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时间:2022-04-20 13:42: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欧亨利麦琪的礼物,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第1篇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 艺术特色 欧・亨利式结尾

引言

《麦琪的礼物》是十九世纪末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著名作家欧・亨利的经典作品。这篇小说描写的是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小夫妻,因为圣诞即将到来,为了互赠礼物,而不得不变卖自己珍贵的东西,最后却阴差阳错,彼此花费巨大代价购买的礼物都变成了毫无用处的物件,但却使两人之间的真爱得到了最直接的体现。女主人公德拉卖掉其一头引以为傲的漂亮长发,只是为了给丈夫买一条表链以配上其祖传的金表;吉姆却为了给德拉漂亮的长发买全套的梳子而卖掉了自己祖传的金表。文章通过普通小人物悲剧性的情节反映出彼此之间的真情。欧・亨利一生虽然创作了将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但《麦琪的礼物》毫无疑问是其中的巅峰之作,欧・亨利在其中以其精致的情节构思,娴熟的语言技巧以及独具特色的欧・亨利式结尾等艺术手法等,为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一、精致的情节构思

(一)精心的情节铺垫

为了使读者对后面的情节有着更为直观和感性的理解,《麦琪的礼物》在文章开篇即进行了非常细致的铺垫。为了表明德拉和吉姆这对普通的小夫妻贫穷的程度,文章首先强调其所有的财产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如:“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为了获得这一个两个铜子儿,不得不死乞白赖地从杂货铺,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硬扣下来;虽然别人不说,但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德拉将其数了三遍,翻来覆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明天就是圣诞节了。”这种铺垫将本文要表现的基调直接呈现出来,即贫穷的生活和纯真的爱情。“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本文主人公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之间生活的清贫和困苦,从而进一步突出其保持纯真爱情的不易。“虽然别人不说,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则将主人公为生活所迫的善良本性表露无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1]

(二)明暗双重线索并存

为了使小说的情节让读者产生更深的共鸣,《麦琪的礼物》采用明暗双重线索并存的方式对故事展开叙述。其中德拉为了给丈夫的祖传金表配表链而卖掉自己的长发是明线,而丈夫吉姆为德拉的长发买梳子而卖掉金表则是暗线。明暗两条线的内容虽然不同,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即为对方购买心仪的礼物。 明暗两条线不仅在着墨上有着轻重之分,而且在人物的刻画上也有着虚实上的差别,通过这种强烈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大量的自由想象的空间。[2]

一方面,作者在明线中不惜笔墨,对女主人公德拉卖发买表链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将德拉卖发买表链过程中的犹豫不决、焦急、忧虑,买好礼物之后送给丈夫时的兴奋、急切和忐忑不安等心理活动过程描写得生动形象,给读者极强的身临其境之感。而对于暗线中丈夫吉姆买梳子卖金表的过程,作者并没有进行任何描写,仅仅通过吉姆一句极其平静的话语表达出来:“给你买的梳子是我卖了金表换回来的”。吉姆卖金表买梳子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是通过之前明显对德拉卖长发买表链的详细描写,作者可以根据这对小夫妻之间存在的真挚感情,对比德拉卖长发买表链的过程,对吉姆买礼物的过程展开合理的想象。

另一方面,虽然对两个人物买礼物的过程描写有着明暗之分,但并是说对文章仅仅注重对明线人物德拉的描写,而是根据作者表达的需要对两个人物进行虚实不同的刻画。如明线中女主人公德拉购买表链的过程,虽然其非常认真地花了很长时间,但文章仅仅用“找遍了所有的商店”“将全部店铺都翻了一遍”寥寥数语,即将主线中德拉买礼物的仔细和认真体现了出来。而暗线中的丈夫吉姆,在写其回家后看见德拉发呆的描写,则描述得非常细致。吉姆“死死地盯着”妻子德拉发愣的神态,紧接着一番摸不着头脑的追问,使读者一步步进入作者设计好的情节之中。

《麦琪的礼物》中精心的情节铺垫以及明暗双线的虚实布局,不仅使读者产生很强的情感上的共鸣,而且为其留下了丰富的联想空间,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情节构思的艺术技巧。

二、娴熟的语言技巧

(一)夸张的渲染艺术

为了描写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互相用来换取珍贵的礼物,小说对德拉的秀发和吉姆的金表进行了极尽夸张的渲染。如对德拉长发的描述:“假如有机缘让希巴女王见到德拉的秀发,就算是女王的珠宝和名贵的收藏品也会惊叹德拉秀发的美丽。”对吉姆金表的描述:“啊,那可是从祖父那一辈流传下来的宝贝,就算是所罗门看管的珍宝,也无法与之相比,也能让他胡子上翘,嫉妒恨到眼睛发热。”作者通过对德拉秀发和吉姆金表的这一夸张的渲染,使人更能明白两者的珍贵,而德拉和吉姆为了给对方一份心仪的礼物依然舍弃这么珍贵的东西,更能衬托出两人感情的真挚和爱情的可贵。

(二)以借喻的形式暗示礼物的珍贵

《麦琪的礼物》发生的背景是圣诞节的前一天,德拉和吉姆小夫妻俩为了在圣诞节互赠礼物而不惜卖掉自己珍贵的东西。西方社会的这种习惯来源于《圣经》的典故。据《圣经》记载,在耶稣诞生当天,三位东方的智者为耶稣的诞生带来了礼物,麦琪即指为耶稣送来生辰礼物的智者。德拉和吉姆两人虽然生活窘迫,不得不变卖自己珍贵的物品以互赠礼物,但是这份礼物却包含着两人真挚的感情。文章标题使用《麦琪的礼物》,实际上即用此借喻德拉和吉姆两人所送礼物在情感上的珍贵,可以比拟《圣经》中智者的礼物。[3]

(三)对细节的生动描述

作者通过对文中很多细节的生动描述,以使人对特定事实或场景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文中对“一块八毛七分钱”的多次重复,并且说道:“所有摆在这里的,一块八毛七分钱。包括由铜子儿构成的六毛钱。为了获得这一个两个铜子儿,不得不死乞白赖地从杂货铺, 菜贩和肉店老板那儿硬扣下来;虽然别人不说,这种斤斤计较的交易方式还是显得太吝啬,每次都会使自己脸红。德拉将其数了三遍,翻来覆去还是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明天就是圣诞节了。”通过这种对微不足道的“一块八毛七分钱”的详细描述,使人们对德拉和吉姆两夫妻生活的拮据有着更为形象的认识。正是因为圣诞节在西方社会的重要性,所以对于没有钱为丈夫送礼的德拉来说,其心情是很忧郁的,为了形象地表达德拉的这种心情,文中写道: “(德拉)双眼闪亮,但二十秒不到,就又暗淡下去了。”德拉为自己的容貌和秀发而自豪,但想到自己没有钱为丈夫购买一件其心仪的圣诞礼物,其心情就变得忧伤起来。文章通过这种形象而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心地善良,深爱着自己丈夫但又受经济所迫,不能实现自己愿望的德拉的形象,非常准确地表现出来

三、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

所谓欧・亨利式结尾,是欧・亨利在其作品中反复使用的一种结尾艺术。指作者在短篇小说的结尾,常常让人物的心理情景发生戏剧性的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的命运出现意想不到的逆转。这种结尾虽然出人意料,但却又合情合理。从而能使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深刻,使故事的情节更加引人入胜。《麦琪的礼物》是欧・亨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种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运用也表现得最为典型。

《麦琪的礼物》讲述的是德拉和吉姆两夫妻在圣诞节之前互买礼物的故事,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到故事的结尾却出人意料地发现两人所买的礼物都已经没有用了。妻子德拉为了给丈夫祖传的金表配上表链而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的秀发,而丈夫吉姆却为妻子的长发配上发梳而卖掉了祖传的金表。这种结果让人看来心酸中带着荒谬,但却使人产生很深的回味。德拉和吉姆夫妻俩虽然卖掉了自己珍贵的东西,换回来两个看起来已经无用的礼物,但是他们却收获了人生中更加重要的东西,即夫妻间的真挚感情。

《麦琪的礼物》这种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安排使文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含泪的微笑”风格,这种看似荒谬的结尾的产生有着其合情合理的原因。产生这种结尾的前提是文章刚开始即不遗余力加以强调的两个原因,即德拉和吉姆这对小夫妻拮据的生活状况和两者之间真挚的感情。两人每周收入只有可怜的二十块钱,德拉手里所有的剩余只有通过连自己都脸红的斤斤计较得来的“一块八毛七分钱”。但是,德拉和吉姆两人又深爱着对方,认为无论如何都应当在圣诞节来临之前送给对方一份心仪的礼物。经济的拮据和互送礼物的需要两者之间产生了深深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德拉和吉姆不约而同地选择卖掉自己最珍贵的东西而为对方珍贵的东西献上自己的礼物。正常的情况下这一矛盾已经解决,但是很快本文的结尾出现了真正的。正是由于互相之间真挚的感情的存在,德拉和吉姆卖掉的东西正好是其互赠礼物用来配套的东西,结果两个礼物均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荒谬的结局产生于合情合理的情节发展之中,而礼物价值的失去却使德拉和吉姆夫妻之间收获了真正的感情,使人在为主人公德拉和吉姆两人心酸的同时也为这种难得的真情而感动。

结语

《麦琪的礼物》作为欧・亨利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具有着感动读者的独特艺术魅力。其中最具特色的包括作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铺垫、明暗双重线索并存的方式对故事情节的精致构思,以夸张的渲染艺术、以借喻的形式暗示礼物的珍贵、对细节的生动描述等方式表现出了娴熟的语言艺术以及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等,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并产生强烈的共鸣。语

参考文献

[1]周亚琼.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艺术创作特色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

第2篇

1、在西方宗教传说里,圣子耶稣出生在马厩里。有三位麦琪为他带来礼物,象征着尊贵、圣洁以及暗示后来遭受迫害,这便是圣诞节互赠礼物的来源。

2、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就讲述了一个关于圣诞节礼物的故事:德拉和吉姆是一对年轻平凡的夫妇,在圣诞节时德拉想送给丈夫能配得上他祖传金表的一条昂贵的白金表链,但由于囊中羞涩她不得不卖掉一头美丽的头发去交换那条表链,可是丈夫回到家后却告诉她,为了给她买一套可以更好装扮她美丽头发的宝石发梳,他卖掉了他三代祖传的金表,结局让人啼笑皆非,在心酸与无奈中又为他们纯洁的爱情和浓浓的温情所打动。

3、读完欧亨利这篇小说,让我感触很深,在那拮据窘迫的生活现实面前,他们面对生活的热情与勇气深深打动了我,欧亨利因为他作品出人意料的结尾而著名,他也因此被称为曼哈顿诗人,仔细一想《麦琪的礼物》结尾,其实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既然德拉愿意把自己最引以为傲的美发卖掉给吉姆换取表链。那么吉姆又何尝不会牺牲金表为德拉购买那华丽的发梳呢?因为爱总是相通的。

4、爱是什么?几乎每一个人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对于故事的主人翁来说,礼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感到了幸福,这种幸福,就是爱,爱有很多种,不仅仅是爱情,只要为一个人付出时感到快乐就可以称为爱。

5、法国文学家左拉曾说过,“爱是不会老的,它留着的是永恒的火焰与不灭的光辉,世界的存在,就以之为养料。”爱不仅可贵而且拥有着强大的力量,人的内心是脆弱的,往往心中所向失去,就会感到不可抵御的迷茫,然后就陷入沉沦,爱就像养料一样,会滋润人们的心灵,可以给予人们勇气,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了一时的利益,忘乎所以,斤斤计较,他们何曾想到,世界上比金钱和利益更重要的东西——爱,远比我们身边这些眼前利益更重要,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一旦爱真正潜入我们的心灵,就会给予我们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拥有希望。

6、有人说,礼物对于德拉和吉姆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是的,没了金表和美发,再好的表链和再华丽的发梳也毫无用处,就像没有钱,再好的钱袋又有何用?不过,即便如此,礼物也并没有失去意义,毕竟礼物只是感情的一种寄托,真正重要的,不是礼物的价值几何,而在于礼物之中所蕴含的那份情谊的深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麦琪,是圣爱耶酥诞生时前来送礼的三位智慧的贤人,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在西方人看来,圣诞礼物是最可珍贵的,因而也希望自己获得的礼物是最有价值的。

这篇小说叙述了一对穷困的年轻的夫妻互相赠送礼物的故事。这对年轻的夫妻是互敬互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尽管生活贫困,他们之间却存在着纯洁、忠贞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为了对方的快乐,他们全都乐意作出重大的牺牲。小说一开始,就着力渲染了女主人公德拉在圣诞节前夕产生的烦恼,从而突出了构成全篇情节基础的矛盾:想买礼物而生活拮据。作者在前文有意蓄势,反复强调了“一块八角七分钱”的钱数之少和来之不易,这使德拉购买圣诞礼物的希望很难实现。

为了解答读者的疑问,作品接下去介绍了德拉作为主妇的这个家庭的窘境,这对年轻的夫妇,住的是“与贫民窟相差无几”的公寓,亲戚朋友很少来往,信箱里根本就没有投信进去,我认为作者这样做都是在蓄势,为后文表现德拉与杰姆的真挚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表和美发,对这个每星期只有20块钱的家庭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作者处心积虑表现金表和美发的重要,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及夸张手法来表现,更加衬托出它们对主人公的重要,毫不夸张的说,金表和美发是他们生命得一部分,双方都是因为欣赏而艰难幸福的生活。但是到最后,真挚、纯洁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还是让双方都舍弃了自己的最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心甘情愿的献出。这是何等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无法用言语形容。

另外,小说揭示社会现实不靠说教,而是用人物感情的起伏的发展变化作为脉络,启发读者去触摸,感受人物带有悲剧性的思想性格,在那个金钱可以买卖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心理和感情出现畸变的社会中。德拉夫妇的真挚深厚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充满了作家的理想主义色彩。作者欧.亨利不屑这个金钱作贱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的罪恶,偏去写这个晦暗镜头中的诗情画意,去赞扬德拉夫妇的聪慧,这绝非常人手笔。所以,作品给人的不是消沉和晦暗,而是对美的追求和眷恋,从而把读者引向高尚的境界。

从文章的写作特色来看,也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像。

第一、构思巧妙,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的特色。作者采用了我国古典小说中类似留扣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的手法,有意把一些重要的事实按下去、伏一笔,先不向读者表明作交代,到了适当的时候,一下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量到底,使读者恍然大悟、凝神细思。特别是结局:有了表链,但没有了金表;有了发梳,但没有了美发。这似乎啼笑皆非的结局,包含了令人心酸的悲剧,正是这种巧合,那种至高无上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才更见真挚、纯洁。难怪西方人有一句诗这样写到:生命诚可贵,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价更高。这也许是笔者对此文的最好诠释吧。

第二、插叙和议论少而精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欧.亨利的小说是以情节取胜的,他非常注意形象感染的力量。但是,作者也没有忽视恰到好处的少而精当的插叙、议论的重要作用,如德纳夫妇的两样东西—金表和美发,那令人引以自豪的插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人物的心理和神情,描写的细腻、逼真。如:德拉把钱数了三遍;德拉向窗外望去时,院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里灰蒙蒙的,猫和篱笆也是灰蒙蒙的。当她卖头发时,眼睛明亮起来等等这些细节的描写,表现男女主人公的复杂心情,文中无一“情”字,却处处都有“情思”涌动——纯洁、真诚跃然纸上。

总之,《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以裁减精当的构思、对话般亲切的语言、微带忧郁的情调,使这篇小说如缕缕炊烟般的情光束中显露出丰富的内涵,激发读者对金钱、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情的价值的思考。作者时而细致入微、时而惜墨如金、时而汹涌澎湃,显示了作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第4篇

“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化。”“带领学生以审美目光去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使学生乐在阅读中,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1]语文课堂不是枯燥乏味的识字写字、遣词造句,不是单一无味的朗诵背诵,而是集参与、互动、欣赏、评价于一身的极具魅力的视觉、听觉的感官盛宴。初中语文课本中一般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种文学体裁,在阅读及学习这些文章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阅读理解力、阅读欣赏力、阅读评价力、阅读迁移力以及阅读创造力。这些阅读能力,如果通过单纯的阅读、朗诵以及背诵的方式只能对文章的主体脉络以及情节分布有大致的了解,却不能够更深层次地帮助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培养。

戏剧的精彩之处在于其具有尖锐的矛盾和鲜明的冲突,矛盾是事件发展的要素之一,尖锐的矛盾能够抓住读者的关注点和注意力,那么如何将戏剧的精彩之处在课堂中展现出来,并且使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和了解人物内心情感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寻找和摸索的。戏剧与诗歌、散文、小说有所不同,后者是用文字来叙述,文字和语言运用可以比较自由,可以用心理,神态等多种描写方式来完善作品,但前者是用画面来叙述故事,这就要求它的文字描写要更加形象,应该叙述出一幅画面,方便读者进行编演,所以剧本一般都不用心理描写等主观性和抽象性的语言,它的要求就是尽量直观,读者一读就可以想象出画面。正是因为戏剧有这么多的独特之处才使得戏剧具有其独有的魅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2]因此我们可以从初中语文教学出发,结合戏剧的特点展开对戏剧的教学,激发学生对戏剧表演的热情,从而从主观意向上愿意加入到语文课堂中,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自发地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增进语文知识储备。

学生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评价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师会着重在认字识字、字音字形方面对学生进行大力培养,同时辅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并且能够达到初步感知文章优美的语言以及作者内心感情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会如何通过讨论、提问或查找工具书等多种方式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阅读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也选入了一部分中外经典戏剧作品,以长春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如:九年级上册选入了关汉卿的《窦娥冤》等。在九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版块也有对于演剧的专项训练。可见戏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促进的作用。但我们在实际对戏剧进行编演时却不必拘泥于戏剧体裁的作品,散文、诗歌、小说也同样可以作为戏剧蓝本进行编演。那么如何将戏剧理念传送进学生的脑海中呢?学生又该怎样在戏剧中体会作者的写作内涵以及作品主要人物的内心感情呢?笔者结合实习经验以长春版九年级上册选录的《麦琪的礼物》一课进行课本剧教学分析:

一、填充学生戏剧基础知识

由于学生对于戏剧基础知识不够了解,因此应当在《麦琪的礼物》课程开始时先对学生的戏剧知识进行扩充。了解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基本特征以及创作剧本的基本步骤等,内容不必太过深入,主要让学生对戏剧有初步认识,对戏剧产生兴趣。如剧本的取材、确定主题、语言风格、创作角色冲突以及剧情的发展趋势。一部完整的剧本势必要具备剧本的三要素:跨越时空、矛盾冲突以及个性语言。向学生传授戏剧知识有助于学生对于戏剧的了解并且产生兴趣,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铺垫。

二、了解创作背景、文章大意、理顺人物关系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欧・亨利的小说具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小说妙趣横生,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往往蕴含着揭示社会、揭示人性的道理。本篇小说通过写在圣诞节前一天一对小夫妻杰姆和德拉想要送给对方最珍贵的礼物,却阴差阳错地将最珍贵的礼物变成了“无用”的礼物,收获了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最珍贵的爱,从而感叹人物命运的或喜或悲、可怜又可爱,同时歌颂了主人公的无私奉献和为了爱而甘愿自我牺牲的真挚爱情,具有一定的伦理价值以及积极向上的实践意义。整篇小说作者着重对德拉进行大量的内心描写以及动作描写,通过对德拉细腻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矛盾,如圣诞前夜没有足够的钱为心爱的杰姆买礼物的难过之情、将头发卖了能够为杰姆买礼物的欣喜之情、失去最珍惜的头发的遗憾之情、等待杰姆的紧张之情以及最后收到杰姆送的发梳的惊喜却又遗憾等复杂的感情。文章主体线条清晰、人物感情饱满、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但又清晰易懂,在小故事中蕴含了大道理。

三、师生配合共同编演课本剧

教师带领学生将《麦琪的礼物》的情节、人物分析明了后,由学生自由分工,将人物落实到个人。由编剧组进行剧本的编排、导演组负责对课本剧整体方向的掌控以及协调整个剧组、演员组负责诠释人物使人物变得立体化、道具组负责准备和递送剧组道具,各个小组互相配合,共同研讨和编演《麦琪的礼物》。

编剧作为整个剧本的创作者,需要对小说原文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了解欧・亨利创作《麦琪的礼物》的意图,除了歌颂美好的爱情同时也是对已故妻子的缅怀和思念。小说中的人物设置比较简单,主要人物是杰姆和德拉,配角在文中只出现了一位买头发的“萨弗朗尼娅夫人”,但编剧在尊从原著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添其他人物以丰满人物性格同时也使舞台更加精彩,如德拉经常讨价还价的杂货店、菜贩和肉店的老板等,这些人物虽然在文中只是一闪而过,但这些人物在侧面烘托出了德拉的勤俭持家、聪慧善良,因此编剧组要在编写剧本时要多人一同探讨角色的塑造。

导演组要掌握剧组的大方向,协调每位同学以及各组之间的配合并且组织编演秩序,端正演员演出的态度等。

演员是课本剧中难度最大的,“戏剧艺术的中心要素和根本要素,是演员的表演艺术”[3],如饰演德拉的同学,需要比其他同学付出更多的精力,钻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情感起伏,包括人物的一举一动。“突然她从窗口转过身来,站在镜子前面。她的两眼晶莹明亮,但是在二十秒钟内她的脸失色了。她很快地把头发解开,叫它完全披散下来。”文中这一段落文字不多,但却从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上体现出了德拉为没有足够的钱为杰姆买礼物,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头发,可以将头发卖掉,但同时也有些为自己的头发感到难过的复杂心情。杰姆的人物描写虽然所占篇幅不大,但对演员的表演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考验。如: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l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此处对于扮演杰姆的演员来说需要注入真挚的感情,但其基础上是要对人物有足够的解读,才能够将人物所要表达的内心活动诠释出来。虽然演员对于文章的了解要更透彻,但并不是一定要达到专业演员的水准,而是在排演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人物的印象和了解。

四、师生共同欣赏和评价课本剧

戏剧的构成需要群众。群众是评价机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虽然未参加课本剧的编演,但却可以更加客观地欣赏和评价作品。但并不是点评演员的动作和感情是否将人物鲜活地表演出来,而更多的是要学会欣赏和肯定。演员在舞台上是将文字上的场景转变为立体的场景,本就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他们的肯定显得尤为重要。

古人言:文以载道。《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因文解道,因道悟文。[4]演课本剧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在课本剧演出活动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配合,同时也学会克服了紧张,从而大胆地展现自己。因此课本剧有利于更加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活动,使本就具有育人功能的语文课更加异彩纷呈。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第5篇

关键词:期待视野 基督教人性论 苏比人物性格

《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代表作,作品主人公苏比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典型人物,苏比人物形象引起了广泛争鸣。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绝不可能只存在一种意义,文学文本真正的价值在于读者所做出的种种不同解释。“期待视野”决定着文本被解读的深度和广度。

一、期待视野,解读文学作品前提

接受美学认为 “期待视野”是解读文学作品前提和基础。“期待视野”是读者文学理论储备和审美经验所构成的个人文学解读视野和读者对历史或现实社会人生的生活经验所构成公共期待视野。公共期待视野以一种十分隐蔽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个人期待视野的构成,并决定着文本在不同历史时期被解读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对文学作品受其“期待视野”制约,这是人们对文学作品产生不同见解的根源。

长期以来阶级分析理论视野制约个人期待视野。人们习惯于用阶级分析的眼光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简单地以好坏善恶的标准评价人物。人性是复杂的、在社会环境中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之中,仅仅好坏善恶的标准评价人物是片面的。

不同的文化对于人性的看法和视角往往是不相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更开阔的理论视野解读苏比这一复杂人物。《警察与赞美诗》作者欧亨利是一位基督教徒,他的作品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作品人物形象的内涵往反映作者对人性的认识。以基督教人性观为理论视野去解读苏比人物,可能更接近这一人物的真实面目。

欧亨利的小说讽刺和抨击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龌龊,尽管那些人物或许堕落、或许自私。但总让那些小人物的身上,体现出人性的闪光点,表现出了人性“善”的一面。我们总能发现希望,就在那一个个善意闪现的瞬间,可以看出,欧亨利情结,例如他的作品《麦琪的礼物》就是这样典型的例子。

二、基督教人性视野下苏比性格解析

基督教人性论基本内容是人性的善恶二重性。基督教认为人性就其先天本质而言是善的。据《圣经》说,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并赋予人以灵性。上帝的善良、公正、智慧、仁爱等等必然依附在了人的身上。罪恶并不真正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质,而是人后天所形成的,人性之中的恶起因于人类的堕落,丧失了上帝所赋予的最初的神圣本质,罪恶随之而来变成了人的本性,基督教用撒旦的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七种罪恶,分别是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贪食及,并把每种罪行和恶魔联系在一起,代表各种罪行的恶魔会引诱拥有相同罪行的人。那么人的罪过如何得救呢?人只有信仰上帝,克服人性之恶,发扬人性之善,人性才能得到救赎,从而获得人生的完美。

《警察与赞美诗》中苏比是一位有的人物,受到赞美诗,能改过自新。苏比的先天本质是善纯洁善良的。《警察与赞美诗》提到苏比的生活中曾经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可以看出苏比以前并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流浪汉,他的生活不缺乏亲情、爱情、友情,他曾经是一位有着稳定职业、思想纯洁善良,奋发有为的白领青年。即使后来沦落为流浪汉仍然保存这一颗“高傲的灵魂”。他的几次犯罪仅仅是因为他想在监狱呆上几个月抵御寒冬而故意实施的。

苏比完全可能不沦落为流浪汉,他可以到熙熙攘攘的商业区去找事做。他之所以后来成为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流浪汉,是源于人性的堕落。在《警察与赞美诗》苏比有这样一段反思自己话: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这一切现在都构成了他的生活内容。苏比可能是抵制不了低俗的欲望诱惑,比如贪婪、吸毒、赌博等,或者是事业遇到挫折才能衰退、心灰意懒,而堕落沦落为社会底层的流浪汉。人性的堕落让他陷入了令自己感到憎厌的泥坑。

第6篇

1、青春不是一段年华,而是一种心境。

2、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3、快乐之道不只在于做自己喜爱的事,更在于喜爱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4、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翟

5、自爱的首要条件就是先吃好一顿饭,睡好一个觉,不问理由地先强壮自己的身体。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善待自己。

6、如果朋友身上有某些话题一直不让碰,每次聊天都要像遇见雷区一样刻意绕开迂回跳过,最终我会选择放弃这个朋友。不是对方不好,而是不想让自己过得太累。朋友就是用来互相挑毛病,以毒攻毒用的,如果一味看脸色互飆演技,“朋友”二字应该也只是面上的吧。——刘同

7、不要走在我前面,因为我可能不会跟随;不要走在我后面,因为我可能不会引路;请走在我身边,做我的朋友。

8、狡猾和聪明的差距在道德上,而不是在智力上。

9、男女之间的分手、绝交,终究逃不过一个情字。因为曾经互相伤害,所以分手后,朋友都没得做。说恨吧,也不全是,有的只是喟叹、怨念,刻意地避而不见。嗬,要有多坚强,才能念念不忘。

10、人生若只如初见,生活若只有快乐,思想若只会单纯,我们若不会长大。该多好。

11、心如止水,不是心如死灰不复温,而是学会了包容。世界之所以运动,就因为还不完美。(经典台词 )以求完美的心态,活在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是人一生最大的错误。心如止水的人,不是对任何人事都失去了兴趣,而是了悟了残缺是人生的常态,从而学会了宽容一切不完美。

12、真正的坚强,就是当所有的人都认为你将崩溃的时候,而你还可以振作起来,迎接崭新的一天。

13、风帆,不挂在桅杆上,是一块无用的布;桅杆,不挂上风帆,是一根平常的柱;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缥缈的雾;行动,而没有理想,是徒走没有尽头的路。

14、妻子卖掉了一头秀发,为丈夫买了表链,丈夫卖掉了手表,为妻子买了个发梳。如果不是真心爱着对方,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想为对方做什么,谁会倾尽自己所有?——欧·亨利麦琪的礼物

15、情感是心的眼睛。智慧是其中一只,慈悲是另一只。当我们过度钟情的时候,一只眼瞎了。当我们怀恨的时候,另一只眼瞎了。一个爱恨强烈的人,两眼会处于半盲状态。在我们有更广大的爱时,在我们连可恨的人都能生起无私的悲悯时,心的眼睛就会清明,有如晨曦中薄雾退去的湖水。

16、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梅花,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

17、你看过了那么多美景,却没有发现,最美的那幅,始终藏在你的心里。

18、所有的日子也会消逝,惟独思念永远崭新,在风雨以外谧静如初。

第7篇

观摩一些带有表演性质的公开课,老师都是好演员。但从教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观点:老师是个好演员是不够的,不能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观众看你的表演,而要能让学生做演员,自己在课堂上很好地表演,所以老师应该是个好导演。

老师导演课堂正如导演指导一部戏。我认为,一部戏是否精彩、是否吸引观众,不在于场面的热闹、规模的宏大,除了情节是否曲折生动外,更重要的在于导演执导这部戏的时候能否掌握好剧本,重点展现哪些情节?哪些情节可以删除?能否设立一个有意义的能给观众启发和教育的主题?能否让每个演员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塑造出具有鲜明性格和形象的人物?比如《闯关东》的成功,情节跌宕曲折,主题深刻,剧中人物比如朱开山、朱传文、那文等人物形象鲜明。如果说这是一部鸿篇巨著,那么刚刚热播完的《人在途》在夸张和搞笑的表面下,却隐含着闪着人性光辉的主题――“人间自有真情在”,如此有意义的主题,这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地方。

老师上好一堂课也是如此,就像导演必须吃透剧本一样,老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把握好哪些讲、哪些不讲、哪些重点讲。比方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作者就不必讲,因为作者欧・亨利在初中的课本里已经学过他的几篇作品了,例如《麦琪的礼物》和《警察与赞美诗》,对他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而《红楼梦》中的“宝玉挨打”应该重点讲。因为作者的感情倾向在《红楼梦》中不着痕迹,又因为“宝玉挨打”是作品中的一个,通过“宝玉挨打”能看出众人的不同反应,即面对“宝玉挨打”这面镜子,能够照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地位、性格等,所以应该重点讲。

重点讲的内容应该是一节课的目标,目标的达成往往要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因此,老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时,万不能只凭老师个人的喜好,应该围绕目标展开,正像电影的主题要深刻一样,要让问题有讨论的必要,即问题要有意义,让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能从讨论的问题中切实地学到东西。比如,在学习《祝福》这篇小说时,围绕目标设置讨论话题:“是谁杀死了祥林嫂?”通过讨论这个话题,学生就会理解这篇小说深刻的主题。

此外,老师导演一堂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老师在课堂上却不能只和表现活跃的学生对话,让很多学生成为看客,就像一部戏中不能只注重主角一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角色一样会带给我们精彩。例如在《宝贝计划》中除了成龙、古天乐以及那可爱的宝贝之外,你有没有注意到陈宝国饰演的老板?很是出彩,还获得了那年最佳男配角的提名呢。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认真注意观察不同学生的表情,有些腼腆的学生对一个问题可能有自己的理解但没有勇气站起来回答,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他一样会表演得很精彩,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在讲《氓》这首诗的时候,设置了“有人说中国的女性是个弱势群体,在历史上呈现缺席的状态,那么你是怎么看待女性的命运的”这个话题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平时表现积极的学生照例都起来谈了自己的理解。这时我注意到,有个女生,满脸通红,有点欲言又止,我就把她叫起来了,结果她的话震惊四座,她说:“男女交往时,女子要自尊、自爱,要保护好自己,因为男人就像洋葱,而女子总想把它剥开看看他的心,但等到女子被呛得泪流满面,一层层剥开后才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心。”此言一出,立刻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从此这个女同学的信心大增,在学习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所以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不仅是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老师当好导演,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位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收获!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原著阅读 专业影响 英语能力 英语修养

一、引言

英语短文的长度不断增加,难度系数不断增加,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有这些都说明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延伸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课外原版英文名著的阅读活动,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修养产生极大影响。文学修养是一个民族文化素质的体现。文学名著是前人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都凝聚于其中,人类最美好的精神创造都汇集于此。通过课外读书活动,我们希望学生了解西方文化,了解人类文化,成为融中西方文化为一身、具有良好修养的一代新人。

由此看来,学习和阅读英文原著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是一门必修课,英语原著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途径,它不仅有利于中西文文化的融洽交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能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更注重英语原著学习,能够给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各种能力及素养都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

二、英语原著的特点

英文原著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社会状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及民族风情等,让我们在欣赏文章的同时,置身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生活和工作的新思路,从而培养起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同的作者多样写作风格及风格迥异的写作手法都将带给学生更多借鉴及影响,提升文化素养,提高英语能力。

三、英语阅读原著的选择

(一)原著题材的选择

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先从中短篇入手,推荐18世纪以来的作品。太早的像莎翁的作品难度稍高,词汇和文化背景都不好理解。马克・吐温的经典中短篇较好,另外《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老人与海》文章长度适宜。对戏剧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剧本,王尔德、萧伯纳、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姆斯的戏剧都是经典之作。此外,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语言流畅,文字简单,比较适宜。书虫系列也是可以选择的类别。

(二)原著的研读方法

1.阅读适合自己水平的作品

根据上面的阐述,古典作品难读现代作品易读这样的思想观念是不正确的。无论古典还是现代、言情还是神话,阅读的驱动力主要还是兴趣和成就感。前者依赖于个人的口味,而后者则与小说的正确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要保证良好的阅读效果,不同级别的英语学习者就需要阅读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文学作品,太难和太易都不能激发学习的动感。

2.思维模式的学习

要懂得方法,重点学习,学习作者的遣词用字,考虑作家的用词模式,看看作者如何将语言灵活运用于情境之中,还要学学他们展现在语言上的幽默和思维逻辑。很多作家创造了独特的文学形式与艺术流派,能够领略一二并付诸实践,实属不易。

3.阅读技巧和方法

为了避免复杂的句子和生词影响到阅读的进程,在阅读时要熟练掌握略读、跳读、研读三类阅读方法,并将其紧密结合应用在阅读之中。通过日常积累的生活常识,及人文知识,应用相关的阅读技巧,解决这一实际性困扰。

四、原著推荐

英语的学习及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大量时间,一步一步地积累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分阶段学习英语,同样的,在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英文原著来学习。

在考虑读者英语基础的情况下,初级选择《芒果街上的小屋》、《麦琪的礼物》、《爱丽丝梦游仙境》等作为原著素材是比较不错的选择;中级选择《大卫・科波菲尔》、《傲慢与偏见》、《呼啸山庄》等既不费力,又能更深层次的学习作家独特的写作方式;需要更深层次学习的学生可以选择《圣经》、《神曲》、《十四行诗》等古典著作。

五、结语

英文原著能创造最佳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利于我们掌握英语语言风格,丰富语言文化知识和言语技能。因此,看原著是提高我们阅读及表达能力非常好的工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在课余休闲时间,在英文原著带给我们精神盛宴之余,更能好好地锻炼我们的写作能力,学习西方原汁原味的语言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冰晶.如何激发我们学习英语的兴趣[J].池州专学报.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应若平.农业院校本科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第9篇

【关键词】教师 语感 语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语感呢?从浅层意义说,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如语音准不准,用词当不当,句子通不通,是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而实质上,语感是心灵的感觉,是社会人的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是这样描述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教学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如语感敏锐丰富的人,看到“海”字,心中不仅有大海的波澜壮阔,而且还会有海一样的色彩,大海一样的胸襟;看到“春雨”二字,不只解作春天的雨;看到“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愁怅、孤寂等不尽的意味。

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有高下优劣之分,良好的语感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而形成。那么,怎样培养良好的语感呢?

1.在读上下功夫。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分为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1.1 诵读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诵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方式,离开了诵读,学生就难以去直接感受,体验文本,也就难以学好语文。《课标》强调:“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精美的散文、小说和感人肺腑的优美的诗歌……都是指导学生诵读的好材料。除此外,当代精美小品文、优美诗歌,精心选择,也可纳入诵读行列。对这些文章进行反复诵读,就能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消化吸收。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咏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1.2 有感情的朗读,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宋学大家朱熹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之重。

1.3 注重阅读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2.加强训练,培养语感分析能力。即培养学生对语言环境下的关键词语、句子、主旨、含义等的分析感悟能力。

2.1 揣摩、比较重点词语的能力。如学习朱自清的《春》中对“春花”的描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作者为什么用“闹”字而不用“叫”字?通过揣摩比较就会发现“闹”字别具境界。

2.2 细细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有利于培养语感。如读茅盾的《白杨礼赞》的开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不平凡”是文章的关键词语,全文围绕这一词语展开描写、抒情,又为文章定下了感情基调。

2.3 揣摩语序的变异,进行语感分析训练。如郑愁予的诗《雨说》中“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又甜又准”本应在前面,这里把它倒装在句尾,将惯常的书面语变成了口语,听起来更加亲切活泛,增加了诗的色彩和张力。又如《春》中,“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后置,突出了春天的“新生”。总之,对于这类语序变异的语句多多揣摩,明确作者所强调的,在平时就会运用自如。

2.4 要深刻领悟文章的点睛之笔。领悟了文章的点睛之笔,就能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有利于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结尾:“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接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辨析词语的感彩、体会修辞手段的妙用、启发联想与想象等方面进行语感训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3.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深切的语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滴积聚起来,积聚得越多,了解越真切”。可见,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体验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平时应多接触客观事物,思考这些事物,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平时要多留心自己的语言,经常揣摩人家口头说的、笔下写的语言,哪些是好的对的,哪些是不好的不对的,细细辨别,这样就可提高语感能力。

第10篇

一、筛选课外书,拟定阅读书目

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有目的、有类别、有选择、带着问题的阅读,发展到有创意、有合作、有个性的阅读;在方法的运用上,要通过感知、联想、思维、记忆、迁移等心理活动,发展到认读、理解、评价、积累、运用等行为活动过程。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建立自己的阅读范围、阅读方向。

教师要对高中三年的课外阅读量做到心中有数、整体规划。如高一入学时,可以让学生每人拟出10本自我推荐读物。一则摸摸底,看看学生层次,喜欢读什么,又读了些什么;二则可以从中筛选一些好的书目。然后,教师再结合语文必修课文和高中生必读篇目,分人文、社科两大类各推荐20本书,作为高一的课外阅读书目。学生可依照书籍所涉及的内容、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进行选择。到了高二时,随着阅读的深入和选修课程的加入,以及学生个人思想的成长、成熟,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看一些中外经典名著,鼓励他们阅读长篇小说、名人传记等。到了高三时,由于学生的高考压力增加,教师要引导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并结合高考现代文、古文阅读,给学生提供一些散文集和短篇小说,以供选择。

要充分保障阅读时间,并对阅读做不同层次的要求。阅读时间可以控制在每周两个课时左右。同时,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可读《诗经》《论语》《孟子》或一些短小浅显的文言文;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则可阅读一些浅易的常规现代文读物。

二、读、写、说并用

教师可以把摘抄环节融入阅读活动中。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及时抄录下阅读过程中有感触的词句和捕捉下自己精妙的灵感。每过两周,教师可收上本子来检查,以此可发现学生那灵动的思维。

实际上,分享、总结更能让学生吃透文本,所以,我们不妨把阅读课扩充一下:不仅要让学生阅读,还要让学生写一写,更要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可把学生以4~6人分成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总结本段时间所看的文章有什么特别值得推荐的,并做好笔录,作为小组成果。在每月一次的阅读分享课上,教师可让各小组代表发言,把本组意见进行整合,向同学们介绍本组阅读过的有意思的书籍,或是印象深刻的文章。包括介绍文章大概内容、文章的作者、感受深刻的语句、对自己的影响等。学生可以自由发言,但前提是语言要清晰、流畅、言之有理。课后,各组整理上交小组笔录,由教师对各组阅读情况评出等级,写出看法和意见。

三、教师适度参与和引导

教师要依照学生的理解水平、年龄层次,对阅读进行长远的规划,并为学生做好点拨。

在阅读的内容方面,教师可让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阅读的程序来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爱好、阅读习惯等方面要做深入的了解,师生间要多次磨合,并在必要时由教师加以画龙点睛。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要能在关键处给学生以精妙的指导和点评。为达此目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主动融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加入学生的共同讨论中,并且和学生分享曾经阅读过的一些作品。

为将分层次阅读理念落到实处,教师可采取给学生推荐文章的形式来布置阅读活动。对低段学生(高一到高二上期),可先选择现当代通俗易懂的散文(如冯骥才、余秋雨、林清玄等的作品),当堂诵读并且由学生来介绍作家、分析作品。让学生明白,选择这些书籍的阅读价值在哪里,以及分析文章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慢慢地,我们便可以加大学生在文言文阅读方面的数量,引导他们逐步阅读和品评《红楼梦》节选、《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刺客列传》《小窗幽记》等,让学生不再对文言文心存恐惧了。接下来,学生可结合课本中每一单元的阅读提示,以及每册书中的“写作口语交际”,阅读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朱自清的《阿河》、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余秋雨的《一个王朝的背影》等。而对于中高段的学生(高二下到高三),我们则可推荐一些有争议的作家的作品,如王小波、贾平凹、路遥、李敖等的作品,让学生学会思考、辨别和评论。

可见,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既要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和形式,又要给他们明确的阅读导向和指导。

四、发挥图书馆及其他途径帮助学生阅读

图书馆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优化学生的阅读品位等方面的功效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学生对图书馆常存“敬畏”之心,他们常常害怕图书馆给他们“制造”阅读的负担。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树立“开卷有益”的积极价值观;同时,学校要在图书的结构方面予以优化,让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见到更多更好的“够胃口”的书籍。为了能够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图书馆链接起来,教师可尝试将阅读课的阵地转移到学校阅览室;用PPT向学生介绍公共图书馆的位置和有关设施;利用学生对重点大学的好奇心,推荐他们去大学的图书馆阅读。

假期期间,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休整,如果教师和学生都好好利用这个时间,则会事半功倍地进行阅读。教师切不可给学生留繁重的语文作业,而是要在放假前写出一些需要学生阅读的参考书籍,标出重点,让学生去认真品读,并且强调,开学后以上课交流的形式检查阅读的效果。实际上,只要学生去阅读了,不管他是精读还是泛读,甚至哪怕是浏览一下,都比“做过即忘”的题海好得多。

第11篇

一、学习问题

作为初中生,与小学相比,他们所学的科目多,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也有可能产生畏难情绪。而学生能否在这个转折点上把握好自己的学习生活,这对他们能否树立学习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方法,给他们一些策略性的建议,让他们学会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比如,我在七年级的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以下文章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论语》十则中,我利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利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的指导。我还利用《资治通鉴·孙权劝学》中“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教会了学生,学习使人进步的道理。这些都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大有裨益。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的心理日趋成熟,对于周围事物的认知也越来越有自己的看法。中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但由于知识经验不足,社会阅历欠缺,他们往往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一)师生之间的关系

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许多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特点。他们愿意对“知心朋友”倾吐自己内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导师式口吻对他们说话的人,不愿意同这种人进行感情交流,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很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而调查发现有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认为老师“不理解自己”,从而产生对抗心理。

(二)同学之间的关系

有的同学不会妥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发生一些小小的摩擦,便斤斤计较,长时间不能静下心来学习。甚至同学之间发生一些误会,也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有时还会做出一些过激行为。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便是纯真友谊的颂歌。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告诉同学们,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对待同学要热情,要理解尊重他人,要以诚相待,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三)亲人之间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大人”了,并开始从“听话道德”向“平等道德”过渡,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婆婆妈妈式的说教及过分关心会产生反感,于是出现逆反、父母与子女关系僵化、子女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三、情感问题

当今初中生多在12-16岁之间,心理和生理上正处在青春萌动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尤其对异性充满了向往和疑惑。此时语文不能沉默,要挺身而出,用美丽的故事提醒爱情、欣赏爱情、敬畏爱情。我在上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畅谈对爱情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爱情,明白爱情的本质,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此外,课本中的《诗经·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有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典范。课外,笔者还尝试选择同学们熟知的梁祝、牛郎织女等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来教育孩子们。文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可感而有震撼力的作品,学生会在渗透着人情美、人性美的教育中领悟到爱情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浪漫故事,也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它是一种崇高的付出,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爱意味着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真正的爱情不但需要用真心,更需要用辉煌的事业、用坚强的生命来捍卫。笔者希望这些课内外作品既是早恋的“预防针”,也是未来爱情走向的“指南针”。

四、自身问题

第12篇

赫山区一中学 李智寻

学习的真正乐趣在: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觉的掌握本学科的知识。朱熹云:“教人不见意趣,心不乐学。”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仅略谈如何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几点体会。

一、“入”能得法,“导”得有趣

课堂的导入,若“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至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听课的情绪。对本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有趣的导入方法有:

1、 故事导入法:在导入课文之前,先讲述一则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有趣或新奇的小故事,在学生产生兴趣之时导入课文。例如:一位教师在教《竞选州长》时,先向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发表后,在社会引起强烈的反响,纽约州的州长对马克·吐温怀恨在心。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克·吐温与州长不期而遇,州长劈头就问:“马克·吐温,你的小说很成功吧!你知道世界上什么最坚固、最锐利吗?告诉你,我的防弹车最坚固,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 马克·吐温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尊贵的先生,我了解的和你可不一样,我认为,世界上最坚实最坚固的是你的脸皮,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瞧!你的脸皮这么厚而你的胡须竟能钻出来,能不锐利吗?”故事调起了学生的胃口,产生了立即学习《竞选州长》的强烈愿望。

2、 设问导入法:教师一开讲,就创设一种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集中到所提问题上来,自然导入新课。如讲授《故乡》时可以这样导入:俗话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不是有一首歌叫《回家》么?大家都希望“常回家看看”。故乡是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我”的一次回故乡却引发了心头的悲哀,为什么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吧。这样从人们对故乡赞美的俗语开始,由大家回忆经常唱的歌曲自然引出故乡是在外游子的魂牵梦绕的地方,应该给人以温情。再由此设问:“我”的回故乡却引发心头的悲哀,为什么呢?经过启发,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集中于想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细致的了解,因而会迫不及待地随教师学习新的课文。

3、 成语导入法:中学语文课本里,有些文章与成语密切相关。如《论语十则》、《黔之驴》、《塞翁失马》、《智子疑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这些文章可先由学生查字典了解相关成语的语意。然后导入:“想详细了解成语的出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4、 谜语导入法:谜语导入法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蜘蛛》时,可先出示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让学生猜谜底,然后导入新课。

5、 实物导入法:如在教《小桔灯》时,教师可先按文中介绍的方法自作一盏“小桔灯”学生一见实物,必然兴趣大增,甚至会“评头品足”起来。这时教师适时的引导:“可别小看这不起眼的小玩艺,在特殊的情况下,它也会发出不同寻常的光辉。下面介绍的就是一盏特殊的‘小桔灯’。”这样以物起兴导入新课。

6、 音乐导入法:利用中学生爱唱歌的特点,先播放一段有关的音乐,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再导入正文。如在教《黄河颂》时,可先选播冼星海创作的歌曲《黄河颂》让学生产生共鸣,再由此引入课文。

7、 多媒体导入法:多媒体的形象、色彩、声音可刺激学生的感观,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如教《山中访友》时,我先让学生欣赏《张家界风光》片,那清丽的金鞭溪、迷人的十里画廊、鬼斧神工般雕凿出来的黄龙洞……,不仅学生,就连教师也被深深引吸住了。在此基础上再行引导:“大自然是如此美丽,令人神往,下面让我们跟随李汉荣,用心去和大自然——‘他的朋友们’交流吧!”这样开头激趣,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使学生对下面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8、 诵读导入法:如果课文是琅琅上口的美文,可由教师诵读或放录音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朱自清的《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文章,可用上面的方法导入。

二、开拓视野,激发求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和需要有密切的联系。兴趣的发生以一定的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有某种需要时,他必然会对有的事物优先地给予注意并且对它有向往的心情。”这就是说: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到所学的内容需要知晓,需要掌握时,学习起来才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教材为辐射中心,尽可能开拓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的即兴需要。这是使学生勃发临时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乐于创造、勇于求新的特点,以本课内容为中心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新颖的,富有思考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会大大加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完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后,拓展文学常识,我找来这样一道题:

外国著名作家非常多,为了便于记忆,有人将法国作家编成了歌诀,请说出它包括了哪些外国作家:法马楼罗雨左都,二拉二莫汤巴欧。(答案:法:法国。马:大仲马、小仲马。楼:福楼拜。罗:罗曼·罗兰。雨:雨果。左:左拉。都:都德。二拉:拉辛、拉伯雷。二莫:莫泊桑、莫里哀。汤:司汤达。巴:巴尔扎克。欧:欧仁·鲍狄埃。)

题目出来后,有许多学生能当场说出大部作家的名字,有个别的作家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在课后查找资料,很快完成了。

又如在学完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后,为让学生体会“也”字的用法,我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茶杯盖上有五个字“可以清心也”均匀地排成一个圆圈,其读法有五种,请分别指出其朗读的方法并体会不同的语气。(①可以清心也。②也可以清心。③心也可以清。④清心也可以。⑤以清心也可。)

还如:在学完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后,为了使学生理解文章运用巧合和悬念的特点,我安排了这样一道练习:

根据下面幽默创设的情境,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话。

老王作报告,他谦虚地说:“同志们,我水平低,讲话零零碎碎,像羊拉屎”听众顿时哄堂大笑,他接着又说:“ ,请多包含。“听众顿时一个个瞠目结舌。(答案:不合大家的口味。)

实践证明学生对这种富有趣味性的练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创造机会,激发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不断的巩固和发展;而屡遭失败,常受批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题目,则请水平较低的同学回答。不能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生的“专利”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适时的、恰到好处地、巧妙地给予启发指点,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在别的提问,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

四、板书新美,学生愉悦

美是以感性为特征的。美给人的感受最初是由直觉带来的,审美直觉必然带来情感的愉悦。心理学上,称这种愉悦的情感是学习的“加速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学生有美的享受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简洁直观、新颖美观的板书,就职是其中一种创造美的情境的教学方式,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例如:《始得西山宴游记》板书:

此板书言简意骇,层次分明。通过板书,学生可以清楚的把握文章的结构,理解小说的深刻主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利于保持学生旺盛的学习情绪。

五、扮演角色,开发潜能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的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中,让学生扮演角色,可以使学生把作者的认知转化为自己的认知,把学生的情感转达化为自己的情感。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表演示范,使学生的心态进入语言环境,进入文章的感情氛围中。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加强对人物形象、思想内容的理解,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教学《范进中举》时,因文章围绕范进中举这一中心事件展开情节,让范进、胡屠户、张乡伸一一登台亮相,勾画出了一幅儒林“百丑图”。这时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会胡屠户的市侩、庸俗、势力,范进的猥琐懦弱,张乡伸的老奸巨滑,从而理解文章的讽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