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7 03:3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五年级说明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语文阅读,依功能分主要有为了文学体验的阅读和为了信息获取的阅读两大类型。长期以来,以文学体验为目的的阅读,如写人叙事类文章、小说、散文、诗歌等,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受到学生的偏爱。而以信息获取为目的的阅读,如说明性文章等,因稍显枯燥的内容、繁杂的条理、抽象的语言,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激发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一扇窗。
一、转变文本呈现形式,梳理文章思路
非连续性文本融合了多种表达元素,如表格、图形、 符号、文字等,具有直观、简明、概括性强的独特优势。在阅读内容与条理显得冗杂的说明文时,引导学生进行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转换,如列提纲、画图表、填写表格等,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思路,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理解掌握恐龙到鸟类的演化过程,是教学的重难点。文章第四自然段篇幅较长,内容抽象。尽管作者在介绍时清晰有序,但当大量的信息通过阅读涌入到大脑中时,很多学生理不清条理,读文印象模糊。教学时可以运用表格辅助教学,使冗杂的条理变得一目了然。
二、整合信息联系比较,形成解释推论
在说明文的阅读中,学会整合信息,联系比较,形成解释推论是重要的阅读能力。在连续性文本中,关键的信息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自然段中,不便于联系比较。而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能将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易于进行纵向、横向的联系与比较,从中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与雷达》一课,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科学家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原理的三次实验,再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形成推论:蝙蝠夜间飞行不是靠眼睛,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用“简图+文字”的形式呈现蝙蝠和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引导学生进行纵向的联系,形成解释:雷达的天线就相当于蝙蝠的嘴,无线电波就相当于超声波,接收装置就相当于蝙蝠的耳朵,这就是仿生学。
三、图解理解困难语句,降难度增趣味
图解,就是利用图来解释或分析。说明文阅读中,某些语句意思比较抽象,或离学生的实际很远,仅依靠读文本,学生难以领会。此时,如果能化理解困难语句为可观、可感的简图,则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阅读领会。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中,是这样介绍黄河成为“祸河”的原因的:“问题就出在这四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3米-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一幅简图画下平常生活中见到的河,知晓河床和河堤的概念,了解平常河流地势低于两岸的特点。再尝试边读这几句话,边画文中的黄河悬河简图(如下图),了解黄河部分河段河流地势高出两岸的特点。通过做图解,相信学生对“悬河”的理解一定不再是朦胧的。
除去在阅读意思比较抽象的语句时可运用图解外,一些看似浅显易懂的语句也可以运用图解的方式砜疾煅生的掌握情况。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鲸呼气时的喷水图,鲸聚在一起的睡觉图。这一学习过程既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又化单调的文字为学生喜爱的图画,调动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总之,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辅助说明文阅读教学,不仅对学生阅读说明文予以方法的指导,还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说明文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同时,这样的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融合教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着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升着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血鹦鹉
(说明文)
包头昆区钢三小五年级五班:韩笑然
血鹦鹉是一种热带淡水鱼类。它的外形酷似鹦鹉,尤其是那张嘴巴,跟鹦鹉的嘴特别像,身体上有着较少的鱼鳞,全身胖乎乎的,看上去非常可爱。
血鹦鹉全身桃红或者粉红色,真正全身血红颜色的并不多。因为营养不良,所以全身褪色为粉红色或者淡红色。成年血鹦鹉有十七八厘米长,有成年人半个巴掌那么大。血鹦鹉是两种杂交鱼类所生,科学家证实雄血鹦鹉是不具生殖能力的。血鹦鹉是杂食性动物,既吃人工鱼食,也吃小虾等肉类。
血鹦鹉有背鳍、腹鳍、胸鳍、臀鳍、尾鳍,共有五个鳍。也用鱼鳃呼吸,它生性活泼,抢食时很有趣,非常有观赏价值。它生活的水温在22-28度,在这个温度中,它们非常活泼。水温不能太冷,因为它是热带鱼,血鹦鹉可活3-5年,深受人们喜爱。
关键词 汉语,阅读,眼动研究。
分类号 B842.1
1引言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开展汉语阅读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眼动仪是研究阅读过程的一种重要工具,对于揭示汉语阅读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最早对汉语阅读进行眼动研究的是沈有乾。1925年和1927年,他与Miles在斯坦福大学对阅读中文时的眼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1,2],开拓了中文阅读的眼动实验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本文将对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进行回顾,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2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
眼动分析法是研究阅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国内外的心理学家在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下面将从汉语字词、句子、语篇和不同文体阅读等几个方面对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予以介绍。
2.1中文字词阅读的眼动研究
2.1.1词频、笔画、熟悉度和预测性
词频、笔画数、熟悉度和预测性是影响阅读中眼动模式的一些重要变量。对于中文阅读,也有许多研究证实了词频、熟悉度和预测性效应的存在,同时也发现笔画对中文阅读没有影响。
Just等人考察了阅读中文时的眼动特点。阅读材料是科技说明文,被试为中国留学生。实验结果发现:(1)对一个词的注视时间与这个词的频率的对数的相关为0.71;(2)对这个词中的字的注视时间与这些字的频率的总和的对数的相关为0.50[3]。
孙复川等人对汉字识别时的眼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汉字识别的定量分析,发现识别汉字的注视次数和识别时间与汉字的频率有关,而与汉字的笔画没有关系[4]。陈凌育等人考察了汉字识别的眼动特性。研究对字频和笔画数均做了控制。结果表明:汉字识别时间与笔画无关,而是存在识别时间随字频减小而增大的字频效应;识别眼动的注视次数也随字频减少而增多,注视时程基本不变[5]。Yang和McConkie等人考察了阅读不同频率词的眼动特征。实验发现:即使是那些优秀的汉语阅读者在眼跳距离上也存在个体差异;词频对汉语阅读的回视概率和眼睛停留在该词上的凝视时间都有影响,即低频词比高频词更容易受到即时的回视,低频词比高频词的凝视时间长;字的结构的复杂性也会影响回视概率和凝视时间[6]。闫国利等人在一项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中,考察了汉字的首字字频、尾字字频和词频对汉字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读者阅读包含目标词的句子时存在词频效应。此外,字频也影响对目标词的注视时间。首字字频比尾字字频对目标词注视时间的影响大。这种影响的程度随目标词的词频变化而变化,当目标词是高频词时,首字字频对其注视时间的影响不大,但当目标词为低频词时,首字字频对其注视时间影响较大[7]。孙复川等人的研究发现在识别单个汉字时,眼动模式与被试对该汉字的熟悉度有关[8]。Rayner等人考察了词的预测性对汉语阅读者眼动的影响。目标词在句子语境中的可预测性分别为:高中低。阅读者对中、高预测性的目标词的注视时间短于对低预测性的目标词。相对于中、高预测性的目标词,阅读者也更有可能注视低预测性的目标词。这个结果证实了汉语阅读者同英语阅读者一样,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目标词的预测性信息[9]。
2.1.2语音在汉字加工中作用
语音在汉字加工中的作用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关于这一领域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语音信息在汉语阅读中的作用不像英语那么重要,即语音在中文阅读中仅发挥次要作用。Inhoff等人在《中文句子阅读中亚词汇和词汇信息的使用:来自眼动研究的证据》一文中即认为语音信息可能仅在拼音文字而非中文的阅读中有助于词义通达[10]。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音在中文阅读中发挥特殊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很快取代正字法进行字意的通达,但就语音效应发生的阶段仍存在争议。首先,Pollatsek等人以眼动为指标,考察语音编码对汉字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副中央窝视觉看到的与目标字同音的汉字有助于后来对目标字的识别。而且,对高频的规则形声字的命名要快于对高频不规则形声字。因此,词汇和亚词汇语音编码均参与了汉字识别的早期加工[11]。相反,Wong以及Feng等人的研究则认为语音效应发生在较晚的阶段。Wong等人应用眼动技术考察了中文语篇阅读中对正字法和语音信息的使用。结果表明正字法操作能够产生对目标字位置的首次注视时间可靠而较早的破坏作用。相反,语音效应仅出现在对目标词位置相对较晚的加工阶段的测量中,而非在早期加工的测量中。这些结果支持了正字法而非语音在中文阅读中起较早且主导作用的观点[12]。Feng等人考察中英文读者在阅读中如何利用与语音和正字法(拼法)特征,作者应用Daneman和Reingold(1993)的错误破坏范式,以眼动为指标,考察阅读中英文材料时的拼法错误效应。中国和美国的熟练读者用他们的母语阅读短文,这些短文含有偶然的拼法错误(spelling errors)。结果表明,在有些条件下,非常早期的语音激活能够在英文中得到确认,而没有证据显示中文中也存在类似的语音激活现象。对于两种语言,同音异义错误在后期加工的测量中都有优势,说明语音有助于读者从错误的破坏效应中恢复。这些结果说明熟练读者能够利用特定正字法的独特特征,但这些正字法(拼法)效应最有可能在词汇通达的早期阶段进行。这两个研究均支持语音对汉语阅读有重要作用但发生较晚[13]。
此外,研究者们还对其他一些与中文阅读有关的因素进行了眼动研究。例如语音编码、视角、最佳注视位置、读者的知识经验等。这些研究对于探索汉语字词的认知过程具有重要的价值[14~16]。
2.1.2阅读知觉广度
阅读的知觉广度(perceptual span)是指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每次注视能获取有用信息的范围,它是阅读研究中的最基本问题之一。McConkie和Rayner在1975年首次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eye-movement-contingent display changes technique)研究阅读的知觉广度[17]。这一技术在研究不同语言的阅读知觉广度时被普遍采用。
Tsai和McConkie使用呈现随眼动改变技术考察了中文阅读的知觉广度,结果发现,汉字的阅读知觉广度是从被注视的汉字左侧一个汉字到右侧二个汉字[18]。Tsai等人对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研究,发现阅读知觉广度是从被注视汉字左侧一个汉字到右侧四个汉字之间[19]。陈煊之等人使用自定速度的移动窗口技术(self-paced moving window technique)考察了汉字的阅读知觉广度,结果发现,成人的阅读知觉广度为被注视的汉字及右侧两个汉字[20]。Inhoff和Liu在1998年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汉语阅读的知觉广度进行了实验研究[21]。被试为中国留学生。该研究揭示了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不对称性(阅读知觉广度对不对称性是指,在知觉广度的范围内,注视点左右两侧的字数不等。),范围大约从被注视汉字左侧一个汉字到右侧三个汉字之间。闫国利等人使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眼动研究[22],结果发现:(1)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2)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一个汉字到注视点右侧两个或三个汉字的空间。
从上述对汉字知觉广度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对成人的研究的结果不甚一致。但是,知觉广度范围大约从被注视汉字左侧一个汉字到右侧4个汉字之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点:(1)不同研究使用的阅读材料的难度不尽相同。阅读材料的难度会影响阅读知觉广度。(2)不同实验使用的被试不同。有的实验使用的被试是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有的使用的被试使是在国内的大学生。(3)使用的研究技术不同。有的研究使用的是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有的是自定速度的移动窗口技术。
2.2句子阅读
句子是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而句子理解是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我国有人对句子阅读理解过程进行了眼动研究,但是这个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者主要集中考察了汉语歧义句的加工情况,以及动词信息和汉语句子的可继续性对句子加工的影响等问题。
张亚旭等人采用了移动窗口和眼动记录两种范式考察了话语参照语境条件下汉语歧义短语的加工。结果发现:在早于解歧区1的区段上就开始出现话语语境效应。这些发现表明话语参照语境可以通过概念期望机制起作用,而并非仅仅通过参照前提机制起作用。研究证明了话语参照语境在句子加工早期的作用[23]。石东方等人使用眼动分析技术考察了动词信息在汉语句子加工早期的作用结果表明,包括语义信息在内的各种词汇信息被通达后立即参与了汉语句子加工[24]。石东方等人还考察了汉语句子可继续性对句子理解加工的即时影响。结果显示,语义等多种词汇信息被通达后立即共同参与了汉语句子加工[25]。
武宁宁等人考察了汉语歧义句阅读的眼动特征。阅读材料为含有单字词类歧义词的句子,歧义词前语境不提供任何明确的偏向性信息,后语境提供解歧信息。结果发现:当后语境支持次要语法时,歧义词及后面第一个解歧区的总阅读时间加长,歧义词后的第二个解歧区的回扫次数增多,而当后语境支持主要法时没有出现类似的现象,表明相对频率能够即时影响词类歧义解决过程,结果支持基于制约的模型[26]。陈向阳考察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大学本科学生阅读理解句子的即时加工过程。研究的结果发现:眼动模式所反映出的加工差异,表明了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也是学生对句子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27]。闫国利等人对工作记忆与歧义句的加工的眼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无前语境的暂时句法歧义句中,不同的续接方式在句子的最初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不显著,而在最终的理解过程中作用显著。(2)工作记忆高有利于句子的理解,但对歧义短语的两种意思的提取和保持的作用不显著[28]。
2.3语篇阅读
语篇是指介于句子和段落之间的一个语言单位。我国学者对语篇阅读进行了初步的眼动研究。白学军等人探讨了工作记忆、两个前提间的关系以及表达方式对线性三段论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1)线性三段论推理过程既有语言加工又有表象加工。(2)推理过程中的语言表征和空间关系的建立均受工作记忆容量的影响[29]。张兴利等人考察了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的眼动特征。实验材料包括18个不同总括类别概念编写的18个语篇。每一语篇包括四个句子,第一句给出一个总括类别概念(如交通工具),第二句给出第一句中总括类别概念的两个类别概念即两个样例(如飞机和轮船),第三句中包括有两个下位类别概念之一的上位类别概念即上指示词(如空中交通工具),第四句再次提到下位类别概念(如飞机或轮船)。结果发现: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中包含激活和抑制两种过程。被试在阅读完上指示表达之后,立即激活了可能的指称对象,但是对非指称对象的抑制却发生在后来的整合过程中;高工作记忆容量的被试能更有效抑制非指称对象,更容易形成语篇的完整表征,有效提取类别指称对象[30]。周榕以眼动为指标,考察了隐喻表征性质。结果发现:概念投射于另一语义域概念,由此产生的隐喻表征是一种自动加工,无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这种隐喻表征是长时记忆已有的知识部分,是预存性的[31]。
2.4不同文体的阅读
汉语有着不同的文体。国内有人针对不同的文体以及图文阅读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研究。这些研究对我国中小学生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时的信息加工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也显示了阅读的眼动研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前景。
2.4.1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一些学者对记叙文阅读进行了眼动研究。彭聃龄等人比较了汉语阅读者和英文读者阅读中英文故事时的眼动轨迹。结果发现,在决定读者的眼动模式和注视停留时,认知因素比知觉因素有更重要的作用[32]。白学军等人考察了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学生理解课文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1)随着儿童年级的增加,课文阅读时间、注视次数、回视次数不断减少。(2)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随年级的增长,阅读的注视频率也增长。表明年级高的儿童在每一时刻获得的信息量大。(3)各个年级儿童理解课文时的阅读方式以直接式和往复式为主,问题式和跳跃式为辅[33]。白学军等人还以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为被试,记录他们在有一定阅读任务要求下的眼睛注视方式。结果发现:阅读速度随年级升高而加快,且小学五年级组和初中一年级组、高中一年级组和大学生组之间差异显著;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各年级学生使用两种类型的回视和四种注视课文的方式;回视次数随年级的升高而减少等现象[34]。
吕勇等人以小学四年级学生为被试,探索通过快速阅读训练提高小学生阅读速度和学习成绩的可能性及快速阅读训练对小学生眼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快速阅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考察成绩,通过快速阅读训练,可以有效地减少阅读时间、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35]。闫国利等人也考察了经过快速阅读训练和没有经过训练的被试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在阅读文章时的眼动特点。结果发现了与上述研究类似的结果[36]。
2.4.2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是一种重要的文体。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心理过程进行了眼动研究,下面将介绍有关的研究成果。
闫国利对不同年龄学生说明文阅读的眼动研究。研究使用眼动仪对小学三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和大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眼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随着年龄的提高,被试阅读课文的总注视次数显著减少。(2)高年级学生能够根据阅读内容的重要性来灵活地调节自己的眼动策略。(3)随着年级的提高,各年级被试使用前进式回视的比例逐渐减少,而使用选择式回视的比例逐渐增加[37]。
2.4.3寓言阅读
陈向阳等人考察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阅读寓言过程的眼动特征。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对小学五年级、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阅读难、易两种寓言材料的眼动过程进行了记录。结果发现:(1)无论是对同一难度寓言阅读理解成绩的差异还是眼动模式的差异,在小学五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之间显著,在初二与高二之间不显著,这说明对寓言真正理解的年龄在初中,高中只是进一步完善阶段。(2)材料难度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眼动模式有一定影响,分别影响小学生的眼跳距离、初中生的注视次数和高中生的注视点持续时间[38]。
2.5图文阅读
插图对于文章的阅读理解有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表现在可以对文章的阅读给予补充和修正,并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整合相关的心理表征。
韩玉昌等人对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应用题难易,学生对有背景插图的阅读理解优于对无背景插图的理解;复杂的插图背景有利于理解较难的应用题;简单的插图背景有利于学生理解较容易的应用题;眼动实验结果表明:小学一年级新教材插图效果好[39]。
沈德立等人以眼动为指标,对初中学生阅读有无插图的说明文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初中生阅读有无插图课文的成绩、时间和速度,插图课文显著优于无图课文,插图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整合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40]。
3结语
以上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针对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问题,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1)眼动研究的理论价值问题。眼动仪为汉语阅读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它在阅读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验证已有的词识别、句子理解、语篇理解的相关理论,另一个方面是有助于建构和验证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
目前,西方已经提出了一些较有影响的眼动理论模型来解释阅读过程[41~45]。眼动研究作为一种构建和检验眼动理论模型的重要手段是不可或缺的。具体而言,眼动模型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往往是建立在前人的一些眼动研究成果上的,此外,眼动的理论模型建立后,其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大都是在检验后人相关的眼动实验的过程中完成的。
(2)阅读中眼动控制机制的研究问题。目前我们对汉语阅读中眼动控制机制的研究较少,如在汉语阅读中哪些因素影响眼睛下一步向何处移动?引起回视的因素是什么?引起跳读的因素是什么?眼睛在何时移动?这些方面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阅读过程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3)汉语阅读的眼动理论模型的建立问题。由于英语阅读的眼动研究开始较早,心理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眼动理论来解释英语的阅读过程。但是由于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一个认知加工的眼动理论模型来解释和预测汉语阅读过程,加强这个领域的理论探索将是今后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4)汉语阅读研究的系统性问题。目前我国学者对汉语阅读的眼动研究虽然已涵盖了字词、句子、语篇和不同文体等方面,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由于我们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者感兴趣的领域不同,导致研究比较零碎,不够系统。这是国内学者应该关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Mile R S, Shen E. Photographic recording of eye movements in the reading of Chinese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xes: Method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25, 8: 344~362
2 Shen E. An analysis of eye movements in the reading of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1927, 10: 158~183
3 Just M A, Carpenter P A.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a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MA: Allyn and Bacon, Inc., 1987. 305~316
4 Sun F, Feng D.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In Wang J, Infhoff A W, Chen HC(Eds),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 189~204
5 陈凌育, 赵信珍, 孙复川. 汉字识别的眼动特征――字频效应及信道容量. 生物物理学报, 1999, 15(1): 91~97
6 Yang H M, McConkie G W. Reading Chinese: Some basic ey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In Wang J, Infhoff A W, Chen HC (Eds),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 207~220
7 Yan G L, Tian H J, Bai X J, et al. The effect of word and character frequency on the eye movements of Chinese readers,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6, 97(2): 259~268
8 Sun F, Feng D.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 . In Wang J, Infhoff A W, Chen HC(Eds),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 189~204
9 Rayner K, Li X SH, Juhasz B J, et al. The effect of word predictability on the eye movements of Chinese readers. 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 2005, 12(6): 1089~1093
10 Inhoff A W, Liu W, Tang Z H. Use of prelexical and lexical information during Chinese sentence reading: Evidence from eye-movement studies. In Wang J, Infhoff A W, Chen HC (Eds), Reading Chinese Script, A cognitive analysis. NJ: Lawe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9. 207~220
11 Pollatsek A, Tan L H, Rayner K. The role of phonological codes in integrating information across saccadic eye movements in Chines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2000, 26(2): 607~633
12 Wong K F, Chen H C. Orthographic and phonological processing in reading Chinese text: Evidence from eye fixations. 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 1999, 14, 461~480
13 Feng G, Miller K, Shu H, et al. Rowed to recovery: The use of phonological and orthographic information in reading Chinese and English,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1, 27: 1079~1100
14 黄希庭, 蔡治, 陈丽君. 视角对高频汉字识别的影响. 心理科学, 2004, 27(4): 770~773
15 陈燕丽, 史瑞萍, 田宏杰. 阅读成语时最佳注视位置的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2): 278~280
16 沈德立, 白学军, 闫国利. 不同书法知识经验者在书法字审美过程中的眼动特点研究. 心理学报, 2000年增刊: 56~59
17 McConkie G W, Rayner K. The span of the effective stimulus during a fixation in reading.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975, 17: 578~586
18 Tsai C H, McConkie G W. The perceptual span in reading Chinese text: A moving-window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Other Asian Languages, Hong Kong, 1995
19 Tsai J L, Tzeng O J, Hung D L, et al. The perceptual span in reading Chinese passage: A moving window study of eye movement contingent displa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Psychology Association, 2000
20 Chen H C, Tang C K. The effective visual field in reading Chinese. Reading and Writing: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998, 10: 245~254
21 Inhoff A W, Liu W. The perceptual span and oculomotor activity during the reading of Chinese sent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998, 24: 20~34
22 闫国利, 熊建萍, 白学军. 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眼动大会. 天津, 2006
23 张亚旭, 舒华, 张厚粲等. 话语参照语境条件下汉语歧义短语的加工. 心理学报, 2002, 34(2): 126~134
24 石东方, 张厚粲, 舒华. 动词信息在汉语句子加工早期的作用. 心理学报, 1999, 31(1): 28~35
25 石东方, 舒华, 张厚粲. 汉语句子可继续性对句子理解加工的即时影响. 心理学报, 2001, 33(1): 7~12
26 武宁宁, 舒华. 汉语词类歧义解决. 心理科学, 2003, 26(6): 1052~1055
27 陈向阳. 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课文和句子的眼动研究. 博士论文.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00
28 闫国利, 田宏杰, 白学军. 工作记忆与汉语歧义句加工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3): 524~528
29 白学军, 张兴利, 史瑞萍. 工作记忆、表达方式和同质性对线性三段论推理影响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3): 519~523
30 张兴利, 白学军, 闫国利. 类别指称对象提取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 2(3): 539~544
31 周榕. 隐喻表征性质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2, 4(4): 271~277
32 Peng D L, Orchard L N, Stern J N. Evaluation of eye movement variabl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readers. Pavlovian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 1983, 18(2): 56~60
33 白学军, 闫国利. 儿童理解课文时眼动过程的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1993, 6, 12~18
34 白学军, 沈德立. 不同年级学生读课文时眼注视方式的研究. 心理科学, 1996, 19(1): 6~10
35 吕勇, 闫国利, 陈连燕等. 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探新, 2000, 20(2): 5~29
36 闫国利, 吕勇, 刘金明. 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眼动研究.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0, 4, 27~30
37 闫国利. 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科技文章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1999, 22(3): 226~228
38 陈向阳, 沈德立. 中小学生阅读寓言过程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2004, 27(4): 777~780
39 韩玉昌, 任桂琴. 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插图效果进行了眼动研究. 心理学报, 2003, 35(6): 818~822
40 沈德立, 陶云. 初中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过程研究. 心理科学, 2001, 24(4): 385~388
41 Rayner K. Eye movements 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20 years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8, 124(3): 372~422
42 沈模卫, 张光强, 符德江等. 阅读过程眼动控制理论模型:EZ Reader. 心理科学, 2002, 25(2): 129~133
43 闫国利, 白学军, 陈向阳. 阅读过程的眼动理论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 1(2): 156~160
44 陈庆荣, 邓铸. 阅读中的眼动控制理论与SWIFT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14(5): 675~681
45 胡笑羽, 刘海健, 刘丽萍等. EZ阅读者模型的新进展. 心理学探新, 2007, 27(1): 24~29
EYE MOVEMENT STUDIES OF CHINESE READING
Yan Guoli, Bai Xuejun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i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300074)
Abstract
通过仔细地研读1—6年级各年级各个单元的训练题,我觉得有如下特点:
1.充分体现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新课标中的“乐意写—自由写—学会写”的写作训练理念,在各个年级的具体训练题目之中得以充分体现。比如:由1—2年级(低年级)过渡到3—4年级(中年级),那么,训练题的设计就是从先进行看图说话、说出自己喜欢的实物,然后过渡到训练用词造句、写一句话、写一段话等训练,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培养学生乐意写话的学习品质。又如:从五年级到六年级的训练中,从介绍课本中的某个人物,到介绍古代作品中的一个人物;从学会写读后感到写读书的调查报告;从写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到学写游记等,都体现了写作训练要求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又如:在一、二年级的作文训练中重在画一画,写一写,并没有提到作文“题目”,这说明低年级的重点在句子的训练。我觉得此时老师们重点在训练孩子们把句子写通顺,适当地写具体,能用“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干什么,干得怎么样”这类语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说写完整话,说写通顺话。但是到了三年级,我们就会发现,作文开始有题目了,而且一直到十二册,很少给你题目的,都是“题目自拟”,所以就给我们一个讯息:中年级起步作文时,一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能比较中肯地自己命题,老师要教会学生命题的方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要教会学生写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至少要让学生知道文章有哪几种开头和结尾;其三就是比较真实的通顺的把要写的内容写出来,做到“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学着使用修改符号简单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这样中年级的作文训练我认为就应该说完成了任务。在高年级的时候,重点在于,利用各种写作技法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写得有文采,告诉学生怎样取材,怎样构思、怎样起草、怎样加工等,这样学生才会有能力对于考场作文应付自如。
2.注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纵观十二册语文每个“语文乐园”中的习作训练,不难发现,作文训练的主旨不再停留在表达、交流的层面上,不再是禁锢在老师说学生写的模式上,而是重在学生在作文课堂中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就其训练内容来看,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语文生活”这个环节。其实这个环节是一个习作材料酝酿的过程。这些“语文生活”涉及到丰富的课程资源、写作资源,这些资源已经不再是课堂内简单的游戏、活动等所能达到的,其内涵已经大大增加,即使是课堂内的活动、游戏,学生也不再被动地参加,而是以主人翁的姿态组织、策划与参与。具体来说,“语文生活”涉及到这样一些写作内容:①家庭生活,如一年级 上册一单元(家里来了客人,安安会说些什么呢?)、五单元(介绍自己的家庭,让大家分享幸福);二年级上册二单元(在组内说说家庭发生的趣事);三年级下册七单元(写一写自己过生日的经过);五年级下册七单元(把你和家庭中亲人的故事写下来);六年级上册三单元(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做饭、第一次受爸爸、妈妈的批评)。②活动策划,二年级下册八单元策划暑假活动,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策划新年联欢,五年级下册五单元策划故事展示。六年级的“读书调查报告”等。③课外阅读,其中包括一、二年级听故事然后展开想象更具体地讲故事,做名著读书卡;三年级下册的讲爱国人物的故事、听故事续编故事,“好书共分享”汇报活动等;四年级下册的写读书报告;五年级上册的介绍一位你喜欢的作家,《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五年级下册的故事、诗歌的搜集,六年级介绍“七子之歌”中的一子、神话故事的搜集以及《西游记》等古代作品人物简介,读后感的写作等都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该有比较宽泛的课外阅读面,这样才能完成相应的作文练习。④动手小制作,如一年级的“吹泡泡”,二年级上册的“我的小制作”、“我们来办手抄报”,三年级三单元的做树叶贴画,五年级的“我喜欢的一项活动”等。⑤人际交往,如一年级的第一单元“怎样待客”;一年级下册的“小记者”,二年级的“我是小导游”以及“环保小调查”,三年级上册“小小新闻会”,“学习访问”;四年级下册水资源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两个社会小调查,“学会真诚地赞美他人”;六年级“课外阅读调查报告”等都得让学生和他人合作,与他人真诚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获得第一手材料,作文才有“话”可写。⑥社会与科学;如三年级上册“身边的科学”,下册的“走进动物的世界”,四年级上册的“漫谈星空”、“我喜欢的花”,“学会读广告”,下册的“学会读商品说明书”,“搜集生活中的小窍门”。⑦风土人情,如二年级上册的“春联”,三年级的“策划新年联欢”,四年级上册“元宵灯谜”,五年级上册的“中秋”,六年级上册的“话新年”等。⑧励志自信,这方面的内容每册都有,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同时,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语文生活”中还有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以及国内外重要事件等的写作安排,写学生的亲眼所见,真情体验之感。
再者,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都遵循这样的规律,写自己发现的生活,写自己了解的事情,写自己参与甚至策划的活动,写自己读过的书,写自己想说的故事,写自己关心过的人,写自己真实感受与情感。具体来说,在一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的重点是让学生开口说,围绕上面的内容多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同时训练学生的说话听话的良好习惯。在下学期,一年级开始写话,要求写一两句就行,但一定是自己想说的话。二年级一学期作文训练已经开始段的训练,也可以是简单的篇的训练,但是说的分量依然比较大,都是由说再到写。其内容已经从课堂走向了社会,目的就是触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他们有话想说,这样才能有话可写。三年级已经明确地提出写作文的概念了,写人,写景,写活动,写自己的生活,写故事,写自己和同学的交往等,说的分量相对少了很多。四年级的作文训练的写作内容相对就宽泛了很多,有科学知识的探索,有不同观点的辩论,有广告和商品说明书的理解,有人情风俗感受,有课外阅读的体会,也有想象故事的编写。
3.充分发挥“金钥匙”的习作指导作用。五年级和六年级的作文训练与低中年级大不相同。细看看每次作文训练,不难发现,在每次“语文生活”之前都有“金钥匙”这个环节,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经过这么多次“为分而教”后,我们得出一个“经验”:没有哪次语文测试考到了“金钥匙”里面的内容,以前老教材还时不时考考类似于“金钥匙”的“读写例话”中的内容,逼得我们不得不细看“读写例话”,现在“金钥匙”成了考试遗忘的角落,有些人认为大可不必在这上花心思。其实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在五、六年级的每单元的“金钥匙”中,已经给我们提出了写作文的很多的技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多年的教学,发现孩子们要么就是没话写,要么就是有话写但不吸引人。细看看这些“金钥匙”,它是我们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其中包括了写人作文必须利用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细节描写;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等;写景的文章得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或者游览顺序;写文章可以用“倒叙”的方法可以是文章显得曲折生动;写文章要合理利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文章中合理的想象会给文章增色不少;说道理是可以试着用正反两个方面来说;说明文要注意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使用……每一位语文教师只有纵向了解了新教材的作文训练阶梯目标,才能宏观的调控自己的作文课堂,否则,作文大不了写人、叙事、状物、写景以及想象作文,每册都涉及,每册的教学方法就会雷同,学生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每个高年级的语文老师只有重视了“金钥匙”,才会教会学生作文的技法,学生才会让中年级就写过的内容更加的“锦上添花”,从而“繁花似锦”。
当然,语文A 版教材也还存在着教材编写等方面的问题,如存在单元的示范课文与习作指导联系不紧密的问题。单元设置的课文对习作缺乏指导作用,教师教学难以与习作结合起来。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所学课文为:《为三月谱曲》《天安门广场升旗》《桂林山水》《古诗二首》,教学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从作品中领悟到作者细致观察,写出景物特点的训练。而本单元设置的是《节约用水》的看图作文,这样使得教材与训练内容出现脱节现象。又如四年级八册四单元是以《地球只有一个》《老人和海的故事》《长通话的深林》等为主的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为主题的记叙文;而习作训练则是写一商品的说明书或介绍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
又如中年级要求重点训练片断,而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作技巧应该列入训练内容,而教材未列入,致使老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弥补,不然,学生到高年级就感到患难。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改进,去探索。
新课标指出:学生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语文教师要培养好学生的习作能力,就得先从钻研教材开始,只有把握住了教材特点,才能设置更优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也就会因此而大大增加。
要想让学生有耐心地把一本书看下去,最重要的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投入更多的热情,并能把这种读书的欲望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利用书里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比如说《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五年级学生必读书目里的《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一个人荒岛求生,这个故事对学生来说就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会被调动起来,让他们有兴趣把这本书读下去。
1.利用课堂教学,进行正面激励。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能把自己课外积累的知识在课堂中进行发表时,哪怕是一个词语、句子,我都会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语言表达出来,对表现好的,立刻大力对他进行表扬,请他交流为什么表达得那么好,并随即鼓励大家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多读书,多积累。学生在获得表扬后,课外阅读的兴趣会更高,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更强,而其他学生也会学有榜样。
2.结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语文课堂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在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用好教材的同时,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与所教学课文有关的文章或书籍。这样既能更好地理解所教学内容,又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时,先让学生查找资料,了解阿炳的身世。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有的知道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被保留下来的过程;有的知道了阿炳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首曲子,可惜只留传下来为数不多的几首;还有的同学通过查找资料,知道了阿炳的师傅就是他的父亲。这样的课前阅读为后面的教与学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老师教得容易,学生学得轻松。
再如教学《海伦・凯勒》一文时,让学生结合海伦的身世,先去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样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对海伦的遭遇的同情,对海伦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理解更加的深入,更加的透彻。
这是课前引导阅读,这种对阅读的引导也可以放到教学活动之后。
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讲完课文,配乐朗诵作者萧红《呼兰河传》里的一段唯美、伤感的文字:“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学生大多会被萧红的这种悲凉的心境所感染。与课文描写的玩乐相比,这里作者萧红的情绪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反差,为什么呢?好奇心会驱使孩子们找来这本书,一探究竟。
3.精选名篇佳作,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爱读书,但不一定会选书。他们的鉴赏水平和判断力还不够成熟,因此,给孩子们推荐一些阅读书目还是很有必要的。推荐书目要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的口味,贴近他们的生活。如《小学生必读书目》,有各个年级版本,可在班级进行推荐。也可以根据孩子特点,推荐一些其他书目。如比较流行的《哈利波特》系列等。
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向学生推荐一些名篇佳作。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跟春天有关的文章。在教完本单元后,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春》,让学生读一读此文,感受春天的美,同时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第二单元大都是科学说明文,就向孩子们推荐《昆虫记》等科普书籍,还可以推荐他们看看科普纪录片,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小编整理了小学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范文【精选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一一、教材分析
五年级上册音乐主题:音乐和我的祖国。以《爱的礼赞》、《多么好》、《彩色的版图》、《情系江淮》、《南海风情》、《欢聚与期盼》六个单元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活动与展示的平台。贴近学生生活,体现经典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歌声肢体动作大胆的表达内心的感受。
2、歌曲意境的创设和表现。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歌唱,感受祖国的美好景象,体验不同音乐体裁所描绘的春景,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2、在“我的创造”活动中,根据所学的音乐内容,用自己的音乐方式开展创造活动;
3、了解有关地方民歌的基本知识,增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课前准备、复查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相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课堂形式多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可能的让课堂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
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
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二五年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两级分化现象严重。学习的主动性远远不够。当然,班上也有很多积极向上的学生,也有很多思维活跃、善于思考的学生。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在下学期的数学教学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帮助后进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加强课后辅导,对其作业降低要求。
2、深入调查学生的作业要求,改进作业的布置及检查方式,增加趣味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
3、强化培养、训练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把学习习惯的好坏与期末数学成绩的评价相结合。
4、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多开展一些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坚持课堂“数学之星”的评选,严格要求的同时鼓励学生上进。
二、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平均数和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三一、班级情况简析:
本班级学生共有8人,男生占大多数6人,女生2人。思维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这学期,应抓实基础,培养良好习惯,提高写话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建立学困生档案,促进整个班级语文水平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我爱阅读,月是故乡明,学习说明文,生活的启示,父母的爱,不忘国耻,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与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遨游汉字王国”单元采取了全新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教材注意整合性和训练性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8组,每组一般有3——4篇课文,在每组课文之前安排了“导读”。在每篇精读课文的前面安排了“预习”,后面编写了“思考与练习”,在略读课文前面安排了“阅读提示”,在每组课文之后编排了“积累。运用”。本册还安排除 2个重点训练项目,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五)改进“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三、学习目标
(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七)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
(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
(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
(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四、教学措施
1、精心钻研教材,让课堂有增量。
2、开展大量阅读,并开设“阅读欣赏课”引领学生走向阅读。
3、加大积累量,开展“经典文化诵读”活动。
除完成八个园地的作文练习之外,进行扩展作文练习和日记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开展各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遵循记忆的规律,定期复习和检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本知识和技能。
4、加强提高学习自觉性,端正学习目的,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同学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配合学校完成素质教育的多项教育措施。
5、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预习指导,自行解决生字词,课堂有针对性地对重难点稍加点拨,攻破重难点。
6、为了加强学生的阅读面、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的写作能力,为其写作积累素材,继续要求每天或隔天做课外阅读读物文摘卡
7、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读报或看新闻,并把当天最重要的时事写在文摘卡上(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内容)。
8、重视词句段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9、继续对班里的朗读情况加以重点指导,并且加强读书的速度训练,以达到一定的要求。
10、重视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1、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带动全班同学使其形成良好的班风,重视班干部的培养,班集体的建设。重视学生的德育。
12、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五年级2020新学期教学计划四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三个班的学生情况有所差异,一班乐感较好,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好;二班上课纪律差,表演时不活跃;三班性格内向,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五年级第九册的音乐教学内容人为八个单元:朝夕、农家乐、足迹、可爱的家、故乡、欢乐的少年、雨花、冬雪。这八个单元包括了人文、地理、风景等各方面的内容,使学生能全面地体会到不同的审美意识。这学期的教学主要以唱歌为主,同时结合欣赏、乐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歌曲创编与同伴之间的合作。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会唱课本上的8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学会如下乐理知识:下滑音、前倚音、拍号等。
3、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是老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听起来津津有味,学而不厌。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五、考核内容
1、本学期要求学会唱课本当中的7首歌曲:清晨、赶圩归来阿哩哩、苹果丰收、外婆的澎湖湾、牧场上的家、雏鹰之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考试时随教师自由抽取。
2、认识6/8拍号,并知道指挥方法,认识下滑音及唱法。
六、考核标准
1、期末考核的成绩应以平时成绩(20%)和期末成绩(80%)相结合的方式。
平时成绩(20%)包括: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课纪律等,迟到或早退一次扣1分,旷课1次扣3分,纪律严重不好者,经老师多次批评后屡教不改者扣1分。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比较薄弱,甚至缺失。因此,有必要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教学策略:一是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二是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三是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挖掘;开发;整合;资源
当今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醒目、简明扼要、概括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比较等特点,在各种媒体中广泛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与理性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可见,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还比较薄弱,甚至缺失。
现状一: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现状二:非连续性文本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自身对这种文本缺乏研究,课堂上较少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活动。
现状三: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但对于图表、表格、清单、徽标、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较为薄弱,表现在不习惯于阅读图表类的文本,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反观以上的教学现状,应如何提高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视度?应如何充分运用现行的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怎样将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相融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怎样沿着《课标》指引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实践探索与教学策略
(一)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
许多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实践价值、教学策略及命题方向等都不够清晰。我们可以开展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课题研究,如《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的探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探析》《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高效教学研究》等。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例研讨、课堂观察、主题辩论课、开发校本教材等多种方式,在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提升总结之中,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从连续性文本中设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但在教学上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运用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表达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第二自然段,可让学生抓住表示方位的词语,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示意图,然后根据示意图复述这段话。这一设计不仅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了会场布局,还训练了按方位顺序表达的能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写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将“恐龙演化的时间”“生息繁衍情况”“特点”及“作者说明的角度”等分别填入表格,通过对比、朗读、复述等,直观感受恐龙的演化过程,体会说明文采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及用词的准确性,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一课,可以出示线路图,与课后的资料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口述经历的省份及重大战役,谈谈体会,以加深对的了解,为体会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做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例如,开学第一天,学生拿到新的课本,可指导他们阅读目录,了解整册书的编排,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学习课文,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板书;期末复习时,可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整理知识点。通过这些方式,提炼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效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难觅非连续性文本的踪影,但数学、科学、品生和品社等学科里存在大量的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应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图表与文字的对比表达,在将“图”意或“表”意用语言文字表述中,知晓图表的功用与价值。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编排的,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进行整合学习。通过观察三幅地图的变化,了解中国近代国土被列强强行租借、巧取豪夺的情况;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了解1800~1838年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牟取暴利的激增情况;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中国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割取或强租中国领土的国家及我国被列强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这样的整合阅读,省时高效,可锻炼学生学习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因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单薄,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可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进行作文指导。布置学生观察各种花,用表格的形式记录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颜色、气味;布置学生观察青蛙卵孵化过程或小鸡的孵化过程,填写在表格中,了解它们孵化的秘密。之后,指导学生把观察记录的发现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的训练,对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及图表与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很有益处。
3.活用生活资源,重视“真实的”“实用的”语文学习
台湾的李玉贵老师说:“为什么非连续性文本会长期被我们集体忽视而不自知?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长久以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了节。”的确,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导游图、楼房设计图、汽车站牌、列车时刻表、合同、产品使用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旅游行程安排表等,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可以将其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高年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将“上网的男女比率”“每天上网的时间、地点”“上网目的”“上网活动”“一周平均上网时间”“家长是否支持”等数据和资料,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并写出结论。布置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业时,可尝试布置此类作业:和父母去旅行,设计一个几日游的旅行计划,到达旅游目的地,学会使用地图,看地铁线路图;到科技馆、博物馆担任小导游,学会看导游图,能根据导游图为游客做讲解;学会看列车时刻表,通过互联网订票,等等。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给生活带来便利,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三)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如何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感受文本表达的内涵?怎样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表述?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一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敏锐地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根据题目给出的问题进行“定位”,找到信息源,再进行“分析”;三是学会“图文转化”,灵活提取信息,学会比较、归纳、综合;四是分类阅读,各个击破,对于文字类、图形类、表格类等非连续性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总之,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通过“研读教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联系生活”等途径,积极探索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对策,寻求“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互转换或相互结合的训练点,更好地突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及实践性的特质。
[参 考 文 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的目的是“进行表达和交流”,“是交流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方明生在《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中也指出:“作文是一种生活活动,是同日常生活相连的活动,是同人的成长相连的活动,是同劳动、认识、思维相连的活动,是一种儿童自身文化的创造活动。”可见,习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丰富生活积累,提高习作水平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生活情境习作的教学是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活情境教学以促进孩子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逐步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可通过联系生活情境、营造语表情境、图物演示情境、创设想象情境、创设活动情境等途径,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给学生自主空间,让他们轻轻松松进课堂,快快乐乐学习作。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生活化习作最基本的理念是:生活的空间有多大,习作的空间就有多大。习作为生活而作,习作的内容又来源于生活。因此,应该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源头活水。然而,令人头疼的是很多学生不善于留心身边事物,不会挖掘写作素材。他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常常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既没有仔细地看,也没有深入地想,以致于一写起习作来就是感觉笔有千斤重。
二、激发表达欲望,提高习作水平
表达和交流是每个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习作就有着表达与交流的强大功能。“儿童作文的需要是一种社会性的需要,它常常是从社会要求转化而来的,是多层次的。例如,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绩下降的威胁的需要(安全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师、同学交流见闻感受,完成集体交给自己的汇报、总结等任务的需要(社交需要);希望自己习作成功、使自己的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称赞,获得同伴尊敬的需要(尊重、求成的需要)等等”。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些短小的说明文时,常以某一实物作为对象,让学生观察、表述。如教学小语五年级上册“习作三——写一种生活物品”中,就通过出示学生最常见最常用的实物闹钟,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再结合单元课文中所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下,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里的逐步观察中了解了闹钟的形状、性能、特点,写作自然而然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了。实物演示情境中的实物并非只限于生活中的物品,它还包含人物、植物、动物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素描作文教学——写一写薛老师,就是将自己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分解,从单个侧面展开观察、描述,让学生分“板块”把握自己的外在特征,让自己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理屏幕上逐渐清晰起来,从而达到先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观察、描述,最后再综合起来的写作训练目的。
特级教师窦桂梅与她的低年级绘本作文教学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执教习作《我的爸爸》时,窦老师用循循善诱和动情的导语用心引导学生一页一页地阅读绘本《我的爸爸》,借助绘本中那形象的画面,孩子们渐渐进入绘本情境。窦老师凭借图画再现情境的手段打通了绘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通道,即对爸爸的爱,于是就诞生了“爸爸像一把雨伞,严严实实地保护着我”等这样的童真童趣,而并非“我爸爸是我心中的太阳”这样多少有点成人化的近乎套话式的表达。
三、搭建交流平台,提高习作水平
李吉林老师认为以“思”为核心,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根基,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相互渗透,融会贯通,构成一个优化的情境教育教学。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在活泼生动的学习情境中,感受、体验、表达,语言能力、想象创造力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学生不仅渴望拥有自己的读者,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期望自己的文字能见诸报端。同时,获得这一别样的说话方式的权利感、获得感、快慰感、成就感,又刺激着写作者以更好的姿态从事写作。如教学口头作文《我是一棵蒲公英》,“我”的理想那一段,想象蒲公英的种子乘风飞去,飞过高山,飞过田野,有的愿它来到荒山上,有的愿它来到森林里,有的还愿它来到草原上……并在那儿发芽长大。就这些想象情境学生展开美妙的想象,那是吹起的蒲公英的种子。孩子们看到种子飞远这一情境,听到老师的语言描述:“你们,蒲公英的种子飞了,飞向蓝天,你抬头往上看,看见了什么,低头往下看,看到什么?你飞呀飞呀,你来到什么地方,决定在哪儿生根发芽?”于是学生望着蒲公英的种子向远方飞去,望着望着,进入了想象性情境。
总之,习作完全是一种生活需要,是一种情感表达的需要。习作教学“生活化”,就是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习作,为了生活而习作,注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习作需求,有了这种内动力,习作教学才能真正改变现状。从观察发现,学生平时写作的兴趣不断提高,教师批改习作时觉得大部分学生的习作能做到言之有物,文通句顺,经常涌现出一些情文并茂的佳作来。只要立足小学生写作基础,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采用适合于学生的习作教学方法,听说读写结合,课内和课外结合,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就会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阅读教学 目标 制定 方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体现时代要求,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与运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发展性目标,它强调的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获取和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强调的是学生合作、交流、共享、表达……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级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这也反映了语文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语文教师只有从课程整体目标入手,保持连贯性,突出年级重点,科学准确地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与激励作用。下面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谈些看法。
1、阅读目标要体现阶段性
教师对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学段教学目标把握不准确就会出现教学目标越位、缺位、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教师必须要清楚地把握学段教学目标,具体在教学中就是要: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要求。在进行不同学段的教学时,教学重点是不同的,就算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如果体现在不同学段中,其教学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第一学段中指出:“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这就告诉我们,低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侧重点是训练朗读,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朗读声音要响亮;并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知道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并且能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到了中年级后,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把握词句的表情达意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到了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又有所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各学段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不能彼此割裂。
2、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目标说到底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制订阅读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人文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目标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具体来说,制订教学目标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学生学习课文的现有水平要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学生已经掌握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教了也不会的”一般不纳入教学目标。
以《北京的春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课为例。课文中的教学内容有多个方面:学习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表达方法;比喻方式的运用;课文中详略的处理;如何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具体;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利用课后的两篇小短文进行对比阅读,感受表达方法;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结合学段目标及本课编排意图加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是本单元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如“,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要具体落实,有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学过,可以不单列教学目标,而在教学中适当渗透。据此,可将《北京的春节》教学目标归纳为:品读重点句子,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领悟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感受老舍的语言风格,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进行课堂小练笔。
3、突出课文本身的特点
在充分考虑课程性质和学段目标的基础上,每篇课文又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我们在确定目标的时候就要注意依据课文的不同来区别。以《再见了,亲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课为例。老师们都在小时候学过,所以很容易制订它的阅读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感悟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但是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的时候,应该注意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和我们老师以前的学习是有差别的。历史题材的文章,我们的阅读目标的定位应该更开阔,视野也应该更符合现代历史的要求。引入一些历史资料,不能让语文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手中的课本,应该与时代相适应。站在新的角度回顾历史、看待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化思维。
4、在课文教学中体现取舍性
通常情况下,诗歌、散文、故事往往侧重于情感目标,在读中感悟文字中的价值取向,接受审美熏陶;而说明性、科技介绍文章更在乎其理性的把握,侧重于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形成科学精神;作为显性目标的语文基础知识就应当作为每一课时硬任务给予有效落实;像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等隐性目标是需要长期以往地抓落实。取舍性的确定好教学目标后,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不同文体不同类型课在教学策略上的选择。对于情感性较强的文章,可采用多种读的方式激发学生朗读感悟的兴趣;而对于说明文,则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和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感。讲读课文,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教材,以“读”为本,在进行“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熏陶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能力。对于略读课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学法巩固为主,特别是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前的“导语”自主学习课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适当的点拨。
总之,语文阅读目标的确定,既要突出语文的性质,与学生的年龄和学段相结合,又要结合文本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制订出既科学又准确合理的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朗读,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很多教师都认识到,学生能把课文读流畅,读出味儿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肯定不差;反之,如果学生朗读时添字、漏字,结结巴巴,那么他(她)的语文学习是存在问题的。所以,朗读教学备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书声琅琅”已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道风景。但透过一片热闹繁华的读书声,我们也发现,有部分教师在朗读教学的指导方式、目标定位、评价尺度方面存在着一些“过度”现象,直接导致很多学生朗读兴趣不浓、朗读能力无多大长进。解析这些“过度”现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朗读教学,让学生借助朗读有滋有味地学习语文,切实提高自身的言语素养。
一、警惕过度“技术化”
不少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除了将句中的停顿标注出来,还详细地标出轻音、重音,甚至不遗余力地指明某个字、某个词要延长几秒钟。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课,在指导朗读环节,教者对下列长句子做了如下标记:
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吸吮声”要读得慢一些),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在加快”要读得快一些)
教师明确指出遇到“/”要停顿半秒,加着重号的部分要读得重一些,“吸吮声”三个字要一字一顿,“在加快”要读得快一些,在一秒钟内完成。结果学生的朗读很整齐,但却完全是一种“朗读腔”,甚至听起来有些怪异。
【现象解析】放慢脚步,曲径通幽——朗读,应插上“理解”的翅膀
朗读需要教给方法,但是不能退化到纯技术的层面。如果只是简单地对节奏、语速、轻重作出硬性的标记,学生的朗读只能算是鹦鹉学舌,没有真正悟得朗读方法。朗读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朗读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味道。一味地教给朗读的技巧,忽视学生内心的感受与理解,就会导致拿腔捏调、矫揉造作的假情感朗读。
朗读教学,要回到“文本整体”。指导朗读长句子,不要急于求成。而应将长句子放到文本的整体语境中进行朗读指导。有这样一首小诗:散步时/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诗道出了孩子的心声——享受过程,不要过于功利。带着学生朗读,其实就像“散步”,不是直奔朗读的技巧目标,而是关注朗读理解的过程。学生朗读课文,需要慢慢熟悉文本,需要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然后再来朗读长句子,才能体悟到读好长句子时合适的停顿、语气。脱离了“文本整体”的关照,直接告知朗读的技法,对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
朗读教学,要唤醒“内心体验”。朗读者把无声的文字变换成有声的语言,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机械转换,而是一种基于自身理解与感受的创造性的呈现。朗读不仅要眼到、口到,更要“心到”。“教师进行朗读教学,就是要求和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精神境界的高峰,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要能勾连文本意义与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才能真正做到朗读与理解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二、警惕过度“自由化”
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对朗读提出这样的要求:“请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会,美美地读一读课文”……这样的话语,看似给了学生足够的信任,却因为没有适宜的指导而形同虚设,成为一种噱头。学生对此习以为常,读起课文来,要么与之前相比并无两样;要么别出心裁,为了“自由”而自由,故意变换腔调。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一年级教师执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小松树的话。
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为了凸显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教师几次三番地请学生站起来读出不一样的语调。有的学生说“喂”要读得高一些,表示小松树很骄傲;有的说“喂”要读得很短,表示小松树很不礼貌;有的说“喂”要读得很轻,表示小松树瞧不起大松树。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表示了赞许。结果当教师提出“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时,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它没有听见…它不想理小松树”……学生的理解完全扭曲了文本所赋予大松树的宽容、谦虚的形象。追溯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真正读好小松树的话,小松树在山上,大松树在山下,距离遥远,再加上小松树是得意扬扬、自命不凡,读“喂”这个字时,一定是“高而长”,以便引起山下大松树的注意,传达出它的“骄傲”。为了追求个性化的朗读,教者一味地顺从学生,学生的语文学习便只能是“模模糊糊一大片”。
【现象解析】哈姆雷特不是贾宝玉——朗读,应伴随“思考”的生长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这本身没有错。但个性化的朗读,不是放任自流。面对学生不够正确的朗读,甚至是错误的解读,教师如果还是一味地夸赞学生,迁就学生,那将会让学生离智慧越来越远。“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终不会成为贾宝玉。“个性化朗读”不能成为“无原则朗读”,尊重学生富有新意的解读,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什么都可以全盘接受,一味呵护。
朗读教学,要制定明晰的目标。成功的朗读教学,必定有明晰的目标。每个学段有不同的朗读要求,每篇课文有不同的朗读要求,每节课有不同的朗读要求,甚至在每节课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朗读要求。初读课文,基本要求是正确、流利,做到文通字顺;精读课文,主要是读出情感,读出理解,并能积累语言,形成语感;美读课文,主要是升华情感,深化理解,并能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一遍一遍的朗读,不是单调机械的重复,而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逐步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
朗读教学,要做到边读边思。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朗读,不仅仅是简单的发出声音,更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便是让学生品味语言、发展思维的过程。朗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于“朗读”,朗读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思维的发展,促进生命的美好成长。比如笔者指导学生朗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的第二小节,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你仿佛看见了哪些神奇的画面?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左手持凿,右手握斧”“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这些句子读起来特别有味道,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小组朗读讨论,自主发现这两组句子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似,词性相近。从而让学生在一遍遍的朗读中,不断感受神话故事中不仅有神奇的画面、神奇的人物,也有神奇的语言。
三、警惕过度“情感化”
我们经常听到教师在课堂中这样评价学生的朗读:“你如果读得再高兴(激动、得意、难过……)一点就更好了”“朗读时,你的情感还可以再投入一些”等等。于是,学生在教师的评价点拨之下,摇头晃脑,语调夸张地读着。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情感,一读书便摆出一副“朗读腔”,跟平时的讲话大相径庭。在一次市级赛课中,一位年轻教师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一课,教师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教师指名读,一学生读完后,教师显然不够满意,便问全班学生:“谁能让狂风刮得再大一些?让黄沙飞得再猛烈一些?”于是,另外一学生站起来朗读。教师评价道:“现在的风比较大了,沙也猛一些了。”于是,很多学生开始扯开嗓门拼命叫嚷,教室里一片沸腾,甚至有人哈哈大笑。
【现象分析】洗尽繁华存自然——朗读,应回归“真实”的语境
上述案例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效果?因为这种评价方式违背了“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情感生成规律,情感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来源于自身的体验和感悟。所以,我们不能将成人的理解强加于学生,让学生“为赋新诗强说愁”。
文本类型决定朗读基调。教材中的课文体裁丰富,说明文、散文、童话、诗歌的朗读各不相同。因为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语言组织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色,故文本类型的不同决定朗读的基调不一样。朗读说明文大都客观冷静,朗读散文大都情感充沛,朗读童诗大都活泼欢快,我们在朗读时应该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确定相应的朗读基调。有感情地朗读,并不等于激情四射、慷慨激昂。2011年版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可谓一语击中时弊。指导学生朗读,就应该一步步地建立文本与学生的联结,让学生把自己的一颗心放进文字里,与文字一同呼吸,这样的朗读才是恰如其分、自然贴切的。
朗读教学需要做到“目中有人”。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朗读水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朗读训练点,设计活泼生动的朗读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适切的评价,让学生逐步形成“心中有听众”的意识——朗读,首先要能让别人听明白,其次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最终能达到感染别人。
一、明确预习指导的序列层次
预习能力的形成是一个从不会到会、由低级到高级、由不习惯到习惯、由粗浅到精细的实践过程。指导中要有层次性,力求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新大纲关于预习的要求其序列层次是:
三年级: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问题。
四年级: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五年级: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养成预习的习惯。
二、讲究预习指导的一般策略
1.预习进度应遵循从课内到课外,先扶后放的程序。
预习开始阶段,应将学生的预习安排在课内,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预习的时间和质量,有利于小学生在集体的制约、影响和带动下,学会预习。引上预习之路以后,即可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课外预习。逐步减少课内预习,循序增加课外预习。使学生逐步由被动预习过渡到主动的独立的预习。
2.预习内容要精心设计,符合“四性”原则。
“预习”列入新教材课例之后,教师要结合实际认真分解“预习”要求,设计具体的预习题目,以利学生更加明确预习的方法和具体目标。预习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四性”原则。
①针对性原则。
即针对教材训练目标、课文内容以及学生实际能力,布置预习题目。
②趣味性原则。
预习题要避免千课一面的公式化倾向,要形式活泼多样,注意激发学生学文情感和求知欲望,促动他们愉快地主动地探索问题。
③操作性原则。
预习题的设计既要反映明确的学习要求,也要提示操作程序和预习要领。有了操作性的指令,学生就不会离开读书过程去机械思考问题,预习才能到位。
④可接受性原则。
预习是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自学与探索新知识过程的第一步。预习新课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要求过低,学生感到索然寡味,没有效果。
3.预习评价要注重督促检查、及时反溃
预习的直接目的与作用是为学习新知做准备,这种准备包括:对已知的复习;对新知的初步认识;初步了解新知的难点并孕发质疑点;对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有布置,就要有督促检查。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程度不同的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可在预习中进行,亦可在讲读中有机穿行。检查的方式很多,诸如试读、试讲、试译、复述、回答问题、看预习笔记等等。无论哪种方式的检查,检查后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讲评。讲评中以鼓励为主。讲评后提出改进意见,以推动下次的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是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只要长期坚持,教师评价引导得当。学生的预习水平便会不断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便能逐步养成。
三、教给预习的具体方法
1.常规性预习四步法。
第一步,初读课文,了解概况。先把课文读一遍,了解课文大概内容,有个初步印象。第二步,划出字词,查阅注解。划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然后查阅工具书给生字词注音,写上注解。实在不能理解的,在听课时作为重点。第三步,标号分段,归纳大意。给自然段标号,再写出每段大意。根据自然段的大意再分出意义段,并试看归纳段意。高年级还可试着归纳每课中心思想。第四步,思考练习,提出问题。阅读课文后,看一看后面的思考与练习,然后试着做一做。通过对一些问题的解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特殊性预习六法。
特殊性预习法是指读不同类型文章所采取的独特的方法,是相对“常规性预习法”而言的。“常规学法”是基础,“特殊学法”是发展。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特点,如果能根据课文的某一特点进行预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四素”“六句”法。对于初学记叙文的学生,让他们在预习课文中找出记叙文的四个要素,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了一件什么事。进一步要求从事情经过的记叙中,抓住主要的句子,分别从表述动作、听觉、视觉、感觉、思念和言语行为等方面加以理解。从而了解记叙脉络和具体感知各种行为记叙句的表述功能。因为记叙文主要是写“人做事”(或“拟人做事”),“人做事”的经过不外乎是通过六种外显的或内隐的行为方式进行。六种行为方式转换到书面表述,就是六种行为记叙句。
(2)实验演示法。教材中有些常识性的课文,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不易弄明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手演示。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预习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皮球浮上来了》、《称象》、《捞铁牛》等课文都是讲浮力的道理,都可提示学生回家结合预习做一个小小的实验。
(3)填表法。有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说明文,分门别类的,条理很清楚。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训练重点,设计表格(表格内容栏可以有引例,也可以没有引例),让学生通过预习填写。表填好了,课文内容也就基本理解了。
(4)情境法。教学童话、寓言、故事以及状物写景之类课文,可以通过游戏、演唱、观察等活动,让学生预先感触有关情和景,激发兴趣,丰富感知,使其对课文内容有更直接的领会。如预习《爬山虎的脚》,提示学生去观察“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生长状况。预习《春天来了》、《秋天》、《初冬》等表现季节特征的课文时,可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观察秋景,或在课前教唱“冬天的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意向活动。由于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内容又与课文印证相关,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又得到了学法的启迪。
(5)图示法。一是提示学生找寻或查看有关图片资料。如预习《长城》、《颐和园》、《南京长江大桥》等课文,可让学生找有关介绍它们的图片资料。通过看图初步感知宏伟建筑的壮丽。预习《动物的远游》,可以让学生查看地图,了解动物远游的历程。二是提示学生以简笔画的方式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作比较直观的图解,以解剖其纵横联系,明确事物的来龙去脉。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认知特点;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5-0137-02
儿童在语言学习方面具有生理、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很大优势,如何利用儿童的记忆、思维、认知特点进行第二语言的学习,使得学习达到最佳效果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学家的光荣使命。研究发现,儿童语言教育必须抓紧7-9岁这个关键时期,从8岁开始进行第二语言的教育才是最为合理的,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良好效果。
一、儿童在记忆、思维、认知方面的优势是进行英语教学的理论基础
1.儿童的大脑特点
新生儿的脑重为成人脑重的25%左右,6、7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90%,12岁时达到成人的平均脑重量。在儿童期,大脑体积增大最为明显的皮层部分是额叶。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额叶与人类的记忆、抑制、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儿童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神经纤维,在6岁末时几乎都已经髓鞘化,这时的神经传导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在小学阶段,神经纤维还从不同的方向越来越多的深入到皮层各层,在长度上也有较大的增长。除了神经纤维的发展,小学儿童脑皮层神经细胞的体积也在增大,突触的数量日益增多,它们的发展共同决定了小学儿童大脑机能的完善(百度百科 2011)。平均脑重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智力指标,这个指标在儿童7-8岁的时候已经接近成年人,说明儿童在这个时期思维能力开始向复杂方面发展。
2.儿童的认知阶段
皮亚杰在经过大量试验后认为7岁是逻辑思维的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小学儿童具有的是具体运算思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守恒性和群集运算。中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性的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而具体过渡时间也是在儿童7岁以后。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是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是质变。在这个过渡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这个转折时期就是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对于这个关键年龄在什么时候出现,心理学上没有定论,大致在四年级前后(7-9岁),确切的说应该在三年级至五年级(孙云晓 董文文,2011)。
对小学儿童语言能力的研究发现,到5、6岁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小孩已经掌握了他们母语的基本语法和发音,但是离成人的熟练程度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学龄儿童期,小学儿童开始学习如何保持一个谈话主题,如何生成有准确含义的句子,如何表达的有礼貌或有说服力。6-12岁,小学儿童的生词学习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根据美国的研究,6-12岁的儿童平均每年掌握5000-10000个新单词。在8、9岁的时候,儿童对语言结构的理解进入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开始掌握比如形容词和副词(happy vs. happily),形容词和名词(happy vs. happieness)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组全新的词汇。中国对小学儿童字词概念发展的研究中,发现四年级上学期是小学儿童掌握字词概念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孙云晓 董文,2011)。
3.儿童的记忆特点
1984年,上海师范大学的洪德厚教授在全国15个心理学专家的配合下对全国1187个3-6岁儿童和2324个7-14岁儿童进行了记忆广度、识记速度、图片再认、长时记忆四个项目的测试。结果表明:第一:记忆广度在3岁就已经接近最大,在3岁到8岁都维持在高水平(80左右),8岁以后开始下降,到了14岁下降到49,只有8岁儿童的40%。第二,记忆速度三岁已经比较高,达到了77,从3岁到8岁呈现增长趋势,7-8岁达到110,8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4岁下降到59,下降幅度接近峰值一半。第三,图片再认能力3岁的时候较低(67),但是迅速增高,到了7岁时图片再认能力已经达到110,8岁以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只有59。第四,长时记忆能力在3岁的时候为67,到了8岁时长时记忆能力达到91,9岁以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只有29。第五,记忆总成绩是从3岁的57分,到7岁时增加到70,然后逐渐下降,到了14岁记忆总成绩只有29分。这个结论由于参与的人多,测试的项目合理,所以我们认为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儿童的记忆能力从开始认知的2岁起迅速提高,7――8岁的时候综合记忆能力达到顶峰,然后记忆能力逐渐下降,到了14岁记忆能力已经不再具有优势。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儿童学习第二外语的最佳起始年龄应该是7-8岁。
二、根据以上规律,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步骤应该是:
1.把英语教学的开始阶段定在小学三年级
这个时期正好是儿童7-9岁的时候,这个时期大脑脑容量基本接近成人,认知阶段也到了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已经基本学会了形象思维,这个时期记忆能力也最为强大,尤其是机械记忆力很强。还有一个很好的方面就是孩子的母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巩固,母语学习经历了听、说、写三个阶段,孩子能够使用母语思维和表达。所以从此时开始第二语言学习恰逢时期。
70年代出生的孩子基本都是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的,据我们调查,这批学生最后熟练掌握英语的很少,就是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读写能力也很差。而80后和90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间提早,他们的水平普遍较高。
2.单词记忆的重点放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
小学生在7-9岁综合记忆能力最好,那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阶段来提高记忆能力。我们发现中国人记忆一个生字的时间只有几秒钟,但是记忆一个英语单词的时间往往要好几分钟。我们认为是大脑记忆区域没有英语区的原因,所以记忆不仅是能够记住的问题,而且是记忆能力的问题。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有利于大脑中英语语言区的形成,也就为将来熟练掌握英语提高功能区域的能力。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的英语词汇量应该达到5000-6000个。
3.在小学阶段大量使用图文并茂的形象化教材,在中学大量使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分量,在大学里逐步加进议论文分量
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都是从具体开始的,然后才逐步引申到引申意,最后才引申到抽象概念。所以学习记叙文非常有利于对单词原意的理解,只有对原意的深入理解才能进一步学习。记叙文的另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它能帮助学习者更好更准确的掌握单词单数复数、介词,连词和各种语态,时态的用法,这种优势是议论文所不及的,而这恰恰是写作翻译的难点。第三个好处是记叙文中有浓浓的感情,所以非常有助于调动读者的七情六欲,理解单词的感彩,进而有助于理解单词的引申义,加深记忆和理解。这和直接学习议论文的效果截然不同。那么议论文有什么缺点和特点呢?我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议论文中的单词许多是抽象概念,中国人用汉语去理解也有一定困难,何况是用英语。第二,议论文的思维跳跃性太强。这也与民族特点和个人思维特点有关系。第三,议论文往往有比较强的专业性,非专业人员对它的理解难度就很大。第四,议论文的文化差异是不能以议论文为教学基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文化差异集中地体现在宗教理念、生产组织方式、家庭婚姻观念、政治体制等方面。第五,作者的思维高度和深度不同,写作作风不同,以及它们与读者在以上内容的差异也是造成议论文不好理解的重要原因。综上所述,英语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开这些产生歧义和难于理解的东西,否则只能是没有学习效果,甚至反效果。
4.英语学习的内容迅速展开,难度逐渐加大,学习强度在英语学习的开始阶段稳定在较高水平,时间把握好
学习强度就是相同或者相近内容的东西不断练习的次数,简单说就是重复练习。大的学习强度在学习中起了什么作用呢?孩子们重复的练习写字、听说,手、脑、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联合运动,实际上在强化潜意识文字反映能力,是把感觉神经、中央神经和运动神经三种神经兴奋集约整合过程,这个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做到手脑耳眼同时反应,使同学们能够做到“望文生意,听音遂心,书写自由”。简单说实际上是“形成和扩展大脑中汉语语言区的过程”。实际上这项工作在学习任何技能的时候都必须做,包括学习英语。把英语学习的内容迅速展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日常生活开始,到非常熟悉的事物,再到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这样展现给孩子们丰富的世界。
5.要善用“题海”战术,用大量的篇幅、大量的词汇来刺激学习,但是用更低的及格标准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为语言是天天用,时时用的一种工具,所以实际上语言是不断学习、不断使用、不断熟悉,不断体会的过程,既然是这样,就完全有必要一开始就把英语的全貌展现在学习者面前。而展现全貌的最好最彻底的办法就是从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掌握全部的常用单词。我们一开始就要求他们掌握大量单词,并不是说在短时间内掌握,可以分阶段要求深度。比如初中一年级要求记忆2000个单词,我们对他们的要求是“认识”,考察方法是单词和汉语意思连线,“连线”题大量出现,初二我们用“单词翻译”,看见英语单词写汉语,初三我们要求他们“听写”,听见就能写出单词,高中阶段我们要求他们能“汉译英”,这样四步走,到高一阶段学生完全记住了初一要求得2000个单词,同样他们在高二完全记住初二要求的2000单词,高三完全掌握初三要求的2000单词。到高三,学生就基本能熟练阅读一般的英语文章了。加大题量会考察得更全面,起到全面督促的作用。
6.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学习特点设置课程及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合少年儿童,但是特别适合于成年人。所以一定要设计出符合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特点和个人天赋特点的对应的教学方式来教学,这些方法对儿童而言简单讲就是“命令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兴趣教学法”“非翻译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等,叫孩子演话剧,做讲演,读课文,用英语描述图画等。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2] 洪德厚.3-14岁儿童记忆发展的某些特点[J].心理科学,19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