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三学习经验总结

初三学习经验总结

时间:2022-07-23 23:58: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三学习经验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三学习经验总结

第1篇

一、科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味“兴奋剂”

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连续不断的、高质量的对话。在初三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展开积极交往和对话,要诱发课堂生成,需要给科学课堂添加一点“兴奋剂”。初三科学教学的“兴奋剂”,首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能让初三学生恋上科学。

1.兴趣实验,从生活着手。

实验的引入从生活着手,对学生富有吸引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素材,在初三科学复习教学中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情景素材,这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充分关照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兴趣和需要。比如在复习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时,以学生们所熟悉和喜爱的维C泡腾片设置情境。维C泡腾片与普通维C在价格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入到对维C泡腾片的气体检验实验中,从中了解导致两者价格差异的内在原因。通过实验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课堂实验,动手、动脑又动心。

基于初三学生的认知度,简单的演示实验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探究欲,无法产生促进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利用不同的场合,设置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探究实验。如复习“杠杆”时,从学生们所熟悉,但不常接触的杆秤设置情境,请学生称自己书包的重量,请学生分析“杆秤”这一杠杆的五要素,观察并分析分别用不同提纽和不同秤砣时五要素及量程的改变情况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和相应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获得探究知识的途径与方法。这样不仅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复习过程。

3.课外实验,展示风采,增加信心。

笔者将所教班级学生分为4小组,每月每小组完成一个主题性探究实验。每个星期设置一节科学课用于一组学生分析他们的探究过程、结果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某组学生利用自买的电学器材,进行了电动机效率测试的实验,他们从如何用简单的设备测电动机的效率这一问题入手,以定义公式和推导公式为依据,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及效率计算,自主得出实验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造成错误的原因。教师仅提供探究实验的主题,不设置具体要求,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极高,极富挑战,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跃跃欲试,一旦完成,惊喜的体验意犹未尽,而且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展示他们的探究过程,肯定他们的成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联系生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味“调味剂”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曾经说:“教育要通过生活,并且是为了生活。”初中科学知识涉及领域虽然宽广,但是基本来源于生活。因此,科学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学生生活中的资源,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要引导学生将科学问题“生活化”,还要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科学化”。

1.科学问题“生活化”。

“生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科学不是生活的简单集合,而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科学知识的生成处、生长处、应用处去探析,对科学知识进行“生活还原”,赋予抽象的科学知识应有的生活魅力。例如在复习“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时,常规教学是简单复习P=F/S即可。其实,我们在课堂上能够将它还原为生活情景,让全体学生体验用双肩包背空包和装满书两种情况下的同一个书包,浅谈感受,得出结论:受力面积不变,增大压力,压强变大。让学生比较四种背法,分析哪种最“吃力”,可以得出: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经过科学知识生活化的体验,学生遇到生活中类似的科学问题时也会将知识点迁移,有利于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2.生活问题“探究化”。

探究活动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部分学生常常把实验操作过程等同于整个探究活动,忽略了提出问题、假设、设计、处理信息和交流合作与得出结论等环节。实验操作过程学生非常愿意参与,对于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的后期反思、改善等书面描述则互相推托,不愿意承担。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科学表述能力,是提高学生科学成绩的一味“调味剂”。因此,我们在平时实验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动脑和书写能力培养。例如“功与机械效率”活动中要求比一比谁的功率大,我们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设计活动,自助组队,进行活动,比较并得出结果,对获得前三名的小组进行表彰。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高了学生设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三、思维导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一味“剂”

初中科学的特点是知识涉及面宽广,知识点繁琐,学生往往掌握了这块,缺失了那块,使初三学生觉得完全掌握所有知识点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要将学生掌握的零散的知识点系统化――思维导图,将重点知识专题化――专题拓展。

1.思维导图,将书读薄。

利用思维导图这一载体,通过同化和顺应,将零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构建起合理的知识框架,化散为合、化零为整,使知识简单化、直观化、系统化、结构化,既利于理解和贮存,又便于提取和应用,更易于查漏和补缺。现代教育研究证明:任何“碎片化的知识”必须被理性梳理并建构起系统化的秩序才能显示出知识的力量,否则不但不能给人带来任何帮助,还会成为大脑的沉重负担,使人成为“机械式记忆棒”。任何人要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都必须建构起属于自己的逻辑体系,在这个可操作的逻辑体系里,他所有的观点和知识都是不矛盾的,是一个逻辑自洽的系统。完成了这一步,就相当于在我们的大脑中建立了一个知识的操作系统,就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了,有利于学生提取和运用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专题拓展,将书读厚。

专题拓展就是将重点知识进行深入挖掘,使学生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都能游刃有余地解答,这样就减弱了学生对科学考题多样形式的惧怕,又增加了学生学好科学的信心。如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的“测小灯泡电功率”的专题拓展,从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延伸到双安法、双伏法、单安法、单伏法等方法测小灯泡电功率,涉及了不同器材应用环境下电路图的设计、实验步骤、测得的结果(表达式)以及在实验时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原因的分析。通过这种“浅入深出”的专题拓展,学生会发现其实科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重拾自信,重生兴趣,激发热情,自主学习习惯也就自然养成了。

第2篇

【关键词】化学概念;教学;实践;思考

化学概念是整个化学知识的基石,指导着元素化合物、化学计算等知识的学习。化学概念不仅是分析推理的依据,而且还是解题作答的基础。加强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物质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都有重要作用。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其他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深化。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

架”。因此,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并运用化学基本概念,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笔者对初中化学概念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现将化学概念教学的体会和反思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勉。

一、初中化学概念的主要内容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属于宏观范畴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感性认识而形成。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溶液、溶解度、化学变化、反应类型等。二是属于微观范畴的概念,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如: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可以看出,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以物质为中心,从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分类等方面展开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相互补充,又有区别,相互独立。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特点

(一)较强的抽象性

从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来看,初中化学基本概念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属于微观范畴。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化合价等等。这些概念看不到、摸不着,是在对物质组成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推理而形成的更深一层次的概念。它需要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因此,初中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高度的概括性。

(二)形成的阶段性

化学基本概念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和完善的。在教材编排上注意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合理负担以及概念的深度和广度,将初中化学所涉及的概念穿插编排在不同的章节中,逐步深入。在教学要求上,由低到高将概念分为“知道”“认识”“理解”“应用”四个目标层次,可见,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具有很强的阶段性。

三、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加强直观教学,感性体验,形成概念

抽象的化学概念往往使学生望而生畏,易挫伤学习的积极

性。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导入,帮助学生感知并形成概念。教学中,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形成的需要,有些概念,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从这些现象中,归纳出共同的本质特征,形成概念。例如对酸的概念的建立,我是从学生生活中对“酸”的理解切入的,结合在CO2学习中对碳酸会使石蕊试剂变红的认识,使学生对酸的理解产生相关的类属性同化,扩大对酸的认识范围,从而形成由系统的概念体系,上升为酸的概念。

(二)注重发展性,全面理解,讲清概念

化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所以教师应在认识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例如氧化反应概念的形成。学生刚接触“氧化反应”时,指的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当学习了碳与氧化铜发生的仍然是氧化反应时,这一“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不单独指“氧气”,而是指氧元素,这样氧化反应的外延在逐渐扩展,随着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对概念的理解也逐步加深。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要分阶段教学,不能一次性教给学生,以免增加难度。

(三)对比归纳,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化学基本概念的内容繁多,容易混淆,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突出本质,辨明异同,使概念系统化,达到逐步深化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元素和原子时,初学阶段学生很难理解,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把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列表比较,如下表: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就能对有关的概念深入理解、正确掌握。在基本概念中,有许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化合物和混合物,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等等,都应该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

(四)联系实际,培养能力,应用概念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思考实践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的意义、要求及现状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阅读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不仅是帮助学生吸收语言信息、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语言素质的提高。西安市近几年来的中考题中阅读能力测试题达到近50%,加上与阅读有关的其他能力测试题比例就更高,达三分之一以上。《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新课标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如此明确的要求,但是目前初中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如何呢?有关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阅读,85%的学生感到没有兴趣阅读,88%的学生认为读不懂课外阅读材料,80%的学生认为找不到合适的课外读物。而以上数据背后,还有一个不争的现实就是:大量教师们也在明确忽视新课标的课外阅读要求,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当然,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体系的未根本改变是一个因素;部分教师观念陈旧、只想利用有限的时间狠抓(他们认为)试卷上将会出现的内容、而不惜忽视(他们认为)难于直接见成效的课外阅读是另外一个原因;学生自身的自主阅读学习困难是第三方面原因。

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原因分析

本文不对宏观因素进行分析,仅立足于初中英语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推广困难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长期、细致的分析和调查,认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导致初中英语教学中课外阅读难以进行或难见成效:

首先,阅读时间不能保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一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初三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由于平时作业多,学生忙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根本没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自身知识面狭隘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是造成阅读障碍的另一原因。初中学生正值身心发育的人生重要阶段,本该是大量吸收周遭信息、丰富个人知识的关键时期,但由于面对升学压力和来自社会、家庭的较高的学业期望,不少学生学习负担繁重、几乎没有时间和渠道了解和吸取功课以外的信息,除了书本知识和校园生活对周遭事物极少关心、知识面比较狭隘;而英语阅读文章大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学生因为对生活现象或历史知识缺乏了解而对阅读有畏难感。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不少同学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甚少,对于西方语言在不同题材上的表达方式的不同也常常困惑,难免形成阅读障碍并由此延伸出阅读的惰性。

第三,英语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则是由课堂内延伸出来的课外阅读障碍之一。有些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将整节阅读课上成语言知识、语法讲解课,导致学生对文章无法整体把握、主旨大意弄不透彻,影响了对整体和细节的理解,也容易使课堂气氛沉闷而失去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导致学生对阅读课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寻求课外英语知识的阅读。

第四,阅读习惯不好也是导致学生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的原因之一。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慢读、指读、声读、心译、过分复视、逐词阅读、滥用词典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降低了阅读速度,破坏了思维的连贯性,严重影响了阅读理解,更谈不上达到新课标要求的通过阅读策略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三、指导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教学实践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对所教初中三年级两个班从进入初三起就进行了持续半年以上的英语课外阅读实践,尝试引导初中生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外阅读。以下对教师怎么引导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出个人的四点看法:

1.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2.向学生介绍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拓宽他们对生活及历史文化的了解,消除课外阅读障碍,也提升学生个人知识面。

3.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水准,从阅读技巧和策略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之贯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外阅读之中。

4.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不同、根据课外阅读活动的不同阶段,教师应体现关注、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和有效果。 “胡罗卜加大棒”的原则,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采用来分别对学生进行鼓励、监督或批评。

四、初中英语课外阅读实践的经验总结及存在问题

以上是笔者在辅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一些方法和感受,该项工作坚持半年之后,笔者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有50%以上的学生明确感到自己词汇和短语意思记得更清晰,40%的学生明确感到课外知识丰富了许多,20%的学生认为自己通过课外阅读使得英语学习有了质的飞跃,当然,也有一部分学困生承认自己的平时阅读有抄袭现象、成效甚微。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未能处理好,主要体现在:

(1)在阅读材料的选取上,英语报刊和英语网站作为时效性强、涉及面广范且内容精彩的优秀课外内容,本应一并列入并且成为更重要的学生阅读素材,但笔者考虑到报刊的难以保存和网站阅读的难以检查而直接放弃了,尽在口头上加以宣扬,实际上却流于形式而不见控制也就难于有成效。

(2)阅读策略的使用在课外阅读材料的体现上较为模糊和单一,常常局限于中心大意和标题概括上。

第4篇

关键词: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学校文化

随着国家对科技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以下简称“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许多中学已经着手相关实践,但由于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新生事物,一线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理论指导和经验积累,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对两所中学的科技类校本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意在了解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实践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思考对策,以期充分发挥这类课程的教育功能。

一、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实施

调查采取了目的性抽样,即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有可能为研究的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样本。本研究选择了重庆市J中学和w中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时间长,经验丰富,在同类学校中具有代表性,能为本研究提供最大信息量;二是出于对城乡差异性的考虑,选择了位于城区的J中学和位于农村的w中学;三是两所中学都申请了科技教育的课题,与本研究有相关之处,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交流沟通。

本研究采取半开放式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等方法。访谈提纲根据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理论与实践成果的总结,并结合中学科技教育的特点,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问题和困难等方面来拟定。实施时,我们邀请一线教师座谈,尽量保证访谈在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另外,研究还辅之以非参与式观察和实物收集,以补充、完善、验证访谈材料。

(二)调查的结果

J中学是一所城区重点中学,科技教育开展较早,主要参与传统科技项目的比赛。J中学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抓信息技术教育,到2000年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近几年又加入了机器人教学、无线电测向等项目。目前,J中学已将科技教育定位为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科技教育的内容逐渐规范,目标逐渐清晰,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等起到了积极作用。

w中学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科技教育从早期的课外活动内容扩展为科技教育课程模块,并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来打造,希望以此促进师生和学校的发展。近年来,w中学的科技教育更加注重挖掘和利用地方与学校资源,科技教育在生物学科方面成绩明显。

调查发现,两所中学开展科技教育时主要采用活动和课程相结合的方式。科技活动以比赛项目为基础,备赛期间,平时的常规活动完全为比赛服务,如培训与制作、筛选作品等。同时,学校还开展了科技节、参观考察、外出调研等活动。科技教育也以课程形式来展开,如两所中学初二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的研究性学习等;也有教师自己开设课程,如J中学的轻松发明实践课,而w中学正在组织编写科技教育教材。

就学校方面来看,两所学校都在尽量创造条件保证科技教育的开展:组织上由书记或副校长专门分管科技教育,建立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团队并由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担任领头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物质上学校提供经费支持,购买相关实验用品和器材;制度上做到年初有计划,年末有总结,上课有教案。

在评价方面,J中学在初三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有一个科技活动能力测试模块,主要通过课题报告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之星”评选活动;中考、高考实行加分制度;此外,学校在中考招生中单独投放指标,招收“科技特长生”。w中学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初中生结业水平的评价项目,其中以非书面结业方式评价科技教育的成效,学生在科技比赛中获了奖,高考时可以加分。

二、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困难

(一)取得的经验

1.将科技类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在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中,对校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由地方或学校选用或开发的课程占全部课程的10%-12%。调查发现,两所样本学校对这个部分的课程予以高度重视,将过去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提升到校本课程的范畴加以建设,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课程化”“校本化”改造,使之成为目标清晰、内容规范的课程,而且能够更好地照顾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从而提高了这类课程的适应性。

2.规范有序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

校本课程实践是一项目的性强、程序规范的工作,需要开展学情调查、学生需求分析、办学经验总结、课程开发可行性论证等准备工作,然后围绕具体科目的科技教育课程,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与组织、相应学习活动方式设计等各项工作,之后才是付诸实践、效果测评等工作。以上所有环节都是规范有序的。

3.将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特色创建有机结合

两所样本学校结合学校已有办学成绩和经验,有意识地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来打造,并通过规范地开展校本课程实践来形成和彰显这一特色。事实表明,这种扎根于学校土壤之中又建立在已有经验之上的、符合学校传统和特色定位的校本课程,往往具有内生性、适切性、稳定性、优良性等特点,能够成为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亮点”。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为学生认识世界、探求科学奥秘、锻炼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等,创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舞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能动实践,极大地激发起学科学的兴趣,不断增强科学探究、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各种比赛中获奖,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还申请了专利等,这些都足以证明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的成效。

5.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工作,需要更新课程意识、学习掌握与课程开发相关的知识和技术,而实际的课程开发实践也使教师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调查中,一线教师的收获体会也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二)面临的困难

调查发现,两所学校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还面临以下困难,这或许也是其他一些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实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一是思想保守。受升学考试影响,中学对非统考科目的重视程度往往不高,科技类校本课程也属此列。加之校本课程开发投入大、见效慢,难以得到教师的认同和支持,表现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不够。由于对科技类校本课程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不充分,教师局限于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科技知识,忽视了这类课程本身的教育价值,导致科技教育处于低水平状态。

二是经费不足。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对物质条件要求较高,学校办学经费有限,难以及时满足相关需求,致使开展科技教育的设备、材料不足,许多项目无法开展,如J中学连最基本的制作工具都无法购置齐全。

三是时间不够。由于学校一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周末开展活动和培训,学生因为补文化课或参加其他活动而缺席的现象较为严重。

四是内容分散。由于科技教育涉及多项内容,其在内容的统整上还处于探索阶段,致使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略显形式化和表层化,内容的难度、体系等尚待完善。

五是师资有限。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专业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有责任心和教育理想的教师,。但这样的教师只是少数,在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科技教育的实际需求。另外,对教师鼓励政策的不明确也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中学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实践策略

(一)全面认识科技类校本课程的功能

1.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育人功能

课程作为一种文化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因此,课程不应仅是工具性的存在,还应是文化的主体性存在,而“一种文化作为课程的价值主要在于育人”。科技类课程既要再现人类已有的科技成果,更要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创设一条“通道”。由此,这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包含四方面内容:知识技能及智力、能力层面;观念精神层面,内含于科技文化中的平等、自由、求真等精神气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批判精神、民主观念、献身精神等品质;道德规范层面,科技负载着价值,科技课程要扬善抑恶,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审美层面,通过科技教育来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

2.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文化建设功能

“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促成学校文化的创生”,因此,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既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创新学校文化的途径,具有文化品性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必定离不开学校文化这个大环境。这类课程需要经历“校本化”的改造,必定浸润着学校本身的“文化养分”,体现学校的教育哲学,承载学校的历史传统,彰显学校的特色风格,最终校本课程本身又成为学校文化的特定“符号”和“载体”。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使学校真正享有自,带动课程体制、课程观念及学校文化的更新。

(二)正确处理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只占很小的比重,科技类校本课程又是校本课程中的组成部分,其比重更小,但任何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课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必定是因为这类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不能视其比重的大小来决定重视程度和实施深度。首先,科技类校本课程由于是学校自己开发的,所以能适应学校的现实条件,也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其次,由于科技教育课程不以单纯的实用知识技术传递为目标,旨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既然科技类校本课程有着充分的存在理由,它就不应该被其他课程“湮没”或“挤占”。在实践中,学校要注意这类课程与其他课程类型的关联。首先,国家课程中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与科技类校本课程之间应该实现有机结合。国家课程保证科技教育的基础目标达成,如各科目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等;科技类校本课程则重点关注扩展性目标的达成,如及时补充新的科技知识,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综合运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科技类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创建的有机整合。学校澄清办学理念、定位办学特色,并以此指导和规范校本课程实践是十分必要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不仅要符合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而且要充分挖掘和展示这类课程本身的文化特质,如民主、自主、合作、协商的课程开发制度,师生在课程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善于合作、追求创新的精神风貌,等等,这些课程文化要素必定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完善和发展。

(三)保证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效

针对中学开展科技类校本课程实践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实效。

1.课程化

课程化的主要任务是整合,把科技教育相关活动如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科技培训、课外活动等统整为一个课程模块,即科技类课程。这类课程首先从科技文化育人的角度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分解出子目标。内容上,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学科学习结合起来,以学科学习为主,通过学科内容的延伸拓展,开发一些既能体现学校特色又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以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科技类校本课程。在实施中,学校应将科技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以减少投入,提高效率。评价方面,学校应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标准,采取他评与自评结合、书面与非书面评价结合等多种方式。

2.制度化

制度化是群体和组织的社会生活从特殊的、不固定的方式向被普遍认可的固定化模式的转化过程。制度化能将成员的命运与组织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加强集体的内聚力,从而有助于形成团结进取的文化氛围。学校科技教育团队是由校长、教师和学生构成的共同体,经过长期交流与合作,团队成员逐渐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确立共同的教育观念,形成相应规范以保证科技教育的有序开展。

3.个性化

个性化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强调尊重人和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发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展,主张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弘扬教育的特色化。不同学生、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差异显示着个性。校本课程是体现差异、形成个性的重要路径。对于学生,它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以促进其个性发展;对于学校,它立足学校文化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就科技类校本课程而言,学校需要在具体项目的开发上认真分析学校内部需求,充分利用周边课程资源,开发出个性化的科技类校本课程,以特色项目提升科技类校本课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3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