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电教信息化论文

小学电教信息化论文

时间:2023-02-22 01:3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电教信息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电教信息化论文

第1篇

一、改造我区网络环境,提高网络使用效益

主要目标: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第十二条关于网络建设方面(义务教育阶段“校校通工程”达标率100%,教育城域网与辖区内大部分学校实现光纤连通)要求。

主要工作:积极推进我区17所学校的网络环境改造工程,努力实现与教育城域网的光纤连接。

具体措施:我局电教中心已向市电教馆正式提出关于我区17所学校光纤接入教育城域网的申请,市电教馆领导给了高度重视,并在徐州市电教馆20*年工作要点中着重对整个教育城域网的升级改造作了具体部署。如市教育城域网改造成功,我区网络建设也必将随着提升一个层次。

二、建设资源平台、管理平台

1、我区信息中心资源平台建设

主要目标: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第十二条关于区信息中心资源建设方面(区县门户网站中应含有较完善的学科资源库、素材库、教育教学视频库、电子图书等,并提供各类图文、语言、视频和课件等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源的下载和上传。为本辖区各所学校的教学提供支撑和共享。)要求

主要工作:打造我区教育资源平台,加强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信息支持。

具体措施:既要充分利用已有的投入,还要借助于徐州教育城域网的力量和优势,同时可通过购买和共建的方式弥补软件资源应用上的不足,把他们搭建在一个统一管理、共建共享、开放式的应用平台上,打造具有泉山区地方特色的教育信息网,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达到应用最大化的目标。在全区统一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工作。力争在20*“教育信息化建设年”中建成全区共享的,涵盖教学、管理和科研的公用教育信息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区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和教育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和在全区学校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专项教育信息资源库。

2、各校校园网管理平台建设

主要目标:达到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主要指标第十二条关于区信息中心资源建设方面(各小学校校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注重教育资源库建设、质量良好,并已初具规模。校内各部门拥有相应专业的管理系统,并能发挥应有作用。)要求

主要工作:积极推进我区17所学校服务器、校园网管理平台的建设,加大学校网络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科学管理意识,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校园网管理平台的最大效益。

具体措施: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首先在5所中心校建成校园网络中心,充分发挥中心校的辐射作用对全区的网络技术人员开展设备使用、管理、维护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培训,对教学管理人员、一线学科教师开展现代化管理、教学手段的使用、管理培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新的管理模式中去,充分发挥校园网管理平台服务教学服务管理的最大效益。在中心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应加大投入向全区推开,从而使我区的校园管理模式步入信息化时代。

三、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目标: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队伍,包括专业技术队伍、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

主要工作:完成省、市级下达的各类培训、考核、比赛任务,开展本区形势多样的培训、比赛活动。

其他工作安排:

1、9月份,织教师参加第四届徐州市校园电视比赛

第2篇

一、完善电教设施,提高电教品位

社会信息化的普及,给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内容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为适应时展,我校优化了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实现学校管理网络化,办公自动化,实现通知网上,备课统一打印。同时,本学期我校投入了近二十万元,安装了新建的“养正楼”的网络系统、教室的背投彩电,使每个教室都成为多媒体教室,电教处利用暑假时间,加班加点完成了养正楼的网络系统安装。

二、完善制度,加强常规管理

进一步加强学校电教工作管理力度。这是本学期电教工作重点。“管理出效益”,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效益,就必须严格电教工作的各项管理。

1、各电教专用室皆配备了电教人员,负责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各班配备了小电教员负责记录教师使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的情况。完善各项电教常规的记载。各班的电教课、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电教管理人员就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电脑房学生上机等记载进一步完善,各项电教资料的登记、借用记载好。广大老师在一个学期中主动使用电教手段,尤其是电教设备的使用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室电教课率和电化教室使用率达到学校规定指标。

2、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等各项规章制度均上墙。电教设备的使用做到了有记录,有统计。

3、加强校园网的使用与管理。同时加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和管理。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各种仪器都得到一定的维护。在出现问题时,及时修复,确保教学的正常使用。确保校园网络畅通,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最大限度发挥好网络的功能。

4、订好、管好、用好现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设备、软件,建立规范的帐册等,期初将电教中心下发的电教软件目录及时下发到各个办公室。

三、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

电教处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全体师生服务,服务到位将有利于电教处开展各项工作,因此我们总是努力为学校教育教学、全体师生做好服务,并将之作为和学校沟通的桥梁。期初召开了一次电教专任教师会议,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牢固树立电教为学校教育教学、为全体师生服务的思想。努力做好学校电教设备的维修工作,只要班级、活动室的电教设备有问题,电教处都能及时尽力维修好,如阶梯教室的中控、教室的实物投影、电脑等坏了都能及时维修。同时,本学期我们把学校所有的液晶投影度进行了清洗。只要有教师上公开课、研讨课需要制作课件时,电教教师总是主动帮助制作课件。进一步完善电教设备的使用和保管制度。期初对全校班级、活动室电教设备进行了全面维修,然后与班主任或负责人了签订使用、保管责任书,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

四、努力推进我校信息技术课的建设

开足上好计算机课程,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信息技术课程教材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

四、本学期取得的一些成绩

1、学校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标准化实验室。

2、学校被评为市现代化教育实验学校。

第3篇

一2016年小学电教工作总结

随着新的一年的即将到来,一学期的电教教研工作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中,我校电教组成员能够树立服务意识,真情奉献,密切合作,发挥集体智慧,积极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优质服务。能紧密围绕学校总的工作计划和学期初的电教工作计划,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就将我校本学期的电教工作汇报如下:

一、细化管理工作,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

学校加强了组织管理的力度,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工作明确列入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把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与管理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学校切实加强领导与管理,确保该项工作井然有序的发展。

1.组织活动,做好协助工作。电教组内成员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能根据上级电教工作会议精神汇同校长室、教导处,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拟订学校电教工作计划,正常执行各项工作。教研组进一步加强对音像资料库的建设及台账资料的建设,利用课余时间及时做好幻灯片、磁带、录像带、光盘的归档工作,并将所有的媒体资料进行登记造册,发放给教师,为全体教师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方便。在小组活动中能有目的地组织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趋势和理论,及时更新观念,并提出存在问题,不断要求他们在认识和技术上都要得到进一步提高,使他们能在现代化教育教学中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另外电教组还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各项工作:设计排版、打印各类告家长书、邀请书、各类表格、论文、奖状;归类整理校报《心桥》小报的内容;上传学校的各类新闻与报道;做好电脑小报和电脑绘画评比等,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作用。

2.抓好电教的常规管理。为了加强学校电教设备与器材的有效使用,由电教组成员定期对全部设备进行维修与清洗,为学校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不辞辛苦地忙碌与奔波。为了使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学校提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加强对教师电教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统计,并将其纳入教学工作的考核之中。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有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电教公开课。同时还在各班和各专用教室建立了电教课登记表,由各班小电教员登记出教时及电教课内容、方法等,且要求每月上交一次,由电教组汇总,形成电教课汇总表。学校每天进行课间巡视,及时了解、抽查每班的电教常规工作。现在我校已做到在职教师人人都上电教课,人人都能参与电教活动。

3.严格各项制度管理。学校做到电教设备一本帐,由总务处负责。电教资料一本帐,由电教组负责。各专用教室和班级设备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平时认真管理好各室的电教设备,勤保养、常维护,做好记录,从而提高了使用的效率,为了满足教师与学生的需要,学校克服资金缺乏的困难,每学期都购进了适合学生素质发展需要的科技、艺术、童话等碟片和用于课件制作的一批软件,供学生观看和教师借阅。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如:机房使用及管理制度、电教设备与资料的借还、使用、管理制度等。在这方面电教组努力做到有记载、有检查、有落实,注重实效,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对现有电教设备与教材资料的使用,提高了对它们的管理水平。

4.扎实上好信息技术课。虽然我校只有一个计算机教室,面临人多机少的问题,但学校还是加大了重视的力度,让对计算机应用比较精通的陈总务兼任了校信息技术教师。陈总务克服了机房条件的种种困难,扎扎实实上好每节信息技术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使用信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良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加强教学研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1、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平时能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及时的学习、掌握和运用,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校园,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提高.

2、根据我校研究课题改进现代教学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校每学期都向全体教师或家长进行一次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由教研组成员带头,每位青年教师上一节电教公开课,并进行说课、评课及反思,以此提高自身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1、重视理论培训。结合各学科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专业报刊书籍。使广大教师的思想、观念跟上信息化发展的形势。

2、立足本校,继续做好电教培训工作。学校的结合广大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对全体教师进行计算机操作应用及技能的专项培训,使全体教师了解计算机的有关操作与应用,也使青年教师更好地将电教媒体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了学校现代化教育的有效开展。

四、重视各种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1、在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充分运用电教媒体,观摩名师教坛、学习探讨教育理论,使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积极渗透学科教育。

3、充分发挥学校红领巾演播室的宣传作用,每周五定时播放科普知识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科普氛围;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全体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

4、开展和利用校内教育基地,建立电脑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全国少儿NIT电脑培训,并认真做好每次考试的组织工作。

二2016年小学电教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学校的具体规划下,我校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校在规范管理与应用环境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在教师培训与普及应用方面加大了力度;此外在课堂实践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一学期工作小结如下:

一、电教工作有计划,有落实。

学校对电教工作有中长期规划,规划符合上级要求和本校实际。有年度和学期工作计划,计划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可操作性强。学校开学初就抓计划的制定,开学第一周要求完成各类计划,期末抓各项工作的终结性考核评估,中间抓计划的落实。

我校根据现代电化教学的特点,分别制定了考核细则及奖惩制度等。制度、职责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量化了检查、评估各指标,做到了有章可依,任务明确,职责分明,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这些制度由学校统一制定,在显著位置镶框悬挂,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加大培训力度,用现代教育技术武装教师队伍。

坚持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能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活动,提高教师们现代化办公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用能力,也为教师们进行电教研究创造条件。

我校在上学期就为每个教室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很大程度地方便了教师用多媒体上课。为了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我校于今年开通了校讯通工程,通过专职培训,使全校教师都能上网操作。家长能及时了解自己小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三、电教常规与取得成绩

2、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活动播放了多部学生喜爱的儿童片、故事片、科教片、宣传片计时36课时;直播红领巾电视台专家讲座4次约400分钟,家长学校实况转播及录像2次约200分钟,开业式和休业式实况转播2次约150分钟。

3、实时拍摄学校少先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共记3场。为学校宣传与教育工作提供真实素材。

4、期中、期末的质量测试录音磁带等电教准备工作高质高效;期初、期末的电教器材收发工作规范有序,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运行。

5、组织教师撰写电教教学案例、论文、教学设计等,参与各级各类的刊物投稿活动,不断学习与积累,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市电教馆组织的各级各类评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在整个实践与研究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信息素养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提高。一学期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电化教育设备过于陈旧,有待改善。

2、教师培训的力度不大。需要更有力度地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

3、在信息技术校园活动还需丰富。

第4篇

一、工作目标

围绕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学设备资金投入,加快教学设备配备的步伐,完善信息教育制度化管理,加强信息化教育培训,抓好信息化教研和课题研究工作,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使今年城区信息化教育工作有更大的突破,教研工作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教师信息素养继续得到提高,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更现代化,学校“普实”配备达到新配备标准。

二、工作思路

(一)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研工作,争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上有更大的突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工作上有所创新,在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上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二)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活动,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执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现代教育手段在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普及程度更广。

(三)认真做好教学设备配备工作,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五)认真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教育工作中的新人新事。

三、工作措施

(一)信息化教研工作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自治区、国家级课堂教学比赛。5月份组织一次城区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比赛。10月份组织一次优秀课例展示。

2、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让承担集体备课活动的学校安排一节公开课,让教师听评课。(我们将另行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分中学和小学活动两部分,每学期制订一次活动方案)

3、农村远程教育教研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教研活动,组织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并参与观摩优秀课例和评课活动。我们将在上半年组织一次观摩优秀课例活动和评课活动,下半年组织一次农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比赛。

4、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继续争取并承担更多信息化教育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城区信息化教育向前发展,以论文比赛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我们将重点抓好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一至两次信息化教育论文比赛、开展一次课件制作比赛活动。

(二)培训工作

继续抓好信息化教育培训工作,配合市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我们将于7、8月份举办一个课件制作培训班,培养城区各校课件制作人才,举办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设计培训。

(三)教学设备配备工作

1、电教设备配备工作。通过调研、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电脑、多媒体电教室、网络设备、广播设备的配备情况、损耗及管理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有效的为学校配备急需的电教设备。

2、普教实验器材配备工作。通过调研、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学校理科实验仪器、音乐器材、美术器材、体育器材及设施、图书等器材及实验室等设施的配备情况、损耗及管理情况,科学有效地利用中央、自治区普教实验器材专项资金为学校配备实验教学器材,争取更多的学校达到国家新配备标准。

(四)信息化教育管理和“普实”工作

继续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抓学校功能室的管理工作,严查学校实验开出率达标工作,对于在功能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加强省级、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管理,督促其开展相关教研和课题实验活动。

(五)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配合市招生考试院做好今年5月份的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制订科学可行的考试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考点,尽量做到考生能就近参加考试,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备足考试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保证考试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六)教育宣传工作

1、认真执行教育宣传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开展教育新闻宣传,确保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将创新贯穿于教育宣传工作全过程,不断开创新局面。引入创新的理念,以学校团队为单位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工作专业化、信息化,掌握创新的工作方法,提高思想宣传工作效率。

第5篇

任现职以来,我主要负责学校的电化教学工作,经历了学校电化教学的起步、发展到初具规模整个过程,对学校的电化教学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在,我就任现职以来的表现和绩效作出如下总结:

一、热爱教育,敬业爱岗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认为只有教书才是最有意义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知历史赋予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我将不辱使命,把一辈子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默默无闻而又轰轰烈烈的教育事业中去。

多年来,我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按时上下班,没有因私事而缺勤。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具有不计个人得失的奉献精神,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

作为一名电教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电化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电化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认识到电化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出色地完成岗位工作,给学生和同事留下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倾心工作,卓有成效

1997年,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仪器设备由原来的二类标准发展到一类标准,“两机一幕”进课室,学校建起了电脑室和语音室述职报告,正式拉开了电化教学的序幕,同年我被学校任命为科学楼馆长,肩负起电化教学的管理重任。现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教学,我校大部分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电教平台,我与信息技术教师一道,早出晚归,踏踏实实,以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管理好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

我配合学校制定出课件制作室和电教室管理制度,让教师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自觉工作。在课件制作备课室,我与科任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式方法,撰写教学脚本设计方案,指导或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为开展丰富多彩、意义深刻的课堂教学服务。刚开始述职报告,由于很多教师尚未掌握课件制作手段,而又迫切需要现代化教学,我便不辞劳苦述职报告,帮助科任教师制作公开课、说课、上课课件,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制作的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参赛,均获得奖项。例如:2000年吴日权老师化学说课比赛,获市三等奖;同年王荣清老师获市地理说课二等奖;2001年康文利教师获市上课比赛一等奖;2003年胡琼德老师区公开课获得好评;2004年陈红秀老师获区语文上课比赛二等奖;同年陈骥老师获市新课标语文比赛二等奖;朱灏老师获市新课标生物课比赛二等奖,等等。此外,我还帮助很多教师制作和修改大量公开课或日常教学课件,协助科任教师取得课堂教学的良好效果。

我由于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经验较为丰富,技术较为成熟,引起了区内外校的注意。每年一遇到区级或市级说课、上课比赛的情况,很多中小学教导主任都找上门来,纷纷要求帮助制作课件。几年来,我已帮助本区十多间中小学制作过二十多个比赛课的课件,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做好本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述职报告,我除开动手制作课件外,还致力于课件的下载和收集工作。2002年我校安装了宽带网,2003年后改为光纤接入,这些网络资源极大地促进了我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我利用这一便捷条件,下载收集了各科课件几百个,充实了学校课件资源库,促进了学校多媒体教学。

同时,我又注意做好多媒体教学平台的维护工作,和其他信息教师一道及时排除各班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故障,定时维护各硬件设备,使电教设备随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三、校本培训,提高技能

我自任现职伊始,本校大部分教师均不懂课件制作知识,更不懂上网搜集资料。作为比别人先学一步,走在现代教育技术前面的教师,我意识到责任重大,深知单凭一两个人的力量是难以顺利开展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要达到理想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果,必须大面积提高全体教师的认识水平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这样唯一的办法是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在学校的支持鼓励下,自2001年至2003年三年间,我在学校电脑室先后开展了五期电脑知识培训,自编教材与购买教材相结合,利用晚修和周末对全体教师无偿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渐懂得办公软件的使用,懂得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制作工具等工具制作课件。到目前为止,我校90%以上教师均能独立制作课件上课。学校已形成了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上课的局面,充分体现出电教在现代教学中的优越性。我校的电化教学也为学校顺利评上省一级学校,顺利通过省高中教学水平优秀等级评估作出了贡献。

四、完善自我,潜心教研

由于我的学习专业是物理,而工作是电化教学。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工作,1999年以来,我多次参加市电教站组织的课件制作培训班学习;2002年作为区中学的唯一代表到华师大参加首批省电脑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05年参加了《未来因特网教育》学习。我购买大量的电脑书和光盘进行自学,并借助网络学习。由于我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我的电脑水平逐年提高,到2003年已掌握了各类课件制作技术、网页制作技术和一般程序的编写,成为本校信息技术方面的领头羊。2003年我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并合格,获vb二级证书。同年被聘为湛江市信息技术学会理事,2004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学会副会长,2005年被聘为坡头区信息技术兼职教研员。

我虽然年近不惑,但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教研情有独钟。特别是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知识后,我更关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2001年我在区教育局电教站站长李智明的帮助下,撰写了实验方案,为学校成功申报了市级研究课题《运用多媒体技术述职报告,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质量》述职报告,当时该课题是校唯一一个市级研究课题。围绕着课题研究述职报告,我制作出了一系列相关课件供科任老师进行课堂实践述职报告,其中有部分课件参加市展评并获奖。例如:《简谐振动》、《熔解和凝固》、《高一物理学生实验》分别获湛江市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展评优秀奖;课件《力的合成和分解》获市三等奖;课件《初中物理实验》、《物理学生实验网页》分别获教学软件展评二等奖。此外,我制作其他科目的课件也获奖,如生物课件《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成熟》获市优秀奖,美术课件《外国绘画作品欣赏》获市二等奖。

此外,我还结合实践,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并有多篇文章获奖或发表。例如,2003年,我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获湛江市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论文评比二等奖。2004年,论文《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获湛江市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师的cai心态浅析及对策》发表于坡头区《教育教学论文集》;《妙用powerpoint制作交互式课件》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信息技术》第11期。每年学校召开的教学论文研讨会,我都有文章宣读。

今年,我校被定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我又被学校委派为省级研究课题的负责人,我认真总结经验,勇于承担实验课题,目前我已写好实验研究方案,定出研究课题为《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并做好了网上填报工作。等审批过关后,将组织有关教师积极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并力争在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的基础上,制作出大量教学软件、写出实验报告和发表一定量的研究论文。

第6篇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以县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精神和学校工作重点为指导,充分利用我校现有的现代化教育设备,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从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规范管理,加强应用。继续开展整合研究。加强培训与指导,有效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整体推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工程。有效、有序、有目的的开展电教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各项任务,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研究,大力提升校园网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深入研究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断提高电教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要工作

1、强化教技工作常规管理

本学期,要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常规管理工作,在硬件设备的使用和校园网络的管理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1)要依据管理条例,加大检查力度,减少损耗,提高使用寿命。对机房的电教设备负责保管,并作好使用记录。

(2)完善借用登记制度。所借电教媒体、仪器设备等须登记,使用后按时归还。

(3)定期检查维修。加强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检查器材使用情况,并随时维修各类故障,以确保正常使用。

(4)努力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效率,强化教师的网络道德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工作时间不上与教育无关的网站,不玩游戏,不利用网络聊天。

(5)加强网络安全,实时做好系统和软件的升级工作,定期做好数据的备份,用好网络防火墙和网络过滤软件,屏敝不良网站和信息,尽量减少计算机病毒的感染。

2、推进校园网站建设。

我校的校园网站已经建立,网站内容充实,信息更新及时。经过几轮的校本培训,部分教师都有了个人的网站(博客)。基于以上的实际情况,结合县电教中心工作意见,本学期校园网的建设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大校园网站建设力度,丰富校园网功能。

学校网站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一个好的校园网站,也应该是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努力为师生、家校构建互动、学习、交流平台。进一步完善教师个人网站、教研组网站建设,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让网站展示教师的风采。

(2)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提高资源库使用效率。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在使用资源库方面的培训,真正实现资源库的共建和共享。认真整理和组织各种教育资料、信息、素材、课件等,把它们归入资源库或加入学校主页,做到科学、有序,丰厚学校主页的内容。并把教师个人资料的上传作为期末考核的一项内容,鼓励教师开展个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进一步丰富学校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3、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本学期,在原来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校本信息技术培训,使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更上一个新台阶。教技室将组织开展以下培训活动:

(1) 要求老师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并注重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发挥我校多名教师在教学技术运用能力上的优势,以点带面,全面展开研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市各种教育技术能力比赛的活动,力争创出佳绩。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研究。教师要改变电脑只是打字打文章的偏解,要多研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强化意识,率先掌握这门技术,校级公开课必须使用多媒体课件,使自己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教师。

(3)加强电教手段的操作和使用研究,多撰写相关论文。要从自己成功的教学中,善于发现总结经验,论文的命题要小,来源于课堂的研究点滴,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来推动全校教师电教理论水平的提高。

(4)提倡教师无纸化办公。健全教师进行电子化备课制度,通过教育网志(blog)和ftp平台定期上传相关材料。

(5)加强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充分用好学生博客个人网站平台和小学生研究性学习网平台,以信息技术课为基础,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电脑操作小能手。

4、对我校的光盘进行登记,并向全校老师推荐。

月工作安排

9月份:

1.制定好工作计划。

2.检查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投影机是否正常运行,检查网络、广播电视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根据需要调整网站网站栏目,及时更新网站内容。

10月份:.

1.由校网管员对全校教师开展博客使用的培训和网络安全的培训。

2.开展课件制作相关软件的使用培训。

3.一次各项多媒体使用率情况。

4.对校青年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综合运用能力的培训。

11月份:

1.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考试报名和培训。(如上级由考试计划的话)

2.做好2012年春季电教教材的征订工作。

3.组织初一学生进行打字比赛。

12月份

1.组织初二学生进行电脑制作小报比赛。

2.组织教师开展课件制作提高班培训。

1月份:

第7篇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所以探寻信息技术课程新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知识是教育工作者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特点的课程。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以及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渐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这也为他们日后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能够进行快速运算、通讯以及逻辑判断的先进的电子设备。如今,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宽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学校教育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相融合。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其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系统方法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程序。它综合了教学过程中诸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将运用系统方法的设计过程加以模式化。根据新课程理念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以制作名片的具体教学实例进行分析。 

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确立教学目标任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各种各样的名片,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设计灵感。通过课堂演示一些名片,激发出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对名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确学习目标以及任务,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分析任务,教师应该起到帮助与指导的作用,让学生有目的、主动地学习。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以任务为驱动,师生在完成主体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和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学生在需求中主动寻找解决方法,在学习到相关知识技能后,主动地将其运用到作品的创作当中,这种任务式、学以致用的学习方式把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最终落实到技术应用的价值上。 

2.以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通过幻灯片提出学习任务及要求,并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提示,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在文档中选择恰当的插入图片的方法,实现图文混排以及学习一些处理图片的方法,美化图片和文字以满足不同版面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料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是运用任务驱动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在教师的指引下,利用网络学习自主探索,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自学能力,获得了成就感。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互助精神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环节中所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寻求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最终共同解决问题。教师应熟悉小组的学习交流情况,对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给予适当的解析。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并根据教学目标,将学习内容扩展延伸,进行有关训练。在此环节中,教师所讲授的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学生虚心接受,通过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问题,并且通过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共同分享学习成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进行长期的探讨。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以及努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也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在新世纪的今天,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顺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时代的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迅猛发展,并且融人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技术正悄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钱柳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2]王贤文,谭梅芳.中学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困境及突围[j].中小学电教,2008. 

[3]姚永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误区及优化策略[j].中小学电教,2008. 

第8篇

1.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资源接收、整理的专业技术人员被边缘化

不少农牧区中小学虽然在争取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时已安排和落实了专(兼)职远程教育一线管理人员,但他们往往身兼数职(既是信息技术或语数学科任课教师,又是计算机维修员和网络管理员),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待遇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看不到学校远教工作人员所做的繁琐工作,导致学校远教人员常被视为非教学人员和勤杂工,在职称评聘、调资晋级时,他们的量化考核成绩远不如任课教师。这必然导致学校远程教育队伍的严重流失和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

2.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接收不及时不完整

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设备的供电大多采用城乡生活用电,而学校无力购买长延时电源,致使项目设备运行时常受社区居民用电线路故障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学校资源存储空间即使受限,也舍不得投资升级扩容;当设备损坏时,也未得到及时维修、更新。这一系列因素导致学校资源接收不及时,下载不完整。

3.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不高,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

目前,大多数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信息化教育了解不够,知之甚少;同时,存在思想守旧、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自然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农牧区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操作技术校本培训不到位,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学科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校本培训的师资、条件和相应激励机制,使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很难形成氛围并保证质量。还有,校本培训缺乏实用性、针对性,未能培养现代远程教育学科骨干教师,未能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与能力。

4.现代远程教育的丰富优质资源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教学应用

目前,一方面广大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和信息技术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化的技术培训,不具备维护、管理、升级设备等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不少学校由于缺少配套教室,其所争取的现代远程教学设备无处安放,造成这些学校接收的优质资源成了无人问津的“垃圾”,极大地浪费了教育资源。

二、推进农牧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对策

1.健全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和职责建设

现代远程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抓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农牧区中小学就必须建立以学校主要领导、分管教学工作的领导和学校远教办、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分工为:远教办负责远教宣传,设备、资源应用操作技术校本培训指导,资源应用设备、设施管理、日常运行维护,资源接收、整理、备份存档工作;教导处负责资源的日常教学应用检查考核,以及利用远教资源组织开展观摩教学、案例交流、赛课、评课、问题探讨、教法研究、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教学教研应用活动;教科室负责远教科研课题实验研究活动。此外,学校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远教工作会议,研究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加强指导、检查和管理,及时解决远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

各级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并争取中央和地方政府划拨专项经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物质载体及环境建设。同时,各学校也应增加设备、设施及环境维护经费的投入,以保证物质载体及环境的日常运行。

3.配备人员,落实待遇,稳定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队伍

农牧区中小学必须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配备专(兼)职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落实待遇。学校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对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工作量的计算不得低于一线教师平均工作量的一半,在评优评先、调资晋级等方面应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

4.资源接收整理备份要及时完整科学

优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目标的根本保障,农牧区中小学远程教育人员必须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时完整接收、整理和备份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确保资源与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步性。为方便学科教师的应用,必须按学科、年级和资源类别科学地整理、接收所下载的现代远教资源。

5.强化校本培训,促进理论研究,大力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素养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理解新课程理论、内容和信息化教育设备使用操作方法,以及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技术。对骨干教师的培训重在“术”,不断提高他们对信息搜集、整合、应用的能力;对一般教师重在如何应用。

6.进一步推进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1)利用“课程资源”栏目辅助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程资源”栏目提供了与师生教学活动同步的各种素材,包括教学设计、视频动画、媒体展示、教学示例和习题精选等内容。教师将这些优秀资源融入课堂,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学生的感知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学问题的理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2)利用“学生学堂”、“学习指导”等栏目,丰富常规教学及教学辅导。“学生学堂”、“学习指导”中的“课程辅导”均由特级教师授课,内容丰富,知识全面,结构合理,深受学生喜爱。因此,在平常的常规教学和学生辅导中,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辅助教学。

(3)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作课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提供的海量媒体资源素材,再结合学生特征和自身教学实际,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展“示范课”、“优质课”、问题探讨、教法研究、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教研活动。

(5)利用“示范课”、“教学案例”等课堂实录,开展观摩教学、案例交流等教学研究与课题实验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结语

第9篇

一、学校信息化发展历程

多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和电教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学校信息化工作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和资源建设为核心,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充分发挥“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的作用,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水平。学校信息化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连年被市教育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评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先进单位。

二、学校信息化促进学校发展

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分别是从设施、资源、培训、科研、竞赛和活动等五个方面来着手实施的。

第一,狠抓信息化设施建设,全面创建多媒体教学环境。

学校先后建设了多媒体数字化校园网;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36个教学班均配备了电子讲台、计算机、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无线扩音机等先进的教学设施,实现了“班班通”、“班班多媒体”和教学现代化;音美、劳技、实验、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专业教室设备齐全,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为每位教师配备了规格较高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各教研办公室配备了台式电脑,方便了教师教学与办公;全数字化校园网连接校内外,有线无线网络无缝连接,让教育教学、教师办公、学校管理、教学资源等全面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二,加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构建信息化综合平台。

把学校网站办成集各种功能于一身的信息大平台。使网站成为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对内管理的平台,同时又是各种资源的融合平台,师生学习的“数字化”园地。学校大部分教师掌握了网站建设技术,创建教师个人主页86个,个人博客网站32个,教研组网站5个,专题学习网站18个,小学一至六年级作文教学与作文批改大型网站1个,学校自动化综合办公网站、电子邮局、学校信息网站各1个,教学资源网站、电子图书阅览网站各2个,教师与学生及家长建立联系的QQ群15个,手机短信平台16个,构成了学校信息化大平台,彻底实现了教学、办公网络化,交流互动数字化。

全体总动员,开发整合教学资源。学校自主研制开发了小学作文教学网站,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写作技巧指导,具有习作发表、作文在线批改、点评等功能,其作文批改功能系国内首创。各年级学科组共建教学资源库,达到了全校教师共建共享。树立应用典型,带动全员普及。学校信息化硬件、资源完全满足了各科教学的需要,达到了“四率高”,即设备在课堂内外的使用率高、学科使用的覆盖率高、多媒体在教学当中的最佳应用率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高。所有教师均能运用多媒体教学,90%以上的教师 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学校重视教师信息化应用考核与评优,每年教师节前,通过对每位教师平时教学媒体使用次数的统计,上传资源库课件的数量,论文、课件、教学设计参加上级评比获奖等次等十多项指标进行量化考核,最后评选15名校级 “信 息化应用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树立一批批信息化应用典型,通过教学活动比应用、学校考核查应用、树典型带动应用,促进教师媒体应用率和普及率的不断提高。

第三,常抓校本培训,全面提高教师信息化素养。

分层要求,全面培训,促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上新台阶。为了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育信息化教师队伍,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规划,要求45岁以下教师会运用网络进行课程教学,会自制多媒体课件,会制作简单的 Flas和专题网站;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每学期组织20学时以上的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并通过学校网站中的教师培训专栏和QQ群、Blog圈子进行网络培训和适时指导,使教师培训形式灵活多样且有互动性,使全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

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为落实国家继续教育条例和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在省市电教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2010年暑期集中全校教师进行了为期7天56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专项培训,80位参加学习的教师,均取得了省教育厅颁发的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在随后几个月的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校充分发挥示范校传、帮、带的作用。多次派教师送教下乡,现场执教并观摩教学。市教育局组织汉师附小多名教师到市内各区县,通过现场作公开示范课、学术报告及现场互动答疑等形式,进行 “阳光师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蓬勃发展。

第四,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学校坚持走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路子。学校在 “十五”期间参加了全国课题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获评全国优秀课题,其成果获一等奖,学校获“全国十五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奖。在 “十一五”期间,承担的中央电教馆 “十一五”教育技术专项课题 基于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在全体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完成了作文网站的程序开发和资源添加,作文网站规划合理,其核心程序作文批改功能在国内属首创。作文网站受到省内外专家的赞誉,已在省内开始推广并获陕西省优秀课题奖。

第五,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信息化竞赛和评优活动。

远程互动教学受上级领导的肯定。2008年3月28日,陕西省副省长朱静芝、陕西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领导一行,视察了本校与陕飞一小和勉县周家山小学进行的远程互动教学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学生电子作品 廉政建设进校园受到省市纪委领导的大力赞赏。2009年元月13Et,省市纪委领导一行十五人到校调研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情况。浏览了学生制作的廉政建设电子小报、电脑绘画、动画等作品,对信息技术与廉政建设宣传有机整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倡导各地要向附小学习,拓展宣传形式,认真做好 “小手拉大手”廉政教育活动。

第10篇

引言

广东省深圳市北斗小学是深圳市罗湖区一所老牌省一级学校,是广东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学校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罗湖教育信息网的综合信息平台。在这样的信息技术物质基础上,学校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工作有机结合,开展了“学校的数字化知识管理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等专题研究。在罗湖教育上级部门的引领和推动下,历经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实验,在力促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等方面有了成熟基础和积累,形成了数字化管理体系、数字化教师培训体系,涌现出一系列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亮点,形成了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发展的有效模式。

有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有世界领先的管理制度,为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创新夯实了基础。北斗小学早在2008年就参与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远程教育的整本书阅读项目的研发,最早开始研发了整本书阅读案例,案例和整本书阅读策略指导课在全区进行推广,案例获得中央电教馆颁发的一等奖。整本书阅读课例分别获得了罗湖区一等奖、深圳市在线展播优秀课例质量奖,广东省优秀课例二等奖,全国新媒体新技术二等奖、三等奖。整合学校“智慧北斗”与“特色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两大核心竞争力,学校从战略高度出发,探究两者的结合体。探究“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的有效路径,以此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未来而教,为学生的多元发展奠定基础。

案例设计

背景 基于“阅读人口”的低比例,中国国民阅读量与世界阅读先进国家相比,阅读量较低。1941年,叶圣陶提出“整本书阅读”,1949年《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2001版实验稿课程标准、2011年新版的课程标准都将整本书阅读写进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现状 新课改以来,阅读课程正在努力寻求突破,从一本教科书突围展开大量阅读。在整本书阅读方面,新教育的“阶梯阅读”,江苏扬州的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八岁能读会写”项目、山东潍坊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三叶草亲子阅读等各种促进阅读团体都在各个角度和运用各种方式对阅读课程进行补充和完善。越来越多地区、学校有了将整本书阅读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的意识,但缺乏作为承接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进行研发管理的研究,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复制、可供操作的模式。

综述 本案例依据国家倡导儿童素质教育、推行基A教育改革的指导意见。首先甄选出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开发整本书阅读的校本课程。再将隐藏在最佳案例中的“流程、步骤、方法、工具”归纳提取出来,形成策略/技术,显化隐性原理。进而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整本书阅读模式”。

设计 第一,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目标定位。以人的核心素养、发展需求为核心选择书籍,阅读者(教师+学生)围绕着书,有目的、有计划共同进行一段阅读的旅程,以彼此的经验和生活唤醒自己,激活自己;同时,书以鲜活的形象、丰富的内涵打开阅读者的心灵之窗,将其营养化育为师生的文化积淀,精神养料。第二,整本书阅读实践与研究的内容设计。一是建立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体系:班级共读、亲子阅读、拓展阅读。在此主要研究班级共读。二是整本书阅读的内容选择:书目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三是班级整本书共读的组织形式:整本书共读选择何时进入课堂?以什么形式存在?课堂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四是从众多整本书阅读的最佳案例中,提炼出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流程、方法、工具,固化下来。

实施过程

陶行知倡导读整本书。学校将新媒体新技术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打造了一套全媒体化的阅读模式。结合书本的电子化、拓展阅读专题网站、阅读互动社区、写作博客等信息化手段,阅读教学变得更加立体化、数字化。

第一阶段:博客圈为“整本书阅读”铺路 教的方面:教师网络教研博客建立,使教学设计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取众家之长。阅读指导活动之前,教研团队在博客圈进行设计交流,制定实施方案。分别开展活动之后,进行反思教研,调整方案,制定下一步实施计划。

学的方面:班级“整本书阅读博客圈”的建立,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推动基础。教师、学生、家长分别拥有独立的博客,他们在个人博客上发表的文章,都会在博客圈中展现。这样教师、学生、家长的阅读活动、阅读进度、阅读体会、阅读疑难等信息就能不受时空限制地展开。许多阅读交流活动,以博客圈为载体,教师在班级博客上发起阅读活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博客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密切了家长、学生、教师三者的联系,阅读活动的开展更为深入,交流更为频繁,提高了阅读的成效。

第二阶段:开发“整本书阅读校本课程” 第一阶段已开发出成熟案例,并普及整个语文科组,第二阶段建立覆盖一至六年级的阅读书目,设计“整本书阅读课程计划”,把阅读整本书从刚开始的文字书,拓展到绘本、桥梁书的阅读。小学六年从绘本入手,到中年段的桥梁书、童话,到高年段的文字书阅读,阅读难度呈阶梯上升的态势。紧接着开发整本书班级共读书目的方案。将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推向“校本课程”的开发。

第一,选书原则。儿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解放儿童的心,保护儿童的想象世界,承认游戏是重要的,满足儿童潜意识中的需求。经典的:历经时间考验的儿童文学作品、名著名篇、语文教材里课外书屋推荐的书籍、与课文相关联、名作家相关联的作品、适合学生年龄段兴趣生活的作品。有阅读坡度的:与一般消遣和娱乐性书刊所不同的是,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书,读起来相对吃力,但吃力也有好处,有助于形成阅读技巧。

第二,分类搭配。书目的搭配――指向不同素养(《深圳市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品德、身心、学习、创新、国际、审美、信息、生活)。书目的阶梯则是绘本、桥梁书、文字书。

第三,整本书阅读案例写作模板。即方法指导,帮助学生读进去;话题引领,带领学生读下去;书面表达,领着学生写出来;阅读延伸,引导学生读开去。

第四,整本书阅读案例话题设计。从形式的角度看,话题应该是适合儿童的,有情趣的。哪谌莸慕嵌瓤矗多提诠释性的、有创意的、开放性的话题,这样的话题,能让学生读聪明,读成有思想的人。

第三阶段:国家资源平台:学习社区构建――为“整本书阅读”搭建共读社区 学校以“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为基地,大力推进信息化教研。早在2009年11月,学校就获得教育部电化教育主题社区一等奖,2014年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成果提名奖,并获中央电教馆立项。2014年作为优秀社区在全国交流汇报,2016年荣获中央电教馆精品专题教育社区称号。借助“语文情境教育专题社区”学习社区将班级共读推向线上共读。社区有来自全国的助学导师,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可自行开展小组研究,并开设小组活动计划和流程控制。小组自行设计活动任务、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活动规则和活动评价,使阅读活动落到实处,学习社区真正实现交流、交互、共赢。

社区采用班级共建,教师与助学者指导的方式。学生个体加入社区,开展活动,但同时根据活动内容,增加若干个活动小组,学生加入小组开展阅读活动,助学者在不同小组指导学生,教师统筹全局,以班级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导。

第四阶段:基于“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策略的研究 现在,借助广东省教育资源平台“一起阅读网”和“一起阅读”APP开展“互联网+”儿童整本书阅读的案例研究。实现智能化评价与数据转化。教师每个学期进行阅读计划设计与推送,学生接受班级阅读计划信息,家长同时接收到班级阅读计划,方便亲子共读与鼓励督促。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在线上线下阅读共读书目,线上可记录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频率,每本书配备专家组团队设计的相应阅读检测题,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答题完毕,系统及时给每个学生出一份分析报告,从阅读的五个维度分析学生的阅读能力,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以便于设计下一步的阅读计划。客观题平台实时呈现班级、甚至省内实验学校的阅读积分排行榜,评选“阅读达人”,阅读币可换取书籍,很好地促进了阅读。主观题,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自评、同伴评、教师评。学校利用此平台,将整本书阅读推进到智能评价与转化数据阶段。

在此阶段,大力推进APP在校园中的全时空应用,“为你诵读”“喜马拉雅”“一起阅读”都成为整本书阅读推进的辅助工具。

推进校本特色研究,学校还可以将校本课程电子化,网络化,如今学校正着手将“北斗人文星”“慧风雅韵――中国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上传到平台,教研团队进行课程的学生考察试题设计,完成了学生的阅读与诵读的校本特色。

实施成果

经过卓越绩效和“智慧校园”的双轮驱动,学校互联网+整本书阅读效果初显。学校被评为中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省信息技术实验学校、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推广示范学校,深圳市电教示范学校、书香校园、首批教育教研基地、现代教育制度先进校、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试点学校。六个科组获市先进、示范教研组。

在实施“互联网+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与研究”过程中,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带动了系列小课题研究,并在区里成功立项和结题,其中《借助故事妈妈进课堂拓展学生阅读的提升》获罗湖区小课题研究一等奖,《小学语文高年段课堂话剧活动的常态化研究》《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索》获罗湖区重点小课题立项。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论文写作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数篇,教学设计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了全体家长的参与,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书香校园氛围浓厚。

反思

第11篇

一、措施与做法

1.“四争取”确保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政府预算资金、至少10%的生均公用经费和社会各界捐赠等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3年来,县政府、县局和学校采用BT模式筹资3000余万元用于“班班通”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省厅电教馆和市局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设备配置;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捐物共计100余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根据县局“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的规定获专项建设经费1800万元。通过上述“四争取”措施共获资金5000余万元,使全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并逐步实现“设施同配”。

2.“六到位”完善管理

资金到位――将“四争取”所获资金及时足额用于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设施同配”;人员到位――严格执行“高(职)中必须有2名以上专职管理员、初中和镇级小学必须有1名专职管理员、村级小学必须有1名兼职管理员”的规定,并定期对管理员进行相应考核;制度到位――采取措施制定制度确保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如采取和联想电脑售后服务公司签约的办法和实行以中小学专职管理为骨干的维护维修制度等,保障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定时、定点、定费维修,做到“随报随修”和“软件故障不出校、硬件故障不出镇、重大故障不出县”以保障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转;培训到位――定期举办管理员培训班,重点对设备维护维修和档案资料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3年共培训管理人员1800余人次;考核到位――拟定《余庆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年工作计划》和完善《余庆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考核奖励办法》,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分类设奖进行表彰;督查到位――对管理员到岗情况、卫生状况、设备运行状态、活动开展记录和档案资料管理等进行不定期督查,做到“到校必查、月月抽查、点面普查”并对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3.“五抓好”提高效率

抓好教学应用――为了克服“四重四轻”(重设施设备轻应用研究、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公开观摩轻日常教学、重操作培训轻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好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在教育教学上的作用,并在考核方案中规定每套设备使用率必须达45%,做到“一机三用”(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和“一室多能”(计算机教室作为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绿色网吧、教育培训中心等),实现“五进三不漏”(进计划、进课堂、进管理、进德育、进为农服务活动,不漏学校、不漏教师、不漏学科),形成“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的先进应用模式;抓好业务培训――注重专业人才的补充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鼓励教学人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电子备课并能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正常教学,系统组织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并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及农村农技知识培训等;抓好竞赛活动――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现场命题、临场制作、当场展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提高他们制作随堂课件的能力;抓好“三优”评选――组织好远程教育优秀论文、优秀课件和优秀课堂实录的评选和报送工作,做到“人人参与,校校选拔”以确保质量。3年来共有60余人次获省市表彰;抓好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如凉风小学开展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远程教育资源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和县级课题“小学英语光盘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小学和大乌江小学申报开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等。

二、成绩与亮点

(1)基本配齐计算机。镇级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33间覆盖率达100%,村级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17间覆盖率达33%,全县小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39台;初级中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1.97台。

(2)基本建成“班班通”。730多间多媒体教室惠及全县82所中小学,镇级以上中小学“班班通”教室覆盖率达96%,有1/3的村级小学也率先实现“班班通”。

(3)基本达到“校校通”。镇级以上中小学全部实现1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网络覆盖率达100%,43所村级完小中有39所通过光纤或宽带等形式接入互联网,网络覆盖率达93%。

(4)基本实现数字化。通过开通OA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师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学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搭建教育信息软件应用平台,降低了教育行政管理成本,逐步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和课堂教学数字化及网络化。

(5)基本进入信息化。各校运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师培训打造信息化师资队伍,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并帮助学生较好使用信息化设备以提高其信息化能力。

第12篇

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紧跟时代的步伐,迈上平稳、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文章在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以“一本+三线”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一本+三线”

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甘肃省民勤县东关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以“深化教研,切实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为本,以着眼“愉快学习有效课堂”构建、学生成长、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的发展为主线,力求综合提升,形成了属于学校自己的经验与特色,对周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起到了带动作用。以下笔者将对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进行简要阐述。

一、“一本”

近年来,学校把“以研促教科研兴校”提上了新高度,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在教研组内,以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以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向纵深发展。二是在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争取机会外派教师到教育信息技术化水平较高的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学习归来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真正做到“一人出学,全体受益”。三是组织成立了“校长—教导处—教育信息化办公室—名师工作室—教研组”五级培训梯队,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门、系统、有针对性的计算机技术通识培训。信息化领导小组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和技术应用平台组织教师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名师和专家零距离对话,共享优质资源,使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意识得到强化,能力得到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更为具体化、常态化。

二、“三线”

(一)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构建“愉快学习有效课堂”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是以新课改背景下徐博承的《愉快学习有效课堂》一书的相关理念为依据,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为依托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起草模式—示范引领—对比研讨—课堂评优—模式完善—实验推广。为了扩大信息技术的利用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大胆探索:一是利用学校微信群和QQ群,加强各教研组对“愉快学习有效课堂”相关专著和文章的系统学习,使广大教师能方便、快捷地明确“愉快学习”的魅力和要义。二是全校教师均开通了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实现了教师“人人通”,使教师能熟练应用国家、省级资源平台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学生进行愉快学习,高效沟通。三是充分利用一体机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开展信息技术在“愉快学习有效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示范课、观摩课活动、对比研究课,以及教学技能大赛,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共进和师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四是鼓励各学科组围绕中央电教馆备案的大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程设计的探索与实践》积极申报子课题,一边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课题研究,一边总结经验,撰写相关教育教学论文,努力营造以研促教的、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

(二)发展学生个性,坚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导向

学校的信息化设施建设、内容建设、运行方式都力求符合学生特点和现代化的育人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平等、健康地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愉快学习和个性发展。学校各个班级都利用甘肃省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班级空间,有一部分学生还建立了个人学习空间。课前,大多数学生能够利用网络平台接受教师的延展性作业,查询学习资料,通过自主学习将课堂以外的信息资源引进到课堂学习中,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借助教师精心设计的学习任务单进行资源共享、问题讨论、信息交流和成果展示。课后,学生能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工具,适时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网上交流探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重视资源建设,把准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

优质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内容,为了增加资源储备,为今后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提供有力的软件支撑,学校一方面建立了教师原创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应用、开发激励机制,将教师录制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课件、撰写优质教案、开发电子软件等纳入考核奖励之中;一方面通过网络下载和购买引进等方式将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试题、课件、教学案例等充实到学校资源库,以备教师使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