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

时间:2022-12-06 20:36: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物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药物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抗衰老;药物;进展

随着我国日益进入老龄化社会,抗衰老药物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抗衰老药物是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的一类药物。其基本特点为具有整体多系统、多层次和多阶段的调整作用,以改善或调整物质和能量代谢为主要手段,并以延长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指标。由于衰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就没有一种固定的衰老学说。近代衰老学说中较为公认的有自由基学说、免疫功能下降学说和大脑衰老中心学说等,每种学说都对应一类抗衰老药物,下面就各类别抗衰老药物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抗氧化剂该类药物

抗衰老的理论基础是1965年由Harman D提出的自由基理论,现已成为最重要的衰老学说之一。该理论认为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性质活泼、有极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自由基对细胞大分子核酸、脂类和蛋白质造成的氧化损伤是衰老过程的直接原因。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防止其对生物膜及细胞器的破坏,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但不能增加物种的最高寿限[1]。分为非酶类抗氧化剂和酶类抗氧化剂。

1.1 维生素类

研究发现,VitE、VitC、VitA及β-胡萝卜素均有抗自由基效应因而应用于抗衰老。

1.1.1 VitE

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脂溶性抗氧化剂,其本身极易被氧化,能捕捉体内脂质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类脂质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防止脂褐素形成;保护膜磷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稳定生物膜结构,维持膜正常功能。此外,维生素E还能防止胆固醇沉积,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硬化等多种老年性疾病。维生素E作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刺激物,具有推迟机体免疫系统衰退的作用,从而延长人的寿命。实验表明[2],人随增龄各组织中维生素E含量进行性下降。维生素E和硒可共同维持机体内GSH-PX的活力。研究[3~5]显示维生素E在体外能保护神经元免受活性氧的损伤,临床观察也提示,增加维生素E摄入能减慢老年性痴呆(AD)和帕金森病(PD)的发展,增强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1.1.2 VitC

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是强还原剂,能抗氧化并参与细胞间质胶原蛋白合成,降低毛细血管脆性,防治坏血病。维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可使氧化型谷胱苷肽还原成还原型谷胱苷肽(GSH),维生素C和GSH是体内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C在肠腔内有利于铁的吸收。维生素C能使维生素E自由基转变为维生素E,使维生素E重新发挥作用。所以,维生素C也是一种自由基修复剂,为一种天然的水溶性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增强嗜中性白细胞的活性,改善免疫功能异常者嗜中性白细胞的游走和杀菌功能。维生素C还能提高肿瘤患者淋巴细胞对PHA的反应性。目前研究[6]还显示,大剂量维生素C有降低血糖并改善糖代谢与脂代谢的作用。维生素C还能预防高血压,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改善病毒性心肌炎等作用,增加补体C1产生,促干扰素合成。

1.1.3 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与膜脂双层分子结合能保护细胞,免受细胞内外自由基损伤。β-胡萝卜素具有阻止LDL被氧化形成氧化型LDL的作用,而有毒性的氧化型LDL会导致血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加速脂质在损伤部位的沉积形成斑块,以至阻塞血管,引发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等。因而具有防治阻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中风等,具有抗氧化作用。

1.2 酶类抗氧化剂

酶类抗氧化剂研究比较多,颇受关注。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公认最重要的抗氧化酶,此外,还有辅酶Q、硫辛酸(LA)、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苷肽酶(GSH)、谷胱苷肽还原酶(GR)、酪氨酸磷脂酶-1B等[7]。

1.2.1 SOD

SOD可使氧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而被清除。目前临床使用其修饰衍生物和脂质体冻干剂。现已知O2是机体内最早形成的活性氧/自由基(ROS/FR),其他ROS/FR均由O2衍生而来,并引发机体内各种生物分子的过氧化损伤。SOD作为机体内清除O2的惟一金属酶类,是机体内抗过氧化损伤的第一道十分重要的防线。故SOD可治疗与O2有关的许多疾病和延缓衰老。实验证实[8]机体内SOD活力随增龄而逐渐下降,老年人(60岁以后)红细胞SOD活力显著低于中青年人。但目前SOD主要作为人局部抗衰老剂使用,已有含SOD成分的护肤品和牙膏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皮肤衰老,阻止脂褐质形成和防治炎症。目前认为,眼晶状体的氧化损伤是各类白内障(包括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重要原因。Petkan等用SOD治疗白内障获得较好效果[9]。

1.2.2 LA

LA是二硫化合物,可通过线粒体硫辛酸酰胺脱氢酶还原成强的抗氧化剂二氢硫辛酸,能使一些被氧化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和维生素C再循环,并能提高细胞内GSH的含量。能改善老年机体的抗氧化状态和代谢活性。

2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延缓免疫老化,提高老年人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活力。常用制剂有转移因子、免疫胸腺因子、胸腺素、核酸制剂、干扰素诱导剂等。

2.1 胸腺素

胸腺素(Thymosin)为人类胸腺的上皮细胞分泌。同时,胸腺也是生成淋巴细胞的重要器官。人或动物到性成熟期胸腺便开始退化,胸腺皮质减少,胸腺质量随之减轻,T淋巴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同时, 胸腺素水平也逐渐降低,T细胞随之加速衰老。胸腺素可使骨髓产生的T细胞软化为干淋巴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故临床上用胸腺素提高机体T细胞的免疫功能,防止或推迟衰老的到来,延缓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发展。

2.2 植物血凝素

植物血凝素又称为PHA,属于高分子糖蛋白。它存在于一些豆类种子中,因对红细胞有凝集作用而得此名。本品能活化淋巴细胞,后者分裂增殖并释放出淋巴因子,进一步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对病毒侵袭的细胞也有杀灭作用,并诱导产生干扰素。体外试验表明[10],PHA能抑制多种癌细胞(如艾氏腹水癌)的生长。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因免疫功能受损伤引起的疾病,如急性肝炎等,也可用于抗衰老。

2.3 核酸类制剂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正常人一般从饮食中即可获得足够的核酸,并不需要额外加以补充。但是,在某些病理条件下,适量地加入或补充RNA和DNA,可作为对某些老年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免疫核糖核酸(Immun RNA,i-RNA):可分为异种免疫核糖核酸、同种异体免疫核糖核酸和纯系动物免疫核糖核酸等。临床上,所用的i-RNA是从正常人或肿瘤痊愈患者的淋巴结中抽取或从被自体瘤细胞或相同组织的同种异体瘤细胞特异性致敏动物的淋巴细胞中提取。临床主要用于某些老年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

转贴于

3 预防大脑衰老制剂

3.1 脑活素

为治疗脑功能紊乱的新药,脑活素是用生物技术标准化的酶降解纯化的猪脑蛋白制成的一种肽制剂,为脑蛋白水解提取的游离氨基酸及低分子肽的混合注射液。其药理作用机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脑神经细胞中,从而改善脑内能量代谢;尚可启动腺苷酸环化酶及催化其他激素系统,改善学习及记忆等,提高应变反应能力。在临床对照试验中[11],脑活素能改善记忆、认知能力,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自我评价,在中风和颅脑损伤后用脑活素治疗可以加速恢复。

3.2 都可喜

可提升动脉血氧浓度,增加肺部血液带氧量,保证动脉管壁及大脑组织的持续性供氧,改善缺氧后的氧气供应,保证神经细胞更好地发挥其功效。临床主要用于亚急性及慢性大脑血管功能不全及其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记忆力丧失、智力及注意力下降、血管性视网膜及内耳功能紊乱等。

3.3 尼麦角林

是一种周围血管扩张剂,具有α受体阻滞作用及促进脑部新陈代谢作用。主要药理作用:(1)可减少脑血管阻力,增加动脉血流量和脑动脉血氧浓度及葡萄糖水平;(2)可减少肺血管阻力;(3)可增加肢体血流量,特别是对由于功能性血管病变引起的血液灌注不足症状的改善,效果显著。临床试验[12]显示, 尼麦角林可非常有效地改善大脑循环系统及肢体血流量不足的症状。在治疗剂量时,通常不会影响正常血压,对高血压有一定的降压功效。

3.4 吡拉西坦

为γ-氨基丁酸衍生物,能促进大脑对磷脂和氨基酸的利用,增加脑血流量,从而可改善脑缺氧。临床主要用于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意外所致的记忆和思维障碍,亦用于药物中毒、脑外伤所引起的脑损伤和一氧化碳中毒所致的记忆和思维障碍,尚可用于老年退行性脑功能不全综合征,如反应迟钝、意识障碍、眩晕等。

3.5 吡硫醇

为维生素B6的衍生物,能促进脑内葡萄糖及氨基酸代谢,并能增加颈动脉血流量,从而改善脑供血。

4 其他类别

4.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常用制剂是普鲁卡因、益康宁、复方益康宁、福康乐、GH3(老年维生素H3)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提高儿茶酚胺水平,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平衡,增强记忆功能。普鲁卡因临床上主要用于局部麻醉。1957年,在德国国际治疗学术大会上,罗马尼亚巴洪老年病研究所所长阿斯兰教授发表有关GH3研究结果,随后50多个临床医疗报告陆续得到报道,证实GH3对老年人病症的预防和治疗确实具有特殊的功效。世界各国医学专家对GH3进行试验后,均证明疗效卓著,具有延年益寿之功效。自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发现普鲁卡因是单胺氧化酶(MAO)的抑制剂后,对它作为抗氧化剂及MAO抑制剂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因为MAO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中,特别是肝、肾、脑等组织中含量较高,其作用是使机体内的胺类氧化形成醛类,同时产生H2O2和NH3。由于MPTP(1-甲基-4-苯基-1,2,5,6-4氢基吡啶)是MAO的底物, MPTP在单胺氧化酶B(MAO-B)作用下氧化生成MPP+(1-甲基-4-苯基吡啶)。后者引起细胞神经毒性,干扰线粒体呼吸功能,使细胞受氧化损伤,并对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有选择性损害作用,引起帕金森氏病。大量实验表明,人到35或45岁后机体内MAO -B活性显著上升,而使单胺类递质不足并产生大量H2O2,进而产生毒性更大的OH-,使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最终加速人体老化或患病。所以,普鲁卡因作为MAO的抑制剂可阻断MPTP的氧化和H2O2的产生,从而起到延缓衰老和改善老年性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作用[13]。

4.2 激素类制剂

4.2.1 褪黑激素

又称为美拉托宁,可调节其他激素在机体内每天昼夜节律性变化,其作用如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调节因子,能增强或抑制许多不同细胞对其他外来信号的反应性。褪黑激素也是一种自由基强有力的清除剂,能防止组织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褪黑激素的增龄性下降及循环中褪黑激素的水平均可受到药理和生理活动的影响。现已明确,限食能提高褪黑激素的水平,并可防止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动物实验及细胞培养都表明,褪黑激素可明显影响老化的某些环节和老化的相关疾病[14]。褪黑激素能改善大脑和免疫系统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改善大脑和免疫系统功能。

4.2.2 脱氢表雄酮

为正常成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甾体,是性激素的前体,并不具有雄激素的生物活性。在血浆中以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S)形式存在,DS是一个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个体指标,具有增龄性减低的特点。口服小剂量DS可降低血脂水平及食欲,提高脑记忆功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等,临床主要用于老年人的抗衰防老。

4.2.3 人类生长激素

为由垂体前叶提取的水溶性蛋白,为191个氨基酸组成的单链多肽。静脉注射本品后,在血循环中半衰期为20~30min,存留于组织内的时间较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生长激素由垂体前叶产生,其分泌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控,包括下丘脑所分泌的生长激素释放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等。促使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的因素有:睡眠、体力活动、精神激奋和低血糖等。生长激素可通过促进长骨的软骨生长进而使动物骨骼长度增加,对于代谢也有广泛作用,如促进蛋白质合成,拮抗胰岛素的效应,妨碍葡萄糖的摄取与代谢(致糖尿病作用),引起氮、磷、钠、钾等滞留等。临床主要用于生长激素缺乏性侏儒症,也用于60岁以上老年人的抗衰老。

4.2.4 溴隐亭

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促乳素分泌抑制剂,其应用范围可分为内分泌病学适应证和神经病学适应证两种。与抗衰老有关的是其神经病学作用,具有多巴胺能活性,可激动多巴胺受体,使纹状体内的神经化学恢复平衡。在使用较高剂量时,能有效地治疗因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缺乏引起的帕金森病,可改善震颤、僵直、活动迟缓和帕金森病任何阶段的其他症状,通常疗效可保持多年。与左旋多巴合用可加强抗帕金森病的作用,并可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对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发生疗效减退或产生不随意的异常运动(如舞蹈病样运动障碍和疼痛性张力障碍),用药末期失效和出现“开关”现象的患者,溴隐亭均可获得满意疗效。溴隐亭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常有的抑郁症,与其具有抗抑郁作用有关。

4.3 中医药

中医理论中对衰老的机制也有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认为衰老首要是肾虚,其次是脾虚,再次是气血两虚。所以补肾、健脾、益气是延缓衰老的基本途径,活血化瘀是延缓衰老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国内外对抗衰老中药进行了大量研究,初步提示了中药抗衰老的优势所在,但由于抗衰老本身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目前中医药的疗效尚缺乏可靠的临床研究资料。

5 结论

抗衰老已成为21世纪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衰老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的抗衰老药物与衰老机制的学说一样是多种多样的,虽都有一定疗效但很难有一种药物能兼顾到衰老的多个方面。衰老本身是缓慢发生于整个机体多系统、多脏器的结构破坏和功能紊乱,这正与中医药的作用特点相契合,因而中医药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应从中国古代医籍中整理和发掘有效方法,并将传统抗衰老理论与现代医药学测试手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兼有传统与现代特色,找到理想的抗衰老方法。

【参考文献】

1 Adachih,Ishiin.Effects of tocotxienol on life span and pro-tein caxbonlation in Caenoxhabditis elegans.J Gexotol A Biol Sci Med Sch,2010,55(6):280-285.

2 Kathleen M Fairfield,Robert H Flethcher,于黎华.维生素与成人慢性疾病的预防 .美国医学会杂志·中文版,2008,22(1):37-44.

3 Cantuti-Castelvetri I,Shukitt-hale B,Joseph JA.Neurobehavioral aspects of antioxidant in aging.Int J Dev Neurosci,2009,18(4-5):367-381 .

4 Floyd RA,Hensley K.Oxidative stress in brain aging.Im-plication for therapeutics of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Neuro biolaging,2010,23(5):795-807.

5 Espoito E,Rotileo D,Dimatteo V, et al.A review of specific dietary antioxidants and the effects on biochemical mecha-nisms related to neurodegenerative procese.Neurobio aging,2009,23(5):719-735.

6 付三仙.糖尿病住院患者营养治疗状况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郑州大学报医学版,2005,40(1):142-144.

7 Zhu M,De Cabo R,Anson RM,et al.Caloric restriction modulates insulin receptor signaling in liver and skeletal muscle of rat.Nutrition,2005,21(3):378-388.

8 梁惠芳,柳启沛.175例60~79岁老人核黄素营养状况及抗氧化指标的研究.营养学报,2009,21(2):143-148.

9 刘欣,胡朝辉.氧化-抗氧化体系与不同类型白内障之间关系.广东医学,2007,22(7):594-595.

10 刘蕙珍,雷俊阳.PHA及rhIL-2对新鲜分离肝细胞体外实验观察.川北医学院学报,2006,11(4):59-60.

11 张惠英.脑活素治疗脑血管疾病临床分析.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6,3(6):690-691.

12 任军.尼麦角林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140例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128-129.

第2篇

关键词:儿科门诊;抗菌药物;药物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35-01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是一所较大的综合性二甲医院,其用药情况在全地区同行业中具有相对的代表性。随机抽取2009年2月-2010年2月河池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处方中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及抗菌药物的种类,计算含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和单用或联用的处方数与含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比例,并进行讨论分析。

2 结果

2.1 含抗菌药物处方的比例和抗菌药物单用及联用情况见分析。儿科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率为64.8%,所用的抗菌药物分为九大类24种,其中青霉素类:苄星青霉素、青霉素钠、氨苄西林、复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羟氨苄、头孢噻肟钠;大环内酯类: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氟哌酸;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抗真菌类:制霉菌素;氯霉素类:氯霉素;其它类:甲硝唑、黄连素、磷霉素。其中β-内酰胺类处方药品数所占的比例大,为41.24%。两种常见抗菌药物联用,常见的配伍方式有7种,含复方新诺明的配伍方式最多有6种。

2.2 常用抗菌药物前10种排序情况分析其中:青霉素类使用率最高(有5个品种),其次是磺胺类(复方新诺明),再次是大环内酯类(无味红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有2个品种)。拥有干糖浆剂型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

3 讨论

3.1 青霉素因其疗效高、毒性小,价格低廉等优势,仍作为革兰氏阴性及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的首选药,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复方新诺明抗菌谱广,疗效确切,使用方便,一般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上应用很多;头孢菌素类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革兰氏阴性杆菌都有作用,而且对耐酸金葡菌有良好抗菌作用,在临床上也很受欢迎。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头孢氨苄、阿奇霉素等拥有干糖浆剂型,在我院儿科门诊很受欢迎。因发病多是学龄前儿童,易于吞服的液体剂型,如干糖浆、糖浆剂、滴剂、合剂、混悬剂等比片剂胶囊剂更方便,口服比注射更易为小儿所接受,所以对这类型药品开发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发展潜力。

3.2 抗菌药物在我院儿科门诊的应用是比较规范的、合理的,只有11.63%为两联用药,基本未发现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患者多为急性呼吸道感染。WHO在控制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方案中推荐使用复方新诺明、氨苄和羟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和邻氯青霉素、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以及氯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七种类抗生素,而对小儿的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原则是休息、对症治疗和家庭护理,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病灶如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外,一般不选用抗生素[1]。本院治疗呼吸道感染患儿所选用的抗生素与WHO推荐的基本一致,而且对抗菌药物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β-内酰胺类的致敏性,氨基糖甙类的耳毒性,大环内酯类的肝肾毒性和氯霉素类的造血系统毒性等等,临床医师都给予高度充分的重视,但是由于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量多而广,品种多,更新快,各类药品之间相互作用复杂,所以在用药上存在某些不足:如最常见的抑菌药复方新诺明或红霉素与繁殖期杀菌药(如青霉素、头孢菌素)联用,由于前二药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而青霉素对静止期细菌作用弱,因此,这是一个药理性配伍禁止的典型[2]。在儿科临床上应用,有不合理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有9张小儿处方使用了氟哌酸,据有关文献报道[3],喹诺酮类药物可引起骨病变,对未成年儿童骨发育有影响,不宜用于孕妇及18岁以下儿童。另外,偶见青霉素钠或头孢唑啉钠以10%GS作为溶媒静滴,这往往能使主药分解增快而导致疗效降低。

3.3 处方中所用抗菌药物用药剂量基本符合常用量范围。有关专家强调,青霉素钠静脉给药应间歇给药,每日剂量至少分为2~3次给药[5],我院儿科门诊基本上都是每日剂量分2次静注,但偶尔也发现有青霉素钠1日剂量1次静脉给药的方法,因厂家推荐一般感染剂量为每天2.5~5万U/kg,分2~4次注射,所以一次性给药使得用药剂量偏大,而青霉素钠偏大剂量用药后,可致明显的血液电解质变化。儿童的调节机能比成人差,应引起注意。另外,由于青霉素钠在体内代谢及排泄极快,使1日内大部分时间血药浓度低于MIC,有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故此种给药方法应尽量避免应用。

3.4 某些新型的抗菌药以其高效、广谱、低毒等优势逐渐应用于儿科临床,如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钠,头孢羟氨苄;青霉素类的哌拉西林,复方氨苄西林,还有其他类的磷霉素钠。

3.5 一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如预防用药比重增大,致使耐药菌株增加。因此对发热患儿应摒弃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同一抗菌药多种品牌使用混乱的情况,也应引起注意;作为临床医师在选用抗生素时,应充分考虑病原特点,药物抗菌谱以及患儿机体情况,加强对致病菌的判断,提高诊断率,严格掌握指征,慎重选择使用,确需联用时,也应充分考虑各药物之间的生化活性和毒性的相互影响,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赵信联.我院2009年1~9月基本药物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房,2010,04,376-377

第3篇

目前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已发现有600种以上的药物可引起肝损害[1]。因此回顾分析5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能早期发现、早期停药及合理治疗药物性肝病,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结果引起肝病的药物品种繁多,以抗结核药物最为常见,大多数单纯性药物性肝病经保肝及对症治疗2周,肝功能多能恢复正常。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不盲目使用保健品及减肥药,对降低药物性肝病的发病率有好处。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99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药物性肝病患者56例,发病在用药后1~10周,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16~75岁,平均46.8岁;病程4~23天。其中11例用药前为乙肝病毒携带者,2例用药前为丙肝病毒携带者,5例用药前有轻重不一的脂肪肝,>60岁的患者14例。①引起肝病的药物:抗结核药物15例(26.78%),中药13例(23.21%),抗生素10例(17.85%),解热镇痛药7例(12.50%),保健品及减肥药4例(7.14%),药物不详7例(12.50%)。②临床表现及体征:乏力35例(62.50%),纳差27例(48.21%),发热15例(26.78%),恶心呕吐19例(33.92%),皮肤瘙痒11例(19.64%),无任何症状7例(12.50%)。黄疸21例(37.50%),皮疹8例(14.28%),肝大15例(26.78%),脾大6例(10.71%),腹水征阳性2例(3.57%)。③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升高11例(19.64%);血生化肝功能中转氨酶升高56例(100.00%),最高达1278U/L;白蛋白降低12例(21.42%,总胆红素升高31例(55.35%),直接胆红素升高31例(55.35%),碱性磷酸酶升高17例(30.35%)。B超示肝大15例(26.78%),脾大6例(10.71%),腹水2例(3.57%)。

诊断标准:有明确的应用药物史;症状有恶心、纳差、乏力、皮肤瘙痒、尿黄、发热、关节痛等表现,体征有皮疹、肝大、皮肤巩膜黄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有肝功能损害(ALT或AST增高,TB升高,DB升高、GGT、AKP增高);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甲型及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或原为HBSAG阳性及抗HCV阳性;除外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肿瘤结石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立即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或可疑药物,结核病患者肝功能损害不重的暂时不停用抗结核药。所有患者使用保肝降酶,如甘草酸二胺注射液150mg+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日,还原性谷胱甘肽1.2~1.8g+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次/日,其他如维生素C、ATP、辅酶A等,根据患者病情对症处理,治疗2周,复查肝功能,对肝功能未恢复的继续用药治疗,直至康复。

结 果

56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经过2周治疗,41例(73.21%)肝功能恢复正常,3例病情过重,治疗效果差,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12例肝功能均有明显好转,继续治疗2周,其中7例肝功能恢复正常,5例肝功能未完全恢复,继续治疗。

讨 论

药物性肝病的发生是药物自身的毒性、药物的剂量、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个体的免疫状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基础肝病等综合作用的结果。药物性肝病可引起所有类型的肝损伤病理变化,而肝内所有细胞均会受到药物的影响,有些药物甚至可能出现多种损伤表现。90%的病例表现为急性肝炎类型[1]。

本组病例,抗结核药物引发的肝损伤占26.78%,居首位,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抗结核药物是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文献报道,使用含INH、RFP、PZA的治疗方案时,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7.12%~25.10%,少数可发生重症肝炎[2],本组病例抗结核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还要稍高一点。在抗结核治疗前必须先检查肝功能和肝炎病毒学指标,必要时进行肝胆B超检查,慎重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化疗药物及剂量,严格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疗程[3]。目前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且患病的大多数是农民,老年患者也较多,由于文化水平及生活水平低,加之经济困难,这就使得多数农民患者不能及时检测肝功能,同时不遵守医嘱,用药不规则,从而使抗结核药物发生肝损害的几率上升。

中药引起的肝损害占23.21%,居第二位。既往大家认为,中草药不良反应少,而忽视了其潜在的危害性。近年来有关中草药肝毒性的报道日益增多。综合文献报道,黄药子、雷公藤、千里光、苍耳子、川株子,贯众、一叶秋碱等均可引起肝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4]。特别是广大农村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不需要治疗,而盲目的采用中药治疗乙肝,结果一部分人用药后发生肝损害,这与基层乡村医生技术水平不高,使用中药配伍不合理,使之产生肝毒性,引起中药性肝损伤。

抗生素引起的肝损伤占17.85%,居第三位,这可能与近几年基层医生滥用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有关。

综上述,由于药物性肝病无特效治疗,早期停用药物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提醒广大临床医生遵守抗生素使用原则,遵守中药配伍禁忌,特别是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及使用中药治疗前常规检查肝功能,尽量选用对肝脏损害小的药物,而且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以早期发现,早期停用药物及进行相应治疗;还应加强广泛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针对广大农民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他们一定要遵守医嘱,不要自行乱用药,不要盲目使用保健品及减肥药,以免造成肝损害,对原有肝病的患者用药更要慎重,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0-2001.

2 黄伟,黄汉平.53例结核药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化疗药物杂志,2004,17(4):334.

第4篇

资料与方法

选择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1274例肝功能异常者,其中重症药物性肝炎106例。男82例,女24例,年龄35~78岁,平均56.5岁。106例中有肝脏病史34例,无肝脏病史72例;其原发性肺结核10例,继发性肺结核88例,结核性胸膜炎8例;初治结核82例,复治结核24例。

诊断标准:①肝功能GPT在200UL以上(速率法),总胆红素在17.1mmol以上:②临床表现恶心、厌油、呕吐、纳差;③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④B超示肝肿大或缩小。

方法 观察患者有无基础肝脏疾病史和初、复、难治中重症药物性肝炎发生情况,重点观察重症药物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治愈情况等。

结果

106例患者临床特点:①106例肝功能GPT均>200uL,胆红素在20mmol以上:②106例均出现巩膜皮肤黄染,恶心、呕吐、厌油、纳差、乏力、发热症状;③96例有电解质紊乱;④76例有腹胀、腹泻或大便干结:⑤B超示肝肿大48例,缩小58例,其中肝穿病理提示肝坏死24例:⑥死亡32例(18%),死亡中有肝病史者22例(68.8%),无肝病史者10例(1.2%)。

106例患者一般在用药后1~3个月出现症状,部分病人因早期症状较轻而未引起重视,继续用药治疗,还有部分病人早期出现恶心、呕吐,甚至巩膜轻度黄染,但由于害怕影响结核病治疗而私自坚持用药而导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治疗一般给予停用结核药,给谷胱甘肽、甘利欣、茵栀黄、激素及对症处理。一般肝功能GPT和胆红素恢复正常至少需2个月以上,其中60~90天60例,91~150天14例,32例因急性肝衰竭治疗无效而死亡。

讨论

本文对106例重症药物性肝炎进行分析发现:①既往有无肝脏疾病史者出现重症药物性肝炎的比率无明显差别,与一般肝功能损害比较有所不同,但有肝病史者死亡率明显高于无肝病史者:②出现时间多在90天以内;③临床症状较明显,有发热及黄疸等:④老年患者预后较差。轻症药物性肝炎采用护肝治疗,一般都在1个月内肝功能恢复正常,而重症药物性肝炎并发症多,患者死亡率高,本文报道为30.18%。有人报告抗结核药物急性肝坏死5例,3例死亡,另2例经抢救治疗130天以上肝功能恢复正常。

通过对结核药物致重症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提示在抗结核治疗中,必须密切监测肝功能变化,及早发现肝功能异常,一旦发生严重肝功能损害者,必须停用全部抗结核药,经治疗正常后选用对肝脏毒性作用较小的药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第5篇

【关键词】

抗菌药物;儿科;合理应用

作者单位:014040包头市中心医院药剂科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应用日益普遍,其中药物不合理应用所导致的抗药菌株的出现和治疗效果下降也日渐得到临床药物工作者的关注。儿童的组织器官处于发育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有些药物在婴幼儿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与成人相比有明显差别,在药物临床应用中缺乏足够的科学实验数据的指导,因而更易出现药物尤其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临床小儿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1 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情况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应用率普遍高于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所要求的50%以下,明显高于国际标准(WHO建议<30%)[1,8]。陈海燕[1]随机抽取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2008年6至2008年12月门诊儿科处方1196份,发现其中抗菌药物处方824张,占68.60%。马庆惠[2]对西昌市人民医院儿科2008年10月1日到2008年12月31日门诊及住院患儿随机抽查1200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有970张患儿处方使用了抗生素,占80%。朱红丽等[3]抽取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7~9月儿科门诊处方2595张次, 含抗菌药物处方1074张次,占抽取处方总数的41.39%。于晓凌和吴丽芳[4]收集厦门市第二医院儿科2008年5~12月出院病历2403份,回顾性分析其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41%。吴宏卫等[5]随机抽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12月出院儿科病历579份, 结果显示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0.3%。展翔[6]随机调查郑州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患儿200份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0%。

2 儿科常用抗菌药物的选择

鉴于患儿解剖生理的特点[7],医生在选用药物时尤其注重选择安全性和可靠性强的药物,因此在医院儿科涉及抗菌药物的处方中以应用β-内酰胺类(尤其是二、三代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陈海燕[1]统计中未见使用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以广谱青霉素与β-内酰胺类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和第2、3代头孢菌素为主。马庆惠[2]发现临床使用以头孢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朱红丽等[3]调查发现使用频率占据前5位的药品分别是依托红霉素片、头孢克肟干混悬剂、头孢克罗咀嚼片、阿奇霉素分散片、氨苄西林丙磺舒胶囊。于晓凌和吴丽芳[4]调查发现患儿住院期间使用抗菌药物全部为静脉滴注,静脉用药为头孢唑肟、头孢曲松、红霉素等,出院带口服抗菌药,药物的选择多为阿奇霉素或头孢菌素类。吴宏卫,等[5]调查统计发现儿科抗菌药物的应用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以第3代头孢菌素和广谱青霉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方制剂为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以阿奇霉素为代表的第2代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展翔[6]调查反映儿科抗菌药物主要是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头孢类应用最多。

3 儿科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联合用药[5]的指征为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或不能进行细菌学诊断的病例扩大抗菌范围;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可能者;联合用药使毒性较大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等。其目的是发挥药物的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对一般的细菌感染,使用一种敏感药物比较好,这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或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可考虑联合用药提高疗效。调查发现,儿科抗菌药物应用以单联用药为主,较少二联用药,基本无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记录,遵循了可用一种药物治疗时不用两种药物治疗的原则[1,9]。朱红丽等[3]统计发现联合用药占抗菌药物总处方数的1.77%,其中二联抗菌药物的处方占抗菌药物总处方数的1.68%,三联抗菌药物占抗菌药物总处方数的0.09%。展翔[6]调查发现使用单一抗菌药物的应用占全部使用抗菌药物的90.2%,其他为二联用药,无三联或三联以上用药。

4 儿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4.1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使不同作用的药物相互协调、加强药物的疗效,以期获得最佳治疗结果。但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青霉素为繁殖期杀菌剂,而红霉素为速效抑菌剂,故不宜联合用药;青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物联用,可对付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双重感染,但同时杀死正常菌群[10]。因此不合理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给患儿家长加重经济负担,更有可能增加耐药菌株产生的风险,尤其对抵抗力弱的患儿,造成巨大危害,必须加强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的监测、分析制度。

4.2 剂型选择不合适 由于患儿对药物的顺应性差,在儿科涉及抗菌药物应用的处方中常使用针剂,对需要出院带药服用的抗菌药物,给药时应考虑使用口感较好、方便患儿使用的儿童剂型的药物。

4.3 抗菌药物错用或滥用 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抗生素的依赖,并且多为经验用药[3],表现为习惯将抗菌药用于病毒感染或无明显适应证的疾病[11]以及将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预防性用药。

抗菌药物是儿科门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合理应用可治愈和挽救患儿的生命,但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则会导致一系列危害,如诱发细菌耐药、损害人体器官、导致双重感染、浪费药物资源等。同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还体现医院合理用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建议临床医师一定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充分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与药效学特点,有针对地、稳妥地选用相应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同时注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减少双重感染机率。医院注重监测控制菌株耐药性,延缓用药升级,严格执行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促进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陈海燕.某院门诊儿科抗菌药物应用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09,7(17):82-83.

[2] 马庆惠.我院儿科处方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3):131-132.

[3] 朱红丽,陈保红,穆晓燕.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9):95-96.

[4] 于晓凌,吴丽芳.儿科住院病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儿科药学杂志,2009,15(2):42-43.

[5] 吴宏卫,蔡琳,郑芳芳. 我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3):240-241.

[6] 展翔. 抗菌药物在儿科的应用情况调查分析.医药论坛杂志,2009,9(30):57-58.

[7] 王春华. 重视小儿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305.

[8] 胡昌勤.抗生素在滥用与质量监控之间游离.中国处方药,2005,12(12):21-22.

[9] 杨玉凤.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8):2262-2263.

第6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回顾性 分析合理用药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6月药剂科临床药学室收集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患者166例,男76例,女90例。

方法:将收集的ADR报告,按患者年龄、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布、药品剂型、累及的器官、系统临床表现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结 果

年龄比例:不同年龄阶段都有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年龄3个月~82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ADR发生高(30.72%)。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的发生:由统计结果可知,由静脉滴注引起的ADR较高(63.25%),其次为口服给药(33.13%)。

引起ADR的药物种类:引起ADR的药物共46种,其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92例(55.42%);其次是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21例(12.65%);生物制剂引起的ADR排第3位,13例(7.83%)。

ADR的临床表现:ADR累及的器官主要包括皮肤及附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其中,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最为常见,ADR通常是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体累及的器官及系统,见表1。

引发ADR的前10种药品及临床表现,见表2。讨 论

根据统计结果,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的ADR发生高(30.72%),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用药较多,有80%以上的老人常年需要药物维持。老年人药动学参数的改变使血药浓度常保持在较高水平,体内的自我稳定功能减弱,药物效应相应增强,各系统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多种药物敏感性增高,而机体免疫功能退化,易出现变态反应。

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ADR的临床表现居首位的是以皮疹、瘙痒、红肿为主的皮肤及附件损害。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而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各种药疹主要为变态反应所致,而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的本身即为全抗原,有的则是半抗原,进入人体后较易引起变态反应[1]。

引起ADR的前10种药物中抗菌药物占7种。166例ADR报告中,由注射剂静脉给药引起的105例(不同给药途径比例的63.25%),说明我院注射药物应用广泛。注射药物可直接进入体内,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作用强烈,ADR较其他给药途径多。该给药方式本身存在注射部位刺激、输液反应等。由于静脉滴注给药可使药品直接进入人体,且静脉滴注给药产生ADR的直接诱因较多,如内毒素、PH值、渗透压、微粒等,因此为预防或减少静脉给药的ADR,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正确选择给药途径,确保用药安全[2]。

报告统计中发现,克林霉素引起的16例不良反应中有口苦6例,(药物用法为1次/日,1.5~1.8g/次,1.5小时滴完)。发生ADR可能与药量过大有关。建议医师应根据药物说明书和药物半衰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占20.83%。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患者造成损害。医师开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166例ADR报告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报告有21例(12.65%),直接入血的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尤其复方注射液组分更繁杂,中药的有效成分不明确,还混杂大量未知其安全性的成分,中药注射剂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评价。

参考文献

1 毛叶萌,刘建安,葛秀琴.上海大华医院门急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4,4(2):170-172.

2 梁建成,黄义昆,张三平,等.161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医学文选,2005,24(2):48-49.

第7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回顾性总结;系列病例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1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上半年门诊及病房收集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68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病人基本情况及ADR发生率 168例发生ADR的病人中,男性患儿99例(58.93%),女性患儿69例(41.07%),男性患儿与女性患儿发生ADR的比例约为1.43∶1。各年龄组的ADR发生率不同,其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见表1。

2.2 不良反应涉及药品种类及例数 168例不良反应中,单一用药133例(79.17%),联合用药35例(20.83%),联合用药可增加ADR的发生率。引起ADR的药物共计74个品种,其中中药制剂3种,其余均为西药制剂;口服药品25种;按其药理作用分13类(见表2)。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占首位,122例(72.62%),涉及39种药物(见表3),其次为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为9例(5.36%)。

2.3 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较多,以皮肤系统的各种皮疹最多,病例127例,占75.60%,提示皮疹是临床最常见的ADR;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次之(见表4)。表1 年龄分布及构成比表2 不良反应涉及药物种类、病例数及构成比表3 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品种及例数 表4 不良反应分类及临床表现

2.4 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5例,占总数的2.98%。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肝功能损害及严重药疹。注射用阿奇霉素(齐宏)、头孢呋辛(达力新)各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拉莫三嗪片(利必通)引起严重药疹1例,布洛芬口服液(美林)引起肝损害1例,这4例严重不良反应经过抢救治疗均恢复正常。另外1例为外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穿琥宁引起过敏性休克来我院抢救,因多器官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谨慎。

转贴于

3 讨论

3.1 本组不良反应报告中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占首位 主要是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抗菌药物的广泛大量应用,使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多,提示临床医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在使用药物前要详细询问患儿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2 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来看,以皮肤过敏反应最多 这可能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皮肤反应的临床表现易于观察和诊断,且不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二是药疹是变态反应所致,目前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解热镇痛药、抗癫痫药等,它们的抗原性较强,最易引起该类反应。尽管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但是病情较轻,一般予以停药或治疗症状即消失。其中1例为严重药疹,经住院治疗后痊愈。

3.3 联合用药不良反应 本次调查中,联合用药占20.83%。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甚至引发ADR,对病人造成损害。临床联合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但潜伏巨大安全隐患。ADR的发生率常随着联合用药种类的增加而增高,当联合用药超过4种时,ADR的发生率呈直线上升[1]。提醒临床医师给病人开处方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3.4 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 唯一1例死亡病例为外院使用中药制剂穿琥宁注射液所致,来我院急救中心抢救无效死亡。由于中药成分比较复杂,其所含蛋白质或生物大分子作为过敏原导致过敏反应发生[2],另外,剂型的改变容易导致成分发生变化,很有可能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提示临床医生,儿童应用中药注射剂应慎之又慎。

3.5 尽管一些ADR具有不可预测性(B型ADR),但是多数的ADR是可以避免的,要求临床医生用药前问清病人的ADR史,家族过敏史,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等,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把安全用药放在合理用药的第一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探讨分析

随着药物的更新换代,我们发现临床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复杂、多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康复, 因此,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和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通过全面了解药品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及科学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防范,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就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均按国家ADR监测中心的1998年版报告表进行填写[1],依次登记患者的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引起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ADR既往史、家族史、用药情况等。

12 方法 将我院2002年1月~2010年5月收入院的100例ADR患者按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的临床表现、致病因素等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 男33例,女67例,年龄3~85岁。通过统计记录:0~20岁占ADR总例数的158%,21~60岁占ADR总例数的65%,61岁以上占ADR总例数的192%

22 ADR的临床表现

221 精神、神经症状 常表现为意识障碍、幻觉、类精神分裂症状态、类抑郁状态、类躁狂态、类神经衰弱症状群(包括癔病发作)等。现在多通过一般治疗法、抗精神症状药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从而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感染、治疗精神异常。

222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多由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液、抗变态反应药和等引起。它以发病迅速、病情重为主要特点,医务人员应该秉承预防为主的原则,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

223 锥体外系病变 锥体外系病变可发生肌张力改变和不自主运动两大类症状[2]。多种抗精神病药物、抗组胺药物、抗癫药物、中枢性镇吐药物及少数钙离子拮抗剂等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并通过对各种神经递质功能的影响,使其发生肌张力障碍、震颤及肌阵挛等复杂多样的锥体外系反应症状[3]。主要表现为急性肌张力障碍、肌阵挛、帕金森综合征等。一旦发生,立即停止导致ADR的药物,给予抗乙酰胆碱药物等,从而缓解症状。

224 其他 还表现为胃肠道反应,由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皮肤瘙痒、心悸、头晕等。

23 ADR的药物种类 包括抗感染药物、循环系统药、血液系统药、中枢系统药、激素类药、抗肿瘤药、中药等。研究表明,抗感染药物是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品。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临床应用非常广泛;②医护人员对抗感染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没有足够的认识。对临床用药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导致用药的不安全性;③临床上不合理的用药,加大了不良反应。另外,在使用各种药物时,应该注意药物的注意事项,如使用镇静、安定类药物时,需忌酒,酒会严重抑制中枢,甚至导致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24 ADR的诱导因素 ADR的发生多种多样,导致它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如药理作用、药物杂质、药物添加剂、用药的剂量和连续用药时间等药物方面的因素;患者生理改变、病理状态的改变、敏感性、个体特异性及特异质反应等机体因素;饮食或环境因素等均会使药物的吸收受到影响,从而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如酒与利福平、红霉素和抗血吸虫药等合用,使毒性加大,导致肝脏的损害等。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4]。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它由多方面因素调节和支配,以复杂、多变为特点, 随着科学的进步 ,我们将会不断研究,从而揭示药物不良反应更深层次的发生机制。研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女性,在21~60岁多发,老年人的比例也相对较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主要脏器功能逐渐减弱,胃肠及肝肾功能衰退,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使药物在体内的药效学和药动学发生明显变化,使药物半衰期延长,体内大量蓄积和毒性增加,极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5]。医护人员在对待药物不良反应时,应该以科学、严谨态度,认真监测和准确报告、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和及时处理ADR的临床症状,找出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等,为解决药物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医护人员应广泛、深入的加强ADR的宣传教育,在必要的情况下辅以血药浓度监测,以及心、肝、肾功能的监测,甚至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以实现个体化给药[6],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和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周知实用预防医学,2009,16(2):529

[2] Peter Duus著.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刘宗惠,胡威夷,等译.海洋出版社,1995:236247

[3] 安得仲神经系统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18622

[4] 朱敏,王艳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448449

第9篇

【关键词】 抗菌药物;限定日剂量;药物利用指数;医院;用药分析

药物利用研究是临床药学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目的是通过对医院用药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利用情况,增强医师合理用药意识,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笔者采用WHO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1]对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药物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和讨论。

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为我院2006年3月1日~2006年9月1日住院病人,其中普外科21例,妇科15例,腔镜科11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19岁~73岁;平均住院日(13±5)d。记录病人以下情况:①病人一般情况,包括科别、性别、年龄、出入院时间、入院诊断;②用药情况,包括用药种类、药名、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用药目的、抗感染疗效、联合用药及用药合理性评价。

2 方 法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用药是否合理。要求:有绝对适应症;药物选择正确;细菌对所选药物敏感;用法用量正确,用药途径正确;联合用药无拮抗、不增加毒性;围手术期用药时间合理;疗程为病人感染症状、体征消失后体温、白细胞计数正常后72 h~96 h。有规定疗程的疾病,执行规定疗程并达临床治愈标准。在剂量方面以DDD和DUI作为判断医生是否合理用药的标准,其中DDDs=药物总量/DDD,DUI=DDDs/用药总天数,DUI≤1为用药合理,DUI>1为不合理用药[2]。DDD值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5版)和《中国药典》(2000版)成人每日平均维持剂量确定。未收载的其他药品按药品说明书推荐剂量来确定。

3 结 果

3.1 抗菌药物利用概况

本次调查的抗菌药物DDDs居前17位的均为注射剂,口服抗菌药物使用较少,其DDDs值排序位于20位之后,所用抗菌药物涉及23个品种。主要抗菌药物利用情况见表1。

3.2 不合理用药情况

3.2.1 剂量不合理 有9例病人剂量过大,如头孢曲松钠半衰期为7 h~8 h,常规剂量每日2.0 g,一次静脉滴注即可。可医师处方中对大部分轻症感染病例给予每日4.0 g~6.0 g,每日两次静脉滴注,不仅对疾病治疗无益,而且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3.2.2 选药不当 有12例病人抗菌药物选择不恰当,如病人过敏史记载对氨苄西林过敏,治疗时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静脉滴注。术前预防用药选择三代头孢菌素类居多,如头颈部四肢手术,应考虑葡萄球菌的感染,首选一代头孢菌素类为预防用药。

3.2.3 疗程不当 有10例病人疗程过长,8例病人疗程过短。抗菌药物的使用疗程应根据病种、感染程度轻重和临床情况而定,一般持续至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退后3 d~5 d。用药72 h后疗效不明显时,应及时更换药物,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调整用药。本次调查抗生素使用疗程过长主要表现为手术病人术后用药时间长,如腔镜科胆囊摘除术的病人抗菌素平均治疗天数为4.2 d,普外科急性阑尾炎、慢性胆囊炎切除术的病人抗菌素平均治疗天数为7.5 d,预防用药时间过长。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病人预防用药时间为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48 h,而本次调查疗程过短(用药时间小于48 h)者8例。

3.2.4 用法不合理 在调查中盐酸克林霉素的用法多为药物1.2 g加入到100 mL液体中静脉滴注,正确用法应为0.6 g加入到不少于100 mL液体中缓慢静脉滴注。用药中应考虑经济性原则,如呼吸科个别中、重度感染的病人在感染控制后从注射给药转换为口服给药,不仅疗效不降,还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3]。

3.2.5 其他不合理用药 临床上频繁换药7例,占6.48%。这些病例都是在病原菌不明的情况下,2 d~3 d更换一种抗菌素,特别是同类药物之间的频繁更换。调查病例中对特殊病理生理条件下的病人,未按抗菌药物的药动学特点选药。

4 讨 论

调查结果表明,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比例最高,但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频繁使用会造成耐药的流行。从我院细菌室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来看,头孢他定、头孢唑肟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逐年增加,临床医生应给予重视。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但已有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流行的趋势,使用也应谨慎。

参考文献

[1]张崖冰,胡善联. 限定日剂量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J]. 卫生经济研究,2001(4):15.

[2]邹豪,陈盛新. 药物利用评价的内涵及方法[J]. 药物实践杂志,1996,14(5):305.

第10篇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临床特点;分析;中药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021-02

Clinical analysis of 128 cases with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HU Zhim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Taojiang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Taojiang 413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128 cases with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various drugs which could result in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25.00%) and anti-tuberculosis drugs (20.31%) taking the maximum of proportion. There were 75 cases with liver cell type, 36 cases with bile stasis type, and 17 cases with the mixed type. As to the onset time, there were 5 cases (< 1 week), 11 cases (1-5 week), 46 cases (6-12 week), 35 cases(13-19 week), 7 cases (20-26 week), 15 cases (27-33 week) and 9 cases (> 33 week). 115 cases had good prognosis, while the other 13 cases had bad prognosis including 12 patients with severe hepatitis and one death. Conclu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and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re the main kinds of drugs, which can cause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and the liver function of patients taking these drugs should be regularly detected.

[Key words] 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Analy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在临床上表现症状多样,可表现为发热、皮疹、黄疸以及转氨酶升高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西方国家,由药物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占全部肝功能衰竭患者的10%~52%。有文献报道显示,药物性肝病占所有药物损害病例的10%~15%[1]。由于药物性肝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实验室检查又缺乏特异性,因此常常易导致漏诊、误治。现对本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入院的12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8例,均为本院于2002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72例,女56例,年龄15~73岁,平均年龄49.1岁。<20岁患者12例,占9.38%;20~40岁者38例,占29.69%;41~60岁者57例,占44.53%;61~80岁者21例,占16.41%。

1.2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其中无症状,仅查体发现肝功能异常者8例(6.25%),乏力、纳差72例(56.25%),恶心、呕吐43例(33.59%),发热11例(8.59%),皮疹、皮肤瘙痒25例(19.53%),右上腹不适或胀痛38例(29.69%),尿黄8例(6.25%),不同程度黄疸45例(35.16%),所有患者病毒学指标均为阴性。

1.3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嗜酸粒细胞增高78例(60.94%);(2)肝功能:转氨酶升高128例(100.00%),天门冬氨酸转肽酶(AST)升高89例(69.53%),γ-谷氨酰转肽酶升高55例(42.97%),碱性磷酸酶升高61例(47.66%),乳酸脱氢酶升高61例(47.66%);(3)血凝:凝血酶原时间

1.4 治疗方法

本组12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经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病后,立即停止了使用有关或可疑的药物,卧床休息,采用高蛋白、高糖、低脂饮食,补充维生素B、C、E,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以补充肝内SH基因,淤胆可应用熊去氧胆酸、消胆胺、苯妥英钠、短期糖皮质激素等支持、对症等治疗。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本组12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中,经治疗后,115例患者预后良好,12例发生重型肝炎,1例老年患者死亡。

2.2引起药物性肝炎的药物名称及其构成百分比

本组128例患者中,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包括治疗肾结石、风湿和皮肤病等应用中草药及中成药、抗结核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肿瘤化疗药、降血脂药、降血糖药和抗生素类药物,所占比例如表1。

2.3临床分型

128例患者中,肝细胞型患者75例,胆汁淤滞型36例,混合型17例。

2.4发病时间

从用药到发病的时间,<1周患者5例,1~5周患者11例,6~12周患者46例,13~19周患者35例,20~26周患者7例,27~33周患者15例,>33周患者9例。

3 讨论

药物性肝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生仅次于药物疹和药物热,位居药物反应的第三,发生率在药物反应中占10%~15%。药物性肝病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原型及其代谢产物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致的医源性疾病,它是由药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和变态反应而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伤。其发生机制为药物的直接毒性、代谢异常和变态反应,即代谢特异体质和过敏特异体质。药物能够对肝脏引起损害取决于许多因素。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药物对肝脏的损害程度,二是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3-4]。

据相关资料统计,临床上能够引起肝损害的药物至少有500~1 000种。各类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比例国内外报道不一致,在本组资料中在能够引起肝脏损害的诸多药物中,其中中草药及中成药(25.00%)、抗结核药(20.31%)所占比例最多,分析其形成原因如下:(1)长期以来,人们的观念里一直都存在着一个误区,尤其在农村,他们认为中药无毒、安全、可靠,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目前对中草药的毒理学研究做得太少,中药的肝毒性可以是药物本身的或者是它的代谢产物直接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因此中草药的本身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5]。(2)抗结核药物也存在着致病的多种因素,因为有大多数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损害肝脏的作用,彼此都可以增加肝毒性,并且目前抗结核治疗的疗程长,而且联合用药,这些都导致了药物性肝炎的发生。文献中报道,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明显,联合用药其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高达17.2%~25.0%[6],少数能发生重症肝炎。因此作为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此类药物的适应证,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如发生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

药物性肝病的预防极为重要。因此,应尽量少用药,肝病患者对那些名目繁多的“护肝药”更不可滥用,同时应改变中草药无不良反应的观点,对于肝脏受损害的患者以及老年人、新生儿与早产儿应更加谨慎用药[7]。总之,我国是肝炎大国,更应该注意对药物性肝病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朱鸿杰,李星,杨孝顺,等. 38例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9):1730-1731.

[2] 陈成伟. 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J]. 传染病信息,2007,20(3):147-150.

[3] 张世强,刘涛. 药物性肝病诊治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12):1842.

[4] 欧大联,何林方,吴小平. 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炎12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22):3319-3321.

[5] 刘平. 中草药的肝损伤的问题[J].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4(12):2119.

[6] 李新成. 药物性肝炎临床治疗体会[J]. 吉林医药,2011,32(15):3015.

第11篇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致敏药物

[中图分类号] R758.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1-0152-02

药物性皮炎即为药疹[1],是不同的药物经多种形式途径进入人体后,引发不同黏膜、皮肤炎症的反应现象,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属于临床常见皮肤疾病。由于各种药物不断增多,且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药物性皮炎已经越来愈严重,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我院对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8例药物性皮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4月~2012年10月收治108例药物性皮炎患者,其中男44例,女64例,年龄4~86岁,平均(43.8±5.7)岁,其中有13例19岁以下患者,34例20~39岁患者,41例40~59岁患者,11例60~79岁患者,9例80岁以上患者。患者潜伏期平均13 min~8 d;主要原发病表现:肺部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咽喉炎、腹泻、盆腔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其中有51例患者出现发热现象,体温波动范围:37.2℃~40.0℃,皮损严重程度和热度呈现正相关;4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6例患者出现口、眼、、外阴黏膜累及,18例患者伴有胸闷、心慌、气促症状;33例患者的周围白细胞升高;18例患者转氨酶升高;7例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

1.2 皮疹类型

依据《皮肤病学》对皮疹类型进行分型;依据《新编药物学》对致敏药物分类。108例患者中,有71例麻疹样发疹型或猩红热型病例,抗生素类是主要的致敏药物;24例荨麻疹型病例,抗生素类是其主要致敏药物;3例固定型红斑病例,解热镇痛抗炎药类是其主要致敏药物;6例多形红斑型病例,抗生素类是其主要致敏药物;余下4例患者为紫癜、光感皮炎型。

1.3 治疗方法

患者中有32例采用钙剂、抗组胺药等非激素进行治疗,其他患者均采用地塞米松为主的激素治疗。并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对其实施电解质平衡、纠正水、控制感染等针对性支持治疗[2]。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药物性皮炎构成比情况

对不同性别组患者的药物性皮炎构成比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40~59岁年龄段的患者皮炎构成比最高,达38.0%,比其他各年龄段患者的皮炎构成比显著要高(P < 0.05)。见表1。

2.2 致敏药物和皮炎类型关系构成比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引发药物性皮炎的药物类型,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具有较高的构成比例,分别为35.2%、19.4%和1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解热镇痛类药物占据了13.0%的构成比,也是较常见的皮炎发生药物类型。见表2。

3 讨论

药物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品种药物,药物性皮炎逐渐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头孢菌素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青霉素类以及解热镇痛类等均属于主要的引发药物性皮炎的药物种类。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药物通过各种方式、途径进入人体,引发黏膜、皮肤等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现象即为药物性皮炎。患者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其他机体、系统的损伤。注射、口服是最常见的途径,除此之外还有外用、灌注等方式。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药物性皮炎发生和年龄、性别等有一定的关系。在本次调查中,108例患者中有64例女性患者,表明女性患者更容易引发药物性皮炎过敏反应[3]。各个年龄阶段的患者均有引发药物性皮炎的可能,据上述研究发现,20~39岁、40~59岁阶段发生皮炎的构成比较高,40~59岁年龄段的患者皮炎构成比最高,达到了38.0%,比其他各年龄段患者的皮炎构成比显著要高(P < 0.05)。

抗生素类是引起药物性皮炎的主要药物类型,特别是青霉素注射液[4],能够引发过敏休克迟缓反应,主要表现症状为麻疹样红斑、血管性水肿、瘙痒症、荨麻疹乃至剥脱性皮炎。研究中发现抗生素类药品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以及青霉素等具有较高的构成比例,分别为35.2%、19.4%和15.7%,他们之间并无显著差异。这应该和近些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广泛应用在临床治疗中有密切关系,且喹诺酮类属于新型合成抗菌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需引起临床医生充分的重视。

临床应注意:①用药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用药需谨慎,避免使用患者有过敏反应的结构相似药物,尽可能选用具有较低致敏性的药物[5]。②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药物性皮炎早期症状,例如:发热、红斑、瘙痒等,一旦发现需立刻停止用药,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确定为致敏药物。③对于确诊的药物性皮炎需及时进行登记,将其计入病例,叮嘱患者牢记在就医时提前通知医生[6]。

综上所述,药物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近年来出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临床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并停止使用可疑药物,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不同患者的不同程度皮疹现象,应采取合理、积极治疗,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用药合理性,积极预防交叉过敏和继发感染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斌. 50例结核药物性皮炎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4):120-121.

[2] 杨超美. 药物性皮炎80例临床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3-114.

[3] 林燕,陶红. 我院364例药物性皮炎回顾分析[J]. 中国药事,2008,22(9):831-832.

[4] 吉自敏. 药物性皮炎160例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139.

[5] 朱桂花,宋绪彬,王春英. 药物性皮炎的分类与防治[J]. 社区医学杂志,2011,9(3):18-19.

第12篇

【关键词】药物性皮损;致敏药;临床分析

随着新药的品种日益增多,临床上引起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的药品种类也不断增加。为了研究近5年来临床应用药物与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皮损的患者173例,其中伴有肝、肾、心脏及血液等系统损害者83例,发生率为56.1%,为探讨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分布、皮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变化趋势等,我们对83例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资料来源

资料为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院经确诊为药物皮炎伴系统损害的患者住院病历,共83例,占同期住院人数的0.82%,其中男47例,女36例,男女之比为47:36。

2结果

2.1年龄分布

83例患者,年龄最小者为9个月,最大者为92岁,中位年龄为44岁。0岁~9岁年龄组(4.7%),10岁~19岁年龄组(5.3%),20岁~29岁年龄组(11.6%),30岁~39岁年龄组(16.7%),40岁~49岁年龄组(26.4%),50岁~59岁年龄组(15%),60岁~69年龄组(12%),70岁~79岁年龄组(4.8%),80岁~89岁及以上(3.5%)。其中30岁~49岁年龄占大部分(41.4%),老年龄60岁~89岁及以上(20.3%)组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2.2药物性皮损类型与致敏药物之间的关系。 药物性皮损类型与致敏药物之间的关系 (略)

从以上资料中我们得知抗生素类药所致药物性皮损发生率最高,占42.3%,其次为解热镇痛药类,占38.1%,生物制品及血清制品占7.2%,中药制剂类占6.1%,磺胺类仅占4.1%。抗生素类药物中又以头孢菌素类为首,占57.3%,解热镇痛类中以感冒药引起者居多,占47%。另外,从死亡病例中分析得出:引起死亡的常见致敏药以卡马西平、酮康唑、苯妥英钠、安乃近、别嘌呤醇等为主。

2.3皮疹类型

83例患者皮疹分型如表1所示,荨麻疹型最多,为38例,占 47.4%;猩红热样或麻疹型20例,占24.7%。另外,红皮病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懈型,紫癜型分别为:6.1%、7.2%、6.1%、5.1%,其他型则少见。

2.4皮疹类型和系统损害。 皮疹类型和系统损害的关系

系统损害:伴肾脏损害者59例,其中伴蛋白尿者23例,蛋白尿伴血尿者22例;伴血尿者11例,伴肾功能不全者3例。伴肝脏损害者42例,均有肝功能异常,ALT增高(43 u~1 130 u),其中3例持续黄疸者,伴凝血酶原大量破坏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及DIC。伴心脏受损者43例,均有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律失常者23例,心肌损害者9例,ST-T异常者8例,心肌缺血者2例,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1例,心脏受损者仅1/3有临床主诉,2/3无明显临床症状。血象异常者13例,其中白细胞减少(

2.5治疗和转归

本组病例均采用糖皮质激素合用大剂量维生素C,及H1受体拮抗剂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激素用量(以泼尼松计)为0.5 mg/(kg.d)~1 mg/(kg.d),当病情好转时逐渐减量,7例重症患者用甲基强的松龙1g冲击治疗3d,其他治疗措施包括停用致敏药物,纠正水电解质平衡,保护受损脏器,能量支持疗法,抗感染及加强口腔、尿道、生殖道的护理等。痊愈78例,平均住院19.4天,激素用量120 mg~2 160 mg,平均621.7 mg,死亡5例,其中大庖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及红皮病型各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1例,均属重症皮疹类型,麻疹型伴重症肝炎类型2例。死亡病例中2例肝脏受损致重症肝炎致DIC死亡,1例肾衰,2例均与激素的并发症有关。

3讨论

药物性皮损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皮肤、黏膜的反应[1]。一般认为,药物性皮损伴系统性损害的致敏药物常见的为解热镇痛类、磺胺类、镇静安眠类、抗生素类药。而本组致敏的药物,与之相比,则有明显的不同,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血清制品、喹诺酮类及中药制剂。从表1中可见药物过敏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以中青年多见,老年患者增加明显。在本组抗生素类的致敏药中,药物性皮损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占17.1%,其次为氨苄青霉素,占11%,与近年谢淑霞报道的相似[2]。我们认为,这主要与近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各科广泛应用及滥用有关,而磺胺类药物几乎被淘汰有关。

小儿药物性皮损随年龄增长呈增多趋势,其原因可能与免疫功能日臻完善有关。老年药物性皮损的明显增加是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明显,老年人年高体弱,免疫功能减退,用药机会增多,导致药物性皮损发病明显上升。中药药物性皮损的快速增多,主要是中成药的广泛使用有关,其原因与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有关,应引起重视。

从临床资料的病史及用药史得知,引起药物性皮损最常见原因是:患者不能如实反应过敏史;患者图方便自购药品(特别是感冒药);药店及厂家不负责任的宣传;滥用抗生素(特别是头孢类抗生素);药品说明书过于简单。综上所述,临床医生在诊疗病人时须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及过敏药物,尽量勿滥用抗生素,提高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意识,避免药物性皮损的发生。应特别观察以常见的高危药,如卡马西平、酮康唑、苯妥英钠、别嘌呤醇、安乃近和鲁米那等,以免引起严重的脏器损害或死亡。

由表2可知引起药物性皮炎的皮疹类型依次为荨麻疹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重症多形红斑型,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

资料表明,红皮病型,剥脱性皮炎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重症多形红斑型及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红斑型,均有半数以上的病例伴有肝肾损害,而荨麻疹型均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病例累及心脏,紫癜型多伴有血尿和(或)血小板减少,这提示受累脏器与皮疹类型具有相关性。另外,从总体来说,肾脏受累高达59%,心脏受累达43.7%,肝脏达38.7%,血液系统达13.3%。肝、肾、血液系统受累常被注意,而心脏受累临床上常常被忽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受累脏器中以心脏损害恢复最为满意,肝、肾功能受损恢复较慢,并且容易造成不可逆性损害,导致死亡,是药物性皮炎中第一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