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设备检修论文

设备检修论文

时间:2022-05-03 03:38: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设备检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设备检修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机组状态监测状态检修机组状态监测系统

云峰发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担任调峰、调频、事故备用任务,要达到以上目的,要求机组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可调性。根据东北公司对水电厂状态检修工作的要求,我厂开展了设备状态检修的前期工作,并与丰满发电厂一道,成为东北地区水电机组状态检修的试点单位。目前我厂已将四台机组的检修及运行历史资料,系统地进行了整理汇编,呈报水管部、电科院。几年来,云峰发电厂的机组检修已由传统的计划性逐步过渡到状态性,检修方式由原来的"到期必修、修必修好",逐步向"该修必修、修必修好"过渡。在设备的在线监测、状态检修方面初步有了成效。

1水轮机组状态监测系统概述

近年来,水电厂设备的状态检修(亦即预测性维修)工作已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设备状态检修的必要条件是要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对设备整体或局部在运行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进行随机或定期检测,就是状态监测。而设备诊断技术则是一种了解和掌握在用设备的状态,确定其整体或局部是否正常,早期发现故障及其原因,并能预报故障发展趋势的硬件或软件的综合技术。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作为一种基本手段,为状态监测提供切实依据,以便合理安排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设备状态监测和诊断的关键是在线监测技术,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处理意见与决策。有效的在线监测可以随时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劣化规律,避免突发性事故和控制渐发故障的发生。

实践证明,实施在线监测可以减少设备不必要的停役、降低维修成本、增加可利用时间,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维修效益。

1.1机组计划检修存在的弊病

机组状态检修工作实施前,我厂的四台水轮发电机组的检修是按计划检修原则进行的,根据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发电厂检修规程》中规定的检修周期、检修工期、检修项目等指标,"到期必修、修必修好",其实部颁规程对机组检修周期、检修工期及检修项目的规定依据基本上是同类设备的检修经验,不具有普遍意义。经过多年的技术实践,我们认识到,这种规定带有较大的习惯性,是一种徒弟学师傅式的方法,比较保守、盲目,但也比较把握,除浪费一些人力、材力、物力、时间外,一般还不致出什么大差错。但从设备检修的目的是消除缺陷,保证设备健康运行这个角度讲,计划检修是不尽合理的。所谓的"到期必修"就是设备运行到某一规定的期限,不论处于什么样的技术状态、有无缺陷一律停机检修。由于我厂各台机组的设计制造、运行状况的不尽相同,即使是同类的设备在相同的运行周期内,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同时,"到期必修"经常带来不必要的大拆大装,不但造成人、材、物的大量浪费,有时还会把设备拆修坏了,造成"劳而有罪"。

1.2设备状态检修的优势

通过不断探索及实践,我们认识到,状态检修的核心是通过对设备的诊断,摸清设备的实际状况,并以此为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检修计划予以实施。状态检修的通俗说法是"该修必修、修必修好",它所强调的是在"该修必修"的"该"字上,这个"该"字反映了整个检修工作的科学性,它要求决定修与不修,小修还是大修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要经过该与不该的反复论证,不能凭经验行事,不该修的坚决不修,该修的坚决修好,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完成检修任务。

我们还认识到,状态检修比计划检修更符合"预防为主"的原则。计划检修的最大弊端是不能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决定检修内容,而让计划期限箍得过死,状态检修则不然,它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诊断手段摸清了设备的技术现状后才决定检修内容的,它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状态及运行要求,提前或推迟检修周期,增加或删减检修项目,真正实现检修的目的,并具有最大的经济技术效益。显然,状态检修掌握着消除设备缺陷的主动权,符合设备的运行的发展规律,符合防患于未然的原则。

1.3我厂初期实施机组状态检修后带来的效益

机组状态检修实施前,我厂对反映四台机组的运行状态的参数测定只停留在手工检测阶段,通过定期的试验观察,比照标准,分析设备的技术状况决定检修计划。由于缺乏可靠有效的诊断方法与诊断仪器,使得制订的检修计划不完全有效。1991年,我厂与华中理工大学电测教研室合作,共同研制了第一代BZJ1摆度振动监测仪,该仪器于1992年9月安装在我厂的四号水轮发电机组上。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测点较少,同时电测数据与手工测得数据相差悬殊,没有受到现场工人的欢迎。1996年我厂与海南洲立科技公司共同开发了SZJ水电机组振动测试及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该系统由摆度振动监测仪(BZJ)、多路通讯控制器(DTC)、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包(SFC)三个部分组成,BZJ将采集的数据由RS232串口经DTC送往上位计算机,再由SFC进行分析及处理。该系统被安装在我厂的2、3、4号机组上。2000年末,我厂又与深圳洲立达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号机组机械状态分析及故障诊断系统(SZJ99),该系统自成一个系统,与计算机监控系统不相连。该系统的功能较前两代有较大的增强,监测通道由9个增加到17个,在进行巡回检测的同时进行信号波形采集,可录制机组的瞬态过程及波形。该系统在机组机械振动监测及实时分析仪(BZJ3)提供的机组振动数据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形成机组机械状态分析软件。以便进一步分析机组的机械状况特征和引起异常振动的原因。从而提供机组检修及故障分析的依据或参数。通过系统实际运行中的数据(特别是特况数据)积累,帮助专职人员加强对机组机械特征的深入了解,提高状态检修的水平。通过接入网络系统(此项目前未进行实施),专职人员及有关领导可在远地了解机组的机械状况,以满足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采用以设备状态监测为基础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后,由于摸清了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我厂目前的机组大修周期已改为4年以上,机组扩大性大修周期已改为10年左右。过去,不管设备的状况,检修周期一到,马上就开始检修,对于设计、制造、安装、维护质量优秀的机组,检修过于频繁不但没有好处,大多数情况是拆下来擦擦油、抹抹灰而已。增加了机组的检修费用、停用时间,降低了机组的可调小时数。现在由于我厂注重了在设备的状态上下功夫,通过掌握机组的状态来确定机组的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最终达到延长检修间隔,缩短检修工期,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按设备状态监测数据及运行情况并对照规程标准制定检修时间及项目,收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如我厂二号机组,在各负荷工况下,从监测仪测得的各项数据来看,均不超过规定值,设备运行稳定,但已连续运行14年没有进行扩大性大修。由于该机组每次小修检查都发现发电机定子铁芯拉紧螺杆折断现象,同时存在水轮机导叶漏水严重的缺陷,需更换导叶轴套,因此根据状态检修的思想,决定对该机组进行扩大性大修,大修后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再如我厂四号机组,投产初期就存在着摆度、振动大的缺陷,而且机组振动区域较宽。实施机组状态监测后,对四号机组存在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及分析,确定了四号机振动摆度大主要是由于机组轴线引起。通过对该机组进行扩大性大修,取消了推力头与镜板间的绝缘垫,在推力头与镜板间增加了两道密封圈,有效地防止了两者接触面产生空蚀而引起的轴线恶化,同时将推力头及镜板返厂进行了处理,使其各部精度均达到图纸规定,机组投入运行后,各部振动、摆度明显减轻,达到了预期目的。再如我厂的一号机组,2001年进行过一般性大修,机组修后经振动摆度监测仪实测发现励磁机定子外壳的垂直振动达到0.17-0.20mm,水平振动达到0.18-0.20mm,强烈的振动对机组结构部件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根据该情况,我们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扩修申请,并到上级部门说明情况,得到批准。经分解检查发现,机组轴线已恶化,推力瓦(10块)严重磨损,个别瓦面有严重裂纹,推力抗重螺钉及托盘接触面磨损及变形严重,镜板工作面存在划痕,局部位置呈蓝色,系工作时温度过高所致,推力头底面、镜板背面空蚀严重。将推力头、镜板、推力抗重螺钉及托盘均进行了返厂处理,达到图纸规定要求,并对将全部推力瓦进行了更换。

几年来,我们一是通过日常性的机组状态诊断掌握设备的损坏状态与规律,加强每日的设备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由于机组振动摆度监测系统测点数量的限制,有些部位的振动及摆度不能测到,我们定购了手持式振动摆度测试仪,对机组所有部位的振动摆度均可进行测量。二是通过日常性的维修恢复设备的健康。从上到下摆脱计划检修的束缚,将状态诊断与日常维修结合起来,用状态诊断结果指导维修,用维修实践验证或修正状态诊断技术,从而达到完善状态诊断技术与提高维修水平的共同目的,这样,就有可能为解决设备的老大难问题创造条件,这对于延长机组检修间隔与运行寿命是有好处的,比如,若能成功地解决机组轴线稳定性与水轮机汽蚀损坏两大问题,那么机组的大修周期至少可延长一倍以上,而且可使检修内容大为简化,检修费用大大降低。

2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实际需求

随着电力系统的日益发展,供电可靠性的高要求与不尽人意的设备故障率之间的矛盾也愈加突出。电力部门期盼实施在线监测能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从而防患于未然。由于各种原因,设备停役有时难以安排。因此我们实行状态检修与周期性检修相结合的检修原则。而状态检修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实施在线监测,了解设备状态,做到心中有数。

随着我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实施,希望在对厂内的各种运行设备(参数)进行监控的同时,增加对设备运行可靠性的监测手段。而"减人增效"、"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等现代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建立,也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现役设备或已老旧,或有先(后)天形成的缺陷,还有受到怀疑的一些设备,在线监测可以实时监视其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就及时退出。这样,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设备的剩余寿命。

随着测试技术(装置)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尤其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在线监测提供了充要的条件。实施在线监测过程中,我们不仅体会到缩短设备停役时间、减少停电损失,避免过剩维修、延长设备寿命,以及杜绝因试验操作失误可能酿成事故等,还从中积累了经验,促进在线监测技术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目前在线监测技术已进入实用化、智能化阶段。Internet/Intranet网络技术的应用,为状态监测与诊断开拓了广阔的技术空间,如远程分布式故障诊断和虚拟故障诊断等,突破了传统的故障诊断的某些技术瓶颈。

电力设备设计、安装和运行管理经验的长期积累,也为专家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明确、宽厚的多领域专门知识,足以对运行设备的故障、寿命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以达到建立预测性维修体制的目的。

3机组状态监测系统实施基础

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是其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机组工作不稳定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振动,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现象。较大的振动严重地威胁着机组的供电质量、机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水电机组的振动,多数由于机械、水力、电磁等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振动机理比较复杂,凭直观判断或简单的测试一般难以找到根本原因。有些故障与运行参数有关,故障出现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故障特征不容易捕捉。

由于水电机组固有的优势,电网调度中越来越强调水电厂的调峰作用。这就要求水电机组在整个出力范围内具有充分的可用性,即不仅满足于正常出力发电,还要力争改善不稳定负荷区的抗动状态。

水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在电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可用度和安全对电力系统和国民经济的影响极大。不言而喻,如时值水电厂弃水期,机组事故检修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为严重。

另一方面,随着水电厂双达标、创一流工作和技术改造的不断深入,设备健康水平和自动化程度均有显著的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也有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为我厂的机组状态检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水轮发电机组故障的发生和发展一般是有迹象的和渐变的,多数有磨损和疲劳特征,即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这就使得利用状态跟踪和趋势分析技术来捕捉故障征兆、实现早期预警变得相对容易,准确性也比较高。

针对上述工程实践中的问题,要对水电机组实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实现水电站运行设备监控、维护的高效管理。水电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是充分发挥水电厂效益的重要因素。

4我厂机组状态监测的现状

4.1目前已安装的状态监测系统如下:

要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维持机组良好的运行状态,包含的技术指标非常广阔,光靠以上安装的测量及监测系统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机组状态检修也没有太成功的经验,因为这毕竟是一项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机组的状态检修,是以后机组检修的必然趋势。我厂在机组状态检修工作中,只是迈出了一小步,要真正达到按机组的运行状态,有针对性的对机组实施状态检修,今后的要做工作还有很多。

4.2建议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真正把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管起来

我厂对机组在线监测、状态检修十分重视,由厂长亲自挂帅,抽调厂各部门的技术骨干力量,由生技部主任、检修及运行主任、生技专工等人员兼职。成立了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小组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工作,制定了机组在线监测、状态检修管理办法,定期召集小组成员研究机组的运行的新情况,根据机组的实际状况,制定相应的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并负责组织实施、协调及解释。实施中小组成员及时跟踪、吃住在现场,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规程、制度,把住设备检修的质量关,注重机组的检修工艺标准,各项作业均按本厂制定的标准化作业及规范化管理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对设备出现的任何问题,机组状态检修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检修项目、检修工期等的变更必须由领导小组决定,其他人员无权更改。

尽管我们在机组状态检修上作了很多的工作,但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弊病,如机组振动摆度监测装置没有专人管理,放在运行监控室无人管,显示数据是否正常也不知道,没有使装置真正发挥作用。手持式振动摆度测试仪放在班组没有有效地进行管理,使用的时候缺东少西,配件都找不到。

5今后机组状态监测及状态检修设想

5.1机组状态监测对象及目标

总体而言:状态监测系统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机组稳定性状态监测子系统、机组效率状态监测子系统、机组气蚀状态监测子系统、发电机运行状态监测子系统和其他系统传输的开关量、模拟量等。并且包括将这些系统整合起来进行数据管理、诊断及网络的状态诊断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则可使电厂各生产单位及管理部门可随时灵活地管理机组状态信息,达到为生产和检修服务的目的,如图1所示:

图1

5.2各部分功能说明

(1)稳定性状态监测子系统部分

此部分系统我厂已经进行了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详述。

(2)机组效率状态监测子系统部分

水轮机效率因机型的不同,设计制造水平的不同而不同。在已投入运行的机组中,有的由于设计选造型不合理或在制造安装中存在着缺陷和遗留问题,使得水轮机效率不高。特别是有的机组由于长期处在低效率区或在低水头下运行,严重影响着机组效率的发挥,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振动和气蚀破坏。因此需要摸清现有运行机组在运行中的实际效率状况,探讨和解决运行工况对水轮机效率的影响。为了充分利用水力资源、提高水力发电厂的经济效益、实现水力机组乃至整个电网的经济运行,需要对水电厂现场水力机组进行效率监测,实测出水力机组乃至整个水电厂的动力特性,使得各台机组的效率试验成果成为整个电网优化运行的可靠的基础技术资料并指导水电厂经济运行。

水轮机效率的实时监测对电站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水轮机效率的在线监测既可用于机组在安装竣工或大修结束后的现场验收试验,以便检查设计、制造、安装和检修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又能通过对机组运行性能进行长期连续监测,提供在不同的水流和工况条件下水轮机性能的实时数据,为确定电厂经济运行中的开机台数和负荷优化分配以及机组的状态检修等提供参考。因此水轮机效率在线监测一直是实现电厂经济技术指标考核和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科技攻关课题。随着计算机、通信、信息、测控等一系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电厂的应用,给效率在线监测项目的开发提供了成熟的技术基础。当前,以厂网分开为基础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已经出台,电力市场竞价上网亦将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保证安全运行,满足电力系统要求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设备可用率,减少运行和维护费用,已成为每个电厂迫切需要开展工作,以提高自身竞争力面向市场的重要目标。

在线监测机组效率同机组效率测试是不同的要求,因为水头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人为很好地控制,所以在线监测强调的是在实际运行工况下机组不同效率性能的比较和择优,也就是说,在线效率监测并非是为了测得机组的某一确定效率值,而是评价机组在当前蓄水条件和生产条件的约束下,应该采用何种运行方式最为经济,甚至可以实现多台机组的综合经济指标最优。这些效益及显著的优点如果不进行机组在线状态监测是不可能得到的。

另外,效率监测对于机组稳定性监测、气蚀监测及故障诊断是非常好的映证和补充,可以降低误判断的几率,缩短积累经验的周期,如图2为某厂机组运行特性曲线:

(3)机组气蚀状态监测子系统

水轮机气蚀监测能够准确地监测水轮机的气蚀强度,使机组能够在高效率区运行,减少水轮机叶片的气蚀破坏,通过对气蚀量历史数据的累积测量,可以标定水轮机的气蚀破坏程度,准确决策机组的检修间隔,为机组由计划检修向状态检修过渡奠定基础。

反击式水轮机在其运行时,在转轮出口和尾水管进口处往往形成负压,当压力降低到小于气化压力时,水就汽化,在水流中产生许多气泡,气泡随着水流移动到压力较高处,便骤然消失。在此瞬间,水流质点以高速度向气泡中心撞击,水流质点这种高速度的碰撞会引起水压力的增高(有时达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然后被强烈碰撞而压缩的水流质点,又向相反的方向扩散,从而造成气泡处的压力急骤降低。这样就形成气泡中心的压力,在一段时间内周期性的波动。这种由气泡的产生和消失过程中引起的一系列现象称为气蚀现象。根据现代对气蚀的研究,虽说还不够充分,但比较成熟和一致的解释,除上述周期性的压力波动外,还有下列现象:

当压力降低到饱和蒸气压时,水流不仅产生气泡,溶解在水中的气体也以气泡形式选出,这种空气泡会随着水流排出。当气泡的产生和消失发生在固体表面时,水流质点高速度的周期性冲击象锐利的刀尖一样剧烈地打击着固体表面,造成固体表面的机械破坏,称为剥蚀。如果固体表面粗糙,则剥蚀更严重。

此外,气泡受压缩时,由于体积缩小而温度升高,再加上水流质点相互高速度的撞击和对固体的撞击也产生热量,实验证明,当气泡凝结时,所引起的局部温升可达300℃左右,使得冷热固体形成了热电偶,彼此间产生了电流,这是固体表面遭受侵蚀的电化学原因。

综上所述,气蚀是一个综合的物理现象的而非单一的物理量,因此它是不可能通过某一单一的物理量来描述和测量的,而只能通过综合的分析和诊断得到一个评价性的描述,例如:某转轮气蚀严重,在不改变转轮尺寸的情况下仅仅替换转轮的材质,就有可能完全消除气蚀产生的破坏,但这时的水力及机械作用量的测量结果将和原先有气蚀破坏时完全一样,所以气蚀监测的意义就在于评估这种破坏能力的大小或效应,而非测定其破坏后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经验的积累使这两者产生一种归纳上的联系,但这种归纳的理论化和效果描述在目前还十分困难,很难用于推广和预测。

图2

根据气蚀发生的条件,水轮机中的气蚀一般可分为3类:

翼型(叶型)气蚀这是反击式水轮机普遍具有的气蚀现象。水流流经叶片时,在叶片表面形成压力差,使转轮旋转作功。通常叶片的正面是正压力,而背面是负压力,这种负压是转轮作功所必须的,但它又造成了气蚀条件。从理论上讲,这个气蚀条件可从水轮机安装高度上加以解决,所以翼型气蚀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转轮叶片制造中不符合模型要求而引起的。在运行中由于运行工况不良也会引起翼型气蚀。

当水轮机运行在低水头(低于设计水头,特别是在转轮允许的最小工作水头附近)和低负荷运行时,水流经过叶片就会产生脱流和旋涡,转轮出口处每一个叶片形成一个旋涡,再加上整个转轮出口的旋转水流,就在转轮和尾水管进口处形成一个大旋涡(或大涡带)。其旋涡中心产生很大的真空,形成空腔气蚀,这种旋涡以一定的频率在尾水管内旋转,而其中的真空带周期性的扫射在尾水管的四周壁上,结果是一方面造成尾水管壁的气蚀破坏,另一方面产生周期性的压力波,形成强烈噪音,严重时可引起整个机组振动。

在导叶下端面间隙处,导叶关闭时导叶与导叶立面间隙处,以及转轮止漏装置间隙处,当水流通过这些较小的间隙时,流速产生局部增高和压力降低因而产生气蚀,这种现象称为间隙气蚀。当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导叶开度较小,局部流速增高,压力降低,很容易产生间隙气蚀。

以上三种气蚀对效率和稳定性影响最大的当属空腔气蚀,目前,对空腔气蚀和间隙气蚀均可采用综合分析法准确的判断和监测,即通过测量尾水管压力脉动、尾水管振动、顶盖振动、水导轴承涡动、止漏装置水压脉动、导叶后水压脉动等等这些量的综合分析,可以评估空腔气蚀及间隙气蚀效应的强弱,对于翼型气蚀,其产生的效应频率宽广,必须用涵盖整个音频范围的分析设备和仪器来加以控制和分析,造价昂贵,而且因为翼型气蚀发生的位置对监测效果影响较大,所以对于翼型气蚀仅限于发现其产生,很难评估其破坏能力,因此可知绝大多数可以采用低廉的综合分析法,避免空腔气蚀和间隙气蚀,已经可以产生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

(4)发电机运行状态监测子系统

水轮发电机定、转子空气间隙是一项重要的电磁参数,它对电机的其它参数、运行性能及技术经济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选定的气隙值,由于种种原因,在机组安装、试运行以后会发生变化。这些原因包括制造、安装的诸因素和定、转子结构部件受电磁力及离心力的作用,其中尤其与发电机转子结构特征有较大关系。运行中的发电机气隙均匀性直接影响其电气特性和机械性能的稳定,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发电机运行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发电机定、转子空气间隙,可以直接测量出经过长期运行后定子的变形趋势及大小;转子磁极的松动和结构变形;定转子同心度的定位偏差和改变倾向,以及在正常运行和电气事故冲击过程中动态气隙是否满足安全标准,对于评估发电机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检测过程采用在定子内部贴装薄片状气隙传感器实现,目前已有标准的传感器可购买,效果容易保证。

磁通量测量:大量的定子绝缘故障及转子绕组故障都会伴随着对应空间位置的磁通量变化,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检测发电机定量间隙中的磁通量获得定转子电气状态的直接测量结果。例如:当某一磁极发生匝间短路,则当这个磁极掠过磁通量传感器位置会比其他磁极所产生的磁通量更小,从而明确地定位此故障。又如通过长期监测贴于定子某一位置的磁通量,通过分析其变化规律即可判断定子线棒有无放电、短路等故障,同时对于磁极松动、第二气隙形成等转子机械故障也可以精确的检测,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诊断检修替代传统停电检修的推广,原有的停电试验已不能完全适应电力生产的需要。电气设备绝缘在线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在电气设备运行中随时监测分析电气设备绝缘的状态参数,并反馈给运行维护人员,及时发现设备事故隐患,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检修及破坏性的绝缘试验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设备供电的可靠性。

一般机组运行多年后,绝缘材料在机械、热力、电力和环境的作用下会逐步老化,由于绝缘隐患所引起的局部放电,起因于发电机的绝缘老化、放电,定于槽楔中绑线松动造成的断股和槽放电等,这些情况的产生和发展都可能导致发电机绝缘的劣化,传统的停电预试不能保证发电机绝缘在一个检验周期内安全运行,尤其是无法掌握运行中发电机的绝缘放电的状态变化。因为事故的发生及发展都有一个过程,该过程伴随的放电发生与发展过程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绝缘失效的危险也就大大地增加。如果绝缘失效发生,检修的费用是十分昂贵的。电厂可能需要花费数月时间来重绕这台机器,重绕是一项费用高昂且耗工耗时的工作,对电厂来说损失巨大。根据我国历年来的相关统计,100MW以上的发电机(包括水轮发电机和汽轮发电机)每年每百台发生的故障率为7~9次左右(其中1997年为7.59次,1998年为8.67次)。

大部分绝缘老化都会造成局部放电(电晕),即高压绝缘层中的小火花,都可以通过局部放电测试来检测。这种方法是通过检测局部放电脉冲的频率、幅值、极性和相位来评估绝缘系统的老化程度。以往发电机局部放电测试被高强度电子噪声干扰,使得测试结果很难分析,需要高度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但是,随着近期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消除噪声干扰并将局部放电量化的仪器和传感器被开发出来,使得测试过程的进行和结果分析可以由电站的一般非专业工作人员在机组运行的情况下完成,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致力于通过检测局部放电来诊断和测试绝缘质量和老化程度,有利于延长检修周期,降低检修和生产成本,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和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绝缘监测的实用技术基本上是基于对局部放电产生的放电脉冲的监测,比较廉价的方式可以直接监视和分析定子中性点的接地电流或者更完备的增加各相电流及转子电流的波形监测,可以定性的评估出绝缘老化的状态,对于典型的放电能够根据的绕组的电气长度精确定位,昂贵的方案是采用电容式检测法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其分析技术要求较低。

(5)其它系统传输的开关量、模拟量等

5.3其它在线监测系统

包括主变在线监测、避雷器在线监测等,这些在线监测系统相对而言分析诊断的自动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其测量结果的综合应用也还不是很成熟,数据量也不大,所以可以使用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的网络及数据管理功能统一规划,简化其系统结构,降低成本。

它们和状态监测网络的联系均采用单向数据通讯,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及故障的相互影响,提高可靠性。

5.4网络部分

状态数据服务器提供整个网络访问的数据源,即所有用户均可以在网上实时查看状态监测的结果报告,专门的用户还可以实时的分析和诊断当前的机组状态,所以,此数据服务器为一全自动的冗余数据库,并且具有完全的开放性和扩张能力。

WEB服务器提供整个网络的访问服务及防火墙,在用户规模和用户访问量较小时也可省略(但性能降低了),主要是完成状态监测网和用户局域网的物理连接,采用浏览服务和TCP-IP通道技术,阻止病毒和破坏性程序的迅速感染。

工程师工作站:作为整个网络的维护、监视和培训设备,可以由专门的值守人员使用,实时的监视和分析整个系统的各类数据。

第2篇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

水电站是我国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内容,我国对水电站建设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各个区域都在加强水电站建设。水电站建设投资方都希望自己的投资可以在短时间内收回,那么就需要应用多种有效手段保障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在此过程中加强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与水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加强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可以使得机电设备长时间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中,避免设备故障问题对水电站运行效率造成影响,对水电站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对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是水电站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与水电站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较深影响。维修检修管理工作与机电设备能否安全运行息息相关,所以,对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工作落实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保障水电站机电设备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在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检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要结合工作实践,不断地累积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生产工作人员也需要树立良好的终身学习意识,使得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要应用先进的机电设备维护检修技术,使得机电设备可以长时间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中,避免设备运行故障对水电站运行经济效益造成损害。

2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体制的发展过程

水电站设备维修体制是以保护水电站安全生产为核心的,使得水电站机电设备可以处于安全、稳定运行中。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体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2.1水电站维修预防

水电站维修预防属于一种较为科学的技术管理理念,在机电设备的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故障问题的维修,从源头上降低机电设备故障发生概率,缩减机电设备维修次数。本文以我国某一水电站维修工程的监理工作为例,该水电站最高水头达到了130m以上,水电站水流变化较大,同时,水体中含沙量较高。主轴密封受到水体泥沙的冲击,导致主轴密封受到严重损害,很有可没能会发生严重的漏水问题。最终建议施工单位将原有密封材料更换为聚氯乙烯,不仅使得主轴的密封性可以得到良好保证,同时,还能有效延长主轴密封的应用年限,使得维修工作开展取得良好成效[1]。

2.2水电站事后维修

水电站事后维修指的就是在机电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再进行维修工作开展。水电站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采用这种维修方法主要是因为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不能对设备运行存在的所有故障进行有效排查,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也常有故障问题产生。与其他维修制度相比较,事后维修方法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对于一般性的机电设备就可以应用这种维修方法。这种维修方法在水电站较为重要的机电设备维修中并不适用,而且设备故障问题发生概率还会增长,机电设备维修时间也会增长,同时,维修工作的成本投入也会增加。

2.3水电站改良性维修

水电站改良性维修指的就是维修技术人员应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对设备运行进行优化和改良,找寻机电设备设计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使得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使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进一步改善。设备的先进性是相对的,设计中难免会有一些不足之处,在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过程中进行技术性的改革,从而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更为优越。本文以某一水电站安装工程监理项目开展为例,该水电站受到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前后水头高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一内容对水电站设计人员也带来了很多困扰。笔者对水电站相关数据进行了多次核算,并且与水电站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确定了适合该水电站的优质转轮。同时,还考虑到了蜗壳的进水口,从而使得水电站运行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降低水电站运行的成本投入。笔者还认识到在对该问题进行解决过程中,能够使得自身的水轮机结构设计监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对于我国水电站建设发展是有着积极影响的。

2.4水电站的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主要是在日常中注重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找寻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隐患,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缩减机电设备故障问题影响时间。预防性维修也可以细致化的分为定期性维修和状态性维修两种。状态性维修是技术人员应用多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和诊断技巧,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性的检测,有针对性的对故障问题进行排除,避免机电设备故障停机对水电站运行效益造成损害。预防性维修可以缩减机电设备运行故障发生次数,缩减机电设备故障维修花费的时间,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投入。预防性维修是水电站技术人员依据水电站运行特点,合理、科学地确定机电设备维修周期,进行不同规模维修工作开展。

3水电站机电维修方法的类定

水电站故障维修也可以称之为水电站事后维修,主要是水电站机电设备发生不良故障问题后进行维修工作。水电站定期维修也可以被称为水电站预想维修,主要是依据水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时间,或者由技术人员确定维修时间间隔。水电站优化性维修,技术人员会对故障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对机电设备设计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机电设备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水电站运行状态维修是技术人员依据先进的设备仪器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综合性的检验,并且与标准性运行效率进行对比,全面审核机电设备是否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中,在故障问题发生前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将故障问题扼杀在摇篮中[2]。

4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中存在的不良问题

4.1维修意识不强

现阶段,水电站管理工作人员只是注重水电站发展,认为机电设备只要可以正常运转就可以了。只有在机电设备发生不良故障问题后才会进行事后维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电技术的发展,对机电设备的使用年限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很多水电站维修工作开展都是以故障维修和定期性维修为主,但是对于优化性维修和生产性维修落实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

4.2维修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建立科学完善的维修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对维修管理工作开展进行约束和规范,同时还能帮助水电站管理人员掌握全面的故障信息,对机电设备综合性能进行优化,使得水电站的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但是很对水电站建设的维修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其中存在着较多缺陷,不能保证机电设备故障问题进行排除,水电站管理较为混乱,很多故障问题不能及时进行排除。

4.3维修技术过于落后

很多水电站都建设在偏远地区,周围交通环境并不完善,对于现代化管理方式和先进机电设备维修技术引入受到了较多阻碍。维修技术过于落后是导致水电站维修效率较低的重要因素,不能从根源处对故障问题进行排除,致使水电站故障问题发生频繁。

4.4维修技术人员专业素质有限

在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维修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水电站故障问题排除效率有着较深影响。水电站对维修技术人员培训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维修技术不能及时得到更新,对水电站运行经济效益造成了一定损害。

5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策略分析

5.1对水电站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制度是维护检修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在对制度进行建设前需要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测量,对不同机电设备需要制定不同的机电设备维护制度。特别是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开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第一方面机电设备维护工作开展,必须要依据机电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机电设备维修说明进行制定。第二方面要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紧急预案的制定,便于机电设备运行突发状况下及时进行处理和应对。第三方面就是要根据机电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对机电设备维修时间进行规划和调整,制定满足水电站工况的维修制度。对于定期维修制度的建设,必须要限定相应的有效的定期性检修节点。例如一些机电设备生产厂家要求,机电设备运行超过两万小时后必须要对设备运行进行检测,对机电设备运行进行适当调整。水电站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检测时间进行调整,从而进行预防性检修工作的开展。

5.2对检修维护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水电站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大都建设在偏远地区,这样会导致维护和管理技术提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水电站实际运行过程中很有能会出现维修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要利用定期诊断方式对机电设备健康状态进行综合性检查,在发现不良问题后及时进行处理。最后需要注重的就是制定较为完整化的维修方案,维修内容也需要全面,促使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争取一次维护工作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全面性的检查,对故障隐患和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处理。

5.3提高维护与检修的技术措施

在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特别是那些运行时间较长的机电设备,机电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同时,运行效率也并没有达到理想化。在维修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更多的应用新型维修技术,使得机电设备和维修技术可以同时得到更新,促使维修工作开展更加便捷,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5.4加强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注重技术人员培训

机电设备运行管理不仅是水电站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水电站众多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要注重对水电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帮助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机电设备运行管理意识,使得工作人员可以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故障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进行反馈。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扩展了技术人员的培训路径。水电站可以应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将众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一些先进的维护检修管理技术,扩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层次。

6结语

机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与水电站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影响。因此,需要找寻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应用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对维护检修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及时更新维护检修管理技术,保障设备长时间处于健康运行状态中,促进水电站长久持续发展。

作者:张进 单位: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电业发展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

 

一、推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的思路

制定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为确定状态检修的发展方向,加强工作的整体规划,根据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我提出了状态检修“三步走”的发展目标。第一步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工作标准,实行以计划检修为主、状态检修为的检修管理模式,重点放在线路状态检测数据的应用与分析上;第二步持续推进状态检修模式,提高监测手段,合理调整试验和检修周期。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和装备资源、搞好常规测试和测试数据的综合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不断采用相对成熟的检测新技术,提高对线路状态诊断的水平,逐步改变到期必修的传统检修方式,实现状态检修与计划检修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步逐步完善各种监测手段,完善知识库,完善状态检修智能诊断系统,状态检修检修方式进一步优化,充分发挥状态检修的作用,实现以状态检修为主的检修模式;形成精炼、高效的检修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状态检修组织机构。为加强对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状态检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测诊断小组,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分离。状态检修领导小组由公司生产副经理任组长,全面负责状态检修工作的组织、决策和指导。线路状态检修工作小组由线路工区主任为组长,负责根据技术监督数据、状态监测数据和设备性能检验报告,决定设备检修时间、周期以及项目负责人等。状态检修监测诊断小组成员由线路专职、技术员、班长、组成,负责提出状态检修建议,制定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审查检修工艺,对检修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和验收。

制订完善状态检修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与传统计划检修管理模式相比,设备状态检修是一项更为科学、更为严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为此,要制定设备状态检修管理标准、检修实施细则、状态诊断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编制设备状态诊断标准、设备状态评定分级与检修策略等多项技术标准,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对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完善,为推行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可靠的制度保证。

二、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一)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流程

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是在对输电线路各种状态单元通过完善、先进的监测系统及其他途径获得各种状态信息后,进行状态诊断,依靠各种可靠性评估方法确定检修决策。(二)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

制定科学的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形成具有自身管理特色的状态检修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自身管理特点,按照状态检修对企业管理过程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原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以计划检修、状态检修、事故检修、改进检修相结合的线路检修管理模式。线路检修过程控制程序主要经过以下四个子程序形成闭环管理。论文大全。

1.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编制检修建议书。线路诊断组根据线路巡检、状态监测、技术监督等工作情况对线路进行综合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季度检修评估结论,编制上报年度线路检修建议书,明确线路定期养护工作计划、线路检修建议及相关检修费用估算等事项。

2.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策略。按照“安全第一,效益至上”的方针,根据线路在可靠性、安全、费用及效率等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估,将线路分为若干等级。对应线路等级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检修策略。通过对线路分级,制定检修方式,不仅能减少检修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

3.严格执行线路季度检修计划。线路检修部门根据线路检修管理标准、质量验收管理标准,组织开展检修工作,并接受生产技术部相关专业的全过程监督检查,确保线路得到及时、到位的检修和养护。

4.进行季度线路检修评估。定期召开专业会,对照年度检修计划,对修前与修后线路运行性能参数的变化及状态,维护建议的执行情况、效果以及费用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总结经验,查找差距,为制定新的线路检修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实现状态检修的闭环管理。

三、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实施细则

1.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应试必试,试必试全”的原则,积极稳妥,慎重对待,杜绝漏试和失修,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根据目前线路现状,输电线路检修实行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相结合。线路“状态”评估和确定的依据,以日常运行维护巡视、检修情况、设备正常寿命周期等为主,以在线监测技术为辅。

3.执行本细则的前提是建立在线路定期进行状态监测及运行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日常运行、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工作,并及时落实各项反事故措施,在检测和运行中发现异常,应视情况及时进行检修。并强调:对于带电测试工作(红外测温等)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并严格按照规定周期进行。

4.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以线路运行质量和检测为基础。必须加强常规测试工作,坚持长期积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的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定期进行综合统计分析和评估。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积极开发状态监测手段和新的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

5.加强检修的规范化管理,不断积累线路状态参数,建立相应台帐和状态评估卡,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诊断技术,并积极开发新的状态监测手段和故障诊断技术,不断积累经验,以指导状态检修工作。定期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线路每季度应进行一次状态评估。论文大全。

6.加强线路管理,严把施工、验收、投运关,使线路有一个良好的初始状态。35-110kV 线路每2 年应进行一次检修,视线路状况确定大修或小修。110kV 新投线路,一年内应测零一次。外绝缘水平未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应及时进行调爬,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5 年以上的老旧线路,可视状况有计划地安排恢复性大修,并列入年度大修计划。已运行10 年以上的接地引下线和接地极,应计划有选择性开挖检查,以后每隔5年进行一次,并视开挖检查情况安排大修或小修。论文大全。线路外绝缘已达到经审定的污区图配置要求,定期测量盐密已有3年以上的实测数据积累,经部分线路试点后能提出指导清扫的控制盐密值,可按照盐密监测值合理安排清扫。否则,对污秽严重线路或区段,应在每年雾季前清扫一次,必要时安排落地清扫。

参考文献

[1] 高晶晶,赵玉林. 电网无功补偿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5) .

[2] 陈乃仕. 现代电网防灾措施的构想[J]电力安全技术, 2007,(12) .

[3] 曾鸣,杨素萍,张峰,刘万福. 分散发供电与联网供电的经济性研究[J]电力技术经济, 2006,(03) .

[4] 程明. 新能源与分布式电源系统(下)[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3,(04) .

[5] 杨卫东,徐政,韩祯祥. 电力系统灾变防治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06) .

[6] 韩民晓,肖湘宁,徐永海. 柔性化供电技术[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2,(08) .

第4篇

关键词:变电检修 数字化管理 电网故障检修

中图分类号:TM3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变电站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的枢纽,其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否向用户提供优质可靠的电能。变电检修的目的和任务就是确保变压器、断路器等一次设备及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经常处于健康完好的运行状态。因此客观上对变电检修具有很高的要求。如何能提出一套比传统的变电检修更科学合理的管理程序和方法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得以实现,从而获得更好、更高的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对供电系统变电检修的数字化管理展开分析研究,以期为实施变电检修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可供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和广大同行分享。

2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2 . 1 设计要求分析

变电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两部分工作:数据库设计和应用程序设计,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贯彻如下指导思想:

(1)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 ,在此数据平台中集成了变电检修的各项数据,并考虑变电检修数据库与MIS变电运行数据库、调度运行数据库、生技管理数据库等相互间的衔接,保持共性数据结构的一致,充分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

(2)程序设计面向基层班组。变电检修的任务最终落实于班组,大量的原始数据(如变压器油质试验与分析数据 )来源于基层班组,脱离一线检修班组,许多数据将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面向班组设计的指导思想,就是把检修管理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引向班组,这样可以使得检修数据更真实、更完整,同时数据更新更及时。

(3)面向主体业务 ,以变电检修主体业务设计系统流程,突出检修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检修业务规范化,并方便进行督促、监督和检查。根据变电检修主体业务安排,使相同信息采取一点录入、多点共享。

2 . 2 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设计

供电系统的变电检修,究其本质而言,是要实现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两个方面。在线监测与诊断系统有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和集控式等原理方案,从目前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经济比较看,集成分布式系统是发展的主流。系统中通常包含信息检测及传输、数据处理、状态识别、预报决策等多个单元。

(1)信息检测及传输。按不同的检测对象和诊断目的,选择相应的传感器检测出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特征量信息。对于集中在控制室监测或需具有远程诊断功能的在线监测系统,需要将采集信息通过信号电缆或光纤等信息传输单元传送到数据处理单元。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前台机预处理和后台机综合处理及分析,如电磁场干扰抑制、维数压缩等,最终提取能真实反映设备故障的特征量。

(3)状态识别(即诊断)。对经数据处理单元的有效数据与规程(导则)、历史数据、运行经验及专家知识等进行分析比较,对设备故障分类、故障部位定位、严重程度判定等。

(4)预报决策(或在线评估)。对状态识别诊断出的故障,由决策支持系统根据预置的值进行报警或由预测分析软件对故障的发展趋势和设备绝缘安全运行时间(或称剩余寿命)等进行评估推测,为状态维修决策提供依据。

3供电系统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现

3 . 1 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是存储数据的实体,是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数据库设计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优劣将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在数据库体系结构中,数据的层次可分为五层,即字符、数据项、记录、文卷、数据库。数据库是一个范畴内所有文卷的集合,文卷是同种类型记录值的集合,记录由数据项组成,数据项又由字符组成。在变电检修管理系统中,在统一数据平台思想指导下,我们设计了工作票数据库、停电申请票数据库、油务监督数据库、仪表监督数据库、高压监督数据库5个数据库,以停电检修数据库结构为例,设计表单如下,见表1。

3 . 2 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的关系探讨

从状态检修的定义我们可以知道,状态检修是以分析设备状态信息,掌握设备状态为基础的,而在线监测采集的信息是设备状态信息中的重要组成,因而在在线监测技术水平发展至高可靠性和高智能化时,将大大推动状态检修的发展。但同样要认识到,并非未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就不能开展状态检修工作,状态检修其实质是主动掌握设备动态,观察增量趋势,重视历史资料,防止设备发生故障。一部分电气设备自身具备进行数据的监测与分析能力,尤其是微机型继电保护。

基于上述认识,加之目前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不能满足推广应用,且投入大,我们认为在当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开展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应注重对状态检修总体策略的研究,慎重开发、研究和选用成熟在线监测系统,积极推广带电检测工作,加强基础数据管理与综合分析。

4 结语

本文提出的变电设备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互联网络技术,及其供电设备的在线监测技术,用现代先进的数字管理模式替代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从而解决了手工管理模式下不可避免的诸如、不能及时发现在线设务的缺陷、设备信息采样不准确、信息传递困难、统计工作繁重等问题,更好地实现了检修公司的各项职能。从供电系统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变电站、配电管理等关键部门,实施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因此,应当逐步推广和促进变电检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婧 ,王品 .电力设各状态检修技术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0,(8):48~52.

[2] 盛兆顺 ,尹琦岭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 ,2003.

第5篇

[关键词]浅谈,机电管理,提高

中图分类号:TD40;TD60;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0-0078-01

一、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

(1)职工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低

由于煤矿是高危、艰苦行业,环境差、风险大,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低,造成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熟练工缺乏吸引力,使煤矿招工问题日益困难,尤其是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由于前几年我国煤炭行业专业人才培养的断档及“跳槽”转行,导致煤矿高级专业人才的严重缺失。

近几年随着煤炭产量的提高,矿工队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很难招到优秀人才。大部分为农民协议工、轮换工。此外,煤矿人才流失部分一般为专业技术好的机电人才,多重因素导致矿井整体机电队伍人员素质下滑。

(2)煤矿机电管理制度不健全

按照新的煤矿机电质量标准化标准规定,矿井应有机电主管部门和电气、电缆、小型电器设备、防爆检查等专业化管理小组,并要发挥作用。但有相当多的矿井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反而大量压缩机电管理人员,专业小组设置不健全。此外,按该标准规定,每个矿井应建有17种基本机电管理制度,但有相当多的煤矿并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或者虽然建立了,实际上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只是当做应付上级检查的工具。

(3)对工人的技术培训不到位

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是员工不断提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科技论文。虽然很多煤炭企业都有自己的培训机构,但是大多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培训效果不明显。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训方式落后,没能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相结合;二是教育形式单一、枯燥,不能调动起职工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培训考核不严格,考试只是流于形式,没能达到检验教学结果的目的。

(4)超能力生产,设备老化,资金投入不足

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拉动以及以及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的战略地位的影响下,煤炭产量迅速增长,为了最求企业的利益,煤矿常把生产任务摆在第一位,没有足够重视机电安全,有的甚至机电安全被摆在被动应付生产、充当配角的位置,设备“连轴转”现象很普遍,没有足够的检修保养时间。

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装备和设备投入欠帐较多,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对这些在用的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煤矿中老绞车、老的防爆高压开关、未更换的非阻燃胶带、老主扇等数量很多。这些设备中,主提升机单线制动,高压开关保护不全,主扇满足不了矿井风量负压的要求,存在隐患很多,加之这些年对设备的技术测定不及时,测试手段落后,对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事故隐患不少。

二、 煤矿机电管理改进的措施

(1)严格执行机电管理制度

煤矿应该按照煤矿标准化标准中规定的,制定所有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制度,尤其是工人的岗位责任制。科技论文。机电设备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属于特殊工种岗位,要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首先要提高设备维修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同样的设备、同样的使用环境,有责任心和没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其效果大不一样。有责任心的人员操作设备时,能够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经常清理设备周围及设备上的粉尘,保持设备清洁,经常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能及时停机,叫维护人员到现场检查维修,及时排除故障隐患。

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并与经济利益挂钩,把各种管理措施进行量化管理,每个月由矿机电管理职能部门对维修人员及操作人员所管辖的设备责任范围进行检查验收,设备完好率达到规定要求的给予奖励,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的进行处罚。对设备的维修与使用执行动态管理,机电管理职能部门要经常深入井下检查监督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一旦检查出防爆电气设备失爆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于不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使用设备而引起设备损坏的,追究使用单位和操作者的责任。

(2)加强对职工的业余培训

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对机电设备能起到控制、使用、维护和管理作用,我们要做好机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全体机电人员的质量标准化意识,按标准化要求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我们着力从企业长远大局出发,培养一批高级技师、首席工程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采用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内培与外培相结合,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进行强化培训。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通过对所有职工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广大技术员自发学习机电业务知识。

(3)加大对新设备的资金投入

要争取国家政策性安全专项基金的扶持,采取多种形式的集资和融资,对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行业标准,做出规划,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保护装置不齐的设备如提升绞车、干式变压器,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完善保护或予以更换。要把好设备的进入关和维修关,保证按标准要求使用和维修设备,坚决杜绝伪劣机电产品、无煤安标志产品、非防爆产品在煤矿的滥用,从源头上消灭事故源。

(4)加强设备维修管理

推行预防性检修和灵活检修管理理念,实现生产机电一体化。实施预防性检修做到“三统一”:检修计划统一上报、统一准备、统一安排实施。科技论文。设备检修做到“四结合”,即实行机电设备动态和静态预防性检修责任制相结合,机电设备计划检修和灵活检修相结合,配件现场管理与合理储备相结合,开展故障诊断和状态检测相结合。实现设备的动态监测,强制保养,及时检修。做到当班故障当班处理,“小故障不交班”、“大故障不过夜”,不让设备“带病”运行,使现役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有效地降低了机电故障率。

第6篇

这次烟机设备维修电工技师鉴定是国家实行技师资格鉴定后昆明卷烟厂第一次组织的通用工种类技师鉴定,鉴定工作由云南省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负责实施。参加鉴定人员自愿申报,然后由部门推荐经昆明卷烟厂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审查推荐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申报条件进行审核。考生先经过集中培训,然后由云南省第15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根据维修电工技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对考生分别进行基础理论、模拟电子电路、电路故障排除、变频调速、plc编程、教案编写及授课技能、论文写作与答辩等项目的考核,全部考核项目都及格者,才能取得烟机设备维修电工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现就维修电工职业技师资格鉴定的申报条件、鉴定程序和鉴定内容摘抄如下:

鉴定对象和申报条件:

从事维修电工职业的专业人员,经过规定学时技师资格培训合格,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维修电工技师资格鉴定:

1.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4年以上;

2.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并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3.本专业大专以上毕业,并取得本职业三级(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3年以上;

4.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5年以上,并取得三级(高级)资格证书。

知识考试范围:

电子技术:晶体管多级放大电路分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典型线路分析及参数设定;典型逻辑组合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综合性电子电路的分析及设计方法。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整流电路、逆变电路基本概念。

电气自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和参数设定;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检测电路分析;复杂设备电气系统安装、调试知识及电气检测与诊断技术。

可编程控制器:用plc基本指令、常用功能指令,进行程序设计;用plc控制生产工艺流程的步骤及设计方法;将继电气线路改造成用plc控制的流程图、程序表。

新技术:数控系统的基本概念;微机应用及接口-技术基本概念;网络通讯基本概念;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基本概念;交流电机矢量控制调速系统基本概念;专业发展方向。

熟悉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的基本原理以及识图、分析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检修工艺编制:能够制定电气系统与电气设备检修、大修工艺,了解电气设计基本方法。

第7篇

关键词:一类障碍,可靠性分析,设备因素,途径

 

0 前言

胜利发电厂2×220MW和2×300MW机组分两期工程建设,分别于1992年和2003年相继投产,一期工程热工DCS采用上海新华的XDPF-400系统,二期DCS是西屋公司的OVATION系统。一期的DCS市在1999年和2000年机组大修中改造完成的。本文以胜利发电厂2000年以来的一类障碍以上的事故为对象,在对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力图找出热工检修与维护工作规律,探索进一步提高热工保护可靠性的途径。

1 热工保护联锁装置动作情况分析

自2000年以来,胜利发电厂发生与热工保护有关的一类障碍以上事故37起,按照事故类别,分析设备因素造成保护装置拒动、误动及可靠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并对如何提高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和正确动作率提供依据。

1.1热工保护与控制情况分析

在37次一类障碍以上事故,保护正确动作15次,保护动作正确率40.54%;误动21次,误动率56.76%;拒动1次,拒动率2.7%,分析保护误、拒动作发生的原因是提高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关键。

1.2热工保护与控制可靠性评价

从胜利发电厂2000年-2009年热工保护动作情况统计分析看,在实施一期DCS系统改造后,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好的。在一期DCS控制系统老化阶段, 1次保护误动造成一类障碍,有记录的通道损坏造成辅机联锁保护误动多次,在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后未再发生误动。发生保护拒动1次,虽然次数不多,但是其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起因都是设备定期维护不到位因素。论文参考。在2007年期间,连续安全、稳定运行了300多天的纪录。包括二期新机组调试、正常运行、一期设备老化各阶段的56.76%的误动率说明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是整个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2 保护误动原因分析

对造成保护误动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深层次的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加以实施,是持续提高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的关键。

2.1热工保护与控制误动原因分布

造成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误动、拒动原因主要表现在DCS系统本身、现场一次设备(执行机构与测量设备)故障设计问题等方面。

各种原因分布情况分析:

1)DCS、DEH系统故障引起保护误动11次,占整个误动的52.38%,全部引发一类障碍,其中#1机组DEH电源故障8次,可见热工电源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

2)人员失误5次占保护误动的23.8%,均引发一类障碍,是近年来安全生产的不稳定因素。

3)一次设备原因(现场测量与执行设备)造成8次保护动作,其中误动4次,占保护误动的19%,一次设备因素占保护误动比例最高。

4)设计错误1次,引发一类障碍。

2.2原因分析

1)DCS系统故障因素

在11次DCS系统故障引发的保护误动中,一期系统DEH电源故障占8次,其中7次发生在2005年4月份#1机组,而且都造成DEH保护跳闸,当时没有查出出结论性原因,主要怀疑电气UPS电源波动造成DEH控制器失电,采取在DEH电源入口安装了一台小型UPS措施,故障再没发生。再一类问题是,一期的DCS系统已经运行10年,处于老化边缘,端子板、卡件通道、电源模块故障率逐年上升,对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

2)一次设备因素

一次设备因素是最容易造成热工保护误动的环节,统计中发生一类障碍的4次,占保护误动的19%,,下面对一些常见故障分类探讨。

a)一次测量元件损坏造成保护误动,经统计四台机组重要6KV辅机上,由单个温度、振动等信号带保护的达到200多点,这些测点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保护的正确动作率。

b)锅炉风烟系统压力开关带保护的,主要是灭火保护及一次风压保护,测点存在容易积灰造成取样管路堵塞现象,发生过个别开关拒动问题。

c)仪表防水、冬防保温也是保证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的重要环节,所以每年冬季和雨季前都要做好相应措施。

d)电磁阀、执行器等环节设备故障,造成保护误动4次,应该认真执行各阀门等定期试验制度,确保保护可靠。

3)设计因素

#3机组1次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热工保护系统动作,发生在2009年3月脱硫工程试运阶段,新增脱硫系统增压风机对锅炉动力场产生了影响,造成送、吸风自动调节系统相互震荡发散,最终造成锅炉灭火。

3 提高热工保护与控制可靠性的途径

根据统计,设备因素造成的一类以上障碍共15次,是保护误动作的主要原因。对设备问题首先应解决好DCS老化期问题;其次要发挥技术人员的创造性,有针对性的解决保护各环节的故障点,提高可靠性;同时,要在生产管理中,严格监督落实有关保护装置的规程和制度,保障保护装置完好并及时投入。

3.1有针对性解决设备老化问题

2008年一期DCS控制系统运行10年进入老化期,卡件通道故障频繁,造成多次保护拒动和误动。分析原因是控制系统计算机模件老化后造成I/O点损坏,特别是开关量信号故障,不容易被及时发现,给保护联锁装置埋下严重隐患。从2009年开始对机组DCS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解决设备本身老化问题,新系统实现了电源模块故障在线更换、网络由总线环网改为更安全的星型结构、系统为低功耗,性能和可靠性全面提升。

3.2革新改进消除隐患,提高保护装置可靠性

在长期的检修实践中,热工技术人员吸收事故经验教训,在一次设备环节中,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消除设备中的故障环节,并做好定期维护工作,提高了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论文参考。

a) 为了解决辅机单测点带保护可靠性差的问题,在逻辑上采用报警信号与跳闸信号相与的方式,增加可靠性。

b) 针对保护误投跳闸事故,在灭火保护逻辑中,增加了跳闸信号没有复归保护禁投功能,避免了保护误投事件的发生。论文参考。

c) 针对温度保护信号线接触不良故障,现场采用可靠的接线端子箱,每根线头都要采取挂锡后接线,并定期进行端子紧固工作。

d) 根据检修规程和导则的要求,对保护装置实行定期试验检查,如锅炉风烟系统测点取样管路每月吹扫一次,预防仪表管路堵塞和失准现象。

3.3强化规章制度落实,确保保护装置投运良好

严格执行规程中有关保护装置的管理规定,是确保保护装置完好并及时投入的重要保障。在建厂初期,由于保护装置管理混乱,曾经造成“锅炉放炮、汽轮机断油烧瓦”等恶性事故。在生产管理中应重点抓好“保护装置定期试验规定”通过正确的试验保证保护装置的完好;严格执行“保护装置投退管理规定”,保证保护装置随设备运行及时投入,未经审批严禁推出;定期进行“热工保护定值”修订,使定值可靠有效,这是保障保护装置完好的三个重要环节。

4 结束语

2006年以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完善管理机制和预防机制的前提下,通过对老化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消除设备隐患,能够有效提高热工保护与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这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会不断有新的影响保护与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因素出现,因此不断针对设备中的故障问题,探索改进和治理办法,是提高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有效手段。

第8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鸟害;防鸟装置;分析比较

1 输电线路鸟害基本情况

鸟类多聚集在靠近河流、水库、低洼潮湿地带;有较大树木和一些村庄少、僻静开阔的庄稼地带。我市地属亚热带地区,田地及河流密集,池塘及水库逐年增加。这都为鸟类生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根据资料统计,鸟害分布区域如表1所示,鸟害季节分布如表2所示。线路电压等级鸟害分布如表3所示。

架空送电线路大多运行在荒山野外,它覆盖面广,生态环境又变化无常,无疑要受到鸟类活动对它的影响。鸟害严重地威胁着电力系统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必须引起电力线路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鸟类选择在我局所管架空送电线路铁塔塔头筑巢现象也越来越多,鸟害引起线路故障原因如下:(1)鸟类在线路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时。口叼树枝、铁丝、柴草等物,在线路上空往返飞行,当铁丝等物落在横担与导线之间,或者刮风时,杆塔上的鸟巢被风吹散掉落、下垂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都会造成短路接地故障。(2)体型较大的鸟类或鸟类争斗时飞行在导线间可能造成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故障。(3)当鸟类拉稀屎污染瓶串,在空气潮湿、大雾时易发生闪络。我局鸟害引起线路故障原因统计如下表4所示。

表2 输电线路防鸟装置的分析比较

2.1 防鸟装置种类

以前传统的防鸟装置,主要有:反光镜、风铃、鸟刺、风车驱鸟器、色旗以及死鸟。主要通过颜色、光线或者声音惊吓达到驱鸟的作用。这些措施一段时间内效果明显,但随着鸟类适应能力的增强,时间一长就习以为常,逐渐失去作用。

新型防鸟装置主要有:鸟巢篮、防鸟板、超声波驱鸟器。

2.2 防鸟装置分析比较

2.2.1 鸟巢篮

以往治理鸟害都是利用驱鸟这一方式。其实驱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可以改驱鸟为诱鸟;即在杆塔合适的位置安装鸟巢篮为鸟类“筑窝”,引导在固定的位置安家,同时又能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采用与杆塔同样的材料钢线编制鸟巢篮。从以往捣的鸟巢和南方鸟类较小的特点,确定编制的鸟巢篮大小:直径为40cm高为20cm,形状如图1所示,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图1 图2

在杆塔上为鸟类筑窝,引导其在固定位置筑巢这一防鸟害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方便。鸟巢篮安装在离绝缘子串悬挂点约1.5米处的横担,只需用铝线绑牢即可,杂草等物下垂也不会接近导线,而且鸟屎不会污染绝缘子。安装过程,工作人员远离带电导线,既保证安装人员人身安全又无须线路停电。

(2)价格便宜。鸟巢篮由钢线编制,材料选取不但方便、便宜而且耐用,能承受长期野外风吹日晒。

(3)不影响杆塔检修工作。以往的驱鸟器都是安装在绝缘子串上方的横担上,而这个位置恰好是平时线路检修最主要作业位置,给线路检修工带来诸多不便。而 鸟巢篮安装位置距离绝缘子串悬挂点约1.5米处的横担,避开了作业位置。

2.2.2 防鸟板

线路杆塔防鸟筑巢,其实主要是防止鸟类在横担绝缘子挂点处筑巢,而对整个线路杆塔来说,该处是鸟类筑巢的最佳位置,只要有效防止了鸟类在该处筑巢,就能有效防止鸟害故障的发生。安装防鸟板在绝缘子挂点横担处如图3所示,针对鸟类筑巢特性和铁塔结构阻止鸟类在挂点横担上筑巢,具有具有以下优点:

(1)现场作用性强,防鸟板最大限度地克服了传统装置中鸟类容易适应的缺点,阻止了鸟类在横担绝缘子挂点处筑巢

(2)安装方便,安装过程,工作人员远离带电导线,既保证安装人员人身安全又无须线路停电。

(3)价格便宜,目前专用的防鸟装置价格较高,防鸟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唯一缺点就是影响了绝缘子的检修工作。通过多次试装和实践,防鸟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图3

2.2.3 超声波驱鸟器

超声波驱鸟器,如图4。采用的是物理驱鸟法,利用超声波的目的是能够有效地将鸟类驱离家居、工作等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多次实验中取得的结果证明,如果迫使鸟类不停的听强力的超声波后,鸟类会产生食欲不振、厌食 、抽搐等症状,甚至间接导致其死亡。太阳能供电系统满足了输电杆塔的实际情况。虽然超声波驱鸟器为高科技产品,效果优越,但是由于其影响检修工作、难以维护、价格昂贵。导致其无法在实际中得到充分利用。

图4

经过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鸟巢篮、防鸟板为最佳防鸟装置。可采用鸟巢篮、防鸟板单一使用,也可混合使用。通过实践证明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防鸟装置的使用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放鸟装置的种类,但并不是采取了防鸟害装置就可高枕无忧,最重要的一条还是要按规定加强巡视检查,尤其是在鸟害多发季节,不定期的增加巡视次数,掌握易发鸟害的地段和重点部位,并不断积累防止鸟害的经验,及时发现鸟害危险点,采取驱赶、捣毁鸟巢等措施来防止鸟害,为采取防范措施创造条件,确保人身安全和线路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3 结束语

鸟类威胁电网安全运行的问题在全国电力系统普遍存在。针对近年来出现的鸟害问题,我局溯根求源查找鸟害形成机理,研究线路鸟害上治理措施,提出一套科学的预防鸟害方法。

最近几年我局所辖输电线路防鸟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实现了鸟害故障率逐年减少目标。然而,自然规律的复杂性和鸟类生息繁衍等因素的变化,加上输电线路塔型的多样性,防鸟害工作仍需不断探索和总结,以实现人类对鸟类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可控性。

4 致谢

历时将近两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遇到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下渡过了。尤其要强烈感谢我们部门的技术专责——谢玉卫,他对我进行了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厌其烦的帮助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在此向帮助和指导过我的各位同事领导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输电研究者。本文引用了数位输电研究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输电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实用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学友批评和指正。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字】风电场设备安装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TB4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风电场概念和内容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简单的说风力发电结构主要包括齿轮箱、发电机。

顾名思义,风电场是指将风能捕获、转换成电能,并通过输电线路送入电网的场所。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1、风力发电机。即风力转换成电力的装置;

2、道路。风力发电机旁边的检修通道,变电站站内站外的通道,风电场内的道路,以及风电产的进出通道;

3、集电线路。分散布置的风力发带年纪组所发电能的汇集和传送通道;

4、变电站。风电场的运行监控中心和电能配送中心。

二、风电场设备及其安装工程

风电场的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包括构成风电场固定资产的全部设备以及其安装施TT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发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包括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叶片、塔筒、机组配套电器设备、机组变压器、集电线路、出线设备等及其安装。

2、升压变电设备及其安装工程

包括丰变压器系统、配电装置、无功补偿系统、所用电系统和电力电缆等设备及其安装。

3、通信及控制设备及其安装T程

包括监控系统、直流系统、继电保护系统、通信系统、远动及计费系统等设备及其安装。

4、其他设备及其安装T程

包括采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车辆生产、劳动安全与丁业卫生T程以及全场接地等设备及其安装。并且包括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等上述未提及的其他所有设备及其安装。

三、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1、风电场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一般程序

慈溪风电场建设中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一般程序如图2所示:

2、电场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

(1)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在风机吊装前,组织风机厂家技术人员对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等各方人员进行风机吊装技术培训。要求施工单位仔细研读风机厂家安装技术规范,仔细研读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提出预控措施,确保安装质量。严格审核安装作业指导书,优化安装在技术准备的过程中发现风电规程规范还不够齐全。许多技术依据不够充分,只能参照水电或者其他的行业标准;由于风机厂家实施技术保密使软件监理等工作无法开展,只能是一家之言

(2)认真进行设备开箱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风机设备吊装前,成立设备开箱验收小组,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备供货单位和安装单位,按供货清单、技术说明书、相关质量文件和规范进行开箱检查验收,主要对设备的外观和配件、备品、专用工具数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参加验收人员签证确认。在设备开箱验收过程中,发现有的设备缺件,有的设备在运输途中受损,有的没有合格证和试验资料,均要求厂家进行处理,直至达到合同规定的要求。在组织风机塔筒设备迸场验收的过程中,发现塔筒的防腐涂层局部损坏。经查看,供货厂家在塔筒封车及塔筒支撑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将问题反映给供货厂家后,有所好转,但是由于塔筒运距较远,约l 400 km,塔筒防腐涂层损坏的情况仍然存在,会同设计单位等制订了修补方案。

(3)严格执行部件吊装签证制度,做到不具备条件不吊

督促安装单位对每道工序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专职质检员检查,验收合格后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复检,上道T序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严格执行部件吊装签证制度,做到不具备条件不吊。由于严格执行该项制度,慈溪风电场建设没有出现一次大件吊装返工事件。

(4)加强监理控制.确保风机安装质量

加强监理事前控制。监理单位确保做好风机安装施工技术方案等审查_T作,检查是否满足施工需要,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和合同规定;审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技术指标、性能、应用范围、工艺方法、质量试验和证明资料,组织专家论证或现场试验;审核专业施工队伍、试验检测单位和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证书,审核主要施工设备的年检证书和性能情况,检查是否满足合同和技术规定。

严格执行风机吊装监理旁站制度,做好进场施工人员、设备和安装场地检查工作,对风机吊装进行旁站和跟踪检查,监控每道安装T序,安装施工必须满足设计文件和厂家说明书和技术规范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问题或违规操作现象及时制止,并提出整改要求,做好记录。做好事后控制,对已完工的施工工序(或安装部件)按设计文件、厂家说明书和规范规定进行检查、检测和验收,对不合格的问题进行返工处理,直至达到合格标准,并填写检查检测验收记录表,现场参加验收人员签字。

(5)工程质量的验收

风机安装终检是慈溪风电场建设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有特色的一个环节。在风机安装之前,成立风机安装终检小组,明确参建各方职责,严格执行风机安装终检制度。风电场设备安装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终检工作。为了做好终检丁作,成立了由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风机供货厂家四方代表组成的终检小组,组长由业主单位成员担当。终检是在机械和电气设备安装、电气设备试验、设备充电完成之后进行的,主要是对过程文件、机械连接、电气接线进行检查,重点是检查螺栓连接力矩。风机为高耸金属结构建筑物,每台风机有436根高强螺栓在现场进行安装,根据风机运行时振动频率特性,螺栓的连接质量将决定风机运行安全及运行寿命。由施工单位和监理提供详细的现场记录和单位工程评定资料,验收各方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并到现场查看或者抽查一定的项目,然后进行评定,并填写单位工程验收签证表,由单位工程验收组成员签字确认。

3、风电场管理

风电场的管理包括对于设备的检修维护,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等等。

(1)设备检修

由于我国的风电设备行业刚刚兴起,风电设备受到关键零部件技术瓶颈的制约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定期对风电场各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替换,对于风电场的顺利运行时非常重要的。在风电机的质保期间是由厂家进行设备检修维护,但是随着风电场规模的扩大,设备检修维护的工作重心将从厂家转移到企业内部。所以对于规模较大、建设风电场较早的企业可以创建自己的设备检修专业队伍,专门对自己的风电场设备进行统一的检修维护。此外,对于设备的管理可以借助网络智能化的管理,节约人工成本。

(2)安全问题

这里提到的安全问题指风电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a.风电场内部安全问题

风电场内部员工首先要牢牢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法。而风电场的修建大多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之中,从选址、规划、投产到后期的维护过程中都具有很多的危险点,所以每个环节都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参与,密切关注,提前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意外发牛时手忙脚乱。风电场的运行需要工作人员的巡视和定期检修。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掌握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的结构性能和所涉及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检修技能。需要时还必须爬上低则四五十米。高则七八十米的风筒进行检修,所以,对于内部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必须重视,工作人员也需定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

b.风电场外部安全问题

风电场在一年四季的运行中,经常会遇到台风、雷电、盐雾等的自然因素的影响。台风由于静载荷和动载荷叠加效应会对发电机组产生破坏;雷电是对风电场影响严重的一种天气灾害,它的巨大能量会破坏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击穿绝缘层,甚至烧毁元器件;盐雾多在南方沿海地带,其中含有的大量钠正离子会在叶片表面形成一层覆盖层。影响叶片的气动性能,并且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破坏设备强度,会有氧化物生成,使设备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给安全和经济都带来很大的隐患。所以。对于各种自然天气带来的问题也必须予以重视,并且

经常巡查。及时处理。

c.环保

环保问题也是促进开发风力资源的一个很大初衷,所以,风电场更加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的管理。在选址初期,除了对于风力资源的考虑外,还需要考虑风电场的建设是否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在风电场建成运行之后,更应该处理好产生的各种废奔物,防止污染材料的外泄。及时清理废气污染物,把对环境的威胁破坏降到最低。

风力发电已经成为了全球新能源的一大趋势,我国的风电发展迅速,风电场分布广泛,但是风电场的设备安装施工及其管理仍然有很多方面需要重视。相信在我国的不断努力下,我国风电行业将会愈加兴盛。

【参考文献】

[1]汤成亮 浅析风电机组并网运行方式及对电网的影响[期刊论文]-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2)

第10篇

[论文摘要]按照我国中长期客运专线网规划,福建省内的快速客运专线有5条,作为即将配置并担当动车组单位之一的福州车辆段,笔者认为,应在确保既有车正常的检修生产不受影响的前提下,从制度准备、试运行准备、检修作业等方面提出做好动车组检修管理工作。

随着铁道部和福建省政府新一轮铁路建设合作协议的签署,福建即将迎来新一轮铁路建设,预计沿海铁路客运专线温福段将于明年六月、福厦线将于明年底分别开通运营。目前,福州南动车运用所和福州客技站动车应急检修设施即将全面开工,预计福州车辆段明年也将配属CRH系列和谐号动车组。为积极准备迎接新线及新设备的运用,确保动车组安全、有序运行,提高动车组检修质量和运用所检修效率,笔者在学习兄弟车辆段所属动车运用所的管理、运用和检修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动车组检修管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完善制度,建立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动车组运用整备包含动车组检修、三电检测、车体内外部保洁、集便吸污等多个方面,涉及车辆、运输、客运、机务、电务、铁通等多个部门,应以动车运用所调度为中心,形成专业负责、整体联动的动车组运用维修体系和动车组一体化检修管理模式。

1.1健全规章制度

在动车组上线前,对运输、客运、机务、工务、电务、安监等部门的专业规章制度及作业标准进行梳理与对接,形成动车组综合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检修作业等基本制度及作业标准,根据铁道部《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动车组专项检修作业办法》,结合我段配属的CRH动车组运用、检修实际,反复对作业程序、管理办法、工作标准进行细化。制定《动车组一次检修作业程序》、《动车组机械师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动车组专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管理办法和检修作业程序,为CRH动车组的运用检修提供可靠的作业标准,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理顺动车组运营组织、检修联动和作业互联互控等结合部问题。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检测监控手段,对动车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建立故障分析制度,形成超前预防的安全机制。

1.2优化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实现一体化,所谓一体化就是要涵盖动车所内车辆、机务、电务、客运保洁和工厂售后服务的所有作业程序,涵盖从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对各单位之间的作业衔接进行梳理和重点卡控,设置质量卡控节点,在流程中安排必要的质量卡控节点,将质量控制落实在过程中,以节点质量保出库质量。采用“节拍”时间管理,核定各作业环节的作业时分,从入库的诊断检测、保洁作业、检修作业到联检出库各个工序要有合理的时间节拍。针对先洗车、后进库和先进库、后洗车两种情况,分别制定两套动车组检修流程,可考虑滤网清洗作业采用换件方式,最大限度实现检修和整备平行作业,缩短作业时间。

1.3建立结合部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联络会议,不断理顺作业关系、提高作业效率。机务、车辆、电务、铁通各工种间并行作业,严格落实结合部五项制度:人员入库“准入制”;每日作业计划制度;平台作业制度;供断电制度;一级检修作业流程制度。动车组开行后,建立站段每周协调联络会议制度;完善动车组应急处理体系,对动车组故障、事故制订应急预案,并组织实作演练,形成紧急情况下反应迅速、应急有序。严格联检试验,对影响行车的关键设备进行重点测试,防止动车组带病出库。

2加强培训,组建专业检修队伍

一支高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的动车组检修运用队伍是确保检修质量、维系动车组品牌的根本保障。前期我们就要对动车组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培训,以适应动车组这一复杂技术检修运用的要求。2.1建立动车组运用维修人员培训机制

公布标准、公开选拔、择优录用,按部、局统一部署,组织从技术干部、维修骨干、随车机械师三个层次的培训。在北京交大、西南交大进行理论培训,在工厂和铁路局进行实作培训,上岗考核。对管理干部培训的重点是加强动车组专业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技术人员的培训重点是提高技术水平,提高故障诊断、判别和处理能力;对随车机械师、地勤机械师的培训重点是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第11篇

【关键词】状态检修;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电力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应用最广、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能源。随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高度的生产自动化和社会信息化,人们对电力的依赖也在日益增加,这就促使电力行业要加大对电力系统可靠性的管理力度。我国电力系统重电源建设、轻电网建设,对配电网建设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使配电系统的网架结构薄弱,运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因此配电网经济运行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再利用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值对配电变压器进行评价和分析。

2.1 指标权重体系分析与确定

层次分析法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对同层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每一层次各项因素的权值,使各因素的赋值更加科学、合理,较好地反映了各因素对电网规划项目效果的重要程度。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将问题中所包含的因素分为不同层次,最高层是目标层,一般是问题的预定目标;中间层是准则层,衡量是否达到目标的判别准则;最低层是指标层,表示决策方案。各层的因素从属于上一层次的因素,是同一层次的因素评价和比较的准则,对下一层次的某些因素起支配作用。

(2)构造判断矩阵

在层次分析法中,通过构造判断矩阵A将每一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出来。

A=

构造判断矩阵是根据指标体系自上而下进行,判断矩阵中的元素是表示针对上一层某一因素而言,本层次中各元素之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两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由Satty教授提出的“1-9”标度法提供。

(3)单准则排序

对于一个判断矩阵A,计算满足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W。其中,λmax即为对应于 的特征向量,它的各个分量Wij即为相应元素的权重,λmax为矩阵最大特征根,应用于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4)一致性检验

解决实际问题时,人们占据资料通常不完善和认识能力存在局限性,对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主观片面性。由此构造的判断矩阵会存在偏差而无法完全满足一致性的要求,但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条件又应有一个度,为此,须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把判断矩阵的偏差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采用CI和RI两个指标进行判定。

②随机一致性指标RI可以通过已知的矩阵阶数n确定。对于“1~9”阶判断矩阵,n与RI的关系如表1所示。

(5)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层次总排序是指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整个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由判断矩阵求得的权重值,表示的是各层次指标子系统相对于其上一层某一因素的分离权重值;而Wi是指标体系最末层各具体指标项相对于最高层A的组合权重值。所以有必要将这些分离的权重值组合为各具体指标项相对于最高层的组合权重值。组合权重计算公式为:

Wij为第i个指标第j层的权重值;k为总层次。

2.2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1)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将要进行评价的对象X={xk}(k=1,

2,3……l),对其你更早给出评价。

(2)给出指标集U={ui}(i=1,

2,3……n),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由表征评价对象各个方而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多个指标所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有机整体。

(3)给出评语集

确定评价等级及标准,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合。

(4)得出变换矩阵R={rij},进行单因素评判;分别从各个因素评判指标。ui来考虑确定参加评价的对象能够被评为各个评判等级vj的隶属程度rij。

(5)确定评判指标的权数分配A={ai};权数ai是指单因素ui在总评判指标体系中所起作用大小和相对重要程度的度量,代表了根据ui进行综合评判的能力和贡献程度。有目的地分配和调整各因素的权数可以表现出评价者在评价指标体系上的灵活性和倾向性,及不同评价对象的特殊要求和具体情况。

(6)由于通常的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多层次的结构,故应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式来求得最终综合评判结果B。

3.实证分析

(1)调查配电变压器指标重要性

指标重要性调查是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重要准备工作,对巴彦淖尔电业局前旗供电分局的五位专家进行了意见咨询,用同样的评价标准对配电变压器的重要性进行打分,确定指标对X33类设备的重要程度。结果如表2总分所示。按照分数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小于30),(30,35),(35,40),(40,45),(45,50)}对应评语集{不重要,较不重要,一般,较重要,很重要},可得到各类指标的重要程度划分。

(2)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将重要性判断结果和专家意见结合可得观察测量类指标的判断矩阵A,计算指标层各组指标的权重向量为

同时进一步可以得到特征向量:

AW=

计算特征值

=4.02

CI=λmax-n/n-1=0.007

通过矩阵阶数n,确定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n=4时,RI=0.90,CR=CI/RI=0.007/0.90=0.007<0.10,认为A-C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满意一致性。对其他两个子集指标进行同样的相对重要性判断,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最终得到新的指标体系的权重,如表2所示。

对子类进行权重计算可以得到权重分配表,如表3所示。

(3)计算模糊综合评判值

选取乌拉特前旗供电分局所辖部分的变压器15台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3台为正常状态,3台为注意状态,2台为异常状态,无严重状态的配电变压器。

a)选取一台配电变压器(编号01,状态为注意),邀请市局5位专家对其状态进行进行评价。

U={渗漏油U1,声响U2,油标油位U3,吸湿器U4},V={正常V1,注意V2,异常V3,严重V4},得到评定矩阵R。对R的各元素除以评价代表人数5,即得模糊关系矩阵R。

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可得到权系数矩阵为,得到模糊评价集B,

B=(0.07,0.55,0.19,0.19)*

=(0.4,0.348,0.356,0.148)

归一化处理B=(0.32,0.28,0.28,0.12)

将评分等级{正常,注意,异常,严重}还原成评分集{95,80,65,

50},以模糊评价格集B为行向量,评分集为列向量,两者进行乘法复合,即得到总评分集C:

C=(0.32,0.28,0.28,0.12)*(95,80,65,50)T=77

b)其他项目评价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其他几项的总项目评分集:历史统计指标得分67.6;外观指标得分70.5;红外检测指标得分71。

c)计算总分

配电变压器01总分=77*0.3+71*0.3+70.5*0.2+67.6*0.2=72.01,对应区间评语集为注意。具体评价结果如表4所示。

可见评价正确率达到100%,并且状态分数比状态等级包含更多信息。

4.结论

通过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设备状态指标的权重,新的权重体系结合了电网专家的观点与地方电网的特色,使权重体系更具有实际的意义。然后对设备状态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使客观与主观相结合,评价结果更适合下一步的决策。采用较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对于配网设备状态检修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崔驰.衡水城市配网设备状态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9.

[2]高磊.配电网检修计划的优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10.

[3]刘振勇.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模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北电力大学,2009.

[4]李煜.农村配网运行检修管理的建议[J].电力设备,2006.

[5]陈书芳.邢台供电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07.

作者简介: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管理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状态检修

1.设备检修就是为了保持或恢复设备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而采取的技术活动

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保证现代化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满足生产需要,并使检修费用降到最低,是检修工作要求达到的目的。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简单步骤包括:首先通过设备状态监控测量,然后由检测最终结果,严谨地分析结果,最后合理地安排检修项目和该项目的时间。通俗地讲,就是在第一时间去了解设备当前的工作情况,用先进的设备监控仪器开展状态监测(可充分运用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再综合各方面因素去判断设备的目前状况。在线监测、诊断都在状况检修的范围之内,其检修内容还包含了设备管理、验收和设备的检修、故障记录等多方面。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主要的检修机制为实施的防范性计划检修。改革开放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正在由预防性计划检修朝着预知性状态检修的方向过渡。

2.由各种不同的功能,可将变电站准确地分为一次、二次设备

继电保护的监控系统、远程及自动装置作为二次设备的三大组成部分,任何一部分出现故障,都将导致电力系统及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在实际工作状况下,由二次设备引起的事故偶有发生,包括不正确运行的结果,往往影响到运行设计人员、产品保障部门等许多方面。由于微型计算机在继电保护上的投入使用,有效提高了断电保护系统高效可靠地运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检修准确率。

3.监测内容

设备状态检测是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的主要基础。变电站二次设备的主要监测对象是:交流测量系统、直流操作、信号系统、逻辑判断系统、通信系统、屏蔽接地系统等。其中在交流测量系统内包含着TA、TV良好二次回路绝缘、完好的测量元件、完整的回路;直流系统则包含了操作和信号回路绝缘良好以及完整的回路。

4.监测方式

变电站二次设备依赖传感器进行状态监测。由此看来,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无论是在技术上、经济上等方面都更容易实现,在不增加多投入状况下,充分利用当前测量方式,这是一般保护状态监测难以实现的。例如二次保险丝的熔断报警装置、直流回路的绝缘监测、CT、PT断线的监测等。微机保护、微机其自身自诊断装置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监测成为电站故障诊断的完善系统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应注意的几个事项

1.变电站的二次回路的监测问题

由二次设备相互连接,构成对一次回路设备进行测量、控制、调节、保护和监视运行状况、开关位置等信号的电气回路称为二次回路。变电站的二次回路包括三个回路: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变电站的信号回路、变电站的同期回路。其中,断路器控制回路的作用是运行人员通过回路的控制开关发出操作命令,要求断路器分闸或合闸,然后经过中间环节将命令传送给断路器操动机构,使断路器能够分闸或合闸,当断路器完成操作后,由信号装置显示已完成操作。连接保护装置的二次回路包括交流电流回路、交流电压回路、直流操作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及测量回路。目前,随着保护装置的微机化,很容易实现状态监测。但是由若干继电器及连接的各个设备的电缆组成的二次回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即分散并且点多。在监测各个继电器触点的工作状况中,如果要以在线的方式监测回路接线的准确性与否,不但成本高、不经济,而且很难做到。所以若要监测该问题,应从设备管理方法这一关键点着手,比如设备验收管理,最好的方法是可以离线监测资料管理。

2.二次设备对电磁抗干扰性的监测问题

目前,变电站二次设备对电磁干扰产生越来越强烈的敏感性,主要是由于大量微电子元件以及高集成电路的广泛使用。采样信号失真、元件损坏、自动装置异常都是电磁波对二次设备产生干扰的表现。在二次设备状态检修中及其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对二次设备进行关于电磁兼容性的考核试验。电磁兼容是相对电磁干扰而言的。从电磁能量的发射和接受而言,电气和电子设备在其运行中可同时起发射器和接收器的作用。当不希望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出现在敏感设备上并影响其性能时,则称之为电磁干扰。所谓电磁兼容就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包围它的电磁环境中能不因干扰而降低其工作性能,它们本身所发射的电磁能量也不足以恶化环境和影响其他设备或系统的正常工作,相互之间不干扰,各自完成各自正常功能的共存状态。为了实现良好的电磁兼容,需要从控制干扰源、降低干扰源与敏感设备间的耦合程度和提高易受影响设备的抗干扰能力3个方面协调地采取措施。对于设备的电磁发射、抗干扰能力应符合相应的考核及试验标准。对各个不同厂站的敏感器件、干扰源进行必要的监测管理。例如检查二次设备的屏蔽接地状况,关于在微机保护装置旁违规使用移动通讯设备的管理等等。

3.一、二次设备两者在状态检修方面的相互关系

电气一次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输送和分配电能的生产过程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电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自动开关、接触器、刀开关、母线、输电线路、电力电缆、电容器、电抗器、电动机等。二次设备是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进行监测、控制、调节、保护,以及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运行工况或生产指挥信号所需要的低压电气设备,如测量仪器、检查装置、信号装置、熔断器、控制开关、继电器、控制电缆等。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时,二次设备才可以设备检修。也就是说要首先考虑电气一次设备的情况,然后再对二次设备状态检修进行决策分析,保证二次设备运行可靠,从而缩减停电检修时间,降低检修成本。

4.二次设备检修与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计算机管理设备的运行情况,记录历次检修实验,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因此,许多供电企业开始建立了该系统,以此来保证在状态检修中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

三、开展状态检修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需要更新观念

事物是在不断运动的、变化的,检修工作人员应该解放思想,用变化的思维观念去解决一些设备检修问题,改变传统的预防性设备检修的思考方式。在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性,切忌寻找一种快速的检修方法,要记住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样的系统工程,要养成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2.需要创新体制

国家及企业建立了电力设备检修的一些制度。电力工作人员在只有了解现行专业制度后,才可以更好地做好检修设备的工作,拟好可靠有效地实施方案。比如执行相关专业规定的技术标准、工艺原则等,改进检修内容及方法,合理客观地追究事故责任。总之,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制度,不断创新体制,总结探索先进的检修方法,把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3.需要提高检修工作人员专业技术素质

在任何一个大型企业,都需要各类专业工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工作。状态检修任务艰巨,影响甚大,更需要各类专业人员协同工作,尤其在大型变电站设备的检修过程中,更需要专职人员的密切配合,才能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同时,提高电力工作人员的素质,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因为在电力生产中,许多事故的发生都跟运行人员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同时,随着高电压等级变电站的增多、带电作业的增多、状态检修的推行等,对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技术培训,提高检修专职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增多的高风险作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