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

时间:2022-10-09 06:29: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心路历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顶岗支教;农村;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意义十分重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面向支教学生和支教点师生,收集、整理和积累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素材和论文心得,通过网络共享,有利于师生的学习和知识、经验的传承,对师范生农村顶岗支教实习活动有积极的意义。

一、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资源库的网络平台建设从技术角度已经成熟,能够满足各种需求,程序设计及系统建设相对容易,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支教学生的资源建设相对容易,乡村资源收集、整理加工较难

静态资源建设相对容易,动态资源建设比较难。支教学生的素材建设可以在校内培训形成优秀案例、录像课、课件、动画素材、图片素材、心路历程、支教心得、论文交流、支教感悟等内容,供在校生参考。而支教点的资源,需要收集、发掘再开发,形成课题等。

主要措施:

(1)支教点的教师应该先培训,在“教学实践网上”,以实名制注册,经实践科带队教师确认,学校审批,网站管理员分配权限,予以开通。(2)对提供资源的质和量进行定期评比,通报、表彰。(3)可以由支教学生对其进行培训、加工和上传。

2、资源平台的使用培训相对容易,形成自觉使用的意识比较难

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首先为支教生和支教基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支教学生和支教点的教师使用资源库提供的教学素材,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依赖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局面,开阔了的视野。由于每个支教学生和支教点教师的教学资料都可以保存在资源库中,这便于师生的交流和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其次,未来的幼儿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而网络化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高这些学习能力搭建了新的平台。

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激发实习生与支教网点教师参与数据库建设与应用的积极性。(2)加强数据库的基本设施建设,创建教学改革的平台。

(3)坚持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并举,实现顶岗支教资源共享。

二、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的特色

(一)资源库的幼教特色

1、面向使用对象: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面向在校幼师学生,面向乡村幼教,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本资源库的知识,查阅资料,就能够学到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较为全面的幼教基本知识;乡村幼教工作者,通过本资源平台同幼教同行进行交流,借鉴优秀案例、视频,提供乡村幼教的特殊资源,共同提高。

2、乡村素材特色:注重乡村素材建设,收集、开发有特色的乡村素材。在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活动中,为乡村幼儿提供了自主的环境,创设探索、实践、创造的自由情境。以“服务乡村幼教为本”,充分利用本地、本园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等乡土资源,为农村幼教提供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形成了一批优秀案例,如:乡村奥尔夫、用桔杆自制手工艺品等。

3、顶岗实习平台的文化特色:在网站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设立了文化长廊专题,其中有兰草葱葱和国学经典两个主要栏目。把兰文化做为本资源库的文化特色,融入资源建设之中。使网站在文化氛围中升华,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将乡村、教师、学生和家长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二)顶岗实习资源库的精品意识

以质量为本,树立精品意识,克服资源库中的资源存在着多而杂、重复建设、良莠不齐等缺点。我们在顶岗实习资源库建设中,注重网页届面精美、资源分类明确、严格审核等。始终坚持“精品意识是资源库建设的灵魂”的指导思想,突出精品创设。

1、资源网的界面力求简洁严谨、风格优美、颜色协调,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2、在资源使用上,有点击,就有回应。做到有标题就有资源、有链接就有内容,不留任何空白,清除死角,给使用者一种信任与满足感。

3、在资源分类设置上,对于每种类型的资源都有严格框架。比如乡村幼儿园优秀案例,要有相应的标准模板和范例,使用者可方便地查找和使用资源,满足对资源的需求,增强亲切感。

4、严把资源审核关,在众多资源中取其精品。实践科把关支教学生的优秀资源,如事迹、心得、论文等需要认真审核,每一个资源都要有特色、有激励作用。科研处对支教点的资源进行把关,从大量的乡村素材中,提取、升华出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汇总,进一步申请立项、推广。

(三)资源库的共建共享

网络环境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是第三代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开发模式和发展方向。我校的顶岗实习资源库,在注重面向在校学生、面向乡村幼教的同时,还要面向幼儿园、面向社会,其资源的“量”与“质”的保证,必须是共建共享模式。

1、开发校本资源。在校内,以教务处教学实践科为管理单位,基础教育系的信息工程系为主要技术支撑,以学前教育系为主建设校本资源。主要包括:实践剪影、支教培训、优秀案例、录像课、课件、动画素材、图片素材、心路历程、支教心得、论文交流、支教感悟、总结报告、支教花絮等。这些资源是顶岗支教工作的经验积累,是幼教特色资源库的一部分,也是对外交流的宝贵资源。

2、开发各支教点的乡村幼儿园特色资源。乡村幼儿园是我校学生的顶岗实习基地,每个支教点都有自己的乡村幼儿园特色,并积累了大量的乡村幼教实践素材。我们在顶岗实习平台建设中,选择有实力的优秀支教点作为试点,参与特色资源库的共建工作,上传他们的资源,主要包括:乡村素材、创新、故事、事迹、多采乡村、乡村课题等。达到资源的共享。这些资源对提高学生尽快适应支教工作有很大帮助,使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服务于乡村幼教。

3、分布式共享网络优秀资源。积极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的建设,将“师范生顶岗支教网络资源平台建设”与“龙学网”接轨。对于优秀的网络资源,如中国幼教资源网、中国学前教育网、山西师范支教网、忻州师范学院支教网等国内实力较强的资源网开展合作,互相开放相应的资源,实现分布式共享资源。

参考文献

[1]杨勇帆.校园网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1.6

[2]胡宁晖. 教学资源库建设探讨.中小学电教,2003,6

[3]由显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

作者简介

方振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中心主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信息化管理、网络资源库建设。

侯博宇,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网络中心干事,助理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信息平台建设。

第2篇

清华大学法学院大四,她把在园子里的奋斗概括为专注和情怀。以下是蔡泽洲同学在2014~2015学年度清华大学学生奖励大会上的发言。

附:2015年清华大学本科生

特等奖学金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建筑学院 商宇航

水利系 侯时雨

机械系 杨韵芳

精仪系 张贶恩

计算机系 矣晓沅

工物系 沈奇舱

化工系 王瀚森

材料学院 憨家豪

物理系 沈汇涛

法学院 蔡泽洲

China Campus

特别报道

北京师范大学佳述

在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是一个颇受师大学子关注,颇有分量的奖项,至今已举办了十六届。

每一届,都会诞生北师大十佳大学生。

赵芸赫

物理学系2012级本科生

就让我对大学四年做一个受力分析。最先受到的是重力,只有脚踏实地才不至使梦想落空。身边的人曾问我,你既然只是想当个中学老师,为什么还要这么拼?我说,如果我自己都没有把学问学明白,以后如何有底气站在三尺讲台上讲学问。

从不敢上讲台讲课到现在,我抓住一切机会走上讲台,得以获得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物理教学技能展评大赛一等奖。

作为物理老师更应该在实验技能、科研创新方面提高自身的修为,因此在课余生活中我也释放出了很多创造力,我主持的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已撰写成两项专利,现已过初审。我两次参加北京市物理实验竞赛,设计过的Sagnac演示实验仪是全国高校第一个用来演示光纤陀螺仪原理的设备,在2015年10月的全国高校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上获一等奖,这些成果也已总结发表在《大学物理》等核心期刊上。

张新奇

环境学院2012级本科生

我是一名国防生。

以心求学,我牢铸学业根基,愿成宏才报家国。深入挖掘科研创新潜能,我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并顺利结题,分别以第一作者和第三作者身份发表两篇专业学术论文。在2015年的研究生推免中,我凭借优秀的专业成绩和优异的综合素质被顺利保送至中国人民军事医学科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以身报国,我锤炼戎装精魄,誓将壮志献国防。从大一入学至今,作为我校国旗护卫队队员,我在坚持每日做好升旗工作之外,还与队友一同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升旗任务。

张文凯

外文学院2012级本科生

这三年半来的大学生活经历了两样东西,既是肩膀,也是翅膀。

说其是肩膀,是因为在大学阶段挑起了家中的大梁。2013年10月,父亲去世后,我便带着患病的母亲来北京接受治疗,两年来医院和学校两头跑成为生活日常。我用小小的肩膀扛起整个家,没有惊天动地,却总是一点一滴。

说其是翅膀,是因为师大赋予了我无穷的飞翔的力量。进入师大后,我从一个不会说英语的乡村小伙,蜕变到现在同学们戏称的口语大神;我并非一直都优秀,但我从未磨灭自己成为优秀的可能。每天早晨6:30起床进行晨读;每个课间10分钟都朗读英语短文。

姚文杰

哲学院2012级本科生

在师大三年,它鼓励我要多读多思,我丰富了政治学、哲学领域的知识,大大拓宽了思维视野;它告诉我大学生的关注里除了书本,还应走向田野去实践,直面社会,我逐渐具有了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它支持我去不同地方支教,让我在讲台上感受教育的意义和责任,三年支教下来的积累让我教育筑梦的热情变成了切实的素质提高;它鼓励我用行动去探索一个人的影响可以有多大,于是我坚持用三年时间组织起一个支部的壮大,一路助力支部85名党员和积极分子的成长,先后影响过550余名中学生和北京市的盲人群体。

杨文琴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012级本科生

汗水见证了我的成长。曾埋头看书作业备课度过1000多个深夜,感受了师大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曾为获得一手科研数据,在北京近40℃高温下,背着十多斤的装置赴上百公里外采样,三年半间行程达10000多公里;曾在实验室探索实验失败原因,从早到晚连续尝试7天,因呆得过久中毒;曾为支教实践几乎牺牲了所有的周末假期,三年来每个暑假只回家四五天;曾为助力成长坚持朋辈交流……

我成长在甘肃一个落后的小山村,我立志改变山区教育。初入大学,我便投身于多个教育类社团,多次参加未教赛,7次支教,200多次讲课,5次调研与思考,我对教育痴迷。

夏陈马雅

化学学院2012级本科生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化学人独有的情怀!有人说,女生学什么化学,但是我要说,我热爱化学,我要为化学代言。我喜欢早上七点等在图书馆门口,坐在我最喜欢的二楼五号位置,探索分子轨道的组合;我喜欢晚上十点钟伴着闭馆音乐响起,回忆电子云的重叠;我喜欢每天睡前对自己一天的收获小小暗喜,期待睡梦中与凯库勒的苯环相遇。

三年来我每天坚持规律作息,没有拼搏的豪情壮志,却有坚守的静水深流细水长,最终我以年级第一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一次竞赛二等、两次国奖,三年三好学生是对我敬化学之业最好的认可。

化学无聊枯燥吗?不,化学人有份平凡中的坚守,细微处的求真。反复实验几百遍只为调出一个最佳浓度;一个女生,半夜被锁在漆黑寂静的化学楼,最后只能翻墙回到宿舍。研究的离子发不出光,几乎想要放弃,独自一人在操场上狂奔20圈后,发现自己依旧不忍,决心从头再来!还有人说,我们恨化学!但是,我要为化学正名。我组织策划化学文化节、化心慢递活动,将化学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马思源

教育学部2012级本科生

我的大学故事是一个“跨界狂人”的心路历程。从教育技术到新闻传播,我在学业跨界。教育技术以数理、计算机知识为基础,同时面向教育,我修习了全学院最多的学分,得到了最好的成绩。同时,我旁听新闻传播主干课程,保送传播学方向继续研究生学业。没有午休的日子是我大学生活的缩影。我的大学科研经历从接触社会网络分析法开始,此后内容分析、努力了解机器学习,再到课程设计、个案访谈,我尊重数据体现的客观规律,也叹服每个个体的复杂与精彩。

代园t

生命科学学院2012级本 科生

个子小小的我已习惯被“呵护幼小”的眼光看待,大家潜意识里把瘦小当作弱小。我要证明:“小块头也有大能量!”于是,大家便看到了课堂上认真笔记,用目光与老师思想碰撞的我;图书馆中与高数物理战斗一整天的我;期末复习时朝7晚11的我。我参加科研、竞赛,取得骄人成绩。在飘雪的暗夜贴海报,独自走遍大半个海淀拉赞助。我参与多项志愿活动,在猛禽救助中心一干就是三年。我承接三份家教,勤工助学的所得基本满足学习生活。元旦晚会、12・9合唱比赛、教师素质大赛,均有我全情投入的影子。

慢慢地,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我,看似娇小却能连续拿国奖,几乎每次考试霸占年级第一,学习、科研、社会工作样样出类拔萃。惊讶并赞叹于这个小女生所拥有的巨大能量。于是班委连任,院会部长,学长计划,众望所归。

我怀着自信带领队伍参加了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这一生物学科中最顶级的大赛,并斩获银奖。经历过几乎崩溃的困境,经历过从零开始、时间紧迫却又无人帮扶的迷茫。但是,一切困难我都带着27人的队伍扛下来了。2309张照片记录,282个不眠之夜,9次国内外交流,4次实践调研,2个wiki搭建。一年中我体会过难以想象的艰辛,但也收获了超越一切汗水和疲惫的成就与成长。

车茂立

励耘学院2012级人文科

学试验班

我自入学以来便加入北师大科学技术协会和正在实践的飞鸽传书项目组,接受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的双重打磨。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起起伏伏和酸甜苦辣之后,我终于获得了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金奖等多项创业类大奖,更成为了格致工作室、BEA工作室CEO,管理创业团队30余人,并兼任搜易科技工作室市场总监和IAMLL公益电商原始合伙人。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更是深深体会到,创业不能仅仅靠梦想和激情,更需要学习与创新,因此我更是把握所有的时间努力学习,最终取得了三年平均分92、综合测评专业第一的优秀成绩,并获得京师一等奖等十项奖学金,发表学术论文4篇。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我深深感悟到创业实践与学术创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白明浩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2012级本科生

我用两个词向大家介绍我的大学。第一个词是转专业。初到师大,当时还在化学学院的我有一份对金融的热爱。我励志要到经管学院学习,于是开始每天在课上学习化学,在课下学习经济学。在这一年中,我不断鼓励自己坚持走下去,终于以考核第一名的身份转入了金融系,同样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结束了在化院的学习生活,取得了国家奖学金。

刚到金融系时,由于学科跨度大,我在一年里修读了31门课程,其中24门是专业课。周围的同学有时学化学,我独自学习金融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曾经有很多次,我很迷茫;那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这是我选择的道路。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一点点追上了同学们的步伐,大二在新的专业再次排名年级第一,第二次取得国家奖学金。三年里我的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均位列年级第一。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成长经历、自我分析、职业分析

一、自我成长分析:

(一)童年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

我出生在黑龙江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农民。童年的我,生长在农村,纯朴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党的教育,把两位老人塑造成了“毫不利己,全心为民”的好人民。在父母眼里,没有什么比党的事业更重要了,舍小家、顾大家,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受着这样的家庭教育的熏陶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我不得不打小就学会了当家。七、八岁的时候,我已经开始洗衣做饭、放牛劈柴了。

童年的我是快乐的,与一般孩子相比,我更像一个大人。10岁左右,父亲就交给了我一把为我量身定做的小扁担和两个比正常的小一些的水桶,这样做是为了我挑水方便。父亲交给我扁担的同时,也交给了我那份家庭责任,这份责任让我的童年充满了责任感,但也培养了我坚忍耐劳的性格和追求独立、追求完美的性格,父母遗传给我的那种忠于职守、认真负责的人生态度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童年的经历,是我人生的巨大财富,它奠定了我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的形成。母亲一直教育我们要节省,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家庭负担较重。从小我在父母眼里,就是一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亲戚邻居们都夸我聪明,勤奋,踏实能干,成绩优秀。

母亲平时按时下地干活,父亲经常外出跑老客,赚钱贴补家用,父母不在家时,我经常被母亲放到背带里,由8岁多大的小姨看着我。这种状态下的我,用哭闹表达需求时,常得不到满足。而妹妹、弟弟的出世,使我受到的关注更少一些。父母对妹妹、弟弟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偏爱,但可能我还是感觉到了父母对我的忽视。这一时期,我的欲望和情绪被压抑,为了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获得更多的父母关注,我成为一个乖小孩,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干活,照看妹妹、弟弟,对亲戚们礼貌热情。上小学之后,努力读书,成绩突出,找到了证明自己价值的又一种方式。因此,我非常喜欢学习,并肯下功夫。

(二)饱受磨难的求学之路

儿时,父母对我要求很严,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在班级里常常考第一名。有一次,在乡里的学区四校联考中拿了个第一,乡里乡亲的都说我这个孩子很聪明,认定我将来一定很有出息。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很远,没办法只能住校,这给家里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为了省钱,也为了能吃得饱些,母亲总在我周一上学的时候给我贴上几个大饼子带到学校去,那时我有计划地每天节省着吃。当时,我周围的农村出来的同学们也大多这样,有的同学家里甚至条件更差,我有时候还要把我的那份分给他们一些,我的宽宏善良常常使我成为同学中的中心。经过高考的磨练,我成功考入沈阳化工大学。大学生活,短暂、紧张,充满生机。尤其是我的班主任,一个老牌儿大学生,学识渊博,生活阅历丰富,幽默、智慧,富有教学经验,对我影响极大。担任班上团支书和学校学生会干部,学会了为他人服务。走出社会要作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使我学会了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三)稳重踏实的工作之路

2002年,我顺利毕业,参加到了工作中。在工作中,我将大学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将平时打工的工作经验及为人处事的道理运用于生活之中,合理的调配工作与生活的关系和工作的节奏。

根据容格的人格结构的类型理论来划分,我属于典型的外向性格,“关注外部事物,活泼开朗,不拘小节,善交际,情感外露,独立,容易适应环境”;我不太相信英雄,但我非常推崇戴尔?卡耐基,他的成功学对我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对成熟的看法是与人关系和谐,无敌对意识;能够合适的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乐于接纳自我,善待自己;与时俱进,乐于接受新事物;情绪波动正常,幽默、含蓄、不张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有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我也深知自己的弱点所在,面子观念重,果断性不强,不太注重小节。朋友们也时常提醒或批评,但我为人的诚信、和善和热情经常会使他们也淡化了我的缺点。我相信有众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在作好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下,再作好一个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现在,我是一个心理系的研究生,希望以后从事与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同时,也一直在做心理咨询,从最初的“你是一个好人”到“真的有帮助”,我慢慢成长,感谢命运,感谢一路上所遇到的人们,希望成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更多的人走出人生的沼泽地,和来访者一起成长。

二、职业行为分析

从教数个春秋,积累了不少的育人的经验。作为教师,可谓是弟子遍天下,自认为还算受学生欢迎,每次评教,综合得分从未低过95,有时甚至得满分。但进入本世纪以来,总会碰到个别或几个“难缠”的学生。有的性格怪异,有的恶习难改,有的甚至拉帮结派,行凶斗殴,屡教不改。采用常规、传统教育收效甚微。加之某学生自杀、某学生杀人纷纷见诸报端或发生在身边。同事们也都在叹息“现在的学生怎么了?”作为管理者,不由得不引起自身思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教师,不得不反思教育行为,寻求更有效的教育途径。

(一)成为心理咨询师是我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要求

通过对自我人生历程的分析,让我切身地感受到,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是多么地重要,健康的心理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心理咨询师职业正是一项能让我思想走向成熟、心理走向健康、人格趋向完善的高尚职业,同时,它也是一项送人玫瑰而手留余香的职业。

成为合格高尚的心理咨询师是我内心里的一种渴望。

2004年,我在网上看到“南京市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十分认同他们的“学校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学校的标志,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一观点。他们的心理咨询发展历程及理念的拓展极大的启发了我,便开始作这个领域相关知识积累和方法研究,并逐步摸索出一些方法和措施,运用于教学之中。显著的效果,更增强了我对心理咨询工作兴趣,便大量购买有关的书籍,系统学习心理咨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知识,并开始探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助人技巧。

(二)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条件

经过几年来对心理咨询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在学校从事的咨询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咨询师必须具备很多条件,诸如完整的人格特征,健康的心理品质,乐于助人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丰富的咨询理论,必要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助人技巧,高尚的职业道德以及敢于剖析自己和不断完善自我等等。当然,同时具备这些条件,对一个咨询业新人来讲或许是有些苛刻,但至少可以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

(三)自身优缺点

作为一个致力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者,首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弱点。就我个人而言,我已经初步具有了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知识,也积累了一些学校心理咨询经验。但面对复杂多样的求助者而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不能苛求求助者,只要他求助于我们,不管他年长、年幼,层次高低,贫穷或富有,都必须尽职尽责地提供有效服务。在实施咨询过程中,还必须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切忌受求助者所左右,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只有超然物外,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才可给求助者以合理、充分的解释和处理。

心理咨询尚为一个新型服务业,方兴未艾。社会认同还处在初级阶段,中小城市的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很模糊,甚至还持有偏见,我们千万不要以为“雄鸡一唱天下白”,只要通过了咨询师考试考核,就万事大吉,大家就会为你喝彩,你就能为天下人解除心理障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还必须通过不断的地拓展综合知识、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丰富咨询技能,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在各种力量的督导之下,为更多的人解除心理疾苦,让人人健康快乐才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从《疱丁解牛》看心理咨询师的“心力”,魔鬼培训,2009年7月

第4篇

一、个人简历

蒋长流,男,1967年9月生,祖籍安徽岳西。1986―2007年间,分别就读于安徽大学生物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相继获得理学士、经济学学士及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资助,2010年8月赴美国托莱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经济系和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专业负责人,安徽大学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

蒋长流教授重点关注中国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健康与人力资本经济学、科技创新与管理。蒋长流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敏于探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观点较独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

基于要素积累与增长的新古典范式这一经济学中极具活力的研究基点,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及其转型问题,2007年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剖析中国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本深化动因,从资本形成路径、产业演进、经济转型、投资主体行为特征以及企业规模非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为中国经济转型式增长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视角。2006年在《改革》发表《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在《中国卫生经济》发表《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将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流动农民工的贡献与其人力资本弱质性和就业锁定效应的非对称性作为研究重点,试图就其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声誉困境以及面临的健康负担压力进行深入剖析;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应该惠及民生为宗旨,试图研究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政策设计。蒋长流教授提出:离农迁移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进城求职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嵌入于其所处的流动性的后生社会网络,声誉成为其嵌入后生社会网络的主要机制。由于弱关系纽结的缺乏以及就业身份的锁定,农民工在嵌入城市社会网络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本声誉困境,这种困境缘于其所陷入的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该观点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三、研究成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问题及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淮南融入合肥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企业对农民工就业的统计性歧视分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8期;《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政府规制行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基于动态博弈的政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增长核算中的资本深化内生性问题》,《统计教育》,2007年第10期;《安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分析与政策建议》,《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第9期;《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基于能力假说的企业创新外溢与创新激励分析》,《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6期;《FDI与安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3期;《学者的眼光与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改革》,2006年第7期;《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12期;《“高端服务”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非公平就业环境中农民工健康负担压力及其缓解》,《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四、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因素评估及健康服务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农民参与问题(参与);安徽省行管局和社科联联合研究重点课题:住房公积金发展对策研究(第1参加人);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会经济圈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效率变动及宏观科技决策机制研究(主持);安徽省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安徽农产品加工发展对策研究(主持);中国科协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第一参加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就业弹性、失业回滞与安徽“十一五”就业增长对策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主持);淮南科技局:淮南融入省会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主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及教学方法组合创新研究(主持);安徽大学教研重点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与双语教学成效研究(主持)。

五、获奖情况

蒋长流教授被评为安徽省“十五”第二批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6―2007年度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论文”单项奖。蒋长流教授还因教学效果突出,被安徽大学学生评为最满意的老师,曾获陈香梅教育奖(1995年),两度被评为MBA优秀教师(2001年、2008年),安徽大学第二届李世雄奖教金(2009年)等。

第5篇

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呈现出较为活跃的态势。在迄今为止的批评格局中,吴思敬的诗歌批评有其特殊的位置。从年龄、代际来说,出生于1940年代的他,介于谢冕、孙绍振等193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和陈超、唐晓渡、程光炜等1950年代出生的批评家之间。这些出生于不同年代的批评家,各有自己熟悉的批评领地和擅长的批评方法。有时,代际划分会为辨识一个时期诗歌现象及批评的总体格局和走向提供一定方便。不过,吴思敬的诗歌批评突破了通常意义的代际界线,在批评的视域、时段、对象等方面均显示出相当大的跨度。早在朦胧诗兴起之初,吴思敬就以充满理论思辩的文字,加入当时十分激烈的诗学论争之中,他同谢冕、孙绍振等一道站在支持、声援朦胧诗的行列。在写于此际的《时代的进步与现代诗》、《说“朦胧”》、《诗歌的批评标准》、《“把心灵的波动铭记在物体上”》等论文中,他试图用一些新的理论或原理解释当时新兴的诗潮,他热切地呼唤“诗歌现代化”的到来,认为“现代诗是诗歌现代化的产物”,“诗歌现代化的提法反映了诗歌要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规律”(1)。这种将诗歌发展与时代进步联系起来的角度,以及从原理出发去剖析诗歌现象和潮流的论述方式,成为吴思敬诗歌批评的一以贯之的特点。他敏于捕捉最新的诗歌动向。随着“新生代诗”(“第三代诗”)、“90年代诗歌”、“网络诗歌”、“新世纪诗歌”等命名下的诗歌现象和潮流的不断涌现,吴思敬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姿态,跟踪并力求把握某一时期诗歌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一般来说,对诗歌现象和潮流进行跟踪式研究与批评,其本身要面对一定的考验和某种难以避免的“危险性”:一方面,这种批评所依据的观念之一——“现代性”,其背后部分地隐含着对诗歌“进化论”之“时间神话”的信奉,而作为观念助推器的“时间神话”正越来越受到批评者的质疑;另一方面,这种批评需要批评者具有足够的细心、耐心和高度的警惕性,能够拨开诗歌现象的种种迷雾,厘清问题的实质和被遮蔽的线索。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批评家如朱自清、李健吾、李广田、袁可嘉、唐湜等都进行过很好的跟踪式批评,成为推动诗歌发展的良性力量。如何有效地避开跟踪式批评中的误区或陷阱?吴思敬三十余年的诗歌批评实践应该会提供可予借鉴的启示。

在吴思敬多年的诗歌批评中,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几乎成了他的一种习性。他总是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看待乃至接纳一些新起的诗歌创作苗头;在他看来,“诗歌就是创造,就是要给读者提供点儿新的东西,而不打破定型的习惯的思维模式,就断难有新的创造”(2),因此他极为赞赏那些敢为天下先、勇于打破陈规的尝试者。实际上,趋新、求变是中国新诗的显著特征之一,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诗歌潮流更迭的节奏明显加快,诗界的“颠覆”之声此起彼伏。其间自有需要检讨之处,不过对于吴思敬来说,“新”就是创造的动力。可以说,对于自朦胧诗以降近三十年间出现的很多诗歌现象,吴思敬大都进行过思考并立于较前沿的位势予以评说,其相关见解体现在《“新生代”诗人:印象与思考》《中国女性诗歌:调整与转型》《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世纪之交的先锋诗坛:裂变与分化》《中国新诗:世纪初观察》《面向底层:世纪初诗歌的一种走向》《新媒体与当代诗歌创作》《当下诗歌的代际划分与“中生代”命名》等论文中。其中,格外值得留意的是吴思敬对1990年代诗歌从不同层面所进行的讨论,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成果。大家知道,“90年代诗歌”曾经作为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引起过褒贬不一的评价甚至论争。在一些“悲观”的评论者那里,1990年代是一个“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在这一阶段诗歌因其影响力的不复存在而被迫滑到了社会生活的“边缘”,失去了向公众发言的能力。其实,人们对1990年代诗歌的指责不少只是源于一种印象式的评判,对其实际情形的复杂性并未深究。那么,这一时期诗歌的状貌究竟是怎样的?基于对1990年代诗歌的观察和判断,吴思敬以大量具体而切实的例证分析,勾画了一幅幅关于1990年代诗歌的图谱。譬如,在《九十年代中国新诗走向摭谈》这篇综论性的长文中,他缕析出1990年代诗歌的几种走向:“寂寞中的坚执”、“个人化写作的涨潮”、“先锋情结的淡化”、“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将半空悬浮的事物请回大地”(3),并从中总结出属于1990年代诗歌的某些特质;《精神的逃亡与心灵的漂泊——90年代中国新诗的一种走向》一文剖解的是1990年代诗歌的精神向度,这一议题涉及诗人的境遇、诗歌与时代的关系、1990年代语境中的诸多文化现象等方面;《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当代诗歌主潮》一文着重分析了1990年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指出这一倾向的出现“体现了诗人在经历了1980年代封闭的、高蹈云端式的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回归,是诗人面对现实生存的一种新的探险”,“一种不同于1980年代的新的感觉、新的情绪、新的格调在诗中呈现出来”(4);《当今诗歌:圣化写作与俗化写作》一文在论及1990年代诗歌的两极——圣化写作与俗化写作时,着意避免了“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模式”,将二者视为诗歌中的“两种互相矛盾、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的运动方式”(5);《中国女性诗歌:调整与转型》、《90年代大学生诗歌:拯救与超越》两篇文章则分别评述了1990年代女性诗歌和大学生诗歌的新进展与新变化,前者淡化性别、趋于日常的写作,和后者为“拯救与超越”所作的努力,均构成1990年代诗歌寻求新变的一些侧面。吴思敬的这些讨论颇为集中且相互呼应,有别于一些批评家从某个单一角度对1990年代诗歌作出的论断与评判,无疑将有助于拓展人们对1990年代诗歌的认识。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吴思敬在对中国当代诗歌潮流进行梳理与评述时,偏好采用总体性的视角,致力于对某一时段诗歌特征和规律的概括。他的不少相关题旨的论文从标题到行文方式,都有一种站在宏阔的视点上总揽全局的架构,在诸如“走向”“转型”“整合”“主潮”“从到”“与”等语句的统摄和带动下,一副颇具秩序感的诗歌面貌从芜杂的背景中被凸现出来。这样的视角与行文方式,也体现在吴思敬对一些理论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之中,如《启蒙•失语•回归——新时期诗歌理论发展的一道轨迹》一文中所暗含的“轨迹”思路、《中国新诗理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诗学形态》一文对中国新诗理论之“焦点问题”的提炼、《〈磁场与魔方〉编选者序》中对新潮诗论所作的阶段划分,与他全景式地扫描、总结当代诗歌现象的做法一脉相承,由此也显出其建构一种历史连续性的冲动,同时不乏对诗歌未来发展充满憧憬的乐观意绪:90年代的中国新诗,沉静中酝酿着突破,躁动中蕴含着生机,失望中寄寓着希望。但愿我们的新诗能像火中凤凰一样,在新的世纪再生。(6)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尽管当前商品经济与大众文化的潮流使诗人处于空前的窘境,尽管当代诗歌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中国诗人在寂寞中坚执着,中国诗坛的圣火并没有熄灭,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贴近,但愿我们也能主动去拥抱诗。(7)当然,这种全局性批评的优势自不待言,却也难免有删剪枝蔓、略去细节后的空疏之嫌。或许是意识到了其中可能的不足,吴思敬同样重视对诗人、作品的个案批评,不仅在综论性的文中穿插较多的作品评点,而且写了不少关于诗人个体的专论,这些不啻是对其关于诗歌潮流的总体论述的一种补充。与他对朦胧诗的评析相呼应,吴思敬先后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舒婷、顾城(两篇)、江河(两篇)及其先驱食指写出专论(为此他也与其中的一些诗人建立了友谊);为配合他对“新生代诗”的论评,他特意写了《叶硬经霜绿,花肥映雪红——〈他们〉述评》等文,探析其核心人物韩东、于坚等的诗学主张和创作;此外,他还对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诗人如郭沫若、李金发、邵燕祥等进行了专门论析。在吴思敬对当代诗歌现象与潮流进行宏观把握的过程中,众多的诗人作为例证进入他观照的视野而被他诉诸笔端。他对被他纳入总体论述的诗人、作品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袒,而是以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待各种风格、流派的诗歌——这确乎也符合他“求异”的心理,即使在发生了声势浩大的所谓“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对峙的论争之后,也依然如此。虽然吴思敬在进行个案批评时,也常常会采取总括性的思路(如《男子汉的诗——青年诗人江河作品试析》一文是从“阳刚之气和历史感的表现”、“英雄气质与集团意识”、“结构手法的特色与不足”(8)三个方面论析江河的),但其中仍然包含了某种细密的洞察。比如,他从梁小斌写于1985年的长诗《断裂》所显示的变化,感受到了梁小斌前后诗歌中的“断裂”与延续:“《断裂》表面上是在写生活,他所涉及的生活现象都是从生活中捕捉的而不是出于虚构,但它的本质上仍是一种梦幻,它表现了人在现实世界中被侵蚀的感受和人不甘心被侵蚀的一种挣扎”;他还提醒梁小斌“要注意诗的历史感”、“注意诗的净化与提纯”(9)。

正是在吴思敬对诗人个体的辨察中,才更见出其为文的性情之处:在顾城的内心世界中这魔鬼与天使的冲突表现得尤为激烈。顾城在他的诗歌中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寻找纯净的美的天使形象,在《英儿》这部忏悔录中则坦诚向读者揭示了他内心魔鬼的一面当他向谢烨扬起斧头的时候,他内心的魔鬼一面无疑占了上风,为一个富有才华的诗人的一生涂下了极难令人索解的一笔。(10)这使得他的个案批评具有感同身受的特点:他与批评对象之间不是保持着距离,而是形成了一种强烈的亲和与趋近的关系。从步入诗歌批评领域伊始,吴思敬就表现出对诗歌理论的浓厚兴趣,曾出版《诗歌基本原理》、《诗歌鉴赏心理》等探讨“原理”的论著。论文集《诗学沉思录》中的部分篇章也是从原理的角度谈论诗歌创作(性质、功能、形态等)的,其中如《诗的发现》讨论“发现”之于诗歌创作的意义及种种表现,《诗歌内形式之我见》提出了一种较新颖的“内形式”观,《诗与梦》谈到了诗与梦之间多层面的关联。值得一提的是,吴思敬的这些原理性探讨大多辅以具体作品的分析,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些理论探究的动力大概出自他对诗歌现象、问题解析的需求,如“象征主义”“字思维”“语言诗学”“诗歌鉴赏”等。实际上,在他全部的批评实践中,对诗歌现象的即时品评和对诗学原理的系统探讨构成了他诗歌批评的“双翼”,前者部分地成为后者的问题出发点或“原材料”,后者则为前者增添了不少理论的底色或基质。可以说,理论的介入不仅有助于修正他的现象批评中可能的失误,而且能够为他的批评注入一丝其所期待的哲学内涵。在他看来:“一位诗人,当他把喷发于生命之泉的想象力指向世界的秩序、放射出人类智慧之光的时候,他也就同时具有了哲学家的气质诗,不仅是情感的抒发,也是灵魂的冒险。

诗人是人类心灵的探险家,这种探险,只有借助哲学的光亮才得以进行。”(11)吴思敬的不少批评文章即围绕一些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论命题展开讨论,显示了较鲜明的理论意识,这从他文章标题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些词语便可看出:“精神”“悟性”“生命”“奥秘”“拯救”“超越”(此词出现尤多,如《90年代大学生诗歌:拯救与超越》《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痛苦使人超越》《从强化到超越》)等;不难看到,他强调诗歌中的“生命”激情,重视写作的“悟性”,呼唤全方位的“超越”——这或许是他诗歌批评中蕴涵的“哲学”。在吴思敬探讨诗学原理的论著中,《心理诗学》是一部曾引起较大反响、今天读来仍然不失价值的著作。该著从“内驱力”“心理场”“信息的内化”“信息的再生”“信息的外化”“诗人的创作心态”“诗人的个性气质”等诸方面,讨论了诗歌创作所需的心理要素和必经的心理过程,以及诗人的创作心态与个性气质。这部“用心理学的方法追踪诗的精灵”的著作,其初稿完成于1980年代中后期,可以说是彼时方兴未艾的方法论热的产物,也顺应了时兴的学科交叉风潮。当然,该著的产生的最直接动因,应当还是当时风起云涌的诗歌新潮:近几年一大批青年诗人潮水般的涌现,为我们单色的诗歌画廊涂上了光怪陆离的色彩:向微观的内心与宏观的宇宙的同时掘进,面向世界的横向扫描与对传统文化的纵向寻根,当代性与历史感的交错,饱满的张力与三维空间立体感的追求这一切表明诗歌美学的多元时代的来临。在迅疾运动的诗的精灵面前,寻常的理智失去了制驭的力量,传统的方法论也处处显示了它的僵硬与局限。很明显,诗歌研究方法论的更新已经提到日程上来了。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由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引进的多种研究方法,诸如系统科学方法、逻辑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符号学方法、结构学方法都已经或将要在诗歌理论研究中找到用武之地。(12)而吴思敬之所以对心理学方法情有独钟,是因为它的引入“有助于建立新的研究参照系统”,“反映了当前诗歌研究从外部规律向内部规律、从客体向主体的一种发展趋势,有助于对诗人特殊的心理结构及诗歌创作的艺术思维做出较为科学的解释”(13);这与他向来注重“精神”、“心灵”及诗人的主体意识是一致的。从理论背景来看,《心理诗学》显然受到了1980年代高扬主体、崇尚理论的氛围的感染。该著旁征博引,征引了数百种中外理论文献及诗歌作品,许多新鲜的西方理论、观念在著中留下了印迹。比如,该著第五章论及“诗歌语言和实用语言”的差异,其理论来源之一就是对1980年代中国诗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欧美形式主义理论;而紧接着的“诗歌语言符号的三个层面”,其立论依据则直接来自当时刚刚传入的符号学。再如,第六章讨论“虚静”时,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对“静息状态”的阐述与现代美学家宗白华所说的“静照”相互参照,并引述了大量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文学家的观点,以说明“虚静心态”之于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如今,诗歌批评过分倚重方法论的时代渐渐远去,人们试图开创某个理论的热忱也已消退,在一定程度上映现了当代诗歌这一心路历程的《心理诗学》仍留有这种热忱的余温。众所周知,作为批评家,吴思敬的诗歌批评同他的诗歌活动组织者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说进行跟踪式批评使他成为当代诗歌进程和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和记录人,那么,长期主持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以及组织各种诗歌活动,则令他担负起了保存诗学文献、促进诗歌交流的职责。其意义无须赘言。总的来说,吴思敬的诗歌批评更多地显示出对诗歌中平民化、世俗层面的看重,具有温厚、中和的文风,这与他的温和性格(他是诗界公认的老好人,施惠于包括笔者在内的很多人)是分不开的。无疑,他的包含了这些特点的诗歌批评参与了当代诗歌秩序的建构,并以某种方式提醒我们这些后来者,对于这一秩序我们所要做的不是使之趋于僵化,而是努力改变它。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

通过道德榜样效应,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大学生道德榜样与其他同龄人享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道德榜样效应应该更突出。但随着市场机制对社会各领域的强力渗透,信息渠道的快速拓展,社会道德价值观的空前嬗变,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影响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道德榜样的道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如何提升大学道德榜样效应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内涵及特征

关于道德榜样的内涵,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道德理想主义角度看,道德榜样具有崇高性、理想性和先进性;从道德教化角度看,道德榜样对社会公众产生教育、激励的作用;从道德阶级性角度看,道德榜样必须符合特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道德实践的角度看,道德榜样来自生活实践,也将回归实践,影响实践。因此,道德榜样可以理解为来自生活实践,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对社会公众产生重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的先进人物。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榜样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常常就在身边,因此是可亲、可敬和可学的。大学生道德榜样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以自身的道德魅力令大学生们崇敬、学习和模仿,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群体具有相近的年龄、学历水平、生活经历、兴趣喜好等,大学生道德榜样相比社会其他道德榜样,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特征:

1、形象亲和性。大学生道德榜样来自大学生群体,他们与其他大学生共同生活在校园中,这种近距离的形象让大学生感到道德榜样就在身边,并非高不可攀或可望而不可及,从而产生一种榜样形象亲和感,淡化传统道德教化带来的抵触心理。同时,大学生能够以朋辈身份与道德榜样交流,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直接感受道德榜样的优秀品质。

2、观念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道德要求不断更新,对选树道德榜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体现不同社会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流引导,更能表达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潮流及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观念从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拓展到关注其对社会的奉献、传播和影响,从树立高标准的“完美圣贤”到宣传人性化的“英雄有泪”,从接受单向性的道德教化到要求双向性的成长互勉等变化发展,引领了新一代大学生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奉献社会、追求卓越。

3、群体感召性。大学生道德榜样具有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能够让大学生内心深处产生敬佩和信服的心理体验,赢得最广泛的情感认同,其道德事迹可以通过校园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这种群体感召性主要是由两种因素决定:首先是源于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他们及他们的事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其道德行为来自内心真实情感,唯有真实才能产生力量;其次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突出的群体心理影响效应。大学生道德榜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了主流形象,其他大学生会根据群体氛围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求群体归属感。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弱化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通过道德榜样生动、鲜明的形象,理解道德榜样身上蕴含的道德精神实质,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并付诸道德实践,这就是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①大学生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交流,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也受到了很多冲击和挑战,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呈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树立底线化

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高校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树立体现更多是对社会的价值意义。道德榜样树立底线化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从道德评价中抽离出来,降低道德榜样在精神上的要求,缩小道德榜样在义务范畴的范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达到道德榜样的高度,使道德榜样失去崇高性和引导性的价值本质,而沦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的工具标尺。在树立大学生道德榜样时,一些高校出于制度规定、任务要求、活动需要、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考虑,选树标准不够严格,缺乏实际调查考核,只要学习成绩好、外出参赛获奖、担任学生干部就可以当道德榜样,甚至有些学生出现考试作弊、生活作风不检、挑拨离间同学关系等情况也被直接忽略。这种低层次的大学生道德榜样大量存在,不仅不能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反而造成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鄙视和反感。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感召低迷化

在道德榜样学习中,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感召性呈现低迷化。表现其一是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信任性降低。即使大学生道德榜样出于大学生群体中,但一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事迹的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敬仰、学习,而是深究宣传报道中的某些细节,甚至怀疑其真实性。这种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不信任是大学生对社会公共力量不信任反映,也是社会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其二是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认同性降低。一方面学习和效仿道德榜样的目的日趋现实化,对道德榜样的认识从感性价值判断向理性价值判断发展。他们不再盲目绝对服从权威,对道德榜样的态度带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相对缺失,道德情感逐渐麻木甚至消失,对好人好事不再热情,对坏人坏事避而远之。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边缘化

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保护是发挥道德榜样效应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延续性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削弱了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打击了新道德榜样的产生。首先,疏于关心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继续发展。出于嫉妒、逆反或抵触心理,有些人对道德榜样苛求或冷落,带给道德榜样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忽视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个人利益。大学生道德榜样被附上“道德人”身份后,往往只被要求作牺牲奉献,其正常欲望、正当利益需求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却被忽视,这使道德榜样陷入有苦难言的尴尬境地。最后,缺乏大学生道德榜样权益保障机制。现阶段除了社会热心人士和团体的捐献救助,尚未有健全的权益保障机制补偿和维护道德榜样的权益。特别是大学生因见义勇为而受伤或丧失劳动能力,除了治疗负担,还要面对今后能否重返校园和前途被改写的实际困难。大学生出于担心吃亏倒霉,不去践行道德榜样行为,让道德榜样后继乏力。

三、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途径

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弱化引起了高校教育的广泛关注,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可以从道德榜样的产生、宣传、保护三个层面探索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途径。

(一)道德榜样产生:合理设置评选环节,提高榜样道德要求

目前,大学生道德榜样产生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由所在组织推荐成为大学生道德榜样。在现实情况中,高校的组织推荐方式一般由大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院系的辅导员推荐符合评选条件的候选人,再由候选人填写事迹材料报送,学校根据材料情况进行筛选后确定榜样名单,随即进行公示宣传。这些评选环节缺乏民主性和广泛性,这种方式产生的道德榜样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与信任。为了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先进性和感召力,应合理增设一些必要的评选环节:1、师生提名。由大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师和同学联合提名,结合教师与朋辈两种评价;2、民主投票。包括所在集体的匿名投票与网上公开投票,充分反映大学生道德榜样的道德吸引力和群体感召性;3、随机访谈。由评选组委会对道德榜样候选人的家人、同学、老师等进行随机访谈,全面了解道德榜样的为人处事,保证道德事迹的真实性。

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发挥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榜样自身道德性的制约。道德性越高的榜样其影响力越大,对大学生越容易产生感染力,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道德性不高的道德榜样,不仅产生不了激励作用,甚至会造成反作用。要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就要对榜样的道德要求逐步提高,但并不是要求榜样本身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强调作为道德榜样的先进性和理想性。只符合一些外在硬性条件,缺乏内在道德自觉和实际道德行为,自然不能成为大学生道德榜样,道德榜样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原则。

(二)道德榜样宣传:保证榜样的真实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道德榜样宣传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关键环节,其中榜样的真实性和大学生的个性是影响道德榜样宣传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必须重视这两方面工作。

第一,增强宣传报道的真实性。有些道德榜样宣传报道为了强化宣传效果,过度使用文学创作手法,在报道中添枝加叶、人为拔高,甚至捏造事实、掩盖错误,造成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心理。道德榜样的宣传报道除了保证事迹真实,还要做到细节真实和人性真实:其一要做到细节描写真实。细节描写是宣传立体化的关键,真实恰当的细节能够使道德榜样活化,而有些宣传者以为编造一些艺术化的细枝末节使道德事迹增光添彩,这种想法只能降低道德榜样的可信度。其二要做到人性描述真实。道德榜样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具有人性中善恶两面,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大学生道德榜样本身也是青少年,也会具有普通青少年爱玩、冲动、迷茫等的特点,宣传大学生道德榜样应发扬其道德精神,同时不能回避榜样的缺点和不足。如宣传报道描述的大学生道德榜样面对生活困境曾产生的畏难情绪,不仅不会影响榜样的先进性,反而使他们的人性形象更加丰满,与大学生更加亲近。

第二,注重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知识水平高、价值观多元化、个体差异大,简单生硬的道德榜样宣传方式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宣传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利用多样的宣传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宣传类型上要挖掘多种类型道德榜样的事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孝亲榜样、助人榜样、救人榜样、自强榜样外,还要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领域展现新时期大学生诚实守信、勇敢拼搏、回报社会、敢为人先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宣传手段上要综合应用校园网、宣传栏、学院广播、校报、校园标语、网络媒体等进行立体宣传,尤其要以声音、视频、文字相结合等方式融入网络,引导大学生进行观看、评论、转发。在宣传方式上要把道德榜样事迹从课堂教育、事迹报告等静态单向模式拓展到党团活动、人物访谈、话剧演出、拍摄电影、制作动画、文艺演出等动态多维模式,让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道德榜样保护:加强权益保护力度,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加强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力度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在弘扬道德精神、践行道德操守的过程中,往往比其他大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虽然他们的道德行为蕴含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追求功利性的回报,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要受到正当保护。

其一,尊重道德榜样的个人意愿,保护隐私权。有些大学生道德榜样性格内向,为人低调,不愿意接受重复采访和跟踪采访,有些不愿意经常作事迹汇报回忆过去的伤痛,社会及学校相关单位应该要尊重本人意愿,不要以单位荣誉和利益为由勉强他们。道德榜样的树立者和宣传者要强化法制观念,对于大学生道德榜样不愿公开的私生活、家庭成员身份、单位秘密等,都应该给予充分的保护,避免因道德榜样身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其二,关心道德榜样的切身利益。过去社会习惯注重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精神性,认为大学生道德榜样应该事事先进,步步谦让,只讲奉献不图索取,不注意贡献与物质保障同步。一些大学生道德榜样在救人受伤甚至牺牲后,只是受到精神表彰,而本人或其家庭今后要面对的却是巨额医疗费、身体残缺、就业歧视、失去亲人的悲痛等现实问题。这些不仅客观上造成当道德榜样吃亏的印象,连一些道德榜样本身也难免会有难言之痛。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单纯的精神激励不足以维护道德榜样效应的持续性,社会以及高校都需要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和补偿,对不幸牺牲者要对其亲人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抚恤。

其三,完善道德榜样的权益保障机制。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权益保障涉及到社会法律、社会保险、各级政府、社会团体、高校制度等多种力量的整合。一是完善相应的司法保障,在这个“帮还是不帮”、“帮助会不会碰瓷”的社会色彩下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避免因利欲熏心者的反诬而被法律法规制裁。二是建立有力的道德榜样保障机制,尽快运行道德模范救助金基金,通过政府注入、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救助有困难的大学生道德榜样。三是建立高校道德榜样激励机制,在保留学籍、入党、评优、就业、创业、保研等方面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放宽要求、优先考虑,消除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一个培育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潘明芸,李登叶,徐艳:榜样效应最大化途径探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8月.

[参考文献]

[1]彭怀祖:论道德模范和道德苛求的消解――以提升榜样效应为视角[J],《伦理学研究》,2013年3月.

[2]王颖慧:新时期道德榜样的理性解读与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3月.

[3]熊辉、胡柳娟:大学生道德榜样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

第7篇

由于博客具有个人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以及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势、零编辑及零体制等优势,在世纪之交,博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于2002年以后在中国大陆流行起来。据《中国博客调查报告2006》报道,2002年以来,博客在中国大陆增长了30多倍。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的博客作者(blogger)达到1748.5万人,其中活跃博客作者769.4万人;博客空间量达到3374.7万个,人均注册博客空间1.93个。中国网民中,超过60%的人浏览过博客,博客读者达到7556.5万人,其中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为5470.9万人。据预测,未来半年,博客的增长依然会保持较高的速度,即使保守估计,未来半年中国至少也将有220多万的新增博客作者。

博客与传统的网络交流方式相比较的特点与优势

博客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第二代互联网(WEB2.0)的兴起。与第一代互联网(WEBl.0)相比,第二代互联网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它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第二代互联网的主要应用特征就是互动性和社会性。作为第二代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客与第一代互联网技术下的网页、E-mail、BBS等相比,实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的交流,其用户既是信息内容的浏览者,也是内容的者。基于上述特点,近一两年来,博客开始被引入了教学领域,如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巨大的资源空间,以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交流平台;为师生构建研究性学习提供场所等。本文主要探讨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

博客是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近几十年来,现代外语教学的理念发展迅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都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能动作用。90年代以来,以维特克为代表的建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才能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过程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过程中自行建构的。该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要求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需要有广泛的交流,通过广泛的交流,以及交流过程中的合作学习,学生才可能完成既定的外语学习任务。由于博客为外语学习者创造了一个网络虚拟环境下的真实的学习交流情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博客写作、互访博客、相互评论博客内容等方式构建起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师交流、群体与群体交流的平台,达到交流信息、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博客的个人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及其技术优势与现代外语教学的理念与需求不谋而合,成为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是迄今为止满足上述交流的最佳网络工具。

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功能

作为外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博客在外语教学中有以下四种功能。

提供语言素材和相关信息。据国际在线网站2007年6月18日报道,全球目前共有博客7000万个,除汉语博客占8%外,其余均为外文博客。其中日文博客数量最大,占37%,英文博客占36%。博客上每天新增文章150万篇,即每秒17篇。如此大量的博客及每天的博客更新为广大的外语学习者提供了鲜活的语言素材及相关知识。外语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语言素材获得、存储或使用相关的语言学习信息。此外,由于博客内容大多按主题分类,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根据正在学习的内容或感兴趣的话题,搜索相关主题的博客,以获得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学习信息。不仅如此,外语学习者还可以针对国际上的热点问题,登录国外该主题博客或当事人的个人博客,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获悉该热点问题的最新进展,还可以掌握大量的语言知识。

构建开放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将博客的阅读与写作引入外语教学当中,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外语教学教材、教师、教室、上课、下课等时间、空间及对象的限制,构建了开放性的语言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指定时间或课余时间就自己感兴趣的博客主题进行阅读,不仅扩大了词汇量与阅读量,了解了最新的信息与不同的文化,还可以与博客上链接的好友、同学、老师、家长,甚至焦点或公众人物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沟通与交流不同的意见。学习交流的地点从固定的教室扩展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交流的方式从常见的口头交际扩展到了半口语化的书面交流或完全的书面交流;交流的对象也从某一学校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扩大到了不同地域、不同学习群体、不同学校乃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

促进外语专项技能的发展。由于博客多以文字记录博客写作者的心路历程,并通过博客这种新媒体的形式于众,所以博客与外语教学诸项技能关联度较大的是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外语水平,通过跟踪阅读语言难度相当的外文博客,或与国外友好学校的班级或学生博客建立链接,让学生定期、定量地进行大量的博客阅读,给学生了解不同国度的文化、风情、人物、历史的机会,以提高其外语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与外语实践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引领学生在国外知名的网站或博客网站上建立班级或个人博客,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用外文记录自己的外语学习过程,表述自己的思想,发表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或对他人的博客内容进行评论,并将此作为对学生外文写作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

实现教学监督与管理。作为第二代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式,博客的社会性以及共享性使得它具有较好的教学监督与管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登录学生的学习博客检查其学习内容、了解其学习进度和学习动态,以及他们的思想情绪、对事物的看法等,从而掌握教书育人的第一手资料,实现教学的监督职能。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学生的学习博客上发表评论的方式对学生在博客上写就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意见和建议。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师生双方还可以通过协商设定教师评语的阅读权限。教师也可在其教学博客或班级博客上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布置作业、课后答疑、通告等。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链接相关网站或博客站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或拓展阅读、学习背景知识等,以实现博客的教学管理职能。

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上述四种功能为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博客作者划分,博客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大致可以分为学生学习博客、教师教学博客以及班级博客三种类型。

学生学习博客。学生的学习博客可以记录其外语学习的整个过程,最好的应用模式是学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就自己学习或生活中的思想、经历以及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外语写作,或写日记,或在博客中交流学习的心得,或就学习中的问题在自己的博客中或别人博客的评论区中展开讨论等。近年来,外语教学领域盛行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由写作前的准备、初稿、改稿以及编辑等几个步骤组成,而博客的编辑、、修改程序和上述几个过程惊人地相似,似乎就是为这种写作方法量身定做的。当学生的博客帖子后,其他同学可以对其进行评论,作者可以根据其他同学或教师的反馈信息,对的内容从语言、文字、修辞等方面进行修改,使其不断完善。此外,学生的学习博客还可以充分利用博客的链接功能,链接一些主流媒体的网页或感兴趣的博客,以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教师教学博客。教师的教学博客既可以记录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以及教学中的感悟,又可以实现教育监督与管理的功能。博客作为一种技术近似“零壁垒”的网络新技术,为外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教师可以通过撰写教学博客记录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成就、反思教学中的失误。此外,作为现代化的交流工具,博客给国内外的语言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国内的外语教师可以通过登录国外教师的教学博客与其建立联系,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国外外语教学的最新进展,反思我们的外语教学,而且外语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及时得到国外同行甚至是知名专家的指导。不仅如此,教师之间还可以通过博客及时沟通最新的科研进展,了解本领域的科研动态,从而提高外语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班级博客。班级博客是一种集体博客,所有班级成员都有权限在班级博客上添加内容。同学们可以在班级博客上交流信息,展开讨论,以增进彼此的沟通。不仅如此,班级博客还可以帮助学生搭建互动与合作学习的平台,构筑研究性学习的场所。由于博客具有沟通效率高、交流效果好、信息全面、表现形式多样、影响范围广、信息管理容易等特点,非常适宜作为合作学习的技术工具。教师可以在班级博客上需要讨论的问题,由学生在班级博客中以添加评论的方式就此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教师则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在班级博客里对此问题进行小结,或引领大家从某些方向就该问题展开讨论,或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若嫌添加评论的方式单一,学生也可在其学习博客中就该问题展开详细的论述,发表自己的见解,或通过在其博客中链接相关网站或信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

对外语教学的促进作用

作为一种优秀的认知学习工具,博客可以获得、存储、加工和使用相关的学习信息,同时,它也是一个有着鲜明主题和脉络的结构性信息体。利用博客辅助外语教学不仅可以大大加快外语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而且师生双方都可以从中获益。博客有助于变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消极到积极,既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学生通过在博客中对外语学习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其外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并能激活、诱导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不仅如此,将博客运用于外语教学也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与教师的发展。

将博客这种全新的网络技术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去还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需广大外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实践与探索,既充分发挥博客这一教学辅助手段的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又不断挖掘博客的应用潜力,完善博客的自身功能,最终达到促进外语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小东、龚祥国:《博客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2007(1)。

2.陈欣如:《博客――现代英语教育的新工具》,《双语学习》,2007(4)。

3.邓显奕:《试析博客与外语阅读和写作》,《教育与职业》,2006(36)。

4.林磊:《网络博客在我国兴起的现状与思考》,《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5.国际在线:《全球博客数量突破7000万中文博客占总数8%》,http://gb.省略/15884/2007/06/11/2525@1628500.htm,2007-10-07。

6.胡龙青:《博客与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http://blog.省略/774905/996988.aspx,2007-10-08。

7.石之昌、刘智明:《浅谈教师博客在学校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革新》,2007(1)。

8.邢富坤:《博客与现代外语教学》,《现代教育技术》,2007(1)。

9.徐涌、燕辉:《博客与BBS的差异研究》,《现代情报》,2005(5)。

10.省略nic.省略/html/Dir/2006/09/25/4176.htm,2007-10-08。

本论文为河南省教育厅2007年度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地方院校计算机网络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7-GH-01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