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7 17:03: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技术创新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 F27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12-0026-0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升级,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压力逐渐加大,具体表现为产品的生命周期、企业研发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的复杂性增加,必然要求企业在技术、产品的研发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应对新的竞争环境。联盟的出现正是反映了企业的这一要求。联盟成为战略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目前,关于联盟的定义非常广泛,以至于人们很难将其与其他形式的企业合作契约关系相区分。战略联盟具体包括股权式联盟和非股权式联盟两种形式,合资公司(Joint Ventures)就是最常见的一种股权式联盟。尽管企业内部的合作包括很多种形式,但不少研究显示,企业合作研究领域讨论的焦点是与技术有关的问题(Dodgson, 1993),由此便产生了关于技术联盟的大量研究。
战略联盟的形成按照其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以掌握新技术为目标;二是以获取市场为目标;三是技术、市场兼顾(Vyas et al., 1995)。技术联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基于技术因素考虑所形成的一种战略合作,技术联盟的核心是技术开发,技术联盟与其他形式的技术交易、技术合作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联盟强调联盟双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除此以外,企业之间随意的、低层次的技术合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联盟。技术联盟的性质决定了联盟方合作关系的复杂性,联盟基于契约关系,但合作的深度又超出了契约所能涵盖的内容。由于技术联盟合作方式灵活多样,有效的实现了技术互补、缩短创新阶段时间跨度及获得市场等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战略目标,技术联盟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组织方式(罗荣桂等,2004;卢兵等,2008),[1][2]而联盟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又与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密切相关。
一、技术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
关于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问题是随着联盟研究趋热才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可以说,只有建立在知识转移的基础之上,联盟整体进而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联盟内部的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Polanyi, 1996)。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记载在物质介质上并能以某种方式传播的知识,具有确知性、客观性、有形性和可表达性等特征,易于文本化且转移成本较低。所以,显性知识的转移障碍小且转化率高。以合资公司为例,在合资公司内部,公司经常选派员工到外方母公司接受培训,或者由外方母公司派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或者派专家到合资企业提供培训,这些都将促进显性知识的转移。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清晰表达的、不可能传播或难以传播的知识,存在于知识主体的潜在素质中,是知识主体长期积累的结果,具有高度个性化、非文档化、难以共享等特征。依靠联盟的组织架构,通过联盟内部公开交流与人员流动,显性知识的转移变得较为容易,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则是通过联盟内的多方位合作完成的。并且,当被转移的知识比较复杂,或者被包含在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或组织框架中,这种知识转移的复杂程度将进一步决定合伙人的合作关系(史占中,隋丹,2003)。
对于某一企业而言,合作则意味着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知识创造。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来看,技术联盟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所在即是建立了一种有利于企业学习、知识扩散的机制。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开始讨论合作的学习效果(Kogut, 1988a; Ciborra, 1991; Teece et al., 1992)。Pavitt(1988)认为通过联盟组织所建立起来的密切联系,合作将成为一种转移缄默知识和企业专业知识的有效机制。Dodgson(1991)也认为合作有助于企业应对新的技术变革,促进企业进入新的技术领域。由此可见,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转移是技术联盟的核心环节。也正是因为联盟内部的知识转移,才决定了技术联盟的创造性属性。
技术创新是技术联盟的战略价值所在,与技术吸收、技术改进不同,技术创新主要依赖于“研究开发中学”,而技术吸收、技术改进则依靠“干中学”、“用中学”(陈劲,1994)。因此,技术联盟最核心的内容即是开展合作研发,合作研发是隐性知识转移的最高效的方式,原因就在于合作研发建立起了适合知识转移的情境渠道,更容易形成交流的共同语言。但是,技术联盟内部开展合作研发又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首先,合作研发要求联盟方掌握一项擅长的技术,即要有足够的合作筹码。如果不具备足够的谈判筹码,难免会出现联盟“一边倒”的情况。其次是联盟方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信任度,这种信任可能是建立在一套恰当的收益分配与风险控制机制之上,也可能是基于伙伴企业以往的合作经历,一般有着良好合作经历的企业更容易获得对手的信任,从而来保证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顺利进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未能在与外方建立的合资企业中进行高水平的合作研发。大量研发只是针对本土市场所做出的适应性调整,知识、技术含量有限,从而制约了中方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二、技术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决定因素
现有文献关于合作中学习、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大量讨论。Hamel(1991)[3]对影响股权联盟――合资企业学习的因素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当合资者具有不同的学习特性时,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率,他认为影响合资者学习效率,进而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包括:合资意图(Intent)、合资者的接受能力(Receptivity)以及合资双方之间的透明性(Transparency)。所谓透明性指合资双方共享知识的意愿和开放程度,主要由合资双方的信任度决定。
Hamel(1991)进一步强调了合资者的学习动力和吸收能力是影响学习效率进而影响知识转移程度的另外两个重要因素。通常,学习意图越强烈,越能有效地获取对方的知识。事实上,联盟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其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在技术联盟中,联盟方的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获取知识的程度。Cohen & Levinthal(1990)[4]将吸收能力明确定义为“对新信息价值的认知、消化,并最终将其应用于商业活动”。而吸收能力又取决于企业之前知识、能力的积累,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通常,企业的研发投资越大,企业的吸收能力就越强,吸收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投资研发的副产品。另一方面,Abemathy(1978)and Rosenberg(1982)的研究则说明企业参与生产经营活动更有利于其掌握与某一市场密切相关的新信息,因此,吸收能力也可以看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副产品。Zahra & George(2002)进一步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的吸收能力和现实的吸收能力,前者包括获取和消化知识,后者包括转化和开发知识。总之,对于吸收能力,现有文献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大量讨论。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能较好地理解、应用联盟中的知识。
尽管吸收能力在知识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就技术联盟而言,吸收能力仅仅是决定知识转移的客观因素。主观层面上,知识转移的结果受联盟目标的兼容性、知识移出方转移知识的动机强弱的影响,即与Hamel所强调的合资意图密切相关。
考虑联盟中的交易要素,技术联盟具体又可以分为三类:纯知识对称性联盟、纯知识非对称性联盟以及知识为主、资源为辅的联盟。后两种联盟本文将其统称为非对称技术联盟。在联盟中,掌握核心技术知识的一方称为强势企业,拥有资源或非核心知识的一方称为弱势企业。弱势企业的目标是通过联盟积累知识,提升技术水平。强势企业的目标多是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或研发成本。可见,非对称技术联盟的重要特征即联盟方要素与目标的不对称。如果联盟双方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就称此类联盟为竞争性联盟。
按照对称性和竞争性这两个纬度,技术联盟企业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图1。当联盟属于对称性联盟,并且联盟企业又不存在直接地激烈竞争时,合作是联盟的主导关系。此时,联盟的主要意图在于技术上的优势互补,企业具有同等的讨价还价能力。当联盟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竞争时,企业进行有保留合作,竞争是联盟的主导关系;当联盟属于非对称联盟,并且企业又可能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直接竞争时,那么,联盟在生产合作的表象之下,强势企业会对弱势企业隐瞒核心知识,限制知识向弱势企业的转移,形成对弱势企业的技术遏制,此时联盟实质上是一种遏制关系。对于此类联盟,交易多发生在技术与市场资源之间,由于市场资源的可控性很低,即市场资源是一次性让渡的,联盟的控制权往往掌握在拥有技术的一方,尤其是在获得市场资源以后,企业转移技术知识的动机会大大降低。并且,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是难以觉察的,在知识转移动机降低的情况下,强势企业可以轻易地采取消极的转移行为,使知识转移活动不能产生实质性作用并且不会受到违约的惩罚。对于非对称、非竞争性联盟,弱势企业往往为强势企业提供生产配套,依附强势企业而存在,本文不作进一步讨论。
实际中,很多跨国企业之间的强强合作基本都属于对称性联盟,联盟内部的知识进行双向转移,如General Motors(GM)和Toyota之间的联盟,不同时期合作关系与竞争关系交叉存在。而跨国公司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合资公司多属于非对称技术联盟,知识转移以单向为主,要么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转移,要么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程度十分有限。
总而言之,就联盟内知识转移而言,包含知识移出方转移知识动机的联盟意图以及知识接收方的吸收能力决定着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成效,进而决定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见图1)。
三、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
知识转移过程是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积累过程的关键环节,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联盟创新能力积累的程度。作为技术知识集合的企业,技术能力不仅包含技术文件、技术蓝图等明晰知识,更多地体现为关于如何应用技术和开发技术的隐性知识(Kim, 1999),因此隐性知识的转移又在知识转移中占据主导地位。联盟企业的学习行为可以有效地推进知识转移,事实上,知识转移过程与联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密切结合在一起,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根据联盟的建立目标,关于联盟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讨论:
(1)联盟整体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
联盟整体的技术创新严格依赖于联盟方之间的信任程度及由其决定的知识转移程度。联盟技术创新强调知识转移基础之上的新知识创造。联盟内知识转移的越充分,越容易进行技术的有效集成及创新。当联盟方旨在集成双方技术、从而开发能在与第三方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的新技术时,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的程度将会大大增强,联盟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往往会有突破性飞跃。有着一致技术开发目标的技术联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联盟形态。
作为一个组织,创新能力的积累除了依靠内部学习之外,外部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外部学习指“组织边界跨越者”将外部新知识带到组织内部并为内部消化、吸收的学习过程。外部学习的重要性对于联盟而言体现在其联盟成员的构成上。当某一方对于联盟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时,其往往会被联盟所吸纳,成为联盟的一员。
(2)联盟成员的技术创新能力积累
有时,技术联盟是源于联盟成员对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积累的关注,即希望通过参与技术开发积累知识,从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非对称技术联盟中的弱势一方尤其关注自身在联盟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的积累,其主要采取的是获取性学习,以消化、吸收联盟中已有的知识为主。尽管联盟为知识转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在现实中,由于联盟方实力与目标的非对称,联盟中知识转移往往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前文提及的技术遏制就是一个突出问题。当联盟企业的技术能力悬殊很大,弱势企业不能对强势企业的造成威胁时,强势企业的知识转移水平会较高。随着弱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强势企业转移知识的水平就会下降,从而强势企业转移知识的水平会与弱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呈倒“U”型关系。
对于对称性技术联盟,在成员企业具有同等的吸收能力的前提下,联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常随着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提升的。另外,当对称性技术联盟成员的学习、吸收能力不同时,联盟成员的讨价还价能力就会在联盟的过程中逐渐发生变化,吸收能力强的企业就会逐渐在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
从我国企业的技术联盟实践来看,因为知识转移程度有限,我国企业没能通过联盟积累必需的创新知识,从而使得我国企业在联盟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并进一步导致了长期的技术依赖。这些年来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汽车行业中,联盟技术主动权掌握在外方企业手中,由于中国企业技术能力较低,中国企业在联盟中处于被动地位,外方企业则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内一点一滴地将次新技术转移到中国,从而使中国产业发展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实现了对中国企业的技术遏制。事实上,要想通过联盟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通过有效的机制保证联盟内部知识转移。
四、基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技术联盟启示
目前,我国企业与外资企业的技术联盟大都属于存在遏制关系的非对称技术联盟,充其量这些联盟只能属于技术合作的范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联盟。我国以中外合资企业为代表的技术联盟间的学习更能多的是停留在生产能力学习阶段,其中以提高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和解决生产问题最为重要。常见的情形譬如,中方从外方引入生产线来生产新产品,外方派出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中方从生产线的操作中积累一定的知识,从而生产能力得以提高。其中开发性学习非常不充分,开发能力的积累是相当有限的(谢伟,2001)。[5]技术联盟间共同的技术攻关频率偏低,开发性目标以产品的本土化调整(包括零部件调整和整体产品的调整)为主,较少开发新的零部件或新产品(何玄文,张学鹏,2006)。[6]结果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合作众多,但获得的却总是次优技术,并且在与他人的长期合作的过程中,自主的技术创新能力却逐渐弱化。
在技术联盟内部,尽管知识的转移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动发生,但知识转移仍然是一个可以管理并加以完善的组织过程(Inkpen, 2008)。[7]因此,从组织层面加强对知识转移的管理,建立良好的知识转移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对称性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讨论多处于组织管理层面。而对于非对称技术联盟,技术联盟知识转移有限的根源在于强势企业缺乏持续转移知识的激励,知识转移问题不仅仅存在于组织管理层面。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非对称、竞争性技术联盟中,联盟治理机制的设计需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看联盟设计是否有助于促使外方企业持续得将更为先进的技术转移到国内,二是看联盟设计是否有助于促使双方合作进行新技术研发。联盟的最终目标在于:一提高现有技术水平,二通过“研发中学”积累研发经验,提高国内企业技术研发水平以及学习、吸收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在满足短期发展的技术要求的同时获得长期的技术创新能力。毕竟,掌握一项技术并不意味着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在现实当中,一方面联盟方基于对可能形成的潜在竞争局面的担忧,会使得知识移出方尽力去阻止信息的共享和知识的交流,从而来维护其自身利益,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隐性知识转移不可控或者要分多次进行,而市场机会的让渡却是一次性的,这种客观情况强化了知识移出方遏制知识转移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一旦凭借联盟方式获得市场准入的资格,从此也便失去了知识转移的主观意图。某种程度上,引入第三方竞争,为强势企业创造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非对称联盟中的技术遏制问题。换个角度看,市场在解决中外技术联盟知识转移的问题上存在失灵,由此政府必须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我国企业联盟的谈判筹码以及改善产业的竞争状况上。同时,在联盟组建之初,强调联盟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尤为重要,以此来缓解联盟中的对立与冲突。本文在此只对以知识转移为基础的联盟机制的完善进行一个初步探讨,更为系统地工作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走了一条“市场换技术”的道路。但实践已经证明,核心的技术是永远也换不来的。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在组建中外技术联盟时,一方面应通过事前有组织的准备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政府通过产业组织政策的调整,提高行业的竞争程度,以激励跨国公司提高技术引入的速度。
[参考文献]
[1]罗荣桂,李文军.基于技术合作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3):40-46.
[2]卢兵,岳亮,廖貅武.企业通过联盟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三阶段模型[J]. 管理工程学报,2008,(1):16-23.
[3]Hamel petition for Competence and Inter-partner Learningwith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1991, 12: 83-103.
[4]Wesley M. Cohen, Daniel A. Levinthal, Absorptive Capacity: A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Science Quarterly, 1990,(35): 128-152.
[5]谢伟.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过程的四个模式[J].科学管理研究,2001,(12):19-23.
[6]何玄文,张学鹏.中外合资企业技术学习的探索性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6,(6):37-40.
[7]Andrew C. Inkpen. Manag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Alliances[J].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8,50(2):77-90.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ccumulation of Techn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Technology Alliance
Zhang Rongjia (Economic Departmen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评价指标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推进和产业优化的大背景下,创新研究必将与产业经济研究相融合,因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也是构成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建立有效考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与分析研究必将成为技术创新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而以此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中观视角和基础,为决策者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宏观管理提供依据。
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理论研究
1.技术创新的界定
关于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但熊彼特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定义。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各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探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各个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定义。
1951年,索罗(S.C.Solo)在《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价》一文中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伊诺斯(J.L.Enos)在1962年出版的《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首次直接明确地对技术创新下了定义,认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Mueser)在搜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其主要观点和表述做较系统整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一定义比较简练地反映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和特征,但至今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创新的定义。
2.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际上提出并研究技术创新能力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由于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包括的因素认识不同,导致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看法也不一致,但从产业层面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并不多见。产业技术创新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技术的获取(研究、开发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工程化到产业化整个过程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入或开发新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同企业技术创新相区别,产业技术创新一般指特定产业在成长过程中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几个大型企业主动联手开展研发活动,或单个技术领先企业通过技术扩散进而实现产业内的共同创新。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不是单个企业的独立技术创新和发展,而是整个产业的全面进步,是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的活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使其形成经济效益的能力,是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
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做了不少研究,但由于产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众多,结构复杂,所以至今仍没有一套完整的且能够被所有学者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学者Steele用核对表(Checklist)的形式对R&D活动进行了评价,而Ransley和Rogers则总结了企业的最佳R&D,提出考虑技术策略、项目的选择和管理、核心能力、有效性、外部意识、技术转移和人员。斯切尔(Scheerer)认为,技术创新最终实现的包含很广,而且创新活动方式极不相同,所以只能根据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而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企图找到一种通用性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是不太可能的。德国在进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调查时,用产业技术创新费用(科研开发费、产品试验费、产品设计费、购买专利费、市场调研费和因产品创新而从事的人员培训费之和)占企业销售额的比例来描述。加拿大的Dehresson教授用8个指标来比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它们是: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创新资本投入/销售收入、非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职工人数、专门的创新资本投入/销售人数、出口销售收入/销售收入、企业的创新倾向。
国内关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基本上遵循以下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表征进行综合和总结,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二是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试图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国家统计局在20 世纪90年代初主要以技术开发的经费投入、科研人员、科研成果、技术转让、新产品销售、新产品出口等为基础,建立技术开发能力综合指标体系。魏江、郭斌、许庆瑞建立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有: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资金能力。韩景元等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划分知识生产块、直接效果块、综合效果块,共8个指标。常玉、刘显东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五大类13个子指标[3]。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众多,且某些因素是模糊的,具有不确定性,所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的结果,但这些指标体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
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众多,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多层次的动态系统。为了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应力求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估结果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学。因此,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要考虑到产业技术创新要素及指标结构整体的合理性,从不同侧面设计若干反映产业技术状况的指标。
(2)全面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要尽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全貌。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多的选取反映被评价产业各个层面的基本特征的评价指标,以便最终确定时有筛选的余地。
(3)导向性原则。在全面性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选择具有足够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和专业指标,根据当前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确定并突出相应指标,以引导该方面工作取得成效。
(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建立在某产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上,尽可能采用量化的指标,定性指标也要能间接赋值量化,以便于操作。
(5)动态连续性原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对其测定不仅要分析过去与当前技术创新行为的业绩,还要研究产业潜在的、未来的技术创新能力,利用静态指标反映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水平,利用动态指标预测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前景。
2.构建内容
技术创新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也不同于科研成果,所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要兼顾宏观评价与微观评价的结合,单项指标与综合指标的结合,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结合等诸多问题。所以综合上面的观点,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下,见下表所示:
(1)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即企业为技术创新而投入的所有有形和无形的物质资源,其投入的大小表现为投入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国际上一般将资源投入划分为R&D投入和非R&D投入。主要从人员投入、资金投入以及除R&D投入以外的技术引进、市场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衡量。
(2)创新产品产出能力。创新产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决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由于投入要素是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但未必导致创新成果的产生,因此创新产出要素能够最直接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主要可以从新产品的销售收入以及专利和论文数量两方面来衡量。
(3)生产制造能力。生产制造是指把实验室中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包括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产业中大部分企业装备的先进性;二是工人的技术等级、适应性和质量;三是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只有将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创新技术的先进性。
(4)创新扩散能力。创新扩散是指对技术创新的一种“模仿”或“学习”行为。它包括二种形式,即企业之间的扩散、企业内部的扩散和总体扩散。这里所说的创新扩散主要是企业之间的扩散,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创新技术在整个产业中实现的目的。
(5)市场结构要素。任何形式的技术创新都不能脱离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要素在很多方面对技术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成为技术创新能力大小的决定因素之一。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竞争程度。二是企业规模。三是垄断程度。总之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垄断程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都可以归结为竞争力水平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竞争力水平指标来表现市场结构要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6)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到该产业周边环境的影响,一个产业的经济支撑力不仅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产业技术创新环境支持要素与技术创新能力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可以看到,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产品产出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是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前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提炼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但产业技术创新不只限于单个企业或者几个企业,而是整个产业中所有企业或者至少是大多数企业共同实现技术创新过程。因此,根据分析继续提出了后三个影响要素。
四、结束语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而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真实属性的科学概括,所以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出发,在总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从产业的层面上增加了影响因素,这样使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显得更加科学和全面。
参考文献:
[1]傅家冀: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史清琪 尚 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0
关键词:民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战略;国际合作创新
0 引言
民营科技型企业是我国科技、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型企业群体,是最富创新精神,同时也是我国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力量。技术创新是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是关系到民营科技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核心问题。民营科技型企业想要持续快速发展,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而要提高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核心问题之一是企业要选择合适和有效的技术创新模式及战略。
山东科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源)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莱州市银海工业园,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农药及农药中间体与农药制剂的中型民营股份制化工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生产的生产溴系列农药中间体及溴化物以毒性低、残留低、药效高等特性,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农药中间体生产厂家。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从山东科源公司近几年的技术创新活动入手,总结分析公司技术创新活动的实际工作,找出科源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迅速提升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此文,对那些正在发展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有所帮助,提供有益借鉴。
1 民营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进展
尽管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但其创新概念包含范围广,且并没有直接对技术创新下狭义的严格定义。后来,索洛(S. C. Solow)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之后的曼斯菲尔德(Edwin. Mansfield)、兰斯戴维斯、弗里曼(C. Freeme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undation of U.S.A)、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对技术创新的概念又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这些理解和认识几乎都是在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综合来讲,技术创新是一种狭义的“创新”概念,它更侧重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创新研发,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在国内,企业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我国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的相比仍存在差距,但近年来随着国内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认识的不断加深,民营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倍受关注,对如何提升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一些更为深入、更为具体的专题研究。
在对技术创新模式研究中,学者们对传统的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自主创新战略、模仿创新战略以及合作创新战略,进行了较为广泛的探讨。如,杨晓西等人[1]认为,建立“官产学研”联合机制,是企业实施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之一;季健霞[2]认为,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外生”科技资源和资本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现有技术创新能力;仲伟俊[3]认为,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是在充分利用已形成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通过产学研合作,走以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之路;张琳[4]提出了适合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五种模式: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企业间战略联盟合作创新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设立临时研发项目组创新模式、委托外包的集成创新模式。
此外,还提出了许多更为具体的发展新模式。如,仲伟俊等提出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5];梁琳娜的以产业群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战略[6];彭纪生分析跨国公司对技术转移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7];任宗强提出以技术管理[8]、创新网络[9]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李艳等提出了通过技术竞争情报和组织学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式[10];许景婷通过提升税收激励企业技术创新能力[11]。
基于上述学者研究可以说,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积累—发展—创新”的良性循环,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从而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12]。对现阶段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来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通过引进或开发新技术(包含新工艺和新产品),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满足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而在我国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尚很薄弱的大背景下,企业更应该结合自身优势和发展现状,探索出一条切实、有效的技术创新之路。
关键词:专利信息;技术创新;关系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由若干个构成要素组成,它反映了企业能够实施并且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多个内在条件。目前,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学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但是几乎都包括资金、人员、管理、组织、机制和环境等方面。但是这些方面的评价比较分散,也难以进行深入的量化研究,只有利用专利信息这个反映技术创新的结果性指标,才能引导和促进企业开展创新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经济发展质量。聚焦于专利信息的企业创新研究还比较少见。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主要从企业技术能力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来进行研究。弗里曼曾和许多研究技术创新的学者讨论过《第三世界的技术能力》,认为技术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寻找并决定最合适的引进技术的能力;实现引进技术从投产到产出的转化能力;改造引进技术并适应当地生产条件的能力;开发适应当地R&D设备的能力;制定基础研究计划并进一步提高改进技术的能力。日本学者斋藤优认为技术能力包括制造技术能力、产品技术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和技术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资源存量,技术能力表现为与生产能力相分离一种无形的资源。也有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扩展到更为宽泛的内容,罗伯特·A·伯格曼(斯坦福大学管理学教授)等学者认为创新既依赖技术方面的能力,也依赖制造、营销与分销、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他们分别从业务单位和公司两个层次设计创新能力审计框架,即以创新战略为中心,同时考虑可用资源及配置、技术环境、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和文化环境、竞争对手的创新战略和多产业演化等方面的问题。
(2)国内研究现状
相较于国外较早及较为成熟的研究,我国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开展时间较晚,尚不成熟。包括吴贵生、雷家骕、银路在内的一些学者分别对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吴贵生教授将技术创新能力分为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这是从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解释技术创新。而雷家骕等学者从三个方面把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这三个方面分别是:技术创新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过程、成功技术创新启示、企业技术创新调查分析结果等。银路教授则认为技术创新是R&D能力、生产能力、投入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总和。还有些学者将技术创新能力基于“过程和因素”分解为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实施能力、创新实现能力、创新发展能力和创新核心能力。
2.专利信息分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1)通过提前检索专利信息,可以避免企业的研发成果与其他企业产生重复
只有通过查找了解到相关的专利信息后,企业再进行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才能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起点,利用已有技术和产品进行自己的研发,才能避免闭门造车及重复他人已有的研究。如果企业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或新产品之前没有进行专利信息的查找和分析,盲目地选择研究方向,就会导致费尽心血研究出的技术成果有可能是他人已有的发明创造,有可能被鉴定为重复劳动,更甚者,有些科研成果可能研发出来以后还不及现有的技术,大大的浪费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
(2)节约科研经费及研发时间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结果,如果将专利文献使用在研究开发活动中,可以节约40%的科研经费及60%的研究开发时间。另有来自德国的统计称,在德国由于没有利用专利文献中的技术而浪费的研发支出达到250亿马克,占到总经费的三分之一。而在欧洲,这个浪费的资金总额达到了5000万英镑。
(3) 专利信息为企业技术创新开拓新思路,激发企业的创新意识
许多世界上的大企业都无一例外地将专利信息应用于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中。想要了解企业的技术发展过程,可以通过对其技术的专利说明书的调查来实现;另外,企业的总体设计理念、经营范围及其技术发展水平等,都可以通过专利检索来实现。所以,将专利信息的检索应用到新产品的研发中,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效益。很多企业科研人员也都在不断地将研发成果以申请专利的形式,正因为如此,才能让更多的研发者通过对这些专利信息的追踪和检索,使思路得到重大的启发,才能创造出更多更伟大的发明。
(4)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让企业在技术贸易技术引进中占据主动地位
目前,很多国家将技术引进作为其技术创新的有效渠道,技术引进在各国技术贸易中的作用也愈发明显。对于怎样选择要引进的技术对象,各国也都开始将专利信息检索作为最主要的手段。在通过技术引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对专利信息的利用这个方面,日本很值得其他国家对其进行借鉴和学习。日本在本国的《经济白皮书》中有一段话:“我国的技术,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发展起来,这在我国落后于先进国家、并打算努力赶超的条件下,是唯一的选择。”在当前这样的环境下,世界经济水平高速发展,产品不断的更新换代,企业想要用最少的投入并在较短的时间里击败竞争对手,技术引进无疑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方法。通过检索专利信息,有利于企业在技术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防止假冒专利技术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5)利用专利申请与授权情况了解行业市场信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同族专利数是了解经济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同族专利来了解行业市场信息,掌握一项技术发明在哪些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专利,进而了解该国或者该地区的哪些企业做了该项技术的专利申请,由此来对将来的技术发展进行预测。
(6)通过对企业专利信息情况的统计,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专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据实证统计分析,专利包含了世界科技技术信息的90%以上。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全世界90%—95%的发明创造成果都可以在专利文献中查到,其中约有70%的发明成果从未在其他非专利文献上发表过。而这些专利信息具有总量巨大、涉及学科广、迅速、内容丰富、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如果企业能够对这些专利信息进行细致全面的统计分析,将其作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那么,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流程必然将大大简化,评价效果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当前,专利并不被认作是评价一个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的重要指标,而是把专利的获取作为一个二级评价指标或者只停留在注重专利保护上,所以,把专利信息加入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作者单位:广西省南宁市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ve product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gets some relevant conclusions.
关键词: 长三角;新产品产值;技术创新影响因素
Key words: yangtze river delta;new products output;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8-0012-03
1 引言和文献综述
技术创新对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长三角区域作为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经济区域,该地区的技术创新经验对全国具有参考意义,因此对长三角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总结该地区的技术创新经验,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本文首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一番梳理。这些研究既有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也有从国家或区域等宏观层面的研究:
从企业微观层面的研究包括:
1.1 技术创新与知识资本关系的研究 Hashi I,Stoj■i■ N(2013)[1]对欧洲90000家企业的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企业绩效之间有正面推动效应,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来自于知识资本的积累,他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大公司更愿意投入力量进行技术创新,即技术创新与公司规模有正向关系。Fitjar R D, Rodríguez-Pose A.(2013)[2]对挪威的企业进行研究发现,那些自主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比那些采用技术模仿跟随战略的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1.2 技术创新与地理位置的研究 Shearmur R.(2012)[3]研究了技术创新和地理位置的关系,他发现那些临近大学或者大城市的企业由于便于获得信息和人才,具有更高的技术创新能力。
1.3 技术创新与管理能力的研究 Bolívar-Ramos M T, García-Morales V 3、J, García-Sánchez E(2012)[4]利用西班牙的企业数据研究发现,技术创新与企业高管支持和组织学习能力具有正向关系。Robertson P L, Casali G L, Jacobson D(2012)[5]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两种能力: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和判断如何使新技术低成本运用在本企业的能力。Sainio L, Ritala P, Hurmelinna-Laukkanen P.(2012)[6]对以技术为主导和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两种不同发展战略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发现以技术为主导的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公司的技术竞争力、市场地位和消费者价值。以消费者为主导的公司的技术创新则主要改变了公司的商业模式。Robertson P L, Casali G L, Jacobson D.(2012)[7]研究了质量管理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他发现无论是针对个人还是针对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都对促进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忽略任何一个部分都不能达到完美的技术创新效果。Wang Z, Wang N.(2012)[8]对中国江苏企业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的分享都对技术创新有正面影响。
1.4 从宏观层面的研究 Crespi G, Zuniga P.(2012)[9]对拉丁美洲六国的研究发现,那些对人力资本、教育以及知识生产投入较大的国家更容易取得竞争优势。Wang Y, Vanhaverbeke W, Roijakkers N (2012)[10]认为开放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以企业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的效率。Samara E, Georgiadis P, Bakouros I.(2012)[11]对欧洲几个国家的技术创新研究发现,国家层面的支持政策对于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樊增强(2005)[12]对日本、欧盟等国家的研究发现:政府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支持体系,对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万兆泉(2008)[13]认为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已成为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影响技术扩散的因素主要有区域的技术差异、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利用能力三个方面。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2007)[14]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中部六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科研机构、企业对中部地区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蒋殿春、夏良科(2005)[15]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高技术行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的途径。主要结论是:FDI的竞争效应不利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成长,但会通过示范效应和科技人员的流动等促进国内企业的研发活动;在国内企业中,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有所不同,受FDI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国内企业的科技活动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挤牙膏”效应,激发其更强的创新动力;国内企业在与外资的技术创新竞争中很难占据上风。李晓钟、张小蒂(2005)[16]认为:创新收益分配机制(市场机制)的完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建设,以及政府对区域创新的促进(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可以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丘海雄、徐建牛(2004)[17]发现我国的地方政府是集群技术创新的最主要行动者,其积极性和作用远甚于西方的地方政府。产业竞争加剧、市场失灵、社会缺位是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客观需求。财政分权带来的制度激励则是其积极参与的主观动因。卢小宾(2003)[18]认为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缺乏动力、策略选择失误、信息服务产品与工艺创新水平低等问题。采取的对策应是:①构建我国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②模仿――合作创新战略应成为我国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③强化我国信息服务产品创新。胡明勇、周寄中(2001)[19]阐述了政府资助对私人部门技术创新的影响。政府对私人部门进行资助的政策工具主要有政府担保、贴息、贷款,税收刺激和公共研究。这些政策工具除了能促进私人部门的技术创新活动外,也有相互之间的牵制、替代和补充作用。政府资助的效果随总量增加而增加,达到某一极值后就会下降。论文的结论对于政府制订促进私人部门技术创新的资助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以上所有这些研究大致结论可以归结为:①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具有正面促进效应。②人力资本、科研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③政府的教育投入和科技创新财政投入对技术创新有积极作用。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将利用面板数据对长三角两省一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2 研究设计
Griliches(1981)[20]提出知识生产函数,认为知识生产可以看作是创新资本投入和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量的函数。Jaffe,A.B.(1989)[21]将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引入知识生产函数,得到如下函数:Qit=AKαitLβitZit
其中Qit表示科技创新产出,Kit表示创新资本投入,Zit表示其他社会经济变量。这个模型后来在研究技术创新产出方面得到广泛的运用。
本文利用这个模型,用专利产出作为科技创新投入的变量,企业创新资本投入、政府科技创新投入、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检验他们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本文用于实证分析的模型如下:
Lnpatentit=β1lnyfdlit+β2lnrdkit+β3lngovrdit+εit
其中fdlit、rdkit、govrdit、分别表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企业技术创新资本支出、政府创新支出。εit表示综合误差。(表1)
3 实证结果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分析,豪斯曼检验显示应该接受固定效应模型。表2是实证分析结果。
结果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技术创新产出显著负相关,说明科技人员的研发边际产出不高,低于边际投入。政府科技创新支出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微弱负相关,说明目前政府创新投入对企业创新有挤出效应,政府应该转变科技投入方式。
4 结论与探讨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和技术创新产出显著负相关,政府科技创新支出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微弱负相关。这些结论的政策含义:应吸引优秀人才提高研发人员的边际产出,同时政府应该转变科技投入方式,提高科技投入效率。
参考文献:
[1]Hashi I, Stoj■i■ N.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 using a multi-stage model: Evidence from the 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 4[J]. Research Policy,2013,42(2): 353-366.
[2]Fitjar R D, Rodríguez-Pose A. Firm collaboration and modes of innovation in Norway[J]. Research Policy, 2013,42(1):128-138.
[3]Shearmur R. Are cities the font of innovatio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cities and innovation[J]. Cities,2012,29, Supplement 2(0):S9-S18.
[4]Bolívar-Ramos M T, García-Morales V J, García-Sánchez E. Technological distinctive competencies and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Effects o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firm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2,29(3):331-357.
[5]Robertson P L, Casali G L, Jacobson D. Managing open incremental process innovation: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distributed learning[J]. Research Policy, 2012,41(5):822-832.
[6]Sainio L, Ritala P, Hurmelinna-Laukkanen P. Constituents of radical innovation―exploring the role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and market uncertainty[J]. Technovation,2012,32(11):591-599.
[7]Kim D, Kumar V, Kumar U.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innovation[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2,30(4):295-315.
[8]Wang Z, Wang N. Knowledge sharing, 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2,39(10): 8899-8908.
[9]Crespi G, Zuniga P.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Six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 2012, 40(2): 273-290.
[10]Wang Y, Vanhaverbeke W, Roijakkers N.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open innovation on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2,79(3):419-428.
[11]Samara E, Georgiadis P, Bakouros I.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polici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system dynamics analysis[J]. Technovation, 2012, 32(11): 624-638.
[12]樊增强.日本、欧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比较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现代日本经济,2005(01):41-45.
[13]万兆泉.技术扩散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1―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12):81-84.
[14]郭国峰,温军伟,孙保营.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09):134-143.
[15]蒋殿春,夏良科.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5(08):5-12.
[16]李晓钟,张小蒂.江浙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07):57-64.
[17]丘海雄,徐建牛.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中的地方政府行为[J].管理世界,2004(10):36-46.
[18]卢小宾.我国信息服务技术创新对策分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02):37-39.
[19]胡明勇,周寄中.政府资助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理论分析与政策工具选择[J].科研管理,2001(01):31-36.
随着化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传统化工、石化、煤化工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资源、能源及环境对行业的约束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加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弱严重制约着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化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和对策,对现代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化工;企业;技术创新
1概念
技术创新最早是以经济学概念提出来的。但由于技术创新范畴中包含着众多的组成要素且其与经济社会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因此,在不同的学科中对其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技术进步根源于技术创新,是各种创新累积性的体现。技术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使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以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是从新概念的建立到形成物质生产力,并成批的进入市场获得收益的整个过程[1]。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转型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中心环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进入了转型和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作为传统的化工行业,产能增长方式相对落后,要想在新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依靠自助科技创新。
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2.1化工企业的现状
2.1.1化工企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
我国化工行业发展很快,不少化工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化工企业中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竞争力、主营业绩突出且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化工集团很少,总体上整个行业处于中低端、粗放增长、低效运行的局面。近年来,已有部分化工企业开始重视降低能耗、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尝试通过新技术进行企业转型,以求摆脱资源消耗为主的局面,尝试通过创新从低中端向中高技术发展的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1.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产品技术含量低
我国知识产权新技术的匮乏已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障碍。没有强大自主创新力,就很难掌握核心技术,就很难在国际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主动权。当今世界,依靠资源和劳动力的发展模式正转向依靠科技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化工企业的竞争力的最大差距,就是由于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的自身的核心技术竞争力的缺乏。我国很多的化工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企业没有足够实力进行较大力度的研究开发和对生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还停留在利用自然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创造产能,企业的创造力、管理和技术方面没有优势,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行业的技术发展,结构就导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导致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水平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和原材料匮乏[2]。
2.2当前化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2.2.1资金短缺一方面,由于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其中部分企业产品单一,技术含量和档次水平低,市场竞争力弱,导致其经营状况不佳,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据了解,全国约有七成的化工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经费不足销售收入的1%。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金融改革一步步深化,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贷款和融资的难度也在加大。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水平低,又导致产品更新换代慢,进而使企业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资金不足很容易让企业进入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由此看来,资金短缺是阻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
2.2.2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相互之间关联度低
我国很大部分化工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许多化工企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它们在建立之初又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没有形成有组织结构的化工院与,产品、公辅工程和配套设施无法与周边企业进行有效关联,融合度差,难以形成有规模的工业园区,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难以市场竞争力。
2.2.3人才不足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小型化工企业,尤其是效益不佳的化工企业难以引进顶尖工程技术人员,更缺乏企业家。一些企业除人才数量不足外,青年人才的流失也已经成为了突出问题[3]。
3技术创新的机制与社会环境
3.1化工企业已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创新机制,但因企业制度和基础条件不同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受传统体制影响,至今仍存在授权不足和动力不够并存的问题。私人企业发展动力强,但发展时间短、受限较多、缺资源、基础弱,尽管发展快,实力很强的大企业近几年才逐渐增多。经营者在私人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中自主决策作用较大,在国有独资和控股企业中的作用,往往受制于持股机构的开明程度。
3.2市场成长机会激励和竞争激励是影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成长和创新最重要的环境因素
中国加入WTO后,由于外资企业能更方便地进入中国,这使得中国不少产业已从“保护下的竞争”转为“更加开放下的竞争”。环境变化推动中国产业升级、强化国内竞争激励、激励企业创新,但同样有可能限制中国本土企业的成长空间、降低成长激励。由于存在规模经济、技术和市场的复杂性及不确定等因素,研发、制造、经营投入大、风险亦大,是否有足够的成长激励将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
3.3企业获取资源的环境条件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企业发展需要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资金资源是企业获取技术和人的手段。中国企业资金的筹措条件虽逐渐有所改进,但由于风险资本、产业资本、市场尚不健全,各类资本市场及其与政策融资的结合方式仍不够健全,中国的资金、资本体系还不能适应企业在发展和创新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因此成了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创新的主要阻碍因素之一。
3.4制度因素是对化工企业发展和创新影响重大的一个环境因素
发展、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企业转变发展机制及重视创新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企业、私人财产保护不够,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等问题,及国有企业考核忽视创新激励等问题,都不利于中国企业创新发展。技术标准不高或执行不力,加之市场秩序不规范往往导致“奖劣罚优”,也是限制中国优秀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产业的具体政策对中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但一些政策限制竞争、重项目不重企业能力等现状,却不利于激励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4建立加快技术创新的对策
4.1加快技术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化工企业现行的科技管理体制进行改造,企业自行成立技术研发中心,将信息、情报、科技、设计、研究等部门统一协调管理,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为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和提升生产技术水平提供技术保障和技术储备。
4.2加大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资金投入多方筹措资金,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首先,企业按规定提取技术创新资金,并使这部分资金真正用在技术创新上,其次,通过贷款、财政补助等拓宽融资渠道,引导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中来。最后,政府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比如加大对于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和成果的企业进行奖励力度。
4.3加强化工企业与高等学校的合作校企联合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当前条件下企业与高校合作的新形式、新机制。一是要在合作方式上不断创新。由单一技术项目合作、短期合作逐步向多领域、长期合作拓展。二是在合作范围和空间上进一步深化。不仅大中型企业要加强校企联合工作,各类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也应积极参与校企联合活动,并建立完善考核机制,定期对校企联合的成果进行考核,对取得明显成效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表彰奖励,对长期进展缓慢的校企联合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必要时取缔该项目。高校对重点联合企业和重点项目应进行重点帮促,推动校企联合工作迈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领域。
4.4企业自身建立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是企业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方面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应加快建立技术中心,迅速搭建起研究水平高、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主骨架;另一方面,大力引进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人才是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关键,化工企业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潜能。
4.5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强制技术革新,对现有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及技术,强制进行改造升级或者取缔;从政策上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推进应用型研究院(所)整体或部分进入企业,或转变成科技型企业,或扶持发展一批技术研发型的小企业,成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政策上降低企业实施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对于一些风险较大的技术创新项目,国家与企业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后果,减少企业实行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4-6]。
5结语
在产品日益趋同,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的形式下,企业追求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其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或是其必然的选择。然而,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之前,首先应该明确的首要问题是走何种技术创新之路,即选择哪种技术创新模式。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严肃的问题。因为不同的选择会给企业带来完全不同的命运。自主创新需要投入大量资源,风险较大,因此对企业的技术、资金等实力要求最高,一般只有大型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采用该模式。然而,一旦成功企业将独享技术创新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模仿创新是针对市场中新兴产品进行及时模仿跟进,以在新兴产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该模式市场风险较小,但对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创新速度要求较高。如果企业学习能力不强,不能及时推出类似新产品,其将错过市场成长期,从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收益。相比较来说,合作创新对企业要求较低。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为合作方共同承担,大家共摊风险,对企业来讲,风险最小。当然,创新的成果也要各方共享,企业创新获利也有限。不同的技术创新有其各自的特点,适用对象不同。因此,企业应结合自身战略及实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模式[7]。
参考文献:
[1]李守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时代贸,2010.7.
[2]顾红,许平,陈磊,化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研究[J].云南化工,2006(33):46-48.
[3]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4]熊娅,李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关键在子强化企业技木创新主体地位[J].重庆经济,2005(1).
[5]龚光芬,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管理论坛,2003(10).
[6]张仁开,我国石化工业自主创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行业研究,2007.
关键词:发明专利;炼油与化工;技术创新;关键支撑技术;中国石油
发明专利在知识产权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关系密切。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知识创造、企业创新、创新绩效的一级指标中,发明专利是重要的指标[1]。可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发明专利的角度研究分析其技术创新力,这里讲的发明专利是指获得专利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不包括发明专利申请。中国石油的专利权主要来源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单位,以中国石油及其下属单位曾经使用的337个专利申请人的名称为基准,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检索中心获取官方数据,查询时间为2015年5月30日,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中国石油拥有专利数量19077件。其中,中国石油的专利仍以实用新型为主,发明专利4666件,仅为总量的1/4,数量总体偏低。再将公司专利管理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产权检索中心的官方数据进行对接,确定专利的所属单位、统管及自管情况[2,3]。基于专利所属的IPC分类号,挑选出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发明专利1751件,占公司发明专利的37.5%,并将这些专利数据建成了炼化发明专利数据库。本文的分析就是以此为基础[4,5]。
1炼油与化工领域有效发明专利及技术创新主体分布
炼油与化工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在“十一五”期间增速非常明显。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实施的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见到了效果;另一方面是“十一五”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也基本完成实质审查和授权,处于结案状态。2011年后数量较高,但2012年后呈现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受发明专利的专利审查和授权等程序性的影响,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在申请后3~5年才能获得授权,因此2012—2014年申请的专利授权数量较少(图1)。2炼油与化工领域发明专利,纳入公司专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统管)的专利数量达到了81.1%,未纳入公司专利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自管)的专利数量18.9%。据统计,炼油与化工技术的技术创新主体有66家,其中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代表的非中国石油下属企业的单位作为委托开发单位或合作单位的技术创新主体有12家,其发明专利数量约为总量的10.0%;中国石油下属的炼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有54家,平均每家技术创新主体29.1件专利,数量非常少,甚至部分炼化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为零。
2炼油领域关键支撑专利技术
炼油技术采用关键词和IPC分类号相结合的手段,并以关键词为主导对技术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指出,炼油催化剂(194件发明专利)、炼油工艺(181件)分别占30%以上的比例,为炼油领域的主导技术;炼油技术中的助剂(88件)、油(脂)(49件)、炼油设备(28件)和其他(6件)所拥有的专利分别为16%、9%、5%和1%。对炼油催化剂的发明单位、技术主要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1)炼油催化剂的发明单位主要涉及15家单位,其中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石化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简称兰州石化)为发明单位的专利数量占总数的88.1%,在炼油催化剂中优势明显。(2)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代表作为委托开发单位或合作单位的发明专利占33.5%,说明公司炼油催化剂的发明专利技术一定程度上依赖委托开发单位或合作单位。中国石油的炼油催化剂主要涉及加氢处理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催化材料、加氢裂化(异构)催化剂等类型,其中前3种为催化剂的主要支撑专利技术。石化院作为公司炼化的直属科研研究院,在这三大支撑技术中名列首位,作为委托或合作单位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有较好表现(图2)。图2炼油催化剂发明专利所涉及的催化剂类型与发明单位分布炼油工艺中统管发明专利152件,自管发明专利30件,共182件;所涉及的发明单位较多且分散,有27家。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公司炼油工艺技术专利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布局,技术比较分散(图3),较突出的包括以多步联合工艺、加氢处理工艺和无氢条件下的烃油精制工艺(简称无氢烃油精制)等工艺,其中的多步联合工艺是指将裂解、催化裂化、重整、加氢处理、加氢裂化、无氢条件下的烃油精制(包括萃取、吸附、酸处理、碱处理、氧化处理)中一种工艺技术串联或并联,或将两种及以上的处理工艺串联或并联。由于多步联合处理工艺包括多个处理步骤,很难阐述专利的关键技术是某一种步骤的工艺条件,还是工艺步骤顺序的改变或多个工艺步骤工艺条件的变化。因此将该类技术统一划分为“多步联合工艺”。此类专利数量在炼油工艺中最高,说明烃油产品制备技术很大程度上依靠联合处理工艺的改进。
3化工领域关键支撑专利技术
化工技术中采用关键词和IPC主分类号相结合的手段,以产品为基础对其进行分类。“化工催化剂”、“化工设备”以关键词为主导进行其技术分类;对于其他类别的专利,以IPC分类为主,关键词为辅,关键技术分布详见图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化工技术中的发明专利主要在化工催化剂、有机化学品、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组合物、环保五大技术中有突出表现,专利数量占到总数的86%,其中化工催化剂发明专利占化工技术发明专利的1/4以上(图5)。对化工催化剂的发明单位、技术主要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发现:(1)化工催化剂的发明单位主要涉及25家,其中石化院、兰州石化、吉林石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简称大庆石化)5家发明单位的专利数量占总数的86.0%,在化工催化剂领域中优势明显。(2)石化院的化工催化剂发明专利数量达171件,为化工催化剂总数的54.3%,在专利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该院在聚烯烃催化剂(85件)、加氢催化剂(27件)、化工催化材料(26)等领域拥有较多的发明专利。有机化学品领域拥有217件发明专利,但因其品种繁多,其中专利数量最多的烯烃的专利数量仅为39件,占总数的18.0%。高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组合物专利的支撑技术主要为橡胶和树脂,只是前者更关注其合成,后者关注以前者为基础的组合物的产品。
4结论
(1)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的有效发明专利1751件,为公司发明专利的37.5%。近年来,炼油与化工领域的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明显;石化院、兰州石化、吉林石化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产生的发明专利数量为该领域的48.8%,在专利数量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技术创新主体的平均发明专利数量仍然较少,有些炼化企业是零专利。(2)炼油技术中的技术创新主要表现在炼油催化剂、炼油工艺。炼油催化剂的主要专利支撑技术为加氢处理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催化材料,种类比较单一,在重整、加氢裂化(异构)、加氢脱蜡上没有形成优势。炼油工艺技术专利没有形成较成熟的布局,其技术也比较分散。(3)化工技术中的发明专利主要在化工催化剂、有机化学品、高分子化合物、高分子组合物、环保五大技术中有突出表现。化工催化剂发明专利占化工技术发明专利的1/4以上,其中聚烯烃催化剂在专利数量上优势明显,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能由于聚烯烃催化剂在专利上的不断突破,高分子化合物和高分子组合物中合成树脂原料和组合物的有效专利也比较可观,但中国石油在聚烯烃领域工业应用的业绩上还不太明显。(4)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领域在技术创新上虽然取得了进步,发明专利数量逐渐增加,但在炼油技术中没有明显专利优势,支撑技术较少,公司需要做好技术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集中力量开展技术创新,对产生的发明创造进行合理有效的专利布局。
作者:李晓艳 李琰 王玲玲 单位: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化工研究中心
【参考文献】
[1]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4[EB/OL]..
[2]阚元汉.专利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3]李琰,王建明,王玲玲,等.中国石油炼油化工领域专利价值评估研究[J].石油科技论坛,2015,34(3):16-21.
[4]暴海龙,李金林.专利检索中的IPC和主题词识别方法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5):74-76.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引言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紧部署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一轮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虽然对未来究竟哪个领域能够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还无定论,但许多国家都在把握新技术革命的苗头,力求抓住未来支撑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支柱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其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的掌控。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技术创新、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我国无论在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探讨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将有利于建立完善其技术创新机制,推进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没有掌握,系统技术缺乏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控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掌握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几乎对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大规模增加,但是真正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不多见,我国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总体仍以跟踪发展为主,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例如,自20世纪中后期涌现出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很少产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公认的重大成就。
(二)战略高技术开发的系统开发平台缺乏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大多已转为企业,在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一些行业的前沿性基础研究、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活动的系统部署不足,尤其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基地建设相对缺乏。近几年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技术开发的缺失,但这些基地多数是围绕某一学科领域或创新链的某个环节展开布局,规模小、资源分散、综合性不足,不适应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集成创新要求[1]。此外,科技条件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共享不足,服务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尚待加强。
(三)重点产业技术的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缺乏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说,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的关键是大规模的试验、产业化的应用和相关数据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才能提高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同时,旧的产业和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和"更新换代"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才能开发出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产品。然而,与此要求不符合的是,我国重点战略型产业技术创新还缺乏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例如,我国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还主要停留在试验阶段,与跨国公司大规模试验和产业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四)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形成产业的速度慢
目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已有的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受到资金、知识产权管理、行政审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专化速度慢。比如我国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拥有众多研究机构、大学作为支撑,但是它并不能承担产业化职能,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不具备研发资金和人才,也导致市场转化率低等问题。同时我国在技术创新中还存在注重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忽视面向实际产业化研究的倾向。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于专利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专利的转让手续繁杂,进一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难以加快。
(五)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但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还相对不足,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创新性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些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保值增值,同时决策链条长,影响了对技术创新关键阶段的金融支持。而银行往往投资与规模生产,面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传统信贷产品是有形资产的抵押、质押或者保证担保贷款业务,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有限资金大多投入在了技术开发,抵押物往往较少,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2]。
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强化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持续的技术来源,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主要力量,是围绕新兴产业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是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主角。日本50%左右的专利来自企业,美国是30%左右,我国只有10%左右,说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3]。即便大型公司最发达的美国,80%的技术创新也出自于中小企业。因此,发展新兴产业应进一步确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发展瓶颈;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扩大开放;在采购中优先购买中小企业创新产品,特别是首台套产品。
(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保护功能,完善创新成果权利共享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并且技术集成复杂,涉及面广,各技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度高。因此,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关起门来独立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所有技术(包括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而是采取技术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
当前,人们对知识产权的独享和分享方式有作价入股分红、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但对知识产权的共享方式的探索、重视仍不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的系统集成创新,应积极探索和创新知识产权共享方式,包括由政府出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知识产权,然后无偿提供有关企业和社会各方使用。
(三)加强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培育
科技创新的实现,必须具备人才和资金两个基本要素。美国硅谷的成功,不是美国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是因为它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4]:一是周边大量科研院校提供了众多人才;二是加州的移民文化具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企业家精神;三是硅谷的创投、风投、科技银行等新型金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市场资金。因此,中国推动技术创新,一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按照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并鼓励市场化资金支持学校科研项目,培养基础理论人才;二要培养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应用型人才,鼓励企业创建尖端研发机构;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为创新科技产品产业化生产培养大批熟练合格的技术工人;四要重视外部人才引进,制定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对科技创新急需、学有专长的外籍人才一视同仁,大力引进。
(四)完善产业规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在准入规定、审批流程等方面的政策修订,结合相关准入标准的规定,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给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更大的便利,促使其加快进入市场。
在充分利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政府采购、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同时,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构建系统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五)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加大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在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加大战略性新兴新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完善政府投入资金的管理模式,探索采取基金、股权、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政府资金要稳定支持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六)按照产业链组织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品为根本导向,以重大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为依托,明确目标和边界,对重点产业和技术路线进行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分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成创新联盟,推进工程化的科技活动组织实施模式。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可以组建新的项目法人,按照企业化的方式管理运营。
参考文献:
[1]赵刚.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19).
[2]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05).
[3]史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及其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
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龙源期刊。
2.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体系,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7]。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8],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评语集、单因素评价矩阵、权重分配向量4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 (3)
子集权重为
(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的评语集合建立为: ,其中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对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 (5)
,表示第个因素给予评语的隶属度。
在确定模糊矩阵和模糊向量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作为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通过运算,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评价体系,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6)
由此可得到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7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
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2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龙源期刊。2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0.104895
创新资金投入强度
0.272727
创新人员投入强度
0.454545
非R&D投入强度
0.272727
研究与开发能力
0.188811
自主创新产品率
0.186047
技术扩散效率
0.302326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
0.348837
(R&D)人均研发经费
0.162791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
0.160839
创新频率
0.139535
创新组织运行管理效率
0.302326
风险预测与规避能力
0.279070
与外界的合作能力
0.279070
创新生产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成功率
0.222222
生产设备更新水平
0.222222
生产人员综合水平
0.305556
创新实施的标准化水平
0.250000
创新营销能力
0.153846
营销人员素质
0.186441
营销费用投入强度
0.203390
市场研究能力
0.220339
营销网络建设程度
0.203390
营销体制的适合度
0.186441
创新产出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0.255319
创新收益率
0.276596
创新质量水平
0.319149
每千人创新数量
0.148936
创新倾向能力
0.125874
创新倾向
0.195652
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
0.304348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
0.260870
【文章摘要】
本文首先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义,对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政府建设、政策建设和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对策
迈入21世纪,知识经济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所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技术创新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是国家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标志,这已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1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对技术创新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对于技术能力的研究开展的却比较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概念,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水平,所以现在理论界和实践界开始逐步重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但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所包含的要素多而复杂,学术界有很多不同观点,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存在很大争议,一直没有作出明确、科学的规范。现在学术界一般都是从微观企业、中观产业(区域)和宏观国家这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和定义。笔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包括若干能力要素,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合理运用和支配这些能力以及各种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身技术流的能力。
2 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吉林省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和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具备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和一定的比较优势。现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其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和石化产业,优势产业是医药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特色产业是能源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和纺织产业。但吉林省做为老工业基地,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导致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偏低主要是下面几方面的问题:
2.1 首先是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政府支持力度弱
技术创新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科研院校的投入,但吉林省由于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因此无论是企业还是科研院所,在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中所投入的资金均显不足,造成产学研无法合作开发大的项目,同时也无法进行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无法给经济发展带来大的影响。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的指导协调作用还不够,缺乏必要优惠及鼓励政策,无法促进产学研合作。
2.2 其次是没有建立起产学研合作的平台
调研发现,企业和科研院所均感到缺乏为他们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社会中介数量偏少,对中介机构缺乏足够的信任,作用也不明显。另一方面,社会中介服务又感到需要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客户很少,因此很少有中介机构愿意专门从事技术创新的服务。还有一个的主要原因是委托方的违约、毁约、逃约现象严重,这种情况会给中介机构带来严重的损失,让中介机构无法生存。
2.3 产学研整体环节衔接不顺畅,科技成果转化不利
企业与科研院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其利益目标的不同和风险因素的未知性使他们之间的合作无法顺利进行。科研院校的优势是科研力量强,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新技术成果多,其弱势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弱。因此科研院校与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存在结构性矛盾。具有先进性的科研成果在现实企业的生产工艺上无法生产或转化成产品,二者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反映出产学研前后环节整体衔接的不顺畅。
2.4 最后是产学研合作风险投资机制还未建立
对于产学研合作项目中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存在着利润大、投资大和风险大的问题。这样大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其客观需求,而企业的自筹资金又非常有限。因此,若想做大的据对已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调项目,必须使用过银行贷款、从股市中筹集、国内风险投资、发行企业债券、国外风险投资等融资形式,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3 提升吉林省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3.1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创新意识
要逐步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政策引导、激励和监督等方面,不要直接干预企业的创新活动,在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投资者之间起到组织领导和间接调控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财政、金融、人力资源管理等支持性政策,建立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政府不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把企业、科研院所和中介机构等培养成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建设好创新中介服务平台,不断提高创新中介服务能力,以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2 完善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
首先要制定科技投入政策。由于技术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外溢性和风险性,而单个企业的投资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有限,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积极性不高。为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可以由政府牵头建立立技术创新的风险基金,采取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其次要制定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如果想鼓励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可在现有税收政策上进行减免,采取加速折旧制度和继续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以减轻企业的税负。对企业的新产品或者是高新技术产品实行低税率征收政策,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还要制定金融信贷政策。由政府牵头,带动企业、科研院所、银行及其他投资者合作投资成立风险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或科研单位进行技术创新的投资或担保。
3.3 建立和完善吉林省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体系的运行实质上是“产、学、研、管、中、金”相互合作的过程,包括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市场监管等诸多部门。吉林省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在吉林省产业和科技发展的优势领域,进行积极投入,重在知识创新能力建设和企业技术科技的创新能力的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创新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推进吉林省“一线两翼”区域的建设,创新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进行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同时,还要完善包括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创新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体系建设,有重点、有步骤地推动吉林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F.M.谢勒,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2]傅家骥,技术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 G.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关键词: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策
一、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概念和思想以来,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在世界范围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制造”越叫越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和采购中心,成为位居美国之后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但是,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中国制造业受到了历史性重创,迫使部分企业限量减产,甚至倒闭,只有小部分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存活下来。这再一次说明了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而非强国,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因此,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二、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的支撑。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制造业将何去何从,关键取决于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原始数据,分别选择技术创新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R&D经费及R&D人员三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一)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指标
第一,R&D指标。R&D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本文将利用R&D经费和R&D人员指标从技术创新投入角度来分析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下是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R&D人员情况(见图1)及经费投入情况(见图2)。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R&D项目从活动人员和经费内部支出逐年增加,R&D项目从活动人员和经费内部支出分别由2000年的296697人和3230543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777572人和20095641万元;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R&D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极低,2006年的比例值显示只有5.73,而美国2003年就达到了29.01,与亚洲国家日本和韩国差距也很大,不及韩国的1/3。中国制造业R&D经费占制造业增加值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说明中国制造业整体上在R&D项目的投入上还远远不够。
第二,专利指标。专利是政府依法向创新者授予的在一定时期内对某项实用新型产品、工艺、物质或设计所拥有的独占权利。本文利用近七年的制造业的专利数据(包括专利申请书和拥有发明专利数),来分析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专利指标。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专利总数也是逐年增加,其中专利申请数大于拥有发明专利数。但是,根据相关资料中国制造业与一些国际制造业强国相比,在知识产权方面还是很薄弱的,中国制造业技术过多依赖国外,中国制造目前的相对优势主要建立在劳动力成本低、能源消耗等因素之上。
第三,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越高,说明技术创新效率越高,能力越强。以下是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新产品销售收入情况。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制造业总收入的增加,新产品销售收入也相应增加,单个指标数据看起来很可观,但事实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较低,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业都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缺乏技术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
(二)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
技术创新效率是指技术创新资源的投入产出之比,即技术创新产出除以相应的投入,它反映着某单位技术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产出的贡献程度,也就是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技术创新效率公式为:
TIIn=SNPn/INn①
其中SNP表示制造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的销售收入,IN表示制造业技术创新新产品的创新投入,TII表示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n表示年份。
根据表4数据利用公式①得到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如表5所示。
从以上计算得来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总体不高,2000-2005年制造业创新效率是逐年增加的,其中2004年达到最高点25.06,从2005年开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开始急剧下降,这跟中国从2005-2007年的制造业面临投资营商环境急速恶化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国制造业从这个时候就已经陷入了危急之中,2008年的经济危机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制造业陷入一片僵局,出口急剧下降,沿海很多企业倒闭导致大批工人失业,给中国整个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三、中国制造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策略
从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指标和技术创新效率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现状不容乐观,技术创新能力低,迫切需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力度
中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低,与研究开发投入不足有关。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003.1亿元,比上年增加553.1亿元,增长22.4%,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42%,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5%左右。只有提高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解决技术创新资金短缺问题,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才有可能登上新台阶。
(二)处理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强调技术创新决不是关起门来搞创新,中国制造业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可节约大量研发费用,缩短发展技术所需要时间。但从长远发展看,中国制造业企业应该以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为主。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单纯依靠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和技术扩散来提高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不现实的,要建设强大的中国制造业,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必须与独立创新相结合,培育自己的技术创新力量,这样才能造就中国制造业持久的竞争力。
(三)坚持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单位、及政府的相关部门为追求发展目标在利益驱动下,依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国的制造业应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坚持市场导向,重视技术衔接,源源不断地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技术创新提供知识源支撑;形成以企业的技术创新为核心,包括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在内的动态网络建设,以形成技术和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保障和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技术创新。为此,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一个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既包括知识产权权利保护机制,又包括知识产权规制机制。当前应尽快完善中国知识产权制度,防止滥用知识产权制约制造业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0.
2、许婧,李时椿.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探讨[J].科技和产业,2008(10).
3、刘应峰.制造业研究综述[J].浙江统计,2004(9).
摘要:文章运用2001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对R&D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均较强,技术创新综合能力较高,但是技术创新的人力和财力投入增速较慢。上海R&D投入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而且其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投入,但是仍然小于物质资本投入。R&D人力投入与财力投入相比较,R&D人力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更大。最后,论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海;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增长;灰色关联分析
改革开放后,上海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水平已经上了一个大台阶。1978年~2010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从273亿元增长到17 1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率为10.2%,增长了约21.6倍,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6 074元(按常驻人口计算),约合11 238美元,在全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区中名列前茅。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自身资源环境条件以及国内外经济格局的变化,上海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需求日渐迫切,需要尽快将主要由初级资源投入驱动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向主要由技术和知识投入驱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显然,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进而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上海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这一命题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上海及我国类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和决策参考。
一、 上海技术创新能力分析及评价
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要素构成,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技术创新的测度和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单从能力角度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应该包括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1. 上海技术创新投入能力。
技术创新的资源投入,应该包括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和科技财力资源投入。在科技活动中,R&D是其最具技术创新性质的部分,对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R&D是英文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简写,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等系统性、创造性活动。R&D人员全时当量和R&D经费内部支出分别是衡量R&D人力资源投入与财力资源投入的主要指标。
(1)R&D人员全时当量。
R&D人员是科技活动过程中最直接、最积极的技术创新要素,其潜力的发挥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由表1可知,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份额大致在5%~6%之间,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5.23%,R&D人力投入强度在2010年达到123.7人·年/万人,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88.3人·年/万人(R&D人力投入强度等于R&D人员全时当量与全社会从业人员数量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在单位从业人员中有多少人及时间从事R&D活动),分别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3.6人·年/万人和20.9人·年/万人,R&D人力投入集中度指数各年度均在3以上,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4.37(R&D人力投入集中度指数等于地区R&D人力投入强度与全国R&D人力投入强度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一个地区R&D人力资源投入规模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程度,该指标大于1表明具有优势,该指标小于1表明具有劣势),这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上海R&D人力资源投入规模较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R&D人力投入增长速度趋缓,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2010年,上海R&D人员全时当量由51 965人·年增加到82 169人·年,其年平均增长率为11.19%,小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11.53%,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的份额由2001年的5.43%下降到2010年的5.23%,R&D人力投入强度虽然由2001年的69.1人·年/万人提高到2010年的123.7人·年/万人,但是提高的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直接导致了其R&D人力投入集中度指数的下降,由2001年的5.26下降到2010年的3.69。
(2)R&D经费内部支出。
R&D经费是科技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技术创新要素,是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由表1可知,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的份额大致在7%~9%之间,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8.1%,R&D经费投入强度在2010年达到2.8%,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2.29%(R&D经费投入强度等于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与其GDP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在地区单位经济收入中有多少是用于从事R&D活动的),分别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76%和1.34%,R&D经费投入集中度指数各年度均在1.5以上,2001年~2010年的平均值为1.71(R&D经费投入集中度指数等于地区R&D经费内部支出投入强度与全国R&D经费内部支出投入强度的比值,反映一个地区R&D财力资源投入规模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优势程度,该指标大于1表明具有优势,该指标小于1表明具有劣势),这说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较,上海R&D财力资源投入规模较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R&D财力投入增长速度趋缓,慢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01年~2010年,上海R&D经费内部支出由88.08亿元增加到480.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其年平均增长率为18.11%,小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增速18.57%,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国的份额由2001年的8.45%下降到2010年的6.80%,R&D经费投入强度虽然由2001年的1.69%提高到2010年的2.80%,但是提高的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直接导致了其R&D人力投入集中度指数的下降,由2001年的1.779下降到2010年的1.591。
2. 上海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科技产出及其成果多种多样,考虑到技术创新的特性与数据资料的可得性,这里选择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数量、获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量两个方面的科技产出成果作为衡量上海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