特性。
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作者在塑造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时就从她的出场使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侧面烘托的手法,把八面玲珑而又威风八面的凤姐写了出来。学生在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时,只能通过文字进行想象来实现,而不能更直观地感受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了多媒体课件,我们就可以播放影像资料(《红楼梦》)来辅助启发学生对凤姐这一形象的更直观、更立体的把握。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动脑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于启发式教学的有效运用我们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做好了这项工作,定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美]Jacque line Grennon Brooks Martin G. 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01.
一、把握人物性格基调
演员塑造人物形象的工作,概括说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理解人物,一是体现人物。理解人物是体现人物的前提,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结果。演员对所扮演的人物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生动地体现出来。前面说过,演员塑造人物是把剧作者用文学手段刻划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变成直接可见的,具体的午台、银幕形象,使剧中人物从剧本中走出来,使我们更亲近、更理解他。所以,理解人物最直接的依据是剧本。演员是在分析、研究了整个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
理解人物,借用英国十九世纪演员麦克雷蒂的说法就是去测定性格的深度,去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字面下的思想,从而把握住一个具有个性的人的内心的真髓。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性格基调。性格基调即人物最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色。盖叫天同志举的例子很能说明什么是人物的性格基调,他说:周瑜、吕布、赵云三个都是三国时的名将,作为角色,都是穿白靠的武生,虽然外表相仿,但周瑜骄、吕布贱、赵云却是不骄不馁,敢作敢当的好汉,三者间不同就是人物各自的性格基调。
张瑞芳谈她演李双双的经验时说:“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我不急于想如何表演李双双,而是试图在各方面去‘包围’、去摸索我的人物。……我首先要找到李双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有什么样的性特征和其它性格色彩?怎样形成自己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她给人总的印象是什么?我给这一切的总和起个名字叫‘人物总的精神状态’或‘人物基调”。她比喻说:“‘画画时要用虚线打轮廓,轮廓比例都对了,才好进行光彩浓淡描绘,并且在作画时要常常退后去看看,为的是能掌握总的画面精神。有位女同学,总喜欢停足在画架前,埋头先将细部画好,把眼睛画得非常细致,教师改画时,却因为整个比例不合适,只好连这美丽的眼睛也擦去了。……在塑造人物上,我也试图以虚线为人物打草稿,只是不在画布上,而是在我自己的心中”。演员把握住人物的基调,再进行“光彩浓淡的描绘”,“感受他的最细致的情绪变化”,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既体现出人物多方面的色彩变化,使人物形象丰满动人,又不至于把人物演偏了,离开他的基本性格。
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高尔基说:“情节是性格的历史。”人物性格是在构成情节的矛盾冲突中显示和发展的。我们理解人物性格就要从情节的发展中,从人物在情节展开的每个事件里他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求。
《红楼梦》里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异常鲜明,作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又着重描绘出他们各自独具的性格特点。我们看到了人物突出的个性特点是多次地反复地显现在许多不同的事件和行动中,离开了这些事件和行动,人物性格也就无从体现了。王熙凤个胎炙人口的不朽艺术典型,性格色彩丰富,个性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像。她的性格基调可以比做一条美丽的蛇,内里是心毒手狠、贪婪无已、心计极深,外表则八面玲珑惯于逢迎、口齿灵俐、谈笑风生、泼辣诙谐“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正像兴儿所说:“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作者是通过一章章、一节节具体事件逐步展现出来的,我们也是从这些情节事件中逐步认识、感受的。例如:从王熙凤毒设想思局害死贾瑞,弄小巧借剑杀人逼死尤二姐,看到她的老谋深算、手段毒辣;从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银子断送两条人命,看到她的贪;为秦可卿的丧事,王熙风协理宁 国府,表现了她的干练、精明;正月十五晚上,王熙风效戏彩斑衣逗的贾母满心高兴,则写出了她八面玲珑于逢迎、谈笑风生、诙谐的一面。综观这些生动的情节,使我们从中提炼出王熙凤性格基调。 李双双纯洁无私、敢于斗争、透明雪亮、火辣辣的性格特征,同样是在她同丈夫喜旺,同队长金樵,同孙有、孙有婆的落后思想进行斗争的一系列行动中揭示出来的。
人物性格同时也体现在人物的语言中。“情理不顺我就要管”,双双常说的这句话就是李双双性格基调的写照。一个中国的普通农村妇女能说出这样一句话,包含着多么深刻,多么不平凡的内容啊。过去几十年、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来,她们只是做为男子的附属品而存在,被称做“俺那个屋里人”、“俺做饭的”、“孩子他妈”,一辈子的生活就是生儿育女,围着“三台”转,其它事情不能多问一句,更不用说“管”了。在新社会,在的农村,他们有了新的生活内容,新的社会地位,接受新思想的教育,李双双这样的人物就像初春萌发的绿树,畅地吸收阳光、空气、水分那样吸收着周围的新鲜事物,她思想、精神面貌迅速地变化着,蕴藏在她身上的优美性格无束的进发出来,她全身心地热爱新的生活,热爱党,热爱人民公社,从这点出发,凡是对集体有益的事她使劲去做,对集体不利的事,她就要管,这是李双双性格中最本质、最核心方面。演员就得透过人物的语言发掘其中内含的丰富内容,向人物的内心深处。
李双双的“管”也与别人不同,有她自己的性格特色,这也在她的语言中表露出来。孙有婆偷了生产队的木板,双双街就拦住她,吵了起来。孙有婆又骂又闹,气势汹汹不肯认双双可不管这些,毫不留情地说:“嗯!你人缘老好,可就是了公家东西手就长点儿,见了劳动手就短点儿!”说完自己忍不住咯咯笑起来。一句话,一个笑,闪现出了双双心直口快泼辣大胆,爽朗风趣的性格火花。
选喜旺当记工员一场戏,双双的语言更富于性格化。她喜旺编排些理由推三阻四地不想干,忍不住“通”地站出来,着众人面“揭发”他:“乡亲们!他会算帐!去年秋季分红的候,他在家里算了一夜,加、减、乘、除算得可麻利啦!还有那号码字,他也会写,我还是他教的呢!”喜旺急得阻止她:“我么时候教你啦!?”双双:“今年春天!你敢说没有?”把大伙都乐了,双双还说:“你呀!牵着不走打着倒退,我就见不得你一号!”大家轰然大笑。这段话脱口无心,痛快淋漓,既写出她见不得丈夫粘粘糊糊,怕这怕那的那个样,又流露出对丈 能干的喜爱、夸耀,更主要的是她为了给集体选出个好记员,丝毫不顾忌喜旺是她丈夫这种个人关系,一个劲地推他,连家里的事都当着众人兜出来了。细细体会这语言,就能感受到李双双一心为公,火辣辣的,有那么一股“疯”劲的可爱性格。
演员要反复钻研剧本,分析每个情节,琢磨人物的每一句话,透过字里行间探索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心目中形成角色的雏形,这才有在舞台、银幕上塑造鲜明形象先决条件。 演员主要是通过研究剧本理解人物,但仅止于此就不够了,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深入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演员对人物只有理性的分析理解和一般的感受是理解不深也演不好的,他需要从生活中获取对人物直接的感性体验,积累丰富的创作素材。可以说演员生活经验的多少、生活阅历的深浅是创作人物时理解人物、体现人物如何的决定性因素。卓别林说过:“我并没有什么使观众发笑的秘诀,我只是了解到人情的某些真理
一、聚焦阅读能力要素
国际阅读评估测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英语简称为PIRLS,另一种是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价,英语简称NAEP。这两种评估对象都是9岁的小学四年级学生。还有一种是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英语简称PISA,评估对象是15岁的初中三年级学生。这三种阅读评价体系,虽对阅读能力测试内容的具体指称与表述不尽相同,但测试要素却大体相同,基本可归为四项:提取信息、直接推论、解释文本、反思与评价(包括形式和内容)。这三种评价体系的测试材料,大致可划分为两类――“为文学体验或娱乐而阅读”的文学型文本和“为获取和使用信息而阅读”的信息型文本。2006年,香港和台湾地区参加了PIRLS测试,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22位。2009年和2012年,上海作为试点参加了PISA测试,位居第一。2015年,在最新一轮PISA测试中,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组成的中国部分地区联合体,位居第十,据说阅读能力才刚刚达到平均线。数据可反映出的问题比较多,本文只谈由此触发的对阅读教学和测试的检视与反思。
第一,教学理念要更新。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综合这三种阅读评价的有关表述,可以理解为:是学生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中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可以说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从学科核心素养来看,阅读能力(阅读素养)应是核心素养最关键、最必备的基础素养,也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之一。
国际阅读评估测试的要素和框架体系,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阅读能力是由科学的、可检测的要素构成的,它有系统、明确的评价框架。鉴于此,我们的阅读能力要改变依赖命题者的经验和个人对测试材料的理解的无序状况,要依据四项阅读能力要素,明晰确定测试内容、合理选择测试材料,想方设法考出这些能力。二是阅读教学要为培养和促进阅读能力而教。要通过教材内容以及各种阅读材料的阅读活动来培养这些能力。阅读教学与阅读测试正好是一个完整的“回合”,阅读教学要培养能力,阅读测试要检测能力是否落实达成。
第二,教学目标要调整。
2008年,台湾小语会长赵镜中先生曾对台湾和大陆的阅读教学做过深刻的反思。他认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着偏差,一直都在教课文,而不是教阅读。两者的教学目标明显不同。教课文主要目的是获得字词句段篇的语文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为应付考试而学。教阅读的目标是要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形成阅读的品位和策略,主动建构意义,解决生活的问题,培养独立阅读、批判思考的能力。
在2014年和2016年举行的全国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两届大赛课中,有一些课的教学目标与国际阅读测试理念和水准比较契合。比如,2016年赛课中福建刘冰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其教学目标如下。
1. 比较熟练地根据标题或小说的特点概括故事内容。
2. 初步了解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如置于典型事件中的外貌、行为举止和语言)和侧面烘托(如黛玉纳罕、贾母戏笑)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尝试运用对比、提问等策略,体会王熙凤语言的“言外之意”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3. 训练学生基于文本材料推导观点的能力,享受文学审美体验,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目标,依据文体特征,有序训练四个层次阅读能力(提取、整合、推论、评价),致力于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训练,在理解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学习过程中,注重激发阅读兴趣,享受文学审美体验,自主构建意义。这样的阅读教学,体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从重知识技能的教习转向重方法策略的能力培养,从字词句段篇的机械训练转化为有层次的阅读能力训练。就是赵镜中先生推崇的“由教课文转向教阅读”――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由精细的字词句段篇学习转向阅读策略学习。
二、教习阅读方法和策略
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运用阅读方法,形成阅读策略,理解文章的过程。有效的阅读教学要从内容理解分析中走出来,用好例文,在得意得言的基础上,讲究得法得能。我们认为,小学生应灵活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学习这些阅读策略:预测、联想、联系、图像化、推论、找出重点、概括、提问、批注、监控等,在实践运用中形成阅读能力。
1. 文学型文本范例的教学方法、策略。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是小说,作为文学型文本范例,我们借助刘冰老师的教学片段,观察其教习了哪些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
首先,运用“找出重点”,从课题中感知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刘老师引导学生从课题的重点信息中,读出人物关系:“凤辣子和林黛玉”,读出文体特征――写人叙事的主要事件“在贾府初相见”。“找出重点”:应根据不同的文本、不同的文体特征,文章的重点可以是题目、主旨句、关键词等。
其次,综合运用“提问”“推论”“联系”“联想”和“图像化”的阅读策略,揣摩人物性格。刘老师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王熙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来浏览跳读,捕捉描写人物外貌的语句,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背景知识,先对人物作出个人判断:“奢侈”“富贵”“貌美如花”。接着追问:“这种描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尝试推测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人物,说明她很有钱”“服饰不同,突出她和其他人不同”。然后再追问:“‘粉面含春威不露’这句还有一些隐含的信息,你从中读出什么?”引导联系文本线索找出其“有威严”的依据――个个皆敛声屏气。这里综合运用“提问”“推论”和“联系”的阅读策略,有效帮助学生透过字面意思,填补作者没有明确叙述的内容,推测作者及文本人物隐含的信息(情绪、心态、态度、写作意图等),有效地自主建构意义,实现多元理解。接着,刘老师还运用“想”和“图像化”的策略,通过配乐朗读这段外貌描写,引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脑海中浮现人物图像,形象感受王熙凤的气场和风姿――喜庆场面,华丽登场,美貌超群。
第三,运用“批注”“对比”的阅读策略,品味王熙凤的言与神,感受作者表现手法的高明。刘老师通过默读、朗读的阅读方法的交错运用,运用“批注”“对比”“提问”的阅读策略,引领学生透过人物语言读懂王熙凤话语背后的巧妙心机――表面赞美黛玉,实质讨好贾母,同时讨好嫡亲众姐妹。
刘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以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为重点的课文教学特色:教会学生恰当地运用阅读策略,通过原有知识和文章信息相互作用,有效地领会文本意蕴,鉴赏评价,建构意义。
2. 信息型文本的教学方法、策略。
根据国际阅读测试的信息型文本,我们再以清华附小王玲湘老师执教《关注,就是改变》为例,看看信息型文本如何进行阅读策略的教学。
王玲湘老师围绕北京的“雾霾”现象,选取了社会新闻(视频)、数学统计图表、图文并茂的信息图例等多个非连续性文本,用群文阅读的教学形式,通过多文本的组合阅读,教会学生如何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推理信息的阅读策略。
首先,通过“北京市实时空气质量图表”和“北京地区PM2?郾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两个图例,教会学生用方法提取信息:一看表头、二看标题、三抓关键、四抓联系,建立数据与隐藏信息间的联系。
接着,通过多个文本比对阅读,引导学生运用联系比较、推测的策略,在运用提取信息与整合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在文本中寻找相关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并以此为支撑去进行阐释。我们看到学生的阅读思考由浅入深,渐入佳境。有的从“北京地区PM2?郾5污染物的构成和相关治理措施”和“2005~2010北京轿车年销量条形图”中读出北京雾霾和汽车销售量成正比,说明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罪魁祸首;有的从“2005~2010北京轿车年销量条形图”和“9月1日至12月6日北京雾霾日数历年变化(1961―2011年)”折线图的最高数值走向中发现汽车尾气不是雾霾的唯一污染源。于是,王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一起来讨论“1979年为什么雾霾指标这么高?”学生联系生活和阅读经验作出了有理有据的推测:“可能当时用煤很多”“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工厂生产的废气多”“可能拆房建房多”。
从提取开始,相关联系,再整合推论,这样的阅读策略学习与思维发展进程,符合学生对于一个事物或者信息的认识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习阅读方法与阅读策略,让阅读能力既能借助文本,又能跳脱出文本,从感性走向理性,从具体走向抽象,逐渐形成认知图式,通过有效的迁移运用,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赵镜中老师说:“或许我们没法教会学生的阅读能力,但这些策略的学习与练习,将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回归生活,提升思维力
阅读要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国际阅读评估一个很重要的导向。我们的阅读测评和阅读教学亟需补缺的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型文本。我们需更多像王玲湘老师这样联通真生活的课程开发、文本补充。尤其是非连续性文本在目前的语文教材还没有相对应的成型的教学内容,很需要我们的教师有意关注,适时补充。王老师的这份关注,正是我们Z文教学最迫切需要填补的教学空缺。关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关注社会敏感问题,让学生建立为生活而学的学习观,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学习力。王老师的这份关注,正是教育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发生关系,与学生的生命发生关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从小埋下责任担当的种子,成为有责任担当的未来公民,这是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的教育使命。
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调整教学目标,教习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还要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鼓励独立思考,多元视角,质疑探究;更要转变学习方式,从教师主导变为学生自主建构,重视体验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回看刘冰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思考的空间,有主体参与的机会,有语文实践的机会。吴忠豪教授曾言:“语文课的追求不在于结论,而在于获得结论的方法与途径,重在结论获得过程中学生思维质量和表达质量的提升。”再看王玲湘老师的《关注,就是改变》,王老师采用“观点交锋”的辩论形式,引出网络热议问题:“北京人要河北关闭所有重污染企业,大家怎么看?”王老师先提供了三项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求学生利用它们做论据证明观点;再呈现四个文本,让学生重新思考钢铁厂“关”与“不关”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生活。从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学生的思考轨迹和思维进步,同时也看到王老师高远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最想教给学生的不是找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渗透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学会辩证地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判断能力,这是“互联网+”时代教育的根本,也是语文改革的重点――体现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不仅是语言的理解与想象,更要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同学们都喜欢阅读名著,也都想在中考语文中拿下名著试题得分,但由于平时没有掌握阅读名著的正确方法,因此不少同学的得分并不理想。那么,什么才是正确阅读名著的方法呢?
1. 了解作者背景
在阅读名著之前,对作者的有关情况应有所了解(包括作者生平、家庭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状况等),这将有助于你对其作品内容的阅读理解。如阅读《红楼梦》,应对曹雪芹的身世有所了解:阅读《聊斋志异》,你要了解蒲松龄的身世遭际: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要知道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经历。有的同学在答名著题时,连作者都想不起来,甚至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这些都是对作者生平经历不甚了解的缘故。
2. 理清故事情节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同学们之所以爱读名著,就是因为那里面的故事情节生动有味,吸引人的眼球。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长篇巨制,故事情节复杂多变,再加作者创作手法的不同,所以只有理清故事情节,才能把握全篇。如长篇小说《水浒传》,总的故事情节是写以一百零八将为首的英雄好汉们是如何被残酷的社会现实逼上梁山走造反这条路的,但在每一回里,又根据各自情况的不同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九年级《语文》上册人选的《智取生辰纲》,就是节选该书的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里的“智取”就是故事的主要情节。根据中考名著题的特点,还需要同学们学会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故事情节。
3. 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我们为什么能够区分出他们呢?因为每一人物都有各自独特的性格特征。一部《三国演义》,光主要人物就有一百多位,但一说到足智多谋为蜀汉鞠躬尽瘁的军师,我们就知道此人是诸葛亮:一提及“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权臣,我们就知道是曹操。人物性格不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也就不尽相同。《水浒传》中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刘姥姥“见笑”大观园,都是人物的性格使然。
另外,有的文学名著还就人物的性格配有相应的外号,最好也能记住,这对分析人物性格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如“黑旋风”是《水浒传》中李逵的外号,由此可以看出他“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性格特点:“凤辣子”是《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绰号,由此可以看出他性格泼辣的特点。
4. 积累名言警句
名著中都有不少名言警句,记住这些名言警句,不仅利于解答试题,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又如我国四大名著中每一章回的回目,均用对偶句的形式列出,提纲挈领地概括出每一回的内容,记住它们,就记住了章节的主要内容。还有一些名著对人物有高度概括的评语,也应注意积累,如“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就是《红楼梦》中评论王熙凤在贾府悲惨下场的诗句。
5. 写读后感巩固
这里的读后感有两个含义:一是读完名著后,自己写出读后感:二是看别人写的读后感,如能把二者结合起来更好。自己写读后感,势必要回顾原作,咀嚼回味,从而加深对原作的进一步理解。看别人写的读后感,既能观照自身的阅读经验,又能发现自己读后感中的不足,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品读名著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同学们也可以从阅读实践中自己摸索总结出经验。希望大家平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名著里汲取更多的养料。
6. 多进行读书交流
定期(半月或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名著带入课堂,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交流独到的感受。同时,要倡导一种新理念:师生同读,父母子女同读。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同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让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交流读书感受,益处多多:能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能促进学生心灵和人格的正常培养;更能提高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
7. 鼓励创新
关键词:丫鬟;忠心;聪慧;解脱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而女子尤多。林黛玉身边的大丫鬟——紫鹃就是其中的一个。紫鹃并非曹雪芹的写作重点,书中提到她的地方也并不如袭人、晴雯和平儿那么多,但这并不能影响她在红楼梦中“四大丫鬟”的地位。
紫鹃是以贾母将其调给黛玉作丫鬟而出场的。李商隐有诗云“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鸟啼鸣,声声啼血,紫鹃这个名字是否暗示了黛玉悲惨的结局呢?
大观园中能和黛玉相处好的姐妹不多,可是紫鹃和她的关系好得超乎想象。她们之间已经有了知己之情,姐妹之情。两人关系的飞升,主要原因是紫鹃对黛玉那份真心。都说王熙凤是酸辣、香辣、泼辣、麻辣、毒辣的五辣俱全。仿此,我觉得紫鹃则可以算是细心、慧心、忠心、死心“四心”齐备了。紫鹃在黛玉的饮食起居方面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的那份细心;生活中待人接物、说话技巧等各个方面处处透露出的那种慧心;不管是平时还是在黛玉临终前都拥有的那份绝对的忠心以及绛珠草魂归离恨天后杜鹃鸟啼血而尽,看破红尘遁入空门的死心。
一、生活上的细心
黛玉去了宝钗那和一帮姐妹们闲话聊天,她的小丫鬟雪雁送来了一个小手炉,仔细一问才知道是紫鹃的主意,能将她体弱多病的情况考虑得这么周详的也只有紫鹃一个人。慧质兰心的她关心黛玉是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天气冷了,想着送去小手炉给她御寒;葬花累了,要催促着她去休息;时间到了,还要提醒她按时吃药……黛玉生性孤傲,与人相处十分冷淡,临终前她称呼紫鹃“好妹妹”,这样一句真心的称呼足以见得两人的关系是多么的要好。而紫鹃为此付出的努力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
二、为黛玉试宝玉的慧心
在《红楼梦》中,曹公是以一“慧”字许紫鹃。全书中重点写紫鹃的一章出现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跟黛玉的朝夕相处让紫鹃明白,黛玉最大的心病就是宝玉对自己的爱情是否真实,因此,为了黛玉的幸福紫鹃必须要试出宝玉对黛玉真实的感情。紫鹃并没有直接找来宝玉问:“宝二爷,您究竟喜不喜欢我家小姐?”这样问未必能问出宝玉内心真正的答案,因为这种问题的回答不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所以她抓住了“黛玉吃药”的话题慢慢牵引,层层推进,达到了“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的效果,这也就是她所说的“万两黄金买不到的知己”啊!而宝玉强烈的反应还引起了贾母、王夫人等一干大人们的注意,这也算是一个意外的好收获。
三、超越主仆关系的忠心
紫鹃是个丫鬟,对待她的主子——林黛玉,她是绝对的忠心。由于两人超越了主仆而升华到姐妹之情,紫鹃的忠心实际是对知己的报答和责任。
为了试出宝玉的真心,她不惜承受贾母等人的严厉训斥;为了将宝黛二人的婚事尽快促成,她不顾脸面地在薛姨妈前要求其在贾母面前将宝黛撮合撮合;抄检大观园从她那搜出宝玉的旧物时她顺势便将自己与宝玉拉扯上“关系”,她这样做无疑是赔上了自己的清白……
四、抛却红尘的死心
紫鹃的结局如何,曹雪芹并未在太虚幻境中像袭人、晴雯那样用诗点明,紫鹃出家这个结局是高鹗纯个人的创作,唯一的一点小小的依据应该就是她的名字吧!绛珠草还泪,泪尽魂归离恨天。杜鹃啼血,声声血泪。泪流干了,血尽而化。黛玉死后,紫鹃最后也遁入空门,长伴青灯古佛。黛玉已去,紫鹃便成了无主之鸟,与其在红尘中到处徘徊,倒不如皈依佛门,也是一种解脱。很多人认为高鹗对于紫鹃这个人物最后结局的创作是套用了妙玉的出家。可笔者认为,紫鹃的出家完全合乎其人物的性格特点。黛玉死后,紫鹃十分痛恨宝玉。在她看来,黛玉的死和宝玉是脱不了干系的。想当初宝玉那句“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多么信誓旦旦啊,可如今看来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脆弱得不堪一击。对黛玉的思念和对宝玉的埋怨使紫鹃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对宝玉也是冷眼以待,直至宝玉那一夜与她的一番隔窗对话。紫鹃在体会了他的身不由己之后,一下子顿悟了“可怜那死的倒未必知道,那活的真真是苦恼伤心,无休无了。算来竟不如草木石头,无知无觉,倒也心中干净。”这一番想法倒有些像书开头的那首《好了歌》。这种想法也为她后来的出家奠定了思想基础。
当然,紫鹃也并非一个十全十美的人物形象。在为黛玉考虑好一切的前提下,她也为自己想过。例如,在她试宝玉的过程中我认为她也将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了。她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因为黛玉,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宝黛二人的爱情是否能有结果,这其中也包含了紫鹃自己的利益。她被贾母给了黛玉,以后是要跟着黛玉走的,因此便想着若是黛玉嫁给了宝玉,那么她便可以在不与家人分开的前提下继续和黛玉在一起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嘛!再加上宝玉曾经引《西厢记》里的词说过“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叫你叠被铺床”,若是黛玉嫁给了宝玉,那么她的未来也算是有了着落了。宝玉的真心没有确定之前,就连轻轻地碰一下背也讨到了紫鹃的一顿训斥,而当紫鹃知道宝玉是真正地爱着黛玉的时候,宝玉拉着她的手她也没有太大的意见了。后来黛玉死后,紫鹃是连门也不让宝玉进了。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紫鹃是把自己的命运与宝黛两人的爱情联系在了一起,她并不是单纯地为了黛玉而完全不顾自己的。但是,正是有这样一些小小的或许可以称为“缺陷”的东西才使得紫鹃这个人物形象更丰满,更有血肉之感。
大观园中的主子丫鬟多如牛毛,紫鹃也并非重点。论长相,她不如晴雯;论交际,她不如袭人;论才干,她也远不及平儿。但是,她不像晴雯那样具有反抗封建礼教、不甘为奴的思想,可是她却能用自己的真诚、热情和善良赢得黛玉、宝玉这些主子们对她的尊重;她不像袭人那样到处向太太们显示自己对宝玉的“死忠”,但是她却能够和黛玉做一个真正的好知己、好姐妹;她不像平儿那样大气、具有行政能力,可以协助凤姐运筹于帷幄之中,将偌大的一个荣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她却是唯一一个可以治得住黛玉,让黛玉服气的人;更进一步地说,也许她不能像大观园中的才女们那样可以出口成章,但是她却可以了解人生的真谛,超脱于世。都说《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是生错了时代,否则她准是个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奇才,但就算是在现代,她仍然是高处不胜寒。其实紫鹃若是抛却了丫鬟这个身份的束缚,一定会做得更成功,让自己的人生更出色!紫鹃虽说只是一朵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小草,但却善解人意,体贴大方,于生活中的细节之处尽显智慧且不张扬。
紫鹃就是这样一个聪慧而又真诚,温柔而又不失刚烈的女子。最后,以一首给紫鹃的题诗结束全文:
昔年翠馆侍湘妃,啼尽春风不忍飞。
一自青灯伴朝暮,前尘旧梦尽共消。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胡文彬.红楼梦人物谈:胡文彬论红楼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3]王蒙.红楼梦王蒙评点:增补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4]马瑞芳,左振坤.红楼梦人物形象解析[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5]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