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时间:2022-05-25 06:59: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农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农业论文

第1篇

一、国内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总理以前就提出“:本世纪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时期,所谓的现代化农业指的就是较为高效的生态农业”,“应该将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两者融合在一起,与完善生产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和发展无污染农业融合在一起,将国内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升到较高的水平”。

二、生态农业将会变成将来农业发展的主流

按照国内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采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5年的时候,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新公司有1839家,产品数量为5077个,在全国范围内,科学、合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公司为3695家,产品数量为9728个;产品实物总重量达到6300万吨,一年的销售金额总计为1030亿元,产品出口金额总计为16.2亿美元。随着绿色食品的不断普及,有机食品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根据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采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在2005年的时候,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新公司有208家,保存身份的公司达198家,占87%左右,公司总数量为416家,产品数量为1249个,产品实物总重量达到66.9万吨;一年的销售金额总计为37.1亿元,产品出口金额总计为1.36亿美元;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占地面积是2483万亩。在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大的影响下,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已经有了其最初的发展形式,同时以绿色食品生产为中心的生态农业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在2005年的时候,有305家企业向上级申请成为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并且这些企业的年产值均在5000万元以上,所占的比例为18.4%;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国家级相关企业总数为192家,所占的比例为33.3%。和上一年比起来,2005年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企业增长为59.9%,经审查并获得肯定的产品增长为61.6%;企业的总数量增长30.3%,产品的总数量增长为49.8%。相关人员表示,生态农业将成为本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主流。

三、生态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现代农业的指导思想是现展思想,主线是主要发展农村生产力,技术支撑是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具备现代化的物质设备,使用的是现代化的经营方法及管理策略,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是整个现代农业实现的保证。现代农业能够全面的发挥市场在资源分配上的作用,实现工业和农业相结合,形成产和销相一体的多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结构。但是生态农业的生产是把资源的连续使用及生态的保护作为基础,按照生物和环境的共同发展以及输入输出产品均衡发展等理论知识,使用系统工程的相关办法,依赖当代科学技术以及社会经济信息的输入组织生产,通过科学使用以及再生农业资源,注重提升太阳能的使用效率,完美体现其具有的特点,创建优良的资源循环系统,推进农业有序、健康的发展,达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相融合的目的。所以,生态农业是一个聚集知识的现代化农业体系,是农业不断发展的又一种方式。这两个在含义以及本质上是互相辅助、缺一不可的。根据“生活宽绰富裕、面貌整洁、生产壮大、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需求,把市场作为努力的方向,把利润作为重心,在发展的同时兼顾资源、环境的保护,完美使用当地的农业资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建立资源合理使用、健康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将逐渐变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四、重视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探究、使用以及普及

国内生态农业已大致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相关技术体系,然而该体系只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未来生态农业的探索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把可持续农业体系的发展作为中心,加强和深化生态农业的理论知识;

(2)加大农业生态技术使用和普及的工作力度,以便更好的为生态农业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将来国内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对技术策略进行调整以及技术创新进行开展,以建立一套不仅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又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生态农业技术系统,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使用和扩大。

作者:杜国庆王云晶单位:黑龙江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系

第2篇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第3篇

目前对太阳能发电方面研究较多的为地面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农业大棚发电项目起步较地面光伏发电项目晚,对其研究相对较少,国外对其研究最多的属欧洲和日本,但研究内容多趋向于对光伏组件与大棚的结合方式、光伏组件类型及发电效率等方面,如荷兰Wageningen大学、日本学者Yano及意大利企业的研究。针对发电项目对生态农业影响研究很少,日本学者Yano比较了太阳能电池板直线布置和上下间隔布置对温室室内光照和发电量的影响,国内昝锦羽等人就光伏温室大棚内温度进行了模拟研究。本文从光伏大棚发电项目对大棚的结构、大棚内农作物光合作用及大棚内温度的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

1对大棚结构的影响

1.1普通农业大棚支架

普通农户自建大棚主要组成是用竹木杆、水泥杆、轻型钢管或管材等材料做骨架,做成立柱、拉杆、拱杆及压杆,其棚型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钢材结构和竹木、钢材、水泥构件等多种材料的混合结构。

1.2光伏大棚支架

在选择太阳能光伏支架时,一般均要考虑到风荷载对支架强度的影响及外界环境对太阳能光伏支架的腐蚀作用,因此,对太阳能光伏支架所选用材料需进行特殊工艺加工,以加强支架抗腐蚀能力,从而让支架达到预期使用寿命。目前较为流行的光伏支架为采用热浸Zn处理过的优质钢件。可见,与普通农业大棚相比,光伏农业大棚的抗风、雨、雪,抗腐蚀能力大大提高,具有较高强度和抗腐蚀性,可减轻自然灾害对植物伤害,有助于农产品品质提高。

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2.1太阳光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太阳辐射光谱随波长分布分为紫外线区、可见光区、红外线区。紫外线占太阳能光谱7%,波长小于400nm;可见光占71%,波长介于400nm~760nm之间;红外线占22%,波长大于760nm。叶绿素作为植物体内最丰富的色素,其最善于吸收红光和蓝光。园艺学家认为440nm的蓝光对于植物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00nm~700nm的红光有利茎的生长,并促进植物的开花和叶绿素的形成。而绿光部分被例如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之类的其它色素所吸收,然后将其用于光合作用,但大部分绿光将被反射以显示叶片特有的叶绿色。还有许多其它复杂生长过程需要来自于光谱中不同区域光的照射。

2.2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对太阳辐射的响应

2007年九江学院王殿元等人对硅太阳能电池光谱响应范围进行了研究性实验,测量了不同波长光谱下太阳能电池板的短路电流,并对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池的相对光谱响应曲线。从该研究结果可看出,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响应,但最主要的响应范围为800nm~900nm,即硅太阳能电池对不同波长光线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但吸收最多的是波长在800nm~900nm之间的光。对比植物光合作用最活跃的光谱范围与硅太阳能电池对光谱的响应范围可知,硅质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最多的太阳光光谱波长在农作物光合作用活跃范围之外,即这部分光谱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没有实质性意义。因此,太阳能电池板铺设对大棚内植被影响较小。

二对大棚内部温度的影响

传统蔬菜大棚在夏天高温时棚内温度可达50℃以上,大部分蔬菜在夏天无法种植。2014年昝锦羽等人对光伏大棚内温度进行过模拟,模拟结果表明,白天棚内温度大部分情况下低于棚外温度,夜间棚内温度高于棚外温度,即太阳能电池板在夏季和中午能阻止过多热量进入大棚,抑制大棚内温度过度上升,在冬季和夜晚时,则能避免温室内热能流失,降低晚上温度下降速度,可有效起到冬季和夜晚保温作用。

三结语

第4篇

一、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

(一)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际上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精髓是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提高效益。生态农业的精华则是生态学原理和生态技术的运用。如果我们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可以克服二者各自的局限性,既兼顾了生态的良性循环与维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又获得了规模效益。因此,有学者把生态农业产业化定义为:生态农业以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来规划、布局、组织与运作。具体说就是把绿色农产品生产作为一个产业,以市场为导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绿色农业技术体系为主要依托,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

(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第一,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小规模、低循环、低效益是我们生态建设的一大特点。从事生态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农户,其生产呈孤立、分散的状态,生态效益不是很明显,经济效益也很有限。而且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大多只局限在农业生产体系内,产业链单一,缺乏与农业系统外二三产业的结合。那么,如何让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绿色产品推向国内外市场呢?答案是采用产业化的经营方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有效地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弊端,通过采用种养加、农工贸和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可以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分散的农户通过与龙头企业或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签订合同的方法组织起来,形成各种不同的专业性的产业链条,原来分散的小农户变成了产业链上的一个个“生产车间”,龙头企业依托市场指挥农民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在种植或养殖的过程中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技术要求和产品检测标准,统一销售。生态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生态小系统,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大规模内实现了组织协调。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走的是“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这种经营方式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安全的绿色产品,又能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是以高度标准化为基础生产的,他们从种子选育到播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的核心是建立一整套质量、绿色标准体系和操作流程,建立监督检测体系,建立市场准入制度,使绿色农产品有标生产、有标上市、有标流通。面对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特别是国外的“绿色壁垒”,没有标准化生产是根本行不通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将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各类龙头企业引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做到统一环境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产品检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商标品牌。生态农业的标准化生产,能有效避免农业生产中的环境污染,减少各种添加剂的使用,不用或少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绿色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能提高经济效益,这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之一。常规农业产业化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销等环节结合起来,组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体系。而生态农业则强调生物能量的多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农业产业化融合了二者的精华,实际上是物质沿着“食物链”多次利用外,又沿着“加工链”进行了深度加工,多次增值,实现了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与经济系统的“加工链”及“销售链”的有机结合。通过“食物链”,有机物、废弃物得到了多级利用,既提高了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率,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节约了资源,取得了生态效益。“加工链”就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绿色农产品进行多级加工,开发出新产品、新产业,延长产业链。而绿色农产品在深层次加工中则不断增值,获得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运销链”则是绿色产品运输、销售环节,通过“运销链”绿色产品再次获得收益。由此可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主要来源于生产、加工、运输的一体化经营,尤其是其中的加工环节。没有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就没有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就没有生态农业的高效益,生态农业就难以摆脱困境。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基地。龙头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有长期稳定的联系或者他们自己就有研发机构。为了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会经常推出新品种、新技术。为了让农民生产出符合要求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会利用各种培训资源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以及龙头企业的培训必将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经营理念,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生态农业产业化把“小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起来,把现代工业和生态农业联结起来,最终摆脱了以前生态农业低效益的困境。常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参与主体要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关系,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二、总结

生态农业产业化也是如此,农民从一体化经营中获得以前没有过的较高收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证明,走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就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实现绿色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延长产业链,实现高效化生产;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总之,生态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汪虹王丽玲刘玉珍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第5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发展障碍探讨

Abstract:Atpresent,althoughourcountryinaspectsandsoonecologicalagriculture''''sfundamentalresearch,experimentaldemonstration,promotedpopularizationhadalreadymadetheverybigprogress,butcannotdeny,butalsohassomeproblems.Thesequestionsarebecomingthebarrierwhichthelimitecologicalagriculturefurtherdevelops.

keyword:Ecologicalagricult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rrierdiscussion

前言

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

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的自身的理论体系。

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虽然目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对于生态农业政策的贯彻,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使得农民不能对土地、水等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例如,为了在鱼塘中饲养鸭子,就要考虑鸭子的饲养数量,而鸭子的数量将受到水的交换速度、水塘容积、水体质量、鱼的品种类型和数量、水温、鸭子的年龄和大小等众多条件的制约。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而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

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另外,尽管必要的激励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态农业应当更趋向于开发一种机制,以使农民们自愿参与这一活动。要想动员广大的农民自觉自愿、并能够自力更生地通过生态农业发展经济,能力建设自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建立比较有效的能力建设机制,对于更为重要的基层农民来说,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训与学习的机会。

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中国的许多农村地区,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为在一些地方,仅仅依靠种植业的发展,难以获得比较高的经济收益。中国加入WTO,既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生态农业的发展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其中,农业的产业化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人口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估计,到2030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来实现。

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10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与全国相比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字。因为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第6篇

1.1生产基地发展迅速,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

4总结

第7篇

发展循环经济以建立循环型的社会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现方法和途径。在此,循环经济的理想思想与生态农业的属性和发展要求非常契合,因此,在生态农业中发展循环经济有着重要意义。

1.1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是现在所提倡的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典例,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最主要表现形式。要更好的发展生态农业,要了解其本质。它就是把农业生产更加生态化,其根本目的就是既要寻求农业的生产发展、经济增长,又要进行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与同步,最终寻求到适应我国国情农业发展模式。

1.2循环经济的发展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循环经济是一种旨在实现环境、资源、人口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它的核心就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思想,通过农业各技术创新和组织方式的变革等方式,提高农业系统内部环节的多级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倡导清洁化的生产和节约型的消费理念,严格地控制外部系统有害物质的进入和农业废弃物等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及生态的破坏,最终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以及农村的和谐有序。

1.3循环经济能够引领生态农业的发展

循环经济在生态农业的4R原则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危及人类的生存空间,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农村经济的停滞乃至下降,进而破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系统平衡。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重点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其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以及再循环,从而能够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这些原则的规定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生态农业的发展。

2舟山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分析

2.1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舟山已初步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据统计,截至到2011年底,全市的水果、蔬菜、水产养殖、生猪饲养等数量在有序的基础上仍有上涨的幅度。舟山定海区和普陀区现已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的生产模式,同时还推进“良种良法”和“良机良制”综合运用,更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据调研得知定海的瓜稻轮作区等一大批核心示范基地已经初具规模,更好地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舟山已开展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试点。全市各地采用以试点探索和模式创新为基础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方法。普陀区的展茅、岱山衢山、嵊泗本岛、定海岑港等地都已计划形成以“畜粪、沼液、沼渣”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他的如普陀区的林地鸡合作社已计划实施小型屠宰场污水沼气工程并进行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果园养鸡模式等。这些模式的推广都有利于舟山市的农业转型和升级。

2.2舟山发展生态农业的劣势

2.2.1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农业有别于其他的农业,它的效益具有长期性,只有进行长期的实践才能有显著的效益,而且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前期和后期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是大多数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初期并不能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基本上靠的是国家以及各级财政的扶持,加之目前一系列的制度并不完善,有关部门降低了对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这就导致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率比较低。农业推广的资金投入,是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维持和发展的保证。目前,生态农业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资金投入不足;另外就是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方式是依靠政府的全额拨款,而全额拨的款项中大部分被用作农业推广人员的工资和福利,从而造成推广经费严重不足的现状。

2.2.2发展生态农业的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专门、专业的技术,它的基础学科是生态学,然后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同传统的农业结合起来。因此这就要求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但目前的情况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很熟练的掌握应具有的先进的、专业的知识,同时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不能将先进的技术及时而准确的传达给农户,这样就限制了生态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发展。

2.2.3生态农业推广对象生态观念不强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推广的对象是农民。农民行为和观念的改变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舟山市的农业发展污染还是比较严重,忽视了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业三废”向农村和农业的转移趋势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生态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现在这个观念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导致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长期的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4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障碍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发展以及城市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农村逐渐只剩下了老、弱、病、残、少、儿人群。在这部分人群中存在着劳动力不足问题,特别是在农忙季节,结构性劳动力不足问题就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而使生态农业推广工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进而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3加快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大生态农业技术的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远期效益比较显著,这就需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发挥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作用,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使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政府要把发展生态农业当作一项民生项目工程来开展,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发挥国家政策以及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民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联合推广模式,实现规模效益,建立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3.2提高生态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的进展,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就要不断地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生态农业推广人员及生态农民技术培训机制,对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推广人员的学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考核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和调动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和建立技术成果推广奖励机制,对在推广工作中取得重大成绩并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工作人员给予重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3.3加大发展生态农业宣传的力度

要从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着手,要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宏伟目标,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地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人士树立起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念,成为建设生态农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建立起一批先进的示范企业、示范区、示范模式、示范项目等,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生态农业示范推广工作,营造一个农民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普遍关注、政府积极倡导的良好氛围。

4总结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探索与规划

生态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所进行的创新,传统农业中只发挥了农业必要的因素,比如土地、天气、原材料等因素,而生态农业是将传统农业的相关因素与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手段相结合的农业,并通过一定的经济学、生态学来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起来的农业,在生态农业中包含了农产品的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而且,生态农业实现了农业的规律化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要求。

一、生态农业概述

生态农业中包含了经济学原理、生态学、系统工程管理理论,生态农业的发展是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是在不断实践摸索中走出来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的本质是在保护环境前提下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发展既包含了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包含了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且这种发展模式是两者均衡的发展模式,转变了传统农业发展中不顾环境保护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提高的旧模式。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情况下,同时也为后代人的需求提供了保障。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非常重视人类、环境、农业、资源四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类长远的需要。生态农业实现了传统农业的产业化,是集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主张的是无污染的发展理念,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在农业中的使用,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农业种植以及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在保证产品数量的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产量。因此,生态农业工作者必须懂得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农业过程中的正确操作。

二、生态农业的特点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只重视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了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这使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说明,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业都是各国的基础经济支柱,不注重农业发展的国家最终都会受到发展的限制。而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犯了忽视农业发展的严重错误,这要求必须重视农业的科学发展,制定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重视其所具有的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生态农业的发展强调的是整体性的发展,需要协调好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把生态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站,都会发展轻工业,但是在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必然会要求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从产业结构的发展来说,只有各个产业齐头并进才能提高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取得长远的发展。

(二)生态农业是多样性的农业发展

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全国都采用统一的发展模式,这并没有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而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针对各个地区的独特条件而进行的发展。比如我国的南方地区就和北方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南方就利于地方的特色发展“猪-沼池-果树”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只有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的农业发展才能做到资源的最好利用,同时也能做到对资源的最好保护,使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均衡发展,不论是经济效益的发展状况,还是生态效益的发展状况,都应该统一发展。

(三)生态农业的高效性发展

生态农业是一种高效的农业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中一些农业的废弃物都是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而生态农业则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生态农业的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一种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既改变了传统模式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同时对于农产品的安全性也是一种保障,这让生态农业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是顺应时展趋势的发展,是在人们对于农产品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进行的发展,既是一种保护环境的发展,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系统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现状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虽然已经实施计划生育,但是我国人口数量却处于大量增长状态中,而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对于耕地面积处于逐年减少的状态中,我国没有出台一部政策法规进行控制。目前,我国森林破坏的现象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乱砍乱伐的现象依然很严重,对于多样性生物的保护机制也不健全,很多物种数量处于急剧减少状态中,大约有30%左右的动植物受到很严重的威胁。虽然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增长,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分析这种获取资源的发展是破坏式的发展模式,对以后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农村生态环境受到生活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城市以及农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大量的生活废弃物,由于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限制,这些生活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在农村,很多农民都将生活垃圾直接扔到田地里,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而且这些生活废弃物长时间的堆积容易产生一些病菌,是各种疾病的源头,给农民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威胁。

(三)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工农业生产的污染

城市工业所存在的“三废”现象,已逐渐向我国农村发展和蔓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三废”污染现象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约有30%左右的农田受到大面积的污染,近年来的调查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由于一些固体废弃物品的大量堆放,导致很大面积农田不能使用。同时还有大面积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环境污染现象太过于严重,所以粮食每一年减产基本在150亿千克上,这就表明直接损失大约在190亿元左右。另外,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由于近些年来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乡镇企业所带来的污染却一年比一年严重。同时,因为农田和乡镇企业通常两方面是紧密相关的,农田已经被作为是消纳污染物的主要场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业生产也会带给农业环境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第一使用农药、化肥不合理,这些化学用品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特别是一些农药和化肥所引起的污染,不但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而且对人体和动物产生了很大危害。第二是一些废弃料对农业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污染。最近几年来,家庭畜禽类养殖业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因为废弃物不能马上用于农业生产,因此给农村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对农民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四、农业经济中生态农业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升级

要推进农业大力发展,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优势,能够更好的适用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同时优化发展最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这样可以形成新的格局,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一体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在地区发展中,可围绕水产品加工、粮食加工、废弃物加工等进行精心培育和规划,需要从各方面保障所推出的农产品是无公害、环保的产品,形成专业特色的发展形式,不但保障了农民的收入,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建立起企业直销形式的销售模式,解决物流、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具体措施,从多方面上促进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投融资体系的建立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来讲,制定出与时展潮流相符合的产业政策,可以吸收外来资本和民间资产,政府也会制定出一系列与发展相符的政策法规,农业生产可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迈入更好的发展空间中。对于农民来讲,发展农业生产实属是一件可以提高收入的好事,最近几年来,一些外来的资本家纷纷涌入到生态农业发展领域中,这不但可以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而且也可以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支持和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同时也可以在政策法规上给予支持。另外,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管理机构。

(三)生态休闲旅游与农业景观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很多人们都希望能够真正亲近自然和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丽,开展农村生态景观正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它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诞生的,进一步开创了农业生产运作的新形势。这是一种新型模式体系下的旅游项目,运用在农村生态环境、农业生态成果、田园景观等等,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广大游客来购物、体验、观赏、健身等等,从各方面上促进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于生态农业发展来讲,既需要加大力度进行发展,而且还需要保障其发展的稳定性。

(四)发展农业国际贸易

我国是传统农业的出口大国,大力加快农产品的快速发展,对开展我国农业贸易格局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会受到质量、产量、出口等各方面困扰。在我国农产业生产过程中,会广泛运用化肥、农药、激素等等,这样就会使牲畜、水果、粮食等农作物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会影响到出口的数量和产量。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应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出绿色产品,也就是一些无污染、无公害、无毒害等化学物质,也就是一些具有营养价值的食品,这样能够与我国一直倡导的环保理念相符合,进而加强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优势。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模式,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因为我国起步较晚,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因此,必须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研究,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上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作者:闫晓静 单位:河北北方学院

参考文献:

[1]苏春华,等.可持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J].农业现代化究,2012(6).

[2]郭书田.21世纪中国的生态农业[J].中外科技信息,2011(10).

第9篇

1技术与成效

1.1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

云和县属浙南山区,山多地小,造成本区域具有明显的垂直性气候差异,山区气候特征明显,形成了光、热、水、气不同的生态环境特点,为创新种植模式提供了生态环境条件。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作技术和农牧结合、粮经结合等农作模式,研究示范推广了稻-鱼﹙鸭﹚、耳﹙菌﹚-稻、稻田养鸭、稻田养螺(甲鱼)、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年均推广耳-稻轮作面积150hm2,稻田养鱼230hm2,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其中耳-稻轮作栽培模式、浙贝-水稻模式分别获丽水市十佳和十佳优秀农作制度新模式。

1.2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云和县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600hm2,通过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3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667m2农药用药量(有效成分)为258g,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农药用药量为319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

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强“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实行“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3年,云和县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整体认证)1160hm2,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加快推进“五水共治”,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根据云和县委《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编制了《云和县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调整了云和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出台《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全县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1.5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沼液(渣)综合利用

近年来,云和县积极推广农村沼气建设,把农村沼气项目与“千万工程”、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污水治理等紧密结合,实现了项目资金效益最大化,以“一池三改”(沼气池建设与改造圈舍、改造厕所、改造厨房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到2013年底,全县共建沼气2543户,服务网点31个。年处理养殖污水15.3万t,年产沼气100万m3,年提供沼渣沼液肥2.5万t。通过引导和扶持养殖户走向养殖-沼气-种植为主要模式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为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1.6实施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为进一歩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标准化和经济生态化。农业部门积极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2012-2013年向浙江省农业、财政厅争取生态循环农业项目11项,争取项目资金280万元,2014年储备生态循环项目5项。通过项目实施,提高了云和县畜禽排泄物、作物秸秆、食用菌废菌棒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利用0.7万t,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56万t。

2工作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

云和县农业部门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农业局领导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县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以农业生态能源办公室为主,成立农业治水办公室,农作站、质监、畜牧等相关专业的技术骨干为成员,负责规划、指导全县农业治水各项工作。

2.2制定方案整治农业水污染

根据浙江省农业系统水环境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及云和县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结合云和农业发展实际,制定云和县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政策激励积极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

2007年以来,云和县出台的云和县粮食生产意见,明确对水稻开展统防统治给予600元·hm-2补贴,对全年统防统治33.3hm2以上的合作组织财政再给予150元·hm-2的奖励,有力地推进了统防统治工作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的应用。云和县政府出台了《云和县农业产业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实施“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云和县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等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水环境保护和治理,通过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使畜禽养殖逐步达到水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工艺标准。

2.4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问题与讨论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推广创新

我国生态农业经过20多年的推广历程,依然处于试点阶段,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我国的推广步履缓慢,这其中既有内部因素的制约,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着重分析生态农业推广缓慢的技术创新内因。

推广学认为,影响一项创新被采用速度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创新的特性。这里所讲的创新特性强调的是指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特性的认识,或者说是潜在采用者所感知到的创新特性,而非技术专家或行为变革者所理解的创新特性。要想推广我国的生态农业,必须先了解它的技术创新特性。研究表明,影响创新采用的创新特性主要相对优越性、相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和可观察性。

1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

所谓相对优越性,是指一项创新的采用较未采用前的状况的改进程度。创新优越性与创新采用率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潜在采用者感到创新的优越性越明显,其采用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所谓生态农业的相对优越性指的是生态农业与以往其他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相对优越程度。下面主要从效益性因素来分析。

这里所说的效益性因素包括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的生态农业的试点来看,生态农业的三个效益是较为明显的。

我国1993年开始建立的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经过5年的实践,取得了比预期更好的效果。首先是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51个县中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的,1994~1997年平均年增长分别为8.4%、7.2%和6.8%,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分别高2.2%、0.6%和1.5%。其次是显著改善了生态环境。经过5年的努力,试点期间水土流失治理率达73.4%,土地荒漠化治理率达60.5%,森林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其三是推动了农村社会的进步,拓宽了农林牧渔各业的生产领域,缓解了新的就业压力,如湖北省京山县在建设生态农业中产生了“三回流”现象,山下人往山上流,城里人往乡下流,县外人往县内流。至1998年该县农村劳动力有11万人从农田中脱离出来、转向林果业、养殖业和二三产业,占农村劳动力的57%。

但是,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在全国2400多个生态村和生态试点中,几乎没有一个村镇经济发展水平能在当地居于首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者居多。纵观我国所有的亿元村镇,均是靠大力发展乡镇工业致富的。而追求生态建设的村镇,主要力量都放在了改土造田、林网建设、太阳能建设、沼气利用、生物链建设上了,工业往往发展不快,或者被有意加以控制。因此,在现阶段,由于各种限制,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还无法“显化”为丰厚的经济效益,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民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从而大大缩小了农民对生态农业优越性的实际体验。

2生态农业的相容性

相容性是指潜在采用者认为创新与其需要、既有的观念、以往及现在的经验等相适合的程度。从创新采用导致的不确定性而言,相容性越高,意味着采用创新的不确定性越小,从而对采用者的冲击越小,不至于受太大的抵制。一般来说,相容性往往会影响潜在采用者对创新的认可。

就目前来说,我国广大地区的农民对生态农业知识知之甚少,对常规农业存在难以割舍的恋旧情结,再加上我国农业的总体利益较低,农民们从心理上认为农业不能使自己致富,因而对生态农业持怀疑态度,没有情感上的需求。一方面是因为常规现代化农业从50年代起就开始宣传,已对农业科技人员、管理者和农民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人们一讲农业现代化就自然想起“四化”,对“四化”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不熟悉,对全球现今的新发展不了解,习惯性认识有意无意地阻碍着人们对生态农业的认同。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毕竟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多人并不了解它的实质内涵、它的优越性和他的技术要求,推动起来也容易被动和盲目。此外,我国生态农业研究和实践上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上的阐述比较复杂,科技研究还不够深入,实践效果的定量分析和描述也很不够,尤其是未总结出一套让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短时间内就出效益的生态农业实用技术,这些也是影响生态农业相容性的原因。

3生态农业的复杂性

复杂性是指一项创新被认为难以理解和使用的程度。一般说来,创新越易于理解和使用,其被采用的可能性也就较大。复杂性和采用者对自身能力的评估都是一种主观感觉。一种创新的复杂性越高,自觉可以领会和使用该创新的人就越少,因此人们采用创新的可能性也就越低。

从总体上讲,我国生态农业比较复杂难以理解。首先,生态农业的系统既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又是一个松散的集合体,有多重时空上的相对独立的组分组成,这些组分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或构成时间上的延续,或得到空间上的互补。其次,在食物链设计上,试验的农业生物数量和种类、物质和能量投入的最佳值、生产管理条件等都要从实践中获得数据加以分析,拿出科学的依据,而这无疑是一个艰辛和复杂的过程。其三,生态农业的原理、原则过于抽象,难于为大多数农民所掌握。例如,何为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如何协调系统和组分间的关系?如何充分发挥系统的组织作用等等问题,这都是很难掌握的。最后,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的技术的优化组合,这是生态农业的创新之处,但过多的利用现有技术往往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即生态农业同其他农业形式没有什么区别。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的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缺乏具体的优化组合技术,又受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仍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如农业资源保护增殖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等都比较抽象难懂,再加上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要真正掌握生态农业的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困难。

4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

可实验性是指用户在正式采用创新前对创新性能所能试验、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采用创新的决策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消除不确定性和风险感的过程,即使是有限度的实验或使用,也能够使用户对创新的特点和功能有一个实在的感觉,帮助消除诸多担忧和疑虑,从而有利于创新的扩散,因此,创新的可实验性越强,创新的采用率越高,它们之间有正向的相关关系。

总体上讲,我国的生态农业的可实验性较差。由于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技术的生产体系,技术种类需要多而且整合起来还比较复杂,且短期内不易见效益,单靠农民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消化和掌握,更别提单独操作和实验了。特别是对生态农业的早期采纳者来说,它们对生态农业可实验性特别看重,因为它们可参考的经验不多,他们可以借鉴的通常只有从大众媒体获得的有关生态农业的一般知识。因此,他们常常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感,对采用可实验性较差的生态农业可以说是慎之又慎。从宏观上来说,对于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县或省,生态农业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事业,建设面广,综合性强,单纯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是难以奏效的,生态农业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把相关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结合起来,按照各自的业务要求,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农民采用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以弥补生态农业可实验性较差的不足。

5生态农业的可察性

可察性是指创新的采用结果对其他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程度。有些创新被采用后不易为人所知,有些创新的采用则一目了然,尽人所知,通常,对大多数创新来说,可察性是和其采用率呈正相关关系。

由于生态农业毕竟是农业,无论是生产过程或是最终产品,外观上和其他农业的区别不大,其效益具有滞后性,因而,导致其可察性在短时间内不够明显。从附表可以看出,河南内乡县各种生态农业类型1999年比1995年粮食产量增长幅度远没有环境效益的增幅大,单从粮食产量这种可察性方面来看,生态农业的可察性就比较低。不过,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和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51个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的成功,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相比,可察性有所提高。

总而言之,我国生态农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优越性不很明显,再加上它的可容性低、比较复杂、可试验性和可察性都比较低等特性,决定了其对农民的吸引力有限,而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对政府的吸引力很大(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所至),这也正是国内所有生态农业试点均为各级政府组织和扶持,而农民大范围的自发“学习”却是一个十分缓慢进程之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生态农业若干建设问题研究.中国生态农业研究学报,2001(2)

2张劲松.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12)

3陶战等.我国“十五”计划期间推进生态发展的目标和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1999(3)

第11篇

小编发现很多作者对论文的参考文献都不是很重视,都认为只要把论文的内容写好就可以了,参考文献就随便写几个,这样写出来参考文献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本篇主要介绍了盐碱地论文参考文献,给大家在盐碱地论文写作时提供方向。

盐碱地论文参考文献:

[1]林岩。盐碱地发展能源作物蓖麻产业的可行性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徐慧。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

[3]郑永宏。沧州滨海区盐碱地整理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

[4]李取生,李秀军,李晓军,王志春,宋长春,章光新。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利用[J].资源科学,2003,01:15-20.

[5]徐慧,黄贤金。土地利用政策与盐碱地农田水利设施管理农户参与意愿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3:154-160.

[6]杨福,梁正伟。关于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发展的战略思考[J].北方水稻,2007,06:7-12.

[7]张培通,李春宏,郭文琦,张恒友。江苏省构建沿海滩涂盐碱地甜高粱产业技术体系的设想[J].江西农业学报,2013,02:17-20.

[8]李汶蔚,董先治,陈诗琪,刘美麟,彭梦楠。吉林省盐碱地作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16:150.

[9]杨富亿,李秀军,王志春,赵春生。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渔业模式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04:183-186.

[10]姜丽芳。盐碱地改造项目绩效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22:17-18.

盐碱地论文参考文献:

[1]赵国臣,郭唏明。吉林省重盐碱地生态农业及人才培养事业科技与示范[J].农村天地,2000,06:32.

[2]秦韧,王学锋,刘树堂。盐碱地改良研究进展-东营市河口区“上农下渔”改良模式[J].当代生态农业,2005,Z1:32-34.

[3]李彬,王志春,孙志高,陈渊,杨福。中国盐碱地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02:154-158.

[4]岳耀杰,张峰,张国明,张化,徐品泓,王静爱。滨海盐碱地利用变化与优化研究--以黄骅市“台田-浅池”模式为例[J].资源科学,2010,03:423-430.

[5]徐仁海。内蒙地区次生盐碱地防治措施的探讨[J].中国水利,1962,09:22-28.

[6]吴宝新。盐碱地水果生产的经济效果[J].新农业,1980,15:26-27.

[7]薛凤霄,阎赞尧。应县盐碱地的综合治理[J].山西农业科学,1983,08:5-6.

[8]付兴国。从土地规划角度谈黄淮海平原盐碱地资源的开发治理问题[J].河南科技,1983,06:8-11.

[9].东北及内蒙四省区水利科协作盐碱地改良技术讨论会会议纪要[J].内蒙古水利科技,1984,01:2-4.

[10]陈秀玲,方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经济效益[J].中国水利,1984,02:25-26.

[11]伍黎芝,底艳。干旱区盐碱化土地整理工程实证研究--以陕西省蒲城县卤泊滩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179-182.

[12]金连胜。吴桥县在盐碱地上创出吨粮田[J].河北农业科技,1990,04:5-6.

[13]杨力。辽宁省紫丰葡萄第二次协作网会在省盐碱地所召开[J].盐碱地利用,1986,05:46+6.

[14]尤彩香。大力开发利用沿海盐碱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12,01:10-12.

[15]王文杰,贺海升,祖元刚,赵修华,杨磊,关宇,许慧男,于兴洋。施加改良剂对重度盐碱地盐碱动态及杨树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05:2272-2278.

[16]关元秀,刘高焕,王劲峰。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分区[J].地理学报,2001,02:198-205.

[17]罗廷彬,任崴,谢春虹。新疆盐碱地生物改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干旱区研究,2001,01:46-48.

[18]张建锋,张旭东,周金星,刘国华,李冬雪。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J].水土保持研究,2005,06:32-34+111.

盐碱地论文参考文献:

[1]刘阳春,何文寿,何进智,沈振荣。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进展[J].农业科学研究,2007,02:68-71.

[2]李茜,孙兆军,秦萍。宁夏盐碱地现状及改良措施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33:10808-10810+10813.

[3]贺海升,王文杰,朱虹,祖元刚,张衷华,关宇,许慧男,于兴洋。盐碱地土壤改良剂施用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8,11:5338-5346.

[4]刘建红。盐碱地开发治理研究进展[J].山西农业科学,2008,12:51-53.

[5]吴立全。盐碱地改良模式现状与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2:51-52.

[6]贾广和。盐碱地综合整治与开发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04:112-114.

[7]马奔,黄贤金,陈志刚,吕晓,王佳丽,徐慧,张墨逸。区域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农户选择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滨海盐碱区133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3,02:202-210.

[8]郭世乾,崔增团,傅亲民。甘肃省盐碱地现状及治理思路与建议[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04:75-79.

[9]牛东玲,王启基。盐碱地治理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2,06:449-455.

第12篇

【论文摘要】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本文对关于如何正确对待绿色壁垒,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从而跨越绿色壁垒提出几点建议。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国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环境贸易措施,通过颁布复杂多样的环保法规、条例,建立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产品包装要求,实施繁琐的检验认证和审批程序,推行环境标志制度以及课征环境进口税等方式对进口产品设置的贸易障碍,使外国产品无法进口或进口时受到一定限制。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业的出口有较大影响,我国出口额出现了暂时的增速缓慢甚至下降。我们应该认清绿色壁垒的内涵,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绿色壁垒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一、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构建和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

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农业,对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农业实施收缩战略。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时应以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为依据,尽量等同采用;从国际贸易角度来开展标准化活动,使省级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协调,及时掌握国际标准的动态及其指定背景;建立先进完备的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

二、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

政府有关部门必须承担起建设专业信息中枢的使命,加强对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壁垒措施,建立绿色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对绿色壁垒给我国出口商品和市场带来的现实和潜在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对国外可能实施的新的技术、标准和法规有所估计和预测,快速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措施。

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科学技术决定着未来农产品的份额和农业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加大项目科技投入,提高项目科技含量,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效益,进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增”目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应抓住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契机,以科技推广为重点,不断加强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示范、推广工作,提升科技开发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是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密切跟踪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和认证制度,从源头抓起,实现用标准贯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消费等各个环节,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超级秘书网

四、完善外贸体制,实施绿色营销战略,形成强大合力

应强化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促使各类农业主体走向合作和联合,推广能高效率为外向型农业发展服务的组织体制模式,企业应积极进行绿色农产品的技术创新,同时,按照生态模式,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和生产全过程控制,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并且,建立企业环境管理新体系,要积极申请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认证及绿色标志,增强出口产品的环境竞争力。通过推广,使单个农民融入到外向型农业发展的各类组织整体中去,使之充分享有获取市场交易信息和经济收益的机会。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现代知识、技能和信息,始终是我们破解绿色农业壁垒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必须加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因地适宜、因材施教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得知识和各类蔬菜、优质粮食、养殖、加工等绿色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培训,使农民对科学种田,向土地要效益,向环境生态要效益有更形象的认识。通过项目的培训活动,使农民受益,使农民及时掌握各项农产品绿色栽培技术和畜禽绿色养殖技术,聘请专家进行培训与现场指导、答疑,给农民下发种植、养殖等各类科技书籍,加大资金投入,在省内各个农村社区建立小规模型的农科图书室,并进行适当的培训指导。

【参考文献】

[1]方明:我国农产品贸易中的绿色壁垒问题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