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文化论文

中西方文化论文

时间:2023-02-02 21:47: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文化论文

第1篇

一、鬼节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的鬼文化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先秦典籍中涉及到“鬼”的的文字很多,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见儒家是信奉鬼神的,态度是“敬”的。中国人在鬼节的习俗,如扫墓、烧纸钱、供灵牌等代代相传,虽然现代人崇尚科学,已和过去有很大不同,但对于这些文化习俗的传承仍然很难改变。我们在鬼节的祭祀不能简单地看成是迷信,它是中华民族对于“孝”文化的反映和传承,与我们千秋万代的宗族血缘观念息息相关,是血脉的召唤和亲情的延伸。这种深厚的道德内涵赋予了中国鬼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已成为一种文化深入到我们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和追忆,体现了孝道的传承和道德的涵养,也体现了中国人家族观念的根深蒂固和思本思源的精神。而在西方的基督教里面,对于先祖的祭祀是不允许的。在基督教的文化里,每个人在上帝的眼里都是平等的,相对于中国人对于祖先的信仰,西方人更愿意信奉上帝,他们希望人死后能够得到上帝的宽恕,升入天堂。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们对于“鬼”的敬畏和避忌并没有多么严重。

2.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鬼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是祭祀文化,古人的祭祀主要是对自然万物之神的祭祀和对已逝先祖的祭祀,所以对祖先之鬼的祭祀和对自然之神的祭祀一样都是敬重肃穆的,他们相信已逝的祖先能够在冥冥之中保佑着自己生活的安宁,有着消病除灾的无形力量。这种对于无形神秘力量的敬畏,使得人们对于鬼节的态度是认真严肃的。文化巨人唐君毅先生曾经说过:“吾人之祭父母、圣贤、天地,皆非因自觉自己有罪,以之为赎罪之仪式。亦非因自觉有苦痛,求其废除。吾人之祭,唯在使吾人之精神,超越吾人之自我,以伸展通达于祖宗、圣贤、天地,而别无所求者。”[3]所以中国人对于“敬鬼”的思想观念是和对祖先的信仰和孝道的道德源头分不开的。人们对于“鬼”是有所忌讳的,更不习惯和“鬼”开玩笑、“扮鬼”、“闹鬼”。而在西方万圣节的来历里头,“鬼”的出现是要来找活人当替身以求再生的,人们对于鬼的态度是要“驱鬼”、“吓鬼”,据说万圣夜是一年当中最“闹鬼”的时候,中世纪时人们就穿上可怕怪物造型的服饰,带上鬼怪的面具来驱赶黑暗当中的妖魔鬼怪。后来现代的人们更加上了喜剧和狂欢的元素,想着在万圣夜的舞会上要扮演什么样的可怕鬼怪,有的人把自己的房子装饰成“鬼屋”的样子,墙壁和窗户上贴着纸糊的巫婆、怪物、精灵等,屋里播放着“鬼音乐”,即使是念过六旬的老太太,可能也会恶搞一把,变成“幽灵”什么的。在现在的西方人眼里这个节日已经被演化成借鬼神使得人们轻松搞笑的一种方式,特别是让孩子们开心,邻里之间也通过这种方式互相走动,热闹一下。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的祭祖文化里是不能相容的。

3.教育理念的差异。中西方在大人们对待孩子在鬼节的活动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反态度。国外孩子在过万圣节时,会进行一些装扮,有些装扮成吸血鬼之类比较恐怖的形象,但是家长似乎也不会阻止,甚至还出谋划策地帮助孩子们设计和装饰。学校也会组织一些活动比赛谁的奇装异服更古灵精怪,谁设计的万圣节的图画更有创意等等。但在中国家长普遍不想让孩子接触过于恐怖的玩具,在鬼节这段时间,有些家长告诫孩子不准乱跑,小心遇上不该遇到的东西,晚上更是早早地关门闭户,谈论“鬼”都是很忌讳的,更不要说扮成他们的样子走在大街上了。不管是出于迷信还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中西方的孩子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宗族观念思想和权势地位等级理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子女不能对父母有大不敬,对待宗族先辈的态度自然也是尊重肃穆的,开不得半点玩笑。这种等级和孝道观念作为一种文化延续和渲染着世代子嗣,使他们不能“离经叛道”,挑衅长辈的尊严,更不许有任何“忤逆”和“背叛”。现代社会虽然使旧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孩子要听父母的话,长幼有序,长辈在上的思念还是根深蒂固的,孩子还是要礼让、尊重长辈,即使长辈有错,也要讲求方法和话语的委婉,不能毫无顾忌地争辩,更不可斥责。另外中国人高度地重视宗族和家庭,很多活动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在鬼节的祭祖、扫墓、烧纸钱等都是多以各家各户的方式进行,本族和本家的观念比较重,祭祀自己家族已故的亲人,希望庇佑自己家族的后代安宁福康,也希望自己的先祖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总体来看,中国人的家文化相对比较重一些。比起中国,西方的孩子接受到的家族地位等级理念相对较轻,西方人讲求人人平等,尤其在现代社会,孩子和父母在地位上是可以“平起平坐”的,对孩子的教育讲求自由、平等、民主,孩子可以有跟父母不同的主见和看法,也可以提出问题和父母辩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同时总体来说,西方人对家庭的观念也没有中国人那么浓烈,现代西方的文明基础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文化,几千年前就是街头辩论,选举,很多事物都是围绕社会化展开的,[4]他们更多地把孩子看成是社会的人,希望孩子多参加社会的活动,探索未知的世界。

二、如何看待“洋节日”

中国人随着与世界的接轨,很多“洋节日”已经进入了国门,来到了我们身边。不管是“圣诞节”、“感念节”还是“情人节”、“万圣节”等很多商家、机构、年轻人都搞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不但体验到了洋节的乐趣,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节日没有孰好孰坏,中西方的节日都是人类文明悠远文化底蕴的体现,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传统的文化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积淀下来的关于这个国家人们文化背景、思维理念、多方面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的体现,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状况、文化体系相对应的,因此不能盲目崇拜、盲目利用,比如把万圣节强行移植到中国人以祭祀为主题的文化体系中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来生和往世都是两个比较严肃谨忌的话题,谈到“鬼”也太容易用玩笑、嘻哈的情感去接受。一些商家制作过于恐怖、血腥的销售活动也仅能限于对于成年人、年轻人的刺激,而不太适合使儿童、老人参与。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我们也可以把“洋节日”好的方面应用到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之中去,比如使用活泼可爱的方式举办万圣节派对,告诉孩子们万圣节的来历和发展,营造快乐的气氛,使孩子们不怕鬼,不怕精怪,鼓励他们习惯并亲近未知的神秘事物,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派对举办成社会化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给彼此的交流和互动创造条件。

三、结语

中西方鬼节的文化来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各自民族文化财富的瑰宝。中国的鬼节祭祀文化主题浓重,庄严肃穆;西方的鬼节以娱乐、玩闹气氛为主,有着别样文化的刺激。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花火、差异,只有了解这些差异才能正确看待跨文化交际时的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作者:赵舒怡单位:国家电网技术学院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礼貌原则,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生活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人, 都会感到不同文化的人说话方式会有很大差别, 其中人文历史论文,语用方面的差别就很大。语用差别的制约因素也很多, 但何自然曾经指出:“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用方面所受到的制约有诸多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因素的制约。”因此, 文化的差异, 可以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和理解上。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条重要准绳, “是对交际行为的规范,是一种为进行得体交际的策略”。中西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有所不同, 所遵循的礼貌准则也不一样。从语用角度讲,礼貌现象是语言运用的普遍现象, 礼貌研究是语用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 这里主要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中英文化差异。这种差异的产生, 是由讲中英两种语言的人的民族心理、思辨和推理模式的不同而导致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语言障碍常常会造成误解或冲突, 主要原因是交际双方受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缺少一个共有的语用前提。例如, 我们汉语中的谦词, 是一些并无实际意义的客套话。当发言结束时,人们常说:“不妥之处, 请大家指正 ”,“欢迎在座诸位批评指正 ”,“抛砖引玉 ”等等。而讲英语的本族人在同样的场合不说这样的话, 也许他们会说一声 “I hope you all enjoy my talk”, 但最常用的结束语还是 “Thank you”。再如人文历史论文,在英国文化中, 男性在公众面前赞誉女性的美貌和服饰被认为是一种礼貌, 被恭维者会欣然接受,但在中国这种恭维被认为是轻佻无理。类似以上的中西文化差异会给讲中英不同语言的人传达错误的信息人文历史论文,影响到他们之间的交流。故要做到交际双方的正确、合理的交流, 了解各自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三、中英礼貌原则对比

Leech根据英语文化和语言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原则:

1. 策略准则, 又称得体准则 (Tact maxim)“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 又称宽宏准则 (Generosity maxim)“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 (Approbation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 (Modesty maxim)“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 又称一致准则 (Agreement maxim)“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顾曰国先生根据汉语言文化中的礼貌特征, 在 Leech 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研究汉语中的礼貌现象, 总结了汉语言文化有关的礼貌准则, 于1992年提出汉语礼貌五准则:

1. 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要“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联的事物时要“抬”、要“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互相称呼时仍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称呼语的改变意味着人际关系的改变; 而出自礼貌, 人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和所处的不同环境又会影响称呼语的改变。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人认为是懂礼貌、有教养, 文雅准则的重要内容仍然是“先用雅语、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语, 少用直言”。

4. 求同准则: 这与“脸”、“面子”有关, 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人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要保持相称, 说话双方力求和谐一致。

5. 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 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 尽量说小自己付出的代价。

四、礼貌原则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 称呼语之不同

受社会结构、传统伦理及血缘、宗教社会因素的影响, 汉语的称呼系统远比英语国家复杂得多。在中国, 小孩一般不能直呼父母和长辈的名字, 学生不能直呼老师的名字,下属不能直呼上司的名字, 否则就会被认为没有礼貌。中国人不仅喜欢用表示血缘关系的名字去称呼家人和亲属, 还喜欢用这种称谓来称呼非家人和亲属朋友。比如, 称与自己祖辈年龄相仿的男性为爷爷、女性为奶奶; 称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的男性为叔叔或伯伯、女性为阿姨。这在英语国家是非常少见的。中国人的称呼语体现出尊老的传统习惯。人们一般称呼年老的人为 “老某”, 像 “老王”、“老李”等, 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称呼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为 “某老”或 “某老先生”, 像称周树人为周老先生等。这里的 “老”, 没有丝毫贬义, 只有尊敬或推崇。但如果将此称呼用在英语国家则极不得体, 有冒犯之意。由此看来, 汉语称呼语可以用 “上下长幼尊卑”来概括。在英语国家, 由于其社会格局、文化取向、人际关系与中国截然不同, 所以对称呼语的使用和对其意义的解释也相差甚远, 具体表现在称呼时到底是直呼其名还是使用“头衔 + 姓”的方式。一般来说, 英国人同自己的上司说话也许需要用比较尊敬的语言, 但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称呼, 不论对方年龄多大, 地位多高, 人们更愿意直呼其名, 这充分表示出平等的文化取向。

2. 贬己尊人与平等交往

“贬己尊人”是顾曰国效法Leech所提出的汉语言文化的一条礼貌准则。中国人喜欢贬低自己而抬高对方的身份。这从表面看和Leech的赞誉准则相似, 但在中国文化中, 这条准则对人们的影响却更加深远。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受到别人的夸奖, 我们中国人总会谦虚的说“哪里, 哪里, 您过奖了”。精心为别人挑选好了礼品, 在赠送时还不忘说“没来得急挑选,随便买了一份。”而在西方国家, 人们追求交往中的平等, 在日常生活中喜欢将自己的情感、优点外露, 而不喜欢过分的谦虚, 对别人的夸奖也欣然接受, 并视这种赞誉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西方人的眼中, 中国式的自谦将被认为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因此我们进行涉外交往时要清醒的认识到这种礼貌用语的差异,在西方人面前要大方地接受他们的赞赏, 善于充分的表现自己, 并学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优秀的一面, 而不要随意的贬低自己和过分自谦。

3. 热情关心与个人隐私

汉英民族对隐私的理解存在着差异。中国人在日常交往中不太注意维护自己的隐私, 也不注意尊重他人的隐私。在中国文化中, 关心他人, 对别人热情一直被视为是对对方重视和显示诚心的一种表现。例如, 我们在宴请客人时, 要不断给客人加菜以显示热情; 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会热情询问对方年龄、收入、婚姻状况; 朋友见了面更是问长问短, 把家里和工作的事情都询问、关心一遍; 在西方, 人们的隐私意识较强。英语民族对 privacy 这个词的含义理解较广, 诸如家庭、财产、婚姻、朋友、经历、收入、年龄、住址、身体状况、独处或单独生活等等。当在英语民族面前谈到有关隐私问题时, 会被人认为你让他人丢面子, 你不懂礼貌。

总之, 礼貌原则是每个群体或社会所广泛使用的文明的手段, 但必须承认, 不同文化对礼貌行为有不同的要求, 不同文化赋予礼貌不同的内涵。若对这一点认识不足,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往时,很容易因此而产生误会。总之, 人们只有充分认识了礼貌原则在以上诸多方面的差异, 才能尽量减少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语用失误, 以达到更自然和谐的交际效果。

参考文献:

[1]Geoffrey N. Leech.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 New York: Longman Group Ltd , 1983.

[2]高一虹.语言文化的差异与超越[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3]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刘润清.关于Leech 的礼貌原则[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6]刘翔.汉英礼貌用语的比较[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11.

[7]邹永丽.中英礼貌用语之比较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2006, 5.

第3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影响因素

引言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还包含也语言交流中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世界各过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逐渐频繁起来,英语作为世界交流运用最管饭的语言形式之一,形成精湛的英语翻译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对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因素深入研究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度提供重要保障。

一、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物质生活条件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中国社会发展模式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生产模式,农耕文明思想根深蒂固,因此中国文化对农耕中“牛”、“马”等动物拥有特殊的喜爱,语言使用中表现为“龙马精神”“马到成功”等成语的应用多有喜悦、喜爱之意的蕴含;西方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工业发展为主,更加注重生产的方式和生产效率。因此语言的使用中对于动物名称的使用则不会像中国人使用的那么频繁。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形成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翻译的侧重点不同,形成文化差异。

二、中西方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的自然生活环境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中英文翻译中存在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所在。例如:英国单词“zephyr(西风)”。由于英国西邻大西洋,东面面对欧洲大陆,西风从大西洋吹来,形成英国和煦的气候条件,因此在英国人的语言使用中“zephyr”形成独特的文化含义,具有“和煦、温暖”的意思。而中国地大物博,与英国的大西洋气候不同,中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季风气候,汉语语言中“东风”表示“和煦、温暖”的意思。因此在进行中英两国语言翻译时应当注重商务英语翻译由于自然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文化差异性。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其三,中西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重要的文化差异因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思想经济发展中拥有深厚的“小农意识”,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思维方式,例如在颜色运用中,中国人认为“红色”“黄色”都是农业收获的颜色,汉语中通常用“红色”“黄色”表示喜庆的颜色,常见的汉语形式“红白喜事”,“红色”表示喜庆,喜悦,中国人举行婚礼时通常在婚礼中使用大量的红色表达喜悦之意;汉语中“白色”表示“悲伤、死亡”,因此中国人通常会把“白色”与悲伤联系在一起。而西方文明中以人文自由为主,注重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在西方的语言运用中,“白色”是纯净的、神圣的,西方人举行婚礼时,新娘通常身着洁白的婚纱,表示对婚姻崇高的尊重和生活美好的向往。西方人认为“白色”代表“喜事”,当英语中出现“红白喜事”这样的情况即“weddings and funerals”时,通常会引起西方人的反感。类似“白色”这样的词语应用在中英语言使用中的意义截然相反,因此商务英语在翻译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中西方文化应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形成准确的翻译,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产生,影响中西方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中西方民俗信仰不同造成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中国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人们对崇拜物也有众多禁忌。比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dragon)”是神圣的象征,也是皇权的象征,“龙(dragon)”在中国封建文化中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龙”象征着高贵,是雍容华贵的代名词。因此在平民百姓的人常生活中一方面“龙”字的使用是避讳的,同时也被赋予“吉祥富贵”的含义。西方以上帝作为主要的精神信仰,西方人认为“龙”狰狞恐怖,在西方的文化发展中,龙是邪恶的代表,因此西方人对于“龙”的喜爱程度与中国则正好相反。此外,中西方民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中国的儒家思想中要求人们应该“长幼有序”,为表示对长辈的尊重,避免对长辈直呼姓名,而是以不同的“称呼”代替,而西方人经常以长者的名字作为自己孩子的名字以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和怀念之意。

结论:对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有助于促进商务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对中西方语言进行翻译时的准确度的提升,保障了语言翻译过程中的准确程度,为双方的贸易交流形成更加完备的语言交流途径,促进双方经济交流向着更加广阔的方向发展,同时注重对商务英语翻译文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能够形成良好的文化交流环境,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爱民.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v.8;No.3301:106-110.

[2]王茜.试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v.11;No.10308:84-86.

[3]罗健京,刘也玲,邓云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英文)[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No.44410:64-67.

第4篇

关键词:世界观,道德,文化特征

 

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以形象化”的过程,是后人记录前人流传下的关于人、神、半神的故事。由于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不同,历史的演进时序不同,所以造成东西方国家在神化传说方面,尽管有不少共同点,但更多的是相异点,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民族精神、世界观和思想伦理观点。

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大禹治水”是中国帝尧时期的一个传说,相传在帝尧时期,为了制止洪水泛滥,保护农业生产,尧帝曾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鲧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但其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舜帝继位后,任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禹采用 “疏顺导滞”的方法,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从高地迁回平川。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黄河水患的英雄,并被人们称为“神禹”。“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传说。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免费论文。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其行为。诺亚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把这两部传说相比较而谈,似乎相去甚远,因为两部神话既非同一国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感受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色。

一、世界观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文化不同的世界观。诺亚靠神的启示,借方舟逃避了神降给人们的灾难,而大禹则把洪水看作自然现象,带领人民一起用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诺亚给人类繁衍留下了种子,但也给人类向上帝忏悔提供了先例,而大禹留给人类的却是与自然界和谐与斗争的思考。这二者从根本上体现的是世界观、宇宙观上的差异。在中国,一般把宇宙的起源和发展视为一种健动不息的自然过程,而人则是宇宙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要适应宇宙的流程,也就是“天人合一”。正是这种宇宙观,使大禹面对洪水,因势利导,不“堵”而“疏”,使我们的先帝将沿河流域的人民在治水斗争中凝聚一起形成了一个伟大的民族,铸造了一个治水的伟大时代,造就了一种古老的东方文明。而西方却试图为宇宙寻找一个不变的绝对存在,并从这种绝对存在出发规定万事万物的基本性质。作为西方文明源头之一的犹太——基督教神学,就把上帝作为时间和万物的创造者,是上帝拯救了诺亚,从而演绎了西方文明。

二、伦理道德的不同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体现了中西方伦理道德观上的差异。两个故事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在诺亚方舟故事中,虽然看不到诺亚为人类而斗争的痕迹,却可以看到造方舟的周密计划,感受到他抓住机遇,持之以恒造大船的主体精神,领悟到他利用外部条件应付危机,以退为进的应变思想。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大禹治水精神培育了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文化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夫唱妇随的外儒内法的社会结构和人伦责任,一方面保证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使民族千年延续,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人的个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不利于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的建立。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诺亚携妻避水,而大禹则继承父业,新婚四天便去治水,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三、文化背景不同

无论是我国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故事,都说明了在远古洪荒时代已经开始了与洪水抗争的事实。然而面对洪水之灾,大禹不仅总结父亲鲧筑堤防水失败的教训,疏通河床、开凿渠道,而且“身执耒锸,以民为先,抑洪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出现了“九州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史记·河渠书》)的局面,成为中华民族千古流传、妇孺皆知的美谈。而在西方,广为人知的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诺亚受上帝启示,在上帝惩罚世人罪恶,要用洪水淹没世界、毁灭人类之前,建造了一支大船,把家人和所有的动物雌雄各一对带到船上,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两个故事在东西方千古流传,经久不衰,积淀了各自的文明,饱含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演绎了多彩的文化世界。

四、文化核心不同

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免费论文。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因此,上帝不用做整体思考,仅执一端就可以让人类重新繁衍,哲学家、思想家仅围绕一个着眼点,便可寻根究底地铸造自己的理论大厦,形成自己的学派、主义,以至思潮蜂起、理论迭出,再现了西方文化典型的特征——分析。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因而中国哲学的整体观念年深日久,中国文化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成为底蕴,中国美学的阴柔之美成为崇尚。它就像大海深处,有美丽的珊瑚,飘曳的海草,也有悠闲的海鱼,同波涛汹涌的海面相比,构成了一幅娴静多彩的图画。这就是东方文化的境界。免费论文。

综上所述,“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作为东西方神话传说的典范,对它们进行比较非常有意义,中国和希腊神话因都产生于人类的初始时代,都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因而两国神话有相似之处。而又因为中西方的地域、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它们在世界观、文化、道德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中西方神话的不同特色。东西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差异也是精彩纷呈的。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为我们呈现了中西文化的美丽景观,引导我们走向中西文化差异的源头,启发我们思索中西文化的特质和精髓,促使我们相互借鉴、彼此“扬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映,从而描绘出更为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当今世界,任何民族与国家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拒绝国外的先进文化。单一的固守某一方面的文化,是不利于民族发展的。所以,我们应当有机的结合东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促进人类长久与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南京:学林出版社,1997.

[2]黑格尔美学 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4]埃及神话传说 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

第5篇

关键词:文化差异;日常交际;礼仪

中国正以飞速的发展与世界接轨,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国与西方国家的接触越来越多。中(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也对交际礼仪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在中(东)西方文化都非常重视人际交往。但交往的观念交往的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打招呼

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二、感谢

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象“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you”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

三、招待客人

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yourself,Please!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Bye!””Seeyoulater!””Seeyounexttime!””Goodnight!”

四、节日礼仪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Year’s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SpringFestival,theDragonBoatFestival,Mid—Autumn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fool’sDay(愚人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Christmas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五、词汇语言的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the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又如: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等。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六、文化等级观念

中(东)方文化等级观念强烈。无论是在组织里,还是在家庭里,忽略等级、地位就是非礼。尽管传统礼制中的等级制度已被消除,但等级观念至今仍对东方文化产生影响。在中国,传统的君臣、父子等级观念在中国人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父亲在儿子的眼中、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有着绝对的权威,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仍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式的家庭结构比较复杂,传统的幸福家庭是四代同堂。在这样的家庭中,老人帮助照看小孩,儿孙们长大后帮助扶养老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密切了亲情关系。:

在西方国家,除了英国等少数国家有着世袭贵族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外,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倡导平等观念。特别在美国,崇尚人人平等,很少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为荣,也很少人以自己贫寒出身为耻,因他们都知道,只要自己努力,是一定能取得成功的。正如美国一句流行的谚语所言:“只要努力,牛仔也能当总统。”(Ifworkinghard,evencowboycanbepresident.)在家庭中,美国人不讲等级,只要彼此尊重,父母与子女可直呼其名。他们的家庭观念往往比较淡薄,不愿为家庭做出太多牺牲。

当然,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的礼仪上的差异还有很多,比如服饰礼仪、进餐礼仪,秘书礼仪等等,由于篇幅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此不能一一深入探讨。总之,中西方之间有各自的文化习惯,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不同的交往习惯。因此,随着我国进入WTO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贸易的不断增加,我们不但有必要在与外国人交往或者前往别的国家去之前,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习惯,而且必须加强专业礼仪人才的培养,提高全民礼仪意识,这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也给我们自己带来了便利,不但能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与误会,还能在现代社会的多方竞争中争取主动,取得良好的结果或效益。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1期

第6篇

论文关键词:宗教文化,跨文化交际,宗教精神,价值观

 

宗教是一种古老而又普遍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其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通过宗教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窥见人类社会以及某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的文化状况。随着中国的日益开放以及同各国联系和交流的增加,宗教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正确地认识宗教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行动等等,也有利于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避免产生文化误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和增进了解。

中国人长久以来深受儒教的影响,汉民族的宗教信仰是在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融合佛教、道教及其它民间宗教的混合形式。而西方人大多数都信仰基督教,因为正是基督教文化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大背景,使得中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化的任何一部分都或多或少地具有基督教的气息。从文化策略上看,宗教文化可以团结人群、增强思想凝聚力和行为的一致性;从政治作用上看,宗教文化有助于统治阶级顺利实行统治、维护既有秩序;从宗教意义上看, 宗教文化为人们的精神提供幻想性的安慰。[2] 可以说,在宗教的目的论上,中西宗教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宗教精神之异同及其对各自的文化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又会发现它们有极大的不同。

1. 多元共处与一神崇拜

中西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宗教与宗教文化。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多元并存的文明古国,对不同的宗教采取宽容的和平共处的态度。中国民族众多,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跨文化交际,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则主要信奉儒教、道教和本土化的佛教禅教。季羡林曾说过,中华民族是一个对宗教比较宽容的国家,不论是本土的宗教,还是外来的宗教,都一视同仁,无分轩轾。[3]在中国历史上,异教徒的概念比较淡薄虽然个别时期曾发生过利用皇帝的权力排斥异教的事情,但总体看来,各宗教之间通常是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共存,甚至“三教合流”的局面,充分反映了宗教多元共存的思想。

在中国,儒家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最深,儒教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历史上。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注重炼丹等养生之术。佛教在本质上是与世无争的出世之教,与儒学的入世特征相对立,强调众生平等、生世轮回和因果报应,传入中国后,受儒、道的影响,发展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主张免费论文下载。儒、道、佛三大宗教相互交融,三教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不同宗教的神仙甚至同时受到顶礼膜拜,因而有“见庙烧香,见神磕头”的习俗,以祈求消灾赐福。[6] 宗教信仰的多元共处,反映了中国人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和世俗的生活目标。

在西方,宗教在经历了多神信仰阶段后,逐渐朝一神崇拜发展。由古希伯来教发展来的基督教盛行,基督教成为真正代表西方人的宗教,因而本文中所说的西方宗教主要就是基督教。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犹太民族居住的巴勒斯坦地区,继承了犹太教的上帝概念,认为耶稣是上帝之子,传布上帝授予的使命,宣扬上帝要在人间建立天国的福音。[11] 在基督教发展历史上,由于对《圣经》的不同解释和理解形成了许多宗派,主要有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但不管是哪个教派,既然同属于基督教信仰,在基本的宗教观念上是一致的,都信奉上帝创世说、原罪救赎说和天堂地狱说。

基督教是一神宗教,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基督教认为跨文化交际,一个人只能信奉一个神,一个宗教,上帝是统治世间万物的绝对的、唯一的和至上的神。世间万物只有一个共同的起源,那就是上帝。《圣经·申命记》中,耶和华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9] 信奉基督教以外的任何宗教都被认为是异教徒,要受到惩罚和迫害。在西方历史上,迫害异教徒事件源远流长,宗教战争也十分频繁,仅十七世纪的一次十字军战争即历时三十年之久。这些战争与事件的目的都是要消灭异教徒,以维护维护自身教主和教义的绝对性、至上性。上帝观念是维持西方文化基本价值观的巨大力量和联结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力纽带,已成为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就这一方面而言,基督教对待异教的态度与他们的教义是矛盾的。基督教的教义主张宽容、博爱,但在卫教问题上则是一点也不宽容,丝毫也不博爱。这是基督教的一个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与之相比,中国的宗教则具有一种相对性、相容性和多元性,它可以和其它宗教并存。我们经常说西方文化是多元文化,中国文化是一元文化,实际上并不尽然。在宗教方面,情况恰恰相反,西方是一元的,中国才是多元的。

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人与神的关系是任何宗教都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中国宗教从根本上看是人本位的,而西方宗教则是神本位的。中国宗教文化以人为根本,不论是儒教、道教还是佛教禅宗,其最终目的都是人的幸福而不是神的尊严,都表现出一种对于现世人生的关注和对自然生命的执著。先秦时期的儒、道、法、墨等各家探讨的都是有关“人生”和“民生”的问题,而对天的“本原”问题兴趣不大。道家虽然尊崇“天然”,但是对天之“所以然”却并不进行深入的探究。儒家也承认天的权威,但对天的概念解释含混,缺少对天之本体的探索,而对人更加感兴趣,认为“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等说法。佛教中的神,也就是佛和菩萨,是人通过修习佛法来成就的,只要人们潜心进行自我心性的修养,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6]

中国宗教主张神人合一,神人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例如小说《封神演义》中,生活中各路英雄好汉死后都位列仙界,成为神灵。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用省察克制、修德养心来体悟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彻悟自己是宇宙本源之一部分跨文化交际,强调“生以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提倡“尽其道而死”的生死观和从天道引悟出人道的价值观,[8] 从而期望从中获得最大的超越性归属感,达到最高的“天人合一”之境界。

西方宗教则更多地反映了以神为本的精神。基督教文化认为,基督教的一切理论都是以神为中心而建立的,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对神人关系的思考。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他创造自然万物、时间空间,他存在于自然之外而不是自然之中,为自然立法,制定自然界发展与变化的规律;上帝也是人类的创造者,为人生和人类历史确定目的。[7] 可见,基督教中人与神是分离的,神是绝对超越的,主宰一切,人只是作为神的创造物而存在,在神面前人是卑微的,应该向神顶礼膜拜。只有信奉耶稣基督,相信他能够替人们赎罪,人们的灵魂才可以得救。这同中国宗教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人间气息的神灵大不相同免费论文下载。

3. 性善论与原罪论

关于人的本性,中国宗教受儒家性善论的深刻影响,基本上对人性持肯定的看法。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在伦理生活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即“人皆可为圣贤”。儒家坚持人是至善的存在,逻辑的结果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荀子的“性恶论”,也没有否定人有向善的能力,而是认为欲望等蒙蔽了这些能力,而欲望是天生的,所以人性恶,但只要去除欲望的蒙蔽,人的向善能力又会显观出来。[12] 儒家讲人格修养,道教、佛教讲去恶从善,以求超越,禅宗讲注重内心锻炼的禅悟、现世的人性历炼与修养及其德行的讲求,使得中国人有一种天然的对现世人生的乐观态度。

基督教的“原罪说”对人性持否定的态度,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违背神的旨意,犯下原罪而被驱逐,世世代代为罪人。因此,人生来就有罪,人生就是受苦,就是期待灵魂的救赎。人与世间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虽然人被称为上帝的子女跨文化交际,但在神面前,人的地位是卑微的,低贱的,只有听从神意,才可以从罪恶的贪欲中被拯救出来。[10] 正是由于这种原罪观念和期待救赎的愿望,西方人在其精神生活中形成了强烈的忏悔意识。人们依靠上帝之爱,通过承担现世生活中的不幸和困难,来获得救赎,使来自神圣生命的人重新活在神圣生命之中。

在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性论的指导下,儒教和基督教二者在论及道德实践之方法时也有着明显的不同。道德实践在儒家是:“由心德之扩充所层层展开的人格世界”。[12] 在这种道德实践指引下,人们为成为圣贤而努力。而基督教论道德实践的方法则不同,首先我们绝不能忘记主动是在上帝。做一个人的真正样式是由罪中释放,相信上帝,也信任邻居;爱上帝,也爱人知己;期待上帝国的降临,同时也参与现实人性社会的复原,并在这种责任的生活中与他人与上帝复和。

4. 结论

中西不同的宗教文化影响了中西方的价值取向,并指引着中西文化沿着不同的航线向前发展。宗教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宗教文化在文化交流、哲学和语言领域结出的丰硕的果实更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的宗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和调整,以适应世俗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宗教中唯心的和虚幻的东西将会逐渐被人们抛弃,宗教中积极的科学的成分仍将为人们所保留和继承,并与社会进步的伦理道德相融合,成为推进社会文化进步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Dawson,Christopher. 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Western Culture [M]. London: Sheed &Word Company, 1950.

[2]陈建新.论中西方宗教的本质差异[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1).

[3]季羡林.中印文化交流史[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2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孔丘.孔子·家语在厄[M].

[6]梁晓鹏.中西宗教文化管见[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

[7]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3).

[8]圣经.第20章,第3节[M].

[9]徐志锐.周易大传新注[M],齐鲁书社,1986,342.

[10]周辅成编.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4,35.

[11]周媛.早期基督教[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庄周.庄子·天下篇[M].

第7篇

论文摘要:文化是一定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素质,中西方文化各自发展了悠久的岁月,都保有自己的特性,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等特征。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比较

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共同构建的,这些多元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各个民族都有其特征,东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个人主义,对中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影响深远,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大都由此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了避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使人不至于因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害到别人的自由,制定了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行为。中国地处于半封闭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相互影响、制约,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传统社会心理和人们的行为规范。如在维持善良人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三达德,《中庸》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川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和合的理想境界。中华传统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认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即带着父系血缘关系残余跨人奴隶社会,血缘关系通过家族组织影响很大,家庭成员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而且特别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权力与义务,亲属关系转换为宗法性的伦理道德形式,并以此规范人们社会心理和行为。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百行孝为先,孝为德行之根本,“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尊君、敬长、尊上,用孝道规范人生行为,理性地践行忠孝观,《荀子·子道篇》:“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惹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荀子的“三不从”强调孝子应慎重思考,从维护家庭利益出发,理性地分清对错后再行孝道。在宗法制度下,孝道通过孝亲忠君传输下去,从社会心理层面、行为规范层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塑造了独特的伦理传统,即在维持和谐人际关系上,注重的是个人的德行修为,而不是要靠强制性法律约束,这显然比西方的法治高明得多。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称为“德性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之重“德”,并不是说它轻“智”,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智的文化,即德智双修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前提下,主张德(道德)、智(知识)双修,通过知识积累完成人格提升,《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指不断加强人的道德修养,“道问学”指对知识的学习,从此处可看出“德性”为尊,“道问”为次。后世朱熹、陆九渊虽就尊德性、道问学孰轻孰重有过争辩,但二人均未走出《中庸》的传统,仍以“德性”为尊,“道问”为次。明朝归有光提出“尊德性”与“道问学”并重:“尊德性者,非以专于内而不兼乎外;而道问学者,非以徒鹜乎外而忘其内也。德性不离于事物,则尊之者不离于问学矣。”讲以道问学、尊德性为一,智性与德性不可分开,主体可借助求知途径达到自身道德的升华。西方的智(知识)性文化,只是单纯地探讨宇宙的终极实在,以及宇宙的客观构造,关注的是外在世界;儒家则以道德实践为基础,将此转为对内在世界的自我把握,鼓励人们在道德实践中体悟以人为中心的宇宙真原,这是有别于西方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认为人是站在自然界之上的,有统治自然界的权利,人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斗争中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人与自然是敌对的;中国文化则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董仲舒认为:“何本?日: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地人三者共同构成万物之根本。张载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之疲瘾残疾,载独鳄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此篇把人与万物合为一体,把人伦贯穿到天地万物之中,把天道及天命道德内化为人的本性,从个体之德发展到家庭,再推及天下,形成互助互爱的一家人,达到天人合一。

中国文化这种注重道德人格,培养道德情操和精神节操的伦理性,鼓舞人民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有利于社会、人的发展,中国文化的伦理性特征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道德基础,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弘扬的人文渊源。随着西方积极探索精神式的近代科技兴起,中国文化的道德人伦内敛型使得人们更多关注的仍是自身的德性修为,而不是外在世界,国民缺乏科学的探索精神,因此自然科技的发展曾一度停滞不前。

总之,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角度重点探讨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两种文化主流,克服中西文化交流_t的冲突,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今后我们更进一步坚持与丰富中国传统文化。

第8篇

【关键词】聊斋;翟理斯;文化差异

一、作者简介

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1845年出生于英国牛津的一个文人世家,1867年,远涉重洋,来到陌生的东方,成为英国驻华使馆的一名翻译学生。他曾任领事馆翻译、副领事和领事等职务。由于他长期生活在中国,广泛接触中国上层人士及高知阶层,潜心研究汉学,对中国历史、哲学、宗教、民族、语言及儒学都有高深的造诣,被喻为中国古诗英译的一代宗师。因其对中国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独具慧眼,故其著作译作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和学术价值。翟理斯翻译的中文译作都集中在包蕴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的古文著作中,如《聊斋志异》、《洗冤集录》、《佛国记》和《三字经》等,此外他还译有不少古典诗歌。

二、翟理斯的《聊斋》译本

例1:从翟理斯译本的第一个故事Examination for the post of Guardian Angel中,我们就可以看到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在权衡此彼得失的时候总是受可读性的影响导致译文夸大主观性,影响了自己意欲获得的文化传播之文本功能。此故事的第一句话“My eldest sister’s husband’s grandfather,named Sung Tao,was a graduate…”其中graduate一词加上了脚注“That is,he had taken the first or bachelor’s degree.I shall not hesitate to use strictly English equivalents for all kinds of Chinese terms.The three degrees are literally,(I)Cultivated Talent(II)Raised man,and(III)Promoted Scholar.”(Herbert.A.Giles1908:1)脚注非常准确地翻译了“秀才,举人,进士”,但是在译文中偏偏生拉硬套上一个西方的对等学位,显然是关怀读者,为了使西方读者能更轻易的理解这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名词。然而中国古代取士与西方学位制度有根本不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取士原则是地域选拔,即经过地方、省级及中央的考试所获得的学位称号分别为“秀才、举人与进士”;而西方的学位授予原则是完成规定学科及论文,再者考试科目也大相径庭。翟理斯在此一言以代之,使译文尽失中国古文化蕴涵。

例2:此后妾为君贞,君为妾义。Tr1 by Giles:I will be true to you,do you be faithful to me(Herbert.A.Giles1908:272)

中国古代传统认为亡夫后不改嫁之妇为“贞”,亡妻后夫不续娶为“义”。为使原文含义直接易懂,翟氏将源文“贞”“义”两字的深层含义略去,将其译成意思相近但是显浅的“be true to you”与“be faithful to me”。翟氏的译文好读易懂,却没有进一步提供关于古代中国人民的婚姻价值观的信息。外国读者则很难将“be true to you”和“be faithful to me”与“不续娶/嫁”联系起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在西方的文化中续娶嫁并不代表不贞不忠。由此,有关中国古代婚姻传统观念中的文化内涵在翟氏的译文中没有有效地保留,翟氏的翻译与其文化传递的意图不一致。

例3:生谢曰:“逆旅孤臣,过蒙优宠,爱之情,结于肝肺。容暂归省,当图复聚耳。”Tr1 by Giles:Ma thanked the king for his great kind-ness,which he declared he could never forget,and promised to return very shortly.(Herbert.A.Giles1908:272)

在中国文化中,肝脏经常跟人的感情相关,是感情沉淀的器官,中医的角度也是感情会影响肝脏的健康,即便是今天人们还会常常听到生气伤肝、大动肝火的说法。“肝”这一人体器官也通常与其他器官的名字一起形成表达感情和决心的词语,如“肝肠寸断”、“肝胆相照”。翟氏的译文采取了意译,舍弃源文中的喻体“肝肺”并将其含义直接明晰为“永远不能忘记恩宠”,其译文达到了“篇内连贯(可读性)”,却舍弃了“篇际连贯”,结果是跟传播中国文化背道而行。而且将直接引语翻译为间接引语也牺牲了源文的生动性。

三、结语

从翟理斯的译文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文化冲突,由于受制于其母语可读性的影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手段舍弃源文的信息和表达功能而达到流畅;没有充分尊重源文化和原作者,结果使译文中西文化混杂,影响了文化交流。总而言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说,语言受文化的影响,是文化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

[1]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第9篇

摘要:

许多学者对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做出过研究,表明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密不可分。文章首先论述了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然后对高职跨文化交际课堂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除了是门语言基础课程以外,也应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设计也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对其传授国际文化知识。但是,我国大学英语专业文化教学仍然“没有可以依据的完整的文化教学大纲”[1],对于英语课堂中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讨论尚在宏观层面。本文旨在分析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以及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提出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中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

1文化教学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当今的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大多是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掌握了一定的词汇、语法知识,足够完成日常英语对话。但是,当学生用英语与外国人沟通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究其原因,正如张友平指出:“外语学习到了一定程度,其主要障碍已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学习者对目的语和母语的社会文化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两种文化差异的熟稔与思辨。”[2]英语对高职学生来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沟通工具,而对英语文化内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职学生能否利用英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1.1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记录和反映文化;文化也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塑造着语言。Nieto指出:“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之中,同时也是文化的一部分。”[3]同样,Samarar也提出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他们相信,文化与语言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语言表达和象征着文化,是文化现实的形象体现。”[5]因此,语言与文化是共生关系,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必定会面对目的语文化问题,而外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必定会触及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文化通常被分为两类:根据LEE[6]的定义,较为明显的文化因素如节日、习俗、历史、地理等被称为CulturewithaBigC;而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下的因素如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则被称为CulturewithaSmallC。这种分类的好处是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

1.2学习需求和兴趣

不同于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英语教育重视英语与职业行业的结合,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应用到商务、外贸、展会等行业中,一旦学生对英语文化内涵理解不足,容易造成沟通上的偏差和误会,影响业务的开展和完成。因此,从人才培养和与职业接轨的角度看,加强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教学十分必要。另外,兴趣是重要的学习动机。据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识到文化知识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对西方文化的兴趣十分浓厚[7]。而且学生对关于西方国家政治、地理、节日风俗等文化知识显示出极大热情,报读相关选修课的学生人数也常超出预期。可见,高职学生不仅在工作、学习层面需要英语文化知识,在情感上也十分愿意学习相关内容。

2跨文化交际课堂中的教学方法

由于文化的定义过于广泛抽象,英语学习过程中又缺乏良好的语言和文化氛围,在实际课堂上,文化教学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以下几种方法具体可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

2.1适度引入文化理论

文化的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属于抽象概念。在讲授、分析和讨论文化现象和知识时,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而一些学者对文化的阐述和理论则正好可以给文化教学提供帮助。如有关“冰山理论”的文化:位于水面上的冰山可以看作语言、食物、服饰等明显可见的文化范畴,只占文化的一小部分;而位于水面下的冰山则表示意见、态度、价值观、行为准则等隐含的文化因素,占文化的极大部分且更为根本及重要[8]。这一理论使学生对文化有更为感性直观的认识,也明白到中西方文化在生活习惯、节庆习俗、行为方式上的不同来源于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有利于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另外,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1)权利距离;2)个体/集体主义;3)男性化/女性化社会;4)不确定规避;5)长期/短期导向也是帮助我们分析、探讨文化现象和文化因素的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引入文化理论的目的在于帮助我们利用一定的标准去分析、探讨和研究文化知识,因此,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理解水平,选取较为简单直接、易于理解的文化理论,使文化讲解更为直观具体。

2.2善于利用图像、影视作品

视听结合教学方法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而事实也证明,图像和影视作品较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其学习愿望。例如,在讲解中西方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差异时,可给学生展示组图“一个德国人眼中的中西文化差异”。组图显示出中西方文化对待不同问题的不同看法。例如,对待天气,西方人偏爱晴天,而晴雨天气对东方人的心情影响不大。又如,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西方人倾向于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个体,而东方人则偏向以孩子为中心,等等。然后再针对这些对比,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及发表个人看法。再有,在讲授非言语交际时,可选取电视剧“LietoMe”某些片段,让学生感受中西方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上表达的异同。还有,涉及西方餐桌礼仪时,可截取电视剧“DowntonAbbey”中某些场景进行讲解。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广泛,但若想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花费颇多精力选取材料和设计教学步骤:首先,在教学前应对材料进行精心筛选和截取,务求选取能合理贴切、客观直接地阐明文化知识的内容;其次,应该控制影视作品播放的时长,始终带领学生把焦点放在将要讲授的文化知识上;再次,课前还需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巧妙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最后,在课后,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反馈重新审视所选的图像或影视作品,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或方法。

2.3中西文化对比与反思

能够正确认识中国文化是成功学习英语文化的重要前提。如果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要让学生对自身文化进行深刻了解和反思,再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学生长期处于中国文化之中,难免会忽视身边的文化现象。对此,教师应适时指出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例如,在讲授美国核心价值观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时,可先指出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传统价值观col-lectivism(集体主义),并引导学生罗列出生活中常见的能体现集体主义的例子,然后与individualism作比较,最后再帮助学生找出中西价值观差异在历史、地缘、政治等方面出现的原因。熟知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并了解差异出现原因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尤为重要。当文化敏感性提高了,学生在遇到跨文化交际冲突时,便能迅速根据目标语文化习惯采取相应的交际策略,完成交际任务。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采取更多其他的教学手段。在碰到西方典型文化词汇(如:sin,apple,yuppies等)或意象词汇(如:owl,bluebird,bat等)时,可对其进行讲解和分析。例如,sin(原罪)就是一个有宗教内涵的词汇。基督教在西方文化中影响颇深,而“原罪说”则是基督教重要教义之一。通过给学生解析原罪的含义、构成和对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能使学生对西方文化及其根源有进一步的了解。又如,bat(蝙蝠)这一意象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相差甚远。在中国,由于“蝠”与“福”同音,所以在很多的建筑、雕刻、画像、刺绣等都出现蝙蝠的形象,代表着幸福。但是,在西方,蝙蝠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化身,象征着神秘阴森、邪恶等。通过对文化词汇和典型意象的讲解,学生在读懂字面意义的同时,更能够体会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加深理解。还有,教师可给学生展现跨文化交际案例,如跨国公司广告、由价值观各异引起的交际冲突、肢体语言造成的理解有误等,引导学生分析例子、归纳交际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挖掘交际失败的深层理由,进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技巧。再者,还可组织学生对英语经典名著赏析、扮演和改编,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中西文化对比,寓教于乐。

3结语

总之,高职跨文化交际教学应从学科特点、学生需求和兴趣出发,在介绍文化现象的同时,利用相关理论、影视作品等手段,较为客观地展示其背后的深层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隐含在外露文化现象背后的行为准则、价值观、世界观等,使学生“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另外,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应帮助学生加深对本土、本国文化的了解,进而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归纳、总结和反思,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丽,李晓红.高校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4(2):136-140.

[2]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J].外语界,2003(03):41-48.

第10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007-01

一、中西饮食文化

文化是复杂的,它包括信仰、知识、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习得的任何习惯与才能,人类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但是随着人类群体的不同范围,文化的体现也出现了差异。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是各自文化的浓缩。中西国家文化底蕴的不同导致饮食风格也大不相同。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它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影响深远,占据了世界饮食文化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因为曾经作为殖民地,拥有大量的移民,因此融合了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明。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原因分析

1、中西方饮食观念差异

因为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思想,西方人坚持科学理性的饮食观念,讲究科学营养,所以西方饮食注重食物的营养成分之间的搭配。食物搭配是否营养均衡、摄入的卡路里是否合适、营养成分能否被彻底吸收等这些问题在西方饮食文化中成为了一门烹饪学问。西方人要求保持食物的营养,对食物的色香味没有很大的要求,很少将饮食当做精神享受。在西方的宴席上,西方人讲究餐具和用料,讲究原料的搭配,在中国看来西方的饮食是很机械的。但是中国人较为注重饮食的艺术性,对饮食的口感要求较多,但对营养方面比较不注重。中国人觉得食物除了可以解决温饱,更是一种精神享受,在中国的饮食观念中,对食物味道的追求大于对营养的追求,这就导致中国的饮食过于注重食物的口感,具有片面性。

2、中西方饮食内容差异

西方人更为注重对动物蛋白质的摄取,在介绍饮食特点时,西方有发达的食品工业,例如快餐和罐头,味道虽然都差不多,但是却省时又营养,饮食的内容大部分以动物类为主,肉食占整个饮食的大部分。而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的饮食以植物类为主,肉少粮多,在中国的北方,人们的主食是馒头和面条,南方主食是米饭,中国人的饮食是以素菜为主,荤菜为辅。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另一个不同之处就是西方人偏好冷食,例如生菜和沙拉等。但是中国人偏好热食,中国人普遍认为菜要趁热吃才好吃。

3、中西方烹饪的差异

中国认为烹饪是一门艺术,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技术,例如煎、炒、蒸、炸、溜、焖、烧、炖、煲等,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人的烹饪非常复杂,一道菜通常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准备,中国的厨师行业对厨师本人对原料的选择较为注重,所以原料的优劣和厨师的天赋都会直接对菜品造成影响。

西方则强调饮食的营养,制作饮食较为规范,没有乐趣可言。西方的烹饪手法不像中国一样复杂,西餐更为注重发挥食物本来的味道,只进行简单的加工,较为随意。

4、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国的宴席是大家共享一席,乐于呈现和谐的气氛,在餐桌上人们相互敬酒和劝菜,体现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从卫生层面来看虽然有明显的不足,但是却很符合中国人对团结的心态。而西方的宴会更为注重交谊,西方流行自助餐,人们不用固定在位子上用餐,大家各取所需,走动自由,注重个人情感交流,体现西方人对自我和个性的尊重。

三、生产生活空间和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

筷子与刀叉、圆桌与条桌等都各不相同,在菜式与道数上双方也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宴请礼仪、席间气氛和饮酒的方式也都不尽相同。

在中国,主要是群体文化主导价值观,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则是强调个体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个人主义,强调差异与特征,鼓励特立独行的风格,所以中西方的价值观截然不同,这在饮食上也有体现。

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反映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饮食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方面。在中国,饮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是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形态的东西,这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但是在西方国家,饮食只是一种生存手段与交际方式。美国的一位叫做马斯洛的心理学家,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低的一层就是对饮食的需求,另外四种分别是对安全、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与中国人存在很大差异,西方人认为吃只是可以保证人身体健康和正常生存的方式,只起到维系生命的作用。而就交际手段来说,宴请的目的是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向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人表示感激之情。二是期望赢得客户的信任。三是对达成交易的庆祝。四是请人帮忙。五是引荐他人的时候。六是在建议和讨论某些想法的时候。从这里不难发现,吃虽然重要,但是西方国家仅仅将吃停留在简单的交际层面,并不像中国一样对吃极为注重。

通过本片论文的论述可以了解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各的长处,通过研究可以实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和互补。现如今,中餐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和科学性,而西餐也开始注重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中西方饮食文化在相互交流中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比较文学”研究性教学

一、把准学生脉搏,实行针对性教育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比较文学”全面进入大学,已有近40年历史。“比较文学”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很多成果。季羡林先生认为“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在所有“比较”类课程中的发展最规范。虽然“比较文学”教学已基本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态势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在于学生难以在有限的课时内理清知识体系和基础概念,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同时,受到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文学典籍的阅读积累逐年下降。因此,改变以往的课程教学中讲授式教学观念,启迪学生重新养成阅读的习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已迫在眉睫。“比较文学”课程既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既要求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方法,又注重拓宽学生中外融通的学术视野及培养敏锐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马工程系列教材的特点,教师有必要重新思考教学方法。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多引导,多启发,以灵活多变的方法论,凸显“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和研究性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生源质量对“比较文学”培养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电子媒介的普及,本科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面临挑战。笔者曾经在任教班级做过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比较文学”和经典作品的认识十分陌生,甚至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没有阅读过《红楼梦》的文本,只是通过电子媒介获取《红楼梦》的信息。诚然,低层级本科生的知识阅历、人文素养、分析能力、自主学习等方面素质存在不足,但是如此状况让人忧虑。“比较文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需要一定知识水平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研究个案的阐释,督促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自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较文学”因跨越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具有世界文学视野,对中西方文学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国内外作品的阅读现状及文学接受实际进行课程讲解,尽量选择学生学过的或者理解深刻的作家作为个案。同时“比较文学”属于理论性课程,有着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一线教师要用研究案例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理论,让学生理解“比较文学”不是高不可及的,就在我们身边。综上所述,在“比较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学培养目标、教材特点、生源层级、学生文学接受实际是教学准备中必须衡量的环节,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文学”教学而言,具体教学环节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十分重要。

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应用型人才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是为了培养和重建大学校园人文精神。“比较文学”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可以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良好道德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比较文学”是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一味地宣讲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一些学生人文素养堪忧,因此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比较文学”理论思维和方法,指导阅读实践十分重要。同时,考虑到地方院校本科生的层级制约,一线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对中西文学作品的阅读,启发学生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对学过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展开联想,深入思考。因此,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现状,“比较文学”教学应以学科基础理论框架为本,加以丰富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体会中西文化在实践中的魅力。理论宣讲只能解决“比较文学”教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研究性学习可以解决“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和实践论的问题,研究性教学十分适合“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拥有广阔视野,既可以对文学本身要素进行研究,又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角度和方法具有多样性。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文学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对于文学底蕴不足的学生,强调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当作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笔记、读书报告方式进行检验。对于文学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进行研究性教学。也就是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教师对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主动收集、分析相关资料,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性教学方法的实施重点在于精讲理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自我建构。具体来说,一线教师要选择部分专题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主讲教师精讲理论知识与方法,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设计研究题目。布置学生课下参阅相关材料,对某一专题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实施问题教学,并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通过学习报告的方式形成文字材料和课程论文。研究性教学可以针对中外“比较文学”原典进行精读,提高学生的“比较文学”学科素养。“比较文学”是一门具有跨越性和开放性的学科。一直处于不断自省和开拓之中,拥有广阔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中国学派倡导中西方对话、交流。那么,对西方“比较文学”原典和研究案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典籍进行针对性精读,十分有必要,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形成“比较文学”视野和“比较文学”素养,有利于师生交流、对话。可以培养学生新的人文精神,当然这种目标的实现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门学科可以单独完成的,“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开放性、对话性和跨越性的学科有必要走在前列。研究性教学可以选择“比较文学”论文作为例证,从研究现实出发帮助学生结合具体的研究实例真正理解艰深的理论。如学习“译介学”这一专题时,可以要求学生课下自学寻找以下问题的答案:译介学的“译介”具有怎样的性质?译介学研究可从哪些材料入手?如何开展译介学研究?带着问题的答案,课堂上师生一起展开讨论,并以《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一文为例,最终让学生明确以下学理知识:译介学不同于传统翻译,是翻译文学对源语言文学的一种再创造行为;文学翻译家的翻译实践是有新质的,译作并非原作的简单副本,这其中暗含着跨文化的交流和对话。只有在问题中思考,在比较中探索,才能对学生未来成长有积极意义。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注意总结成果。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个人完成,也可以采用小组形式。如对“拜伦诗歌的译介与创造性叛逆”这一研究题目。首先,设计研究问题:创造性叛逆的具体例证有哪些?这些实例都进行了怎样的跨文化变异?其次,分头阅读拜伦诗歌的中译本,找出中国翻译家的不同翻译版本等,再阅读并做读书笔记,详细记录其对拜伦诗歌的跨文化创造性叛逆。再次,小组讨论拜伦诗歌创造性叛逆的类型、特点,并从多方面分析其变异原因。最后,形成文字材料或者课程论文,由老师审阅。综上所述,地方性院校“比较文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启发性、指导性和实践性,根据学生的层级和文学接受实际,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指导、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比较文学”经典和研究个案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研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比较文学”视域和世界文学眼光的新时代学人。

三、明心见性,提升文化自信

“比较文学”教学改革和反思不是大学“比较文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只是手段。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出最理想的人格,陶冶出完善的精神个体,培养出熟练的实践技能。“比较文学”具有跨越中西的文化视野,更能在文化比较中涵养出具有理想道德价值观、完善知识结构的精神个体和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层级制约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精神缺乏认同。在外来文化、信息奔涌而来的现实中,我们如何把握住中国优秀文化的主体精神?笔者认为只有在比较中才能鉴别。中国道德价值观主张仁义礼智信,这种文化传统更利于理想人格的养成。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推崇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看待这种价值观,是符合社会文化的,是合理的。但是当中西文化正面碰撞的时候,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内涵价值观是更具优越性的。西方文化长于科学知识及应用领域,但中国文化对人生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的洞察更胜一筹。这一点如果没有在“比较文学”中强调,学生就难以体会。通过“比较文学”教育,我们要涵养出具有完善知识结构的精神个体。在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化、西化等言语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许多国人在不知不觉中甘愿被特定的价值观同化。对于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学生来说,消除这种影响很困难。现代性这一术语带有一定的误导性,西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先进。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和思想内核是一个历经漫长积累的过程,遗失这种文化内核是迅速的。这一点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性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内在价值,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最终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精神成人。通过“比较文学”的研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辨析中西文化精神中自然观、群我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最终培养出具备实践技能的人才。教育的目的在于薪火相传,学生在实践性学习中体认中国文化精神,在语言文字背后感受中国文化价值,通过比较进行鉴别,对中西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感,并把这种文化自信铺央开来,从而提升整个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总而言之,“比较文学”教学应该以看护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己任,以鲜明的价值取向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发挥在高校教学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洋节;中西方文化;碰撞;融合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洋节的甚嚣尘上至少是该文化外在形式的一种蔓延。意识形态上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缺乏深厚的传统教育的根基,自我文化底蕴薄弱,在被浓厚的传载西方文化的洋节所包围的氛围中很容易迷失于这种表象下,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自我。

优秀范文